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 11代 汉 语 通 论.ppt.Convertor

古 11代 汉 语 通 论.ppt.Convertor

古 11代 汉 语 通 论.ppt.Convertor
古 11代 汉 语 通 论.ppt.Convertor

古代汉语通论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顾名思义,古代汉语就是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它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是从甲骨文开始的,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古代汉语的下限,目前的看法仍然有分歧。一种看法认为,古代汉语的下限是“五四”以前,在“五四”以前悠久的历史时期内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1]它既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郭锡良先生认为汉语书面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例如唐宋禅宗语录、唐五代变文、宋元话本等。

另一种看法认为,古代汉语的下限应该在晚唐五代。吕叔湘先生认为,古代汉语应该和近代汉语相衔接,而现代汉语应属近代汉语的一部分。他说:“以晚唐五代为界,把现代汉语的历史分期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那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1]按照吕权湘先生的汉语历史分期,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宗元话本等被认为是古代汉语另一系统的所谓“古白话”,不属于古代汉语,而属于近代汉语。这样的分期,以汉语的发展来看,应该说是正确的。

二、古代汉语的内容

它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括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训诂等内容,还包括古代文体,诗词格律,古代文化常识、工具书的使用等。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

(一)为了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文学作品,并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二)丰富、研究和掌握现代汉语。因为现代汉语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它的前身是古代汉语,所以说古代汉语是源,现代汉语是流,源和流是一脉搏相承的。

(三)是自身进一步深造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

四、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其一,要重视学习文言作品,接触第一手材料,熟读那些思想健康,语言典范的历代名篇。其二,要重视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

其三,要学会运用工具书,熟悉常用工具书的体例和用法。

第一章文字

教学内容:

语言先于文字而产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文字记录语言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表音;二是表意。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字的本义的理解。如:“日”“本”“休”“题”。我们学好古代汉语,就有必要了解汉字形体的流变和构造。

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流变

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189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的变化。总的来说,是向着便于书写和形体简化的方向发展。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笔画尖细,形体古朴,所记内容多为卜辞或与占卜有关的记事。甲骨文又称为殷虚卜辞、殷虚书契、占卜文字等。甲骨文中不少是象形字,但也有很多是会意字和形声字,甚至还有不少假借字。

甲骨文的特点:(1)形象性强。(2)异体字繁多。(3)偏旁不固定,可以互换。(4)款式自由灵活,可以正写,也可以反写。形体不太稳定,一个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但笔意和基本构造还是相同的。(5)字体纤细,笔势方折。因为是用刀刻的。

金文是铸造在钟或鼎等铜器上的铭文,古代铜泛称金,所以也叫做金文。金文又叫钟鼎文。金文一般以周代的铭文为代表,字的形体承袭甲骨文,但笔划较甲骨文粗圆肥硕。

大篆、小篆合称篆文。大篆是“春秋时到战国初期的文字”[1],因为《史籀篇》是用大篆写的,习惯上也称大篆为籀文。小篆就是在大篆基础上简化而成的一种文字。秦统一中国以后,为了改变“文字异形”的混乱情况,采纳了李斯等人的意见,“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2]。秦系大篆保存至今的有籀文、石鼓文、诅楚文等。秦小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化”(定型化、统一化、线条化。)

隶书也称左书或佐书,是秦汉时期辅佐小篆的更简便的书写体。隶书始创于秦初。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的字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曲折婉转的线条变成了点、横、竖、撇、曲、捺的笔画,字体方正平直,极大地摆脱了线条的束缚,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

楷书是东汉末年魏晋初期由隶书演变而成的。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因而得名,也叫“真书”,一直沿用至今。草书、行书。

总的来说,文字可以分为古、今文字两大阶段。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发生过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小篆变为隶书;一次是由隶书变为楷书。

第二节汉字的构造

一、六书的名称由来

关于汉字形体的构造,后世讲六书,一般都用许慎的名目而取班固的次序。即(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5)转注(6)假借。

二、“六书”的内容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书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假借则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的繁衍发展的两种方式,是用字之法。清人戴震提出“四体二用”说。下面分别作一些介绍:

(一)象形

许慎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用摹形的方法把有形的物体描画下来,随着物体形态的弯弯曲曲,画出所像的事物,如日月篆文作,近似甲骨文的形体,都是描画了日月的大致形状。

因为象形描摹的多为实物,所以词义比较单一,而且通常是名词。根据汉字的复杂情况,人们通常又将象

形字分为两类:

1.独体象形。

日、月、人、女、子、禾、鳥、魚、象、戈、貝、人、耳、目、止、壺、鼎、鬲(lì)、車、羊等即是,另外如自、犬、豕、贝、鹿、马、虎、网、木、水、火等。

人,

女,而,首,心,囟;牛、羊、车

2.合体象形。(也称为依附象形)此指一个字形是烘托显物的模式造成的象形字。

州,瓜,果,齿,页,眉,石,巢,須,亚,萬,禹,叕zhuo,

其他的如:文、聿、矦、函、牢、食、血。

合体象形字中,有一部分是不成字的,如像眉毛的部分,这是它与会意字的区别,合体象形的几部分必然是相关事物的实体,这是它与指事字的区别。象形字具有简约性、典型性、区别性等特点。

(二)指事

许慎说:“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意思是,看了可以认识,仔细辨察就知道意思,上下就是这样的字。

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以标识字意,所指只是所像之形的局部而非整体的造字方法。指事的“事”,在古代与“物”相通。所谓指事,就是标识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一般先将物体的整体象形出来。再在这个象形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标识性的符号,以指事某一局部之所在,这样人们就能凭借物体的整体象形以及后加的标识符号,体察出新造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指事字和象形字的区别:象形字表达的是词所概括的具体事物,指事字表达的常是抽象的概念或事物的属性;象形字是采用描画事物形状的写实手法,而指事字则是运用指事符号的象征法。(刃)(本)(寸)(亦)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将指事字分为以下几类:

1.独体指事2.合体指事(又叫加体指事)3.变体指事

1.独体指事

这是用纯粹的抽象的符号构成的字形,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表示具体的事物,也不能独立成字,只是没有实在意义的符号而已,但是,它们结合起来后,可以记录语言中某个比较抽象概念的词。这类字在汉字输入技术中数量不多。例如:一、二、三、四、五、十

上,中,回

2.合体指事(又叫加体指事)

这类字以象形字为基础,再在其上加指示性符号构成一个新字。指示性符号具有标志作用和象征功能,一般不独立使用,在构字时具有两种作用。

A.以指示性符号标明在整体中的特定部位和特定的内容。如:本,朱,亦,刃,厷,叉,寸

B.以指示性符号标明难以表现的事物或属性。如:甘,丹,牟mōu,芈miē,

3.变体指事

这类字是用改造某字的方法来表现词义。也可以分为两种。

A. 增减字的笔画。如将某个独体的字省去一部分成为一个新字(又叫省文或半文,或称为省体指事),如:片,夕,子

B. 改变字的方向。即将某个独体字的字形改变方向而成为一个新字(左右方向变换称反文,上下方向颠倒为例文)。如:可,后,匕(huà),匕(bǐ),首,

小结:

指事字的产生突破了象形字为实的局限,使文字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它由象形过渡到表意,对其它的造字法提供了启发。同时,指事字又是汉字中字数最少的,朱骏声统计为125个,马叙伦则统计67个。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最小的形体单位,也是最基本的造字单位,帮有人称之为“初文”。它们是会意字形声字的造字基础。加体指事字与合体象形字不同

(三)会意

许慎说:“會意者,比類合誼,以先指撝,武信是也。”比,并列。谊,义也。见,现也。撝,即挥,表指向。比类,指形。合谊,指义。意思是,比合几个事类合成一个意义,从所看了出所指向的含义。

会意造字法冲破了象形、指事的局限,扩大了造字的范围。象形指事造字多只能对单一的、静态的事物(包括人)进行图形示意。会意把表示有关事物的文,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让人们通过经验和意识来体会其中的意思(即字义)。会意字通常动词、形容词和没有具体形象的名词(如表示时间概念的名词)。分析会意字的表述,通常按《说文》的术语,称为“从某从某”。

1.同体会意: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相同的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新字。例如:

从,比,并,北,林,朋,友,鬥,步,羴,淼,茻

2.异体会意

a. 表意较为直接和表象化的,这类字较多,例如:牧,羅,莫,寒,杲,冠,祭,采,爲

这类会意字,颇似人的行为或客观现象的素描写真,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人们从字的构形上几乎一眼就能看出和想到何事何意。

b. 表意较为间接和隐曲的。光,取,臭,息,灋(法)

小结:

会意字与象形字[1],指事字的区别:

象形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会意则是从合体动态而示意。

反映在语法上,象形字、指事字多用为名词会意守则多用为动词。

(四)形声

许慎说:“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意思是根据事物的意思取个名称,然后用另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譬况这个字的读音,这句话前半部分是指形符,后半部分是指声符。如“梅”字由“木”“每”构成,“木”是形符,表示“梅”属于木类;“每”是声符,表示“梅”的读音与“每”相近。分析形声字的表述法。通常按《说文》的术语,称为“从某某声”。

形声字占全部汉语字的九成左右,可见,只要掌握形声的特点,就可以对大多数文字加以正确分析了。1.形声字的结构分析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通常有下面几类。

左形右声:松、赐、结、理、越。

右形左声:雏、瓯、救、壮、期。

上形下声:茅、简、耄、空、罟。

下形上声:基、裳、恐、姿、盤。

外形内声:园、阎、匮、街、衷。

内形外声:辩、闻、雠、岡。

有些形声字不大容易分析,下面讲几点应该注意的问题:

A.分析结构层次

有些字表面上看由很多元素构成,实际上只能分为形符和声符两部分,如“鸿”看起来由氵、工、鸟三部分构成。实际上应分析为从鸟江声。

尃——从寸甫声溥——从氵尃声

薄——从艸、溥声欂——从木薄声。

此外,如藩、骤、缝、撕、寳等情形也都如此。

B.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

如祖、福、祷等都是从示为形符,但结构相似的“视、祁”二字却是右形左声。示不是形符而是声符。以下的一些字应注意。

锦、钦——金是声符钊、到——刀是声符

问、闻——门是声符冯——仌是声符

和——禾是声符蚀——食是声符

孟——皿是声符笃、筑、竺——竹是声符

声符偏于一隅的。

旗、施、旌、——都从 ,分别是其、也、生声。

從、徒、徙——从辵,分别是从、土、止声。

形符藏在声符中间

齎、齑、齋——分别从贝、韭、示、齊声。

赢、嬴——分别从贝、女,声。

辯、辨、瓣——分别从言、刀、瓜,辡声。

鳯、風——分别从鸟、虫,凡声

声符藏在形符中间

裹、裹、衷——从衣,分别是里、果、中声。

雚——从萑,吅声

戚——从戉,尗声。

有的互相插,分合离奇。

游——从 ,汓声(据《说文》)

随——从辵,隋声

雜——从衣,集声

赖——从贝,剌声。

D.省形省声

有些(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

省形的,《说文》体例是:“从某省,某声。”例如:

晨——从晶省,辰声。

籑——从食省,算声。

星——从晶省,生声。

耆——从老省,旨声。

省声的,《说文》体例是:“从某,某省声。”例如:

累、雷——分别从糸、雨,畾省声

徽、黴(霉)——分别从糸、黑,微省声。

豪、毫——分别从豕、毛,高省声。

融——从鬲,蟲省声。

雪——从雨,彗省声。

梳——《说文》:“梳,所以理发也。从木疏省声。”(依段注本258页)

值得注意的是《说文》中有相当数量的所谓“省声”,其实不是省声,详细可以参阅何九盈的《<说文>省声研究》[1]。

E.讹变

有少数形声字,形体已经发生讹变,如“贼”字,本来是从戈则声的形声字,讹变后就无法分析了。对这类字的结构分析,必须以古文字形体为基础。如“垂”等,可以参阅李玲璞《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1] 2.形符的表意功能(教材称为意符,164页)

形声字的本义与形符的意义有关。例如“简”字,从竹间声,本义是用以编纂书册的竹简,其形符标明它的本义与竹有关。关于形符的表意功能,可参王力教材第二册637页《汉字部首举例》(附录二)。

关于形声字的形符有两点需要说明:

第一,形声了的形符与本义之间的关系是灵活多样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例如:从“女”的字姚、姬、姜表示姓氏;妹、姑、姨表示亲属关系;婚、姻、嫁、娶表示男女婚姻;姣、好、妩、媚表示体态美好;奴、婢、妃、媵表示身份地位。

第二,相同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形符来表示,如同表示生育的妊、娠、从女;从子,这是由造字心理的角度不同造成的。同是禽类,雉、雞,从;鹰,鹅从鸟;同是兽类,狼、獭从犬;豺、貓,从豸;同是室建筑,廟、廡,从广(yan3);宗、室,从宀。同是行走类动词,追、还,从辵;赶、趋从走;往,彳();跟、踪,从足。歸、歷,从止。

掌握形声字的意符,对于区别词义,加强对词义的理解,是有帮助的。如“叔”,通常表示年少,所以叔父

是比父亲年少的父辈,但这是假借义,叔叔本义是用手拾。《说文》“叔,拾也,从又,尗声。”《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在讨论形声的意符的时候,有几点值得一提,(教材166)。

第一,形符是表示形声字的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的。因此,它和假借义没有关系,和引甲义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第二,从掌握意符辨认本义来说,我们要注意后起的形声字。后起的形声字的“意符”,不一定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如“悬”“影”。

第三,有些意符由于它们所表示的意义范畴关系密切,可以互相通用,如彳、辵、足、走。

第四,意符和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符和声符相对而言,部首对所统的各个字而言。原则上意符都可以作为部首,但是部首不一定是形声字的意符。

3.声符的表音功能

形声字声符具有粗略的表音作用,这是判断一个合体字是否是形声字的重要标志。如“追”、“逐”两字。追与音近,是形声字,逐与豕的读音无关,则不是形声字,而是会意字。

要判断一个合体字是否是形声字,比较可靠的办法是以古音作为读音的依据。有许多形声字,如果用今音来衡量,声符已失去谐声的功能了。要正确地分析形声字,必须懂一点古音知识。

