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

考试要求的表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分别用字母A、B、C表示。其中含义如下:

A(a)——知道、识别、描述

B(b)——说明、比较、概括

C(c)——分析、判断、应用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的含义(a)

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a)

②八大行星的名称及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a)

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b)

内因:1、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质量体积适中

3、充足的水分

外因:4、太阳光照稳定

5、空间运行轨道安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辐射与地球

①太阳辐射的组成(a)

太阳辐射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a)

(1)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维持生物的生长;(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和大气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提供能源,如能被直接利用的太阳能,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转化太阳能积累下来的煤、石油。

5、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类型(a)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b)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6、地球的自转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a)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②地球自转的速度(b)

角速度: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为0);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1670Km\h,两极为0。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地球上长距离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

(3)产生地方时。

③昼夜交替现象及晨昏线的判定(b)

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昏线的判定见教材23页。

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c)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⑤地方时和区时的简单计算(c)

1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

2 时,经度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早西迟。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⑥国际日期变更线(a)

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7、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周期(a)

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位于近日点,7 月初位于远日点。

方向:自西向东

速度:角速度平均1o/日,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近日点时较快,远日点时较慢周期:恒星年(365d6h9m10s)

②黄赤交角的概念、示意图及意义(b)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

示意图见教材21页

意义: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③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做要求)(b)

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

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北半球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⑤四季和五带的划分(a)

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⑥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侧视图的判读(c)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

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

8、地球的内部圈层

①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特点(a)

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②岩石圈的概念(a)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9、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a)

外部圈层:地壳以外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特点: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一般把2000~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1、地壳的物质组成

①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a)

②三类岩石的成因、实例(b)

③沉积岩的两个突出特征(a)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如砾岩、白岩、石灰岩、砂岩。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有化石。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及示意图(b)

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

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

示意图见教材34页图2-7。读图要求:

1、找到岩浆岩(分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图示转化中的所处位置。

2、关注岩石转化中能量的来源:地球内部的放射热和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3、注意各类岩石之间的内外力作用。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3、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①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b)

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②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a)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4、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a)

(1)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示意图见教材37页图2-10)。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②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常见地形的形成(b)

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③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实例(c)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褶皱由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使沉积岩发生弯曲而形成;褶皱可分为背斜和向斜这两种形

成地垒,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地堑,如我国的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5、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①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a)

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②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c)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多种多样,有的是合理、有利的,有的是不合理、有害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进行分析。如缓坡发展梯田,合理;围湖造田不合理。

第三节大气环境

7、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①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a)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

干洁空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总体来看,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

③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好、大气辐射的相互关系(b)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对流层大气,特别是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能够吸收大部分长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的大部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归还给地面,直接补偿地面的热量损失。这样,对流层大气就可以延缓地面温度下降的趋势,使得地面因昼夜交替而导致的温度波动趋于和缓。这就是大气对地面所起到到的保温作用。

④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和下垫面因素。

纬度因素: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程、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也随之由低纬向两极高纬度递减。

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的性质不同,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状况也就不同,导致地面辐射大小不同。

其他因素:气候因素(如某地的年日照时间长短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也就影响该地地面辐射的大小)。

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①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示意图(等压面不作要求)(b)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使近地面空气也冷热不均,导致近地面空气水平气压出现差异和相应高空水平气压出现差异(等压面呈现弯曲);水平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造成空气的水平移动,形成了热力环流。

图见教材第48页图2-29。读图要求:

1、比较A、B、C三地受热状况的差异。

2、分析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分布差异。

3、得出热力环流中空气流动的规律。

②风形成的直接原因(b)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③根据等压线图判断某地的风向(c)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示意图(b)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和极地高气压带(2个)。

近地面风带:信风带(2个)、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2个)。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

示意图教材必修1第50页图3-32“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及第51页图2-33“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读图要求:

1、了解地球上7个气压带所分布的大致纬度位置,理解各自的成因。

2、了解6个风带所处的位置,理解各风带风向产生偏向的原因。

3、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中南北移动的规律及其原因。

4、能分析具体的变式图。

9.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b)

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占优势

③亚洲东部、南部季风环流及成因、示意图(c)

10.常见的天气系统

①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及示意图(c)

锋面的特点: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暖气团在锋面的上方。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显著的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和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示意图见教材第55页

