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数学知识点

高一数学知识点

高一数学知识点
高一数学知识点

高考数学基本知识、方法与例题

一、集合与逻辑

1、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如:{}x y x lg |=—函数的定义域;{}x y y lg |=—函数的值域;

{}x y y x lg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如(1)设集合{|3}M x y x ==+,集合N =

{}2

|1,y y x x M =+∈,则M N = ___(答:[1,)+∞)

;(2)设集合{|(1,2)(3,4),}M a a R λλ==+∈

,{|(2,3)(4,5)N a a λ==+

,}R λ∈,则M N = _____(答:)}2,2{(--)

2、条件为B A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A φ=的情况

如:}012|{2=--=x ax x A ,如果A R φ+= ,求a 的取值.(答:a ≤0) 3、{|}A B x x A x B =∈∈ 且;{|}A B x x A x B =∈∈U 或 ;

C U A={x|x ∈U 但x ?A};B x A x B A ∈∈??则;真子集怎定义?

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n -1;如满足{1,2}{1,2,3,4,5}M ??≠集合M 有______个. (答:7)

4、C U (A ∩B)=C U A ∪C U B ; C U (A ∪B)=C U A ∩C U B ;card(A ∪B)=?

5、A ∩B=A ?A ∪B=B ?A ?B ?C U B ?C U A ?A ∩C U B=φ?C U A ∪B=U

6、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

如已知函数12)2(24)(22+----=p p x p x x f 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 ,使0)(>c f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答:3

(3,)2

-) 二、函数与导数

10、(1)指数式、对数式:

m n m

n

a a

=,1m n

m n

a

a -=,0

1a =,log 10a =,log 1a a =,lg 2lg51+=,log ln e x x =,log (0,1,0)b a a N N b a a N =?=>≠>,log a N

a N =,log log n m a a m

b b n

=.

如2log 81()2的值为________(答:164

)

(2)指数对数运算法则:

11、一次函数:y=ax+b(a ≠0) ,b=0时奇函数;

12、二次函数1)三种形式:一般式f(x)=ax 2+bx+c(轴-b/2a,a ≠0,顶点?);顶点式f(x)=a(x-h)2

+k ;零点式f(x)=a(x-x 1)(x-x 2)(轴?);b=0偶函数;

2)区间最值:配方后一看开口方向,二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若函数

422

12

+-=

x x y 的定义域、值域都是闭区间]2,2[b ,则b = (答:2) 3)实根分布:先画图再研究:(1)两根在同一开区内:△、轴与区间关系、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2)两根在不同开区间内: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 13、反比例函数:)0x (x

c y ≠=平移?b x c a y -+=(中心为(b,a))

14、函数x

a

x y +

=是奇函数: 1)上为增函数,,

在区间时)0(),0(,0∞+-∞

2)0,(0],[,0)a a a >-时称打勾函数在,递减 递增,在),a [],a (+∞--∞

15、单调性 (1)定义法;

(2)复合函数由同增异减判定,作用:比大小,解证不等式. 如函数()

212

log 2y x x =-+的单调递增区

间是________(答:(1,2)). (3)图像法.

注意②:函数单调性与奇偶性的逆用知道了吗?(①比较大小;②解不等式;③求参数范围).如已知奇函数)(x f 是定义在)2,2(-上的减函数,若0)12()1(>-+-m f m f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

1223

m -

<<) 注意③:证明单调性只能用定义法与导数法

16、奇偶性:f(x)是偶函数?f(-x)=f(x)=f(|x|);f(x)是奇函数?f(-x)=-f(x);定义域含零的奇函数过原点(f(0)=0);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 17、周期性.(1)类比“三角函数图像”得:

①若()y f x =图像有两条对称轴,()x a x b a b ==≠,则()y f x =必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

2||T a b =-;

②若()y f x =图像有两个对称中心(,0),(,0)()A a B b a b ≠,则()y f x =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2||T a b =-;

③如果函数()y f x =的图像有一个对称中心(,0)A a 和一条对称轴()x b a b =≠,则函数()y f x =必是周期函数,且一周期为4||T a b =-;

如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是以2为周期的奇函数,则方程()0f x =在[2,2]-上至少有__________个实数根(答:5)

(2)由周期函数的定义“函数()f x 满足()()x a f x f +=(0)a >,则()f x 是周期为a 的周期函数”得:①函数()f x 满足()()x a f x f +=-,则()f x 是周期为2a 的周期函数;②若1

()(0)()

f x a a f x +=≠恒成立,则2T a =;③若1

()(0)()

f x a a f x +=-

≠恒成立,则2T a =. 如(1) 设)(x f 是),(+∞-∞上的奇函数,)()2(x f x f -=+,当10≤≤x 时,x x f =)(,则)5.47(f 等于_____(答:5.0-);(2)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2)()f x f x +=,且在[3,2]--上是减函数,若,αβ是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sin ),(cos )f f αβ的大小关系为______(答:(sin )(cos )f f αβ>); 18、常见的图象变换

①函数()a x f y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向左)0(>a 或向右)0(

②函数()x f y =+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助图象沿y 轴向上)0(>a 或向下)0(

位得到的;如将函数a a

x b

y ++=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又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如果与原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那么 0,1)(≠-=b a A R b a B ∈-=,1)(0,1)(≠=b a C R b a D ∈=,0)((答:C)

③函数()ax 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x 轴伸缩为原来的a

1

得到的.如(1)将

函数()y f x =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

3

(纵坐标不变),再将此图像沿x 轴方向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_____(答:(36)f x +);(2)如若函数(21)y f x =-是偶函数,则函数

(2)y f x =的对称轴方程是_______(答:1

2

x =-).

