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评论:“退休双轨制”真的“十恶不赦”吗

评论:“退休双轨制”真的“十恶不赦”吗

评论:“退休双轨制”真的“十恶不赦”吗
评论:“退休双轨制”真的“十恶不赦”吗

评论:“退休双轨制”真的“十恶不赦”吗

方继祥网友控诉道:“人们常常只注意到贪污、包二奶、受贿、坐豪华车、大肆挥霍国家钱财已达到个人过度享受的目的……,叫腐败。殊不知还有一种腐败叫退休双轨制”。

“现今的退休制度搞了两套游戏规则,一种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拨退休制度,另一种是企业单位的缴费统筹制度。国拨就是从国库里取钱来发给退休人员,缴费型就是自己在工作时就开始缴费。由于改革开放过程中政策不配套,于是就出现许多许多的"视同缴费"的现象,因为你退休前没有缴费,为了给你确定退休金额,就来个我"视同你缴费"了,其实都是空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休双轨制。”

“按理说,如果决策人能二次分配讲公平来处理问题,任何名称的叫法都不是什么主要问题,问题是,决策人在处理养老问题上不是讲公平,而是搞什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高薪养老,而企业退休金搞低薪活命,退休金额两轨道差距达3—5倍之多!多年来,成了一个众矢之的的话题。”

这番说辞看下来,的确让人有点热血沸腾、义愤填膺的感觉。但如果了解到真实情况以后,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一下,就会觉得这样的议论容易误导脾气火爆的网民,可能是个馊主意。

第一,事业单位人员也有缴纳型的,这是按照参加工作时间的早晚来划分的,晚的也是缴纳型,将来和企业人员一样去社保领工资,不同的是他们的工资很高(和职称挂钩),是企业的几倍,因为这里面的人干部多、职称高。

第二,“空帐”的背景,正是财政吃不消,才硬把事业人员塞进社保来的。这些事业人员进来以后,虽然人数不多,但工资却很了得,大量的占用了社保资金。财政的包袱,实际上转嫁给了社保,而且,以前他们没有缴,这个钱也没人给补,从而,出现了“空长”,大大增加了社保资金的承载难度和安全风险

第三,如果公务再进社保,财政是彻底没有包袱了,但社保体系却处境堪忧,甚至可以说岌岌可危。届时,公务员的工资一分少不了,他们的工资水平,正如方网友所说,是企业人员的几倍,因为他们几乎都是干部,而社保资金却难以维系,到时恐怕是企业退休人员悔不当初,因为,相比较企业人员工人多、干部少,是个十足的弱势群体。

大家知道,公务员和事业(大部分)都是吃财政的,但公务员开不了工资的情况却很少,相比之下,事业单位就不同了。什么原因?相比较,事业是个弱势

群体。与企业相比事业已经是强势群体了,你们还想把公务员招来?脑子乱了吧!给财政一个包袱不好吗?非得掏心扒肺地自个儿背上啊!请神容易送神难,狼真的来了,你后悔莫及。因为他们的工资,你一分也减不下来,相反,你们的工资,也一分涨不上去。然而,社保的蛋糕就这么大,你能抢得过他?

我有时都觉得要求公务员和事业员工进社保的人非常可悲,凭着一腔怒火、两袖清风,还有一个只顾泄愤、不会算账的大脑,就开始摇旗呐喊、蛊惑人心,都不知道,自己正在给自己的脖子上套绳子呢!当时,让事业进社保,财政就是始作俑者,现在可好,企业员工及其代理人,自己要推动公务员进社保了,社保资金是一分一分缴进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那个数字是有限的,不是可以随便扩容的,否则,农民怎么进不来啊?喝醉了,就别讲话,脑袋肿了,就回家休息。别再瞎添乱了!

