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杜立中_黄疸兰州

杜立中_黄疸兰州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2-28T16:16:16.69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作者:周芳平邱允忠陆一新[导读]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213100 【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记录服药前、服药2周及第8周的排便症状积分。结果:两组服药2周后,服药8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聚乙二醇4000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能够快速、持续缓解功能性便秘的相关症状,且有效率高而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聚乙二醇4000;慢性功能性便秘 我国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10%[1]。发病患者中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占比约为18%~23%,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硬结,排便困难,便时努挣,无便意,量少,肛门坠胀感,排便不净感等。有研究表明慢性功能性便秘与肠道运动功能失调、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我科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联合聚乙二醇4000(福松)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并与单纯聚乙二醇4000相比较,疗效满意,具体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观察病例为2015年06月至2016年08月在我院肛肠科门诊就诊并最终被诊断为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2006年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并经电子肠镜检查排除结肠器质性病变者。共59例患者入组。 1.2治疗方法:入组的59例患者被随机的分为2组:1、治疗组:29例,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g tid,三餐中服用,疗程8周;加口服聚乙二醇4000 1袋 bid,冲水空腹服用,疗程2周。2、对照组:30例,口服聚乙二醇4000(同上)1袋 bid,冲水空腹服用,疗程2周。 1.3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别记录服药前、服药后第2周及第8周排便积分(粪便性状的评估按Bristol 粪便性状图谱分型)临床痊愈:患者自然排便,粪质软,每周>2周,治疗后积分0-1分;显效:患者多能自然排便,偶用泻药,排便频率、粪质、腹胀等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治疗后积分2-6分;有效:排便频率、粪质、腹胀等症状较前改善,泻药使用较前减少,治疗后积分7-11分;无效:排便频率、粪质、腹胀等症状较前无明显改善,治疗后积分12-16分。 2.结果 临床疗效:两组服药2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药8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讨论 肠道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双歧杆菌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合成多种维生素,促进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清除内毒素等作用。当某些因素破坏了肠道微生物群,患者就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3]。使用容积性泻药,腹胀的副作用较明显。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会导致肠壁神经造成损害。渗透性的缓泻剂在肠道内不被吸收和代谢,优点为很少引起腹胀,不引起腹泻,不影响肠道的生理功能。双歧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在肠道形成强有力的生物屏障和化学屏障,因而对于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一种可长期服用并不会产生依赖性的药物。本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双岐四联活菌片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疗效的巩固和维持。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能够快速、持续缓解功能性便秘的相关症状,且有效率高而复发率低,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宝西.功能便秘流行病学调杏及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18(4):253-254. [2].于普森,李增金,郑红等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2):132-134. [3].向道生.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7(6):57-64.

诊断学复习题黄疸

一、填空题: 1、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胆红素仃B)正常值为_______________ u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CB)为 ______________ ____ 卩mol/L 2、黄疸按病因学分类分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Charcot 三联征是指__的诊断。 常常提示 ______________ 4、实验检查中,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支持__________________ ,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支持 _________________ __ ,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 。 5、胆汁瘀积性黄疸,实验检查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__________________ ,尿胆红素试验 ____________ ,尿色 ____________ ,大便呈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题: 1 、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 ) 2、旁路胆红素约占总胆红素 1 5-20%( ) 3、PTC 是区别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的最好辅助检查( ) 4、Charcot 三联征是指黄疸、右上腹痛、肝肿大。( ) 三、名词解释: 1 、黄疸 2、隐性黄疸 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4、旁路胆红素 5、Girlbert 综合征 6、核黄疸 四、选择题:

