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

第一章、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本章我们来学习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分类等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最基本的常识,但也是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非营利组织”成了世界性的话题。小到社区的邻里纠纷和垃圾分类,大到各种国际纷争和区域冲突,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几乎都涉及到这些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在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用和影响也渗透到了千家万户。与之相适应,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也开始兴起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迄今为止一共涉及到42个国家,世界各国的数千名学者参与了这一研究。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和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先后推出了有关非营利组织的畅销书。在中国,非营利组织“热”也开始悄悄升温,近两年在北京召开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国际会议先后有五次,出版的相关书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有些还颇为畅销。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呢?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它们?非营利组织活动主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领域里?其中包括了哪些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什么地位?如何从理论上把握或理解这些组织?等等。本章将概要地回答这些问题。

本章分为四节:第1节说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和属性。这是学习非营利组织的首要前提;第2节介绍非营利组织主要的六个活动领域;第3节阐述作者关于非营利组织分类的基本观点;第4节说明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1定义和属性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这一概念并非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术语。在本书中,我们遵循常规采用这一概念,并将它定义如下: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上述概念中包含了三层含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这是非营利组织的三个基本属性。

1.1.1非营利性

非营利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一个基本属性,是它们区别于企业的根本属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千差万别,但都以获取利润即营利为目的,不存在非营利的企业。但是非营利组织则不同,它们不是企业,而是非营利的社会组织。

作为非营利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以营利为目的。企业的宗旨尽管表述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营利这一本质,所以营利是企业的根本宗旨。作为非营利组织来说,其宗旨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不以营利为目的则是一切非营利组织的根本宗旨。换句话说。非营利组织的宗旨不是为了获取利润并在此基础上谋求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而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或者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实现整个社会范围的公共利益,叫做“公益”;实现社会中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谓之“互益”。]。

2.不能进行剩余收入(利润)的分配(分红)。非营利组织可以开展一定形式的经营性业务,在这些业务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超出经营总成本的剩余收入。如果是企业,高于经营总成本的剩余收入当然地被作为利润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红,但是作为非营利组织,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经营业务,其经营收入都不能作为利润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分红),而只能用于组织所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及自身发展。

3.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企业的资产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其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非营利组织的资产严格地说并不属于组织所有[非营利组织在资产运作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积累。因积累形成的新资产在形式上属于组织自身,但严格地说它和企业因资本积累形成的新资产一样,其产权归原有资产的所有者。],也不属于捐赠者,它们是一定意义上的“公益或互益资产”,属于社会。[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属于社会,并不等于说非营利组织实行的是“社会所有制”。这里的社会是一种虚拟的范畴,可以说是一种假定。]所以,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意义上是作为受托人来行使公益资产的所有权的。因此,如果非营利组织解散或破产,它们的剩余资产不能像企业那样在成员之间分配,而只能转交给其他公共部门(政府或其他的非营利组织)。

1.1.2非政府性

非政府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个基本属性,也是它们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相对于企业来说,非营利组织和政府都属于社会的公共部门,这是它们的共性。但是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不同,它们不是政府机构或其附属部分,而是非政府的社会组织。

作为非政府的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的非政府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政府作为统一完整的国家政权,尽管其各个部门、机构以及各级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不能完全独立自主,否则就难以行使国家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则是相互独立的自治组织,它们既不隶属于政府也不隶属于企业,是一个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在许多国家,非营利组织表现为法人组织,如日本的“NPO法人”、“社团法人”等。在我国,按照现行的《民法通则》,社团法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是中国四大法人之

一。],每一个非营利组织都有独立自主的判断、决策和行为的机制与能力,都属于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

2.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的组建原则和权力行使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形成的是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结构。非政府组织无法按照国家政权的形式自上而下构建起来,也难以自上而下地行使权力,它们依靠的是广大的公民,通过横向的网络联系与坚实的民众基础动员社会资源,形成自下而上的民间社会组织。[这里的“自下而上”强调的是非营利组织基本属性的一个方面,即扎根于社会的属性,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

3.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政府作为以政权为基础的公共部门,无论资源的获取还是公共物品的提供,其基本方式都是垄断性的。非营利组织则不同,它们不能操纵政权力量,而只能采取各种竞争性的手段,来获取各种必要的社会资源并提供竞争性的公共物品。

1.1.3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

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三个基本属性,也是非营利组织最具特征的一个属性。非营利组织的内在驱动力不是利润动机,也不是权力原则,而是以志愿精神为背景的利他主义和互助主义。正像企业是组织化的资本、政府是组织化的权力一样,非营利组织可以说是组织化的志愿精神。

非营利组织的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企业主要以资本的形式获取社会资源,政府主要通过税收集中社会资源,而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社会资源则是基于志愿精神的志愿者和社会捐赠。志愿者是志愿精神的直接体现或人格化,表现为那些为追求一定的价值观并无偿地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或互益性活动的人们;社会捐赠则是志愿精神的货币化或物质化,表现为人们为各种社会公益或互益性活动无偿提供货币或其他物资。这两者构成了非营利组织重要的社会资源。

2.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社会公开性和透明性。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其活动具有一定的内部性或排他性,政府则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安全或保密等问题。非营利组织使用的是社会公共资源,提供的是社会公共物品,其运作过程和开展的各种活动都要向社会公开,保持透明,并接受社会的监督。

3.非营利组织提供两种类型的竞争性公共物品。企业提供的是私人物品,政府提供的是垄断性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提供的是竞争性的公共物品,其中包括两类:一是提供给整个社会不特定多数成员的所谓“公益性公共物品”,其受益者是社会大众,但无法界定受益者,比如公害治理、植树绿化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二是提供给社会中某一部分特定成员的所谓“互益性公共物品’,其受益者尽管也是多数社会成员,但是能够通过某种方式界定受益者,比如行业互助、会员福利等等。后者有时也被称为“准公共物品”。

同时具备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这三种属性的社会组织,我们称之为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问题,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在他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中,主要列举了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组织性、志愿性和自治性等五个方面。从内容上来说,这五个方面事实上已经体现在上述三个基本属性中了。

在现实生活中,非营利组织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协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商会、行会、会馆、学校、医院、福利院、文化院、体育馆、博物馆、美术馆、文艺团体等等。

严格地说,非营利组织中不应包括政府出资成立的各种政府附属性组织或外延性组织,如某些政府机构下设的服务中心、医疗室等,以及各种形式的特殊法人等。[这里强调的是一般而言的非营利组织。关于中国转型时期事业单位的定性,下文将特别指出。]非营利组织中一般也不包含政党组织和宗教组织。对于这两类组织,在萨拉蒙的研究中使用了“政治性”和“宗教性”的标准,将它们与一般的非营利组织加以区分,即把那些不具有明确的政治性宗旨和宗教性宗旨的组织也作为非营利组织来看待。我们认为:尽管在现实中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但是这样的标准是可取的,它们表明非营利组织中不包含政党组织和宗教组织。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与非营利组织一词相近的其他一些概念。

