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卷 第 期 年 月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张敬伟, 宫兴国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摘 要 )
本文在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指数分解分析和线性
对数回归两种方法, 考察了 期间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实证数据 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没有发挥节能效益,反而促进了能源消费的增长;产业能源效率 提高是河北省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产业结构;河北省;指数分解分析;线性对数回归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
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 。 不同产业的能耗水平是不同的, 如果高能耗产业在 国民经济中比重较大,就会拉动整体能源消费,导 致能源强度(即单位 能耗,是衡量能源利用 效率的重要指标)提高;反之,则会减少能耗水 平,降低能源强度。近些年来,河北省加大产业结 构调整力度, 必将会对能源消费产生较大影响。本 文利用两种方法实证考察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 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及程度, 对于宏观管理部门制定 能源和经济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 落实科学发 展观,实现节能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 河北省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 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特别是 年 代以来, 河北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三大产业 比重已经由 年的 : : 调整为 年的 : : 。尽管受 年以来 新一轮的经济过热的影响, 出现了第二产业比例反 弹上升、 第三产业比例下降的小幅波动,河北省产 业结构从总体上呈现不断优化的态势。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一个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张敬伟( 基金项目 河北省科技厅项目(
显著特征就是结构偏重,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中, 高耗能产业占较大比重。 钢铁、石化等支柱产业作 为河北省“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同样也是 能耗大户。据统计, 年钢铁工业能源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占全省能源消费量的 %; 达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是全省万元 能耗的 倍。 钢铁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每 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拉动全省万元 能耗提高 个百分点。因此,当前河北省经济对于能源的 依赖度仍旧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在河北省能源消费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 ( 能耗总量缺口较大, 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河北全省 一次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目前已不足 %。这 意味着河北能源对外依存度在上升, 能源约束局势 十分严峻。 )能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例如,与 ( 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主要耗能产品单耗较高,如火 电供电煤耗高 %, 吨钢可比能耗高 %, 水泥 综合能耗高 %,合成氨综合能耗高 %。 ) (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全省 个设区城市除秦皇岛 外,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污染 物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 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 - 倍, 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 倍 。
) 、河北省教育厅项目( )阶段性成果 -) ,
-) ,男,河北卢龙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宫兴国(
男,内蒙赤峰人,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张敬伟 等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显然,当前的河北省经济还是典型的“费能 型”经济,能源消费形势非常严峻。有很多学者强 调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能源消费的最为重要的因 ,那么,河北省近 年的产业结构调 素之一 整对于能源消费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未来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方向?这 都是亟待回答的关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本文 将试图利用两种科学的方法、 以实证数据为依据给 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示总产出结构的影响或经济结构的影响,△

示产业能源强度(或纯粹能源强度)的影响, 为 残差项。 利用广泛使用的拉式指数方法, 能源消费总量 的变化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因素的作用: △ △ △ 其中, 和 是第 年和第 年的总产出, 和 是第 个产业部门在第 年和第 年在总产出中 所占的份额, 和 是第 个产业部门在第 年和 第 年的能源强度。由于拉氏指数方法的缺点在于 分解不完全, 存在残差项 ) 因此, ( 。 根据 ( )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完全分解。即,把 上述的△ 和△ 分别定义为: △ △ 可见, 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就能够完全分解为 总产出、产出结构和产业能源强度的影响。 我们搜集了《河北统计摘要》 《河北经济年 、 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 、 《河北省节约能源 “十 一五” 专项规划》 中有关 年间总产出 (用 表示) 、三大产业增加值数据以及三大产业的 能源消费数据 (见表 ) ,据此可进一步计算 出产出结构(三大产业的比例结构)和三大产业的 能源强度(产业增加值 产业能源消费)等数据。
二、基于指数分解分析法的分析
指数分解分析法( )自 中后期以来在能源研究领域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了统计指数的 基本原理,考察当其他影响因素保持不变,对目标 变量产生影响的某一个影响因素从基期发展到报 告期时,对目标变量的影响。通过这一方法,可以 考察各个影响因素对目标变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一)绝对数量分析 在绝对数量分析中, 影响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可以分解为: 经济产出、产出结构以及产业能源强 度。具体方法可表述如下 : 设 和 是第 年和第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 自 第 年到第 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即 △ ,可以被分解为: △ △ △ △ 表示总产出或经济总量的影响,△ 表
表 河北省 —
年间的产业增加值与能源消耗数据
总量
第一产业能源消耗 第二产业能源消耗 第三产业能源消耗 第一产业增加值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注:能源数据的单位为万吨标准煤,经济数据的单位为万元。
基于以上数据和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上述三方面的影响(见表 ) :
表 — 年河北省累计的能源消费变动(单位:万吨标准煤)
总产出变化引起的能源消费变动 产出结构变化引起的能源消费变动 部门能源强度变化引起的能源消费变动 累计能源消费的实际变动 注:加号表示能源消费的增长,减号表示能源消费的下降。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由上表可知,如果其他因素不变, 单纯总产出 变化带来能源消费量的增加量为 万吨标 准煤, 单纯产业结构变化带来能源消费量的增加量 万吨标准煤, 而单纯部门能源强度变化 为 万吨标准煤, 显 引起的能源消费减少量为 然, 在河北省 - 年间累计的 万 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量实际增长中, 部门能源强度 变化带来了能源的节约, 而结构变动没有产生节能 作用,反而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长。 (二)相对份额分析 如果不考虑经济产出的影响, 单独考察后两者 的影响, 那么问题就转变为对河北省总体能源强度 ) 变化的分解分析研究。 ( 十年来,河北省总体能源强度呈不断下降趋势, 年已降至 吨标准煤 万元。 下面我们将利 用指数分解分析法对河北省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 进行分解, 考察这些年来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结构 变化和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影响,即,在总体 能源强度变化中, 区分结构变化所占份额和部门能 源效率改变所占份额。 令 ( = , , , , )表示第 期的总体 能源强度, 表示基期的总体能源强度。 则有: , , = , , ; ( = , , ,) 。 其中: 表示第 个产业的能源强度 表示第
, = ,,;= ,, ( …, ) ) ( 如要计算第 年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 额和效率份额,则要取第 期为基期,第 年总 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为: , (= , , ;= , , …,) ) ( 第 年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效率份额为: , (= , , ;= , , …,) ) ( 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 )和效率 份额( )分别表示从基期以来总体能源强度变化 总量中, 产业结构变化和各产业能源效率提高分别 提供的贡献率;当期的结构份额( )和效率份额 () 则分别表示产业结构变化和各产业能源效率变 化的影响在当年总体能源强度变化幅度中所占的 比重。当结构份额(或效率份额)为正值时,说明 产业结构变化(或各产业能源效率变化)对总体能 源强度的影响力与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是同方向 的;如果是负值,则表示其对总体能源强度的影响 方向与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 根据计算公式 ) )可以分别计算 ( 、 , 年河北省能源强度变化中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 见表 。

