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课程标准】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知道西欧中世纪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中考考点】

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一、选择题

1.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个特点?

A.凶恶残暴 B.善于学习

C.忧患意识 D.崇拜神灵

2.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的是

A.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农民阶级的利益D.资产阶级的利益

3.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B.大化改新是使才能的人有机会入朝为官

C.大化改新后,明治天皇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D.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4.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A.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B.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5.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于

①创立伊斯兰教②建立基本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③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④亲自完成《古兰经》的创作

A.①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6.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是

A.阿拉伯帝国

B.古希腊

C.古代波斯

D.奥斯曼土耳其

7.下列属于伊斯兰教创立者的活动是

A.献身科学,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

B.征服麦加,加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的封建国家

D.钳制思想,成为西欧封建精神支柱

8.读右图:该图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现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C.神权凌驾一切

D.皇帝是由教皇任命的

9.法兰西的菲斯男爵在自己的封主路易斯男爵那里得到了10公顷的封地,是因为他带领自己的骑士为子爵守卫领地,可以判断这件事情发生在8世纪前期任宫相之后

A.伯利克里

B.查理·马特

C.凯撒

D.屋大维

10.小明同学在百度图库搜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右图,请你帮他判断该

图反映的制度是

A.印度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西周分封制度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1.右面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国徽,它的面积0.44平方公里,常住

540人,同时也是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这个国

家的最初形成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查理·马特改革 B.耶稣降生 C.法国琅城人民起义 D.丕平献土

12.在伯恩斯所著的《教会至上与教皇至上》这一书中,我们可能看到的内

容有

①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②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③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④教会和教皇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廷帝国②14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500年,东罗马帝国灭亡④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对西欧城市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罗马灭亡后,西欧城市衰亡了

B.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

C.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形成了 D.西欧城市多为政治中心,规模很大

15.西欧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比中国晚

A. 约100年

B. 约500年

C. 约1000年

D. 约200年

二、非选择题

16.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它们分属于亚洲东部和西部的两个重要国家。

回答:

(1)图一从建筑风格上看,该寺仿效隋唐风格,你知道当时日本还有哪些方面受隋唐影响?(2)图二中,该神庙属于哪一宗教?麦加对该教有何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头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材料一的图反映了哪一地区的什么制度?该图最底层代表哪一阶级?材料一的图中A

能否管辖D?为什么?

(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欧洲政治、宗教和经济方面的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1.1亚洲及欧洲》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七年级地理下册《1.1亚洲及欧洲》 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亚洲和欧洲在世界上的位置、范围。 2. 学会运用图表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3. 了解各时区之间的差异和原因,能简单换算。 4. 使用亚洲(欧洲)地形图总结归纳亚洲(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河流特征,理解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5 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了解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其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6. 学会读亚洲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多样的原因。 7. 了解欧洲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 自我探究与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之大同时又很小,体会生活的丰厚多姿。 【学习重、难点】 1. 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 2. 难点:不同地点的时间换算。 【学习过程】 你说我说他说大家都来知道—— 知识点(一)认识大洲 “亚洲”、“欧洲”两个名字的由来——P2的第一节 P2的第二节、第三节并且仔细浏览P2的图1—1 知识点(二)“亚细亚”和“欧罗巴” 学生从图1—1中找出白令海峡和地中海之滨,学生朗读P3的阅读第一节。 学生集体朗读P3的阅读部分的第二、三、四、五节。 学我所用相互提问—— 问题探讨(一): 1. 亚欧大陆的面积是多少? 2. 从地理位置方面看亚洲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活动(一)P3的活动1、2、3题,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纠偏。 归纳从哪几个方面认识大洲的位置: 知识点(三)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问题探讨(二): 1.什么是世界时? 2.什么叫零时区? 3. 全球的24个时区是如何确定的? 4.我国的“北京时间”是什么标准? 5.什么是“国际日期变更线”?有什么特征? 6. 如何计算时区 学生活动(二)P4的活动1、2题,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纠偏。 学生个性张扬——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并且指出自己认为这节课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我学我做我掌握—— 【学习重难点二】 1. 重点知道亚洲的气候类型图。 2. 难点是欧洲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几年来,一直担任初中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回顾以往,有得有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绩呢?为提高历史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本人借鉴他人的复习方法,结合近几年历史中考的形势和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复习计划如下:和大家谈一下我的复习计划。总体上大的计划有以下三点: 一、以本为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周练的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约占了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大半时间,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专题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第三阶段是模拟训练、查漏补缺。根据历次训练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再进行讲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历史复习内容较多,一共考六本书。虽然《中考说明》规定了考试内容,但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利用时间,全面地有重点地复习,这样才能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面对中考。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专史复习强化重点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教师首先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同时又要有侧重点,重点是什么呢?就是《历史考试说明》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时这部分内容要强化。此外,我们认为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四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单元,九年级上册第四、六、七单元,下册第一、二、三、四、七单元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内容。对于上述内容,教学时要强调,平时的训练要强化,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强化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们认为学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 记住至少用两周的时间,精选模拟试题,进行至少五次实战演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并且及时发现不足,综合指正。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课时 亚洲及欧洲教案 湘教版