迈——万声義——我声都——者声。

埋——里声等——寺声移——多声。

4.声符的表意功能

通常人们都认为形声字只有意符才具有表意功能,却忽视了声符的表意功能可以从形体表意。和语音表意两方面来分析。

亦声字:通常叫做会意兼形声字。声符一方面有表音功能,同时还具有表意的功能。如“仲”“娶”“珥”关于声符的表意功能,后代有“右文说”“因声求义”说应该引起注意。对“右文说”应该合理分析。(1)有小部分形声字,原先是象形字或指事字或会意字,后来才加上形符成为形声字。如:象形—→形声云——雲止——趾其——箕

指事—→形声厷——肱朱——株

会意—→形声冓——遘莫——暮

这些形声字的声符原先独立成字时已具有形体上的表意功能。转化为声声符之后,当然仍蕴含着表意功能。

(2)绝大多数形声字,它的声符不是从形体方面,而是从语音方面进行表意,

(3)“说”的本义是解释,含有分析、解开的意义,这种跟它的语音有关,如“脱”本义是消瘦(含有消解体内之义),“捝”的本义是解脱,(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脱”),“蜕”的本义是蝉虫毛之类动物解皮脱亮,“悦”的本义是悦怿,即心情舒解的意思。

(五)转注

许慎说:“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愛,考老是也。”按字面理解,是把同类属的字放在同一部首,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可以互相解释。许慎所举的“老”和“考”也正是同属老部,而且相解释。可是《说文》在分析字形中,始终再没有提到过转注,于是,后人围绕考、老二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做出了种种解释,至今仍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1] 。

一种说法见于《说文段注》,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这个说法最早是由戴震提出来的。他说:“转注———犹曰互训云尔。转相为注,互相为训,古今语也。”[1]段玉裁师承戴震,进一步解释说:“转注犹言互训也。注者落也,数字辗转互相为训,如诸水相为注,交输互爱也。段玉裁不解释说:“类见于同部者易知,分见于异部者易忽。”(均见《说文》中互训的字,不论同部异部,段裁都一一注明,这种说法在清人中影响很大。

一种说法见于《说文通训定声》,认为转注就是引伸。这咱说法是朱骏声担出来的。他说:“就本字本训,而因以展转引伸为他训者曰转注。……依形作字,睹其体而伸其义者曰转注。”[2]《说文通训定声》中的转注,就是指对《说文》所列本义的引申。

(六)假借

許慎說:“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意思是,本来没有那个字,依据已有的字形、字音寄托一个新的意义。“其”字是簸箕的初文,被假借为人称代词或语气词;“然”字,原来是燃的古字,被假借为代词或连词;“我”的本义是一种兵器,后来被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中的虚字,几乎全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的假借字。

假借是因声而借用记词用字,与转注一样,也是一条造字的原则,不过是不造字的造字原则,假借这条造字原则的实施,使汉字出现了以声表意的倾向。它与形声字的出现,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汉字由表意向标声的方向发展。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又不能完全改变其以形表意的性质。

假借和引申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假借是指不同意义的字共用一个字形和字音,引伸指同一含义的延伸,是指本义而言的。

假借有时还和通假相混,从同声相借这一点来说,两者是共同的,《说文》中所说的假借,都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通假是指本有其字的假借,魏晋以后的随文注释或论及通假字时,每每习称假借。

汉代人总结出的六书理论,奠定了中国文字学的基础并成为一门新的学问。对这门学问的创立,以许慎的贡献为最大。他不仅明确了六书的条例和具体内容,而且还付诸实践。但是,由于许慎所据材料的不足和时代的局限,他的六书虽然抓住了汉字的本质,也大致符合汉字发展演变的实践,但并不完全科学和精密,不能据之把汉字的所有现象解释得清楚圆通。比如对先秦古文字中的合文,析书、羡文等现象就无法解释,对直到小篆中依然存在的反书、倒书以及既非形声又非会意的合体字(如爨),六书也无法囊括。“六书说”的局限主要是[1]:第一,六书是分析古文字也就是小篆的结果,它既不能全部解释古文字,也不能全部解释今文字。第二,界说含混不清,有的解说与例字相抵牾。“六书说”不够明确,历代的理论解说虽然大体相近,但是也有不少歧义之处。特别是所谓的“转注”,众说纷纭达几十家之多,成为“六书”理论中的千古之谜。

三、“六书”说的新探索

(一)“四体二用”说

“四体二用”说是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来的。他把“六书”划分为“四体二用”(见《戴东原·答江慎修论小学书》)。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述戴震观点:“戴先生曰:‘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

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四体二用”说自戴氏首创,段玉裁为之弘扬,许多文字家也承袭了这一说法,对“六书”说是一宝贵贡献。

(二)“三书”说

“三书”说是现代文学家唐兰提出来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和《中国文字学》中对“六书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它把汉字归纳为“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大类,将传统的“六书”说中的“指事”归在象形字或象意字中,认为“指事”这个名目,只是前人因一部分文字无法解释而立的,其实这种文字,大都是象形或象意”。将“转注”看成是“形声文字”产生的一大途径,“假借”则完全排除在三书之外。他说:“象形、象意、形声叫做三书,足以范围一切中国文字,不归于形,必归于意,不归于意,必归于声。形、意、声是文字的三方面,我们用三书来分类,就不容许再有混淆不清的地方。”[1]“三书”说提出后产生了广泛影响。1956年陈梦家在他的《殷墟卜辞综述》一书中提出修正意见,把唐兰的象形、象意合为一类,增加假借一类,即象形、假借、形声。唐兰先生认为:假借字必须立为汉字的基本类型之一,“象形”与“象意”应合并为“象形”。1958年裘锡圭在他的《文字学概要》中基本赞同陈氏的分类,只是把“象形”改为“表意”,因为“象形”不能概括全部表意字。裘锡圭先生把汉字归纳为“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三大类。在“三书”说的影响下,进而有人把汉字结构归纳为两大类:一是没有标音的表意字,一是有标音成分的形声字。

唐兰、陈梦家、裘锡圭等先生提出的“三书说”,他们的理论较以前有所发展。陈与唐的分歧反映了分类标准的不同。唐兰讲的是结构方式;陈梦家讲的是汉字的基本类型。[1]

(三)写词说

当代学者孙常叙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写词说理论。写词说的基本观点是:(1)把汉字构造与词的表达统一起来。认为汉字是写汉语的。汉字的音、义是所写词赋予的,它的形体构造是受所写词的作用和影响的。(2)人们可以从词的内涵写词,也可以从词的声音方面写词。从词的内涵方面写词的有象物、象事、象意三类。从声音方面写词的有假借、形声两类。象物字写的是有形可象的指物名词;象事字写的是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象意字写的是形容词、时间词等表现抽象意念的词。(3)假借不是造字法,是写词法,它是借同音字来写难于表现新词。

上述诸家之说,对汉字构造理论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拓展,对我们研究汉字理论、分析汉字结构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古书中的用字

汉字是一种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字,使用汉字的人又非常众多。汉字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产物,利用汉字记录下来的汉民族古代书面语也不是一时一地一人的作品,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人,在使用汉字记录汉语时,往往有种种不同的情况,加之汉字本身具有独特的特点,我们在阅读古书时,觉得古书难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古书用字情况的复杂。本节只就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扼要介绍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等几种常见的古书用字现象。

一、古今字

(一)古今字的概念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的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前一个的时代所用的字称为“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做“今字”。如“暮”这个字本来写作“莫”,后来写作“暮”,在昏暮这个意义上,“莫”和“暮”是古今字的关系。再如“责”和“债”,“责”字先造出,可以表示“职责”“责任”“责备”“要求”“债款”等多种意义,“债”字后出,仅有“债款”一义,所以“责”和“债”也是古今字。古今字这个术语首先由东汉经学家郑玄提出。(在注释“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古字和今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但也有一对多的关系,如采——採、彩、 。辟——避、僻、譬、闢。

古今字的形成是语言发展的结果。关于古今字应该把握如下四点:(1)古代,特别是上古时代,许多汉字一字写多词,“身兼数职”,容易造成形义关系混淆。(2)为加以区分,通过增加或改变偏旁等办法,在原有多词共有一字的基础上产生分化字,“各司其职”。(3)在原有字和分化字之间,在时间上形成古今关系,原有字称古字,分化字称今字,统称古今字。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并不表示具体的时间,(4)古今字与汉字演变史上的古文字、今文字的概念的区别。

古今字的特点:一是造字时间有先有后,古今在前,今字在后;二是意义范围有大有小,古字义项多,今字只分担古字的某项意义。

古今字的识别:一考文献,二考字形,三考字义。

总括起来,古今字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所谓同源,是指词义之间有联系,有引申关系。如反—返,责—债,益—溢;一是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如孰—熟,辟—避,然—燃。[1]

(二)、古今字的形体关系

古今字在形体上多数有某种联系,其中最常见的是古字加上形符成为今字,例如:

其——箕采——採员——圆韦——围取——娶

昏——婚州——洲

有些古字改变形符成为今字。如:

说——悦赴——讣敛——殓没——殁振——赈张——账

有些是古字形略加变形成为今字。例如:

母——毋不——丕大——太閒——間陈——阵

也有些由通假造成的古今字,形体上可能无关,例如:

亡——无伯——霸——许辠——罪

(三)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文字除了表示本义,势必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文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法,其中表示某些义项的文字常常被加以改造,以区别于其义项。就该义项来说,原先的用字为古字,改造以后的用字为今字。细分之有如下几种情况。

1,有的是古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例如:“队”字的本义是从高处落下,后来借为队列义,于是造“坠”字来表示本义。类似的字(前古后今):

然——燃其——箕正——征段——锻

匡——筐或——域须——鬚。

2,有的是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州”字甲骨文像河川中间有一块陆地,本义是水中的陆地。后来引申指州,又引申指州郡,于是用“洲”字表示本义。类似的字有:责——债益——溢景——影丞——拯原——源

3,有的是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如“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获取女人作为妻子,取妻的取后来写作“娶”,专门表示这种引申义。类似的字有:

解——懈家——嫁士——仕五——伍十——什

赴——讣敛——殓告——诰支——肢道——導

4,有的是古字用于表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如:

“齐”的本义是齐平,假借为“斋”的斋(本无其字)。这个意义后来合作从示齐省声的“斋”。

辟——避“辟“的本义是法,假借为“躲避”,后来“避开”义独立出来,另外造一个“避”字表示假借意义。

戚——慼“戚”本义是一种兵器,假借为“悲伤”,后来造“慼”表示假借意义。

塗——途。

5,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古今字和假借字的关系[1]:

古今字与假借字有交叉现象,但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古今字立足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关,如:辟—避。

(2)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区别[2]

古今字的产生不仅有时间先后的问题,而且,今字产生以后,它所分担的意义只是古字的一部分,在读音上也往往有些不同;异体字的产生虽然也有时间先后的问题,但它们的意义和读音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使用。

二、异体字

1、异体字的涵义

异体字,是指在任何情况下,只是字形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词义不发生歧义。异体字又叫异形字,也有叫或体、重文或俗体的,是相对于常用的“正字”来说的。例如

(1)以强为弱,在俛仰之间耳。(《晁错传》)

(2)执其干戚,习其俯仰。(《礼记乐记》)

这两句中“俛”与“俯”,虽然字的构形不同,但音义及记词功能完全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类似的如:蚓— ,睹—覩。异体字也有一对多的关系,如炮——砲、礮。脉——脈、衇。

关于异体字,应该把握三点:(1)不论有多少个异体,它们写的是同一个词。(2)它们的音、义完全相同,只是字形不同。(3)凡是异体字都可以互换,而意义上不发生变化。

2、异体字的形体差异。异体字的形体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造字方法的不同。

这是所用的造字方法不同,一为形声,一为非形声。如

泪—淚“泪”是会意字。“淚”是形声字,

岩—巌“岩”是会意字,“巌”是形声字。

岳—嶽“岳”是山上又加丘,表示高大的山;“嶽”从山,獄声,形声字。

类似的如:灾(会意)——烖(形声)羴(会意)——羶(形声)嵩——崧耻——恥

(2)造字素材的不同。

A.同为形声,所取意符不同,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

逼——偪徧——遍踰——逾詠——咏溪——谿暖——煖穅——糠。

B.同为形声,所取声符不同,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如:“线”从戋得声,而“線”却是从泉得声。“袴”从夸得声,“裤”从库得声。类似的有

线——線袴——裤梅——楳猿——猨。

C.同为形声,所取意符和声符都不同。如:

诉——愬剩——賸椀——盌村——邨妆——粧。

(3)位置或笔道形态略有不同。这往往是由于书写的风格、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字体差异。如冰——氷册——冊吳——吴叙一敍。有的是改变声符和意符的位置,如惭——慙和——咊鹅——鵞、 群——羣峰——峯。

从以上所举各类例字可以看出,形声造字法最容易产生异体,所以形声字中的异体字最多。

3,识别异体字要注意的问题

异体字在历史上不仅为数众多,而且还随着社会用字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所以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它们。有以下几种情况最值得注意。

(1)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曾经是异体字,但后世发生了分化,记词职能有了分工,变成了两个不同的字。例如“咳”与“孩”在历史上就曾经是一对异体字。咳与孩均读作hai2,用的都是小儿笑的本义。后来这一对异体字发生了分化,本义也罕用了。咳读通k?;孩仍读hái,用为幼童之称。咳与孩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再如“喻”“谕”先秦两汉都通用,原本晓喻、比喻义都可通用,后来发生分化,晓谕义用“谕”,比喻义用“喻”(教材174页);再如“份、彬”原本通用,指文质具备的样子。《说文》引《论语》“文质份份”今作“文质彬彬”。后世分化。彬仍表本义,而份没读为bīn,而是读为fēn,用作量词。

类似的还有,毓——育徯——蹊拓——摭讶——迓等。原来是异体字,后来都不是异体字了。我们在读古书时,对于这一类的异体字一定要作为历史的考察,切不可轻率地以今律古。

(2)有三种情况我们不能认为是异体字[1]

