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选题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选题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选题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选题

2013届外国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

1.古希腊神话分析(周红)

2.古希腊悲剧分析(周红)

3.<<荷马史诗分析>>分析(周红)

4.论哈姆雷特的复仇方式/忧郁/延宕(周红)

5.李尔王形象分析(周红)

6.论莫里哀对法国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继承和改造或其创作风格(周红)

7.分析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形象(周红)

8.《人间喜剧》的创作成就(周红)

9.论菲尔丁对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贡献(周红)

10.《艰难时事》或《双城记》中的人物刻画(周红)

11.论索福克勒斯悲剧的命运主题或戏剧结构(周红)

12.中外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比较(具体作品自拟)(周红)

13.中外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比较(具体作品自拟)(周红)

14.论《高老头》的经济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周红)

15.以《百年孤独》为例解析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差异(周红)

16.论“垮掉派”诗歌创作的主题思想(以一位作家为例)(周红)

17.茅盾与左拉小说中的场面描写(周红)

18.论卡夫卡作品的异化主题(周红)

19.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比较(周红)

20.“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外文学中女性形象比较(具体作品自拟)(周红)

1.康拉德《黑暗的心》的相关研究【岳峰】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日本人形象变迁史(具体作品自拟)【岳峰】

71.劳伦斯小说创作特色【岳峰】

74.论奥尼尔作品的悲剧精神/思想特征/艺术特色【岳峰】

140.康拉德《进步前哨》的相关研究【岳峰】

141.康拉德《吉姆爷》的相关研究【岳峰】

142.康拉德《台风》的相关研究【岳峰】

143、康拉德的政治三部曲研究【岳峰】

144.福斯特的《印度之行》研究【岳峰】

145.福斯特的《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研究【岳峰】

146.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研究【岳峰】

147.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研究【岳峰】

148.莱辛的《金色笔记》研究【岳峰】

149.莱辛的《野草在歌唱》研究【岳峰】

150.莱辛的其它小说研究【岳峰】

151.奈保尔的《河湾》研究【岳峰】

152.奈保尔的《自由国度》研究【岳峰】

153.奈保尔的其它小说研究【岳峰】

154.其它后殖民小说研究【岳峰】

155.最近十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小说研究【岳峰】

1.论圣经文学的成就及其对欧洲文学的影响(姚公涛)

2.分析《唐吉诃德》中的人物塑造艺术(姚公涛)

3.分析司汤达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贡献(姚公涛)

4.分析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两重性格(姚公涛)

5.从于连到拉斯蒂涅(姚公涛)

6.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基督教观念(具体作品自拟)(姚公涛)

7.人文精神与神性皈依——论古希腊悲剧审美空间的构成(具体作品自拟)(姚公涛)

8.《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分析或其艺术手法(姚公涛)

9.从《毛猿》看奥尼尔作品中的哲理性(姚公涛)

10.论法国新小说派罗伯格里耶的创作特色(姚公涛)

11.论艾略特《荒原》中的神话元素及其文化意义(姚公涛)

12.论茨威格的心理描写特色(姚公涛)

13.论艾略特《荒原》的主题思想(姚公涛)

14.超现实主义自动写作法评述(姚公涛)

15.意识流小说的时间观念(姚公涛)

16.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姚公涛)

17.论罗格—格里耶小说中的“物化” (姚公涛)

18.《百年孤独》中对“魔幻”技巧的运用(姚公涛)

19.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性精神(姚公涛)

20.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题与艺术特色(姚公涛)

1.分析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在其小说创作中的运用(孔建平)

2.从拉伯雷《巨人传》看文艺复兴文学中的巨人形象(孔建平)

3.分析司汤达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贡献(孔建平)

4.当代网络文学创作对"超越"问题的关注(孔建平)

5.生态美学----西方与中国(孔建平)

6.中外文学中的“傻子”形象比较(具体作品自拟)(孔建平)

7.“世界文学”概念在中国(孔建平)

8.“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孔建平)

9.“崇高之美”与“雄浑之美”:中西崇高美风格比较研究(具体作品自拟)(孔建平)

10.“诗人何为?”——中西古典诗学“诗人论”比较研究(具体作品自拟)(孔建平)

11.荒诞何在?——浅探荒诞派文学的思想根源与艺术特征探析(具体作品自拟)(孔建平)

12.论弗洛伊德主义学说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孔建平)

13.论未来主义诗歌的艺术创新(孔建平)

14.萨特与加缪创作思想比较(孔建平)

15.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关系辨析(孔建平)

16.存在主义哲学与存在主义文学(孔建平)

17.论荒诞英雄莫尔索的反抗(孔建平)

18.萨特《禁闭》的主题思想(孔建平)

19.王国维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和研究(孔建平)

20.钱钟书论“通感”(孔建平)

1.托马斯·哈代创作分析【陈义海】

2.某西方作家在中国的接受【陈义海】

3.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比较【陈义海】

4.诺贝尔获奖作家作品研究【陈义海】

5.中国希腊神话之比较(自选具体比较的视角、方法和对象)【陈义海】

6.中外“乌托邦”文学比较研究(具体作品自拟)【陈义海】

7.超现实主义文学评述【陈义海】

8.《诗经》各英译本比较研究【陈义海】

9.英国湖畔派与中国山水田园诗派比较研究(具体作品自拟)【陈义海】

10.表现主义文学评述【陈义海】

11.对超现实主义诗歌形式创新/语言创新的反思【陈义海】

12.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陈义海】

13.笛福的创作与资产阶级精神【陈义海】

14.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陈义海】

15.英国荒岛小说研究【陈义海】

16.《海滩》与新荒岛小说【陈义海】

17.盐城作家群研究(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门类,人数不限)【陈义海】

18.文学中的宗教【陈义海】

19.中外文学中的“月亮”意象【陈义海】

20.中外文学中的【陈义海】

1.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美学价值(唐蕾)

