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过秦论字词整理

过秦论字词整理

过秦论字词整理
过秦论字词整理

一、通假

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2)合从缔交(从通“纵”)

3)孝公既没(没通“殁”)

4)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5)嬴粮而景从(通“影”)

6)百有余年矣(通“又”)

二、词性活用

1、名作动

①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登)

③胡人不敢南下(下来)而牧马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做窗,系门轴)

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抽)

2、名作状

①有席(象卷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打包裹一样)举宇内,囊(象装袋子一样)括四海之意

②内(对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南(向南)取汉中,西(向西)举巴蜀,东(向东)割膏腴之地,北(向北)收要害之郡

④南取百越之地(向南)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

⑥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

⑦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用草绳)

⑧天下云(象云一样)集而响(像回声一样)应

⑨嬴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3、形作名

①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形势)

②尊贤重士(贤能的人)

③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

4、形作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5、动作名

追亡(逃亡的士兵)逐北

6、使动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②约纵离衡(使……离散)

③流血漂橹(使……漂浮)

④吞二周而亡诸侯(使……亡)

⑤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

⑥会盟而谋而弱秦(使……弱、削弱)

⑦以愚黔首(使……愚昧、愚弄)

⑧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

三、句式

1、判断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被动

为(被)天下笑者

3、介后

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4、省略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

委命(于)下吏

聚之(于)咸阳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身死(于)人手

威振(于)四海

4、定后

伏尸百万

金城千里

铸以为金人十二

5、宾前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四、一词多义

《过秦论》文言知识梳理归纳

《过秦论》文言知识梳理归纳 ◆生字: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 ◆多音字:(判断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 3. 6. 3.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河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6.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池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 向东;北,向北)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 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

⑦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2.名词作动词 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有利的形势) 2.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弱,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 ④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副词:本来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形容词:固执、顽固 4.利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形做动的使动用法:变得锐利、锋利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形做动的使动用法:使…变快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要点一.通假字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然兴起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通“亢”:强 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 合从.缔交通“纵”:纵向联盟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盘问 约从离衡.通“横”:横向联盟 三.古今异义 国家古:国:诸侯国今: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爱人古: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铸以为金.人十二古:把……作为今:认为 山东古:崤山以东的地区今:指山东省 西河.之外古:黄河今:一般河流 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使船前行的工具 因河.为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获胜、胜利 以致 ..天下之士古:用来招纳今:连词 铸以为金.人十二古:铜人今:黄金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席卷 ..、包举 ..、囊括 ..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南、向西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东、向北 南.取百越之地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向北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 (2)名词作动词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作窗户、做门轴 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外连衡 ..而斗诸侯采取连横的策略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将.数百之众率领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按次序排列 会盟.而谋弱秦结盟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逃走的军队(2)动词使动 外连横而斗.诸侯使……相斗流血漂.橹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约从离.衡使……离散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险要的地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势(2)形容词动用 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变小,变弱 (3)形容词使动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蠢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使……弯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句 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2)宾语前置句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陈利兵而谁何。 (3)被动句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4)省略句 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 以(之)为桂林象君 聚之(于)咸阳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梳理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 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 ..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 ..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布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内;外,对外)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 向东;北,向北)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 ⑦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深谋远虑(远,从长远) 2.名词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过秦论笔记整理

一、古今异义 务耕织(从事)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轻易地)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承接) 西举巴蜀(攻取)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相与为一(援助)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作为、认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认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云集而响应(象回响一样应) 将数百之众(带领) 斩木为兵(兵器) 嬴粮而景从(担负,背)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复仇) 二、活用

1、

通假 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孝公既没(通“殁”)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 而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嬴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矣(通“又”) 2、名动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登)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做,用绳系) 3、名状、 有席(象卷席子)卷天下,包(像用包子)举宇内,囊(象用囊袋)括四海之意 内(对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而斗诸侯 南(向南)取汉中,西(向西)举巴蜀,

东(向东)割膏腴之地,北(向北)收要害之郡 执敲扑而鞭(用鞭子)笞天下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天下云集而响应(象云一样

象回声一样) 4、形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形势) 尊贤重士(贤能的人) 5、形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尊贤重士(尊重) 会盟而谋而弱秦(使……弱、削弱) 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 6、动名 追亡(逃亡的士兵)逐北(溃败的军队)7、使动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流血漂橹(使……漂浮)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会盟而谋而弱秦(使……弱、削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使