第一,有些字,虽然意义相近,后代读音也相同,但不能把它们当作异体字。例如,“寘”和“置”,就“放置”这一意义来说,二者相通,可是“置”还有一些别的意义如“赦罪”“放弃”“购置”是“寘”所没有的,况且这两个的古音也不一样,所以,“寘”和“置”不是异体字。

第二,有些字,它们之间的关系交错复杂,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也不能把它们看作异体字。例如

“雕(鸟名)、彫(彫琢)、凋(凋零)”。类似的有“逰”和“游”,“修”和“脩”音同,在修长修饰、修行、修业、修理等意义上可以通用,但两者本义不同,“修”从彡,本义为修饰;“脩”从肉,本义为干肉,在表示于肉的意义时只能写作“脩”。可见,“修、脩”是通假关系,不是异体关系。

与此相似的还有:和——龢,淫——婬,凄——悽,帅——率,秘——祕,御——驭算——祘。

第三,有些字的通用是有条件的,更不能认为是异体字。例如“沽”和“酤”,在买酒或卖酒这个意义上是相通的,看来似乎是异体字,可是“酤”的对象只能是酒,而“沽”的对象除了酒,还可以玉或别的什么东西。“亡”和“無”相通,如《论语·雍也》:“今也则亡。”但并不是所有用“无”的地方都可以换成“亡”。后来这种用法只限于“亡何”“亡虑”等少数固定形式。同样的例子如:

修——脩在干肉这个意义上只能写作脩

游——逰游水的意义只能写作游

帅——率将帅的意义只能写作御

御——驭抵御的意义只能写作御

这几对字都是通假关系,而不是异体关系。

异体字的产生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它们的存在是没有好处的,只能增加人们学习和使用汉字的麻烦,所以我国于1955年12曾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宣布淘汰1055个异体字。但是,在文献古籍里异体字的存在已经是既成事实,而且为数不少,我们必须对异体字有所了解和认识。

三、繁简字

(一)繁简字的概念

古今字、异体字着眼于字的形体结构;繁简字则着眼于字的笔画的多少。

所谓繁简字就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繁体和简体,是就同一个字构形时所使用的构件或笔画的多少相对而言的。构件或笔画多的是繁体字;构件、笔画少的简体字。

汉字形体简化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大量出现。如“暮”通常写作“莫”,最简单地写作“ ”。此后历代都有文字简化现象,汉代民间应用的简体字就有不少;北魏时代,“亂”字已经简化为“乱”和现公布的简化字相同;宋元以来简体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所说的繁简字有特定的含义。“简化字”特指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

(二)繁简字的对应关系

绝大多数的简化字跟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对这类繁简字,我们只要记住繁体字就行了。例如:

爱—愛罢—罷辦—办達—达遞—递隸—隶糞—粪寶—宝燈—灯對—对顧—顾

只有少数是一对二,一对多的关系如:

台——台、臺灣、樓檯、颱風

干——天干、才幹、乾燥、樹幹

复——反復、複雜

汇——词彙、匯集

坛——天壇、罎子

(三)简体化字是可以从古书中找出根据来的,简化字形体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中有些是本字,有些异体字或通用字。

其中有的是古体字,如

雲——云氣——气從——从網——网,捨——舍。

有的古代的异体字,如

無——无禮——礼,棄——弃,趕——赶。

有的是历代的简体或俗体字,如:

體——体,遷——迁,陽——阳,燈——灯。

有的是利用草书楷化为简化字

車——车,門——门,韋——韦,當——当,爲——为,會——会,頭——头

樂——乐,歸——归。

有是是简省一些成分,如:

鑿——凿,習——习,廣——广,務——务,點——点,聲——声。

有的是用简单符号代替复杂笔画如

鄧——邓,歡——欢,雞——鸡,艱——艰,僅——仅,聖——圣,

對——对,鳳——凤,漢——汉,這——这,趙——赵,劉——刘。

有的是新造的形声字,如:

認——认礎——础補——补態——态遠——远

有的是新造的会意字,如:

滅——灭寶——宝

有的是同音替代字(详细见后),意义上毫不相干,只是声音相同。

穀——谷,餘——余,幾——几,鬥——斗。

(四)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同形字

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些字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巧合。

臘——腊

“臘”的读音为là(古音卢盍切),本义是指国君在年终用猎品祭祀祖先。“腊”读音为xī(古音思积切),本义是小动物的整体干肉。两者本来是形音义都不同的两个字,但“臘”简化为“腊”以后。腊(là)和腊(xī)就成为字形完全相同的同形字了。

蠟——蜡

蠟là,本义为蜂蠟,简化为“蜡”;蜡zhà,本义为虫蛆,古书中常用来表示年终索祭百神。寜——宁

寜níng,本义为安宁;宁zhù,“貯”的初文,本义为貯积。“佇”“苧”等字以它为声符。術——术

术zhú,“秫”的初文,是一种粘性的稷谷.古书中术.多指一种可以入落的植物,有“白术”“苍术”苍术数种。

適——适(教材1—177)

適shì,本义为往,古书中常用为副词,表示恰好,正遇上,又借为“嫡”,简化为“适”。适ku ?,本义为疾速。古书中常用作人名,如《论语》中有“南宫适”。

蟲——虫

蟲ch?ng,古代泛指动物,如“毛蟲”指兽类,“羽蟲”指鸟类。“介蟲”指龟类,“鳞蟲”指鱼类,“倮蟲”指人类。后代“蟲”多指昆虫;虫huǐ,“虺”的初文,本义为毒蛇。古书中很少独用,而在形声字中充当意符。

类似的有广guǎng——广yǎn厂chǎng——厂hǎn

2,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或音近)字。如“後”的简化字“后”,原先与“后”是两个字,两者读音相同,意义却不同。“後”表示先後、背後,“后”表示君主,如《尚书·汤誓》:“我后不恤我众。”“后”用来表示君子的妻子。《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简化后“后”代替“后”兼表两个字的功能

餘——余(第一人称)、剩餘(教材1-178)

“余”是第一人称代词,“餘”是剩余的意思

仆——仆(跌倒)、僕(奴僕)

几(矮桌子)——茶几、幾乎

里(乡里,里程)——裹(裹外)

饥(饑餓)——饑荒

斗(一种量器)——鬥爭

征(征伐)——徵求、徵兆

丑(地支名)——醜陋、醜惡

干(武器名)——乾燥、樹榦、才幹

筑(一种乐器)——築(建築)

3,两字同一形

简化字通常只有一个相应的繁体字,但也有些简化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应繁体字。

发——出發、頭髮钟——鐘鼓、鍾情获——收穫、獵獲复——回復、複雜纤——纖細、縴繩脏——臟腑、肮髒历——經歷、曆法谷——五穀豐登、山谷

四、通假字

我们阅读古书,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甲字,却当作乙字来使用,换句话来说,本来应该写乙字,却写成了甲字。例如: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汉书·苏武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用字现象呢?东汉郑玄解释这种现象说:“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为之,趋于近之而已。”[2]假借字的产生是书写者只考虑声音的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写别字。近人写别字是不符合规范的,应该纠正。

假借字有两类情形。(1)本无其字的假借;(2)本有其字的假借。为了区分这两类假借,后者有的书称为“通假”。

(一)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一种后果是,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於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另一种后果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不是为假借字的本义另造新字,而是为假借义另造成新字。

(二)本有其字的假借字。即是本有其字的假借现象。本有其字的假借大致有三种情况,各种情况给后人造成的感觉各不相同。最常见的情况是,在某种意上借字与本字通用,在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中都有可能见到通用例。如“早”和“蚤”;第二种情况是,某个词平时都用本字表示,只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用同音或音近字代替代。如“寤”和“牾”;第三种情况是,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雕,许,霸,荷,溺,冯。

通假的基本原则是同音替代,即通假字和本字必须读音相同,至少也要相近。同音替代的原则是就古音来说的,由于语音的变化,有许多通假字和本字到今天已经不同音了。如“趋”和“促”二者古音声同韵近。对于通假字的辨正,除了严格掌握古音的音同、音近原则以外,还必须确有其证。

通假和假借是应该区别的[1]。

五、避讳字

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往往造成语文的若干混乱。试举一些例子。

(一)避讳改字

(1)避君主讳。古人由于某种原因用一个字代替另一个字,回避君主或长辈等。

汉高祖名邦,“邦”改为“国”。《论语·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汉石经残碑作“何必去父母之国”。整个《史记》无“邦”字。

汉文帝名恒,“恒”改为“常”。恒山被改为“常山”。

唐太宗名世民,将“世”改为“代”或“系”,“民”改为“人”。“三世”称为“三代”,《世本》改称《系本》,柳宗元《捕蛇者说》把“民风”写为“人风”。

唐高宗名治,“治”改为“理”,或改为“持”或“化”。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把“治乱不知”写为“理乱不知”,李贤把《后汉书·曹褒传》“治庆氏礼”改为“持庆氏礼”,把《后汉书·王符传》“治国之日舒

以长”改成“化国之日舒以长”。

清圣祖(康熙)名玄烨,“玄”改为“元”,“烨”改为“煜”。我们读清人著作或清刻的古书时应该注意,许多地方本来应该是玄字的,如玄鸟、玄武、玄黄等,都写成了元。

秀才—→茂才(避东汉刘秀)

中书—→内史(杨中隋)、

《红楼梦》中林黛玉读书避父字跳过读。

(2)文人避家讳。

淮南王安的父亲名长,“长”改为“修”。《老子》“长短相形”,《淮南子·齐俗训》引改为“短修相形”。

苏轼的祖父名序,苏洵文章改“序”作“引”,苏轼为人作序又改用“叙”字。

(3)因讳改字。秦始皇改“辠”为“罪”,忌讳“辠”的原因时其形近似“皇”。罪的本义是捕鱼竹网。从网非声。

隋文帝改“随”为“隋”。王观国《学林》卷十:“隋文帝本封随国之爵,及帝即位,乃去“随”之辵而为“隋”,以为国号。按字书,隋,徒果切,其义则落也,懈也。裂肉也。《玉篇》隋作堕,隋文帝不审字形离合之义,而轻于增损,只取笑于后世耳。“

(二)、避讳缺笔。避讳缺笔是到唐代才有的。例如

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世”字作“卅”;避宋真宗赵恒讳,“恒”字作“ ”;避清世宗讳,“胤”字作“ ”;避清宣宗讳,“寜”字作“寍(ning2)”;避孔子讳,“丘”字作“ ”,等等。

避讳地名改变:衡山派(常山)避汉刘衡讳。

避讳人名改变:荀子,汉代称孙卿,其中“孙”即“荀”。

汉?严遵平,不姓严,本庄遵平,避刘庄讳。

以下几种:

1,采用音同或间近的字来代替。

2,用同义词来代替,汉?微子启——微子开,萌彻——萌通。《史通》刘知元、刘知通。

3,不写、省略、司马谈、司马迁省略

4,省写、改写、

中国的特殊的用字现象。筷子,古代称“箸”古代交通“船”。船:要“抉”不要“住”。现代人名。任总、胡总、朱总。龚。

(三)自造字[1]。在历史上,有的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竟然自己当仓颉,另造新字。

三国时吴主孙休为自己的四个儿子取名字,造了八个很怪的字[2]。

武则天以“曌”(zhao4)代“照”、南汉国君刘岩为自己的名字造了一个“龑 (yan3)”字,取《周易》“飞龙在天”之意。这两个字都收进了《新华字典》,一般人不会使用这两个字,而当年这两个字的神威是可以想见的。

第二章词汇

教学要求:了解古代汉语词汇构成的情况,古今词义的差异及其辨析;词的本义和

引申义。同义词的辨析。掌握联绵词、偏义复词的特点。

重点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异及其辨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同义词的辨析。

第一节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

一、古今词汇构成状况

(一)古今词汇的消长沿用。

词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不断地深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的消亡而消亡,另一些词随着新事物产生而产生。通过古今词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三种情况:

1,古代旧词的消亡

由于社会制度和习惯的变更,某些与旧制度、旧习俗有特殊联系的词,在后代社会语言实践中已经不再使用。这些词被称为历史词。

造成旧词的消亡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历史事物的消亡。如《诗经·豳风·七月》:“称彼兕觥(si/gong),万寿无疆。”其中觥是古代一种有兽头形器盖或整个器物作兽形的酒器。后来不用这种酒器了,它的名称也就停止使用了,另外如:

匜yí:一种舀水,注水用的器具。

笏hù: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

媵yìng:贵族女子出嫁时陪嫁的女子。劓yì:割掉鼻子的刑罚。

殳shū:一种挺杖类长兵器。驲rì:古代驿站专用的车

古代有不少器物、服饰以及职官等都是现代生活中没有的。反映这些要领的词在语言中消亡了。(2)社会观念的改变。如《说文·示部》“祲(jin),精气感祥。”指阴阳之气在天上形成的征兆。如《荀子·王制》:“相阴阳,占祲兆。”随着人们对吉凶祸福观念的改变,“祲”这个词也就死亡了。在古代反映抽象的思想观念的词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3)被别的词语所代替。旧词所反映的事物、观念等仍是后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但是,后代另有了与旧词相当的同义词语并且旧词被后代的同义词语所取代。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所轻也。”“倡优”指表演歌舞的和表演杂耍的艺人。现在则要用“艺人”“演员”之类的词。旧词“倡优”也就消亡了。

2,后代新词的产生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思维的深化,新概念、新思想的大量产生。这些变化都要求语言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推动了大量新词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汉语新词增加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推动了一批新词的产生。如金属及其冶炼的名称“铁、铅、锻、铸”等。汉唐时期,中原与西域个民族文化交流频繁,许多来自西域、佛教的借词、译词融如汉语词汇,例如“葡萄、苜蓿、箜篌、浮屠、菩萨、因果、世界、庄严、

