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难题归纳

高中生物难题归纳

高中生物难题归纳
高中生物难题归纳

一些难题

右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A.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

D.c点叶片脱色后,用I2液染色,凡是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都呈蓝色

E.c点的叶片细胞都能进行光反应,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此题是一个考察光合与呼吸的典型题.

A:当温度升高时,光合与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都增强,但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从而会使增强的幅度不同,因此会使b点发生移动.当光合的酶更敏感时,b点左移,当呼吸的酶更敏感时,b点右移.所以A错.

B中,在a点时光合不进行,所以产生ATP的只有线粒体.

C中,当植物缺乏Mg时,由于叶绿素合成不足,导致光合减弱,而又要提高光合来与呼吸达到平衡,因此可以提高光强来达到目的!

D:c点时,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则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含有被染成蓝色的淀粉颗粒----c点为光饱和点,正确——正确吗?

E中,c点的叶片细胞并不都能进行光反应,比如照不到光的细胞,即使都能进行光反应,也不一定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显性。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杂合的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

得到第二代,后代(第二代)同基因型老鼠继续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为( )

A.40%B.44.4%C.66.7%D.75%

—忠顺(361651360) 22:58:32

大家赶快做我的题啊

-(308942310) 22:58:39

很多错

-许群玉(7318473) 22:59:06

—忠顺(361651360) 22:58:32

大家赶快做我的题啊

同基因型老鼠???

【】飘飘(122377371) 22:59:21

看看

一笑而过-潮洲(273134058) 22:59:24

谁用谁知道,一用吓一跳

【】★亮★(22280926) 23:00:01

哈、

【】★亮★(22280926) 23:00:09

我怎么算到是40%的

—忠顺(361651360) 23:00:14

我也是啊

【】★亮★(22280926) 23:00:27

—忠顺(361651360) 23:00:43

答案给的是B

【】★亮★(22280926) 23:00:48

是的我看了

【】飘飘(122377371) 23:04:44

4/9

【】飘飘(122377371) 23:04:56

【】★亮★(22280926) 23:05:01

怎么算

—忠顺(361651360) 23:05:12

怎么算的?

【】★亮★(22280926) 23:05:12

B就是4/9

【】飘飘(122377371) 23:05:19

等等

【】飘飘(122377371) 23:07:04

由于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第二代中Aa占2/3

同理第三代中Aa占2/3*2/3=4/9

约等于44.4%

【】飘飘(122377371) 23:07:51

【】★亮★(22280926) 23:07:55

怎么个同理法?

【】飘飘(122377371) 23:08:18

Aa自交的时候,不可以生成AA的个体嘛【】★亮★(22280926) 23:08:41

那还有aa自交啊

童话(66678797) 23:08:43

恩同意

【】飘飘(122377371) 23:09:00

犯错误了吧?

童话(66678797) 23:09:09

只有都是Aa的时候才能有黄的呀

【】★亮★(22280926) 23:09:54

又没有说第2代都是黄的

【】★亮★(22280926) 23:10:06

第2代黄的与黄自交

【】★亮★(22280926) 23:10:19

灰的与灰的自交

童话(66678797) 23:10:38

第2代是黄的是2/3啊这个里面交配有2/3是黄的呀

【】★亮★(22280926) 23:10:49

是啊

【】★亮★(22280926) 23:10:53

然后呢

童话(66678797) 23:11:01

不就是出来了

【】★亮★(22280926) 23:11:20

他是问黄的占全部的概率啊

【】★亮★(22280926) 23:11:43

灰的与灰的自交的

童话(66678797) 23:11:45

我也是说的是啊黄的是占全部的2/3

【】★亮★(22280926) 23:11:55

只是在第2代而已

—忠顺(361651360) 23:12:30

小亮,用第二代产生配子的概率来算

【】★亮★(22280926) 23:12:30

第一代是Aa*Aa

【】★亮★(22280926) 23:12:41

高中生物难题易错题集锦

1,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 (用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与不能 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 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表示).果蝇的长翅对残翅 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中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 解释是 ;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中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2,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 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 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 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 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2)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请描述方法,所产生的现象是。 3,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 图1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2)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5)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2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调查中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示意图如图3,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计为个. 4,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Ⅰ)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 (Ⅱ)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两种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____; 5,此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中N 1-N 6表示能 量数值,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 6,某研究组对籼稻开展了组织培养及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2)当籼稻愈伤组织在只含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出现具有分生能力的绿色芽点,但若要继续出芽,通常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以促进幼苗形成。 7,甲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乙图表示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 基为-CH 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乙图中,三十九肽被水解后肽键数量减少________个,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______个,C 原子减少________个,O 原子减少________个。 8,(5)若下图E 、F 、G 、H 表示某个体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a 、b 、c 、d 表示某四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 根据a 、b 、c 、d 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 、b 、c 、d 分别是指什么结构或物质: a ;b ;c ;d 。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人类遗传病 1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模拟尿糖的检测 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9.探究水族箱(或鱼缸)种群落的演替 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 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练习

