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新企业无形资产会计的探讨

高新企业无形资产会计的探讨

高新企业无形资产会计的探讨
高新企业无形资产会计的探讨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5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会计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会计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2 上海可的便利店有限公司的存货管理问题的研究

3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

4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与防范

5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6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研究—琼民源公司为例

7 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的几点影响

8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方法应用研究--以xx汽车公司为例

9 浅析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

10 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讨

11 某建设集团公司筹资风险成因与对策研究

12 论商业信用筹资在企业融资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3 民营房地产企业境外买壳上市研究—以金地集团为例

14 我国上市企业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研究

15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供求研究

16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7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研究

18 企业现金流量与持续经营的关系研究

1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20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研究

21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22 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相关问题的研究——基于吉利跨国并购活动的案例分析

23 进出口业务纳税筹划研究

24 现金流量表在四川长虹中的分析与应用

25 浅谈天龙公司的出口退税管理

26 顺丰物流公司仓储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

27 某公司财务指标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8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号解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29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30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性绩效管理

31 风险导向审计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32 美特斯邦威库存管理问题的研究

33 企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联合治理研究

34 建造合同准则的应用及国际比较

35 基于事项法的会计信息系统研究

36 基于现金流量角度的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37 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

38 公司财务分析--长征电气()

39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探讨

40 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与研究——以苏宁电器为例

41 浅析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深化

4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43 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44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45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46 大股东的利益输送问题研究

47 浅谈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

48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49 某轴承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50 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1 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模式研究

52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53 沃尔玛物流成本管理分析

54 中国工商银行资本管理研究

55 某机械制造公司存货成本控制研究

56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57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58 企业所得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异研究

59 企业资产减值准则实施问题研究

60 企业内部制度的设计研究

61 论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62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中小型企业为例

63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64 新增值税政策下的纳税筹划

65 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研究

66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问题

67 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研究

68 企业应收帐款的全程管理研究

69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理论与应用研究

70 某公司成本核算及控制探讨

71 所得税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以某公司为例

72 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以某物流为例

73 基于财务战略的中小企业纳税筹划研究

74 中国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

75 财务困境原因及摆脱困境方法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76 美的电器与格力电器财务战略比较研究

77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及控制研究

78 民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79 企业担保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

80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策略浅探

81 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以某公司为例

82 论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及防范

83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分析--以某集团为例

84 我国预测性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5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86 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和创新

87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88 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研究

89 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的探讨

90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分析及其防范

91 我国食品饮料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92 某汽车部件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3 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财务危害

94 某房地产公司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95 论强化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96 代理记账业务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97 新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研究

98 新旧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比较分析

99 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财务问题探析--以某公司为例100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01 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

102 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研究

103 无形资产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差异分析

104 个人理财误区及解决途径研究

105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106 促进公平收入分配的个人所得税政策选择研究

107 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与经营策略研究

108 在线会计服务研究

109 基于战略导向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110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思考

111 某纺织公司负债经营策略分析

112 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113 作业成本法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以某公司为例114 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问题研究

115 江苏省各市投资环境研究

116 云南绿大地会计舞弊案分析

117 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18 东风汽车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

119 民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以某公司为例120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汽车业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的研究121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披露问题研究

122 xx印刷公司研究

123 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应用探究——以某公司为例

124 某服饰公司负债经营问题的研究

125 基于不同发展周期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26 浅议企业逃税及税收筹划

127 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128 会计网络化对会计业务流程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29 某集团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130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及其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

131 我国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研究

132 苏宁物流采购成本控制的研究

133 格力电器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134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

135 某公司财务战略优化研究

136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137 新所得税法下薪酬的税收筹划

138 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研究

139 关于xx机械公司成本控制问题的思考

140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优化研究——以xx公司为例

141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链接与互动

142 企业所得税法规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性研究

143 金融危机下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144 某公司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145 “零库存”模式的风险管理研究

