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巴戟天炮制前后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

巴戟天炮制前后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

巴戟天炮制前后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
巴戟天炮制前后蒽醌类成分含量变化

蒽醌类化合物

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A.在一个苯环的β位 B. 在二个苯环的β位 C.在一个苯环的α位 D.在二个苯环的α位 2.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 A.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B.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 C.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D.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 3.蒽醌类化合物在何种条件下最不稳定() A.溶于有机溶剂中露光放置B.溶于碱液中避光保存 C.溶于碱液中露光放置D.溶于有机溶剂中避光保存 4.具有升华性的化合物是() A.蒽醌苷B.蒽酚苷 C.游离羟基蒽醌 D.香豆精苷 5.某种草药水煎剂经内服后有显著致泄作用,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A. 蒽醌苷 B.游离蒽醌 C.游离蒽酚 D.游离蒽酮 6.在总游离蒽醌的乙醚液中,用5%Na2CO3水溶液可萃取到() A.带一个α-酚羟基的 B.带一个β-酚羟基的 C.带两个α-酚羟基的 D.不带酚羟基的 7.下列几种成分,其酸性大小顺序为() ①1,2-二羟基蒽醌②1,4-二羟基蒽醌③1,8-二羟基蒽醌④2-羟基蒽醌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④>①>③>② (二)多项选择题 1.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和下列哪些取代基有关() A.醇羟基 B.酚羟基 C.羰基 D.羧基 E.甲基 2.下列哪些成分可以用pH梯度萃取法进行分离() A.糖类 B.生物碱 C.黄酮 D.蒽醌 E.挥发油 3.下列成分中可溶于稀NaOH溶液中的有() A.羟基蒽醌苷元 B. 羟基蒽醌苷 C.黄酮苷元 D.小分子有机酸 E.挥发油 4.关于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5-二羟基蒽醌酸性小于1,8-二羟基蒽醌 B.β-羟基蒽醌酸性大于α-羟基蒽醌 C.1,2-二羟基蒽醌酸性小于β-羟基蒽醌 D.含羧基蒽醌酸性大于不含羧基蒽醌 E.2-羧基蒽醌酸性大于1,4-二羟基蒽醌 5.下列成分中不能发生碱显色反应的是() A. 羧基蒽醌 B.蒽酮 C.蒽酚 D.二蒽酮 E.二蒽醌 二、问答题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实验报告)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pH梯度提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学习蒽醌类化合物鉴定方法 二、实验器材 材料及试剂:大黄粗粉、浓硫酸、NaHCO3、Na2CO3、NaOH、浓盐酸、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醚、普通滤纸、薄层层析硅胶板(2.5 cm×10 cm)、广泛PH试纸、剪刀、铅笔、尺子、点样毛细管、样品管等。 仪器:500mL圆底烧瓶、球形冷凝管(30cm)、橡皮管、烧杯、滴管、层析缸(广口瓶)、250mL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水浴锅、集热式磁力搅拌器、磁子、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铁架台等。 三、实验原理 大黄为蓼科植物,味苦,性寒,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其主要成分为为蒽醌化合物,含量约为3%~5%,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苷,游离苷元有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其中,大黄酸具有羧基,酸性最强;大黄素具有β-酚羟基,酸性第二;芦荟大黄素连有羟甲基,酸性第三;大黄素甲醚和和大黄酚的酸性最弱。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大黄酸R1=H R2=COOH 大黄素R1=CH3R2=OH 芦荟大黄素R1=CH2OH R2=H 大黄素甲醚R1=CH3R2=OCH3 大黄酚R1=CH3R2=H

四、实验内容 大黄素的提取、分离流程图 大黄粗粉10g 20%H2SO4 150 ml 加热1h, 抽滤、干燥 滤饼 150ml乙醚回流提取1 h 乙醚层 水层(紫红色)乙醚层 HCl 3 大黄酸沉淀(粗品) 水层(红色)乙醚层 HCl 0.25% NaOH 大黄素沉淀(粗品)水层(红色) 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沉淀(混合物) 具体操作步骤 1. 游离蒽醌的提取 (1)酸水解:称取大黄粗粉10g,加20%H2SO4水溶液150mL,在水浴上加热1小时,放冷,抽滤,滤饼用NaOH溶液洗至近中性(pH约为6),于70℃干燥后,研碎,置2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150mL回流提取1小时(调45℃,回流即可),得到乙醚提取液。 (2)蒽醌类成分的提取:乙醚提取液经薄层层析检查有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