2.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看西方人对中国农民的误读(唐蕾)

3.人的尴尬处境的反思——评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唐蕾)

4.论萨特的“境遇剧” (唐蕾)

5.《一间自己的房子》与女性文学(唐蕾)

6.杜拉斯笔下的中国形象(唐蕾)

7.十八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具体作品自拟)(唐蕾)

8.西方日记体、自传体小说研究(唐蕾)

9.分析狄更斯作为经典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双重身份(唐蕾)

10.哥特小说研究(唐蕾)

11.“王子与灰姑娘”叙事模式的演变(唐蕾)

12.荒诞派戏剧评述(唐蕾)

13.纪伯伦散文诗的美学研究(唐蕾)

14.夏目簌石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唐蕾)

15.施蛰存与夏目簌石笔下的都市女人之比较(唐蕾)

16.纳丁。戈迪默笔下的南非(唐蕾)

17.泰戈尔对冰心创作的影响(唐蕾)

18.影视剧对外国文学名著的忠实于改编(唐蕾)

19.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独特视角(唐蕾)

20.《樱桃园》的戏剧美学(唐蕾)

9.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形象比较

73.比较文学史研究

68.对一首象征主义诗歌的文本解读

87.论加谬《局外人》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叙述技巧

44.二十世纪“海派”文学中的外国人形象分析(具体作品自拟)

59.论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的结构

36.鲁迅作品中的“我”与西方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

39.1980年-2010年翻译作品统计与分类研究

40.对21世纪《外国文学评论》中作品研究的研究

42.“巨宅”隐喻——文学作品中的“巨宅”意象分析(具体作品自拟)

45.二十世纪香港文学中的外国人形象分析(具体作品自拟)

63.现代主义文学“自动写作法”剖析

90.黑色幽默文学评述/的艺术特色/的美学风格

101.《百年孤独》中的叙事手法

92.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意识

94.荒诞派戏剧的后现代审美特征

96.论《等待戈多》中的“等待”/结构特征

98.魔幻现实主义评述

48.中国各少数民族创世神话比较(具体作品自拟)

99.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成因探析

105.《尤利西斯》中的“内心独白”技巧

106.现代小说中的神话模式

107.论存在主义作品中的荒谬感

110.论《百年孤独》的叙事艺术

111.论黑色幽默的杂糅手法

112.博尔赫斯小说的玄学色彩

113.论《日内瓦医生》中俄罗斯精神

114.李白咏月诗与法国波特莱尔所作咏月诗(见《巴黎的忧郁》家、《恶之花》)的比较研究115.林纾译文一种与后来译文的比较研究

78.论伍尔芙《到灯塔去》的多重隐喻/艺术特色/意识流手法

80.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结构特色/主题思想

81.意识流小说评述

84.存在主义文学评述

119.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到“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看中西方文学形式交流的可能

120.法国“新小说”主要叙事技巧探析

外国文学论文

外国文学论文 —《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明 天 又 是 新 的 一 天 系别:11级人文系 专业:语文教育2 学号:44 姓名:袁路亚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概述: 《飘》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主人公斯嘉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精神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令我们读者为之倾心。无数男女为之侧目,伤感,流连不已。故事发生在一八六一年美国南北战争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从小深受南方文化传统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却流淌着野性的叛逆因素。随着战火的蔓廷和生活环境的恶化,郝思嘉的叛逆个性越来越丰满,越鲜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变了个人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成为时代时势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本书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次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它既是一部人类美好爱情的绝唱,又是一部反映当时政治、经济、道德诸多方面的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历史画卷。南北战争期间,南方贵族的优雅生活被新生的强大的北方资产阶级打败,个人命运溶进了时代的变革中,庄园、骑士、佳丽、奴隶主、奴隶、曾经的歌舞升平、曾经的闲暇安逸……所有的一切都随着南方庄园梦的结束而终结,旷世的爱情也终于破灭,此情只可成追忆。 评述: 横看全书,是一部老南方种植园文明的没落史,一代人的成长和奋斗史;而纵观全书,则似一部令人悲恸的心理剧,以戏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与内心的冲突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看《飘》,就犹如走进原始森林,越深越美。 ——杨绛 自我评述: 凄美动人,语言细腻,人物形象刻骨铭心:有血有肉有性格。精神之高尚,毅力之坚强,是无数少男少女的模范。“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也深刻的道出了倔强的背后总有一句话支撑着脆弱时的人。 关于故事: 这部小说描写的就是美国南北战争背景下南方的一位女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生,一个敢恨敢爱让人着迷的经典女性,有点叛逆,但很坚强。为所爱的事、为所爱的人执着奋斗。她有一双宝石似的绿色眼眸,木兰花般的洁白皮肤,两道触目惊心的剑眉,还有“自私的叛徒”“大无畏小姐”的个性。她美丽而任性,并不是一个被大家欢迎的人。她会耍手段,但很坚强,很热情,是个活泼可爱的女人。她喜欢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虽然她有点任性、有点叛逆、还有一点自私,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她的喜爱。正是她的这些缺点,让我感到她是那么的真实存在于生活中,而在她的身上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她说过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从现在开始,我和我的家人不会再过一天没有东西吃的日子,我最讨厌饥饿。”这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她们的生活一点点地恢复起来,然而为了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她和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男人(瑞特)结了婚。但到失去他的时候,她才发觉这个人原来就是她最爱的人。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论文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论文院—系:数学学院 科目:外国文学名著鉴赏(期末论文)班级: 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A班 姓名:沈铁 学号: 200805050149 上课时段:周五晚十、十一节课