00

e

a

示意图见教材第56页 ③锋面气旋示意图的判读(c )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教材第57页图2-38“锋面气旋系统示意”,读图要求:

1、了解气旋常常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理解其成因。

2、了解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地区;分析锋面气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3、了解表示冷锋和暖锋的图上符号;并能在锋面图上画出。 4、能分析具体示意图。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11、水循环

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a )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

(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读右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

水循环过程) 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

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使能量在地理环境中不断转化和交换。 ③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b )

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12、洋流

①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及太平洋洋流分布图(b )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的稳定流动。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1)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 25° ~ 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顺 时针方向,南半球呈 逆 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 寒 流,西侧为 暖 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 逆 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 暖 流,西侧为 寒 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 西风漂流 ,就性质来讲属于 寒流 。 (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 波浪 、潮汐 。

a 、

b 、

c 、

d 形成是由于 盛行风的吹拂,

a 、d 由于 中纬西 风吹拂,

b 、

c 由于低纬信 风吹拂。

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一部分,性质上属于寒流。

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

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

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

1、对气候的影响: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衡;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气候受寒流影响较大。

2、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

4、对海洋事业的影响:顺水航行可以节省油料,逆水反之。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①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a)

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原核细胞生物)。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植物依次经历了陆上孢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及被子植物时代;动物依次经历了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及人类时代。

②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a)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时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绝一时的恐龙突然灭绝外,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拓展提示]绿色植物对地理环境发挥的独特作用:(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b

放出氧气,保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净化了大气;(2)绿色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条件,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3)城市绿地具有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a)

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因素,人类既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又能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顺

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拓展提示]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层空洞、全球变暖等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析我国沙尘暴天气多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a)

(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①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其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拓展提示]人类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积极影响是培育一些肥沃、高产的土壤,如水稻土;消极影响主要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a)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种成分,这必然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如采伐森林,不仅改变植被状况,还会引起土壤和径流变化,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对小气候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a)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性,既有大尺度的,也存在小尺度的差异。例如: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100N-100S),埃塞俄比亚高原为热带草原区(100-200N),撒哈拉沙漠为热带荒漠区。

7、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及主导因素(b)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导致热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形成大体沿纬线方向延伸(东西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南北更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以低纬、高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热量条件。

[拓展提示]探究以下案例中的主导因素:(1)我国海南岛到黑龙江漠河的自然带变化: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带;(2)

赤道到两极地区自然带变化(非洲中部→亚洲北部):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形成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南北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东西更替)的“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以亚洲大陆中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拓展提示]欧洲西海岸沿400N向东的自然带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干湿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形成了相应的由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带,表现为随等高线延伸(水平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垂直更替)的现象。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拓展提示]珠峰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的成因:南坡朝向印度洋,夏季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且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带谱较北坡复杂。

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岩性、土质、地貌部位等不同的条件下,自然带发生一定变化的规律,它具有重复性、有序性的规律,是属于一种小尺度的地域分异。

[拓展提示]天山南坡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有利于棉花种植)、南半球缺失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等。

8、主要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b)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读图要求:(1)知道世界著名城市的自然带类型,北京、纽约、华盛顿、伦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新加坡为热带雨林带,哈尔滨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罗马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读图时结合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定位。(3)注意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大陆东)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大陆西)分布差异。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①聚落的概念、分类(a)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②地形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b)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比较多。

南方山地和丘陵:规模一般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比较少。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3、全球气候变化

①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a)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近5000年来,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度;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

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示意图(a)

全球气温变化:自1861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全球陆地降水量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了0.5%—1%,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0.2%

—0.3%,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减少了0.3%左右;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20世纪南北极以

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读图要求(必修IP98图4-21):从“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可得出结论——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有两个时期增幅最大(1910-1945年、1976-2000年)。

读图要求(必修IP98图4-22):从“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图,可得出

结论——北半球中高纬度、热带地区降水量在上升,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在下降。

读图要求(必修IP99图4-23):从“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图,可得出结论——平均海平面在上升,太平洋、印度洋岛国及北美、西欧、西非海岸可能部分被淹没。

4.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a)

第一,使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第二,加剧了自然灾害。

第三,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使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第四,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林、牧、渔等部门的影响更显著。如农业,气候变化对

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五,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热浪、洪涝等),扩大某些疫病的

