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1 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验报告

实验1 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验报告

实验1 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验报告
实验1 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储能微胶囊 -实验报告

实验1 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储能微胶囊

引言

相变材料(PCM ,phase change material) 在相变过程中能够储存或者释放大量热量,可用于热能储存和温度调控。

相变微胶囊(MEPCM )的内核是相变材料,壁材通常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如蜜胺树脂、脲醛树脂、明胶等),制备的方法主要有界面聚合法和原位聚合法等。

界面聚合法是先将囊芯材料和生成囊壁的某种单体一起加入溶剂制成均匀的溶液,然后倒入不相溶的溶剂中乳化,再在乳液中滴加生成囊壁的另一种单体,让两种单体在界面上发生反应形成囊壁,包覆芯材液滴,最后制得相变材料微胶囊。与界面聚合法不同,原位聚合法生成囊壁的单体和催化剂全部位于囊芯的内部(或外部),单体聚合时逐步形成不溶性的高聚物,包覆在囊芯表面形成微胶囊。

在原位聚合法中,油性的囊心材料在乳化剂存在下搅拌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的O/W 型乳液,然后加入作为壁材的预聚体溶液,搅拌下原位聚合包覆在囊芯液滴表面。微胶囊在制备过程中,胶囊颗粒大小由开始乳化分散时的液滴大小来决定,而乳化分散液滴大小与乳化搅拌时间、速度密切相关。形成胶囊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胶囊越容易相互聚集,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胶囊会发生粘连现象。因此在成囊后要加入分散剂来减小胶囊的表面自由能或通过亲水基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而形成外壳,使颗粒屏蔽起来而不发生絮凝,给予分散体系以稳定性。

为了确保MEPCM 的包覆完整性及强度,芯材含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MEPCM 的蓄热性能,芯材质量百分数含量应在30%~80%之间,最好在50%~70%,另外微胶囊粒径越小,包裹效果和结构致密性也越好,同时表面积增加所需的壁材用量也相应增加。 硬脂酸丁酯具有相变温度温和、无毒的特点,适宜用在太阳能存储,室温调节领域。蜜胺树脂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较强的耐弱酸碱性及较好的密封性。本实验以硬脂酸丁酯为相变材料,蜜胺树脂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储能微胶囊,采用光学显微镜、红外光谱等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态和结构特征,采用DSC 测定其热性能。本研究性实验着重于制备工艺的优化,以改善相变微胶囊的储热性能。 N N

N NH 2H 2N NH 2

H C O H +Melamine Formaldhyde +N N N N(CH 2OH)2N(CH 2OH)2(HOCH 2)2N trimethylomelamine

hexamethylomelamine

HOH 2CHN N N N NHCH 2OH NHCH 2OH 图4-4 MF 预聚体的聚合机理

+N N N NHCH 2OH N(CH 2OH)2

HOCH 2HN HOH 2CHN

N N

N N(CH 2OH)2NH 2m n N CH 2N N

N N

N CH 2O CH N CH 2OH N N N HN NH 2CH 2O CH 2N N N

N N N

N N NH

CH 2

CH 2OH

图4-5 MF 树脂的交联聚合过程

1. 实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三聚氰胺,37%甲醛,三乙醇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司班80,盐酸,柠檬酸,氯化铵,硬脂酸丁酯(芯材);匀质机(乳化搅拌机),电动搅拌机(数显可控搅拌仪),超声波振荡仪(一台)。

1.2 微胶囊的制备

1.2.1 材料制备

(1)MF 预聚体的制备

在三口烧瓶中, 以2:1摩尔比混合甲醛(4mL ,37%)和三聚氰胺(2.3g), 20mL 水,在70 ℃下充分溶解,用三乙醇胺调节pH 值到8.5~9.0左右,在65~70℃下搅拌反应至三聚氰胺完全透明后,继续搅拌反应10分钟, 得到MF 预聚体水溶液,将此溶液倒入锥形瓶中室温放置。

(2)PCM 乳液的制备

将5g 芯材(硬脂酸丁酯)加入到150mL0.8%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乳化剂),用乳化均质机在2500rpm 速度下乳化10min (同时显微镜监测分散情况),得到O/W 型稳定乳液,用柠檬酸调节乳液的pH 值为3~4。

乳化条件选择: (其他小组完成)

(a)0.8%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乳化10min;

(b)0.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乳化10min;

(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span80,乳化30min。

酸性调节选择:(a) 柠檬酸水溶液;(b)盐酸水溶液;(c)氯化铵水溶液。——实验时均用柠檬酸;

芯/壁比例选择(质量比):(本小组完成)

(a)硬脂酸丁酯/MF预聚体=2.5:1;【8.33g芯材(硬脂酸丁酯)】

(b)硬脂酸丁酯/MF预聚体=2:1;【6.67g芯材(硬脂酸丁酯)】

(c)硬脂酸丁酯/MF预聚体=1:5:1;【5.00g芯材(硬脂酸丁酯)】

(3)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将上述PCM乳液倒入三口瓶中,在70℃水浴加热,并400r/min搅拌下,将MF预聚体溶液缓慢滴加到上述PCM乳液中(大约6~7分钟滴加完毕),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反应,同时监测溶液的pH值变化情况,半小时后将溶液pH值调到5~6左右,1小时后调pH值到3~4左右,并且每半小时取样监测微胶囊的成型情况,总计反应时间大约2小时后,得到固化的微胶囊。减压抽滤,用乙醇溶液洗涤2次,在80℃条件下干燥半小时,得到相变储能微胶囊样品,称重。

1.3 材料表征

(1)载药量和包封率是衡量微胶囊制备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本实验中采用物理破碎清洗芯材的方法进行测试:

取5克干燥后的微胶囊样品用玛瑙研钵研碎,用丙酮浸泡,超声清洗30min,使囊芯充分溶解(用锥形瓶,加塞),过滤、用丙酮洗涤2次、干燥后称量,计算囊芯材所占的比例(即载药量),根据芯材投料量,计算相变微胶囊的包封率。

载药量=微球中药物的质量

微球总质量

100%

微球中药物的质量

100%

包封率=

总投药量

(2)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反应阶段微胶囊形貌,监控反应进程,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分析优化。拍摄微胶囊照片,测量一定数量微胶囊的粒径,进行数学分析后统计其粒径和分布。

(3)采用红外光谱仪测定囊芯、囊壁和微胶囊的红外光谱,并进行比较分析。

(4)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囊芯和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热性能,温度范围0~75℃,升温速率10℃/min。

2.结果与讨论

2.1 芯/壁比例选择(质量比)

(a)硬脂酸丁酯/MF预聚体=2.5:1;【8.33g芯材(硬脂酸丁酯)】

图A、B、C、D分别是乳化、15min、30min、60 min时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胶囊形貌图

图A、B、C、D为在调节pH为3~4的过程中(每隔5min)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胶囊形貌变化图(b)硬脂酸丁酯/MF预聚体= 2:1;【6.67g芯材(硬脂酸丁酯)】