奋斗了,才有出路 ——读《鲁宾逊漂游记》有感小说《鲁宾逊漂游记》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读完这篇小说,使我对人生应该有自己的一个奋斗历程而受益匪浅。当一个人已经处于绝境的时候,还能够满怀信心的去面对和挑战生活,实在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他使我认识到,人无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所吓倒,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在当今社会只有努力去奋斗,才会有自己的出路! 其实现在的很多人都是那些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敢勇敢的去面对它。不仅如此,现在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不要说是冒险了,就连小小的家务活也不让孩子做,天天总是说:“我的小宝贝啊,你读好书就行了,其它的爸爸妈妈做就可以了。”读书固然重要,但生活中的小事也不能忽略。想一想,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如果你连家务活都不会做,你能在那里生存吗?读完这部著作后,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像书中的鲁宾逊那样在大海遭到风暴,我能向他那样与风暴搏斗,最后逃离荒岛得救吗?恐怕我早已经被大海所淹没;如果我漂流到孤岛,能活几天?我又能干些什么?我会劈柴吗?会打猎做饭吗?我连洗洗自己的衣服还笨手笨脚的。”我们应该学习鲁宾逊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坚持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坚持到底,决不能放弃!我们要像鲁宾

逊那样有志气、有毅力、爱劳动,凭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创造奇迹,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含冤入狱,可它依然在狱中完成《史记》一书,他之所以能完成此书,靠的也是他心中那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不断努力的精神。著名作家爱迪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可是他从小就表现出了科学方面的天赋。长大后爱迪生着力于电灯的发明与研究,他经过了九百多次的失败,可它依然没有放弃,不断努力,最后终于在第一千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 鲁宾逊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他面对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活了下来。他自从大船失事后,找了一些木材,在岛上盖了一间房屋,为防止野兽,还在房子周围打了木桩,来到荒岛,面对着的首要的就是吃的问题,船上的东西吃完以后,鲁宾逊开始打猎,有时可能会饿肚子,一是他决定播种,几年后他终于可以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其实学习也是这样,也有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我们要懂得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要勇于付出,在战胜困难的同时不断取得好成绩。要知道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鲁宾逊在失败后总结教训,终于成果;磨粮食没有石磨,他就用木头代替;没有筛子,就用围巾。鲁宾逊在荒岛上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难题,面对人生挫折,鲁宾逊的所作所为充分显示了他坚毅的性格和顽强的精神。同样我们在学习上也可以做一些创新,养成一种创新精神,把鲁宾逊在荒岛,不畏艰险,不怕失败挫折,艰苦奋斗的精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 文学编 一、文学史篇 1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特征 220年代乡土小说的特征及其发展 3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选择 4中国现代新诗诗体的发展 5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发展 6解放区文学:大众化走向得失探 7论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轨迹 8论“革命传奇”小说 9论“样板戏” 10论“知青小说”的演进流变 11新时期诗歌的多元化格局 12建国以来农村小说题材的时代性 13论新时期战争题材小说抒写对象的位移 14论新时期小说抒写对象的平民化意识 15新世纪女性诗歌新格局 16论“文革”叙述模式 17论新时期小说发展的流变 18论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盛产及质量 19论新时期短篇小说兴盛的原因 20论21世纪文学的继承与走向 二、文学思潮论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再认识 2“为人生派”与“为艺术派”纵横谈 3“京派”与“海派”论争小议 4“乡土小说”派创作探 5“胡风主观论”的再认识 6论“朦胧诗” 7论“后朦胧诗” 8论“新写实小说”的民众性 9论新历史小说 10论新时期的女性小说 11论“寻根文学”思潮 12论新时期现代主义小说创作 三、作家论 1鲁迅小说创作论 2鲁迅散文创作论 3郭沫若创作思想论

4郭沫若创作论 5茅盾创作思想论 6茅盾评论特色论 7巴金早期创作思想探 8巴金小说创作论 9老舍的平民观探 10老舍的小说创作风格探 11曹禺的生平与创作之关系 12曹禺的话剧的诗意特征 13沈从文描写湘西与都市文化内涵的得失探14张爱玲小说的“仇恨”情结 15张爱玲小说的“苍凉”美学与悲剧意识16赵树理模式得失探 17金庸武侠小说创作论 18梁羽生武侠小说创作论 19古龙武侠小说创作论 20论孙犁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1论区青的艺术追求 22金庸对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之分析 23汪曾祺小说创作之分析 四、作品篇(小说) 1浅论《狂人日记》的先锋性 2鲁迅《故事新篇》“油滑”小议 3浅论叶圣陶《倪焕之》 4郁达夫《沉论》的艺术特色 5茅盾未完成小说探 6吴荪甫:民族资本家的封建性 7老舍《猫城记》之寓言式结构探 8老舍与虎妞形象塑造 9沈从文《边城》的“民族寓言”解读 10《边城》人物与符号论 11张恨水《啼笑因缘》论 12萧红《呼兰河传》的地方特色探 13钱钟书《围城》失探 14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末日恋情 15论萧红《生死场》的原始生气与生命体验16池莉小说创作的媚结倾向 17论方方的小说 18论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19论赵树理小说中的“旧式农民”形象 20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