实验四--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实验四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一、概述 植物来源:大黄系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等许多文献中,具有泻下、健胃、清热解毒等功效。自古以来,大黄在植物性泻下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味很早就被各国药典收载的世界性药材。 功效:大黄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其抗菌、抗感染及抗肿瘤活性有效成分主要为蒽醌类衍生物,如: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止血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酚;泻下的有效成分是结合型的蒽苷类。蒽醌类衍生物占大黄总化学成分的3%~5%,该类成分少部分以游离状态存在,大部分与葡萄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此外,大黄还含有鞣质等多元酚类化合物,含量在10%一30%之间,具止泻作用,与蒽苷的泻下作用恰恰相反。 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及物理性质大黄中含有多种游离的羟基蒽醌及其与糖所形成的苷类化合物,已知的游离羟基蒽醌主要有以下5种化合物。 大黄酸(rhein),C15H806,黄色针晶,m.p321—322℃(330℃分解),UVλmax431,258,231,204。可溶于碱水,微溶于乙醇、苯、三氯甲烷、乙醚和石油醚,不溶于水。 大黄素(emodin),C15H1005,橙黄色针晶(乙醇),m.p256—257℃。UVλmax436,289,266,253,222。可溶于碱水,微溶于乙醚、三氯甲烷,不溶于水。 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橙色针晶(甲苯),m.p223~224℃。UVλmax429,287,254,225,202。可溶于乙醚、苯及碱水,不溶于水。 大黄素甲醚(physcion),砖红色单斜针状结晶(苯),m.p205—207℃。溶于苯、三氯甲烷及甲苯,不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和丙酮,不溶于水。 大黄酚(chrysophano1),C15H1004,橙黄色针晶(乙醇或苯),m.p195—196℃。UVλmax429,287,256,225,202。可溶于丙酮、三氯甲烷、苯、乙醚和冰醋酸和碱水,微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 大黄酸葡萄糖苷(rhein 8-monoglucoside),黄色针晶。m.p266—267℃。 大黄素葡萄糖苷(emodin monoglucoside),橙色针晶(甲苯)。m.p190—191℃。 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aloeemodin monoglucoside),黄色针晶。m.p235℃。 大黄酚葡萄糖苷(chrysophanol monoglucoside),橙色针晶(甲苯)。m.p239℃。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 pidatum siedet Zucc)的根及根茎。别名阴阳莲,花斑竹。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利尿通淋、祛痰、止咳、通经等。主要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经闭、烫伤。 虎杖中含有较多的羟基蒽醌类成分及二苯乙烯类成分。其中主要有大黄素、大黄、大黄素-6-甲醚、大黄素3-D-葡萄糖苷及β-谷甾醇、鞣质等。虎杖得主要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及镇咳平喘、常用来治疗急性炎症、烧烫伤、肝炎、气管炎等。 一、虎杖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1.大黄素(Emodin):橙黄色长针晶(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mp256-257℃。几不溶于水,对于下列溶剂的溶介度分别为:四氯化碳0.01%,氯仿 0.0718%,二硫化碳0.009%,乙醚0.14%,苯0.0415。易溶于乙醇,可溶于氨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OH HO OH CH3 O O 2.大黄酚(Chrysophanol):金黄色六角型片状结晶(丙酮中结晶)或针状结晶(乙醇中结晶)。mp 196℃,能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苯、冰乙酸、乙醇, 稍溶于甲醇,难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水溶液。可溶氢氧化钠水溶液及热碳酸钠水溶液。

OH OH CH 3 O O 3.大黄素6-甲醚,(Emodinmonomethl ether ):金黄色针晶,mp207℃,能升华。可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溶解度与大黄酚相似。 OH OH CH 3O CH O O 3 4.大黄素6-甲醚6-D-葡萄糖苷(Anthraglycosibe A ):黄色针晶(稀甲醇中结晶)mp230-232℃。 O CH 3O OH O O CH 3glu 5.大黄素3-D-葡萄糖苷(Anthraglycoside B ):浅黄色针晶(稀乙醇中结晶含1分子水mp190-191℃。 O HO CH glu O O OH 3 6.白藜芦醇(Resveratrol ):无色针状结晶,mp256-257℃,216℃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丙酮等。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的提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原理及产物得率的因素 演讲者:张世雄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及根茎。 +中药化学成分 + +虎杖 +根和根茎含游离蒽醌及蒽配甙,主要为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1‐3],大黄酚(chrysopha-nol)[1,2],蒽甙(anthraglycside)A即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Physcion‐8-O‐β‐D‐glucoside)[4],蒽甙(anthraglycoside)B即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emodin-8-O‐β‐D‐glucoside)[3,4],迷人醇(fallacinol),6‐羟基芦荟大黄素(citreorsein),大黄素‐8‐甲醚(questin),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 (questinol)[5]等。还含芪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即是3,4’,5‐三羟基芪(3,4’,5-tri- +hydroxystilbene),虎杖甙(Polydatin)即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rerveratrol‐3‐O‐β‐D‐glucoside)[3,6],又含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右旋儿茶精(catechin),2,5-二甲基‐7‐羟基色酮(2,5-dimethyl‐7‐ hydroxychromone),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7‐hydroxyl‐4‐methoxy‐5‐methyl coumarin),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配(2-methoxy-6-acetyl-7- methyljuglone),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torachrysone-8-O‐D-glucoside)[5],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3]以及葡萄糖(glucose),鼠李糖 (rhamnose)[1],多糖[7],氨基酸12.99%和铜、铁、锰、锌、钾及钾盐[8]等。

