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

8.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各有何变化?为什么?

1)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

A. 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尿量增多。

B. 另外,大量注射生理盐水,使血容量增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也使尿量增多。

(请同学注意:此处尿量增多与抗利尿激素无关,因为注射的是生理盐水,所以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并不发生改变,不要与大量饮用清水导致的水利尿原理搞混淆了)

2)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一般无明显变化。

口服生理盐水后,通过消化道吸收入血,过程较为缓慢,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容量快速、明显的变化。因此,尿量变化不明显。

实验53 尿生成的调节

【目的要求】

1.学习输尿管插管技术。

2.观察影响尿量的几种因素。

【基本原理】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在整体内,这3 个过程往往受到生理性的调节。凡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都可影响尿的生成而引起尿量的改变。

【动物与器材】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动脉血压描记装置、记纹鼓、记时装置和电磁标(或用二道生理记录仪和血压换能器、刺激器、保护电极、记滴器、动脉插管和膀胱插管(或细塑料管)、小漏斗、刻度试管、2ml 及20ml 注射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肝素生理盐水溶液(100 单

位/ml)、生理盐水、10%Na2SO4 溶液、肾上腺素(1∶10000)、垂体后叶素

(5 单位/ml)

【方法与步骤】

1.取家兔一只,用20%氨基甲酸乙酯(1g/kg 体重)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后,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和下腹部的被毛。在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先分离出气管,插气管插管;再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迷走神经。在其下面各穿两根线备用。手术完毕后,用蘸温热生理盐水的纱布覆盖创面。

2.在下腹部正中线作长约4cm 的皮肤切口,沿腹白线切开腹壁,用手轻

轻将膀胱移出腹腔外蘸温热生理盐水的纱布垫上,便可以进行插管。

3.插管的方法有两种(1)输尿管插管导尿认清输尿管进入膀胱背侧部位后,细心地分离出一侧

输尿管。先在靠近膀胱处穿线结扎,再在离此结扎线约2cm 处穿一条线,用

眼科剪在管壁上剪一斜向肾侧的小切口,插入充满生理盐水的细塑料管,用缚线结扎固定(图8-1)。将此导尿的塑料管连接至记滴装置,通过电磁标在记纹鼓上记录尿流量(滴/ min)。如果不用记滴器,也可将导尿塑料管连接小漏斗及刻度试管,直接计算尿流量(m l/min)。

(2)膀胱插管导尿插管前亦应先认清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线结扎

膀胱颈部,以阻断同尿道的通路。然后在膀胱顶部选择血管较少处,作一直径约1.5cm 的荷包缝合,在其中央沿纵向剪一小切口,插入膀胱插管(或膀胱漏斗)。把切口周围的缝线拉紧,结扎固定。插管口最好正对输尿管在膀胱的入口处,但不要紧贴膀胱后壁而堵塞输尿管。膀胱插管的另一端则用导管连接至记滴器或刻度试管,记录尿流量。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

4.记录血压在左颈动脉插入充满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或肝素生理盐水)的动脉插管,记录血压。在血压曲线的下方,用3 个电磁标依次标记尿流量(滴数)、刺激记号和时间间隔。如用二道生理记录仪取代记纹鼓、水银检压计和电磁标等,动脉插管用橡皮管连接至血压换能器,换能器连接到生理记录仪的血压放大器的输入端,进行放大和记录血压。

5.实验观察待尿流量和血压稳定后,即可进行下列各项实验观察。每项实验开始时,都应先记录一段尿量和血压曲线作为对照;然后进行注射或刺激,并连续记录和观察至效应明显和恢复过程。

(1)自耳缘静脉注射温热(38℃)的生理盐水30ml,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2)自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液15ml,观察其变化。(3)自耳缘静脉注射1∶10000 肾

上腺素0.5ml,观察其变化。

(4)自耳缘静脉注射10%Na2SO4 溶液4ml,观察其变化。

(5)结扎并剪断右侧颈迷走神经,用中等强度的连续脉冲刺激其外周端

20—30S,使血压降低至40—50mmHg。观察尿量的变化。(6)自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 单位,观察和记录其变化20min。将上述实验结果填入表8-1。

表8-1 若干因素对尿量的影响

影响因素尿量滴(min) 变化率(%) 血压(mmHg)

变化率(%) 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生理盐水20%葡萄糖液肾上腺素10%Na2 SO4 溶液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垂体后叶素

【注意事项】

1.实验前给兔多喂青菜,或用导尿管向兔胃中灌入40—50ml 清水,以增加其基础尿流量。

2.实验中需多次进行耳缘静脉注射,注射时应从耳缘静脉远端开始,逐

步移近耳根。手术的创口不宜过大,防止动物的体温下降,影响实验。

3.输尿管手术的难度较大,应注意防止导管被血凝块堵塞,或被扭曲而阻断尿液的流通。

【思考题】

1.从表8-1 所记录各项实验中尿量和血压等变化,试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机制。2.为什么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观察反应的时间应长些,试从观察结果分