④函数()x af y =)0(>a 的图象是把函数()x f y =的图象沿y 轴伸缩为原来的a 倍得到的.

19、函数的对称性.

①满足条件()()f x a f b x +=-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2

a b

x +=对称.如已知二次函数)0()(2≠+=a bx ax x f 满足条件)3()5(-=-x f x f 且方程x x f =)(有等根,则)(x f =_____(答:21

2x x -+); 注意区别:满足条件()()f x a f x b +=-的函数,则T a b =+. ②点(,)x y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x y -;函数()x f y =关于y 轴的对称曲线方程为()x f y -=; ③点(,)x y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x y -;函数()x f y =关于x 轴的对称曲线方程为()x f y -=; ④点(,)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 y --;函数()x f y =关于原点的对称曲线方程为()x f y --=; ⑤点(,)x y 关于直线y x a =±+的对称点为((),)y a x a ±-±+;曲线(,)0f x y =关于直线y x a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0f y a x a ±-±+=.特别地,点(,)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曲线(,)0f 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0f y x =;点(,)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y x --;曲线(,)0f x y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0f y x --=.如己知函数

33

(),()232

x f x x x -=≠-,若)1(+=x f y 的图像是1C ,它关于直线y x =对称图像是22,C C 关于原点对称

的图像为33,C C 则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答:2

21

x y x +=-+);

若f(a -x)=f(b+x),则f(x)图像关于直线x=2

b

a +对称;两函数y=f(a+x)与y=f(b-x)图像关于直线x=

2

a

b -对称. 提醒: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一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如(1)已知函数)(1)(R a x

a a

x x f ∈--+=

.求证:函数)(x f 的图像关于点(,1)M a -成中心对称图形.

⑥曲线(,)0f x y =关于点(,)a b 的对称曲线的方程为(2,2)0f a x b y --=.如若函数x x y +=2与

)(x g y =的图象关于点(-2,3)对称,则)(x g =______(答:276x x ---)

⑦形如(0,)ax b y c ad bc cx d

+=≠≠+的图像是双曲线,对称中心是点(,)d a c c -.如已知函数图象C '与

2

:(1)1C y x a ax a ++=++关于直线y x =对称,且图象C '关于点(2,-3)对称,则a 的值为______

(答:2)

⑧|()|f x 的图象先保留()f x 原来在x 轴上方的图象,作出x 轴下方的图象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然后擦去x 轴下方的图象得到;(||)f x 的图象先保留()f x 在y 轴右方的图象,擦去y 轴左方的图象,然后作出y 轴右方的图象关于y 轴的对称图形得到.如(1)作出函数2|log (1)|y x =+及2log |1|y x =+的图象;(2)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则函数)()()(x f x f x F +=的图象关于____对称 (答:

y 轴)

20.求解抽象函数问题的常用方法是:

(1)借鉴模型函数进行类比探究.几类常见的抽象函数 :

①正比例函数型:()(0)f x kx k =≠ ---------------()()()f x y f x f y ±=±;

②幂函数型:2

()f x x = --------------()()()f xy f x f y =,()

()()

x f x f y f y =

③指数函数型:()x f x a = ----------()()()f x y f x f y +=,()

()()

f x f x y f y -=

; ④对数函数型:()log a f x x = ---()()()f xy f x f y =+,()()()x f f x f y y

=-; ⑤三角函数型:()tan f x x = ----- ()()

()1()()

f x f y f x y f x f y ++=

-.

如已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为周期函数,若它的最小正周期为T ,则=-)2

(T

f __(答:0)

21.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是与它同底的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反函数是与它同底的指数函数 22、题型方法总结

Ⅰ判定相同函数: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相同 Ⅱ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1)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函数的类型(二次函数的表达形式有三种:一般式:2()f x ax bx c =++;顶点式:2()()f x a x m n =-+;零点式:12()()()f x a x x x x =--)

.如已知()f x 为二次函数,且 )2()2(--=-x f x f ,且f(0)=1,图象在x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2,求()f x 的解析式 .(答:2

1()212

f x x x =

++) (2)代换(配凑)法――已知形如(())f g x 的表达式,求()f x 的表达式.如(1)已知

,sin )c o s 1(2x x f =-求()

2x f 的解析式(答:242

()2,[2,2

]f x x x x =-+∈-);(2)若221

)1(x x x x f +=-,则函数)1(-x f =_____(答:223x x -+);(3)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

函数,且当),0(+∞∈x 时,)1()(3x x x f +=,那么当)0,(-∞∈x 时,)(x f =________(答:3(1)x x -). 这里需值得注意的是所求解析式的定义域的等价性,即()f x 的定义域应是()g x 的值域.

(3)方程的思想――对已知等式进行赋值,从而得到关于()f x 及另外一个函数的方程组.如(1)

已知()2()32f x f x x +-=-,求()f x 的解析式(答:2

()33

f x x =--);(2)已知()f x 是奇函数,)

(x g 是偶函数,且()f x +)(x g = 11

-x ,则()f x = (答:21

x x -).