过秦论基础知识点大全

过秦论基础知识练习题一、文学常识 《过秦论》作者是西汉初年着名的政论家、文学家______,世称贾生、_______ 、________。贾谊的文章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所着政论有《__________》(又名《治安策》)以及《过秦论》、《论积贮疏》,被鲁迅称之为“___________”,有赋七篇,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___________今:_________ 5、赢.粮而景从——古:___________今:_________ 6、宽厚而爱人 ..——古:___________今:_________ 7、才能不及中人 ..——古:___________今:_________

四、实词虚词:解释加点字的意义 1、蒙.故业,因.遗策()() 2、奋.六世之余烈.()() 3、却.匈奴七百余里() 4、序八州而朝.同列() 5、外连横而斗.诸侯() 6、天下云.集响应() 7、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8、会盟而谋弱.秦() 9、以弱.天下之民()

10、以愚.黔首() 1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2、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13 、赢粮而景.从()14、内.立法度() 1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16 17 18 20 21 23 24 1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 8、崤函之固,自若也() 9、伏尸百万()10、铸以为金人十二() 11 13 14 1 3 5 7 1、固: ①据崤函之固()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因:

过秦论文言知识点练习

《过秦论》文言知识积累 一、请找出下面句子的通假字 1、孝公既没 2、约从离衡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4、倔起阡陌之中 5、赢粮而景从 6、百有余年矣 7、威振四海 二、请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古今异义) ①于是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之外③山东 ..豪俊遂并起 ②于是 ..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三、一词多义 1、因 ①因遗策: ②因利乘便: ③因河为池:2、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②追亡逐北: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3、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 4、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②致万乘之势: 5、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③商君佐之: ④聚之咸阳: 6、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②及至秦始皇: 7、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②宽厚而爱人: 8、而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③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 ④皆智明而忠信 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⑤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名词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形容词作动词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4.形容词作名词①据崤函之固②尊贤而重士③因利趁便5.动词作名词 ①追亡逐北 6.使动用法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 ③约从离衡 ④伏尸百万,流血漂橹⑤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⑦以愚黔首 ⑧序八州而朝同列 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略) 2.被动句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③谪戍之众 ④天下诸侯已困矣 3.省略句 ①尝以十倍(于秦)之地。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③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④聚之(于)咸阳。 ⑤铸以(之)为金人十二。⑥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⑦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⑧身死(于)人手。 4.宾语前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③崤函之固,自若也5.定语后置 ①伏尸百万②铸以为金人十二③金城千里 6.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师说、劝学、过秦论、石钟山记 文言知识点整理

师说 一.字词 1.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同“授”,传授,讲授。) 2)或不.焉(同“否”) 2.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 ..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2)小学 ..而大遗古:小的方面。今:学校。 3)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今:表示很多人。 4)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吾从而 ..师之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6)句读 ..之不知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 7)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8)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没有,否定副词。 3. 词类活用 1)n.→意动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2)a.→n.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 3)n.→v.: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4)a.→v.:惑.而不从师(形容作动,遇到疑难问题) 5)使动: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使……学习) 4. 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 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六经的著作)3)道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形容作动,遇到疑难问题) 5. 重点实词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2)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难道) 3)犹且 ..从师而问焉(尚且,还) 4)士大夫之族.(类)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6)圣人无常.师(固定的) 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 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9)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 6. 虚词 1. 而 1)连词,表承接 人非生而.知之者吾从而.师之择师而.教之 2)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小学而.大遗 3)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4)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 5)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2. 于 1)介词,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介词,向:而耻学于.师 3)介词,对于:于.其身也 4)介词,从:其皆出于.此乎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通“横” 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亡 3、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通“纵” 4、威振四海通“震”,震动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6、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 7、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 8、百有余年矣通“又” 二、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从散约败 古,在这种情况下;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致;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3、宽厚而爱人古,爱护人民;今,丈夫或妻子。 4、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古,在这时;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5、秦人开关延敌古,打开函谷关;今,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 6、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古,划分;今,整体的事物分开。 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古,这样以后;今,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8、才能不及中人古,平常的人;今,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 三、重点实词: 1、蒙:继承。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2、相与:一道,共同。相与为一 3、延:迎接,引进。秦人开关延敌 4、橹:盾牌。流血漂橹 5、奋:振作。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奋六世之余烈 6、隳:毁坏。隳名城,杀豪杰7 ?、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余威震于殊俗8 ?、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蹑足行伍之间 9、揭:举。揭竿为旗 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抗:匹敌,相当。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1 ?1、度、絜:用尺量,衡量。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12、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致万乘之势 13、作难:起事,首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4、固 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坚固,特指险要的地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防御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可直接使用】.doc