外国文学论文参考选题新编

2013届外国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 1.古希腊神话分析(周红) 2.古希腊悲剧分析(周红) 3.<<荷马史诗分析>>分析(周红) 4.论哈姆雷特的复仇方式/忧郁/延宕(周红) 5.李尔王形象分析(周红) 6.论莫里哀对法国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继承和改造或其创作风格(周红) 7.分析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形象(周红) 8.《人间喜剧》的创作成就(周红) 9.论菲尔丁对十八世纪英国小说的贡献(周红) 10.《艰难时事》或《双城记》中的人物刻画(周红) 11.论索福克勒斯悲剧的命运主题或戏剧结构(周红) 12.中外文学中的“小人物”形象比较(具体作品自拟)(周红) 13.中外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比较(具体作品自拟)(周红) 14.论《高老头》的经济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周红) 15.以《百年孤独》为例解析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差异(周红) 16.论“垮掉派”诗歌创作的主题思想(以一位作家为例)(周红) 17.茅盾与左拉小说中的场面描写(周红) 18.论卡夫卡作品的异化主题(周红) 19.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比较(周红) 20.“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中外文学中女性形象比较(具体作品自拟)(周红) 1.康拉德《黑暗的心》的相关研究【岳峰】 2.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日本人形象变迁史(具体作品自拟)【岳峰】 71.劳伦斯小说创作特色【岳峰】 74.论奥尼尔作品的悲剧精神/思想特征/艺术特色【岳峰】 140.康拉德《进步前哨》的相关研究【岳峰】 141.康拉德《吉姆爷》的相关研究【岳峰】 142.康拉德《台风》的相关研究【岳峰】 143、康拉德的政治三部曲研究【岳峰】 144.福斯特的《印度之行》研究【岳峰】 145.福斯特的《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研究【岳峰】 146.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研究【岳峰】 147.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研究【岳峰】 148.莱辛的《金色笔记》研究【岳峰】 149.莱辛的《野草在歌唱》研究【岳峰】 150.莱辛的其它小说研究【岳峰】 151.奈保尔的《河湾》研究【岳峰】 152.奈保尔的《自由国度》研究【岳峰】 153.奈保尔的其它小说研究【岳峰】 154.其它后殖民小说研究【岳峰】 155.最近十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小说研究【岳峰】 1.论圣经文学的成就及其对欧洲文学的影响(姚公涛) 2.分析《唐吉诃德》中的人物塑造艺术(姚公涛) 3.分析司汤达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贡献(姚公涛) 4.分析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两重性格(姚公涛)

英语本科专业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An Analysis of Hardy’s Comparisonsin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浅析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 TheUse of Hemingway's Iceberg Theory in TheOld Manand the Sea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老人与海》中的运用 3。AnAnalysis of Alec’sPersonalities in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解读《德伯家的苔丝》中阿雷克的性格 4。AnInterpretation of the FemaleCharacter Estella in Great Expectations 《远大前程》中女性形象艾丝黛拉解读 5.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FemaleCharacter MissHavishamin Great Expectations 《远大前程》中女性形象郝维辛小姐解读 6.The Use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Mrs。Dalloway 浅析《达洛维夫人》中的意识流运用 7。Fatalism inTess ofthe d’Urbervilles by ThomasHardy 哈代的宿命论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体现 8。An Analysis of Thomas Hardy’s Attitudes towards the Heroine in Tess o fthed'Urbervilles 哈代对《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的态度解读 9. AnInterpretation on theThemes of thePoemsWritten byEmily Dickenson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主题解读 10.A ComparativeStudybetween the Heroines'Personalities in Jane Eyre and Wuthering Heights 《简·爱》与《呼啸山庄》女主人公性格对比研究 11。An Analysison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苔丝悲剧人生的成因分析 12.AnInterpretationof the 18th—century English Female’sChoice of HusbandsfromJane Austen's Novels 从简·奥斯丁作品解读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择偶观 14。AComparative StudyofThree ChineseVersions of “OfStud ies” 《论学习》三种汉译本比较研究 15.Translation StrategiesandTechniques of Long SentencesinTEM8 英语专业八级中长句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16. ASurvey on the Status ofEnglish and AmericanLiterary Classics’ Readingof English Majors 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英美文学名著状况调查 17。A Survey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s in Universities of China 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外国文学论文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简单的说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哈姆雷特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哈姆雷特》这部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到最后一场比剑中,哈姆雷特、国王、王后、雷欧提斯同归于尽。它就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为它惊奇,被它吸引。我仿佛去到了丹麦王室,在哈姆雷特的身边陪他成长,看着他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快乐王子蜕变成一个反复延宕的忧郁王子。一股钻心的痛向我袭来,是为这位可怜的王子而心痛,更是为了人类丑陋的灵魂感到心痛。 一个看似简单的为父报仇的故事,背后肩负了历史和时代的责任。我们都知道,哈姆雷特在大学时代曾说过:“人是万物的灵长。”他认为世界是纯洁美好的,可当他从国外回到丹麦王国,王国内外一片混乱。父亲被叔叔杀害了,霸占了被该属于自己的王位,还颠倒人伦道德,娶了自己的母亲,同时,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在边境之界地虎视眈眈试图请略。他那时是多么的痛苦,多么的绝望。但无论是从家庭还是皇庭的角度来看,他都不能撒手不管。他是老国王的儿子,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他必须要承担起为父报仇并夺回王位的担子。他的复仇任务是不容退缩的。他只好去实施,于是他装疯卖傻,他寻找各种机会下手。然而这个复仇的任务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完成的。 他作为人文主义的化身,他的复仇体现了为捍卫时代理想,超越个体,超越实利的精神追求,冲击着现实社会的既有的现实。于是就