Ⅲ求定义域: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如:分母?;偶次根式被开方数?;对数真数?,底数?;零指数幂的底数?);

实际问题有意义;若f(x)定义域为[a,b],复合函数f[g(x)]定义域由a ≤g(x)≤b 解出;若f[g(x)]定义域为[a,b],则f(x)定义域相当于x ∈[a,b]时g(x)的值域;

如:(1)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

?

???2,2

1,则)(

l o g 2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答:{}

42|≤≤x x );(2)若函数2

(1)f x +的定义域为[2,1)-,则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答:[1,5]).

Ⅳ求值域:①配方法:如:求函数2

25,[1,2]y x x x =-+∈-的值域(答:[4,8]);

②逆求法(反求法):如:313

x x

y =+通过反解,用y 来表示3x ,再由3x 的取值范围,通过解不等式,得出y 的取值范围(答:(0,1));

③换元法:如(1)2

2sin 3cos 1y x x =--的值域为_____(答:17

[4,

]8

-);(2)211y x x =++-的

值域为_____(答:[)3,+∞)(令1x t -=,0t ≥.运用换元法时,要特别要注意新元t 的范围);

④三角有界法:转化为只含正弦、余弦的函数,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 如:2sin 11cos y θθ-=

+的值域(答:3

(,]2

-∞);

⑤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2(,)a b ab a b R ++≥∈求函数的最值.如设12,,,x a a y 成等差数列,

12,,,x b b y 成等比数列,则

2

12

21)(b b a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0][4,)-∞+∞U ). ⑥单调性法:函数为单调函数,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如求1

(19)y x x x

=-

<<,22

9

sin 1sin y x x

=+

+,()2

32log 5x y x -=--的值域为______(答:80(0,

)9、11

[,9]2

、[)0,+∞); ⑦数形结合:根据函数的几何图形,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如(1)已知点(,)P x y 在圆

221x y +=上,求

2y x +及2y x -的取值范围(答:33

[,]33

-、[5,5]-);(2)求函数22(2)(8)y x x =-++的值域(答:[10,)+∞);

⑧判别式法:如(1)求21x y x =

+的值域(答:11,22??

-????

);(2)求函数23x y x +=+的值域(答:1[0,]2)如求21

1

x x y x ++=+的值域(答:(,3][1,)-∞-+∞U )

Ⅴ恒成立问题:分离参数法;最值法;图象法(常化为一次或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转换主元法. a ≥f(x)恒成立?a ≥[f(x)]max,;a ≤f(x)恒成立?a ≤[f(x)]min ;

有解问题:a=f(x)有解,化归为求f(x)的值域;a ≥f(x)有解 ?a ≥[f(x)]min,;a ≤f(x)有解?a ≤[f(x)]mam ;

Ⅵ任意定义在R 上函数f (x )都可以唯一地表示成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即f (x )=()()g x h x + 其中g (x )=f x f x 2()+(-)是偶函数,h (x )=f x f x 2

()-(-)是奇函数

Ⅶ利用一些方法(如赋值法(令x =0或1,求出(0)f 或(1)f 、令y x =或y x =-等)、递推法、反证法等)进行逻辑探究.如(1)若x R ∈,()f x 满足()()f x y f x +=

()f y +,则()f x 的奇偶性是______(答:奇函数);(2)若x R ∈,()f x 满足()()f xy f x =()f y +,则()f x 的奇偶性是______(答:偶函数);(3)已知()f x 是定义在(3,3)-上的奇函数,当03x <<时,()f x 的图像如右图所

示,那么不等式()cos 0f 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答:(,1)

(0,1)(,3)22

π

π

-

-U U );

(4)设()f x 的定义域为R +,对任意,x y R +

∈,都有()()()x

f f x f y y

=-,且1x >时,()0f x <,又1()12f =,①求证()f x 为减函数;②解不等式2()(5)f x f x ≥-+-.(答:(][)0,14,5U ). 三、数列、 26、a n ={

)

,2()

1(*11N n n S S n S n n ∈≥-=- 注意验证a 1是否包含在a n 的公式中.

27、)*,2(2)(111中项常数}等差{N n n a a a d a a a n n n n n n ∈≥+=?=-?-+-

?,,,);0()(2=+=?+=?B A b a Bn An s b an a n n 的二次常数项为一次

O 1 2 3 x

y

2n n-1n 1n 1n a a a (n 2,n N)a }q();a 0n n a

a +-?=?≥∈??=?

≠?

{等比常 ?m ;a a 11n =?-=??=?-n n n q m m s q

如若{}n a 是等比数列,且3n n S r =+,则r = (答:-1)

28、首项正的递减(或首项负的递增)等差数列前n 项和最大(或最小)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00

(001

1???≥≤??

