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神经病学总结

神经病学总结

神经病学总结
神经病学总结

神经病学总结

一、单选题

1、脑出血最确切诊断依据头颅CT

2、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理重要特征:脑实质中出血性坏死;特征性改变:嗜酸性包涵体内含有疱疹病毒的颗粒和抗原

3、几种失语症特点①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症:复述障碍(Broca失语:口语表达障碍;Wernicke失语:听理解障碍;

传导性失语:语言错语,发音不正确,听理解及表达能力相对保留)

②经皮质性失语综合症:复述相对保留(经皮质运动性失语:语言障碍,表达能力障碍,程度较B

失语轻;经皮质感觉性失语:语言流利、理解障碍;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复述相对好,其他语言功能均严重障碍或完全丧失。)

③完全/混合性失语:刻板言语,听理解严重缺陷,命名、复述、阅读和书写均不能。

④命名/遗忘性失语:命名不能,其他语言能力障碍轻

4、延髓麻痹(球麻痹)真假特点:

5、神经根性痛感觉障碍特点:剧烈放射性疼痛

6、高血压脑出血部位: 基底节的壳核及内囊区(豆纹动脉及旁正中动脉)、丘脑、脑叶、脑干、小脑齿状核。

7、动眼神经麻痹特点:①上睑下垂②眼球向外下斜视③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④复视⑤瞳孔散大⑥光反射及调节

反射均消失

8、视野缺损定位:①双眼颞侧偏盲:双眼颞侧半视野视力障碍而鼻侧半视力正常。常见于视交叉中部病变、垂体瘤及

颅咽管瘤

②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病灶对侧半视野双眼视力障碍而同侧半视力正常及黄斑回避。常见于视束、

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及视皮质病变。

③双眼对侧同向上象限盲:病灶对侧半视野上半部分视力障碍。视辐射下部(颞叶后部病变)

④双眼对侧同向下象限盲:病灶对侧半视野下半部分视力障碍。常见于视辐射上部(顶叶病变)

9、脑血栓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其他少见原因(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等)

10、帕金森病变部位: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

11、脑干病变特征表现:交叉性瘫痪即病灶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感觉障碍。

12、面瘫(中枢、周围)鉴别:

13、吉兰-巴雷综合症临床表现:①肢体对称性弛缓性肌无力②肢体感觉异常③双侧面神经麻痹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4、多发性硬化特点:①病灶的空间多发性②病灶的时间多发性

15、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骨骼肌易疲劳无力晨轻暮重的波动现象,休息后减轻或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16、偏头痛临床表现: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

17、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①再出血②脑血管痉挛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④癫痫发作和低钠血症

18、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表现:①记忆障碍②思维和判断力障碍③性格改变和情感障碍④不能完成日常事项

19、癫痫诊断依据:明确发作性症状是否为癫痫发作、属哪种类型的癫痫或癫痫综合症、明确发作的病因、脑电图

20、颈内动脉TIA发作常见症状:①对侧发作性肢体单瘫、面瘫或偏瘫②对侧偏身感觉异常③对侧偏盲④眼动脉交叉瘫(患侧单眼一过性黑矇、失明和(或)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⑤Horner交叉瘫(患侧Horner征、对侧偏瘫)

二、多选题

1、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表现:①姿势和步态异常②随意运动协调障碍③言语障碍④眼球运动障碍⑤肌张力减低

2、瞳孔光反射路径: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上丘→中脑顶盖前区→两侧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

3、周围神经损害表现:①感觉异常②运动异常③反射异常④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4、单纯疱疹脑炎诊断:三联征高热、癫痫、意识障碍

5、脊髓病变节段确定依据:感觉障碍平面、反射改变、节段性症状

三、填空题

1、重症肌无力的药物诊断:新斯的明试验、依酚氯铵试验

2、感觉的体表标志:胸骨角水平T2、乳头平面T4、剑突水平T6、弓肋下缘T8、脐水平T10、腹股沟T11和T12、上肢桡侧C5-7、前臂及手的尺侧C8及T1、上臂内侧T2、股前L1-

3、小腿前面为L4-5、小腿及股后S1-2、肛周鞍区S4-5 3、癫痫诊断:①三步原则:首先明确发作性症状是否为癫痫发作;其次是哪种类型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最后明确发

作的病因是什么

②辅助检查:脑电图、神经影像学检查;诱发电位诊断必须采用平均技术和叠加技术

4、Willis环:①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②两侧颈内动脉末端③两侧大脑后动脉借④前、后交通动脉连通形成,使⑤颈内动脉系与⑥椎-基底动脉系相交通

5、运动障碍疾病分类: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帕金森病)、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亨廷顿病)

6、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与检验:①临床表现:头痛、脑膜刺激征、眼部症状、精神症状②检查:头颅CT(基底池弥散性高密度影)、MRI、CT血管成像和MR血管成像、DSA、腰椎穿刺(均匀血性脑脊液)

7、意识维持:依赖于大脑皮质的兴奋①脑干上行性网状系统②双侧大脑皮质

8、周围神经病理:①华勒变性②轴突变性③神经元变性④节段性脱髓鞘

9、皮层侧视中枢受损表现:①两眼侧视麻痹②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共同③刺激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共同偏视

脑干侧视中枢受损表现: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向病灶对侧共同偏视。

10、脑干(中脑、脑桥、延髓)梗死综合症:

中脑:①大脑脚综合症、②红核综合征

脑桥:①脑桥腹外侧综合症、②脑桥腹内侧综合症、③脑桥被盖下部综合症、④闭锁综合征

延髓:①延髓背外侧综合症、②延髓内侧综合症

11、小脑共济失调表现:①姿势和步态异常②随意运动协调障碍③言语障碍④眼球运动障碍⑤肌张力减低

12、面神经麻痹表现:①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病灶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瘫痪②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侧面肌瘫痪

四、名词解释

1、痫性发作:是指由于大脑皮质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短暂脑功能障碍,指癫痫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的过程。

2、失语症: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构音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表现为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六个基本方面能力残缺或丧失。

3、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发病后的脑脊液蛋白含量不同程度升高的同时糖、氯化物、白细胞计数正常的现象。

4、Horner霍纳综合症:见于C8-T1侧角的脊髓交感神经纤维或脑干网状结构交感中枢至眼部通路的损害,表现为眼裂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凹陷、瞳孔缩小、同侧面部潮红及少汗或无汗。

5、华勒变性:是指任何外伤使轴突断裂后,远端神经纤维发生的一切变化。

6、Brown—Sequard 脊髓半切综合征:见于脊髓半侧损害,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深感觉障碍、精细触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7、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引起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核纵束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震。

