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品分析复习题

食品分析复习题

食品分析复习题
食品分析复习题

食品分析复习题

一、填空题

(一)基础知识、程序

1、系统误差通常可分为方法误差、试剂误差及仪器误差,在食品分析中消除该误差的常用手段有:回收率实验、做空白试验和仪器校正。

2、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

3、精密度通常用偏差来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误差来表示。

4、样品保存的原则是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5、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感官分析法。

6、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

7、根据误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8、均匀的固体样品如奶粉,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次数可按(填公式)决定,所以,200袋面粉采样 10 次。

12、化学试剂的等级AR、CP、LR分别代表分析纯、化学纯、实验室级。

13、移液管的使用步骤可以归纳为一吸二擦三定四转移。

14、称取20.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 0.1。

15、根据四舍六入五成双的原则,64.705、37.735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应为 64.70 、37.74 。

16、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40+5.728+1.00421, 0.03260×0.00814,0.0326×0.00814

(二)水分

1、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玻璃称量瓶、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因为面包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2、取一洁净的称量瓶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称得重量为3.1200g,准确称取全脂乳2.0008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105℃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得质量为4.8250g,则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为 14.8%

3、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4、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

5、测定蔬菜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称量瓶。因为蔬菜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

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6、糖果中水分测定应采用减压干燥法,温度一般为 55-65℃,真空度为40~53kPa。

(三)灰分

1、样品中灰分的过程中,加速样品灰化的方法有:加入去离子水;加入疏松剂碳酸铵;加入几滴硝酸或双氧水;加入助灰化剂硝酸镁、醋酸镁。

2、样品灰分测定前,瓷坩埚的预处理方法为用盐酸(1+4)溶液煮1-2h,洗净晾干后在外壁及盖上标记,置于马弗炉上恒重。做标记应用三氯化铁(5g/L)和等量蓝墨水的混合液。马佛炉的灰化温度一般为 550℃,灰化结束后,待马弗炉温度降到200℃时取出坩埚。

(四)酸度

1、测定食品酸度时,要求所用的水必须为新煮沸后并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

2、测定总挥发酸的时候,因一部分酸是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通常我们加入适量磷酸使结合态的挥发酸离析。

3、食品中的总酸度测定,一般以食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酸的含量来表示。牛乳酸度以乳酸表示,肉、水产品以乳酸表示,蔬菜类以草酸,苹果类、柑橘类水果分别以苹果酸、柠檬酸表示。

4、食品的酸度通常用总酸度(滴定酸度)、挥发酸度、有效酸度来表示,测定方法分别为直接/酸碱滴定法、蒸馏法、电位法。

(五)脂类

1、测定食品中脂类时,常用的提取剂中乙醚和石油醚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

2、测定牛乳中脂肪含量时,常用的方法有碱性乙醚提取法/罗紫—哥特法和巴布科克氏法。

3、测定含磷脂较多的鱼、肉、蛋制品中脂肪含量常采用氯仿-甲醇法。测定一般食品中总脂肪含量常采用酸水解法。

4、准确取干燥后的奶粉2.0000g,采用碱性乙醚法测奶粉中脂肪的含量,接收瓶恒重后质量为112.2000g,装样品的接收瓶三次干燥结果分别为112.5240g、112.5215g、112.5230g,那么该全脂奶粉中脂肪含量为。

(六)蛋白质、氨基酸

1、采用凯氏定氮法,添加CuSO4和K2SO4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作碱性反应的指示剂、消化终点的指示剂和提高溶液的沸点,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2、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步骤分为湿法消化,碱化蒸馏;硼酸吸收;盐酸标定。

3、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总量,取等量的两份样品,分别在两份样品中加入中性红和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分别呈琥珀色和淡蓝颜色。

4、食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电位滴定法、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该方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氨基酸的两性性质,甲醛的作用是固定氨基。

(七)糖类

1、测定样品中糖类时,常用的澄清剂有中性醋酸铅,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2、某样品经水解后,其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为20.0%,若换算为淀粉,则其含量为 18.0% 若换算为蔗糖,则其含量为19.0%

5、提取样品中糖类时,常用的提取剂有水、乙醇;一般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滴定法和高锰酸钾法,分别选择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做澄清剂,果蔬中还原糖提取时澄清剂应选择直接滴定法。

6、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时候,滴定必须在沸腾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本反应以次甲基蓝的氧化态蓝色变为无色的还原态,来指示滴定终点。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氧气又会被氧化成蓝色氧化型,此外氧化亚铜极其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保持沸腾,使上升蒸汽防止氧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

7、费林试剂由甲、乙溶液组成,甲为硫酸铜和次甲基,乙为氢氧化钠、碱性酒石酸铜、亚铁氰化钾

(八)维生素

1、测定脂溶性维生素的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

2、测定蔬菜中V C含量时,加入草酸溶液的作用是防止V C被氧化。

3、固液层析法分离样品,主要是利用固体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吸附力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

4、液液层析法分离样品,主要是利用样品的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配比不同。

(九)矿物质

1、测定食品中汞含量时,一般不能用干法灰化进行预处理。

2、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离浓缩方法是金属螯合物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

3、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时,通常要加入哪种类型试剂:还原剂;掩蔽剂;鏊合剂来排除干扰。

4、分光光度法测样品中铁的含量时,加入盐酸羟胺试剂可防止三价铁转变为二价铁。

5、测定微量元素时,消除其他元素干扰的方法是金属螯合物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

二、单选题

(一)基础知识、程序

1、重量分析法主要用于测定( C )组分。

A.大于1% B.小于1% C.0.1%~l% D. 大于5%

2、下列玻璃仪器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D )

A、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B、离心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

C、坩埚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

D、蒸发皿直接放在电炉上加热

3、在滴定分析中出现的下列哪种情况能够导致系统误差( C )。

A.滴定管读数读错

B.试样未搅匀

C.所用试剂含有被测组分

D.滴定管漏液

4、对定量分析的测定结果误差要求( C )

A .等于0 B.越小越好 C .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D.略小于允许误差

5、用20 ml 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 B )。

A .20ml

B .20.00 ml

C . 20.0 ml D.20.000 ml

6、对于数字0.0720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D )。

A .四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

B .。三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

C .四位有效数字,五位小数

D .三位有效数字,四位小数

7、下列计算结果应取( B )有效数字:3.8654×0.015÷0.681×2300+26.68

A 、5位

B 、2位

C 、 3位

D 、4位

8、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C )。

A 、随机性

B 、典型性

C 、代表性

D 、适时性

9、某食品含蛋白为39.16%,甲分析的结果为39.12%﹑39.15%和39.18%﹔乙分析得39.19%﹑39.24%和39.28%,则甲的相对误差和平均偏差为( B )

A 、0.2%和0.03%

B 、-0.026%和0.02%

C 、0.2%和0.02%

D 、0.025%和0.03%

10、将25.375和12.125处理成4位有效数,分别为 ( A )

A 、25.38;12.12

B 、25.37;12.12

C 、25.38;12.13

D 、25.37;12.13

11、对于有包装的固体食品如粮食、砂糖、面粉,在同一批号产品,采样次数按照____决定。 ( C )

A 、s=n/2

B 、s=n /2

C 、s=2n

D 、s=n/2

12、对一试样进行四次平行测定,得到其中某物质的含量的平均值为20.35%,而其中 第二次的测定值为20.28%,那么│ 20.28%-20.35%│为( B )。

A .绝对偏差

B .相对偏差

C .相对误差

D .标准偏差

15、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B )。

A 、GB/T 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 、13662是产品代号

C 、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 、13662是标准顺序号

16、酸碱滴定时使用的指示剂变色情况与溶液的(A )有关。

A. PH

B. 浓度

C. 体积

17、化学试剂的等级是AR ,说明这个试剂是 ( B )

A 、优级纯

B 、分析纯

C 、化学纯

D 、实验试剂

18、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绿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A )

A 、G .R.

B 、A.R.

C 、C.P.

D 、L.P.

19、化学试剂是检验中必不可少的,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个等级,在食品检验中最常用的是(B )。

A. 一级品优级纯

B. 二级品分析纯

C. 三级品化学纯

D. 四级品实验试剂

20、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C )

A 、随机性

B 、典型性

C 、代表性

D 、适时性

21、采集样品按种类可分为大、中、小样,大样一般指(D )

A 、混合样

B 、固体样

C 、体积大的样

D 、一个批次的样

22、称取20.00g 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 ( A )

A、±0.1克

B、±0.2克

C、±0.001克

D、±0.01克

23、下列关于精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 :精密度就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互接近程度

B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还衡量

C :精密度高的测定结果,其准确率亦高

D :精密度表示测定结果的重现

24、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40+5.728+1.00421= D

A :10.13231

B :10.1323

C :10.132

D :10.13

25、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0.03260×0.00814= A

A :0.0002653

B :2.65×10-4

C :2.6×10-4

D :2.7×10-4

26、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律,0.0326×0.00814= C

A :0.0002653

B :2.653×10-4

C :2.65×10-4

D :2.6×10-4

27、仪器不准确产生的误差常采用( A )来消除。

A :校正仪器

B :对照试验

C :空白试验

D :回收率试验

28、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 :精密度与准确度都是表示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

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C :精密度高的测定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

D :消除了系统误差以后,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才是既准确又精密的

29、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重量分析的是 C

A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B :埃农法则测定食品中还原糖

C :萃取法则食品中柤脂肪

D :比色法测食品中Pb含量

30、下列关于偶然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

B :偶然误差中大小相近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当测定次数足够多时)

C :偶然误差只要认真执行标准方法和测定条件是可以避免的

D :偶然误差中小误差出现的频率高

(二)水分

1、测定水分时,称取的样品平铺称量瓶底部的厚度不得超过( C )

A、3mm

B、6mm

C、5mm

D、10mm

2、食品分析中干燥至恒重,是指前后两次质量差不超过( A )

A、2毫克

B、0.2毫克

C、0.1克

D、0.2克

3、糖果水份测定选用减压干燥法是因为糖果 ( C )

A、容易挥发

B、水分含量较低

C、易熔化碳化

D、以上都是

4、常压干燥法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选用干燥温度为( A )

A、100~105℃

B、105~120℃

C、120~140℃

D、>140℃

5、可直接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常压干燥的样品是(B )

