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文--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论文--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论文--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论文--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前言 (4)

第一章我国农村问题介绍 (5)

1.1农民阶层的地位亟待提高 (5)

1.2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5)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 (5)

第二章农村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6)

第三章农村人才资源利用现状 (7)

第四章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 (8)

4.1 农村人才 (8)

4.1 开发农村人才 (8)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摘要

在中国,“三农”一直是困扰国民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试图改变“三农”的现状,但是其结果并不如人意。本世纪初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是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保护农民的劳动热情,减少农村人才资源的浪费,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民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农村问题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分析和研究了当今农村人才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了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一些对策,并着重就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培养和外出务工青年人才资源的利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对策

Abstract

"Three rural" is always a serious problem to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in China, the State Council and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hav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change the "three rural" status, but the results are not satisfac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is the key period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he rural tal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efforts is to solve structuralcontradictions of current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protect thelabor enthusiasm, reduce the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enhanc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otential,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peasants' social status. Through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of rural issues,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rural talent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al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focus on two aspects of thecultivation of the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and migrantyouth talent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hop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can help.

Keywor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rategy

前言

2000年春天,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在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中说了这样三句话:“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话中所反应的情况虽然不是代表中国农业发展的全部现状,但至少在很多地方是确实存在的。为什么在大力提倡“科教兴农”、“振兴农业”的今天,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还会是这样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农村人才资源没有适当开发,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不能给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智力的支持。

如何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一章我国农村问题介绍

1.1农民阶层的地位亟待提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社会阶层的划分中,“农业劳动者阶层”仅拥有很少量的三种资源(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是我国社会阶层“洋葱头型”结构的“大头”部分,处于社会成员底层【1】。如果这一阶层的民众长期处于社会成员底层,不仅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更可能危及新中国政权基础——“工农联盟”的巩固。探究我国农民地位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掌握的社会资源极其有限,尤其是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匮乏,不仅直接限制了农民获得其它资源,还剥夺了他们通过努力来获得其它资源的机会。要提高农民的地位,首先要改变农民的教育状况。

1.2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由过去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由于信息闭塞,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引发“卖难”问题;土地制度改革的滞后,带来“家庭承包制”与“适度规模经营”的矛盾;农产品品质不高,缺乏深加工,科技含量低,价格持续低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缺少市场认可的支柱产业;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农村就业渠道萎缩等现象正显加剧之势[2]。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

国家向农业和农民征收高额税费,农民负担过重,加上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偏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近年来,农村市场上出现的卖粮难、增产不增收,甚至不得已把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当垃圾处理掉,这些现象沉重地打击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当前,除了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之外,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种种困难和问题,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中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切实抓好农业科研攻关工作,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民素质,抓好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第二章农村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农村人才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工业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生产资料,先进的农业机械、电力、矿物燃料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化工产品等现代物质技术装备,需要农村人才掌握和使用。

(2)先进的科学技术,科研成果主要依靠农村人才引进、示范和推广。

(3)农村人才是建立管理体系,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4)农村人才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5)发挥农村人才的作用,有利于多种经营、乡镇企业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此外,发挥农村人才的作用,使他们人尽其才,对于改变社会风气,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也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农村人才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村人才的不足或人才的水平不高,就谈不上农村经济的振兴。[3]

第三章农村人才资源利用现状

目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林、牧、副、渔人才普遍短缺,尤其使乡镇企业、村办企业更为突出,现有的各类人才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结构调整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科技含量低,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缺乏带头人、领头雁[4]。

农业农村人才缺乏,使长期以来多种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的自然农业形成农业人才总量先天不足。

(2)长期以来对农业的低投入,加之农业线长、面宽,农业一线的工作、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不仅吸引不来人才,而且留不住人才。

(3)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偏低,人才“倒流”现象比较严重。

(4)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起步晚,各级政府和人事部门对开发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工作缺乏紧迫感。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农村人才的漠视,在近一个时期内,对开发农业农村人才资源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相当一部分人的人才观念还停留在过去传统农业上,缺乏紧迫感,以至形成对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对开发和利用农业农村人才资源的力度不够。

第四章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

4.1 农村人才

所谓农村人才,一般是指那些具有某种专门知识或技能,在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能够比一般劳动者做出较多较大贡献的人[5]。它可以包括:(1)已经掌握了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初高中毕业生。

(2)输送到有关院校的委托代培生,职业技术学校、成人学校的毕业生,及各类培训班培养的专业人才。

(3)发奋自学成长起来的人才。

(4)退休回乡的初、中、高知识分子。

(5)外出返乡临时工、合同工中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及接受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的复员军人。

(6)各种类型的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具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及乡村企业中的技术骨干。

(7)从外地引进、招聘的各类技术人才.