8、古茨曼综合症: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

五、简答题

1、头部痛敏结构:

①颅内痛敏结构:静脉窦、脑膜前动脉及中动脉、颅底硬脑膜、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颈内动脉近端部分及邻近Willis环分支、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丘脑感觉中继核

②颅外痛敏结构:颅骨骨膜、头部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头颈部肌肉和颅外动脉、第2和第3颈神经、眼、耳、牙齿、鼻窦、口咽部和鼻腔粘膜

2、癫痫发作分类

1、部分性发作

1.1单纯部分性发作

①运动性发作:局灶性运动性、旋转性、Jackson、姿势性、发音性

②感觉性发作:特殊感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

躯体感觉(痛、温、触、运动、位置觉)

眩晕

③自主神经性发作(心慌、烦渴、排尿感等)

④精神症状性发作:言语障碍、记忆障碍、认知障碍、情感变化、错觉、结构性幻觉

1.2复杂部分性发作

①单纯部分性发作后出现意识障碍:从单纯部分性发作开始继之以意识障碍或自动症

②开始即有意识障碍:包括仅有意识障碍或自动症

1.3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①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

②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

③单纯部分性发作继发复杂部分性发作再继发全面性发作

2、全面性发作

2.1失神发作

①典型失神发作

②不典型失神发作:有短暂强直、阵挛或自主神经症状等一种或数种成分

2.2强直性发作

2.3阵挛性发作

2.4强直阵挛性发作

2.5肌阵挛发作

2.6失张力发作

3、不能分类的发作

3、癫痫诊断:①三步原则:首先明确发作性症状是否为癫痫发作;其次是哪种类型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最后明确发作

的病因是什么

②辅助检查:脑电图、神经影像学检查;诱发电位诊断必须采用平均技术和叠加技术

4、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及并发症:①临床表现:头痛、脑膜刺激征、眼部症状、精神症状

②并发症:再出血、脑血管痉挛、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癫痫发作和低钠血症

六、论述题

1、髓内与髓外硬膜内病变占位鉴别:

2、帕金森临床表现:

①运动症状:常始于一侧上肢,逐渐累及同侧下肢,再波及对侧上肢及下肢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障碍

②非运动症状: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

3、脑出血与脑梗死鉴别

4、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及影像表现:

①临床表现:1)轻度:记忆障碍。首先出现的是近事记忆减退,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远期记忆减退,定向力障碍,

人格障碍

2)中度:记忆障碍加重,工作、学习新知识和社会接触能力减退,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减退,言语重复、计算力下降,明显视空间障碍

3)重度:情感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以致不能完整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终日无语而卧床,与外界逐渐丧失接触能力,四肢出现强直或屈曲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

②影像学表现:CT检查见脑萎缩、脑室扩大;头颅MRI检查显示的双侧颞叶、海马萎缩。SPECT灌注成像和氟脱氧葡

萄糖PET成像可见顶叶、颞叶和额叶。尤其是双侧颞叶的海马区血流和代谢降低。使用各种配体的PET

成像技术可见脑内的Aβ沉积。

5、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临床检查及诊断

①临床表现:1)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肌肉连续收缩后出现严重无力甚至瘫痪,休息后症状减轻。肌无力于下午或

傍晚因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波动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

2)受累肌的分布和表现:呈斑片状分布,首发症状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如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累及口咽面颈部时,如连续咀嚼无力、吞咽困难、呛水、表情困难淡漠、颈软;累及四肢时,

以近端肌无力较远端重,如抬臂爬楼困难者。

3)重症肌无力危象:呼吸肌、膈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是致死主因,可出现心肌受累。

②临床检查: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检测、重复神经电刺激、单纤维肌电图、胸腺CT、MRI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

疲劳试验

③诊断:1)病变主要侵犯骨骼肌,症状波动性晨轻暮重特点

2)疲劳试验阳性

3)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有效可确诊

6、典型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1)前驱期:呕吐、畏光、畏声、抑郁、倦怠等症状持续数小时~数天

(2)先兆期:视觉先兆常见,如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视物变形,物体颜色改变等症状,可有躯体感觉先兆,如麻木、感觉异常等,持续数分钟~数小时。

(3)头痛期:与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或双侧额颞部及眶后波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疲劳感等,颞动脉突出,活动头颈部头部加重,持续几小时~1天

(4)恢复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食欲差等症状,1~2天可好转。

PD—Parkinson—帕金森 GBS—吉兰-巴雷综合症 MG—重症肌无力 SAH—蛛网膜下腔出血 AD—阿尔茨海默病EP—癫痫 csf—脑脊液 Brown-sequard—脊髓半切综合征 Gerstmann—古茨曼综合征

一.A型题

1.脑出血最确切的诊断依据:P190

颅脑CT扫瞄

2.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理:P235

主要是脑组织水肿、软化、出血、坏死,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受累,常呈不对称分布,以颞叶内侧、边缘系统和额叶眶面最为明显,亦可累及枕叶,脑实质中出血性坏死是重要病理特征,镜下袖套状淋巴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包涵体内含有疱疹病毒的颗粒和抗原是最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

3.几种失语症特点:P69

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均有复述障碍

①Broca失语(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

②Wernicke失语(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严重听理解障碍,听觉正常。

③传导性失语:流利性口语,有大量错词,但自身可以感觉到错误。复述障碍较自发谈话和听理解障碍重,二者损害不成比例,是本症的最大特点。

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分水岭区失语综合症):复述相对保留

①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②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③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混合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遗忘性失语):命名不能

皮质下失语

①丘脑性失语

②内囊、基底核损害所致的失语

4.延髓麻痹(真假)特点:P46

真性: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假性: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

5.神经根性痛感觉障碍特点:P84

剧烈放射性疼痛

6.高血压脑出血部位:P189

绝大多数发生在基底核的壳核及内囊区,其次是脑叶、脑干及小脑齿状核

7.动眼N麻痹表现:P34

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转动,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

8.视野缺损定位:P77

①双眼颞侧偏盲:视交叉中部病变,双眼鼻侧视网膜发出纤维受损

②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及视皮质病变。双眼病灶同侧视网膜发出的纤维受损

③双眼对侧同向上象限盲及双眼对侧同向下象限盲:双眼对侧同向上象限盲由颞叶后部病变引起。双眼对侧同向下象限盲由顶叶病变引起。

9.脑血栓病因:P176

动脉粥样硬化(根本病因)、动脉炎、其他少见病因(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高凝状态,抗10.parkinson病变部位:P278