高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生物 1.(2012石家庄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数量、温度和时间等变量都应保持相同 B.各种实验中都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确保单一变量 C.数据测量时应力求精确,因而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探究实验设计中,实验结果总是与提出的假设一致 [答案] 1 2.(2013年山东潍坊高三模拟考试)下列哪项是以下实验共有的()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和在细胞中的分布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实验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 C.使用盐酸 D.需染色处理 [答案] 2 3.(2013江苏,9,2分)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 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 从侧面观察, 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 性母细胞较小, 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 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 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 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答案] 3 4.(2013福建,4,6分)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 错误的是() 5.(2013江苏无锡高三期末)(5分)有人在1980年对栖息于岩石地带原来生活在一起的大、小两个种的鬣蜥作了相互移走的实验。四年实验中,其中两年气候干旱,鬣蜥的食物短缺;另两年气候湿润,食物极为丰富。实验者将实验分成六组,每组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小鬣蜥。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如果只在A组与B组间比较,在干旱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比B组明显增加。据此分析,大、小两种鬣蜥的种间关系可能是,再将C组与B组比较后,可以排除两种鬣蜥间有关系。 (2)从实验来看,大鬣蜥的竞争能力强于小鬣蜥,判断理由是。 (3)在湿润年份,将大鬣蜥移走后,小鬣蜥的体重、种群密度与E组差别不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B、E两组在实验中都起对照作用。根据实验过程的气候条件分析,两组中小鬣蜥种群密度较大的是组。 [答案] 5.(1)竞争和捕食捕食 (2)将大鬣蜥移走对小鬣蜥的影响较大,将小鬣蜥移走对大鬣蜥的影响较小

高中生物难题汇总范文

一些难题 右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 A.b点位置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移动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当植物缺Mg时,b点右移 D.c点叶片脱色后,用I2液染色,凡是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都呈蓝色 E.c点的叶片细胞都能进行光反应,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 此题是一个考察光合与呼吸的典型题. A:当温度升高时,光合与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都增强,但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从而会使增强的幅度不同,因此会使b点发生移动.当光合的酶更敏感时,b点左移,当呼吸的酶更敏感时,b点右移.所以A错. B中,在a点时光合不进行,所以产生ATP的只有线粒体. C中,当植物缺乏Mg时,由于叶绿素合成不足,导致光合减弱,而又要提高光合来与呼吸达到平衡,因此可以提高光强来达到目的! D:c点时,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则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含有被染成蓝色的淀粉颗粒----c点为光饱和点,正确——正确吗 E中,c点的叶片细胞并不都能进行光反应,比如照不到光的细胞,即使都能进行光反应,也不一定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老鼠的皮毛黄色(A)对灰色(a)显性。有一位遗传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含显性基因(A)的精子和含显性基因(A)的卵细胞不能结合。如果杂合的黄鼠与黄鼠(第一代)交配得到第二代,后代(第二代)同基因型老鼠继续交配一次得到第三代,那么在第三代中黄鼠的比例为( ) A.40% B.% C.66.7% D.75% 深圳— 大家赶快做我的题啊 很多错 惠州-许群玉(7318473) 22:59:06 深圳— 大家赶快做我的题啊 同基因型老鼠 看看 谁用谁知道,一用吓一跳 【中山】★亮★ 哈、 【中山】★亮★ 我怎么算到是40%的 深圳— 我也是啊 【中山】★亮★ 深圳—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1.1明确实验目的;1.2分析实验原理;1.3选择材料用具;1.4设计实验步骤; 1.5预测实验结果;1.6观察收集数据;1.7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⑴单一变量原则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 (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 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③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⑶等量原则 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1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高中生物争议性问题集锦