?≤≥++n n n n a a a a 或,或用二次函数处理;(等比前n 项积?),由此你能求一般数列中的最大或最小项吗?如(1)等差数列{}n a 中,125a =,917S S =,问此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此最大值.(答:前13项和最大,最大值为169);(2)若{}n a 是等差数列,首项10,a >200320040a a +>,200320040a a ?<,则使前n 项和

0n S >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 是 (答:4006)

29、等差数列中a n =a 1+(n-1)d ;S n =d n n na 2)1(1-+

=d n n na n 2

)1(--=

2)

(1n a a n + 等比数列中a n = a 1 q n-1

;当q=1,S n =na 1 当q≠1,S n =q

q a n --1)1(1=q q

a a n --11

30.常用性质:等差数列中, a n =a m + (n -m)d, n

m a a d n

m --=

;当m+n=p+q,a m +a n =a p +a q ; 等比数列中,a n =a m q n-m

; 当m+n=p+q ,a m a n =a p a q ;

如(1)在等比数列{}n a 中,3847124,512a a a a +==-,公比q 是整数,则10a =___(答:512);(2)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若569a a ?=,则3132310log log log a a a +++=L (答:10). 31.常见数列:{a n }、{b n }等差则{ka n +tb n }等差;{a n }、{b n }等比则{ka n }(k ≠0)、?????

?n b 1、{a n b n }、?

??

???n n b a 等比;{a n }等差,则{}

n

a c (c>0)成等比.{

b n }(b n >0)等比,则{log

c b n }(c>0且c ≠1)等差.

32.等差三数为a-d,a,a+d ;四数a-3d,a-d,,a+d,a+3d ;

等比三数可设a/q,a,a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a/q 3,a/q,aq,aq 3 (为什么?)

如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成等比数列,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为12,求此四个数.(答:15,,9,3,1或0,4,8,16)

33. 等差数列{a n }的任意连续m 项的和构成的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S 4m - S 3m 、……仍为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a n }的任意连续m 项的和且不为零时构成的数列S m 、S 2m -S m 、S 3m -S 2m 、S 4m - S 3m 、……仍为等比数列.如:公比为-1时,4S 、8S -4S 、12S -8S 、…不成等比数列

34.等差数列{a n },项数2n 时,S 偶-S 奇=nd ;项数2n-1时,S 奇-S 偶=a n ; 项数为n 2时,则q S S =奇

偶;项数

为奇数21n -时,1S a qS =+奇偶.

35.求和常法:公式、分组、裂项相消、错位相减、倒序相加.关键找通项结构.

分组法求数列的和:如a n =2n+3n 、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 n =(2n-1)2n 、裂项法求和:如求和:

111

112123123n

+

+++=+++++++L L (答:

21n n +)、倒序相加法求和:如①求证:01

235(21)(1)2n n

n

n

n

n

C C C n C n +++++=+ ;②已知2

2()1x f x x =

+,则111

(1)(2)(3)(4)()()()234

f f f f f f f ++++++=___(答:72)

36.求数列{a n }的最大、最小项的方法(函数思想):

①a n+1-a n =……??

?

??<=>000

如a n = -2n 2+29n-3 ②11

11

n n

a a +>??

==??

L

(a n >0) 如a n =n

n n 10)1(9+ ③ a n =f(n) 研究函数f(n)的增减性 如a n =

156

2

+n n

求通项常法: (1)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n s ,求通项n a ,可利用公式:

??

?≥-==-2)(n S S 1)(n S a 1n n 1n 如:数列{}n a 满足

12211125222

n n a a a n +++=+L ,求n a (答:{

114,1

2,2n n n a n +==≥)

(2)先猜后证

(3)递推式为1n a +=n a +f(n) (采用累加法);1n a +=n a ×f(n) (采用累积法); 如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n n a a n n ++=

--11

1(2)n ≥,则n a =________(答:121n a n =+-+)

(4)构造法形如1n n a ka b -=+、1n n n a ka b -=+(,k b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如①已知111,32n n a a a -==+,

求n a (答:1231n n a -=-g )

; (5)涉及递推公式的问题,常借助于“迭代法”解决,适当注意以下3个公式的合理运用 a n =(a n -a n-1)+(a n-1-a n-2)+……+(a 2-a 1)+a 1 ; a n =n n 12

1n 1n 21

a a a a a a a ?L --- (6)倒数法形如11n n n a a ka

b --=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如①已知1

111,31n n n a a a a --==+,求n

a (答:132n a n =-);②已知数列满足1a =1,11n n n n a a a a ---=,求n a (答:21

n a n

=)

37、常见和:1123(1)2n n n ++++=+ ,222

112(1)(21)6

n n n n +++=++L ,

33332

(1)123[

]2

n n n +++++= 四、三角

38、终边相同(β=2k π+α); 弧长公式:||l R α=,扇形面积公式:2

11||2

2

S lR R α==,1弧度

(1rad)57.3≈ . 如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答:22

cm )

39、函数y=++?)sin(

?ωx A b (0,0>>A ω)①五点法作图;②振幅?相位?初相?周期T=ωπ

2,频率?φ=k π时奇函数;φ=k π+

2

π

时偶函数.③对称轴处y 取最值,对称中心处值为0;余弦正切可类比. 如(1)函数522y sin x π??=- ???