第六章 蒽醌类

云南省楚雄卫生学校 2005学年第二学期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授课专业及班级药剂76 ,77,78班 授课人李洪文 第六章 蒽醌类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醌类(quinonoid )化合物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其中以蒽醌类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生物活性亦较强。 蒽醌类(anthraquinones)在植物界的分布 蒽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第二节 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天然蒽醌类的基本母核是蒽的中位羰基衍生物。 蒽醌类化合物根据其氧化、还原状态不同及聚合与否分为以下几类。 一、羟基蒽醌衍生物 。 二、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O 1 23 4 5 6 78910

。 蒽 醌 蒽 酮 蒽酚三、 酮或二蒽醌衍生物 二蒽酮衍生物是由两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其结合方式有 C 10-C 10′连接等,多以苷的状态存在。如从番泻叶、 大黄中提取出具有泻下作用的成分番泻苷A ,就是一种中位连接的二蒽酮苷。 C-C 键聚合而成的化合物。如变质的大米或花生中存在的黄色霉素即属此类。此成分毒性极大,微量即可引起 肝硬化。 第三节 蒽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性状 游离蒽醌化合物大多为结晶状,而其苷类多呈粉末状。两者一般均具有黄、橙、红等颜色。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的蒽醌颜色较浅,多为黄色;羟基分布于一侧苯环的蒽醌颜色较深,多为橙或红色。蒽醌类化合物多具有荧光。 二、升华性 游离蒽醌衍生物多具有升华性,常压下加热可升华且不被分解。利用此性质可检查药材中有无蒽醌类化合物的存在。如将大黄药材粉末加热升华,可得到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是大黄药材的一种鉴别方法。 互变 [H] [O] O O O OH O O glc O OH COOH COOH glc OH H H OH OH O OH OH OH O OH O O OH C H 3CH 3

蒽醌最为常见

蒽醌最为常见,由于整个分子形成一共轭体天然蒽醌以9,10-系,C9,C10又处于最高氧化水平,比较稳定。 蒽醌(9,10-蒽二酮) 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程度的还原产物。如氧化蒽酚、蒽酚、蒽酮、二蒽酮。 蒽醌类包括蒽醌衍生物、蒽酚衍生物、蒽酮类衍生物 O O 1 2 34 5 67 89a 8a 4a 10a 910

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类呈黄色。 O OH OH R1R2大黄酚 R1=CH2 R2=H 大黄素 R1=CH3 R2=OH 大黄素甲醚 R1=CH3 R2=OCH3芦荟大黄素 R1=H R2=CH2OH 大黄酸 R1=H R2=COOH 芦荟大黄素存在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等植物的根茎中,是大黄抗菌有效成分。 蒽酮类成分大多有抗菌活性,且苷元作用大于蒽醌苷类。在常见苷元中,大黄酸的抗菌作用最强。 理化性质 一、性状:天然的醌类成分多为有色结晶,且随着母核上酚羟基等助色团增多,可显黄、橙、棕红色以至紫红色;蒽醌类化合物中茜草素型颜色(红→紫)较大黄素型(橙→黄)深。蒽醌类化合物多有荧光,并且在不同的pH条件下所呈的荧光不同。 二、升华性:游离的醌类化合物一般具有升华性。将药材粉末加热升华,再检识升华物可用来判断药材中有无醌类化合物的存在。 三、溶解性:游离醌类极性较小,一般溶于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氯仿、乙醚、苯等有机溶剂,不溶或难溶于水;与糖结合成苷后极性显著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中,溶于热水,但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几乎不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中。

四、酸性 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酚羟基、羧基,故具有一定的酸性。醌类化合物因分子中羧基的有无和酚羟基的数目以及位置的不同,酸性强弱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b-OH蒽醌中,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 b-OH上氧原子的电子密度降低,质子解离度增高,故酸性较强。 b-OH a-OH:与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 酸性较弱 规律如下: 1.含有羧基的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于不含羧基者。 2.醌类化合物母核上β-羟基的酸性强于α-羟基。 3.酚羟基数目增多,酸性增强。 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将按下列顺序排列: 含-COOH > 2个以上b-OH > 1个b-OH > 2个a-OH > 1个a-OH 故可从有机溶剂中依次用5%NaHCO3 5%Na2CO3 1%NaOH 及5%NaOH