1、旁路胆红素不包括:() A、过氧化物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幼稚红细胞 D、肌红蛋白 E、衰老红细胞 2、引起黄疸的疾病中,下列哪项不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伯氨喹啉引起的溶血 D、新生儿溶血 E、蛇毒引起的贫血 3、下列哪项不属于胆汁瘀积性黄疸:() A、肝内胆管结石 B、长期服用甲基睾丸酮所致黄疸 C、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 D、肝硬化 E 、妊娠复发性黄疸 4、下列那种疾病可引起肝细胞性疾病黄疸?() A、蚕豆病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毛细胆管型炎病毒性肝炎 D、胆总管结石 E 、中毒性肝炎 5、区别肝外或肝内胆管阻塞的部位,下列哪项检查最好:() A、X 线检查 B、CT C、 B 型超声波 D、ERCP E、PTC 6、下列哪项不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A、Girlbert 综合征 B、Crigler-Najiar 综合征 C 、Mirizzi 综合征 D 、Roter 综合征 E 、Dubin-Johnson 综合征 7、全身黄疸,粪便呈白陶土色,可见于:() A、胰头癌 B、溶血性贫血 C、钩端螺旋体病 D、肝硬化 E、重症肝炎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胆红素的生成和正常代谢 (一)胆红素的生成和来源 1.来源:80%来自衰老的红细胞,20%来源于未成熟的造血细胞以及其他含铁卟啉的酶和蛋白质,如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 2.生成:正常人每天约8g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作用下变为Fe和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催化下变为胆红素。 正常人每日可产生250-300mg胆红素;(1g血红蛋白可产生34mg胆红素)。这种胆红素不溶于水,偶氮试验呈间接反应,故称为间接胆红素。有亲脂性,可透过细胞膜,有细胞毒性。和血浆白蛋白结合运行。(100ml血浆白蛋白可结合20-25mg胆红素)。水杨酸、磺胺、脂肪酸等阴离子物质可竞争性地与白蛋白结合而将胆红素游离出来。在酸性条件下间接胆红素可进入细胞。 (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作用 1.摄取:间接胆红素经与肝细胞微绒毛膜受体结合而入肝。连接蛋白Y和Z与之结合运送到光面内质网。 2.结合:在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胆红素葡萄糖酸酯,称为结合胆红素。失去亲脂性,增加水溶性,偶氮试验呈直接反应,故称为直接胆红素。 3.排泌:将直接胆红素从肝细胞排泌到毛细胆管中。肝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泵的作用,细胞器的参与,激素的调节。 4.旁路排泌:间接胆红素经氧化作用可产生一系列衍生物,颜色变浅,水溶性 增强,随尿排出。 (三)胆红素的肝肠循环 结合胆红素进入肠道经酶促水解后,在无氧条件下经细菌作用转变为胆红素、二氢中胆红素及中胆素原,再还原为无色的胆素原(尿胆原)。10%-20%胆素原被肠道重新吸收回肝脏,经氧化成胆红素,可重新进入肠道再度变为胆素原,到达大肠后经氧化变为胆素(尿胆素,粪胆素)随粪便排出。 二、黄疸的类别 (一)肝前性黄疸:即溶血性黄疸 正常肝脏每天可将40-50g血红蛋白转变为胆红素。最高可产生1.5g胆红素(正常量的5倍)。超过此量即出现黄疸。其特点为间接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尿胆原增多,血胆汁酸正常。 (二)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泌功能发生障碍。血中直 接和间接胆红素均可增高,尿中胆红素和尿胆原均可(+)。 (三)肝后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 肝道内压力>300mm水柱,胆汁不能运送。直接胆红素返流入血,血中直接胆红素增高。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颜色变灰白,尿胆原(-),尿胆红素(+)。血中胆汁酸量增高,出现皮肤瘙痒。完全阻塞时间延长后,肝细胞功能亦可受损,间接胆红素亦可增高。 三、肝功能障碍引起的黄疸性疾病 (一)病毒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凋亡和坏死影响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泌功能,导致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升高。一般来说,胆红素的高低和肝细胞的病程度呈正相关。 病原学和免疫学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不大 1.淤胆型肝炎几种肝炎病毒均可引起,特别多见于老年人戊型肝炎。 2.肝炎后血胆红素增高症间接胆红素轻度增高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观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作用。方法8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照组只采取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作用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关键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作用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是15%~20%[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2],是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本文通过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84例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42例。治疗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37.5±7.7)岁;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35.6±6.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为门诊治疗,两组均采取饮食指导、适量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批号1312647,规格0.5 g ×24 s)口服,3次/d,3片/次,疗程均为4周。所有患者都没有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或其他调节肠道杆菌群类药物。 1. 3 检测指标①肝功能指标:要求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晨起空腹采取静脉血,检测内容包括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②血清内毒素水平、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抽取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后晨起空腹静脉血液5~8 ml,离心分离血清,放在-70℃冰箱保存,分别应用鲎试剂法和双抗体夹心来检测内毒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测定血清TNF-α和IL-6水平[1]。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5软件对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根据新生儿的特点和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采取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结果本组110例患儿,108例治愈出院,1例转由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由于自身家庭问题停止治疗。其中15例出现轻微皮疹,29例出现绿稀便,停止光疗后自行消失。