《过秦论》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3. 培养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 【文学常识】 1、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人。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辞赋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代表作有《过秦论》上、中、下三篇,《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赋有《吊屈原赋》、《鵩鸟赋》。 2、《过秦论》中的过,就是指出过失之意。 【写作特点】 1. 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用叙事来说理。 2. 对比论证方法的巧妙运用。 3. 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富有文采。 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4)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二部分(5)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通假字】 1、合从.缔交(“从”通“纵”) 2、制.其弊(“弊”通“敝”,困乏,疲惫) 3、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4、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5、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6、百有.余年(“有”通“又”) 7、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8、始皇既没.(“没”通“殁”,死) 【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1、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用席子)(像用包布)(像用口袋) 4、内.立法度(对内) 5.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 6、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B.名词作动词 1、过.秦论(指出过失) 2、瓮牖.绳枢.(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3、执敲扑 ..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打,用竹杖打) 4、子孙帝王 ..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 5、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6、序.八州而朝同列(引,招致) C.动词作名词 1、追亡.逐北.(逃亡的敌兵,败北的敌兵) D.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 ..也(变小变弱) E.形容词作名词 1、自以为关中之固.(险固的地方) 2、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 F.使动用法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答案版)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贾谊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政论文:《论积贮疏》、《过秦论》、《陈政事疏》; 辞赋:《吊屈原赋》、《鵩鸟赋》。 2.战国四公子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四人均以“善养士”闻名,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又称“战国四君子”。3.天下的别称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4.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5.山东、关中、河 山东:指崤山以东。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河:特指黄河。如“河南”指黄河以南,“河北”指黄河以北。 6.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连衡”。 二、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⑤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⑥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⑦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三、古今异义(只写古义) ①于是 ..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秦人拱手而取西河 ②于是 ..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秦人开关 ..延敌(开关:打开函谷关) ④山东 ..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四、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过秦论文言词汇知识点

一.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横向联盟) 合从缔交(通“纵”:纵向联盟) 制其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通“呵”:盘问)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然兴起) 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 百有余年(通“又”) 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通“亢”:强) 二.词类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 南取百越之地(名词作状语)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向北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名词作状语)南:向南下:(名词作动词)去、到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帝、称王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名词作动词)谈论 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作动词)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动词)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排列动词使动使……朝拜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词作动词)鞭:用鞭打笞:用竹板打 争割地而赂秦(动词作状语)争着 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方位名词作表人的名词,失败的人 流血漂橹(动词使动)使……漂起 弱国入朝(动词使动)朝拜 吞二周而亡诸侯(动词使动)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动词使动)使……退却 约从离衡(动词使动)使……离散 外连横而斗诸侯(动词使动)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动词使动)使……灭亡 以致天下之士(动词使动使……到来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动词使动)使……弯曲 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关中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方 尊贤而重士(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形容词作动词)看重、重视 委命下吏(方位名词作形容词)下级、下等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连横。 2、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 3、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5、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6、嬴粮而景从。“景”通“影”。 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二、一词多义 固 ①秦孝公据肴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 ③以为固(坚固的屏障) ④自以为关中之固(坚固的屏障) 因 ①因遗策(沿袭) ②因利乘便(趁着) ③因河为池(就着) 北 ①追亡逐北(V作n,溃败的军队) 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n作状,在北面) 延 ①秦人开关延敌(请进) ②延及孝文王(延续) 制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统帅)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 以 ①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连,用来) ②尝以十倍之地(介,凭借) ③以弱天下之民(连,用来) ④然秦以区区之地(介,凭借) 兵 ①赵奢之朋制其兵(军队) ②收天下之兵(兵器) 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器)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失去) ②追亡逐北(v作n,逃兵)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v,使……灭亡) 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v,使……灭亡) 三、古今异义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以东。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然后”:这样以后。 四、词类活用 ㈠使动 1、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 2、会盟而谋弱秦(使……弱) 3、约从离衡(使……离) 4、流血漂橹(使……漂) 5、分裂河山(使……分裂) 6、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7、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 8、以愚黔首(使……愚昧无知) 9、以弱天下之民(使……弱) 10、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 11、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见)㈡adj.→n. 1、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 ㈢adj.→v.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缩小)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减弱) ㈣n.→v. 1、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详细有答案版)