的奇偶性是______(答:偶函数)

;(2)已知函数3

1f (x )ax bsin x (a,b =++为常数),且57f ()=,则5f ()-=______(答:-5);(3)函数)cos (sin cos 2x x x y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128k (

,)(k Z )ππ-∈、28

k x (k Z )ππ

=+∈);(4)已知3f (x )sin(x )cos(x )θθ=+++为偶函数,求θ的值.(答:6

k (k Z )π

θπ=+∈)

④变换:φ正左移负右移;b 正上移负下移;

)sin()sin(sin 1

|

|Φ+=???????→

?Φ+=????→?=Φx y x y x y ωω倍

横坐标伸缩到原来的

左或右平移

)sin(sin sin |

|1Φ+=????→?=???????→

?=Φ

x y x y x

y ωωωω左或右平移倍

横坐标伸缩到原来的

b x A y x A y b A +Φ+=????→?Φ+=???????→?)sin()sin(|

|ωω上或下平移倍纵坐标伸缩到原来的

40、正弦定理:2R=

A a sin =

B b sin =

C c

sin ; 内切圆半径r=c

b a S ABC ++?2余弦定理:a 2

=b 2

+c 2

-2bc A cos ,bc

a c

b A 2cos 222-+=;111

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

41、同角基本关系:如:已知11tan tan -=-αα,则α

αααcos sin cos 3sin +-=____;2cos sin sin 2

++ααα=

_________(答:35-

;5

13

); 42、诱导公式简记: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注意:公式中始终视...α.为锐角...).

43、重要公式: 22cos 1sin 2αα-=;2

2cos 1cos 2αα+=

;sin 1cos tan 21cos sin ααα

αα

-==

+;2

sin

2cos )2sin 2(cos sin 12θ

θθθθ±=±=±

巧变角:如()()ααββαββ=+-=-+,2()()ααβαβ=++-,2()()αβαβα=+--,

22

αβ

αβ++=?

(

)(

)

222αβ

β

ααβ+=-

--等),如(1)已知2tan()5αβ+=,1tan()44

πβ-=,那么tan()4πα+的值是_____(答:322);(2)已知,αβ为锐角,sin ,cos x y αβ==,3

cos()5

αβ+=-,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为______(答:2343

1(1)555

y x x x =--+<<) 44、辅助角公式:()22sin cos sin a x b x a b x θ+=++如:(1)当函数23y cos x sin x =-取得最大值

时,tan x 的值是______(答:32

-

);(2)如果()()sin 2cos()f x x x ??=+++是奇函数,则tan ?= (答:-2)

五、平面向量

45、向量定义、向量模、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平行向量)。 注意:不能说向量就是有向线段,为什么?(向量可以平移)

46、加、减法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法则:AB BC AC += ;AB AC CB -=

47、a b a b a b -≤±≤+ ,

41、(5)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设两个非零向量a ,b

,其夹角为θ,则: ①0a b a b ⊥??=

②当a ,b 同向时,a ?b =a b ,特别地,222

,a a a a a a =?== ;当a 与b 反向时,a ?b =

-a b

;当θ为锐角时,a ?b >0,且 a b 、

不同向,0a b ?> 是θ为锐角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当θ为钝角时,a ?b <0,且 a b 、

不反向,0a b ?< 是θ为钝角的必要非充分条件;③||||||a b a b ?≤

.如(1)已知)2,(λλ=→

a ,)2,3(λ=→

b ,如果→

a 与→

b 的夹角为锐角,则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4

3

λ<-

或0λ>

且13

λ≠

); 48、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b ︱cos θ=a b

a

?

49、 →

1e 和→2e 是平面一组基底,则该平面任一向量→

→→+=2211e e a λλ(21,λλ唯一)

特别:. OP =12OA OB λλ+

则121λλ+=是三点P 、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

坐标原点,已知两点)1,3(A ,)3,1(-B ,若点C 满足=?→

?OC ?→

??→?+OB OA 21λλ,其中R ∈21,λλ且121=+λλ,

则点C 的轨迹是_______(答:直线AB )

50、在ABC ?中,①1()3PG PA PB PC =++

?G 为ABC ?的重心,特别地0PA PB PC P ++=? 为ABC ?的重心;②PA PB PB PC PC PA P ?=?=??

为ABC ?的垂心;

③向量()(0)||||AC AB AB AC λλ+≠

所在直线过ABC ?的内心(是BAC ∠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④||||||0AB PC BC PA CA PB P ++=?

ABC ?的内心;

⑤S ⊿AOB =

1

2

A B B A x y x y -; 如:(1)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2OB OC OB OC OA -=+- ,则ABC 的形状为

____(答:直角三角形);(2)若D 为ABC ?的边BC 的中点,ABC ?所在平面内有一点P ,满足

0PA BP CP ++= ,设||

||

AP PD λ= ,则λ的值为___(答:2);(3)若点O 是ABC △的外心,且0OA OB CO ++= ,则ABC △的内角C 为____(答:120 );

51、 P 分21P P 的比为λ,则P P 1=λ2P P ,λ>0内分;λ<0且λ≠-1外分.

OP =121OP OP λλ

++

;若λ=1 则OP =21(1OP +2OP );设P(x,y),P 1(x 1,y 1), P 2(x 2,y 2)则???????++=++=.1,12121λλλλy y y x x x ;中点???

????+=+=.2,22121y y y x x x 重心???????

