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讲义1 (2)

讲义1 (2)

讲义1 (2)
讲义1 (2)

今天开始的是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专业相关知识》最后一个班次,考题解析班的讲解,通过本班次让大家尽快掌握考试思路。

首先做如下几点声明:

1、由于考试时间临近,以复习指南上的题目和历年试题为基准,给大家进行知识的巩固,模拟考试环境,加深理解。

2、由于时间紧,可能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是逐项读题,希望学员能在老师讲解之前把题目先做一下或者通读一遍,也可以考核自己的掌握程度。

3、这些题目比较有代表性,几乎突出了考试的重点,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4、有一部分历年试题在精讲班里讲过了,也可能在这里就不详解,节约时间给大家多讲一些题。

5、为了便于大家的掌握,将每一章的考试大纲放在第一部分试题的前面。大纲要求的层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6、将历年试题放在试题的最前面,以便后面进行对比。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概论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掌握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

2.熟悉政府对市场失灵相应的干预手段

3.了解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阶段

4.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研究对象

(二)国民收入核算

1.掌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含义

2.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和支出法

4.熟悉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初级资格考试要求】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掌握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

2.熟悉政府对市场失灵相应的干预手段

3.了解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阶段

4.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研究对象

(二)国民收入核算

1.掌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含义

2.掌握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和支出法

4.熟悉储蓄与投资恒等式

(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在设立法院、提供国防等方面的支出属于()(2009年)

A.转移支付

B.投资

C.政府购买

D.出口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不能由市场上的个体决策来解决,必须由政府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

2、若某国某年度内个人消费量为4000亿元,私人投资量为1000亿元,政府购买量为600亿元,出口量为400亿元,进口量为300亿元,则该国当年GDP等于()

A.6300亿元

B.5900亿元

C.5400亿元

D.5700亿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GDP=C+I+G+(X-M)=4000+1000+600+(400-300)=5700亿元。

3、因工种转换困难所导致的劳动者失业是()(2008年)

A.非摩擦性失业

B.摩擦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失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因工种转换困难所导致的劳动者失业是摩擦失业。

【特别提示】:属于这种的还有一个劳动力流动不足。

结构性失业:既有失业又有空缺

周期性失业:指在经济周期处于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不足而造成的。

4、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P(国民生产总值)相等的情况是()

A.在“闭关锁国”经济体中

B.净出口大于零

C.四部门经济中

D.净出口小于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闭关锁国”经济体中,GDP和GNP是相等的。

5、市场失灵的情况不包括()

A.垄断

B.完全竞争

C.垄断竞争

D.寡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又包括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完全竞争不是市场失灵的情况。

6、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主体是()

A.政府

B.社会

C.厂商

D.消费者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主体是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私人物品在消费上的特点有()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竞争性

D.排他性

E.再生性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私人物品在消费上具有私人的竞争性与排他性,公共物品在消费上不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

2、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

A.市场秩序紊乱

B.逆向选择

C.不公平

D.道德风险

E.搭便车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由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

A.劳动力

B.生产性资本存量

C.技术因素

D.就业率

E.通货膨胀率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因素决定的。参考

4、西方国家经济出现的“滞胀”,指的是几种经济现象并存,它们是()

A.经济增长停滞

B.外汇收支停滞

C.产业结构失衡

D.通货膨胀

E.存在大量失业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滞胀”指的是同时存在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存在大量失业的经济现象。

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充分就业

D.国际收支平衡

E.国家富强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的情况主要包括()(2008年)

A.公共物品

B.外部性

C.不完全竞争

D.不完全信息

E.完全竞争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市场失灵包括四种情况分别是:公共物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

第二章财政政策分析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一)财政收入

1.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

2.掌握税收和公债的含义、分类及运用

3.掌握非税收入的内容

(二)财政支出

1.掌握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

2.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

3.熟悉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4.熟悉影响和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5.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以及如何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三)财政政策分析

1.掌握财政政策的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类型

3.掌握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4.熟悉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及其运作机理

5.熟悉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初级资格考试要求】

(一)财政收入

1.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

2.掌握税收和公债的含义、分类及运用

3.熟悉非税收入的内容

(二)财政支出

1.掌握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

2.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

3.了解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4.熟悉影响和确定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5.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以及如何优化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三)财政政策分析

1.掌握财政政策的目标

2.掌握财政政策的类型

3.熟悉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4.熟悉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及其运作机理

5.熟悉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

一、单选题

1、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2007)

A.社会保障支出

B.国债利息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社会文教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基础设施投资属于购买性支出。

【特别提示】:购买性支出分为两种:

社会消费性支出(国防、行政、科学、文化教育等)

政府投资性支出(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

2、下列会对民间机构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政府行为是()(2009年)

A.增发货币

B.发行公债

C.发行股票

D.增加出口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因政府支出增加而被挤出的是私人投资。

3.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有()

A.减少税收

B.减少公共收费

C.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购买

【正确答案】C

【解析解析】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

4.下列关于对购买性支出表述正确的是()

A.对生产和流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有直接影响

B.对生产和流通有间接影响,对分配有直接影响

C.对生产和流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有间接影响

D.对生产和流通有间接影响,对分配有间接影响

【正确答案】C

【解析解析】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对生产和流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有间接影响。

5、下列不属于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是()

A.土地出让金收入

B.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

C.国有股股利

D.国有资本分项的红利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目标主要有()(2008年)

A.资源配置优化

B.转移支付增加

C.国债利率稳定

D.收入分配公平

E.经济增长稳定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财政政策目标为:优化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公平、经济稳定增长。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调节总需求时所采取的财政措施有()(2009年)

A.变动支出水平

B.变动税收

C.提高利率

D.降低利率

E.变动再贴现率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工具: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即调整除了政府转移支付以外的其他财政支出水平)、调整税率、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的适用条件、调整转移支付的条件等等。

3.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A.减税

B.降低折旧率

C.减少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D.增加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E.多搞一些公共建设

【正确答案】ADE

4、公债的特征有()(2008年)

