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年护理学急危重症学

2013年护理学急危重症学

2013年护理学急危重症学
2013年护理学急危重症学

1/ 急危重症护理学

【名解】

1、院前急救

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急危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2、急诊分诊

是指对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使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亦称分流。

3、创伤

广义的创伤,也称为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某些物理性(如机械性、高热、电击等)、化学性(如强酸、强碱、农药及毒剂等)或生物性(虫、蛇、犬等动物咬蛰)致伤因素作用后所出现的组织结构的破坏和(或)功能障碍。4、多发性创伤

简称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器官受到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或并发创伤性休克。

5、多处伤

是指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发生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创伤,如一个肢体有两处以上的骨折,一个脏器有两处以上的裂伤。

6、复合伤

是指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7、联合伤

是指创伤造成膈肌破裂,既有胸部伤又有腹部伤,又称胸腹联合伤。

8、中暑

是指在属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9、淹溺

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它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和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危机状态。(湿性淹溺和干性淹溺)

10、电击伤

俗称触电,是指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搏呼吸骤停。

11、急性中毒

是指有毒的化学物质短时间内或一次超量进入人体而造成组织、器官器质性或功能损害。

1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

是指机体在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因素打击下24小时后同时或序贯出现出现2个或2个以上与原发病损有或无直接关系的系统或器官的可

逆性功能障碍。

14、连续性血液净化(CBP)

也称为连续性肾脏代替疗法(CRRT),是指用净化装置通过体外循环的方法,连续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异常血浆成分以及蓄积在体内的药物或毒物,以纠正体内环境紊乱的一组治疗技术。

【精小内容】

1、我国院前急救主要模式:独立型、指挥型、院前型、依托型

2、急诊科建设方案规定

(1)急诊留观室和急诊病房护士与病床之比为0.5:1

(2)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护士与病床之比为2.5~3:1

(3)急诊患者与护士比例为10:1

(4)科护士长1~2名,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及护士若干名

3、ICU人员编制

(1)ICU病房医生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1以上

(2)ICU病房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5~3:1以上

4、检伤分类的目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尽可能多得伤员活的最佳的治疗效

5、检伤分类可以分为急救伤员分类、ICU伤病员分类、大规模伤员分类、突发

事故伤员分类、长长伤员分类

6、检伤分类的标志

(1)红色,代表危重伤

(2)黄色,代表中重伤

(3)绿(或蓝)色,代表轻伤

(4)黑色,代表致命伤

7、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

(1)三级分类:危急、紧急、非紧急

(2)四级分类:危急、紧急、次紧急、非紧急

(3)五级分类:危殆、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

8、分诊程序应及时而简洁,一般在3~5分钟内完成

9、SAMPLE,用于询问病史

PQRST,用于疼痛评估

10、SOAPIE

S,为主观数据评估,应简单

O,客观数据评估,快速重点体检

A,为数据分析,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P,护理计划

I,实施分诊时所提供的护理,包括诊断形检查、现场救治措施、或启动感染控制措施

E,评价或再评估

11、初级评估内容: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神智状况、暴露患者

/环境控制

12、次级评估重点评估内容:精神;脑;眼、耳、鼻、喉;心脏;胸、肺;胃、

肠;泌尿系统;生殖系统;骨骼与肌肉

13、心搏骤停可以由以下4种心律失常引起: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简

称无脉性室速)、无脉性电活动和停搏

14、导致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因素

(心源性原因)冠心病是造成心搏骤停的最主要病因,约占80%,75&有急性心肌梗死

(非心源性原因)

(1)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

(2)严重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3)突发意外事件

(4)其他

15、判断心搏骤停时,出现较早而且最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丧失半大动脉搏动

消失。成人通常检查颈动脉,或股动脉,儿童可检查肱动脉

16、心肺复苏基本程序是C、B、A,分别是指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17、心肺复苏的循环支持

(1)判断大动脉搏动,时间不超过10秒

(2)胸外按压,可产生60~80mmHg的收缩期动脉峰压,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胸骨下陷至少5cm,尽量减少胸外按压间断,或尽可能将中断控

制在10秒钟以内,按压与同期之比为30:2

8岁以下儿童按压深度达胸廓前后径1/3,婴儿大约4cm,儿童大约5cm,双人心肺复苏是,儿童和婴儿的按压通气比例为15:2

18、人工通气方法:球囊-面罩通气法(单人操作,EC手法),机械通气

19、创伤死亡的3个高峰时:

(1)第一死亡高峰为伤后数分钟内

(2)第二死亡高峰在伤后6~8小时内

(3)第三死亡高峰在伤后数天至数周

20、伤后1小时是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的“黄金时间”。

21、创伤救治链包括:

(1)早期到达基础生命支持

(2)早期高级创伤生命支持

(3)早期确定性治疗

(4)早期康复治疗

22、建立通畅的气道和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是救治创伤患者时一项重中之重

的任务,也有助于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和预防高碳血症

23、初级评估:

(1)首阶段评估:①A:气道②B:呼吸③C:循环④D:能力丧失

⑤E:暴露

(2)次阶段评估:①F:跟进②G:关怀措施③H:病史④I:检查

24、重度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25、缺氧时间和程度是决定淹溺预后最重要的因素

26、淹溺的护理措施

对淡水淹溺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对海水淹溺者出现血液浓缩症状的应及时按医嘱输入5%葡萄糖和血浆液体等,切忌输

入生理盐水。

27、心室颤动是低电压电击后常见的表现

28、电击伤救治原则:迅速脱离电源,分秒必争地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及心电监

29、毒物吸收后在肝脏代谢,体内毒物主要经肾脏排出

30、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看一下】

(1)皮肤黏膜:

①皮肤在硫酸灼伤后呈黑色,硝酸灼伤后呈黄色,盐酸灼伤后呈棕色,

过氧乙酸灼伤后呈无色等;