非政府组织(N 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和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和外延上一致,可以互换使用。所不同的是,非营利组织强调的是和企业的区别,非政府组织强调的则是和政府的区别。相对于非营利组织一词来说,非政府组织一词在国际社会更为通用,其历史也更悠久。[在本书的行文中,我们主要使用“非营利组织”一词,但有时根据需要也使用“非政府组织”或“NGO”的概念。主要考虑的是在有些场合,特别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非政府组织或NG0更常用一些,而并非有意混用。]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从社会关系上指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外延比非营利组织要宽泛些,但内涵基本一致。它不是一个否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积极肯定的概念,并突出了新型社会关系的主体,在这种意义上它比非营利组织一词更准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使用这一概念。

志愿者组织(V oluntary Organization,VO)和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和外延上基本一致,这一概念更强调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性特征,在北欧和英国较为流行。

草根组织(Grass Roots Organization,G RO)特指非营利组织中那些扎根于城乡社区的基层民众组织,侧重于发展中国家的基层组织。

1.2活动领域

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遍及现代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包括经济活动如生产、流通、消费等方面,地域活动如城市、乡村等方面,社群活动如各种专家人群、青年、妇女、华侨等方面,社会活动如文化、健康等方面。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几乎每一天、每一处都离不开各种形式的非营利组织,它们像盛水的容器,像电脑的软件,像舞台演出的化装,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仔细观察一下不难看出:非营利组织并不存在于社会的一切方面,它们的活动领域有一定规律。凡是市场经济比较成功、企业运作比较有效的地方,非营利组织一般不很发达;凡是国家利益比较突出、政府控制比较严格的领域,非营利组织一般不甚涉入。换句话说,非营利组织通常是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条件下出现并发挥作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通常是个人利益实现得不够充分,国家利益也表现得不够突出,但公益性、互益性或中介性相对较强的社会和经济领域。

从领域分布上看,非营利组织活动较为集中和活跃的主要领域是以下六个方面:

1.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指的是环境、生态与资源的保护。环境保护是当今非营利组织非常集中和活跃的领域之一。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有许多著名的非营利组织活跃在这个领域,如世界自然保护基金(WWF)、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等等。环境保护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大体又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的保护,二是资源保护,三是动物保护,四是污染治理,五是对污染受害者的救助。

2.扶贫发展。扶贫发展指的是救助贫困与促进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说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发展领域是非营利组织介入比较早的一个领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扶贫发展领域的非营利组织经历了种种变化。目前主要包括:发达国家的从事开发援助的基金会等资助机构;总部设在发达国家但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各种发展项目的发达国家发展NG O;总部设在发展中国家并在当地开展各种发展项目的发展中国家发展NGO;主要在国际上开展发展援助中介服务的国际发展NGO;专门开展小额信贷等活动的发展项目组织及草根组织等等。

3.权益保护。这里的权益保护指的是对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弱势群体指的是由于自然、生理以及社会等原因而不能像大多数人那样获得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从而常常处于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的人群,妇女、儿童、各种身体及智力残疾患者等均属于弱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并帮助他们努力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是许多非营利组织积极致力的事业。1995年,北京世妇会期间在怀柔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世界妇女NGO论坛,来自世界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以万计的妇女NGO云集北京城郊的怀柔小城,展示了妇女NGO的巨大影响力。除了非政府的妇女组织以外,还有如救助残疾人的国际助残等残疾人组织,救助各种疾病患者的无国籍医生组织等医疗救助组织,救助失学儿童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儿童救助组织等等。

4.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日益成为非营利组织关注的重要领域。无论是在农村社区还是在城市社区,都有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社区医疗,社区护理,社区卫生保健,社区养老,社区文化休闲,社区消防,社区治安,社区管理,社区教育,社区娱乐,社区绿化,社区环保等等。在我国,较早开展社区活动且影响较大的非营利组织是基督教男女青年会(YMCA/YWCA),目前,它们在中国设有全国协会(上海)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西安等十个城市的市会组织,活动遍及城市社区服务的各个方面,为改善中国城市社区的状况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5.经济中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不仅要依靠企业,其中有许多地方也要依靠各种形式的中介性非营利组织,我们称之为经济中介组织。这些组织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各种形式的行会、商会、企业家协会等主要由经营者组成的经济中介组织;第二类是各种形式的工会等主要由劳动者组成的经济中介组织;第三类主要是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性的经济中介组织。它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交流、信息提供、行业协调、咨询服务等活动,发挥着经济领域的互助、共济、中介功能,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着重要的润滑剂和中介质的作用。

6.慈善救济。慈善救济古而有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乐善好施的记载。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随着两极分化和贫困化的加剧,一些“有良心的资本家”斥资兴办各种形式的社会慈善与救济组织,前期的如育婴堂、慈善堂、救济会等,后期的如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这些慈善救济组织将富人的财富通过捐赠的形式集中起来,用于对穷人的各种施舍救济,在发生饥荒、水灾、地震、战争等灾难的时候最为活跃,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很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上罗列的六个方面,只是从活动领域考察非营利组织时所看到的相对集中的部分,它们并不能涵盖非营利组织的全部。从总体上来看,非营利组织是一个极为庞杂和几乎无所不包的体系,通常我们说除了政府和企业之外都是非营利组织,其实如同上面所看到的那样,即使在市场经济中也有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如经济中介组织)。同样,在国家体系中也包含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因此,这里给出的只是非营利组织的若干主要的活动领域,而且我们的着眼点更多的是关注中国。

1.3分类

分类是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统计考察的基础。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含糊且难以统一的问题。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中,4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领域被划分为12个大类和26个小类。美国流行的分类是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再将后者分为服务型组织和资助型组织。

在我国,政府所采用的正式分类是将民间非营利组织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前者进一步分为基金会、

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等;后者进一步分为教育类、科技类、文化类、卫生类、体育类、社会福利类等。

