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田CO2通量研究的实验与方法

农田CO2通量研究的实验与方法

农田CO2通量研究的实验与方法
农田CO2通量研究的实验与方法

农田CO2通量研究的实验与方法

摘要

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而不可

浓度将比工业化前增加一倍,而农业生忽视的因素,估计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CO

2

产活动已成为加速全球变暖不容忽视的人类活动之一,因此农业碳循环的研究必须得到了发展和重视。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农田CO2通量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这里本文将对农田CO

通量研究的实验与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2

通量,研究方法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CO

2

1 农田CO2通量的研究现状

在现阶段,农田CO2通量的研究属于热门学科,各位学者对此关注都较大。这种现在是现实需要的体现。因为当今社会,人们对环保与温室效应等这些当前热门话题都非常关注。因此,谁能更好地研究这一领域才更有可能对社会做出贡献。

在过去的30年间农业管理以及杂交育种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许多农田管理措的施用使得农田产量增大。但是它却不能使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达到最优。Suyker认为生长季节灌溉可以增加生物量的累积,但是也会使微生物和根呼吸有变大的趋势[1]。

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推测目前所排放的CO2有约25%来自土地利用的变化。由于90年代初全球土地面积近乎40%转化为耕地或永久牧场,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使其CO2的排放大幅度减弱,而土壤呼吸作用排放的CO2却在增加,成为了新的CO2的排放源。农田生态系统是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克让[2]等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类型变化CO2引起的净排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但相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来说[3~5],Baldocch 发现在通量观测网络中对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研究相对较少,通常对农田的CO2通量测定是在有作物的季节测定,在休闲时期CO2的排放观测较少[6]。

现对这一现实,现阶段可行的温室气体减源增汇的农业对策主要包括3个方面:减少化肥用量、增加有机肥;作物品种的选育与推广;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新技术推广。有研究表明[7]:与施化肥的农田相比,不施化肥农田的温室气体综合排放效应下降

15.99%,少施化肥则下降5.9%,不施化肥或少施化肥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佳措施。通过选育高产的优良作物品种,贮备和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提高碳利用率,减少碳损失,进而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1.实验区的选择条件

试验布区的设制要有代表性,其中擅及到许多相关的条件的选择。本文以布设在中国科学院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的试验区为例,将详细介绍其所需要的相关条件。此站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陕甘交界处的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王东村。

1.1具代表性的气候

由于实验区不可能涉及到每个地区,因此所选择实验区的气候必须具有代表性。而布设在中国科学院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的试验区的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偏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这可使得所观测的实验数据更有代表性。

1.2充足的日照

日照是农田作用正常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选择相应的实验区时必须到日照的问题。例如布设在中国科学院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的试验区的年日照时数2226.5小时,日照百分率51%,年总辐射483700J/cm3。其适宜的光照将有利于农田作物地生长。1.3合适的温度

温度一直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着农田作物各生长阶段的健康情况。因此试验区的温度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例如布设在中国科学院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的试验区的年平均气温9.1℃,1月份平均气温-5.0℃,极端最低温度-24.9℃,7月份平均气温22.1℃,极端最高温36.9℃。塬面全年≥0℃活动积温3688℃,≥10℃活动积温3029℃,多年平均无霜期171天。

1.4适宜降水量

水作为生命之源,在农田作物的生长阶段必须为它们提供充足的水,而这又与降水量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实验区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例如布设在中国科学院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的试验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4.1mm,2003年为特大降雨年,降雨量超过800mm。

2观测仪器

农田CO

通量研究中所要观测的数据较多,因此会用到许多仪器。例如测定垂直脉动

2

风速和脉动温度、空气中水汽含量脉动和CO

2

浓度的脉动量等,就可能要用到三维超声波风速温度计(ultra-sonic anemometer-thermometer. 1210R3,Gill Instruments, Ltd.,

UK)、红外开路CO

2/H

2

O气体分析仪(infrared CO2/H2O gas analyzer.Li-7500,Li-cor,USA)

和气压计(barometer)等。而所获得的湍流数据又必须依靠其它仪器帮助传输。例如湍流数据经传输到达控制室,需通过高速采集器(CR5000,Campbell Scientific,Inc.,USA)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以计算获得CO

2

通量数值。又为了尽量减小通量塔对开路涡度相关

系统空气动力学干涉作用,必须将超声风温仪和CO

2/H

2

O安装在1m长的支臂上,并尽可能

垂直于长武站盛行风的方向[8]。由此不难发现,进行农田CO

2

通量研究必须依靠各仪器的

使用,才能保证研究的正常进行。

3 观测方法

测定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方法主要有箱法和微气象学方法。目前普遍认为微气象学方法是长期测定生态系统碳通量的最可靠和切实可行的办法,广泛应用于地表通量研究的仪器还有波文比和闪烁通量仪。

3.1 微气象法

微气象法所测气体通量值是较大范围内的平均值,减少了密闭采样系统采样时带来的误差,同时大大改善了观测结果的代表性,实验装置及观测活动不会干扰被测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观测持续时间较长,能得到被测区域微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进而获得被测气体交换特征的时间变化。微气象法主要有涡度相关法、质量平衡法、能量平衡法、空气动力学法[7],在中国微气象法仍处于研究阶段。