高中生物争议性问题集锦 普兰店二中宋发玺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自觉颇具争议性的问题,或者是因为自己学识短浅,或者是很多权威资料也存在不同观点的问题,今拣其中典型的几个列出来,向大家请教。 第一,在物质跨膜运输一节中,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主动运输可不可以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的问题,现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可以,即从下坡往上坡都上得去,从上坡往下坡当然可以下得来。但另一种观点认为不然,即从上坡往下坡就不需要能量了,应该属于协助扩散。人教社的教参中对必修一教材第四章的自我检测题的思维拓展题的答案是: 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当细胞外葡萄糖或氨基酸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时,如果此时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这些营养物质,细胞还能吸收这些营养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 而我所听到的关于协助扩散的例子只有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再就是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后的离子内流及静息状态时钾离子的外流,至今对教参中的上述观点不敢理直气壮的推广。另外,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同步精讲精练新课标名师辅导光盘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的李晓辉老师只提到离子如果是主动运输就始终是主动运输而不论膜内外浓度的高低如何,但没有提到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是什么情况。2010年全国Ⅱ卷32题(2)中又有“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______③(葡萄糖浓度差、ATP的分解)”,此处答案给的是“葡萄糖浓度差”。也就是说似乎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和运输方向是否一致,顺浓度梯度则是协助扩散,逆浓度梯度则是主动运输,不知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二是教参中说“内吞作用与外排作用属于主动运输,因为它们与其他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但一般却把胞吞胞吐和主动运输划成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北京四中的观点是“内吞和外排均消耗能量,和主动运输的差别是,内吞和外排运输的是大分子物质,例如抗体,酶等物质,依靠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主动运输的是细胞需要的是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必须依靠内吞或外排出入细胞。”并将之称之为膜泡运输。更有观点说胞吞胞吐不属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那么,是教参错了,还是两种观点都对,该怎样给学生阐明呢? 第二,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到底能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呢?有的说能,因为子代噬菌体的性状是由亲代的DNA复制后传给子代决定的,又有的说不能,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到细胞内,不知道如果进入会不会导致子代噬菌体产生。观点都出自权威资料,那么到底那一种才更合理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可以证明,理由是实验室模拟的是自然状态下的侵染过程,既然在这种情况下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就意味着自然状态下决定噬菌体性状的物质就是DNA而不是蛋白质,否则,赫尔希和蔡斯也应该不会就此罢手的。但人微言轻,还有待大家共同努力来确认一个统一的合理的答案。 第三,脂肪是生物大分子么?如果按照典型的单体脱水缩合成多聚体的方式,则脂肪好像不太符合,而一般资料又习惯于将其归纳为和蛋白质核酸一样的大分子,那么,到底该怎样给它定位呢? 第四,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知识。原全一册教材上有这样一段话: 将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全!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 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 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 低倍镜小短亮小多 高倍镜大长暗大少 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 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 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 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 2、实验过程 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Cu2+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实验过程 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取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出现紫色。 (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淀粉遇碘变蓝。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2017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 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⑴单一变量原则 ?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 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 (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如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对三组实验不等同、不均衡,就会产生额外变量,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 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 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③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⑶等量原则 对照实验设置的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它条件的完全相等”。具体来说有如下四个方面: ①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②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型号要完全一样。 ③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④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作同样的处理。

高中生物知识清单问题式

必修一 1、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生命系统可以分为哪些层次?最基本的生命层次是什么?病毒属于哪个层次? 3、病毒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病毒有细胞膜吗? 4、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亮度会怎么变化?此时应调节什么? 5、显微镜观察的物体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将载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显微镜物镜放大倍数40X,目镜放大倍数10X, 总放大倍数是多少?放大的是什么? 6、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常见的真核生物有哪些?原核生物有哪些?病毒属于哪一类? 7、什么是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举出自养生物和异样生物的几个例子。 8、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哪些结构?原核细胞有没有染色体?什么是拟核? 9、“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句话对吗?为什么?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谁? 10、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11、细胞学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2、常见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别有哪些?最基本元素是什么?为什么? 13、细胞中的元素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占细胞鲜 重和干重前四的元素分别是? 14、细胞中无机化合物有哪些?有机化合物又有哪些? 15、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又是什么?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又是什么? 16、常见的还原糖有哪些?检测还原糖的试剂是什么?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实验现象是? 17、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什么?实验现象是?真正参与反应的是蛋白质的哪部分结构? 18、检测脂肪的试剂是什么?实验现象是什么?淀粉的检测试剂是什么?实验现象是? 19、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完全一样吗?区别是什么?在使用时又有什么区别? 20、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检测中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21、蛋白质一定含有哪些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 22、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多少种?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2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什么?肽键的化学式是什么?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在连接上有什么要求?不同氨基酸的区 别在哪?氨基酸的标记元素S 在氨基酸的哪个位置? 24、什么是脱水缩合?一个由m 条肽链,n 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有多少个肽键?形成过程中生成多少分子水?至 少含有多少个氨基和羧基?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是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是多少? 25、高温、强酸、强碱等因素会使蛋白质变性,这些因素破坏的是蛋白质的什么结构?这些因素处理后的蛋白质还 能和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吗? 26、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有哪些?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27、什么是核酸?有哪两类?组成核酸的元素和基本单位是什么? 28、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有什么区别?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总结 1.模型方法。(必修一、P54)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 ⑴以事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t 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必修三、P65)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 提出假说(必修一、P66) 提出假说:莫得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明,最初都是先根据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假说,而不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的。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事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假说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 控制变量(必修一、P79)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认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上述实验中只有反应条件是改变的,其余因素(如反应物的性质和浓度)都没有变化。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出来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4. 对比实验(必修一、P93)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对比试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5. 同位素标记法(必修一、P102)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方案专题 知识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 一、高考生物实验考试大纲 (1)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生物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分析 实验能力是“教案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就是能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此能力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二是能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 实验能力也是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此能力要求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独立实验的能力(大纲规定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即理解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掌握实验的步骤、控制实验条件、使用有关仪器、安全问题处理;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常规实验非常规做法。二是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用理、化、生三科实验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所占比分为30%(基本不变,也可能在25%左右)。 实验设计是较高的能力要求,除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所设计的实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还应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过去“背实验”的方法,亲自动手做实验,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弄清实验的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或探究某一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才能真正对实验的知识、内容进行举一反三。 1.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1 实验名称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1.2 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1.3 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1.4 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 1.5 实验条件根据实验原理确定仪器和设备;要细心思考实验的全过程。 1.6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最佳)操作程序。每一步骤都必须是科学的;能急时对仪器、步骤进行有效矫正。 1.7 实验测量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客观的记录。 1.8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1.9 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

