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等的倾向

对等的倾向

对等的倾向
对等的倾向

对等的倾向

我想阐明一下公理的两个准则所表达的对等公理观的意义,然后完毕对这两个准则的评论。我还想事前防止有人对公正时机准则提出异议,以为这个准则会致使无情无义的能人控制的社会。为了为做到这一点铺平道路,我要指出我现已提出的公理观的几个方面。

首要,咱们能够说,不一样准则对抵偿准则特加思考的疑问给予必定的重视。所谓抵偿准则也即是对不该有的不对等请求予以抵偿的准则;已然出世和天分的不对等是不该有的,那就应当以某种方法对这些不对等予以抵偿。因而,这个准则主张,为了对等地对待所有的人,为了供给真实的时机对等,社会有必要对具有较少先天禀赋的人和生来社会方位就不大有利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怀。这种思维即是要抵偿在对等方面偶尔要素所发作的误差。在选用抵偿准则时,能够为教学智力较差而不是智力较强的人花费更多的资本,起码能够在他们终身的某个时期,例如前期学校教学时期这么去做。

不过。就我所知,还不曾有人把抵偿准则作为公理的唯一规范,作为社会次序的单一方针提出。这好像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多数这么的准则只被当作一种开始的准则,即是需求与别的准则对比来予以思考的准则。例如,咱们能够把这个准则和进步均匀日子规范或推进一起善的准则相对比。可是不论咱们还有别的啥准则,抵偿的请求是有必要思考的。抵偿准则被以为是体现了咱们的公理观的要素之一。不一样准则当然不是抵偿准则。不一样准则并不请求社会去尽力拉平晦气条件,如同所有的人都应当在同一场竞赛中在公正的根底上一争短长似的。但不一样准则能够把教学资本加以分配,以进步受惠起码者的久远期望。假如更多地关怀天分较好的人来到达这个意图,那是能够答应的,不然即是不能答应的。而在作出这个决定时,不该仅仅依据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来评估教学的价值。教学的效果即使不是更主要的,也是相同主要的,因为教学能够使一自个享用他的社会的文明和参与社会事务,然后

使每一自个发作一种结实的自我价值认识。

这么,虽然不一样准则和抵偿准则不是一回事,但不一样准则的确到达了抵偿准则的某些意图。它改动了根本构造的方针,使系统的整体组织不再杰出社会效益和专家政治的价值。因而,咱们以为,不一样准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协议,把天然才干的分配看作是一种一起的财物,并共享这种分配发作的不管啥利益。得天独厚的人,不论他们是谁,只要依照改进竞争中失败者的方位这种条件,才干够从他们的好运中得到利益。条件天然生成有利的人取得利益,不仅仅因为他们更有天分,而仅仅因为抵偿他们的练习和教学费用,也是因为他们把他们的才干用来协助较意外的人。任何人不是天然生成就应当有较大的才干,也不是天然生成就应当在社会上占据一种对比有利的起点。但这并不是说要消除这些区别。消除这些区别还有方法。能够把根本构造组织得使这些偶尔要素有利于那些最意外的人。因而,假如咱们期望树立这么的社会准则,其间没有一自个因为他在天然财物分配中所在的恣意方位或在社会中的初始状况,或许得益或许受损,而又不给予抵偿利益或得到抵偿利益,那么咱们就被

引向了不一样准则。

依据这些说法,咱们或许能够否定这么一种观念:因为天然生成才干的分配和社会环境中的偶尔要素是不公理的,而这种不公理又必定要影响到人类的各种组织,所以系统的组织一直是有缺点的。有时候,这种定见是作为无视不公理的托言而提出来的,好像回绝默许不公理就像不愿供认死亡相同。天然分配既不是公理的,也不是不公理的;大家在社会里生而具有某些方位,这也不是不公理的,这些都不过是天然的现实。啥是公理的,啥是不公理的,取决于系统如何来对待这些现实。贵族社会和种姓社会是不公理的,因为它们把这些偶尔要素成为或多或少关闭的和具有特权的社会阶级最后归宿的根底。这些社会的根本构造把天然的随意性详细化了。可是大家没有必要听任这些偶尔要素的分配。社会准则不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一种不行改动的次序,而是人类行动的一种方式。依照公理即公正的观念,大家共同同意要命运与共。他们在规划系统时互相约定,只要在有利于一起利益时,才利用天然的偶尔

