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霍乱弧菌的选择分离及培养

霍乱弧菌的选择分离及培养

霍乱弧菌的选择分离及培养
霍乱弧菌的选择分离及培养

品种名称:庆大霉素琼脂

编号:025050

用途:用于霍乱弧菌的选择性分离培养。

形态与特性:

古典型霍乱弧菌和ELtor弧菌比较典型,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菌体一端有单根鞭毛和菌毛,无荚膜与芽胞。经人工培养后,易失去弧形而呈杆状。取霍乱病人米泔水样粪便作活菌悬滴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极为活泼,呈流星穿梭运动。营养要求不高,在霍乱弧菌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或平板中生长良好。因其他细菌在这一PH不易生长,故碱性蛋白胨水可作为选择性增殖霍乱弧菌的培养基。

图册:

原理:

蛋白胨、牛肉膏粉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蔗糖提供碳源;亚硫酸钠可刺激弧菌生长;柠檬酸钠、庆大霉素和亚碲酸钾及较高的pH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杂菌;霍乱弧菌对酸性环境比较敏感,因此该pH值可增强其生长;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培养基配方(每升):

蛋白胨 10g

牛肉膏粉 3g

氯化钠 5g

蔗糖10g

柠檬酸钠10g

无水亚硫酸钠3g

庆大霉素500U

琼脂15g

最终pH8.5±0.2

使用方法:

1、称取本培养基56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 L,加热煮沸充分溶解,冷至50℃左右,每500mL培养基加入配套试剂1支 (SR0190)( 2.5mg亚碲酸钾),摇匀,立即倾注平皿,待凝固后,备用。

2、取待微生物检测菌的新鲜纯培养物划线接种于琼脂平板上,于36±1℃培养20—24h。

质量控制:

下列菌株接种后于36±1℃培养20—24h,结果如下:

菌名菌号生长状况菌落特征

霍乱弧菌V60 好淡灰色

大肠埃希氏菌 ATCC25922 被抑制——

贮存: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用后立即旋紧瓶盖。贮存期三年。

规格:250g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教案

第8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教学目的:学习各种常用分离和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掌握复杂体系的 分离与分析;分离法的选择、无机和有机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常用分离和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有关计算。 8.1 概述 干扰组分指样品中原有杂质(溶解)或加入试剂引入的杂质,当杂质量少时可加掩蔽剂消除干扰,量大或无合适掩蔽剂时可采用分离的方法。 分离完全的含义:(1)干扰组分少到不干扰;(2)被测组分损失可忽略不计。 完全与否用回收率表示 100?分离后测得的量回收率=%原始含量 对回收率的要求随组分含量的不同而不同: 含量(质量分数) 回收率 1%以上 >99.9% 0.01-1% >99% 0.01%以下 90-95% 常用的分离方法:沉淀、挥发和蒸馏、液-液萃取、离子交换、色谱等。 8.1.1沉淀分离法 1.常量组分的分离(自己看书:5分钟) (1) 利用生成氢氧化物 a. NaOH 法 b. NH3法(NH 4+存在) c. 有机碱法 六次(亚)甲基四胺 pH =5-6 d. ZnO 悬浮液法 pH =6 (2) 硫化物沉淀 (3) 有机沉淀剂 2.痕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1) 无机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a. 利用表面吸附进行共沉淀 CuS 可将0.02ug 的Hg 2+从1L 溶液中沉淀出 b. 利用生成混晶 (2) 有机共沉淀剂 灼烧时共沉淀剂易除去,吸附作用小,选择性高,相对分子质量大,体积也大,分离效果好。 a. 利用胶体的凝聚作用进行共沉淀:辛可宁,丹宁,动物胶b. 利用形成离子缔合物进行共沉淀:甲基紫,孔雀绿,品红,亚甲基蓝c. 利用“固体萃取剂”进行共沉淀。 8.1.2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挥发法:选择性高 As 的氢化物,Si 的氟化物,As 、Sb 、Sn 、Ge 的氯化物 蒸馏法:N -NH 4+-NH 3↑(酸吸收) 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8.2 液-液萃取分离法 8.2.1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萃取:把某组分从一个液相(水相)转移到互不相溶的另一个液相(有机相)的过程。 反萃取:有机相→水相

生物分离工程答案1

《生物分离工程》练习题一(第1~3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凝聚剂的有( C )。 A、明矾 B、石灰 C、聚丙烯类 D、硫酸亚铁 2、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C ) A. 加热B絮凝 C.离心 D. 调pH 3、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那种固液分离手段(B ) A. 离心分离B过滤 C. 沉降 D.超滤 4、那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 A ) A. 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 C. 渗透压冲击法 D. 酶解法 5、为加快过滤效果通常使用( C ) A.电解质B高分子聚合物 C.惰性助滤剂 D.活性助滤剂 6、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 C ) A.离心B过滤 C.超滤 D.双水相萃取 7、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 D ) A.加热 B.调pH C.絮凝和凝聚 D.层析 8、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 C ) A.过滤B.萃取C.离子交换D.蒸馏 9、从四环素发酵液中去除铁离子,可用( B ) A.草酸酸化B.加黄血盐C.加硫酸锌D.氨水碱化 10、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 )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11、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 D ) A:氯化钠;B:硫酸;C:硝酸汞;D:硫酸铵 12、盐析法纯化酶类是根据( B )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 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 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13、盐析操作中,硫酸铵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B ) A.酸性条件B碱性条件 C.中性条件 D.和溶液酸碱度无关 14、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 D ) A.乙酸乙酯B正丁醇 C.苯 D.丙酮 15、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 B ) A.介电常数大B介电常数小 C.中和电荷 D.与蛋白质相互反应 16、蛋白质溶液进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浓度在( A )范围内适合。 A. 0.5%~2%B1%~3% C. 2%~4% D. 3%~5% 17、生物活性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沉析,然后适用( C )去除金属离子。 A. SDS B CTAB C. EDTA D. CPC 18、单宁沉析法制备菠萝蛋白酶实验中,加入1%的单宁于鲜菠萝汁中产生沉淀,属于( D )沉析原理。 A盐析B有机溶剂沉析C等电点沉析D有机酸沉析 19、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 C )