其中涡度相关技术(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是通过测定垂直风速和CO

2

密度脉

动而直接获得植被/大气间的CO

2

通量,被认为是当前最好的微气象学方法,因为它不要求有涡度扩散系数和大气稳定性校正或假定风速的垂直廓线形状等。为研究农田生态系

统CO

2

净交换(NEE)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9]。涡度相关技术的优点就是能通过测量各种属性的湍流脉动值来直接测量它们通量,和其它方法相比,它是一种直接测量乱流通量的方法,不受平流条件限制,是各种方法中较精密而可靠的方法。

3.2 箱法

根据箱内气体与外界有无气体交换的关系,箱法可以分为动态箱法和静态箱法。静态箱法主要分为静态暗箱法和静态透明箱法。静态箱法已有10余年的历史,已经趋于成熟。

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对测量地点自然环境的扰动,对光合有效辐射、温度、湿度以及气体组成等产生的干扰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箱内土壤和植物与空气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为了降低环境因子的变化影响而采用暗箱进行的测定,仅能直接测定土壤作物系统的CO 2呼吸量,不能反映农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CO 2净交换量。透明箱法能够

直接观测农作物对大气CO 2的同化过程,反映了真实同化量,可是受环境因子影响,存在

一定的误差[10]。Pickering and Leadley 研究表明罩箱后明箱内太阳辐射一般较箱外低l0%~20%,并且衰减程度还受箱体的材料、厚度、透光度的影响。

4 数据处理方法

4.1 涡度相关技术基本假设

在进行农田CO 2通量研究时,必然会擅及到涡度相关技术的相关假设。它在通量的计

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涡度相关技术要求仪器应固定在CO 2通量随高度不发生变化的内边

界层即常通量层内。对于常通量层的明确理解,可以通过CO 2的物质守恒方程得到。

常通量层假设要求满足3个条件:①稳态;②测定下垫面与仪器之间没有任何的源或汇(S=0);③在足够长的风浪区内具有水平均匀的下垫面。

4.2 涡度相关技术基本理论公式

4.2.1 CO 2湍流通量

CO2湍流通量对农田CO 2通量研究时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处将对它进行简单介绍。

涡度相关技术应用的最基本理论公式是从雷诺经典定义出发推导得到的,当忽略平均垂直通量时,CO 2湍流通量可定义为[11]:

c

F w s w ρρ''''=? (1) 这里ρ是干空气密度,s ’是CO 2混合比率的脉动,w ’是垂直风速脉动,—代表时间平均。

利用坐标轴系统的旋转迫使w 为0,从而可以消除平均垂直通量。由于大多数传感器不能直接测量CO 2混合比率,而是测定CO 2的密度,因此由于水气和热量对密度脉动效应的存

在,必须对测定结果进行WPL 校正。

4.2.2 净生态系统CO 2交换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的计算在农田CO 2通量计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其研究中一

个重要参数,以下是对其的简单介绍。

当大气热力分层达到稳定或湍流混合作用较弱时,从土壤和植被与大气间交换的CO 2

也就不能传输到测定仪器的高度。在这种条件下观测高度以下的储存项不为零,因此只有在涡度相关测定结果中加入储存项,才能真正评价土壤和植被与大气间交换的CO 2通量。净生态系统CO 2交换定义为[11]: 0()z c e c r N w dz t

ρ?=+?? (2) 方程(5)忽略了CO 2物质守恒方程中的大部分项,尤其是在非理想条件下忽略水平和垂直平流项是有疑问的。但是,目前FLUXNET 内大部分研究人员估算净生态系统CO 2交换量的理论框架是方程(5)。 5 农田生态系统CO 2通量研究影响因素

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特征擅及到摩擦风速临界值,生态呼吸以及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响应。它们能从不同的方面所映出农田CO 2通量的研究结果好坏,对实验有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5.1 摩擦风速临界值

摩擦风速临界值之所以作为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影响因素,是因为它与涡度有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联系。涡度相关法可直接测定植被与大气间CO 2通量,但在夜间大气

层结比较稳定、湍流较弱时,从土壤和叶片扩散的CO 2不能达到仪器测定高度,仪器测定

的精确性降低导致夜间CO 2通量的值偏低。根据摩擦风速u *

与CO 2通量的关系可确定一个临

界u *,,在u *>0.15ms ?1时,CO 2通量随u *的增加而趋于稳定,这些值可以认为是正确的,而

在u *<0.15ms ?1所观测的CO 2通量将舍去。它可以帮助研究人选择对面实验更有用的数据。 5.2 生态系统呼吸

生态系统呼吸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CO2通量的变化情况,它与整个研究过程有着重要的联系。

5.2.1生态系统呼吸

人们通常用生态系统呼吸来说明一个生态系统的CO 2排放,它实际上包括了土壤呼吸

和植物地上部分呼吸,而土壤呼吸又包括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植物根系呼吸。影响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因子主要有:温度、含水率和有机质。温度影响微生物分解过程,通过研究发现较高温度下的微生物优势种群能够分解较低温度下微生物种群所不能利用的有机物,且证实了微生物种群组成和结构确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研究表明,微生物呼吸速率一般在接近土壤田间持水量(或体积含水量占总孔隙的60%)的情况下最大,含水量在此之下时,呼吸速率与含水量正相关,反之负相关。有机质中易降解部分是土壤呼吸的主要碳源,干湿交替处理的CO 2排放比持续淹水少了近一半。影响植物根系呼吸的因