事件和社会环境。这两个准则是抵挡命运的随意性的一种合理方法;能够完成这两个准则的系统虽然在别的方面无疑仍不完美,但它们是公理的。

还有一点是,不一样准则体现了一种互利观。它是一种互利的准则。咱们现已看到,起码在连锁联络坚持时期,每个有代表性的人都会供认,根本构造是为了推进他的利益而规划出来的。对每一自个来说,特别是对那些受惠起码的人来说,社会次序能够证明是合理的;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即是对等的。可是,怎样来完成这种互利的条件,也好像有必要从直觉上来予以思考。把任何两个有代表性的人定为A和B,设B为受惠较少的一自个。实际上,已然咱们最关怀的是和受惠起码者的对比,那么就让咱们假定B即是这么一自个。如今,因为A的利益是经过改进B的远景而取得的,所以B能够供认A的较好境况。假如A不能得到他的较佳方位,那么B的景况乃至或许比自个现时的境况更差。疑问是要指出A没有理由要标明不满。或许,他所得到的应当比他或许得到的要少一些,因为他得到的多了,或许会致使B的某种丢失。那么,关于受惠较多的人,又能说些啥呢?首要,每自个的福利显着决定于对社会协作的组织,没有这个组织,任何人都不行能过上圆满的日子。其次,只要这种组织的条件是合理的,咱们才干请求得到每自个的自愿协作。因而,不一样准则看来就成了一种合理的根底,而假如某种切实可行的组织是完成所有人的善的一个必不行少的条件,那么,那些有较好天分的人,或许在社会环境中命运较佳的人,能够在这个根底上盼望

他人来和他们携手协作。

方位较好的人应当得到较大的利益,而不论是不是契合他人的利益。关于这种说法有一种天然的不拥护倾向。在这个疑问上,有必要澄清楚“应得”这个概念。鉴于公理的协作准则即是公共规则系统和由这个系统确立的期望,但凡有或许改进自个的状况并做了这个准则宣告将予以补偿的事的那些人,都有权得到他们的利益。这种说法是彻底正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较走运的人有权请求得到较好的方位;他们的请求是社会系统规则的合法期望,社会有职责去满意这些期望。可是,这种“应得”的观念是以存在协作组织为先决条件的;至于这种组织是不是首要要依照不一样准则或别的某个规范来规划,则与本疑问无关。

或许,有人会以为,有较多天分的人应当得到那些天分条件和使他们或许得到开展的优秀品质。因为在这一点上他更杰出,他应当得到能够靠自个的天分来取得的更大的利益。可是,这种观念无疑是不正确的。任何人在天分分配中的方位都不是他应得的,正如一自个在社会中的最初起点不是他应得的相同,这一点好像成了咱们深思熟虑的判别的一个固定点、断言一自个应当得到那使他能够尽力培养自个才干的优秀品质,这是相同成疑问的;因为他的品质大有些决定于幸福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对此他自个决不能声称有功。应得这个概念对这些状况好像并不适用。因而,方位较有利的有代表性的人决不能说,他应当得到某种协作组织,然后也就有了参与这种协作组织的权利,而在这种组织中,他能够用并不增进他人的福利的方法来取得利益。他提出这种请求是没有依据的。因而,从知识的视点看,不一样准则关于方位较有利的人和方位较晦气的人好像都是能够接受的。当然,严格说来,这种观念丝毫不能成为拥护不一样准则的论据,因为在契约论中,论据是依据初始状况的观念提出来的。可是,这些直觉上的思考有助于澄清这个准则的性质及其作为对等准则的意义。

我在前面曾经指出,一个社会应当尽力防止出现这么的范畴,在那里,境况较好的人对受惠较少者的福利的边沿奉献是负的。它只应当在奉献曲线的上升有些起效果。咱们如今可似看到,这么说的一个理由即是:在曲线的这一有些,互利的规范一直得到了完成。此外,还有一种天然的观念,以为社会利益的共同现已完成;已然只答应有互相利益,那么有代表性的人的利益就不是经过互相危害对方的方法来得到的。当然,奉献曲线的形状和斜度起码有些决定于天分的难以预测的状况,面临这种状况是谈不上公理不公理疑问的。可是,假定咱们把四十五度线看作是代表利益彻底共同的抱负;恰是沿着这条奉献曲线,每自个都得到了相同的利益。因而,坚持完成这两个公理准则,看来通常会使这条曲线上升,使之更接近

于利益彻底共同的抱负。一旦社会超过了这个最大值,它就沿着曲线向下倾斜的有些发作效果,所以利益的共同就不再存在。受惠较多者得益,方位较晦气者就受损,反之亦然。这一状况与处于效率限界类似。假如触及根本构造的公理疑问,这种状况是远远不能令人满意的。因而,为了依照天然给予咱们的条件来完成利益共同的抱负,为了契合互利规范,咱们应当