结论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过程中,正确、细心的护理至关重要,则能更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更好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胆红素增高而引发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现象[1],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对较严重新生儿黄疸如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有可能发展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主要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2]。2008年1月~2008年10月,我科室共对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光照疗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患儿,男62例,女48例,年龄为出生2~28d。其中早产儿35例,新生儿肺炎48例,实验室检查均提示血清总胆红素>205μmol/L(12mg/dl),入院后除对原发病的治疗外,即采用温箱加蓝光照射,每天8-12h,3~5天不等。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使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XHZ-90单面光照治辽仪,采用蓝光灯管5支平行排列,同时配合光疗暖箱,进行光照治疗。评定标准显效:治疗3天皮肤黄染明显消退,复查总胆红素小于85umol/L;有效:治疗5天皮肤黄染明显消退,复查总胆红素85~171umol/L;无效:治疗5天皮肤黄染消退不明显,复查总胆红素大于171umol/L 1.3 护理方法 1.3.1 对患儿家长的宣教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而且因独生子女的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明书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明书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明书 通用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商品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 拼音全码:ShuangQiGanJunSiLianHuoJunPian(SiLianKang) 本品为复方制剂,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 本品为类白色剂。 本品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腹泻、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 0.5g*24s 成人:口服,一日3次,一次3片,重症可加倍服用或遵医嘱。儿童:六个月内婴儿一日2次,一次1片;六个月至一岁幼儿一日2次,一次2片;一岁至六岁幼儿一日2—3次,一次2片;六岁至十二岁儿童一日3次,一次2—3片。婴幼儿可将片剂溶于50℃以下温水或牛奶中服用。 尚不明确。

尚不明确。 1.本品抽真空封装,开袋后不宜长期保存,应尽早服用。 2.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遵医嘱。 遵医嘱。 遵医嘱。 1.氯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青霉素对本品中的活菌有抑制作用。 2.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菌,不应合用。 尚不明确。 本品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正常菌群,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菌群,维持正常肠道蠕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本品经口服进入肠道后,会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定植。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不属于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成员,在肠道中定植48小时后随粪便排除体外;而其余三种菌均是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一般定植10天以上达到平衡。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常见问题的处理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常见问题的处理 翟仁友,黄强 【摘要】介入治疗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重要的治疗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但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我们总结12年来800余例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病例的经验;详细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研究介入治疗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详细讨论胆管引流方法和胆管支架植入的时机和适应证;提出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抗生素和止血药物的应用等见解;总结止痛剂的术前术后临床应用;对术后胰腺炎的发生和处理方法以及围手术期病死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我们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对介入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35;R735.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794X(2007)-10-0649-03 InterventionalradiologyofmalignantbiliaryobstructioncomplicationandtreatmentZHAIRen-you,HUANGQiang.DepartmentofRadiology,BeijingChaoyang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20,China 【Abstract】Intervetionaltherapyasanimportanttherapeuticmethodformalignantbiliaryobstructionhasbeenusedextensively,buttherestillremainsomeproblemsworthyforouremphasisandresearch.Weretrospectivelyreviewedmorethan800patientswithmalignantobstructivejaundiceduring12years.Indications,contraindications,complicationsandcorrespondingtreatmentmethodswerestudied.Furthermore,discussionincludingmethodsofbiliarydrainage,propertimeofstentimplantation,methodsofanesthesia,usageofantibioticsandhaemostatwerealsocarriedout.Useofanalgesics(pain-suppressal)pre-andpostprocedure,developmentofacutepancreatitisanditsmanagement,andperi-operativemortalitywerefurtherinvestigatedindetail.Wehopeourexperiencesandlessonswouldgiveinterventionaldoctorssomehelpintheircareer.