年份 结构份额 效率份额
河北省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
个产业增加值占 的比重。 为了分析结构变化和效率变化对总体能源强 度的影响份额,将 进行分解: ,由此,总体能源强度的 变化可以分解为: △ ( = , , ; = , ,…, ) 其中, 表示由于第 产业在 占比重变化导致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量, , 中所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除了 年前后出现 波动外,其他年份的能源强度变化中, 主要是效率 份额发挥了作用。结构分额在绝大部分年份是负 值, 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反而促进了总体能源强 度的上升。这和前面的分析结论是一致的。
三、 基于线性对数函数模型法的分析
指数分解分析法只能够反映结构变动总体上 对于能源强度的影响程度, 却不能够反映具体产业 部门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 我们利用线性对数函数 模型可以考察出各具体产业部门对于能源消费的 影响方向及程度。 假定: 为能源消费总量, 为农业占 的 比例, 为工业占 的比例, 为建筑业占 的比例, 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 的比
表示由于产业结构变化导致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 量,则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为: , (= , , ; = , ,…, ) ) ( 表示由于第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变化 而导致总体能源强度的变化量, 表示由 于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变化而导致的总体能源强度 的变化量,则总体能源强度变化中的效率份额为:



张敬伟 等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
例, 为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占
的比
源消费总量数据(见表 ) ,我们建立如下线性对 数方程,来分别考察 能源消费的影响: 及各产业结构变动对于
例。搜集《河北统计摘要》 《河北经济年鉴》和 、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 — 年间河北省 ) 、各产业增加值数据以及能 国内生产总值(

年份 农业占 (万元) 比例( ) 工业占 比例( ) 建筑业占 比例( )
河北省历年能源经济数据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 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 比例( ) 占 比例( ) 能源消费总量 (万吨标煤)
我们运用最小二乘法,使用 软件对模 型进行了估计和检验。 为消除可能的多重共线性的 影响,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法,在显著性水平取为 时,结果如下:

解释变量 农业占
模型主要参数及检验结果
回归系数 标准差 检验值
的比例
工业占 的比例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占 的比例 截距
省的能源供给带来了较大压力。 根据线形对数模型 计算结果,工业占 比例提高 ,能源消费 , 可知在河北省十年来工业比重不断上 增长 升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必将带来能源消费的较 大增加。 这和前面所分析的结构调整在整体上没有 节能效益, 反而促进了能源消费的增长的结论是一 致的。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进一步优化 结构调整方向,降低工业的比重,提高低能耗的服 务业的比重,乃是实现结构节能、完成“十一五” 乃至更长时期节能目标的重要保障。
四、结论与建议
检验值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剔除变量 (建筑业占 的比例) (批发零售贸易及住宿餐饮业占 、 的 比例)的情况下, 检验和 检验均获得通过,模 型判定系数 为 也表明模型拟合度 较高。从模型各个系数的经济意义来看,农业占 比例提高 ,则能源消费增长 ,工业 占 比例提高 , 则能源消费增长 , 交 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占 的比例提高 ,则 能源消费增长 。可见,工业占经济产出的比 重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最为巨大, 而农业次之, 交通 运输等服务行业较小。 从产业结构数据来看, 河北省十年来工业比重 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且总体处于上升态势, 特别是 年以来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这已经给河北
我们以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为 研究对象, 综合运用指数分解分析和线性对数模型 两种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考察。最终得出 如下结论: 第一,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没有发挥节 能效益。从总量上来讲, — 十年间,结 构变动带来了 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增 量;从相对份额上来讲,在绝大部分年份里,河北 省总体能源强度下降中的结构份额为负, 意味着结 构变动主要带来的是总体能源强度的上升。 进一步 的线性对数模型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第二, 产业能源效率提高是河北省能源强度下 降的主要原因。从总量上来讲, — 十年 间,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带来了 万吨 标准煤的节能量;从相对份额上来讲,在绝大部分 年份里, 河北省总体能源强度下降中的效率份额均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超过
,意味着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是促使
法律和经济手段,把住新建项目能耗关, 加快淘汰 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鼓 励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产业集 中度,削减小型、分散、工艺落后的污染源,实现 生产方式和用能方式的集约化,等等。 总之, 发展节能型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 建和谐河北的必由之路,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是两个重要路径。 通过采取市场、法 制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和节 能积极性, 双管齐下实施结构节能和效率节能,将 有助于实现河北省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注释:
资料来源: 北经济年鉴》 数据源于《河北统计摘要》 ( )和《河 — 年各期,能源数据源于《中国能源
河北省总体能源强度下降的主导力量。按照公式 ( )的思路进一步的分析可知, 第二产业能源利用 效率的提高是河北省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以促进河 北省能源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第一,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力 度。如果当前高耗能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下降, 河北省很难实现结构节能的效益。 从目前实际情况 来看,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化工、建材等 高耗能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的比例很大, 但这些产 业同时也是河北省的主导产业,因此, 结构调整必 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有 关政府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时, 却可以明确产业结 构的优化方向、重点,提出具体时间表、操作步骤 和政策措施等。我们注意到, 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 已经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例如, 在河北省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河北省节约能源“十一 五”专项规划》中,强调了“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是节约能源的关键之举。我省节能的重点在工业, 工业的关键在钢铁” 。同时明确了节能目标和重 点领域的节能对策。因此,我们相信,河北省在逐 步向低耗能高附加值产业调整过程中, 结构升级优 化必将发挥出其应有的节能潜力。 第二,进一步挖掘产业能源效率。 产业能源效 率提高虽然是河北省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但 应该注意到,河北省总体能源强度偏高,如前所 述, 河北省主要耗能产品均明显高于国际水平,大 部分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产业能源效率 还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有关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企 业利用各种途径,例如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 品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采取节能技术与设备、 改善企业管理水平等等, 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充分运用行政、
统计年鉴》 — 年各期以及《河北省节约能源“十一 五”专项规划》 。 资料来源: 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 — 各期, 各产业比重根据《河北经济年鉴》计算,能源数据主要来源 于《河北统计摘要》 ( ) , 年能源数据根据《中国能 源统计年鉴》中河北能源平衡表计算得到。
参考文献
史丹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业经济 ( ) 河北省发改委 河北省节约能源“十一五”专项规划 河北省发改委网站 ’ ( )
中国工
河北省统计局 河北省统计摘要( ) 河北省统计局 网站 河北省统计局 河北经济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全球能源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清洁化、低碳化为特征的能源发展趋势愈发清晰,人类迎来第三次能源大转型。 能源系统是一个受政策、技术、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本次能源转型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各类能源发展将如何演进?有必要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系统研判,从而为油气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咨询以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即欧佩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以及BP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能源展望报告为研究对象,对2040年前全球和中国能源发展态势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判。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 1、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速创新高、中美印是主要贡献力量 根据2019年6月11号BP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显示,按照每单位百万吨油当量(百万toe)计算,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13864.9单位,相比于2017年13474.6单位的能源消费总量,2018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为2.9%,这是自201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快增速。 图1:2008-2018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单位:百万toe) 图2所示为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2018年能源消费增长的2.9%总额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中国、美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对这一数据的贡献最大,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2018年,美国的能源消费增长3.5%,相较于近期的历史平均水平,美国的增长令人惊叹,不同于以往十年的下行趋势,这一增速达近三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图2:2018年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 引用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 从能源消费的数量上来看,中国大陆地区总计消费32.7亿toe,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增加到23.6%;美国消费23亿toe,印度消费8.1亿toe,位居 二、三位,俄罗斯消费7.2亿toe,排名第四,具体见表1。 表1: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能源消费情况