持续停留在正奉献区内。

不一样准则的另一优点是,它为博爱准则供给了解说。与自在权和对等对比,博爱的概念在民主理论中处于非有必要方位。它被以为是一种不太清晰的政治概念,它本身并不规则任何民主权利,而仅仅传达了某些心思情绪和行动方法,假如没有这种心思情绪和行动方法,咱们或许会看不到这些权利所标明的价值。或许,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博爱被以为是体现了社会尊敬的某种对等,这种对等在各种公共会议上和没有征服与屈从习气的当地体现得至为显着。博爱除了富含公民友爱和社会联合的意思外,无疑还富含上面说的那些意思,不过,假如这么来了解博爱,博爱就不是标明任何清晰的请求。咱们仍然需求找到一种能与这个根本概念相配合的公理准则。可是,不一样准则看来好像的确契合博爱的天然意义,即假如不能使境况欠佳的人得到利益,则自个也不期望得到较大利益的思维。依照抱负的家庭观和通常的实际状况,家庭这个当地是不能用最大极限扩大利益总量这个准则的。家庭成员通常都不期望得到利益,除非他们的得益能够推进别的家庭成员的利益。假如要依照不一样准则就事,其成果刚好如此。境况较好的人只要依据一种能够推进较意外的人的利益的组织,才情

愿得到较大的利益。

博爱的抱负有时被以为触及与思维感情的联络疑问,而在距离较大的社会里,盼望社会成员之间会有这种思维感情的联络,那是不现实的。这无疑是民主理论对比忽略博爱疑问的又一个因素。许多人觉得,博爱在政治事务中是没有任何恰当方位的。可是,假如把博爱看作是体现了不一样准则的请求,那么它就不是一种行不通的观念。咱们最有把握以为是公理的系统和方针好像契合博爱的请求,起码从它们所答应的不对等对受惠较少者的福利起了积极效果这个意义来看是如此。不论怎么说,我将在第五章为此提出好像说得通的论据。因而,依据这种解说,博爱准则是一种彻底切实可行的规范。一旦咱们接受了这个规范,咱们就能够把自在、对等和博爱这些传统概念用下述方法和从民主视点对公理的两个准则所作的解说联络起来:自在契合第一个准则,对等契合第一个准则中的对等概念和公正的时机均等概念,而博爱则契合不一样准则。这么,咱们就为博爱观在从民主视点对两个准则所作的解说中找到了一个方位,一起咱们以为,它也对社会根本构造提出了一种清晰的请求。博爱的别的方面也是不该忘记的,可是不一样准则从社会公理的视点标明了它的根本意义。

依据这些看法,有一点好像是不证自明的,那即是,从民主视点对这两个准则所作的解说将不会致使能人控制的社会。这种方式的社会次序遵从工作向人才敞开的准则,并把时机对等用作使大家致力于寻求经济繁荣和政治控制的一种手法。不管在日子手法方面,仍是在对有组织的权利组织的权利和特权方面,上层阶级和基层阶级之间都存在着显着的区别。赤贫阶级的文明是贫乏的,而控制阶级和技术官僚阶级的文明则因为对国家的权利和财富方针所作出的奉献而得到牢靠的确保。时机对等即是在寻求自个影响和社会方位时把较意外的人丢在后面的对等时机。因而,能人控制的社会的风险不在于民主观念,而在于对公理准则的不一样解说。正如咱们方才看到的那样,不一样准则在一些根本方面改动了社会的方针。一旦咱们注意到在必要时咱们有必要思考自负这个必不行少的根本善,有必要思考一个有条有理的社会即是一种社会联合中的社会联合这个现实,这一成果就特别清楚明了。这即是说,有必要为受惠起码者寻觅确然无疑的自我价值认识,这么就使层序方式和公理所许可的不对等程度遭到限制。例如,教学资本的分配不是唯一地或有必要主要地依据这些资本从有生产才干的经过练习的技术方面所估量的收益,并且也要依据这些资本在丰厚公民的自个和社会日子有多大价值。跟着社会的进步,这后一种思考就变得越来越主要起来。

