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1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D)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D.观察与实验

2.下列有关科学技术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3.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就曾这样写道:“我们的眼珠也不认识实在的本性,所以请别把这心灵的过失归之于眼睛。”这句话说明(C)

A.人类视觉的观察总是正确的

B.人类视觉观察结果的正确与否与眼睛无关,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形状

C.肉眼观察会发生偏差,正确的测量需要借助于仪器,它能使我们看得更多、更远、更广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B)

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B.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

C.做实验的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

D.在药品贮藏室门口写上“严禁烟火”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D)

6.下面是一些常用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D)

7.下列关于放大镜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放大镜的镜片中间薄、边缘厚

B.放大镜离被观察物体距离不同,物体图像的大小也不同

C.放大镜离被观察物体越远,物体图像越大

D.用放大镜看到的物体与实际左右相反

8.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B)

A.杭州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 ℃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 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1 mm

9.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B)

A.2.5 μm=2.5 μm×10-6m B.2.5 μm=2.5×10-5dm

C.2.5 μm=2.5×10-5 cm D.2.5 μm=2.5×10-9 m

10.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D)

A.15厘米=15厘米×1

100米=0.15米B.2.5米3=2.5×1000=2500分米3 C.0.05米=0.05米×1000=50毫米

D.16米=16×1

1000千米=0.016千米

11.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B)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无法测量长度

12.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正确的是(C)

13.在一次测量中,一位同学测量同一圆柱体底面的圆的周长,五次记录的数值分别是25.42 cm、25.432 cm、25.40 cm、25.43 cm、28.58 cm,则该圆柱体底面圆的周长是(A)

A.25.42 cm B.25.40 cm C.25.416666 cm D.25.41 cm

14.小明做实验时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读数为20.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18.0毫升,则小明倒出液体的体积(B)

A.小于2毫升B.大于2毫升

C.等于2毫升D.以上都错

15.有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但是玻璃管内径不同,当它们插入同

一杯热水中时(D)

A.内径粗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

B.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

C.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D.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相同

16.下面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应为(C)

①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②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③取出温度计④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⑤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⑥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

A.③④⑥①②⑤B.⑤③⑥④②①

C.④②①⑥⑤③D.④②①⑥③⑤

17.校医阿姨给小华量了体温,知道他此时的体温是37.2 ℃。但是小华很好奇,想自己来试试测量体温,但他忘了甩几下,就用一支读数是38.7 ℃的体温计只经消毒就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你认为体温计的示数应该是(C)

A.25 ℃B.37.2 ℃C.38.7 ℃D.42 ℃

18.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实验可知,他所研究的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A)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

19.如图所示,小李正在做作业时,台灯突然熄灭了,对这一现象,小李提出以下四个假设,你认为不科学、不合理的是(D)

A.可能自己家停电了B.可能小区停电了

C.可能自己这幢楼停电了D.可能是下雨了

20.某科学兴趣小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脉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三种猜想:①脉搏快慢与运动无关;②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运动后脉搏加快;

③脉搏快慢与运动有关,运动后脉搏减慢。究竟哪一种猜想正确呢?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三位同学在安静状态、跳绳后、100米跑步后,分别测定他们在1分钟内的脉搏次数,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以上猜想中正确的是(B)

A.猜想①B.猜想②

C.猜想③D.以上三种都对

二、填空题(第21至27小题每空1分,第28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21.掌握科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科学学习和研究。请按要求进行填空。

(1)夹取试管应使用的仪器是__试管夹__。

(2)洗涤试管应使用的仪器是__试管刷__。

(3)实验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时选用的仪器是__滴管__,在过滤操作中用于引流的玻璃仪器是__玻璃棒__。

(4)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__试管__(填一种)。

22.使用酒精灯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不当使用会引发安全事故。

(1)点燃酒精灯要用__火柴__,酒精灯不用时要用__灯帽__盖灭。

(2)酒精失火时,用__湿毛巾(或沙子)__扑灭。

23.完成下列的单位换算或填上适当的单位。

(1)2升=__2×103__毫升=__2×103__厘米3。

(2)650分米3=__0.65__米3=__650__升。

(3)一罐青岛啤酒的体积为355__毫升__;一瓶可口可乐的体积为2.5__升__。

(4)一间教室的容积约200__米3__;一块小石块的体积为25__厘米3__。

24.小萱同学测量体温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__0.1__℃,她的体温是__36.5__℃,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_使用前先用力甩几下__。

