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传统地方志中_八景_资料的史料价值_以山西地方志为例_王德庆

论传统地方志中_八景_资料的史料价值_以山西地方志为例_王德庆

论传统地方志中“八景”资料的史料价值

———以山西地方志为例

王德庆

提 要:本文以山西地方志为例,从8个方面分析了“八景”资料的史料价值:包含丰富的乡土地理信息,含有宝贵的民俗资料,为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历史依据,能部分重构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能反映地方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变迁过程,诗词能为考求某些问题提供佐证,为研究中国地图学史提供图像资料和有益话题,为地方志的编纂提供借鉴。对传统地方志中的八景资料动辄批评、甚至完全否定的做法欠妥,应从历史和辩证的角度评判其价值。

关键词:地方志 八景 史料价值 山西

由于研究的需要,近些年笔者翻阅了许多山西省的旧志,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八景”资料。鉴于它们的史料价值尚未得到学界的充分关注,笔者特别撰写本文,以实例来佐证之。希望能抛砖引玉,增进认识,以便更好地利用地方志资料,揭示和解释更多的历史文化现象。那么,传统地方志中的“八景”资料到底有怎样的史料价值呢?笔者拟从以下8个方面作些说明。

一 “八景”中含有丰富的乡土地理信息

“八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反映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地方感知。它是地方人士对家乡山川、人物、风土、古迹、神话、传说融会于心,反复酝酿,精心挑选而成的。因此,一府、一州、一县、一乡都各不相同;而就更大的地理单元内部而言(如省、流域等),又表现出某些共同之处。

以山西“八景”中的河流为例。该省有大小河流一千多条,各地所选之景各有不同。例如,太谷县有“象水秋波”,祁县有“昌源春水”,介休有“胜水春膏”,朔州有“恢河伏流”,寿阳有

“寿水清波”,繁峙有“滹沱落石”,猗氏有“涑川春涨”,阳城有“沁渡扁舟”等等。

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总是容易想到最切己、最重要的地理事物,因而不同的州县会以境内的主要河流为入选对象。那么,山西省最大的河流汾河又当怎样呢?笔者发现,汾河流经的县份几乎都在“八景”中提到。例如,太原有“汾水秋波”、介休有“汾曲秋风”、洪洞有“汾川晚映”,赵城有“汾水洪波”、灵石有“汾水鸣湍”、清源有“汾河晚渡”、襄陵有“汾流晚渡”、太平有“汾水烟

波”、荣河有“汾阴古渡”、河津有“汾水澄波”等等。

②汾河景观如此频繁地在山西地方志中出现,体现了人们对乡土地理的心理感知。可见,“八景”所体现的乡土地理信息既有独特性,又①②分别出自:刘大鹏:《明仙峪记》卷四引道光《太原县志》,嘉庆《介休县志》卷一《疆域·形胜》,民国《洪

洞县志》卷七《舆地志·八景附》,《赵城县志》卷36《杂记上》,民国《灵石县志·图考·八景图》,光绪《清源乡志》卷首《图考》,民国《襄陵县新志》卷24《艺文·诗》,光绪《太平县志》卷首《图考·八景图》,民国《荣河县志》卷23《录三·艺文下》,光绪《河津县志》卷一《形胜》。

分别出自:民国《太谷县志·外编附》,乾隆《祁县志》卷一《舆图》,康熙《朔州志》卷二《山川·八景》,

康熙《寿阳县志·县图》,道光《繁峙县志》卷首《附图》,雍正《猗氏县志》卷一《疆域·十景》,同治《阳城县志》卷首《八景图》。

有一致性,其内容是很丰富的。相信从事地方史志、人文和历史地理以及地理教育的研究者会从中大有斩获的。

二 “八景”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资料

地方志的“八景”资料中有相当丰富的民俗信息。我们可以循“八景”的线索,将各种相关资料搜集起来,在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分析、综合、比较、统计等方法,描述各民俗事项的内