第四章 习题醌类化合物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一、填空题 6.中药丹参根中的丹参醌ⅡA属于()化合物。 8.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主要为()、()、()、()和()。 9.新鲜大黄含有()和()较多,但它们在存放过程中,可被氧化成为()。 11.Borntr?ger反应主要用于检查中药中是否含()及()化合物。 12.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是用于检查中药中是否含()类化合物的专属性反应。 二、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胡桃醌结构属于 A.对苯醌B.邻苯醌C.α-(1.4)萘醌D.β-(1.2)萘醌 E.amphi-(2.6)萘醌 2.番泻苷A中二个蒽酮母核的连接位置为 A.C1-C1ˊB.C4-C4ˊC.C6-C6ˊD.C7-C7ˊE.C10-C10ˊ 5.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 A.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B.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 C.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 D.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 E.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 7.用葡聚糖凝胶分离下列化合物,最先洗脱下来的是 A.紫草素B.丹参醌甲C.大黄素D.番泻苷E.茜草素 8.下列反应中用于鉴别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是 A.无色亚甲蓝反应B.Borntr?ger反应C.Kesting-Craven反应D.Molish反应E.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9.下列反应用于鉴别蒽酮类化合物的是 A.无色亚甲蓝反应B.Borntr?ger反应C.Kesting-Craven反应D.Molish反应E.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10.下列化合物中不溶于水和乙醇的是 A.红景天苷B.芦荟苷C.苦杏仁苷D.天麻苷E.茜草素 11.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可用于检识 A.蒽醌B.香豆素C.黄酮类D.萘醌E.生物碱 12.属于二蒽酮苷的是 A.芦荟苷B.番泻苷C.紫草素D.二氢丹参醌E.丹参素 [21~25] 大黄的乙醇提取液,回收乙醇后得到浓缩液,浓缩液用乙醚萃取,乙醚萃取液依次用弱碱至强碱溶液的顺序萃取,指出各种溶液中可能含有的化合物 A.大黄酚或大黄素甲醚B.大黄酸 C.大黄素D.1-羟基蒽醌 E.无羟基和羧基蒽醌 21.5%NaHCO3溶液 22.5%Na2CO3溶液 23.1%NaOH溶液

醌类

醌类: 定义——分子内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主要包括苯醌类、萘醌类、菲醌类、蒽醌类 一、结构类型 α位—— 1,4,5,8 β位—— 2,3,6,7 meso (中位)—— 9,10 1.蒽醌衍生物 根据-OH 在母核上分布的位置不同分两类: (1)大黄素型(-OH 在羰基的两侧) O O OH OH COOH 大黄酸 (2)茜草素型(-OH 在一侧苯环上) O O OH OH 茜草素 2.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O O O OH [H][O] 蒽醌 蒽酮蒽酚 互变异构体 3.二蒽酮类衍生物 如: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有效成分——番泻苷A 、B 、C 、D 属此类成分。 二、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O O 1234567 8 9a 8a 4a 10a 910

25% Na 2CO 34% HCHO 5%邻二硝基苯 样品液1滴(水或苯液)1' ~ 4' 紫色1.性状 颜色—— 无Ar-OH 近乎于无色;助色团-OH 、-OMe 越多,颜色越深,如:黄、红、橙、紫红等,多为有色晶体 存在状态:苯醌、萘醌——多以游离状态存在; 蒽醌类——则往往结合成苷而存在于 植物中。 2、挥发性 游离的醌类多具有升华性小分子的苯醌、萘醌类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 二、理化性质 (二)化学性质 1.酸性 Ar-OH 的存在——显酸性——用于碱提酸沉 分子中Ar-OH 的数目、位置不同则酸性强弱有差异 O O OH .. β-OH蒽醌O O O H α-OH蒽醌 以游离蒽醌类衍生物为例,酸性强弱将按下列顺序排列: 含-COOH > 2个以上β-OH > 1个β-OH > 2个α-OH > 1个α-OH 5%NaOH 5%NaHCO 3 5%Na 2CO 3 1%NaOH ————————可用于提取分离—————————— 例:试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O O OH OH O O OH OH O O O H OH O O OH OH A B C D D>C>A>B 2.颜色反应 (1)Feigl 反应 紫色物质 碱性条件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研究2

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研究 杨航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大理 671000) 摘要:大黄主要成分有蒽醌及其苷类、蒽酮及其苷类、二苯乙烯类、多糖类、鞣质类等,本文主要对大黄中蒽醌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大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开发前景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Chinese rhubarb Yang Hang (Dali University of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Dali 671000) Abstract: the main ingredients of rhubarb anthraquinone glycosides, anthrone and glycosides, two styrene, polysaccharides and tannin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thraquinone derivatives inrhubarb hemicalstructure,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rospect prospect. K ey words: Rhubarb; chemical structur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 引言:蒽醌类成分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程度的还原产物,如氧化酚、蒽酚、蒽酮、及蒽酮的二聚体等。天然存在的蒽醌成分在蒽醌母核上常被羟基、羧甲基、甲氧基和羧基取代。以游离形式及与糖结合成苷两种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羟基蒽醌衍生物有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大黄中蒽醌成分多属大黄素型。本文主要对有效成分进行综述。 1.大黄主要化学成分 主要为蒽醌衍生物,总量约3%一5%,大部分为结合状态,是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蒽醌苷和双蒽醌苷。蒽醌苷类有大黄酸一8一葡萄糖苷(rhein一mono一β一Dglueoside)、大黄素甲醚葡萄糖苷(physeionmonoglueoside)、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aloe一emodin一nionoglu一eoside)、大黄酚葡萄糖苷(ehsophanoln;onoglueoside),双蒽醌类有番泻苷A及B (sennosideA及B)、番泻苷C(sennosideC)及番泻苷E和F等。游离型苷元有大黄酸(rhein)、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emodin)、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eion)等。

天然药物化学 第3章 醌类化合物

第3章 醌类化合物 一、选择题 1.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色的是 A. 1,8-二羟基蒽醌 B.1,4-二羟基蒽醌 C. 1,2-二羟基蒽醌 D. 1,4,8-三羟基蒽醌 E.1,5-二羟基蒽醌 2.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E. 二蒽醌类 3.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5% Na 2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B. C. O O O H OH O O O H O H O O O H O H D. E.