(8)祖传师授的传统技术人才,等等。

4.1 开发农村人才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政策体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纳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系统、大环境中去思考,去规划,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研,在对现有农村人才人事政策实施效果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政策,为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确定正确的方向和依据。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人才的整体素质。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国家九年制义务教育政策,加大教育投资,普及农村基础教育,力求将农村文盲和半文盲人口降到最低水平。另一方面,立足农村经济和各地实际,制订农村人才培训计划,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培训要注重应用能力,项目和内容要因对象而异。比如:对专业生产大户和示范户,可着重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和运用知识的培训;对返乡知青和退役军人,可开展“短、平、快”致富项目技术培训;对致力于新品种开发、引进和推广的乡村专业技术骨干和乡镇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有发展前途的在职干部,可开展

学历和专业证书教育等。培训方式要不拘一格,注意课堂讲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6]。

3.加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加大农村人才开发力度的基本前提是加大投入。基本做法:一是加大政策的优惠力度,特别是要对农村人才从事技术开发、推广和示范急需的生产资料和各种生产要素给予政策优惠,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二是充分挖掘政府资源潜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解决农村人才的后顾之忧。三是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形成人才开发合力。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所需的资金,宜采取政府适当投入,多方筹措,真正落实到位的办法。

4.走科技兴农的发展道路。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与乡镇和村组挂钩,建立对口联系。鼓励和引导城市中的技术人员到农村开展智力服务,以多种方式参与农村建设,为农业发展服务,使专家学者的理论知识和农村建设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他们科研攻关,出成果,作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农村人才。

5.加快农村人才信息化建设。建立农村人才资源库,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储备人才。构造农村人才信息网络,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信息服务。沟通与周边地区的横向联系,实现农村人才信息的互通互联。

6.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建立适应我国农村实际的农民职业资格制度,切实解决农村一线人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职业资格问题。对在一线从事技术推广、技术承包和扶贫开发等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可不受用人单位的指标限制。对毕业生去农村工作以及通过各种方式在农村一线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各类人员在工资福利待遇上给予优惠。

以上的措施都是从比较大的方面来说的,下面具体从初中毕业生的培养和对外出务工青年人才资源的利用两方面来阐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

1986年,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强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从此,初中毕业生成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主要来源。必须对他们进行农业职业教育,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合格的新生力量。经过调查发现,在许多农村地区的致富带头人中,初中毕业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75.6%,他们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成绩突出,是一个比较活跃、比较有影响的群体[7]。

对于这样的一群初中毕业生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初中后教育:

1.建立系统的培训体制。一是整合现有农村初中的教育资源,为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事业服务。农村初中的功能不仅是为上一级学校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实用人才。把现有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合并到初中,作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基地,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位一体”农科教结合的农村初中办学新体制。二是建立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尤其要完善县乡一级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初中后教育开发提供技术指导。三是建立各种示范基地,作为初中后教育的实践基地。四是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依靠它们引进资金和先进适用技术,开拓农产品市场,培育支柱产业,为初中后教育开发确定培训方向。

2.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初中后教育所涉及的学习内容必须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上个世纪2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乡村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结合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和本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编写出适合农民和市场实际需要的实用教科书来。

3.灵活掌握培训过程。首先是培训时间的分配要灵活。可完全根据自己及家长的意愿来选定学习内容和受训期限。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应该尽可能简短,要把绝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实际观察、现场解说、动手操作、自我总结、答疑等方面。其次是培训重点要灵活掌握。要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培训重点,尤其要关注当地特色支柱产业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融入新知识。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是国内民工潮兴起以后产生的一个特定的群体。他们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开阔了眼界,有较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农村人才资源。如果能够好好利用他们的优势,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对于外出务工返乡青年人才资源的利用,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镇、乡、村等各个有关部门要及时关注他们的情况。了解他们在外务工时所做的工作,评估他们达到的水平,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照,对于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人才要不失时机地吸引其回来,建设农村。

2.要对有志于返乡建设的青年人才给予优惠政策。有优惠的政策才能让他们感到回乡创业是有希望的,是有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和保证的,才能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为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3.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及时的培训。毕竟家乡和外面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实际情况,并做好准备,是他们在农村取得成功的前提。

结论

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涉及我国人数最多、文化水平最低的群体。这一群体的任何变化,都将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造成决定性的影响。如果社会能用客观、公正、公平的目光来审视和研究这一资源,推其向前,促其发展,那便是农民之福,国家之福。

致谢

本论文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中央电大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的辛勤栽培。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分析报告[Z].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玉长文.“初中后教育”——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先导模式.广西社会科学2000(4)