黑质多巴胺(AD)能神经元变性死亡

11.脑干病变特征表现:P14

交叉性瘫痪,即病灶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及感觉障碍。

AIDP:病前1-3周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急性起病,肢体对称性迟缓性肌无力,肢体感觉异常,双侧面神经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AMAN:前驱症状——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起病,对称性肢无力

AMSAN:急性起病,对称性肢无力,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MFS: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为主要临床特点;前驱症状——腹泻和呼吸道感染,急性起病,多以复视起病。

14.多发硬化特点:P259

空间多发性(DIS)和时间多发性(DIT)。肢体无力,感觉异常(浅感觉障碍和深感觉障碍),眼部症

济失调,癫痫和疼痛),精神症状(抑郁,易怒,脾气暴躁),其他症状(膀胱功能障碍)

15.MG临床特点:P366

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休息后症状减轻);受累肌的分布和表现;重症肌无力危象(致死的主要原因);胆碱酯酶抑制剂疗效有效(重要临床特征);病程特点(波动)

16.偏头痛临床表现:P158

(1)无先兆偏头痛: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

(2

前或头痛时发生,常以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先兆,变现为视觉感觉语言和运动的缺损或刺激症状。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如视物模糊、暗点、闪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其次为感觉先兆,言语

5~20分钟内逐渐形成,持续不超过60分钟;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常伴恶

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苍白或出汗、多尿、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活动加重,睡眠缓解。头痛可持续4~72小时,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后常可好转。(3)视网膜性偏头痛:为反复发生的完全可逆的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或失明,并伴偏头痛发作,在发作期间眼科检查正常。

(4)常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性综合症:可视为偏头痛等位症,课件周期性呕吐,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即腹型偏头痛,良性儿童期发作性眩晕。

(5)偏头痛并发症:慢性偏头痛;偏头痛持续状态;无梗死的持续先兆;偏头痛性脑梗死;偏头痛诱发的痫样发作。

17.SAH并发症:P195

①.再出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②.脑血管痉挛(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④.其他5%-10%的患者发生癫痫发作,不少患者发生低钠血症

18.AD临床表现:P219

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和非认知性神经精神症状

)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期(MCI)。Pre-MCI 期没有任何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或者仅有极轻微的记忆力减退主诉。AD的MCI期,即AD源性MCI 是引起非痴呆性认知损害的多种原因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轻度受损,学习和保存新知识的能力下降,其他认知域如注意力,执行能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也可出现轻度受损,但基本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达不到痴呆的程度

②痴呆阶段:即传统意义上的AD。此阶段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导致了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主要是记忆障碍。中度:除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外,工作,学习新知识和社会接触能力减退,特别是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巧出现明显的衰退。重度:此期的患者除上述各项症状逐渐加重外,还有感情淡漠,哭笑无常,言语能力丧失,以致不能完成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如穿衣,进食。

P173

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分布有关。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TIA可出现缺血对侧肢体的单瘫,轻偏瘫,面瘫和舌瘫,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常出现失语和失用,非优势半球受损可出现空间定向障碍。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缺血可出现人格和情感障碍,对侧下肢无力等。劲内动脉ICA主干TIA主要表现为眼动脉交叉瘫【患侧单眼一过性黑矇、失明和(或)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horner交叉瘫(患侧。

二.X

1.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表现P84

⑴姿势和步态异常⑵随意运动协调障碍⑶语言障碍⑷眼球运动障碍⑸肌张力减低

2.瞳孔光反射路径P37

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上丘→中脑顶盖前区→两侧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

3.周围神经损害表现P48

①运动障碍:刺激性症状(肌束震颤、肌痉挛、肌肉痛性痉挛)、麻痹症状(肌力减弱或消失、肌萎缩)

②感觉障碍

③反射变化:浅反射及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消失为神经病的早期表现,尤以踝反射丧失最常见

④自主神经障碍

⑤其他症状:动作性震颤、周围神经肿大、畸形、营养障碍

[1.臂丛神经损伤2.腋神经损伤3.肌皮神经损伤4.正中神经损伤6.尺神经损伤7.股神经损伤8.坐骨神经损伤9.腓总神经损伤]

4.单纯疱疹脑炎诊断P236

⑴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

⑵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⑶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⑷脑脊液红、白细胞数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⑸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

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

⑺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支持

⑼脑组织活检或病理发现组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原位杂交发现HSV病毒核酸

⑽脑脊液的PCR检测发现该病毒DNA

⑾脑组织或脑脊液标本HSV分离、培养和鉴定。

5.脊髓病变节段确定依据P321感觉障碍平面,反射改变,阶段性症状

三.填空题

1.MG的药物诊断P368: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新斯的明试验、依酚氯铵试验)

2.感觉的体表标志P58:(胸段)乳头平面T4、脐平面T10、腹股沟为T12和L1支配;上肢桡侧C5~7,前臂及手的尺侧C8及T1,上臂内侧T2,股前L1~3,小腿前面L4~5,小腿及股后S1~2,肛周鞍区S4~5支配

3.EP诊断P308:首先明确发作性症状是否为癫痫发作;其次是哪种类型的癫痫或癫痫综合征;最后

4.willis环P25:由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后交通动脉连

5.运动障碍疾病分类P277: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症候群。前者以帕金

6.SAH临床与检验P194:①临床表现一般症状:头痛、脑膜刺激征、眼部症状、精神症状、其他症状(脑心综合征、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②检验:头颅CT--

征象、头颅MRI、CTA和MRA、DSA、腰椎穿刺--均匀血性脑脊液、TCD、其他(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

7.意识维持P65:大脑皮质的兴奋(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双侧大脑皮质)

8.周围N病理P51:沃勒变性、轴突变性、神经元变性、节段性脱髓鞘

9.皮层、脑干侧视中枢表现P35:水平注视麻痹①皮质侧视中枢:两眼侧视麻痹(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共同偏视;刺激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共同偏视)②脑桥侧视中枢(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向病灶对侧共同偏视)

10.脑干(中脑,脑桥,延髓)梗死综合征P14:①延髓: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延髓内侧综合征;②脑桥:脑桥腹外侧综合征、脑桥腹内侧综合征、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闭锁综合征;③中脑:大脑脚综合征、红核综合征。

11.小脑共济失调表现P84:姿势和步态异常、随意运动协调障碍、语言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肌张力减低

12.面N麻痹表现P4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病灶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侧面肌瘫痪