圆满”等。明末清初,由于西方科技文化的渗透,汉语词汇中增加了一批近代科技术语,例如“地球、测量、几何、推论、透视”等。

创造新词只是反映新事物、新概念的一个途径。利用原有的词或语素赋予新的意义则是反映新事物的另一个途径。

3,古今沿用的词汇

语言中还有一大批从古到今沿用不变的词汇。这些词大多是基本词汇,它们是词汇中最稳定的部分,全民共用、历史悠久,并且可以作为构成新词的基础。

汉语的基本词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从甲骨文中就可以看到,如:

自然现象的:风、雨、水、火。

生产劳动及其成果的:马、牛、羊、麦、粟。

人体器官的:心、手、眉、目。方位名称的:上、下、东、西。社会关系的:父、母、子、孙。双音词:参差、窈窕。

这些词自古至今在意义和使用上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二)词汇的发展趋势

根据古今词汇的构成状况,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重要的发展趋势:

(1)词汇量由少变多。社会生活的内容日渐丰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步发展,致使汉语词汇越来越多。迄今发掘所得的甲骨文约有4500个单字。[1]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共收单字9353个;成书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汉语大字典》共收单字54678个。汉语的字与词虽然不是对等关系,但是文字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词汇数量的增多。

(2)表达思想的功能从粗疏到精密

词汇的增加,使得汉语能够更加精确严密的表达复杂思想,趋向完善的境界。表现之一,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往往通过改变读音或改变字形等方式。后代由若干不同的词来分担,增加了表达思想的准确性。如“相”xiàng; xiāng “贾gǔ; jià

(3)在构词方式上,由以单音节为主变为以多音节词(主要是双音节)为主。(教材1-88页)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在我们的书面语言中也就是一个汉字。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复音词。汉语中的复音词大多是双音节词。现代汉语中复音词占绝大多数,而古代汉语中则以单音节词为主。《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子:儿子。与:参加。师:军队。)《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相当与现代汉语的“消失、生长、充实、空虚”。因此,如果我们把这段话翻译马现代汉语,就会发现译文比原文长了许多。

古代汉语虽然以单音节词为主,但是并不是说古代汉语中就没有复合词和复音节的单纯词,只是说它们居于次要的地位而已。例如《诗经》《国语》《论语》《战国策》等古籍中就有大量的复音词。如四川大学向熹《诗经复音词研究》。“参差荇菜”“窈窕淑女”“展转反侧”。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

(一)复音词的形成途径:

拿古代汉语的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复音词相对比,可以看到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古代单音词为不同的复音词所替代,单音词与复音词没有相同的词类。如:与:参加师:军队

伐:攻打乖:违背拆:裂开川:河流丐:乞求

遏:阻止股:大腿津:渡口祛:袖口铄:熔化。

第二种情况,古代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复音词。如:

虎:老虎杯:杯子舌:舌头鼠:老鼠石:石头、兔:兔子

第三种情况,利用两个同义(或近义)单音词构成现代的复音词,如:

友:朋友燃:燃烧弃:抛弃显:明显道:道路粹:纯粹

作为复合词,虽然都是新产生的,但复合词中的词素都是古代汉语中固有的。

上述三种情形中,第三种情况对我们认识古汉语词义来说最为重要。因为,许多古汉语的单词作为词来说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它们却作为词等保留在现代汉语复音词中。例如“虑”,古代汉语中是单音词。《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尤”。《诗经·小雅·雨无正》:“弗虑弗图”。现汉中只有:考虑、顾虑、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也就是说,再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这可以两方面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第二,古人对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

例如:婚姻(妇家为婚,婿家为姻)、饥谨(谷不熟为饥,菜不熟为谨。)(教材1—89)

(二)古代汉语复音词的分类:(许本上73页)

(1)单纯词。单纯词可以分为叠音词和联绵词两类:

第一、叠音词。

由两个相同汉字重叠而成的词叫做叠音词,或称为叠字。叠音词常用来摹仿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描写事物的形貌状态。叠音词是双音节的单纯词,它的意义与原词单独使用法的意义不同。如“管”表示一种竹制乐器。《诗经?郑风雨》“风雨凄凄。”叠用形容词,表示十分寒凉。

A.拟声的:

伐木丁丁。(《诗经?小雅?伐木》)“丁丁”(zhēng)伐木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周南?关雎》)“关关”仿鸟鸣。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周南?伐檀》)“坎坎“摹拟伐木的声音。

小弟闻姊来,磨叨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行》)

B.状物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夭夭”指少壮,“灼灼”表示花艳。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杨柳依依”柳枝叶柔貌。

叠音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关系。

叠音词意义是复合的。

第二、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教材1-91)

由两个字联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解的双音节单纯词称为联绵词。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只是两个音节的标志,它们各自的意义与整个词的意义没有必然联系。《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这里“望洋”不是望者海洋。首先,因为“洋”直到宋朝才有海洋的意思。其次“望洋”还可以写作“望羊”“望阳”等。“望洋”是一个连绵次意义是“仰视的样子”。

联绵词根据其自身的读音特点,又可以分为:

双声联绵词:犹豫、仿佛、荏苒、仓卒、流离、参差、踌躇。

叠韵联绵词:崔嵬、徘徊、逍遥、荒唐、蹉跎、仓皇。

双声叠韵联绵词:逶迤、辗转、缤纷、优游。

非双声韵叠联绵词:滂沱、颠沛、跳踉、扶摇。

关于联绵词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双声叠韵,是就古音而言的,我们不能以现代汉语普通话音系判断联绵词的声与韵。如“憔悴”在古代同属于从母。“萧瑟”在古代同属于心纽;“芾苡”古代同属于之部。第二,联绵词在古书中草药的书写形式不一到:如“徜徉”(相羊、倘佯、尚阳)。我们不能受书写形式的束缚,而要通过语音辨识联绵词。

C。复合词

复合词是两个单音字节语素组合而成的词。复合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同义复合词。由两个同义语素构成,它的意义与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和相近。如

(1)而帅偏师,以修封疆。《楚归晋知罂》

(2)跋履山川,踰越险阻。

第二、偏义复合词(或称偏义复词,教材1-90页)

偏义复词指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两个近义或反义语素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的本来意符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中介作为陪衬。如:

(一)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说文?口部》:“园,所以树果也。”“圃,所以种采曰圃”例(1)中偏重于“园”。

(2)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郭下939)

公姥这里专指婆婆。

(3)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陌上桑》

“东南”:东,东方;南,南方,这个复合词的词义偏“东”,“南”无意义。

(二)两个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

(1)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

该例义在“失”而不在“得”。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使命》)

“休”是吉兆,“祲”凶兆,这里偏于“祲”,“休”只起陪衬的作用。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息”就是辛勤劳作。

第三,这类复合词由偏正结构的短语演变而来,它们的意义不是组成它们的两个单音语素意义的简单拼合,而是形成新的意义。如:(教材1-91)

(1)天下之恶一也。《左传?庄公十二年》“天下”,旧说在天之下,古籍中常以家、国、天下指最高统治者所有管辖的范围。

(2)其良人出则必酒肉而后返《孟子?离娄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郭下939)

“良人”并不是好人,而是夫妻间的称呼,多为女方称男方。

最后,要说明是是,我们在阅读不同时代的古籍时,需要正确判断词与词组。不要以今律古,误解原意。(1)天地盈虚,当时消息。《周易?丰卦》“消”是减,“息”是增长。

(2)天下云集而响应,遍赢粮而影从(贾谊《过秦论》)

“响”是回声,象回声一样应和。

(3)赵王埽除自迎,《史记?信陵君列传》“除”是台阶,“埽除”即是打扫台阶。

(4)云鬓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根歌》)

“觉”是醒的意思,“睡觉”就是睡醒。

把双音节词(尤其是联绵词)误码解为词组的现象也很多,某些古代注解家对联绵词就有望文生义的解释:(1)狐疑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河水:注:“狐性多疑,故俗有狐疑之说。”《颜氏家训书登》:“狐之为默,又多猜疑,故听河水无流水声,然后敢渡。今俗去狐疑虎卜,则其义也”。

(2)辗转《诗经周南关睢》“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尊:“而不周曰辗。”朱熹《诗集传》:“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

“狐疑”、“辗转”都是联绵词,不应分开解释。王念孙《广雅疏证释训》:“狐疑与嫌疑,一声之转耳”认为“狐疑”是联绵词而前人多误读。“辗转”形容卧不安席的样子,奠玄、朱熹把它拆成两个词解释,都属穿凿。(许上76页)

(3)披靡、(4)辟易“披靡”是草木随风偃仆的样子。也用来比喻军队的溃败。《史记项羽本纪》:“汉军皆披靡”,张守节正义云:“靡《言精体低度垂。”又如“辟易”是倒退的样子《史记项羽本纪》:人马俱敬,辟易数里,张守节正义云:“言人马俱张易处,乃至数里。单诗讲”靡“字,“则”披字没有着落;“辟”字当“字讲(开张),“易”字当“更易”讲,这是望文生生义。这些都不是不对的。(王力1-91页)(5)犹豫(高精一P43)颜师古在《汉书高后纪》的注释中,把“犹豫”分开来解释:“犹,兽名也。……此兽多疑虑,常居山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且来害之;每豫:每豫(预先)上树,久之无人,然后敢下,

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者称犹豫焉。一曰陇西俗谓犬曰犹,犬随人行,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云犹豫也。其实,“犹豫”是联绵词,有迟疑不决的意思,又可写成“犹与”、“由豫”、“由与”、“优与”、“容与”等多种形式。

首鼠(犹豫不决的样子)、玄黄(马病的样子)(魏清源上199)

第二节、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今词汇的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数量、形式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意义的变化上。

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由发展起来,我们又必须承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方面;但是,更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看到古今汉语相异的方面。继承和发展是矛盾的统一,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有是不对的,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应该注意,古今是相对的概念。段玉裁在《广雅疏证序》中指出:“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宁以下为今。”

古代汉语课所说的“古今词义”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这概念比较笼统,指的是文言文的词义和现代汉语的词义关系,也就是说,把古代文献的词义,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不再计较它内部的小段分期。[1]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的基本情况

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郭上84页)。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这类词的意义直到今天仍旧是几千年前的意义,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如:“马”“牛”“羊”“山”“水”“日”“月”“人”“手”等,这类词数量不多,却是汉语的基本词汇。这些词的意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相对稳定,同缓慢发展的语法结构一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也明显地体现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关系。从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对这部分词的理解不会有什么困难。

(二)、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这类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迥然不同。它们的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毫无关系。如:该:古代常用的意义是“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不,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该、咸也”在现代汉语中,“该”的常用意义是“应当”。成语有“言简意赅“,这个“赅”字是

借的意思,不过,字形有所不同。(教材1-89郭上85页)

抢(qiāng),现代是抢劫的意思。《庄子?逍遥游》中“抢榆枋”的“抢”是突过的意思。《战国笨?魏策四》中“以头抢地甭”的“抢”是“撞”的意思。

钱,本为一种农具的名称。《说文?金部》:“钱,铫也,古者田器”。《诗经?周颂?臣工》“命我众人,乃钱。”上古曾以农具作为交换的媒介物,后来又仿照钱这种农具的形状铸币,“钱”渐渐成为货币的通称,“货币”便成为“钱”的基本意义而取代了田器辽意义。《商君书?外内》:“食贱则贫,钱重则商富。”(许本上进78页)

类似的有:寺、找、

(1) 履帝武敏歆《诗?大雅?生民》(踩着上帝的足迹拇指而歆动,“武”“当”“步迹”)。

(2)官宿其业。《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宿“当”“安守”讲。

(3)造托江流今,敬吊先生。(贾谊《吊屈原赋》,(“造”当“到……去”讲)。

这些古今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对初学古代汉语的人而言,是一种困难。但是这种困难比较好克服,只要勤于查字典、词典,就可以避免理解上的错误。

在词义异同的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别”而在“微殊”。

(三)、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这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一种,即: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即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的之处。这一类词,是我们学习古代同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这一类词,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时应当重点掌握的,也是本节要着重加以讨论的。例如

勤:古代是劳苦的意思,和“逸”相对;现在是勤劳的意思,读“惰”相对。

访:古代是咨询的意思,其宾语是事物;现在是拜访的意思其宾语是人。

给:古代是供应的意思,读jǐ;现在是给予的意思,读gěi。

穷:古代是指政治上走投无路,不得志;现在指经济上的贫穷。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下面将这种同中有异的词分为两类,分别举例说明:

(一)、词义范围的差异。

有些词的词义范围古今是有差异的。

1,词义范围扩大,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例如:

菜:古今所表示的范围很不一样。在古代“菜”是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类、蛋类等在内。《说文》:“菜,草之可食者”《祀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注解说“菜,谓芹藻之属”《荀子?富国》:“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杨注:“荤,辛菜也”。所谓辛菜,就是葱蒜之类。郝行注:“荤菜,亦蔬耳”,另外,古书上常见的“菜”、“菜色”。这些“菜”都是指的疏菜。直到宋代,“菜”还是不包括肉类等副食品。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菜;公为小官司,乃敢食肉,定非谦士。”这里,肉和菜的分别是十分清楚的。

睡:在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说文》:“睡,坐寐也”。《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耳听”。这里所说的“睡”就是坐寐的意思,如果理解为秦孝公时躺下来睡大觉,不仅文义上讲不通,情理上也说不过去。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打瞌睡”一词就是由此而来。后来,“睡”的意义扩大了,还管是坐着睡不是躺着睡,白天睡还是夜晚睡,都可以叫做“睡”。

类似的还有

(1)响:回音(天下云集响应)声音色。”

(2)色:脸色,(《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愧色。”)颜色,色彩。

(3)河,黄河《山海经?夸逐日》:“饮于河谓,河渭不足。”汉代以前“河”特指黄河,不是一般的河流,一般的河流用“水”表示。

(4)江,长江(《老子?江海能为百谷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五者,以其善下之)”。河流

(5)关:古代专指函谷关,后来引申指一般的关卡。

2,词义范围缩小。这类词古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今义,也就是说,今义的范围缩小的了。

宫:上古泛指房屋。《诗经?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墨子?节用中》:“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秦汉以后,一般民房就不能称之为“宫”了,只有封建帝王殿堂,住房才能叫做“宫”,如“阿房宫”未央宫“,有的寺庙也可以叫做“宫”,如“雍和宫”,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宫”字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了。除了某些叫“宫”的旧有名称外,现在,只有某些文化娱乐场所才称“宫”,如“少年宫”“文化宫”等。郭上87页)