146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问题研究

147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的研究

148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基于价值管理的案例分析

149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

150 基于所得税税收视角的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151 国有企业中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研究

15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153 某科技公司人力资源会计实践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154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浅析

155 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56 某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分析

157 中国金融所得征税制度研究

158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59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资本运作中的换股合并问题研究——基于上港集团的换股操作实例160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16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62 企业年金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163 某公司筹资业务内部控制研究

164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及规避措施

165 基于消费者心理的某超市促销策略研究

166 香港和内地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战略比较研究

167 “开鑫贷”的运作模式研究

168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

169 基于作业成本法下的某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170 某纺织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及管理研究

171 企业绿色经营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172 贵州茅台财务分析

173 税务筹划与现代企业

174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175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财务的影响

176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177 金融衍生工具在某公司中作用的研究

178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企业投资价值的研究

179 会计职业道德的理性思考

180 采购业务核算的智能化判断

18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研究

182 某投资担保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183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障碍及对策

184 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

185 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以万科为例

186 上市公司担保信息披露研究

187 某智能系统公司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188 某公司模式创新研究

189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舞弊手段及成因分析

190 某公司负债筹资的财务风险研究

19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192 国外绿色税收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启示193 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风险及规范研究

194 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95 企业所得税法规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性研究

196 某电缆公司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

197 我国上市公司换股合并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

198 基于现金流的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分析

199 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的探讨

200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探讨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字体:大中小】【打印】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特征: 1.不具有实物形态; 2.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 3.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内容 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1.专利权: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一发明创造所拥有的独占权和专有权。 2.商标权:是指企业专门在某种指定的商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称、图案、标记的权利。商标权的有效期限为10年,期满前可继续申请延长注册期。 3.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准许某一企业在一定期间对国有土地享有开发、利用、经营的权利。 购入的:将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 行政划拨无偿取得的:不作为无形资产,若以后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投资时,应按规定将补交的土地出让金价款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 4.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著作依法享有的出版、发行等方面的专有权利。 5.经营特许权:也称为专营权,指在某一地区经营或销售某种特定商品的权利或是一家企业接受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技术秘密等的权利。 6.非专利技术也称专有技术,是指发明人垄断的、不公开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资料、技能、知识等。 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规范的其他无形资产 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

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在会计上加以确认,原则上应满足三个条件: 1.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2.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不同来源取得的无形资产,其成本构成不尽相同。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 外购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金额: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例1:某企业购入一项专利技术,发票价格为235 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借:无形资产235 000 贷:银行存款235 000 购入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所购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例2:某A上市公司2006年1月8日,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A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B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6000000元,每年末付款3000000元,两年付清。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6%,2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1.8334。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无形资产现值=3000000×1.8334=5500200(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6000000-5500200=499800(元) 第一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5500200×6%=330012(元)

无形资产评估所需资料.

无形资产评估所需资料 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收集资料清单: 1 评估清查明细表格式由事务所提供 2 评估基准日前三至五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总账、明细账、会计凭证 3 专利、商标证书复印件;法律保护状况 4 购入专利、商标的合同、协议、发票复印件 5 专利、商标、申报材料、缴纳年费发票复印件 6 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研制报告,技术目的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国家有关部门技术检测、鉴定材料 7 专利、专有技术项目开发成本费用方面的资料、使用实施资料、历史收益情况 8 技术项目获奖证书复印件 9 技术产品的经济分析及市场预测 10 技术产品的行业及市场状况及主要竞争对手 11 技术产品的主要生产设备情况 12 转让无形资产时,受让无形资产方的技术、经济情况 备查资料: 13 业务约定书 14 向上级单位或股东会报告评估经济行为的申请 15 上级单位或股东会同意评估经济行为的批准文件 16 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17 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承诺函 18 设立、变更验资报告工商备案 19 公司章程、协议工商备案20 股东会、董事会重大决议等文件 21 与评估经济行为有关的合同、协议复印件 22企业基本情况及历史沿革 企业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有关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创建现代企业制度,资产产权转让、重组、交易等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中无形资产的作用及其价值评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形资产评估是资产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企业并购与无形资产评估