要概略地叙述适用于系统的这两个准则所表达的社会公理观,上述看法大概是足够了。在着手评论适用于自个的准则之前,我应当提一提别的一个疑问。迄今我一向假定天然财物的分配是一个天然现实,咱们没有任何必要去改动它,乃至思考它的打算。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分配必定要遭到社会准则的影响。例如,种姓准则就通常从生物学上把社会分为不一样的人,而敞开的社会则从遗传学上鼓舞最广泛的多样性。此外,从优生学上采纳一些或多或少清晰的方针也是或许的。我将不思考优生学疑问,而一直限于评论对社会公理的传统关怀。可是,咱们应当指出:提出削弱他人才干的方针,通常地说,是不契合较意外运的人的利益的。而假如接受了不一样准则,他们就会把较大的才干看作是一种能够用来推进一起利益的社会财物。但具有较高的天然财物,也是契合每一自个的利益的。这么就能使每一自个去实施一种更好的日子方案。因而,初始状况中的各方都期望确保他们的后嗣能够得到最佳的遗传才干(假定他们自个的才干是固定不变的)。在这方面推广合理的方针,应当是上一代为下一代做的工作,这是一个在两代人之间发作的疑问。因而,任何时候社会都应采纳过程,以便起码坚持天然生成才干的通常水平,防止严峻缺点的分散。辅导这些办法的准则,应当是各方为了子孙而或许会情愿附和的一些准则。我说到这个纯理论的艰难疑问,是为了再一次指出不一样准则在有或许改动社会公理疑问时所用的方法。咱们能够想象,假如才干也有上限,那么从久远看,咱们终究能够进入一种具有最大的对等自在权的社会,一自个人都具有最大才干的社会。但对这个想象我不打算作进一步的评论。

最新奈达 功能对等理论 讲义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 埃米尔里厄(E.V.Rieu 1887)于1953 年提出了对等原则,尤金奈达(Eugene A.Nida 1914)以此原则为基础,将其不断发展。奈达于上世纪60 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形式对等”理论 尤金1943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长期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秘书,主持翻译部工作,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工业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碰撞愈加激烈,翻译理论在文化碰撞的火花中蓬勃

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现代语言学的引入使翻译成为了基于符号学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白之与《牡丹亭》 白之(Cyril Birch 1925)是美籍英裔著名的汉学家,1960年至1991 年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翻译的《牡丹亭》是这部戏曲最早的完整英译本。 该译本一经出版立即得到西方汉学界的广泛认可,1981 年被评为美国杰出学术著作,并成为多所高校东亚古典文学的必修课程。白之曾说,翻译不是刺激和折磨,翻译是一种目标严肃、有意为之的冒险,是在创造性和准确性之间达到微妙平衡的过程。白之的该译本以忠实原文为目的,尽可能的保留源语中隐喻中的意象,不去破坏源语的美感和异国独特的风味。 功能对等理论在《牡丹亭》英译本中应用的赏析 依照奈达的理论,翻译应注重功能对等而不求形式对等。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他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5 个条件: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外来词造成的词义空缺;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意义晦涩;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歧义;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文体错误。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 例1:原文:“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第十 出惊梦P.43) 译文:“perplexed to find that my mirror stealing its half-glance at my hair has thrown these 'gleaming clouds'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 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郭建中,2000 , P67) ,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刘宓庆,1998 ,P122)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目的论与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目的论简介即就是skopostheory 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除了Skopos,弗米尔还使用了相关的“目标(aim)”、“目的(purpose)”、“意图(intention)”和“功能(function)”等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诺德提议对意图和功能作基本的区分:“意图”是从发送者的角度定义的,而“功能”指文本功能,它是由接受者的期望、需求、已知知识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在弗米尔的目的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译文所意指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手中,因此翻译实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标受众而生产的语篇”。弗米尔认为原文只是为目标受众提供部分或全部信息的源泉。可见原文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明显低于其在对等论中的地位。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发展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 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 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 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 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 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须遵循“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文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 应该有连贯性。这三条原则提出后,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委任的概念,即应该由译者来决定是否,何时,怎样完成翻译任务。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而且有权根据翻译目的决定原文的哪些内容可以保留,哪些需要调整或修改。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由于功能翻译理论就是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准则,而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片名翻译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影片的主要内容,并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对功能翻译理论尤其是“目的论”流派做简单了解。 第三阶段: 贾斯塔·霍茨—曼塔里借鉴交际和行为理论,提出翻译行为理论,进 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理论和目的论有颇多共同之处,弗米尔后来也将二者融合。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翻译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当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以至翻译界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在奈达40余本著作和250多篇论文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翻译界观念逆转,形成“言必批奈达”之势。因此,应该对“功能对等论”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他希望读者达到完全的理解,并使翻译完成某种祈使功能。 为防止误会,奈达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他希望以此来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这个替换并不是要否定先前的“动态对等”。实际上“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例如翻译white as snow时,如果一种语言里没有“雪”这个字,却有“霜”(frost)字,就可以用“白如霜”来替换。也可用同义比喻如“白如蘑菇”white as fungus 来表达,如果都不行,可以用一个非比喻形式very,very white“白极了”来表达。原作者期望读者看懂作品,通常他会表达的只会是一层意思,而不是几层意思。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应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