[3]张学孟,郭政. 浅谈农村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农村成人教育1996,(1)上:19~20

[4]赵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人才了望2000,(9):25~26

[5]张学孟.郭政. 浅谈农村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农村成人教育1996,(1):19~20

[6]杨素慧.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人才了望2000,(12):43

[7]玉长文.“初中后教育”——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先导模式.广西社会科学2000,(4):267~269

附录

乡土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领群众科技致富的带头人。近几年来,大冶市注重加强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做好乡土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加快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一、健全人才信息网络,加强农村人才考核管理。一是建立农村人才实绩评价体系,界定乡土人才评定标准。2006年该市开展了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现状专题调研,进行了全市范围的农村乡土人才摸底统计工作,明确全市乡镇及村办企业、私营、个体、联合体企业和民办科技服务机构中有一定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农村从事种养加及建筑装饰、机电维修、商贩运输、卫生工艺等待业且年收不低于5万元的技术能手,外出投资20万元以上创办企业或实体的人员中,有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且经乡镇党委推荐认同的方可认定为乡土人才。二是建立农村人才信息管理台帐,实行乡土人才分级管理。通过摸底统计,全市共有各类乡土人才5100余人,该市将这些人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农村企业经营管理,种植、养殖及加工技术,制造维修和土建木工,商贩运输,文体卫生,工艺等6大行业的带头人且社会贡献较大的2613名优秀乡土人才,由市委人才办建立市级乡土人才信息台帐,把他们的基本信息纳入微机管理,实行一人一卡。对初具规模且能主动为群众起带动示范作用的2500余名乡土人才由各乡镇人才工作服

务站和村级人才工作服务点进行登记管理,定期为乡土人才提供服务。三是建立农村人才动态管理机制,增强乡土人才发展意识。市委制订了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并与各乡镇签订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责任状,由市委组织部、科协、人事局、农业局等部门联合组成考核小组,每年对各乡镇乡土人才培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对纳入市级管理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一次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凡考核不合格的取消相关的政策待遇。

二、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农村人才综合素质。一是开展“菜单”选学培训,提高农村人才业务技能。通过采取选学课程的方式对乡土人才进行“菜单式”培训,这几年来共推出大棚蔬菜、苗木花卉、企业管理、建筑装饰、机电维修、商贩运输、卫生工艺等10多个班次的20门课程菜单,供460名农村人才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学,聘请有关专家实行按需施教,按行业组织乡土人才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保证乡土人才的个人业务

技能有质的提高。二是依托示范基地培训,增强乡土人才实践能力。坚持把建设高起点的行业示范基地作为培养乡土人才的重要载体,坚持与党员“双建双带”基地共建的原则,在全市每个乡镇创建了1-2个农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大基地培训设施投入,加强技能师资队伍建设,不定期聘请各类专家和技术能手到基地现场对求学人员进行实地操作培训。三年来,一些人员通过短期或中长期培训成为熟练工后,新创办123家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了12个区域性的产业示范区。如还地桥镇的水产养殖示范区、保安镇的杂果种植示范区、金牛镇的苗木花卉示范区等。三是开展专家“三联”活动,实地进行技术培训服务。在市直农业部门选派了16名种植、养殖、畜牧业专家,每人各联系一户对农业技术需求强烈的农户、一个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项目、一家产业基础较好的农业基地,帮助引进新品种,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展实用农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农业专家每月到联系对象和单位进行技术服务不少于1次,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一些农业专家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承包和租赁经营等形式直接参与所联系对象的经营活动,培训和帮带了一批农村人才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

三、搭建经济发展平台,发挥农村人才能动作用。一是实施“帮带工程”。广泛开展农村人才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把农村人才作为“群众不会干”转为“带着群众干”的最佳结合点和有力突破口,动员和组织5000余名农村人才每人主动结对1-2户困难群众或缺乏实用技术的农户,分别提供资金、信息、技术扶持,帮助帮带户找准致富门路。全市每年有近万名农村劳动力通过接受乡土人才直接帮带至少新掌握1门以上技术。二是引导组建公司。积极引导农村一些经营规模较大、网络农户较多的种植、养殖和加工业主围绕主导产业组建公司,运用“公司+农户”形式,采取提供种苗、技术,回收产品的办法,吸引周边众多农户加入农村人才所从事的产业之中,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农村人才的产业规模。灵乡镇鸡子山兔业公司通过向农户提供种兔,包回收肉兔,每年养殖销售肉兔达20万只,为农民提供增收300万余元。全市农村人才共组建各类公司、基地413家,网络农户1.2万户。三是扶持重点项目。对一些发展前景较优、社会效益较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由市委、市政府制定政策实行重点扶持,鼓励农村人才积极参与这些重点项目的开发经营,引导他们把视野跳出“农门”,向大市场、大产业转移,不断把产业链做强做大。陈贵镇引进国内500强企业雨润集团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项目,对农户新建年养肉鸡10万只以上的养殖场一次性给予10万的补贴,对用工人员统一组织岗位技术培训,全市共建起养殖场32处,招收劳动力1300余人。