细胞筛选 个人整理

一嘌呤霉素 (一)确定最优筛选浓度 当用于筛选特定细胞的嘌呤霉素合适浓度未知时,需进行滴定,或制定针对那种细胞的嘌呤霉素杀菌曲线。 一般而言,嘌呤霉素浓度范围在2-10微克/毫升时是足以杀灭大多数未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1.培养待转染(而不是转染后)的细胞。(筛选的目的是杀灭未转染的细胞) 2.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在铺满培养器皿底部的70%~80%时),用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制成 1.5×105个/ml的细胞悬液。 3.向96孔培养板中加细胞悬液,每孔100微升(使每孔细胞数在 1.5×104个),然后向每孔加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适量,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过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固定细胞密度下确定最佳G418药物筛选浓度。) 4.第二天用嘌呤霉素浓度分别为0, 2, 4, 6, 8, 10微克/毫升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替换各孔中的旧的培养基。(每个浓度可用两个复孔,相当于每个浓度测定三次)。(注意: 对于多数细胞种类而言,过量的嘌呤霉素能引起许多非必需的表型的反应。) 5.每日检查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每三天(即每隔两天)更换含嘌呤霉素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一次。如细胞生长过快,可以缩短换液时间(每隔一天)。 6.在正常的实验操作规程时,一种细胞最优筛选浓度的确立时间随细胞的生长率和一般生存时间而定,大概需3到14天。在所需时间之后,嘌呤霉素的导

致所有细胞死亡的最小浓度就是应该用于该细胞和该实验的浓度。最优浓度为在3-5天内杀死所有细胞的浓度。 (二)转染细胞 1.第一天: 在60mm培养皿内种植细胞,细胞密度为能使第二天细胞融合能达到70%-80%的密度,CO2孵箱过夜培养。 2.第二天: 准备3ml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加入Polybrene使其终浓度为8μg/ml。将已经制备的病毒颗粒 0.5ml加至上述培养基,轻吹混匀。去除60mm培养皿内的旧的培养基,加入含病毒培养基。(Polybrene能够增加病毒感染的效率,然而,有时候Polybrene对细胞有毒性。这时,可以用ProtamineSulfate代替Polybrene) (三)筛选细胞 1.病毒感染后24小时,可以换用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 2.如果病毒对细胞有毒性,可以减少感染时间至4-6小时,然后换用新鲜培养基,24-48小时后换加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最好设立一个对照皿,不加病毒液,加入Ploybrene,观察Polybrene是否对细胞有毒性;如果Polybrene没有毒性,还可以加入puromycin,作为puromycin是否有效的对照。 3.以后每隔一天换用新鲜含puromycin的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以替换含大量死细胞的培养基。直到抗性群落能被识别出(一般是在筛选后10到12天)。 4.待抗性细胞长满以后,细胞转入10cm培养皿,同时,留一部分细胞在原来的60mm平皿内。

分析化学 第十二章 分析化学中的常用分离方法

第十二章 定量分析中的分离方法 (1~2学时) 在络合滴定一章中讨论过用掩蔽方法消除干扰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单用掩蔽的方法有时难以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此时,需要选用适当的分离方法使待测组分与干扰组分分离;对于微量或痕量组分的测定,常需要富集后才能测定。对于常量组分的分离和痕量组分的富集,总的要求是分离、富集要完全,即待测组分回收率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对于含量大于1%的常量组分,回收率应接近100%;对于痕量组分,回收率可在90~110%之间,在有的情况下,例如待测组分的含量太低时,回收率在80~120%之间亦属符合要求。 §12-1 沉淀分离法 沉淀分离法是利用反应使待测组分与干扰离子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沉淀分离方法有: 1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 使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如Fe(OH)3等]或含水氧化物(如SiO 2·H 2O 等)。常用的沉淀剂有NaOH 、氨水、ZnO 等。 ⑴ NaOH 溶液:通常用它可控制pH 值≥12,常用于两性金属离子和非两性金属离子的分离。 ⑵ 氨和氯化铵缓冲溶液:它可将pH 值控制在9左右,常用来沉淀不与NH 3形成络离子的许多种金属离子,亦可使许多两性金属离子沉淀成氢氧化物沉淀。 ⑶ 利用难溶化合物的悬浮液来控制pH 值:例如ZnO 悬浮液就是较常用的一种,ZnO 在水中 具有下列平衡:ZnO + H 2O Zn(OH)2 Zn 2+ + 2 OH - [Zn 2+][OH -]2 = Ksp [OH -]= ][2+Zn K sp 当加ZnO 悬浮液于酸性溶液中,ZnO 溶解而使[OH -]达一定值时,溶液pH 值就为一定的数 值。例如[Zn 2+]=0.l mol ·L -1时,[OH -]= 1 .0102.117-?=1.1×10-6 而当[Zn 2+]改变时,pH 值的改变极其缓慢。一般讲,利用ZnO 悬浮液,可把溶液的pH 值控制在5.5~6.5。其他如CaCO 3、MgO 等的悬浮液都可用以控制一定的pH 值。 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法的选择性较差。形成的沉淀多为是非晶形沉淀,共沉淀现象较为严重。为了改善沉淀性能,减少共沉淀现象,沉淀作用应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使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含水分较少,结构较紧密,体积较小,吸附杂质的机会减小。沉淀完毕后加入适量热水稀释,使吸附的杂质离开沉淀表面转入溶液,从而获得较纯的沉淀。如果让沉淀作用在尽量浓的溶液中进行,并