析其抗利尿作用和缩血管作用。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

8.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各有何变化?为什么? 1)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 A. 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尿量增多。 B. 另外,大量注射生理盐水,使血容量增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也使尿量增多。 (请同学注意:此处尿量增多与抗利尿激素无关,因为注射的是生理盐水,所以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并不发生改变,不要与大量饮用清水导致的水利尿原理搞混淆了) 2)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一般无明显变化。 口服生理盐水后,通过消化道吸收入血,过程较为缓慢,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容量快速、明显的变化。因此,尿量变化不明显。 实验53 尿生成的调节 【目的要求】 1.学习输尿管插管技术。 2.观察影响尿量的几种因素。 【基本原理】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在整体内,这3 个过程往往受到生理性的调节。凡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都可影响尿的生成而引起尿量的改变。 【动物与器材】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动脉血压描记装置、记纹鼓、记时装置和电磁标(或用二道生理记录仪和血压换能器、刺激器、保护电极、记滴器、动脉插管和膀胱插管(或细塑料管)、小漏斗、刻度试管、2ml 及20ml 注射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肝素生理盐水溶液(100 单 位/ml)、生理盐水、10%Na2SO4 溶液、肾上腺素(1∶10000)、垂体后叶素 (5 单位/ml) 【方法与步骤】

静脉输液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一、常用溶液及作用 1.晶体溶液 (1)5%~10%葡萄糖溶液——供给水分和热能。 (2)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和复方氯化钠——供给电解质。 (3)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调节酸碱平衡。 (4)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利尿脱水。 2.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2)代血浆——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循环血量,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3)水解蛋白注射液——促进组织修复,主要用于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4)浓缩白蛋白注射液——维持机体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3.其他静脉高营养液。 二、输液目的与适应证 1.目的 (1)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 (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4)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 (5)利尿消肿。 2.适应证

(1)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 (2)不能由口进食或不能消化经口摄人的食物。 (3)某些药物易被消化液破坏或不被胃肠道吸收时。 (4)各种中毒及严重感染时。 三、静脉输液的部位与方法 评估病人 1.周围静脉输液法 (1)常用的静脉穿刺部位是上肢静脉、下肢静脉。 (2)穿刺部位选择的原则 ①根据穿刺的目的和输液时间:一般注射量大、输液时间短者可选用大静脉;需长期输液则由远端末梢小静脉开始选择使用。 ②根据药物的性质:有刺激性、黏稠度大的药物宜选用较大的血管。 ③根据病人静脉的状况:一般多选择平直、柔软、有弹性的静脉,注意皮肤状况,有淤伤、血肿应避开,已多次穿刺的部位应避免再次穿刺。 ④根据病人的安全、活动和舒适的需要:静脉穿刺部位应尽量选择病人活动最少的部位,如避开关节部位。 (3)密闭式输液法 (4)开放式输液法 (5)静脉留置针 2.头皮静脉输液法 3.颈外静脉穿刺法 四、注意事项

生理学实验必考题点

3. 静脉注射乳酸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 实验中静脉注射乳酸后血压、呼吸及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静脉注乳酸后,理论上可使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因为乳酸改变了血液PH,提高了血中H+浓度。H+是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H+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也可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但因血中H+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因此,血中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也较缓慢。但本次实验注射乳酸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并不明显。注射乳酸时,可见家兔有强烈的抽搐,故可认为乳酸发挥效果较快,测量指标时应及时迅速。本次实验过程中可能并未掌控好测量时间,使各项指标均已接近正常后方进行测定,最终导致各项指标测量值变化不明显。 4.夹闭右颈总动脉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 实验中夹闭右颈总动脉血后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呼吸、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那是因为当夹闭右颈总动脉时,心室射出的血液不能流经该侧颈动脉窦,使窦内压力降低,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减弱,经窦神经上传中枢的冲动减少,降压反射活动减弱,因而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5. 刺激减压神经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 实验中刺激减压神经后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下降(P<0.05),呼吸、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这是因为减压神经是单纯的传入神经,具有稳定动脉血压的作用。当动脉血压升高或降低时,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也随之增多或减少,使减压反射相应地增加或减弱,以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当电刺激减压神经时,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增多,使心迷走中枢兴奋、心交感中枢抑制、缩血管中枢抑制,使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加,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减少,而至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小静脉舒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小动脉舒张,外周阻力降低,最终导致血压下降。 6. 刺激迷走神经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 实验中刺激迷走神经后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下降(P<0.05),呼吸、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迷走神经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这些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Ch),ACh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胆碱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即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效应。一般说,右侧迷走神经以支配窦房结为主,而左侧迷走神经则主要支配房室传导系统。在实验中,刺激外右侧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的ACh,一方面使窦房结细胞在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结果使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另一方面,使自动去极速度减慢。这两种因素均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因而减慢,血压降低。刺激强度加大时,甚至可出现窦性停搏,使血压迅速下降的情况。 7. 注射NE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 实验中注射NE后血压、呼吸及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理论上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具有强大激动作用,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无作用。首先,它可以激动血管的α1受体,使血管收缩。皮肤粘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脏血管。此外,脑、肝、肠系膜,甚至骨骼肌的血管也都呈收缩反应,从而增大外周血管阻力,使舒张压增大。另外,它可以激动心脏的β1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导致收缩压增大。实验中未出现此现象可能与测量方法误差较大有关。 8.注射ACh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 实验中注射ACh后血压、呼吸及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理论上乙酰胆碱主要与心脏的M受体结合,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使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故血压下降,继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实验中未出现此现象可能与测量方法误差较大有关。 9.注射呋塞米对循环、呼吸及泌尿的影响 注射呋塞米后尿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血压、呼吸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呋塞米是高效利尿药,主要作用于肾脏的髓袢升支粗段,特异性抑制分布在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转运子,因而抑制NaCl的重吸收,降低肾的稀释与浓缩功能,排出大量接近于等渗的尿液。 2.实验中夹闭兔一侧颈总动脉,动物的血液心率有何变化?为什么? 答: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因为夹闭颈总动脉使血流阻断,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刺激消失,由窦神经传入的冲动减小,对心血管交感神经中枢的抑制作用和对心迷走神经中枢的兴奋作用减弱,因此,心交感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加强,心迷走神经紧张减弱,从而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增大,心输出量增加,同时,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2012年河南专升本生理病理解剖学真题