②樱桃红色:见于一氧化碳、氯化物中毒

③大汗:潮湿:常见于有机磷中毒。

(2)眼:①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中毒等

②瞳孔扩大:见于阿托品等

(3)呼吸系统:①乙醇中毒呼出气体有酒味

②有机磷杀虫药有大蒜味

③氰化物有苦杏仁味

(4)消化系统:呕吐物的颜色和气味:如高锰酸钾呈红或紫色,有机磷中毒有大蒜味等。

31、口咽通气管,主体包括翼缘、牙垫、咽弯曲三部分,通气管选择,宁长勿短,

宁大勿小

32、环甲膜,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之间正中可触及的一凹陷

33、环甲膜穿刺的穿刺针留置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34、悬雍垂,为声门暴露的第一个标志,会厌的边缘为声门暴露的第二个标志

35、气管切开操作步骤,暴露气管:子甲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窝处,沿颈正中线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口长度月4~5cm)

气管切开:用刀剑挑开第2、3或3、4气管环,不得低

于第五气管环

36、球囊面罩通气术,适宜通气量大约400~600ml,如果没有脉搏,选择30:2的比例进行按压通气

37、除颤放置电极方法:

(1)前-侧位:一个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锁骨下或2~3肋间(心底部)。另一个电极板放在左乳头下方或左腋前线内第5肋间(心尖部)

(2)前-后位:一个电极板在左侧心前区标准位置,而另一个电极板位置于左 /右背部肩胛下区

38、除颤电极板应该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应超过 10cm

39、动脉穿刺留置针,置管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天,预防导管源性感染啊

40、深静脉穿刺留置管术,置管,一般插入深度不超过12~15cm,必须使导丝能

伸出导管尾端

41、短期留置导管每2天更换一次纱布,或一周更换一次透明敷料

42、深静脉穿刺置管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血肿,感染,血管损伤,血气胸,

血栓与栓塞,导管放置期间应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可疑征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43、正常成人血量占体重7%~8%

44、伤口包扎注意事项,包扎芳香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以昂住静脉血液回流,

包扎四肢时,应将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绷带固定是的结应放在肢体外侧面,严禁在伤口上,骨隆突出处或抑郁受压的部位打结

45、呼吸机高压报警限,10cmH20

46、呼吸机每工作1000小时,应由工程师进行保养及检修,建立保养和维修档

【简答】

1、急诊分诊作用

(1)安排就诊顺序

(2)患者登记

(3)治疗作用

(4)建立公共关系

(5)统计治疗的收集与分析

2、常规分诊还应注意

(1)在初次评估中,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须立即送往抢救室抢救,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的原则

(2)不是每一名患者都必须经过分诊处,才可以进入抢救室

(3)保证分诊正确,定期评价急诊分诊系统,合理利用急诊科资源

(4)如有分诊错误,应按首诊负责制处理

(5)遇成批伤员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及有关部门,同时按照所在的医疗单位规定进行快速检伤、分类、分流处理

(6)遇患有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按规定将其安排到隔离室就诊

(7)遇身份不明的患者,应先予以分诊处理,同时按照所在医疗单位规定进行登记、报告,并做好保护工作

3、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或全身短暂性抽搐

(2)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3)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性呼吸,随后呼吸停止

(4)面色苍白或发绀

(5)瞳孔散大,固定

4、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五个环节

(1)立即尸蹩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

5、目前生产的AED和除颤仪

几乎都是双向波除颤仪,使用直线双向波形除颤仪首次除颤能量为120J,使用双向波形除颤仪时能量为150~200J,如不清楚厂家提供的出产能量范围,则可选择200J,后续出产能量相同或选择更高能量。使用单向波除颤仪时,出产能量为360J,婴儿与儿童除颤理想能量目前仍不清楚,单人位合理的除

颤能量是2~4J/kg,收集量可考虑2J/kg,后续点击能量为4J/kg或者更高级别的能量,但不能超过10J/kg或成人剂量

6、心肺复苏效果的判断:

(1)瞳孔:可见瞳孔由散大开始回缩

(2)面色及口唇:可见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3)颈动脉搏动: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

(4)神志: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

(5)自主呼吸出现:自主呼吸的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

7、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1)伤情重且变化快、死亡率高

(2)休克发生率高

(3)低血氧症发生率高

(4)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

(5)感染发生率高

(6)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高

(7)伤情复杂,处理矛盾多,治疗困难

(8)并发症发生率高

8、VIPCO抢救程序

(1)V: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和充分给氧

(2)I: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保证输液、输血,扩充血容量等,抗休克治疗

(3)P:监测心电和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休克

(4)C:控制出血

(5)O:急诊手术治疗

9、多发伤的护理措施(现场救护)

现场救护原则是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1)尽快脱离危险环境;

(2)现场心肺复苏(CPR);

(3)解除呼吸道梗阻;

(4)处理活动性出血;

(5)处理创伤性血气胸;

(6)保存好离断肢体;

(7)伤口处理;

(8)抗休克

(9)现场观察

10、中暑降温时应注意的事项:

(1)冰袋放置位置准确,注意及时更换,尽量避免同一部位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冰(冷)水,酒精擦浴时,擦拭应顺着动脉走行方向进行,大动脉处应当适当延长时间,以提高降温效果。禁擦拭胸部、腹部及阴囊处

(2)冰(冷)水擦拭和冰(冷)水浴者,在降温过程中,必须用力按摩患者四肢及躯干,以防周围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流瘀滞