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学者关于分类的论述中,实际上存在着不同分类标准的交叉和混用,这在方法论上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主张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应当就不同层次进行分层分类;在每一层次的每一类别的确定上要遵循和采用同一标准。依据这样的原则,我们在最高层次上,依照组织构成和制度特征把非营利组织分为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换言之,我们所称的非营利组织包括两大类别,即会员制非营利组织和非会员制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第一种类别是会员制组织。对于会员制组织,我们根据它们所体现的公益属性的类型,将其划分为互益型组织与公益型组织。对于互益型组织,按照它们所体现的经济社会关系的性质,进一步分为经济性团体和社会性团体;对于公益型组织,则按照其会员的成分,将其区分为团体会员型组织和个人会员型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第二种类别是非会员制组织。对于非会员制组织,首先我们依据组织的活动类型,将其区分为运作型组织和实体型社会服务组织。对于运作型组织,按照其运作资金的性质和类型,进一步将其区分为运作型基金会和资助型基金会;对于实体型社会服务组织,则根据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或所有制(参照我国的情况),区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有事业单位。

图1—1是按照上述分类标准,对我国现有的非营利组织所作的一个总体的基本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除包括我们前面所定义的非营利组织以外,还包括了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大量的未登记或转登记团体。我们认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这三类组织尽管不能算做是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但是它们正在逐步脱离国家体系,其中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逐步向非营利组织转型,即演变为非营利组织。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它们是广义的非营利组织。

从总体上看,我国非营利部门中包括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两种形式,图1—1中上下两端的“人民团体”和“未登记或转登记团体”,都可依照其组成分别划入这两种组织类别中。

会员制组织包括互益型组织和公益型组织两种类型,前者分为经济性团体和社会性团体,后者分为团体会员型组织和个人会员型组织。互益型组织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个,一个是经济领域,另一个是社会领域。存在于经济领域里的互益型组织,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行业协会、商会、职业团体、工会等。这

类互益型组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们的活动和企业等营利组织密切联系在一起,它们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类组织通常被称为“经济团体”、“产业团体”、“劳工组织”等,而区别于通常所说的社团。互益型组织的另一类是社会性团体,如各种学会、同学会、联谊会、兴趣团体等,这些组织尽管干差万别,但是它们和上述经济性团体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就是都远离企业和市场。这个特点在公益型组织中也有体现。换句话说,互益型的社会性团体和公益型组织,都具有远离市场的特点,它们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非营利组织的属性,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核心部分。

非会员制组织包括两类,一类是运作型组织,另一类是实体型社会服务机构。在我国现行的法规体系下,运作型组织和上述互益型组织、公益型组织一起,统一被称为“社团”,归各级民政部门管辖,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显示,到2000年底,全国县以上的社团总数为13.6万家,它们与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一起,构成我国《民法通则》所定义的四大法人。非会员组织的另一类是实体型社会服务组织,其中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有事业单位两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使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各种社会服务活动的实体型机构,如各种民办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究所、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我国现行法规中把这类组织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在1998年10月国务院颁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之前,这类组织被称为“民办事业单位”。]。到2001年底,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种类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了统一的登记确认。据民政部新近提供的资料,此次登记确认的县级以上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共有近10万家。国有事业单位则是使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各种社会服务活动的实体型机构,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协和医院等都属于此类,其中包括各种国有的医院、学校、剧团、养老院、研究所、中心、图书馆、美术馆等等。这类事业单位在登记管理上归属中央编制委员会。

因此,在我国现行法规体系下,进行合法登记并属于上述非营利组织范畴的,包括13.6万家社会团体和10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未登记或转登记团体,以及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在广义上也属于非营利组织。

1.4地位

非营利组织的总和被称为“非营利部门”或“第三部门”。目前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里,都存在着一个由非营利组织组成的庞大的非营利部门。

根据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在全球42个国家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提供的数据,这个部门的平均规模大约是:占各国G DP的4.6%,占非农就业人口的5%,占服务业就业人口的10%,相当于公共部门就业人口的27%。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荷兰、爱尔兰等国家,非营利部门占其GDP及非农就业人口的10%以上。

把非营利部门称为“第三部门”,是相对于作为第一部门的国家体系和作为第二部门的市场体系而言的。

国家起源于私有制和阶级的划分。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并不存在国家,疆界、城郭、军队、警察、监狱、税收等象征国家权力的各种机器,都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划分以及战争而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随着各种国家机器的建立和国家职能的发挥,国家体系逐渐形成。

无论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古代的封建国家乃至奴隶制国家,作为国家体系都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第一,政治权力是国家体系的核心,也是各种国家机器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第二,以各种形式的税收为基础的经济权力是国家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各种国家机器得以维持的基本保证;第三,自上而下的统治体系不仅是决策及其执行的基本框架,也是信息传递的基本通道,整个国家体系即建立在这种统治体系之上;第四,国家体系运用政治权力,以税收的形式集中社会资源,通过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统治体系为社会提供各种公共物品;第五,国家体系的主体或最高组织形式,是作为民族国家代表的政府,以及由民族国家的政府形成的各种政府间国际联盟。

市场起源于交换。最初的交换发生在共同体的边缘。当人们不再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的时候,交换以及作为其制度化的市场就成为必要。市场也不是从来就有的,价格、货币、利润、劳动力、消费者等体现市场法则的各种机制,都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发展以及各种形式的交换在规模上、数量上、层次上和范围上的扩大而逐渐产生和成熟起来的。资本主义通过不断扩大的资本积累,打破了市场在空间、时间和层次上的种种局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体系。

相对于国家体系来说,市场体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市场体系是一个利益驱动的体系,惟利是图的利润动机是市场体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市场体系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体系,竞争的压力带来不断的创新,是市场体系生命力的源泉;第三,市场体系是一个通过价值规律实现资源配置的体系,利润导向和竞争机制形成一个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市场格局;第四,市场体系中有各种主体,其中既有个人也有组织,其核心是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消费者出现的各种形式的企业,以及由企业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集团。

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各自有不同的起源、成分、结构和运行规则,分别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近代以来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竞争,如果撇开意识形态因素,仅从资源配置体制的选择上分析,可以说是国家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和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这样两条道路的选择。实践证明,无论是国家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还是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都存在各自的许多问题。

简言之,国家体制的不足表现在缺乏效率上,而市场体制的不足表现在缺乏公平上。

非营利组织出现在国家和市场之间。当国家体系中的政府不能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政府失灵)、市场体系中的

企业又囿y òu

于利润动机不愿提供公共物品(市场失灵)的时候,非营利组织便出现了。

非营利组织不同于政府,不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不存在自上而下的等级制统治体系,而是以志愿公益为宗旨,以受益者的需要为导向,能够实现公益资源的有效配置;非营利组织不同于企业,不是以牟利为动机,不受市场规律盲目左右,因此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实践表明,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弥补了政府和企业这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

当然,比之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无论国家体系还是市场体系,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第三部门却不构成一个整体,它们更像是一盘散沙、无所不包。