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 选拨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 生理学、病理解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分,共60分) 1.机体细胞活动的内环境是指() A.脑脊液 B.细胞外液 C.淋巴液 D.组织液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是属于() A.单纯扩散 B.异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入胞作用 3.下列关于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或无”式的 B.呈非衰减性扩布 B.C.电位幅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例 D.电位幅度与传导距离无关 4.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 A.肌小节 B.肌原纤维 C.肌纤维 D.粗纤维 5.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A.凝血酶原形成一凝血酶形成一纤维蛋白原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一凝血酶形成一纤维蛋白形成 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一凝血酶形成一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一凝血酶原形成一纤维蛋白原形成 6.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会导致() A.溶血 B.红细胞凝聚 C.血液凝固 D.血沉加快 7.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静息电位和最大复极电位 B.动作电位时程长短和慢钙通道激活电位 C.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 D.动作电位复极化速度 8.心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它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9.在微循环中,下列那种结构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 A.微动脉 B.微静脉 C.真毛细血管 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10.下列哪个因素不能使心输出量减少()

A.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兴奋 B.颈动脉窦内压升高 C.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 D.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11.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和分泌 B.增加时可引起肺弹性阻力增大 C.减少时可引起肺不张 D.增加时可阻止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 12.某人潮气量为500ml,生理无效腔为15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此时每分肺泡通气量为() A.1800ml B.3600ml C.4200ml D.6000ml 13.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大肠 C.胃 D.小肠 14.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是() A.唾液 B.胰液 C.胃液 D.胆汁 15.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A.胰蛋白酶 B.组胺 C.RNA酶 D.糜蛋白酶原 16.小肠粘膜吸收葡萄糖时,同时运转的离子是() A.Na+ B.Cl- C.K+ D.Ca2+ 17.决定体温调定点的部位在() A.下丘脑 B.大脑皮层 C.下丘脑后部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18.呼吸商是() A.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耗氧量与CO2产生量的比值 B.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C.呼出气与吸入气的比值 D.呼出气与肺容量的比值 19.肾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是() A.近端小管 B.髓袢细段 C.髓袢升支粗段 D.远端小管 20.下列关于排尿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尿反射是一种脊髓反射 B.交感神经兴奋时,促进排尿 B.C.骶段脊髓的传出信号经盆神经传出 D.排尿反射是正反馈 21.光照一侧眼睛时,可使() A.同侧瞳孔缩小,对侧扩大 B.同侧瞳孔扩大,对侧缩小 C.俩侧瞳孔均缩小 D.俩侧瞳孔均扩大 22.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技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intravenousinfusion)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经静脉输入的方 法。常用溶液种类有:①晶体溶液: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溶液等;②胶体溶液:右旋糖肝、代血浆、血液制品等;③静脉高营养液。常用静脉输液途径有:①经外周静脉输液;②经中心静脉输液。 并发症一:发热反应 (一)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C,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二)预防与处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口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3.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观察生命体征,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现有输液,更换输液器具并保留有效静脉通道,对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封存以备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并发症二:急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二)预防与处理 1?根据病情需要调节输液滴速,对心、肺疾患、老年、儿童等病人应严格控制,一般