企业并购无论从宏观上对整个社会经济,还是从微观上对企业个体都有着重要意义。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J·斯蒂格勒所言:“纵观美国各大企业,几乎没有一家不是以某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了兼并收购而发展起来的。” 1.1 企业并购概念及分类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在英文中缩写为(M&A)。权威《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兼并(merger)一词解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按照某种条件组成一个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企业大部分产权,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在这里,所谓某种条件通常表现为现金、证券以及两者的组合。企业并购可按不同标准分类:从收购企业和被收购企业的关系来看可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按照是否委托第三者出面可分为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根据并购动机可分为善意并购和敌意并购。 1.2企业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的市场经济功能①界定与维护各产权主体合法权益。②为资产业务提供价值尺度。③优化资源配置。④促进企业帐实相符,确保资产完整和足额补偿。⑤保护知识产权,实现国内外市场对接。 1.3专业文献对无形资产及范围的规定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或Immate-rial Assets)是指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对生产经营与服务能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是一个与有形资产(Tangible As-sets)相对应的概念。1.4企业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要素无形资产评估,是指经国家认定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根据特定的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的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被评估对象(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定和估算的一种动态化、市场化的社会经济活动。它包含了资产评估主体(评估机构);资产评估客体(评估对象);资产评估特定目的;资产评估法定(公允)程序和原则以及资产评估方法五大要素。 1991年11月16日,以国务院第91号令发布的《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对其作了明确规定。企业并购中的无形资产评估是属于特定目的下的资产评估。 2 企业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2.1 企业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特点无形资产大多都是智力劳动成果,属于一种无形的特殊商品,生产成本具有不完整性、弱对应性和虚幻性,其价值量不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例外性。这些都决定了企业并购中无形资产评估有如下特点:(1)

财务会计教案——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第七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教学重点、难点】 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无形资产摊销原则;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相对于其他资产,无形资产具有三个主要特征: (1)不具有实物形态。无形资产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它不像固定资产、存货等有形资产具有实物形体。 (2)具有可辨认性。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①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②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无形资产。 (3)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且能够在多个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其价值将在各个受益期间逐渐摊销。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章所指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而言,如果某一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果某一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同时满足无形资产确认的其他条件,则企业应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外购一项专利权,从而拥有法定所有权,使得企业的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此时,表明企业能够控制该项无形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 在实务工作中,要确定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作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在进行这种判断时,需要考虑相关的因素。比如,企业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相关硬件设备等来配合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最为重要的是应关注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是否存在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冲击与无形资产相关的技术或利用其生产的产品的市场等。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对于无形资产而言,这个条件显得十分重要。比如,一些高科技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假定其与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且合同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为其他企业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这些高科技人才的知识在规定的期限内预期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但由于这些高科技人才的知识难以准确或合理辨认,加之为形成这些知识所发生的支出难以计量,从而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确认。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土地使用权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 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新规范