2000级神经病学期末考试试卷

神经病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A型题,共70分) D 1、女,30岁,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检查:神志清楚,颈部有抵抗。鉴别其为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措施是: A.量体温有无发烧B.查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C.脑血管造影有无动脉瘤D.腰椎穿刺查脑脊液 E.查血常规有无白细胞增高 B 2、男性,56岁,在演讲中突然头痛,意识不清,血压26/16Kpa(195/120mmHg),左上下肢偏瘫。最不可能的诊断是: A.丘脑出血B.底节出血C.脑血栓形成D.脑叶出血E.桥脑出血 A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B.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C.持续时间不超过2天D.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 E.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 E 4、诊断癫痫的依据是: A.神经系统体格检查B.颅骨X线片C.脑CT或脑MRI D.脑脊液检查E.病史和脑电图 C 5、男性,12岁,自2岁起出现阵发性全面性阵挛-强直性癫痫发作(癫痫大发作),一个月发作2~5次,服用苯妥英钠后 一年发作1~2次,十天前患胃肠炎,停服苯妥英钠,2天来癫痫大发作20多次,持续昏迷,1天来体温40℃,造成癫痫频繁发作的原因是: A.高热B.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C.突然停服抗癫痫药D.胃肠炎E.体弱 A 6、重症肌无力表现为: A.眼外肌、面肌、延髓支配各肌最常受累B.受累的肌肉持续无力C.常有肌肉萎缩D.抗胆碱酯酶药物无效E.血钾偏低 D 7、重症肌无力病变部位在: A.神经肌肉接点B.神经末梢C.肌纤维D.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后膜E.脊髓前角细胞 B 8、目前解释震颤麻痹病人症状出现的机理为病人纹状体中: A.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因而相应的乙酰胆碱含量增加B.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因而乙酰胆碱的作用相对增强C.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因而多巴胺的作用相对增强D.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因而相应的多巴胺含量增加E.以上均不是 D 9、不正确的是: A.瞳孔散大-动眼神经麻痹B.Bell现象-面神经炎C.触发点-三叉神经痛D.面部痛觉减退-面神经炎E.眼闭合不全-面神经炎 A 10、Froin综合征是: A.脑脊液压力增高B.脑脊液细胞总数增多C.脑脊液白细胞增多D.脑脊液蛋白增高E.脑脊液氯化物增多 C 11、不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是: A.原发性侧索硬化B.进行性延髓麻痹C.遗传性共济失调D.进行性脊肌萎缩症E.肌萎缩侧索硬化 B 12、确定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A.对疼痛刺激无反应B.眼球有浮动C.Babinski征阳性D.咳嗽反向消失E.腱反射消失 E 13、发生于脊髓损害的位置与震动觉缺失是由于病变侵犯: A.皮质脊髓束B.红核脊髓束C.脊髓小脑束D.脊髓丘脑束E,薄束与楔束 C 14、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的病变部位在: A.后根B.后角C.脑干D.丘脑E.内囊 A 15、震颤麻痹的三个主要临床特征是: A.震颤、肌张力增高、面具脸B.震颤、肌张力增高、搓丸祥动作C.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慌张步态 D.震颤、运动减少、写字过小症E.以上均不是 B 16、慢性锥体束损害的肌张力表现为: A.强直性铝管样肌张力增高B.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C.强直性齿轮样肌张力增高D.去脑强直 E.弛缓性肌张力减低 C 17、检查肌张力时,病人必须:

精神病学整理汇总

一、绪论 1、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精神活动的障碍,特征为认知、情绪、意志 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或增加病人的残疾、死亡等危险。 2、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 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3、医学心理学是以医学为对象形成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特别强调整体医学模式,即所谓生 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主要任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心理因素对身体务器官生理、生化功能影响及其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等。 二、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1、知觉障碍 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产生错误的感知,是歪曲的知觉。以错视、错听多见。 幻觉(Hallucination)指无相应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知觉。常见幻觉按涉及的感官来分,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幻觉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机能性幻听、反射性幻觉、心因性幻觉 2、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思维中断、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思维化声、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 象征性思维相互理解,不会将象征当做现实、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 维、强迫观念 思维内容障碍:主要表现为妄想。 妄想是由病态逻辑推理和判断的歪曲所致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妄想特征:1、虽不符合事实,患者却坚信不疑; 2、内容涉及本人,与个人利害有关; 3、具有个人独特性; 4、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既不能以其文化水平及社会背景加以解释,也不能用事实和道理说 服。但其行为却不一定受妄想的影响。 妄想分类:1、被害妄想 2 、关系妄想3、物理影响妄想4、夸大妄想 5、罪恶妄想 6、疑病妄想 7、钟情妄想 8、嫉妒妄想 9、被动悉感3、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涣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狭窄 注意减退:指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的兴奋性均减退。患者的注意不能在较长时间内集中于某一事物,同一时间内注意的广度缩小,注意的稳定性也显著下降。 注意涣散:随意注意明显减弱,注意能力容易分散,并且不能保留适当长的时间。 4、记忆障碍 分类:a记忆增强、b记忆减退、c错构 d虚构:指患者以想像的、未曾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上记忆的缺损,并信以为真。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当虚构与近事遗忘、定向障碍同时出现 时称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 e遗忘:指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总论( 重点掌握,考试必考) 一、 1、神经元胞体、轴突 2、灰质:产生命令 白质:传递命令 3、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男人和女人))。运动障碍时病变在前,感觉神经为传入通路,感觉障碍时病变在后后。 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老子,硬瘫,中枢性瘫痪) 1.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 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中枢瘫又叫硬瘫,表现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征(巴宾斯基征-最有意义) 下运动神经元(儿子,软瘫,周围性瘫痪) 1.起始于脊髓前角细胞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周围瘫又叫软瘫,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最常见的疾病是小儿麻痹。 定位诊断:(必须掌握点,必考知识点) 上运动神经元 1.皮层:破坏导致对侧单瘫;刺激导致为杰克逊癫痫 2.内囊:对侧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偏盲 3.脑桥、脑干:同侧面部周围瘫,对侧躯体瘫硬瘫。(TMDQ)(瞳孔没问题,因为动眼神经在中脑) 4. 脊髓: 1)颈膨大以上损伤导致上下肢均为硬瘫。 2)颈膨大损伤导致上肢的软瘫,下肢的硬瘫。 3)胸髓受损导致下肢的硬瘫,上肢正常。 4)腰膨大受损导致下肢软瘫,上肢正常。(只要上面出问题,下面全是硬瘫,只要自己出问题就是软瘫)(考必考) 5.脑神经所在部位:3.4 中,5-8 桥,9 、10 、12 在延脑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性节段性迟缓性瘫痪 感觉障碍 1. 浅感觉:指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束:躯体皮肤黏膜痛温觉周围感受器→脊神经节(第一神经元)→脊神经后根后角细胞(二级神经元)灰质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脑干丘脑核团(第三级神经元)→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2. 深感觉:觉震动觉、位置觉。传导束: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I)→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组成薄束/楔束上行→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Ⅱ)→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丘脑核团(Ⅲ)→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3. 脊髓半切:对侧浅感觉,同侧深感觉障碍(同学情深) 椎体外系(肌张力障碍)) 管理肢体的协调运动,使拮抗剂协调收缩。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A)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组。 2、12对脑神经中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的是(),()。 3、诊断先天性动脉瘤和动脉畸形的“金标准”是()。 4、一侧大脑皮质侧视中枢发生癫痫,则两眼凝视病灶()侧;一侧脑桥侧视中枢区域出血,则两眼凝视病灶()侧。 5、脊髓型感觉障碍中侧索型表现为()缺失()保存。 6、豆状核由( ) 和( )两部分组成。 7、颅内压增高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8、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9、癫痫脑电图的典型表现是(),(),(),()。