最新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

实验设计题解题技巧 实验设计题的能力要求高,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感到比较困难。从解题技巧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1)明确实验目的→(2)分析实验原理→(3)找准实验中的变量→(4)设计实验步骤→(5)预期结果与分析→(6)得出实验结论。 (一)明确实验目的 1.确定实验类型 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可把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两大类型。验证性实验是已知原理,现象和结论的前提下,通过具体的实验来证明相应的生物学现象的实验方法。探究性实验是在不明实验结论的情况下,用己有的实验条件,通过控制实验变量来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依据实验现象推测出结论的实验方法。 例如: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分析。验证性实验在题干中往往会出现“验证”或“证明”等字样。探究性实验的题干中往往会出现“探究”字样。 2.明确实验目的 无论是探究性还是验证性实验,题目都会告诉我们要做什么,即要你探究什么或验证什么,这就是实验目的。解题时,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也就是要明确该实验是要验证什么生物学事实或现象,或探究什么未知属性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例如:为了探究光的有无对植物根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请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品设计实验。可能用到的主要材料和商品;缺N的“完全培养液”,适宜浓度的NaNO3溶液,测定溶液中离子含量的有关器材,生长状况一致的蕃茄幼苗。本实验的目的是? (二)分析实验原理 弄清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也就是弄清实验目的)后,接着就要想做这件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即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有的包含在实验题干的叙述中,有的需要联系课本中的生物学理论知识提取出相关的实验原理,也就是说书本知识是我们做题的依据和支撑。实验原理是选择实验材料、药品,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结果的依据。 例题1.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观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该实验中的原理或知识背景是?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160-180 mg/dl)时就会以尿糖的形式排出;尿液中的葡萄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三)找准实验中的变量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找出实验中的自变量、反应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并设计控制自变量的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案、排除无关变量的处理措施以及根据反应变量确定观测指标。如例1中的自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补充与否,反应变量则是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无关变量则是小鼠的生理状况等,若想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我们就应选择生长状况相同且较好的同龄同种同性别小鼠作为实验材料。根据因变量确定的观测指标为生成砖红色沉淀与否。 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