生物分离工程

(最好能有时间过过ppt) 生物分离工程第一章绪论 1.定义:生产粗原料的过程及其之后的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即下游加工过程; 2.下游加工过程: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包括目标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及成品化等 3.特点及其重要性:(1)发酵液或培养液是产物浓度很低的水溶液; (2)培养液是多组分的混合物;(3)生化产物的稳定性差——易引起产物失活;(4)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 4.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1)下游加工过程的一般流程;(2)初步纯化;(3)高度纯化与精制;(4)成品加工 5.分离效率的评价:目标产品的浓缩程度/分离纯化程度/回收率 6.提高回收率的方法:(1)提高每步回收率 ,(2)减少操作步骤;(3)开发新型高效的分离方法 第二章发酵液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首先要进行培养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才能进行后续操作: 对于胞外产物,可先将菌体或其他悬浮杂质去除,才能从澄清的滤液中提取代谢产物。 对于胞内产物,首先富集菌体,再进行细胞破碎和碎片分离,然后提取胞内产物。 1.发酵液的基本特性:发酵产物浓度较低,大多为1-10%; 悬浮物颗粒小,细胞的相对密度与培养液相似;固体粒子可压缩性大;液相粘度大,大多为非牛顿型流体,不易过滤;悬浮状态稳定:双电层、水化膜、布朗运动成分复杂,杂质较多。 2.预处理的目的:促进从悬浮液中分离固形物的速度,提高固液分离的效率:⑴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包括增大悬浮液中固体粒子的尺寸,降低液体黏度;⑵相对纯化,去除发酵液中的部分杂质(高价无机离子和杂蛋白质),以利于后续各步操作; ⑶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后处理的一相中(多数是液相)。 3.预处理手段:絮凝与凝聚处理过程就是将化学药剂预先投加到悬浮液中,改变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破坏其稳定性,使其聚集起来,增大体积以便固液分离。常用于菌体细小而且黏度大的发酵液的预处理中。其余手段:加热,调节pH。 凝聚:胶体粒子在中性盐促进下脱稳相互聚集成大粒子(1mm), 机理:1)中和粒子表面电荷; 2)消除双电层结构;3)破坏水化膜。 胶体双电层结构:发酵液中菌体表面带有负电荷,由于静电引力使溶液中反离子被吸附在其周围,在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正离子同时受到使它们均匀分布的热运动影响,具有离开胶粒表面的趋势。对带负电性菌体的发酵液,高价阳离子的存在,可压缩扩散层的厚度,促使ζ电位迅速降低,而且化合价越高,这种影响越显著。 电解质的凝聚能力可用凝聚价或凝聚值来表示,使胶粒发生凝聚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毫摩尔/升),称为凝聚价或凝聚值。Schulze-Hardy法则(叔采-哈代):反离子的价数越高,凝聚价越小,即凝聚能力越强。 絮凝:使用絮凝剂(天然和合成的大分子量聚电解质)将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10mm大小絮凝团的过程。絮凝剂主要起架桥作用。机理:架桥作用。 4.加热作用:发酵液预处理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加热能改善发酵液的操作特性。只适用于对热较稳定的液体。注意加热温度与时间,不影响产物活性和细胞的完整性。 5.影响发酵液固液分离的因素:1)发酵液中悬浮粒子的大小; 2)发酵液的黏度viscosity,粘度越大,固液分离越困难。 6.板框压滤机:其过滤推动力来自泵产生的液压或进料贮槽中的气压。1)广泛应用于培养基制备的过滤及霉菌、放线菌、酵母菌和细菌等多种发酵液的固液分离。适合于固体含量1-10%的悬浮液的分离。 2)板框式压滤机在过滤时,悬浮液由离心泵或齿轮泵经滤浆通道打人框内,滤液穿过滤框两侧滤布,沿相邻滤板沟槽流至滤液出口,固体则被截留于框内形成滤饼。滤饼充满滤框后停止过滤。 3)优点:过滤面积大,结构简单,价格低,动力消耗少,对不同过滤特性的发酵液适应性强。它最重要的特征是通过过滤介质时产生的压力降可以超过0.1MPa,这是真空过滤器无法达到的。 4)缺点:不能连续操作,设备笨重,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非过滤的辅助时间较长。 7.错流过滤原理:液体的流向和滤膜相切。在压力推动下,悬浮液以高速在管状滤膜的内壁作切向流动,利用流动的剪切作用将过滤介质表面的固体(滤饼)移走,而附着在滤膜上的滤饼很薄,因而能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不变的过滤速度。目前适用于小分子的分离。 特点:收率高(97-98%)、质量好、减少处理步聚、染菌罐也能进行处理、介质阻力大、不能得到干滤饼、需要大的膜面积。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

精心整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时,SL 培养基、MS 对乳酸菌无害。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 →挑选产生溶

钙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2.溴甲酚绿指示剂法: 培养基:MRS培养基(含溴甲酚绿酒精溶液) 筛选过程:同上,不同之处是稀释涂布后长出菌落,挑取使溴甲酚绿变色的菌落。 二.菌种的分离筛选 1.培养基: ★1.1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麦芽汁(10BX)1L预先灭菌碳酸钙5-10g/LPH自然(分离用) ★★1.2吐温 ★1.3 酵母膏(分离用) 1.4 1.5 MgSO 4 1.6 ★★1.7 蛋白胨 葡萄糖、琼 脂18.0g 酸钙, 1.8BCP 乳糖5.0g蛋白胨5.0g酵母膏3.0g0.5℅溴甲酚紫10ml自来水1000ml pH6.5-7.0(分离用) 1.9BCG牛乳营养琼脂:脱脂奶粉10g,溶于50ml水中,加入1.6℅溴甲酚绿酒 精溶液0.07ml,0.075Mpa20min。另取琼脂2.0g,溶于50ml水中,加酵母膏 1.0g溶解后调pH6.5-6.8,0.1Mpa20min.趁热在无菌操作下两者混合均匀, 倒平板,37℃培养24h,检查是否有杂菌。