第10卷第1期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1.10No .1 2010年3月 JOURNAL OF CHANGS HA AERONAUTI C AL VOC ATI O NAL AND TECHN I C AL C OLLEGE Mar .2010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朱蓝辉(1982-),女,湖北随州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应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 朱蓝辉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应用文的文体特点,论述应用文体翻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即译者应准确推测原文意思,充分了解读者的认知语境,用译入语准确写出相应的应用文,达到最佳的功能对等。 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应用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54(2010)01-079-04 Appli ca ti on of N i da ’s Theory of Functi ona l Equ i va lence to Prag ma ti c Tran sl a ti on ZHU Lanhui (Heyuan Polytechnic,Heyuan Guangdong 517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 oduces N ida’s Theory of Functi onal Equival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g matic English .It als o argues that the Theory of Functi onal Equivalence can be app lied t o Prag matic Translati on . Key words:N ida;Functi onal Equivalence;Prag matic Translati on 应用文体翻译是一种功能性和目的性很强的 翻译品种。它涉及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包括政府文件、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讲座通知、租房广告、住户须知、景点介绍、借阅规则、商店指南等文本。广告翻译是想把产品卖到国外去;景点介绍翻译,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参观游览;超市的英语翻译,则是为了方便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的饮食起居。一般说来,翻译读者感兴趣的,是产品的性质、功能,景点有哪些个“卖点”。[1] 读者不会在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译文文采如何。只要产品卖得好,大批外国游客来了,功能就达到了,翻译也就成功了。这与文学翻译在功能、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如何实现应用文体的准确性交际功能以及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应用文体翻译呢?随着我国应用文体翻译市场急剧扩大,翻译数量与日俱增,这个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 功能对等理论,结合应用文的文体特征,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出了应用文体翻译中应遵循功能对等原则。一、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交流行为。翻译界前辈已创立了许多翻译理论,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仍在不断地涌现。1969年,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提出“功能对等(func 2ti onal equivalence )”概念。翻译意味着交流,它取决于听译文或看译文的人能了解到些什么,所以,谈功能对等最根本的是必须比较:接触原文的人怎样理解原文以及接触译文的人怎样理解译文。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对等:形式对应和动态等值。形式对应在形式和内容上注重信息本身,与建立在“等值效应原则”上的动态等值不同。他认为形式对应是指代表源语词或句在目的语中最切近的具有对等功能的词或句,在语言对等

如何理解功能对等理论定义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人(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

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 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 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 化的目的。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但是,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 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鹭毛”(郭建中,2000 ,P63) 。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人们更为 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

功能对等理论分析

翻译理论之功能对等理论浅述 作者:钱余 中央财经大学 文献综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一个著名的翻译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对后来的翻译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很多人都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过研究和应用。 吕朦,贵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就曾写过《对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再认识》,里面主要介绍了功能对等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介绍到中国后,对中国译界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近来这个翻译理论开始被质疑甚至被全盘否定。作者认为对“功能对等”理论持反对意见的人起因于对“对等”的绝对化理解,是对奈达的误解,于是在文中简要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实质及其原则,以及怎样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比较可取。他指出奈达的“功能对等”是相对的灵活的动态对等,而对“功能对等”持反对意见的人,大部分是因为对“对等”的理解过于绝对化了,并没有真正知晓奈达要表达的意思。奈达曾指出,“对语言的理解从来就没有出现两人完全相同的情况,因此更谈不上两种语言中会存在完全一致的对等关系。”吕朦也在文中说到“为了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必须保持原作的内容和内涵意义,使译文能为读者所理解且保证不会对译文产生误解,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顾及信息表达的形式。” 另外赵丹丹,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发表过《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内容、标准以及适用范围都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正确的看待,并且合理的使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而在使用该理论的过程中,翻译者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应怎样恰当的采取翻译策略的问题,为我国的翻译工作者在日后的翻译工作中提供借鉴意义,并为以后的翻译工作锦上添花,添砖加瓦。 以及石锡书,杜平的《辩证地看待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则是从两个方面来看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从盛而衰,体现了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否则怎么会产生这种衰弱的倾向,因此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它。他在文中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读者反应”,把它作为译文的判断标准,但是读者的水平层次不一样,有高知识分子,也有目不识丁的人,即使在一个群体,他们经历的不一样,看待一个事物的观点也不同,很难把译文判断标准定下来。总体来说,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对现在的翻译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还有很多人研究过功能对等理论,一般来说较多是应用这个理论来研究个案。例如一个文学翻译作品,或者影视作品,还有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如陈苗苗的《功能对等理论下<红楼梦>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栾晓莉的《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看2010-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很多学者都对字幕翻译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有所研究和探讨,如陈玉的《从功能对等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2>的字幕翻译》;史春颖的《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绝望主妇>字幕翻译研究》,等等。可见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领域范围之广我对功能对等理论比较感兴趣,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结合文学名著的译文来浅要分析功能对等理论,理性看待它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从他的理论中学习翻译的技巧,实现翻译水平的提升。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简介编辑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

