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报信息的把握与处理技巧

上报信息的把握与处理技巧

上报信息的把握与处理技巧

一、信息的涵义及其特征

现代社会三大资源:信息、能源、物质。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与信息打交道,都在不断地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因此,可以说,人类与信息的关系,如同人类与空气的关系一样,须臾不能离开。

1、信息的涵义确切定义至今尚无定论,综合古今中外名家观点,人们有可能达到这样一种共识:信息是客观事物、特征、发展变化及其相应联系的反映和表现,对于接受者所说是一种有用的知识。

信息论的奠地人申农从信息度量的角度,认为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立性的东西;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则从控制原理的角度,认为信息是人与环境相互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从内涵上说,信息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自身运动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表达或交换的内容。根据上述信息的一般概念,我们可以说明各种不同类型信息的涵义。例如经济信息,虽然常常表现为速度快慢、供需矛盾、物价涨跌、效益高低,但实际还是经济活动状态及内在联系的反映。

党政信息的涵义党政信息如新闻信息等一样,是由上述信息涵义派生出来的,它是指党和政府在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及其外界之间进行交换的信息。从内容上看,它既包括党和政府在工作中产生和形成的各种信息也包括为党和政府工作所需要的其他方面的信息。

2、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表现形式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物质形态的有电脑、电子计算机和各种自动化信息仪表、温度计、电视等日常称之为硬件;非物质形态的信息即所谓软件,如设计、运筹、计划、经济情报、决策、生产指令、工作程序、工艺技术等。无论软件、硬件,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晶,凝聚着人们有效的思维成果。

3、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最基本特征是与物质载体的不可分割性。一般地讲,信息具有以下8个基本特征:

(1)可识别性。信息可以通过感官、思维或各种探测仪器加以识别。

(2)可传递性。信息能够通过一定的通道和物质载体进行传递。不能传输的信息是无用的。

(3)可交换性。信息可以一种形态交换为另一种形态,通过交换的形态可以传递内容相同的信息,如把文字信息加工转换成图像、图表信息,或者把图像、图表和其他形式信息加工转换成文字信息,都是可行的。

(4)可储存性。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物质载体而储存起来,如人脑的记忆、计算机的存储器、录音录像等。

(5)可扩充性。信息能够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增加。

(6)可压缩性。在不改变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信息可归纳、综合与提炼。

(7)可替代性。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信息的物质载体的形态是可以互相交换的。二是指信息的利用可与资本、劳力、物质材料等互相替代,这一点在经济方面体现十分明显。

(8)可共享性。一条信息可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受者占有和享用。

我们所说的党政信息,实际属于社会信息的范畴,在其具体工作中,处理的也都是社会信息。因此,象社会信息所具有的客观性、目的性、层次性、系统性等基本特征,也是党政信息所具有的。党政信息与其它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除了具有信息的共同特征之外,还有如下特征:

第一、全面性。各级党政机关是社会的神经中枢、领导核心,处于总揽全局的地位,需要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并要随时对各类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其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党政信息工作的全局性。党政机关是社会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社会各个方面的工作。作为党政实践活动的反映--党政信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并事关全局的发展。

第二、政治性。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在新形势下的执政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精神,是党政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政信息政治性是十分鲜明的。

第三、内部性。党政信息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领导者或者说权力机关的决策者,他们了解掌握信息是为了作决策或者是在形成决策,党政领导形成决策的过程或者说形成共识的过程,一部分信息在某一阶段还不宜公开传播。这是党政信息区别于其它系统信息一个显著特征。

第四、严肃性。党政机关的权威性决定了党政信息工作的严肃性。因为党政信息是直接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服务的,维系全局、事关重大,提供的信息必须全面、准确、及时。向上级党政机关报送紧急重要信息,是作为一项政治纪律要求的,对于迟报、匿报、漏报的情况,中央办公厅和省委办公厅都有相应的追究措施。

第五、与社会发展不完全同步性。例如,经验总结型的信息,一般处于社会实践之后。但这类信息不是对社会实践消极被动的反映,它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一经产生,就会对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促进社会发展。而预测性的信息,则带有一定的超前性,反映事物未来变化趋势,走在实践的前沿。