细胞筛选个人整理

细胞筛选 一嘌呤霉素 (一)确定最优筛选浓度 当用于筛选特定细胞的嘌呤霉素合适浓度未知时,需进行滴定,或制定针对那种细胞的嘌呤霉素杀菌曲线。一般而言,嘌呤霉素浓度范围在2-10微克/毫升时是足以杀灭大多数未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1.培养待转染(而不是转染后)的细胞。(筛选的目的是杀灭未转染的细胞) 2.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在铺满培养器皿底部的70%~80%时),用新鲜无抗无血 清的培养基制成1.5×105个/ml的细胞悬液。 3.向96孔培养板中加细胞悬液,每孔100微升(使每孔细胞数在1.5×104个),然后 向每孔加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适量,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过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固定细胞密度下确定最佳G418药物筛选浓度。) 4.第二天用嘌呤霉素浓度分别为0,2,4,6,8,10微克/毫升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 溶液替换各孔中的旧的培养基。(每个浓度可用两个复孔,相当于每个浓度测定三次)。(注意:对于多数细胞种类而言,过量的嘌呤霉素能引起许多非必需的表型的反应。) 5.每日检查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每三天(即每隔两天)更换含嘌呤霉素的新鲜无 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一次。如细胞生长过快,可以缩短换液时间(每隔一天)。 6.在正常的实验操作规程时,一种细胞最优筛选浓度的确立时间随细胞的生长率和一

般生存时间而定,大概需3到14天。在所需时间之后,嘌呤霉素的导致所有细胞 死亡的最小浓度就是应该用于该细胞和该实验的浓度。最优浓度为在3-5天内杀死 所有细胞的浓度。 (二)转染细胞 1.第一天:在60mm培养皿内种植细胞,细胞密度为能使第二天细胞融合能达到 70%-80%的密度,CO2孵箱过夜培养。 2.第二天:准备3ml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加入Polybrene使其终浓度为8μg/ml。 将已经制备的病毒颗粒0.5ml加至上述培养基,轻吹混匀。去除60mm培养皿内的 旧的培养基,加入含病毒培养基。(Polybrene能够增加病毒感染的效率,然而, 有时候Polybrene对细胞有毒性。这时,可以用ProtamineSulfate代替Polybrene) (三)筛选细胞 1.病毒感染后24小时,可以换用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 2.如果病毒对细胞有毒性,可以减少感染时间至4-6小时,然后换用新鲜培养基, 24-48小时后换加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最好设立一个对照皿,不加病 毒液,加入Ploybrene,观察Polybrene是否对细胞有毒性;如果Polybrene没有 毒性,还可以加入puromycin,作为puromycin是否有效的对照。 3.以后每隔一天换用新鲜含puromycin的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以替换含大量死细 胞的培养基。直到抗性群落能被识别出(一般是在筛选后10到12天)。 4.待抗性细胞长满以后,细胞转入10cm培养皿,同时,留一部分细胞在原来的60mm 平皿内。

第十一章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第十一章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制作人:杨敏岚施忠斌§ 11-1概述 § 11-2沉淀分离法 § 11-3溶剂萃取分离法 § 11-4离子交换分离法 § 11-5液相色谱分离法 教学内容:回收率、分离因索、分配系数、分配比、萃取率、分离系数、交联度、交换容量、离了亲和力、比移值等含义;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液相色谱分离法 教学重点:分离效果的评价;纸色谱法 教学难点:分离机理 2

前处理 ■ ■ 取样f溶样f消除干扰 掩蔽 分离测定 原理 方法 亠计算 数据处理 结果 气液分离: 液液分离方法论文撰写「氢氧化物I NaOH、NH3 -沉淀分离I硫化物:H Q S 固相萃取I有机沉淀剂:H2C2O4,丁二酮肪 I离子交换分离/阳离子交换树脂 禺于交映分禺伽离子交换树脂 挥发和蒸憎克氏定氮法,CX预氧化T法螯 合物萃取 r萃取分离V离子缔合物萃取 I I三元络合物萃取 r支撑型液 J液膜分离-乳状液型液膜 生物膜 气固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 V其他分离方法:萃淋树脂、螯合树脂、浮选、色谱分离法分离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电泳分析法4

有机沉淀剂: 种类多?选择性好?晶形好?可灼烧除去? 6 § 11-1概述 液相色?分离法 评价分离效果的指标: 1、回收率(RQ R A ?;;"X100% R A 臺99.9% R^^95% A 分离前w 的质量 R 2. S R /A (分离因索):S R /A = 0X100% S B /A<0,1% S R /A V W-」% R A ' ------ AN+B (共沉淀分离与富集待测组分) 容易共沉淀?选择性不离:应?先沉淀微■组分. 设A ——待测组分。B 一共存组分 (直接测定A ) A: A-选择方法测定 分离 溶剂萃取分离法 离子交换分离法 分离后A 的质* 常*分析痕S 分析 § 11?2沉淀分离法 「无机沉淀剂 沉淀剂- 一、方法例: 有机沉淀剂 —BN+A (分离干扰组分〉 无机沉淀剂: B 沉淀分离方法