成人40?60滴/min,儿童20?40滴/min;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2.出现肺水肿症状,立即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捆扎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lO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3.立即给予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最好用20%?30%酒精湿化,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速缓解缺氧症状。 4.遵医嘱予以镇静、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 5.加强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并发症三:静脉炎 (一)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病后因炎性渗出、充血水肿、管腔变窄而至静脉回流不畅,战至阻塞。 (二)预防与处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减慢滴速,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避免患肢输液,抬高患肢,局部用33%硫酸镁进行湿敷。 3.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4.喜疗妥外涂。 并发症四:空气栓塞 (一)临床表现 病人感到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之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纟比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 (二)预防与处理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1、认真核对药液(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动瓶后对光检查药物质量,有无絮状物、沉淀、混浊、变色)填写输液卡。 2、将瓶上的铝盖中心部分启开,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必要时加药物,摇匀,并注意配伍禁忌,贴输液卡,套上网套。 3、再次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将输液管和通气管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4、携用至床旁,向病人解释静脉输液的必要性,解除其恐惧心理,以便合作。嘱病人排尿,让病人取舒适位。准备3-4条胶布,放于适当之处。 5、挂输液瓶于架上,反通气管固定在网套上。 6、查对输液卡,核对病人。 7、进行排气,用手指挤压茂菲管1/2处时,取下静脉针头的护帽,松开调节器,药液从静脉针流出,排尽茂菲滴管下段管内空气,再次关紧调节器,将静脉针头放入护帽内。 8、选择静脉,在其部位下垫小枕,扎上止血带,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9、取下针头上的护帽,再次对光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旋紧调节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按静脉注射要求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再进少许,然后松拳,松止血带,松调节器。见溶液点滴通畅后,一手扶住针头,一手用胶布固定,盖上无菌纱布,肢体放于舒适位。 10、调节点滴速度,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数,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给病人盖好被子,注意保暖。 11、如连续输液且药物间无配伍禁忌时,认真核对后启开铝辣中心部分,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从第一瓶拔出输液管,插入第2瓶内,待输液通畅后方可离开。 12、输液完毕,夹紧调节器,除去胶布,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眼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再次核对。 13、让病人休息,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2、挂输液卡或倒转输液瓶,直接在瓶签上写姓名,床号和加入的药物. 3、输液前,输液管内的空气要排尽,输液过程中要及时更换液体瓶,溶液 滴尽前要及时拔 针,严防空气进入静脉,造成空气栓塞。 4、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5、特殊药物及刺激性强的药物,例如甘露醇、山梨醇、去甲肾上腺素、锑 剂、可引起组织坏死。应确定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才可加入或输入。 6、根据病情需要,应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使尽快达到输液效果。 7、需连续输液24h者,应每天更换输液管。 8、输液瓶内需加药物时,应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和药物在血液中维持 的有效浓度、时间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9、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的病人,局部肢体需用夹板固定,加强观察。

皮内、皮下、静脉注射部位、目的、及注意事项

皮内、皮下、静脉注射部位、目的、及注意事项 (一)皮内注射法(ID) 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1.目的: (1)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 (2)用于预防接种; (3)是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2.部位: (1)药物过敏试验:取前臂掌侧下段。因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皮肤颜色较淡,易于判断局部反应。 (2)预防接种:常选择在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选在需要局部麻醉的部位。 3.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做药物过敏试验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备0.1%盐酸肾上腺素;如对所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能做皮试,应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标记。 (3)消毒皮肤忌用安尔碘,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4)拔针后切勿按揉局部,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5)如需做对照试验,应用另一注射器和针头,在另一前臂的相同部位,注入0.9%氯化钠容易0.1ml,20分钟后,观察对照反应。 (二)皮下注射法(H) 是将少量无菌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1.目的 (1)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药效时采用。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 2.部位:常用的有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 3.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原则; (2)注射少于1ml的药液,应用1ml注射器,以保证注入剂量准确; (3)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以免刺入肌层;如病人过瘦可捏起局部皮肤,并适当减小进针角度; (4)如病人需长期进行皮下注射,应建立注射部位的使用计划,经常更换,轮流注射,以利药物的吸收。 (三)静脉注射法(IV) 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1.目的: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肌内注射时,需迅速发生药效,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由静脉注入药物,用于作诊断性检查。 (3)用于输液或输血。 (4)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2.部位:常用的有肘部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足背、踝部等处的浅静脉。