(3)老年人,新生儿,昏迷,休克,心力衰竭,体弱或伴心血管基础疾病者,不能耐受4℃冰浴,应禁用

(4)应用冰帽,冰槽行头部降温时,应及时放水和添加冰块

11、电击伤现场救护

(1)迅速脱离电源 1)切断电源

2)挑开电线

3)拉开触电者

4)切断电线

(2)防止感染

(3)轻型触电者

(4)重型触电者

12、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1)迅速脱离有毒环境

2)维持基本生命体征

(2)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1)吸入性中毒的急救

2)接触性中毒的急救,清洗时切忌用热水

3)食入性中毒的急救:常用催吐、洗胃(服毒后6小时效果最好)、导泻(硫酸钠,硫酸镁)、灌肠(口服中毒超过6个小时),使用吸

附剂等方法清除。

(3)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1)利尿

2)供氧(CO中毒时,高压氧治疗的特效法) 3)血液净化

(4)特效解毒剂的应用

(5)对症治疗

13、异物阻塞呼吸道的判断

(1)意识清楚者,进食时,突然强力咳嗽,呼吸困难,或者无法说话和咳嗽,出现痛苦表情和用手掐住自己的颈部,以示痛苦和求救者(2)亲眼目睹异物被吸入者

(3)昏迷患者在开放气道后,仍无法进行有效通气

窒息痛苦样表情(手掐咽喉部“V形”手势),此即Heimlich征象

14、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

(1)部位准确

(2)压力适当

(3)下加衬垫

(4)控制时间

(5)定时放松

(6)标记明显

(7)做好松解准备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 授课对象:三年制专科护理学专业 学时:12学时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学习对护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对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能力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监护能力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护生通过学习应具备以下能力: 1. 能在现场对病员进行正确评估、分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气管异物者进行紧急处理;对心搏骤停患者能马上开放气道实行现场心肺复苏;对创伤患者能进行创伤评分、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对溺水、触电和毒蛇咬伤患者实施正确的急救复苏措施等。 2. 能在急诊室对不同病人进行正确接诊和分诊,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取正确护理措施:对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者能使用口咽通气导管开放气道、简易呼吸皮囊人工呼吸、配合气管插管和体外除颤、正确使用人工呼吸机。 3.能进行常用急救监护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管理,进行急诊室护理质量的管理。 4.能对复苏后患者(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正确护理和监护。 态度目标 1.学生有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2.学生在面对急危重症病例或情境时能沉着应对、冷静思考 3.学生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二、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三、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急危重症护理学》,谭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7月,第二版。 (二)参考书: 1.《急救护理学》,胡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2.《急救护理技术实训教程》,马志华主编,华中科技大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四、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课堂讲解、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采用提问、讨论、案例、情景模拟等多种方法。条件要求: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100分制;考试成绩(期末开卷笔试)占50%,实验成绩占30%(实验考试成绩占实验成绩的80%,实验报告单成绩占实验成绩的20%),平时成绩占20%。 制订:护理学系教研室:护理学教研室 执笔人:李蓓蓓审订人:李茹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自己整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院外急救:pre-hospital emergemcy medical care)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包括院前救护、院内急诊科救治、危重症监护(ICU)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完整体系。 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 是应用现代危重病医学理论,集具有抢救危重病人经验的专业人员和现代化的监测与治疗仪器为一体,加强对危重病人的集中治疗、监测及护理,以取得最为有效的救治效果的一种特殊场所。 床位设置一般综合性医院综合ICU床位数量占全院总床位的2%~8%,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ICU每张床位占地面积15~ 18平方米,室温保持在22.5~25.50C,湿度以55%~65%为宜 人员编制医生:床位为0.8~1:1 护士:床位为 2.5~3:1 ICU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以质量为第一的原则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院外急救:广义: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 狭义: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区别:有否公众参与 猝死--最佳抢救时间4min 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1h 特点: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灵活性 院外急救的原则:先排险后施救 先重伤后轻伤先施救后运送急救与呼救并重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紧密衔接、前后一致验伤与颜色标记卡:绿色标记卡—轻伤员 意识清楚,多处软组织损伤,无需特殊治疗; 黄色标记卡—重伤员 需手术治疗,但可拖延一段时间; 红色标记卡—危重伤员 因窒息、心搏呼吸骤停、大出血及休克等造成伤员有生命危险,需立即行紧急抢救性手术以控制大出血和改善通气者 黑色标记卡—死亡 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广州模式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模式深圳模式香港模式 电击除颤的时机——尽早除颤原则 ●室颤、无脉性室速应迅速除颤 除颤位置: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另一个在左乳头外侧即左腋前线第五肋间 能量选择: 单相波非同步,直接360J

【优质文档】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急救护理学 1、市区急救的反应时间是15分钟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 网络。 组成: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救护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作用:既适合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3、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 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 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 的救护。 4、急诊护理工作的具体目标及措施:(选择)P18 (1)、稳定急诊护理专业队伍 (2)、提高分诊准确率 (3)、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4)、完善急救备用物资管理机制 (5)、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6)、提高急诊患者的住院率 (7)、规范护理文书

(8)、保证互换沟通通畅 5、ICU的人员编制:床位:医生人数=1:0.8以上 床位:护士人数=1:2.5-3以上 ICU 收治对象: (1)、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心肺复苏后需要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 (3)、严重的多发伤、复合伤 (4)、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疾病症,如中毒、溺水、触电、虫 蛇咬伤和中暑患者 (5)、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 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各种术后重症患者或年龄较大,术后有可能发生意外的 高危患者 (7)、严重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失衡者 (8)、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分 泌危象患者 (9)、各种原因大出血、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各系统器官 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 (10)、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者 6、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性增加 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病中复杂 各种进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