(JInterventRadiol,2007,16:649-651) 【Keywords】Biliaryobstruction;Interventionalradiology;Complication 梗阻性黄疸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目前采用的 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经内镜治疗。据临床估计约有20%的黄疸病例选择采用手术治疗,约20%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选用经内镜治疗,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约占60%,是最常采用的姑息治疗方法。 我院介入放射科从1994年1月至今共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800余例,先后分组分段进行了总结研究,共发表相关论文16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临床上所见的各种临床问题和采取的应变措施进行总结,供同行们参考。1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 一般认为,Karnofsky评分≥50分者(需要很多的帮助,并时常需要医护治疗),可以耐受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术。对评分在20~40分的病例,术后预计病死率高达50%以上,应和家属充分讨论,权衡利弊,达成共识后,方可实施。黄疸水平是决定减黄的重要指标,血清总胆红素≥70μmol/L,已达到施行介入减黄的要求;在≥140μmol/L时必须进行减黄处理,否则肝功能迅速受到影响。此外,肝内胆管扩张,急性胆管炎也是重要指标之一。部分病例虽能手术治疗,但由于一般情况较差,承担手术风险较大,可先行介入胆汁引流,纠正一般情况后,再行外科手术治疗。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课题资助项目(2007BAI05B06) 作者单位:10002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放射科 通讯作者:翟仁友 ?述评Comment?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商品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 拼音全码:ShuangQiGanJunSiLianHuoJunPian(SiLianKang) 【主要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性状】本品为类白色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腹泻、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 【规格型号】0.5g*24s 【用法用量】成人:口服,一日3次,一次3片,重症可加倍服用或遵医嘱。儿童:六个月内婴儿一日2次,一次1片;六个月至一岁幼儿一日2次,一次2片;一岁至六岁幼儿一日2—3次,一次2片;六岁至十二岁儿童一日3次,一次2—3片。婴幼儿可将片剂溶于50℃以下温水或牛奶中服用。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本品抽真空封装,开袋后不宜长期保存,应尽早服用。 2.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儿童用药】遵医嘱。 【老年患者用药】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 1.氯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青霉素对本品中的活菌有抑制作用。 2.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菌,不应合用。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本品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正常菌群,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菌群,维持正常肠道蠕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药代动力学】本品经口服进入肠道后,会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定植。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不属于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成员,在肠道中定植48小时后随粪便排除体外;而其余三种菌均是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一般定植10天以上达到平衡。 【贮藏】2-8℃避光保存。 【包装】每盒装24片。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发表时间:2011-10-14T16:46:09.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1期供稿作者:付国文丁堃 [导读]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 付国文丁堃(江西省玉山县人民医院消化科 334700) 【中图分类号】R7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180-02 【摘要】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及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PTIBS)或结合局部动脉化疗术,所有患者均经B超、CT或MRI明确诊断,并确定梗阻部位。结果 23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外引流管及支架置入术。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术后23例患者黄疸消退满意;16例黄疸消退,置入内支架术后4周在DSA下行局部灌注化疗术。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加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结合局部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胆管梗阻介入性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常由于胆管癌、胰头癌、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瘤、肝门淋巴结转移等压迫和侵及胆管所致,外科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患者常由于早期诊断困难而失去手术机会,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经皮肝穿刺引流术加内支架置入术作为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手段,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近年来已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所认知和接受。可缓解黄疸,改善由于梗阻性黄疸引起的种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2]。