说这种风凉话的人有三种:一是心理失衡者。当初企业红火,工资高过公务员,心里美滋滋的,现在不行了,就患得患失,信口开河;二是企图绑架公务员者。试图把公务员拉进来,以求享受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太天真了!岂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三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我奉劝这样的人,切莫好心帮倒忙,最终看见适得其反的结局,再痛心疾首。

古往今来,“买家没有卖家精”的真理,一再被证实,简直就是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谁是卖家?政策的制定者,谁是政策的制定者?公务员啊!识时务者为俊杰啊!“脾气大,吼得凶,”解决不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不同于野兽,靠的是智慧,不是爪子和牙齿

退休“双轨制”造就不公平(精)

退休“双轨制”造就不公平 日前,人民网发布2010年全国“两会”调查,共列举就业、养老、医疗、教育公平等十大热点问题,其中“养老保险”以57956票位居第一,成为公众关注之首。(《广州日报》3月2日) 82%的网友说,目前实行的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养老制度“双轨制”非常不合理,导致收入差距过大,认为企业职工退休金应该向公务员看齐。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孙丹萍举例说,她所在单位一个处级干部退休金每月只有2000元左右,而同级别的公务员养老金高达六七千元,相差近三倍。 这种差距司空见惯,并非广东独特现象。据了解,退休金“双轨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资料显示,从2000~2005年,机关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同期企业退休金只增长6.92%。尤其2006年7月1日以后,公务员实行新的工资制度,退休金有了大幅增长,尽管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三年”,但涨幅过小,不仅没有弥合与公务员退休金差距,反而越拉越大。 养老金成为关注之首,反映了广大公众对“双轨制”养老方式所“造就”的不公平、不合理产生越来越大的“共振”。公务员作为国家管理人员,在职时吃财政饭理所应当,企业职工收入根据经济效益上下浮动,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退休了,大家的待遇理应相差不大,这才符合社会保障的原则。况且,公务员个人无须缴纳一分钱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由国家全包,企业职工每月则要交数百元“两险”,不交钱的公务员退休工资反而高出数倍,怎么说都很不平等。 “双轨制”养老到了非动“手术”程度,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在于,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的“双轨制”已基本消失,养老“双轨制”也就完全不合时宜。其次,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养老“双轨制”已成为公众追求公平、正义的“绊脚石”,必须搬掉。第三,目前国家已具备逐渐解决养老“双轨制”的财力。 养老“双轨制”如何改革?笔者抛砖引玉:一是着眼于社会养老制度公平,凡享受社会福利必须缴费,尽快将公务员纳入社保缴费系列。二是“削峰填谷”,即逐渐递减公务员退休金,起码要封顶,同时大幅增加企业人员退休金,达到基本平衡,各级政府财政应加大往社保这口“大锅”里注入资金。

退休养老金并轨方案

退休养老金并轨方案 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养老金并轨方案内容养老金并轨方 案内容 中国现行的是“退休金双轨制”,有两套并行的养老金 体系,一套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 支付“吃皇粮的人民公仆”的养老金;另一套是社会企业单 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下来的养老金,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 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 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国家财政统一筹资;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 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5倍。养老金待 遇最高相差50倍,从被访者来看,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 那么,养老金并轨方案内容是什么呢? 本人表示,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几无进展。 XX年11月04日,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 度改革试点方案》公布之日算起,有关养老金并轨改革,推 进时间已经超过5年半。

XX年,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秘书长齐传钧表示:这是受制于我们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制度承接不了很多改革。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XX年社会保障绿皮书》曾指出,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社会统筹部分缺乏激励效应,“无票乘车”现象难以避免;个人账户部分的保值增值也困扰着制度的发展,不仅制度设计所预期的激励效应无法实现,而且过低的个人账户收益事实上产生了逆向激励。 明确改革共同方向,分步取消双轨制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实际的推进,要考虑两方面情况: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现行退休养老制度已实行60多年,从以往的经验看,对这类“老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才能实现制度的平稳过渡,减少社会震荡。另一方面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也需要继续改革完善。 所以,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 相关新闻:养老金并轨方案“玄机” “双轨制并轨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是一致的,主要差距体现在补充养老保险方面。”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机关事业单位的补充养老保险

养老金双轨制

养老金双轨制 不公的养老双轨制 以北京为例,2011年北京市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6061元,月平均工资为4672元。若按上述缴费15年计算,每月的养老金只有934.4元。即使按30年的缴费计算,每月养老金也仅有1794元。而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平均每月退休金为4000元~5000元,达到个人退休前工资水平的80%。 据记者了解,目前世界上各国政府普遍推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其一是“现收现付”制,完全以当期在职职工缴费收入支付现有退休人员养老金,不建立个人账户,没有结余。其二是个人积累制,完全以个人的积累筹备未来的养老。中国目前采取的制度是二者结合,“统账结合制”。 “无论采取何种制度,公务员享受如此特殊的超国民待遇的只有中国。”庹国柱对本报记者表示。 养老金替代率是评价养老福利的重要指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根据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基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