A.固定性

B.无偿性

C.有偿性

D.自愿性

E.灵活性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公债的特征有: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等。

5、下列属于流转税的有()

A.增值税

B.印花税

C.营业税

D.契税

E.消费税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流转税的有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第三章货币政策分析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一)金融体系

1.掌握金融市场的要素、类型和功能

2.熟悉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和作用

3.了解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

(二)货币政策分析

1.掌握货币政策目标

2.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原理与运用

3.掌握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和微观金融风险管理

4.熟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冲突

5.熟悉金融风险管理体制和一般程序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1.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2.熟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

【初级资格考试要求】

(一)金融体系

1.掌握金融市场的要素、类型和功能

2.熟悉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和作用

3.了解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

(二)货币政策分析

1.掌握货币政策目标

2.掌握货币政策工具的原理与运用

3.熟悉宏观金融风险管理和微观金融风险管理

4.熟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与冲突

5.了解金融风险管理体制和一般程序

第三章货币政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市场经济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2008年)

A.国家税务总局

B.中央银行

C.财政部

D.政策性银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市场经济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

2、宏观经济学中,“飞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2007年)

A.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B.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C.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飞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3、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升的情况下,政府应采用()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升;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政府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4、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目标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时间是()

A.决策时滞

B.行动时滞

C.外部时滞

D.内部时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政策开始执行到政策对目标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时间是外部时滞。

5、在社会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过旺并引起投资品供给过剩,消费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采用()

A.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B.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社会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过旺并引起投资品供给过剩,消费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6、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公开市场业务),不会导致()

A.债券价格下跌

B.货币流通量减少

C.利息率下降

D.投资减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导致利息率上升。参考教材P43。

7、间接信用指导的手段有()

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窗口指导

D.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BD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手段。

【特别提示】:还有一个是道义劝告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经济政策工具中,属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有()(2008年)

A.税收政策

B.转移支付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再贴现政策

E.法定准备金率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选项AB为财政政策的工具。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差异,除政策手段不同外,还表现在()(2009年)

A.宏观经济目标不同

B.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

C.传导过程的差异

D.政策时滞不同

E.对利率变化的影响不同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政策的主体不同、传导机制不同、政策手段不同、政策时滞不同、对利率变化的影响不同。

3、再贴现率是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政策信号,降低再贴现率表示货币当局想要()

A.扩大货币供给

B.减少货币供给

C.商业银行提高利率

D.保持货币供给不变

E.商业银行降低利率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调整再贴现率是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政策信号,降低再贴现率表示货币当局想要扩大货币供给,想让商业银行降低利率。

4、目前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A.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间接信用指导

E.直接信用指导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利率政策、直接信用控制政策和间接信用指导政策等等。参考教材P43~46。

特别提示:直接信用控制:主要包括存贷款最高利率限额、信用配额、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等。

第四节开放经济中的宏观政策分析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初级资格不需要学习本章内容)

(一)汇率与汇率制度

1.掌握外汇和汇率的含义与类别

2.掌握汇率制度

3.熟悉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二)国际收支

1.掌握国际收支的含义、项目分类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2.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和原因

3.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运用

4.熟悉国际收支的差额

5.熟悉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三)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熟悉开放经济中的总供给、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均衡

2.了解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

一、单项选择题

1、二战后,较长时期实行的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是()(2007年)

A.固定汇率制度

B.双重汇率制度

C.浮动汇率制度

D.一篮子货币制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较长时期实行的国际货币制度(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固定汇率制度。

2、在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盈余并存的情况下,政府应采取的应对政策是()(2010年)

A.扩张性政策

B.紧缩性政策

C.平衡性政策

D.不调节政策

【正确答案】A

3、“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应该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判断依据的是()(2009年)

A.经济周期学说

B.贸易保护学说

C.要素禀赋学说

D.生命周期学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这种理论又称为“H—O定理”。这一理论认为,各贸易国应主要出口本国生产要素供给丰裕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本国生产要素稀缺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4、在“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赤字”时期,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应为()(2008年)

A.财政政策紧缩,货币政策放松

B.财政政策不变,货币政策紧缩

C.财政政策紧缩,货币政策紧缩

D.财政政策放松,货币政策放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双紧”政策的适用条件:需求膨胀,物价迅速上升;瓶颈产业对经济起严重制约作用;经济秩序混乱,经济出现过热现象。

【特别提示】:国民收入的减少直接结果是进口减少

5、在国际收支中无偿转让是()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货币项目

D.平衡项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国际收支中无偿转让是属于经常项目。

【特别提示】:经常项目包括无偿转让、服务收支和贸易收支共三种

平衡项目包括国际储备、错误与遗漏两种。

6、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常项目为逆差,资本项目为平衡,则其国际收支状态是:

A.无法确定

B.逆差

C.平衡

D.顺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经常项目为逆差,资本项目为平衡,则其国际收支状态是逆差。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国际交往中,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风险被称为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主要表现为()(2008年)

A.进出口贸易风险

B.逆向选择风险

C.外汇储备风险

D.市场失灵风险

E.外债风险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在国际交往中,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风险被称为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主要表现为:进出口贸易风险、外汇储备风险、外债风险。

2、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长期性逆差时,贬低本币汇率会()

A.刺激出口

B.刺激进口

C.抑制出口

D.抑制进口

E.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长期性逆差时,贬低本币汇率会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3、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

A.经济结构的制约

B.物价和币值的影响

C.税率变化的影响

D.汇率变化的影响

E.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主要有:经济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的制约,物价和币值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影响,利率变化的影响,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第一章财务管理基础