关于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 院 (系) 工商管理学院 所在班级2012级工管(1)班 姓名金军霞 学号 20122057 日期2015年6月

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多因素分析学院:工商管理班级:12工管(1)姓名:金军霞学号20122057 内容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案例通过对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产业结构、人口增长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所建模型中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等问题进行了检验与修正。在各因素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因而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很大程度上影响能源消费,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在能源消费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能源消费工业生产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战略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初期,能源的投入能够带动经济速增长。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的燃烧推动蒸汽机的普及,进而带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了工业化的起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石油的大量使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量。可见,经济增长和能源投入之间形成了一定互动关系,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经济增长又拉动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能源消费,一般这部分能源消费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另一部分是由管理水平、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平,即体制性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平。这部分能源消费可变性较大,是引起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二、研究目的 我国国民经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较长时间处于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供不组的紧缺状态,20世纪末的“九五”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呈降的趋势,出现了难得的源供需基本基本平衡状况,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煤炭过于求与石油的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本文拟从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生产入手,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我国能源消费与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我国能源消费的趋势。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 1、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就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得动力,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得追求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得增加。2005~2009年,中国得GDP年增长率都在10%上下,与此想对应得就是,能源需求平均增速为7、45%,远高于同期世界能源消费得平均增速为1、65%(见图1)。 图1 世界与中国能源消费增加速度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得同时,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相对不合理,主要体现为:新能源比例低,常规能源“多煤、缺油、少气”。 2005~2009年,我国得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比例低于3、1%,而世界得平均水平为12%;常规能源中,煤炭得比例占74%以上,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为主,煤炭比重略高于天然气(见图2、3)。 图2 2005~200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图3 2005~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 能源消费需求得快速增加,使常规能源面临枯竭得危机。如果以2009年得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消费量为基础,中国已探明储量得常规能源仅能开采、消费不足35年,而这一数字得全世界平均值也仅不足80年。在无重大能源发现或能源消费结构无重大变化得情况下,全世界常规能源在未来100年内消耗殆尽,而石油可能就是最先枯竭得能源(见图4、5)。

图4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产比 图5 2009年中国、世界能源储消比储产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生产量;

储消比=2009年已探明储量/2009年得消费量。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0年6月 常规能源得消费带来一系列得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酸雨。 常规能源得消费产生正在使全世界得温室气体浓度快速上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得《温室气体公报》,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得平均浓度比工业革命前(1750年前)分别增加了38%、158%与19%。温室气体增加带来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贫乏等诸多环境灾难。 2010年中国监测得443个城市中,189个城市出现酸雨,8个城市(区)酸雨频率为100%,也就就是说逢雨必酸。 4、新能源繁荣与困境 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得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无疑就是不二选择,而目前技术最成熟得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与热利用成为各国最佳选择。 1)新能源得繁荣 今年年初得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得主要目标就是: 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29、2亿吨标煤,即2010~2015年得年均增速低于7、4%(前文提到,2005~2009这一数字为7、45%)。就目前瞧来,这一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十二五末达11、4%,十三五末达15%。即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折合标煤约4、6亿吨标煤(2009年这一数字为0、9

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一、消费趋势 美国国内能源消费比重排序依次是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这5项能源为美国国内生产生活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动力。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最近的几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自2007年达到峰值101.315Q Btu后,逐年下降到了2012年95Q Btu。美国国内能源生产总量在2007年至 2012年期间不断上升,但由于其国内能源出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最终使得美国国内能源消费总量在此时间段内下降了6.13%。 美国社会生产各个部门对能源的需求量各有偏重。根据2011年数据,交通运输业中石油是最大的能量供给来源,所占比重达到93%。

在工业生产领域,石油和天然气平分秋色。美国的居民能源消耗已经完成了煤改气的变革,天然气在居民能源消耗量中占据绝对多数地位达76%。发电领域煤炭仍然是最大供应来源,但天然气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也在迅速崛起,成为日后可取代煤炭的强劲对手。 制造业能源消耗数据表明2002至2010年制造业活动的能源消耗及能源强度(能源总耗/GDP)均有大幅下降 文献来源: Manufacturing Energy Consumption Data Show Large Reductions in Both Manufacturing Energy Use and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Manufacturing Activity between 2002 and 2010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制造业能源消费调查(MECS)的数据表明,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从2002年到2010年下降了17%(图1),而制造业同期产出总值仅下降3%。数据表明,单位产出值的所耗能源发生了显著下降。能源强度的大幅下降既反映出了能源效率的改善,同时也反映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转变。