2.非营利组织所动员的社会资源无论在规模上、构成上还是能量上,都远远不及国家体系和市场体系。

3.非营利组织无论作为整体还是个体,都难以与政府、企业相抗衡,因而在它们彼此之间还难以形成真正平等的相互关系。

因此,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严格地说并不构成与国家体系、市场体系相对应的第三体系,它们只是对应于政府、企业这两种基本的社会组织而言的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但是,非营利组织并不像国家、市场那样古老悠久,它们尽管有许多的不足,发展却是如此迅猛、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在21世纪刚刚拉开帐幕的今天,当人类突然意识到这样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的时候,我们不仅应当从概念上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它们,也应当从历史上理清它们的脉络和由来。第2章和第3章,我们将从历史的角度概览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讨论“非营利组织”问题,首先面对的是对这一词汇的定义及相关的分类问题。这两个方面又都容易引起歧义,故这里首先分别作较详细的阐释。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 )的中译,一般认为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与非营利组织类似的词汇还有“非政府组织”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公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等。1998年国务院将设于民政部的原社会团体管理局改为民间组织管理局,“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非营利组织”的官方用语开始被正式使用[2].这些词汇的含义大同小异,这里不作深入探讨,本文所称“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和上述词汇是相通的,可互换使用。 那么,如何理解非营利组织呢?国际社会对这种社会组织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关注中国的类似组织。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这一定义被用于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对全球4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后来常为人们所引用。在这一定义的5个特性中,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但对非营利组织的其他特征,有人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修正。 日本的重富真一提出结合亚洲国家的国情,可将上述定义修正为如下6个条件:(1)非政府性;(2)非营利性;(3)自发性;(4)持续性/形式性;(5)利他性;(6)慈善性[3].他强调亚洲的多数国家属中国家,从上和社会上救助弱势群体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特殊背景,因而应将利他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以区别那些以相互扶助为目的的社区非营利组织;进一步来看,具有利他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其开展活动的主要资金不能来自受益者,而应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受益者之外的其他主体,换言之,是否非政府组织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资金是否来自向受益者收费之外的其他来源,即慈善性。重富真一的标准比流行的非营利组织定义严格,突出了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扶助救济的重要属性。 在我国,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非营利组织几乎不存在。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行为和运作机制上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的社会组织,因而中国学者大多更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将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比如康晓光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称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4]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非营利组织都并非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术语,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侧重,但这一概念总体上强调的是类似的属性,即指独

非营利组织管理读书报告

《非营利组织管理》读书报告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政府难以解决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为了保证社会各项事务的有效运行,人们在政府组织之外成立了一大批不同于政府的的组织,这类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向社会提供类似于政府提供的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随着大量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很多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理论也随之产生。这方面的研究学者既包括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也包括萨拉蒙和后来的赫茨琳杰,当然很多国内的学者也致力于这方的研究。虽然我过对于非营利组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的发展还是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很多研究非营利组织的国内著作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我认为由黄波,吴乐珍和古小华主编,经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这本《非营利组织管理》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一本比较好的著作。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分别讲述了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理论基础,中外非营利组织的介绍,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以及非营利组织的的营销和评估。同时作者认为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内涵和外延上是一致的,只是非营利组织侧重的是与市场的区别,而非政府组织侧重的是与政府的区别。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特征和出现的原因 (一)非营利组织的概念 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国际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1,他们提出了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那就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森大学教授莱斯特.萨拉蒙的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同时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五个特征的组织。 2,美国的彼得.德鲁克在《非营利组织的经营》一书中认为,非营利组织既非企业又非政府机关,其目的人与社会的变革,是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1 3,在欧洲国家非营利组织被定义为,包括合作社、互助会在内的社会经济组织。 4,日本学者重富真一认为非营利组织是同时符合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发性、持续性、利他性、慈善性六个条件的的社会组织。2 5,日本学者川口清史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以及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3 而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主体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还包括其他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非营利性和非政府性的社会组织。在我国官方将非营利组织分为社团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未登记转让的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 纵观以上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作者在本书中提出自己的关于非营利组织的观点,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二)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尽管上述的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自己关于非营利组织的观点和特征,但是本书 1[美]彼得.F.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日本经济评论社,1997年版,第5页 2[日]重富真一:《日本的NGO(2000)》,明石书店,2001年版,第17-19页 3[日]川口清史:《非营利组织与合作社》,日本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37页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与意义

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分类是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统计考察的基础。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是一个比较含糊且 难以统一的问题。 西方分类:萨拉蒙根据26个国家的比较研究,建立了国际非营利组织分类标准:①教育学术;②医疗;③社会福利;④文化休闲;⑤职业团体;⑥住宅开发;⑦国际事务;⑧公民倡议;⑨环境保护;⑩慈善;⑾宗教;⑵其他。这种分类法很容易识别哪些组织是非营利组织,但不利于深入的学术研究,而且各个国家的背景存在差异。 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把非营利组织划分为3大类,15小类,它们是: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医疗和社会工作:医疗保健、兽医和社会工作;其他社区服务和个人服务:环境卫生、商会和专业组织、工会、其他会员组织(包括宗教和政治组织),娱乐机构、新闻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机构,运动和休闲。 欧共体经济活动产业分类体系把非营利组织划分为5类18项:教育: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护理教育;研究与开发;医疗与卫生:医院、诊所,其他医疗机构,牙医和兽医;其他公众服务:社会工作、慈善机构、专业组织、雇主协会、工会、宗教组织和学会、旅行社;休闲与文化:娱乐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动物园和体育组织。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主持开展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中,4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领域被划分为12个大类和26个小类。美国流行的分类是将非营利组织分为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再将后者分为服务型组织和资助型组织。 在我国,政府所采用的正式分类是将民间非营利组织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前者进一步分为基金会、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联合性社团等;后者进一步分为教育类、科技类、文化类、卫生类、体育类、社会福利类等。 我们注意到,在一些学者关于分类的论述中,实际上存在着不同分类标准的交叉和混用,这在方法论上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主张对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应当就不同层次进行分层分类;在每一层次的每一类别的确定上要遵循和采用同一标准。依据这样的原则,我们在最高层次上,依照组织构成和制度特征把非营利组织分为会员制组织和非会员制组织。换言之,我们所称的非营利组织包括两大类别,即会员制非营利组织和非会员制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第一种类别是会员制组织。对于会员制组织,我们根据它们所体现的公益属性的类型,将其划分为互益型组织与公益型组织。对于互益型组织,按照它们所体现的经济社会关系的性质,进一步分为经济性团体和社会性团体;对于公益型组织,则按照其会员的成分,将其区分为团体会员型组织和个人会员型组织。 非营利组织的第二种类别是非会员制组织。对于非会员制组织,首先我们依据组织的活动类型,将其区分为运作型组织和实体型社会服务组织。对于运作型组织,按照其运作资金的性质和类型,进一步将其区分为运作型基金会和资助型基金会;对于实体型社会服务组织,则根据其主要的资金来源或所有制(参照我国的情况),区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国有事业单位。