人卫版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四版课程总结教学文案

急危重症 一:ICU的设置与管理: 1:三集中:病情多变、危重患者;众多先进仪器;最新理论技术 2:设置:床护比:1:2.5~3 床位占总床2%~8%,使用率75% 辅助区:医疗区=1.5:1 3收治原则:可能从监护中恢复的患者;(精神病、慢性病、终末期患者都不要) 4转出指征:已纠正;转为慢性病;没救了 第十章:环境及理化损伤: 1中暑: 高温、高湿、无风环境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热适应下降过量热蓄积热指数>41,易发生(温度湿度计算) ●先兆中暑:头晕胸闷,大汗 ●轻症中暑: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重症:热痉挛:(低钠、低氯)腓肠肌痉挛 热衰竭:(血容量不足为主) 热射病:(中暑高热)谵妄、休克、DIC 脱离高温、降温、补液、对症。密切监测循环呼吸 2淹溺: 第十一章:急性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健康人经口摄入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后而引起的以急性感染或中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 ?不包括因摄入食物而感染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等食源性疾病,以及摄入非可食状态(如未成熟水果)食物和因暴饮暴食所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等。

?原因:食物被污染;污染菌繁殖;未彻底加热 ?特点:潜伏期短;与食物相关;胃肠症状为主;无直接传染 2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蒜臭味、难溶于水、碱性失效(除甲拌磷、三硫磷、敌百虫)由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摄入肝脏氧化后毒性增强、水解后毒性降低 ●M样症状: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记水压)用阿托品对抗 ●N样症状:烟碱受体持续刺激(肌纤维颤动、呼吸肌麻痹)用解磷定 ●辅查全血胆碱酯酶活力(CHE)<70%即有意义 处理:防自身中毒、清水洗胃、清理全身、解毒药使用、对症 ●阿托品化:瞳孔扩大、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心率增快 ●阿托品中毒症状要严重 病情观察: ●反跳:毒物未清除干净; ●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后期未复能); ●中间型综合征:肌无力 3一氧化碳中毒:240*3600的压制 ●轻度:COhb:10%~20%:头痛四肢无力 ●中度:COhb:30%~40%:口唇粘膜樱桃红 ●重度:COhb:40%~60%:去大脑皮质状态 高压氧(长期)、亚低温治疗 4急性酒精中毒: ●兴奋期:血乙醇浓度>50mg/dl:欣快、呼气酒味 ●共济失调期:血乙醇浓度>150mg/dl:醉酒 ●昏迷期:血乙醇浓度>250mg/dl:昏迷 注意事项: ●酒精半衰期6h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重点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23个专业学科。 在我国,急诊医学1983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医院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 EMSS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组织结构严密、行动迅速并能实施有效救治的医疗组织来提供快速、合理、及时的处理,将患者安全地转送到医院,使其在医院内进一步得到更有效的救治。 院前急救的任务:①为院外呼救的患者提供院前急救②突发公共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③执行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④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⑤通信网络中的枢纽任务。美-英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患者运往医院治疗,而法-德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医院带到患者身边。 我国的院前急救模式,可归纳为独立型(中心大城市:沈阳、北京)、指挥型(广东省为主的南方城市: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成都)、院前型(中心大城市和部分经济较好的中等城市:上海、杭州、北京)、依托型(大部分中小城市和绝大多数市县级城市:重庆、海南)、附属消防型(香港城市:香港)等模式。 医院急诊科的主要任务:①急诊医疗②急救医疗③教学培训④科研⑤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护任务 急诊科仪器设备及药品: ①仪器设备:心电图机、心脏起搏/除颤仪、心肺复苏机、简易呼吸气囊、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负压吸引器( 或中心负压吸引)、给氧设备、洗胃机。三级综合医院还应配备便携式超声仪和床旁X线机。有需要的医院还可配备血液净化设备和床边快速检验设备。 ②急救器械:一般急救搬动、转运器械和各种基本手术器械。 ③抢救室急救药品:心肺复苏药物、呼吸兴奋药、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及脱水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镇静药;止痛、解热药;止血药;常见中毒的解毒药、平喘药、纠正水电质酸碱平衡失衡药、各种静脉补液液体、局部麻醉药、激素类药物等。 急救绿色通道: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在分诊、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救服务。 CVP(中心静脉压):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指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压力,反映右心收缩前负荷。 成人进行非隧道式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锁骨下静脉。 我国ICU的运行模式包括:①专科ICU②综合ICU④部分综合ICU。 ICU的人员编制: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2.5~3:1。 ICU的病室设置:室温控制在24±1.5℃左右,湿度控制在55%~65%。 慢性消耗性疾病及肿瘤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加强监测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灾难:一个对社区或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包括人员、物资、经济或环境的损失和影响、这些影响超过了受灾社区或社会应用本身资源应对的能力。 灾难的分类: (一)按发生原因 (1) 自然灾害相关灾难

第四版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章第三章试题教学文案

2018年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二第三章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分,每题1分,共70分) 1.1936年,()最早建立EMSS A.日本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E.英国 2.为保证EMSS,护士应围绕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A.紧急救援 B.危重症救护 C.现场急救 D.医院抢救 E.灾害救援 3.哪项不是各种抢救药品、物品的“四定”() A.定数量 B.定地点 C.定人管理 D.定期检查 E.定期消毒 4.急诊患者的病情分为“四级”,Ⅱ级是指() A.濒危患者 B.急症患者 C.危重患者 D.非急症患者 E.轻症患者 5.急诊特殊患者应建立使用()作为身份识别的标示制度 A.床号 B.姓名 C.住院号 D.腕带 E.门诊ID号 6.ICU的布局设置中医师:床位数为() A.0.9:1以上 B.0.8:1以上 C.0.7:1以上 D.1:1以上 E.0.6:1以上 7.ICU的布局设置中护士:床位数为() A.(3~3.5):1以上 B.(1.5~2):1以上 C.(2~3):1以上 D.(2.3~3):1以上 E.(2.5~3):1以上 8.ICU的转出指征() A.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未纠正 B.病情处于急性状态 C.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等内分泌危象 D.患者不能从继续加强监护治疗中获益 E.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 9.多学科团队合作(MDT)由()以上相关学科,相对固定的专家组成工作团队,针对某一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时、定址的会议,提出科学,合理意见的临床诊治模式。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E.五个 10.下列哪项不是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A.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B.优化急诊工作流程 C.实行分级分区就诊 D.加强人员管理 E.定期评价与反馈 11.下列哪项不是ICU收治对象() A.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患者 B.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 C.脏器移植术后病情稳定者 D.严重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等内分泌危象者 E.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2、熟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教学内容: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1、院前急救 2、急诊科抢救 3、危重病抢救 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5、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人才培训和科学研究工作 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教学目标: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任务、管理。 教学内容: 一、建立、健全急救组织,形成急救网 二、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 第二章院外急救 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 院外急式;救服务体系设置与管理。 教学内容: 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二、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三、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四、院外急救服务体系设置与管理

