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注与倾听技术的功能心理咨询技术应用技术中国心理学家网

专注与倾听技术的功能心理咨询技术应用技术中国心理学家网

专注与倾听的技术具有如下功能:
1、建力良好的咨询关系。
2、鼓励当事人开放自己、坦诚表白。
3、专心聆听与观察当事人语言与语言行为,深入其内心世界。
各项功能详述如下:
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咨询员身体与心理的专注与倾听,传递出对当事人的关切与重视.让当事人因为被了解、被重视、被关心而愿意与咨询员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二、鼓励当事人开放自己、坦诚表白
当事人被问题所扰.不但心智混乱,而且对自己失去信心。咨询员的专注与倾听,代表他对当事人的尊重、重视与关心,有如一股新生力量,注人当事人的身心,当事人顿时信心大增,而愿意开放自己,重新振作。咨询员透过语言与非语言行为的回应,来表达身体与心理的专注及倾听,因此能够鼓励当事人开
三、聆听与观察当事人语言与非语言行为深入其内心世界咨询员身体与心理的专注,除了倾听当事人的语言内容外,还注意当事人语调的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强弱,以了解当事人非语言行为的背后意义,所以能够穿透当事人的表面信息,直人当事人的内在世界。

心理辅导过程中的倾听技巧

心理辅导是人际沟通的艺术。它要求辅导教师认真地听受导学生讲话,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地响应其讲话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地自我表露相关经历来增进与受导学生的情合。这一过程通常要求辅导教师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技巧。

倾听技巧(listening)是贯注技巧的关键,也是心理辅导的核心任务之一。基伯森(Gibson,1993)指出: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心理辅导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它要求辅导教师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地思考与反馈之功。因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谈话中那样可以随意插嘴讲话、任加是非评论乃至争辩。与此相反,倾听要求辅导教师在聆听学生讲话的过程中,尽量克制自己插嘴讲话的欲念,不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评断受导学生的主述(除非涉及法律等问题),并以贯注的积极表示来表现辅导教师对受导学生内心体验的认同。因此,倾听也是尊重与接纳的化身。
柯特勒认为,倾听可分两种:①“被动式倾听”意思是用体语(包括点头、微笑、注视、坐姿等)和有限度的语言(如“唔”、“是的”、“我明白”等)向当事人表示,辅导教师正在留心倾听你讲话;②“主动式倾听”,意思是辅导教师用主动的方式使当事人明白辅导教师正在留心倾听。
这两种倾听方

法都力图使学生感到辅导员对他的高度关注。而依照心理辅导专家游黎丽玲所说:倾听是教师用心地听,甚或有不明白或矛盾的地方,亦不打断学生的话题,作用是让学生说出他的想法和感受,在合宜的时候反映学生的感受。当反映学生的感受时,是要简单重复学生本人的感受,而不是关于学生的事实资料。合时宜的反映学生的感受,是可帮助学生更能感受和明白自己的感受环境,使他更容易解决间题。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

一、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者或教育者与来访的当事人或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帕特森曾写道: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种人际关系,请注意,我不是说咨询或治疗涉及人际关系,我是说它就是一种人际关系。辅导者与来访求助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更是决定咨询与辅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建立良好关系过程中,咨询与辅导人员的态度和相应技术起着主导作用。基本条件是共情、尊重和真诚,除此之外,还有具体化、即时性、对峙等。

(一)共情

又叫共感、同感、移情、同理心等等。所谓共情,就是能体会当事人之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通俗说,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就是共情的形象说法。共情包含同情的成分,但又不是同情,同情不一定会有对对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共情不仅有同情,更有理解。也就是说,在咨询与辅导过程中,辅导员不但有能力正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那些感受的意义,同时还要将这种对这些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由于共情,来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使辅导员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

要准确地表达共情,应注意:

1.要从来访者内心的参照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他的内心世界;

2.要以言语准确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3.可借助非言语行为如目光、表情、姿势、动作变化等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4.表达共情应适时,适度,因人而异;

5.重视来访者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可直接询问对方是否感到被理解了。

(二)尊重

无条件的尊重是指对来访者接纳、关注、爱护的态度,意思是要尊重来访者的现状、价值观、权益和人格。这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使来访者人格产生建设性改变的关键条件。尊重来访者,其意义在于可以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这样的氛围可以使其最大程度地表