++=++=.3y y y y ,3x x x x 321321

六、不等式

53、注意课本上的几个性质,另外需要特别注意: ①若ab>0,则

b

a 1

1>.即不等式两边同号时,不等式两边取倒数,不等号方向要改变.②如果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要注意它的正负号,如果正负号未定,要注意分类讨论.如:已知11x y -≤+≤,

13x y ≤-≤,则3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137x y ≤-≤);

54、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3)分析法;(4)平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7)寻找中间量与“0”比,与“1”比或放缩法 ;(8)图象法.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

是最基本的方法.如(1)设0,10>≠>t a a 且,比较

2

1log log 21+t t a a 和的大小(答:当1a >时,11log log 22a a t t +≤(1t =时取等号);当01a <<时,11log log 22

a a t t +≥(1t =时取等号));(2)设2a >,1

2

p a a =+-,2422-+-=a a q ,试比较q p ,的大小(答:p q >)

55、常用不等式:若0,>b a ,(1)2222211

a b a b ab a b

++≥≥≥+(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2)a 、b 、c ∈R ,222

a b c ab bc ca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等号);(3)若0,0a b m >>>,则b b m a a m

+<+(糖水的浓度问题). 如:如果正数a 、b 满足3++=b a ab ,则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9,+∞)

基本变形:①≥+b a ;≥+2

)2

(

b a ; 注意:①一正二定三取等;②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常用的方法为:拆、凑、平方;如:①函数

)2

1

(4294>--

=x x x y 的最小值 .(答:8)

②若若21x y +=,则24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答:22);

③正数,x y 满足21x y +=,则y

x 1

1+的最小值为______(答:322+);

56、b a b a b a +≤±≤-(何时取等?);|a|≥a ;|a|≥-a

57、证法:①比较法:差比:作差--变形(分解或通分配方)--定号.另:商比②综合法--由因导果;③分析法--执果索因;④反证法--正难则反.⑤放缩法方法有: 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a a >+12

;n n n >+)1(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⑶利用基本不等式,如:4lg 16lg 15lg )2

5lg 3lg (5lg 3log 2

=<=+

⑷利用常用结论: Ⅰ、k

k

k k k 21111<

++=

-+;

Ⅱ、

k k k k k 111)1(112--=-< ; 11

1)1(112

+-=+>k k k k k (程度大) Ⅲ、

)1

111(21)1)(1(111122+--=+-=-

已知2

22a y x =+,可设θθsin ,cos a y a x ==;

已知12

2≤+y x ,可设θθsin ,cos r y r x ==(10≤≤r );

已知122

22=+b y a x ,可设θθsin ,cos b y a x ==;

已知122

22=-b

y a x ,可设θθtan ,sec b y a x ==;

⑦最值法,如:a>f max (x),则a>f(x)恒成立.

58、解绝对值不等式:①几何法(图像法)②定义法(零点分段法);③两边平方

④公式法:|f(x)|>g(x)? ;|f(x)|

2

()1

ax x a R ax >∈-(答:0a =时,{|x 0}x <;0a >时,1{|x x a >或0}x <;0a <时,1{|0}

x x a <<或0}x <)

87、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时可能出现的向量内容:

(1) 给出直线的方向向量()1,u k = 或(),u m n =

(2)给出OB OA +与AB 相交,等于已知OB OA +过AB 的中点;

(3)给出0PM PN +=

,等于已知P 是MN 的中点;

(4)给出()

BQ BP AQ AP +=+λ,等于已知,A B 与PQ 的中点三点共线;

(5) 给出以下情形之一:①AC AB //;②存在实数,AB AC λλ=使r r

;③若存在实数

,,1,OC OA OB αβαβαβ+==+

且使,等于已知C B A ,,三点共线.

(6) 给出λ

λ++=

1OB

OA OP ,等于已知P 是AB 的定比分点,λ为定比,即PB AP λ=

(7) 给出0=?MB MA ,等于已知MB MA ⊥,即AMB ∠是直角,给出0<=?m MB MA ,等于已知AMB ∠是钝角, 给出0>=?m MB MA ,等于已知AMB ∠是锐角,

(8)给出MP MB MB MA MA =???

?

? ??+λ,等于已知MP 是AMB ∠的平分线/

(9)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给出()()0AB AD AB AD +?-=

,等于已知ABCD 是菱形;

(10)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给出||||AB AD AB AD +=-

,等于已知ABCD 是矩形;

(11)在ABC ?中,给出222

OA OB OC == ,等于已知O 是ABC ?的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2) 在ABC ?中,给出0OA OB OC ++=

,等于已知O 是ABC ?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

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13)在ABC ?中,给出OA OC OC OB OB OA ?=?=?,等于已知O 是ABC ?的垂心(三角形的垂心是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

(14)在ABC ?中,给出+=OA OP ()||||

AB AC

AB AC λ+

)(+∈R λ等于已知AP 通过ABC ?的内心; (15)在ABC ?中,给出0,a OA b OB c OC ?+?+?=

等于已知O 是ABC ?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

圆心,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16) 在ABC ?中,给出()

12

AD AB AC =+

,等于已知AD 是ABC ?中BC 边的中线;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归纳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0659791.html,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含有2n-1个非空子集,含有2n-1个非空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 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高一数学知识点梳理最新五篇