臭:原指一切气味。《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笺:“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看臭。”也可专指香气或秽恶的气味,《周易?系辞上》:“同传?僖公四年》:“一薰一,十年尚犹有臭。”杜预注:“薰,香气;,臭草。言善易消,恶难除。”孔颖达疏:“既以善气为香,故专以恶气为臭耳。”后代“臭”专指秽恶之气。

妃:原指一般的配偶,《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后来专指皇帝的妾以及太子、王、候的妻子。杜枚《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小,辞楼下殿,来于秦。”(许本上80页)

禽:包括鸟兽等动物(五禽戏)鸟类的统称(李上281页)。

子:原来指子女,“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后来指儿子。“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李上281)

3,词义转移。即由甲范围转移到了范围。它的主要特点是新义产生后,旧义就不存在了。而新旧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汤本义是热水。《孟子?告子上》:“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九歌?云中君》:“浴兰兮沐芳”。“汤”的今义则是菜汤,米汤等,作为“热水”的意义普通话中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在“赴汤蹈火”这个成语吕还佯存着。(郭上88页)

走跑《山海经?夸文逐日》?:“夸文与日逐走。”行走

脚小腿《后汉书?班超传》:“互抢超马脚不得行。”足掌

狱:案件,官司《汉书?赵广汉伟》:鞠狱故不以实,监狱

诛:责求,谴责。《左传?公孙无知之乱》:“反,诛屦于徒人费。”后来引申指“杀”。

货:财物,财产《盐铁论本之义》:“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商品、货物。(以例证见李上283页)

(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仅表现为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显著的判别。从意义褒贬不同的情况看,主要有几种情况:

1. 今是褒义,现在是贬义

复辟:古代指恢复君位。《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今义指旧制度卷土重来。爪牙:古代指勇猛的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国语?勾践灭吴》:“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韩愈《与风翔刑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今义的爪牙跟走狗差不多,完全是贬义。(上两例郭上89页)

走狗:古代只猎犬,是一个褒义词;现代汉语中“走狗”却是贬义词,指受人豢养帮其作恶的人。(高精一59)

2,古代是贬义,现在变为褒义。

锻炼:古代除了治炼的意义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的意思。《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孰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孰也。在现代汉语中,“锻炼”完全是褒义,如“劳动锻炼”“思想锻炼”“锻炼身体”(郭上89页)

3,古代所谓褒贬,后来变成了贬义。

谤:古代“谤”是批评议论的意思。《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杜预注:“庶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普通老百姓不能参与朝政,听到国君有过错就进行批评议论)”。《史记?夏本纪》:“女无面谀,退而谤予(你不要当面说好话,背后又议论我)”。今义谤是造谣中伤的意思,是贬义。(郭上89页)

伪:古代是“人为的”,没有贬义。《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现代汉语中的“伪”当“虚伪”讲,有贬义。(王宁古汉语通论82页)

谣言:古代是民间歌谣谚语——现代汉语是指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李上278页)

贿:上古指财物,现在指贿赂。(朱下79)

4,古代贬义,后来无所谓褒贬。

党:古代当“偏袒”讲,有贬义。《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现代汉语“党”指“集团”,无贬义。

氛:上古指凶气,《汉书董仲舒传》:“今阴阳错谬,氛气充塞。”后代演变为既指“妖氛”,又可以指“香氛”。(三)、词义的程度轻重不同

一些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

1,古义轻今义重

恨:古义是遗憾、不满。司马迁《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现代汉语常用一“仇恨”义。程度古代重,(李本上277页)。

诛,最初只有责求,谴责。《左传?公孙无知之乱》:“反,诛屦于徒人费。”《论语?公治长》:“于予与何诛。”今成语有“口诛毛伐”。后来发展的“杀戮”的意思,意义加重了。(郭本上89页)

2,古义重、今义轻

怨:古代意义较重,相当于今天的“恨”。《史记?秦本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说秦穆公对明视等之人恨髓)《汉书?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卫律叛汉投降匈奴,汉天子当然不会是轻淡地埋怨他)。可见,这里“怨”都不是今天的“埋怨、不怨”的意思,而是恨(李上227页)

感激:古义是愤激的意思。《苑》卷五:“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皆感激为云泣下”。“感激”而至于死,而至于“泣下”,这个词的意义是很重的,而今义只是感激的意思,意义要轻多了。

第三节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单义词和多义词

词汇中的单义词数量很小,如“曦”,只是“日色”这一意义,“葡萄”仅表示某一

种水果的名称。词汇中绝大部是多义词,词与词之间还有同源关系,词义系统是很复杂的。单义词不存在本义和引申义关系的问题。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不是一开始就都有的,而是在词义发展变化过程中引申派生的结果。

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我们会发现出现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同一个词表示不同的意义。但这(些意义之间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我们在翻阅工具书时,也会发现词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如《辞源》(修订本)“生”下有17个义项:(1)生长(2)生养、养育(3)活(4)生命(5)生活(6)一辈子(7)与“熟”相对(8)生疏(9)本性(10)继承(11)有才学之人,也为读书人的通称,(12)戏剧角色的名称(13)甚恨(14)强迫(15)助词(16)通“牲”(17)通“”《说文?生部》“生进边。象草木生出土上。”“生长”是本义,其全大部分义项是引申义。第(16)(17)是假借义项。大型工具书一般按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顺序排列义项。假借义是由于用字的通假而造成的,它们所表示的词义本有其固有的字形,即本字,“直”用作“价值”,其本字为“值”。由于古人用字时的同音替代以及这种现象的约定俗成,便某些词的通假意义长期得留下来,成为该词的假借义。

由于假借义与本人没有意义联系,所以我们在讨论的多义关系时暂不涉及假借义问题。总之,是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一词多义。

二、词的本义

(一)什么是本义

所谓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指和文字形体相应并且有文献参证的最古意义。(教材1-93),但早在记录语言的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就已经用语言进行交际。原始语言中某词的意义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演变的,今天的人们已经无从考察,因而也无法推测某词最原始的意义。但是,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所汉映出来的造字意图推测出某词的本义,再从文献语言考证这个意义是否确实使用过,从记实我们推测的正误。因此,本义实际上是指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证的最初的意义(许上84页)

词的本义不一定就是词的原始意义。

我们所讲的本义,是指词在文献语言中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1]

我比较赞同李本的概念。“本”的最初意义是树根、是树干、树梢、枝叶的产生所由。这可能从甲骨文字形来分析论证。

(二)探求词的本义的方法

分析多义词的各意义之间的联系,首先要探求、确定其本义。因为在一个词的完整的词字形义系统中,从地位或作看,本义是纲,源生义是目、纲举才能目张;从产生发展的历史看,本义是源,引申义是流,推本溯源,去流才能脉络分明。抓住本义是理解引申义和掌握整个词义系统的关键。那么,在一个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这样确定它的本义呢?主要有三种方法:(洪本315页)

1,从字的形体结构探求字的本义

汉字属于表意体的文字,字形和字义互有联系。汉字的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造字阶段它所代表的词的意义,因此,探求词的本义需要借助于字形的分析。这里的字形,指的是小篆及小篆以前的文字形体。

传统的分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六书”为依据的。对于象形,指事、会意字,可以直接利用它们的形体来考察本义。

象形字如:

木:象树的形状。《说文?木部》:“木,冒也,冒地而生。从,下像其根。”木的本义是树。

儿:突出头囟门未合的形象。《说文?儿部》:‘儿,孺子也。……象小儿头囟未合。“儿的本义是孩子。

目:象人的眼睛。《说文?目部》:“目,人眼也。象形。重,童子也。”这就是目的本义。

指事字如:

寸:用从手掌至寸口的距离表示一寸,是长度概念。《说文?寸部》:“寸,十分也。人手却一寸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寸的本义是相当于十分的长度单位。

甘:是口中含着食物的形象。《说文?甘部》:“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段注:“食物不一,而道则一,所谓味道也。”甘的本义就是味美。

凶:借人或物落入陷井的形象表示抽象的概念。《说文?凶部》:“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恶,不吉得是凶的本义。

会意字,如:

戒:是双手拿着戈的形象。《说文?部》:“戒:警也。从持戈,从戒不虞。”警戒是戒的本义。

步:表示两足各向前迈步一次。《说文?步部》“步,行也。从止、、相。

:是沫的古字,从、水从页、表示用双手捧水洗脸。《说文?水部》沫洒面也,“这是合之字会意。

对于形声字:我们主要凭借它们的表意成分——意符来分析它们所属的事类,进而在若干义项中找本义。题:由它的意符“页”,可知它的本义与头部有关,故可以确定“额”是“题”的本义。

注意:通过字形分析确定词的本义只是探求词的本义的途径之一,为了考证这一本义的正确性,必须到古代文献中去寻找例证。

我们一方面要依靠《说文》,一方面又要参照甲骨文,全文和地下出土文物,具体分析,不要迷信《说文》。

2. 字的语音求本义

字的读音和字的意义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有些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有联系,形成一组同族字或源字。从理论上看,在一组同源字中有一个应该是字根。如“空、孔、腔、、”都有中空的意思。我们有理由认为。“空”是这个组字的字根。

从字的语音求本义,只是辨别本义的一种辅助手段。

从语音探求词的本义,只适用于有共同语源的词。

3. 从词的普通用法中概括出本义。

《说文》虽然是一本从字形分析字义的专著,但也有不少字并不能从字形分析完的意义。

救:《说文》:“止也。从攴求声。”这个解释是正确的,但我们看不出“止”和意符,“攴(小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古汉语中“救”表示止住危急或灾难。(洪319页)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从词的普通用法中概括出来的意义,不同于从字形、字音所求出来的本义,一般说,从字的形体或读音求出来本义,是词的初义。而从字的普通用法中概括出来的意义,是词的概括义或词典义。它是和词的应用义相对而言的。但是从理解并掌握词义来说,这个意义的本义和词的初义的本义是同样重要。

一、词的引申义

(一)什么是引申义

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就是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应该区别开来。(教务长1-93)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例如:“脚”字本义是“小腿”,后来“脚”字变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斥原始意义。例如“道”虽然产生了一些新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到现代汉语里。

(二)词义引申的方式(许88页)

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 链条式引申

从本义的起点向前发展,即由本义申出甲义。又由甲义引申出乙义,……这些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除了甲义是直接的以外,其余的都有是间接的。例如

亡本义逃亡、逃跑。《左传?宣公二年》:“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逐自亡也,“引申为为遗失、失掉。《庄子?德充符》:”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再引申为亡、消亡。《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又引申为死亡。《晋书?周嵩传》:“嵩曰:“亡兄天下人,为天下人所杀,何所弟?”

用图表示下

亡—→逃、逃跑——→遗失、失掉——→亡、消亡——→死亡

2辐射式引申

事物的特点不是单一的,本义的诸方面特点都有可能产生相关的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都是直接的。例如:

绝:本义是继丝。《史记?滑嵇列传》:“淳于仰天大笑,冠缨索绝”。引甲为其分事物的继绝。《荀子?修身》:“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由于断丝是把东西从中间断开,须横向地从一端移向另一端,帮引申为横渡穿过。《吕氏春秋?知度》:“绝江有托于船”。由于断开之处形成尽头,达到极点,引申为尽极。《诗经?小雅?正月》“终绝险,曾是不意。”《经义述闻》卷六:“绝之言最也,极也,又由于断开物体使物变短,所以引申为诗歌中最短的体裁名称。如五绝、七绝。

用图表示如下:绝(断丝)(泛指)断绝、横渡、穿过、尽、极、(诗歌体裁绝句)

直接引申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再引申,即所谓“展转为他训“。在多数情况下,本义和引申义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

(三):词义引申的途径(洪本322页)(李本367页)

1. 相似类比。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是有某种相似之处,可以进行类比。例如:

形貌形状相似。

“斗”由酌酒器引申为北斗星。“节”本义是竹节,引申为关节。节拍、章节等,这些事物的形状都与竹节相似,具有匀称的间隔。

功能作用相似。例如:

“关”本指门闩。引申为卡。关卡和门闩的作用都是控制出入。

“道”由道路引申为途经、方法、手段、两者的作用都是借以达既定目标。

“牢”由畜圈引申为监狱,作用都是约束。

“”由秤引申为权力,两者都有决断轻重的作用。

方式情态相似。如“断”,本义为砍断,引申为决断。果断。两者都是具有态度坚定,迅速是主义的方式情态。“获”由猎获引申为俘获,都是由于方式情态的相似类比而实现的引申。

2. 相关借式

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比牵涉,可通过借此代彼的联想方式实现引申。(1)甲事物对乙事具有标志作用,借甲代乙。如:“齿”本指门牙,也泛指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标志着少壮志,由此引申为年龄。欧阳修《苏氏文集序》:“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又如“年”,本义为收成,古代每年只收一次或一季,收获标志着农事活动的周期,由此引申为时间年。

(2)借动作形为指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例如“倡”由领唱引申为一般的唱(此二义“唱”“倡”通用)再引申为以演唱职业的人。“将”由领兵引申为领兵的人。

(3)借性状特点指代事物或人。例如“的”由明亮引申为箭靶和妇女面饰(点在脸上的红点)。“姝”“娥”由妇女貌美引申为美女。“奸”由僻的人或事。

(4)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人。“室”《礼记?曲礼上》“三十曰杜,有容”。唐代学孔颖达疏曰:“壮有妻,妻居室中,故呼妻为室”。“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

3. 相因推导

引甲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词义引申。

虚《说文?丘部》:“虚,大丘也。丘谓之一虚”。段注:“大则空旷,故引申为空虚。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列子?黄帝》:“履危石,临百仞之渊。”陡而则易倾,故引申为不稳定。由不稳定进一步引甲国危急、危险。《左传?僖公三十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退秦君,师必退”。

爱由喜欢引申为吝异惜、舍不得。“信”由言语真实引申为相信。

三、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李本369页,郭本上97页)

从本义与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从个别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1、从个别到一般