子有温度和水分,研究证明细根呼吸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

5.2.2 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响应

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的响应特征通常可以用Lloyd&Taylor方程,Van’t Hoff方程,Arrhenius方程描述,这些呼吸方程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6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研究影响重要性

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研究对现今的温室效应及农田作物生态头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农田作用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情况,同时人们也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态时期CO2通量的变化情况来判断作物的生态情况,以此来保证农作物健康的生长和高产量的生产。

而且尽管现在通量观测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要揭示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变化机理,准确地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适应和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集成性研究,仍然需要开展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

农田作物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板块在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占据显著地位[12]。农作物拔节期是植物营养器官旺盛生长、生殖器官逐渐分化形成的时期,也是植物CO2排放量较大的时期[13]。拔节期农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研究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6总结

尽管现在通量观测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要揭示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变化机理,准确地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适应和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集成性研究,仍然需要开展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而充分的了解现有的通量研究方法,将更有助于将来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点毫无疑问的。

参考文献

1 Suyker A.E.et al, Growing season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in irrigated and rain fed maiz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2004,124:1-13.

2 李克让编著.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气象出版社,2002:133-154.

3 张旭东,彭镇华,漆良华等.生态系统通量研究进展.应用生态学报,2006,16(10):1976-1982.

4 王文杰,于景华,毛子军等.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03,22(5):102-107.

5 Aubinet M,Grelle A,Ibrom A et al.Estimates of the annual net carbon and water exchange of European forests:The EUROFLUX methodology.Advance Ecology Research,1999.30:113-176.

6 Dennis D,Baldocchi,Christoph A et al,Seasonal variation of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rates above and below a boreal jack pine forest.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1997,83:147-170.

7 周广胜编著.全球碳循环(第一版).气象出版社,2003:162-189.

8 李双江.黄土塬区农田生态系统水、热、碳通量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9 Xuhui Lee.On micro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of surface-air exchange over tall vegetatio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1998,91:39-49.

10 朱咏莉,童成立,吴金水,等.透明箱法监测稻田生态系统CO2通量的研究.环境科学,2005,26(5):8-14.

11 冯秀藻,陶炳炎主编.农业气象学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120-135.

12 于沪宁,刘萱.麦田CO2密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中国农业气象,1990,11(8):18-21.

13 于沪宁,刘萱.麦田二氧化碳流的研究.中国农业气象,1989,13(9):10-12.

社会研究方法2016.10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其他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表明社会研究具有( D ) A.目的性B.经验性C.理论性D.社会性 2.以思辨为主要方法的研究是( D ) A.社会科学研究B.历史研究 C.心理学研究D.哲学研究 3.应用性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C ) A.“是什么”的问题 B. “为什么”的问题 C.“如何做”的问题D.“怎么样”的问题

4.通过调查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宝山钢铁公司等几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情况,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的基本情况。这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抽样调查B.重点调套C.定性调查D.典型调查 5.研究选题时,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对一个旧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一选题原则体现了( C ) A.研究领域的新颖性B.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C.研究视角的新颖性D.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6.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研究者要直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比较常用的研究方式是( B ) A.调查研究B.实验研究 C.文献研究D.实地研究 7.从内容上看,社会理论是( A ) A.对客观社会现象实质和规律的认识 B.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概括 C.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抽象概括的形式 D.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方式 8.与一般自然界的因果关系相比,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A ) A.具有概率性特点B.具有必然性特点 C.通常可直接观察D.通常可直接测量 9.从“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和“张三是人”这两个命题推导出“张三会死”这个新 命题,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中的( A ) A.演绎推理原则B.经验归纳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此题回答正确 1. A. 概念 2. B. 命题 3. C. 指标 4. D. 关系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此题回答正确 1. A. 意向特征 2. B. 行为特征 3. C. 状态特征 4. D. 年龄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访问对象的重点 2.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3. C. 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4. D. 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正相关 2. B. 负相关 3. C. 直线相关 4. D. 曲线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此题回答正确 1. A. 比较测量 2. B. 复本测量 3. C. 三角测量 4. D. 准则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此题回答正确 1. A. 信度审核 2. B. 效度审核 3. C. 资料校正 4. D. 资料分类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 B. 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3. C. 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4. D. 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此题回答正确 1. A. 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 B. 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 C. 适用调查对象范围广 4. D. 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此题回答正确 1. A. 自愿原则

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 第一单元:导论 1?社会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经验性,实证性。 3?社会研究的基本特征: 1研究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地。 2 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4?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人的特殊性。2?研究的干扰性。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5?保持客观性的困难5?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 1?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2?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3?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4?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5?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6?社会研究方法论: 1实证主义方法论(定量研究) 2人文主义方法论(定性研究) 7?社会研究过程的两项任务:资料收集和分析(具有专门性,技术性,操作性) 8?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1)方法论:哲学基础,逻辑,范式,价值,客观性。 2)基本方式: 1调查研究:包括抽样,问卷统计分析,相关关系(统计分析--定量) 2实验研究:包括操纵与控制,实验组,控制组,前侧,后侧,实验刺激,因果关系(统计分析--定量)3实地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研究者的角色,投入理解,扎根理论(定性分析--定性) 4文献研究:包括内容分析,编码与解释,二次分析,现有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定性) 3)具体方法技术:问卷,结构式访问和无结构是访问,局外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9?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定量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要求,才具有价值。{孔德,涂尔干}(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定量研究) (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定性研究) 10研究的主要阶段: 1选择问题阶段:主要任务--a ?选取研究主题 b.形成研究主题 2研究设计阶段:为实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3研究的实施阶段,就是资料的收集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