影视行业介绍

黄金十年下的新三板影视行业 影视是以拷贝、磁带、胶片、存储器等为载体,以银幕、屏幕放映为目的,从而实现视觉与听觉综合观赏的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的综合形态,包含了电影、电视剧、节目、动画等内容。 数据 2011年,全国广播影视总收入达2894.79亿元,同比增长17.72%。广告、有线网络、电影票房“三驾马车”增长强劲,其中,广播电视行业广告资源价值不断提升,广告收入实现19%以上大幅增长,达1122.90亿元;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49.43%,用户首次突破2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首次突破1亿户;全年电影票房超过131亿元,增长近29%,中国电影城市票房连续9年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影院建设快速增长,全年新增加803家影院,截至2012年1月底,已有约9600块银幕,银幕总数跃居世界第二。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电视剧共计469部14942集,稳居世界第一。全年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435部26.12万分钟,跃居世界首位;电影产量791部,其中故事片558部,产量保持世界第三。2011年,全国影视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总额共计1.56亿美元,出口覆盖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设备 随着我国广播影视、舞台剧场等行业的发展,影视文化照明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和视音频制播传系统集成行业的客户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增长。各地区演播室建设、舞台建设、影视制作环境建设等都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客户资源和产品服务需求。近几年来影视设备行业市场容量快速增长,预期未来这一发展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近几年来我国影视设备制造与集成服务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行业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制作 影视是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应运产生并发展壮大的,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信息时代,影视传媒得到了空前长足的发展。由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市场逐渐消失了国界,使得竞争更加激烈,所以影视传媒就成为在今天信息时代成为宣传的最佳方式,随着国家对影视传媒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使得影视传媒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迅速的发展扩张其在传媒市场中所占有的分量。而且随着网络发展,电影的网络化使影视制作对人才的要求进入了空前的阶段,出现了几何级的增长,同时各级电视台对影视制作的巨大要求使得影视行业出现了很好的就业前景与无可限量的商机。 影视制作,最重要的一步是后期制作。 影视后期制作主要是以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为基础,在掌握影视编辑设备(线性和非线性设备)和影视编辑技巧的同时,利用三维软件给影片加入文字、特效,并且经过配音,使影片变得完整。 影视制作 1, 选择剧本 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制片人来选择剧本,但是也不缺乏导演来选择剧本的,但是导演在选择了一部好的剧本之后就要说服公司以及制片人,来为他投资,但是在21世纪的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剧本改编权利的,如果他在开拍前希望改变剧本就必须经过公司上层董事会的批准. 2, 资金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通常市场营销及宣传费用等于拍摄费用或1/2的拍摄费用。每

第二章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随机过程及其概率分布 、随机过程概念: 一、随机过程概念: 初等概率论所研究的随机现象,基本上可以用随机变量或随机向量来描述.但在实际中有些随机现象要涉及(可列或非可列)无穷多个随机变量.

例1.某人扔一枚硬币,无限制的重复地扔下去,要表示无限多次扔的结果,我们不妨记正面为1,反面为0.第次扔的结果是一个,其分布,无限多次扔n n r vX ?{}{}1012n n P X P X ====,无限制的重复地扔,要表示无限多次扔的结果,我们不妨反面为其分布无限多次扔的结果是一个随机过程,可用一族相互独 立,,或表示.r v ?1X ,2X {},1n X n ≥

n n X 0n n 0 1 2 3 4 5 6 7 8 910 ……

例2.当固定时,电话交换站在时间内来到的呼叫次数是,记, ,其中是单位时间内平均来到的呼叫次数,而,若从变到,时刻来到的呼叫次数需用一族随机变量表 它为非降的阶,在有呼唤来到的时刻阶跃地增加,假定在任一呼唤来到的时刻不可能来到多)(0)t t ≥[0,] t r v ?()X t ()()X t P t λ λ0λ>t 0∞t {}(),[0,)X t t ∈∞()X t ,电话交换站在记,若时刻示, 是一个随机过程. 对电话交换站作一次观察可得到一条表示以前来到的呼唤曲线,它为非降的阶梯曲线,在有呼唤来到的时刻阶跃地增加,(假定在任一呼唤来到的时刻不可能来到多于一次呼唤). E t 1()x t

同理,第二次观察,得到另一条阶梯形曲线; 同理,第n 次观察,得到另一条阶梯形曲线. 2()x t ()n x t ,第二次观察,得到另一条阶梯形曲,第,得到另一条阶梯形曲 总之,一次试验得到阶梯形曲线形状具有随机性

《非营利组织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xx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xx组织管理》期末考试 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具有非营利性的指标主要有()。ABC A.组织的宗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B.组织的利润是否用于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 C.组织的资产是否可以转变为私人财产 D.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是否密切 2.非营利组织所体现出来的()等都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产品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ABCD A.互相信任 B.团队精神 C.平等 D.参与 3.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的特征使得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是无效的。CD A.不可再生性 B.稀缺性 C.消费的非竞争性 D.使用的非排他性 4.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包括()。ACD A.社会团体的筹备申请、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B.任命社会团体的领导人 C.指导社会团体依法并根据章程开展活动

D.负责年度检查的初审 5.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B.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C.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D.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6.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CD A.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强调公平,甚至为此牺牲利润和效率。 B.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往往比较清晰,不会相互冲突。 C.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受环境条件约束,比如其资产的利用是否高效率、合理会受到相应的监督。 D.非营利组织的战略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 7.非营利组织战略规划的过程包括()。ABC A.准备阶段 B.确定组织的愿景与使命 C.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 D.战略实施 8.按照战略评估主体来划分,非营利组织战略评估可划分为()。CD A.事前评估 B.事后评估 C.自我评估 D.外部评估 9.非营利组织在办理各项事业支出时,既要保证组织目标和事业发展计划的需要,又要坚持勤俭节约、提高效益的一贯方针。为此,必须做到()。ABCD A.坚持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办理