现将我们进行的23例资料完整的外引流加内支架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33~84岁,平均64岁;其中胰头癌3例,胆囊癌2例,肝门部胆管癌18例。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小便赤黄、白陶土样大便、全身瘙痒、乏力纳差、恶心呕吐。术前均经B超、CT、MRI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术前均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和生化检查,心电图。术前给予安定10mg肌注,术中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穿刺器械包括胆道穿刺套盒,超滑导丝、超硬导丝、5F Cobra或猎人头造影导管:内支架用10例。 1.2 PTCD并内支架置入术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于DSA检查床上,右季肋区消毒铺巾,局麻下,选用21G穿刺针,腋中线肋膈角下2cm左右的肋骨上缘进针,针尖向第11胸椎下缘方向水平穿刺,至距离胸椎2~3cm时停止进针,拨出针心,在透视下边退针边注射少量造影剂,证实穿刺针位于胆道系统后,多抽出一些胆汁,然后通过穿刺针注入稀释的造影剂,显示胆道系统。为了保证安全,胆道进入点应距离阻塞上端4cm以上,否则需重新穿刺。通过穿刺针置入0.018吋导丝,退出穿刺针后,顺细导丝置入穿刺套管针,套管针置入后,送入超滑导丝,变换导丝头端的方向使之通过狭窄段,沿导丝送入Cobra导管或猎人头导管,导管通过狭窄后,更换成超硬导丝,使其头端位于十二指肠内,退出导管,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球囊扩张狭窄段。撤出球囊,送入支架释放系统,准确定位后在透视监视下小心释放支架。沿导丝送入外引流管,使引流管侧孔完全位于胆道内,然后固定外引流管。 2 结果 2.1 疗效本组23例外引流及内支架置入术均成功。术中无胆道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而且无手术死亡病例。 2.2 不良反应情况 23例患者经皮经肝外引流术加内支架置入术后,全身皮肤瘙痒症状消失,大部份患者食欲明显改善,其中有2例胰头癌患者食欲无明显改善。大部份患者术后1~3d有上腹部不适,轻度憋痛,未经处理自行缓解,余无明显并发症发生。5例患者在支架置入4周后进行了肝动脉或胃十二指肠上动脉灌注化疗。 3 讨论 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可解除病人黄疸,但是大量胆汁的丢失易造成电解质紊乱,携带引流管患者精神上不易接受,也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及并发症[3]。内支架的置入使黄疸的引流基本接近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并为下一步针对肿瘤的治疗创造了机会[4]。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并内支架置入术的操作要点是:1.PTCD前准确定位,再决定皮肤进针点,避免发生气胸、血胸。2.PTCD后,应选择外周二、三级胆管分支作为穿刺插管进入点,以便使导管有较大的活动余地和释放支架时近端有较多的空间,靶胆管直径应≥3~4mm,靶胆管与主肝管呈钝角延续。穿刺过细胆管,当进行置入引流管时,引流管将堵塞靶胆管所属小分支造成局限性胆汁淤积而继发胆道感染。3.在Cobra导管或猎人头导管和导丝配和下调整导管方向,打通梗阻段,将导丝送入十二指肠内。操作中导丝应始终位于十二指肠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并发症。4.选择的球囊直径应略小于支架直径。在释放支架过程中及时调整支架位置,避免支架错位或滑脱。内支架两端需超过狭窄1cm以上。5.支架置入术后引流管应保留2~3周,待纤维窦道形成及无任何并发症出现时,关闭引流管2d,复查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如无升高患者无不适出现再拔出外引流管。6.对低分化类肿瘤,为了预防胆道再狭窄应对肿瘤进行灌注化疗。 经皮经肝胆道外引流加内支架置入术对梗阻性黄疸的解除近期疗效满意,血清胆红素值下降明显,很少发生严重并发症,是姑息性治疗外科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可以替代外科姑息性胆肠吻合术,但对肿瘤本身并无治疗作用,结合局部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5]。 参考文献 [1]姜卫剑,姚力,任安,等.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黄疸[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31(11):729-733. [2]钱晓军,仁友,戴定可,等.老年人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回顾性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34(11):342-345. [3]李麟荪,贺能树.介入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9-164. [4]杨建勇,陈伟.介入放射学临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09-119. [5]翟仁友,戴定可,于平.金属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31(11):734-736.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明书完整版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说 明书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商品名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 拼音全码:ShuangQiGanJunSiLianHuoJunPian(SiLianKang) 【主要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性状】本品为类白色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的腹泻、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 【规格型号】*24s 【用法用量】成人:口服,一日3次,一次3片,重症可加倍服用或遵医嘱。儿童:六个月内婴儿一日2 次,一次1片;六个月至一岁幼儿一日2次,一次2片;一岁至六岁幼儿一日2—3次,一次2片;六岁至十二岁儿童一日3次,一次2—3片。婴幼儿可将片剂溶于50℃以下温水或牛奶中服用。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本品抽真空封装,开袋后不宜长期保存,应尽早服用。 2.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 3.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儿童用药】遵医嘱。 【老年患者用药】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1.氯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青霉素对本品中的活菌有抑制作用。 2.铋剂、鞣酸、药用炭、酊剂等能抑制、吸附或杀灭活菌,不应合用。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本品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正常菌群,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菌群,维持正常肠道蠕动,调整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和繁殖。 【药代动力学】本品经口服进入肠道后,会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定植。其中蜡样芽孢杆菌不属于人体肠道正常菌群成员,在肠道中定植48小时后随粪便排除体外;而其余三种菌均是人体肠道中正常菌群,一般定植10天以上达到平衡。 【贮藏】2-8℃避光保存。