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建议养老金替代率最低标准为55%,我国社保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8.5%。“实际上普通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只有30%左右,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不参加养老保险,由财政单独保障,其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0%。”庹国柱告诉本报记者,这就是养老双轨制。令人奇怪这是一种怎样的“公平”的社会主义制度?! 据媒体报道,中国社会保险缴费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和邻近地区(中国香港和台湾)的4.6倍。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我国企业和个人负担的五险总费率平均在40%以上,其中个人11%,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等还不计在内。其中养老保险企业负担20%,个人付8%,是大头。”庹国柱告诉记者,“我国养老缴费比例确实处于世界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美国社会保障工薪税率加总为15.3%,雇员雇主各7.65%。项目包括养老、遗属、医疗照顾等四个。英国22%、日本26.6%,德国略高些,为34.5%。

2020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多地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

2020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多地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 近年来,养老“双轨制”成为社会诟病的不公平因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只进不出”,造成很多企业职工呼吁养老保险“并轨”。 自去年10月1日起,酝酿多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进入实施。时至今日,改革已经启动近9个月,养老金并轨在各地逐渐落实。从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广东、陕西、安徽多地实际情况来看,这项改革推动并非一并了之这么简单。 7月29日,山东省率先发布《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江苏省养老保险并轨的实施意见也于日前出台。而早在今年两会上,这项改革就被全国绝绝大部分省份列为了年度任务。 与之同步,作为养老保险并轨的一项配套措施,截至7月底,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兑现工作已全面完成。 “此次工资调整,其实不是涨工资,实际是变为当期工资加未来延期支付的薪酬,是针对养老保险并轨做的一次结构调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养老保险并轨揭开了中国养老金深入改革的序幕,先行理顺机关事业单位薪酬体系,有利于为后续实施改革铺路。但此次并轨仅仅实现了起点公平,三大群体合并为两大群体:职工一个计划,居民一个计划,但后续遗留问题仍然存有,尤其是并轨后的结构缺陷亟待解决。 据悉,当前多省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并表态年内要启动实施改革;有的省份流程已走到了省级层面,实施方案不日便可对外发布。 以东部省份福建为例,按照部署,福州市已于7月初基本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摸底、财政测算、政策宣传等,预计10月份将全面启动改革。

在西部省份贵州、陕西,这项改革都被列入了下半年任务清单中,要求“尽早推动和完成改革,确保年底前按时“销号”。 这意味着,以山东率先启动实施改革为序,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 工资调整完毕后,呼吁10余年之久的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将真正进入 实际操作层面。 养老保险双轨制之所以称为“双轨”,不但是因为机关事业单位 员工养老金待遇高于企业退休人员,更因为这种高标准是建立在前者 不用缴费的基础上。因而,养老保险的并轨,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 员工也要和企业员工一样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根据国发2号文要求,养老保险缴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其 中个人所需缴费项目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和职业年金费用,比例共 计为个人缴费工资的12%。 缴费比例确定后,个人缴费工资又该以什么为基准?根据《通知》,机关单位(含参公管理的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 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四部分: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规 范后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员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则由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基本工资、国家统 一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 “这明确了养老保险缴费的大基数,因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本来 工资结构就不一样,加之前几年事业单位实行了绩效改革,所以两大 群体的缴费基数构成不尽相同。”杨燕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调资部分抵扣社保缴费后,有部分人反而工资下降了,所以后来针对 这部分人群补加了100元。 那具体到个人,月均缴费到底是多少?陕西财政厅在年初解读国发 2号文时,曾透露了中央设计的缴费水平。其称,为实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动,中央确定,从2020年10月1日起,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月人均将提升 1200元左右(平均数据,具体到个人会有所不同),其中:养老保险制