A、果汁

B、乳粉

C、糖浆

D、酱油

6、水分测定时,水分是否排除完全,可以根据(C )来进行判定。

A、经验

B、专家规定的时间

C、样品是否已达到恒重

D、烘干后样品的颜色

7、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水份,第一次烘干宜选用( B )温度

A :40℃左右

B :60℃左右

C :70℃左右

D :100℃

8、下列物质中(A)不能用直接干燥法测定其水分含量

A :糖果

B :糕点

C :饼干

D :食用油

9、糖果水分测定时干燥箱压力为40~53KPa,温度一般控制在 C

A :常温

B :30~40℃

C :50~60℃

D :80~90℃

10、实验员甲在糕点水分测定恒重时恒重3次重量一次为20.5327g、20.5306g、

20.5310g,则计算时应选用( B )作为计算数据

A :20.5327

B :20.5306

C :20.5310

D :取3次平均值

(三)灰分

1、测定食品中灰分时,首先准备瓷坩锅,用盐酸(1:4)煮1~2小时,洗净晾干后,用什么在坩锅外壁编号。( A )

A、FeCl3与蓝墨水

B、MgCl2与蓝墨水

C、记号笔

D、墨水

2、以下各化合物不可能存在于灼烧残留物中的是( C )。

A、氯化钠

B、碳酸钙

C、蛋白质

D、氧化铁

3、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D )

A、用坩埚盛装样品

B、将坩埚与样品在电炉上消息炭化后放入

C、将坩埚与坩埚盖同时放入炭化

D、关闭电源后,开启炉门,降低至室温时取出

4、通常把食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 B )。

A.有效物 8.粗灰分 C.无机物 D.有机物

5、测定食品中的灰分时,不能采用的助灰化方法是(B )

A、加过氧化氢

B、提高灰化温度至800℃

C、加水溶解残渣后继续灰化

D、加灰化助剂

6、粗灰份测定,下面(D )加速灰化方法需做空白实验。

A.去离子水 B.硝酸 C.双氧水 D.硝酸镁

7、测定灰分时,应先将样品置于电炉上炭化,然后移入马沸炉中于( )中灼烧。B

A :400~500℃

B :500~550℃

C :600℃

D :800℃以下

(四)酸度

1、乳粉酸度测定终点判定正确的是( A )

A、显微红色0.5min内不褪色

B、显徽红色2min内不褪色

C、显微红色1min内不褪色

D、显微红色不褪色

2、测定总挥发酸的时候,因一部分酸是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通常我们加入( B )使结合态的挥发酸离析。

A、盐酸

B、磷酸

C、硫酸

D、硝酸

3、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很多,通常将柠檬酸、苹果酸以及在大多数果蔬中都存在的称为果酸。( B )

A、苯甲酸

B、酒石酸

C、醋酸

D、山梨酸

4、pH计法测饮料的有效酸度是以( )来判定终点的。( C )

A、pH7.0

B、pH8.20

C、电位突跃

D、指示剂变色

5、测定水的酸度时,把水样煮沸,除去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以酚酞作指示剂,测得的酸度称为(A )。

A.总酸度

B.酚酞酸度

C.煮沸温度的酚酞酸度

D.甲基橙酸度

(五)脂类

1、索氏抽提法测定粗脂肪含量要求样品(B )

A、水分含量小于10%

B、水分含量小于2%

C、样品先干燥

D、无要求

2、称取大米样品10.0g,抽提前的抽提瓶重113.1230g,抽提后的抽提瓶重113.2808g,残留物重0.1578g,则样品中脂肪含量 ( C )

A、15.78%

B、1.58%

C、1.6%

D、0.002%

3、罗紫—哥特里法测定乳脂肪含量的时,用( D )来破坏脂肪球膜。

A、乙醚

B、石油醚

C、乙醇

D、氨水

4、面包、蛋糕中的脂肪含量用( B )方法测定。

A.索氏抽提 B .酸水解 C.罗紫.哥特里 D.臣布科克乳脂瓶

5、用乙醚抽取测定脂肪含量时,要求样品( D )

A.含有一定量水分

B.尽量少含有蛋白质

C.颗粒较大以防被氧化

D.经低温脱水干燥

6、实验室做脂肪提取实验时,应选用下列( D)组玻璃仪器

A :烧杯、漏斗、容量瓶

B :三角烧瓶、冷凝管、漏斗

C :烧杯、分液漏斗、玻棒

D :索氏抽取器,接收瓶

7、罗紫—哥特法测定乳脂肪含量的时,用( D )作提取剂。

A、乙醚

B、石油醚

C、水

D、乙醚和石油醚

(六)蛋白质、氨基酸

1、实验室组装蒸馏装置,应选用下面哪组玻璃仪器 ( B )

A、三角烧瓶、橡皮塞、冷凝管

B、圆底烧瓶、冷凝管、定氮管

C、三角烧瓶、冷凝管、定氮管

D、圆底烧瓶、定氮管、凯氏烧瓶

2、蛋白质测定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 )

A、消化时硫酸钾用量要大

B、蒸馏时NaOH要过量

C、滴定时速度要快

D、消化时间要长

3、凯氏定氮法中测定蛋白质样品消化,加( C )使有机物分解。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混合酸

4、蛋白质测定时消化用硫酸铜作用是( C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提高液温

5、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 A )

A、固定氨基

B、固定羟基

C、固定氨基和羟基

D、以上都不是

6、下列氨基酸测定操作错误的是(C )

A、用标准缓冲溶液pH为6.86和9.18的校正酸度计

B、用NaOH溶液准确地中和样品中的游离酸

C、应加入10mL甲酸溶液

D、用NaOH标准溶液滴至pH为9.20

(七)糖类

1、酸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时,加入盐酸和水后,在沸水浴中水解6h用( A )检查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A、碘液

B、硫代硫酸钠溶液

C、酚酞

D、氢氧化钠

2、糕点总糖测定过程中,转化以后把反应溶液(B )定容,再滴定。

A、直接

B、用NaOH中和后

C、用NaOH调至强碱性

D、以上均可

3、奶糖的糖分测定时常选用( )作为澄清剂。( B )

A、中性乙酸铅

B、乙酸锌与亚铁氰化钾

C、草酸钾

D、硫酸钠

4、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样品水解处理时应选用下列装置 ( A )

A、回流

B、蒸馏

C、分馏

D、提取

5、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时,滴定终点显出物质的砖红色。( D )

A、酒石酸钠

B、次甲基蓝

C、酒石酸钾

D、氧化亚铜

6、测定乳品样品中的糖类,需在样品提取液中加醋酸铅溶液,其作用(A )

A.沉淀蛋白质

B.脱脂

C.沉淀糖类

D.除矿物质

7、测定是糖类定量的基础。(A )

A.还原糖

B. 非还原糖

C.淀粉

D.葡萄糖

8、斐林试剂容量法测定还原糖含量时,常用(D)作指示剂。

A、酚酞

B、百里酚酞

C、石蕊

D、次甲基蓝

9、测定食品中果胶的含量,样品处理过程中用(B)检验不呈糖类反应。

A、丙酮

B、苯酚-硫酸

C、硝酸-硫酸

D、乙醇

10、下列对糖果中还原糖测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滴定时保持沸腾是防止次甲基兰隐色体被空气氧化

B :滴定终点显示粗鲜红色是Cu2O的颜色

C :可用澄清剂除去蛋白质和有机酸的干扰

D :用中性乙酸铅作澄清剂时可让过量铅留在溶液中

(八)维生素

1、测饮料中L-抗坏血酸含量时,加草酸容液的作用是( B )

A、调节溶液pH值

B、防止Vc氧化损失

C、吸收样品中的Vc

D、参与反应

2、若要检测食品中的胡萝卜素,样品保存时必须在( C )条件下保存。

A.低温 B.恒温C.避光 D.高温

3、吸附薄层色谱属于( C )

A.液-固色谱B.气一固色谱C.液一液色谱D.气-液色谱

4、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正确的是C

A :预热20min

B :调节“O”电位器,使电表针指“O”

C :选择工作波长

D :调节10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至透光100%

5、用薄层色谱法对待测组分定性时,主要依据( A )。

A、比移值

B、斑点的大小

C、斑点的颜色

D、斑点至原点的距离

(九)矿物质

1、为防止721分光光度计光电管或光电池的疲劳,应(B )

A、在测定的过程中,不用时应将电源关掉

B、不测定时应关闭单色光源的光路闸门

C、尽快做完测量工作

D、不测定时应打开单色光源的光路闸门

2、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样品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时,样品预处理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D )。

A、使待测金属元素成为基态原子

B、使待测金属元素与其他物质分离

C、使待测金属元素成为离子存在于溶液中

D、除去样品中有机物

3、用DDTC-Na法测定铜的含量,加入什么可排除铁的干扰。(A )

A、柠檬酸铵

B、氰化钾

C、盐酸羟胺

D、氢氧化钠

4、测定食品中含量时,一般不能用干法灰化法处理样品。(D )

A、Pb

B、Cu

C、Zn

D、Hg

5、硫氰酸盐光度法测样品中铁的含量时,加入(C )试剂可防止三价铁转变为二价铁。

A、硫氰酸钾

B、硫酸

C、过硫酸钾

D、盐酸羟胺

6、二乙硫代氨酸钠法测铜时,选用的掩蔽剂是C

A :氰化钾

B :盐酸羟胺

C :EDTA和柠檬酸铵

D :硫代硫酸钠

(十)感官

1、下列选项中是用以确定两种同类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的感官分析检验方法。( A )

A、差别检验

B、三点检验

C、二一三检验

D、五中取二检验

2、最容易产生感觉疲劳的是( B )。

A、视觉

B、嗅觉

C、味觉

D、触觉

3、下列不属于对糖果糕点感官分析人员要求的一项是(B )

A、身体健康

B、具超常敏感性

C、无明显个人气味

D、对产品无偏见

4、味觉感受器就是(B )

A.舌尖B.味蕾C.舌面D.舌根

5、一般来讲,人的舌尖对(B )味最敏感

A、甜味

B、咸味

C、酸味

D、苦味

6、感官检验中,理想的食物温度,一般在多少℃的范围内。(C )

A.1-15 B.15-20 C.25-30 D.35-40

7、感官检验宜在饭后小时内进行。(C )