【审计师资格考试要求】

(一)财务管理概述

1.掌握财务活动的过程

2.掌握财务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3.掌握财务管理的职能

4.熟悉财务关系的类型

5.熟悉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货币时间价值

1.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与应用

2.掌握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与运用

3.掌握年金的类型及终值和现值的计算与运用

4.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复杂情况的计算与运用

5.熟悉货币时间价值的特殊情况的计算与运用

(三)投资风险报酬

1.掌握投资风险与报酬及其关系

2.掌握单项投资风险报酬率的计算与运用

3.掌握投资组合的风险类型

4.熟悉投资组合风险报酬率和必要报酬率的计算与运用

【初级资格考试要求】

(一)财务管理概述

1.掌握财务活动的过程

2.掌握财务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3.掌握财务管理的职能

4.熟悉财务关系的类型

5.熟悉财务管理的目标

(二)货币时间价值

1.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与应用

2.掌握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与运用

3.掌握年金的类型及终值和现值的计算与运用

4.熟悉货币时间价值的复杂情况的计算与运用

5.了解货币时间价值的特殊情况的计算与运用

(三)投资风险报酬

1.掌握投资风险与报酬及其关系

2.熟悉单项投资风险报酬率的计算与运用

3.熟悉投资组合的风险类型

4.了解投资组合风险报酬率和必要报酬率的计算与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甲项目的期望报酬率为20%,标准离差为10%,经测算甲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0.2,已知无风险报酬率为5%,则甲项目的投资报酬率是()(2009年)

A.20%

B.15%

C.10%

D.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标准离差率(V)=标准离差/期望值=10%/20%=50%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

=5%+0.2×50%=15%。

2.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完整工业项目投资,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的收益期望值为2000万元,标准离差为600万元;乙方案的收益期望值为2400万元,标准离差为600万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2008年):

A.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B.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

C.甲、乙两方案的风险相同

D.无法评价甲、乙两方案的风险大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期望值不同应比较标准离差率。甲标准离差率=600/1200=0.3;乙标准离差率=600/2400=0.25。

3.某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为10%,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为12%,无风险收益率为8%,则该投资组合的β系数为()。

A.2

B.2.5

C.1.5

D.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组合风险收益率=β组×(Rm-Rf)

10%=β组×(12%-8%)

解得β组=2.5

4.下列各项中,用来度量个别资产系统风险的指标是()。

A.标准离差率

B.贝他(β)系数

C.无风险收益率

D.预期报酬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度量一项资产系统风险的指标是贝他系数,用字母β表示。

5、已知某证券的β系数等于1,则表明该证券()

A.无风险

B.有非常低的风险

C.与整个证券市场平均风险一致

D.比整个证券市场平均风险大1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β系数等于1时与整个证券市场平均风险一致。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可以反映投资风险大小的指标有()(2009年)

A.方差

B.标准差

C.贝塔系数

D.期望报酬率

E.标准离差率

【正确答案】ABCE

2.甲项目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0%,标准差为15%,乙项目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标准差为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由于甲乙项目的标准差相等,所以两个项目的风险相等

B.由于甲乙项目的期望值不等,所以无法判断二者的风险大小

C.由于甲项目期望值小于乙项目,所以甲项目的风险小于乙项目

D.由于甲项目的标准离差率大于乙项目,所以甲项目风险大于乙项目

E.甲项目的标准离差率为1.5,乙项目的标准离差率为0.8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期望值并不能用于评价风险的大小,所以C错误;在期望值不同的情况下,应当使用

抽样理论讲义-洪永泰

抽样讲义 洪永泰台湾大学政治学系 壹、导论 抽样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从全体之中抽取一部分个体做为样本,借着对样本的观察,再对全体做出推论。譬如说,我们想知道某个地区七岁到十二岁的小孩在除夕夜平均每人收了多少压岁钱,这些钱又跑到那里去了;或是我们的商品检验单位想要知道有一批货柜的棒球是不是每一个都符合使用标准;或是水库管理当局想要知道到底水库里有多少鱼。在理论上,我们当然可以不厌其烦地针对母体所有成员一个一个观察以取得数据,但在实际上我们知道这很不容易做到,事实上在有些情况下我们还非得做抽样调查不可。 一、为什么要抽样? (一)因为要节省经费,(二)因为要节省时间。这两个理由很容易了解,如果要访问全体,则所耗费的时间和经费是相当可观的,而且有许多调查性质具有时间性,如果拖得太长就会失去时效。例如想知道学生们对某一项考试的反应如何,就非得打铁趁热,在短时间内完成调查不可。(三)因为要提高资料的准确性,这是由于全体调查牵涉到相当大量而又繁杂的作业,动员不少人力、物力和行政管道,增加许多犯错的机会,导致取得的数据质量不佳,而抽样调查工作涉及的作业负担相对地轻松许多,参与人员因为较少,好控制,使得数据的品质也较好。事实上联合国的专家们也发现,在一些教育较不发达的地区,人口普查的资料就不如抽样调查来得好。(四)因为要取得较详尽的数据,譬如我们想要知道七岁到十二岁小孩的压岁钱流到那里去,如果进行全体调查的话,由于人力和物力的限制,我们只能针对每一个小孩取得一点点资料,但是如果是抽样调查,则因为调查对象不多,反而可以很从容的取得细节资料提供分析之用。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除了全体都查

、抽样理论

《抽样理论》 检查程序 1、制订产品标准: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为前提,参考国家或行业技术标 准,依据产品概念和现有技术水准制订。如:产品规格表、品管规格表、检验作业办法等。 2、不合格等级分类:将与标准或规格表不相符的不合格特性或特征依据对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原则上,不合格特性或特征可分为A 、B 、C 类,同一单位产品可能有一个或几个A 类不合格特性,也可 包含B 类和C 类不合格特性。例如:碗面面饼夹生、有异物、缺料包等。原则上,我们将不合格品中至少有 1个A 类不合格特性或特征的单位产品称为A 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中至少有1个B 类不合格特性或特征 的单位产品,称为B 类不合格品;不合格品中至少有1个C 类不合格特性或特征的单位产品称为C 类不 合格品。 3、检查严格度:除非另有规定,在检查开始时应使用正常检查。加严检查、正常检查、放宽检查和特宽检查之间的转换规则。 连续不超过5批有2批不合格连续5批检查合格连续10批合格;生产正常;品保部认可 1批不合格;生产不正常;品保部认可 4、确定检查水平:检查水平和检查严格度一样都是制订抽样方案的必须考虑的因素。检查水平有一般检查水平Ⅰ、Ⅱ、Ⅲ和特殊检查水平S-1、 S-2、S-3、S-4。除非另有规定,通常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Ⅱ;当需要的判别力较低时,可使用一般检查水平Ⅰ,当需要的判别力较高时,可使用一般检查水平Ⅲ。特殊 检查水平样本较少,会产生较大的误判风险,因此仅容许在制程稳定,产品品质波动较小的条件下使用。 5、规定合格品质水平:对合格品质水平原则上要求A 类不合格的品质水平要小于 B 类不合格的品质水平,B 类不合格的品质水平要小于 C 类不合格的品质水平。合格品质水平如果小于10,可以表示每百单位产品的不合格品数,也可以表示每百单位产品的不合格数;当大于10时,仅表