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步骤编辑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 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 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 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 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 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白鹭毛”(郭建中,2000 ,P63) 。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

功能对等理论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A Study on C-E Translation of Vocabula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2016’s Government Work Report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题目类型 理论 题目来源 自选 院(系) 外国语学院 专业 英语(师范) 指导教师 xxx 职称 副教授 姓名 xxx 年级 xxxxxxx

学号 xxxxxxxxx 一、立题依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或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等) 选题背景: 当前,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它是对上一年政府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总结,也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因此,我们必须足够重视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尤其是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中国特色词汇的不断涌现表现了中国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蓬勃发展。但是,在工作报告中有些中国特色词汇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词。由于政府工作报告的特殊性,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必须恰当准确。它们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然而,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发现,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国内外翻译界大都同时从多个不同层面研究政府工作报告,而很少有学者具体探讨其中中国特色词的翻译。此外,国内外翻译家大都只注重其翻译技巧,而很少有人从理论出发研究中国特色词的英译。 研究意义: 本文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到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实践中来,可以为译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翻译视角,帮助译者在翻译时既要采取符合英语社会的表达方式,又保存中国特色词汇原有的社会传统意义,实现中国特色词和其英译表达在文化内涵,情感色彩和社会影响方面的真正对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色词的英译实践为例,一方面解析政府工作报告中特色词的语言特点,另一方面介绍功能翻译理论在其中的运用,旨在探究功能翻译理论对于中国特色词的指导作用。 预期目标: 本文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到中国特色词的翻译实践中,旨在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词的翻译方法,让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词的过程中学会合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做到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中国特色词的思想,而且使其更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从而更好地为外国友人所接受,达到更好的宣传中国和与他国进行交流的目的。 三、研究方案 本文拟采用文献法,借助书籍、报刊杂志和网络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比较和整理,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基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色词汇的翻译实践,论证了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一方面的指导作用。 四、论文进度安排 2016年3月16日开题报告

功能对等理论的简要介绍及其原则

功能对等理论的简要介绍及其原则 翻译思想史表明,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与日臻完善,20世纪中叶以来,建立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积极的理论成果,在翻译研究领域逐步形成了独具“范式”的语言学派。由于语言学派的努力,翻译研究在学科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也使得翻译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经验陈述”的模式而更具有科学的特性。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就翻译的语言学研究取得的成就所作介绍或论述,虽说不是汗牛充栋,却也是林林总总,举不胜举,在此就不赘述了。 然而,在对语言学派的研究文献作详尽的观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一学派的翻译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偏向。虽然交际理论、社会符号学等的引入使得这一理论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正。比如,纽马克(Peter Newmark)运用语义学理论分

析了思维、言语与翻译的关系,阐述了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特点,在其成名作《翻译研究途径》中所提出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理论上与实践上至今仍为人们所引用(Newmark,1981,1998)。但是,翻译的语言学研究的偏向始终存在着。 纵观语言学派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家 关于翻译的论述;另一类是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专门从事翻译问题研究的学者的论述。前者立足于结构主义语言学自身的研究,仅将翻译问题作为语言结构分析的个例或个别途径,其有关翻译的论述与其说是翻译研究,不如说是借助翻译来探索语言研究的方法论;而后者在前者范式的指导下,对翻译过程、翻译方法等范畴进行描述,以期得出具有普适性的翻译模式——语言学模式。 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雅可布逊(Roman Jakobson)较早注意到翻译问题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关系。他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在于将一种符号翻译为另一种的符号,翻译实际上就是语符和信息的诠释,因此翻译是语言学方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雅可布逊在其著名论文《翻译的语言观》中列举了诠释语符的三种方式: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其中,语际翻译涉及到一般意义上的翻译概念。在此雅可布逊意在强调在诠释语言现象时语言学对翻译行为的依赖性。 同样,英国语言学家弗斯(J. R. Firth)在《语言分析和翻译》一文中详尽地 阐述了结合翻译进行语言分析的观点。弗斯肯定了翻译理论本身在语言学中的地位。他认为,把翻译作为语言分析的一种形式,用来阐明语义,这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弗斯指出,在英国语言学史上马林诺夫斯基首次系统地把翻译用于阐明某些民族话语的意义,并把这种方法称之为“语言分析”。弗斯提出了“全面翻译(total translation)”的概念,既要全面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传达意义,在语法、词汇、词的搭配和语境等四个层次上进行语言分析。弗斯将翻译的意义归纳为:其存在这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翻译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 内产生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当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 、“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以至翻译界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在奈达40 余本著作和250 多篇论文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但自20世纪90 年代中期之后, 翻译界观念逆转,形成“言必批奈达”之势。因此,应该对“功能对等论”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他希望读者达到完全的理解,并使翻译完成某种祈使功能。 为防止误会,奈达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 ,他希望以此来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这个替换并不是要否定先前的“动态对等” 。实际上“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 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例如翻译white as snow时,如果一种语言里没有雪”这个字,却有霜”(frost)字,就可以用白如霜”来替换。也可用同义比喻如白如蘑菇” white as fungus 来表达,如果都不行,可以用一个非比喻形式very,very white 白极了” 来表达。原作者期望读者看懂作品,通常他会表达的只会是一层意思,而不是几 二、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阶段 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埃米尔里厄()于1953 年提出了对等原则,尤金奈达(Eugene 1914)以此原则为基础,将其不断发展。奈达于上世纪60 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形式对等”理论 尤金1943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长期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秘书,主持翻译部工作,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着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着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着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工业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碰撞愈加激烈,翻译理论在文化碰撞的