《过秦论》字词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是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2、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4、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5、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6、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7、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2、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3、才能不及中人(中人:一般人) 4、铸以为金人十二(金人:金属人像,此指铜人)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地势)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坚固的屏障)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衡量,动词)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布包一样;囊,像口袋一样)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在国内,对内;外,对外)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在北方) 2.名词作动词 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瓮作;绳,用绳子系) 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⑤《过秦论》(过,指出过失)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 3.形容词作动词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4.形容词作名词 ①据崤函之固(固,险要的地势。)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固,坚固的屏障。)

过秦论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约从离衡(衡,通"横" )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⑧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 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通"亢",高) ⑩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同“连横”,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策略。2.合从缔交“合从”同“合纵”,联合六国,共同抗秦的策略。3.孝公既没“没”同“殁”,死。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同“敝”,困乏。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同“呵”,呵斥盘问。 6.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同“崛”,崛起。 7.赢粮而景从“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8.百有余年矣“有”同“又”,还有。 9.召滑“召”同“邵”,姓氏。 二.古今异义: 1.以窥周室伺机夺取2、务耕织致力于 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承接 4、因遗策沿袭 5、因利乘便趁着 6、因河为池依凭 7、修守战之具兵器8、孝公既没已经 9、西举巴、蜀攻占10、北收要害之郡占据,城邑 1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12、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13、合从缔交盟约14、相与为一援助 15、宽厚而爱人爱惜人民16、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一类人 17、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一类人,宣传,主张 18、赵奢之伦制其兵一类人,军队19、叩关而攻秦攻打 20、秦人开关延敌打开函谷关,迎击2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 22、于是从散约败在这种情况下23、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24、分裂山河划分25、享国之日浅统治 26、国家无事国家和家族,没有战争27、奋六世之余烈发扬,功业28、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鞭子29、以为桂林、象郡把(它)划为30、铸以为金人十二把(它铸)成31、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它)作为32、百越之君部落首领3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六国的遗民34、于是废先王之道思想体系35、焚百家之言著作 36、铸以为金人十二铜37、金城千里坚固的 38、然后践华为城依仗39、因河为池黄河 40、因河为池护城河41、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华山,黄河42、而迁徙之徒也……的人43、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 44、赢粮而景从担着4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46、行军用兵之道指挥,战术47、则不可同年而语矣不能 48、致万乘之势四匹马拉一辆车49、序八州而朝同列统辖 5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普通百姓 三、一词多义:

过秦论 知识点

《过秦论》贾谊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古今异义词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以西一带今:河的西面 2.山东豪俊并起——古:崤山以东,即东方今:指山东省 3.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 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动用变小,变弱 名词的活用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同上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在国内、向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重点实词 ①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 ②亡: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④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⑤遗: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 ⑥度: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 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文言知识归纳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孝公既没(没,通“殁”,死) 2.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 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 4.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 1.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2.宽厚而爱人 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 3.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 6.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因河为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8.迁徙之徒也 古义:征发;今义:迁移搬家 9.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0.皆明智而忠信 古义:聪明智慧;今义:通达事理 11.秦人开关延敌 古义:打开函谷关;今义:开启和关闭,电子元件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 像口袋那样)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

向东;北,向北)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 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 ⑦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2.名词作动词 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④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 ⑤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⑦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相斗) ②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⑤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⑥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有利的形势) ③自以为关中之固(固,险固的地势) ④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贤才) ⑥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 2.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变小;弱,削弱)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③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 ④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四、一词多义 1.制 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过秦论 一.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横向联盟)合从缔交(通“纵”:纵向联盟)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盘问)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然兴起) 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百有余年(通“又”)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通“亢”:强) 二.词类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 南取百越之地(名词作状语)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向北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名词作状语)南:向南下:(名词作动词) 去、到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名词作动词) 谈论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作动词)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作动词) 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作动词) 排列动词使动使……朝拜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名词作动词) 鞭:用鞭打笞:用竹板打 争割地而赂秦 (动词作状语) 争着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方位名词作表人的名词失败的人 流血漂橹 (动词使动) 使……漂起 弱国入朝(动词使动) 朝拜 吞二周而亡诸侯 (动词使动) 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 (动词使动) 使……退却 约从离衡 (动词使动) 使……离散 外连横而斗诸侯 (动词使动)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动词使动) 使……灭亡 以致天下之士 (动词使动) 使……到来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动词使动) 使……弯曲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学生用过秦论知识点整理

学生用《过秦论》知识点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