错误!错误!,第25题图)

25.如图所示,量筒的刻度单位是__毫升__,量程是__30毫升__,最小刻度是__1毫升__。左边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__14毫升__,小石块的体积为__8毫升__。

26.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35.0__mm。用它测得《科学》课本188页的厚度为9.4 mm,则每一张纸的厚度为__0.01__cm。测量距离的方法除了用有刻度的尺子进行测量外,你还能举出一种其他的方法吗?__用滚轮法测学校跑道的周长__。

27.市场上销售的某品牌洗发露有两种包装,瓶装:容量为400毫升,单价24元/瓶;袋装:容量为5毫升,单价0.5元/袋。其中“毫升”为__体积__的单位,从容量上讲,1瓶

洗发露相当于__80__袋洗发露。从价值上讲,通过计算得知,__瓶装__(选填“袋装”或“瓶

装”)的更便宜。

28.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入40 ℃的温水中,水银柱的长度为10 cm,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2 cm,则插入100 ℃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变为__22__cm;当插入某热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0 cm,则此热水为__90__℃。某温度计的示数为0 ℃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 cm,在100 ℃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 cm,把它插入20 ℃的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__8__cm。

三、实验探究题(共45分)

29.(6分)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

测量球体的直径,常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刻度尺上,在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

__1_mm____1.54_cm__,本次测量是用__多次测量求平均值__的方法减小误差的。

30.(9分)请根据以下步骤做一个家庭小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取三个相同的一次性纸杯,分别加入同样多(大半杯)的自来水。

②纸杯1中加入一小匙盐(约5克),充分搅拌;纸杯2中加入两小匙盐,充分搅拌;纸

杯3中不加盐。

③把三个纸杯同时放入冰箱冷冻室。

④每隔10分钟检查一下容器,并记录你的观察结果。

(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__纯水和盐水哪一个更容易结冰__。

(2)纸杯3不加盐的作用是__作为对照__。

(3)三个纸杯均加入同样多的自来水,其目的是__控制变量相同__。

31.(10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会发现鼠妇(又叫潮虫)在爬行;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针对以上现象对“光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__光(或光照)__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__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__。

(3)在实验过程中,创设下表中A__明亮__和阴暗两种环境的目的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若将10只鼠妇放入装有潮湿土壤的铁盘中央,进行对照实验,重复5次,每次都经过2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如下:

(4)__平均__

(5)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喜欢在阴暗环境中生活__。

32.(8分)下面是某同学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段劈开的竹筒(长15厘米)、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

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蚂蚁是否喜欢甜食__。

(2)本实验的假设是__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__。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浓糖水__。

(4)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蚂蚁喜欢甜食__。

(5)小雨认为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没有设置重复实验,你认为小雨的说法正确吗?__小雨的说法正确__。

33.(12分)小明了解到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会有一些因素引起测量误差,其中刻度尺的温度变化也是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一。他们想通过实验研究刻度尺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小明找来两把完全相同,长为20厘米的钢尺,一把放在冰箱充分冷冻,一把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再将两把钢尺互相测量,结果发现两把钢尺的长度几乎没有差异,请写出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__钢尺热胀冷缩变化很小__(写出一条即可)。

(2)他重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长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装置中AB是粗细均匀的铜棒,COD是可绕O点转动的指针,实验时,A端固定不动,指针C端紧靠在铜棒B 端,当用酒精灯给AB加热时,小明可以通过观察__指针的移动__分析金属棒受热时长度的

变化。装置中指针设计成CO段比OD段短,这对实验现象起到了__放大__(选填“放大”或“缩小”)作用。

(3)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__是否所有物质均有热胀冷缩现象

__。

四、分析计算题(共36分)

34.(8分)一位同学粗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他先走了10步,测出距离为6 m ,于是他就以这样的步幅,从家到学校共走了520步。那么,他家离学校大概多远?

解:每步的长度为6米10

=0.6米,他家距学校的距离为520×0.6米=312米

35.(12分)一支刻度不准但均匀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在冰水混合物里示数为-2 ℃,沸水里示数为103 ℃,用它测室温其示数为13 ℃,实际室温是多少?