联合应用蒙脱石散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联合应用蒙脱石散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10-28T14:31:52.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29期作者:杨亚芬 [导读]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生、发展与免疫能力低下、菌群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合理的应用肠道微生物制剂对小儿感染腹泻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丽江市玉龙县人民医院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院80例小儿腹泻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n=40),观察组口服双岐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更短;发热、呕吐、腹痛症状缓解时间更早(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85.0%,显著低于观察组95.0%(P<0.05)。结论:应用双岐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等优点。【关键词】小儿;蒙脱石散;腹泻;双歧四联活菌片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9-0160-02 小儿腹泻是一种多因素、多病原所致的小儿常见疾病,该病以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特征,分感染性和非感性两种,是引起小儿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1],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本研究由此出发,选取我院80例小儿腹泻患儿行分组研究,分析联合应用蒙脱石散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性腹泻的疗效情况,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感染腹泻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入组标准:24h大便次数不少于3次,符合《儿科学》[2]中关于小儿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伴发热、腹痛等临床症状;大便细菌培养呈阳性;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昏迷者;严重肾、心、肝功能不全者。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年龄为(5.4±1.2)岁;病程1~7d,平均(3.0±0.5)d;每天腹泻次数3~9次,平均(5.1±0.9)次;脱水程度:22例轻度脱水,18例中度脱水。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5.5±1.3)岁;病程1~8d,平均(3.1±0.6)d;每天腹泻次数3~10次,平均(5.2±1.0)次;脱水程度:21例轻度脱水,19例中度脱水。组间脱水程度、腹泻次数、病程、年龄以及性别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如静脉补液、纠正水及电解质失衡及对症处理(如止吐、降温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蒙脱石散(国药准字: H20066993,生产厂家: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具体药物用量根据患儿年龄确定,1岁以内患儿3g/d;1~2岁患儿3~6g/d;2岁以上患儿6~9g/d;分3次温水送服。观察组应用蒙脱石散及双歧四联活菌片联合治疗,双歧四联活菌片(生产厂家:内蒙古双奇荷生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蒙脱石散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双歧四联活菌片的具体用法如下:1岁以内患儿1.0g/d;1~2岁患儿2.0g/d;2岁以上患儿3g/d,分2次温水送服。两组均连续接受1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疗效评价标准[3],痊愈:治疗3d后,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消失;有效:治疗3d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大便次数及性状基本正常;无效:治疗3d后,临床症状、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未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有效率+痊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及计数数据分别以均值±标准差(x-±s)及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分别应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1.7±0.5)d、(2.7±0.8)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1±0.5)d、(3.8±0.8)d (t分别为9.312、7.218,P分别0.012、0.017)。 2.2 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3d后,观察组30例痊愈、8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26例痊愈、8例有效、6例无效;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χ2=9.223,P=0.014)。 3.讨论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发生、发展与免疫能力低下、菌群失调等因素密切相关,合理的应用肠道微生物制剂对小儿感染腹泻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蒙脱石散属肠黏膜保护剂,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蒙脱石微粉,该药可通过多种途径(如覆盖肠黏膜、抑制肠道病毒、结合黏液糖蛋白等)起到保护肠黏膜的作用。双歧四联活菌片属肠道微生物制剂,该药含有粪肠球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可通过调节患儿肠道菌群,增强患儿肠道防御功能,促进维生素、铁、钙吸收,进而促进患儿康复[4]。联合应用双歧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可从不同途径治疗小儿腹泻,增强疗效。本研究中,联用双歧四联活菌片及蒙脱石散的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更短,发热、呕吐、腹痛症状缓解更早;此外,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 综上,应用双岐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等优点。 【参考文献】 [1]曹桂玲,吴靖.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29-3130.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2-301. [3]程海英,汪祝萍,尹燕丹等.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6):2618-2620. [4]程晓,陈强.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J].吉林医学,2015,9(14):3107-3108.