怎样制定养老金方案

怎样制定养老金方案 怎样制定养老金方案1、是制度建设取得更重大突破,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基本制度。 2、是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解了“双轨制”突出矛盾。 3、是连续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广大退休人员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4、是基金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多渠道筹资格局初步形成。 5、是基本实现省级统筹,为推进全国统筹奠定了基础。 6、是关系转续政策及时跟进,打通制度衔接的“梗阻”。 7、是补充养老保险初具规模,多层次保障作用渐显。 游钧要求,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养老保险工作的形势任务,以养老保险顶层设计为统领,以“全覆盖、补短板、建机制”为重点,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战略思维上,要坚持道路自信,实现制度定型;要坚持公平正义,健全“四梁八柱”;要坚持完善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悉,虽然从去年就开始对费率进行下调,但我国企业“五险一金”的普遍缴费比例仍然在40%以上。此次调整后,在达到条件的省份,企业缴费有望降低1%-1。5%。有受访企业管理者对此表示,虽然此次调整幅度不大,但两年来各险种费率不断松动

的表现,令他们对经营成本下调的前景颇为看好。 当然,由于此次并未涉及个人缴费问题,目前单位个人“五险一金”费率依然未变,但受访业内专家表示,缴费减少并不会影响到个人待遇,企业减少的支出,可能会通过其它方式转入职工手中,进而提高个人现金收入。 国家养老新政策1、规划背景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 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 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加 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 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 生活日益丰富。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养老床位达314.9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 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 区服务中心1.2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以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养老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度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度 养老金是一种最重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它是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 养老金制度的确立,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退休人员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种种原因,养老金制度的双轨制长期存在,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公平,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所谓养老金双轨制,是指对不同工作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制度,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实行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一是统筹方式不同,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拨款。二是支付渠道不同,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支付,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支付标准不同,企业人员退休金只有退休前工资的40%左右,机关事业单位能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即使退休前工资相差无几,退休后企业人员退休金只有机关事业单位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种情况的存在,使企业职工普遍感到不公平和被剥夺,抵消了收入分配政策的改革成果,延缓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进程,阻碍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正常流动,同时也增加了国家财政开支和企业负担。 我国实行的是养老金“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则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这种“双轨制”使得企业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养老金收入上的差距极为不合理。[1] 养老金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大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违背了社会主义宗旨,从制度中国社会划分了两个类似封建社会的社会阶级,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职工规定了达到正常待遇三到五倍的超国民待遇,贬低了企业职工及其他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尊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矛盾,并为青少年的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产生了负面影响。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不缴纳或很少缴纳社会保险,直接从国家财政支出养老金,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养老金双轨制是一种歧视性的剥削政策,是以剥削所有纳税人为基础的。 随着养老双轨制的运行,它所造成的社会不公以及对社会就业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动的严重影响逐渐显现。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改革已经很急迫。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制 2017-02-05 23:22 | #2楼 退休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

我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退休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及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在资金的管理上逐步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但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也愈来愈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加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隐性债务和个人空账等问题,已使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力不从心,而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土地保障”功能已日趋退化... 1、养老“双轨制” 目前,我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 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20年。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实行 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 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 300%~500%。 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 标替代率确定为58。5%。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

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但是同期,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确定为90%~107%,而同期企业退休职工,仅为不到40%。极为不公的政策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对与抗-议。 2、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 中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构架按照人口类型可分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三大部分。中国最初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即是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分离出来的,其后,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又经历了合并和分离的过程。 3、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1)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度。统账结合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简称,即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共同组成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从制度设计的基本结构来看,我国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类似于部分基金制,即现收现付和将来支付两种方式相结合。 (3)但是在具体内容上,我国的统账结合制与部分基金制又完全不同:①现收现付(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筹措方式不同。部分基金制用征税方式,我国的统账结合制用的是收费方式;②基金(个人账户) 部分的资金和运作方式不同。在资金上,部分基金制基金部分的资金是社会保障税收入用于现付保险金后的余额,而我国跟人账户部分的资金是个人直接缴费;在资金运作上,部分基金制的基金部分的资金