A.0.5 B.1 C.2-3 D.8

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由感觉的产生的。(B )

A.对比现象B.疲劳现象C.掩蔽现象D.拮抗现象

9、实验人员对食品进行感官检验时可以 C

A :吃得过饱

B :抽烟

C :喝凉开水

D :吃零食

三、多选题

(一)基础知识、程序

1 、消除测定中系统误差可以采取(ABDE)措施

A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B 做空白试验

C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 校正仪器

E 做对照试验

2、精密度的高低用(ACE)大小来表小

A 相对偏差

B 相对误差

C 标准偏差

D 绝对误差

E 平均偏差

3、技术标准按产生作用的范围可分为(BCDE )

A 通用标准

B 国家标准 c 地方标准 D 企业标准 E 行业标准

4、加热易燃有青的溶剂应在(AB)进行

A 水浴中

B 严密的电热板上

C 火焰上

D 电炉上

E 盖有石棉网的电炉上

5、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有(ABDE )

A 仪器误差

B 方法误差

C 偶然误差

D 试剂误差

E 操作误差

6、准确度的高低用(BD)大小来表小

A 相对偏差

B 相对误差

C 标准偏差

D 绝对误差

E 平均偏差

7、配制 NaOH 标准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BCDE)

A 先配成饱和溶液

B 装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C 密塞、放置数日再标定

D、标定时用煮沸并冷却过的蒸馏水 E 用酚酞作指示剂

8、下列清况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AE)

A 法码腐蚀

B 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c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D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侧测不准

E 以含量约 98%的金属锌作为基准物质标定 EDTA的浓度

9、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是(ABCE )

A 做空自试验

B 增加平行侧定的次数 c 校正仪器

D 使用纯度为98%的基准物

E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10、食品检验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E )

A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B 样品的预处理 C 成分分析

D分析数据处理 E分析报告的撰写

51 、以下哪些误差是系统误差(ABE )

A 试剂不纯

B 仪器未校准

C 称量时,药品洒落

D 滴定时读数错误

E 滴定时,读数有个人倾向

11、盛有样品的器皿上要贴标签,并说明(ABCDE)清况

A 名称

B 采样地点

C 采样日期

D 采样方法、

E 分析项目

12、以下哪些属偶然误差(BCD )

A 祛码未校对

B 称量时,有气流

C 称量时,样品吸水

D 称量时,样品洒落

E 称量时,未用同一台天平

13、实验员的错误做法是(ACD)

A 快速用 EDTA滴定钙离子

B 在棕色细口瓶中储存硫代硫酸钠

C 把重铬酸钾标准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 把硝酸银标准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14、食品检验样品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ABD )

A 灰化

B 消化

C 蒸馏

D 萃取

15、下列哪些办法、可以提高分析精确度(ABC)

A、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B 增加测定次数

C 正确选择取样量

D 作空白实验

(二)水分

1、下列食品中,哪些须选用减压干燥法侧定其水分含量(ACD )

A 蜂蜜、水果罐头

B 面包、饼干 c 麦乳精、乳粉

D 味精

E 米、面、油脂

2、用直接干燥法侧定半固体或液体食品水分时,常加入恒重的海沙,其目的是(ABC)

A 增大蒸发面积

B 防止局部过热 c 防止液体沸腾而损失

D 防止食品中挥发性物质挥发

E 防止经加热后食品成分与水分起反应

3、以下哪些因素会造成你会过小估计被测食品的水分含量(ACDE)

A.样品颗粒形状太大

B.含高浓度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C. 样品具有吸湿性

D.表面硬皮的形成

E.含有干燥样品的干燥器未正确密封

(三)灰分

1 、测定食品灰分时,对较难灰化的样品可加某些助灰剂加速灰化作用,常用的助灰剂有(ACE )

A 碳酸按

B 盐酸

C 硝酸

D 硫酸

E 过氧化氢

(四)酸度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 )

A 、酸度就是pH B、酸度就是酸的浓度

C、酸度和酸的浓度不是一个概念

D、酸度可以用 pH 来表示

(五)脂类

1、测定食品中脂肪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常用的有机溶剂有(ACD )

A 乙醚

B 乙醇

C 石油醚

D 氯仿一乙醇混合液

E 丙酮一石油醚混合液

2、测定牛乳中脂肪的方法是(CDE)

A 酸水解法、

B 索氏抽提法

C 罗紫一哥特里法、

D 巴布科克法

E 盖勃氏法

(六)蛋白质、氨基酸

1、用微量凯氏定氮法侧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在燕馏过程中应注意(BCD)

A 先加40%氢氧化钠,再安装好硼酸吸收液

B 火焰要稳定

C 冷凝水在进水管中的流速应控制适当、稳定

D 蒸馏一个样品后,应立即清洗蒸馏器至少二次

E 加消化液和加40%氢氧化钠的动作要慢

2、用微凯氏定氮法侧定食品中蛋一白质含量时,在消化过程中应注意(ABDE)

A 称样准确、有代表性

B 在通风柜内进行

C 不要转动凯氏烧瓶

D 消化的火力要适当

E 烧瓶中放入几颗玻璃球

(七)糖类

1、碱性洒石酸铜甲液的成分是(AD )

A 硫酸铜

B 洒石酸钾钠

C 氢氧化钠

D 次甲基兰

E 亚铁氰化钾

2、碱性洒石酸铜乙液的成分是(BCE )

A 硫酸铜

B 洒石酸钾钠

C 氢氧化钠

D 次甲基兰

E 亚铁氰化钾

3、用直接滴定法侧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时,影响侧定结果的因素有(ABC )

A 滴定速度

B 热源强度

C 煮沸时间

D 样品预测次数

4、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时,要求样品测定和碱性洒石酸铜标定条件一致,需采取下列何种方法(ABD)

A 滴定用锥形瓶规格、质量一致

B 加热用的电炉功率一致

C 进行样品预侧定

D 控制滴定速度一致

E 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

(八)维生素

1、气相色谱分为两类,分别是(AC )

A 、气固色谱B、高效液相色谱 C 、气液色谱 D .薄层色谱

(九)矿物质

1、原了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BC)

A 、检测器不同B、光源不同C、吸收池不同 D 、单色器不同

2、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样品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时,样品预处理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BC)

A、使待测金属元素成为气态、基态原子

B、使待测金属元素成为离了存在于溶液中

C 使待测金属元素与其他物质分离

D 除去样品中有机物

3、限量元素铅的测定方法有(ABCDE)

A、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C、双硫腙比色法

D、氢化物原子荧光法

E、示波极谱法

4、限量元素砷的测定方法有(ABD)

A、银盐法

B、砷斑法

C、示波极谱法、

D、氢化物原子吸收(荧光)法

E、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十)感官

1、感觉的变化规律有哪些(ABCD)

A感觉疲劳现象

B对比增强与对比减弱现象

C协同效应

D掩蔽现象

2、感官评定时的注意事项(ABCE)

A、随机的三位数字编号

B、随机摆放

C、待检样品数量不超过8个

D 鉴定的顺序对感官评定无影响E、嗅技术使用每个样品最多3次

四、判断题(并改错)

(一)基础知识、程序

1、准确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相互独立的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它代表测定方法的可靠性。准确度的高低可用误差来表示,由偶然误差决定。( F )

1、错误。应修改为:准确度指单个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反映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准确度的高低可用误差来表示,由系统误差决定。

或者:精确度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相互独立的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它代表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精确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由偶然误差决定。

2、偶然误差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避免,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做空白实验进行避免。(F)

2、错误。空白试验是消除试剂原因引起的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偶然误差的大小具有不可测性,不能避免,但是能降低到最小;通常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及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方法来减少偶然误差。

3、样品的采集是指从大量的代表性样品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分析测试的样品。(T )

4、为减少测量误差,吸量管每次都应从最上面刻度起始点放下所需体积。( T )

5、天平的称量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 F )

6、化学试剂的等级是AR,说明这个试剂是分析纯。( T )

7、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它的倒数第一位以上的数字都是可靠的。( T )

8、偶然误差只要认真执行标准方法和测定条件是可以避免的(F )

9、化学试剂的等级是AR,说明这个试剂是分析纯(T)

10、偶然误差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避免,比如可以通过做空白实验进行避免。(F)

11、一个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它的倒数第一位以上的数字都是可靠的。(√)

(二)水分

1、水分活度反映了食品中水分的存在状态,其可用干燥法来测定。 ( F )

2、炼乳等样品水份的测定中加入经酸处理干燥的海砂可加速水分蒸发。( T )

3、果香型固体饮料生产中干燥温度为80~85℃。( F )

4、常压干燥法测定样品水分含量时,要求水分是唯一的挥发性物质。( T )

5、食品中的灰分含量反映了该食品中固形物含量的多少。( × )

(三)灰分

1、样品测定灰分时,可直接称样后把坩埚放入马沸炉中灼烧;灰化结束后,待炉温降到室温时取出坩埚。( F )

1、错误。应修改为:测定灰分时,称样后应将坩埚盖子斜放后置于电炉上小火炭化至无烟状态后,再放入马弗炉灼烧,灰化结束后关闭马弗炉待炉温降至220℃时取出坩埚。

2、食品中待测的无机元素,一般情况下都与有机物质结合,以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故都应采用干法消化法破坏有机物,释放出被测成分。( F )

3、食品中的灰分含量反映了该食品中固形物含量的多少。 ( F )

(四)酸度

1、测定深颜色样品的总酸时,可减少取样量。( F )

1、错误。测定深颜色样品的总酸时,为避免偶然误差,应该按照标准要求取样。解决深色样液干扰终点判断的办法有:1)电位滴定法,2)外指示剂,3)用活性碳脱色后再测定;4)取样后,用无CO2水稀释一倍,再进行滴定;若还不行,在上述快到终点时,用小烧杯取出 2~3 mL 液体,再加入 20 mL 水稀释,观察。

2、鱼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牛乳中脂肪含量也不低,因此测定鱼肉、牛乳中酸度时常以脂肪酸含量表示。( F )

2、错误,因为测定鱼肉中酸度时以乳酸含量表示;而牛乳的酸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乳酸含量计,另一种是滴定酸度oT计,即滴定每100mL牛乳消耗0.1M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液的体积数表示。

3、食品中总酸度可以用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的含量表示。 ( T )