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新规范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本文主要从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处理等方面,谈谈新准则作出的新的会计规范。 一、研究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的会计处理,这是新准则的一项重要变动。这种变动,既解决了我国以前对其正确处理所存在的争论,又弥补了原准则在这方面所作规定的缺陷。 首先,新准则将原准则所称的研究开发费用改称为研究开发支出,这更符合会计逻辑和认识。从会计上讲,有了支出才会有费用,但支出并不都会形成费用,因支出既可费用化也可资本化;而对费用而言,则无费用化与资本化之说。 其次,原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规定过于狭隘,使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过于谨慎,导致无形资产的价值被严重低估。原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这严重忽略了研究开发支出还存在可以资本化的情况,导致资产价值被低估。 在借鉴相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按新准则的规定分别进行处理: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计入管理费用;开发阶段的支出,若同时满足第9条所规定的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即将其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也就是说: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仍按原准则的规定进行费用化处理;而对于其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符合新准则规定的相关条件,则应进行资本化处理,否则仍进行费用化处理。新准则的这一规定无疑比原准则科学得多。因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探索性,已进行的研究项目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会否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该阶段的支出不能资本化自然是合理的。而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已经完成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之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它的最大特点则是,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企业很可能因此而获得一项无形资产。最终能否将该阶段的支出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那就取决于前面提到的新准则规定的条件能否得到同时满足。 最后,新准则要求企业在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的支出与开发阶段的支出时,应当根据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确定。对此,新准则的应用指南通过例举的方式,列示了两个阶段的相关活动,以供企业实际区分时参考。若两个阶段的支出无法区分的,应当按照新准则第6条的规定,将所发生的研究开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企业应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 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对于做好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本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无形资产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持有的目的只是为了使用;在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企业应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项目并不一定就可以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某个项目要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首先应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其次还应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本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确认条件是,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 (三)企业应正确核算无形资产的减值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当某项无形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时,企业应考虑对该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说明 (一)关于引言 本准则不涉及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的会计处理由相关的会计准则予以规范。 (二)关于定义 本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目前,国际上对无形资产的界定不完全一致。《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下称“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规定,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无形资产。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商誉和无形资产》认为,无形资产指不具实物形态、可辨认、企业可以控制的非金融性长期资产。美国正在对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准则进行修订,所公布的征求意见稿认为,无形资产是指无实物形态的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包括商誉。不难看出,我国的无形资产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概念存在一定差别,表现在我国的无形资产概念包括商誉。与美国征求意见稿中的无形资产概念相比,我国的无形资产概念与之基本一致。 国际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准则将商誉排除在无形资产之外,主要是因为企业合并准则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在我国,长期以来商誉就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本准则仍沿用这种做法。(三)关于无形资产的特征 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1.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力、某项技术或某种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比如,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虽然固定资产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在某些高新科技领域,无形资产往往显得更为重要。它没有实物形态,却有价值,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或使企业获取超额

开题报告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研究

1.3意义 1.3.1理论意义 简要地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及传统的基本的评估方法,并且通过对比分析了解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并通过对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基本评估方法的比较分析了解其反映的影响无形资产价值或无形资产评估结果的各种因素。可借此来对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理论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某种程度的提高和完善,对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理论研究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1.3.2现实意义 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和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都关系到企业的竞争潜力,关系到企业的市场占有,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只有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与企业,在持续不断中获得优势,在经济环境下发展,无形资产评估行业才能健康发展,企业才能有发展。希望通过对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研究来促进无形资产评估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