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

一、非营利组织的定义与分类讨论“非营利组织”问题,首先面对的是对这一词汇的定义及相关的分类问题。这两个方面又都容易引起歧义,故这里首先分别作较详细的阐释。 1.非营利组织的定义非营利组织是英文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 )的中译,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1].与非营利组织类似的词 “公民社会组织” (civil societ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 汇还有“非政府组织” organization)、“第三部门”(third sector)等。1998年国务院将设于民政部的原社会团体管理局改为民间组织管理局,“民间组织”一词从此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中国官方用语开始被正式使用[2].这些词汇的含义大同小异,这里不作深入探讨,本文所称“非营利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和上述词汇是相通的,可互换使用。那么,如何理解非营利组织呢?国际社会对这种社会组织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有学者关注中国的类似组织。关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salamon)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2)非政府性;(3)非营利性;(4)自治性;(5)志愿性。这一定义被用于萨拉蒙教授主持的对全球4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开展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后来常为人们所引用。在这一定义的5个特性中,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被公认为是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被视为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但对非营利组织的其他特征,有人针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修正。日本的重富真一提出结合亚洲国家的国情,可将上述定义修正为如下6个条件:(1)非政府性;(2)非营利性;(3)自发性;(4)持续性/形式性;(5)利他性;(6)慈善性[3].他强调亚洲的多数国家属发展中国家,从经济上和社会上救助弱势群体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特殊背景,因而应将利他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以区别那些以相互扶助为目的的社区非营利组织;进一步来看,具有利他目的的非营利组织,其开展活动的主要资金不能来自受益者,而应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和受益者之外的其他主体,换言之,是否非政府组织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其资金是否来自向受益者收费之外的其他来源,即慈善性。重富真一的标准比流行的非营利组织定义严格,突出了发展中国家非营利组织扶助救济的重要属性。在我国,完全符合西方标准的非营利组织几乎不存在。但又确实存在一些从行为和运作机制上不同于政府又不同于企业的社会组织,因而中国学者大多更倾向于从推动和促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不将定义限制得过于严格。比如康晓光认为,只要是依法注册的正式组织,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志愿性和公益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即可称为“中国的非政府组织”。[4]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非营利组织都并非是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外延的术语,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侧重,但这一概念总体上强调的是类似的属性,即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非政府组织被称之为区别于政府与企业的“第三部门”。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在观察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时需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法律地位与实际属性不完全对等。在中国,与萨拉蒙的定义最为接近的法律实体,是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并为《民法通则》所承认的社会团体,以及按照有关行政法规所定义的民办非企业单位。[5]但它们并不代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全部,也称不上是典型。这主要与中国民间组织在双重管理体制下的登记困境和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造成的公益不足相关。如一些从事非营利公益活动的组织不得不以企业法人的身份存在,而一些营利性的培训机构等也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名义上成为非营利组织。同时,社会团体大多缺乏“独立性”和“自治性”,而许多未经注册的组织却在不同程度上合乎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在国外,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一般依据税收情况确定,如美国非营利机构在国税局申请,大量基层组织并未经过国税局登记而存在,虽不享有免税待遇但具有合法地位;日本除正式登记为npo 法人之外,存在大量的任意团体;我国台湾地区也存在许多合法的“非法人”非营利组织。第二,处于转型中的事业单位可以被纳入观察视野。由于计划经济下的政企合一、政社合一,中国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内容知识

第二十二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主要内容 第一节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第二节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核算 第三节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 一、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特征: (1)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2)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3)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1)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2)在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基础;(3)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资源提供者既不能享有组织的所有权,也不取得经济回报,因此,其会计要素不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而是设置了净资产这一要素;(4)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因此设置了费用要素,而没有使用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要素。 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谨慎性原则、划分费用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以及重要性原则等基本原则。 【例题?判断题】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2015年) 【答案】× 【解析】民间非营利组织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 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 = 净资产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民间非营利组织带来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受托代理资产等。

《非营利组织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把战略评估划分为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是依据()。 A: 评估的时间 B: 评估的对象 C: 评估的过程 D: 评估的主体 答案: D 【2】在Ian MacMillan博士提出的一下四个运用于非营利组织项目操作和评估中的判断标准中,衡量组织之间提供相同服务的范围和程度的标准是()。 A: 替代性标准 B: 合适性标准 C: 竞争地位标准 D: 吸引力标准 答案: A 【3】会员制组织目前在中国统称为()。 A: 基金会 B: 志愿者组织 C: 社团 D: 公益性组织 答案: C

【4】在我国,行业协会属于()。 A: 运作型组织 B: 互益型组织 C: 非会员制组织 D: 公益型组织 答案: B 【5】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于()非营利组织。 A: 运作型 B: 互益型 C: 实体型社会服务 D: 公益型 答案: C 【6】非营利组织在实施战略时要求将战略设计中选定的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实施和执行,下列不是本阶段的重点的选项是()。 A: 操作性 B: 准确性 C: 可行性 D: 技巧性 答案: B 【7】每条产品线上产品项目数是() A: 产品组合关联度

B: 产品组合深度 C: 产品组合宽度 D: 产品组合长度 答案: C 【8】在某一个细分市场上提供所有的产品,以集中满足该细分市场的各种需求,这种市场选择模式属于()。 A: 市场专业化 B: 市场集中 C: 差异化 D: 产品专业化 答案: A 【9】非营利组织区别于企业的根本属性是()。A: 志愿公益性 B: 互益性 C: 非政府性 D: 非营利性 答案: D 【10】组织根据服务需求量的估计,在若干个备选的项目方案中,对一些能满足需求的方案所进行的遴选过程称为()。 A: 项目选择

【定稿】影视类毕业作品范围、类型及要求

四川传媒学院传播与经贸系 影视类毕业作品(设计)创作范围、类型及要求 (2014年3月23日) 一.适用范围: 该创作规范适用于四川传媒学院传播与经贸系本、专科学生的影视类毕业作品(设计)创作 二.类型: 允许的影视类毕业作品(设计)类型包括: 1.剧情微电影 2.系列广告片 3.宣传片、纪录片、专题片 三.要求: (一)剧情微电影毕业作品(设计)要求: 1.该类型作品最多可同时作为三名同学毕业作品(设计)进行提交, 且此三名同学必须为该作品主创。(主创认定:导演兼编剧、摄影、 后期制作) 2.该类型作品时长不得少于5分钟。 3.该类型作品必须为剧情类,需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及人物设计。(二)系列广告片毕业作品(设计)要求: 1.该类型作品仅可作为一名同学毕业作品(设计)进行提交。 2.该类型作品必须为有同样广告产品或主体的系列广告片,最少三片 为一系列,每片时长15秒钟以上。 3.该类型作品应充分体现广告创意及产品特色。 (三)宣传片、纪录片、专题片毕业作品(设计)要求: 1.该类型作品最多可同时作为三名同学毕业作品(设计)进行提交, 且此三名同学必须为该作品主创。(主创认定:导演兼策划、摄影、

