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古诗两首(练习1)(附答案)

21.古诗两首(练习1)(附答案)

21.古诗两首(练习1)(附答案)
21.古诗两首(练习1)(附答案)

21 古诗两首

作业很轻松,做做乐其中!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饮湖上初晴后雨》题目中的“饮”指______(A.饮水;B.饮酒;C.饮茶);“湖”指______(A.太湖;B.南湖;C.西湖)。

2.《望天门山》采用的手法是______(A.比喻;B.白描;C.夸张)。

二、拼音写字我最棒。

z hōng duàn xiāng yígūfān

四、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妆()赤()

孤()壮()

亦()狐()

五、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潋滟浓抹空蒙

1.云雾迷茫的样子。()

2.波光闪动的样子。()

3.浓艳华丽的打扮。()

六、成语填空。

()山()水

花()柳()

万()千()

青()皂()

七、根据诗意写诗句。

1.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品析诗句。

九、请你填写上下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花草香。

2.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关于西湖的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参考答案:

25古诗两首

四上第七单元课题 25古诗两首第 1 教时总第 70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人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 教学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诗文,通过朗读了解诗中描绘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人的感情。教学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诗文,通过朗读了解诗中描绘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先学提纲】 一、走近诗人: 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并把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 二、走进古诗: 1.读一读:把古诗多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想一想:查有关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释“屠苏、瞳瞳日、新桃、旧符”的意思。 3.找一找:搜集有关“年”的传说。 4.说一说:看看插图,读读古诗,想象一下诗中描绘的情景,并试着说一说。 3.问一问:仍未理解的诗句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开门见山,出示诗题——“元日”。 谁来猜猜“元日”是什么意思? 学生猜测。(如果有学生说对了,问一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相机表扬课前预习充分的同学。注意与“元旦”区别开。)

查字词典,共同理解:“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2.联系生活,说一说现在春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 预设1:我们要包饺子、吃团圆饭。 预设2:放鞭炮、要压岁钱。 预设3:贴春联 3.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解诗题。 我们学习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题目是什么意思,这样就能知道这首诗大概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过渡:下面咱们就来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宋代的人在春节时都干些什么呢?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全诗,学生自读。 2.检查自读效果。 ①请个别学生读全诗,其他学生纠正读错的字音。(师相机教学“爆、屠、符”三个生字) ②共同探讨如何停顿。(如:爆竹声中∕一岁除) ③齐读一遍,然后同桌互读,师生对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顺) 3.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诵诗文。 古诗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诵读古诗是古诗学习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理解诗的含义,那我们就能诵读得更传神。 三、品读感悟 (一)理解诗意 1.齐读古诗。 2.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诗意。 3.全班交流,提出疑问: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其他组可以解答,大家都解答不出,教师可以运用查字词典、看图片、补充阅读资料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屠苏:就是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全家老小面朝东喝下。据说此酒可以避瘟疫。 4.小组再次合作,连起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5.每组派代表说诗意,比一比哪个组说得既正确又有文采。 6.全班整合,取长补短,共同明晰整首诗的意思。 7.教师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明诗意。 理解诗句的内容,弄明白整首诗的意思,也是古诗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牧童》

一、课前游戏 看图猜古诗 二、揭题 刚才咱们读的最后一首《所见》,写得是牧童白天放牧的情景。放牧归来,牧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新的古诗,揭题。 简介诗人。 三、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谁字音,读顺诗句。 2、指名读,评价。 相机指导:多音字铺为什么读铺呢? 第四句中有个平舌音容易读错。课件出示蓑衣 指生读。这个字在哪首诗词中学过? 知道蓑衣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看注释。 3、齐读。 四、有板有眼地读 1、提示七言诗的停顿,生练读。 2、师配乐范读。 3、谁听出来了,老师是怎么读的? 注意反馈时的引导。抓“铺、野、明”,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 4、齐读。用手势指挥。 5、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牧童?相机板书悠闲自在 五、品读感悟 1、从哪儿能感受到牧童的悠闲自在呢?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吕岩走进牧童的生活吧! 2、出示一二句,指生读。 诗人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3、那是怎样的草啊?你从哪些字眼能体会得到? ①“六七里”感受草原的广阔。 ②“铺”舒服和辽阔指导感情朗读 4、男女生读。