O O O H O H O O C H 3 O H 4.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5%NaHCO 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O O O H O H COOH O O O H OH O O O H O H A. B. C. O O O H O H O O CH 3 O H D. E. 5. 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A. 羟基蒽酮类 B. 羟基蒽醌类 C. 蒽酮类 D. 二蒽酮类 E. 羟基蒽酚类

6.番泻苷A 属于何种衍生物 A. 大黄素型蒽醌 B. 茜草素型蒽醌 C. 二蒽酮 D. 二蒽醌 E. 蒽酮 7.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 A. 菲格尔反应 B. 无色亚甲蓝试验 C. 醋酸铅反应 D. 醋酸镁反应 E.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8.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强的是 9. 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O O OH OH O O OH OH O O O H OH O O OH OH A B C D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别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别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 pidatum siedet Zucc)的根及根茎,别名阴阳莲,花斑竹。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利尿通淋、祛痰、止咳、通经等。主要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经闭、烫伤。 虎杖中含有较多的羟基蒽醌类成分及二苯乙烯类成分。其中主要有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6-甲醚、大黄素-8-D-葡萄糖苷及白藜芦醇苷、β-谷甾醇和鞣质等。虎杖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病毒及镇咳平喘,常用来治疗急性炎症、烧烫伤、肝炎、气管炎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从虎杖中提取蒽醌类成分的一般方法; 2.掌握pH梯度法分离混合蒽醌成分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了解蒽醌类成分的性质和检识方法。 二、仪器与试药 (一)仪器 RE-52旋转蒸发仪 SHB-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分液漏斗(125mL) HHS型电热恒温水浴锅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圆底烧瓶(500mL) ZF-2型三用紫外仪电热恒温干燥箱移液管(10mL、5mL) (二)试药 虎杖粗粉乙醇氯仿乙醚碳酸氢钠盐酸碳酸钠丙酮 氢氧化钠盐酸醋酸镁硅胶 CMC-Na 苯乙酸乙酯 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大黄素对照品浓氨水 三、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R 1 R 2 OH H 大黄素 H H 大黄酚 OCH 3 H 大黄素-6-甲醚 OCH 3 glu 大黄素-6-甲醚-8-D-葡萄糖苷 OH glu 大黄素-8-D-葡萄糖苷 R=H 白藜芦醇 R=glu 白藜芦醇葡萄糖苷 另外。虎杖叶、茎中含β-谷甾醇、鞣质、少量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有机酸、槲皮苷、异槲皮 O O OR 2OH CH 3 R1 O H OH

蒽醌

蒽醌 2.1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量取上述标准溶液1ml、2ml、3ml、4ml、5ml,分别至于25ml容量瓶中,在水浴上挥净乙醚,放凉,分别加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至刻度,摇匀,以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为空白对照,在490nm下,以1cm比色杯测定吸光度,用回归法求标准曲线方程。 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总蒽醌含量的测定:取本品50粒,倾出内容物,精密称定供试品内容物3g,于250ml烧瓶中,加5N硫酸45ml,直火加热水解2h,加入氯仿40ml,萃取3次(40ml,30ml,30ml),萃取液用蒸馏水洗涤2次(20ml,20ml),再用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振摇萃取4次(30ml,20 ml ,20ml,20ml),合并萃取液,用氯仿洗涤数次至氯仿层无色,弃去氯仿层,用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定容至100ml,摇匀,以5%氢氧化钠—2%氢氧化铵混合碱液为空白对照,在490nm下,以1cm比色杯测定吸光度,由线性方程计算即得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蒽醌类化合物按结构的不同可分成羟基蒽醌类、氧化蒽酚及蒽酚类、二蒽酮类。 目前其提取方法主要采用溶剂提取法,如浸渍、渗漉、连续回流提取等方式,所用的溶剂主要有乙醇、甲醇、氯仿、乙醚、苯、石油醚、吡啶、丙酮、硫酸溶液、盐酸溶液及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铵等溶液。其含量测定方法有重量法、荧光法、比色法、极谱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而单味植物药或其复方制剂中的蒽醌化合物含量,一般以大黄素或大黄酸、1,8-二羟基蒽醌为标准测定游离蒽醌或总蒽醌,结合蒽醌的量等于总蒽醌减去游离蒽醌。 1 比色法 根据蒽醌类及其苷大多数是黄色或橙红色的,羟基蒽醌能溶于碱溶液中而显红或紫红色;蒽酚和二蒽醌与碱液不显红色,只能呈黄色,需经氧化成羟基蒽醌后才与碱作用显红色;羟基蒽醌类因结构不同与醋酸镁的甲醇溶液反应可显橙、红、蓝、紫等色的性质而比色测定。 1.1 标准曲线的绘制: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24 h的大黄素(或大黄酸、1,8-二羟基蒽醌)对照品适量用碱液(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与2%氢氧化铵溶液的混合溶液)或0.5%~1%醋酸镁甲醇溶液定溶,在500~550 nm波长处扫描,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对浓度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4~24 μg/ml。 1.2 游离蒽醌的测定:取药物细粉或其制剂粉末适量(约相当于游离蒽醌1.5 mg)加乙醚(或氯仿)溶解或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将乙醚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加醋酸镁甲醇溶液至定容;或将乙醚提取液移入分液漏斗中,用碱液提取并定容[1],比色测定,依标准曲线计算含量。 1.3 总蒽醌的测定 1.3.1 先水解后提取: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总蒽醌1.5 mg),用酸液(1~7.5