静脉输液得操作与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得操作与注意事项 1、认真核对药液(药名、浓度、剂量与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动瓶后对光检查药物质量,有无絮状物、沉淀、混浊、变色)填写输液卡。 2、将瓶上得铝盖中心部分启开,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必要时加药物,摇匀,并注意配伍禁忌,贴输液卡,套上网套。 3、再次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将输液管与通气管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4、携用至床旁,向病人解释静脉输液得必要性,解除其恐惧心理,以便合作。嘱病人排尿,让病人取舒适位。准备3-4条胶布,放于适当之处。 5、挂输液瓶于架上,反通气管固定在网套上。 6、查对输液卡,核对病人。 7、进行排气,用手指挤压茂菲管1/2处时,取下静脉针头得护帽,松开调节器,药液从静脉针流出,排尽茂菲滴管下段管内空气,再次关紧调节器,将静脉针头放入护帽内。 8、选择静脉,在其部位下垫小枕,扎上止血带,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9、取下针头上得护帽,再次对光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旋紧调节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按静脉注射要求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再进少许,然后松拳,松止血带,松调节器。见溶液点滴通畅后,一手扶住针头,一手用胶布固定,盖上无菌纱布,肢体放于舒适位。 10、调节点滴速度,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数,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给病人盖好被子,注意保暖。 11、如连续输液且药物间无配伍禁忌时,认真核对后启开铝辣中心部分,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从第一瓶拔出输液管,插入第2瓶内,待输液通畅后方可离开。 12、输液完毕,夹紧调节器,除去胶布,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眼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再次核对。 13、让病人休息,整理用物。 静脉输液得目得: 1、输入液体与药物以达解毒、治疗与控制感染得目得。 2、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与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补充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回升血压。 4、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或消除腹水及组织水肿。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查对制度 2、挂输液卡或倒转输液瓶,直接在瓶签上写姓名,床号与加入得药物 3、输液前,输液管内得空气要排尽,输液过程中要及时更换液体瓶,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严防空气进入静脉,造成空气栓塞。 4、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5、特殊药物及刺激性强得药物,例如甘露醇、山梨醇、去甲肾上腺素、锑剂、可引起组织坏死。应确定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才可加入或输入。 6、根据病情需要,应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使尽快达到输液效果。 7、需连续输液24h者,应每天更换输液管。 8、输液瓶内需加药物时,应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与药物在血液中维持得有效浓度、时间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9、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得病人,局部肢体需用夹板固定,加强观察。 10、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得病人,输液速度宜慢;输入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滴入速度宜慢。 11、一次性输液管不可重复使用。

医学类2012年4.10试题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 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0模拟题 医学类专业课综合试卷 (满分3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60分) 1、骨骼 2、组织 3、胸膜腔 4、基底核 5、药物的副作用 6、药物的半衰期 7、发热 8、药物 9、主动转运 10、心输出量11、肺活量 12、排泄 13、淤血 14、缺氧 15、无菌技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上皮组织按其分布和功能,可分为、和。 2、骨主要由、和构成。 3、咽的前壁不完整,咽腔分为、和三部分。 4、肾的表面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是、、。 5、肝门静脉的属支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支重要的有、 、。 6、内囊分为、和三部分。 7、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形式有、、、 。其中,前两者属于被动转运。 8、红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和两种。 9、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 三个基本步骤。 10、呼吸由、和三个连续的环节组成。

11、药物经和药理活性消失的过程称为消除。 12、阿托品对眼的作用表现为、、。 13、肾上腺素与和组成“心脏复苏三联针”用于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效果较好。 14、利血平降压的同时使心率。 15、临床上常用的抗心绞痛药主要有、、 三类。 16、氢氯噻嗪的作用有、、。 17、常见的变性有、、。 18、按出血的原因将出血分为和两类。 19、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在于。 20、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将缺氧分为、、 、。 21、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变特征为。 22、生命体征中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常用符号、、 、来表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运动系统的肌是骨骼肌。() 2、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 3、左肺分上、下两叶,右肺分上、中、下三叶。() 4、肾小球是能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5、心包具有保护心和阻止心过度扩大的功能。() 6、皮肤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 7、脊髓的静脉与动脉伴行。() 8、激素是内分泌器官分泌的。() 9、慢性子宫颈炎的病变以子宫颈糜烂为主要表现。() 10、心功能降低是心力衰竭最根本的变化。() 11、风湿病病变属炎症性改变。() 12、原位癌不发生转移。() 13、发热时,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增强。() 14、血浆PH值正常,说明机体内不存在酸碱平衡紊乱。() 15、脱水即体内水分的丢失。() 16、充血的组织器官呈鲜红色,淤血的组织器官呈暗红色。() 17、可的松和沷尼松不宜用于肝功能障碍的患者。() 18、青霉素应现用现配制。() 19、四环素属于广谱抗生素,故对所有的G-、G+菌都有较强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20、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21、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的总称。() 22、凝血因子都属于蛋白质。() 2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活动常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 24、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故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25、丘脑是各种感觉传导路的换元接替站。() 26、原尿中的水约99%被重吸收,仅排出1%。() 27、皮内注射完毕,拔针时应用无菌干棉签协助,然后用手按揉注射部位,以防出血。() 28、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肌肉注射。() 29、体温过高的患者也应保暖。() 30、洗胃的目的只是为了解毒。() 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静脉输液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的选择