火花中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现代语言学的引入使翻译成为了基于符号学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白之与《牡丹亭》 白之(Cyril Birch 1925)是美籍英裔着名的汉学家,1960年至1991 年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翻译的《牡丹亭》是这部戏曲最早的完整英译本。 该译本一经出版立即得到西方汉学界的广泛认可,1981 年被评为美国杰出学术着作,并成为多所高校东亚古典文学的必修课程。白之曾说,翻译不是刺激和折磨,翻译是一种目标严肃、有意为之的冒险,是在创造性和准确性之间达到微妙平衡的过程。白之的该译本以忠实原文为目的,尽可能的保留源语中隐喻中的意象,不去破坏源语的美感和异国独特的风味。 功能对等理论在《牡丹亭》英译本中应用的赏析 依照奈达的理论,翻译应注重功能对等而不求形式对等。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他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5 个条件: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外来词造成的词义空缺;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意义晦涩;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歧义;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文体错误。 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 例1:原文:“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第十 出惊梦) 译文:“perplexed to find that my mirror stealing its half-glance at my hair has thrown these 'gleaming clouds' into alarmed disarray.”()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讲义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讲义埃米尔里厄()于1953 年提出了对等原则,尤金奈达( Eugene A.Nida 1914) 以此原则为基础,将其不断发展。奈达于上世纪60 年代初首先提出了“形式对等”理论尤金1943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长期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秘书,主持翻译部工作,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尤金先后访问过90 个国家和地区,并着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 多部书,比较着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着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 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工业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产生的文化碰撞愈加激烈,翻译理论在文化碰撞的火花中蓬勃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现代语言学的引入使翻译成为了基于符号学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 白之与《牡丹亭》白之( Cyril Birch 1925) 是美籍英裔着名的汉学家,1960年至1991 年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翻译的《牡丹亭》是这部戏曲最早的完整英译本。 该译本一经出版立即得到西方汉学界的广泛认可,1981 年被评为美国杰出学术着作,并成为多所高校东亚古典文学的必修课程。白之曾说,翻译不是刺激和折磨,翻译是一种目标严肃、有意为之的冒险,是在创造性和准确性之间达到微妙平衡的过程。白之的该译本以忠实原文为目的,尽可能的保留源语中隐喻中的意象,不去破坏源语的美感和异国独特的风味。 功能对等理论在《牡丹亭》英译本中应用的赏析依照奈达的理论,翻译应注重功能对等而不求形式对等。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他提出了改变语言形式的5 个条件:直译传递错误的意义;外来词造成的词义空缺;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意义晦涩;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歧义;形式对应所引起的文体错误。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翻译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当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以至翻译界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在奈达40余本著作和250多篇论文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翻译界观念逆转,形成“言必批奈达”之势。因此,应该对“功能对等论”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分类。即的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他希望读者达到完全的理解,并使翻译完成某种祈使功能。 为防止误会,奈达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他希望以此来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这个替换并不是要否定先前的“动态对等”。实际上“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_李翠翠