后期制作) 2.该类型作品时长不得少于15分钟。 3.该类型作品需有明确主题。 四.作品阐述及成片要求 (一)作品阐述: 1.以影视类作品作为毕业作品(设计)的同学,在完成作品同时,须针 对自己的作品写作相应的作品阐述文案。 2.文案内容主要包括创意构思阐述、影像美学阐述、创作过程阐述等方 面,并需附带分镜头脚本、拍摄计划表、拍摄预算表等附件。 3.需要注意的是,在创作中不同职务的同学,作品阐述应当针对自己的 工作展开。具体讲:①“导演兼策划者”主要提交:创意说明、分镜 头脚本等;②“摄影者”主要提交:摄影说明、分镜头摄影方案等; ③“后期制作者”主要提交:后期制作说明、后期制作步骤与方法等; ④“系列广告片者”主要提交:广告创意说明、拍摄制作步骤与方法 等。 4.作品阐述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格式。提交内容一般应包括:①中英 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②目录;③正文:即“作品阐述”部分; ④致谢、参考文献。该“作品阐述”的字数要求:本科5000字以上, 专科4000字以上。 (二)成片要求: 1.成片画质要求为高清,格式为标准PAL制式,MPEG-2编码的MPG文 件或H-264/AVC编码的MP4文件。 2.制作完成的影视作品需刻录为DVD介质数据光盘上交,并统一以硬质 盘盒包装,有盘皮、盘面设计。 3.为答辩需要,在完整成片之外,同学需自行准备作品片花一部,时长 不超过2分钟,格式同成片。(片花仅作为答辩演示,不必随成片上交)

非营利组织复习材料

非营利组织复习材料 第一章定义与分类 1.术语: 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同时有非政府性。 民间组织: 社会组织: 公民社会:从社会关系上指称非营利组织。 第三部门 2.非营利组织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志愿公益性和互益性 3.非营利组织和企业、政府的本职区别分别是什么? 非营利性是与企业的根本区别,非政府性是与政府的根本区别。 4.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那些方面?为什么? 慈善救助、环境保护、公益服务、扶贫发展、权益保护、社区发展、行业协会 5.非营利组织为什么被称为第三部门?这种看法有什么缺点? 针对政府和市场而言的。但非营利组织整个体系仍不能构成一个整体,太分散。其所包含的社会资源的规模上、构成上还有能量上都远不及国家和市场的力量大,同时没有相对平等的关系。 6.分类 会员制组织:公益型组织(面等级公益型社会团体、一般公益型社会团体)互益型组织(互益型社会团体、经济团体、行业协会) 非会员制组织:基金型组织(慈善募款协会、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实体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 第二章:境外的非营利组织 1.术语 2.非营利组织产生发展与演变的过程: 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早期,17实际开始出现的非盈利组织和资本注意的民主、资质、慈善等价值取向以及社会精神有关,反映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现实,19实际以来非盈利组织的数量明显增多且影响增大,战后非营利组织发展呈现良好势头,至20世纪70年代开始加速,80年代蓬勃发展,在全球各国都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非营利组织。 3.什么事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决策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与联合国体系有关,在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并通过会议机制等决策机制参与影响国际决策。

第1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1.设随机过程 +∞<<-∞=t t X t X ,cos )(0ω,其中0ω是正常数,而X 是标准正态变量。试求X (t )的一维概率分布 解:∵ 当0cos 0=t ω 即 πω)21(0+ =k t 即 πω)2 1 (10+=k t 时 {}10)(==t x p 若 0c o s 0≠t ω 即 πω)2 1 (1 0+≠ k t 时 当 0c o s 0>t ω时 ξπ ωωξd e t x X P t x F t x ? - = ??? ? ??≤=02cos 0 2 021cos ),( 此时 ()t e x t x F t x f t x 0c o s 2c o s 1 21,),(022ωπ ω? =??=- 若 0c o s 0

?? ?= ,2 ,cos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t t t X π 假定“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概率各为21。试确定)(t X 的一维分布函数)2 1 ,(x F 和)1,(x F ,以及二维分布函数)1,2 1;,(21x x F 解:(1)先求)21,(x F 显然?? ?=?????=???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10,2 1*2,2cos 21π X 随机变量?? ? ??21X 的可能取值只有0,1两种可能,于是 21 021= ??????=?? ? ??X P 2 1121=??????=??? ??X P 所以 再求F (x ,1) 显然?? ?-=??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2 1 2 cos (1)πX {}{}2 1 2)1(-1(1)====X p X p 所以 ???? ???≥<≤<=2 121- 2 1-1 0,1)(x x x x F (2) 计算)1,2 1 ;,(21x x F ?? ?-=??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出现反面出现正面 2 1)1(, 1 0)2 1( X X ?????≥<≤<=??? ?? 11 102 1 00 21,x x x x F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

附件1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 一、分类目的和作用 (一)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统计保障,建立科学可行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制定本分类。 (二)本分类为反映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生产活动提供标准分类依据,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提供统一的定义和范围,为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统计服务。 二、分类定义和范围 (一)定义。 本分类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二)范围。 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 2.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

活动。 三、编制原则 (一)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根据文化生产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 (二)兼顾文化管理需要和可操作性。 根据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本分类在考虑文化生产活动特点的同时,兼顾文化主管部门管理的需要;同时立足于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分类的可操作性。 (三)与国际分类标准相衔接。 本分类借鉴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的分类方法,在定义和覆盖范围上与其衔接。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为大类,用01-09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3位数字表示,共有43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146个小类。

《非营利组织管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xx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xx 组织管理》期末考试 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选项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 30分) 1.衡量一个组织是否具有非营利性的指标主要有()。ABC A.组织的宗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 B.组织的利润是否用于成员间的分配和分红 C.组织的资产是否可以转变为私人财产 D.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是否密切 2.非营利组织所体现出来的()等都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产品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ABCD A.互相信任 B.团队精神 C.平等 D.参与 3.公共物品所具有的()的特征使得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是无效的。CD A.不可再生性 B.稀缺性 C.消费的非竞争性 D.使用的非排他性 4.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包括()。ACD A.社会团体的筹备申请、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B.任命社会团体的领导人 C.指导社会团体依法并根据章程开展活动

D.负责年度检查的初审 5.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B.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C.地方性的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D.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 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6.下列关于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CD A.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强调公平,甚至为此牺牲利润和效率。 B.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目标往往比较清晰,不会相互冲突。 C.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受环境条件约束,比如其资产的利用是否高效率、 合理会受到相应的监督。 D.非营利组织的战略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 7.非营利组织战略规划的过程包括()。ABC A.准备阶段 B.确定组织的愿景与使命 C.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 D.战略实施 8.按照战略评估主体来划分,非营利组织战略评估可划分为()。CD A.事前评估 B.事后评估 C.自我评估 D.外部评估 9.非营利组织在办理各项事业支出时,既要保证组织目标和事业发展计划的 需要,又要坚持勤俭节约、提高效益的一贯方针。为此,必须做到()。ABCD A.坚持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办理