静脉输液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的选择 在医学群上,有部分人在讨论静脉输液时溶媒的选择。说到溶媒的选择,也就是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的选择。 相信很多刚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会对“什么时候用葡萄糖水什么时候用生理盐水?”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在临床应用时更感到不知所从。 我在实习时就此问题请教过带教老师,他们中的很多的回答是:这两者区别不大,你想用什么就用什么。很显然,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我翻阅相关资料,也众说纷纭。 现在自己从事了临床若干时间,经过自己的积累和探索终于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我认为以下几点要考虑: 一、根据患者的原发病及其并发症而定 1、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应减少生理盐水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2、如果患者有糖尿病但心肾功能尚可,可以用生理盐水,但使用葡萄糖水时可加胰岛素兑调。 3、如患者肾功能不全,要减少钠的摄入量,以此减轻患者的水钠水储溜情况。 二、根据患者的化验结果 1、电解质结果:看是否有低钠血症,如果有低钠血症则给予生理盐水,反之使用葡萄糖水。 2、根据心肌酶等评测心功能来决定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的选择。 三、配液 有的药物溶于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水其效能会好点,这要根据药物说明书选择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水。 四、是否有休克发生 患者如果有休克的情况,则应先给于生理盐水补充血容量后再给予葡萄糖水补充机体能量。 五、电解质的调节和能量补充 生理盐水主要用于电解质的调节,而葡萄糖水则主要作为能量。选用时要首先想到这点。总之,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水选择时要慎重,尤其是面对老年病患者时。因为老年病患者不同程度存在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在选择生理盐水时要谨慎,选择葡萄糖水时则考虑是否加用胰岛素。 此外,在静脉输液时,要遵循基本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

肌肉注射注意事项

随着医学的进展,疾病谱的改变和新生代抗生素的大量涌现,静脉给药途径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但肌肉注射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我们重视不够也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肌肉注射。现将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的心得总结如下。 1 首先严格遵守以下注射原则 (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感染;(3)选择合适注射器、针头以及正确的注射部位;(4)正确的注射方法:掌握“二快一慢”无痛注射,注射后观察药物反应。 2 特殊情况下肌肉注射注意事项 2.1 小儿肌肉注射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定位不当易伤及血管及神经,部位是食指尖与中指尖分别置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注射时近距离垂直进针,推注药液稍快,防小儿扭动折断针头。 2.2 恶液质病人因极度消耗皮下脂肪及肌肉层较薄,注射时左手捏起穿刺部皮肤,同时缓慢注药防药液积聚。 2.3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如血友病、再障等,由于凝血因子的缺乏及凝血机制障碍致出凝血时间延长,一般尽量避免注射,必要时应在肌注后延长按压穿刺部位时间,勿揉搓。 2.4 浮肿病人常见于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时,由于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的液体,致皮肤肿胀发亮,注射时左手食、中指错开向下按压绷紧皮肤,快速进针,注射后用力按压针眼,防渗出。 2.5 肥胖者及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厚,药液注入脂肪层不易吸收,影响治疗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为减少局部刺激,二者均应深部肌肉注射,一般用7号针头注射,抽无回血注入药液。 2.6 注射部位有瘢痕,皮肤病者注射时尽量避开瘢痕、皮肤病处,因瘢痕处药液不易吸收,皮肤病处霉菌易被带入深部组织造成感染。 2.7 “惧针”心理者注射前摆正体位,做好解释工作,注射时分散注意力,缓慢推注药物,减少疼痛,防止晕针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我们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相信会减少不良反应,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

①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 机制: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血浆蛋白被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加,加之肾小球血浆流量也增加,滤过率增加,尿液生成增加。 ②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尿量减少。 机制: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此外,抗利尿激素也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从而增加髓质组织间液的溶质浓度,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有利于尿液浓缩。 ③静脉注射速尿,尿量增加。 机制:速尿可与髓袢升支粗段的Na+-2CL—K+同向转运体结合,;由于氯化钠的重吸收被抑制,降低了肾髓质的高渗梯度,从而使肾脏浓缩尿液的能力下降,导致水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产生利尿效果。 ④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尿量减少。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能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⑤静脉注射葡萄糖,尿量增加。 机制: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称为肾糖阈(160~180mg/ml)。实验中葡萄糖的注射量已经超过肾小管的吸收极限,小管液中就会有葡萄糖,进而小管液的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加,妨碍了肾小管特别是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的Na+浓度被稀释而降低,故Na+的重吸收也减少,氯化钠及水的排出均增加,尿量增加。 ⑥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尿量减少。 机制:乙酰胆碱能使动脉血压降低,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用两个电极置于正常的神经干表面,产生兴奋波先后通过这两个电极处,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 简单来说就是,动作电位之神经干表面传导,通过两个电极间时,电流的方向发生了反向,表现为两个方向波形!! 因为不方便贴图,所以近似描述,图像就像一个周期的正弦图像!!! 如果两个引导电极置于兴奋性正常的神经干表面,兴奋波先后通过两个电极处,便引导出两个方向相反的电位波形,称为双相动作电位。如果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纤维完全损伤,兴奋波只通过第一个引导电极,不能传至第二个引导电极,则只能引导出一个方向的电位偏转波形,称为单相动作电位。 刚好做这个实验…… 在完整的神经纤维膜记录点位时,兴奋依次通过两个引导电极,会在这两个引导电极之间产生方向不同的电位差变化,因而,记录到的是双向动作电位,是由两个方向不同(正负相反)的单相动作电位合成的,其波形与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双相动作电位的两个相是不对称的。影响因素挺多的 一根神经纤维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但是坐骨神经干是有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由于引起不同数目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随着刺激强度增大,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数目也越多,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越大,