第一课时 设计人:lyh 一、复习内容: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二、教学目标: 1、记住亚洲及欧洲的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和人文地理(人 口、宗教、人种、经济、城市)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读图、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等能力。 3、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重点:掌握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 四、难点:学会分析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五、教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讨论归纳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哪个?(出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亚欧大陆 (二)自主学习,构建系统 1、阅读教材第一节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说出亚、欧洲的地理位置 任务二:说出亚欧的地形特点 任务三:说出亚欧洲的气候特点 任务四:说出亚、欧洲的河流特点 任务五:说出亚、欧洲的人口和国家概况 2、强化记忆,填写复习指导第36页知识梳理 (三)汇报交流,归类解析 1、汇报交流 2归类解析(多媒体辅助教学) 任务一:地理位置 分析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亚洲地理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向望。 任务二:地形特点

地形特征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类型 4、地形分布 亚洲地形特点: 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分布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 欧洲地形特点: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任务三:气候特点(读《亚欧气候类型》图) 亚洲气候特点: 1 复杂多样性(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 2 大陆性强 3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比较表格: 欧洲气候特点:1 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原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 2 海洋性特征显著 3 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对比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特征。 任务四:河流特点 亚洲河流特点:1 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 2 内流区面积广大 欧洲河流特点:1 河网密布,水流平缓 2 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多为外流河) 3 航运价值高 任务五:亚欧洲的人口和国家 亚洲:1 人口最多的大洲(占世界百分之60,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2 人口分布不均匀 欧洲:1、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

七年级地理学案第一节_亚洲及欧洲(4)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4) 学习目标 1.读“亚洲地形图”,找出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说出亚洲河流湖泊的特征。 2.从地形、气候分析欧洲河流特征,了解多瑙河、莱茵河的特征。 3.说出亚洲的人口分布,并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了解亚欧两洲人种和民族的组成,增强人口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习重点 1.亚洲的河流湖泊分布及特征 2.欧洲的河流特征 学习难点 从地形、气候入手分析亚洲、欧洲河流特征 自主学习 1.注入太平洋的河流主要有:;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有:;注入印度洋的河流主要有:。其中的长度和流量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位;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亚洲的河网分布特点 (1)河流发源于,顺地势呈奔流入海。 (2)面积广大 3.欧洲地形以为主,受地形影响,欧洲河流河网,水流。 4.欧洲气候性明显,所以,欧洲河流水量,径流量季节变化,有利于运输。 5.受海陆轮廓影响,欧洲河流(长度),绝大部分河流注入(海洋、内陆湖泊)。合作探究 1.完成P11活动2、3题。 2.完成书本P12活动题。分析亚洲人口分布状况,找出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并说出主要原因。 课堂检测 1.下列著名大河位于亚洲的一组是﹙﹚ A.尼罗河、长江、印度河 B.黄河、叶尼塞河、印度河 C.密西西比河、黄河、恒河 D.亚马孙河、印度河、长江 2.欧洲最长的河流是() A.多瑙河 B.伏尔加河 C.顿河 D.莱茵河 3.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气候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 4.欧洲和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多瑙河湄公河 B.伏尔加河鄂毕河 C.多瑙河长江 D.莱茵河湄公河 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 B 欧洲 C 亚洲 D 北美洲 6.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 A.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7.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印度 B 沙特阿拉伯 C 蒙古 D 中国 8.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欧洲 D非洲 9.欧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课时)