5、听了大家的朗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片美丽的草原。(课件出示图) 你想听到些什么样的声音? 6、此时的草地上正传来了———听(课件几声笛子) 那是晚风吹来了牧童的笛声啊! 引读第二句 7、牧童他可能会想到些什么呢?链接诗句。 8、笛声三四声,吹尽了他牧牛的乐趣,悠闲的生活。引读——第二句 9、笛子不是用来吹的吗,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弄”字呢?他到底是怎么吹得呀! 链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体会“弄”表达的意味,指导朗读。 10、夕阳西下,草野茫茫,牧童短笛随风扬。多静谧的景象,多悠闲的心境啊!引读一二句。 11、牧童就这样悠悠地回来了。回到家后,他又做了些什么? 出示三四句。 12、你又从哪体会出牧童的悠闲自在呢? 13、引导学生感受牧童生活的快乐。小组读。 14、诗人吕岩为何要写这样的牧童呢?出示:吕岩小传 谁能读出他的这种渴望? 15、看着这些准确传神的词,你能试着把这首诗背一背吗? 16、(配乐)看着课文的插图,背诵古诗。 六、拓展 1、吕岩笔下的牧童以弄笛、卧月为乐,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位儿童,去分享他们的快乐。 2、课件出示《池上》《稚子弄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同步练习题 附加答案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同步练习 夯实基础 1、下列字词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匿笑/腻烦粘贴/玷污笑靥如花/嫣然一笑 B.市侩/筷子松柏/摆设罗摩衍那/高低掩映C.枢纽/扭转膝上/油漆同仇敌忾/慷慨激昂D.删除/酸梅嗅到/糗事博古通今/盆满钵满 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 . 走到做导告的小庭院。 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3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王芳那篇作文昨天已经写好了,今天交给了老师。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人们对环境科学引起了重视。 D.我有一个印象,喜欢搞理论的人多,肯在观察、实验上用功夫的人少。 4、综合运用。(10分)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

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现在请让我们献上对母亲的颂歌。 ①仿照原段中的句式,请在横线上再补充出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 ②写出一个比喻句来赞颂母爱。(4分) ③你有什么心里话对妈妈说,请写下来。(有真情,不少于20字)(4分) 能力提升春草散章 杨林雪 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②冬雪渐消,湿润的泥沼里,草种子就潜心于构思了。春天的诠释在她的横叶竖茎里悄悄拱出地面。 ③或章,或篇,或段,或句,写满山坡,写满原野,写满堤边岸头,写满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农家小院的墙头和屋檐——春草任性,最得意于写她的随笔。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 这是初一(上)第一单元中的两首散文诗,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它们是爱的美文。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抒写亲情的文字往往也最能动人心弦,容易引起共鸣,它们不仅能唤醒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还能以情感为依托)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散文诗是具有散文形式又有诗歌韵味的文体,在教学中完全采用诗歌的意象分析、诵读等方式可能不很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依然是写母爱、亲情的,学生比较熟悉,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收获会大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两课时 1.创设情境 2.引导点拨法 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播放《鲁冰花》音乐。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2、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听读中想一下改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示例:轻松活泼,表现儿童的调皮。 3、自读课文,带着感情读给同桌听,准备朗读展示。 4、再读课文,思考: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示例:“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②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慈爱善良、疼爱孩子) ③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三、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思辨): 寻美之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习。老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美去感受亲情美和母子的形象美。) 预设示例: 想象力之美: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通过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母爱的光辉。 语言之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写照。 亲情之美:孩子领受着母爱,他想回报母爱,于是就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 拓展延伸: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5古诗两首

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景色。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渎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 (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学古诗的方法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课堂交流。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没有遇到主人,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先自己读一读诗。)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 ①怜:爱惜。(重点理解“怜”,大家想过吗?为什么要怜惜这苍苔呢?其实是怜惜的春色。)小扣,轻轻地敲门;(重点理解“扣”,把“敲”代进去读,体会两者的差别。对比发现,“扣”的力量轻,显得礼貌) ②屐齿:鞋印。(屐:木屐)

7 散文诗两首 配套教案 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两首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把握诗文感情。 2、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品味诗歌语言,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文感情基调,通过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法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语言赏析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金色花》 一、导入 介绍金色花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图片展示金色花母爱 二、介绍作者、作品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不少人以为"吉檀迦利"是奉献之意,其实是献诗之意.作者的另外一部诗集<<奈维德雅>>才具奉献之意.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泰戈尔获诺贝尔奖的作品英译诗集《吉檀迦利》,是1912-1913年间,泰戈尔本人用英文从孟加拉语诗作《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献集》里,选择部分诗作而成。《吉檀迦利》的孟加拉语诗作是韵律诗,而翻译成英文之后变成自由诗。 三、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金色花,画出不懂的字。 2、检查预习 嗅( xiù) 闻(气味)。 罗摩衍那( mó,yǎn) 印度长篇叙事诗。