_

_

图A、B、C、D、E、F分别为15min、30min、45min、60min、75min(调节pH)、90min

时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胶囊形貌图

(b)硬脂酸丁酯/MF预聚体< (1.5:1);【<5.00g芯材(硬脂酸丁酯)】

_

_

图A、B、C、D分别为15min、30min、45min、60min时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胶囊形貌图

2.2 乳化条件选择:(其他小组完成)

(a)0.8%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乳化10min;

-

-

图A、B、C、D分别为90min、120min、200min、24h时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胶囊形貌图(b)0.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乳化10min;

-

-

图A、B、C、D分别为乳化、30min、90min、120min时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胶囊形貌图(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span80,乳化30min。

-

图A、B分别为60min、90min时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胶囊形貌图

2.3 微胶囊的红外分析

图1相变微胶囊红外光谱图

(A) 微胶囊壁材;(B)硬脂酸丁酯;(C)相变微胶囊

图1 所示为曲线A、B、C分别为壁材(蜜胺树脂PMF)、芯材(硬脂酸丁酯)和微胶囊产品红外光谱图。如图1中A曲线所示,波数在3300cm-1左右出现了宽而强的吸收峰,是由N-H/O-H伸缩振动峰叠加产生的,1565cm-1处的吸收则属于C-N 伸缩振动峰,1340cm-1处为C=N伸缩振动的吸收峰,1146cm-1处为C-O伸缩振动的吸收峰,814cm-1处为三嗪环特征伸缩振动峰。这些吸收峰正是PMF(壁材)的特征吸收峰。如图1中B曲线所示,2957-2854 cm-1的多重吸收峰是脂肪族C-H伸缩振动,1466 cm-1是C-H 弯曲振动,717 cm-1是-CH2剪切振动。1740 cm-1是C=O 的振动,1100 cm-1是C-O 的特征吸收峰,而这些吸收峰正是硬脂酸丁酯(芯材)的特征吸收峰。从上述分析说明微胶囊产品中包含了壁材和芯材的物质。

2.4 微胶囊热重曲线

-80

-60-40

-200

20

40

Temp/℃

D S C /u V 图2 相变微胶囊热重曲线(包括TG 、DSC)

从图2 相变微胶囊的DSC 曲线可知,在150~250℃范围内为第一阶段失重,可能是由于小分子的结合水和游离的甲醛等物质的逸出所致,在280~500℃范围内为第二阶段失重,微胶囊的壁材在高温的作用下,开始发生融化和热分解反应,失重速率曲线出现明显拐点。

2.5 分析讨论

2.5.1 反应pH 值对原位聚合反应的影响

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聚合反应,本研究采用催化剂,分步控制pH 值进行包覆。在蜜胺甲醛预聚体制备阶段,若体系pH 值控制在8 以上,反应速度容易控制;但当pH 值超过10,则反应进行极慢,所以选择pH 值在8~9之间。在包覆聚合阶段,终点pH 越低,三维网状结构越趋紧密,形成微胶囊越坚固。终点pH=l.5~2.0,形成的微胶囊结构紧密、坚固。另外,pH 降低,包封率呈增大趋势。但若pH 值太低,则交联速度过快导致聚合物很快析出,不利于包覆甚至可能将硬脂酸丁酯粘结成块,增加后处理的危险;而pH 过高,会导致反应速度过慢,亦影响包覆的完全,所以控制pH 值在4~ 5左右。

2.5.2 反应温度T 对原位聚合反应的影响

温度过高,反应过快会使形成的胶囊粒径变大并且粒径分布变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会使包封率下降,70℃较好。

2.5.3 乳化时间对原位聚合反应的影响

随着乳化时间延长,平均粒径急剧减小,但乳化时间达到10min后粒径将不会减小。主要原因是芯材液滴在高速搅拌下被分散成小球滴,在系统调节剂作用下保持稳定,加入的壁材包覆在芯材球滴表面形成微胶囊。乳化转数越大,乳化时间越长体系内各组分分散程度越高,平均粒径越小。

2.5.4乳化剂种类对微胶囊形貌影响

乳化剂的亲油亲水平衡值HLB作为选择乳化剂的重要依据,可影响聚合速率、乳液的稳定性、乳液系统的黏度以及乳胶粒的大小。随着乳化剂分子在两相界面上吸附量的增加,乳化剂在界面上定向排列形成的界面张力逐渐降低;当界面完全被乳化剂分子覆盖时,界面张力降到最低,形成完整的界面。

2.5.5搅拌转速对相变微胶囊形貌的影响

搅拌转速对微胶囊大小影响不大,但搅拌过于激烈会使反应体系不稳定,一般控制搅拌速度400~500r/min较为合适。但到了固化阶段,转速则要相应减慢(控制为300r/min较好),否则生成的胶囊在较高的搅拌速度下易被打破。

2.5.6预聚体滴加速率对相变微胶囊形貌的影响

蜜胺树脂预聚体存放太长时间易发生缩聚,不利于包覆相变材料;预聚体滴加得过快会引起在水中的自聚,微胶囊发生交联而造成大量团聚。因此,适宜的滴加速率控制在0.8~ 1.2mL/ min。

2.6 思考题

(1)查阅文献资料,提出目前相变微胶囊的有哪些潜在的应用?还有哪些方面的性能差异制约着相变微胶囊的应用?

答:相变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 【相变微胶囊(MEPCM)的内核】在相变过程中能够储存或者释放大量热量,可用于热能储存和温度调控。相变材料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利用其相变时的潜热,把它与传热流体混合,提高传热流体的热容,用于热量传输、冷却剂等;二是利用其相变温控特性,将其应用于纺织品、建筑物、军事目标等,提高热防护性或者调节温度。综上所述,相变材料作为储能载体,可缓解能源紧张的难题,已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储冷、智能建筑物的自动恒温及太阳能应用的能量储存和交换技术中,在保暖服装、冷敷保健、仪器散热等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市场。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在以MF 树脂为壁材的微胶囊技术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了大量的成

果,但由于生产工艺繁琐,囊芯利用率较低,产品价格相对较高,该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尽管原位聚合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但目前各种MF 树脂壁微胶壁材料的制备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开发连续、高效、低能耗的MF 树脂壁微胶囊的工业生产装置是微胶囊技术得以推广的关键;其次,MF 树脂中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游离甲醛不利于以其为壁材的微胶囊在环保、生物医疗等多种领域的推广应用,降低MF 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开发绿色实用的制备工艺,大力发展易于降解和回收利用的MF 树脂壁材是目前需要人们努力的目标;由于MF 树脂本身的限制,微胶囊在与不同性质基体复合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分离,因此,不断开发性能良好的新型改性材料,对微胶囊表面进一步进行功能化改性,使微胶囊的粒径向纳米级方向发展,使MF 树脂壁微胶囊的综合性能进一步优化,也需要针对应用领域进行不懈的努力;此外,与纯相变材料相比,由于壁材对芯材传热有阻隔作用,相变焓小于纯相变材料。又由于微胶囊分为壁材和芯材两部分,相变材料的有效成分不如纯相变材料,从而使储热量有所降低。这些原因都制约着相变微胶囊的应用。最后,还应进一步拓展MF 树脂壁微胶囊的应用领域。

(2)影响微胶囊制备(颗粒大小、形态、稳定性等)的因素有哪些?哪些乳化剂有利于提高该实验体系的乳化效果?