蒽醌类化合物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一、填空 1.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四种类型。 2.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中位置的不同,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类,即()和(),前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苯环上,后者分子中羟基分布在()苯环上。 3.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排列为()>()>()>()>()。 二、判断题 1.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水溶液中成盐溶解,加酸酸化后被游离,又可重新沉淀析出。()。 2.醌类化合物由于存在较短的共轭体系,在紫外区域均出现较强的紫外吸收。() 三、选择题(单选) 1.大黄素类型的蒽醌类化合物,多显黄色,其羟基分布情况是 A.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 B. 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 C.分布在1,4位上 D. 分布在1,2位上 2.若羟基蒽醌对醋酸镁试剂呈蓝紫色,则其羟基位置可能是 A.1,8-二羟基 B. 1,5-二羟基 C. 1,2,3-三羟基 D. 1,4,8-三羟基 3.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蒽醌类成分时,常不选用的吸附剂是 A.氧化铝 B.硅胶 C. 聚酰胺 D. 葡聚糖凝胶 4.大黄酸具有弱碱性的原因是 A.有苯环 B.有氧原子 C.有羟基 D.有羧基

四、分析题 1. 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 A. B C. O O OH OH H3C O O OH 2. 总蒽醌的乙醚提取液进一步分离后,得到A、B、C、D、E、F六种化学成分。请在下面的分离流程图的括号内填入正确的化合物代号。 O O OH OH CH3 A O O OH OH H3C OH B O OH OH OH C O OH OH CH3 H3CO D O OH OH CHO HO E O OH OH HO F

蒽醌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度

蒽醌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度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蒽醌类(anthraquinones) 化合物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类及双蒽核类两大类。蒽醌类化合物包括了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和二聚物,如蒽酚、氧化蒽酚、蒽酮、二蒽醌、二蒽酮等,另外还有这些化合物的甙类。蒽醌类化合物是各种天然醌类化合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其分布广泛,多存在于茜草科、蓼科、豆科、鼠李科、百合科等天然植物中,是多种中药(如大黄、何首乌、决明子、番泻叶、芦荟、黄精、紫草、丹参、雷公藤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泻下、抗菌、抗氧化、利尿、止血等多方面重要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癌症、爱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上被广泛应用,故受到全球医药科研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目前, 对蒽醌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不断深入,现对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作如下综述,旨在为蒽醌类物质的深层次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积累资料。 1抗肿瘤作用 蒽醌类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能抑制人体多种

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也有抑制癌细胞转移的作用。孙振华等采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体外作用于人胃腺癌细胞上,结果表明,大黄素体外可以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同时诱导其凋亡,大黄素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可能与其下调Bc1-2蛋白表达有关。结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以41-65岁发病率最高。潘虹等用大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结肠癌Lovo细胞, 发现大黄素有明显抑制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时间和计量依赖性。汪有彪等将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膀胱癌BIU-87细胞,发现随大黄素作用时间延长及药物浓度的增加,BIU-87细胞凋亡率随之增加,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作用24小时后,caspase-9活性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也有研究发现,芦荟蒽醌类化合物在非细胞毒性的浓度范围内,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有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RhoB表达的作用,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体外实验研究发现,芦荟蒽醌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血管的生长和上皮细胞的迁移,这在防止肿瘤转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抗病原微生物 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王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 pidatum siedet Zucc)的根及根茎。别名阴阳莲,花斑竹。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利尿通淋、祛痰、止咳、通经等。主要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经闭、烫伤。 虎杖中含有较多的羟基蒽醌类成分及二苯乙烯类成分。其中主要有大黄素、大黄、大黄素-6-甲醚、大黄素3-D-葡萄糖苷及β-谷甾醇、鞣质等。虎杖得主要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及镇咳平喘、常用来治疗急性炎症、烧烫伤、肝炎、气管炎等。 一、虎杖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1.大黄素(Emodin):橙黄色长针晶(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 mp256-257℃。几不溶于水,对于下列溶剂的溶介度分别为:四氯化碳0.01%,氯仿0.0718%,二硫化碳0.009%,乙醚0.14%,苯0.0415。易溶于乙醇,可溶于氨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OH HO OH CH3 O O 2.大黄酚(Chrysophanol):金黄色六角型片状结晶(丙酮中结晶)或针状结晶(乙醇中结晶)。mp 196℃,能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苯、冰乙酸、乙醇, 稍溶于甲醇,难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水溶液。可溶氢氧化钠水溶液及热碳酸钠水溶液。 OH OH CH3 O O 3.大黄素6-甲醚,(Emodinmonomethl ether):金黄色针晶,mp207℃,能升华。可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溶解度与大黄酚相似。