4、挥发酸可用直接法或间接法测定。 ( T )

(五)脂类

1、索氏提取装置搭建和拆除时均应先上后下,冷凝水也是上进下出,固定的位置分别为冷凝管和提取器的中间部位。滤纸筒的高度应以挨着冷凝管下端管口为宜。欲把虹吸时间从10min/次调为8min/次应该适当降低水浴温度。( F )

1、错误。索氏提取装置搭建应自下而上搭建,拆除时则相反顺序,应自上而下。搭建装置时应磨口位置用铁架台固定,冷凝水是下进上出。减少虹吸一次时间应适当提高水浴温度。

2、索氏提取时,脂肪的恒重与水分测定时样品恒重方法不同:应于90~9l℃干燥,直至恒重。( F )

2、错误。因为脂肪高温易氧化,长时间干燥会氧化增重。故在105℃干燥时间应不超过 2h,一般先在105℃干燥1h,冷却称重,再继续干燥0.5h,冷却称重,重复1-2次。若数据变大,则选择质量开始变大的前一次称量结果。

3、索氏抽提法是分析食品中脂类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测定出食品中的游离脂肪和结合态脂肪,故此法测得的脂肪也称为粗脂肪。( F )

4、索氏抽提法提得的脂肪。( F )

5、乙醚中含有水,能将试样中糖及无机物抽出,造成测量脂肪含量偏高的误差。( T )

6、鱼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测定鱼肉中酸度时以脂肪酸含量表示。( F )

7、采用罗兹-哥特里法测定乳制品中的乳脂肪含量,需利用氨-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 ( T )

(六)蛋白质、氨基酸

1、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味精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固定羟基及羧基。取两份等量样液,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时:一份含中性红的样液应由红色变为淡蓝色,另一份含百里酚酞的应由无色变为琥珀色。( F )

1、错误:加入甲醛的作用是固定氨基,滴定至终点时,含中性红的样液由红色变为琥珀色;含百里酚酞的则由无色变为淡蓝色。

2、蛋白质测定加碱蒸馏时,应先向反应室加入适量20%的Na0H溶液,再加入10mL样品后,水封,通蒸汽进行蒸馏。( F )

2、错误。蛋白质碱化蒸馏时,先向反应室加入准确定量10mL的样液,再用少量水洗涤小漏斗,最后封闭玻塞,加入稍过量的Na0H溶液(10mL40%),以反应室出现深蓝色或黑褐色浑浊为宜,最后水封,通蒸汽蒸馏。

3、凯氏定氮法消化时,有机物分解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为刚加入浓硫酸为无色,炭化后为棕色,消化完全时消化液应呈褐色。( F )

3、错误。凯氏定氮法消化时,加入浓硫酸后为无色,炭化结束为黑色,大火消化时呈现黄棕色、棕褐色的变化,消化完全时,消化液应呈蓝绿色。

4、凯氏定氮法消化时,若有机物分解完全,消化液应呈褐色。 ( F )

(七)糖类

1、直接滴定法测定豆奶粉中还原糖含量时,由于此样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为减少测定时蛋白质产生的干扰,应先选用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澄清剂来除去蛋白质。( F )

1、错误。因为本法是根据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铜离子量一定)消耗的样液量来计算样液中还原糖含量,反应体系中铜离子的含量是定量的基础。澄清剂的选择应以不影响后续的分析操作为前提条件,故应选择乙酸锌—亚铁氰化钾做为澄清剂。

2、还原糖含量测定时,样品预滴定步骤应为:准确吸取费林试剂甲、乙液各 5.00mL 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以先慢后快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试样溶液待溶液颜色

变浅时,以每1秒2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总体积。( F )

2、错误。还原糖含量测定时,样品预滴定步骤应为:准确吸取费林试剂甲、乙液各5.00ml 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玻璃珠2粒→控制在2min内加热至沸→趁沸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试样溶液→保持溶液沸腾状→待溶液颜色变浅时→以每2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液消耗总体积

3、用直接滴定法来测定大豆蛋白溶液中的还原糖含量,由于此样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为减少测定时蛋白质产生的干扰,应先选用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澄清剂来除去蛋白质。 ( F )

(八)维生素

1、用比色法测定维生素A时,所生成的蓝色配合物很稳定。 ( F )

(九)矿物质

1、食品中待测的无机元素,一般情况下都与有机物质结合,以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故都应采用干法消化法破坏有机物,释放出被测成分。( F )

1、错误。因为测定汞含量时,不能用干法灰化法进行样品预处理,因为汞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挥发。

2、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矿物元素的含量。 ( T )

(十)感官

1、一般来讲,人的舌尖对苦味最敏感,舌根对酸味最敏感,而舌的两侧则对甜味最敏感,舌的中心前侧对咸味最敏感。四种味觉中,人们对酸味的灵敏度最高,而对苦味感觉最快。( F )

1、错误。因为一般来讲,人的舌尖对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而舌的两侧则对酸味最敏感,舌的中心前侧对甜味最敏感。四种味觉中,人们对苦味的灵敏度最高,而对咸味感觉最快。

2、感官评定盛样品的容器不可用的材质为塑料制品。( √)

五、简答题

(一)基础知识、程序

1、简述样品采集、制备、保存的总原则?并简述什么叫四分法采样?

答:样品采集的原则:所采集的样品要能够代表所要检测食品的性质。

样品制备的原则:制备的样品的各个部分的性质要保持一致。

样品保存的原则:干燥、低温、密封、避光

四分法采样: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积在一张干净平整的纸上,用洁净的玻棒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圆锥形,将锥顶压平成一圆台,使圆台厚度约为3cm;划“+”字等分为四份,取对角2份其余弃去,将剩下2份按上法再行混合,四分取其二,重复操作至剩余量为所需样品量为止。

2、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简述样品预处理所要达到的要求?

答:为了使试样中的待测组分处于适当的状态,以适应分析测定方法的需求,必须对食品试样进行预处理。

样品预备处理的要求:

①消除干扰因素。

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③应能使被测定物质达到浓缩。

(二)水分

1、试设计测定果汁(鲜橙多)中水分含量的实验方案。(6分)

仪器设备:蒸发皿,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电子天平,玻璃棒,海砂。

样品:鲜橙多。

(1)蒸发皿恒重:洗净→ 烘干→ 做标记 →加海砂+玻璃棒→105℃烘箱干燥1h → 干燥器冷却0.5h →称重→再次干燥0.5h →冷却称重→重复以上操作直至相邻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记录质量m 1。

(2)样品预处理:准确称量10-15g(M)果汁于已烘干至恒重的蒸发皿内,置于沸水浴上不断搅拌,蒸发至近干,擦去皿底的水滴;

(3)移入干燥箱中105℃干燥至恒重,记录质量m 2。

(4)计算,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该试样中水分含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采用常压干燥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样品应当符合的条件? (6分)

1)水分是样品中唯一的挥发物质,不含或含其它挥发性成分极微。

2)水分可以较彻底地被去除,即含胶态物质、含结合水量少。因为常压很难把结合水除去,只能用真空干燥除去结合水。

3)在加热过程中,样品中的其它组分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重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对热稳定的食品。

(三)灰分

1、为什么将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与无机盐含量有什么区别?样品在灰化之前为什么要进行炭化?(6分)

因为食品中灰分的无机成分与食品中原来的无机成分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把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称为粗灰分。

区别:

A 、灰化时,某些易挥发的无机元素,如氯、碘、铅等,会挥发散失,磷、硫等也能以含氧酸的形式挥发散失,使这些成分减少。

B 、 灰化时,某些金属氧化物会吸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形成碳酸盐,又使无机成分增加。

炭化原因:

A 、 炭化可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而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B 、 可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C 、 不经炭化而直接灰化,碳粒易包住,灰化不完全。

2、简述灰分测定和水分测定过程中的恒重操作的异同点?并简述水分测定过程中如何进行恒重操作?(6分)

答 :相同:样品和器皿都需要恒重;恒重的原理相同

g)100/(100m (12g M m M X ?--=)

不同点:恒重操作的时间不同,水分干燥2-4h ,灰分灰化时间长

恒重操作的仪器不同:水分用称量皿和烘箱,灰分用坩埚和马弗炉

恒重操作的标准不同:水分前后两次测量差≤2mg ,灰分前后两次测量差≤0.5mg 恒重操作的温度不同:水分干燥95-105℃,灰分灰化约550℃

水分恒重操作:

称量皿恒重:称量皿洗净擦干后标号→干燥箱(95-105℃)干燥1-2h ,盖子斜支→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重→再放回烘箱干燥30min →冷却称重→恒重(前后两次测量差≤2mg )

样品恒重:称适量样品于干燥皿中→干燥箱(95-105℃)干燥2-4h ,盖子斜支→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准确称重→再放回烘箱干燥1h →冷却称重→恒重(前后两次测量差≤2mg )

(四)酸度

1、有一食醋试样,欲测定其总酸度,因颜色过深,用滴定法终点难以判断,故拟用电位法滴定,如何进行测定?写出具体的测定方案?(6分)

答:用PH 计来判断终点。

仪器:pH 计,磁力搅拌器,150mL 烧杯,5mL 移液管。

试剂:0.1mol/LNaOH 标准滴定液,无CO 2蒸馏水。

(1) pH 计打开预热后,选择6.86和9.22两种标准缓冲溶液用两点校正法进行校正,备用。

(2) 样品预处理-稀释

(3)成分分析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5mL (V )稀释的陈醋注入150mL 烧杯中,用7O ~80mL 无CO2水冲洗烧杯内壁后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接通电源,将复合电极浸入试液的适当位置,用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pH 计上读数为8.20到达终点,记录消耗的体积V 1。做三次平行。

(4)空白试验。用水代替试液,按(2)操作,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 2。

(5)根据消耗的体积求出食醋的总酸度,结果按醋酸(K=0.060)计算,公式如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脂类

1、测定脂肪时常用的提取剂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测定一般食品(结合态脂肪少)的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测定乳及乳制品中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用什么方法?(6分)

答:(1)常用的提取剂有:无水乙醚、石油醚、氯仿-甲醇。

①乙醚

优点:溶解脂肪能力强,便宜,沸点低(34.6℃)