真菌的分离及常用培养基

真菌的分离及常用培养基 关键词:真菌抗生素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北纳创联北京标准物质网 医学真菌形态学观察是认识真菌的第一步,但仅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并不能直接鉴定为真菌,需要对疑似相关病变部位的标本进行采集及分离,然后在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一、病变部位标本的采集分离 通常采集疑似病变部位的皮肤附属物、分泌物、血液、痰液、脑脊液等体液,注意标本的新鲜度、无菌性、充足性,而且要对所采集标本进行正确消毒,杀死其中混有的杂菌。标本为脑脊液时,需进行离心,收集沉淀物进行培养,标本为血液时,需要先行增菌培养后再分离,这样可增加阳性率,未增菌培养的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阳性结果。 二、真菌培养常用的培养基 目前商品化的真菌培养基多为干燥脱水的形式,可以按照配制说明书进行配制,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后的装培养基的瓶盖须拧严,防止受潮,以各下次使用。 1.沙保弱培养基及含抗生素的沙保弱培养基沙保弱培养基是培养真菌最常用的培养基,绝大多数的真菌均可以在其上生长,沙保弱培养基还可以添加抗生素,从而抑制多数细菌和污染真菌的生长速度。含抗生素的沙保弱培养基多用于皮肤癣菌和绝大多数致病真菌的分离和培养,但值得注意的是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会抑制念珠菌属、隐球菌和少量丝状真菌的生长。 2.玉米粉(厚膜孢子)培养基多用于鉴别念珠菌属,培养基中的吐温可以促进白假丝酵母菌产生厚膜孢子,同时可以加入1%葡萄糖促进红色毛霉菌生长,并抑制须毛霉菌的生长。 3.土豆葡萄糖培养基土豆培养基中需将土豆切成小于1cm。的小块,常用于诱导真菌形成孢子或产生色素。 4.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是一类营养丰富的真菌培养基,人工配制过程较为烦琐,一般通过商品化的培养基按照说明书进行配制。BHI多用于室温培养致病真菌,也可用于35~37℃培养致病真菌的酵母相。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内容提要

2009级《生物分离工程》复习内容提要 第一章绪论:重点节:第二节、第三节 1、生物分离工程的一般流程Page4 2、生物分离纯化工艺过程的选择依据Page5 3、生物分离过程的特点Page6 第二章发酵液的预处理:重点节:第一节 1、发酵液的一般特性Page9 2、发酵液预处理的要求Page10-11 3、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Page11-16 4、凝集&絮凝Page11-12 5、转筒真空过滤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Page27-28 第三章细胞分离技术:重点节:第二节

1、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Page31 2、比较不同细胞破碎方法(机械法、化学法、物理法和酶溶法)的原理和优缺点Page34-39 3、比较珠磨法、高压匀浆法和超声波细胞破碎法的优缺点Page34-36 4、细胞破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选择破碎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自己总结) 5、蛋白质复性及其主要复性方法(稀释与透析、色谱、反胶束)Page41-45 第四章沉淀技术:重点节:第三节 1、盐析的原理Page51 2、K s和β分级盐析法Page52 3、什么是饱和度?盐析沉淀操作曲线的制作实验步骤Page54 4、盐析操作计算Page53-54 5、主要的沉淀方法(盐析、有机溶剂、等电点、变性沉淀等)及其优缺点比较Page27-28

第五章萃取技术:重点节:第二节(二)、第三节(二、三)、第四节(一、二、四)、第六节(一、二)、第八节(一、二、三、四) 1、萃取分配系数、相比、萃取分离系数Page65 2、单级萃取、多级逆流萃取、多级错流萃取理论收率和萃余率的计算Page67-70 3、物理萃取&化学萃取Page72-73 4、水相条件如何影响有机溶剂萃取过程Page73-74 5、有机溶剂萃取剂的选择原则Page74 6、解释双水相相图Page81 7、常用的双水相系统有哪些?Page80-81 8、什么是道南电位Page82,试述道南平衡理论在双水相萃取、纳滤膜分离机制和离子交换 树脂分离机制解释中的应用。(自己总结) 9、影响双水相分配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age83-84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方法 酵母菌多数为腐生,一般生长在含糖较高,偏酸的环境中,在通气条 件下,液体培养比霉菌快。菌落与细菌相似,较大而厚,多数不透明, 菌落光滑湿润粘稠,乳白色,少数干皱,边缘整齐,呈红色或粉红色, 圆形椭圆卵形,液体培养基生长会生成沉淀或菌膜。 含高糖浓度(45%),分离蜂蜜酵母,球拟酵母属等嗜高渗透压的酵母。 1.培养基: 1.1葡萄糖50g/L 尿素1g/L (NH4)2SO41g/L KH2PO4 2.5g/L Na2HPO40.5g/L MgSO41g/L FeSO4 0.1g/L 酵母膏 0.5g/L 孟加 拉红 0.03g/L PH4.5-5.0 (富集用) ★1.2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200g/L 葡萄糖(霉菌用 蔗糖)20g/L 乳酸5ml马铃薯去皮切片200g,加水煮沸30min,纱 布过滤,补足蒸馏水1L,PH自然。(去掉乳酸可用于酵母菌和霉菌培 养用)(富集用) ★1.3麦芽汁培养基:1:4水60-65℃水浴3-4小时,4-6层纱布过 滤,可加一个蛋清加水20mL调均生泡沫,倒入糖化液中,煮沸过滤, 10-15波林,氯霉素0.1g/L PH6.0-6.4 121℃ 20min (分离保存用)灭菌后加入300u/ml硫酸链霉素(集菌用) ★1.4虎红(孟加拉红)培养基:蛋白胨5.0g/L 葡萄糖10g/L KH2PO41.0g/L MgSO40.5g/L 孟加拉红0.033g/L 氯霉素0.1g/L 琼 脂15g/L PH自然