电影行业分析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产业经济学》作业 公共管理学院 1.产业界定 电影产业,也称为“电影工业”,是指以电影制作为核心通过电影的生产、发行和放映以及电影音像产品,电影衍生品,电影院和放映场所的建设等相关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 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即“大电影产业链”,则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 中国电影观众:特指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港、澳、台)近一年内在电影院观看过至少一次电影的群体。 制作公司:完成电影的融资、拍摄和后期制作环节,制片公司拥有电影的版权,将电影某一期限内的版权出售给发行公司或其他渠道收购商。 发行公司: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及与院线洽谈拷贝投放。发行公司从制作公司购买代理电影发行权,然后以买断或票房分账的方式与院线公司合作。 电影院线:影院的管理公司,负责和发片公司沟通制定排片放映时间。一条院线下面有若干个电影院,由院线统一管理,统一排片,统一供片。 影院:电影产业链的一个终端,影院营收模式除票房分账之外,爆米花、可乐等附加产品及电影衍生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10%~16%不等,也是影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产业链主体: 2.现状描述 3.行业结构分析 3.1产品结构 3.1.1 电影行业从2D到3D新纪元时代,在发展周期上经历了技术断层。电影技术已经进入了3D

灾难片>科幻片>战争片>言情片>侦探片>武侠片>恐怖片>歌舞片 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我国电影市场上,华人引以为荣的武侠片已经不再稳居榜首,退居科幻、灾难、战争片之下,甚至低过言情片与侦探片。伴随电脑游戏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落,更乐意接受好莱坞大制作的灾难、科幻、战争影片。究其原因是18至26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属于电影观众结构中的最大群落,其次成分居高群落为27至39岁年龄段的观众。如果说后者内心深处依然残留对武侠的钟情的话,那么前者是在电子游戏、科幻故事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电影消费群落,西方消费文化对这一消费群落影响颇深。 中国的电影客户分类: 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细分为主流文化消费者、精英文化消费者和大众文化消费者三个主要群体。(1)主流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具有主流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有官方性强、客观性强、集体性强、社会性强、商品性较弱的基本特征。 (2)精英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中国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有官方性较强、客观性弱、集体性弱、社会性弱、商品性弱的基本特征。 (3)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中国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在中国的当代消费者群体中,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主导的强势群体,是消费市场中的主流和核心力量。有官方性弱、客观性较强、集体性较强、社会性较强、商品性强的基本特征。 不同类别客户的需求变化: (1)主流文化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变化: 一、影片风格娱乐化 二、影片主题低调化 三、影片教育传统化 四、影片人物平凡化 (2)精英文化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变化: 一、影片主题主流化 二、影片叙事生活化 (3)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变化: 一、影片风格艺术化 二、影片叙事情感化 3.1.3产品的供给 3.2企业结构 集中度分析(CRn): 定义: 本文对中国电影院线的产业集中度分析主要采用CR4指标。采样数据为2009年电影产业。若CR4超过30%的产业为高度集中,处于15-30%的产业为中度集中,低于15%的产业为低度集中。 制作方:CR4=26%(中影,上影,保利博纳,华谊兄弟) ------竞争结构 发行方:CR4=75.7%(中影,华夏,保利博纳,华谊兄弟) ------高度集中 院线&影院:CR4=46.8%(大连万达,中影星美,上海联合,北京新影联) ------相对集中

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读后感

首先是向外寻求机会和社会需求,其次什么是我们真正信仰的。 成功问题。 首先要确定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在精益求精。 领导者应该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 非营利组织营销的关键问题在于——专业志愿者所获得的满足感来源于工作本身而非薪酬。 发展人才的全部工作应该是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组织为中心。 利用2天的时间读了彼得.德鲁克的非营利组织管理,它主要包括5章,每章的结构都相似。第一章讲了首先确立使命:领导者角色。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任务是将组织的使命陈述转化为具体明确的目标。对于这些目标,必须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才实现这些目标,众多的目标在拼凑成组织的的使命。使命应该清晰明了。成功使命的三要素:机会,竞争力和奉献精神。竞争力就是一个组织的倾向,它凭借着这项优势可以超过其他组织,称为行业里面的翘楚,我觉得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目标,非营利组织重在服务,服务的好坏就是竞争的倾向,二奉献精神就是组织成员对于这个组织的满意程度,如果成员对组织都充满了信任,那么在面临困难时就会一拥而上,而不是一哄而散。奉献精神是调动组织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我理解的机会就是一个组织能抓住的一次发展的机会。 领导工作充满了艰辛部分指出:值得非营利组织领导汲取的是,组织取得成功时必须乘势发展,不断进取但同时也必须保证组织能够进行不断的调整变革。非营利组织可能更需要进行重大抉择在运作方面进行合理的取舍。变革并非危险,而是机会,把变化设为创新机会的信号。 创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首先,要构建寻求机会的组织机制,其次,如何构建新体制。在构建新体制过程中,要让现有的组织成员看到新体制的激情,不能让他们成为阻碍变革的一股新的力量。 在创新战略中提到,成功的创新需要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容易被各方接受,欢迎新事物并希望成功的人,同时,它在组织内有崇高的声誉,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我觉得这个人在创新战略中取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在一场变革中,我们就需要这样的人来充分发挥它的影响力。 领导注意事项:(1)应该认为其实大家都不明白(2)领导者不能妒忌贤能(3)不要沽名钓誉,不要苛责下属。领导者应该认识到,领导者应该做到一切以工作为中心,领导是为工作为服务的。马克色.德普雷认为领导者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负债的位置上着是一个我从未听过的说法,他认为领带者都那样或者这样的欠缺一切能力,比如招聘人员的能力,比如筹措资金的能力。 第二章,从使命到成果:市场营销,创新和基金发展的有效战略。它指出再设计非营利组织服务和营销方案时,应注重于你做擅长的业务。不要把资源浪费在没有结果的事务上。这是首要法则,第二法则是了解客户,找到什么是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并如何把他们送到手上。在将战略将计划转化成实际的成果时,应该精益求精,他认为为了提高一个机构的生产力,必须对生产的每一个要素都制定相应的战略。人是第一要素,不是如何努力的工作而是如何机智的工作,把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职能,第二是资金,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中获取更高的回报,二资金总是有限的,第三是时间。 战略步骤:第一目标必须明确,然后必须转化为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目标市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