缺点:易燃,易爆(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400ppm ) ,易饱和约2%的水分,含水后可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且含水乙醚的抽提能力下降(用无水乙醚,且样品必须预先烘干),只能提取游离脂肪

②石油醚

优点:比乙醚不易燃,比乙醚憎水,允许样品有少量水分

缺点:溶解脂肪能力比乙醚弱,沸点高为35-38℃,只能提取游离脂肪

③氯仿-甲醇特点:可提取结合脂肪酸如磷脂、脂蛋白。(3分)

(3)一般食品可用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

mL)100/(100V 21g V

K V c X ??-?=)(

乳及乳制品可用罗紫-哥特里法(碱性乙醚法)和巴布科克法。

测定含磷脂的结合态脂类的脂肪含量用氯仿-甲醇提取法。(3分)

2、简述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脂类含量,当抽提完毕后,如何回收提取剂,提取剂的特点?(6分)

答:回收提取剂:

取出滤纸包,按原来的装置继续提取,当抽提器内的液面与虹吸管还有一定差距时取下抽提器,用空试剂瓶在抽提器下端接住,稍倾斜抽提器,使乙醚发生虹吸现象,从下端流出。提取剂的特点:

乙醚:乙醚

优点:溶解脂肪能力强,便宜,沸点低(34.6℃)

缺点:易燃,易爆(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400ppm),易饱和约2%的水分,含水后可抽提出糖分等非脂成分,且含水乙醚的抽提能力下降(用无水乙醚,且样品必须预先烘干),只能提取游离脂肪

对于结合脂肪,必须预先用酸或碱破坏结合才能提取。

3、罗紫.哥特里法测定奶粉脂肪含量时,加入氨水、乙醇、乙醚及石油醚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答:氨水使酪蛋白钙盐变成可溶解盐,破坏脂肪球膜;

乙醇是使溶解于氨水的蛋白质沉淀析出;

乙醚是提取脂肪;

石油醚的作用是降低乙醚的极性,使乙醚与水不混溶,只抽提出脂肪,并使分层明显。

4、预测定冰淇淋中脂肪含量,请设计实验方案。

碱性乙醚法

(六)蛋白质、氨基酸

1、简述经典的蛋白质测定过程中,每一步颜色的变化。(6分)

答:凯氏定氮测蛋白质含量分为四步:湿法消化、碱化蒸馏、硼酸吸收、盐酸滴定。

步骤反应前后颜色变化

湿法消化凯氏烧瓶内:样品加硫酸炭化后黑色→加热消化后红棕色

→棕褐色→蓝绿色/墨绿色(消化终点)→淡蓝色(冷却后溶液)碱化蒸馏反应室:深蓝色或黑色沉淀

硼酸吸收紫红色→绿色

盐酸滴定甲基红和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绿色→灰色

甲基红和亚甲基蓝混合液:绿色→浅红色

2、样品经消化进行蒸馏前,为什么要加入氢氧化钠?加入NaOH后溶液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如果没有变化,说明什么问题?须采用什么措施?(6分)

答: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化蒸馏,将氨气蒸馏出来,作为反应物,这时溶液会变成深蓝色或产生黑色沉淀,因为本实验要求氢氧化钠的量一定要足够,过量的氢氧化钠会跟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蓝色沉淀在加热的情况下会分解成黑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如果没有上述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加的量不族,需要继续加入氢氧化纳,直到产生上述现象为止。

3、简述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步骤及注意事项?(至少6点)(6分)

答:操作步骤:

样品称重→湿法消化→样品稀释→碱化蒸馏→硼酸吸收→盐酸滴定→空白实验→数据处理注意事项:

A、所用的试剂溶液必须用无氨蒸馏水配制。蒸馏前给水蒸汽发生器内装水至2/3容积处,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ml以使其始终保持酸性,这样可以避免水中的氨被蒸出而影响结果的测定。

B、消化时不要用强火,应保持和缓沸腾,以免黏附在凯氏瓶内壁上的含氮化合物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未消化完全而造成氮的损失。

C、消化过程中应注意不断转动凯氏瓶,以便利用冷凝酸液将附在瓶壁上的固体残渣洗下并促进其消化完全。

D、样品中若含脂肪或糖较多时,消化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泡沫,为防止泡沫溢出瓶外,在开始消化时应用小火加热,并时时摇动;或者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油消泡剂,并同时注意控制热源强度。

E、当样品消化液不易澄清透明时,可将凯氏烧瓶冷却,加入30%过氧化氢2-3m1后再继续加热消化。

F、有机物如分解完全。消化液呈蓝色或浅绿色,但含铁量多时,呈较深绿色。

G、在蒸馏过程中要注意接头处有无松漏现象。

H、本实验要求氢氧化钠的量一定要足够,溶液呈碱性使氨游离出来,加热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

L、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对氨的吸收作用减弱而造成损失,此时可置于冷水浴中使用。

M、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清洗管口,再蒸1分钟后关掉热源,否则可能造成吸收液倒吸。

4、凯氏定氮过程中,怎样防止氨的损失?(至少6点)

答:①装置搭建好了之后要先进行检漏,利用虹吸原理。

②在蒸汽发生瓶中要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ml以使其始终保持酸性,以防水中氨蒸出。

③加入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氨气蒸出不完全。

④加样小漏斗要水封,

⑤夹紧废液蝴蝶夹后再通蒸汽,

⑥在蒸馏过程中要注意接头处有无松漏现象,防止漏气

⑦冷凝管下端先插入硼酸吸收液液面以下才能通蒸汽蒸馏

⑧硼酸吸收液温度不应超过40℃,避免氨气逸出

⑨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再蒸1分钟,将附着在尖端的吸收液完全洗入吸收瓶内,再将吸收瓶移开,

5、试述奶饮料营养快线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案。

取样量不同:10-25ML

(七)糖类

1、测定样品中还原糖含量时,要在沸腾条件下进行滴定,并且要对样品进行预滴定,

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

答:保持沸腾目的:本反应以次甲基蓝的氧化态蓝色变为无色的还原态,来指示滴定终点。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氧气又会被氧化成蓝色氧化型,此外氧化亚铜极其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保持沸腾,使上升蒸汽防止氧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

对样品预滴定的目的是:(1)通过预滴定可了解样品溶液浓度是否合适,浓度过大或过小应加以调整,使测定时样品溶液的消耗体积与斐林试剂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相近,一般消耗样液量在10mL左右。(2)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1mL左右的样液,只留下1mL左右样液在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1分钟内完成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2、测定苹果中还原糖含量,如何对苹果样品进行预处理,试述操作步骤?(6分)

答:预处理流程:清洁、随机采样、粉碎、再用水提取及澄清剂澄清。

(1)样品制备洗净后,除去果梗及内核不可食部分,用不锈钢刀切成小块,随机取样100g,加入100mL蒸馏水,置于组织捣碎机快速打成匀浆;

(2)提取用减量法精确称取10g匀浆,用漏斗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漏斗并入容量瓶中,带瓶内总量至150mL左右时,用6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有机酸,每加1-2滴摇匀,直至瓶内溶液至中性为止。

(3)澄清加入20mL乙酸铅溶液(20%),摇匀,放置10min,再加20mL硫酸钠溶液(10%)以除去过量的铅,摇匀后,加水至刻度,混匀。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作用,滤液备用。

3、精确度和准确度的关系?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时,怎样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答: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通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精确度:平行测量的各实验值之间的相互接近程度,通常用相对平均偏差来表示。

精确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条件,精确度高的不一定准确度高;准确度高,精确度也一定要高。

A、用哪种还原糖表示结果就用相应的已知浓度的还原糖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B、对样品进行预滴定,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定时,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1ml左右的样液,只留下1ml左右样液在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1分钟内完成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C、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其原因一是可以加快还原糖与铜离子的反应速度;二可防止空气进入,使还原型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不被空气中氧所氧化。

D、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热源上拿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反应溶液中。

E、在测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标定或时所规定的操作条件,如热源强度(电炉功率)、锥形瓶规格、加热时间、滴定速度等,使平行实验条件保持一致。

4、测定大米中淀粉含量,如何对大米样品进行预处理,试述操作步骤?

提示:取样方法,磨粉机,加水提取,澄清应选用中性醋酸铅,除铅试剂。

,用碱中和有机酸

5、简要描述测定火腿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标准曲线的制作方法。(6分)

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及答案

4、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 A、体积 B、容积 C、重量 D、质量 5、发酵酒指含糖或淀粉原料经过糖化后()而制得的酒。 A、经蒸馏 B、不经蒸馏 C、加热煮沸 D、过滤 6、比重天平是利用()制成的测定液体相对密度的特种天平。 A、阿基米德原理 B、杠杆原理 C、稀释定理 D万有引力 7、23℃时测量食品的含糖量,在糖锤度计上读数为24.12 °Bx',23℃时温度校正值为0.04,则校正后糖锤度为( ) A、24.08 B、24.16 C、24.08 °Bx ' D、24.16 °Bx' 8、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光在各种介质中行进方式不同造成的 B、光是直线传播的 C、两种介质不同造成的 D、光 在各种介质中行进的速度不同造成的 9、3oBe'表示() A、相对密度为3% B、质量分数为3% C、体积分数为3% D、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 10、不均匀的固体样品如肉类取()为分析样品。 A、1 Kg B、2 Kg C、0.5 Kg D、1.5Kg 11、测定液体食品中酒精的含量,测得四次的数据分别如下:20.34%,21.36%,20.98%,20.01%,则此组数据()(Q逸=0.5) A、20.34%应该逸出 B、21.36%应该逸出 C、20.98%应该逸出 D、20.01%应该逸出 E、都应保留 12、对于同一物质的溶液来说,其折射率大小与其浓度成()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系 D、有关系,但不是简单的正比或反比关系 13、要测定牛乳产品的相对密度,可以选用() A、普通比重计 B、酒精计 C、乳稠计 D、波美表 14、当Cl2为1.013X105Pa(大气压)、[Cl-]=0.01mol/L时的电极电位是()V。(其中半反应式为Cl2+2e=2Cl-,EΘCl2/Cl-=1.358V)A、0.48 B、2.48 C、1.358 D、1.48 15、用酸度计测量液体食品的pH值时,指示电极是() A、玻璃电极 B、金属电极 C、标准氢电极 D、甘汞电极