(分离纯化用) ★1.5 豆芽汁培养基:黄豆芽100g/L 葡萄糖50g/L PH自然。100g 黄豆芽,加水煮沸30min,纱布过滤,补足蒸馏水1L 1.6察氏培养基:主要培养霉菌观察形态用 蔗糖30g/L 硝酸钠3g/L 磷酸氢二钾1g/L 氯化钾0.5g/L 硫酸镁0.5g/L 硫酸亚铁0.01g/L 琼脂15-20g/L 121℃ 20min PH自然一般分离黄酒酵母酒精酵母使用曲汁培养基,啤酒酵母用酒花麦汁培养基,葡萄酒酵母用葡萄汁培养基。 2.集菌:研究酵母菌生态和某种基物或样品中的酵母菌区系,一般不进行集菌,以免改变其中不同种类数量间的对比,将样品制成菌悬液按常规法分离。若从样品中分离特定种类时先集菌。集菌发酵力强菌株,加酸性含糖的培养基,酸性豆汁,必要时注入高浓度的酒精(13-17%),霉菌在液体中形成菌丝体,酵母不形成菌丝,25-28℃2-3d,遇到菌丝体用接种环挑去烧掉,去掉上清液,取沉淀酵母一至两环移植另一液体培养基中,集菌连续两至三次才能完成,要配合镜检。 实例:将待分离的样品10g(ml)放入90ml无菌水或生理盐水/150ml 三角瓶(玻璃珠),摇床振荡20-30min,取上清液接种于酸性培养液(乳酸-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酸性麦芽汁或酸性豆芽汁)25-28℃2-3d,培养过程中若出现菌丝体跳出烧掉,集菌连续两至三次,培养液变成混浊,产生菌膜和沉淀物。镜检:美兰染液染色,活菌可还原美兰染液,菌体无色。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解答版)说课讲解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解答版)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 《绪论细胞分离》 1.在细胞分离中,细胞的密度ρS越大,细胞培养液的密度ρL越小,则细胞沉降速率越大。 2.表示离心机分离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是 C 。 A.离心沉降速度 B.转数 C.分离因数 D.离心力 3.过滤中推动力要克服的阻力有介质阻力和滤饼阻力,其中滤饼占主导作用。 4.简答:对微生物悬浮液的分离(过滤分离),为什么要缓慢增加操作压力? 5.判断并改错:在恒压过滤中,过滤速率会保持恒定。(×)改:不断下降。 6.简答:提高过滤效率的手段有哪些? 7.判断并改错:生长速率高的细胞比生长速率低的细胞更难破碎。(×)改:更易破碎。 8.简答:采用哪种方法破碎酵母能达到较高的破碎率? 9.简答:蛋白质复性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简答:常用的包含体分离和蛋白质复性的工艺路线之一。 11. B 可以提高总回收率。 A.增加操作步骤 B.减少操作步骤 C.缩短操作时间 D.降低每一步的收率 12.重力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不受 C 的作用。 A.重力 B.摩擦力 C.静电力 D.浮力 13.过滤的透过推动力是 D 。 A.渗透压 B.电位差 C.自由扩散 D.压力差 14.在错流过滤中,流动的剪切作用可以 B 。 A.减轻浓度极化,但增加凝胶层的厚度 B.减轻浓度极化,但降低凝胶层的厚度

C.加重浓度极化,但增加凝胶层的厚度 D.加重浓度极化,但降低凝胶层的厚度 15.目前认为包含体的形成是部分折叠的中间态之间 A 相互作用的结果。 A.疏水性 B.亲水性 C.氢键 D.静电 16.判断并改错:原料目标产物的浓度越高,所需的能耗越高,回收成本越大。(×)改:原料目标产物的浓度越低。 17.菌体和动植物细胞的重力沉降操作,采用 D 手段,可以提高沉降速度。 A.调整pH B.加热 C.降温 D.加盐或絮状剂 18.撞击破碎适用于 D 的回收。 A.蛋白质 B.核酸 C.细胞壁 D.细胞器 19.重力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受到重力,浮力,摩擦阻力的作用,当固体匀速下降时,三个力的关系重力=浮力+摩擦阻力。 20.为了提高最终产品的回收率:一是提高每一级的回收率,二是减少操作步骤。 21.评价一个分离过程效率的三个主要标准是:①浓缩程度②分离纯化程度③回收率。 22.区带离心包括差速区带离心和平衡区带离心。 23.差速区带离心的密度梯度中最大密度 B 待分离的目标产物的密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24.简答:管式和碟片式离心机各自的优缺点。 25.单从细胞直径的角度,细胞越小,所需的压力或剪切力越大,细胞越难破碎。 《沉淀》 1.防止蛋白质沉淀的屏障有蛋白质周围的水化层和双电层。