高一数学知识点梳理最新五篇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1 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平行或异面。 若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在平面α内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多少条?这些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无数条;平行。 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经过直线a的平面β与平面α相 交于直线b,那么直线a、b的位置关系如何?为什么? 平行;因为a∥α,所以a与α没有公共点,则a与b没有公共点,又a与b在同一平面β内,所以a与b平行。 综上分析,在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结论?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2 集合常用大写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B,C…而对于集合中的 元素则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b,c…拉丁字母只是相当 于集合的名字,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将拉丁字母赋给集合的方法是用一个等式来表示的,例如: A={…}的形式。等号左边是大写的拉丁字母,右边花括号括起来的,括号内部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 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1.列举法﹕常用于表示有限集合,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1,2,3,……} 2.描述法﹕常用于表示无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用文字﹐符号或式子等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 叫做描述法。{x|P}(x为该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为这个集合的 元素的共同属性)如:小于π的正实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0 3.图示法(venn图)﹕为了形象表示集合,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 的曲线(或者说圆圈),用它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集合 自然语言常用数集的符号: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 作N;不包括0的自然数集合,记作N_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Z+;负整数 集内也排除0的集,称负整数集,记作Z-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Q={p/q|p∈Z,q∈N,且p,q互质}(正负有理数集合分别记作Q+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正实数集合记作R+;负实数记作R-) (6)复数集合计作C集合的运算:集合交换律 A∩B=B∩AA∪B=B∪A集合结合律 (A∩B)∩C=A∩(B∩C)(A∪B)∪C=A∪(B∪C)集合分配律 A∩(B∪C)=(A∩B)∪(A∩C)A∪(B∩C)=(A∪B)∩(A∪C)集合德.摩根 律集合 Cu(A∩B)=CuA∪CuBCu(A∪B)=CuA∩CuB集合“容斥原理”在研 究集合时,会遇到有关集合中的元素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合A 的元素个数记为card(A)。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020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篇

2020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5 篇 高一数学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杂,对于高一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数学,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一)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 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

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 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二) 对于a的取值为非零有理数,有必要分成几种情况来讨论各自的特性: 首先我们知道如果a=p/q,q和p都是整数,则x^(p/q)=q次根号(x的p次方),如果q是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如果q 是偶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当指数n是负整数时,设a=-k,则x=1/(x^k),显然x0,函数的定义域是(-,0)(0,+).因此可以看到x所受到的限制****于两点,一是有可能作为分母而不能是0,一是有可能在偶数次的根号下而不能为负数,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 排除了为0与负数两种可能,即对于x0,则a可以是任意实数; 排除了为0这种可能,即对于x0和x0的所有实数,q不能是偶数; 排除了为负数这种可能,即对于x为大于且等于0的所有实数,a就不能是负数。

高一数学必修一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2. 3.集合的表示:{ …集合的含义 集合的中}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 同一集合。 ?/B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A 或B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明细)

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 的元素,则记作x∈A。 (2)集合中的元素有三个特征: a.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b.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例如:集合A={1,a},则a 不能等于1) 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之分。) (3)常见的集合符号表示: N:非负整数集合或自然数集合{0,1,2,3,…} N*或N+:正整数集合{1,2,3,…} Z:整数集合{…,-1,0,1,…} Q:有理数集合 Q+:正有理数集合 Q-:负有理数集合 R:实数集合(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R+:正实数集合 R-:负实数集合 C:复数集合 ?:空集合(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合,又叫空集) (4)表示集合的方法: a.列举法:{红,绿,蓝},A={a,b,c,d}··· b.描述法:B={x|x2=2},{代表元素|满足的性质}··· c.Venn 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内部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B. 若任意a∈A,都有a∈B,则称集合A 被集合B 所 包含(或集合B 包含集合A),记做A?B,此时称集合A 是集合B的子 集。 (2)真子集:若A?B,且存在a∈B但a?A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做 A?B. (3)由子集的定义可知子集有这样三条主要的性质: a.规定: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f)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b.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c. 子集具有传递性. 如果A?B, B?C ,那么A?C. *假设非空集合A中含有n个元素,则有: 1.A的子集个数为2n。 2.A的真子集的个数为2n-1。 3.A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2n-1。 4.A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n-2。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则 ; ③若且,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的区别;(2) 与的区别;(3) 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例1】已知集合m={x|x=m+ ,m∈z},n={x|x= ,n∈z},p={x|x= ,p∈z},则m,n,p满足关系 a) m=n p b) m n=p c) m n p d) n p m 分析一:从判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别入手。 解答一:对于集合m:{x|x= ,m∈z};对于集合n:{x|x= ,n ∈z} 对于集合p:{x|x= ,p∈z},由于3(n-1)+1和3p+1都

2020最全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0最全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新生刚接触到高中数学时都会很不适应,应为高中数学和以往初中和小学的数学都不一样,高中数学更加灵活多变,思维也更加广阔,而高一数学也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基础,必须要学好,所以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一)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 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高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 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i n (),()f x f p f q =,若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N表示自然数集,N*或N + R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两者必居其一. ∈,或者a M 对象a与集合M的关系是a M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x具有的性质},其中x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 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8)交集、并集、补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0) 〖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 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 ,,,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 [,),(,),(,],(,)a a b b +∞+∞-∞-∞.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 a b <.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 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 x k k Z π π≠+ ∈. 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最新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最新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0659791.html,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_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 (1)A是B的一部分,; (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实 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íA ②真子集:如果AíB,且A1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íB,BíC,那么AíC ④如果AíB同时BíA那么A=B 3.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子集个数:

高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 x-3>2}或{x| x-3>2}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 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的集合学习以及总结需要把集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只有把知识点归纳好才可以学好高一数学集合,以下是我总结了高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帮到大家更好地归纳好集合的知识点同时复习好集合。 一、知识点总结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B(或AB); 2)真子集:AB且存在x0∈B但x0A;记为AB(或,且) 3)交集:A∩B={x|x∈A且x∈B}