10、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1、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 A、障碍的程度 B、有无感觉异常 C、障碍的部位 D、有无疼痛 2、双眼颞侧偏盲的损伤部位() A、视神经 B、视交叉外侧 C、视交叉 D、视束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是()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是()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 B.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

构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是()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是()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 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A、C2-3 B、T10-12 C、L2-4 D、L5-S1 12、脑干和后颅窝的病变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测手段是()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第七版

第一单元神经病学概论 第一节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束);锥体外系统以及小脑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一、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解剖生理 中央前回——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合称锥体束)——放射冠——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及膝行。 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底中3/5——脑桥的基底部——延髓的锥体 1锥体交叉处——大部分锥体纤维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终止于脊髓前角。 2小部分纤维在锥体交处不交叉,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陆续交叉止于对侧前角。 皮质干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除了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脑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大脑皮层的支配)。 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其发出的神经轴突,(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上运动神经元是指挥系统,下运动神经元是执行系统。

(二)临床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急性严重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或急性脊髓炎),脊髓休克期,可以表现为软瘫。休克过后即逐渐转为硬瘫。 例题1:符合中枢性瘫痪的临床特征是(2000)ZL】 A.肌群瘫痪为主 B.有肌萎缩 C.肌张力增高 D.腱反射消失 E.无病理反射 答案:C 例题2:周围性瘫痪也称为(2004)【ZL】 A.周围神经损害性瘫痪 B.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性瘫痪 C.皮质运动中枢损害性瘫痪 D.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性瘫痪 E.脊髓损害性瘫痪 答案:D (三)定位诊断 1.皮层:损伤——单瘫(对侧对应部位):病变刺激性,对侧相应部位阵发性抽搐(相应部分扩散——杰克逊) 2.内囊锥体束——对侧偏瘫,丘脑皮质束,故该处损害——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视放射——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 例题1:右侧内囊后肢(后脚) A

神经内科个人总结

神经内科个人总结 篇一:神经内科最新个人年度总结范文 神经内科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有效防止雷同,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神经内科岗位所在的单位)神经内科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神经内科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神经内科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神经内科所有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神经内科岗位所在的单位)神经内科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改成神经内科岗位所在的单位)神经内科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用以指导自己在×××(改成神经内科岗位所在的单位)神经内科岗位上学习、工作实践活动。虽然身处在神经内科工作岗位,但我时刻关注国

篇二:XX神经内科工作总结 神经内科XX年度工作总结 XX年我科在医院领导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围绕医院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百日安全劳动竞赛活动,不断加强学科能力建设和临床路径管理,强化科室内涵建设,加强医德医风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经过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抗生素管理、患者安全管理、医疗服务及学科建设上有了新的提升,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不断扩大业务,顺利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 XX年是我科稳步发展的 一年,通过科室硬件条件的改善和自身软实力的加强,不断扩大业务,增加神经系统病人尤其是脑血管病患者肌电图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截止XX年11月30日,共收治病人1260人次,治愈好转率97.84%、床位使用率最高达120.3%,平均床位周转次数3.13次,平均床位工作日32.09天,平均住院日10.1天,创收1216.51万元,各项指标均达到三级乙等医院标准。门诊就诊人数也明显增长,共完成24081人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神经病学习题及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B)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主管( ),();周围神经系统 主管()。 2、( )、( )、()共同管理眼球运动,合成眼球运动神 经。 3、对癫癎具有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就是(),对神经与肌肉疾病具有特异性的辅助 检查就是( )。 4、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 )。 5、检查失语症的前题条件就是( ),(),( )。 6、交叉性感觉障碍就是()与( )受损所致。 7、霍纳综合征表现为( ),(),( ),()。 ( ),()。

A、出血 B、感染 C、头痛 D、脑疝 2、两脚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称为( ) A、拉塞格氏征 B、昂伯氏征 C、克匿格征 D、霍夫曼征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就是( )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就是( )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就是( )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B、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C、大脑 半球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就是( )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就是( )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与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就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 A、C2-3 B、T10-12 C、S1-2 D、L5-S1 12、脑干与后颅窝的病变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就是()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1、被害妄想:(delusionof persecution) 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 (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维被洞悉感(experienceof being revealed )又称内心被揭露。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百度百科]:患者骤然发生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应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5、缄默症(mutism):由于言语运动区处于抑制状态,病人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可用手示意。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

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想症(primary delusion):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里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警觉性增高;回避对即往创伤环境或事件的回忆。 10、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 11、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12、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13、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神经病学(第7版)