注定了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这也注定了这个故事本身的悲剧色彩。随着王子复仇计划的开展,哈姆雷特不断地徘徊在行动和思考中,不断地剖析各种人性的弱点。与此看来主人公既是戏里的人物也是现实中的我们,透过这个镜子,看到了我们自身。 哈姆雷特本有许多机会可以扭转乾坤,改变结局,但他却一次又一次错过,这都是性格使然,但是这些性格也是他的魅力所在。他是光明磊落的英雄,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人类的真善美。同时,哈姆莱特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对社会现实善于观察和思考,并曾经怀着美好的理想和善良的愿望。但他对人类的信念突然被他母亲和叔父的伪善所粉碎,他感到它所生活的空间原来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他不能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尽辛勤换来的鄙视”。他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和他无法解脱的内心深层的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是他喊出“ To be, or not to be ”。 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简单框架)(大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专用).

一、荷马史诗《伊里亚特》 (公元前九世纪行吟诗人,成文于-6世纪,记载-12世纪的事,-3世纪定稿 1、史诗分为《伊里亚特》《奥德塞》两部分 2、两个主要英雄人物:阿基琉斯(英俊骁勇,感情强烈、但过于自尊,盛怒之下不免残忍赫克托尔(遇事冷静,比较内向,性格稳重,有人情味 3、人神双线推进,多用善用比喻 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公元前 5世纪 1、俄狄蒲斯形象分析:正直、诚实,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而四走奔走,力图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说明其有独立意志和坚强毅力,遵循高尚的道德准则,敢于反抗神喻 2、作者的命运观:肯定独立意志和高尚品质,但命运使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但作者没有否定命运, 主人公也未能逃出命运的劫数, 存在历史局限性。 3、结构和艺术手法:歌队的穿插;临近高潮落笔的“回顾式”结构;不断“发现” “突变”推动剧情。 4、 130个剧本, 7个流传至今。 三、但丁《神曲? 地狱篇》 (13-14世纪 1、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神曲的三部分篇名:《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拦路的三头野兽:豹、狮、虎。 3、两个形象:维吉尔――理性的指引,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涤除各种罪恶,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贝雅特里奇――信仰的引导,走出迷惘,到达理想的境界。

4、神曲的两重性:虚构的情节与场景源自中世纪宗教思想。运用宗教文学中常用梦幻故事的写法,以前隐喻、象征等手法,具有一部宗教文学作品的特征;素材取自现实生活, 从现实出发评价人物、表示态度,富有现实感,使虚幻的的地狱具有可感性。塑造出有立体感的人物, 主观抒情色彩强烈。用意大利文写成; 兼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新文学的特征。 5、象征意像: 黑暗的森林 ---意大利现实 三头猛兽 ---阻碍人类达到光明世界的邪恶力量 但丁在森林中迷路 ---人类的迷惘 但丁游历 ---追随理性与信仰 6、第五歌、第十九歌的内容: 第五歌:地狱第二圈。凡生前淫荡的亡魂之所在。弗兰采斯加与保禄的故事。 第十九歌:第八圈第三层。惩罚神职人员。教皇尼古拉三世,菩尼腓斯八世。 7、神曲表现手法: A 、既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新文学特征。 (梦幻故事,但取材于现实,从现实出发来评价人物 B 、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量取自现实的比喻。 C 、注意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人物特定的处境和特定的心情。 D 、不是纯客观描写,爱憎分明、感情充沛、直抒胸臆,有鲜明的抒情性。 四、薄伽丘《十日谈》 (14世纪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方向(转)来源:胡佳红的日志 一,古代汉语 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 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 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 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 5,假借字与通假字 6,古今字和异体字 7,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 8,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 9,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 10,专书的词汇研究 11,专书的用韵研究 12,专书的语法研究 13,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14,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 16,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17,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 18,《说文》部首研究 19,《说文》贝部研究 20,《说文》重文研究 21,,《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 22,《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 23,,《论语》常用词汇研究 24,《老子》(某种)句型研究 25,《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 26,《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 27,《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 28,南充方言词汇研究 29,南充方言音系研究 30,陶渊明用韵研究 31,杜甫诗文修辞研究 32,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 33,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34,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35,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 36,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 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 二,语言学 1,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监督和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先决条件,本文是一篇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论文题目:《美丽新世界》中的反乌托邦主题 一、选题的意义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反乌托邦主题描 绘的是反面的理想社会。《美丽的新世界》矛头主要指向所谓的科学主义,描绘了科学主 义的乌托邦。其中乌托邦种种不合理的制度,是对现代人类发展趋势的反讽。赫胥黎通过三个层面的人物经历揭示了乌托邦文明的虚伪,成功地瓦解了乌托邦的神话。该书不仅在思想上反映了赫胥黎对人类发展趋势深刻独到的见解,在艺术上也突破了传统乌托邦小说流于说教的弊病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简述选题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 长期以来,对于《美丽新世界》的评价有许多。无论是从作品结构、主题、创作手法、语言特点都有很多相关的评论。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初,各方就对其反应不一。威尔斯认为这部作品是对科学的背叛,赫胥黎没有权利背叛未来。还有一些评论者认为这部作品缺乏想象力,赫胥黎是在借小说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他说:“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的老的 原理的颠倒。厌恶今天的世界,他想象了一个遥远未来的科学的完美的世界,并且发现它同样令人不快。”与许多评论者对这部小说失望的观点相反,维斯特看到《美丽新世界》 在政治上的讽刺意义。她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苏俄和美国社会的讽刺,同时她认识到这部小说的人道主义主题。虽然评论家对这部小说褒贬不一,作为一部优秀的反乌托邦题材的小说,还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三、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通过乌托邦文学和反乌托邦文学的理论基础,对该书进行深刻的分析。 在该书的情节构筑上,介入了三种不同价值层面的文化:以印第安部落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约翰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和以乌托邦为代表的未来文化。这三种文化在相互交叉,相互对立的矛盾冲突中,逐渐使乌托邦的神话瓦解,实现了对现代文化的反讽,树立了该书的反乌托邦的主题。本文的冲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在琳达脱离了乌托邦社会闯入野人居住区之后。乌托邦的价值观念被置于原始价值层面上接受检查。另一个就是约翰的出生方式就是对乌托邦文明的一个挑战。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并不美