达自己,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获得尊重、接纳、信任的来访者来说,尊重和接纳具有明显的助人效果,是咨询成功的基础。

为了要表达尊重,需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一个人,包括他身上的消极面和缺点;

2.尊重意味着以真诚为基础,并非无原则的迁就;

3.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不管男女、贫富、出身、职位;

4.尊重意味着以礼相待,对来访者热情相待,礼仪周全;

5.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6.尊重意味着保护对方隐私。

(三)真诚

即“真诚可信”,它是指辅导者与来访者赤诚相见,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诚心诚意地帮助来访者摆脱心理困惑,从而使当事者产生可信。可靠的信念。这是个别辅导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四)积极关注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要真正做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真的有些困难。辅导者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难免在辅导的过程中会有自己价值,但一般要保持价值中立,这样就要求心理辅导者要能出能进,真正做到一个引导者,而非来访者的拐杖,所以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是无条件的接受他们的做法,而是发挥其中积极的因素,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信任,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有时候咨询者不用说话哪怕只是听也好,因为有时候他们只是想倾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听,并向有利的方向引导,并靠他们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正所谓助人自助吧!

(五)具体化

是指辅导员协助和引导来访者清楚准确地表述他们的观点、所体验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使谈话话题指向具体的事实和细节,使双方讨论的问题更加清晰、准确。有些来访者前来求助时,因为紧张、担忧等原因,常常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所叙述的事件、情感常常是含糊的、笼统的、抽象的。对此,辅导员的任务就是澄清来访者所表述的问题,把握真实情况。没有具体性,辅导员就无法开展针对性工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来访者及问题。

所以要把握具体性,应注意两方面:

1.要澄清具体事实。若来访者所叙述的事件是模糊的,辅导员要设法搞清楚对方所表达的真正含意。

2.要明确词汇概念的具体含义。因为来访者对某些词汇概念的理解不同,使之与其原意相差太远。例如某个学生没有把所想的告诉当事人,结果当事人认为这个学生"很虚伪",这显然使用概念不当。对此要层层解析,予以澄清。

(六)即时性

又称直接性,即刻性,是指辅导员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不要过分注意过去和未来的事件,从而协

助当事人明确自己现在的需要和感受。有些来访者只讲过去经历过的事件或未来的想法,对当前的问题采取回避和淡化的态度,此时辅导员应引导和影响当事人,使之表达出此时此地的感受和想法。即时性的另一层含义是咨询辅导员时时注意自己和当事人的辅导关系,对当事人的反应及时给予回应和反馈。如"你笑了,现在感觉好些了吧?""你现在很难过,是吗?"在英语国家,即时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在整个心理咨询与辅导过程中,更多地使用现在时态。即时性是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必要条件,它可以鼓励来访者更多地直接暴露自我,促进来访者和辅导员进行更多的有效的交流。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来访者及时表述现时的想法和感受,避免过分注意过去和将来。

2.辅导员对来访者与自身的辅导关系要敏感,对来访者的言行要作即时的反应和反馈。

3.在辅导过程中更多地运用"现在"、"这会儿"、"刚才"等此类副词,供来访者时时注意到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

(七)对峙

又称对立、对质、面质等,是指辅导员指出来访者在态度、思想、行为等方面或相互之间的矛盾。来访者在辅导过程中可能会表现为言行不一致,理想与现实不一致,前后表述不一致,感受与结果不一致等情况。对此,辅导员要通过询问技术,协助当事人面对自己的矛盾之处。对峙的意义在于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环境的深入了解,鼓励他们放下包袱,面对现实,实现协调统一。对峙的使用要谨慎和适当,防止影响辅导关系,导致辅导失败。为此应注意:

1.对峙应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之上。

2.对峙可以是尝试性的,使用"或许"、"似乎"等不肯定的词来指出来访者的矛盾可能更好。

3.对峙一定要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避免无中生有,造成伤害,中断辅导关系。

4.对峙不能追求发泄和无情攻击,应注意温和、婉转、适度。

5.对峙要和支持结合起来,没有支持的对峙会产生危害,而没有对峙的支持则是贫血的。

二.倾听的艺术

会谈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形式和手段,会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会谈中的信息主要有两种:一是认知性的,一是情绪情感性的。认知性信息主要包括事实、行为、观点、意见等,可以称之为内容。情感性信息主要包括心理感受、情绪、情感等,其共同特点是体验。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有两种: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作为心理辅导人员在辅导过程中所做的事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接收、理解来访求助者的认知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另一方面是对此作出反应,即发出言语信息