容、特点,归纳出民俗活动的规律性。此处以介休十景之一“牛泓雨气”为例。

①白牛泓在东洪谷,周围五百余步,深不可测。它的得名与一个有趣的传说有关。据嘉庆《介休县志》卷十四《杂志》载:“东洪村民收养一白牛。一日,牛忽言曰:`吾乃泓中白龙神也,久居于斯,今被黑龙所困,约明日与战,见有黑气,可助我以炮。倘得驱黑龙去,我可安居,以济尔乡。'次日,众至泓所,果水波沸腾,黑气四塞,如言助之,旋见黑气冲天而去,因名为白牛泓。”这是一种常见的民间传说母题。这种传说拉近了人与神的距离:人帮助神取胜,神则替人祈福,白牛泓龙神在这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尽忠职守,民间祷雨,屡试不爽。“每旱,遣术士以铁牌掷入,雷即轰然有声,行不数里,雨即随之。”②另一资料则说明了白牛泓龙神信仰是如何传播的。“文家庄旧无龙王庙,相传昔年南山水涨时,忽漂一巨石至,其状如牛。一老人夜梦石作人言:`我白牛泓中龙神,建庙祈祷,当有应。'遂立庙祀之,今庙中有池,池中尚卧大石。”③洪水漂来的牛状巨石容易让人联想到白牛,而老人又夜梦白龙神央求建庙,传说、梦境加上灵迹,共同推动了龙神信仰的传播。可见,民间信仰的传播既有必然,又有偶然。必然是指神灵灵验的程度在地域人群中的心理认同,而偶然则是指一些随机、特殊事件的直接促成。

三 “八景”可为城市建设与规划提供历史的依据

“八景”多以县治城市为中心,而胪列四周的景观。各景既分处异地,独立成名,又浑然一体,共同构建城市及周边地域的景观系统。在如何认识和布置景观,使自然、人文各项要素和谐、统一方面,古人有时堪称榜样。在当代城市建设和规划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经验,做到古为今用。此处以清源城与东湖的关系为例作些说明。

“东湖夜月”为清源八景之一,从《清源乡志》卷首《乡城图》看,东湖是由泉、湖、渠、城组成的景观系列。最初东湖是由白石河的洪水涌入地势最低的城东储积而成的。它面积广阔,占据了清源城的大部分空间,“城市广狭,湖有其二。”④芹馥诸泉亦注入湖中。湖水“四时不

涸,蓄久汇深”,湖中“鱼鳖孳息”,“乡人藉以渔利”。

⑤东湖以风景美丽而享有其名。邑人王象枢《清湖十景诗》小序云:“风月无私闲,我即为私我。湖山谁主游?人便是主人。”他还为东湖拟定十景,为湖山、湖月、湖舟、湖楼、湖雨、湖城、湖树、湖草、湖鸟、湖鱼,将东湖美景的

每个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⑥清源人利用洪水、泉水,创造了东湖的美丽和财富。然而,每当雨

水盛涨之时,白石水就会挟汾河倒灌入城,使城中受害无穷。这时,仅凭四周的垣墙是无济于事的。于是人们在城东南隅开凿了一条灌稼渠,导东湖水入汾河,沿途灌溉城关和附近罗家庄、范①②③④⑤光绪《清源乡志》卷三《山川》。

⑥ 光绪《清源乡志》卷十七上《艺文》。

嘉庆《介休县志》卷十四《杂志》。

嘉庆《介休县志》卷二《山川》。

嘉庆《介休县志》卷一《疆域·形胜》。

家庄等数十村的大片田地。为保渠道畅通,每当春夏之交,当地都要动员人们出夫,分段挑浚。

水渠的开凿既部分克制了水淹之患,又提供了灌溉之利,可谓一举两得。

①可见,清源人充分认识到了当地水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筑墙围湖,开渠泄水,为建设适意的人居环境,使城市与其水环境相互适应,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到光绪年间,由于汾河东徙,渠水不得宣泄,经常造成漫溢,影响了东城交通和民居,人们才开始计划填塞东湖,修筑护城堤堰,以免城市湮废。这