市场调研抽样方法

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两类。非概率抽样不是按照等概率原则,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他条件来抽取样本,常用于探索性研究。概率抽样是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 非概率抽样方法(Non-probability Sampling) 1. 偶遇抽样(Random sampling) 常见的未经许可的街头随访或拦截式访问、邮寄式调查、杂志内问卷调查等都属于偶遇抽样的方式。它的优点是花费小(包括经费和时间)、抽样单元可以接近、容易测量并且合作。缺点是存在选择偏差,如被调查者的自我选择、抽样的主观性偏差等。 2. 判断抽样(Judgement sampling) 判断抽样是基于调研者对总体的了解和经验,从总体中抽选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方法优点是发挥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3. 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 配额抽样是根据总体的结构特征来给调查员分派定额,以取得一个与总体结构特征大体相似的样本。配额保证了在这些特征上样本的组成与总体的组成是一致的。 4. 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 雪球抽样是先随机选择一组调查对象,访问这些调查对象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所研究的目标总体的调查对象,根据所提供的线索,选择此后的调查对象。 概率抽样方法(Probability Sampling) 1.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的N个单位分成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若干个部分,称之为层;然后在每个层内分别抽选若干个样本,构成一个容量为个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分层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为了工作的方便和研究目的的需要;二是为了提高抽样的精度;三是为了在一定精度的要求下,减少样本的单位数以节约调查费用。分层抽样是我们应用上最为普遍的抽样技术之一。 2. 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整群抽样应用整群抽样时,要求各群有较好的代表性,即群内各单位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整群抽样的优点是实施方便、节省经费,特别适用于缺乏总体单位的抽样框。 3. 等距抽样(Interval sampling) 等距抽样是将总体中各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根据样本容量要求确定抽选间隔,然后随机确定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等距抽样的最主要优点是简便易行,且当对总体结构有一定了解时,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对总体单位进行排队后再抽样,则可提高抽样效率。 4. 多阶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多级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时,分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阶段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其具体操作过程是:第一阶段,将总体分为若干个一级抽样单位,从中抽选若干个一级抽样单位入样;第二阶段,将入样的每个一级单位分成若干个二级抽样单位,从入样的每个一级单位中各抽选若干个二级抽样单位入样…,依此类推,直到获得最终样本。其优点在于适用于抽样调查的面特别广,没有一个包括所有总体单位的抽样框,或总体范围太大,无法直接抽取样本等情况,可以相对节省调查费用。

AQL抽样计划

1. 目的 指导检验员正确地按AQL抽样计划进行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抽样检验,确保物料、成品检验的判定符合AQL 标准之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进料、半成品、成品检验。 3. 职责 检验员负责AQL抽样计划的执行。 4. 定义 4.1. AQL:(Acceptance Quality Limit)接收质量限,是供方能够保证稳定达到的实际质量水平,是用户能接 受的产品质量水平。 4.2. CR:(Critical)致命缺陷。 4.3. Ma:(Major)严重缺陷,也称主要缺陷。 4.4. Mi:(Minor)轻微缺陷,也称次要缺陷。 5. 作业细则 5.1. 抽检方案依据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 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级。 5.2. 样本的抽选 按简单随机抽样(见GB/T 3358.1-1993的5.7), 从批中抽取作为样本的产品。但是,当批由子批或(按某 个合理的准则识别的)层组成时,应使用分层抽样。按此方式,各子批或各层的样本量与子批或层的大小 是成比例的。 5.3. 抽取样本的时间 样本可在来料时、批生产出来以后、批生产期间或库存重检时抽取。两种情形均应按5.2抽选样本。 5.4. 二次或多次抽样 如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使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时,每个后继的样本应从同一批的剩余部分中抽选。 5.5. 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5.5.1. 检验的开始 除非负责部门另有指示,开始检验时应采用正常检验。 5.5.2. 检验的继续 除非转移程序(见5.5.3)要求改变检验的严格度,对连续的批,正常、加严或者放宽检验应继续不变。 转移程序应分别地用于各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 5.5.3. 转移规则和程序(见附件1) 5.5.3.1. 正常到加严 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5批或少于5批中有2批是不可接收的,则转移到加严 检验。本程序不考虑再提交批。 5.5.3.2. 加严到正常