重新研制非常困难且没有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重新研制成本几乎为零,而且前向成本法完全不考虑账面历史会计记录,而只考虑在当前情况下研制相同无形资产所需成本。前向成本法方法适用于法律保护薄弱、技术相对知名、目前没有产生收益的无形资产情形(John et al., 2013)。然而,前向成本法在确定边际价格时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常用于无形资产出售以及许可谈判中。研究指出:有的无形资产成本也很难确定。比如专利技术、管理人员能力、员工素质、商誉等等, 很难找到相近的统一的参考对象,更无法估计其成本、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成本法很难用在这样的不确定性高的无形资产评估中。 2.2国学者相关研究 2. 2. 1对市场法的相关研究 黄鸣强(2013)研究指出:市场法,又称现行市价法,即在市场上寻找一个或几个参照物的的近期交易价格,据以分析、推断、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很直接、易理解。但有时买卖双方出于保护商业或不愿公开财务核心资料或迫于竞争的压力等等各种原因、选择不公开黑市交易,这是的、政策不允许的,市场没能公开,这种情况下运营市场法评估是极其困难的。市场交易活跃是最基本的,如唯一和独特的特点,那么市场法可能就不适用。由于市场条件、交易情况、可比程度、方法运用、因素分析不同甚至评估师本身判断或假设不同导致同一无形资产评估的结果产生巨大的差异,这也属无奈的正常。因此在评估中不是一种主要的方法。蓿(2012)研究指出:根据市场交易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适用于专利、商标和等,一般是根据交易双方达成的协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计算上述无形资产的许可使用费。该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觥鱼大多数无形资产并不具有市场价格,有些无形资产是独一无二的,难以确定交易价格。此外,无形资产一般都是与其他资产一起交易,很难单独分离其价值。丽芳等(2013)研究指出:采用此方法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市场参照物,而且它们与被评估对象之间有较强的相似性。由于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独占性和独创性,很难找到可类比的价格,因此这种方法也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2. 2.2对收益现值法的相关研究 曾琳琳(2013)研究指出:收益法的应用,首先,被评估的无形资产的预期而且企业开发某项只是产权所能耗费的成本不能决定该知识产权的收益,因而这一方法也就难以作为评估的依据。宋巾(2013)研究指出:成本法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资产的

无形资产会计分录大全

五、无形资产业务 (一)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2.分期付款购买,实质具有融资性质 同固定资产。 3.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一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说明]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是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如果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则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确定。 4.通过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按公允价值,不能取得按名义金额1元] 贷:递延收益 5.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1)一般企业 借:无形资产[购入后自用] 无形资产[房屋,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价款可以合理分配] 固定资产[房屋,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价款不能合理分配] 投资性房地产[购入用于出租或准备增值后转让] 贷:银行存款等 (2)房地产开发企业 借:无形资产[购入后自用] 无形资产[房屋,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价款可以合理分配] 固定资产[房屋,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价款不能合理分配] 投资性房地产[购入后用于出租] 存货[购入后准备增值后转让] 存货[购入时决定建造完成后对外出售] 贷:银行存款等 [说明]外购的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用于开发建造办公楼,应该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核算,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在建造期间无形资产摊销的金额计入该办公楼的建造成本中。建造完成之后,办公楼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6.内部硏究开发费用的处理 (1)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一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研发支出一资本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2)期(月)末,应将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一费用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 (3)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转让的会计核算