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静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的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 3、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及静脉情况。 4、所注射的药物性质、作用、不良反应及对血管的影响程度。 5、环境是否清洁、舒适、安全。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上层:治疗盘一个、药液、消毒有盖方盘一个或弯盘一套、安尔碘、棉签、无菌纱布(独立包装)、输液贴、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头皮针2颗、止血带、消毒砂轮、小垫枕、擦手纸、肾上腺素及注射器、污物缸、锐器盒、治疗本、手消液。 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袋、盛有0.1%消毒灵溶液桶。 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环境:安静、整洁、舒适。 【方法】 处置、核对医嘱→评估→洗手、戴口罩→备好用物→查对→安瓿按锯消原则掰开→正确抽吸药液→再次查对→套上安瓿放入消毒有盖方盘或消毒弯盘内。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选择血管→垫好小垫枕及擦手纸→

手消→扎止血带→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准备输液贴→取药液核对→接头皮针→排尽空气→穿刺前再次核对→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穿刺除下端皮肤,右手持针20度角进针→见回血再进针少许→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贴输液贴→缓慢注入药物,观察注射局部及患者反应→注射毕快速拔针→按压穿刺点同时交代注意事项→再次核对→针头、安瓿弃于锐器盒,针筒、擦手纸放入医疗垃圾筒→整理床单元→手消→记录→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置用物→洗手脱口罩。 【评价】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操作熟练、轻巧、规范。 3、患者痛感小,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4、注射速度、剂量准确 5、与患者沟通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三查八对。 2、需长期静脉给药者,注意保护血管,应从远心端至近心端选择 血管穿刺,比快关节及静脉窦。 3、如穿刺失败,需重新更换穿刺部位及针头。 4、根据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掌握推注药物的速度并观察注射 局部及病人反应。 5、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当防止药物外溢致组织发生坏死。

静脉输液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1、认真核对药液(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动瓶后对光检查药物质量,有无絮状物、沉淀、混浊、变色)填写输液卡。 2、将瓶上的铝盖中心部分启开,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必要时加药物,摇匀,并注意配伍禁忌,贴输液卡,套上网套。 3、再次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将输液管和通气管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4、携用至床旁,向病人解释静脉输液的必要性,解除其恐惧心理,以便合作。嘱病人排尿,让病人取舒适位。准备3-4条胶布,放于适当之处。 5、挂输液瓶于架上,反通气管固定在网套上。 6、查对输液卡,核对病人。 7、进行排气,用手指挤压茂菲管1/2处时,取下静脉针头的护帽,松开调节器,药液从静脉针流出,排尽茂菲滴管下段管内空气,再次关紧调节器,将静脉针头放入护帽内。 8、选择静脉,在其部位下垫小枕,扎上止血带,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皮肤、待干,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9、取下针头上的护帽,再次对光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体,旋紧调节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按静脉注射要求行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再进少许,然后松拳,松止血带,松调节器。见溶液点滴通畅后,一手扶住针头,一手用胶布固定,盖上无菌纱布,肢体放于舒适位。 10、调节点滴速度,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数,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给病人盖好被子,注意保暖。 11、如连续输液且药物间无配伍禁忌时,认真核对后启开铝辣中心部分,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从第一瓶拔出输液管,插入第2瓶内,待输液通畅后方可离开。 12、输液完毕,夹紧调节器,除去胶布,用无菌干棉签按压针眼上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片刻,再次核对。 13、让病人休息,整理用物。 静脉输液的目的: 1. 输入液体和药物以达解毒、治疗和控制感染的目的。 2. 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 补充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回升血压。 4. 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或消除腹水及组织水肿。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2、挂输液卡或倒转输液瓶,直接在瓶签上写姓名,床号和加入的药物 3、输液前,输液管内的空气要排尽,输液过程中要及时更换液体瓶,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 针,严防空气进入静脉,造成空气栓塞。 4、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5、特殊药物及刺激性强的药物,例如甘露醇、山梨醇、去甲肾上腺素、锑剂、可引起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 盐水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8. 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各有何变化?为什么? 1)静脉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 A. 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尿量增多。 B. 另外,大量注射生理盐水,使血容量增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靠近出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也使尿量增多。 (请同学注意:此处尿量增多与抗利尿激素无关,因为注射的是生理盐水,所以血液的晶体渗透压并不发生改变,不要与大量饮用清水导致的水利尿原理搞混淆了) 2)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后,尿量一般无明显变化。 口服生理盐水后,通过消化道吸收入血,过程较为缓慢,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容量快速、明显的变化。因此,尿量变化不明显。 实验 53 尿生成的调节