和非言语信息。

会谈不仅仅是交流信息,还是会谈双方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人际关系。对于心理辅导人员来说,每一次辅导都是一次会谈,并通过会谈来达到影响和帮助来访者的目的。有效的会谈是需要技巧的,所以要提高辅导效果,就必须要掌握会谈技术和技巧,其中倾听是非常重要的技术。

倾听并不是简单地听,它是全身心投入,专注地听。辅导人员对当事人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还要借助各种技巧,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态度。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巧和技术更重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愿意说不愿意听,习惯于说不习惯听。

倾听时应注意以下艺术:

第一, 充分运用开放性提问

在倾听时,通常使用“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事件作出较为详尽的反应,这就是开放性提问,这样的提问会引出当事人对某些问题、思想、情感等的详细说明。在使用开放性提问时,应重视把它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上,只有当事人对辅导员的信任,他才会在提问时作更多的回答。另外要注意问句的方式、语调,不能太生硬或随意。

第二,恰当运用封闭性问题

这类提问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词语发问,让来访者对有关问题作“是”或“否”的简短回答。辅导员使用这种封闭性的提问,可以收集信息,澄清事实真相,验证结论与推测,缩小讨论范围,适当中止叙述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只需一两个词、字或一个简单的姿势如点头或摇头等,简洁、明确。但过多使用封闭式提问,会使来访者处于被动的地位,压抑其自我表达的愿望与积极性,产生沉默和压抑感及被审讯的感觉。所以采用封闭性提问要适度,并和开放性提问结合起来。

三. 影响的技术

辅导人员如能积极投身于会谈过程,主动采用影响对方的技术,那么来访者的改变将会更快,更有效。辅导人员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来积极影响来访者并促其成熟,从辅导关系这一角度出发,这时的会谈就真正成为一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影响的技术有指导、解释、忠告、自我开放等。

1、指导

就是直接指示来访者做什么和说什么,或者如何说如何做,它是最具影响力的辅导技术之一。指导的本质在于直接造成行为改变,它明确地指示学习什么、改变什么,以及如何改变、如何学习,所以指导有强烈的行为取向色彩。尽管一些学派不赞成自指导技术,但不同学派的咨询辅导者都或多或少使用指导。

2.解释


辅导员依据某一理论或个人经验,对来访者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说明和分析,使来访者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问题。解释是最重要的影响技术之一,它可以使来访者的世界观产生认知性的改变。

3.忠告和提供信息

是指对来访者关心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忠告,给予指导性和参考性的信息,以帮助来访者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在与来访者面谈时,提供信息,提出建议,提出劝告都是十分必要的,在职业心理咨询中尤为重要。在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因为学生的经验、阅历、知识有限,提供建议和忠告的价值则更大。但在使用这一技巧时,需注意:第一,防止这一技术技巧给会谈带来潜在的危害。如来访者对建议或忠告不以为然,这会妨碍辅导进行。第二,建议和忠告的话语要含蓄而委婉。例如“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第三,提供的忠告和建议一般不宜太多,过多使用会失效。



4.自我开放

也叫自我暴露,自我揭示等,是辅导员公开、开放、暴露自己的某些经历、经验、思想、情感等,与来访者共享。自我开放,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为来访者树立好的榜样,从而增进来访者自我开放。自我开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来访者表明在会谈时对来访者言行问题的体验,如“我很高兴,你这么信任我”,“我和你一样,感到失望”。另一种形式则是告诉来访者自己过去的有关经历和情绪体验,如“你说的这种情况,我过去也遇到过……”。自我开放需建立在一定的辅导关系之上,而且要适量。过多开放和暴露,就会挤占来访者的时间和开放,并可能超出其心理准备,认为辅导员心理也不太健康。另外,过度开放可能给来访者的心理带来负强化,增加消极影响。