二、党政信息地位和作用

信息对各级领导掌握情况、实施决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尤为重视,使党政信息的地位更加突出。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后多次说,现在一方面会议太多,另一方面信息太少。信息还不是那么很灵通,很多重大情况不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他希望把信息工作搞得更灵通一些。李鹏同志曾向有关方提出明确要求:在每一项重大决策出台之前,有很多信息提供参考;在重大决策出台之后,能够及时了解各地的反映。

朱镕基同志强调:我们手里没有什么直接管理的手段,只有靠政策、法律的手段管理,这样对信息的依赖性就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求信息迅速及时,预测准确。同时要把信息工作作为生命攸关的一件事情对待,第一把手要重视信息工作,不重视信息,信息工作就搞不起来。李瑞环同志的署名文章《学会综合分析信息的基本功》,强调:领导工作的预见性,要求以大量的信息作基础。……越是忙,越要重视对情况的了解和调查研究,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求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一切干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我们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同样重视信息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对中办信息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就我们工作实践体会而言,省委负责同志对信息工作也是十分重视的。特别是王太华书记对信息工作提出的“真、短、快、强”和“信息工作要有强烈的群众意识的”要求,对全省党委信息工作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党政信息工作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对领导者了解情况、掌握动态,进行科学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党政信息工作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根据党委和政府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和需求,为其传递、反馈各种相关信息。这些信息,一部分是供领导者了解各有关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动态的,一部分是反映上级和横向的一些情况,供领导对某些事项决策拍板的依据,还有一部分是对决策情况进行及时反馈的。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开拓领导视野,延长领导视线,启发领导思路。

2、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传递作用。上级机关制定的有关政策,对某些工作的意见和一些对全局工作有影响的思路、意图,都能通过信息渠道及时准确地传递下去。同时,下面给上级的请示、建议、反映、要求和意见等,也能通过信息渠道有效地传递上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下级机关部门要善于和精于利用信息渠道向上级部门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反馈信息和制造舆论。

3、为各方面工作交流提供条件的纽带作用。信息时代,也是最需要进行交流的时代。上下需要交流,横向需要交流,异地需要交流,条块需要交流。交流是获得共识,吸取经验,提高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毫无疑问,党政信息为各方面交流,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作用。

4、通过优化和浓缩文件、材料,起削减“文山”的作用。信息力戒繁冗, 可以把大量的文件材料压缩改写成简明扼要的信息,使领导和有关方面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又腾出时间从事其他工作。

三、上报信息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突出报送重点。

1、中央和省委关注的重点。中央和省委当前主要关注什么?在抓什么?这些都必须搞清楚。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不仅要掌握和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要熟悉了解中央和省委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才能切实提高报送信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群众反映的热点。人民群众当前对什么问题最关心、反映最强烈,对什么事情最满意或不满意,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及时了解和把握的。从一个侧面讲,党政信息架起了基层群与

党政领导沟通的桥梁。党政信息工作部门要了解群众的喜怨哀乐,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疾苦。

3、社会发展的难点。着重要了解和反映中央、省委这些方面的决策和部署在贯彻落实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哪些方面还没有落实?出现问题深层次原因何在?解决途径在哪里?

(二)提升参阅层次。

1、从报送信息的处理形式看,就是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高层次信息。党政信息的开发和处理,可分为两个层次:初级信息是对现有网络上的信息和报送材料的初加工。高层次信息则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分析、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意见和处理方案,也包括经过调查研究对某一问题作出的分析判断。

2、从报送信息表现程度看,就是有新意、有深度、有特色。新意,也就是说所报送的信息包含有新情况、新问题、新做法、新经验、新建议、新角度。深度,也就是尽可能反映深层次问题,作深入、透彻的剖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报送情况。坐在办公室里抄抄摘摘甚至“坐而论道”,是不可能写出有深度的信息。特色,主要是指地方特色、部门特色。特色也就是不同于一般,不同于其他,属我有人无那部分,往往易于引起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注。