解: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沸水的温度是100 ℃,已知用此支

温度计所测的室温为13 ℃,设此时的实际温度为t 实,根据题意可得13 ℃-(-2 ℃)103 ℃-(-2 ℃)

=t 实-0 ℃100 ℃-0 ℃

,解得t 实≈14.3 ℃

36.(16分)如图所示,这是我们常见的啤酒瓶。小明已经用刻度尺测出了该瓶子底部的直径为D 。现给你一把刻度尺、一个可以密封的瓶塞和一些水,粗略测啤酒瓶的容积。要求:

(1)写出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用测量量和已知量写出瓶子容积的表达式。

解:(1)步骤:①在瓶内装适量的水,塞紧塞子,用刻度尺测出水柱长度h 1;②将瓶子

倒置,用刻度尺测出瓶底空气柱的长度h 2 (2)则瓶子的容积为V =πD 24(h 1

+h 2)。

第2章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各选项中均是生物的一组是( D )

①能弹出声音的钢琴 ②优美挺拔的水杉 ③分布广泛的细菌 ④清澈溪流边的苔藓 ⑤千姿百态的珊瑚 ⑥会洗衣做饭的机器人 ⑦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A .①②③

B .②③⑤⑦

C .①③⑤

D .②③④⑦

2.小科同学针对蜗牛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情况作了以下几种猜测,其中错误的是( C )

A .用牙签轻触蜗牛,蜗牛会作出反应

B .用吹风机的冷风对着蜗牛吹,蜗牛会作出反应

C.把酒精擦在蜗牛要经过的桌子上面,蜗牛不会作出反应,继续前行

D.用强光照射,蜗牛会作出反应

3.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B)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⑥叶绿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⑤⑥

4.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虽结构简单,但能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下列关于变形虫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A.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B.细胞膜具有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C.细胞质为生命活动的场所

D.细胞核对细胞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

5.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细胞分化只是形态和结构的变化

B.已经分化了的细胞不再分裂和生长

C.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

D.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6.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B)

7.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桃树附近的蜜蜂大量死亡,那么可能会影响桃树的繁殖,这句话所包含的科学道理是(B)

A.桃树的生存必须依赖蜜蜂的活动

B.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关系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D.这只是假设,蜜蜂与桃树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8.下列关于细胞生活所需物质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线粒体

B.构成细胞的物质中,水、无机盐、蛋白质都是无机物

C.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

D.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9.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应薄而透明

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

C.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要使视野变亮,应调节准焦螺旋

10.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可能是(B)

A.污物B.气泡C.细胞D.头发

11.下列属于同一结构层次的是(A)

A.番茄表皮与根尖分生区B.肱二头肌与神经元

C.苹果树与龙眼果实D.心脏与神经系统

12.下列关于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系统由多个器官构成,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

B.动物体的结构有系统,而植物体没有

C.植物体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D.器官的结构层次要比系统低,比组织高

13.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B.生物分类的最大单位是界

C.分类单位越大所含的物种越多

D.分类单位越小其亲缘关系就越远

14.南非周边海域发现一种新甲壳类动物,形似龙虾,体型较小,属于节肢动物。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D)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D.有三对足,两对翅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植物的根、茎、叶具有供给营养的功能

B.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C.植物主要通过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16.小屹根据某一分类标准对7种生物中的6种进行了简单分类(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其分类标准是胎生还是卵生

B.其分类标准是体温是否恒定

C.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1中

D.应该将鲫鱼划分到类别2中

17.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中华鲟,生活在长江流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适应水中生活至关重要的结构是(A)

A.鳃和鳍B.肺和鳍

C.肺、气囊和翼D.鳃和游泳足

18.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其中正确的表述是(A)

A.棉花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B.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C.肾蕨有假根、茎、叶的分化,适应陆地生活能力较强

D.墙藓的茎、叶内有较为发达的输导组织,只能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

19.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种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B.种子植物根、茎、叶内都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种子植物都具有花和果实

D.种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20.如图所示,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B)

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74分)

21.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的结构中,相同点是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__线粒体__。

(2)甲图中的①对细胞起__保护__和__支持__作用。

(3)若没有甲图中的__③__叶绿体,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填序号)

(4)甲、乙两图中②以内④以外的部分被称为__细胞质__。

,第21题图),第22题图)

22.根据如图所示的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回答相关问题。

(1)图[C]表示的是细胞的__分裂__过程。

(2)在复杂的动植物体中,常常可以发现形态、结构和功能不相同的细胞,这是由于图[__A__]__细胞分化__的结果。(填字母和名称)