四、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激发农村人才创业热情。一是在政策上倾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宏观上对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进

行了总体规划。每三年由市委人才办牵头组织一次农村拔尖乡土人才评选活动,凡入选者由市财政出资每月每人发放100元人才津贴,每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每两年组织一次旅游度假。对作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由市人事部门推荐上报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对农村乡土人才新创办、领办的企业实体或基地在土地流转、税费征缴、资金扶持上予以倾斜,并安排市领导结对联系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二是在政治上关心。全市建立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社会贡献“排行榜”,吸纳农村拔尖乡土人才代表担任市经济投资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全市关于农村工作的重大决策须征求农村拔尖乡土人才的意见。同时,广泛吸纳乡土人才积极参政议政,全市有152名乡土人才被被推选为乡镇人大代表,有32名乡土人才被推选为(县)市人大代表,有46名乡土人才经推荐协商提名为(县)市政协委员,每年有近30名乡土人才被吸纳入党组织。三是在精神上激励。对被评为市级乡土人才的由市委、市政府颁发人才荣誉证书,利用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重大节日安排市、乡镇领导上门慰问,让农村人才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精神上有光荣感。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措施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极大的比重,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虽获得了一定发展,农村社会呈现良好的发展景象,但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加快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就对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解决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及国内市场需求,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改革及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所以要充分认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时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科学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进而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现状。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农业经营体制基本为集体经济和小农经济,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农村生产模式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冲突愈加明显。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农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并且农村市场存在极大的潜在消费能力及生产能力,所以要积极开发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1]。当前我国存在农村土地荒置、农民掠夺式经营土地等现象,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物质及劳动很少,缺乏长远规划和科技运用,只依赖于传统经验;同时农业科技含量不高,资源转化率与利用率低,城乡收入差距大,劳动生产发展相对缓慢,无法安置剩余劳动力,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1.2存在的问题。第一,经济结构单一,思想理念滞后。土地一直都是农民的生命,以往基于土地的农作物种植相对单一,只局限于生活所必需的花生、大豆、小麦、水稻等,而忽视市场所需的农作物,致使种植收益也相对单薄,降低土地附加收益。目前在农村经济结构变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到底是为市场而种植耕作还是为生活而种植耕作。除此之外,农业在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有所不足,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加上乡镇企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其污染严重、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较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业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研究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董兵 (指导老师:颜怀坤) 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的收入水平,甚至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重视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确立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第一推动力的新理念,探索一条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新路子,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把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与乡镇企业发展及非农化进程、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以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向深度和广度迈进。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城镇化战略国民经济

前言 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民工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更多关注。同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偏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重视并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八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现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农村人力资源的研究背景 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下一步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一共提出了28条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在实现这一系列战略部署的过程中,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农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是最关键和根本的一环。 2.农村人力资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2.1.1从增强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农民占到人口的大约70%,讲人力资源开发绝大多数是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来随着现代化的实现,农村人口降到占全国人口的30%时,仍然有4-5亿农民,这是一个巨大的生产力,也是巨大的购买力群体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如此众多的人口如果处在现代化的门槛之外,则中国谈不上富裕。在21世纪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中,中国靠什么取胜?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国民素质问题,而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的劣势是如此的明显:稀缺的土地上生存者9亿农民,在其中有两亿文盲半文盲,贫困地区每年还有上百万的失学少年。如果对这些人