5.影响性概述

指辅导员把自己所叙述的主题、观点、意见等经组织整理后,以简明扼要的形式表达给来访者。当会谈的一自然段落完成或一次会谈结束时,使用概述作为一个小结。影响性概述的作用之一是使会谈显得有结构,富有条理,避免会谈混乱。另一作用是使双方有机会对刚才的谈话作一番检查,强调某些重要内容,加深印象。第三个作用是为下一步会谈的主题做好准备。运用概述时,第一要条理分明,重点突出,第二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四. 非言语技术

会谈并非只是说和听、问和答,人们不仅用口头语言说话,还要通过非言语的表情、声调、姿态、手势等进行交流。心理辅导是言语内容和非言语行为交互作用而达成的,许多时候,非言语行为所表达的信息比言语表达的信息更多、更准确、更真实。

1.目光注视

在人的面

部表情中,眼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辅导员与来访者在会谈时,常会有目光的接触。通常辅导员注视来访者,表示对他的谈话感兴趣,而当辅导员讲话时,与对方视线的接触会少些。

2.形体动作

人的姿态、手势是极为丰富的,是一种特殊的身体语言。作为辅导员在来访者面前,总的原则应是使自己的身体语言融入到辅导过程中,以有利于咨询与辅导。比如,会谈时,辅助一些手势能加强言语表达的含义。



3.声音特征

声音特征指说话的音量、音调、语速、语气和节奏等等。这些特征的变化,对辅导关系的建立和辅导的效果均会产生影响。来访者在听辅导员讲话时,说话的内容对来访者来说是理性化的东西,而从声调、语气中他可以感受到某种情绪和态度,而且由此诱发出来访者自身的态度和感情。那么,作为一个辅导员,其声音能否让对方感到舒服、顺耳、温暖,就特别需要注意了。

4.距离和角度

会谈时,与来访者的空间距离和相对角度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言语行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空间,以保持自己的独立、安全和隐私。侵入这一空间,就会产生不安、焦虑、不满和反抗。辅导中,双方相距太远会使对方产生冷漠、疏远、孤独的感觉。

5.沉默

会谈时出现沉默,并由此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会使双方不知所措,严重时会影响双方继续进行辅导的信心。对此,作为辅导员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惊慌失措,必须立即行动起来,率先打破沉默,引人辅导正题。出现沉默时,辅导员应迅速判断和分析沉默的形式:创造性沉默,自发性沉默和冲突性沉默。(

认真倾听,轻松对话,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倾听与对话。数学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思维的碰撞,追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关系;倾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技能,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有效提问和把握学生心理动向的先决条件。在应用倾听与对话实施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倾听与对话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倾听是前提,对话是根基,有效地倾听才能保证对话的有效进行。
2、倾听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生长点,对话要追求真实、深刻和有序,一定要防止极端自由主义,要做好主体性和主导性的有机平衡。
3、对话要围绕问题展开,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发生多元的碰撞;教师要少用指令性语言,要让学生能够轻松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4、尊重学生表达出的真实看法或意见。在对话过程中,学生要表达的可能是他们的一种偏见,但只要是真诚的,就是对别人和自己负责的表现,所以,偏见并不是对话过

程中必须要消除的障碍,真诚的偏见是对话发生的前提。针对“偏见”展开真诚对话,或许在否定中会使问题解决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这样做,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通过实践探索,我觉得在实施倾听与对话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明确倾听的意义。使学生懂得,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每一个人既是倾听者,又是发言者,倾听是相互的,因为尊重是相互的。其次,要引导学生避免受偏见的影响,保持开放心态,努力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发言者看到别人尊重自己,就能激发他的信心,有助于更好地表达。
2、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倾听。我们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选取各种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素材或话题,创设各种机会促使学生关注他人,倾听他人的想法,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给学生一些倾听的技巧,并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实践这些技巧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倾听能力。
4、教师要以身示范,做个耐心的听众,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还要注意自己在教学中少用指令性语言,要尽量使用有利于对话活动开展的语言,同时结合一些有效对话的组织形式,使课堂对话真正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品质。
5、恰当评价,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自觉向着我们所提倡的方向努力。
在提倡个性张扬的现代教育理念下,“尊重、民主、平等”是其中的核心,倾听与对话也是建立在这理念之上的。学生只有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才能听懂别人的意思,达到交流的目的。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善听”、“多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