抽样理论讲义

抽样讲义 壹、导论 抽样得意思顾名思义,就就是从全体之中抽取一部分个体做为样本,借着对样本得观察,再对全体做出推论。譬如说,我们想知道某个地区七岁到十二岁得小孩在除夕夜平均每人收了多少压岁钱,这些钱又跑到那里去了;或就是我们得商品检验单位想要知道有一批货柜得棒球就是不就是每一个都符合使用标准;或就是水库管理当局想要知道到底水库里有多少鱼。在理论上,我们当然可以不厌其烦地针对母体所有成员一个一个观察以取得数据,但在实际上我们知道这很不容易做到,事实上在有些情况下我们还非得做抽样调查不可。 一、为什么要抽样? (一)因为要节省经费,(二)因为要节省时间。这两个理由很容易了解,如果要访问全体,则所耗费得时间与经费就是相当可观得,而且有许多调查性质具有时间性,如果拖得太长就会失去时效。例如想知道学生们对某一项考试得反应如何,就非得打铁趁热,在短时间内完成调查不可。(三)因为要提高资料得准确性,这就是由于全体调查牵涉到相当大量而又繁杂得作业,动员不少人力、物力与行政管道,增加许多犯错得机会,导致取得得数据质量不佳,而抽样调查工作涉及得作业负担相对地轻松许多,参与人员因为较少,好控制,使得数据得品质也较好。事实上联合国得专家们也发现,在一些教育较不发达得地区,人口普查得资料就不如抽样调查来得好。(四)因为要取得较详尽得数据,譬如我们想要知道七岁到十二岁小孩得压岁钱流到那里去,如果进行全体调查得话,由于人力与物力得限制,我们只能针对每一个小孩取得一点点资料,但就是如果就是抽样调查,则因为调查对象不多,反而可以很从容得取得细节资料提供分析之用。每十年一次得人口普查,除了全体都查之外,总就是还要再抽取少数样本做更详尽得访问就就是这个道理。(五)因为要减轻损失,例如汽车车身得耐撞试验,罐头食品得安全检查,或就是电灯泡寿命得质量管理检验。这些调查本身就具有破坏性,总不能每部汽车都撞一撞,或就是每个罐头都打开检查,这种情形非得进行抽样检验不可,而且样本数目还要控制到越少越好。

几种抽样方法

第八讲几种抽样方法 (1)随机抽样 新知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这样抽取的样本,叫做简单随机样本。 【说明】简单随机抽样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1)简单随机抽样要求被抽取的样本的总体个数N是有限的。 (2)简单随机样本数n小于等于样本总体的个数N。 (3)简单随机样本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的。 (4)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的抽样。 (5)简单随机抽样的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均为n/N。 新知2: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抽签法的定义: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说明】抽签法的一般步骤: (1)将总体的个体编号。 (2)连续抽签获取样本号码。 随机数法的定义: 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叫随机数表法,这里仅介绍随机数表法。 假设我们要考察某公司生产的500克袋装牛奶的质量是否达标,现从800袋牛奶中抽取60袋进行检验,利用随机数表抽取样本时,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将800袋牛奶编号,可以编为000,001, (799) 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例如选出第8行第7列的数7(随机数表详见教材附表1的第6行至第10行)。 第三步,从选定的数7开始向右读(读数的方向也可以是向左、向上、向下等),得到一个三位数785,由于785<799,说明号码785在总体内,将它取出;继续向右读,得到916,由于916>799,将它去掉,按照这种方法继续向右读,又取出567,199,507,…,依次下去,直到样本的60个号码全部取出,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容量为60的样本。 【说明】随机数表法的步骤: (1)将总体的个体编号。 (2)在随机数表中选择开始数字。 (3)读数获取样本号码。 ※ 典型例题 例1 人们打桥牌时,将洗好的扑克牌随机确定一张为起始牌,这时按次序搬牌时,对任何一家来说,都是从52张牌中抽取13张牌,问这种抽样方法是否是简单随机抽样? 例2 某车间工人加工一种轴100件,为了了解这种轴的直径,要从中抽取10件轴在 同一条件下测量,如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 动手试试 练1. 现有30个零件、需从中抽取10个进行检查,如何利用抽鉴法得到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 练2.要从高一年级全体学生450人随机抽取50人参加一项活动,请用随机数法抽取人选,写出过程。 1 / 5

抽样调查概述

第一章抽样调查概述 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意义和特点 抽样调查是现代统计调查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关于抽样调查的定义大体上可以区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抽样调查包括非概率抽样与概率抽样,狭义概念仅指概率抽样。 狭义的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从所要研究现象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组成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获得样本资料,计算出有关的样本指标(统计量),依一整套专门的方法据以对相应的总体指标(参数)作出估计和推算,并有效控制抽样误差的一种统计方法。 随机原则。①随机并非“随意”;②随机原则不等于等概率原则;③随机原则一般要求总体中每个单元均有一个非零的概率被抽中;④ 抽样概率对总体参数的估计有影响。 随机原则是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按随机原则抽样可以保证被抽中的单元在总体中均匀分布,不致出现系统性、倾向性偏差;在随机原则下,当抽样数目达到足够多时,样本就会遵从大数定律而呈正态分布,样本单位的标志值才具有代表性,其平均值才会接近总体平均值;按随机原则抽样,才可能实现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的目的。 二、抽样调查的阶段划分与职业规范 由上述抽样调查的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将抽样调查工作的全过程 划分成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抽样设计阶段。

第二阶段为调查阶段。 第三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估计推断阶段。 在抽样调查中,首先,要注意尊重并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权,调查结果只能用于综合分析,而不应给被调查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其次,要诚实地分析调查资料,不能为得出某个事先期望的结论而随意地改动资料。第三,要做一个具有职业水平的工作者,做出来的东西既要有能让普通人看懂的主要信息,也要有能让专家看出其内涵的内容。第四,当从有些调查结果得不出好的结论时,应诚实地加以说明,而不应含糊其词。最后,抽样调查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做违反社会公众利益的调查。 三、抽样调查的特点 首先,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是抽样调查的一大特色。 其次,可以用样本资料推断总体资料是抽样调查的又一基本特征。 其三,抽样调查的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 其四,在抽样推断之前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其五,抽样技术灵活多样。 其六,抽样调查的应用十分广泛。 最后,同其他调查方式相比,抽样调查的技术性更强。 四、抽样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所依据的概率原理属于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抽样的方法不仅对统计推断、统计检验以及统计决策等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还构成了其他应用性学科如计量经济学、