养老金并轨具体措施仍需讨论部分机关职工难接受

编者按:备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即将成为历史——2014年12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表示,并轨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今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其实,双轨制的形成在我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其负面效应显现后,国家也一再主张要对其进行改革。只是改革受到阻力,所以进展缓慢。如今,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可谓意义重大。 不过,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并轨制要真正落到实地,尚需更具体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此外,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问题也将更加凸显。 本期,《法治周末》与您一起回顾双轨制的前世今生、探讨并轨的改革前景以及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问题。我们期待并轨制能顺利落地,期待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有保障的更好的晚年。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 养老金并轨真地来了 法治周末记者赵晨熙 一份元旦前通过的改革方案,成就了2015新年伊始最热的话题。 这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 2014年12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表示,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报告中提到,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并轨是一次重要突破。”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称,在此之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则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 这种“双轨运行”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和不公平心理的导火索。不过,胡继晔也表示,目前确定的仅是思路框架,具体改革方案尚未公布,正式改革前仍需进行科学细致的调研,未来也要有详细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出台,以保障养老金并轨制切实有效的实施。

2017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最新消息

2017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最新消息 据悉,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在过渡期逐步的过渡消化以后,将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发办法 将会逐步统一,在待遇差方面也会逐步的缩小。近期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出台实施细则,并开展相关人员养老保险数据信息采集工作。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9省市启动养老保险数据采集工作 截至目前,至少有北京、贵州、内蒙古等9个省区市印发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采集实施方案的通知》。在采集中,包括相关人员的户口、地址、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都将纳入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的数据库。 河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登记,2016年3月正式启动。河南省人社厅孙琦英表示,数据采集、参保登记,是养老保险并轨的 必要技术准备。河南将确保2016年年底前,全省机关事业单位360多万人全部纳入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个长期的今年的一个重点工作,在推进工作中。正在进行参保登记。 设立过渡期助力机关事业单位纳入社会养老 缴费“为与企业职工相同的方式按月缴纳养老保险。同时,在待遇计发上,以2014年10月为期限,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

法、中人逐渐过渡的原则执行。 养老保险事业是一项关系着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尽管由于历史等原因形成的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与当时我国的国情相符合,但“双轨制”所导致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是大势所趋。那么实行养老金并轨制度之后,公务员什么开始缴纳养老金,缴纳比例是多少呢? 公务员养老保险怎么交? 文件说的很清楚了,个人交8%。加4%的年金,单位缴纳20%。以山东为例,科员工资4500左右,4500*12%=540元。简单来说以后这位同志每个月要少540元的个人养老保险。 公务员养老保险为什么要自己交? 双轨制之前一直受到诟病,企业说为什么你们公务员不交养老 保险,退休照样拿钱,还拿这么多。所以参考各种原因,这届政府决 定缴。同时我必须指出公务员的退休金并不是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支 付的,而是直接纳入财政预算,通俗的理解,就是原本的单位继续给 他发工资。 公务员养老保险什么时候自己交? 政策从2014年10月开始,现在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怎么办?简单,补差额。比如说小明在山东,科员,工资4500,但政策执行慢,2015年10月才要求交,那他就给自己补一年的钱,就是 540*12=6480元。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方案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方案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根据改革方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将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统一,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共同的办法。据消息称,XX年10月份以来,已有多个省份出台养老金并轨方案。 XX年12月23日,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根据改革方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将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统一,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的办法。 所谓“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 从总体上说,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这是因为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改革是从企业开始的,企业先实行了社会化,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差距。 具体说来,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退休养老金双轨制”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阶段。 一是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阶段(1951-1978年); 二是对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的探索阶段(1978-1991年); 三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阶段(1991年至XX年)。

XX年1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XX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进入10月,多地密集公布养老金并轨方案。据媒体报道,目前至少已有13个省份向社会公布了养老金并轨方案。其中,多地方案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确保“中人”(改革前已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待遇不降低。 网民认为,养老金并轨关键在于转机制,养老金并轨真正得到落实,还须加快推进工资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养老金经办机构建设等配套改革。 网民指出,长期存在的养老保险“双轨制”一直饱受诟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水平基本都在退休前工资的70%至90%,远高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网民“董登新”指出,养老金并轨,有利于扩大社保覆盖面、参保率,使社保制度更健康、可持续。 网民“魏祖仁”认为,多省份出台的规定特别注重“中人”的利益,设10年过渡时期步步为营,层层落实,确保待遇不降低,这不难看出政府在出台规定时考虑到了方方面