浅谈四种社会研究方法

浅谈四种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简述 (一)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使用结构式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一是在对大量个案作分类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由于资料的格式是统一的,将所有被调查到的个案资料汇总就能得到一些统计数字,因此统计调查得来的资料一般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分析可描述调查样本的一般状况,也可以进行分类描述。在分类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者还可以探求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统计调查法可用于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也可用于探索性研究。这种方法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成为理论检验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 (二)实地研究。实地研究是不带假设直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实地研究得到的资料通常是无法统计汇总的文字资料,如观察、访问记录,除此之外同时还包括未形成文字的感性材料,如现场的体验和感性认识。实地研究与单纯的调查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收集资料的活动,还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思维加工,从中概括出理性认识。实地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研究从观察开始,然后得出暂时性的结论。这种结论又知道研究者进一步观察,获取新的资料,再得出新的结论或完善原有的结论。实地研究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通常集中关注于某一个案,主要采用无结构的观察和访问来进行资料收集。 (三)实验。通过实验法收集到的资料与统计调查很相似,都可以分类汇总和统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统计调查是在自然环境中,而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观测或询问;(2)统计调查所得到的不同的变量值是调查对象本身固有的,而实验则是人为施加某种刺激,使调查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实验的设计方法很多,最典型的实验设计是将调查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观测他们在实验前后的变化。由实验法收集的数据资料是精确量度的,以便能反映出调查对象的细微差异。数据资料的分析主要使用统计方法。在社会研究中,实验法主要用于社会心理学和小群体的研究。 (四)文献研究。在社会研究中,文献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指在初步探索阶段需查阅文献,为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做准备,而且指在无法直接调查的情况下利用文献资料开展独立研究。文献研究的特点在于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不会产生由于这种接触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1.着重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没有主题的,不受任何时间条件限制的记录法是:(A ) A.轶事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连续记录法 D.间接记录法 2.一项研究能够稳定反映实际水平的程度称为(B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了解不同性别4岁独生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抽样方法是(A ) A.随机抽样 B.多级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体抽样 4.我国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方法是(A ) A.中图法

B.科图法 C.人大法 D.国会法 5.某研究者计划从1000人中抽取200人作为样本,他按抽样比率为K=1000/200=5,随机选出一个少于5的数,每隔5人选一个,直到选够200人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B ) A.类型取样 B.分层随机取样 C.简单随机取样 D.系统随机取样 6.一般把性别、学校规模、家庭教养方式等变量规划为(B ) A.连续变量 B.自变量 C.间断变量 D.定量变量 7.由右图测量的结果,可知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A ) A.信度高,但效度不高 B.信度高,效度也高 C.信度不高,效度高 D.信度、效度都不高

8.属于三次文献的是(D ) A.论文 B.档案材料 C.书目 D.动态综述 9.某研究者欲研究有“口吃”现象的幼儿的个性特征,他应该选择的抽样方法是:(B ) A.分层随机取样 B.定额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多级抽样 10.德国学者(C )1903年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A.杜威 B.梅伊曼 C.拉伊 D.普莱尔 11.定性观察最基本的记录方式是(A ) A.田野笔记 B.日记描述

2018年10月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是 A.社会研究总体 B.社会研究对象 C.社会调查对象 D.社会研究范围 2.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等具有主观评价,这被称为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价值中立 D.价值关联 3.要使社会研究的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则该项研究必须具有 A.理论性 B.社会性 C.规范性 D.多样性 4.某项社会研究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该项研究属于 A.理论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探索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5.同组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丽发生变化的研究,这里的“同一批研究对象”是指 A.对象是同一时期的即可 B.对象是同一类型的即可 C.对象必须是相同的、不变的 D.对象必须是随机抽取的 6. 定性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 功能主义 B. 科学主义 C. 实证主义 D. 人文主义 7. 社会研究选题要求具有新颖性,其中最高层次的新颖性是 A.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B. 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C. 研究领域的新颖性 D. 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8. 在社会研究中,对整个研究起着规范方向作用的是 A. 研究目的 B.研究内容 C. 研究方法 D.研究对象 9. 研究者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在考虑这一特征时短暂忽略其他特征,这是指 A.理论检验 B.理论概括 C.理论抽象 D.理论模型 10. 研究者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实性,理论检验的第一步是 A. 提出理论模型 B. 进行经验检验 C.进行理论构建 D. 进行命题推演 11. 在一个900人的总体中,用等距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包含20人的样本,抽样间距是 A. 35 B. 40 C. 45 D. 55 12. 在量化测量中,测量指标的精确度是用测量层次来衡量的,测量层次按精确度由高到底排列,依次为 A. 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比测量---定类测量 B. 定距测量---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C. 定比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类测量 D. 定比测量---定距测量---定序测量---定类测量 13. 对所测对象的复合变量的各个方面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触雷的测量工具是 A. 量表 B. 指数 C. 问卷 D. 指标