第二节院外急救护理 教学目标:掌握院外急救中的评估和救护要点。 教学内容: 一、现场评估与呼救 1、现场评估:意识、气道、呼吸、循环。 2、紧急呼救 二、现场救护 1、体位 2、检伤:头部体征、颈部体征、脊柱体征、胸部体征、腹部体征、骨盆体征、四肢体 征 3、分类 4、现场救护要点 5、分流 三、转运与途中监护 1、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 2、转运中的监测与护理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 教学目标: 了解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人员组成与工作制度;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和工作流程; 仪器设备维护。 第一节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一、急诊科的任务 二、急诊科设置 第二节急诊科人员与工作制度 一、人员组成 二、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急诊科的工作制度 第三节急诊护理工作 一、护理工作特点 二、护理工作流程 三、护理程序 四、护患沟通 第四节仪器设备维护 一、仪器设备的基本配置 二、维护与管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考试重点

1.心电监护的意义P233 ①持续观察心电活动。 ②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变化,监测有无心律失常。 ③观察心电波形变化,诊断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及电解质紊乱 ④监测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并作为指导用药的依据。 ⑤判断起搏器的功能 2.CO中毒的急救原则有哪些?P201 ①现场急救迅速将或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昏迷患者 摆成侧卧位,避免呕吐物误吸。给予高流量、高浓度的现场氧疗。 ②急诊科救治首先是高流量、高浓度氧疗和积极的支持治疗,包括气道管理、血压支 持、稳定心血管系统、纠正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合理脱水。纠正肺水肿和脑水肿,改善全身缺氧所致主要脏器(脑、心、肺、肾)功能失调。当严重低氧血症持续,经吸痰、吸氧等积极处理低氧血症不能改善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 3.有创通气吸痰指征有哪些?P348 吸引指征: ①在气管导管内看见明显分泌物。 ②患者频繁或持续呛咳。 ③听诊在气管和支气管处有明显痰鸣音。 ④呼吸机流速-时间曲线呼气相出现震动。 ⑤呼吸机出现高压或低潮气量报警。 ⑥可疑分泌物引起的SpO2降低。 ⑦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等。 4.心肺复苏时常用的急救药品有?P94 ①肾上腺素(是CPR的首选药物) ②胺碘酮 ③利多卡因 ④镁剂 ⑤碳酸氢钠 ⑥阿托品 ⑦类固醇 5.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是什么?P17 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包括各种急危重症需紧急处理的患者,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急诊患者: ①各种急危重症患者:休克、昏迷、心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严重脏器功能衰竭的 生命垂危者; ②无家属陪同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 ③批量患者,如外伤、中毒等。 6.PQRST公式描述。P71 PQRST是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缩写,主要用于疼痛评估。其中P (provoke): 诱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 提高 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 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 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 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 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是集院前 急救、院内急诊科急治、重症监护病房 救治和各专科“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 的急救网络。 急诊的特点:即刻性、连续性、层次性、 系统性 院前急救(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 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创 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 救 护、转运及途中监护救治的统称。 标准: 用最快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患者身边, 根 据具体病情转送到合适医院 给患者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 平时能满 足该地区院前急救需求,灾害 事件发生是应急能力强 合理配备和有效使用急救资源,获取最 佳 的社会、经济效益 任务: 平时对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 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 的紧急救援 执行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 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 普及急救知识 三要素:通讯、运输、医疗 运转模式:独立型、指挥型、院前型、 依托 型 医院急诊科:是EMSS 中最重要的中间 环节,是院前急救医疗的继续,又是医 院内急救的第一线,24小时不间断地对 来自院前的各类伤、病员按照病情轻重 缓急实施急诊或急救。 医院急诊科任务: 急诊急救(急救是首要任务) 教学培训 科研 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救治任务 运转 模式:独立自主型、半独立型、轮 转型 ICU (重症监护病房/加强监护病房):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现 代医学理论,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医疗 设备,对危重病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 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 ICU 的任务: 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患者提供高级监 测治疗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生理功能的监测、 生命支持、预防并发症 最早时间捕捉到有重要意义的短暂动态 变 化并及时予以反馈,促进和加快患者 的康 复 运转模式:专科ICU 、综合ICU 、部分 综 合ICU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和管理 急救绿色通道: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 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分诊、 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 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 救服务。 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 各种急危重症患者:休克、昏迷、循环 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严重脏 器功能衰竭的生命垂危者 无家属陪同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 批量患者:外伤、中毒 管理: 醒目标志, 合理配置, 正确 分诊, 首诊负责, 分区救治, 定期评价, 规范运行,有效救治 急诊护理应急预 案 基本原则: 简明扼要,明确具体 第一单元急危重症护理学总论 1. 4. 4. 2. 1. 3. 1. 2. 4. 1. 2. 3. 1. 2. 1. 2. 抢救优先 规范培训 有效分流 无缝衔接 优化流程 持续改进 5. 7. 1.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36学时 新