浅析养老金空账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浅析养老金空账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一、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现状 199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我国开始建立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经过了这些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城镇职工养老制度的第一支柱,同时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也逐见规模。 然而,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尤为突出。2013年12月12日公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空账达到2.6万亿。继2007年个人账户空账突破万亿元后,再度突破2万亿。 其中,基本养老金总量不断的增长,但半数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截至2012年底,我国的基本养老金累计结余23941亿元,较2002年增长了13倍左右,而全国有14个省份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金的缺口却达到了767亿元,必须靠财政补贴,累积转移支付超过1万亿。 2013年11月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披露,2003—2012年这10年间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年均增长8.2%;抚养比,即参保职工人数/离退休人数,在2012年达到3.09,年均增长0.7%。尽管人口老龄化在加剧,但随着养老保险逐步扩大覆盖面,总的抚养比并不像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一年比一年低,过去10年反而有所增长。 但此次报告却显示出了养老金扩面潜力缩小的征兆。根据《报告》显示,2012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4.84亿人,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1.34亿人,都比2011年有显著增长。但与上年度的增速相比,却有急剧下滑,分别下滑了169.47个百分点和161.68个百分点。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空账产生的原因 造成养老金空账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口老龄化。这是养老金空账的外部原因,中国是在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急需资金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的,且老龄化的速度很快,属于“未富先老”。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1年以后的30年里,

养老金双轨制

浅谈我国的养老金双轨制 摘要:目前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城镇企业职工两大类人员采取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产生原因,特点及其问题,然后介绍了当前双轨制改革的现状,最后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字: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措施 一、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产生 1、计划经济时代的退休养老金由双轨到统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上,企业一直同机关事业单位有所不同。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首次对企业职工的养老退休制度作了规定。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办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和退职做了规定。这样,企业和国家机关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办法与政策。结果由于退休待遇规定不统一,使一部分老人不能够或不愿意退休,退休规定不够恰当,造成职工有意见。为解决这一矛盾,1958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降低了工龄年限要求,提高了退休待遇,统一了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统称为全民制职工)的退休制度。此后文化大革命十年社会保障事业遭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重新让干部和工人的养老得到保障,不过这两个文件依然是对以前的制度的恢复和补充完善。 2、改革开放后形成的退休养老金双轨制 随着改革的深入,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建立了养老保险费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负担的制度。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1995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目标,提出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在全国推行两个具体的改革办法;1997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步扩大到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此后,企业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从上面可以

废除养老金双轨制难在哪里

废除养老金双轨制难在哪里 摘抄:致诚数码百度文库:ivanlyp “民生”是两会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人民网会前一项调查表明,社会保障连续四年成为最受关注的民生议题。更有98%的网民认为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但这场变革远比想象得复杂艰难。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一项调查显示,75.4%的职工养老金不高于2000元,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却都高于4000元。其中在2011年8月,被访者领取的养老金最低为200元,最高为10000元,后者是前者的50倍,并且月养老金低于2615元平均水平的占到总人数的77.3%。 如此巨大差距不仅引起了企业职工的强烈不满,也有违国家福利公平正义的基本准则。在贫富分化、阶层对立的今天,更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温床。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黄方毅表示,养老金双轨制应该靠拢并轨。“但是一时不能做到的话,那就应该提高企业职工待遇。”

但麻烦的是,自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第9年调整企业养老金。最近一次调整后,预计企业人员退休金将达1893元/人/月。但来自人民网的调查显示,超过97%的网友表示对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非常不满意。 先看这样一个现实:企业员工设立养老保险账户,每月由企业缴纳工资总额的20%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纳8%进入个人账户,进行养老金的账户积累,但最后只能拿到45%替代率的养老工资;与此同时,机关和大部分事业单位职工并不缴费,但最后却能拿到80%至90%替代率的养老工资。 除此之外,退休职工养老金九连涨仅仅是基本养老金的10%,而非全部养老金的上涨,这种几十元的上调幅度与不声不响上调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相比,其结果就是差距年年还在拉大。考虑物价尤其是生活资料的上涨幅度,部分职工的收入实际生活水平呈下降趋势。 其背后既有国企改革的遗留难题,也有机关事业单位配套改革滞后的问题,交织并扭曲多年,颇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意味。 并轨首先遇到的第一问题是,按照可操作的统一的社会化养老路径,待遇骤降,导致公务员不满。为了规避政策,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都出现了提前退休的热潮;第二,新旧制度较难衔接。改革后,公务员将与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费,统账结合,部分积累。那么改革前所欠的那部分养老金如何解决? 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但阻力重重,未获真正进展。原因很简单:事业单位改革本身就相当复杂艰巨,加上处于全社会养老待遇金字塔尖的公务员继续安享超国民待遇,引起巨大民意反弹,