种方法固然彻底,然而较之从前其实算不得高明。

②四 “八景”能部分重构社会生活的历史画卷

社会生活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八景”能够为之提供重要的素材。此处以永和县八景资料为例来说明。从民国《永和县志》卷首《八景图》看,其绘画技巧十分朴拙,然而却能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各景的意境和韵味,达到“一图抵千字”的效果。其中有5幅绘有人物形象,它们各自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画卷。永和第一景为“灵液清波”。灵液是城外的一眼泉池,流入仙芝河。城中缺水,而此水特别甘甜,所以居民用水多取汲于此。图中描绘了清晨居民来此挑水的情景。邑人李廷兰《灵液清波》诗云:“四面山光入望明,一泓潭影泛波清。泉香多共人家饮,灵液涓涓曲岸平”③,诗画相映,相得益彰。第三景为“兴化晨钟”,是指县城南隅兴化寺里的大钟,“钟声洪亮,响入云中”,“每朝人民闻之,即兴起焉”④。图中天刚拂晓,旭日初露,有两个人似在寺院之外交谈或劳作。第五景为“官庄送客”。官庄在县北十里,“时有官绅集聚其

间,济济多士,迎宾送客,络绎不绝,令人可观”。⑤这反映的是当时的行旅生活,烘托出当地人

文之盛。图中有官亭客舍,有的在把酒话别,有的在拱手送客。邑人刘永誉《官庄送客》诗云:“官亭烟树曳行旌,细路迤逦草色青。绿蚁频斟将主款,白云几片赠君征。”⑥第六景为“芝河钓

艇”。仙芝河在县北门外东峪沟前,“水色霭浮,烟波弥漫”。⑦河水潺潺绕城而过,文人墨

客、官员士绅喜欢泛舟其上,看云卷烟舒,兴利名之叹。第七景“莲池晚眺”之莲花池在城东隅旧学署内,池中“莲花茂盛”,“足供游赏”。所谓晚眺,实与望月有关。七夕前后,地方官绅集

于池上,行酒取乐,吟诗作对。

⑧总之,这五景在人物上涉及普通民众、僧人、官员、士绅,空间上有城内外、村庄、寺庙、池塘,时间上也有拂晓前后与月明时分之差别,行为类型上则包罗取水、劳作、迎送、游玩,从各个方面再现了当时日常生活的场景。

五 “八景”能反映地方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变迁过程

“八景”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原因主要有二,一个是主观的,即命名者根据个人爱好而确定“八景”,并加以品评;有时只稍作修改,有时则全盘改过,提出新的景观系统。另一个是客观的,即当地的自然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或者受到人为的干扰。后者对历史地理和环境史研究者而言,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此处以阳城县“析城乔木”和蒲县“屏山拱翠”为例。