OH OH CH 3O CH O O 3 4.大黄素6-甲醚6-D-葡萄糖苷(Anthraglycosibe A ):黄色针晶(稀甲醇中结晶)mp230-232℃。 O CH 3O OH O O CH 3glu 5.大黄素3-D-葡萄糖苷(Anthraglycoside B ):浅黄色针晶(稀乙醇中结晶含1分子水mp190-191℃。 O HO CH glu O O OH 3 6.白藜芦醇(Resveratrol ):无色针状结晶,mp256-257℃,216℃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丙酮等。 CH CH OH OH HO 7.白藜芦醇葡萄糖苷(polydotinpeceid ):无色颗粒状结晶,双熔点分别为130-140℃225~226℃,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热水,可溶于乙酸乙酯、可溶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稍溶于冷水,难溶于乙醚。 CH CH OH O HO glu 8.β-谷甾醇 9.鞣质:属缩合鞣质,可溶于醇及水,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等。

情景3:蒽醌类

一、名词解释: 1.醌类化合物:是具有共轭体系的环己二烯二酮类化合物。 2..大黄素型蒽醌: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 3.茜草素型蒽醌: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 4.二蒽酮类:两分子的蒽酮在C10—C10上位或其它位脱去一分子氢而形成的化合物 5.Feigl反应:醌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迅速被醛类还原,再与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二、填空 6.醌类化合物在中药中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种类型。 7.中药中苯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对苯醌)和(邻苯醌)两大类。 8.萘醌类化合物分为(α萘醌)、(β萘醌)T (2,6-萘醌)三种类型。 9.中药中具抗菌、抗癌及中枢神经镇静作用的胡桃醌属于(萘醌)结构类型。 10.中药紫草中的紫草素属于(萘醌)结构类型。 6.中药丹参中得到的30多种醌类成分均属于(菲醌类)化合物。 7.维生素K1、、、K2属于(醌类)成分。 8.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主要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 9.新鲜大黄含有(蒽酚)和(蒽酮)较多,这些成分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存放二年以上,使其氧化成为(蒽醌)就可入药。 10.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两种。 11.Borntr?ger反应主要用于检查中药中是否含(羟基蒽醌)及其(苷类)化合物。 12.天然药物中的苯醌主要是(对苯醌)。 13.天然醌类化合物集中分布于(蓼科)、(茜草科)(豆科)等植物中。 14.天然药物大黄、何首乌、丹参、芦荟等中的中药成分都是(醌)类化合物。 15.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常用于检查植物中是否含(蒽酮)的专属性反应。 16.游离蒽醌的分离常用(PH梯度萃取法)和(液相色谱法)两种方法。 17.用色谱法分离游离羟基蒽醌衍生物时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 18. 醌类结构中羰基上的氧原子有微弱的碱性,可与强酸形成(氧盐)。 19.游离醌类化合物一般具有(升华性)。 20.小分子的苯醌和萘醌具有(挥发性)。 三、单选 1. 胡桃醌结构类型属于(C ) A.对苯醌B邻苯醌C α萘醌 D β萘醌 E 蒽醌 2.番泻苷A中的2蒽醌母核的连接位置为( D ) AC1—C1 B C4—C4 C C6—C6 D C10—C10 3.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D ) A 在一个苯环的β位 B 在两个苯环的β位 C 在一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D在两个苯环的α位或β位 4.下列蒽醌类化合物中,酸性强弱顺序是(A ) A 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 B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 C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 D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 E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 5.下列化合物属于萘醌的是( A ) A 紫草素 B 大黄素 C 番泻苷 D 茜草素E单参新醌甲 6 β-OH蒽醌酸性强于α-OH,其原因是( A) A α-OH与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 B β-OH空间效应大于α-OH C α-OH间效应大于β-OH D β-OH与羰基形成分子内氢键