养老保险双轨制

一、养老保险制度双轨制的由来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主要针对城镇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员职工,而这两者的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都是有国家和单位承担大部分养老责任。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减轻企业负担,我国开始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几次分分合合,最终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改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负担缴费的模式,即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也称通胀结合的制度。而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沿袭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退休制度,国家承担养老责任,只有符合退休离休条件,就可以办理从单位即国家财政中领取养老金待遇。 二、养老保险双轨制的两种模式 中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城镇企业职工两大类人员采取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模式,享受不同水平养老金待遇的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采取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通过个人和单位缴费为主要筹资渠道,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国家作为责任主体,扮演者最后责任人的角色;职工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时候,从社保基金中核拨养老金;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采取的是国家承担养老责任,具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个人无需缴纳养老费,只要符合退休或离休条件时候,即可按月从单位(国家财政直接划拨)领取退休金或离休金; 三,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弊端

首先,双轨制下的养老保险制度使得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远远高于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水平,引发了待遇水平差异带来的不公平;其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阻碍了统一劳动力市场秩序的建立;再次,双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增加了财政负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被称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水区或者雷区”。 事业单位养老险改革解决退休待遇双轨制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2日讨论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等。 会议指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基本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的管理服务体系,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基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会议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 (一)推进制度建设。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大力发展补充保险。 会议指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基本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的管理服务体系,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基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会议确定了以下主要任务: (二)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经办管理资源,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 (三)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 (四)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差距。统筹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普遍开展和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门

最新原来职工退休金有5个等级

原来职工退休金有5 个等级

原来职工退休金有5个等级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关于事业单位新聘人员的养老保险措施改革,让双轨制 下的养老保险又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议题之一。究竟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有多大的金额差别?我们不妨算一笔账。 双轨制的养老保险体系在主要的养老保险方式体系中,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已基本成型,形成企业、个人、国家三者分担的缴费模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延续上世纪50年代确立的退休制度,保留着个人无需缴费、财政拨付退休金的旧模式。 《深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试行办法》规定,新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基本与聘任制公务员养老保障标准相同,包括三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的标准为缴费工资的18%,单位缴10%,个人缴8%;购买地方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缴费工资的1%,由单位缴纳;考核合格的,由财政每月按月工资总额的8%(超过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按9%)缴交职业年金,待退休后领取。 按照缴费比例测算,新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月度养老金约为缴费工资的 28%. 一位在福建省某市社保局工作的翁女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表示:“"双轨制"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金一般为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总额的70%~90%左右,教师为100%,不同省市根据经济情况的不同略有调整,但大体不会相差太多。”

而目前北京市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中个人缴费8%,企业缴纳20%,若个人工资收入低于社平工资40%的,按40%核定缴费基数;高于社平工资40%的,按实际工资收入核定缴费基数,但最高不得高于社平工资的300%.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度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56061元,月平均工资为4672元。2012年北京市对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作出调整,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4672元;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超过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14016元;以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作为缴费基数的,其缴费工资基数为1869元。 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显示,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照人均210元的标准进行调整,调整后月人均年养老金水平从每月2058元提高到2268元,增幅10.2%.与此同时,2011年北京市最低退休金标准为每月1100元。 职工退休金怎么算? 基本社会保障分成5个等级,公务员、事业单位、城市职工、城镇居民、农民,各个不同类别的人退休后的保障力度也不同,但在同一分类里,退休金的计算方式确实大同小异。 对于城镇职工来说,退休后的养老金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方式。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似乎计算方式都有所不同。 上述翁女士表示:“在我们市,企业社保是每个月缴个人工资的26%,个人缴8%,单位缴18%,至少连续缴满15年才能领退休金,退休时如果没有缴满1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