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的必要性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的必要性

苏州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封面

作业题目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的必要性研究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

上课时间周二上午1-4课(第四周)

任课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王敏

学号 20165211017 年级研一

专业(研究方向)法硕(非法学)

学院(部、所、系)王健法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评阅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日期:2016年 11月1日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的

必要性研究

——以社会学研究为例

摘要: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在社会学研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习近平主席强调在科学研究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成为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本文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以小窥大,从而发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置身于当今时代与社会所处

于的地位,以及二者对于整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学研究;问题意识;现实关怀

1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的概念

1.1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广泛的被认为是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问题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之一,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的根本区别。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足以见得问题意识在我党的探索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2现实关怀

现实关怀并没有完全的定义,我们应从马克思主义的原初理论入手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关怀精神,将目光转向现实问题上来,注重变动着的现实世界,用不断更新的理论来面对不断发展的世界,这是我们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性现实要求。2

1胡和平.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J].当代社科视野2014(09)

2余达淮,程广丽.理论自觉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关怀[J].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思想政治教育新探

索.2012(02)

2问题意识对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2.1问题意识为社会学发展提供前进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比他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也正是在解答时代前沿问题的努力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问题的提出优先于答案的提出。所以针对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前沿问题做出理论上的解答,尤其是如何解决当今时代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无疑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项历史使命,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获得新发展的生长点。

只有时刻保持对外界的关注和疑问才能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学有所研究。近年来的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学者的关注焦点,曾经流行的农民工,村落等已逐渐被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新主题所替代,例如农转非,地权,乡村医疗等,建立在问题上的社会研究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淘汰,但是能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材料来发现社会是怎样变迁,问题意识促进社会学研究的前进,不断发展的社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三农问题也好,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也好,都在不断促使社会学研究的进步,为其提供前进的动力,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根本无法在大量研究出现之前捷足先登。

2.2问题意识丰富社会学研究的内容

一切研究从问题出发。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指向未来的,都有一个对未来的预期,也正是这个预期推动了我们的行为。3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体现时代性,把握现实性,富于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得到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理念上的发展,并将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仅适应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制度竞争,更适时应势地回应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制度发展的呼唤。关键就在于具有强烈的问题意

3曹锦清.问题意识与调查研究[J].社会科学评论.2014(05)

识。问题意识是我们在理论反思过程中以质疑、探寻的态度审视主客观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是拷问现实、辩证思维的基础。

社会学研究只有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丰富其内容,关注中国的发展进程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现,例如“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从而引出一系列社会学方面的新问题,网约车的合法化与合理化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来探讨,从各方利益着手来获取最大的收益,不仅包括经济,还有对于交通拥堵以及对于乘客的满意程度的影响研究,来权衡这一现象合法化之后带来的结果。

3现实关怀对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3.1现实关怀引导社会学研究的方向

纵观整个世界的历史,人类社会共同的特点就是整体上在发展,各国历史不同,现实不同,实现发展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对此中国的社会学学者积极投身到研究“三化”的道路中,因为“三化”是人类探索出来的具有共通点的一条发展路径,他们从实践性发展模式的探讨如20世纪末提出的农村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模式,到21世纪探讨的后发发展模式等,到去年则开始关注社会发展的测量,中小企业的发展,居民收入等议题,无一不立足于发展的现实角度来考量,马克思主义现实关怀立足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涉及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均有指导性的意义,较为典型的即在近年来在小荧幕上活跃起来的以现实为题材的各种生活剧,婆媳问题,婚姻问题,医患关系等等,反映了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急需解决的矛盾,但是在此基础上还添加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关怀,将问题抛出之后,用较为智慧的方式化解矛盾,这不仅体现了社会问题,更体现了人民的需要,积极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的抛出问题弃之任之,为广大观众提供了可行性选择,这是社会学的任务之一。现实关怀渗透在社会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作为一面旗帜引导着社会学的发展方向。

3.2现实关怀为社会学研究添加新内容

近年来社会学关于治理的文章中主要涉及了司法权、法治、群体性事件、利益分配等等议题,但是很难发现任意两篇文献之间在理论范式上的共性,甚至很难找到对“治理”“社会治理”的相同定义,社会学学者对于治理似乎并没有共同的认识,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并提出用“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这预示着“社会治理”已经

被提到很高的层次,需要学者对其进行系统严谨的研究,将其作为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探讨,这将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现实的关注为社会学注入了新的内容。

全球化日益冲击的当今社会,中国作为最大的经济体,为世界的发展贡献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必须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不断发展才能继续保持发展态势,这就为社会学学者乃至所有科学研究者提供了研究问题,怎样从中国的发展实践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发展机会,从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反思中国的发展实践,探索中国的发展实践对于世界发展的意义,是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学者们应该时刻关注的问题。

4总结

作为一个社会学研究者,为了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必须首先要研究和弄清社会科学领域的现实和动向,以便为科学理论研究找到一个真正研究的问题,如此看来,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的现实关怀与他的问题意识紧密相连的,问题意识既是现实关怀的目的,也是现实关怀的出发点。必须正确认识和看待现实发展遇到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的矛盾很多,问题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认识看待问题,深入分析研究问题,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善于提出问题并结合事实解决问题,充分发扬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精神。

参考文献:

[1]曹锦清.问题意识与调查研究[J].社会科学评论.2014(05)

[2]余达淮,程广丽.理论自觉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关怀[J].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2012(02)

[3]胡和平.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J].当代社科视野2014(09)

[4]肖王英.通古今之变——2015年中国社会学研究回顾[M].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

[5]沈杰.中国社会学的问题意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02)

[6]仇立平.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