蒽醌类化合物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包括醌类或容易转化为具有醌类性质的化合物,以及在生物合成方面与醌类有密切联系的化合物。 醌类化合物基本上具有αβ-不饱和酮的结构,当其分子中连有OH, OCH3等助色团时,多显示黄、红、紫等颜色。在许多常用中药中,如大黄、虎杖、丹参、紫草等存在此类化合物,其中许多有明显的生物活性。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 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等四类。 一、苯醌类 苯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由于前者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类化合物多为对苯醌的衍生物,且醌核上多有-OH、-CH3、-OCH3等基团取代。 从中药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中分得的几个对前列腺素 PEG2生物合成有抑制 作用的活性物质arnebinol、arnebinone等就属于对苯醌化合物。 二、萘醌类 从结构上考虑可以有α(1,4),β(1,2)及amphi(2,6)三种类型。但迄今为止自然界得到的几乎均为α-萘醌类。 萘醌类还原后即得到无色的萘氢醌,后者又可重新氧化得到萘醌,并重新显色。 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从中药紫草及软紫草中分得一系列紫草素及异紫草素衍生物,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与其清热凉血的药性相符,可认为这些萘醌化合物为紫草的有效成分。 三、菲醌类 天然菲醌类行生物包括邻醌及对醌两种类型。如从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nrrhiza)根中提取得到多种菲醌衍生物,其中丹参醌ⅡA。、丹参醌ⅡB、隐丹参醌、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醌ⅡA等为邻醌类衍生物,而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则为对醌类化合物。 丹参中菲醌类的鉴别方法是取少量样品,加浓硫酸2滴,丹参醌ⅡA显绿色,隐丹参醌显棕色。 丹参醌类成分具有抗菌及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由丹参醌ⅡA制得的丹参醌磺酸钠注射液已用于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 丹参醌类结构上具有菲醌母核,但生源却属于二萜类。 四、蒽醌类 蒽醌类成分包括总醌及其不同还原程度的产物。按母核可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按氧化程度又可分为氧化蒽酚、蒽酮、蒽酚及蒽酮的二聚物。 (一)单蒽核类 1.蒽醌及其苷类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其C-9、C-10为最高氧化状态,较为稳定。中药中存在的蒽醌类成分多为蒽醌的羟基、羧甲基、甲氧基和羧基衍生物,游离或成苷存在。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的分布,可将羟基总醌分为两类: (1)大黄素型这类蒽醌其羟基分布于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许多中药如大黄、虎杖等有致泻作用的活性成分就属于此类化合物。 羟基蒽醌类衍生物多与葡萄糖、鼠李糖结合成苷存在。 (2)茜素型这类蒽醌其羟基分布于一侧的苯环上。 2.氧化蒽酚衍生物蒽醌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锌粉还原生成氧化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二酚,氧化蒽酚及蒽二酚均不稳定,氧化蒽酚易氧化成蒽酮或蒽酚,蒽二酚易氧化成蒽酮,故两者较少存在于植物中。 3.蒽酚或蒽酮衍生物蒽酮在酸性溶液中被还原或氧化,则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

天然药物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

(1)列出该天然药物的结构,并指出你所列举的天然药物属于哪种结构类型? 大黄素是一种蒽醌类化合物类化合物,化学式:C15H10O5。大黄素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或掌叶大黄的根茎。 (2)结合课程中所学及结构分析,探讨一下你所列举的药物一般可从天然药用植物中采用何种提取和分离方法获得? 大黄素主要从虎杖、大黄等天然药材中获得,其他植物如何首乌、决明子、首乌藤等天然植物中也有存在。 用虎杖提取大黄素时可用乙醇作溶剂提取,可用薄层层析法分离或者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用大黄提取大黄素时可先用回流法提取,用溶剂提取法根据其特性分离。以大黄举例: 从大黄中提取分离大黄素(举例):

提取原理:大黄其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蒽醌类化合物 ,其中大部分为结合的蒽醌,少量为游离的蒽醌。在做乙酸乙酯提取液一步时用回流提取法,因为大黄成分提取稳定,所以可用回流提取法提高效率。(也可用渗漉法,但是操作时间较长。) 分离原理:结合的蒽醌故弱酸性,能溶于水、乙醇、碳酸氢钠溶液,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游离的蒽醌易溶于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其中,大黄酸性﹥大黄素酸性﹥芦荟大黄素酸性﹥大黄素甲醚与大黄酚的酸性。可以根据“相似者相容”原理根据以上化合物的酸度差异,可用碱性强弱不同的溶液进行梯度萃取分离。 大黄素提取分离流程图: (3)你所列举的药物主要临床应用是什么?临床上有哪些药用剂型?

大黄素在肠内易于吸收,常用于治疗便秘,治疗肠梗阻,术后肠功能恢复,肠道准备等。大黄素对抑菌有着很好的作用,它对很多细菌如各种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菌种皆有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用大黄素还应用于纯品治疗肿癌,主要用于白血病、胃癌等肿瘤等。 大黄素有栓剂、洗剂、片剂、胶囊等口服剂型。亦有人把它制成注射剂,用于肌肉和静脉注射。 (4)在资源获得,临床使用等方面有何优势,或者是否存在问题或不足? 大黄素从虎杖大黄等药材中皆能提取,与其他珍贵药物相比更容易获得且疗效显著。大黄素如果在使用中用量适当不会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口服可能引起甲状腺瘤性变肝细胞变性等,故不宜久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