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熊 鹰,姜 邻,唐利民 (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6) 摘要:分别将两株蜜环菌Am01和Am09接种于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琼脂含量的斜面培养基上,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蜜环菌菌丝均在含“A”物质和牛肉膏浸提液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索最健壮,满管时间最短。在三种不同琼脂用量的培养基上,以每1000m L琼脂用量为15g菌丝菌索生长势最佳。在同一培养基质上蜜环菌Am09的长势和长速显著优于Am01。 关键词:蜜环菌;培养基;筛选 中图分类号:S646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04)05-0025-02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子实体、菌丝、菌索均可入药。而且菇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该菇是一种著名的食药兼用菌[1]。但蜜环菌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则始于天麻野生变家栽。天麻生长离不开蜜环菌,蜜环菌是天麻无性繁殖生长阶段的营养物质基础。因此,蜜环菌的纯培养研究一直以来方兴未艾,但是无论食、药用菌专著,还是专业期刊关于蜜环菌纯培养的母种培养基均报道为PDA或改良PDA。据笔者试验发现,蜜环菌在PDA或改良PDA 基质上虽能生长,但菌丝灰白,细弱,易于核化,菌索生长势差,一般需要15~20d才能长满9cm 长的斜面。因此,笔者进行了配方试验,以期寻找能使蜜环菌茁壮生长的母种适宜配方;同时在自然条件下,蜜环菌均生长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中,含水量要求较高,在同一配方条件下,由于凝固剂———琼脂用量不同,其培养基含水量也不一样,通过每1000m L中不同琼脂使用剂量,寻找适宜凝固剂用量;旨在确定蜜环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配方和琼脂使用剂量。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11 供试菌株:蜜环菌Am01和Am09均由本院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11112 不同培养基配方:①A(纯天然物质)浸提液培养基(每1000m L培养基含200g的A物质浸提液,另加5g牛肉豪,葡萄糖20g,琼脂20g)。 ②改良PDA培养基(每1000m L培养基分别含200 g马铃薯和50g麸皮的浸提液,另加葡萄糖20g,琼脂20g)。③马铃薯—松针培养基(每1000m L 培养基分别含200g马铃薯和50g松针的浸提液,另加葡萄糖20g,琼脂20g)。 11113 不同凝固剂用量:以培养基配方①为基础,分别将每1000m L培养基的凝固剂用量设为10g、15g和20g三种不同剂量。 112 试验方法: 11211 不同母种培养基的筛选:将蜜环菌Am01和Am09分别接种于上述三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斜面中部,在25℃下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状况,记录复活时间,长势,菌索萌发时间,菌索长势及菌索满管时间,每处理重复10次。 11212 不同凝固剂用量比较:将蜜环菌Am01和Am09分别接种于11113的3种不同琼脂用量的培养基斜面中部,在25℃下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菌丝复活状况,记录复活时间,长势,菌索萌发时间,菌索长势及菌索满管时间,每处理重复10次。2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菌株生长情况比较:图1为接种培养10 d后的Am01和Am09在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凝固剂使用量上菌丝的生长势图,编号3、4、5分别为培养基配方①、②和③,编号1、2、3、分别为琼脂每1000m L用量10g、15g、20g,左起单数并贴有标签的试管为培养基正面,双数与相邻左边试管为同一处理的培养基背面生长情况,从图1观察可以看出Am01在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凝固剂用量的培养基上无论菌丝还是菌索长势均不如Am09,因此就菌种培养而言,蜜环菌Am09是一个生长繁殖速度快,菌索分枝多而粗壮的菌株。212 不同培养基配方比较:Am01接种在配方①、②、③上菌丝复活的时间分别是4d、6d、5d,菌索萌生时间分别为6d、8d和8d;Am09接种在①、②、③上菌丝复活的时间分别是3d、5d和5 d,菌索萌发时间分别是5d、7d和6d。从菌索长势看,Am01和Am09有相似的趋势,在配方①上菌丝色泽更白,不易核化,菌索更粗壮,分枝也更茂盛;在配方②上菌丝纤细,颜色灰白,易于核化,菌索粗壮但分枝极少,而且菌索穿透培养基质伸展速率比配方①慢得多,一般而言,从菌索开始 收稿日期:2003-12-1552 第23卷 第5期 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酵母表达培养基介绍

毕赤酵母表达的培养基配制[5] 2.1 LB(Luria-Bertani)培养基: Trypton l% Y east Extract 0.5% NaCl l% PH 7.0 制作平板时加入2%琼脂粉。121℃高压灭菌20min。可于室温保存。用于培养pPICZαA原核宿主菌TOP10F’时可加入Zeocin 25ug / ml。 2.2 LLB(Low Salt LB)培养基: Trypton l% Y east Extract 0.5% NaCl 0.5% PH 7.0 制作平板时加入2%琼脂粉。121℃高压灭菌20min。可于室温保存数月。用于培养pPICZαA 原核宿主菌TOP10F’时,加入Zeocin 25ug / ml,可以4℃条件下保存1~2周。 2.3 YPD (又称YEPD) Y 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Y 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酵母浸出粉/胰蛋白胨/右旋葡萄糖培养基) Trypton 2% dextrose (glucose) 2% +agar 2% +Zeocin 100 μg/ml 液体YPD培养基可常温保存;琼脂YPD平板在4℃可保存几个月。加入Zeocin 100ug / ml,成为YPDZ培养基,可以4℃条件下保存1~2周。 2.4 YPDS + Zeocin 培养基(Y east Extract Peptone Dextrose Medium): yeast extract 1% peptone 2% dextrose (glucose) 2% sorbitol (山梨醇)1 M +agar 2% + Zeocin 100 μg/ml 不管是液体YPDS培养基,还是YPDS + Zeocin 培养基,都必须存放4℃条件下,有效期1~2周。 2.5 MGY Minimal Glycerol Medium (最小甘油培养基) (34%YNB;1%甘油;4*10-5%生物素)。将800ml灭菌水、100ml的10*YNB母液、2ml 的500*B母液和100ml的10*GY母液混匀即可,4℃保存,保存期为2个月。 2.6 MGYH Minimal Glycerol Medium + Histidine (最小甘油培养基+ 0.004%组氨酸) 在1000ml的MGY培养基中加入10ml的100*H母液混匀,4℃保存,保存期为2个月。2.7 RD Regeneration Dextrose Medium (葡萄糖再生培养基) (含有:1mol/L的山梨醇;2%葡萄糖;1.34%YNB;4*10-5%生物素;0.005%氨基酸) 1. 将186g的山梨醇定容至700ml,高压灭菌;