部编版五年级下9《古诗两首》一

9古诗三首(一) 教学目标: 1.会认“仞、岳”等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仞、岳、摩、遗”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它们表达的感情。 一.课前搜集边塞诗《出塞》《凉州词》《塞下曲》,了解边塞诗,给学生一些诗词的背景铺垫。 二.1.了解作者,扫清生字词,明确学习古诗的三部曲: A:知诗人,解题意。B:品诗句,明诗意c:多诵读,悟诗情。 2.走进《从军行》圈画诗中的景物,借助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出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借助PPT的辅助理解。思考“第一二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理解诗意交流。 (2)对前两句话读法的指点,读出“望”的动作,读出沉重压抑,思念亲人的悲壮感觉。(3)出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助PPT理解,一二句写景而三四句“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理解诗意交流。 (4)交流从整首诗中体会到的思想感情。同时指导对后两句诗的读法。(读出铿锵有力,读出掷地有声的豪壮誓言) (5)主题概括《从军行》这首诗所反映的内容。进行课堂演练习题 三.学习第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借助上一篇《从军行》的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将学与思考带入课堂, 1.借助课前搜集资料对陆游的了解,借助小资料的补充,加深对诗的理解。 2.从整首诗中,明白陆游“遗民泪尽”时的“怜”,“王师遗忘”时的“恨”。 3.对《秋夜将晓出篱门有感》进行“主题概括”写的是什么?表现的是什么?结合课本55页的课后习题,通过交流获得。

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

人教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 《散文诗两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培养学生通过咀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首三分钟说话训练 一、导入

二、研读《金色花》 1、介绍作者、金色花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金黄色花。 2、初读感知 1)、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2)、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的孩子。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_______的妈妈。 3、品读诗歌 仔细品读课文再结合语句与小组同学谈一谈。 文中的母子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4、写法研讨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 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三、共同学习《荷叶母亲》 1、导入 2、作者介绍、文体 冰心(1900—201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我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她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现力。 3、检测字词 4、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后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5、合作研讨 文中写了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心情、红莲的样子? 6、品读文章 找出诗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个语段,分析体会其中的情感! 7、拓展练习 发挥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例如:母亲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散文诗两首》课文解析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①,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②,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字词全解】 ①[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②[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句解】 人是喜欢花的,而花也以自身的美丽惠及人,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想法新奇而美妙。这句中的动词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段解】 诗的开篇大胆假设——“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下文的想象奠定基础。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③,却一声儿不响。【字词全解】 ③[匿笑]偷偷地笑。 【句解】 写孩子的调皮、天真、稚气。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④儿,看着你工作。 【字词全解】 瓣(bàn)花瓣 ④辨(biàn)分辨 辫(biàn)辫子 辩(biàn)辩论 【句解】 变成了花后仍然依恋着母亲,是对母亲精神上的慰藉。 【段解】 “暗暗地”“悄悄地”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回报是无私的,只求母亲生活得更加

温馨。 第一部分(1~3):写“我”变成金色花开始和母亲捉迷藏。 当你沐浴⑤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⑥的小庭院时,你会嗅⑦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字词全解】 ⑤[沐浴]洗澡 ⑥[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⑦[嗅(xiù)]用鼻子辨别气味。 【句解】 这句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明确:这是“我”失踪后与母亲的第一次嬉戏,或者说是对母亲第一次无私的回报。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出香气让母亲闻到,这也正是孩子想变成金色花的原因之一。 【段解】 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去做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⑧,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字词全解】 ⑧[《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罗摩是诗中的主角。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中生活了14年。 【句解】 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示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段解】 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句解】 “突然”,意在给母亲一个惊喜,“求你讲故事给我听”,表现对母亲的热爱、依