急救护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前言 编制本大纲的主要目的是为本科护理学专业方向急救护理学的教学提供指导性纲要。根据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护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高级护理人才的目标要求和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共授课36学时。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是教师理论课讲授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第二级是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选择性的讲授,未讲授的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也可选择性的讲授。由于学时有限,部分与其它学科重叠的内容列为自学内容,只提出了教学目的要求,而没有提出教学内容。为适应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及时补充本学科的新进展,甚至修正教学内容。大纲后附学时分配可酌情变更。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 识记: 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定义 2.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理解: 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2.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的趋势 教学时数 1学时 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 识记: 1. 相关概念急救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 2. 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的任务 理解: 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与重症监护病房的运转模式。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 识记: 1.相关概念急救绿色通道、急诊护理应急预案。 2.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及管理。 3.常见急诊护理应急预案的类型。 4. 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的目标及措施。 理解: 1.急诊科的布局与设置,急诊科人员资质要求、抢救室的设置原则。2.急救绿色通道的管理。 3. 急诊护理应急预案基本原则、常见类型、应急准备。 4.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基本原则。 运用: 常见急症的应急预案。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四章 ICU的设置与管理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 识记: 1. ICU区域布局。 2.ICU病室设置。 3.ICU院内感染高发的原因。 4.ICU院内感染管理环节。 理解: 1.ICU总体布局。 2.ICU人员编制。 3.ICU仪器设备配置。 4.ICU收治原则。

急危重症护理学1-3章试题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 单选题: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 C )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 .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 期间 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 A ) A .人工呼吸机 B .血液透析机 C .心电监护仪 D .除颤 仪E.输液泵 3. 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C ) A. 1970 年 B. 1971 年 C. 1972年 D. 1973 年 E. 1974 年 4. 1979 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专业学科?( D ) A. 20 B. 21 C. 22 D. 23 E. 24 5. 1983 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 D ) A .急诊医学 B .院前急救医学C.灾害医学 D .危重症 医学E.急救医学 6 .在我国,急诊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 ( B ) A. 1982 年 B. 1983 年 C. 1984年 D. 1985 年 E. 1986 年 7. 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 D ) A. 1982 年 B. 1983 年 C. 1984年 D. 1985 年 E. 1986 年 8. 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B ) A .上海中山医院B北京协和医院C.广州珠江医院 D .北京304医院E.四川华西医院 9. 美国的急诊和危重症护士执照有效期通常为( C ) A . 1年B.3年C. 5年D . 10年E.终身10.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始于( E ) A .2002 年 B .2003 年 C 2004 年 D .2005 年E.2006 年 二. .多选题 1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 ),研究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 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ABCDE A .以挽救病人生命B. 提高抢救成功率 C .促进病人康复 D .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E.减少伤残率、提高 生命质量为目的 2. 在美国,成为急诊护士的条件包括:ABCE

急危重症护理学 复习 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就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得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得,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与科学管理得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心脏性猝死:就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一小时内发生得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有心脏原因引起得死亡。 3、复合伤:就是指两种以上得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得损伤。 4、淹溺:又成溺水,就是人淹没于水或其她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与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与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得一种急危状态。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就是指在多种急性致病因素所致机体原发病变得基础上,相继引发2个或2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序贯出现得可逆性功能障,其恶化得结果就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6、中暑:就是指人体在高温下,由于水与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所引起得以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得热损伤性疾病。 二简答题 1、心肺复苏效果得判断 ①颈静脉搏动:停止按压,触摸劲动脉有搏动,说明患者自主循环已恢复 ②自主呼吸出现:如果复苏有效,自主呼吸亦可能恢复 ③瞳孔:复苏有效时瞳孔有散大开始回缩 ④面色及口唇:复苏有效时,可见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⑤神志:复苏有效:复苏有效,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机,张力增加. 阿托品化:①瞳孔较前扩大②颜面潮红③皮肤干燥,腺体分泌减少,无汗,口干④肺部湿啰音消失⑤心率增快 3、ICU感染得原因: ?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性增加; ?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病种复杂; ?各种侵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 ?多重耐药菌在ICU常驻 4、中心静脉压得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值:5~12㎝H2O ◆临床意义:小于2~5㎝H2O 表示右心房充盈不良或血容量不足; 大于15~20㎝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负荷。 CVP检测对了解循环血量与右心功能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得重要参考。但当患者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单纯监测CVP则失去意义。 三填空 1、扎止血带时间越短越好,总时间不应超过5小时。使用过程中应每隔0、5~1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3分钟。 2、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标准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教学时数:72学时理论36实验36 课程学分: 3 先行课程:基础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高职三年制护理专科 参考教材: 1.《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1(主编:王惠珍) 2.《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主编:周秀华) 3.《急症与急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主编:陆一鸣) 4.《急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主编:陶虹) 5.《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7(主编:王志宏) 一、课程性质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研究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监视、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新兴的护理临床学科。护士在面对急危重患者时,能否及时无误的对患者作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本课程可分为院外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主要以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及常用的急救技术为主要内容。 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急救技术和危重监护的训练与操作,同时注意学生急救意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本学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讲授一些有关内容的最新进展与观点。理论讲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标本、模型、图表、幻灯、投影、录象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掌握其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常用的急救和监护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了解医院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科室基本结构与功能。 3.掌握院外、急诊科、ICU常用急救技术。 (二)职业技能目标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技术运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及各项护理操作中。 2.能规范进行各项急危重症护理操作。 (三)素质养成目标 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为临床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高