外国文学的论文

外国文学的论文 范文一: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多,外国文学作品的 选文内容对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影响逐渐增强。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是不少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 文通过对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的分析,提出对改善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 外国文学作品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思考 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逐渐增加,成为我国高中语 文教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直接影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外国文学作品丰富 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教材内容,提高了高中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接触到了更多 类型的知识。然而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不论是在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上还是教学上, 都存在诸多亟待改善的地方。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 当下我国的高中语文教材主要分人教实验版、苏教版、沪教版和山东版这四个版本, 有学者对这四个版本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文数量、范围、体裁和题材进行过统计和分析,发现外国文学选文在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在15%至25%之间,选文大多数是来 自于欧美的发达国家,亚洲和非洲国家的选文比较少见,但是所选文学作品的体裁比较丰富,包含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演讲词、序言、书评等形式。同时选文题材丰富,大 多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文化和高尚的人文情怀,使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得到了拓宽,陶 冶了学生的情操。此外,统计数据还表示,我国高中语文的外国文学选文除了比较集中在 某些地域内外,还比较集中在某些时间范围内,比如有一半左右的外国文学作品是写于20世纪,还有超过1/3的外国作品是写于19世纪,其他时代的文学作品较为罕见;当前的高 中语文教材在外国文学的选文和编排方面,缺乏一定的时间顺序,即没有按照西方文学的 发展历史来编排,文章之间缺乏联系,思维过于跳脱,教学内容过于零散,缺乏教学整体 性和系统性的表现,影响学生学习的连贯性。 二、对高中语文选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的思考与建议 有教育学者曾指出,当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上过于单调,视线过于集中在有 限的文章上,视野局限在某些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缺乏通观古今,放眼世界的目光。笔者 认为在进行外国文学的选文时要注意扩大选文的渠道,放眼世界,选择那些能够满足学生 精神需求和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外国文学作品。由于语文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学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因此在进行外国文学的选文时,注重文学作品的

外国文学(论文格式范例)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风格分析 张如怡201300051104 中文2班 【论文摘要】:哥特小说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并由此掀起了一股哥特小说的创作热潮,许多作家或多或少地将哥特风格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艾米莉·勃朗特则把哥特风格淋漓尽致地融入到了《呼啸山庄》中,使这部小说充满了迷幻色彩。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哥特,《呼啸山庄》 导论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艾米莉·勃朗特则被誉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呼啸山庄》中充满迷幻色彩的哥特风格的描写更是为这部小说增添了不少看点和值得品读研究的的细节。但是它在出版之初并没引起太大反响,反而被一些学者斥为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一部作品,受到激烈攻击。直到半个世纪以后,它的价值才逐渐被人们发掘,特别是其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哥特式风格的描写更是给读者带来一种神秘、紧张、刺激的阅读快感。本文将从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情节、人物类型以及主题意识方面分析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及其影响。有不少研究人员已经从上述几个个方面分析了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的运用:邓颖玲《论艾米莉?勃朗特对哥特传统的发展》(《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认为,艾米莉在借鉴哥特传统的同时,在小说故事的场景构筑、主题、人物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对哥特小说进行了改造和发展,拓宽了哥特小说的广度与深度;蒲若茜的《<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认为小说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小说的范式,触及了人性深处的非理性层面,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还有数十篇期刊论文同样作了相关讨论,但就角度和深度上没有超出上述两篇文章。本文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并在一些环境、人物细节上体现出的哥特风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更为明显。 哥特小说的起源及其特点 哥特小说中的“哥特”(Goth)一词来源于古代北欧条顿民族(即古日耳曼族)的一个部落的名字,这个部落原是游牧民族,“曾以野蛮剽悍、嗜杀成性而著称”。大约公元5世纪条顿民族摧毁了强大的罗马帝国,罗马人称哥特人为蛮族、未开化的民族。 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人法萨里(Vasari,151l——1574)用哥特一词来指称一种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所不齿的中世纪建筑风格。这种“哥特式建筑”曾风行于12至15世纪的欧洲,主要用于建造教堂和城堡。其特点是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狭隘的窗户,染色的玻璃,幽暗的内部,阴森的地道甚至还有地下藏尸所等等。这样,“哥特”的派生词“Gothic”就具有了“野蛮的”、“粗野的”,“中世纪的”、“黑暗的”等多重意义。而瓦尔马认为,在英语中,“哥特”一词的真正历史开始于18世纪,主要具有野蛮、中世纪和超自然三种含义。 到了18世纪中后期,哥特一词又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的名称。这一名称最初来自1764年贺拉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发表的小说《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其副标题就是“一个哥特故事”(A Gothick Story)——发生在中世纪古堡里的关于家族败落的故事。随后,哥特小说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英国,佳作频出,影响深远。“英国哥特小说,简言之,即一种恐怖和神怪小说,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的城堡、修道院、废墟或荒野为背景,描写由于满足个人情欲或争夺财产而引起的迫害、谋杀等笼罩着神秘的恐怖气氛,具有怪诞紧张的不寻常故事。在这种小说中,一切都被夸张到惊世骇俗的地步,容不得