食品质量管理期末考试试卷1及答案

1 / 3 玉溪师范学院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课程名称:《食品质量管理》(编号:01)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方式:□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理论部分 □其他) 系(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 食品药品监督与管理 年级: 2011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写出下面缩写的中文名称(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 10分) 1、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2、PDCA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3、GMP 良好操作规范(规程)。 4、CIP 就地清洗。 5、SSOP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规范); 或者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规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题,每空0.5分,共 15分) 1、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性危害有( 细菌 )、( 病毒 ) 、( 寄生虫 )。 2、质量的特点包括( 经济性 )、( 广义性 ) 、( 相对性 )、( 时效性 )。 3、管理的基本功能( 计划 )、( 组织 )、( 领导 )、( 控制 )。 4、质量波动分为( 正常波动 )和( 异常波动 ),前者是由( 偶然性 )原因引起的,后者是由( 系统性 )原因引起的。 5、食品企业常用的消毒剂是( 次氯酸钠 ),在消毒手时其浓度是( 50PPM ),消毒工器具时其浓度是( 100PPM )。 6、食品企业常见的虫害有( 苍蝇 )、( 蚊子 )、( 蟑螂 )、( 老鼠 )。 7、HACCP 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GMP )和( SSOP )。 8、PDCA 循环又叫( 戴明循环 ),它的特点是( 周而复始 )、( 阶梯式上升 )和 ( 大环套小环 )。 9、动物的( 健康状况 )和( 兽药 )的使用都影响到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如奶牛乳腺炎可以导致牛奶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改变。 三、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对应的方框内,本大题共 20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C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A.中国 B .日本 C.美国 D .德国 2、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 C )为中心。 A.产量 B .利润 C .质量 D .效益 3、“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对( A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 .全过程 C .全企业 D .多方法 4、质量原始记录来源于( A )。 A.班组 B .车间 C .管理层 D .决策层 5、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验费用称为( C )。 A.鉴定成本 B .内部故障成本 C.工序和成品检验费 D .工序控制费 6、据国外企业统计,质量成本一般占企业总销售额的( C )。 A.5% B .10% C5%-10% D .15% 7、供应商调查是对供应商( B )的一种预测。 A.水平 B .能力 C .效益 D .信誉 请 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完整)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一份偏重基础、覆盖面较广的试卷。参加考试学生34人,及格34人,及格率100%,优秀25人,优秀率74%,平均分82.4,最高分95.5.,最低分60。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三大部分:一、基础知识(占40分);二、阅读(占30分);三、习作练习(占30分)。试题突出了本学期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课内外兼顾、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卷面分析 二、具体剖析: <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学生对普遍掌握较好,可是对个别容易混淆的“机械”的“械”错误率较高。其原因有:平时学生对词语理解死板,不能在语境中形象的理解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解决这一难题。 2、选择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这一部分错误率不高。 从整体看,此小题错的较多。其做错原因有:⑴对字音所使用哪个的具体语境记忆不牢,区分不清⑵对易错字的读音积累不够。 3、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失分率很低,说明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将出自那篇课文,错写成那部作品,导致失分。对于四大名著中,那部作品不是出自明代,并写出两个主人公,由于涉及到上册书中的内容,部分学生记忆不清,“林黛玉”的“黛”字书写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这题失分率较高。 4、用所学名人名言写句话。有个别学生只将名人名言摆在那,而没有写成完整的句子,说明审题不清。 5、古诗积累。名言、诗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没有人失分。 6、按要求写句子。此小题失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对排比句掌握的较熟练。 <二>、阅读部分 本题在这份试卷中所占分值为30分,共有2篇短文。第一篇是课内阅读《伯牙绝弦》,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知识点已经梳理,所以普遍失分率不高,唯独解释加点的字之后的“你的发现”一项失分较多,原因是:之前没见过这类题型,学生不明白题意。 第二篇短文共有7个小题,在这47小题中,出问题最多的是2、3、7小题,1、5小题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归纳如下:

食品分析习题答案(天目2011)

1、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1)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2) 样品的预处理 (3) 成分分析 (4) 分析数据处理 (5) 分析报告的撰写 2、什么叫样品的预处理?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哪六种? 对样品进行分离、掩蔽、浓缩等操作过程——一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有6种: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半分离法、浓缩法。 3、采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采样遵循的原则: (1) 均匀,有代表性,反映全部组成,质量.卫生状况。 (2) 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损坏或带入杂质。 4、有完整包装的物料200件,采样件数应该为多少件? 采样件数√200/2 =10件 5、什么是样品的制备? 样品制备——一对样品进行粉碎或捣碎,混匀,缩分的过程 6、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哪三种样品? 采样分为三步,分别得到: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食品分析的方法有:感官检测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生物鉴定法。 第三章作业: 1、什么是感觉?感觉的类型有哪些? 感觉是客观事物(食品)的各种特性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 经传导反映到人脑的中枢神经,从而产生的反应。感觉类型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 2、什么是感觉疲劳现象? 感官在同一种刺激作用一段时间后,感官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灵敏度降低,感觉变弱的现象。 3、什么是感觉相乘现象?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感觉水平超出每一种刺激单独作用时叠加的效果。

4、什么是感觉消杀现象?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同时作用于感官时,而降低了其中一种刺激的强度或使该刺激发生改变的现象。 5、什么是嗅技术? 作适当用力的吸气(收缩鼻孔)或扇动鼻翼作急促的呼吸,并且把头部稍微低下对准被嗅物质使气味自下而上地通入鼻腔,使空气容易形成急驶的涡流,这样一个嗅过程就是嗅技术。 6、什么是“双盲法”感官检验? 对样品密码编号.提供样品顺序随机化的感官检验一“双盲法”感官检验。 第九章作业: 1、感官分析按方法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可分为三类: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分析或描述性检验 2、什么叫差别检验?有哪些类型? 确定两种产品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的检验叫差别检验。差别捡验类型:a:成对比较检验,b:三点检验,c:二----三点检验,d:五中取二检验,e:“A”----非“A”检验 3、32人检验甜度差异(双边)(5%显著水平),22人选择“698”,10人选择“865”,问两样品间是否存在有甜度差异? 查316页表10-9-选择“698”的人数为22<表中5%显著水于的人数23,所以,两样品间的甜度没有明显差异。 4、什么是定量描述检验? 评价员对构成样品质量特征的各个指标强度,进行完整,准确的评价的检验方法---定量描述检验 5、什么是评分检验法? 根据样品品质特性以数字标度来进行鉴评的检验方法

食品质量管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可编辑word 文档 玉溪师范学院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课程名称:《食品质量管理》(编号:01)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方式:□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理论部分 □其他) 系(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 食品药品监督与管理 年级: 2011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一、写出下面缩写的中文名称(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 10分) 1、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2、PDCA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3、GMP 良好操作规范(规程)。 4、CIP 就地清洗。 5、SSOP 标准卫生操作程序(规范); 或者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规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题,每空0.5分,共 15分) 1、食品中常见的生物性危害有( 细菌 )、( 病毒 ) 、( 寄生虫 )。 2、质量的特点包括( 经济性 )、( 广义性 ) 、( 相对性 )、( 时效性 )。 3、管理的基本功能( 计划 )、( 组织 )、( 领导 )、( 控制 )。 4、质量波动分为( 正常波动 )和( 异常波动 ),前者是由( 偶然性 )原因引起的,后者是由( 系统性 )原因引起的。 5、食品企业常用的消毒剂是( 次氯酸钠 ),在消毒手时其浓度是( 50PPM ),消毒工器具时其浓度是( 100PPM )。 6、食品企业常见的虫害有( 苍蝇 )、( 蚊子 )、( 蟑螂 )、( 老鼠 )。 7、HACCP 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是( GMP )和( SSOP )。 8、PDCA 循环又叫( 戴明循环 ),它的特点是( 周而复始 )、( 阶梯式上升 )和 ( 大环套小环 )。 9、动物的( 健康状况 )和( 兽药 )的使用都影响到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如奶牛乳腺炎可以导致牛奶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改变。 三、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面对应的方框内,本大题共 20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 1、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C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A.中国 B .日本 C.美国 D .德国 2、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 C )为中心。 A.产量 B .利润 C .质量 D .效益 3、“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对( A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 .全过程 C .全企业 D .多方法 4、质量原始记录来源于( A )。 A.班组 B .车间 C .管理层 D .决策层 5、产品在各道工序加工完毕和成品入库时的检验和试验费用称为( C )。 A.鉴定成本 B .内部故障成本 C.工序和成品检验费 D .工序控制费 6、据国外企业统计,质量成本一般占企业总销售额的( C )。 A.5% B .10% C5%-10% D .15% 7、供应商调查是对供应商( B )的一种预测。 A.水平 B .能力 C .效益 D .信誉 请 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赵营一中单秋丽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成绩分析 从本次考试的成绩看,学生的优秀率太低,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累和运用、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范

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本理解。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淀,方能游刃有余。 4、作文命题,不仅给学生较广阔的取材导向,结合学生实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并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写好又得下一番苦功,更重要的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给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实现了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 三、答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6个小题,共27分,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4题名著考查。第5题语言实际题:主要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出现的问题有:①祝贺短信格式不正确;②设计的问题没有结合两则材料。 2、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两篇,失分比较多,尤其是《十枚分币》的阅读题,失分较多。 3、第三部分是文言文阅读题,包含6个小题,共16分,学生失