答:1、影响微胶囊制备(颗粒大小、形态、稳定性等)的因素:(1)pH值的影响,预聚体形成阶段的pH值大小对微胶囊的形成速度有很大影响;(2)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3)不同的乳化时间对微胶囊的粒径大小有一定影响;(4)芯材投料量对微胶囊相变焓的影响;(5)乳化时间对相变焓的影响。

微胶囊的平均粒径随乳化转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转数达到3000r/min 后粒径大小趋于一致;粒径随乳化时间延长而减少,到乳化时间达到10min后粒径变化不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减少,微胶囊的形貌反而较好;同时,胶囊的粒径随着乳化剂量的减少有递增的趋势。乳化转数和囊芯比对微胶囊壁也有所影响,最优条件为壁材:芯材=1:2(质量比),转速为3000r/min。向预聚物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NaCl,能提高微胶囊的包封率;在微胶囊成型后期加入分散剂能明显改善胶囊颗粒的分散性和表面光洁度;随着分散剂用量的增加,胶囊颗粒的分散性增加,但用量太多反而会促使团聚。

2、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咪唑啉、OP、司盘、吐温乳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司班-80为不同的复合配比(质量比)的乳化剂、TA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水溶液) 与司班-80为不同的复合配比(质量比)的乳化剂,可能有利于提高该实验体系的乳化效果,其中,经参阅文献,以司班80(Span-80)、吐温80(Tween-80)为乳化剂时,制得的胶囊表面圆滑,形貌较好。尤其以Tween-80为乳化剂时所制备的胶囊最理想。

(3)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微胶囊的粒径是否越小越好?颗粒大小对性能有何影响?

答:作为相变储热材料,微胶囊的粒径并不是越小越好,颗粒太小可能会导致整体的储热能力下降。

3.结论

(1) 通过原位聚合法,以硬脂酸丁酯为芯材,蜜胺树脂为壁材制备出高储热密度的球状相变微胶囊。

(2) 通过不同芯/壁比例选择(质量比)得到光学显微镜下的不同形貌的球状相变微胶囊图,从中经对比发现,当芯/壁比例为1:2 时得到相变微胶囊的形貌较好。

(3) 通过不同乳化条件的选择,经对比发现,在本实验研究的乳化剂(a. 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b. 0.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c.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span80)中,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span80为乳化剂得到的相变微胶囊的形貌较好。

(4) 本实验的关键性步骤是调节溶液的pH这一步,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聚合反应,在蜜胺甲醛预聚体制备阶段,若体系pH值控制在8 以上,反应速度容易控制;但当pH值超过10,则反应进行极慢,所以选择pH值在8~9之间。在包覆聚合阶段,终点pH越低,三维网状结构越趋紧密,形成微胶囊越坚固。终点pH=l.5~2.0,形成的微胶囊结构紧密、坚固。另外,pH降低,包封率呈增大趋势。但若pH值太低,则交联速度过快导致聚合物很快析出,不利于包覆甚至可能将硬脂酸丁酯粘结成块;而pH过高,会导致反应速度过慢,亦影响包覆的完全,所以应控制pH值在4~ 5左右,并且要分步合理地调控。

参考文献

[1]Fei Yu & Zhong-Hua Chen & Xing-Rong Zeng. 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microPCMs containing n-dodecanol by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styrene-maleic anhydride as emulsifier. Colloid Polym Sci,2009,287:549–560

[2] Jun-feng Su,Li-xin Wang,Li Re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ouble-MF shell

microPCMs used in building material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5,97:1755–1762.

[3] Li Wei,Zhang Xing-Xiang,Wang Xue-Chen,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encapsulated phase change material with low remnant formaldehyde content,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7,106: 437–442.

[4] X. X. Zhang,X. M. Tao,K. L. Yick,Y. F. Fan. Expansion spac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microencapsulated n-octadecane,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5,97:390-396.

路由器链路聚合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交换机链路聚合 专业计算机班级x班 姓名xxx 学号0800000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09年月日

一、实验名称、目的 实验名称:交换机链路聚合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链路聚合技术的使用场合; 2、熟练掌握链路聚合技术的配置。 二、实验环境、设备 实验环境:两个实验室分别使用一台交换机提供20多个信息点,两个实验室的互通通过一根级联网线。每个实验室的信息点都是百兆到桌面。两个实验室之间的带宽也是100M,如果实验室之间需要大量传输数据,就会明显感觉带宽资源紧张。当楼层之间大量用户都希望以100M传输数据的时候,楼层间的链路就呈现出了独木桥的状态,必然造成网络传输效率下降等后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提高楼层主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带宽,实现的办法可以是采用千兆端口替换原来的100M端口进行互联,但这样无疑会增加组网的成本,需要更新端口模块,并且线缆也需要作进一步的升级。另一种相对经济的升级办法就是链路聚合技术。 顾名思义,链路聚合,是将几个链路作聚合处理,这几个链路必须是同时连接两个相同的设备的,这样,当作了链路聚合之后就可以实现几个链路相加的带宽了。比如,我们可以将4个100M链路使用链路聚合作成一个逻辑链路,这样在全双工条件下就可以达到800M 的带宽,即将近1000M的带宽。这种方式比较经济,实现也相对容易。 实验设备: 1、DCS-3926S交换机2台 2、PC机2台 3、Console线1-2根 4、直通网线4-8根 三、实验原理、拓扑图 拓扑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方法 第一步:正确连接网线,交换机全部恢复出厂设置,做初始配置,避免广播风暴出现交换机A: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A switchA(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A(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11 255.255.255.0 switchA(Config-If-Vlan1)#no shutdown switchA(Config-If-Vlan1)#exit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MSTP is starting now, please wait........... MSTP is enabled successfully. switchA(Config)#

数据结构迷宫问题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迷宫问题实验报告 ——实验二 专业:物联网工程 班级:物联网1班 学号:15180118 姓名:刘沛航

一、实验目的 本程序是利用非递归的方法求出一条走出迷宫的路径,并将路径输出。首先由用户输入一组二维数组来组成迷宫,确认后程序自动运行,当迷宫有完整路径可以通过时,以0和1所组成的迷宫形式输出,标记所走过的路径结束程序;当迷宫无路径时,提示输入错误结束程序。 二、实验内容 用一个m*m长方阵表示迷宫,0和1分别表示迷宫中的通路和障碍。设计一个程序对于任意设定的迷宫,求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三、程序设计 1、概要设计 (1)设定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Stack{ 数据对象:D={ai|ai属于CharSet,i=1、2…n,n>=0} 数据关系:R={|ai-1,ai属于D,i=2,3,…n} 基本操作: InitStack(&S)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栈 Push(&S,e) 初始条件:栈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将e所指向的数据加入到栈s中 Pop(&S,&e) 初始条件:栈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若栈不为空,用e返回栈顶元素,并删除栈顶元素 Getpop(&S,&e) 初始条件:栈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若栈不为空,用e返回栈顶元