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5. 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a)

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分类:按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按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6.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不同历史阶段,世界能源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变化(a)

前煤炭时期:人类以木柴、水力等作为基本能源。此时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

煤炭时期: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摸开发和利用。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

后煤炭时期:随着内燃机的问世,汽车、飞机、船舶制造业的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产品作为燃料.致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世界能源进人“石油时代”。

7、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

(1)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很大,在一部分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

(2)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是影

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如大庆、克拉玛依、东营—石油工业;鞍山、本溪、攀枝花—钢铁工业;金昌、铜陵、个旧—有色金属。

(3)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

地位迅速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

影响也日趋弱化。

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8、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a)

概念: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分为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

灾害等。

9、自然灾害的危害

①自然灾害的主要危害(a)

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②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a)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10、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c)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我国洪涝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受灾人口多,成灾面积大,死亡人口多,经济损失惨重的特点。

原因: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之一。因夏季风各年强弱不一,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冬夏季风交汇处,形成锋面雨带,洪涝灾害与雨带的推移关系密切;夏季由于热带气旋或台风的影响,常带来狂风暴雨;长期以来毁林开荒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严重,造成排水不畅;围湖造田,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率和危害性。

[拓展提示]影响洪涝灾害的因素有:气候因素(降水量)、水系水文因素、地貌形态、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等。其中气候因素是主要因素,降水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是关键。

洪涝灾害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建设水利枢纽,建设分洪、蓄洪区,修筑河堤,疏浚河道,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等。非工程措施—建立监测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应急对策方案等。

2019湘教版新必修一提纲

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天体: 1、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发光)、星云(发光)、行星、卫星、流星、彗星、 星际物质都是天体。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如图1 图1 二、太阳及太阳系: (一)太阳系 1、组成: 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小行星带位于火与木之间。 2、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其结构特征与运动特征上。 水、金、地、火是类地行星(离太阳近,体积、质量都较小)——结构特征; 木、土是巨行星(体积、质量巨大); 天王、海王是远日行星(距太阳远,体积、质量中等)。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之间的 夹角都很小)、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3、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各行星各行其道); ③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温度适中(有介于0—100℃的温度)→有液态水存在; ④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有适宜生物呼吸的 大气; 地球自转周期短也是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的原因。(二)太阳: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太阳大气的分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日冕层(厚度大,亮度小)、色球层(厚度较小,亮度较 小)、光球层(厚度小,我们看到的太阳光都是从光球层发出的);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②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3、各层的太阳活动: 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周期是11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产生极光现象; ④与地震、水旱灾害等有关;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震 (1)含义:地壳中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面震动。 (2)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3)烈度: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地面的破坏程度。 2.地球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 物质,横波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从外到内: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外 核、内核); ●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面(经过此界 面,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地幔和地核的界线是古登堡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薄不一,大陆地壳较厚-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5-10 千米) 3.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占据了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图9 图10

【新教材】期末模拟卷(一)-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答案】B 【解析】“金发姑娘区”就是指类似于地球的适合生命形成的环境。 A. 这一地区的星球距离绕转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适宜生命存在,A项说法正确; B. 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只是生命形成条件之一,不能满足生命的形成,B项说法错误; C. 这一地区各大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比较安全,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进化,C项说法正确; D. 这一地区星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合生命形成,D项说法正确。 2.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B.稳定的光照——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答案】D 【解析】根据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A. 液态水——地球适宜的温度,A项错误; B. 稳定的光照——太阳辐射较稳定,B项错误; C. 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C项错误; D. 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万有引力吸附空气分子,形成大气层,D项正确。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五)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五)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综合检测(五) 一、选择题 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变暖趋势 解析:第1题,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第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第3题,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 答案:1.C 2.A 3.B 4.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温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自然植被,②④对。 答案:D 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5~6题。 5.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 ) A.西部B.东部 C.南部D.北部 6.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解析:第5题,图示南部地区干旱指数最小,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植被覆盖率最高。第6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旱指数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呈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变化。 答案:5.C 6.A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图,完成7~8题。 7.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高低B.土质颗粒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4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 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 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 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 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 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 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 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8.24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 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 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 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 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 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湘教版必修1.2.3