(3)小明通过观察,认为生物体能够由小变大是由于图[B]__细胞生长__的结果,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__不正确__。为什么?__生物体由小变大是细胞分裂、分化、生长的共同结果__。

23.小明从市场里买回来一个西瓜,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

(1)他切西瓜,有许多红色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西瓜的__细胞液__,它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液泡__。

(2)用西瓜皮的最外层的表皮细胞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紧密,这层表皮属于__保护__组织;表皮以内的部分是果肉细胞,取西瓜的瓜瓤部分细胞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的细胞壁比较薄,且排列分散,属于__营养__组织。

(3)切开瓜瓤,发现里面有一些红色的筋络,取一条筋络,洗去果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轻轻一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胞一个个上下连接,且中间的细胞壁

上有许多的小孔,你估计这部分结构可能是__输导__组织。

24.如图一为眼虫结构示意图,图二为肌肉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①__(填标号)。

(2)眼虫具有两种能量转换器,是图一中的__③④__(填标号),其中肌肉细胞也具有的是__线粒体__(填名称)。

(3)由图二肌肉细胞构成的组织具有__收缩和舒张__功能。

(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主要是由[__②__]__细胞核__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25.如图是几种常见的植物,请你仔细观察后,将各类植物的序号填写在下列相应特征的横线上。

(1)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__C__。

(2)有茎叶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的是__D__。

(3)有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的是__ABE__。

(4)依靠种子繁殖的是__B__。

26.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请对以上生物进行分类,既不属于动物界,也不属于植物界的是__A__。

(2)鲸生活在水中能游泳,它与图中的__B__亲缘关系最近。

(3)B和D同属的最小分类单位是__门__。

27.现有以下八种动物:麻雀、带鱼、蝴蝶、蚯蚓、蝙蝠、青蛙、猪、鲸。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根据有无脊椎骨这一标准,可把这些动物分为__脊椎__动物和__无脊椎__动物;根

据是水生还是陆生这一标准,可以把这些动物分为__水生__动物和__陆生__动物。

(2)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有翅动物和无翅动物,其分类标准是__有无翅__;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有羽动物和无羽动物,其分类的标准是__有无羽毛__;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则其分类的标准是__生殖方式是胎生还是卵生__。

(3)从以上两小题中,可发现动物有多种分类方法,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生物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有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我们要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7分)

28.(15分)请回答下列关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问题:

(1)图1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排序是(C)

A.③②④①⑤B.①②③④⑤

C.③②①④⑤D.②③①④⑤

(2)观察步骤如下:把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先把物镜下降到接近玻片,然后转动__粗__(选填“粗”或“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楚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__细__(选填“粗”或“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若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

右上方,要想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则装片应向__右上方__移动。

(3)图2是在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请标示其基本结构。

29.(12分)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小明同学在两片载玻片上都滴加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如图所示),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__表__(选填“表”或“底”)层吸取。

(2)用滴管在1、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划一下,目的是__C__。

A.刺激草履虫B.给草履虫供氧

C.连通两个液滴D.杀死草履虫

(3)用镊子夹取一点物质,放在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如下。(均选填“有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集

浙教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试管:做化学反应的容器; 试管夹:夹持试管; 试管架:放置试管; 酒精灯:加热; 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停表:测量时间; 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 药匙:取粉末状固体; 烧杯:配制溶液。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1米(m)=101分米(dm)=102厘米(cm)=103毫米(mm) 10-3千米(km)=1米(m)=103毫米(mm)=106微米(um)=109纳米(nm)=1010埃(?) 2、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 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提出“天圆地方”这一观点的是( ) A.古代中国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埃及人 2.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塔顶和塔身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3.从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那是因为( ) A.地球上的物质是蓝色的 B.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 C.大气是蓝色的 D.地球表面主要由植被覆盖 4.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5.在比例尺为1∶的地图中,图上1cm 表示的实际距离为( ) 6.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主要是( )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成六大板块②板块是不断运动的③相邻的板块往往向同一方向漂移④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我国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地形都以平原为主,形成这类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作用 B.生物作用 C.流水作用 D.冰川作用 8.有关地形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不平 9.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顶A 的海拔高度是( ) 米米以上 米~500米之间米以下 10.量得图上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厘米,其实际距离是( ) 千米千米千米千米 11.下列四幅图(经纬网)中的P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 时间7时11时19时24时 经纬度20°N,118°E °N,115°E °N,114°E 22°N,113°E 13.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4.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的入门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质量的测量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时间的测量 科学探究的过程 1.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针对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测和假设 3.依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的计划 4.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 5.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 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是一类具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的物体; 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植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营养物,而动物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体外长有毛皮,胎生的哺乳类及体外没有毛皮的卵生类; 卵生类又分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的鸟类及体温不恒定的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分为身体多细胞类及身体单细胞类; 植物分为有种子的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 没有种子植物分为有茎和叶分化的及无茎和叶分化的(藻类植物); 有茎和叶分化的分为有根的蕨类植物和没有根的苔藓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 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