“江”“河”由专指长江、黄河引申为泛指河流。

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

好:由文字貌美引申为泛指美好。

2、从具体到抽象

“道”由道路引申为途径方法。

“”由秤锺引申为权力、权变。

“骄”由马高大引申为骄傲、自高自大。

“析”由嬖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

“踵”的本义为脚后跟、引申为继承。《汉书?刑律志》:“踵秦而置材官子郡国。”萧统

《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

“”(网),本义是用绳编织成的捕鱼或鸟兽的工具。后来引申为广泛搜有意思。

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详参李上371页)

第四节同义词和同义词辨析

一、同义词的定义

同义词,顾名思义,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词叫等义词或绝对同义词,这类词数量很小。绝大部分同义都有只是部分意义相同。

王宁在《古代汉语通论》中说:“在一定条件下意义相同,而语音不相关的词,互为同义词“。这个定义包括了三个要点(P101)。

(一)词的同义是有条件的,没有绝对的、全面的同义词,只有在某个意义上、某种语言环境下的同义词。例如:“一”在“独一无二”[ 这个意义上与“初、始、太、元、端、起”等同义,又如“人”与“民”,在奴隶制时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李上380)到了封建社会中期,逐渐具备了同义的条件。

(二)同义词的语音是不相关的。语音相关、具备音近义通条件的,是同源词,不包括在严格的同义词范围内。同源词之间历史的渊源关系,它们都是由一个根词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而同义词是意义的偶然相同,两者属于本质不同的现象。

(三)同义词是相互的。

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同义词,就可以不犯简单的毛病,探讨问题就可以深入一些。

二、同义词的确证

有部分意义相同的词都可以看作是同义词。这样确定两个或几个词之间有部分意义相同

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不能只凭主观臆断。一般说来,属下列情形之一的,都可以认为是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单词相训。

《说文?王部》:“皇,大也,”《尔雅?释言》:“爽,差也。”

2、互训

《说文?舟部》:“舟、船也。”“船,舟也,”。《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3、同训

《说文?言部》:“谕,告也》”“诰,告也》”“诏,告也。”《尔雅?释诂》:询、度、咨、诹,谋也。4、递训

《说文?口部》:“,喉也”。“喉,咽也。”“咽,嗌也”。《说文?辵部》:“适

5、互文

《盐铁论?遵道》:“说西施之美无无益于容,道尧舜之德无益于治。”说、道互文。

《法言?五百》:“言可闻而不可殚,书可观而不可尽”。殚、尽互文。

互文不失为确定同义词的一种手段,但应用时应当慎重,最好能再辅以其他手段。

6、异文

这里指同一内容而且结构相同的句子,在不同的古籍中,相应的词互异(不包括同音假借)。

7、连用

为了调整音节,文言文中常有将同义连用的情况,它们连用时,意义与单用时仍然相近。证明二者在这个环境里义无差别。

《汉书?山传》:“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摧、折连用。

三、同义词的辨析

辨折同义词,主要是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异。同义词的差异,一般可以从词的词汇属性和语法属性两方面来考虑。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词义的差别、使用上的差别和表达色彩的差别。

1、词义上的差别

(1)概念上的差别

牙—齿

概念的内涵不同,《说文?牙部》:“牙,壮齿也。”段注:“壮齿者,齿之大者也。……前当辱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而齿寒。”

禽—兽

概念的外延不同,《说文?内部》:“禽,走兽总名”。段注,“凡经典禽字,有谓毛属者,有谓羽属者,有兼举者。《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别而言之,鸟不呆曰兽,兽亦可曰禽。故鹦鹉工曰兽,猩猩通曰禽也。”“禽”的外延大于兽。

人—民

概念的外延不同。在古汉语中,“人”的处延包括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所有的人,而“民”是指人中比较愚昧者,“人”的外延比“民”大。(洪341页)

(2)词义深浅程度轻重不同

离—别

屈原《离骚》:“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王逸注:“近曰离,远

曰别。“别”的程度重于“离”。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饥—饿

“饥”是感到肚子空,想吃东西。“饿”指的是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从而受到死亡威胁。《正字通》:“(家里有固定产生,即或食粮不足,吃不饱,但还不到于饿死)。《淮南子?说山》:“宁一日饥,无一旬饿。”这是因为“饥犹可生,饿则至死”。(黄生《义府》)。在上古汉语中“饥”“饿”的这种区别是比较严格的。

另外类似的有:

一般的病叫“疾”,病重的叫“病”。一般的了解叫“知”,深刻了解叫“识”。

(3)所突出的意义特点不同

完—备

“完”侧重事物的整体性,意思是完整完缺,完好无损。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成语有“完璧归赵”。“”所突出的是数量、品种应有尽有,齐全具备。《荀子?天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当这两个词对举使用时,其区别更加明显。《韩非子?外储主左上》:“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备,不可以待有虞”。

恭—敬

恭敬都有恭谨有礼、不怠慢的意思。“恭”侧重外貌。《论语?公冶长》:“巧言令色足恭。”“敬”侧重内心。《礼记?少仪》:“宾客主,祭祀主敬。”郑玄注:“恭在貌也,敬又在心。”(接待宾客呆注意外貌的恭谨有礼;举行祭祀,应注意内心的肃敬。总的来说:“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人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2、与其他词的搭配功能不同

之—适—径

《说文?部》“适”下段注:“逝、往,自发动言之;之、适、自所到言之。因此“之”“适”一般有表示所到达处的宾语。《孟子?尽心下》:“孟子之滕。”《诗?魏风?顾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往”的后面一般不带处所宾语,但可以有表示目的动词或动词性词组。《汉书?张良传》:“五日,鸡鸣往。”《诗?邶风?拍舟》:“薄言往,逢彼之怒。”

耻—辱

在《说文》中两词互训。“耻”常用为意动用法,《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辱多用为使动用法,《论语?子路》:“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课文《唐雎不辱使命》。(洪349)(李385)

3、表达色彩的差别

(1)褒贬不同

比—周

《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伪孔传:“忠信为周,阿党为比。”旧注:“周、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和耳。

诛—杀—弑

“杀”通常只是客观地表示使一定的对象失去生命,无所谓褒贬。“诛”多表示死有罪者,含罪有应得的肯定意昧。弑,是下杀上,卑杀尊。(李上384)

(2)感情色彩差别

唯—诺。

“唯”用于答应地位辈分高的人。“诺”用于答应地位,辈分高的人。“诺”用于答应地位、辈分与自己相同更低一些的人。(许上108)

第三章语法一(实词)

教学要求:通过对实词部分的语法学习,使得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实词的一般语法特征,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掌握使动、意动、为动等特殊的动宾关系及名词用作状语等几种常见语法现象的基本理论,要求能够正确分析文献中实词活用的各种语法现象。

教学内容: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一般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在各种语言的要素之中,语法的稳定性最强。下面是三千多年前殷虚卜辞中的例子:

丁卯卜,王大获鱼。(郭沫若《卜辞通纂》七四九片)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的语法规则如:“主语+谓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等语序。

汉语中的词类划分,在上古就已经奠定了基础。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可以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等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某一个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份也往往有一定的分工。例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状语和补语。数词经常作定语等。这种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例如:“手”是名词,在句子中通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这是古今一致的;但是在《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这句中。“手”却带上了宾语,充当了句子的谓语,具有了动词的一般特点,执行了动词的基本职能,即由名词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活用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活用后的词性不是词的固有的语法属性。而兼类是词本身固有的,一个词的各种兼类用法都是固定的、往常的、不是临时的,偶然的。[1]如:“疾”作为一个兼类词,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

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以上三类中的“疾”都不是临时运用的结果,而是它本身固有的经常存在的现象,不是偶然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词的活用而是词的兼类。

古汉语里的词类活用的现象远比现代汉语多,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远用为动词。在本章,我们准备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名词用如动词(2)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法。(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4)名词用作状语(5)动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里的名词充当状语和动词的使动用法虽不属词类活用。为了讲课的方便,我们也一并放在这里讲解。

第一节名词等用如动词(教材1-343)

一、名词和名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

(一)普通名词等用作动词

古代汉语名词可以用如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具有跟原名词意义有密切联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说带上宾语,它跟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动宾关系。例如: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君”原为名词,这里受副词“不”修饰,故可知用为动词,“君”是行君道的意思,“不君”就是“不行君道”。

从左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肘”后有宾语“之”(代綦毋张),“肘之”是“用肘部撞碰”的意思。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衣”是衣服,“冠”是帽子,本来都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鄂候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候,(《战国策?赵策三》)——“脯”干肉,这里用如动词,作成干肉。(1-123)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面”这里用作动词,面对。

夫子式而听之,(《祀记?檀弓下》)——“式”通“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扶轼。古时乘车,遇有应敬意的事,乘者即俯身扶轼,在这里,孔子扶轼是表示对妇人哭墓的注意和关怀。(1-209)

浴乎沂,風乎舞雩(yu),詠而歸。(《论语·先进》)——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这里用如动词,指泅水。(2-400)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刃”这里用如动词作一般动词,是杀的意思。

(二)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一般动词,表示主语向着某个方向行动,例如:

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东”用作一般动词,是往东的意思。(1-25)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西”前有“而”修饰,这里用如一般动词,是向西的意思。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西”这里用如一般动词,是“往西”的意思。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徐宏祖《遊天都》)——“前”用作一般动词,是“向前(伸)”的意思。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为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秋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山海经?北山经》)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令尹子兰闻之,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史记?苏秦列传》)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贵”意为“重视”;“贱”即“轻视”;“卑”是“看轻”之意;“尊”意为“尊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句中“亲”、“远”原是形容词,在此句中后面分别带有宾语“贤臣”、“小人”,因而活用作动词,当“亲近”、“疏远”讲。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中的形容词“穷”活用作动词,意为“走到尽头”。

三、数词活用为动词[1]

所谓数词活用为动词,通常是指以数目多少的基数词在一定的语法条件下临时用作动词。数词动化后,以带宾语为常,也有不带宾语的。

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荀子?儒效》)——“一制度”就是“统一制度”的意思。

势齐则不一,众齐则不使。(《荀子?王制》)——“不一”也就是不统一。“一”没有带宾。

基数词用作动词后,与基数词的原有词义相比,意义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在数目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动化义。

内无苛匿,诸候不二(《国语?晋语八》)——“二”就是“生二心”。

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礼记?中庸》)——“百”“千”就是“一百次地做”“一千次地做”。(1-214)

(二)在上古汉语中,单纯表示单位的名量词很少,动量词尚未产生,所以,要表示人、事物的单位量,或动作变化的单位量,常常把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前,既表数又表量,如《国语?周语上》:“余一人有罪”(一个人)“三命而后即冕服”(三次)。因此,有的数词用作动词后,在兼表数和单位量的基础上产生相应的动化义。

素丝纰之,良马四之。(《诗经?鄘风?干旄》)——“四之”意思是“用四匹驾它(车)”“四”带有名量“四匹”意。

今君杀臣身以三之可也。(《韩非子?十过》)——“三之”意思是把尸体剁成三段“(如果把“三”看作虚数,“三之”就是把尸体剁成多段)“三”带有动量,“三次”或“多次”意。

(三)有些数词用作动词后,临时具有了动词意义,而不再包含数量意义。例如:

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候乎?(《左传?成公八年》)——“二三”就是“反复无常”的意思。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一”是“统一”的意思。

“贰”的本义是“副”,引申为表数目的词后,在上古常用作动词,例如:

上帝临汝,无贰尔心。(《诗经?大雅?大明》)——“贰”是生疑心。

既而,命西鄙北鄙贰於已。(《左传?隐公元年》)——“贰”是“两属”之意。

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贰”是“背离”之意。

先秦汉语中表示倍数,有的用“倍”“重”,有的用专门词(如“蓰”,五倍)最常见的是借用基数的一种)。表示倍数的词,有时也可以活用作动词。例如:

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周礼?天官?冢宰》)——“三其凌“就是”放三倍冰在冰室中。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居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室。(《战国策?燕策一》)——“百己”“什己”“就是胜过自己一百倍(十倍)的人”。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相差一倍五倍”。“相差十倍”“相差千倍万倍”。

第二节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1-344)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顾名思义,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

动词的使用法并不改变词本身的词性,但是,它使动宾之间的义关系发生了变化。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因而使句子意义发生改变。

动词的使动用法最常见的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词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时,发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不是主语而是宾语。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亡郑”就是使郑灭亡。(1-21)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於楚,以求知罃。(ying)(《左传?成公三年》)(1-35)——“归”的动作发出者为谷臣、襄老之尸,而非晋人。晋楚邲之战中(公元前597年),晋知罃被俘,晋却擒获了彀臣,射死了襄老。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行之”就是使它们行。大车,牛车。輗(ní),辕端横木,缚轭以驾牛者。小车,马车。軏(yua),辕端上曲,钩衡以驾马者。(1-181)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小子:指门人。“鸣”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鼓鸣,“之”是冉求,因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1-187)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退”,指遇事畏缩不前。“兼人”,胜人,这是说子路喜欢胜过别人。“进”“退,都是使动用法。(1-199)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来”,使……(来)归附。(1-99)

有时候,不及物动词的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是动用法。例如

故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承上文“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而言,“不能来”即“不能来之”的省略,“来”仍是使动用法。(1-99)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赤壁之战》)——“走”从文义判断是使操军败逃。

(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带有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我们只能从意义上去辨别。使动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使它具有这种动作。例如: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左传?宣公二年》)——食之,给他东西吃。(1-28)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食(sì),给……吃。(1-10)

晋候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饮yìn。(1-27)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食、给……吃。见,使……见。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候王于甘泉宫。(《汉书?帝记》)——“朝诸候王”是使诸候王朝。

这些动词由于后代并没有改变所有的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的读音,而且改变读音的也不限于使动用法的动词。因此,我们要判断是纯粹的及物动词或是使动用法,非从上下文观察不可。

武丁朝诸候。(《孟子?公孙丑上》)——使动(1-30)

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

欲因此时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使动

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它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兼语前面的表“使令”意义的动词去掉,并把兼语后面的动词移动兼语前面去,这样就成了使动。