2017年4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考试真题

2017 年4 月自考《社会研究方法》考试 真题 以下为大家带来的是2017 年4 月《社会研究方法》考试真题,各位小伙伴们可以自行参考练习。 全国2017 年4 月高等教育自考社会研究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3350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 在当代社会中绝大多数调查研究活动都是以有组 织的方式进行的,在社会调查活动中需要有各种机构和 各类人员的分工合作。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 目的性 B. 社会性 C. 应用性 D. 理论性 2. 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研 究部门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按照合同从社会研究项目 的委托者那里获得研究项目,按照委托者的要求完成社 会研究任务,并向委托者提交研究报告。它们在这里所 体现的角色是 A. 社会研究的资助者 B. 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 C. 社会研究的创设者 D. 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

3. 关于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均可了解到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 B. 横向研究比纵向研究更容易做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 C. 纵向研究一般比横向研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费 D. 同组研究同时适用于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 4. 从研究内容上看,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差别是 A. 描述性研究在内容上比解释性研究更加集中 B. 描述性研究在内容上不像解释性研究那样面面俱到 C. 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比描述性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D. 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比描述性研究更具综合性 5. 研究者在选题时要确定题目是宏观的、中观的还是微观的。这个工作属于 A. 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 B. 确定研究的角度 C. 确定研究题目的层次 D. 确定研究的目标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及答案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B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D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D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B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C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6.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手段),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方法(手段)是( D ) A.访谈调查 B.测量调查 C.表格调查 D.问卷调查 7.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A ) 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B.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8.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 )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总体效度 D.生态效度 9.欲表示离散型的数据资料,首选的统计图类型是( A ) A.条形图 B.圆形图 C.线型图 D.直方图 10.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 D ) 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 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 11.应用归纳法来得出研究结论,这一方法可追溯到( B )。 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试验研究方法

复习思考题 概述 1.试述工艺试验研究按规模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与联系? 答:试验研究按试验的规模分为三类:实验室试验、半工业性试验、工业性试验。 2.研究性试验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研究性试验包括那几个步骤? 答:通过实际试验,了解特定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结果。 研究性试验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实际试验,了解特定过程的影响因素和结果。 研究性试验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1)探索性试验研究是在广泛的范围内,通过试验,了解有哪些因素会对过程产生实际的影响,以及相关参数的大致范围。 (2)优化试验研究是在探索性试验或经验参数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试验,寻找各参数(影响因素)的最佳值或其影响作用的显著性。 (3)结果验证试验研究是在理论分析和优化试验基础上,通过试验来验证理论分析与优化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和重现性。 例,重介质分选过程影响因素研究;煤泥浮选药剂优化试验研究等。 第一章试验设计 1. 试验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哪几种? 答:可控因素、标示因素、区组因素、误差因素。 2. 试述分割试验设计的特点。 答:(1)突出主要因素,提高试验精度。(2)方便试验,节省试验费用。 (3)数据不独立。 注:下面四个题的举例说明,书上例题内容过多或者不好总结,故没有写。自己可以看书小结一下,带来不便,请见谅~ 3.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多因素逐项试验设计? 答:多因素逐项试验设计有很多叫法,如一次一因素法、多次单因素法。具体表述为:在多因素试验中,先将多因素中的其他因素设定于特定水平上,然后就某一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的条件试验,并找出该因素的最优水平;这样,再依次找出其他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各因素最优水平组合在一起就是最优试验条件。 4.什么是黄金分割试验设计?举例说明。 答:黄金分割试验设计就是在预定试验范围内采用0.618黄金分割原理安排新试验点,直到找到最佳试验结果为止,因而又称0.618试验设计。黄金分割就是在特定范围内寻求黄金分割点(k)及其对称点(1-k)。在0-1的试验范围内,黄金分割点(k)为0.618,其对称点(1-k)为0.382。

《社会研究方法》讲义教案第7章实验法

第七章实验法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实验法和观察法都是现场法,它们的区别在于:观察法是在自然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而实验法则是在研究者有意改变或设计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实验法的依据是自然和社会中现象和现象之间相当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因而当我们能假设现象X和现象Y相关,并且可以假设现象X的作用是引起现象Y变化的原因的话,我们在社会科学中就可以采用类似于自然科学中广泛使用的实验研究的方式来探索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7.1 实验法及其特点 一、社会现象研究中的实验 讲到实验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实验室实验。在社会现象的研究中,实验室实验也不鲜见,特别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然而,并不是所有实验都需要实验室。实验固然也是我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方式,不过社会调查研究更多采用的是所谓实地实验,即在日常社会事件中进行的实验。 二、实地实验及其特点 在社会研究中,实验主要是在研究现场中进行的,资料搜集与研究过程同步;实验的基本目标是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所以在社会研究中,实验的概念是狭义的。就此而言,实验法也就有了以下几个特点:(1)实验法是在非自然状态下观察研究对象;(2)实验研究必须在两变量之间建立起因果假设;(3)实验研究旨在探索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但是并不是两现象之间只要存在因果联系,就能用实验法加以研究;(4)实验研究可以把某一特定因素从复杂关系中分离出来,以便于分析这一特定因素的效果;(5)在社会研究中使用实验法,基本上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所以多为实地实验。 实地实验不同于实验室实验,实验环境和实验变量都难于控制,其根本原因是实验者和实验对象都是有意识的人,因而实验结果很容易受到来自实验者和实验对象两方面的主观影响:⑴实验者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只注意那些与假设一致的现象,而忽视那些与假设不一致的现象,从而使观察结果偏离实际情况;⑵实验者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诱导或暗示实验对象,使实验对象迎合实验者期望,与假设一致的现象故而会较多发生,从而使观察结果偏离实际情况;⑶实验对象有可能因为自己是实验对象而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观察结果偏离实际情况;⑷实验对象在知道了实验的目的和内容后,其心理和生理有可能发生某种微妙变化,从而使观察结果偏离实际情况。 三、实验的构成 实验从类型上看,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之分外,还有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等之分。但所有实验的构成是相同的,即都由三个要素所组成: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 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B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2.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是( D ) A.基础研究 B.描述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预测研究 3.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D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B ) A.描述记录法 B.日记描述法 C.轶事记录法 D.连续记录法 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C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6.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手段),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方法(手段)是( D ) A.访谈调查 B.测量调查