自然地理复习提纲必修1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黑子→出现于光球层(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类型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风→出现于日冕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11 年) 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1.3 地球的运动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 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 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 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 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新高考)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 .可见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40亿光年。【注意】: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94608亿千米(重要)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要) 1.常见天体:宇宙间的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其他星际物质等。(重要)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起来。(很重要) 3.天体系统的层次(很重要) 4.太阳系(很重要) (1)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重要) (2)八大行星: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很重要) Ⅰ.分类:按位置分:①地内行星——水、金;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 按特征分: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Ⅱ.绕日运动特征:①共面性、②同向性、③近圆性。(重要)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在八大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毫不特殊,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很重要) (1)外在:①公转轨道的安全性;②太阳光照的稳定性。 (2)内在:①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和地球(了解) 1.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 ———He+能量 (重要) 2.电磁波范围:0.15~0.4微米——紫外线,0.4~0.76微米——可见光,0.76~4微米——红外线。(重要) 3.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焦/平方厘米·分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要) ①太阳辐射可以转化成生物化学能;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和地球(很重要) 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很重要) 2.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太阳风。(很重要) 3.太阳活动的特征:①周期性:11年;②整体性:群发。(重要) 4.太阳活动对球球的影响:(很重要) ①影响地球气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即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太阳风,受地球磁场作用,产生极光现象; ④可能和地震有关联。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注意】:地震发生时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而船上的船员只有上下颠簸。(很重要)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140亿光年) (1250多亿个) (2000多亿个) (地球和月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一: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提纲 地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的含义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2、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②八大行星的名称及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b) 内因:1、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2、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质量体积适中 3、充足的水分 外因:4、太阳光照稳定

5、空间运行轨道安全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辐射与地球 ①太阳辐射的组成 太阳辐射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约占总能量的50%。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维持生物的生长;(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和大气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提供能源,如能被直接利用的太阳能,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转化太阳能积累下来的煤、石油。 5、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6、地球的自转 ①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②地球自转的速度(b) 角速度: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为0);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1670Km\h,两极为0。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地球上长距离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 (3)产生地方时。 ③昼夜交替现象及晨昏线的判定 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昏线的判定见教材23页。 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一、教材的内容分析及处理 1.“地理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地理二共分四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从内容的比重来看,“地理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位体现在:①人地关系的教育必须要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和社会现象进行。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有直接的关系,便于开展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 但是,地理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2)与地理一、三和选修的关系。 与地理Ⅰ的关系:“地理Ⅰ”是以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模块。学生要做到比较好地理解、掌握人文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要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应该有自然地理学习做基础。所以,“地理Ⅰ”是“地理Ⅱ”的基础。 与地理Ⅲ的关系:“地理Ⅲ”有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区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学习初步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Ⅲ”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同时,“地理Ⅲ”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和应用“地理Ⅱ”的学习成果。 与选修模块的关系:在七个选修模块中,有三个模块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它们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但是“地理Ⅱ”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因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之前开设,因此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开课情况,调整必修模块或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既避免重复,又能使学生有所提高。 2.各章的具体分析 1)人口与环境。《地理Ⅱ》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人文地理部分。显然,它是体现《标准》“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最重要部分。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学生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1.区域的定义 2.区域的特征 3.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4.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5.区域的分类 6.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联系与区别 7.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分布形式有哪几种?对应的地理事物分别是什么? 8.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 9.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0.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11.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构成 12.说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3.说明同一区域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的差异

14.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15.说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6.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7.区域发展阶段比较(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劳动力就业,中心城市交通,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联系,状态等角度比较) 18.四大地区是那些?划分标准?如何判定? 19.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三次产业对比,工业结构) 20.四大地区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原因)

21.四大地区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分布密度,小城镇建设) 22.四大地区对外开放差异(时间,空间) 23.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地理意义 24.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 25.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6.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不足 27.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28.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9.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3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1.比较南水北调东、西、中线工程(起止点,优、缺点) 32.南水北调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 33.比较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途径省区,主要地形区,起止点) 34.西气东输一线经过陕西向北弯曲的原因