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

------学院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试卷(A ) 年级 2015级 专业 护理学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位高热抽搐待查的患者,急诊内科就诊后需要请感染科会诊,会诊医师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必须多长时间内到达会诊地点 ( ) 2.患者男,冠心病史5年,劳动中突然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此时最佳的抢救黄金时间为事件发生后的 ( ) ~15min ~6min 3.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否有效,首先观察: ( ) A.口唇紫绀是否改善 B.瞳孔是否缩小 C.吹气时阻力大小 D.看到病人胸廓升起 E.剑突下隆起 4--6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45岁,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在急诊抢救室等待冠状动脉造影时突然发生抽搐,意识不清,血压测不到,心电监护导联呈形态、振幅各异的不规则波动,频率为310次/分,QRS 波群消失 4. 请问此心电图示波属于哪种心律失常 ( ) A.室颤 B.无脉性室速 C.无脉性电活动 D.停搏 E.室上速 5. 此时医生最可能下的口头医嘱是给予哪种药物静脉注射 ( )

A.胺碘酮 B.利多卡因 C.肾上腺素 D.阿托品 E.异丙肾上腺素 6.判断心肺复苏有效的指标不包括() A.瞳孔由大变小 B.每次按压可触及颈动脉搏动 C.尿量增加 D.睫毛反射 E.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7.某女士,45岁,因冬日在家用块煤自行取暖,被邻居发现晕倒在地,被送院诊断为CO中毒,护士为其做了如下处理,哪项可能不具备真实意义() A.连续测血压 B.血氧饱和度监测 C.心电示波监测 D.动脉血气分析 E.脑电图 8.王某,女,18岁,交通事故伤害,导致右手肘部开放性创伤出血,作为目击者,你为其进行绷带包扎止血的方法是()A.环形包扎法 B.螺旋形包扎法 C.螺旋反折包扎法 字形包扎法 E.回返包扎法 9.患者男,既往体健、无消化道等相关病史,今日主诉心前区和胃部疼痛难忍,大汗淋漓,由朋友陪同送入医院急诊科,要求给予治胃痛的药物,你作为医护人员,应先为病人做哪项检查()A.给予奥美拉唑 B.胃镜检查检查检查 E.血压监测 10--12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68岁,既往有冠心病史,今晨起就喝了半斤白酒,后突感心前区疼痛难忍,意识尚可,家人拨打120由急救车送入院,现血压正常,入院前25分钟ECG显示无异常 10.作为接诊医务人员,诊断患者心绞痛,常规给予以下哪种药物() A.静注硝酸甘油 B.嚼服阿司匹林 C.肌注曲马多 D.静滴硝普钠 E.纳洛酮静注解酒精中毒 11.患者入院5分钟后医务人员检查,怀疑病人可能是心梗,此时应首先为病人做哪项检查()A.尿常规 B.血常规检查检查 D.心肌酶检查 E.血管造影 12.患者等待中家属给病人服用了硝酸甘油3分钟后,突发血压下降至70/40mmHg,心率160次/分,心电图呈形态、振幅各异的不规则波动,频率为310次/分,QRS波群消失,此时应首先为病人()A.静注多巴胺 B.阿替普酶滴注 C.电击除颤 D.静注阿托品 E.静注肾上腺素

急危重症护理学考试要点

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 1.(1)EMSS的特点:即刻性、连续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2)对象:群体伤员。 2.院前急救的标准: (1)用最短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患者身边,根据具体病情转送到合 适医院; (2)给患者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 (3)平时能满足该地区院前急救需求,灾害事件发生时应急能力强;(4)合理配备和有效使用急救资源,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3.院前急救的任务: (1)平时呼救患者的院前急救;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 (3)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 (4)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 (5)急救知识的普及。 4.我国院前急救的主要模式(8页)。 5.院前急救的特点: (1)突发性; (2)艰难性; (3)紧迫性; (4)复杂性; (5)灵活性; (6)以对症治疗为主。 6.(1)急救车与医护人员,驾驶员比例: 1:5; (2)急救半径:城市≤5km,农村≤15km;

(3)反应时间:市区15分钟内,条件好的10分钟;郊区30分钟以内。 7.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1)急诊急救; (2)教学培训; (3)科研; (4)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救治任务。 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1.急诊抢救室室内设置的原则: (1)应有足够的空间; (2)配有基本的急救器械及检查器械,如呼吸机; (3)各种抢救药品、物品要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定期维修; (4)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5)有足够的电源; (6)设抢救床2-3张。 2.(1)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 (2)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48-72小时。 3.急诊科的管理:必须实行24小时连续接诊及首诊负责制,建立“急救绿色通道”,相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急危重症患者应在5分钟内得到处置。 4.急救绿色通道的范围 (1)各种急危重症患者: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严重脏器功能衰竭的生命垂危者; (2)无家属陪同且需急诊处理的患者;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护理专科总学时:42(理论32,实验10)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研究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监视、护理为主要内容的一门新兴的护理临床学科。护士在面对急危重患者时,能否及时无误的对患者作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本课程可分为院外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主要以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及常用的急救技术为主要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 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急救技术和危重监护的训练与操作,同时注意学生急救意识与应变能力的培养。本学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讲授一些有关内容的最新进展与观点。理论讲授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标本、模型、图表、幻灯、投影、录象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范畴,了解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熟悉临床常见急危重疾病如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创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中毒、昏迷等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掌握其病情评估、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常用的急救和监护技术,增强急救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熟悉:急救站及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了解:急诊医疗的组织体系及其主要参与人员、城市救护站的条件、如何加强医院急诊科建设,提高应急能力。 【教学内容】 1、急诊医学的起源及其范畴。 2、急救站与急诊科的业务范围。 【自学内容】 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思考题】 1、现场救护的原则包括什么 2、抢险救灾紧急救护应做好哪些工作 3、加强急诊科室的业务管理,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第二章院外急救 【目的要求】 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各种急救技术的应用。急救用品的配备、护理体检、救护要点。 熟悉: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了解:院外急救的特点与任务。 【教学内容】 1、院外急救的原则;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急救技术的应用。 2、急救用品的配备;护理体检;救护要点;担架与汽车转运的途中护理。 【自学内容】 1、院外急救的特点与任务。 2、不同转运工具转送特点与途中护理。 【思考题】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大纲人卫版(护理、助产)