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检测题

诗两首·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给下面的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有关诗句。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________”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________ 4.填空。 《金色花》这首诗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挚爱,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________,把________袭向母亲,又幻想自己的________投在妈妈的书页上,同妈妈________。 5.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是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茶 月亮→(),()→(),()→(),()→花 6.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________ (2)老师的话像________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 纸船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7.诗人为什么要写自己一只一只地叠纸船?她真正相信母亲能见到这小小的纸船吗? 8.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请谈谈纸船的象征意义。 (二)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说:“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这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总之,她的爱,是屏除一切、拂拭一切,层层的挥开我前后所蒙罩的,使我成“今我”的原素,而直接的来爱我的自身。 天上的星辰,骤雨般落在大海上,嗤嗤繁响。海波如山一般的汹涌,一切楼屋都在地上旋转,天如同一张蓝纸卷了起来。树叶子满空飞舞,鸟儿归巢,走兽躲到它的洞穴。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找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小朋友!告诉你一句小孩子以为是极(),而大人们以为是极高深的话,“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 9.第一段文字中有两处关于“我”和母亲的细节描写,分别表现出“幼小的我”的________________和母亲的________。 10.破折号常用在表示注释部分的前面,这时往往有下列几种作用,与文中作用相同的项是 [] A.对上文的补充说明 B.表示对前面词语的解释 11.第一段文字中的“不迟疑”与第二段文字中的哪两句话相呼应? 12.对“屏除”一词的读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b!ng ch*除去

2019精品教育25古诗两首

25 古诗两首 1.《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他是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元日”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元日这天看到的有趣风俗,如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诗的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写的是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紧扣题目,渲染出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瞳瞳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了辞旧迎新的意思。“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的意思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整首诗寄托了作者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情感。这首诗写到了春节这一天有哪些风俗: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 2.《元日》的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能动动脑筋,删改必要的字词,改成一幅对联吗?(爆竹除旧岁,新桃换旧符。) 3.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家家户户忙着张贴大红春联。当你沉浸在这祥和的气氛中时,你想到的诗句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句意: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

4.《江雪》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柳宗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诗的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画的背景。让人感受到雪天的寂静清冷和凄凉,后两句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这幅画的主体,流露出诗人凄清、幽独的落寞情调。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5.《江雪》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诗中描绘雪景的句子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用你积累的词语来概括这雪景,如大雪纷飞、漫天雪花、鹅毛大雪。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心情的词是“孤舟”和“独钓”,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诗人寂寞孤独和坚毅孤傲的心情。 6.千山鸟飞绝绝:绝迹,不存在。句意:所有的山上都没有飞鸟的踪影。 7.古人常说“诗中有画”。请你先把《江雪》这首诗中描绘的情境想象成一幅画,再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这是隆冬的时节,寒风凛冽,大雪铺天盖地,漫山遍野一片白茫茫,所有山岭都没有了鸟儿飞翔的影子,所有小路上也都没有了行人的足迹。这时,只见寒冷的江面上,孤单单地漂着一条小渔船,船上有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大雪在垂钓。 8.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自强不息、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徐悲鸿;一身正气、坚决销烟的林则徐;无私奉献、意志坚定的盘古;勇敢而极富同情心、不怕牺牲、一心为民的普罗米修斯;心狠手辣的宇斯;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7.《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1.词语: 匿名(nìmíng) 林阴(lín yīn) 敷衍(fūyǎn) 膝盖(xīgài) 并蒂(bìng dì) 浓阴(nóng yīn) 莲蓬(lián péng) 菡萏(hàn dàn) 敧斜(qīxié) 慈怜(cílián) 荫蔽(yīn bì) 荫庇(yìn bì) 覆盖(fùgài) 祷告(dǎo gào) 姊妹(zǐmèi) 木梗(mùgěng) 沐浴(mùyù) 遮蔽(zhēbì) 徘徊(pái huái) 嗅觉(xiùjué) 揣摩(chuāi mó) 2.多音字 荷:荷叶(hé) 负荷(hè) 闷:闷热(mēn rè) 闷闷不乐(mèn mèn búlè) 烦闷(fán mèn) 会:会计(kuài jì) 会议(huìyì) 卷:试卷(shìjuàn) 卷入(juǎnrù) 便:便宜(piányí) 方便(fāng biàn) 大腹便便(dàfùpián pián) 3、《散文诗两首》生字词 匿笑、并蒂、桔(jié)梗、摇摆、沐浴、祷告、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乘凉、莲蓬、嗅觉、花瓣、攲斜、菡萏、慈怜 4、《散文诗两首》词语解释 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⑤慈怜:慈爱怜惜。

⑥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 ⑦攲斜:倾斜、歪斜。 5.文学常识: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6、作者简介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原名谢婉莹。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她的创作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7、《金色花》描写了三次嬉戏: ①让母亲嗅到花香 ②投影到母亲读的书页上 ③跳到母亲面前变成孩子 8、《金色花》中心思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进行想象,描绘了儿童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了儿童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9、《荷叶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 10、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因为“我”看到荷叶护莲,就像坚强的母亲对儿女深情的关爱和勇敢无畏的守护一样。 11、文章第⑧段的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1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7.《散文诗两首》优秀教案