亚洲及欧洲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3.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能力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及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4.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3.亚洲及欧洲气候的特点对比。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为什么说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3.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分析亚洲及欧洲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1.自制投影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教师一边转动地球仪,一边与同学共同说出) 答:略 板书:第一节自然环境 讲授新课 课件: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提问: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课件:亚洲的范围图。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导学案(含中考练习带答案很实用)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简述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结合地形河流图,描述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点并认识主要的河流及流向; 【学习重难点】: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点;【学习过程】:(教师寄语:积极参与,解 开地理之谜) 一、课前预习: 【预习指导】: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教材,并用铅笔及时圈画认为重要的知识 点,然后根据预习内容再次阅读教材,在阅读中深入思考,独立完成每个预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写出大洲、大洋的名称 A B C D E F G 分界线:AE AC AB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5页文字及 P4图6—3,认识亚洲的地形特征主 要的河流。 1、阅读P4图6—3,完成下列各题: 将图中(东经100°附近)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完成: (1)地形区:① 平原 ② 高原 ③ 高原 (世界最高的高原) ④___________________半岛 (2)河流:⑤___________河⑥___________河 ⑦___________江⑧___________河 (3)图中所示⑤~⑧的河流分别入哪一个大洋? ⑤注入___________洋,⑥注入___________洋,⑦注入 ___________洋,⑧注入___________洋。 2、亚洲有世界最高的山脉 ,世界陆地最低处: 3、 的长度和河流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做多的一条国际河。 二.合作探究1、亚欧主要位于 半球和 半球 2、亚洲地跨 、 、 带。 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的是( )A 、乞力马扎罗山 B 、天山 C 、珠穆朗玛峰 D 、阿尔卑斯山 4.下列流河注入印度洋的是( ) A .长江B .黄河C .叶尼塞河 D .印度河 三、拓展提升:1、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以______经线作为今天与昨天的分E F G

初三历史试题-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练习题 最新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预习学案 研学设计

探索研究 图片介绍:它包括一个手摇轮和一排并列的纱锭,轮子转动

同步达标 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发生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2.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 C.冶金业D.机器制造业 3.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商品输出主要是A.茶叶B.生丝C.棉布D.呢绒4.“蒸汽时代”到来的标志 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D.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发明5.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60年代 C.18世纪上半期D.19世纪上半期6.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首先发生于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7.“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者是 A.珍妮B.哈格里夫斯 C.瓦特D.史蒂芬孙 B级能力检测(登高望远)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珍妮机的功能是 A.纺纱机器B.织布机器 C.动力机器D.交通机器 2.对工业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各方面的发明都从英国开始 B.是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飞跃 C.在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100多年 D.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 3.英国工业革命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是 A.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B.英国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C.英国资产阶级取得了国家政权 D.英国资源丰富、海外市场扩大 4.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其动力是A.蒸汽B.人力 C.水力D.自然力 5.工业革命中具有划时代的发明是 A.珍妮机的发明B.火车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进D.汽船的发明6.“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的变革是 A.资产阶级革命B.人文主义兴起 C.向东方掠夺原料D.工业革命扩展 7.19世纪中期,俄国沙皇要到英国考察他不能做的交通工具是 A.汽船B.火车 C.马车D.飞机 8.对右图现象分析最恰当的是 A.英国棉花加工大副增长 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 C.英国种植业发达 D.因为交通运输业发达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教案

《亚洲及欧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 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 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二、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 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先进性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四、作业:目标检测练习题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练习读图能力,通过地图掌握你所需要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可以多加入一点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图获得地理知识。

亚洲和欧洲复习教案

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复习——亚洲及欧洲(教案) 课前播放在亚欧两洲的“世界之最”、“亚洲之最”和“欧洲之最”的图片、音乐。 [导入] 老师很高兴能与咱62中的同学一起来上今天的课,老师非常期待这节课上能一睹咱62中同学的风采,看到咱们同学出色的表现,你们有信心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内容,这一册共包括三章,(让学生一起说) 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三章《走近国家》,从大范围的大洲到小范围的国家,都是我们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要学习的内容。 [进行新课] 一、“心中有数”——考什么、考试分值、怎样考 首先咱们同学要对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都考什么、在中考中所占分值及怎样考做到“心中有数”。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本节课的目标一(出示目标,学生一起读目标一) 1 、“分值”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在四册书中,七下区域地理内容占的分值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区域地理的复习。 2、“怎样考” 七下区域地理又以什么方式考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中考题来看一下! (4张课件分别出示选择题、连线、区域对比表格、综合分析题的题目并进行归纳题型) 问:这几个题目以什么形式来考察我们的?(选择题、连线、区域对比表格、综合分析题) 师:其实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区域对比表格题、综合分析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突出的特点就是 图——特别多(说的慢点,让学生一起说),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地图——立足地图 进行复习。