农村经济发展研究论文.pdf

一、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是多层次的二元结构,现代经济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传统经济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二者的收敛与弥合出现断层。因此,要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现代经济份额和降低传统经济份额,就必须处理好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发挥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作用,不仅要实现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有机结合,还需要从战略上把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施城市发展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融合。即发展农村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化、城镇化的方式组织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构建工农、城乡机动机制,形成城镇与农村相互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小城镇和农村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特色将带来发展,特色就是生命力”。1996年9月,亚洲建筑师代表在雅加达开会,提出“建设有灵魂的城市与乡村”的主题。可以说,个性与特色就是品牌,它对于小城镇的经济集聚与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和小城镇的建设应避免出现“千镇(村)一面”、“模式化”和城区的“翻版”。而是要根据农村和小城镇内部自然要素禀赋的差异性、产业结构的不均衡性,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和小城镇经济。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农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资源,迅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竞争优势,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将为小城镇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小城镇和农村的再发展,将会为此特色经济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汇聚,从而增强农村和小城镇的特色竞争力。如此点面结合,农村和小城镇将会在互动中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经济的腾飞。 其次,小城镇和农村应该集中发展,发挥集聚效应。小城镇和农村主导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可以促进辅助性产业的建立和发展,最终建立起小城镇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体系。在发展这个特色体系的时候,要注意发挥产业集聚的作用。通过集聚,农村和小城镇企业都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节约基础设施的费用,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以及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带来的好处,减少企业实际生产费用,扩大企业的资本积累,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小城镇的产业规划要时刻注意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是要建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心,依托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把供、产、销串联起来,有利于推动产品市场相对局限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小城镇还应该建立专业市场,以此来解决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矛盾的根源是分散农户和单个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层,掌握的市场信息非常有限。农户和企业进入市场亦要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即交易成本很高(包括信息成本、评估成本、交易约签订成本),使单个农户和企业难以承担这些交易成本,生产也就不是围绕着市场而进行,这就出现了农产和特色产品“卖难”的问题。解决“卖难”问题的思路是通过政府和一些民间公会,建立起一些专业市场,立起产品与市场联系的纽带,从而解决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卖难 ”的问题。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分的。小城镇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许多便利条件,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小城镇建设最现实的基础和最直接的动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为小城镇建设解决了一些资金外,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方面使农产品大幅增加,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消费市场,为加速小城镇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小城镇建设与农村人口转移 小城镇的发展,吸收了集镇周围农村的大批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蓄水池与有效载体,既解决了农村人口压力,又避免了众多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土地不仅是收入的来源之一,也是其生产生活的最后保障。只有在家庭主要劳动力都已相当稳定地转入城镇非农业部门就业,并获得可靠的收入来源以后,他们才可能退出农业部门。因此,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前提条件是为其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在农村当地发展非农产业,其重点应是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业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务业。这既适应了目前农业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又可以转移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彻底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一方面可以减少依赖土地的人口,使留农村中的劳动力有可能从事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让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定居小城镇,不仅能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又能使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人口集中居住,这对发展小城镇中的第三产业又是极为有利的。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转移的农业人口很分散,难以形成对第三产业有消费需求的社会群体。因此,发展小城镇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种互动关系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小城镇建设与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 农村资源的持续培育与利用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小城镇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物,应该成为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尤其要注意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占用耕地是小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之一。农村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如果为数众多的小城镇在发展中过多占用耕地,我国的耕地将面临严重的损失,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

试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与对策

试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张辉陈思谦 摘要: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是强国之路、富民之本。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素质低的现状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巨大瓶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将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强大的发展动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着手,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开发动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关键是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把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力资本。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因分析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普遍提高,通过将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合理配置,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质化,即用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代替传统农业技术,用现代经营管理方法取代自给半自给的生产方式,用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的优化来替代掠夺式的破坏性农业,走中国式集约化持续发展道路。现代化、集约型农业主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即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而素质低。数量大,表明其蕴含着庞大的潜在生产力,开发潜力十分巨大;素质低,则说明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镇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城镇化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演进、生产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是支撑城镇经济的重要基础,城镇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底子薄、负担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的潜力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任务艰巨。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底子薄、基础弱、包袱重,在发展中仍遇到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许多农村地方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以青石镇澄潭村为例,目前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不要说搞公益性事业,就是基本的办公经费也无法维持,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3、现行土地政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已整理)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行政管理专科专业 毕业作业 题目: 专业: 分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日期: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作业指导卡

写作提纲第一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三)现行土地政策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五)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三)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论文摘要 在当今社会,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首先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近年来,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底子薄、负担重等诸多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任务艰巨。如何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的问题,仍是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粗浅探讨。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宏伟目标存在问题对策

目录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一)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1) (二)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1) (三)现行土地政策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四)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1) (五)农村人才缺乏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 (1) 二、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2)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2)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 (3) (三)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培养和引进人才,为农村经济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效益...............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6)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一、村庄现状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农村的更加重视,在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下该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人们不在担心温饱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健康问题,追求生活质量。家庭人均收入 有所提高,在相对稳定的收入情况下能够安居乐业。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问题。农村土地结构、人员结构和经营关系不合理,土地纠纷不断,许 多土地一时难以确权、确地到户。有些在外务工人员的土地常年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浪费了土地资源。 (二)村民素质低下,发展意识不强。由于地理条件,文化水平限制,人们安于现状,培养了人们的懒惰心理,一有空闲时间就沉迷打牌、麻将,娱乐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接受科技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农民大多不愿接受新技术、新品种,所以光靠农业收入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开销。农民参政意识不强,群众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三)社会事业发展极缓。教育水平不高,无法满足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缺乏优秀教师, 大多家长不满现在的教育水平,而且大多数完成小学初中后选择了辍学,随大人在外务工, 有的小小年纪就选择了婚姻,法制科学意识淡薄。医疗卫生建设迟缓,只能对一些简单的小