C.表格调查 D.问卷调查 7.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A ) 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B.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8.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 ) A.内在效度 B.外在效度 C.总体效度 D.生态效度 9.欲表示离散型的数据资料,首选的统计图类型是( A ) A.条形图 B.圆形图 C.线型图 D.直方图 10.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 A ) 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 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 11.应用归纳法来得出研究结论,这一方法可追溯到( B )。 A.亚里士多德 B.培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12.首次提出“实验科学”概念的人是( A )。 A.培根 B.梅伊曼 C.拉伊 D.冯特 13.教育定义的规则要符合( A )关于定义的基本规则。 A.逻辑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美学 14.在研究中,研究方法及其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指的是( A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5.假设检验分为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不属于参数检验的有( D )。 A.Z检验 B.T检验 C.F检验 D.X2检验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2017年10月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 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研究方法试卷 (课程代码03350)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

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要求所有关于社会的知识应当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纯粹思辨的基础上。这体现了社会研究的 A.目的性 B.经验性 C.理论性 D.应用性

2.下列属于集合概念的是 A.老年人B.贫困者C.残疾人 D.国家 3.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A.实地考察、研究设计和请教专家 B.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假设检验 C.实地考察、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D.研究设计、请教专家和查阅资料 4.关于个案调查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调查的结论确定B.个案调查的结果可以推论总体 C.个案调查需要科学的抽样

6.关于选题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的选题可以使有限的研究资源集中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上 B.研究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内容规定着选题 C.研究题目一旦确定,后面各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必须完全按照选题阶段确定的目标、视角及方向进行 D.选题过程的质量对研究工作的整体质量影响不大 7.下列研究对象中,可以定位在个人层次进行分析的是 A.家庭 B.组织 C.外来工群体 D.非正式群体

研究方法作业

2014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业 姓名学号专业分数 一、描述统计(10分) 表1是10名学生四门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这其中标准差最大的体育,该标准差等于 3.6993 。英语成绩的中位数等于78 。 表1 学生四门课成绩表 学号性别高等数学英语大学物理体育 1 女78 80 75 86 2 男90 64 67 85 3 女87 78 77 58 4 女6 5 90 70 87 5 男89 88 95 80 6 男70 56 90 90 7 女89 90 90 87 8 女86 70 54 83 9 男90 75 87 88 10 男80 78 71 81 二、差异检验(每题15分,共45分) 1.从某学校初一(1)班和初一(2)抽取男生和女生各5名参加语数外三门课程竞赛,成绩如下表2,请画出差异检验表分析各科成绩有无班级差异和性别差异? 表2 初一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表

班级检验: 独立样本检验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标准误差语文 假设方差相等.140 .713 4.149 18 .001 10.600 2. 假设方差不相等 4.149 17.306 .001 10.600 2. 数学假设方差相等.057 .814 4.229 18 .001 13.100 3.假设方差不相等 4.229 17.976 .001 13.100 3. 外语 假设方差相等.010 .922 .759 18 .457 2.800 3. 假设方差不相等.759 17.816 .458 2.800 3.语文成绩:t=4.149 , p=0.001 有班级差异,1班比2班好 数学成绩:t =4.229 , p= 0.001 有班级差异,1班比2班好 外语成绩:t =0.759 , p= 0.457 无班级差异 性别检验: 语文成绩:t = -2.636 , p= 0.017 ,有性别差异,女比男好 数学成绩:t =0.767 , p= 0.453 ,无性别差异 外语成绩:t = -3.672 , p= 0.002 ,有性别差异,女比男好

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第一次作业习题答案解析

习题答案 1.设用三种方法测定某溶液时,得到三组数据,其平均值如下: 试求它们的加权平均值。 解:根据数据的绝对误差计算权重: , , 因为 所以 2.试解释为什么不宜用量程较大的仪表来测量数值较小的物理量。 答:因为用量程较大的仪表来测量数值较小的物理量时,所产生的相对误差较大。如3.测得某种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为 ,试求其相对误差。 解: 4.在测定菠萝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试中,测得每100g菠萝中含有18.2mg维生素C,已知测量的相对误差为0.1%,试求每100g菠萝中含有维生素C的质量范围。 解: ,所以 所以m的范围为 或依据公式 5.今欲测量大约8kPa(表压)的空气压力,试验仪表用1)1.5级,量程0.2MPa 的弹簧管式压力表;2)标尺分度为1mm的U型管水银柱压差计;3)标尺分度为1mm的U形管水柱压差计。 求最大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1)压力表的精度为1.5级,量程为0.2MPa, 则 2)1mm汞柱代表的大气压为0.133KPa,