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霉菌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等; 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起保护作用,是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的中部,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能输送由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组织; 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分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人体的七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 地球与宇宙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不要忘记) 积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除以张数)、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体积的测量。 新教材已舍去“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这一说法。 读数要看仔细,单位换算要仔细。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体温计。测量范围从35℃~42℃,最小刻度为0.1℃。 结构优点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精确。 特别细的弯曲。离开读数。 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形。放大液柱,便于读数。 第二章观察生物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密度专题复习

密度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 】1、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思是 A.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 B.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米3 C 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D.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 【 】2、从密度公式ρ=m/v 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物质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与质量、体积无关,保持不变 【 】3、将一瓶水倒掉一些后,对剩余部分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 】4、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A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 .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C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 .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 】5、在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A .量筒、天平、烧杯 B .量筒、天平 C .量筒、直尺 D .量筒、天平、水 【 】 6.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 4 3,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 A.2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6千克/米3 D.因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故保持不变还是8千克/米3 【 】7.将一块正方体的木块分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木块,则对于每一小块木块来说, 正确的是 A.质量和密度都为原来的1/8 B.质量为原来的1/8,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为原来的1/8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 】8.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装有等质量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铁块、铜块和铅块浸没在水 中而水未溢出,已知三种金属的密度是ρ铅>ρ铜>ρ铁,则杯中水面上升最高的是 A.装有铁块的杯子 B.装有铜块的杯子 C.装有铅块的杯子 D.无法判断 【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多装500克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水 B.最多装500克水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C.最多装500厘米3酒精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D.最多装500厘米3水的容器,一定能装500克的酒精 【 】10.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放有等量的水,分别将铝、铁、铅三块金属放入容器后, 水面上升相同的高度,设铝、铁、铅三块金属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则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她们产生、发展的原因与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观察与实验就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测量就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与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瞧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与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与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9、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瞧清测量范围与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瞧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 13、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 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大全(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A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B 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物体体积的测量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 温度计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最新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整理