食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 1、熟悉食品分析的研究内容 食品营养素分析;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的感官评定。 2、熟悉试剂纯度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纯度:一级纯(优级纯或基准级试剂G.R)> 二级纯(分析纯A.R)> 三级纯(化学纯C.P)表示方法:体积分数→指100ml溶液中含有液体溶质的毫升数。(%) 质量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克数。(g/L) 质量分数→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3、掌握采样的概念和了解样品的分类,熟悉样品的分数、用途及保留时间 采样→指为了进行检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三类。 样品应一式三份,用于检验用、复验用、备查或仲裁用。保留时间一个月。 4、掌握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消除干扰因素;使待测组分完整地保留下来;浓缩待测组分。 5、掌握样品的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法(先冷冻至冰点以下,再高真空使冰升华为水,从而干燥样品。133-140Pa;-10℃-- -30℃);冷冻法(使样品在-10℃-- -30℃下呈冷冻状态保存);冷藏法(在0—5℃保存,适合于易腐败变质样品,时间不宜长);干燥法(样品放在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内保存的方法→变色硅胶、无水Cacl2)。 6、了解准确度和精确度概念,熟悉回收试验 精确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但精确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确度低,准确度必然低,而且说明结果不可靠。 回收试验:就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待测标准物质进行对照试验,实际中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 7、掌握风干样品、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回潮、恒量的概念 风干样品:指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时的样品。它所含水分主要是束缚水。 干物质:指除去水分后的样品。 可溶性固形物:可溶于水的干物质。 回潮:指粉状干物质或比风干样品含水低的样品,铺成不超过1cm的厚度,置于大气中吸水,直至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为止,这一过程称为回潮。 恒量:指一份样品先后两次烘干(或灰化)后的质量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就算达到恒量。是衡量样品烘干(或灰化)是否完全的指标。 8、掌握与水分有关的物质含量的表示方法及换算 计算公式:以脂肪为例 脂肪% (干)脂肪% (鲜) 脂肪% (风) ---------- = ----------- = ------------- 100% 1-水分% (鲜) 1-水分% (风) 9、了解为什么说减压干燥法测定结果最接近真实的水分含量,熟悉减压干燥法的适用样品因多数样品都含有胶态物质,直接干燥法完全除去束缚水较困难,而减压干燥法可以顺利地除去,所以该法是水分测定中最准确的方法。 适用样品:适用于糖、味精等易分解的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试样测定,同时该法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

高中英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英语学科试卷分析 本次英语试卷的出题学校是鞍山一中,试题难度适中,符合目前我们学生的 学情,除了完形填空一题偏难之外,其他题目同学们都能正常发挥。在这次试卷 中,同学们最容易得分的部分是语法填空,改错还有作文。此次作文题目出的中 规中矩,让同学们有话可说,有句型可写,所以普遍得分在15 分以上。而失分 最多的部分是完形填空,因为文章内容抽象,选项中生词偏多,所以对于词汇量 一般的同学来说正确率只能达到百分之六十。此次考试,教师也和同学们同步答题,反应也和同学们一样,觉得完型对于现阶段的同学来说还是偏难,在理解上 有较大的困难。但是在此次考试中,也不乏有得高分的同学,最高分达到了142 分,文科前四十分的平均分也到达了120 分以上,与兄弟院校差距较小。由此说明英语尖子生还是非常的突出。 目前英语试卷的高考题采用的是全国卷二,难度较以往偏简单,但是拉分的 项目还是在于完形填空,因此在此题的难度设置上会有所提高,而此次试卷的出 题意图也和高考试卷的命题方向不谋而合。 针对现阶段高考命题的思路,下一步的工作还是要从扩大学生词汇量上入手, 夯实基础,在此之上,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巩固语法知识。除了要进行每周的 周测之外,还有有步骤的对全年级同学进行单词的测试。与此同时,还要提高作 文的写作能力。将阅读课与写作课相结合,从阅读中,获得灵感,启发写作思路, 积累句型。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中,英语学科已经进入复习阶段,会让学生们更进 一步夯实基础,再对单项进行强化,达到质的飞跃。但是对于层次不同的同学,还 是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00 份以上的同学,要强化阅读和完型,平时多布置这 方面的习题,把阅读错题量控制在两个以内,完型控制在三个以内。一百分以下 的同学,还是要加大词汇量,语法上进行强化。对于英语学科瘸腿的同学, 要进行单独约谈,从心理上着手,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改变学习态度,争取做 得更好。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

精品文档 一、名词解释 1.酸价 .水蒸汽蒸馏法2 .淀粉糊化3由整批货料中采得的少量样品称为检样。4.检样: °5.T .淀粉乳6 .膳食纤维7.固形物8 )9.无氮抽出物(%从待测样品中抽取其中一 部分来代表被测整体的方法称为采样。: 10.采样.粗脂肪11 .低聚糖12 13.皂化反应14.牛乳°T.粗灰分15 16.单糖将锥17.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置于大而干净的平面上, 用洁净器具充分混匀并堆成圆锥形,顶压平后用划十字的方法将其等分为四份,弃其对角两份, 将剩余的两份再次按照上述次,原始样品量减少一半,直至剩余量满足实验所需为方法进行混匀、 缩分,每缩分1 止。利用固体固定相表面对样品中各组分吸附能力强弱的差异而进行分离分析 的18.吸附色谱:色谱法称为吸附色谱。,溶液中的逸度与纯水逸度之比,用.水分活度: 在同一条件下(温度、湿度和压力等)19 食品水分的蒸汽压与纯水蒸汽压之比近似表示。可用20.总酸度: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未离解酸的浓度和已离解酸的浓度。碱标准 溶液进行滴定,故又称为可滴定酸。.油脂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 钾的质量(mg)。21形状所产生阻滞作用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色谱分.凝胶色谱:利用某些凝胶 对分子大小、22 析法称为凝胶色谱。表示。pH23.有效酸度:指食品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常 用所需氢氧化(甘油酯)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所含全部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24.皂化价: mg)。 钾的质量(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25.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平 行测定,程度。 二、判断改错题 1.)乳糖可以用还原糖法测定。( 2.酸的浓度的当量浓度表示时称为有效酸度。()试样消化时 常加入K) SO3.作催化剂。(42重量法测定果胶物质常用 碳酸钠作沉淀剂。()4.)5. 有机物破坏法是分离组分的方法。( 6.试样干燥后其重量差≤2mg即为恒重。 () )((1007.无氮抽出物%=-水分+粗蛋白+粗脂肪+ 灰分%。())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真空干燥法是测定香料水分的最好方法。()8. 支链淀粉与碘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9. 凯氏定氮法常加入K2SO4作催化剂。(10. ) 旋光法测定淀粉,其旋光角度数即淀粉百分含量。()11. 折光法是测定油料种子脂肪的物理测定方法。()12. 用75~80%乙醇作糖分的提取剂,可防止蛋白质及多糖溶解。() 13.有效酸度是 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14. 试样灰化前后其重量差≤0.2mg即为恒重。() 15.氯仿-甲醇 法采用干法提取脂肪,采用容量法定量。() 16.有效酸度是指溶液中酸 性成分的总量。()17. 冷冻干燥是指样品真正冻结成固体的温度。()18. 三、填空题1. 。,和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主 要来源于 2. 。有机物破坏可用或 3.pH 。值的方法有测定和 4. 总称为脂类。和类脂脂肪 5.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考核知识内容全面,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能突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评,以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试卷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难易程度看,总体上说难易适度,结构合理。考试时间充沛,学生都能从容答题。 参考人数47 良好人数1 良好率100优秀人数32 优秀率6808 平均值9130 二、错题分析 (一)填空。本题注重于本册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共有1小题,其

中第13题、14题和1题错得较多。第13题,从100到300的数中,有()个十位和各位相同的数。多数学生填30,算成3段,实际上100-200,200-300是两段,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第14题考查的内容是组合,少数学生出现错误,基本上是讲过的原题,少数学生基础不扎实。第14题是一道排列题,讲过好多遍,学生觉得自己会了,自己一做就出现错误。 (二)判断。本题共有题。考察小数、面积、年月日、等知识,学生正确率较高。 (三)选择题。本题共有题,得分率较高。错的比较多的是第题要使34×□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几?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强。 (四)计算。本题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做题比较粗心,如口算算错,笔算中进位、退位忘记,数字抄错,得数忘记写等等。 (五)比较大小。得分率较高。 (六)数据分析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小数计算出现问题。 (七)解决问题。第3题和第题的错误率较高,第三题要先求宽,用

2010食品分析复习试题

2010食品分析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采样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由整批食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称为( B )。 A. 平均样品 B. 检样 C. 送检样品 D.原始样品 2.采样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把许多检样合在一起的样品称为( D )。 A. 平均样品 B. 检样 C. 送检样品 D.原始样品 3. 测定食品中的钙、铁、锌等矿物元素时,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为 ( C )。 A. 溶剂提取法 B. 浓缩法 C. 有机物破坏法 D. 蒸馏法 4.某罐头厂班产量为42000罐,对样品进行检测取样数应该为 (A)罐。 A. 9 B. 2 C. 28 D. 1 5. 已知17℃时测得牛乳的乳稠计读数为32.6°,则20℃时牛乳的密度为 ( B )。 A. 1.017 B. 1.032 C. 1.020 D. 1.065 6. 已知23℃时测得牛乳的乳稠计读数为32.4°,则20℃时牛乳的密度为 ( D )。 A. 1.023 B. 1.065 C. 1.020 D. 1.033 7. 已知20℃时蔗糖的比旋光度为66.5°,旋光管的长度为1dm,测得蔗 糖溶液的旋光度为26.6°,则20℃时该蔗糖溶液的浓度(g/mL)为( B )。 A. 0.266 B. 0.400 C. 2.500 D. 0.665 8. 已知20℃时蔗糖的比旋光度为66.5°,旋光管的长度为1dm,测得蔗 糖溶液的旋光度为13.3°,则20℃时该蔗糖溶液的浓度(g/mL)为( A )。 A. 0.2 B. 0.4 C. 0.6 D. 0.1 9. 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 A. 氯仿—甲醇提取法 B. 卡尔—费休法 C. 罗紫—哥特里法 D. 巴布科克法 10. 对于颜色深的食品,测定其酸度的方法有( C ) A. 巴布科克法 B. 卡尔—费休法 C. 电位滴定法 D. 氯仿—甲醇提取法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变旋光作用: 2.凝胶色谱: 二、单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利用物质溶解度不同分离组分的方法叫()。 A.分馏 B.萃取 C.分取 D.消化 2.果胶酯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变成( )。 A.原果胶 B.果胶酸 C.柠檬酸 D.苹果酸 3.由整批货料中采得的少量样品称之()。 A.采样 B.检样 C.原始样品 D.平均样品 4.将两种互溶且沸点相近的组分分离应采用( )。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水蒸气蒸馏 D.分馏 5.灰化中加入硫酸的灰分称之()。 A.粗灰分 B.酸不溶灰分 C.硫酸灰分 D.水不溶灰分 6.pH值的测定方法是()。 A.滴定法 B.蒸馏法 C.电化学法 D.重量法 7.兰——埃农法测糖指示剂应选用()。 A.甲基红 B.酚酞 C.酚红 D.次甲基兰 8. 食品干燥后的残留物即()。 A.无氮抽出物 B.总碳水化合物 C.粗淀粉 D. 固形物 9.测定香料中水分含量应选用()。 A.常压干燥法 B.真空干燥法 C.共沸蒸馏法 D.红外干燥法 1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的硫酸液处理后的残渣称之()。 A.NDF B.ADF C.纤维素 D.粗纤维 三、多选(每小题4分,共20分) 1.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包括()。 A.水分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E.矿物质 2. 有效碳水化合物有()。