无形资产转让及其应交营业税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商誉等。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可以依法转让。企业转让无形资产的方式有两种:是转让其使用权,二是转让其所有权。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即无形资产出租而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主要表现为出售无形资产此外也包括用无形资产抵偿债务、用无形资产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等。用不同方式转让无形资产,其相应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不同。 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营业税应纳税额按照营业额和规定纳税率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税率5%。由于不同方式转让无形资产的会计账务处理不同,相应地转让无形资产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也不相同。 一、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应交营业税的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仅仅是将部分使用权让渡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出让方仍保留对该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因而仍拥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受让方只能取得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而无权转让。在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情况下,由于转让企业仍拥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因此不注销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转让取得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与转让有关的各种费用支出计入其他业务支出。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应交的营业税属于与转让有关的支出,因而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例如:A公司与H企业于2002年底达成协议,A公司允许H企业2003年使用其某一商标.H企业于2003年每月月初向A公司支付商标使用费50000元。则A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为: 每月月初收到商标使用费时: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50000 同时计算出应缴纳的营业税(50000×5%),并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其他业务成本 25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500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解释 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商誉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无形资产;(2)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区分;(3)开发支出的资本化;(4)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5)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6)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一、商誉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无形资产 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其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 二、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区分 (一)研究阶段 本准则对于企业自行进行的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等进行的有计划的调查,其特点在于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从已经进行的研究活动看,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有关研究活动的举例为:意于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 (二)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相对研究阶段而言,应当是完成了研究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有关开发活动的举例为: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含新技术的工具、夹具、模具和冲模的设计;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新的或经改造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所选定的替代品的设计、建造和测试等。 三、开发支出的资本化 (一)本准则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二)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内部开发项目发生的开发支出,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我国加入WTO,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立足、发展、壮大的根本。为了准确把握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发挥企业无形资产的作用,就必须进行无形资产评估。而进行无形资产评估,核心是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由于我国无形资产评估才刚刚起步,在实际进行无形资产评估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因此,深入研究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对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出资、扩张、重组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如美国著名可口可乐公司,在对外投资战略中往往输出的只是商标,塑造了以无形资产进行全球滚动扩张的新模式。一般来说在成功企业中,无形资产在其资产总额中都占有相当比重,因此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和基础理论,基本上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基础上形成的。缺乏与我国国情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理论。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在我国经济实践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无形资产评估理论的研究 无形资产是指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按照国际通行的观点,无形资产的组成要素一般包括知识产权、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商誉等内容。自1895年英国首次将商誉运用于司法实践以来,各国学者对无形资产的理论包括无形资产的性质、影响因素、价值确认以及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评估理论及方法在实践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三、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在我图宾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在对以商标为主要形式的无形资产评估中出现的问题。英特品评估方法是目前国际上较通行的商标价值评估方法,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E=I.G。公式中:E为被评商标的价值,I:为商标给厂商带来的年均利润,G为商标力因子,它是根据商标的领先度、稳定度、市场特性等7个因素确定的商标的获利年限(英特品规定商标的获利年限为6—20年)。主要思路是根据厂商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量、利润等实际资料,结合主观判断的商标“力量”来评估商标价值。英特品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商标交易价格等于预期总收益,那末,在未来若干年内,商标购买者将无利可图,加之市场的风险及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购买商标将是毫无意义的行为;附加于有形资产之上的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往往取决于有形资产价值的质量和数量,而有形资产价值数量和质量是动态的,当其数量和质量变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无形资产对于其是毫无意义的,而这时仍按照这种方法评估得出的价值与实际价值有本质差别。由于混淆了商标自身的价值和由商标带来的价值,使英特品方法本质上是关于商标预期收益的评估方法,而不是关于商标价值的评估方法。 2.按无形资产成本进行评估存在的问题。目前,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采用历史成本法。即“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根据无形资产的形成途径,历史成本法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投资人投入的无形资产,其历史成本为评估确认的价值。二是外购无形资产,其历史成本为购进无形资产的所有支出。三是自创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为当期相关费用与前期累计开发费用之和。历史成本法体现了资产的原始形成过程,具有易获得性和可验证性,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不同的无形资产在未来所创造价值的巨大差异性,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在人才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重要的情况下,这种评估方法明显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无形资产本身的无实体性、专用性、收益不确定性也决定了完全套用有形资产的评估方法是不恰当的。这种评估方法评休无形资产的价值就等于没有充分承认独创性发明劳动的价值,没有从根本上确立人才资源和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地

(财务会计)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正文

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 (一)企业应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 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项目首先应该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即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主要具有如下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企业持有的目的只是为了使用;在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企业应正确地理解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无形资产定义的项目并不一定就可以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某个项目要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首先应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其次还应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本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确认条件是,该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予以计量。 (三)企业应正确核算无形资产的减值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重要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当某项无形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时,企业应考虑对该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四)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1.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无形资产通常表现为某种权力、某项技术或某种获取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比如,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虽然固定资产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在某些高新科技领域,无形资产往往显得更为重要。它没有实物形态,却有价值,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或使企业获取超额收益。不具有实物形态是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特征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某些无形资产的存在有赖于实物载体。比如,计算机软件需要存储在磁盘中。但这并没有改变无形资产本身不具有实物形态的特性。 2.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且不是流动资产,是无形资产的又一特征。无形资产区别于货币性资产的特征,就在于它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没有实物形态,货币性资产也没有实物形态,比如应收款项、银行存款等也没有实物形态。因此,仅仅以无实物形态将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加以区分是不够的。无形资产属于长期资产,主要是因为其能在超过企业的一个经营周期内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那些虽然具有无形资产的其他特性却不能在超过一个经营周期内为企业服务的资产,不能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核算。 3.无形资产是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 企业持有无形资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售而是为了生产经营,即利用无形资产来提供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软件公司开发的、用于对外销售的计算机软件,对于购买方而言属于无形资产,而对于开发商而言却是存货。 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的方式,具体表现为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让渡无形资产的使用权给他人取得的租金收入,也可能表现为因为使用无形资产而改进了生产工艺、节约了生产成本等。