【目的要求】 1.学习输尿管插管技术。 2.观察影响尿量的几种因素。 【基本原理】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在整体内,这 3 个过程往往受到生理性的调节。凡影响这些过程的因素,都可影响尿的生成而引起尿量的改变。 【动物与器材】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动脉血压描记装置、记纹鼓、记时装置和电磁标(或用二道生理记录仪和血压换能器、刺激器、保护电极、记滴器、动脉插管和膀胱插管(或细塑料管)、小漏斗、刻度试管、2ml 及 20ml 注射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肝素生理盐水溶液(100 单 位/ml)、生理盐水、10%Na2SO4 溶液、肾上腺素(1∶10000)、垂体后叶素 (5 单位/ml) 【方法与步骤】 1.取家兔一只,用 20%氨基甲酸乙酯(1g/kg 体重)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后,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和下腹部的被毛。在颈部正中线切开皮肤,先分离出气管,插

静脉输液治疗考试题带答案

静脉治疗考试题 判断题 1、PVC含增塑剂,对人体多种器官有毒副作用,且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致使药物用量不准,疗效降低。(√) 2、微粒污染是药物配制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我国药典规定每毫升药液中直径大于10um的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大于25um的微粒不能超过2个。(√) 3、股静脉的穿刺点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1/3段交界点下方2-3cm 处,股动脉搏动处内侧0.5-1.0cm。(√) 4、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多用于婴幼儿静脉输液治疗,可留置外周静脉短导管。(√) 5、手背静脉网常用于外周静脉输液,为短期静脉治疗首选静脉。(√) 6、下肢静脉一般不作为静脉输液治疗的首选静脉。成人应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有增加静脉炎和栓塞的危险(如肿瘤化疗、泵高浓度钾等);但上腔静脉综合症的患者必须应用下肢静脉输液。(√) 7、输液附加装置(如三通、延长管等)的多少不影响输液安全。(×) 8、紧急情况下放置的血管通路装置应在48小时内拔除。(√) 9、冲洗导管的液体量取决于导管的类型和大小、患者的年龄、输液治疗的类型。建议最少量至少为导管容积的2倍。(√) 10、在每次输液之前,应评估导管的功能,应冲洗血管通路装置。若遇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认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 11、头皮钢针可用于患者单次采取血标本(√) 12、当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突然主诉不适时,首先要立即做好记录。(×) 13、患者输液时突发肺水肿时,适宜的体位是中凹卧位。(×)

14、CVC置管要求最大无菌化屏障保护,包括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对患者全身铺无菌大单( √ ) 15、静脉导管脱出后可在严格无菌技术下送回血管内。(×) 16、皮肤消毒后不应再进行穿刺部位的触诊,如确需触诊,应再次消毒。( √) 17、头皮针输液正确拔针的方法下列正确的是:拔针时先关闭调节器,固定针柄,撕去胶布或敷贴,用棉签顺血管走向压穿刺点再迅速拔针,局部压迫2-5分钟,不宜按揉穿刺点。(X) 18、输液治疗前为确认PICC导管的通畅性,可以用5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进行冲管。(X) 19、静脉输入特殊的药物(如强刺激性的抗肿瘤药物)、pH值小于5.0或大于9.0的溶液、渗透压大于600 mOsm/L的药物均可引起静脉内膜损伤。(√) 20、PH值是影响注射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不适当的PH值会加速药物分解或沉淀。两种药物混合,当PH值差距越大,配伍变化发生的可能性越大。(X)21、甘露醇应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以免这些药物 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单选题 2、扎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超过:(C) A、160s B、200s C、120 s D、240s 3、头皮针输液皮肤消毒范围为(A) A、直径不小于5cm B、直径不小于8cm C、直径不小于12cm D、直径不小于20cm 4、留置针输液皮肤的消毒范围为( B)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范 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 2、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打开导管针外包装,戴手套。 3、选择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 4、取出导管针,去除针套,转动针心使针头斜面向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 5、针头与皮肤呈15~300角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将穿刺针推进0.2~0.5cm。穿刺。嘱患者握拳,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拇指和食指夹紧导管针的护翼。右手固定导管针、左手拔出针心0.5~1cm,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松压脉带,嘱患者松拳。 6、抽出针心,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在敷贴上写上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然后固定肝素帽,取出压脉带。 7、脱手套,再次查对无误后,在输液卡上记录时间、滴速并签名。根据医嘱和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参考静脉输液法) 8、助患者卧于舒适位置,整理床单位,按皮内注射法处理用物,洗手。 9、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0、封管:当液体输完后进行封管。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 ②将抽有封管液(生理盐水和肝素液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 (肝素液的配制浓度:1支肝素1.25万U稀释于125~1250mL生理盐水中,即每毫升含10~100U肝素,用量5mL,严格掌握封管液的维持时间,一般生理盐水维持6~8小时,稀释的肝素溶液维持12小时)。 ③边推注封管液边退针。 ④用夹子将留置针硅胶管夹好。 11、再次输液。 ①常规消毒肝素帽:松开夹子,将抽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先抽回血,再推注5~10mL生理盐水。 ②然后将输液器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打开调节器调节滴速进行再次输液。 ③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在完整敷料表面沿导管走向触摸有无触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