3、“考什么” 那么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都考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2009年的中考说明,看一下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考试内容。(课件出示2009年的中考说明) 师:其实无论是大洲,还是地区,还是国家,考试内容都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亚洲和欧洲为例,对其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分析,(课件回到中考说明中)即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河湖状况。 (出示课件) 二、“有的放矢”——怎么办? [过渡]我们首先要知道亚洲和欧洲什么样?(课件出示目标二)——会识别亚洲和欧洲的轮廓。 请同学们看下面几幅图,请问哪幅图表示的是亚洲?哪幅图表示的是欧洲(课件出示几幅大洲图) 生:回答 (对亚洲和欧洲的轮廓同学们掌握的不错,那么) 2、(出示目标)接下来我们来重点分析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湖方面的特点,从而掌握分析区域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状况的方法。 请咱们同学,打开学案看左侧的表格,请你快速完成表格中亚洲的部分,即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和主要湖泊(利用好你课本中的图,你可以与同学讨论着来完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同学,也可以直接问我。) 完成后,找学生说答案,教师归纳切入点。 (一)位置 1、海陆位置: 师问:海陆位置你是怎么写的,找位同学说说? (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找一位学生说) 师小结:(课件出示答案及切入点)海陆位置,海即周围的大洋,陆即周围的的大洲。 2、纬度位置: 师问:纬度位置找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写的? (被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穿过;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复习学案

初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四) 设计者:刘欣审核者:问增飞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1.这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唐朝 B.西汉 C.隋朝 D.东汉 2.图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图片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的是 A.大运河 B.都江堰 C.长城 D.曲辕犁 3.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4.“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芳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A.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B.巩固西南边防C.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D.巩固隋朝统治 5.年号多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李隆基(见右图)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 称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 元盛世”。那么,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中宗 D.唐德宗 7.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 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 科、殿试,分别开始于()A.秦朝、唐朝B.唐朝、唐朝C.隋朝、隋朝D.隋朝、唐朝 8.“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9.13岁的他即赞普位。即位后,训练军队,很快平息各地的叛乱,统一各部,定都逻些(今拉萨),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采取许多措施鼓励百姓学习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牧业生产,使吐蕃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呈现中兴之势。材料中的他就是()A.怀仁可汗 B.尺带珠丹 C.松赞干布 D.颉利可汗10.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11.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1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 13.莫高窟是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观察下列该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我们可以发现莫高窟也是我国哪一宗教的艺术宝库? A.佛教 B.道教 C.儒家 D.伊斯兰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1 亚洲及欧洲(含答案) 学案

欧洲及亚洲 班级:组别:组号:姓名: 第二课时 预习思考 (小提示:请拿着你的笔,在书本上勾圈点画) 预习课本P7图6-9,完成: 1.说出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2.哪种气候类型在亚洲分布面积最广? 合作探究 结合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共11种气候,仅亚洲就有10种,这说明亚洲气候有何特点?亚洲唯一缺少的是那种气候类型?

2.亚洲各地气温差别很大,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各地年降水量差异也很显著,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3.欧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有什么特点? 4.亚洲因地域辽阔,沿海和内陆的干湿差异悬殊,但总体来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 5.季风气候显著是亚洲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亚洲的东部分布有哪两种季风气候?亚洲的南部分布有哪种季风气候?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对于气候的描述,哪些是有关亚洲的,哪些是有关欧洲的? A.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大多数气候都有分布; B.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 C.季风气候显著; D.大陆性气候显著; E。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有关亚洲的是:,有关欧洲的是:

【答案】 【预习思考】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苔原气候 2.温带大陆性气候 【合作探究】 1.亚洲气候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唯一缺少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2.亚洲各地气温差别很大,主要是纬度因素的影响; 各地年降水量差异也很显著,主要是海陆因素的影响 3.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苔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5.亚洲的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的南部:热带季风气候 【基础自测】 1.ACD,BE