脑电图: 1特殊电极 (1)蝶骨电极:将小锈钢针灸针作为电极,在耳屏切迹前1.5?3.0cm,颧弓中点下方2cm垂直刺入4~5?n进行记录。该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颞叶癫痫脑电图诊断的阳性率。 (2)鼻咽电极:主要用于检测额叶底部和颞叶前内侧的病变,但因易受呼吸和吞咽动作影响,而且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而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3)深部电极:将电极插人颞叶内侧的海马及杏仁核等较深部位进行记录。主要用于癫痫的术前定位,属非常规的检测方法,其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和感染。 脑电图的描记 (1)脑电图的描记和诱发试验脑电阌的描记要在安静、闭眼、觉醒或睡眠状态下进行记录’房间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常采用诱发试验提高脑电图的阳性率。常用的诱发方法及临床意义如下: ⑴睁闭眼诱发试验:主要用于了解a波对光反应的情况,方便易行,是常规的诱导方法。其操作为在描记中嘱受检者睁眼,持续5秒后再令其安静闭眼,间隔5~10秒后再重复,一般连续做2?3次。睁眼后a节律抑制,闭目后恢复正常或增强为正常反应c (1)过度换气:其原理足让患者加快呼吸频率和深度,引起短暂性呼吸性碱中毒’使常规检测中难以记录到的、不明显的异常变得明显。过度换气频率一般为20?25次/分,持续时间通常为 8分钟,检査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任何不适反应,如头痛及肢端麻木等,一旦EEG上出现痫性放电最好停止过度换气,以免临床上出现癫痫发作。儿童过度换气时出现对称性慢波可为正常反应,成人则应视为异常:过度换气时出现痫样放电、节律异常、不对称性反应均应被视为异常。 (2)闪光刺激:方法是将闪光刺激器置于受检者眼前20~30cm处,刺激光源给予不同频率的间断闪光剌激,每种频率刺激10~20秒,间歇10-15秒后更换刺激频率,观察脑波有无变化。闪光刺激是EEG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特别是对光敏性癫痫具有軍要价值。 ⑷睡眠诱发试验:通过自然或药物引起睡眠诱发脑电图异常。主要用于清醒时脑电阁正常的癫痫患者,不合作的儿童及精神异常患者。半数以上的癫痫发作与睡眠有关,部分患者在睡眠中发作,因此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EEG检查的阳性率,尤其对夜间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更适用:睡眠EKG记彔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最好为整夜睡眠记录, (5)其他:包括药物诱发等,常用的致痫药物有戊四氮和贝美格等静脉注射,目前临床匕已经很少应用。 (2)正常EEG ⑴正常成人E EG:在请醒、安静和闭眼放松状态下,脑电的基本节律为8-13H z的α节律, 波幅为20?100uV,主要分布在枕部和顶部;β活动的频率为14~25Hz,波幅为5~20 uV,主要分布在额叶和颞叶;部分正常人在大脑半球前部可见少量4?7Hz的θ波;频率在4Hz以下称为δ波,清醒状态下的正常人几乎没有该节律波,但入睡可出现,而且由浅入深逐渐增多。频率为8Hz以下的脑电波称为慢波。 (2)儿童EE G:与成人不同的是以慢波(少于8Hz)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波逐渐减少,而a波(8-13Hz)逐渐增多,14?18岁接近于成人脑电波 ⑶睡眠E E G:根据眼球运动可分为: (1)非快速眼动相(non-mpid eye irmvRtnetil.,NKKM):①第1期(困倦期),1清醒状态向睡眠期过渡阶段,a 律逐渐消失,被低波幅的慢波取代,在顶部出现短暂的高波幅双侧对称的负相波称为“V ”波;②第2期(浅睡期),在低波幅脑电波的基础上出现睡眠纺锤波(12-14Hz );③第3、4期(深睡期),笫3期作睡眠纺纺锤波的基础上出现高波幅慢波(δ波),但其比例在50%以下;第4期睡眠纺锤波逐渐减少至消失,δ波的比例达50%以上= 2)快速眼.动相(ftipid (.'ye ..itinv.eme.nl,KEMh从NREM第4期的高振幅.δ波为主的脑电图. 变为以低波幅δ波与间歇出现的 低波幅a波为主的混合频率脑电图,其a波比清醒时慢1-2Hz,混有少量快波。 (3)常见的异常EEG (1)弥漫性曼波:活动为弥漫性慢波.是常见的异常表现,无特异性。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弥漫性脑损伤、缺血性脑病、脑膜炎、中 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脱髓鞘性脑病等。 (2)局灶性慢波;是局部实质功能障碍所致。见于局灶性癫痫、单纯疱瘘脑炎、脑脓肿、局灶性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等。 (3)三相波:迎常为中至高振幅,频率幅为l.3~2.6Hz的负一正一负或正一负一正波。主要见于CreMtzfpldt-Jakoh病I:€JD)JJ 丨:性脑病和其他匣因所致的中毒代谢性脑病。 ⑷癫痫样放屯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 视神经:视锥视杆细胞→双级神经细胞→神经节细胞 【视野损害】 视神经损害→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 视交叉损害→正中部:双眼颞侧偏盲、整个:全盲、外侧部:同侧眼鼻侧偏盲。 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视辐射损害→下部:对侧视野同向性上象限盲。 枕叶视中枢损害→一侧完全损害引起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同侧视野的中心部常保存,称黄斑回避现象。 【视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光线刺激瞳孔引起的瞳孔缩小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中脑顶盖前区→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上述经路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光反射丧失和瞳孔散大。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病变光反射不消失 辐辏及调节反射(集合反射):指双眼同时注视近物时双眼汇聚、瞳孔缩小的反应。顶盖前区病变,不影响辐辏及调节反射,但影响瞳孔光反射。 Horner综合征:颈上交感神经经路损害可引起同侧的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面部汗少、结膜充血。 三叉神经 感觉纤维→三叉神经半月节→①眼神经,头顶前部、前额、上睑、鼻根,眶上裂入颅、②上颌神经,下睑与口裂之间、上唇、上颌、鼻腔、腭,圆孔入颅、③下颌神经,耳颞区、口裂以下、下颌,卵圆孔入颅→脑桥→深感觉-中脑核、触觉-主核、痛温觉-脊束核。 运动纤维→颞肌、咬肌、翼状肌、鼓膜张肌,司咀嚼、张口。 【周围性损害】刺激性为三叉神经痛、破坏性为分布区感觉消失。 半月节和神经根损害→分布区感觉障碍、角膜溃疡、角膜反射减弱、咀嚼肌瘫痪。 分支损害→范围内痛、温、触觉减弱。 【核性损害】 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剥洋葱样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 运动核→同侧咀嚼肌无力、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面神经 运动纤维→支配面上部各肌(额肌、皱眉肌和眼轮匝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控制,支配面下部各肌(颊肌、口轮匝肌)的神经元仅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控制。 味觉纤维→支配舌前2/3的味觉:鼓索神经-内膝状神经节-中枢支形成面神经的中间支进入脑桥,与舌咽神经的味觉纤维一起-孤束核-发出纤维-丘脑-中央后回下部。 【面瘫的鉴别】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及其面神经本身受损所导致的面部肌肉的麻痹,表现为:患侧额纹变浅、闭目无力或不能、患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牵向健侧,鼓腮病侧漏气。伴发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唾液、泪腺分泌障碍、外耳道感觉障碍、乳突压痛。 中枢性面瘫:由于面神经核下部仅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故中枢病变引起对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牵向病侧、口角低垂、示齿口角牵向病侧、鼓腮健侧漏气。也就是说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瘫痪,而皱额眉及闭目良好。伴发病灶对侧中枢舌瘫及偏瘫。 【面神经分段】 面神经核损害→周围性面瘫、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 膝状神经节损害→面神经受损、外耳道疱疹、舌前2/3味觉消失,亨特综合征hunt’s syndrome。