病进行医治,当有重病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人们健康水平不高,依然有“看病难、吃药贵”等难题。三、解决办法 (一)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各 类优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使产品走出 去占据市场。 (二)对于土地问题,首先要确定农业从业人口,最大限度的公平分配农村土地使用权,收回闲置土地,增大人均占有量;核实农村土地承包权,减少土地权界问题纠纷,为 农村土地出租、转让、入股提供重要依据。 (三)对于村民素质不高问题首先要抓好干部培训,从而起到引导带头作用。试想如果一个村的干部不带头又怎会让农民去接受指导思想,所以村干部要将思想工作做到位,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要抓好成人教育,在村里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讲演,确保美味农民都有一技之长,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在外务工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要加强农民法律意识,要有权利义务意识,村干部定时进行村务公开,村民定时进行上访,提高村民维权意识,加强民主监督。 (四)以推进公共事业发展为重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使广大 农民学有所教、老友所得、住有所居。一要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学校建设宿舍,让较远地区的孩子能够得到有 效保障,安心学校,逐步提高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合理配置教师资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摘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把人口负担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思路作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人力资源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内生增长理论,“知识”或“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新知识生产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阻止物质资本投资中出现的报酬递减现象。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形成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一般是指充分、科学、合理发挥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数量控制、素质提高、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活动。开发、配置和利用好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走产业化之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人才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比较普遍地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能为农业产业链条的每一环节提供高素质的初级产品生产者,加工产品制造者,销售环节经营者,提供技术、物资、信息保障的高素质服务者。 2.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城镇化建设,既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发展也对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要求。农村城镇化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赖于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农村劳动力素质决定了中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规模与进程。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以增收为核心的农民问题的最终之依靠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即农民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科技、靠教育、靠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农村人力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能否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己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难 1.农民对人力资源开发观念还十分淡薄。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使其在接受、

农村经济发展总结文章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 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浅析 改革开放35周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无不令国人欢呼,令世人惊讶。中华民族振兴显示出光明的前景,鼓舞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前赴后继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可以说,谁忽视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谁就没有良心!改革开放35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任何人不能小觑的,是任何人无法磨灭的! 那么,作为中国高速发展期的中国人,我们是否应该沉溺于这种成就之中,大奏凯歌,洋洋得意呢?显然不是这样的。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依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阶段没有变;改革开放35周年以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凸显的社会、经济矛盾日益尖锐;近年来国家周边领土争端不断,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凡此种种,无不在告诫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荆棘密布,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依旧任重道远。 作为山西财经大学的学生,我在入校之初就在心中立下誓言,要为祖国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今天,我在此就我国改革开放35周年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背

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浅析,鄙陋之处,承蒙指正。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泰戈尔的一首经典诗作,其文学意义毋庸多言。然而,着眼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我们可以对其作出相应的解读。生活在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孩子都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就像同根生长的树枝,然他们伴随着他们的出生,与生俱来的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豫西南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薄弱、农民观念转变不够、经济效益低下、政府财政扶持不够等原因,在很多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缺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尤为缓慢,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此,我们必须着力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正确扶持引导,不断地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选择了家乡所在的豫西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豫西南农村经济的发展正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豫西南的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1、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农用汽车均有所增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6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0.1%,盐碱地治理面积约占盐碱地耕地总面积的84.9%。农田防护林带大幅增加,林木覆盖率达到19.83%。农业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观。 2、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 主要农、畜、林产品产量逐年增长:粮食平均年增长3.3%,棉花平均年增长6.1%,油料平均年增长13.6%,烟叶平均年增长0.2%,水果平均年增长9.9%,牲畜平均年增长5.2%,生猪平均年增长3.5%,山绵羊年平均年增长4.9%,猪、牛、羊肉平均年增长11.7%。 3.农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中趋向优化和合理 农业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已不是单一的种植业。1990~2008年种植业增长了33倍,而林业产值增长了142倍,牧业产值增长了124倍,渔业产值增长了147倍,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而牧业比重则同步上升。经过多年农业结构调整,过去“农村—农业—种植”的旧貌有了大的改变。 4、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人数在增加,素质 在提高。