所以 3)1mm水柱代表的大气压: ,其中 ,通常取 则 6.在用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过程中,对产酸率(%)作6次评定。样本测定值为3.48,3.37,3.47,3.38,3.40,3.43,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标准差s、标准差、样本方差、总体方差、算术平均误差和极差 。 解: 7.A与B两人用同一种分析方法测定金属钠中的铁,测得铁含量( )分别为: 分析人员A:8.0,8.0,10.0,10.0,6.0,6.0,4.0,6.0,6.0,8.0 分析人员B:7.5,7.5,4.5,4.0,5.5,8.0,7.5,7.5,5.5,8.0 试问A与B两人测定铁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 解:依题意,检验A与B两人测定铁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采用F双侧检验。根据试验值计算出两种方法的方差以及F值: ,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

动物实验方案设计 动物实验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以下小编为你整理了动物实验方案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实验设计就是拟定实验方案,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对研究方案作合理的安排,以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采用适当的研究实验次数,减少实验的成本并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提高实验研究的可靠性,从而实现研究的目的。 研究设计包括专业设计与统计设计两个部分。统计设计主要是依据研究目的,从研究的现况条件出发,规定研究因素、选择效应指标、确定研究对象的引入方式方法和规模,拟实施的方法、方案,及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模式,直至结果的解释,进行系统的安排,使其消耗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获得可靠的信息与结论。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为:实验单位、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 (1) 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单位等同于实验对象、受试对象,在动物实验中的动物即为实验单位。 (2) 处理要素: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施加于实验单位,在实验中需要观察并阐明其效应的因素,是实验单位分组的标志。而非处理因素则是指实验中非人为施加的、与处理因素同时存在,同样可以使受试对象产生实验效应的因素,如实验动物的雌雄、体重等因素。突出研究因素的主导作用,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作用,可以通过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法,尽量使非处理因素在各处理组中的分布

达到一致或均衡,以便分离出处理因素的效应。另外,处理因素的施加方法、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在整个实验中应始终保持不变,以保证实验结果评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是研究结果的最终体现,其基本要求客观性、特异性、灵敏性和精确性。 (3) 实验效应: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动物后,出现实验效应,一般是用各种指标来反映的。指标按其性质可分为计数( 含等级) 指标和计量指标,计数指标如“是” “否” “有” “无”,“阳性” “阴性”,“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存活”“死亡”等。计量指标指可测量( 含间接测 量 ) 的指标,如很多检查和检验指标。 在对指标进行观察时应注意: ①实验效应的观察应避免偏性。研究者的心理往往偏于 阳性结果,为了消除或减少测量偏差,设计时常采用盲法。 ②应注意处理和效应的关系:处理与效应之间存在一定 的关系,如剂量反应曲线。做实验应选择一个合适的实验剂 量。 实验设计的三大原则即为重复 (replication) 、随机化(randomization) 和对照 (control) ,这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排除非处理因素的作用,控制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提高实验效率。 (1) 重复原则 (重复稳定性 ) :能够充分重现的实验,才能称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评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研究是探讨未知的过程,这是科学研究的B特点。 A 客观性 B 创造性 C 继承性 D 控制性 2、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儿童或一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或教育规律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是C A纵向研究 B横向研究 C 个案研究 D成组研究 3、核查资料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属于B A 计量审核 B 逻辑审核 C 资料审核 D 资料评定 4、从被试多种多样的行为中选出一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在自然的情境中等待所要观察的行为出现,记录这一行为的全貌是B A 时间取样观察 B事件取样观察 C 轶事记录法 D 系列记录法 5、不能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是D A 真实验 B 前实验 C 确认性实验 D 准实验 6、在问卷中A是对研究课题的高度、简洁概括的反映。 A 标题 B 前言 C 指导语 D 结束语 7、从一个或若干个概念入手,找出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明确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表现是问卷理论建构的B A 因素分析方式 B 理论推导方式 C 实证标准方式 D 逻辑分析方式 8、下列哪种问卷回答方式适合于问卷的定性分析B A 量表式 B 填空式 C 选择式 D 排序式 9、把阅读文献所得的信息资料抄下来是积累文献中的A方法。 A 抄录式 B 提要式 C 札记式 D 标记式 10、A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A 外审 B 内审 C 互证 D 核查 11、在行动研究中,研究的动力来自实际工作者,他们自己提出并选择研究的问题,自己决定行动方案属于B A 合作模式 B 支持模式 C 独立模式 D 内隐模式 12、三角分析属于行动研究中的 D方法。 A 观察陈述法 B 自我报告技术 C 情境分析法 D 批判反省法 1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很难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一般都是进行现场实验。这是因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具有B 特点。 A 多因素 B 实践性 C持久性 D 控制性 14、将同一研究课题应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探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共同规律,这是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D 趋势。 A综合化 B 生态化 C 现场化 D 跨文化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平时 作业及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作业一成绩:批改老师: 一、填空 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三大类型。 2、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物质手段、研究对象、思维加工的形式和方法、理论工具)这几个要素。 3、模拟方法的基础是(模型与原形之间的相似),具体研究可进行(数学模拟),(物理模拟)和(功能模拟 )三种模拟。 4、科学方法论作业科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大体上包括四个层次:(各种技术手段和操作规程)、(具体学科门类的共有方法)、(各学科共有的方法)和(哲学方法)。 5、(观察)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 6、假设具有两个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推测)的性质。 7、(问题的定位)是指对研究问题在科学系统、层次中所处位置的分析,这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步。 8、(问题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研究。 二、名词解释 1、科学:一般的定义是指: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依据这个定义,可以这样理解教育科学:它是指关于正确反映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2、科学研究: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是指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加以调查、审查、讨论及思考,然后分析和综合所得的结论或结果。狭义的研究是指以严密的方法探求某项事实的原理,获得正确、可靠的结果,本书所讨论的教育科学研究,包含广义与狭义理解的研究。 3、科学方法:是使科学研究正确进行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要保证科学研究的正确进行,也就是使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可靠,准确,能说明所要探讨的问题 4、假设:是对于一定范围的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或原因的一种推测性的说明方式。假设具有两个特点:①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②具有推测的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科学与技术两者的定义不同。其二,技术的根本职能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和利用,即在于设计和制定用于生产,运动,通讯,科研及生活等方面的工具和手段,它着重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实际任务,而科学是系统知识理论,是发现目前早已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规律,科学提供应用理论,而技术则是创造发明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东西之手段或规则,是将理论变成现实。其三,在很多情况下技术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是科学的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试题(精品文档)_共5页