中国的能源管理和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的能源管理和能源结构调整 中国是一个有着亿人口和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大国。960 13 从年改革开放以来年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特30 1978 别是近五年来经济平均增速在两位数以上。能源生产和消费也在快速增加,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是亿吨标准煤,23.7 2007 消费量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随着中国工业化、城26.5 镇化加快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中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能源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能源大国,中国政府的能源管理机构显得薄弱而分

散,中国没有像绝大多数能源大国那样,设有能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 50委员会的能源局只有人,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人,所以至今管理 能源的政府管理机构不足人。这在国际上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事 24 100 情,因此关于中国能源管理机构的改革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 门话题。为加强能源战略决策和统筹协调,新一届中国政府设立了高层 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同时组建了国家能源局,负责拟 定和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并承担国家能源委员会 办公室的工作。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说明中指出,能源 关系国民经济、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妥善应对日益增长的 能源需求和复杂的国际. 能源形势,是我们必须长期面临的战略性问题。为加强能源战

略决策和统筹协调,方案提出设立高层次的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负责研究拟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审议能源 安全和能源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新一届国务院机构设置、能源管理得到了加强,能源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健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年1979 到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而同期年均增长5.4%GDP 2006 达到。基本实现了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经济总量翻两9.7% 番。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中国能源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多年来,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DOC)

中国能源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不合理性、约束性凸显。形成原因涉及资源禀赋、电力结构与能源选择。存在问题体现在能源的资源、利用、缺口、体制四个方面。这一能源结构的优化,需要战略布局,也需要多项策略组合推进。 一我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11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85%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从2001年至今煤炭年产量和消费总量所占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而其消费量的比重1997~2006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表1 2001~2011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 表2 2001~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中叶的水平。我国能源结构与发达国家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煤占的比例高,煤与油、气资源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恰好相反。以2009年为例,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仍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其中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4.8%,煤炭和天然气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9.4%和23.8%,核电占5.5%,水电占6.6%。发达国家一级能源消费结构中,油、气资源所占的比重更大。 二形成目前能源结构的原因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形成原因多样,主要有如下几个: 第一,缺油、少气、富煤的资源察赋。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资源小国,主要传统化石能源储量很低。2009年,我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2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1%;天然气生产量为851.7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85%;国探明的煤炭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储量的13.9%。我国原煤开采量居世界首位,2009年的煤炭产量为25.84亿吨。相对来说,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而且,我国大量可利用的廉价劳动力使采煤成本比较低,煤炭的价格也比较低,这是煤成为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主要来源的首要原因。 第二,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虽然近年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一直强调适当降低煤炭在能源生产、消费中的比重,但煤炭所占比重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提高,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火电为主的电力结构。为保障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大量火电厂不停地消耗煤炭资源,同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有害物质。 第三,用煤成为最经济的能源选择。发展经济需要充足的能源,而能源的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等没有计算在企业耗能的直接成本中,造成众多能源中,用煤的暂时经济性最高。 三我国能源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仍处于增长阶段。对煤炭能源的依赖,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能源利用、能源缺口和能源体制四个方面。 (一)能源资源方面的问题 1、能源分布不均衡、煤炭运输紧张。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对我国生产力布局、交通运输均产生重大影响。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都是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问题。 2、人均能源拥有量少、人均消费水平低。 虽然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

(完整版)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 ·肇庆市统计局能源科· 目前,肇庆经济正处于平稳和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很大,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拉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如何化解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节能降耗的首要途径。现就近几年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全市能源消费利用的基本情况 (一)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 近几年,全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情况如下(见表一)。 表一:2005年-2008年GDP和能源消费增长情况表 (二)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 单位GDP能耗是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比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2005年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由2005年的0.9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08年的0.887吨标准煤/万元,表明能源利用效率逐渐得到提高。

图一: 2006年-2008年期间各年度GDP能耗下降率 (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关系。短期内的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常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分析。它直接反映出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当经济中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科学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速通常会大于经济增速,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反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会小于1。 表二: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逐年下降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一定时期内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内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该指标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节能降耗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反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能源发展研究课题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由1990年的10.39亿吨增至2006年的22.1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能源结构也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煤炭在常规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下降,到2006年其比例已降到69.4%;油气消费结构比例明显上升,达到了23.43%;一次电力比例上升迅速,达到7.2%。但由于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 不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经济效益差,产品缺乏竞争力,而且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煤炭开采严重损害我国已十分紧缺土地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煤炭开采形成的塌陷土地面积1.5~2.0万公顷,其中耕地占30%。其次,煤炭开采严重破坏地下水资源,2000年,全国煤矿废污水的排放量达到27.5亿吨。全国累计有400多条河流受到煤矿污、废水的污染。第三,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气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第四,煤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给我国环境保护带来了沉重的压力,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2588.8万吨,90%是由煤炭燃烧产生的。第五,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治污成本较高,酸雨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2%。 同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给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挑战。当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空