生物分离工程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答案 【篇一:生物分离工程答案卷】 -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 生物本科函授《生物分离工程》考试试卷 命题人:沈洁审核人: 二、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hplc是哪种色谱的简称(c)。 a.离子交换色谱 b.气相色谱 c.高效液相色谱 d.凝胶色谱 2.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 c )。 a.凝胶过滤 b.离 子交换层析 c.亲和层析 d.纸层析 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b )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 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 质溶液ph到等电点 4.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 b ) 高压匀浆法 b.超声破碎法 c.高速珠磨法 d.高压挤压法 5.基因工 程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细胞收集常采用的方法( c ) a.盐析 b. 超声波 c.膜过滤 d.层析 6.氨基酸的结晶纯化是根据氨基酸的( a )性质。 a.溶解度和等 电点 b.分子量 c.酸碱性 d.生产方式 7.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4.64,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 质溶液通电,清蛋白质分子向(a) a.正极移动; b.负极移动; c.不移动; d.不确定。 8.凝胶色谱分离 的依据是( b )。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 的亲和力不同 9.用来提取产物的溶剂称( c )。 a.料液 b.萃取 液 c.萃取剂 d.萃余液。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凝聚:在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 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2.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 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留下,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3.萃取过程: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包括目的产物)溶解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4.反渗析:当外加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水将从溶液一侧向纯水一侧 移动,此种渗透称之为反渗透。

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

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 在细菌学诊断中,分离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分离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在含多种细菌的病料或培养物中挑选出某种细菌。在分离培养时应注意:选择适合于所分离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温度、气体条件等。同时应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并做好标记。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 (2)掌握厌氧菌培养的原理及其方法。 [实验材料] 菌种:大肠杆菌斜面、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肉汤等。 器械:剪刀、记号笔(以上小组共用)。 培养基:普通肉汤和普通琼脂斜面、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平板、酒精灯、接种环(以上每人一套)。 [需氧性细菌分离培养法] 1.划线分离培养法此法为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培养的方法甚多,可按各人的习惯选择应用,其目的都是达到使被检材料适当的稀释,以求获得独立单在的菌落,防止发育成菌苔,以致不易鉴别其菌落性状。划线培养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左手持皿,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及 中指将皿盖揭开呈20。左右的角度(角度愈小愈好,以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皿中将培养基污染)。 (2)右手持接种环,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肉汤中取少许材料涂布于培养基边缘,然后将接种环上多余的材料在火焰中烧毁,待接种环冷却后,再与所涂材料的地方轻轻接触,开始划线,方法如图(5-l)。 (3)划线前先将接种环稍稍弯曲,这样易和平皿内琼脂面平行,不致划破培养基。 (4)划线中不宜过多地重复旧线,以免形成菌苔。 (5)接种完毕,在皿底上作好菌名、日期和接种者等标记,平皿倒扣,置37℃培养。 2.纯培养的获得与移植法将划线分离培养37℃24h的平板从温箱取出,挑取单个菌落,经染色镜检,证明不含杂菌,此时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移植于琼脂斜面培养,得到的培养物,即为纯培养物,再作其他各项试验检查和致病性试验等。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微生物筛选培养基

用途:用于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成分(g/L) 蛋白胨 5.0 葡萄糖 10.0 磷酸二氢钾 1.0 硫酸镁 0.5 琼脂 20.0 孟加拉红 0.033 氯霉素 0.1 用法 称取本品 36.6g,加热溶解于 1000ml 纯化水中,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备用。 蒙金娜基础培养基:葡萄糖10g,(NH4)2SO4 0.5g,NaCl 3g, KCl 0.3g,FeSO4 7H2O 0.03g,MnSO4 H2O 0.03g,MgSO4 7H2O 0.3g,CaCO3 5g,酵母膏0.4g,蒸馏水1000ml,pH7.0~7.5。灭菌前分装为10×100ml小瓶,每组1瓶。 1. 无机磷培养基 100ml的蒙金娜基础培养基加入1g磷矿粉(或磷酸钙2g作为无机磷源)和2g琼脂粉,包装,灭菌。 2. 有机磷培养基 100ml的蒙金娜基础培养基加入2g琼脂粉,包装,灭菌。 用酒精擦净新鲜鸡蛋外壳,用解剖刀切破鸡蛋两端,流去蛋清后将蛋黄流入已灭菌的锥形瓶中,约加入等量的无菌水,摇匀。 待灭菌后的蒙金娜基础培养基冷却至50℃后,立即加入卵黄液,每100ml 的蒙金娜基础培养基加卵黄稀释液1ml作为有机磷源,混匀后分装于培养皿内凝成平板。 溶磷圈直径(D)和菌落生长直径(d)的比值(D/d)是表征解磷菌相对解磷能力的一个指标。

用途 用于利用硅酸盐的微生物的分离培养。 成分(g/L) 蛋白胨10.0g 酵母浸粉 2.0g 胰酪蛋白胨10.0g 氯化钠 5.0g 葡萄糖 1.0g 亚硫酸氢钠 0.1g 琼脂15.0g PH值7.0±0.2 蔗糖5g,Na2HPO4 2g,MgSO4 ·7H2O 0.5g,FeCl3 0.005g,CaCO3 0.1g,铝土矿0.5g,琼脂l0~20g,水1000ml,pH 70~7.5 查了几篇国内的文章基本都是这样,只是铝土矿这里有点变化,有用高岭土的,也有用石骨子粉的,看你自己的需要和条件了。 解磷细菌培养基 用途:用于利用无机磷细菌的分离培养。 成分(g/L) 葡萄糖 10.0 硫酸铵0.5 氯化钠0.3 硫酸镁0.3 硫酸锰 0.03 硫酸钾0.3 硫酸亚铁 0.03 磷酸钙 5.0 琼脂 15.0 pH值7.0-7.5 用法 称取本品 31.4g ,加热溶解于1000ml 蒸馏水中,分装,116℃高压灭菌30 分钟,备用。 有机磷细菌培养基 用途:用于测定磷细菌肥料中磷细菌解有机磷效能。 成分(g/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