(完整版)抽样调查期中习题(答案)重点讲义资料

《抽样调查 》期中习题 一、 选择题 1. ( B ) 是总体里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元。 A.抽样单元 B.基本单元 C.初级单元 D.次级单元 2. 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 C ) A. 获取样本资料 B. 计算样本资料 C . 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D. 节约费用 3.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根本区别是( B ) A.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概率被抽中 B.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事先已知或可以计算的非零概率被抽中 C.是否能减少调查误差 D.是否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4. 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比较,样本设计效果系数Deff >1表明( A ) A.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低 B.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高 C.所考虑的抽样设计与简单随机抽样效率相同 D.以上皆错。 5. 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 B ) A.无偏性、充分性和一致性 B.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C. 无误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D. 无误差性、无偏性和有效性 6.抽样标准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C ) A .样本容量 B .抽样方式、方法 C .概率保证程度 D .估计量 7. 抽样标准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B ) A.θ θ )?(SE = ? B.)?(θtSE =? C.θθ)?(tSE =? D.t SE )?(θ=? 8. 应用比率估计量能使估计精度有较大改进的前提条件是调查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大致成 ( A )关系 A.正比例 B.反比例 C.负相关 D.以上皆是 9. 能使)2(1)(2 22YX X Y lr S S S n f y V ββ-+-=达到极小值的β值为( B ) A.YX X Y S S S ? B.2X YX S S C.2Y YX S S D.X YX S S 2 10. 某县欲估计今年的小麦总产量,已知去年的总产量为12820吨,全县共123个村,抽取13个村调查今年的产量,得到63.118=y 吨,这些村去年的产量平均为21.104=x 吨。用比率估计方法估计今年该地区小麦总产量为( B ) 。 A.12820.63 B.14593.96 C.12817.83 D.14591.49

艺术生高考数学专题讲义:考点46 抽样方法

考点四十六抽样方法 知识梳理 1.简单随机抽样 (1)定义: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且每次抽取时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称这样的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常用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2)简单随机抽样特点 ①总体个数较少; ②简单随机抽样是逐个不放回抽样; ③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都为n N. 2.抽签法 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这样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 抽签法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少的情况,一个抽样实验能否用抽签法,关键看两点: 一是抽签是否方便;二是号签是否易搅匀.一般地,当总体容量和样本容量都较小时可用抽签法. 3.随机数法 随机数法也就是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 随机数法的步骤: ①将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 ②在随机数表中选择开始数字; ③按某个方向读数获取样本号码. 随机数法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多的情况,简单易行,它很好地解决了抽签法在总体个数较多时制签难的问题,但是当总体中的个体很多,需要的样本容量也很大时,用随机数法抽取样本仍不方便. 4.系统抽样 (1)步骤:①先将总体的N个个体编号;

②根据样本容量n ,当N n 是整数时,取分段间隔k =N n ; ③在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l (l ≤k ); ④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 (2)适用范围: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 (3)系统抽样是等距离抽样. 5.分层抽样 (1)定义: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2)适用范围: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比较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 (3) 分层抽样中,每层抽取的个体的比例是相同的,即样本容量n 总体个数N . 6.三种抽样方法的比较 典例剖析 题型一 简单随机抽样 例1 (2013·高考江西卷)总体由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________.

(抽样检验)抽样原理+实务

第一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1 个体是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件具体的或一般的物体或可以对其进行一系列观测的一定数量的物质或一个定性或定量的观测值. 1.2批:在一致条件下生产或按规定方式汇总起来的一定数量的个体叫”批”.批中包括的个体数叫批量.一次交付的个体集叫交付批. 1.3样本:是取自总体中的一个或多个个体,用于提供关于总体的信息,并作为可能对总体(或产生总体的过程)进行某种判定的的基础.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叫样本量. 1.3随机抽样 从包含N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n个个体,使包含有n个个体的所有右能的组合被抽取的概率都相等的抽样叫简单随机抽样.例如设总体包含A、B、C、D、E共五个个体.今要从其中抽取3个个体.则有10种可能. 随机抽样的方法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我国古代的抓阄,缺点是做纸团不方便;二是由计算机数学创始人冯.诺依曼最早建议,后来由其他学者发展的用计算机程序产生随机数.但由于这种随机数是程序按一定规律产生的,故叫伪随机数.第三种就是日本首倡的正20面体子. 二、抽样检验的概念 1、抽样检验的概念:是指从交验的一批产品(批量为N)中,抽取一个样本(由n个单位产品组成)进行检验,从而对批产品质量作用推断的过程。 2、抽样检验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推断总体”,而其期望则在于“用尽量少的样本量 来尽可能准确地判定总体(批)的质量”。欲达到这一目的和期望,传统的“百分比抽样”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通过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只有采用“统计抽样检验”才能保证科学、合理地实现这一目的和期望。 3、抽样检验的步骤 a)抽样: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抽和抽多少的问题。 b)检验:是在统计抽样检验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具有一定测量能力的设备和正确 的方法进行检验。 c)推断:是用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总体(批)的质量水平。 其中抽样和推断状况构成了抽样方案,即抽多少和怎样推断。 二、统计抽样检验