StackEmpty(&S) 初始条件:栈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判断栈是否为空。若栈为空,返回1,否则返回0 Destroy(&S) 初始条件:栈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栈s }ADT Stack (2)设定迷宫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yanshu{ 数据对象:D={ai,j|ai,j属于{‘ ’、‘*’、‘@’、‘#’},0<=i<=M,0<=j<=N} 数据关系:R={ROW,COL} ROW={|ai-1,j,ai,j属于D,i=1,2,…M,j=0,1,…N} COL={|ai,j-1,ai,j属于D,i=0,1,…M,j=1,2,…N} 基本操作: InitMaze(MazeType &maze, int a[][COL], int row, int col){ 初始条件:二维数组int a[][COL],已经存在,其中第1至第m-1行,每行自第1到第n-1列的元素已经值,并以值0表示障 碍,值1表示通路。 操作结果:构造迷宫的整形数组,以空白表示通路,字符‘0’表示障碍 在迷宫四周加上一圈障碍 MazePath(&maze){ 初始条件:迷宫maze已被赋值 操作结果:若迷宫maze中存在一条通路,则按如下规定改变maze的状态;以字符‘*’表示路径上 的位置。字符‘@’表示‘死胡同’;否则迷宫的状态不变 } PrintMaze(M){ 初始条件:迷宫M已存在 操作结果:以字符形式输出迷宫 } }ADTmaze (3)本程序包括三个模块 a、主程序模块

数据结构之迷宫求解实验报告武汉大学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迷宫求解问题实验 上机环境: DevC++ 二、程序设计相关信息 (1)实验题目:迷宫求解问题 问题描述: 实验题3.5 改进3.1.4节中的求解迷宫问题程序,要求输出如图3.14所示的迷宫的所有路径,并求最短路径长度及最短路径。 (2)实验项目组成: 本项目由一个原程序mg.cpp及mg.exe文件组成。 (3)实验项目的程序结构: (4)实验项目包含的函数的功能描述: mg[M+1][N+1] //构造迷宫二维数组,1表示墙不可走方块,0表示通道 mgpath(int xi,int yi,int xe,int ye) //求解路径为:(xi,yi)->(xe,ye) //采用顺序栈存储,进栈,回溯,退栈等

(5)算法描述: 求解迷宫从入口到出口的所有路径,从入口出发,顺某一个方向向前试探,对于可走的方块都进栈,并将这个可走发方位保存,且top+1,然后试探下一个方块,若下一个方块能走通则继续,否则则回溯到前一个方块,且top-1。为记录所有的路径调用Path[k]=Stack[k]记录,从次方块向不同方向去试探,已经走过的方块则为不可走方块。最后比较top值找到一条最短路径并输出。 试探路径过程的算法利用了“广度优先搜索遍历”算法。 流程图: (6)实验数据: 迷宫数组如下: int mg[M+1][N+1]={ {1,1,1,1,1,1},{1,0,0,0,1,1},{1,0,1,0,0,1}, {1,0,0,0,1,1},{1,1,0,0,0,1},{1,1,1,1,1,1}}; 实验结果:

三、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 6 #define N 6 #define Maxsize 100 int mg[M+1][N+1]={ {1,1,1,1,1,1}, {1,0,0,0,1,1}, {1,0,1,0,0,1}, {1,0,0,0,1,1}, {1,1,0,0,0,1}, {1,1,1,1,1,1} }; struct { int i; int j; int di; }Stack[Maxsize],Path[Maxsize]; int top=-1; int count=1; int min=Maxsize; int mgpath() {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Word版

实验报告 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专业:临床医学年级:2013级班级:1班姓名:学号:日期:2014,3,8 得分:实验课程: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名称:蛋白质的定量测定(五)——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目的】 掌握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G-250)是一种甲基取代的三苯基甲烷,分子中磺酸基的蓝色染料,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值。考马斯亮蓝G-250能与蛋白质通过范得华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考马斯亮蓝复合物蓝色溶液,引起该染料的最大吸收λmax的位置发生红移,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值。由于蛋白质—考马斯亮蓝复合物在595n处的光吸收远高于考马斯亮蓝在465nm处的光吸收,因此可大大地提高蛋白质的测定灵敏度。蛋白质—考马斯亮蓝复合物溶液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利用溶液颜色的差异进行比色测定,适合于蛋白质类的定量分析尤其适合于稀有蛋白质的微量分析。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呈色反应颜色稳定、灵敏度高,最低测试蛋白质量在1ug左右。 【试剂与器材】 试剂: 考马斯亮蓝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95%乙醇,加入100ml质量浓度为0.85g/ml 的磷酸,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ml。 标准蛋白质溶液:结晶牛血清清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标定该蛋白质的百分含量,然后根据该蛋白的纯度用0.15mol/LNacl配制成1.0mg/ml蛋白溶液。

器材: 试管和试管架 722型分光光度计 吸量管 移液枪 【实验步骤】 一、制作标准曲线 各管混匀后,静置3min,以0号管为空白管调零,在595nm波长下分别测定各管溶液的吸光度值(A595). 以A595值为纵坐标,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待测蛋白质浓度测定 测定方法同上,1ml待测蛋白质家5ml考马斯亮蓝试剂,。用上述0号管调零,测出血清的A595值。 【实验结果】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四)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嵌入式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3年月日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2013-11-04 实验室:C310 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四:交换机VLAN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掌握VLAN间路由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VLAN的基本工作原理 2、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命令 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 1、2台交换机、4台Pc机、双绞线若干 2、2台三层交换机、4台Pc机、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 1、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分别将你们平台上 的两台交换机的配置清空,以免以前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2、VLAN基本配置:

PCA:VLAN2 PCD:VLAN3 PCC:VLAN2 PCB:VLAN3 10.1.1.2/2410.1.1.3/2410.1.1.4/2410.1.1.5/24 交换机B 图1 VLAN 基本配置 (1) 请按照图1组建网络实验环境。 (2) 将两台交换机的端口1和2做链路聚合,请把你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 中。(7.5分) System Sysname 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 1/0/1 Speed 100 Duplex full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to 3 Interface ethernet 1/0/2 Speed 100 Duplex full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to 3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2 Interface ethernet 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2 Interface ethernet 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2 (3) 在两台交换机上做VLAN 配置,使得: a) 聚合的链路被用作trunk 链路。 b) 交换机A 上的端口3—12属于 VLAN 2、 端口13—24属于VLAN 3,其余的 端口属于VLAN 1。 c) 交换机B 上的端口3—5属于 VLAN 2、 端口6—8属于VLAN 3,其余的端口 属于VLAN 1。 请把你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 Vlan 2 Port ethernet 1/0/3 to ethernet 1/0/12 Vlan 3 Port ehternet 1/0/13 to ethernet 1/0/24

迷宫问题c++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组员: 问题描述: 迷宫实验是取自心理学的一个古典实验。在该实验中,把一只老鼠从一个无顶大盒子的