社会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介绍测量的4种层次并举例。 答:(1)定类测量:又叫类别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最低的一种。即将研究对象的不 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确定其类别。其数学特征主要是等于或不等于。如:社会研究中,对诸如人们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特征的测量。它们分别将被研究者划分成“男女、工人、教师、商人……”等各种不同的群体或类别,且每一类别都是穷尽且互斥的,即既是相互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情况包罗无遗。 (2)定序测量:又叫顺序或等级测量,可以按某种特征或标准将对象分为强度、程度或 等级不同的序列。其数字特征是大于或小于,它比定类测量高一个层次。比如:测量人们的文化程度,可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是一种由低至高的等级排序,还有如:测量城市的规模,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等都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又叫等距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不同的等级,且可以确定它们互相间不同等级的间隔和数量差别。数值特征是加或减。比如:公元年代,智商,温度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加减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0,但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的意义。如说温度为零,并不是代表没有温度,二是 说达到了冰点温度。

(4)定比测量:又叫等比或比例测量。它除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外,还有一个 绝对的零点,即有实际意义的零。它测量所得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外,又能进行乘除运算。如:对人们的收入、年龄、出生率、城市人口等进行的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2. 什么是区位谬误?请举例说明。 答:又叫层次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的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的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的现象。如在以城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的城市的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的城市,呈现出“城市的流动人口越多,城市的犯罪率越高”的趋势。若研究者据此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的犯罪率高”,则犯了层次谬误。因为他的调查资料以城市为单位收集而来,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有关城市的结论,而不能是以有关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的结论。 3. 什么是概念操作化? 答:指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比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主动帮助盲人过街,主动给讨饭者钱物,主动向灾区捐款等就是操作化的一个例子。 4. 我们做研究为什么要抽样? 答:抽样指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选择或抽出样本的过程。在研究中之所以要进行抽样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明:第一,抽样作为人们从部分认识整体这一过程的关键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部分认识总体”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第二,在社会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对象的选取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部分对象作为总体代表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在研究中节省时间,方便有效。

东师学前教育研究方法19春在线作业2

(单选题)1: 确立研究课题的主要原则不包括﹙﹚ A: 迫切性原则 B: 创造性原则 C: 科学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不属于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要求的是﹙) A: 正确性 B: 客观性 C: 规范性 D: 全面性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是判断研究对象具有哪些性质,或者鉴别某些因素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实验。 A: 定性实验 B: 定量实验 C: 实验室实验 D: 现场实验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具有主观综合的性质,包含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宽,浓缩程度高,对研究者直接了解某课题领域的概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A: 零次文献 B: 一次文献 C: 二次文献 D: 三次文献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被研究对象的均匀程度﹙),误差越小。 A: 越均匀 B: 越大 C: 越小 D: 最小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是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A: 教育经验 B: 教育实践 C: 教育认识 D: 教育革新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调查不同年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这属于()。 A: 现状调查 B: 相关调查 C: 发展调查 D: 普遍调查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教师要对学生习作的各个阶段有清晰的把握,这说明的写作教学的原则是()。A: 感悟生活 B: 激发想象 C: 品味佳作 D: 循序渐进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研究的可行性不包含﹙﹚ A: 时机问题 B: 客观条件 C: 个人的研究方向 D: 主观条件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是把问题的答案事先加以限制,只允许在问卷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挑选。 A: 封闭式问卷 B: 开放式问卷 C: 半封闭式问卷 D: 无结构问卷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按研究方法分为﹙﹚ A: 基础研究 B: 调查研究 C: 发展研究 D: 比较研究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下面属于个案研究的特征的有:()。 A: 研究对象的个别性 B: 研究内容的深入性 C: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D: 研究时间的长期性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基本环节包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