抽样方法案例

附件二: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样本地区和样本个体的抽取方法 一、概述 1.1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抽查的原则是既要兼顾调查设计的科学性即样本地区和样本个体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又不致于过多增加样本量而加大调查的工作量,即经济有效的原则。 1.2抽样的方法是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第一阶段分层是以县(市或市区)为样本地区;第二阶段分层是以乡镇(街道)为样本地区;第三阶段分层以村为样本地区;最后是住户为样本个体。 二、第一阶段分层整群抽样 2.1第一阶段抽样着重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由于全国各县、市差异极大,如何确定第一阶段分层的基准;二是抽样比例,多大的县、市样本量能经济有效地代表全国和不同类型的地区。 2.2第一阶段分层基准的确定 第一阶段分层的指标是通过专家咨询法和逐步回归法筛选的10个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结构和健康指标。10个指标的主成份分析结果如表1。 表⒈主要社会经济和人口动力学指标的主成份因子模型 从主成份分析中可以看出主成份1与绝大多数变量有十分显著的关联,意义十分明确,而且代表 10 个变量整体信息的 51.22%。其值的大小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人口及其健康的发展。因此,确定主成份1为分层的基准称它为分层因子。 2.3第一阶段的聚类分层 在计算各县、市分层因子的得分后,用 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总体分为组间具有异质性和组内具有同质性的五类地区即五层。聚类分层的结果第一层有 201 个县(市或市区),占整个县(市或市区)的 8.2%;第二层有 650个县(市或市区),占 26.5%;第三层有 698 个县(市或市区),占 28.5%;第四层有 691个县(市或市区),占 28.2%;第五层有 212,占 8.6%。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 产品质量检验通常可分成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方法。 全数检验是对一批产品中的每一件产品逐一进行检验,挑出不合格品后,认为其余全都是合格品。这种质量检验方法虽然适用于生产批量很少的大型机电设备产品,但大多数生产批量较大的产品,如电子元器件产品就很不适用。产品产量大,检验项目多或检验较复杂时,进行全数检验势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仍难免出现错检和漏检现象。而当质量捡验具有破坏性时,例如电视机的寿命试验、材料产品的强度试验等,全数检验更是不可能的。 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交验的产品(总体)中,随机抽取适量的产品样本进行质量检验,然后把检验结果与判定标准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该产品是否合格或需再进行抽检后裁决的一种质量检验方法。 过去,一般采用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我国也一直沿用原苏联40年代采用的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这种检验方法认为样本与总体一直是成比例的,因此,把抽查样本数与检查批总体数保持一个固定的比值如5%,0.5%等。可是,实际上却存在着大批严、小批宽的不合理性,也就是说,即使质量相同的产品,因检查批数量多少不同却受到不同的处理,而且随着检查批总体数量的增多,即使按一定的百分比抽样,样本数也是相当大的,不能体现抽样检验在经济性方面的优点。因此,这种抽样检验方法已被逐步淘汰。 人们经过对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的研究,获知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按数理统计科学方法去设计抽样方案。因此,逐步研究和设计了一系列建立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科学基础上的各种统计抽样检验或统计抽样检查方案,并制订成标准抽样检查方案。1949年,美国科学家道奇和罗米格首先发表了《一次抽样与二次抽样检查表》;1950年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05D是世界上有代表性的计数抽样检查方法标准;日本先后制定了JIS Z9002,JIS Z9015等一系列抽样检查方法标准;英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制订了抽检方法标准;ISO和IEC又分别制订了抽样检查方法国际标准,如ISO2859、IEC410等。实践证明,上述抽样检查方法标准应用于产品质量检验时,虽然也存在着误判的可能,即通常所说的存在着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但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抽样检查方案,把这种误判的风险控制在人们要求的范围之内,符合社会生产使用的客观实际需要,因此,很快地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推行,取代了原先的不合理的百分比抽样检验方法。 我国至今已制定的抽样方法标准有: GB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13393 抽样检查导则 GB6378 不合格品率的计量抽样检查程序及图表(对应于ISO3951) GB8051 计数型序贯抽样检验方案(适用于检验费用昂贵的生产上连续批产品抽样检查) GB8052 单水平和多水平计数连续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输送带上移动产品的检查)

(完整版)抽样技术简答题及答案

抽样技术各类简答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 1. 请列举一些你所了解的以及被接受的抽样调查。 略 2. 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答: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误差分布理论,概率理论。 大数定律是统计抽样调查的数理基础,也给统计学中的大量观察法提供了理论和数学方面的依 据;中心极限定理说明,用样本平均值产生的概率来代替从总体中直接抽出来的样本计算的抽取样本的概率,为抽样推断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认识抽样误差及其分布的目的是希望所设计的抽样方案所取得的绝大部分的估计量能较好的集中在总体指标的附近,通过计算抽样误差的极限是抽样误差处于被控制的状态;概率论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而引进统计学中,是统计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3. 抽样调查的特点。 答:1)随机抽样;2)以部分推断总体;3)存在抽样误差,但可计算,控制;4)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费用低;5)抽样技术灵活多样;6)应用广泛。 4. 样本可能数目及其意义; 答:样本可能数目是在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时,所有可能被抽中的不同样本的个数,用 A 表示。 意义:正确理解样本可能数目的概念,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抽样调查误差的计算,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5.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答: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时的误差,它属于一种代表性误差,在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计算,并且可以被控制在任意小的范围内;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1)有样本量大小, 抽样误差通常会随着样本量的大小而增减,在某些情形下,抽样误差与样本 量大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2)所研究现象总体变异程度 的大小,一般而言,总体变异程度越大则抽样误差可能越大;3)抽样的方式方法, 如放回抽样的误差大于不放回抽样,各种不同的抽样组织方式也常会有不同的抽样误差。在 实际工作中,样本量和抽样方式方法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总体变异程度虽不可以控制,但却 可通过设计一些复杂的抽样技术而将其影响加以控制。 习题二 三简答题 1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区别答:概率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单元时,每个总体单元有一个非零的入样概率,并且样本单元的抽取应遵循一定的随机化程序。 2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答:普查是对总体的所有单元进行调查;抽样调查仅对总体中的部分单元进行调 查。 3 何谓抽样效率,如何评价设计效果?答:两个抽样方案的抽样方差之比为抽样效率。当某个估计量的方差比另一估计量的方差小时,则称方差小的估计量效率比较高,因方差的大小与样本容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比较时通常以样本量相同时的方差进行比较。 4 何谓三种性质的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答:三种分布是指总体分布、样本分布、抽样分布。总体分布是指总体的标志值的分布;样本分布是指容量为n 的样本标志值的分布;抽样分布则是指样本估计量的分布,它是一个变量,据中心极限定理:当n 增大时估计量的分布趋向于正态分布,可用大样本理论 对其进行区间估计。