护理系护理专业 《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48 课内实践学时:16 执笔人:高仁甫审核人:督导组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急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面对急危重症患者,能否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抢救的成败。为此,要求护士能熟练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监护,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本课程结合国内外最新资料和教师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突破学科界限,遵循疾病演变和救护规律而进行设置。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将整体护理的思想和原则贯穿其中。整个课程包括急诊服务体系(院前救护、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的一般知识,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用重症监测技术和急救技术。 该课程理论、实践并重,教授临床急救所需的部分操作项目。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包括理论授课和实践两个环节。教学总时数48学时(包括操作训练及考核)。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能够: 1、掌握急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重症护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2、掌握快速接诊、迅速识别并主动协助医生抢救常见急危重症及危象。 3、掌握迅速识别、配合抢救危重症病人。 4、掌握心肺复苏、四大技术等常用急救技术的运用,并熟练运用于急救工作。 5、理解重症监护病房的相关管理知识。 6、了解院前急救的意义、特点、任务、原则及方法。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2、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3、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第二章院外急救 1、掌握现场评估与呼救(重点)。 2、掌握现场救护的分类和要点(重点、难点)。 3、理解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任务与原则。 4、理解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5、了解转运与途中监护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 1、掌握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常用的分诊公式(重点、难点)。 2、理解急诊科的任务、急诊科设置。 3、了解人员组成、急诊科的工作制度。 第四章重症监护 1、掌握监护内容及监护分级(重点)。 2、掌握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重点、难点)。 3、了解ICU设置、ICU管理、ICU感染控制。 第五章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1、掌握心搏骤停的原因(重点、难点)、了解心搏骤停的类型。 2、掌握基础生命支持(重点、难点)、了解进一步生命支持及延续生命支持。 3、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重点、难点)。 4、掌握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重点)。 5、了解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第七章创伤 1、掌握创伤评分系统(重点)。 2、理解创伤的分类。 3、了解多发伤、复合伤的救治。 第八章脏器功能衰竭 1、掌握急性肾衰竭病因、掌握临床表现(重点、难点)。 2、掌握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重点)。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

1.现场评估:①快速评估造成事故、伤害及发病的原因,有否存在对救护者、病人或旁观者造成伤害的危险环境。②快速评估危重病情,包括对意识、呼吸、气道、循环等几方面进行评估。意识:先判断神志是否清醒,如对病人呼唤、轻拍面颊,推动肩膀时,病人会有睁眼或有肢体运动等反应。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是呼吸的必要条件。如有病人有反应但不能说话,咳嗽,出现呼吸困难,可能存在气道梗阻。呼吸:一看(胸廓有无起伏)、二听(有无呼吸音)、三感觉(有无气流感)。循环:常规触摸桡动脉,如未触及,应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桡动脉触摸不清,说明收缩压<80mmHg。 2.转用工具的特点:①担架转运:较舒适平稳,一般不受道路、地形限制,速度慢、人力消耗大,而且受气候条件的限制。②汽车转运: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影响小,但易发生晕车、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加重病情。③轮船、汽艇转运:轮船运送平稳、但速度慢,遇风浪颠簸厉害,极易引起晕船。汽艇运送速度快,一般用于洪涝灾害时的运输工具。④飞机转运:速度快、效率高、平稳,不受道路、地形的影响。但对肺部病变、肺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利。 3.急诊科的任务:①接受紧急就诊的各种病人;②接受院外救护转送的伤病员;③负责对急诊和院外转送到急诊科的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④承担灾害、事故的急救工作;⑤开展急救护理的科研与培训。 4.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急、忙、杂。 5.ICU控制感染:①ICU病室应设单间用以收拾严重创伤、感染及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有较好的空气净化装置,入口处铺设吸尘胶垫;②限制人员出入;③严格更衣、换鞋制度;④养成勤洗手习惯,病室内应有洗手池,最好是感应水龙头,查房时使用免洗手部消毒剂;⑤保持创面、穿刺和插管部位无菌;⑥力求使用一次性医疗护理用品;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⑧重视室内卫生;⑨限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合理应用抗生素;⑩引流液和分泌物常规并反复做培养;(11)每日早、晚两次清洁口腔,漱口或口腔护理。(12)严重感染性疾病必要时要隔离,切断扩散途径;(13)气管切开及接入性治疗病情允许应尽早终止。 6.心脏骤停的类型:心室颤动、心脏停搏、心电-机械分离。 7.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2)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3)心音消失;(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5)瞳孔散大;(6)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8、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的指标:按压时可触及颈动脉搏动及肱动脉收缩压大于等于60mmHg;有知觉反射、呻吟或出现自主呼吸。 9、降温:(1)降温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争取在抢救开始后5分钟内用冰帽降温。(2)降温深度:不论病人体温正常或升高,均应将体温降至亚冬眠(35)或冬眠(32)水平。脑组织温度降至28度,脑电活动明显呈保护性抑制状态,所以宜采用头部重点降温。降温可保护缺氧的脑组织,停止颅内出血。脑部温度每降低1度,颅内压下降5.5%,脑水肿病人要求在30分钟内将体温降至37度以下,在数小时内达到预期降温目的。(3)降温持续时间:一般需2-3天,严重者可能要1周以上,降温持续至中枢神经系统皮层功能开始恢复,即以听觉恢复为指标。然后逐步停止降温,让体温自动缓慢上升,绝不能复温过快,一般每23小时体温提升1-2度为宜。(4)降温方法:①物理降温:除在颈部两侧、前额、腋下,腹股沟应用冰袋降温外,还必须在头部放置冰帽。②药物降温:是应用冬眠药物进行冬眠疗法。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必须同时进行,方便达到降温的目的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