浅谈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浅谈新生儿黄疸光疗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法根据新生儿的特点和对患儿家属的心理分析,采取光照疗法和精心的护理。结果本组110例患儿,108例治愈出院,1例转由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由于自身家庭问题停止治疗。其中15例出现轻微皮疹,29例出现绿稀便,停止光疗后自行消失。结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如能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手段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则能更快而有效地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更好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主要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所致,该病预后差,病死率高。对较严重新生儿黄疸如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有可能发展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

核黄疸),主要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光照疗法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1]。2007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室共对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光照疗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10例患儿,男62例,女48例,年龄为出生2~28d。其中早产儿35例,新生儿肺炎48例,光疗前查总胆红素123~336umol/l,均达光疗指征。 12光疗设备全部病例均使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XHZ-90单面光照治辽仪,采用蓝光灯管5支平行排列,同时配合光疗暖箱,进行光照治疗。 2护理 21对患儿家长的宣教由于对新生儿黄疸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患儿家属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的,不需要治疗,过几天自然会好。而且因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关心患儿疾病的除了患儿的父母,还有患儿父母双方的亲属和家人,往往意见不统一,再加上对光照疗法缺乏认识,个别患儿的家长有焦虑情绪,甚至拒绝光照疗法。因此,应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由主管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新生儿黄疸的

蓝光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蓝光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28T17:32:29.693Z 来源:《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1期作者:张洁王国刚 [导读] 且实验组患儿上述指标的下降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注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国的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姓名:张洁出生年月:1983.04 性别:女籍贯:四川泸州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科学工作单位名称及邮编:叙永县人民医院儿科 646400 四川省叙永县人民医院儿科王国刚(邮编:) 64 第二作者:王国刚 [摘要]:目的浅析蓝光光疗联合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黄疸治疗的164例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他们分别接受蓝光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蓝光光疗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分析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TBIL、DBIL、IBIL含量变化。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7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1.46%)(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TBIL、DBIL、IBIL等血清胆红素含量均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患儿上述指标的下降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光疗联合白蛋白静脉注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国的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蓝光光疗;白蛋白;茵栀黄颗粒;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是多发于新生儿群体的常见疾病,主要病症为皮肤发黄、胆红素含量上升,该病随着婴儿的长大而逐步缓解,但是当患儿缺氧、受到感染时会引发胆红素脑病,进而引发新生儿肺炎等疾病,严重时引发死亡[1]。相关研究证实蓝光光疗是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有效方式,白蛋白可以结合胆红素,并将其排出体外[2]。因而本组研究联合运用蓝光光疗和白蛋白对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黄疸治疗的新生儿进行了针对性治疗,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黄疸治疗的164例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实验组男38例,女44例,年龄3.4-35.4 d,平均年龄(21.4±2.2)d;对照组男37例,女45例,年龄2.8-33.2 d,平均年龄(20.2±1.5)d。所选患儿均经B超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排除胆管阻塞和新生儿肝炎等疾病,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及胆红素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儿接受蓝照射和茵栀黄口服治疗,即多次间歇性照射蓝光,先连续照射3h-6h,然后停止照射2h-4h,之后再接着重复照射,患儿同时口服茵栀黄颗粒(3g/袋,4次/袋,3次/d),连续服药3d。实验组:先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然后进行白蛋白滴注,蓝光照射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将白蛋白(患儿每千克体重用量为1g)溶解在10%葡萄糖溶液内(15-20mL),用输液泵控制白蛋白注射液的滴注速度,注意先慢后快,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处理统计学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验证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并用卡方检验验证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P<0.05时表明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比较临床疗效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78%)明显高于对照组(91.46%)(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黄疸,该病通常由人体过多产生胆红素、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等因素引发。多数患儿可随时间的推移而自愈,但是有时也会出现病情恶化,进而损伤神经系统,严重时引发死亡,因而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极为重要。当前,蓝光光疗和退黄药物也已被逐渐地运用到临床治疗中[3]。 由于黄疸患儿体内含有数量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可以借助蓝光照射改变胆红素构型,并使之随着尿液排出;注射白蛋白静脉滴注也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