(完整)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详解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多米尼加共和国为西半球岛国,境内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下图为该国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恩里基约湖的水文特征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较高,有结冰期 B.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7月份盐度最高 D.5~10月,湖泊水位持续升高 2.关于该国交通运输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公路分布较为均匀 B.铁路主要沿海沿河分布 C.机场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D.港口数量北部比南部多 下图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低压向东移动。据图回答3~4题。 3.图中此时湖面的风向主要为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4.未来几天内,P地天气的变化,正确的是 A.气压先升高后降低 B.气温先升高后降低 C.风力由弱变强,再变弱 D.前次降水强度大于后次 洪涝灾害与地形、降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为中国大陆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次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下列城市近500年特大涝灾出现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 A.北京、长沙、广州、贵阳 B.长沙、北京、广州、贵阳 C.北京、长沙、贵阳、广州 D.长沙、北京、贵阳、广州 6.下列关于涝灾分布的描述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西部地区降水少,没有涝灾 B.东部地区涝灾北多南少 C.华北地区降水变率大,涝灾最多 D.东北地区降水少,涝灾较少 7.江汉平原地势低平,是涝灾多发地区,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该区域涝灾损失的是 A.修建水库、利用天然湖泊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B.加固河堤、疏浚河道,减少洪涝灾害出现的概率 C.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建立防灾、减灾的机制体系 D.将富余的水调出到其他流域,减轻洪涝灾害 下图是摄影师在某沙漠地区旅游拍摄图片的剪影,图中骆驼向西南方向行进,驼影与前进方向垂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拍摄时,太阳位于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9.该照片拍摄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A.5:00B.9:00C.15:00D.19:00 下图为某山地山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图中山峰为该区域最高 峰,读图完成10~11题。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编写特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特点分析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地理教材应选择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的教学内容,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到的地理问题、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的地理素材等。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要求。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已通过教育部核审,于2004 年在国家级实验区(广东、海南、山东、宁夏)试用,并逐步推广至全国其他省市地区使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既有与其他版本相同的共性特点,又有区别于其他教材的独特的特点。 学校地理教材的表层系统有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地理作业(活动)系统三部分构成的,之所以称之为表层系统,是因为它表现在教材编写的形式上。褚亚平教授是最早提出“学科教材构成的三系统”问题的,如图3—1 对后来学者研究地理教材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思路。 第一节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特点 课文系统是地理教科书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事实材料的表述,阅读材料的介绍,地理学习信息的指导以及图例注释等。 1.1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

地理教材课文系统的类型复杂多样,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新课标教材为了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掌握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从不同的类型上转换课文系统的呈现形式,使其更有效的为学生所使用。 (1)从图3—2 课文系统的类型图上可以看到根据课文的表述形态可以把课文系统分为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 叙述式课文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课文内容,主要是以正文以及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用来阐述地理概念、解释地理现象和描述地理事物。例如:《地理Ⅱ》在讲《人口合理容量》一节时是这样描述的: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一)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 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 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5、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 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中线西线 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较大较小大 水质差较好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 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 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 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 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 动相关产业。