语言研究与翻译 翻译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思想、技术、信息等方面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在大量翻译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理论,“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的形式上对等”。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逐字或逐句对等。它追求译文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上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并把这一点作为评价译文好环的标准。因此,在翻译过程当中,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深层内涵并把握其主旨,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也就是不局限于译文的形式对应,更要力求实现功能对应。这也就是奈达长期倡导的“内容第一,形式第二”。但奈达也多次阐明“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不是只强调内容而不看形式,在做到信息内容对等的同时,尽可能在形式上也要求对等,当形式对等与内容对等不可兼具时要优先考虑内容对等。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不应只局限于形式对等或译者主观感觉对等,而是要考察译文的读者在阅读译文时的心理反应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的心理反应是否对等。但在实践过程中完全实现对等理论并不现实,原文与译文的读者分别处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审美经验等,所以很难达到绝对的对等,而是一种相对动态的对等。该理论一举打破了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模式,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 在源语言与目的语转化的过程中,将二者进行对比是无法摆脱的客观存在。由于人类社会对某些物质存在或社会背景具有类似的感受,所以读者对目的语与源语言的反应相似,这时可以采用直译,两种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完全对应。但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原文的言外之意往往无法正确的在译文中得以传达,甚至会产生扭曲。功能对等理论针对源语言与目的语存 在差异的事实,提出了在翻译过程中的调 整或弥补措施,以达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 对等。为了尽可能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 所得到的感受相同,译者应在充分考虑译 文读者的理解和欣赏需要的前提下,选择 切合特定语境的语言表达。译文与原文虽 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却在内容上尽可 能的达到了功能对等。此种情况要求译者 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同样的功能,所以在翻 译过程中要注意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力求 取得接近于原文的效力,而不是拘泥于形 式与功能完全对等。第三种情况是文化传 统的独特性使得部分事物具有独特的象征 意义,如果不了解源语言的独特内涵,就 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功能相等的对应物。 此种情况下就是功能与形式完全不对应。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形式 的对等或译者主观感觉的对等上,而应一 切以译文读者的心理反应为中心,真正实 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反应与原文读 者的心理反应的一致或相似。 功能对等理论以完全自然的表达方式 为目标。奈达认为要使译文自然流畅,应 当充分考虑三个因素:作为整体的接受语 和文化、特定的语言环境及目的语的受众。 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的最终目标是使 译文的接受者理解译文的程度能够基本对 等与原文接收者理解原文的程度。这两种 关系的比较决定了翻译的动态特性。目的 语接受者不仅可以获得源语言接受者理解 原文内容的方式,还会体会到原文对原文 接受者产生的影响。特定的语言环境是译 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离开特 定的语境,语言也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整 体的源语言与文化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 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在翻译过程中 找到最为贴近原文的社会存在,就必须考 虑并应用语言符号的功能,因此,社会符 号学及社会语言学为功能对等理论的产生 及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语言符号只 有在应用过程中注意和其他相关符号的类 比,才能表达具体清晰的含义。要想得到 一篇高质量的译文,译者需要考察的是语 法和词汇的灵活运用。语法方面的调整相 对来说简单一些,是按照目的语的使用规 则组织成符合逻辑思维的句子、段落及篇 章。而词汇方面则包括了几个不同的层面, 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特有词,不同的文化背 景下会滋生出不同的词汇来表达特定的含 义或事物。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既 然如此,不同的受众群体决定了翻译策略 的选择,并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所以想 成为一名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这些都是必 不可少的考虑因素。而功能对等正是应用 不同的语言符号,达到在内容及形式上的 对等,尽量忠实于原文又挖掘原文所要表 达的深刻内涵,真正实现翻译过程中的“信、 达、雅” 。 翻译的任务在于用目的语文字忠实而 流畅地传达源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使 译文读者能体会到原文读者是如何理解和 欣赏原文的。而衡量翻译成功与否的最高 标准是使译文读者在读译文时获得与原文 读者读原文时基本一致的感受。因此译文 最好能在内容、形式、格调等方面与原文 相近。但是任何两种语言之间总是存在着 这样那样的差异。所以正如尤金?奈达所 说,翻译不应该单纯地寻求两种语言在词、 句子或语法方面的对等,而应从交际和文 化的角度寻求等效。翻译应忠实而不拘泥, 因此,如何在“忠实”与“传神”之间取舍, 就成了决定翻译是否取得成功的重点所在。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李翠翠(空军航空大学外语教研室 吉林?长春 130022) 摘 要: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作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与我国传统翻译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达到功能对等的目的。但在翻译实践中实现功能绝对对等是不现实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应用功能对等理论,以实现译文的“信、达、雅”。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 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 陈道明.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 能相似”[J].外国语,1999,(4) [3]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 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李翠翠(1983-),女,吉 林省长春人,空军航空大学外语教研室 讲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 言文学专业硕士生。 2011年7月刊14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