中考历史复习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带答案)

中考历史复习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带答案) 九上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复习学案 @@@ 【能及要求】 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 识记理解运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 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电灯、电报、电话的发明者√ 卡尔.本次发明内燃机和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 萨拉热窝事件√ 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 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 【理清时序,知识整合】 第二次工业三国同盟、萨拉热一战开始一战结束 革命开始三国协约建立窝事件 卡尔.本次莱特兄弟凡尔登战役美国对德国投降

发明汽车发明飞机德宣战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新能源:石油 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考点梳理,随点巩固】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标志是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国尤为突出 .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______、英、法、日、_____等相继进入______________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电器有发明的,发明的,另外还有。 .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次世界大战爆发。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最新整理】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亚洲及欧洲(气候)导学案(湘教版)

NO:12--003班级姓名组名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分析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2.理解地理位置、地形分布等因素对亚洲、欧洲气候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 【自主学习】 任务一: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1)气候类型 原因:面积广大,地跨、、三带,且地形。影响的因素为、等。 (2)气候的性特征显著。 原因: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影响的因素主要为。 (3)气候的显著。 原因: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洋,差异特别显著。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影响的主要因素为。 任务二: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气候深受洋的影响。 (1)以气候为主; (2)性特征显著; (3)气候和气候分布典型。 2.原因: 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 ②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 ③大部分位于北纬之间,终年盛行来自洋的温暖湿润的。 ④沿岸有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⑤山脉多走向,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3.读图1—10可知,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越来越,降水量越来越,原因是距海越来越远,气候由性向性转变。 【合作探究】

夏季风陆地海洋 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 2.读下图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表示____季,图B表示____ 季。能给亚洲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图 (2)亚洲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 冬季气温均高于0℃ B. 年降水量较少 C. 冬季寒冷干燥 D. 雨热同期 【课堂检测】 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区域,其形成原因不包括()A常年受海洋上的西风的影响B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C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阿尔卑斯山脉南北走向,有利于水汽深入内陆。D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较近。 3.下列大洲中,地跨寒、温、热三带的是() A亚洲 B 欧洲C南美洲D非洲 4.在欧洲分布最广泛,而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5.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海陆差异大D地形复杂多样 6.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大陆性特征显著C季风气候显著D冬暖夏凉7.下列亚洲各气候类型中,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8.亚洲气候复杂多样,除()气候外各种气候类型都有。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9.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气候()。

2013年九年级历史总复习教学案10-11

[课时]第10课时 [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 ①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②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③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④知道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 ⑤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 ⑥知道重庆谈判的史实; ⑦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理解层次: ①了解西安事变的史实,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②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考点导学] 1、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a.时间:1931年9月18日 b.借口:柳条湖事件 c.结果:东北沦陷 d.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了。 2、西安事变 a.时间:1936年12月12日, b.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 c.目的: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e.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3、七七事变 a.时间:1937年7月7日,又称卢沟桥事变 b.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4、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屠杀中国居民达30万人以上。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 5、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歼敌1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 6、百团大战 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其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它的辉煌战绩,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7、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日本的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201x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学案1新版湘教版

亚洲及欧洲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学习,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日期换算。 学习重点 描述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 学习难点 区时和日期换算。 自主学习 1.亚洲的经纬度位置 (1)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 (2)读书本6-2“亚欧大陆轮廓图”找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亚洲的海陆位置 读课本图6-1,说出亚洲东面、南面、北面分别濒临的大洋,找出亚洲与北美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完成课本P3活动。 课堂检测 1.亚洲东临的大洋和北临的大洋分别是()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北冰洋印度洋 2.关于亚洲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B.亚洲的西南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亚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D.赤道经过亚洲的中部 3.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B.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16°的地方时 C.北京时间就是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D.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的地方时 4.当北京时间是xx年1月1日13点时,日本(东九区)是几点() A.14点 B.12点 C.10点 D.8点 5.当你从东十二区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时,你的手表上的时间应该作如下调整() A.钟点不变日期减去一天 B.日期不变钟点拨慢一小时 C.钟点不变日期加上一天 D.日期不变钟点拨快一小时 6.当北京时间是3月3日8:00点时,纽约(西五区)是几点() A.3月3日9:00 B.3月3日21:00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专题复习学案