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等环境问题,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一方面,全球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促进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力度,尽量抑制、减少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也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油气资源,减少煤炭消费量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在境外获得减排抵消额,有可能实现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质性转让。因此,这种机制有可能对国内能源工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可再生和新能源利用效率和比例产生积极影响,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气候变化给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挑战是不容回避的。现在就必须毫无迟疑实施能源结构优化,缓解未来环境、气化变化给我们带来压力。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居民生活用能优化成为必然趋势和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将推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进而推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逐步优化。 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要求。我们认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立风险基金,加大基础性勘探投入。要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加大对其他种类能源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投入。我国油气资源探明程度还较低,仅为23%和10.7%,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但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实施“战略西进,加强海域”,油气勘探难度逐

我国能源构成资料

我国能源构成:我国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储量相当丰富,中国一次能源的探明储量和居世界的位次如下:煤炭探明储量1500Gt 位居世界第三石油探明储量7.0Gt 位居世界第六位天然气探明储量33300Gm^3位居世界第十六位水电探明储量0.68GkWh 位居世界第一。现已探明,我国煤炭占能源资源总储量的98%以上,而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例很小,不到2%,这是我国能源储量构成的最大特点。我国能源储量构成以煤为主,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能源 生产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基本格局,奠定了我国能源自给政策的基础。 我国能源的地区分布:我国能源分布广泛,但能源种类及储量分布极不均衡,差异很大,表1列出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构成。由表1可见,华北、西南及西北地区是我国煤炭、水力、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区域,人均能源丰度较高,东北地区石油及天然气的储量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及构成 能源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能源资源的构成% 地区能源合计煤炭水利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利石油天然气参源丰度tce/人 华北43.9 64 1.8 14.4 98.2 1.3 0.5 2680 东北 3.8 3.1 1.8 48.3 54.6 14.2 31.2 293 华东 6.0 6.5 4.4 18.2 72.9 22.5 4.6 141 中南 5.6 3.7 9.5 2.5 44.5 51.8 3.7 142 西南28.6 10.7 70.0 2.5 25.2 74.7 0.1 1218 西北12.1 12.0 12.5 14.0 66.7 31.3 2.0 1216 中国能源供需状况 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20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达到22亿吨,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达到1181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5003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2位。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使能源供应面临的压力逐渐加大。/十五0时期能源消费总量中,我国国内资源的供给率平均为9316%,平均差率为614%,其中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为614%、718%和713%。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和储采比水平低。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一次能源的储量居世界第3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分别居世界第3位、第12位、第22位和第1位。2000年,我国能源资源预测总量为4万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4%。探明能源资源总量为823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预测资源总量的20%。截至2005年底,全国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8亿吨,资源探明率为2513%。探明可采储量70亿吨,占探明储量的2711%。剩余可采储量为2419亿吨。如果没有新发现大型油田或没有重大技术突破,按 目前原油生产能力计算,只可继续开采14年,远低于世界原油41年的储采比水平。中国的天然气资源同样匮乏。截至2005年底,已探明地质储量为612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1613%。探明可采储量约为315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为218万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报告

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 ·市统计局能源科· 目前,经济正处于平稳和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很大,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拉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如何化解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节能降耗的首要途径。现就近几年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全市能源消费利用的基本情况 (一)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 近几年,全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也保持了较快增长。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情况如下(见表一)。 表一:2005年-2008年GDP和能源消费增长情况表 (二)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 单位GDP能耗是能源消费总量与GDP的比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2005年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由2005年的0.95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08年的0.887吨标准煤/万元,表明能源利用效率逐渐得到提高。

图一: 2006年-2008年期间各年度GDP能耗下降率 (三)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上升趋势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比例关系。短期的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常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分析。它直接反映出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 当经济中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科学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低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速通常会大于经济增速,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反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则会小于1。 表二:2005年-2008年全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逐年下降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是指一定时期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后,产出的各种能源产品的数量与同期投入加工转换的各种能源数量的比率。该指标是观察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先进与落后,管理水平高低等的重要指标。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报告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少用煤,发展气