(三)致力决策服务。

上报信息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上级领导机关决策服务。信息工作者给省委报送信息,就要站在省委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来考虑问题,“关起门来当书记”。所谓想领导之所想、想领导之未想,急领导之所急、急领导之未急,在上报信息工作中应该说是能体现出来的。

四、上报信息的素材获取和处理技巧

(一)上报信息素材获取的方法的要领。党政信息的采集、筛选、整理、编印、报发是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在一系列程序中,采集即素材获取是第一道环节,是基础性环节。信息素材获取的要领把握如何、方法得当与否,对报送信息质量影响很大。

1、信息素材获取的9种方法。

(1)网络获取——就是通过本地、本部门、本系统已建立的内部信息网络和国际互联网中获取信息素材,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具体操作中,要通过调动纵横交错、联系畅通的网络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信息精选,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效益的目的。

(2)定向获取——根据上级领导决策的需要。采取定题目、定单位、定要求、定时限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3)特约获取——就某一情况或某一问题,约请某一地方、部门或单位提供比较详实的信息。

(4)现场获取——信息工作者直接深入到某一情况发生的现场,直接获取领导所需要的信

息。

(5)积累获取——平常注意储存积累一些暂时不急于报送的信息,包括一些数据、分析资料等等,待时机适宜时直接输出或达到一定容量后进行加工,尽可能使信息由零碎到完整,由肤浅到深入,由微观到宏观,为领导决策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参考依据。

(6)会议获取——会议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加之目的明确、内容全面、时间集中的特点,有利于多角度、多层次地获取信息。

(7)文稿获取——通过大量文稿中获取信息。这里包括领导讲话、汇报材料、工作总结、请示报告、交流资料、情况反映、经验汇编等等。

(8)调研获取——通过自己参与调查研究获取信息。用这种方法获取的信息,有其工作量较大、周期较长、信息素材把握较深、对策建议参考价值高、操作性强的特点。

(9)新闻获取——通过社会新闻媒体获取有助于领导工作的有价值信息。

2、信息素材获取的6个要领。

(1)追踪——党和政府一项大的决定如政策、文件、改革措施出台后,各方面反映如何?贯彻落实情况怎样?所有这些,都要求党政信息部门和信息工作者迅速予以收集整理和反馈,使领导心中有数,以便根据情况调整工作部署,指导全局。

(2)超前——党和政府某项重大决策出台之前,或是某些重要工作部署前、重要会议召开前,及时利用网络和其他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使领导有所参考。

(3)优选——抓住轻、重、缓、急优选报送。有经验的同

志是这样概括的:“价值相当,报送时间以…早?领先;内容相近,反映角度以…新?居前;现象相同,揭示本质以…深?为主;文笔皆精,信息优劣以…实?取胜。

(4)求准——即要做到内容反映准、观点归纳准、政策依据准、样式选用准、文字表述准。

(5)全面——对于领导同志关注的重点问题,要特别注意收集各种各样的相关信息,如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情况和趋向, 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情况概述、分析, 以及时机、环境、条件等, 尽可能全面加以报送。

(6)连续——对某些重大情况或突发性事件,必须连续报送,因此获取信息不仅有开端,还要有过程、结局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二)上报信息素材的处理技巧

1、选准报送角度着力加工提炼。

第一,对上明方向。信息人员要力求了解上层对整个宏观经济趋势走向;了解中央已经或即将推出的政策和思路,以及可能给本地区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供领导决策参考。

第二,左右看动向。要时刻关注周边地区的发展,了解其政策措施和做法,经济发展得怎么样、主要经济指标确定、完成情况和思路等等。

第三,对下看倾向。要关注社情民意,注意突发事件的及时上报。对信息素材要有针对性的收集和处理,要选准角度,积极主动收集提炼和报送,而非被动应付、消极等待观望。这样不仅盘活了信息素材,而且能随着领导工作思路的调整,最大限度地挖掘对领导决策有用的信息,使整个信息工作起到了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积极作用。

2、根据信息类别确定报送的抓手。

(1)问题类信息抓本质。也就是说在报送一些问题性信息时,要抓住本质即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点是什么,主要矛盾抓住了,就有利于领导决策时作出正确的判断。