析城山,在阳城县西南35公里,主峰海拔1888米,四面如城似垒,山顶似盆如坪,遍山郁

郁苍苍。

⑨故此,阳城八景有“析城乔木”一目。顾名思义,析城山上的乔木应该是十分茂盛、①②③④⑧⑨同治《阳城县志》卷首《八景图》。

参见卷十六《艺文录下》钱以垲等人《七夕芝艇和韵》、《七夕后一夜同诸子集饮芝艇》等诗。

⑤⑦ 民国《永和县志》卷一《舆地志·八景附》。

⑥ 民国《永和县志》卷十六《艺文录下》。

光绪《清源乡志》卷三《山川附水利》;卷四《城池》;卷十七上《艺文》。

光绪《清源乡志》卷三《山川附水利》。

巍巍壮观的。然而同治《阳城县志》卷十八《杂志》却展现了另一场景:“析城山,一称圣王坪,

……坪周四十里,草花匝地,无树木,唯棠梨三株。”卢廷《阳城山水总记》也说:“迩维芳草

迷离,所称乔木,斧斤濯濯。”道光时,由于牧草肥美,平阳营的士兵常在这里放养军马。

①据此推测,“析城乔木”景观的丧失应与当地军民的樵采有关。

翠屏山本因林木苍翠而得名,明、清时或以“翠屏圆耸”、或以“屏山拱翠”列入“蒲县八景”。

②然而至明末清初此景已不复旧观。当其时,农民起义波及蒲县,为加强城市防务,地方官对县城进行了重大改造,工程所用木料大多从山上而来。加上兵燹延烧,斧斤入山,牛羊放牧,翠屏山就变得童山濯濯、面目全非了。康熙、雍正时,人们重修了山上的云峰寺、子孙圣母庙和文公祠,但是并没有再补种树木。时至清末,“山则犹是,而景已荒废过半”。前后对比,不

禁让人生出“不胜沧桑”的感慨。

③光绪年间的“屏山拱翠”更是名不符实,之所以一仍其旧,只是为了思前事以怀古,盼后人能兴复而已,其用心可谓良苦!

六 “八景”诗词为考求一些具体问题提供宝贵的佐证

“八景”和诗词有着不解之缘,从宋代的“潇湘八景”到清代、民国的各地“八景”莫不如是。在每个名目之下,都有文人墨客为之歌咏吟诵,唱和不已。这些诗词被收入地方志艺文内,尤其是自古知名的景致,更是连篇累牍,举不胜举。

“八景”诗词的价值首先表现在文学审美方面。正如光绪《榆社县志》作者所云,在“一觞

一咏”之间,足见古人的“胜情胜具”;披览诗文之余,亦颇感其能“引人入胜”。

④例如,“汾水秋风”是汾河流域一个典型的文学意象,可以追溯到汉武帝的《秋风辞》。其词云:“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⑤此诗乃为李夫人悼亡而作,同时也描绘了汾河泛船的风景。这两个主题为后世继承下来,佳作频出,令人激赏。

其次,我们可以从“八景”诗词出发,与一般诗文集相互参校,辨章学术,考证源流,就会发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兹以介休回銮寺为例。介休十景中有“回銮香刹”,嘉庆《介休县志》卷十三《艺文诗》收录了李世民《题回銮寺》。诗云:“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寂尔真仙境,超然离俗尘。”而检索《全唐诗》第一卷并无《题回銮寺》,却有《谒并州大兴国寺》诗一首,诗云:“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圆光低月殿,碎影乱风筠。对此留馀想,超然离俗尘。”笔者认为,《介休县志》所载唐诗为伪托之作,寺庙为太原兴国寺,而非介休回銮寺。原因有四:1.较之嘉庆《介休县志》,《全唐诗》流传更早(编成于康熙四十五年),不存在《全唐诗》作伪之可能。2.据《太原县志》载:“兴国寺,在太原古城。隋末,唐公募兵得数千人,兵司总帐请安营处,指兴国寺曰`此其兴国者,宜于此处安处',又

曰`处之,兴国'”云。

⑥然则,“并州大兴国寺”在太原无疑。3.介休回銮寺与唐太宗及“兴国寺”有联系,但时间较晚。据传,李世民“欲登山礼佛”,至兴地村“回銮”。唐僖宗时寺僧惠①②③④⑤⑥道光《太原县志》卷三《祀典·寺观附》。