的矛盾日趋尖锐,目前中国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是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能源消费结构必须优化,石油、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逐年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也将加大力度,经济整体上必须向低碳转型。今年2月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并制定出近期抓好的6项工作,包括:编制好“十二五”能源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落实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目标;构建以低碳排放为主的工业、交通、建筑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全方位拓展能源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加强煤电油运供需衔接,满足居民生活和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需求。 2. 出于对国际社会的责任: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CO2排放量增长迅速。1978年中国CO2总排放量为1 3.8亿吨,2007年增长到60.1亿吨,30年增长了3.35倍,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比重,减少CO2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为大势所趋。气候变化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挑战。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40%-45%,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综合特征的新的经济形态。 3. 出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潜力:中国的盆地面积大、沉积岩厚、分布广,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已评价沉积盆地150个,拥有石油资源量909亿t,占石油总资源量的96.7%。9个主要盆地拥有天然气资源量30万亿m3,占全部天然气资源的80%,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北地区。正因为工作程度低,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的方针是“深化东(中)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辟新区”,加大对低勘探程度、勘探难度大地区的区域性基础地质调查,通过对陆地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及管辖海域的地质调查与远景评价,天然气的前景非常乐观的。目前在渤海湾、青藏高原、南方海相碳酸碳地区都有新的突破。 C.调整路径 1.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热值高、效率高、污染小的优质能源,其燃烧造成的污染较小,约为石油的1/40,煤的1/800,被称为大自然赋予的“绿色能源”。 中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低,只有22.4%,发展空间广阔。近年来,天然气储量进入了—个新的增长高峰期。2000年以来,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年增4896亿立方米,其中2009年增加6215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34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3.2万亿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可新增探明可采储量3.3万亿立方米。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特点: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分布不平衡,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区域分离。气田规模小,缺少特大型气田。天然气储层地质条件复杂且丰度低,低丰度和特低丰度气田的探明储量占总储量的50%以上。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较低,特别是资源丰富的西部气区和近海气区可采储量的探明率更低。 中国天然气资源的潜力: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5.9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待探明地质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9大盆地。2000-200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由262亿立方米增至830亿立方米,年增16%;消费量由245亿立方米增至887亿立方米,并呈加快增长态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我国能源消费数据显示, 国民经济运行对煤的消 费比重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2000 —2001 年我国 煤炭的消费比重分别为69123 %和68184 %。目前, 我国硬煤消费量占世界硬煤消费总量的3116 % , 是 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 与煤炭的高消费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低水平 的油气消费量。2001 年我国油气消费量仅占世界消 费量的616 %和112 % , 而美国分别达到2515 %和2415 %。就国内能源消费结构, 2001 年油气的消费 比例分别为25126 %和2176 % , 而世界平均水平高达4016 %和2412 %[1 ] 。 一般而言,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能源消费水平就 越高。能源消费水平高意味着油气的消费在能源消费中占据较大的比例。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主要依靠煤炭资源而达到经济发达水平的先例。近些年来, 一些欠发达且已实现经济起飞的国家和地区, 包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亚洲四小龙均已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一些处于转轨阶段的国家, 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也不同程度出现了能源优质化现象。112 油气资源体系中天然气的地位在上升 世界著名的壳牌石油公司预测, 到2025 年, 天 然气将取代石油, 成为全球通用的第一能源[2 ] 。从世界范围看, 天然气是一种储量相当丰富的资源, 2001 年初全球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64 万m3 , 按能量当量计算相当于世界的全部探明石油储量[3 ] 。更值得一提的是, 世界天然气资源的探明程度远比石油低, 过去10 年内全球所钻探的石油探井是天然气探 井的4 倍[4 ] 。 据经济学家预测, 未来20 年内我国国民经济仍 将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GDP 年均增长率依然可维持 在710 %~810 %的水平, 国民经济运行的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为0145~0150 。其中, 煤炭消费弹性系数 约为013 , 石油消费弹性系数约为015 , 天然气消费 弹性系数为114~115 , 一次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15 ~016 。比较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可以发现, 在未来20 年乃至更长时期内,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将以天然气消费的高增长速度为特点, 天然气市场也会因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遍发育和成长。 发展LNG产业, 逐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是一项 庞大的系统工程。然而这种转变必须有政府的产业政策支持。煤是中国存储量最丰富和成本最低的能源, 如果转用天然气很多企业将面对成本上升的问题, 政府若无政策支持, LNG 产业的发展必将受到抑制。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08040630 08经济学班朱玉霞 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案例通过对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能源产出等因素进行分析,对所建模型中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等问题进行了检验与修正。在各因素中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因而产业结构的变动率很大程度上影响能源消费,并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在能源消费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能源消费能源生产影响因素计量分析 研究背景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战略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初期,能源的投入能够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煤炭的燃烧推动蒸汽机的普及,进而带动了生产率的提高,实现了工业化的起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石油的大量使用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量。可见,经济增长和能源投入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互动关系,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经济增长又拉动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能源消费,一般这部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另一部分是由管理水平、市场环境、产业结构等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平,即体制性因素决定的能源消费水平。这部分能源消费可变性较大,是引起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不稳定。 研究目的 我国国民经济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较长时间处于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长而供给不组的紧缺状态,20世纪末的“九五”期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均呈下降的趋势,出现了难得的能源供需基本基本平衡状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措施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措施 08级经济1班学号:J0801130 李蕊莹 摘要:能源短缺、能源安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以煤为主的不合理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能源领域面临的问题。全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其内容应包括:合理的能源供应路线,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保证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的消费比例,使得能源消费能够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保证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提高能源效率,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消费的环境友好性,这有赖于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能源结构环境可持续发展节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2004年11月3日在北京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但是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过于依赖煤炭,加上国际上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能源消费的环境问题和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强化节约措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日益重要的问题. 入21世纪以来,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发展知识经济要求人们加强经济运行过程中以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向知识化转变;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社会却面临着资源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制约。 一、中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偏低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大,能源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态势。 二、中国人均能源消费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逐渐上升。2007年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量为1.99吨标准煤,是2001年的1.8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低,2006年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79.1%,分别仅为美国、日本、德国的16.9%、32.2%和32.9%。 三、中国能源消费趋向集中,加工转换效率总体不高 中国六大高能耗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能源消费迅速增长,2006年其总量为12.60亿吨标准煤,是200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4%,高于11%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六大高能耗产业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比例也在不断上长,由2001