门放入,在盒中设置了许多墙,对行进方向形成了多处阻挡。盒子仅有一个出口,在出口处放置一块奶酪,吸引老鼠在迷宫中寻找道路以到达出口。对同一只老鼠重复进行上述实验,一直到老鼠从入口到出口,而不走错一步。老鼠经多次试验终于得到它学习走迷宫的路线。设计功能要求: 迷宫由m行n列的二维数组设置,0表示无障碍,1表示有障碍。设入口为(1,1),出口为(m,n),每次只能从一个无障碍单元移到周围四个方向上任一无障碍单元。编程实现对任意设定的迷宫,求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算法输入:代表迷宫入口的坐标 算法输出:穿过迷宫的结果。算法要点:创建迷宫,试探法查找路 任务分派 为了达到锻炼大家独立设计算法的能力,大家一致决定,先自己独立设计算法,不论算法的好坏、难易,完完全全出自于自己的手中。 在大家独立完成算法后,进行小组集中讨论,将自己的算法思想与大家交流,特别是自己最自豪的部分或是自己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之后得出最优结果。 独立设计 求解思想: 利用递归的方式进行求解。从入口出发,按某一方向向前探索,若能走通(未走过的),即某处可以到达,则到达新点,否则试探下一方向;若所有的方向均没有通路,则沿原路返回前一点,换下一个方向再继续试探,直到所有可能的通路都探索到,或找到一条通路,或无路可走又返回到入口点。 如果现在位置(i,j)处于迷宫的边界位置,则有2种或3种可能的走法,为使问题简单化,用maze[m+2][n+2]来表示迷宫,而迷宫的四周的值全部为1,这样做使问题简单了,每个点的试探方向全部为4,不用再判断当前点的试探方向有几个,同时与迷宫周围是墙壁这一实际问题相一致。 struct Pos { int x,y; int di; }; 其中x、y分别表示横纵坐标值、di表示前进的方向。 在已经某一位置(i, j, d)的情况下,其下一个位置横、纵坐标的取值如表4-2所示。 而走到一个新位置时,其方向值初始置为1。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iomanip"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Pos { int x,y; int di; };

数据结构-迷宫实验报告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本实验项目方案受“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X3108005)”项目资助)实验难度: A □ B □ C □ 实验难度 A □ B □ C □ 承担任务 (难度为C时填写) 指导教师评分(签名) 【实验题目】 实验4.数组的表示极其应用 【问题描述】 以一个m×n的长方阵表示迷宫,0和1分别表示迷宫中的通路和障碍。设计一个程序,对任意设定的迷宫,求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基本要求】 首先实现一个以链表作存储结构的栈类型,然后编写一个求解迷宫的非递归程序。求得的通路以三元组(i,j,d)的形式输出,其中:(i,j)指示迷宫中的一个坐标,d 表示走到下一坐标的方向。如;对于下列数据的迷宫,输出的一条通路为:(l,1,1),(1,2,2),(2,2,2),(3,2,3),(3,1,2),…。?

(下面的内容由学生填写,格式统一为,字体: 楷体, 行距: 固定行距18,字号: 小四,个人报告按下面每一项的百分比打分。难度A满分70分,难度B满分90分)一、【实验构思(Conceive)】(10%) (本部分应包括:描述实验实现的基本思路,包括所用到的离散数学、工程数学、程序设计、算法等相关知识) 本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程序,实现手动或者自动生成一个n×m矩阵的迷宫,寻找一条从入口点到出口点的通路。我们将其简化成具体实验内容如下:选择手动或者自动生成一个n×m的迷宫,将迷宫的左上角作入口,右下角作出口,设“0”为通路,“1”为墙,即无法穿越。假设从起点出发,目的为右下角终点,可向“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8个方向行走。如果迷宫可以走通,则用“■”代表“1”,用“□”代表“0”,用“→”代表行走迷宫的路径。输出迷宫原型图、迷宫路线图以及迷宫行走路径。如果迷宫为死迷宫,输出信息。 可以二维数组存储迷宫数据,用户指定入口下标和出口下标。为处理方便起见,可在迷宫的四周加一圈障碍。对于迷宫中任一位置,均可约定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可通。? 二、【实验设计(Design)】(20%) (本部分应包括: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规格说明、主程序模块、各子程序模块的伪码说明,主程序模块与各子程序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1. 设定迷宫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Maze { 数据对象:D = { a i, j | a i, j ∈ { ‘■’、‘□’、‘※’、‘→’、‘←’、 ‘↑’、‘↓’ } , 0≤ i≤row+1, 0≤j≤col+1, row, col≤18 } 数据关系:R = { ROW, COL } ROW = { < a i-1, j , a i, j > | a i-1, j , a i, j ∈D, i=1, … , row+1, j=0, … , col+1} COL = { < a i, j-1, a i, j > | a i, j-1 , a i, j ∈D, i=0, … , row+1, j=1, … , col+1} 基本操作: Init_hand_Maze( Maze, row, col) 初始条件:二维数组Maze[][]已存在。

实验报告hcna综合实验

HCNA实验手册 组名:一班一组 班级:网络安全一班

目录 实验一:HCNA 综合实验 (2) 实验目的: (2) 技术原理: (3) 实验拓扑: (3) 操作步骤: (4) 要求一: 内部客户端A属于VLAN 10,内部客户端B属于VLAN 20; (4) 要求二:内部三台交换机之间的双链路使用以太通道将链路聚合; (6) 要求三:内部三台交换机使用GVRP协议同步VLAN数据,内部三层交换机为SERVER角色; (9) 要求五: 边界两台路由器实现网关冗余,要求默认流量从边界路由器A向外传输;10要求六:内部路由使用OSPF协 (10) 要求七:分别映射两台WEB服务器的TCP 80端口至两台边界路由器的外部端口; (11) 要求八:不允许内部客户端A访问WEB服务器A;不允许内部客户端B访问WEB服务器的TCP 80端口。 (12) 基本配置九:ip地址的配置和一些vlan (13) 步骤七:测试 (15) 注意事项 (16) 实验:HCNA 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hcna所学的所有技术的原理 2 掌握HCNA所学的所有技术的命令配置 1所使用的技术: vlan acl 三层技术 nat gvrp vrrp stp ip

技术原理: 1 vlan :虚拟局域网 2 acl:访问控制列表 3 三层技术:实验vlan间互通 4 nat :网络地址转换 5 gvrp:vlan 注册技术 6 vrrp :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7 stp :生成树 8 ip : 网际协议: 实验拓扑:

操作步骤: 要求一: 内部客户端A属于VLAN 10,内部客户端B属于VLAN 20; 1.内部客户端A属于VLAN 10 二层交换机 Sys SYSname 2SWA 1.2SWA 创建vlan vlan batch 10 interface Ethernet0/0/5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 interface Eth-Trunk1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2 to 4094 #