光绪《荣河县志》卷十二《艺文·诗三》。按,今山西万荣县后土祠东有秋风楼,存汉武帝《秋风辞》碑。光绪《榆社县志》卷一《舆地志·八景》。

光绪《蒲县志》卷一《地理志》。

康熙《蒲县新志》卷八《艺文志·八景》;光绪《蒲县志》卷一《地理志·八景》。

同治《阳城县志》卷三《方舆·山川》。

真“诣阙请额”,赐“回銮之名”。北宋建隆三年(962)重建,赐名“兴国寺”。

①也就是说,即使唐太宗曾到过该寺,也未有“回銮寺”之名;而宋时得“兴国寺”之名,可能是介休得以伪托《全唐诗》中《谒并州大兴国寺诗》的一个缘由。4.诗中有“回銮游福地”一句,“回銮”恰好为移太原兴国寺之“花”接介休回銮寺之“木”提供了条件。

七 “八景图”是一种特殊的准地图

“八景图”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在技巧和理念上,它与历史上的山水画传统密切相关。和山水画家一样,绘图者沉浸在客观的地理世界中,冥思苦想,融会贯通,之后才开始创作活动。故而“八景图”多能做到形似和气韵兼而有之,既可看作画卷,也可用作舆

图。

②其二,就“八景图”的功用而言,它具有地图的特点。作为一种“舆图”,它被标绘于《疆域图》、《县(境)图》或《列境图》中,③更多的则是每景一图,专门绘制为《八景图》。前一种情况包含的地理信息较少,一般仅体现位置、方向及距离;后一种则包含了较多的地理信息,图首标有景名,图内注明各要素名称。以辽州《十景图》为例,“漳水秋波”标有南屏山、法行寺、先轸庙、罗目候圣母庙、莲池,“许洞清风”标有许由洞、蝌蚪文、挂瓢处、洗耳泉,“千

亩灵泉”标有十龙祠、千亩原、龙洞、瀑布泉等等。

④这种标注方式有利于表现各景观要素间的空间关系,突出景观的整体性特点,是绘画作品所不具备的。八景图作为一种特殊的准地图,可以为研究中国地图学史提供充足的图像资料和有益的研讨话题。然而,图中山川、祠庙、瀑布、山洞等景物又都采用形象描绘的方法,而未抽象为特殊的符号,加上这些地理要素很难准确地度量,所以,“八景图”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图,只能称之为准地图。

在研究中国地图学史时,学界同仁对这种准地图重视不够。其实,围绕“八景图”有许多话题值得探讨。例如,在构图特点上,它与其他舆图有何异同?在工艺技术上,它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在表现方式上,它和文字是怎样相互结合的?如何理解它的主观性、客观性和展示性?地方志修撰者是如何看待它的?研究各种具体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它?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价值的话题还会不断出现。

八 古人“八景”的理论表述和修纂实践的现实意义

我国地方志的修纂历史悠久、一脉相传,纵观古人对“八景”的态度,有助于更好地体会一些既有的编纂原则。首先,以历史的眼光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地方志的纂修者对“八景”都存在着分歧,而且很难说哪种意见、做法能占据主流地位。现代学者总结旧方志学家的编纂经验,往往会聚焦于清代,尤其是乾嘉时期。其时,戴震、章学诚、孙星衍、李兆洛等学者强调考据,对“八景”多有批评。尤其是章学诚,他认为“八景”有“浮夸形胜、附会景

物”的嫌疑,实为“修志八忌之一”,是应略而不讲的。

⑤然而,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所有的意见。揆之山西地方志,固然有人指陈“八景”的缺陷,却罕有像章氏那样旗帜鲜明的反对者。

①②③④⑤章学诚:《修志十议》,见《章氏遗书》卷十五《方志略二》。

雍正《辽州志》卷一《图考》“十景图”。

如万历《沁源县志·沁源县疆境图》、康熙《寿阳县志·县图》、乾隆《武乡县志》卷首《图考·列境图》中皆

标绘八景,此为合八景入一图的例子。

关于地图与绘画的联系,见[美]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第154~15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嘉庆《介休县志》卷三《坛庙》。