使姜氏惊→惊姜氏

晋候使赵盾饮酒→晋候饮赵盾酒。

显而易见,使动用法比兼语式的句法精炼。我们这样分析,只是为了便于了解使动用法,不是说使动词用法是由兼语式改造过来的,相反,在上右汉语里,这种兼语式是非常罕见的。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被用如使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正”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其衣冠正。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策四》)——“尊”是使动用法,使长安君位尊。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富:用如使动。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正、笃、睦、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远庖厨也”意思是“使庖厨远”。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候,然后快于心与?(《孟子?梁惠王上》)——危:使动用法,使士臣陷于危险。(1-292)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滕文公下》)——轻:使田赋和关市之征减轻些。(1-31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固:使……巩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苦、劳、空乏”,这里用如使动。(1-316)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强本”:使本强。不能贫:不能使之贫。

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弱秦:就是使秦弱。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绿:使江南岸绿。

有时,用作使动的形容词可以不带宾语。例如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且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也偶而用如使动。名词用作使动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生死”“肉骨”相对,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肉”字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白骨生肉。

齐桓公合诸候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国”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异姓立国。

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吴王我”是使我成为吴王那样的人。

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孟子将朝王)——“臣之”是使伊尹为臣。

齐威王欲将孙膑。《孙子列传》——“将孙膑”是使孙膑为将。

(二)方位名词用作使动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按照这个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1]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西南其户”是说使门户向着西或南。

君王左州候,右夏候,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战国策?庄辛说楚襄王》——使州候居左,使夏候居右。

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东其亩”说使田地垄都东西走向。作使动用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例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候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臣”“友”都用作使动,但后面省略了宾语。“不得而臣之”不得使之为臣,“不得而友之”不得使之为友(不以用他作朋友)。

第三节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1-348)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具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它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这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例如:《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这里不是说孔子登上东山使鲁国变小了,而是说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小了(以鲁为小)。再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贱之”以之为贱,等于说看不起他。贱,用如动词,意动用法。(1-101)

以贤勇知。(《礼记?礼远》)——贤,用如动词,意动用法。把有勇有谋的当作贤人。(1-212)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甘其食”,就是以其食为甘;“美其服”,就是以服为美;“安其居”就是以其居为安;“乐其俗”就是以其俗为乐。(2-376)

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贵五谷”就是以五谷为贵;“贱金玉”就是以金玉为践。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少”“轻”都是形容词用作意动,是“认为……少”“认为……轻”。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怪”形容词用作意动,“怪之”就是认为它奇怪。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重之”是认为它(指县令的职位)重要。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异之”就是认为它奇异。

说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语法形式上也没有区别,同一个形容词在句中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常常是靠上下文来分辨。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孟子?告子上》)

例①中“贱”字用如意动。因为它不是使之贱的意思,例②是“贱”字则用如使动,因为它是使之贱的意思。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也可以用如意动。名词用如意动,一般表示心理活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可以翻译为“认为(以为)……”或者“把……当作……”。例如: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夫人之”是动宾结构,意思是“以之为夫人”。该句意思是:(国君)把她看作夫人,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夫人吗?“夫人”是名词用作意动。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杜预注:以为已药石。药:用如意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子”就是以……为子。

友风而子雨。(《荀子?风赋》)——“友风”就是把风当作朋友;“子雨”就是把雨看作子女。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以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功之”就是以之为功。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鱼肉之”就是以之为鱼肉,把它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无君君之心”是指不把国君当作国君。君君是动宾结构,但并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客我”就是以我为客。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候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夷之”是把他们当作夷人;“中国之”就是把他们当作中国人。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比较少见,两者在语法形式上没有区别,只有根据上下文意来分辨。二者在语义表达上的根本不同在于:使动用法具有使令意义,是使宾语如何;意动用法是意念上的看法,表达的是认为、当作、看成的意思。

第四节名词用作状语(1-349)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普通名词也都可以用作状语。这是古代汉语常见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它放在词类活用这一章里面讲解(有的语法著作就把这种现象看作名词用如副词[1]。)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 《古代汉语专题》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许慎,说文解字,14篇,30卷,540部首,9353单字,1163重文。 2.尔雅,释诂,释言,释训。 3.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 4.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 5.部首,笔画。 6.读若(读如),直音,反切,反切。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8.王引之《经传释词》,杨树达《词诠》,刘淇《助字辨略》,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9.阮元《经籍纂诂》。 10.刘熙《释名》。 11.《方言》。 12.顾炎武,段玉裁,三十部。 13.王先谦,郭庆藩。 14.陆法言,193韵,陈彭年。 15.流水对,借对 16.精清从心邪,知徹澄娘。 17.仄仄平平仄仄平。 18.颔联,颈联 19.《诗经》,《楚辞》。 20.《切韵》。 21.帛,金。 二、单项选择填空。 1.C。 2.A. 3.C。 4. D。 5. A。 6. A。 7. D。 8. B。 9. C。 10. D。 11. C。 12. C。 13. A。 14. C 。 15. A。

16. D。 17. D。 18-27:A、A、A、D、C 、A、D、A、C、A 三、名词解释。 1.省声 用省略了笔画的偏旁做形声字的声符。 2.省形 用省略了笔画的偏旁做形声字的形符。 3.亦声 汉字中合体字的意符兼有声符的作用。 4.反切 用两个字来拼另一个字之音读的注音方法,其原理是:切上字与被注字声母相同,切下字与被注字韵母、声调相同。 5.同源词 由一个母词所派生出来的词群,它们之间有音义相同或相近的关系。 6.阴声韵 古代学者称纯元音韵母为阴声韵。 7.阳声韵 古代学者把鼻音韵母称作阳声韵。古代的阳声韵有n、m、nɡ三类韵尾,现代普通话则只有n、nɡ两类韵尾。 8.双声 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叫做双声,判定古代汉语的双声现象,一般应以上古音为依据。 9.叠韵 两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叫做叠韵,判定古代汉语的叠韵现象,一般应以上古 音为依据。 10.重唇音 指双唇音帮旁並明四个声母。 11.舌头音 指舌尖中音端透定泥四个声母。 12.浊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音。 13.古无轻唇音 上古不存在轻唇非敷奉微四母。这条论断是钱大昕提出来的,见《十驾斋养新录》。 14.七音 指唇、舌、齿、牙、喉、半舌、半齿七类发音部位。 15.清音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音。 16.全清 古代学者把不送气的清音声母称作全清。例如:“帮非端知见”之类。 17.洪音 古代学者把开口、合口一、二等韵称作洪音;后世把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称作洪音。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古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

XXX寺古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 河南扬博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1

一、古建筑物现场概述 XXX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数2808小时,年最高气温达40摄氏度,最低气温为-20摄氏度,年均温9.5摄氏度,年均降水量46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025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雨量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冬春季节多风,最大风速7.2米/秒,风向多北西。结冰期从11月开始,翌年3月解冻,冰期约5个月。冻土深度0.5--0.8米。无霜期平均202天。文物馆为歇山式仿古建筑,长米,宽米,高米。主体是XX结构,屋顶上层坡,下部坡,全部用琉璃瓦勾彻,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主殿两侧,东西长米,宽米。文物馆主殿高大并且没有雷电防护措施。整体防雷在不破坏整体美观并安全、经济的原则下进行设计。本案结合贵方实际情况对寺内文物作详尽设计。 二、古建筑物防雷设计依据及设计方案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摘要)《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2000)《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2887—89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依据中国气象局第11号令《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符合《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省气象条例》、《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和《市人 2

古代汉语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上册) 练习一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如:目、舟、鸟、手、网。 指事的主要特点是用记号指出事物的特点。如:亦、寸、本、刃、上。 会意的主要特点是组合两个以上的形体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如:从、北、莫、休、明。 形声的主要特点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意符表示意义畴,声符表示读音。如:吐、忙、胡、破、故。 关于转注,学术界看法还不一致。一般认为,它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同部,字义同源。如:考与老,呻与吟,讽与诵,空与窍,谀与谄,忧与愁等。它不是一种造字方法,而是一种释义条例。 假借的主要特点是有词无字,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如:“然”是“燃”的古字,本义是燃烧,后假借为代词“然”;“新”是“薪”的古字,本义是砍柴,后假借为新旧之“新”;“莫”是“暮”的古字,后假借为无定代词;“其”是“箕”的古字,本义是簸箕,后假借为代词;“而”本义是胡须,后假借为连词。

五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有什么意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由于汉语历史久远,我们所说的本义只能是有语言文字材料所证明的本义。所谓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发展、演化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 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重要意义是:其一,可以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精确地掌握词义。其二,可了解词义演变的不同情况及其规律,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其三,可详知一个词意义的古今演变情况,明白它为什么有这样的意义。其四,可以了解字形与意义、古义与今义的联系,理性地掌握词的意义。 辨析词的本义,首先要从分析字形入手。因为汉字的形体结构与意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字形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往往是其本义。这就需要了解字形演变的历史,特别要当心字体传讹的情形。其次,确定词的本义,还必须要有实际的语言资料加以证实。一般说来,一个字的字形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时,就是它的本义。必须把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较为准确地辨别词的本义。 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属于六书的哪一类?根据字形判断它们在句子中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北山愚公长息.曰。(《列子·汤问》) 息,会意字,从自从心。“自”即“鼻”,古人认为心气必从鼻出,所以字形表示的本义是呼吸。此处是“叹息”义,为引申义。

大学古代汉语练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答案 练习四 一解释下列名词: 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 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所选古文大部分是应用文,而且多数选文社会意义不大。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特点及其义例,书中并有评点,宣扬桐城派的文学观点。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带△的词或词组(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点): 1.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侍坐》) 译文: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解词:安,疑问代词,怎么。 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译文: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计划着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 解词:绝,动词,穿过。 图,动词,计划、谋划。

古代汉语教案古代汉语教案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引我讲我们讲了词的古今词义的异同、 我们在前两周讲了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说明有许多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意义有所不同,这是由于语言发展变化引起的,今天我们要讲的“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就是要来探讨词义变化发展的主要方式,通过大量的例子让大家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间的关系,掌握词义变化的脉洛,深刻地理解、掌握词义。 这一讲我们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三、考察、推求本义的方法 四、如何分析引申义 五、研究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个词有好几个意义,其中有较原始的,有后来发展,变化来的,还有借假义,一般人说词的本义是指它最初的意义。 ①什么是词。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一个词由形式内容两部分组成,形式是它的读音,内容是它表达的概念。不包括形体、字义同词义。②词的产生就是语言的产生,语言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刚产生的几十万年前,我们如果说研究词的最初产生的意义,那么研究工作是无从作起的。我们研究词的本

义,往往要借助文字记录的语言材料来考察词较原始的意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是为了记录表现语言、解决语言时空问题而产生的,是语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词和字它们产生的时间差异,如果人类使用语言是一年的时间,那么文字则是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小时才产生的,所以,我们借助文字资料来研究的词的本义并不是汉语最原始的意义,而是指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的最古老的意义。 引申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由词的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一个或几个有关的意义叫词的引申义。例如: 引:小篆写作,指事字,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说文》“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把弓拉开,形状变长,所以引申为长,延长,(还有拉、导领、后退等义)在“引申”这一词中用的是延长这一义 申:甲文作,籀文作昌,小篆作,从甲文看象闪电形,申是古电字,后来假借为地支名和陈述义,作为伸展一义,有人认为是引申义,闪电光延申状 由“引申”一词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义的“引申”是汉语词义发展的主要方式,词义不断地引申就可以克服词和语言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使语言更好地完成帮助人们交际的任务,但从另一方面说,一词多义现家太纷繁,又给学习掌握选成了困难,为了学习古汉语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来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二、为什么要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分析本义,引申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会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例如: 绥:有安抚的意思

古代汉语教案文选巫山巫峡

巫山巫峡 《水经注》 一、作品介绍: 1.《水经注》和《水经》 《水经注》是给《水经》作注的,《巫山巫峡》从《水经注》选出,题目自加。 《水经》是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一部地理着作。作者是谁说法不一,有说是汉代桑钦着,有说是晋代郭璞着,但无可靠依据,据明、清人考证,着者可能是三国时人,姓名不可考。 《水经》原书内容很简略,共三卷,记载大小河流137条,到北魏时郦道元给《水经》作注,名义是“注”,实际上是以北魏以前的地理着作进行了新的创作。 2.作者介绍 郦道元(44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家善长,范阳涿鹿人(今河北涿县)。曾任尚书省主客郎(尚书省,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占,中占,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省,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东汉之制,取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占,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尚书占总领长官为“尚书令”。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皆统属其下)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尉、春、秋、晋国上、中、下三军都设尉主发众使民。战国时赵设中尉,职掌“选练举贤,后官,能”,秦汉为武职,掌京师治安)等职,他执法严峻后为派出作关右大使,途中被企图反叛北魏的雍州刺史肖宝寅杀害。郦道元好学博览,遍历北方,留心观察水道地理现象,故能撰写出《水经注》。 3.《水经注》的价值: ①《水经注》共四十卷,资料超过原书20倍,记载了全国水道1252条,它不仅大大扩充了原书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它不只是简单地记述这些河流的名称,而是对每条河流的发源地,支流及所经地,还有每个流域的水文,气候、地形、土壤、植物、物产,工程建设都作了较详细的记叙。专家们认为《水经注》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好的水文地理,河流地理名着而且也是一部以河流为基础的区域自然地理名着。 ②《水经注》还用“因水记山,因地记事”的方法,记载了各条河流沿岸城市的建设沿革各流域,近的风士人情,有关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并且用优美的文笔对这些地区优美的风光,山川形貌作了生动描写,远远超出了“水”的范围。“地理书”的范围,其中许多篇章也是优秀的游记体散文,语言简洁,文笔深峭,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文学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③《水经注》在保存资料方面也有很高的价值,书中引用着作437种之多(不