《资本主义的巩固》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知道林肯在南北战争的主要活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作用。 2、通过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3、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 转变中起的作用。 4、通过练习掌握学习方法。 复习重难点:南北战争的认识,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异同。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美国南北战争: (1)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爆发标志: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3)领导者:林肯。 (4)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结果:1865年北方获胜。 (5)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2、考点强调。 3、巩固练习。 4、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1改革): (1)根本原因: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改革的时间和推行者: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主要内容: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二,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三,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出钱赎买一份土地。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是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 5、日本明治维新: (1)改革背景:内忧外患 (2)推行者:明治天皇。 (3)主要内容:课本第119页。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课本第120页。 6、考点强调。 三自主复习:学生背诵,老师巡视,督导。 四课堂检测:出示课件 五、活动探究:1、对比日本和俄国改革的异同 2、评价林肯 六、以古鉴今: 七、作业布置:p34页1-12、13(4)、14(3)、15(3)

如何上好九年级历史复习课

如何上好九年级历史复习课 如何上好九年级历史复习课 大家知道,中考复习的基本形式是复习课,所以研究怎样上好历史复习课,是这次研讨会的重点。上好中考复习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复习内容庞杂,应注意对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不论是单元复习课还是专题复习课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学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第三,近年来,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联系实际,淡化纯知识、纯记忆的内容,所以需要对学生学习及答题方法进行指导,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 我们给大家提供了两节课例和一个经验介绍,我觉得这两节复习课上的很成功,充分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线索清晰,知识性很强,同时也注重了趣味性,特别是进行了学习方法指导。下面,谈一谈我对如何上好中考历史复习课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借鉴。 一、明确中考理念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一定要深入研读考纲,那里明确规定了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意图和命题原则等重要内容,可以说是有关考试的总的指导思想。在认真学习考试指导思想之后,接下来,我们还要认真研究中考历史试卷,进行试卷分析,可以说,中考历史试卷就是一个样本,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考试说明,从实践层面上告诉我们考试究竟考什么、怎么考。分析历年中考试题,可以发现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灵活性:即表达方式灵活,情境创设巧妙,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开放性:即给学生以广泛的思维空间,答案灵活,不求唯一,注重学以致用。 综合性:侧重同类知识的归类比较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整理。 注重考察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和提取有效信息及文字表达等多种能力。 注重将历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相联系。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体现了历史服务与现实的思想。 所以,通过对中考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必须将知识教深教透,很多内容不仅要讲清是什么,还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想到用什么方式让学生掌握,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可以说,对考试意图和方向的研究把握是后面进行有效复习的前提。 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备好历史复习课。

第六章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位置、地形)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型:新知探索主备人: 裴治理参与人:邰昌德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认定目标,我会走向成功) 1、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 2、分析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等自然地理知识 【重难点】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导入】 【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 一、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提示分析位置,要从三方面入手:①经纬度位置②半球位置③海陆位置) 1、根据提示,分析亚洲的位置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以内,南部延伸到以南,跨、、三 带,主要位于带,南北气温差异大。 2、根据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判断半球位置 亚洲主要位于半球、半球,它同时跨四个半球 3、读图1-1,分析亚洲的海陆位置 亚洲北临,东临,西临,南 临,西南隔运河与洲相邻,东隔海峡 与洲相邻,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大洲 三、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 ( 提示分析地形特征,要从四方面入手:①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②地 势起伏状况③主要地形类型及特殊地形④地形分布) 1、读图6-3,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①结合图6-3 图6-4,从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分析,亚洲地形以为主,平均海拔,是除南极洲以 外海拔最的大洲 ②结合图6-3,亚洲地面起伏,高低,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最高大的山脉,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 处。 ③亚洲地势中部,四周,“世界屋脊”高 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④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这 些群岛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活跃,位于火山地震带上 【合作探究】 根据亚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欧洲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为主,平局海拔世界最②地面起 伏 ③以地貌为特色 【达标测试】(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 1、频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 是、、 2、下列属于欧洲的平原中,位于最东的是() A 西欧平原 B 波德平原 C 东欧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3、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是() A 喜马拉雅山脉 B 东非大裂谷 C 安第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4、亚洲的世界之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