英美文学专业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专业开题报告 引导语: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以下 是的为大家找到的英美文学专业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题目theApplicationandInnovation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长时期以来,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新谜又出,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将现实 与超现实融为一体,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 活力,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tradition)。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 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到2000年9月为止,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其中1970年以后为126部,仅90年代就达59部,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指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预期的结果(大纲): 1.ASurveyofGothic1.1DefinitionofGothic 1.2theOriginofGothicNovels

外国文学论文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郝思嘉的人物形象【摘要】 《飘》的创作凝聚了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十年的心血,它一经面世,立即轰动美国,随后又飘扬过海,飞向国外,成为世界性的畅销读物。多年来学术界对其评价却始终众说纷纭,其女主人公郝思嘉是作者在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一个女性形象。郝思嘉生活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从十六岁登上人生舞台,到二十八岁孤单一人,在这十二年间,她经历了别人不曾经历的一切,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她始终能够沉着应对。在此过程中,她坚强的性格和直面困难的勇气,给每一位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她所表现出的性格的复杂性,也让郝思嘉成为了学界争论的焦点。 【关键词】:郝思嘉复杂性格成因典型人物文化性格女性主义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e book "Gone with the Wind" costed the writer Margaret Mitchell ten years of effort, as soon as appearing on the market, it immediately hi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n flied over the sea to be a worldwide best-selling books. For so many years, the academic community can’t have a consistent evaluation about the book .The novel hero Scarlett is the most successful image of female in the nove molded by the author. Scarlett liv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Civil War, from mounting the life stage in 16-year-old to being alone when she was 28-year-old, she experienced everythig that other people hadn’t experienced in the twelve years .The commendabl e thing is no matter how many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appear, she has always been able to calmly deal with. In the process, her resolute character and courage to face difficulties,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every readers.At the same time she has shown the complexity of her character, which let Scarlett became the focus of academic debate. 【Key Words】:Scarlett Complex Disposition Origin Typical Character Cultural Disposition Feminine Princip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8年04月20日08:17:10 作者:xixibaobei_cici 一,现代汉语 1,论熟语词 2,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 3,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 4,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 5,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 6,论全句的修饰语 7,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 8,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 9,词类的虚实标准和系统性 10,词的兼类和活用 11,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12,实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用法 13,存现句的结构和用途 14,非主谓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情况 15,句子分类的不同角度和句型 16,构词语素和成词语素的比较 17,复句与单句的区别 18,句子是怎样长起来的 19,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 20,成分的省略和结构的残缺 21,结构紧缩和结构杂合 22,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 23,复句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 24,汉字改革的历史和未来 25,语法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6,谈谈概念与词语的关系 27,各种语句所表达的思维方式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语句进行研究) 28,各种修辞方式中的逻辑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修辞方式研究) 29,语篇衔接手段分析(可综合论述,也可选一种文体联系具体实例论述) 30,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31,转换生成语法在汉语中的运用 32,语言中的普遍结构规律探索 33,修辞格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 34,汉语和英语标点符号的对比研究 35,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 36,试论汉语动词的小类 37,"五四"以来的汉语中的外来成分 38,从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规律谈推广普通话 39,语言融合的内部规律 40,语义学中的哲学问题 41,心理语言学与儿童语言教学

外国文学(论文格式范例)

《呼啸山庄》中的哥特风格分析 张如怡 201300051104 中文2班 【论文摘要】:哥特小说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并由此掀起了一股哥特小说的创作热潮,许多作家或多或少地将哥特风格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艾米莉·勃朗特则把哥特风格淋漓尽致地融入到了《呼啸山庄》中,使这部小说充满了迷幻色彩。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哥特,《呼啸山庄》 导论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艾米莉·勃朗特则被誉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呼啸山庄》中充满迷幻色彩的哥特风格的描写更是为这部小说增添了不少看点和值得品读研究的的细节。但是它在出版之初并没引起太大反响,反而被一些学者斥为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一部作品,受到激烈攻击。直到半个世纪以后,它的价值才逐渐被人们发掘,特别是其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哥特式风格的描写更是给读者带来一种神秘、紧张、刺激的阅读快感。本文将从故事发生的环境、故事情节、人物类型以及主题意识方面分析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中的体现及其影响。有不少研究人员已经从上述几个个方面分析了哥特风格在《呼啸山庄》的运用:邓颖玲《论艾米莉?勃朗特对哥特传统的发展》(《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认为,艾米莉在借鉴哥特传统的同时,在小说故事的场景构筑、主题、人物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对哥特小说进行了改造和发展,拓宽了哥特小说的广度与深度;蒲若茜的《<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认为小说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小说的范式,触及了人性深处的非理性层面,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还有数十篇期刊论文同样作了相关讨论,但就角度和深度上没有超出上述两篇文章。本文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并在一些环境、人物细节上体现出的哥特风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使