A.淀粉 B.果胶物质 C.麦芽糖 D.半纤维素 E.乳糖 3.色谱分离法包括()。 A.柱层析 B. 纸层析 C. 薄层层析 D.盐析 E.气相色谱 4. 蒸馏法测定水分常用的有机溶剂有()。 A.乙醚 B.乙醇 C.苯 D.甲苯 E.二甲苯 5. 常用的糖液澄清剂有() A.醋酸铅 B.酒石酸钾钠 C.氢氧化铝 D.氯化钠 E.醋酸锌和亚铁氰化钾 四、简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析? 2.蛋白质消化时常加入哪些试剂?请分别说明他们的作用。

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 下列属于法定计量单位的是() A.里B.磅C.斤D.千米 2. 下列氨基酸中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 A.赖氨酸B.甘氨酸C.丙氨酸D.丝氨酸 3.下列属于有机磷农药的是() A.敌百虫B.六六六C.DDT D.毒杀芬 4.斐林试剂与葡萄糖作用生成红色的()沉淀 A.CuO B.Cu(OH)2 C.Cu2O D.Fe(OH)2 5.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A.两分子葡萄糖B.两分子葡萄糖C.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D.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6.下列物质中属于B族黄曲霉毒素的是() A.黄曲霉毒素G1 B.黄曲霉毒素B1 C.黄曲霉毒素G2 D.2-乙基G2 7. 维生素D缺乏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A.佝偻病B.不孕症C.坏血病D.神经炎 8.下列属于多糖的是() A.乳糖B.果糖C.淀粉D.麦芽糖 9.物质的量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A.mol B.mol/L C.g/mol D.g 10.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所用的基准试剂是() A.CaCO3 B.Na2CO3 C.NaOH D.KOH 11.下列维生素中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烟酸B.维生素A C.维生素B1 D.生物素 12.下列属于双糖的是() A.果糖B.淀粉C.葡萄糖D.蔗糖 13.下列属于人工甜味剂的是() A.糖精钠B.甜叶菊糖苷C.甘草D.麦芽糖醇 14.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 A.气体B.液体C.固体D.胶体 15.下列属于天然着色剂的是()

最新食品分析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总分55分,每小题5分) 1、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析? 答:是用于揭示、测量、分析和说明食品或材料在为人的视、嗅和触等感觉器官所接受时的特性的一门学科或是用人们的感觉器官(即嗅、味、触、听、视)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2分) 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分析(1分),其原因如下(2分): (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分析方法简单、应用; (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 (3)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 (4)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 2、感官评定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和要求? (1)分析型感官评定(0.5分) 特点:将人作为测量仪器来测定试样感官质量性质及其差别,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只有具有一定感觉灵敏度的人才能参加此类试验;评价结果不反映评定员主观喜好或接受性。(2分) (2)偏好型感官评定(0.5分) 特点:以物品为工具来测定人对物品的感受官嗜好性,市埸研究时常用;对参加感官评定的人的感觉灵敏度无要求;对试验方案,参加试验者的人群特点有许多要求,如年龄、性别、生活水平、文化素养、地区、生活习惯、嗜好和宗教习俗等。(2分) 3、什么是感觉阈?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感觉器官所能感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的灵敏程度。(2分) 感觉阈可分为: 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1.5分) 差别阈:是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1.5分) 4、什么是味觉?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是如何分布的(见下图)?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食品卫生期末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卫生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2.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卫生执法主体以监督形式与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自身管理部门卫生管理相结合的监督和管理,两者共同承担《食品卫生法》赋予的不同权利和义务。 3.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一定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作用而发生的食品成分与感官性状的各种变化。 4. HACCP——沿着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连续地、系统地对造成食品污染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在关键控制点对危害因素进行控制,并同时监测控制效果,随时对控制方法进行校正和补充。 5.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6.水分活性——在同一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下,食品水分蒸气压(P)与纯水蒸气)之比 压(P 7. GMP——食品良好生产规范,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GMP要求食品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质量管理和严格检验系统,确保终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8.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9.食品卫生学 10.食品强化

二、填空 1、细菌性食物中毒有明显的;起病、发病率、有的进食史;症状基 本;中毒者与健康人之间传染。(季节性、急、高、相同、相似、不) 2、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是、其次是、、和。此外乳制品、冷 饮、饮料等也属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 3.为保证食品质量对冷冻工艺要求、。快速冷冻、缓慢解冻 4.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为和。胺类和亚硝基化剂 5.食品包装材料橡胶的主要卫生问题是、。单体和添加剂 6.罐头食品变质表现为、。 胖听和平酸腐败 7.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和杀灭病原菌及破坏毒素。防污染、控制病菌繁殖和毒素产生 8.蒸馏酒中主要存在的有害物质包括、氰化物和铅等。 (甲醇、杂醇油) 9.辐照可用于食品的灭菌、、和改善食品品质。杀虫、抑芽10.镰刀菌毒素主要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和。 (玉米赤霉烯酮、丁烯酸内酯) 11.违反《食品卫生法》,按情节轻重应承担。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 12.去除食品中的多环芳烃可用、的方法。 吸附剂吸附、日光紫外线照射 13.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有、和环境因素。 (食品本身的组成与性质、微生物)

加强版食品分析习题及答案

加强版食品分析思考题答案 1、正确采样的原则是什么 第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第二,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第三,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第四,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第五,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所用样品处理装置尺寸应当与处理的样品量相适应。 2、样品预处理有哪些方法请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粉碎法: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缺点: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灭酶法:优点:较低温度,较短时间。缺点:在酶失活的同时也伴随着维生素的损失,而蛋白质和脂肪变化不大。此外,如果在干燥过程中不小心处理,酸性食品中可能会发生焦糖化和糖转化反应,可能影响产品的分析。有机物破坏法:a.干法灰化:优点:有机物破坏彻底,操作简单,使用试剂少,灰化体积小,易富集被测组分。缺点::所需时间长,高温使元素挥发损失,坩埚对被测组分有吸收作用,使结果偏低。b.湿法消化法:优点:加热温度低,减少了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缺点: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在消化初期产生大量泡沫易冲出瓶颈造成损失。蒸馏法:优点:操作简单。缺点:安全性和效率不高。溶剂抽提法:优点:试剂用量少,快速,回收效率高。缺点:溶剂为有机物时,一般易挥发,有毒性。色层分离法:优点:简单,快速,净化效果好。缺点:处理量小,需稀释。化学分离法:优点:简单,快速。缺点:仅适用于对强酸强碱稳定的组分。浓缩法:a.常压浓缩法:优点:简单、快速。缺点:适用于待测组分为非挥发性的样品净化液的浓缩。b.浓缩法:优点:浓缩温度低、速度快、被测组分损失少。缺点:当组分沸点接近时,不易分离开。 3、简述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的原理及优缺点。 a、干法灰化:原理:样品在坩埚中,先小心炭化,然后再高温灼烧,有机物被灼烧分解,最后只剩下无机物。优点:①此法基本不加或加入很少的试剂,故空白值低;②灰分体积小,可处理较多的样品,可富集被测组分;③有机物分解彻底,操作简单。缺点:①所需时间长; ②因温度高易造成挥发元素的损失;③坩埚有吸留作用,使测定结果和回收率降低。 b、湿法消化法:原理:在强酸、强氧化剂或强碱并加热的条件下,有机物被分解,其中的C、H、O等元素以CO2、H2O等形式挥发逸出,无机盐和金属离子则留在溶液中。优点:①有机物分解速度快,所需时间短;②由于加热温度低,可减少金属挥发逸散的损失。缺点: ①产生有害气体;②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③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4、液态食品组成及浓度与相对密度关系 各种液态食品都有一定的相对密度,当其组成成分及其浓度发生改变时,其相对密度也随之改变。因此,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以检验食品的纯度和浓度。 5、简述折光法的基本原理及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折光率是物质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许多纯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折光率。如果其中含有杂质,折光率就会发生变化,出现偏差。杂质越多,偏差越大。利用折光率确定物质浓度,纯度和判断物质品质的分析方法称为折光法。主要应用于饮料中可容性固形物的测定,测定其中某些物质的浓度。 6、解释以下名词:偏振光、旋光活性物质、比旋光度、变旋光作用。 偏振光: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叫偏振光。 旋光活性物质:分子结构中凡是有不对称碳原子,能把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一定角度的物质称为光学活性物质。 比旋光度:当光学活性物质的浓度为1000g/L,液层厚度为100mm时所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光度,以[α] λt表示。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完整版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06 一.名词解释 1.食品分析 2.感官评价 3.光学活性物质 4.水分活度 5.灰分 二.填空 1.以波美度表示液体浓度单位如何表示:__________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以符号, _________表示,高于20℃时,糖液相对密度减小,即锤度_____________。 2.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如何使防止脂肪氧化: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如何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和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很多,按照其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糖精钠时,样品处理液酸化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因为糖精易溶于乙醚,而糖精钠难溶于乙醚。 4.凯氏定氮法共分四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消化时还可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助氧化剂。消化加热应注意,含糖或脂肪多的样品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作消泡剂。消化完毕时,溶液应呈_________________颜色。 5.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不同处在于_______,前者是_______,后者是_______。 6.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的性质和结构的差异,使分离机理不同而构成各种色谱类型,主要有、、、和等。 三问答 1.试简述巴布科克法测定乳中脂肪含量的原理。 2.试比较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巴布科克氏法、罗紫—哥特里法、氯仿—甲醇法测定脂肪的原理、适用范围。 四计算 1.现要测定某种奶粉的灰分含量,称取样品,置于干燥恒重为的瓷坩埚中, 小心炭化完毕,再于600℃的高温炉中灰化5小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 称重为;重新置于600℃高温炉中灰化1小时,完毕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