古代汉语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库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c。 A《辞源》 B《辞海》 C《词诠》 D《经传释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是双声联绵词 B是叠韵联绵词 C是偏义复词 D是单纯词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 A 君子引.而不发。 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b。 A 校信原 B戒及炎 C友武叔 D上过本 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c 。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d。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1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b。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太祖累书呼。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秦稍蚕食魏。 15、下列判断句不属于活用的是 c。 A 君者,舟也。 B良庖岁更刀,割也。 C 仲弓父,贱人也。 D曹公,豺虎也。 二、填空题 1、古白话是指唐宋以来在东北话基础上形成的。 6、辟避、诒贻、凭凭、孰熟、错措、谕喻、赴讣、县悬、游游、 修修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辟避、孰熟、错措、赴讣、县悬; 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诒贻、憑凭、谕喻。 7、“孟尝君顾谓冯谖”中“顾”使用的是它的本义义。 三、名词解释 1、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1分),上字取声母,下 字取韵母和声调(1)。 3、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1 分)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1)。 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古代汉语教案[1]

古代汉语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古代汉语》教案 学年学期2007 -2008 学年第 1 学期 主讲教师 张居三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2006级对外汉语专业 第一次课绪论 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讲主要介绍古代汉语的性质、内容、要点,教材的特点,学习方法,考核形式。使初学者对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重点及难点: 古代汉语的分期课程的性质学习方法 授课内容: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的分期 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 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上古汉语书面语。现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诸子作品,以及一些史籍里。还有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基础知识,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如:说明句型的特点,如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式、判断句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对其类型加以分析;辨认文言虚词的用法及词性;能运用文字学知识解释古书中用字现象等。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课程,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分析研究,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使学习者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三、教材 (一)指定教材——《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二)文选、常识、常用词三结合 《古代汉语》教材的内容由文选、常识及常用词三部分组成。 文选——古代汉语的语言材料常识——学习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理论 常用词——古代词义材料

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4 - 二、施工准备工作........................................... - 6 - 2.1、施工准备........................................... - 7 - 2.2 现场交接准备....................................... - 9 - 2.3 技术准备.......................................... - 9 - 2.4 机具准备........................................... - 9 - 2.5 材料准备........................................... - 9 - 2.6 施工组织.......................................... - 10 - 三、各项施工方案.......................................... - 10 - 3.1 拆除工程........................................... - 10 - 3.2施工脚手架工程..................................... - 11 - 3.3屋面工程........................................... - 19 - 3.4 木构件和木基层..................................... - 21 - 3.5 砌体工程........................................... - 21 - 3.6、木装修(小木作)工程.............................. - 23 - 3.7 墙体............................................... - 23 - 3.8油饰彩绘修缮....................................... - 23 - 3.9 材料............................................... - 24 - 四、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配备计划............................ - 24 - 4.1施工组织机构....................................... - 25 - 4.2质量创优管理网络................................... - 26 -

古建筑施工设计方案

省涞水县庆化寺花塔保护维修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石窝园林古建工程公司编制时间:2013年6月1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庆化寺花塔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2) 第二节庆化寺花塔的现状 (3) 第三节庆化寺花塔的维修工程方案 (3)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与依据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4) 第二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5) 第三章项目经理部组成 第一节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设置 (6) 第二节项目经理部的组成人员 (7) 第三节项目经理部主要成员的岗位职责 (9) 第四节项目经理部的协调管理 (10) 第四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工程施工部署 (13) 第二节施工前管理准备 (15) 第三节施工前工程准备 (16) 第四节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工具的准备 (17)

第五章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原则 (20)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20) 第三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1) 第六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总体施工程序 (22) 第二节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25) 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34) 第二节计划工期保证措施 (36) 第八章各项保证措施 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 (38) 第二节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41) 第三节文明施工措施 (43) 第四节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43) 第九章竣工验收及资料搜集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省涞水县庆化寺花塔保护维修工程 文物级别: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程容:主要维修加固塔座、一层塔檐和塔刹 1建筑特点:砖结构辽代古塔 业主单位:涞水县文物管理所 设计单位: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省市文物研究所施工地点:涞水县西北龙宫山 计划工期:210日历天

古代汉语练习题

《古代汉语(四)》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汉著。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三十和七十列传。现在最通行的是“三家注”本,集解,索隐,正义。 2.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有个,韵部有个。 3.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划分出来的。 4.反切的原则是、 5.《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相国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原书分为十二,六,八,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因为书中有,后人也叫这部书为《吕览》。6.据王力研究,上古30韵部按韵尾的不同,分为三种,分别是、、。 7.反切的原则是、 8.《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相国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原书分为十二,六,八,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因为书中有,后人也叫这部书为《吕览》。9.据王力研究,上古30韵部按韵尾的不同,分为三种,分别是、、。 10.《吕氏春秋》是相国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原书分为十二,六,八,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因为书中有,后人也叫这部书为。 11.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有个,韵部有个。 12.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划分出来的。 二、选择题 1.《吕氏春秋》是什么时候相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A.战国末年B.春秋末年C.战国初年D.春秋初年

2.下面不属于现在最通行的所谓《史记》“三家注本”的是( ) A. 南朝宋裴骃集解 B. 唐司马贞索隐 C. 唐守节正义 D.唐孔颖达注疏 3.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 A.发音方法B.发音规则C.发音部位D.发音理论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存在的特殊语法现象是() A.使动用法B.意动用法C.名词用作状语D.名词作动词 5.下列加点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B.吾将曵尾于塗中. C.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D. 木之中.绳,而輮以为轮 6.对“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通罹B.取指被举用C.文学指古代文学名著D.罪当理解为意念上的被动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省”的词义是() A.检查B.节约C.省略D.采纳 8.“外称恶,以待强敌”中“称”的意义是() A.称许B.称作C.量D.行 9.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韵部各有多少个() A.28,30 B.30,32 C.30,28 D.32,30 10.反切的基本原则是() A.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B.上字取韵和调,下字取声 C.上字取声和调,下字取韵D.上字取韵,下字取声和调 三、概念题 1.阴声韵 2.古无舌上音 3.貌、之貌 4.读如 5.拗救 6.阳声韵 7.五音 8.貌、之貌 9.正义 10.黏、对 11.入声韵 12.叠韵 13.七音 14.浊音 15.孤平 16.阴声韵 17.声纽 18.貌、之貌 19.对转 20.拗救 21.读为 22.古无轻唇音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是综合性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即通过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教学以及有重点地阅读古代文献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以便借助于工具书能够直接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共1-4册。该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之一。其内容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文选部分,精选了历代典范作品,教学中以先秦作品为主;其常用词部分,共收一千多个,但教学中应重点选择最常用的几百个常用词,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其通论部分,又包括了工具书、文字、词汇、音韵、语法、修辞、古书注解、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诗律、词律、曲律等,其重点应放在语言知识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知识。 本课的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使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选的基础上,讲授通论,使学生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同时,学习文选,应以解释词句为主,尤其是文选中涉及到的常用词,应抓住古汉语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同义词、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的语感,注意体现语言课的特点。这是本门课的难点所在。要攻破这个难点,就是坚持少而精,循秩序渐进,注重练习,培养技能等项原则。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应确定重点篇章段落,要求学生熟读和背诵。并通过习题课、课堂提问与课外作业等环节检查教学效果。 因所选教材份量大,教学时数有限,故采取以下措施弥补:一是讲读与自学相结合。重点讲授第一、二两册、第三、四两册由学生自学。另,第一、二册中的文选、通论部分皆由教师讲读,而常用词部分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这样,可以在一年的教学时间内基本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二是与其他课程互补。古代汉语课,历来以散文为主,韵文只涉及较少部分,如《诗经》、《楚辞》等。而古典文学课将涉及到辞赋、诗、词、曲等。这样,古代汉语课中的自学部分,古典文学课将会讲读其中的大部分。古代汉语课讲读的大量散文作品,又将为古典文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二者互补,将使学生在古代汉语课与古典文学课两方面都收到成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计划讲授144课时。 二、课程内容 数学计划和安排 古代汉语课的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以文选为纲,常用词、通论与之密切配合,共七个单元,第一学期讲授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及第四单元的文选,第二学期讲授第四单元的

古代汉语《谏逐客书》教案

《谏逐客书》·李斯 一、李斯其人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 秦统一后官至丞相,积极主张废除诸侯,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 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谋反而被腰斩。 秦代因其所历时间很短,没有留下更多文学作品,而李斯却有《谏逐客书》及《泰山刻石文》、《琅琊台石刻》传世,所以以鲁迅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几个典型情节 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歎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贵贱穷通,所在自处”——李斯形成自己的人生观,通过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强烈对比,表现出他倾慕富贵荣华,认为自己该身居高位,不甘沦落下层的心理。

师从荀子 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李斯认为楚王不足成事,而秦王恰好是能的天下的帝王,现在这个时候正是白衣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机会,李斯还说“诟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贫困”最大的耻辱和悲哀莫过于卑贱和贫困,而人们一旦卑贱贫困便非难社会,说自己与世无争,厌恶功名利禄,这不是李斯这种人的本愿。于是李斯西入秦国,奔向他的大好前程去了。 吕不韦门下客到客卿 至秦,会庄襄王(异人)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說,說秦王曰:“……自秦孝公以來,周室卑微,諸侯相兼,關東為六國,秦之乘勝役諸侯,蓋六世矣。今諸侯服秦,譬若郡縣。夫以秦之彊,大王之賢,犹灶上騷除,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此萬世之一時也。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彊,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 李斯去到秦国,正好赶上庄襄王死了,李斯于是去找当时的相国吕不韦,吕不韦很赏识他,于是他得到了见到嬴政的机会,就对嬴政说现在的局势周王室衰微,诸侯间互相兼并,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现在诸侯臣服秦国就像郡县服从朝廷,您凭借秦国目前的强大还有您的贤德去征服六国,容易的就像扫除灶上的尘土一样,如果现在再不动手,等六国缓过劲合起伙来,到时候纵使像黄帝的才能也吞并不了了。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 A学术、学问 B 邑中的道路 C技能、技艺 D 方法 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 A 文学课 B 理论课 C 基础课 D 应用课 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A 女耳自 B 本刃末 C 武信从 D 江河娶 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

A知智益溢B早蚤昏婚C莫暮反返D信伸畔叛 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 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 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吕氏春秋?知度》) D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诗经?周南?汉广》)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 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它是:A A 《尔雅》 B 《玉篇》 C 《正字通》 D 《康熙字典》 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 A 对文 B 异文C衍文D 互文 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 A 结构助词“的” 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 二、填空题 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

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7、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属于,而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则属于今文字。 8、“布”、“甫”等字的声符是。 9、“此小大之辩也”之“辩”与构成通假字。

古代汉语教案

古代汉语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概括地说,古代汉语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具体地说,古代汉语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汉语,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远古、上古、近古等不同时期的汉语,又包括使用范围有广、狭之分的共同语和方言,还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 语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语言产生的时间,北京大学的叶蜚声教授有个形象的比喻:科学界一般公认生物已有36亿年的历史,叶教授把36亿年缩成一年。一年有360多天,所以: 一天相当于一千万年 一天24小时,每小时相当于42万年 每分钟大约于7千年 按照这三个缩小的尺度来回顾,那就是: 1月1日开始出现生物 12月1日恐龙才出现和死亡 12月25日出现灵长目(哺乳动物) 12月30日出现猿类 12月31日出现人类和语言 12月31日晚上11点,周口店猿人才开始用火 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原始文化遗迹和文字,就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形成的。由此说来,语言的产生至今已有近一千万年的历史。 文字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才产生的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汉字的产生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甲骨文距今3300年。 根据汉语史的分期: 远古汉语————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原始汉语)(公元三世纪以前)(公元四至十二世纪)(十三至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后)汉字产生以前周秦两汉魏晋至唐五代宋元明清五四以后我们开设的古代汉语课,就时间范围来说,远古汉语、近古汉语不是我们主要讲解的范围,因为远古汉语指的是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汉民族语,也就是商代以前的原始汉语,由于那时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的材料,我们无从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也就无从讲起。近古汉语是指元明到“五四”之间的汉语。这个时期的文言文虽然在书面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已出现了像“变文”、语录、话本这样一些古白话,由于它们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比较容易懂,所以我们也不拿它们作为学习或讲解的对象。 就“古代汉语”这门课来说,它的内涵只是包括上、中古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且是上面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言文”。 二、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并不是要去说古话、做古人,而是为了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人运用文言文这样一种书面语,为我们流下了极其丰富的

某古建筑修缮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南江长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及石刻标语修缮项目是依据下列文件、图纸、工程法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经认真研究标准而成。 1、相应的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及国家有关文件法规; 2、《建筑工程及建筑安装、装饰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文明施工安全标化现场管理规定》; 4、有关劳务、治安、环卫、城建等有关政策规定; 5、本公司质量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控制》及《技术标准》; 6、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成都亚林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属出巴中市南江县长赤禹王宫保护修缮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有关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图集,针对本工程特点为快速的完成工程项目而编制的 1.2 本施工组织设计参照的有关规范、标准 1、 GB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2、 GB(2006年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 GB(2008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4、 GB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5、 GB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 GB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 GB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8、 GB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9、 GB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0、 GB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1、 GB 工程测量规范; 12、 GBJ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13、 GB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14、 JGJ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15、 JGJT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16、 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7、其它现行国家规范。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受”写作“授”不得分) 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申义。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5、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6、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7、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如:赵王少,不能蚤起。蚤,通"早",早早地。 8、古今字: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莫\暮其\箕要\腰昏\婚 9、破读字: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10、联绵字:联绵字,又叫联绵词、连语,就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这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1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12、指事(要求举三例):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如:亦、本、末 13、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成一个新字,它们的意义组合表示该新字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例如,“信”字由“人”、“言”组合,表示人言真诚无欺,有“诚实”之意;“休”字由“人”、“木”组合,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有“休息”之意。 14、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二、选择题 1、下列句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晋侯饮赵盾酒。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C今媪尊长安君之位。D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2、下列加线词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范增数目项王。B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C失期法皆斩。D彼秦者……虏使其民。 3、下列句中,“且”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B若属皆且为所虏。C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D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 4、下列句中,介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利泽施乎万物。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5、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D未至,道渴而死。 6、下列词语属于“古义轻今义重”的是()。A诛B感激C怨D病 7、下列句中,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B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C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D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