从修志实践看,“八景”资料散见于很多类目中,对“八景”只字不提、完全绕开的极少。卷首《凡例》会就体例问题发表对“八景”的态度;各种舆图(如疆域图、县境图、图考、八景图)会标绘出“八景”的位置或形象;形胜、山川、古迹、祠庙等类目会揭示出各景的构成要素、来历和含义;而艺文、杂记或杂录则一般辑录与之相关的诗文及事迹。即使以志例严谨相标榜者与“八景”也未完全绝缘。例如道光《赵城县志》反对“标景致,侈名胜”,声明八景“皆无关于轻重,概不赘入”①;但它仍以“霍山为邑之屏障”为由绘制了“霍山图”,而霍山正是八景、十二景之一,当然更遑论《杂记》部分大量收录的八景诗了。民国《洪洞县志》志例更严,

它以名家名志为楷模,视八景为“陋习”,最终还是保留了八景的名目。

②光绪《荣河县志》不录“于地方无关”的“鸿篇巨什”,然而对明人咏叹八景的诗文也罗致甚夥。

③可见,地方志中的“八景”确实是一种牢不可破的传统。对此,我们应该予以辩证的认识。一方面,“八景”中存在着大量的附会支离、不可证实的内容,也有些诗文水平不高,徒增累赘;甚至明知它存在弊病,仍是相沿不改。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应该切实改进。道光《阳曲县志》的做法或许值得参考,它在《山川》之后附记了八景的名目,并以平实的语言介绍其要旨;同时

在《艺文》中“一切削去,不留题咏”,以“严志例”。

④可谓是既去其糟粕,又存其精华的有益尝试。另一方面,即使传统方志没有系统地说明“八景”的价值,我们也应对此问题深入地研讨,而不能动辄指摘,甚至完全否定。本文所述8种价值或许部分地回答了八景历久不衰的原因。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对它充满了不满与偏见。影响所及,连一些史志工作者也对“八景”深恶痛绝,认为它是“景八股”,“只讲形式,不重内容,有名无实,滥竽充数”;并且举宋、明乱世多出八景的例子,提请当今“对`八景'之类的东西乐此不疲、津津乐道”者有所“警觉和深思”,惊呼“但愿`八景'之风今后可以休矣!”⑤倘若“八景”炒作成风,自然不是好事;但是若全盘否定,使“八景”真的“休矣”,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损失呢?

综上,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地方志传统,“八景”具有相当的价值,应该有条件地予以保留。而目前的工作则主要有二:其一,继续从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角度探讨“八景”的价值,以增进人们对它的认识与利用。其二,整理和出版地方志中的“八景”及类似资料,为开展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资料价值创造条件。其实,早在1978年,方志学家陈光贻就提出编辑各种《中国地方志集成》的建议,其中“舆图地理汇编”的选图原则是:“县级以上的方志中各个朝代的地图都应该选择一幅,其他如名胜、人物、建筑、文物、动植物、山水等图,要选择精美有价值的。”

照他的说法,八景图是应该包罗在内的。

⑥近30年过去了,迄今尚未见到“舆图地理汇编”的出版,我们企盼这项事业早日告竣。

⑦(联系地址: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42信箱 邮编:710062)

本文责编:詹利萍

①②③④⑤⑥⑦鉴于我国舆图多配有图说或注文的传统,笔者建议“舆图地理汇编”能适当摘录一些说明性的文字,从而更好地表现这些舆图的文献价值。同时也应扩大选择范围,不宜仅限于“县级以上的方志”。陈光贻:《〈中国地方志集成〉预拟例目》,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情况和建议》1978年第61期;附于《中

国方志学史》,第202~20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刘伯伦、孟宪君:《“八景”谈》,《沧桑》2001年第1期。

道光《阳曲县志》卷一《山川》。

光绪《荣河县志》卷首《凡例续》,卷十二《艺文·诗三》。

民国《洪洞县志》卷首《续修县志凡例》,卷七《舆地志·八景附》。

道光《赵城县志》卷首《志议·图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