4)并集:A∪B={x|x∈A或x∈B} 5)补集:CUA={x|xA但x∈U}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AB;②A∪B=BAB;③ABCuACuB; ④A∩CuB=空集CuAB;⑤CuA∪B=IA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B=B∩A;②A∪A=A,A∪B=B∪A; ③Cu(A∪B)=CuA∩CuB,Cu(A∩B)=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二、集合知识点整合 集合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这里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也可以是数学元素。例如:1、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紧急~。2、数学名词。一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有理数的~。3、口号等等。集合在数学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论: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专门研究集合的理论叫做集合论。康托(Cantor,G.F.P.,1845年—1918年,德国数学家先驱,是集合论的创始者,目前集合论的基本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所有领域。 集合,在数学上是一个基础概念。什么叫基础概念?基础概念是不能用其他概念加以定义的概念。集合的概念,可通过直观、公理的方法来下“定义”。 集合是把人们的直观的或思维中的某些确定的能够区分的对象汇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或称为单体),这一整体就是集合。组成一集合的那些对象称

高一数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2.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 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 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 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 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 列举法:{a,b,c ……}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 ∈R| x-3>2} ,{x| x-3>2} 3)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 图: 4、集合的分类: (1) 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 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例:{x|x 2 =-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B A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部分,;(2)A 与 B 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 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 或B ?/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 2 -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 ?A ②真子集:如果A ?B,且A ≠ B 那就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 ?B, B ?C ,那么 A ?C ④ 如果A ?B 同时 B ?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有n 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 个子集,2n-1 个真子集 运算类型 交 集 并 集 补 集 定 义 由所有属于A 且属于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交集.记作A I B (读作‘A 交B ’),即A I B={x|x ∈A ,且x ∈B }. 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记作:A Y B (读作‘A 并B ’),即A Y B ={x|x ∈A ,或x ∈B}). 设S 是一个集合,A 是S 的一个子集,由S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 中子集A 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A C S ,即 C S A=},|{A x S x x ?∈且 韦 恩 图 示 A B 图1 A B 图2 性 质 A I A=A A I Φ=Φ A I B=B I A A I B ?A A I B ?B A Y A=A A Y Φ=A A Y B=B Y A A Y B ?A A Y B ?B (C u A) I (C u B) = C u (A Y B) (C u A) Y (C u B) = C u (A I B) A Y (C u A)=U A I (C u A)= Φ.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 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 3.若集合M={y|y=x 2 -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 4.设集合A=} {12x x <<,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6. 用描述法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点(含边界上的点)组成的集合M= . 7.已知集合A={x| x 2+2x-8=0}, B={x| x 2-5x+6=0}, C={x| x 2-mx+m 2 -19=0}, 若B ∩C ≠Φ,A ∩C=Φ,求m 的值 二、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 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 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2.值域 : 先考虑其定义域1)观察法 (2)配方法(3)代换法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 y=f(x) , (x ∈A)中的x 为横坐标,函数值y 为纵坐标的点P (x ,y)的集合C ,叫做函数 y=f(x),(x ∈A)的图象.C 上每一点的坐标(x ,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 、y 为坐标的点(x ,y),均 在C 上 . (2) 画法: 描点法 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平移变换 伸缩变换 对称变换 4.区间的概念(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2)无穷区间(3)区间 的数轴表示. .映射: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 ,使对于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记作“f (对应关系):A (原象)→B (象)” 对于映射f :A →B 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2)集合A 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 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集合B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 中都有原象。 6.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如果y=f(u)(u ∈M),u=g(x)(x ∈A),则 y=f[g(x)]=F(x)(x ∈A) 称为f 、g 的复合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1.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 (1)增函数: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 自变量x 1,x 2,当x 1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集合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集合 高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集合 集合概念 集合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这里的“事物”可以是人,物品,也可以是数学元素。例如:1、分散的人或事物聚集到一起;使聚集:紧急~。2、数学名词。一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数学元素:有理数的~。3、口号等等。集合在数学概念中有好多概念,如集合论: 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专门研究集合的理论叫做 集合论。康托(Cantor,G.F.P.,1845年—1918年,德 国数学家先驱,是集合论的创始者,目前集合论的基本 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所有领域。 集合,在数学上是一个基础概念。什么叫基础概念?基础概念是不能用其他概念加以定义的概念。集合的概念,可通过直观、公理的方法来下“定义”。 集合是把人们的直观的或思维中的某些确定的能够 区分的对象汇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或称为单体),这一整体就是集合。组成一集合的那些对象称为这一集合的元素(或简称为元)。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符号,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 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说明一下:如果集合 A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A称作是B的子集,写作A?B。若A是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A称作是B的真子集,一般写作A?B。中学教材课本里将?符 号下加了一个≠符号(如右图),不要混淆,考试时还是 要以课本为准。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 集合的几种运算法则 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 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交集:以属于A 且属于B的元差集表示 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 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例如,全集U={1,2,3,4,5}A={1,3, 5}B={1,2,5}。那么因为A和B中都有1,5,所以 A∩B={1,5}。再来看看,他们两个中含有1,2,3,5 这些个元素,不管多少,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