【农村经济论文】生态经济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农村经济论文】生态经济下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摘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工作。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逐渐在全国开展推广发展。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将简要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措施 前言: 在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部分,是农村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与国家经济政策的推进也紧密相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分析,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战略目标之一。如何完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存在的问题,促进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研究的重要意义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中需要重视的内容之一。一直以来,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在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一直在积极的试试改革的方案。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背景下,如何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并积极探究有效的管理措施,成为其工作的核心内容。结合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和规划农业经济管理方案和措施,通过强化农业发展建设规划化管理目标的重要性,充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给予的政策,将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分析,通过经济管理逐渐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积极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析乡村振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乡村振兴战略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人才的支撑,对于农村的发展还是应该从农村人力资源出发,开发熟悉当地情况的农民来推进农村的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原则,从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两个方面抓好落实,从农业环境、农村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着手,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要求,逐步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从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总体分布来看,城镇化率在不断提升,大部分地区城镇人口也在逐渐增多,人力资源总量也不断增加,社会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改善。现阶段农村人口的基数大、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是阻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难点。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扶持力度以及困难状况有了改观,但还需我们进一步努力,将农村人口基数大的现状转化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优势,必须逐步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的配置结构。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造就更多乡村人才,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2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思想观念落后,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的农村人口基数大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文化水平及其他因素种种限制,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并不完善。农民受教育程

度低和思想观念的陈旧、保守是制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他们大多满足于现状,不愿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缺乏积极上进的思想观念。正是由于教育的落后、思想观念的陈旧这些因素限制了农村的发展,也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难以发挥其关键作用。2.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配置不合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现今的耕作生产方式日益机械化,农民耕地的数量随着生产建设在不断减少,对原有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水平也在不断下降,致使大量农村人力闲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尽管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发展改善进程却比较缓慢,人力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大多数人力为综合素质较低且不能为现有农村环境带来生机活力,难以为农村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剩余劳动力多和人力资源配置的不合理,让原本并不占优势的农村发展变得更为困难。2.3农村经营管理者人力资源开发意识淡薄,开发管理体系不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结构体系以及管理的合理化还需进一步提升。虽然现今涉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职能部门很多,但大多职能界定不清且管理体系覆盖过于广泛,不能很好地深入基层展开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工作。农村经营管理者大多存在市场意识淡薄、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对整体人力资源开发把握不全面,缺乏现代化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意识,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经营的需要。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建议 3.1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及技能培训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是改善当前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农村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在这些大好形势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农村多年积累下来的突出问题很难在一朝一夕予以解决,在农村问题上我们只是刚刚破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然很多。在新形势下,如何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研究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近些年,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利用国家的水利项目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改造了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大江大河的治理基本完成,大型泵站水库有所改善,但大量的塘堰水库沟渠等水利设施多年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渠道淤塞,病险水库面大,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例低,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农村生产生活“四难”问题突出。即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息交流难比较突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大多数村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化力度不够。近两年,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政府虽然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但由于不少农户无技术、无资金、无经验,不能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造成投入多、产出少、销售难。再者,由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农村中稍有文化素质,有一技之长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种植业,而留在农村的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因缺文化、见识窄,对新技术、新生事物接受慢,宁可固守低效益的传统种植业,也不愿向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植物饮料、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农业生产中的恶性循环。 (三)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大发展。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大部分停产倒闭或改制,有的给镇村两级经济留下沉重的负担,负债相当严重。有的乡负债高达千万元,村集体负债上百万元,每年的收入不够还银行利息,严重影响乡镇和村组织正常工作的开展。许多村组织在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上缺乏思路,步伐缓慢,不敢担风险,导致集体经济无项目,“空壳村”现象还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虽然重庆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经济却属于该市经济薄弱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优势,本文从重庆农村经济现状着手,通过找出问题,提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也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农业大市。全市所辖面积82万平方公。截止2011年,总人口3329.81万,其中农村人口2324.5,占总人口的69.8%。重庆市的经济随着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得到了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全市GDP达到了10011.3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63%。 (一)重庆第一产业GDP增长情况 重庆自直辖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据统计,重庆第一产业GDP 在1997-2011这15年里,从307.21亿元增长到844.52亿元,一共增长了537.31亿元,近3倍多,而且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在这四年里,第一产业GDP总体呈负增长。1997 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为307.21亿元,到2000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仅为286.1,四年间减少了21.11亿元。这段时间影响第一产业GDP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受到波及。 第二个阶段:2001-2006年。在这期间,第一产业GDP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6.2%的增长。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也只是恢复性的增长,