[无形资产主要的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处置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主要的账务处理] 无形资产处置账务 处理 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按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按应予资本化的支出,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科目。 购买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用固定资产换购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 自行研发出的无形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 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应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

产”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贷:无形资产 处置无形资产,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出售无形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700 000 累计摊销50 000 贷:无形资产500 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215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5 000 缴纳营业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35 000 贷:银行存款35 000 以无形资产加入股东时: 借:无形资产1500 000

贷:实收资本1500 000 注:如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则应按照公允价值作为投资者投资无形资产的成本。(本文来自#kjszjd#把#换成、即可)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法规标题: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文号:财会[2006]3号 发文单位:财政部 发文日期:2006年2月15日 实施日期:2007年1月1日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3 号——投资性房地产》。 (二)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第20号——企业合并》。 (三)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第二章确认 第三条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第四条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五条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作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

持。 第六条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 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 (二)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实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第七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岀。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第八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十条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在取得后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七条至第九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第三章初始计量 第十二条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

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引言 第一条为规范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及相关准则,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所称文化企业具体包括新闻出版发行服务企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企业、文化艺术服务企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企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企业和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企业等。 第三条本指导意见所称文化企业无形资产,是指文化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并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第四条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是指资产评估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对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第五条资产评估师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本指导意见。资产评估师执行与文化企业无形资产价值估算相关的其他业务,可以参照本指导意见。 涉及土地使用权的评估执行相关评估准则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六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 第七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了解文化企业是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的特殊企业,应当关注文化企业社会效益对评估结论的影响。 第八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经过专门教育或者培训,具备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评估经验,具有专业胜任能力。 第九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勤勉尽责,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避免出现对评估结论具有重大影响的疏漏。

第十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结合经济行为类型,明确评估目的。 (一)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分为单项资产评估业务中的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中的无形资产评估。 (二)单项资产评估业务中的无形资产评估所涉及的经济行为主要包括质押、出资、转让、许可使用、财务报告、诉讼和纳税等。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中的无形资产评估所涉及的经济行为主要包括改制、并购重组、合并对价分摊、商誉减值测试和清算等。 第十一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在合理考虑评估目的、市场条件、评估对象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恰当选择价值类型。 以质押为目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市场价值或者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类型,以交易为目的一般选择市场价值或投资价值,以财务报告为目的一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要求选择相应的价值类型。 第十二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合理使用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并考虑其与价值类型的相关性。评定估算过程中相关参数的取值应当与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保持一致。 第十三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获取必要信息,并分析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恰当利用信息。 第十四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因涉及特殊专业知识和经验时,可以利用专家工作,但应当履行必要的评估程序恰当利用专家工作。 第三章评估对象和范围 第十五条执行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业务,应当明确评估对象。 (一)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对象是指文化企业无形资产中的财产权益,或者特定无形资产组合的财产权益。文化企业无形资产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专有技术、注册商标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企业合并中产生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二)矿区权益的确认和计量,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三)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第二章确认 第三条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在符合下列条件时,满足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第四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无形项目,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二)与该资产相关的预计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三)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第五条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作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 第六条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第七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分别按本准则规定处理。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第八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第九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下列各项时,应当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从技术上来讲,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