7.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金色花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3.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课文导入】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这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课堂环节导航】 一、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3.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摩吉多塔拉》《邮局》,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背景透视:《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诗选》。《金色花》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3.文体知识 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能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的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三、预习反馈 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记一记词义。 四、初读感知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1:作者把自己想象成金色花后,都发生了哪些事情? 导思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三)层次结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课后练习题-最新

7 散文诗二首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 嗅.觉(xiù) 并蒂. (dì) B.姊.妹(zǐ) 菡萏.(dàn) 徘徊. (huí) C.攲.斜(jī) 应.答(yìng) 荷花梗. (gěng) D.负荷.(hé) 荫.蔽(yīn) 莲蓬. (peng)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2)风已没有那么冷,我也更久地在外面徘徊.. 。 (3)天津南开大学的荷花塘里,盛开的荷花争奇斗艳,如一个个亭亭玉立.... 的美丽的姑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3.填空。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这两部作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赞颂;二是 ;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4.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5.赏析下面这首精妙的小诗。 母 亲 冰 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荷叶·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922年7月21日6.文章展示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请写出变化过程。 →→→ 7.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8.从文章中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9.把文章的点睛之笔认真抄写下来,并谈谈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三袋米的故事 ①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琅琅、写写画画,(A)母亲拿着针线,轻轻地、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挂满了笑意。 ②当满山的树木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连饭都吃不饱。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30斤米交给食堂,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③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挪进学校食堂,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散文诗两首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戈拉》《沉船》等,剧本《摩克多塔拉》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冰心(1900—1999),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作品有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等,小说集《超人》。

《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这部诗集是诗人对母爱与童真两大主题的热情赞颂的结晶。诗集出版于1886年,当时,诗人才25岁,风华正茂。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第一个女儿又刚诞生,诗人初为人父,身心愉悦,且精力充沛,文思泉涌,事业也如沐春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催生了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新月集》。诗集出版后,立即在文坛上引起了轰动,诗人也因之获得了“儿童诗人”的美誉。 《荷叶母亲》:原题是《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往事》是冰心1922年7月相继写成的。作者用了一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图”,准确地概括了这组散文诗的内容。冰心曾说:“《往事》是放大的《繁星》和《春水》。”在《往事》的总标题下,作者接连写了二十则,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在美的意境中,引发出诗的情思,在精美流畅的言辞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1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解析】1. 表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沐浴在母爱之中。 【段析】开篇假设自己变成了金色花,为下文的想象奠定基础。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2 【解析】2. 说明孩子不想让妈妈知道。他不图妈妈夸奖,只求妈妈生活得更加快乐、温馨,所以瞒着妈妈。 【段析】写“我”变成金色花后开始和母亲捉迷藏。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3

小学五年级语文3《古诗两首》人教版

3《古诗两首》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这两首古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但《天门山》主要写所见,抒发了赞美之情;《体西林壁》侧重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2课时)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其中一首。 ●三、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五、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 挂图、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能怎样来学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归纳出台下顺序(如果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没有这样的练习,有可能总结不出来,教师可以进行引导):

3、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1)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意; (2)体会作者的感情; (3)感情诵读。 ●二、学习古诗。 第一步: 1、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作者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第二步: 1、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投影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的词语的意思:天门、楚江、中断(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拐弯),通过理解这些重点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意图:运用小组合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诗句的意思,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直解决。 4、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简单画出来,在交流时结合画面叙述。(建议教师在交流中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不要强求学生叙述得太一致,将大概诗意叙述好即可。) 第三步: 1、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交流。 第四步: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诗歌所描写的雄伟的景象,体会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先自由读,再请学生读给全班同学听。 2、背诵这首诗。(教师可以适时地给学生配乐朗读。) ●三、拓展阅读。

7、《散文诗两首》教案

7、《散文诗两首》教案

7、《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学习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泰戈尔、冰心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金色花》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爱、欢乐、光明是他歌

金色花是印度最美的圣树上的花朵,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信仰。 3、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主题)? 表现了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亲情美),表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圣洁(人性美)。 六、写法探究: 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这就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一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父亲)的爱。 如: 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这就是托物寄情的写法。 七、积累语言: 母爱就是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八、作业 1、背诵课文《金色花》,准备朗诵比赛。 2、预习《荷叶母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