2014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卷提纲(需自己填空)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卷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半径约为光年。 ⑵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①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②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组成:主要是由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的,其次还有很多由 等组成的云雾状天体,称为。 ?关系:银河系同属于同级别的恒星系统,所有的星系合在一起构成。 ③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动的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 星际物质等组成。 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①普通性:在太阳系行星中,地球的和所处的比较普通。 ②特殊性(具备的条件):?充足的。?恰到好处的。 ?适宜的范围。【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运行轨道安全】 (4)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八大行星运动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_和 ____的轨道之间。(教材p8图)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⑴太阳辐射:太阳以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①波长: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微米之间,分为、(50%能量)和 。 (教材p12图) 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经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为有机物中的 。?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源泉,、的主要能源。 ⑵太阳活动与地球 ①太阳活动:太阳释放能量的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②太阳大气的外部圈层:从内向外分别是(活动类型为)、(活 动类型为、)、(活动类型为)。(教材p13图) ③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数目变化大约以年为周期。地球 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耀斑:引起,从而影响,干扰电子设备。 ?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两极上空出现。 三、地球的自转 ⑴地球自转:地球围绕的旋转运动。方向自向。北看为时针南看为时针。 周期分日(24h)和日(23h56m4s,真正周期)。角速度除两极外,任何地点都 ,约为每小时°。纬度越高线速度越。(0°: km/h;30°: km.h;60°: km/h) ⑵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①导致现象,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现象。 ②水平运动物体受地球作用,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不偏转。 ③地球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1湘教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湘教版)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组织分析 《地理I》由前言以及第一、二、三、四章组成,本册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理论基础,以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为主。这些内容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 《地理I》的前言——走进地理学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呼应初中地理“让我们走进地理”,从“说理”的角度,告诉学生,“地理学是什么”;“地理学做什么”,指导学生,“地理学怎么做”,明确指出地理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和乐趣的科学,学好地理将使你终身受益。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是引导学生从大的方面来认识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即地球的宇宙环境。通过天体系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球的运动与结构等知识的介绍,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地表过程。通过介绍了地壳的物质组成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形态、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它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特征。通过对自然地理的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地形条件、气候变化、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聚落、交通等)的影响分析,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辨证关系。 以前必修课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要素一一剖析,而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则突出地表过程(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分析和自然环境特征(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选择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这样的教材选材和内容组织,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教材的创新。 (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从教材内容结构来看,《地理I》每一节由正文和非正文两部分组成。而非正文则包括地图、地理景观照片、地理示意图、阅读和活动等五个部分。教材各组分比例合理,符合地理科学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 对教材“正文”的剖析 正文是课文的主体和骨架,是《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正文行文规范,内容科学严谨。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材对比 ——以湘教版为例本次对比的主要是2004湘教版教材和2019湘教版教材,侧重于章节主要内容发生的变化,未发生变化的内容未在文中提及,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新旧教材变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总体比较粗略。 对于2004版教材,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而2019版教材则演变成了必修一、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从教材安排上来看,依然是五本教材,但其中的章节分布及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知识从必修部分变成选择性必修部分专门列了出来,因为不选择地理的学生将不再学习这部分内容,未单独标注出来的知识章节可能发生变化,但仍旧保留在了原书中) 2004版必修一发生的变化: 1.原1.3“地球的运动”——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内容,并拆 分为1.1地球的自转和1.2地球的公转两节内容。 2.原1.4“地球的圈层结构”加入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如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震源深度、等震线、震级、烈度等知识。 3.原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选择性必修一 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无较大变化。 4.原2.2“地球表面形态”——选择性必修一2.2“地表形态 的变化”,详细地介绍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表

形态。而2019版必修一第二章内容为“地球表面形态”,划分为2.1“流水地貌”(加入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2“风成地貌”(加入了风化活动的危害与防治),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有关)。 5.原2.3“大气环境”——2019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3.1“大气组成与垂直分层”(加入了大气组成部分的内容),3.2“大气受热过程”,3.3“大气热力环流”,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大气的运动”,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包含了大气的水平运动),3.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重点强调了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3.3“天气系统”。 6.原2.4“水循环和洋流”——2019版必修一第四章“地球上的水”,4.1“水循环”(加入了原4.4中洪涝灾害的防治部分内容),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新增了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和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波浪、潮汐、洋流),新增4.3“海洋与人类”(海洋资源、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其余内容安排到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陆地水和洋流”,新增了4.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和4.3“海-气相互作用”,4.2“洋流”。 7.原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2019版必修一1.4“地球的演化”(新增了地球的演化史),原4.2中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安排成了这一节的活动内容。 8.原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9版必修一5.2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会考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概念: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特征: a.有一定的界限模糊的:植被区、气候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明确的:行政区(国家之间、两省之间、两州之间、两市之间等) b.相似性、连续性(区域内部) c.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注:重要的自然区域界线 甲乙为东部季风区:年温差较 小,降雨量丰富,植被覆盖率高, 丙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 量少,温差大,植被覆盖率极低, 生物多样性缺失, 丁为青藏高原区:酷寒,极冷, 温差最大。 注:东部地区分为南方和北方 划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降水量,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海拔,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A为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横断山脉 B为一二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 山—巫山—雪峰山 C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 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 山脉 D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区域的空间结构: 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区域划分(总体上看):乡村地域:范围大、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地域:范围小、非农业生产活动 关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带动乡村地域发展3、区域要素空间分布形式 农业地域——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线状或者网状 城市、工厂——点状, 城市群、工业区——岛状 结论:区域空间结构是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三、区域产业结构: 1 、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生产、装配、采掘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交通运输、通讯、信息、金融、银行、保险、旅游、博彩、商业、酒店等 3.三次产业的结构差异 (1)主要体现在:三次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例:第二产业轻重工业的比 重,第一产业种植业和林业的比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