现阶段能源结构调整目标和任务

现阶段能源结构调整目标和任务 摘要:长期以来,受能源资源禀赋条件制约,我国一直维持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煤炭的过度开发利用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气体排放压力增大、能源利用效率难以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加优质能源的利用比例。本课题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国家提出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和“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提出现阶段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目标、思路和任务。 本报告从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入手,梳理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历史演变过程和特点,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我国国情和发达国家经验,报告研究了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实现路径,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及任务,并提出了促使我国能源结构向优质、高效方向转变的相关建议。 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结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现阶段我国能源发展主要面临着能源需求增长潜力巨大、能源供应不足、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气体减排形势严峻、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等挑战。 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并与世界及主要国家能源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了主要发达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结构总体上向优质化方向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能源结构优质化程度还很低。发达国家根据自身资源及技术条件,采取了不同的能源结构调整策略,主要经验是通过大力推行节能,发展核电、天然气和非水可再生能源,降低石油比重,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优化能源结构。 第三部分分析了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目标对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我国政府提出的“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和“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对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以及对应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实施核电、水电、非水可再生能源并举,加大节能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发展策略。 第四部分提出了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和任务。现阶段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坚持能源结构低碳化方向,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科学替代,多能并举,技术引领,增量优化和存量调整并重,并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到2015年和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应分别降到63%和56%左右,石油比重分别达到19.5%和20%左右,天然气比重分别达到6.5%和9.0%左右,非化石能源比重分别达到11.5%和15%以上。实现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的任务包括节能,发展清洁能源,进口国外优质能源,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实现煤炭高效洁净化利用等。 第五部分总结了全文观点,提出了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建议: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节能优先”战略;二是加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确保水电、核电、风电开发规模;三是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四是加快清洁能源自主创新步伐,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和科学发展。 关键词: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碳减排;优化;路径 课题负责人:李琼慧 课题组成员:郭基伟代红才汪晓露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 能源发展研究课题组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能源工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由1990年的10.39亿吨增至2006年的22.1亿吨,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能源生产国。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能源结构也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煤炭在常规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下降,到2006年其比例已降到69.4%;油气消费结构比例明显上升,达到了23.43%;一次电力比例上升迅速,达到7.2%。但由于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不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经济效益差,产品缺乏竞争力,而且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煤炭开采严重损害我国已十分紧缺土地资源。据统计,我国每年煤炭开采形成的塌陷土地面积1.5~2.0万公顷,其中耕地占30%。其次,煤炭开采严重破坏地下水资源,2000年,全国煤矿废污水的排放量达到27.5亿吨。全国累计有400多条河流受到煤矿污、废水的污染。第三,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废气排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第四,煤炭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给我国环境保护带来了沉重的压力,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达到2588.8万吨,90%是由煤炭燃烧产生的。第五,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大、治污成本较高,酸雨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2%。 同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给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挑战。当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空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等环境问题,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一方面,全球气

候变化框架公约促进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力度,尽量抑制、减少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也为我国充分利用国际油气资源,减少煤炭消费量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清洁发展机制”是发达国家在境外获得减排抵消额,有可能实现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进行实质性转让。因此,这种机制有可能对国内能源工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可再生和新能源利用效率和比例产生积极影响,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气候变化给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挑战是不容回避的。现在就必须毫无迟疑实施能源结构优化,缓解未来环境、气化变化给我们带来压力。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居民生活用能优化成为必然趋势和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将推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进而推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逐步优化。 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进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要求。我们认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立风险基金,加大基础性勘探投入。要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加大对其他种类能源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的投入。我国油气资源探明程度还较低,仅为23%和10.7%,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但随着我国油气勘探实施“战略西进,加强海域”,油气勘探难度逐步加大,勘探成本上升。应根据新的油气地质理论和评价方法,开展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调查,建立油气资源的战略后备区。加大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力度,设立风险勘探基金,鼓励石油公司加强风险勘探。制定政策鼓励、督促石油公司提高油气资源风险勘探基金,以便完善商业性勘查投资体制,加强能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