最新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45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割伤要用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再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用完后立即用水洗净。滴瓶上配有的滴管必须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吸上的药品剩余不可倒回。 11、酒精灯:酒精的量在1/4~2/3之间;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为外焰与空气接触最充分,燃烧也最完全,温度最高;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 12、放大镜:可以用来聚焦取火。 1.3科学观察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观察除了用感官进行,还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 4、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 分) 1. 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B C D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 A.冰雪消融B.云开雾散C.燃放烟花D.吹肥皂泡 3.有关地形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的变化全部源自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上,海洋中没有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会使得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4.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42cm、 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2.42cm B.2.428cm C.2.43cm D.2.47cm 5.下表简明记录了部分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特征类群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6. 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也会越快 C.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7.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 移的证据。下列哪一现象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A.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岩层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B.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 C.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D.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 8.下列关于细胞与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质 B.切开橙子,流出酸甜的橙汁,它来自于细胞中的细胞核 C.蝙蝠是哺乳动物,其最大特征是胎生、哺乳 D.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组织都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M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M点的经纬度是20° W ,0° B.M点在东西半球的一条分界线上 C.M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D.M点位于东半球 10.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冰的“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③“汗”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④“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其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的两个视野,从图甲到图乙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粗准焦螺旋,最后转动物镜转换器 B.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再转动细准焦螺旋 C.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 D.先移动装片,再转动物镜转换器,转动粗准焦螺旋,最后转动细准焦螺旋 12.某同学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用仰视读得液体体积为34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用俯视读得 液体体积为15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A.大于19mL B.小于19mL C.等于19mL D.无法确定 13.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实验室进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不合理的是() A.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以防止实验受到药品之间相互污染的影响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招至鼻处,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 C.点燃酒精灯只能用火柴或其他引燃物,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点,以免酒精流出而引起火灾 D.一般给烧杯加热时,都要垫上石棉网,以防掉落 2.下列化学药品保存方法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药品只需要分类储存,不需要作出特别规定B.易燃、易爆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C.易挥发、腐蚀类药品应分别密封保存D.药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3.本学期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公园内哪种花卉最漂亮 B.校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 C.雨后的天空为什么经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 D.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什么能做成一个很大的水球 4.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的标签上应贴上() 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4.5 m=4.5 m×100 cm=450 cm B.456 mm=456× 1 100=0.456 m C.36 cm=36×1 100m=0.36 m D.64 dm=64 dm×1 10m=6.4 m 6.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 7.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A.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 B.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 8.某次实验需要量取45 mL的水,为此应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50 mL的烧杯B.10 mL的量筒 C.50 mL的烧杯和滴管D.50 mL的量筒和滴管 9.有一轮子的直径为50 cm,某同学推着轮子绕一圆形花坛转一周,该轮子恰好滚过20周,那么这个花坛的半径是() A.5 m B.10 m C.20 m D.25 m 10.如果在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 A.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不作改变 B.根据实验情况,不断修订探究计划 C.停止探究,重新制订实验方案 D.按照预定探究方案进行,根据实验结果再进行修订 11.下表是王任宇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 12.以下对测量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如果采用俯视方法测量体积,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体积大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全)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 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 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45度,加热固体时试管 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 时不超过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 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割伤要用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烫伤用大量冷 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 再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用完后立即用水洗净。滴瓶上配有的滴管必须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吸上的药品剩余不可倒回。 11、酒精灯:酒精的量在1/4~2/3之间;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为外焰与空气接触 最充分,燃烧也最完全,温度最高;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 12、放大镜:可以用来聚焦取火。 1.3科学观察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观察除了用感官进行,还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

浙教版初一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最新浙教版初一上册科学期末卷 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我能选择(每小题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实验中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以避免浪费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滴出,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给烧瓶里的物质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C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但要及时盖上灯帽D、某同学在测量圆柱体周长时,采用了如下方法:把一张矩形纸条紧紧包在圆柱体的外表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2 ,然后在纸条的重叠处用针扎个孔,再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测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为体的轴垂直,如图所示)圆柱体周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 B、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大 C、该测量方法有误,结果偏小、偏大都有可能 D、该测量方法正确插入沸水中时液柱厘米,2.5 3、有一支刻度不清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其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高度为厘米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为的高度为17.5厘米。那么,当这支温度计液柱的高度为5.5 ℃36.7℃D、5033A、20℃B、℃C、、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41 米米=20毫米×0.02A、20毫米=100064纳米5×0.05×1010纳米=B、0.05米=343 10厘米厘米=1.9×C、19升=19×1000D、3吨=3×1000=3000千克 5、小驰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鼠妇(潮虫)适于生活在20℃左右的阴暗环境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但有多处不够严谨。小龙同学提出下列修改意见,你认为必须采纳的是 位置鼠妇光照温度土壤湿度 适宜只20阴暗纸盒左半侧℃10适宜10只纸盒右半侧℃30明亮 A、挑选爬行较快的鼠妇作为实验对象 B、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阴暗 C、纸盒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D、减小纸盒左侧土壤的湿度 6、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B、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C、生物都能运动 D、生物都能从外界摄取食物 7、一颗猕猴桃能提供一个人一日维生素C需求量的两倍多,被誉为“维C之王”。猕猴桃吃起来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猕猴桃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A、细胞质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液泡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变形虫的个体就是一个细胞 B、番茄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银杏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D、肝脏属于消化系统 9、右图为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 测试卷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涛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科学》课,小涛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地观察小鸟的活动 C.一位学生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皮尺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米 4、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15℃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下列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米、分米、厘米、微米 B.分米3、毫米3、厘米3、米3 C.米、厘米、分米、微米 D.米3 、分米3、毫米3、厘米3 7、下列各个量中接近80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铅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课桌的高度 8、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9、我校运动会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0、当室温为20℃时,用体温计测得甲病人的体温为39.1℃,把该体温度计消毒后未甩就直接给体温正常的乙测量,则体温计的读数应该是() A.20℃ B.37℃ C.39.1℃ D.以上都不正确 11、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