最简单的c语言迷宫游戏实验报告

一、内容: 1、本游戏主要实现了人控制键盘方向键使小人(*)走出迷宫。 2、具有的功能: 1)、在游戏菜单里人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游戏进行游戏; 2)、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通过键盘方向键使小人移动,走出迷宫; 3)、在游戏过程中,当人碰到墙壁(#)的时候小人过不去; 4)、当人顺利完成游戏之后,输出“========you are win!======”字样,30秒钟后自动返回到游戏菜单; 5)、在游戏过程中,人可以通过按Esc键返回游戏菜单;也可以可以按0直接退出游戏; 6)、在游戏菜单里,按0键可以退出游戏。 3、具体应用: 1)、人主要同过键盘的1,2,3数字键来选择游戏难度; 2)、在游戏中通过Esc键来返回菜单; 3)、同过0键退出游戏。 二、上机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7 开发工具:VC6.0 三、函数调用关系图

四、各函数功能说明 main() 主函数; menu() 游戏菜单; roadcake() 消去小人路径; introduce() 游戏介绍; system(“cls”) 消屏函数; exit(0) 退出游戏; drawmg1() 画初级难度迷宫; drawmg2() 画中级难度迷宫; drawmg3() 画高级难度迷宫; control1() 控制初级难度游戏; control2() 控制中级难度游戏; control3() 控制高级难度游戏; 五、算法流程图 首先定义三个全局数组mg1[20][20]、mg2[30][30]、mg3[30][30]用于画出迷宫的地图;1表示墙(#),0表示空地(); Introduce( )函数里如果按Enter键,则调用menu( )函数,从键盘中输入相应的提示数字,进入难度不同的游戏;游戏的执行在此只初级难度进行描述,其余的难 度与其类似; 选了1后调用system(”cls”)进行清屏;drawmg1()函数进行迷宫的地图的绘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原理: 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测定蛋白质含量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该染料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在稀酸溶液中当它与蛋白质的疏水区结合后变为青色,前者最大光吸收在465nm,后者在595nm在一定蛋白质浓度范围内(1-1000μg),蛋白质与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的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考马斯亮蓝G-250于蛋白质结合反应十分迅速,2min左右即达到平衡。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此法灵敏度高,易于操作,干扰物质少,是一种比较好的定量法。其缺点是在蛋白质含量很高时线性偏低,且不同来源蛋白质与色素结合状况有一定差异。 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1、材料 小麦叶片、马铃薯块茎、或其他植物材料 2、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研钵、烧杯、移液管 3、试剂 (1)标准蛋白质溶液:100μg·Ml-1牛血清白蛋白:称取牛血清白蛋白25m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吸取上述溶液4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即可。(2)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称取100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90%乙醇中,加入100ml85%(W/V)的磷酸,再用蒸馏水定容到1L,贮于棕色瓶中,常温下可保存一个月。 方法: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具塞试管,按表加入试剂。混合均匀后,向各管中加入5ml考马斯亮蓝 G-250溶液,摇匀,并放置5min左右,在595nm下比色测定吸光度。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管号 1 2 3 4 5 6 标准蛋白质(ml) 0 0.2 0.4 0.6 0.8 1.0 蒸馏水量(ml) 1.0 0.8 0.6 0.4 0.2 0 蛋白质含量(μg) 0 20 40 60 80 100 2、样品测定 (1)样品提取:取鲜样0.5g,加入2ml蒸馏水研磨,磨成匀浆后用6ml蒸馏水冲洗研钵,洗涤液收集在同一离心管中,在4000r/min下离心10min,弃去沉淀,上清液转入容量瓶,以蒸馏水定容至10ml,摇匀后待测。 (2)吸取样品提取液0.1ml,放入具塞试管中(每个样品重复2次),加入5ml 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充分混合,放置2min后在595nm下比色,测定吸光度,并通过标准曲线查得蛋白质含量。 (3)结果计算(单位mg/g)样品中蛋白质含量=(C·VT)/(1000 VS·WF) 式中:C—查的标准曲线值(μg)

22_端口聚合实验

1. 实验报告如有雷同,雷同各方当次实验成绩均以0分计。 2. 当次小组成员成绩只计学号、姓名登录在下表中的。 3. 在规定时间内未上交实验报告的,不得以其他方式补交,当次成绩按0分计。 4. 实验报告文件以PDF 格式提交。 【实验目的】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实验内容】 (1)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P99-102) (2)端口聚合和生成树都可以实现冗余链路,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3)你认为本实验能实现负载平衡吗?如果不能,请讨论原因并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要求】 一些重要信息信息需给出截图,注意实验步骤的前后对比。 【实验记录】(如有实验拓扑请自行画出,) (1)【实验名称】 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实验目的】 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背景描述】 假设某企业采用两台交换机组成一个局域网,由于很多数据流量是跨过交换机进行转发的,因此需要提高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为此网络管理员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采用两根网线互连,并将相应的两个端口聚合为一个逻辑端口,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技术原理】 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 )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断开,不会影响其他链路的正常转发数据。 端口聚合遵循IEEE 802.3ad 协议的标准。 【实现功能】 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实验设备】 S3760(两台)、PC (两台)、直连线(4条) 【实验拓扑】 按照拓扑图连接网络时注意,两台交换机都配置完端口聚合后,再将两台交换机连接起来。如果先连线再配置会造成广播风暴,影响交换机的正常工作。 院系 软件学院 班 级 电政一班 组长 狄志路 学号 12330072 学生 狄志路 实验分工 狄志路 设计方案,实现操作,撰写 实验报告 警示

c++迷宫游戏实验报告材料

1、问题描述 程序开始运行时显示一个迷宫地图,迷宫中央有一只老鼠,迷宫的右下方有一个粮仓。游戏的任务是使用键盘上的方向健操纵老鼠在规定的时间内走到粮仓处。 基本要求: (1)老鼠形象可以辨认,可用键盘操纵老鼠上下左右移动; (2)迷宫的墙足够结实,老鼠不能穿墙而过; (3)正确检测结果,若老鼠在规定时间内走到粮仓处,提示成功,并给出一条路径,否则提示失败。 提高要求: (1)添加编辑迷宫功能,可修改当前迷宫,修改内容:墙变路、路变墙; (2)增加闯关和计分功能; (3)找出走出迷宫的所有路径,以及最短路径。 。 2.需求分析 软件的基本功能:通过键盘控制光标移动实现老鼠在迷宫中的行走、全部路径和最短路径的显示、自定义地图(墙变路,路变墙)。在老鼠闯关只能在地图显示是路的地方行走,不能穿墙,有计时功能,当时间结束时若没有到达指定地点,显示game over,查看排行榜,游戏结束,若成功到达指定位置,进去下一关,直到所有关结束,程序结束;。 输入/输出形式: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台,根据输入提示。 输入形式: ①方向键、空格键、enter键 输出形式: ①输出地图菜单。 ②输出地图 ③输出是否成功信息、输出排行榜 3.概要设计 (1)主程序流程

图1:主程序流程图 (3)模块调用关系: 本程序中函数包括:main函数,menu函数,menu2函数,mouse类内函数,path 类内函数,change函数, 函数调用关系如下:

图2:函数调用关系 4.详细设计 (1)实现概要设计的数据类型: Mouse类 class mouse { private: int m_x; int m_y; time_t begin ,stop; public: int move_up(int map[x][y],int end);//向上移动 int move_down(int map[x][y],int end);//向下移动 int move_left(int map[x][y],int end);//左 int move_right(int map[x][y],int end);//右 void initialize(int map[x][y],int end){ m_x=S;m_y=S;map[end][end]=9;} void print(int map[x][y],int end);//打印地图