精神病学重点总结

错觉:对现实客观事物错误知觉(有现实刺激),正常人亦可见,比如; 杯弓蛇影.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正常人也可出现幻觉,多发生在觉醒和睡眠的过渡状态..如人睡前幻觉和醒前幻觉。感知障碍综合征: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等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 思维奔逸:是主观体验为思维迫促的一种思维形式障碍,通常伴发于躁狂或轻躁狂。特征为讲话速度快、滔滔不绝、联想快,常出现音联、意联,言语表达可能远跟不上思潮,导致言语衔接不连贯。很易因偶然因素或无明显理由转移注意力,随境转移是很突出的伴随特征之一。 思维迟缓: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减慢、数量的减少和困难。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患者自觉脑子变笨,反应慢,思考问题困难。患者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有什么东西可想。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严重的患者也可以什么问题都回答不知道。见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或晚期阶段的精神衰退、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思维散漫: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一个问题与另外一个问题之间缺乏联系。说话东拉西扯,以致别人弄不懂他要阐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以致检查者感到交谈困难。[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语词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强迫观念:是反复,持续出现的想法,冲动或想像等,明知不对不必要,不合理,但难以摆脱和克服。伴有主观的被迫感和痛苦感,抵抗(反强迫)是强迫观念的特点。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病人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语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 妄想:是一种在病人意识清楚的状况下出现的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特点有四:1、与事实不符,但患者坚信不移;2、内容均涉及自身利益或安全;3、具有个人独特性;4、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错构:患者在回忆中对过去的经历加以歪曲,并信以为真。多见于老年期精神障碍和脑血管病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虚构:是指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常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外伤性、中毒性精神病。 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①发生于先天或围生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前(<18岁);②大脑发育成熟受阻,停留于未发育成熟的某一阶段。 痴呆:是后天在器质性病变基础上,出现的智能、记忆和人格的全面受损,突出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受损,抽象、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计算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 Ganser综合征:即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给人以故意做作或开玩笑的感觉,

神经内科实习心得

精选范文:神经内科实习心得(共2篇)1 神经内科实习带教工作存在的困难1.1 实习学员刚从学校来到医院实习,由于医院环境,人际关系及学习方式的改变,其心理活动也有一定的变化,尤其在刚接触临床时,对环境、临床工作存在陌生、好奇又紧张的心理,在病区面对着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及陌生的护理教员,产生担心、自卑甚至惶恐的心理。1.2 神经内科的患者特点:老龄、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病种多样,病情危重复杂,决定了许多操作的特殊性,如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多,护理管道多,昏迷危重患者测全脑征,给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导尿术,做膀胱冲洗等,随着脑血管放射介入的广泛开展,许多患者需行各种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等,而且其中不乏男性患者,我们的实习护士几乎全为女性,使实习护士难以面对,操作时缩手缩脚,缺乏积极主动性。1.3 患者对实习学员不信任从患者的角度来讲,患者大多对其所熟悉的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依赖感,对实习护士产生怀疑感和抗拒感。如果给他们进行治疗的是女性实习护士,有些患者不愿配合甚至抵触情绪严重,有些甚至会拒绝,态度傲慢无礼,呵斥实习护士,如:“我的血管细小,液体不好扎,叫你们老师来!”,使实习护士倍感尴尬、羞愧,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实习效果,不利于顺利完成实习阶段规定的要求和任务。2 带教方法2.1 及时了解实习学员的心理状态经常主动与实习护士交流谈心,注意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弱化消极情绪。在生活上多体贴,学习上多帮助,思想上多关怀。询问学生的经历,包括在前一个科学习的情况,家庭背景等,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如可告知自己刚刚开始实习时也经常碰到类似现象,自己是如何克服的等等,以缓解学员的紧张情绪。学员也可通过呼吸新鲜空气,听音乐,与朋友与患者交谈,虚心向带教老师学习等方法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2.2 尽快适应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实习护士进入病房后,一是让其熟悉神经内科的护理实习步骤,护士长、带教老师、教学秘书先向学员做自我介绍及介绍科室环境,让学员放松紧张的情绪,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介绍病区环境,使学员尽快熟悉,适应;介绍神经内科的病种及特点,护理特点及各种管道的护理,做全脑护理、膀胱冲洗时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规则。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脑血管、痴呆患者常见,许多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伴随情绪性格的改变,给护理工作带来挑战和困难,所以不仅要做好专科护理,生活护理也十分重要。2.3 护理操作的带教要循序渐进第一遍护理操作必须由带教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并详细介绍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从第二遍开始,由实习学员独立操作,带教老师帮助其完成,对于特殊的操作,要放手不放眼。尤其是对于给男性患者造影前的导尿,备皮等,首先要让实习学员从思想上消除顾虑,摆正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作就是一名真正的临床护士,患者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为其解除疾病的痛苦,这样实习学员就可以放下包袱,缓解紧张情绪。每次操作时,必须有带教老师陪同一起完成。另外,为了让她们增强信心,带教老师尽量选择一些修养较好,心理素质较佳的患者,作为她们独立完成的患者。树立正确的护士职责感和价值观,心存爱心和高度责任心,与患者耐心真诚地进行沟通交流,尊重患者隐私和人格,认真负责,态度温和,久而久之,患者会理解并配合实习护士的工作。2.4 注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交际能力。实习初期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观察本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进展、治疗、护理要点等。观察由浅入深,实习期间,观察能力有所提高,这就要培养分析判断能力[1]。通过提问可以使她们养成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学员与患者的交流也很重要,交流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员将来在护理工作中的自信心,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教会实习学员掌握护士礼仪,着装要求,精神面貌,了解护患沟通的技巧,如安静的环境,舒适的体位等,熟悉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说话或听其说话时要真诚的倾听,患者讲话时,护士不要打断。让实习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获得资料,带教老师要耐心帮助其分析整理,这样有助提高学员的交流能力。实习护士工作对其存在的缺点不足,认真负责地给予指出并督促改正,不能迁就敷衍;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应给予及时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唤起职业崇高感,激发其前进的动力。在学员准备出科时,为其准备下一科应该知道的信息,使学生有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图文稿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A)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组。 2、12对脑神经中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的是(),()。 3、诊断先天性动脉瘤和动脉畸形的“金标准”是()。 4、一侧大脑皮质侧视中枢发生癫痫,则两眼凝视病灶()侧;一侧脑桥侧视中枢区域出血,则两眼凝视病灶()侧。 5、脊髓型感觉障碍中侧索型表现为()缺失()保存。 6、豆状核由( ) 和( )两部分组成。 7、颅内压增高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8、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9、癫痫脑电图的典型表现是(),(),(),()。 10、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1、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 A、障碍的程度 B、有无感觉异常 C、障碍的部位 D、有无疼痛 2、双眼颞侧偏盲的损伤部位() A、视神经 B、视交叉外侧 C、视交叉 D、视束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是()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是()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 B.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