【毕业论文选题】2019热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论文题目

2019热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论文题目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显得越来越重要,让新员工迅速进入工作岗位,满足中小型企业人才需求,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职业人才培训以及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等,下面学术堂特意整理了2016年热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论文题目61个供参考!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探究 2、对人力资源开发与职工培训的思考 3、试析企业人才开发与企业网络培训发展策略 4、POSCO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体系实践 5、浅谈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中运用人本管理理念 6、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农民工职业培训策略 7、人力资源培训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 8、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评价与提升策略 9、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新趋势 10、在职培训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分析 11、浅析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2、企业员工培训体系构建探讨 13、茶产业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培训需求及对策研究 14、对新疆伊犁农村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 15、议企业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6、人力资源培训创新途径及开发策略 17、物流服务企业培训效果的研究综述 18、对铁路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的思考 19、基于新医改的医院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策略研究 1

20、广西失海渔民就业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21、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22、内部培训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分析 23、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现状 24、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对策 25、广西北部湾滨海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26、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管理研究 2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培训的发展关系 28、教育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29、山东矿业公司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30、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误区及对策 31、米林县羌渡岗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研究 32、经济新常态下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33、维鸿东光公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 34、南平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35、HB公司核心人才岗位培训案例研究 36、国企战略视域下的员工培训问题及对策 37、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38、天津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39、X大学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及实践 40、南疆三地州农村反贫困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41、SDH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42、S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43、SGGT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问题研究 44、JNLT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 45、重庆市璧山区基层公务员培训需求分析研究 2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论文

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论文 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近年来,在国家的良好政策下,乡镇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其逐渐呈现出以下三点优势: 1.1乡镇农业经济环境发展优化 乡镇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其农业经济发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发展:其一,就硬件方面来说,用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备支持及建设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如各乡镇大力兴修农业生产所需的水利设备,在某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中抗干旱及抗汛能力。另外,乡镇在加强建设农业水利设施的同时,还大力改善乡镇人均的用水安全度,同时为提高乡镇人均的业余生活,大力兴办各类娱乐活动,从而使乡镇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其二,就软件方面而言,随着国内高科技产品及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乡镇人均接受并懂得了如何利用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乡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这为推广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新产品奠定下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党和国家和号召下,乡镇对农业市场混乱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整顿及治理,从而为吸引外资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1.2乡镇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 随着乡镇人均对农业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化,使其整个经

济建设思路不断朝着更好的方面优化发展着,这主要表现为:其一,农业产品正由传统的普通单一品种向多元化特色精品的方面优化,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越来越多的精品农作物生产种类代替了部分普遍的农业种类,使之农业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二,随着农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深化,尤其是果业生产率及农业再造工程等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可利用率。其三,农业经济的经营方式也随着农业的发展由传统的单一形式逐渐向多元化形势发展,使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3乡镇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农业经济发展正朝着多元化、科学化及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着,尤其是近年来,非农产业的发展有逐步取代以农业生产为本的经济结构发展趋势,并快速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乡镇农业劳动力结构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许多乡镇劳动力进入乡镇农业企业务工,使乡镇农业劳动力结构得以优化。最后,乡镇的农业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目前乡镇农业已经由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转化为集餐软、服务、运输为一体的产业链结构,大大增加了乡镇人均的经济收入。 2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镇农业经济近年来发展的速度十分快,这主要得益于

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一)

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一)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并且有变得更加复杂和棘手的趋势?从根本上讲,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它无论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三农”问题,解决 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发展、缓解了农民贫困和改善了农村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并且大有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的趋势?这就使这一问题继续成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认识到这一点,无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首先,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总数已19亿,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此外,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且绝大部分在农村?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主体,并且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受初中教育的统计分析,农村比例分别19.5%、8.0%和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普遍不高?中央早在20世190年代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多数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实极为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据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公布:2000全国5614719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14.01%;小学文化程度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占38.04%;高中文化程度占5.07%;中专文化程度占0.5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16%?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与薄弱? 再次,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投入机制不活?农村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和“以县为主”投入与管理的农村教育体制,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整体推进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徘徊于2.5%~3%之间,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经费中政府又将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好、容易出成绩的城区学校,能够分给农村教育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一些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够合理,尤其是新形势下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长期拖欠教师工资,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所需的必要资金得不到保证?加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近几年招生难、办学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 二、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造成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整个社会和时代的进步,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也严重脱节,由此造成农村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仅突出,而且尖锐?首先,教育落后带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泛滥,不少曾经销声匿迹的愚昧腐朽的习俗和恶习又冒出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生活?其次,农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由于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制度建设迟缓,现阶段许多农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连群众会议也开不起来,有的地区情况更严重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反过来又影响农村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