迷宫实验实验报告

迷宫实验 一.摘要 迷宫实验主要是要探讨研究一个人只靠自己的动觉,触觉和记忆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在空间中定向。本实验的被试是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大二的一名女同学,本实验以学习遍数为自变量,以所用时间和错误次数为因变量,让被试在排除视觉条件下,用小棒从迷宫起点凹槽移动到达终点,其间小棒每次进入盲巷并与盲巷末端金属片接触算一次错误,学会的定义为连续三遍不出错。而且主试也不能给予被试任何提示或暗示。被试要运用动觉,思维,记忆等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独立完成。测试中为了控制疲劳带来的误差,若被试感到疲劳,可稍事休息再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被试走完迷宫所用时间成减少趋势,错误次数也成减少趋势。在最初几次走迷宫时,错误次数会出现反复的时多时少的情况,所用时间也在反复,时多时少,这表明被试在摸索迷宫路线,处于对整个迷宫的整体定位中。随着学习遍数的增加,错误次数与走完一次迷宫所用的时间开始减少,这表明被试对于迷宫的整体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关键词迷宫学习次数学习时间错误次数 二.引言 人类从十九世纪末就开始研究迷宫学习了。1899 年,斯莫尔(W. S. Small ) 让白鼠学习一条相当复杂的迷津通路。通过研究他认为,白鼠迷宫学习所依靠的主要是触觉和动觉记忆。1912 年希克思(V. C. Hicks) 和卡尔把迷宫用于研究人类学习。泊金斯(Perkins,1927)最早使用这种在手指迷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简便、最常用的触棒迷宫(pencil maze)。近年来,学者们则利用迷宫进行逆反学习能力的研究。而在特殊教育领域,也利用迷宫队正常人和盲人进行了触棒迷宫的对比试验,并得出了盲人心理的巨大补偿作用和学习潜能的结论。 迷宫是研究一个人只靠自己的动觉、触觉和记忆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在空间中定向。迷宫的种类很多,结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有一个特征,这就是有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正确途径与从此分出的若干条盲巷。被试的任务是寻找与巩固掌握这条正确途径。迷宫的学习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1.一般方位辨认。2.掌握迷宫的首段、尾段和中间的一、二部分。3.扩大可掌握的部分,直至全部掌握空间图形。4.形成集体对空间图形的自动化操作。迷宫学习与被试的智商有关,它涉及被试的空间定向能力、思维、记忆诸多方面。 在此迷宫实验中,被试排除视觉条件,用小棒从迷宫起点沿凹槽移动到达终点。在此过程中,被试要运用动觉,思维,记忆等自己认为有效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原理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含量 一、原理 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G-250)是一种甲基取代的三苯基甲烷,分子中磺酸基的蓝色染料,在465nm处有最大吸收值。考马斯亮蓝G-250能与蛋白质通过范得华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考马斯亮蓝复合物蓝色溶液,引起该染料的最大吸收λmax的位置发生红移,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值。由于蛋白质—考马斯亮蓝复合物在595nm处的光吸收远高于考马斯亮蓝在465nm处的光吸收,因此,可大大地提高蛋白质的测定灵敏度。蛋白质—考马斯亮蓝复合物溶液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利用溶液颜色的差异进行比色测定,适合于蛋白质类的定量分析,尤其适合于稀有蛋白质的微量分析。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呈色反应颜色稳定、灵敏度高,最低测试蛋白质量在1ug左右。 二、操作步骤 1. 标准曲线测定法 分别取六只试管,其中一只加入 1.0ml蒸馏水做空白,5只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浓度为100ug/ml牛血清清蛋白标准液,补充水到1.0ml。然后每只试管加入5.0ml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摇匀放置5min,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95nm处测定吸光值。以A595吸光值为纵坐标,牛血清清蛋白的ug数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具体操作见下表。 蛋白质标准曲线测定加样 试剂空白1 2 3 4 5 100ug/ml牛血清清蛋白/ml 1.0 0.1 0.2 0.4 0.6 0.8 牛血清清蛋白/ug 0 10 20 40 60 80 去离子水/ml 0 0.9 0.8 0.6 0.4 0.2 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ml 5.0 5.0 5.0 5.0 5.0 5.0 吸光值A595 2. 蛋白样品 配制浓度约100ug/ml的待测蛋白质溶液。取一只试管加入1.0ml蒸馏水做空白,一支加入0.5ml待测蛋白质溶液,补充水到1.0ml。然后每支试管加入5.0ml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摇匀放置5min后,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95nm处测定吸光值。用测得的吸光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当于牛血清清蛋白的ug数量,计算出待测蛋白质的含量。 在标准蛋白质和蛋白质样品的测定时,为了减小误差,每一个浓度的蛋白质做3支平行管。 3.试剂配置 a.牛血清清蛋白标准液结晶牛血清清蛋白或酪蛋白,预先经微量凯氏定氮法标定该蛋白质的百分含量或者根据牛血清清蛋白的消光系数是6.6来计算其百分含量。然后根据该蛋白的纯度配置成浓度为100 ug/ml的蛋白溶液。 b.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50ml95%乙醇,加入100ml质量浓度为0.85g/ml的磷酸,作为母液保存,使用时用水稀释到1000ml。试剂的最终浓度为0.01%考马斯亮蓝G-250、质量浓度为0.085g/ml磷酸。