构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是()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是()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 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A、C2-3 B、T10-12 C、L2-4 D、L5-S1

精神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精神障碍:又称精神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是一组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或)社会功能损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2.精神健康:也叫精神卫生,WHO认为精神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并且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 二、简答题 1.简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范围。 答:①精神健康的预防②精神障碍的治疗③精神障碍的康复④健康教育 2.简述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 答:①护理者②咨询者③治疗者④家人替代者⑤健康教育者⑥协调者和管理者 3.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有哪些? 答:①医疗保健权②拒绝住院的权利③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④隐私权⑤学习和劳动就业的权利⑥知情同意权⑦通信及会客权⑧诊断复核权 4.简述精神医学的四次革新运动。 答:①第一次革新:1793年,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主张人道得对待患者,使精神障碍患者从监狱般的囚禁生活中解脱出来。将疯人院变成了真正的医院,开辟

了精神病学史上的新纪元。他的工作被认为是现代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 ②第二次革新:1883年,著名神经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创立了“描述性精神医学”,明确得区分了两种精神病。(即躁狂忧郁性疾病和早发性痴呆)。犹太裔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利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奠定了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③第三次革新:仲斯推行治疗性社区以缩短患者和社区间的距离,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是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 ④第四次革新: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 一、简答题 1.精神障碍的病因有哪些? 答: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2.大脑发育因素 3.性别和年龄因素 4.器质性因素:感染、躯体疾病、化学物质引发的精神障碍、颅脑疾病 5.神经生物化学改变 心理与社会因素 1.性格因素 2.应激 3.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南方医科大学精神神经病学总结

神经病学 一、 头痛 1.偏头痛的主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1)定义: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为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特征为发作性、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 ,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安静环境及休息可缓解。 (2)主要类型:有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特殊类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偏头痛等位症、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晚发型偏头痛) (3)典型偏头痛即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①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②头痛期 常在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部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觉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8小时。头痛频率不定,50%以上的患者每周发作不超过1次。女性患者在妊娠第2周或第三个季度及绝经后常见发作缓解。 ③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二、脑血管疾病 1.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的对比 2.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ng 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20%的动脉瘤患者病后10~14日发生再出血,使死亡率约增加一倍;急性期动静脉畸形再出血少见; (2)脑血管痉挛:发生于蛛网膜下腔血液环绕的血管,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蛛网膜下腔血量相关,导致1/3以上病例脑实质缺血,引起轻偏瘫等局灶性体征,但体征对载瘤动脉无定位价值。病后10~14日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3)扩展至脑实质内的出血:大脑前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血液喷射到脑实质导致轻偏瘫、失语,有时出现小脑天幕疝; (4)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分别发生于发病当日或数周后,是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进行性嗜睡、上视首先、外展神经瘫痪、下肢腱反射亢进等可提示诊断; SAH 脑出血 发病年龄 囊状动脉瘤多发于40-60岁,动静脉畸形青少年多见,常在10-40岁发病 50岁-65岁多见 常见病因 囊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 起病速度 急骤,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 数十分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高血压 正常或增高 通常显著增高 头痛 极常见,剧烈 常见,较剧烈 昏迷 重症患者出现一过性昏迷 重症患者持续性昏迷 神经体征 颈强、Kering 征等脑膜刺激征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局灶性体征 眼底 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 眼底动脉硬化,可见视网膜出血 头部CT 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 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脑脊液 均匀一致血性 洗肉水样

神经病学期末考点总复习

第二节、脑脊髓血管 一、脑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1颈内动脉:前三分二,部分间脑 眼动脉——眼部; 脉络膜前动脉——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后下部、大脑脚底中1/3、苍白球; 后交通动脉——吻合支;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一部分、额顶叶上外侧面上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岛叶(中央支为豆纹动脉,行程弯曲,出口处呈直角,易破裂,名出血动脉) 2椎-基底动脉:后三分一,部分间脑,脑干,小脑 ?椎动脉: 脊髓前后动脉——脊髓 小脑下后动脉——小脑底面后部、延髓后外侧部【交叉性感觉障碍、小脑共济失调】 ?基底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面的前部迷路动脉——内耳迷路 脑桥动脉——脑桥基底部小脑上动脉——小脑上部 大脑后动脉——颞叶内侧面底面、枕叶,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底丘脑 小脑上和大脑后之间夹有动眼神经——血管压迫引起动眼神经麻痹 3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 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交界处;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交界处——动脉瘤好发 第八节反射 深反射:刺激肌腱、骨膜的本体感受器所引起的肌肉迅速收缩反射(腱反射、肌肉牵张反射)——反射弧:感觉神经元、运动神元直接连接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 肱二头肌反射(C5-6);肱三头肌反射(C6-7);桡骨膜反射(C5-8);膝腱反射(L2-4);跟腱反射(S1-2) 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角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 ——反射弧:脊髓节段的反射弧;冲动达大脑皮层→脊髓前脚细胞 腹壁反射(T7-12);提睾反射(L1-2);跖反射(S1-2);肛门反射(S4-5)、角膜反射;咽反射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第一节意识障碍 意识:个体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 意识障碍:觉醒度下降(嗜睡、昏睡、昏迷);意识内容变化(意识模糊、谵妄) 嗜睡: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醒后勉强配合检查和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很快入睡。 昏睡: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奇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能唤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做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①浅昏迷: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周围事物、声光无反应,强烈刺激(疼痛)可有回避及痛苦表情,不能觉醒。吞咽、咳嗽、角膜、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生命征不变。 ②中昏迷:正常刺激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征改变 ③深昏迷:任何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生命征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 脑死亡:大脑和脑干功能全部丧失 ①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②自主呼吸停止③脑电图~直线;颅多普勒~无脑血管灌注;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功能丧失 ④以上情况持续至少12小时⑤腱反射、腹壁反射等可消失⑥排除急性药物中毒、低温、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意识模糊: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谵妄:对周围环境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表现为紧张、恐惧、兴奋不安,甚至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白轻夜重,持续数h至数d。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合征(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丧失) 意识丧失,但睡眠、觉醒周期存在,能无意识的睁闭眼、转动眼球,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但无自发动作。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增高。上肢屈曲内收,腕及手指屈曲,双下肢伸直,足屈曲——去皮质强直。【缺氧性脑病、脑炎、中毒、严重颅脑外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