英美文学论文要求

Term Paper Hey, buddy, you are supposed to write an essay of 1000 words. You should not exceed 2000 words. (1000-2000 wds) Your writing will be scored for content, organization, grammar and format. And you will have to submit it in Word on 7th-17th June at the latest. Choose a book or author that we have covered in the course, and define your topic: ?Make sure that it is related only to American literature. ? A discussion of Characters; ? A study of the Context (social, political, or economic) in which a work was written;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ssage or Theme; ?An analysis of a specific Image occurring in several works; ?All text should be in 12-point Times New Roman font; ?Everything should be double-spaced; ?Use 5 paces at the beginning of every paragraph; ?Skip a line between the title and text; ?Type your Name, Class, and also your Student ID No. on a separate line; ?Center the title and type it in bold; 胡彭,6

外国文学史论文

圆形人物: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的人生哀歌 “圆形人物”理论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作家、小说理论家爱·摩·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提出来的。他把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分为两种类型: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所谓“圆形人物”简单地说就是性格丰满、复杂、有多层面并且含有动态变化的人物。韦勒克将“圆形人物”称作“动态型或发展型的”,并认为这种“圆形人物”特别适用于长篇小说。 20世纪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历来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小说所造了一系列性格复杂而又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福斯特对文学人物类型的划分理论,他是一个十足的圆形人物。在他那十分强烈的家族使命感之外,又体现出不同的性格侧面和层次。也正是由于他的多重性格内在的导致了他的人生哀歌! 十分强烈的家族使命感。从那位靠拿破仑战争年代供应粮食起家的老约翰·布登勃洛克算起,到了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已经是第三代人了。他的祖父开设了一家大商号“约翰·布登勃洛克公司”,还拥有大量的农庄、粮栈、轮船和地产。(3)不但经济实力雄厚,在社会地位上也是全城的“顶儿尖儿”(3)。到了他父亲布登勃洛克参议这一代之时,家族经济虽没有祖父时那么景气,但是家族地位却依然显赫,父亲去世时依然给他留下了70万马克的财产,论经济实力,论家族地位,在吕贝克这座城市也是上等社会中的一流人家。 家族的光荣历史,显赫地位,托马斯从小就耳濡目染了,加之布登勃洛克的家族血统,以及他“生来就是一个商人,注定为公司的未来继承人”(57)这一内在特质,使得托马斯从骨子里就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家族使命感。 “帮助你父亲”(62),未来完成这句祖父临终前的遗言,托马斯十五岁就开始到父亲的公司工作,帮助父亲打理公司,为的只是让家族事业更辉煌,为的只是帮助父亲分担家族的重担。他对公司的粮栈非常熟悉,和粮栈的搬运工也相处的很融洽,当然,他们也很尊重托马斯。他的父亲英年早逝,家族的重担便落在他一个人的肩上。于是他开始东奔西走,这时他才23岁。随着岁月的消磨,“托马斯的模样长得跟祖父一模一样,特别是他那圆圆的,紧绷的下巴和那轮廓秀丽的笔直的鼻子更像祖父”(65)。他天生就和祖父一样为家族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生。他的婚姻是一场带有商业交易性质的婚姻,他和盖尔达之间缺乏真实的感情,有的只是彼此的忍让。他的妻子盖尔达是汉堡的名门望族,家族财产过百万。他们的结合,盖尔达给托马斯带来了30万马克的陪嫁费,一下子就为不登勃洛克公司带来了大量流动资金,这似乎是他为了家族事业而事先预计好了的。晚年时,盖尔达和少尉之间存在明显的暧昧关系,而他却不想家丑外扬,只能“静静地坐在那里,两手捧着头,痛苦不堪地倾听着。他知道的很清楚,‘欺骗’、‘通奸’都不是用来称呼楼上那种歌唱或者深沉无底的寂静的恰当字眼”(583) 托马斯的弟弟克里斯蒂安是个“左边身体神经稍短”的家伙,是个只会说笑话的哗众取丑之人,托马斯把他安排在自家公司里工作,然而他却天天消磨时间,没有认真工作过一分钟。不仅如此,他还在俱乐部说了一些没有脑子的话。用托马斯的话说就是“只有你这蠢驴才会说那样的话”(288)。克里斯蒂安给公司和家族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托马斯以一家之长的名义把他派到汉堡去了。 为了家族的荣誉他鞠躬尽瘁。在竞选议员时,他拉拢彼得·多尔曼参议,邀请他参加布登勃洛克家的宴会。他还精心列举了一下这座城市的名流,对比了自己与赫尔曼·哈根斯特罗姆的优势。另外,他虽然表面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却十分认真的“听取了佩尔曼内德太太对宪法上有关议员选举的每条每款”(372)。当他真正选上之时,他情不自禁的抱住了佩尔曼内德太太。 浓烈的虚荣心。“我们的愿望和行动是基于我们神经系统的某些需求而产生的,这种需求很难言辞精确的说出来。譬如说吧,我们称之为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的‘虚荣心’”(25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