(2)综合类信息要全面。既然是综合某一方面的信息,那就应当较为全面的进行概述,不能把个别因素作为一般因素、特殊情况作为普遍情况来报送。综合不是简单的拼凑与堆积,而是有目的的提炼并选择, 以便领导形成对整体情况的了解与把握。

(3)动态类信息抢时间。所谓动态信息,往往是突发性事件或者是正在发生中、变化中的事态。抢时间向上级领导机关报送信息,对及时制止事态扩大、避免造成更大损失,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4)反映类信息抓倾向。在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大量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基层和社会各方情况的。对反映类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要抓住倾向性的问题来报送。

(5)建议类信息要求效果。以报送信息的形式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时,落脚点就要放在能有效果方面。那些不切实际的、无可操作性的建议, 即使报送也没有采用的可能性。

(6)调研类信息挖深度。如果说信息的特点是简洁明快,一目了然的话,调研类信息侧重深度的挖掘和探求,它不仅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而且有深度、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所报送的调研类信息就不能满足于一般情况、一般动态,而要把着力点放在深层次思考和剖析上。

(7)分析类信息透精辟。

也就是要对上报信息内容分析的精辟、透彻,层层挖掘,不拖泥带水,不穿靴戴帽。

(8)言论类信息点新意。

基层报送领导同志的言论,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或老生常谈的话题,要给人清新的东西,感觉很提神。

(9)对策类信息出主意。出主意,也就是通过报送信息形式,向上级机关提出地方或部门对某一项工作的对策建议。

(10)反馈类信息要有层次。一是要注意部门的层次。即明确主要或者首先应向哪个部门反馈;二是要注意时间的层次。即要什么时间反馈,先反馈哪些内容,后反馈哪些内容;三是要注意内容层次。即哪些内容是应当反馈的,哪些不应当反馈;哪些应该向此部门反馈,哪些应向彼部门反馈等等。

3、善于提炼“文山会海”中的信息精品。

那些被称之为“文山”的大报告、大材料大都倾注了一些基层和部门领导同志的心血,有的甚至是几个部门集思广益的成果。因此,花些时间认真阅读,既可以丰富自己对有关方面工作的知识,开阔视野,也的确能挖掘出高品位的信息。会议信息的提炼,一定要搞清本次会议的议题,研究的是哪些问题,部署的是哪些工作,采取的是什么措施,提出的是什么要求,然后再筛选出需要报送的内容。

4、重视上报信息的标题制作。

第一,标题要醒目。使人一看标题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要修饰、做作。第二,要使人能透过标题把握实质、特点。第三,要有画龙点晴的功效,能够吸引人。这一点非常关键。

5、上报信息操作中要避免出现“三个等同”

第一、上报信息避免与新闻报道等同;第二、上报信息避免与发送同级或下级信息等同;第三、上报信息避免与上报文件材料等同。

五、上报信息把握与处理的几点提示

1、善于发现问题。这里也包括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善于发现问题是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前提。善于发现问题,对于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意味着政治上成熟和工作上精业。

2、注意留用资料。留有和利用资料,对信息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是进行综合分析信息必不可少的良好习惯。

3、随时记录灵感。一是注意“养兴”积累,造成丰富深刻的大脑信息网络系统;二是注意张弛结合,创造诱发“感兴”的心理条件;三是注意连贯思路,及时抓住创造性思想闪光。奇特的灵感心理状态出现后,要针对它特有的认识过程的不稳定性、瞬时性及时把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4、多从联系上加以判断。在对上报信息进行报送的选择时,首先要判断其价值度有多大,可信度有多大,以及和其他方方面面的联系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关把不好,后期的一系列努力都可能是图劳。多从联系上加以判断,包括几层意思:

一是关联性。此事物与彼事物有关内在的联系,有关共同人的特点。

二是可比性。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实际上就是互相的联系。与同期相比、与周边相比、与自己相比,能够发现很多情况,容易形成有效判断。

三是影响性。通过对某一事物影响力的判断,也是衡量某一上报信息对决策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