迷宫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 题目:编制一个求解迷宫通路的程序 班级:计算机04(2)姓名:王金锭学号:04120087 完成日期:06.03.01 一.需求分析: 1.以二维数组Maze[m+2][n+2]表示迷宫,其中:Maze[0][j]和Maze[m+1][j](0<=j<=n+1)及Maze[i][0]Maze[i][n+1](0<=i<=m+1)为添加的一圈障碍.数组中以元素值为0表 示通路,1表示障碍,限定迷宫的大小m,n<=10. 2.用户以文件的形式输入迷宫的数据:文件中的第一行的数据为迷宫的行数m和列数n;从第二行至第m+1(每行n个数)为迷宫值,同一行中的两个数字之间用空白 字符相隔。 3.迷宫的入口位置和出口位置可由用户随时设定。 4.若设定的迷宫存在通路,则以长方阵形式将迷宫及其通路输出到标准输出文件(即终端)上,其中,字符“#”表示障碍,字符“*”表示路径上的位置,字符“@” 表示“死胡同”,即曾途径然而不能到达出口的位置,余者用空格符印出。若设定 的迷宫不存在通路,则报告相应信息。 5.本程序给出一条成功的通路,并且可以通过用户输入把所有的通路输出到指定的文件中。 6.测试数据见原题,当入口位置为(1,1),出口位置为(9,8)时,输出数据为: 二.概要设计: 1.设定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Stack{ 数据对象:D={ai|ai∈IntSet,i=1,2….,n,n>=0} 数据关系:{ai-1,ai|ai-1,ai∈D,i=1,2…..n} 基本操作: InitStack(&S)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栈。 DestroyStack(&S)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将S清空为空栈。 ClearStack(&S)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将S清为空栈。 StackLength(S)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栈S的长度。 StackEmpty(S)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若S为空栈,则返回TURE,否则返回FAULE。 GetTop(S,&e)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若S不空,则以e返回栈顶元素。 Push(&S,e) 初始条件:栈S存在。 操作结果:在栈S的栈顶插入新的栈顶元素e。 Pop(&S,e)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删除S的栈顶元素,并以e返回其值。 StackTraverse(S,visit()) 初始条件:栈S已存在。 操作结果:从栈底到栈顶依次对S中的每个元素调用visit()。 }ADT Stack 2. 求解迷宫中的一条通路的伪码算法 : 设定当前位置的初值为入口位置; do {若当前位置可通, 则{将当前位置插入栈顶; 若该位置是出口位置,则结束; 否则切换当前位置的东邻方块为新的当前位置; } 否则{ 若栈不空且栈顶位置尚有其他方向未被搜索, 则设定新的当前位置为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找到的栈顶苇子后的下一个相邻块;若栈不空但粘顶位置的四周均不可通, 则{删去栈顶位置; 若栈不空,则重新测试新的栈顶位置, 直至找到一个可通的相邻块或出栈至空栈; } } }while(栈不空); {栈空说明没有路径存在}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方法有很多,考马斯亮蓝测定蛋白质是实验室最常见的 一种方式,它利用比色法和色素法混合方法、操作简便,下文介绍了考马斯亮 蓝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优缺点、操作以及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利用蛋白质― 染料结合的原理,定量的测定微量蛋白浓度的快速、灵敏的方法。这种蛋白质 测定法具有超过其他几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因而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一方 法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蛋白质测定法。 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 峰(lmax)的位置,由465nm变为 595nm,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通 过测定595nm处光吸收的增加量可知与其结合蛋白质的量。研究发现,染料主 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的突出优点是: (1)灵敏度高,据估计比Lowry法约高四倍,其最低蛋白质检测量可达1mg。这是因为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后产生的颜色变化很大,蛋白质-染料复合物有更高 的消光系数,因而光吸收值随蛋白质浓度的变化比Lowry法要大的多。 (2)测定快速、简便,只需加一种试剂。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只需要5分 钟左右。由于染料与蛋白质结合的过程,大约只要2分钟即可完成,其颜色可 以在1小时内保持稳定,且在5分钟至20分钟之间,颜色的稳定性最好。因而 完全不用像Lowry法那样费时和严格地控制时间。 (3)干扰物质少。如干扰Lowry法的K+、Na+、Mg2+离子、Tris缓冲液、 糖和蔗糖、甘油、巯基乙醇、EDTA等均不干扰此测定法。 此法的缺点是: (1)由于各种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因此考马斯亮 蓝染色法用于不同蛋白质测定时有较大的偏差,在制作标准曲线时通常选用g—球蛋白为标准蛋白质,以减少这方面的偏差。 (2)仍有一些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定,主要的干扰物质有:去污剂、 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 试剂与器材 一、试剂

实验报告迷宫问题

实习2栈的应用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栈的特性,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他们;同时还将巩固对栈这种结构的构造方法的理解。 实验课时6课时 程序1:迷宫问题 [问题描述] 以一个m×n的长方阵表示迷宫,‘0’和‘1’分别表示迷宫中的通路和障碍。设计一个程序,对任意设定的迷宫,求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基本要求] 首先实现一个以顺序表或链表做存储结构的栈类型,然后编写一个求解迷宫的非递归程序。求得的通路以三元组(i,j,d)的形式输出,其中:(i,j)指示迷宫中的一个坐标,d表示走到下一坐标的方向。如:对下列数据的迷宫,输出的一条通路为:(1,1,1),(1,2,2),(2,2,2),… [测试数据] 迷宫的测试数据如下:左上角(1,1)为入口,右下角(3,4)为出口。[实现提示] 计算机解迷宫通常用的是“穷举求解”方法,即从入口出发,顺着某一个方向进行探索,若能走通,则继续往前进;否则沿原路退回,换一个方向再继续探索,直至所有可能的通路都探索到为止,如果所有可能的通路都试探过,还是不能走到终点,那就说明该迷宫不存在从起点到终点的通道,可以二维数组存储迷宫数据。 [程序实现] #include #include //1.迷宫位置坐标类型 typedefstruct { intx;//行 inty;//列 }PosType; #defineMAXENGTH25//迷宫最大行列数位25 typedefintMazeType[MAXENGTH][MAXENGTH];//迷宫数列 typedefstruct//定义栈 { intord;//通道块在路径上的序号 PosTypeseat;//通道块在迷宫中的位置 intdi;//走向下一块的方向(0~3表示东、南、西、北) }SElemType;

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

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一、实验原理 双缩脲法(biuret法)和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的明显缺点和许多限制,促使科学家们去寻找更好的蛋白质溶液测定的方法。 1976年由bradford建立的考马斯亮兰法(bradford法),是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的。这种蛋白质测定法具有超过其他几种方法的突出优点,因而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一方法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蛋白质测定法。 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lmax),由465nm变为595nm,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经研究认为,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在595nm下测定的吸光度值A595,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bradford法的突出优点是: 1. 灵敏度高,据估计比lowry法约高四倍,其最低蛋白质检测量可达1mg。这是因为蛋白质与染料结合后产生的颜色变化很大,蛋白质-染料复合物有更高的消光系数,因而光吸收值随蛋白质浓度的变化比lowry法要大的多。 2. 测定快速、简便,只需加一种试剂。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只需要5分钟左右。由于染料与蛋白质结合的过程,大约只要2分钟即可完成,其颜色可以在1小时内保持稳定,且在5分钟至20分钟之间,颜色的稳定性最好。因而完全不用像lowry法那样费时和严格地控制时间。 3. 干扰物质少。如干扰lowry法的K+、Na+、Mg2+离子、tris缓冲液、糖和蔗糖、甘油、巯基乙醇、edta等均不干扰此测定法 此法的缺点是: 1. 由于各种蛋白质中的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因此bradford法用于不同蛋白质测定时有较大的偏差,在制作标准曲线时通常选用g—球蛋白为标准蛋白质,以减少这方面的偏差。 2. 仍有一些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定,主要的干扰物质有:去污 剂、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0.1n的naoh。(如同0.1n的酸干扰lowary法一样)。 3. 标准曲线也有轻微的非线性,因而不能用beer 定律进行计算,而只能用标准曲线来测定未知蛋白质的浓度。 1、试剂: (1)考马斯亮蓝试剂: 考马斯亮蓝G—250 100mg溶于50ml 95%乙醇,加入100ml 85% H3PO4,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滤纸过滤。最终试剂中含0.01%(W/V)考马斯亮蓝G—250, 4.7%(W/V)乙醇,8.5%(W/V)H3PO4。 (2)标准蛋白质溶液: 纯的牛血清血蛋白,根据其纯度配制成100 ug/ml蛋白溶液 2. 器材: (1)可见光分光光度计(2)旋涡混合器 3、标准曲线的制作 试管编号0 1 2 3 4 5 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