高中生物拔高难题30题详细解析

高中生物拔高难题30题详细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物质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 a 上含有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B.组成物质 a、b、c、d 的基本单位共有 8 种 C.过程①的产物中有些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D.过程②的场所是核糖体,该过程中有水生成 【答案】A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物质a为基因、物质b为mRNA、物质c为tRNA、物质d为具有催化作用的RNA(即酶)。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位于mRNA上,A项错误;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基本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RNA(包括b、c、d)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B项正确;过程①是以DNA为模板生成RNA的转录过程,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C项正确;过程②表示翻译,其场所是核糖体,在该过程中会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水和肽链,D项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a、b、c、d所示物质的名称,正确推断①②所示生理过程,据此与所学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2.取甲、乙、丙三种植物组织切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丙>乙>甲 B.实验中,丙切块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实验中,乙切块细胞内蔗糖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浓度相等 D.实验后,甲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解析】 【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导致外界溶液浓度变小;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导致外界溶液浓度变大;当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等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外界溶液浓度不变。 【详解】 A.据此分析实验结果“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可知,实验前,蔗糖溶液>甲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乙细胞液浓度、蔗糖溶液﹤丙细胞液浓度,所以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丙>乙>甲,A项正确; B.实验中,丙切块细胞的吸水,导致其吸水能力逐渐降低,B项错误; C.实验中,乙切块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蔗糖浓度相等,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C项错误; D.实验中,甲切块细胞不断失水,若失水过多会导致细胞死亡,死亡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所以实验后,甲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D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即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跨膜运输的。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以题意中“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和“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为切入点,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 3.如果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让其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产生的8个精子中,最多有4个精子不含15N标记的DNA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有4个被15N标记的DNA C.在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内被15N标记的DNA数目可能是4个,也可能是2个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细胞内含有2条被15N标记的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考中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较好材料,近年来一直被沿用。由于缺乏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平时的练习也偏少,因此,遇到这类题型,就会感到茫然。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课题、假设、设计实验、预期、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并推导结论七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课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课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蚯蚓如何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移动身体?” (二)假设 科学方法的第三步是假设。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参考答案。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例如,新编高中生物的“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其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其预期结果是:“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饲喂蝌蚪,将促使蝌蚪的生长发育加速”。实验预期是较具体的推断。

高中生物实验专项练习题

实验练习 一、选择题 1、将鉴定下列化合物的 试剂及其颜色反应用直 线连接起来。 2.使用丹III染色,能 显示细胞中脂肪的存在, 这是因为该染色剂 A、易于进入细胞 B、 亲水而疏脂C、颜色特 别鲜艳D、亲脂而疏水 3.使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 A、分别加入样液中 B、混匀后再加入样液 C、加热后再加入样液 D、同时加入样液中4.将马铃薯块茎与浸软的花生种子分别徒手切片,在载波片中央滴少许染液,再把这两种材料的切片分别浸在碘液里制成临时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上被碘染色的淀粉粒。结果应该是 A、马铃薯切片中有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B、花生切片中显示更多的蓝黑色颗粒 C、两种材料的切片中均术见蓝黑色颗粒 D、难以分辨出两种切片碘染色后的差别 5.现有下列生物材料:①苹果②黄豆种子③梨④花生种子⑤蛋清⑥马铃薯块茎。 最适于用来鉴定还原性糖的有 A、①③⑥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6.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溶液变成蓝色,熟苹果汁则能还原银氨溶液(即发生银镜反应),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其他糖类 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7.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消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粘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 A、碘液、丹III溶液 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兰溶液、丹III溶液 D、碘液、斐林试剂 8.在低倍镜下,发现视野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后,污点位置不变;转换高倍镜后污点消失,由此可以判断污点的位置在: A、目镜 B、高倍物镜 C、低倍物镜 D、装片 9.下列材料中不能用于观察叶绿体的是: A、气孔保卫细胞 B、幼嫩黄瓜果肉细胞 C、幼嫩茎皮层细胞 D、根毛细胞10.当已在低倍镜下看到某一目标后,想换高倍镜对其进一部观察,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A、先在低倍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不用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即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轻轻调整焦距 C、先将目标在低倍镜下移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然后边观察边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D、先转换高倍镜,然后边搜寻目标边用粗细推焦螺旋调整焦距,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11.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叶片的下列标本,看到叶绿体数量最多的是 A、栅栏组织叶肉细胞 B、叶表皮细胞 C、海绵组织叶肉细胞 D、叶脉细胞 12、①—⑦是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反光镜⑥转换器⑦遮光器。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时,则:(1)若物象不清楚,应调节(2)若光线不足应调节

高中生物难题易错题集锦

高中生物难题易错题集锦

1,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 (用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 与不 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 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表示).果蝇的长翅对残 翅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2)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中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 合理的解释是 ;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中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2,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 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 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 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 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2)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 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请描述方法,所产生的现象是。 3,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多是大片草地,有多种动物栖息. 图1是某机场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部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2)机场内的小鸟初遇稻草人十分惊恐,这种反应属于反射. (5)为了解机场内蜗牛密度,三个调查人员各自随机布设样方如图2所示(图中阴影带为水泥小路,其他处为草地),其中最合理的是(填序号).调查中某个样方内蜗牛分布示意图如图3,该样方的蜗牛数应计为个. 4,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Ⅰ)若玉米和大豆间作(相间种植),可提高土壤肥力,原因是____;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