抽样计划培训课程

抽样计划培训课程 一. 定义 1.1. AQL:(Acceptance Quality Limit) 接收质量限,是供方能够保证稳定达到的实际质量水平,是用户能接 受的产品质量水平。 1.2. CR:(Critical)致命缺陷。 1.3. Ma:(Major)严重缺陷,也称主要缺陷。 1.4. Mi:(Minor)轻微缺陷,也称次要缺陷。 二. 作业细则 5.1. 抽检方案依据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级。 5.2. 样本的抽选按简单随机抽样(见GB/T 3358.1-1993的5.7), 从批中抽取作为样本的产品。但是,当批由子批或(按某个合理的准则识别的)层组成时,应使用分层抽样。按此方式,各子批或各层的样本量与子批或层的大小是成比例的。5.3. 抽取样本的时间样本可在来料时、批生产出来以后、批生产期间或库存重检时抽取。两种情形均应按5.2抽选样本。 5.4. 二次或多次抽样如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使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时,每个后继的样本应从同一批的剩余部分中抽选。 5.5. 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5.5.1. 检验的开始除非负责部门另有指示,开始检验时应采用正常检验。 5.5.2. 检验的继续除非转移程序(见5.5.3)要求改变检验的严格度,对连续的批,正常、加严或者放宽检验应继续不变。转移程序应分别地用于各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 5.5.3. 转移规则和程序(见附件1) 5.5.3.1. 正常到加严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初次检验中连续5批或少于 5批中有2批是不可接收的,则转移到加严检验。本程序不考虑再提交批。5.5.3.2. 加严到正常当正在采用加严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的接连5批已被认为是可接 收的,应恢复正常检验。 5.5.3.3. 正常到放宽 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如果下列各条件均满足,应转移到放宽检验 5.5.3.3.1. 连续至少15批检验合格; 5.5.3.3.2. 生产稳定; 5.5.3.3.3. 负责部门认为放宽检验可取。 5.5.3.4. 放宽到正常当正在执行放宽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应恢复正常检验 5.5.3.4.1. 一个批未被接收; 5.5.3.4.2. 生产不稳定或延迟; 5.5.3.4.3. 认为恢复正常检验是正当的其他情况。 5.5.3.5. 暂停检验如果在初次加严检验的一系列连续批中未接收批的累计数达到5批,应暂时停止检验。直到供方为改进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已采取行动,而且负责部门承认此行动可能有效时,才能恢复GB/T 2828 本部分的检验

应用抽样技术期末复习题重点讲义资料

抽样调查 一、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根本功能是( C ) A. 获取样本资料 B. 计算样本资料 C . 推断总体数量特征 D. 节约费用 2.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根本区别是( B ) A.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完全相同的概率被抽中 B.是否能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事先已知或可以计算的非零概率被抽中 C.是否能减少调查误差 D.是否能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3. 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比较,样本设计效果系数Deff >1表明( A ) A.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低 B.所考虑的抽样设计比简单随机抽样效率高 C.所考虑的抽样设计与简单随机抽样效率相同 D.以上皆对 4.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是( B ) A.无偏性、充分性和一致性 B.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C. 无误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D. 无误差性、无偏性和有效性 5.某乡欲估计今年的小麦总产量进行调查,已知去年的总产量为12820吨,全县共123个村,抽取13个村调查今年的产量,得到63.118=y 吨,这些村去年的产量平均为21.104=x 吨。试采用比率估计方法估计今年该地区小麦总产量( B ) A.12820.63 B.14593.96 C.12817.83 D.14591.49 6.抽样标准误差的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C ) A .样本容量 B .抽样方式、方法 C .概率保证程度 D .估计量 7.抽样标准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B ) A.θ θ )?(SE = ? B.)?(θtSE =? C.θθ)?(tSE =? D.t SE )?(θ=? 8.应用比率估计量能使估计精度有较大改进的前提条件是调查变量与辅助变量 之间大致成( A )关系 A.正比例 B.反比例 C.负相关 D.以上皆是 9.能使)2(1)(2 22YX X Y lr S S S n f y V ββ-+-=达到极小值的β值为( B ) A.YX X Y S S S ? B.2X YX S S C.2Y YX S S D.X YX S S 2 10.( B ) 是总体里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元。 A.抽样单元 B.基本单元 C.初级单元 D.次级单元 11. 下面哪种抽样方法是最简单的概率抽样方法( A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12. 下面关于各种抽样方法的设计效应,表述错误的是( B )。 A.简单随机抽样的deff=1 B.分层随机抽样的deff ﹥1 C.整群随机抽样的deff ﹥1 D.机械随机抽样的deff ≈1

抽样检验讲义

·检验:ISO9000:2000下的定义: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全数检验:即百分之百检验,一般在以下情况下适用 (1)检验是非破坏性的; (2)检验的项目少,数量少,费用少; (3)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特性项目; (4)昂贵的、高精度或重型的产品; (5)能够应用自动化检验方法的产品和零部件。 ·抽样检验:就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部份进行检验,并据此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本教材抽检检验与抽样验收是同一概念。 ·抽样检验适用的范围: 1、破坏性检查验收; 2、测量对象是连续体(流程性材料); 3、产品数量多; 4、希望节省单位检验费用和时间。 ·经过抽样检验判为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每个产品都合格。经过抽样检验判为不合格的批,不等于批中全部产品都不合格,合格批只是允许含有不超过规定限量的不合格品,而被拒收的不合格批,只是不合格品超过限量,其中大部分可能仍然是合格品。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名词术语 1、抽样检验按产品的质量特性不同分为两大类: 计件检验:将单位产品简单地分成合格品或不合格品计数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计点检验:只是统计出单位产品中不合格数的检验计量抽样检验:按照给定的产品技术标准,将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 用连续尺度量出其具体数值的抽样检验。 例:检验一批轴的平均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和检验一批轴里包含的不合格品数的主要区别在于: A、检验资料性质不同 B、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 C、抽取样本个数不同 2、单位产品:为了实施抽样检验而划分的单位体或单位量:包括自然划分和人 为划分。一台电视机与钢水、布匹等划分单位体的区别。 3、检验批:它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应由生产条件、生产时 间基本相同,同型号、同等级、同种类(尺寸、特性、成分等)的单位产品数组成。它可以和投产批,销售批,运输批相同或不同。 4、批量: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用N表示。 5、不合格:单位产品的任何一个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 6、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为不合格品。说明:不合 格是针对每一具体的质量特性(检验项目)而言;而不合格品是对整个单位产品来判定的。一个不合格品至少有一个以上不合格数。 ·不合格的分类 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极重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B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谈谈几种典型的抽样方法(案例) 摘要:本文以抽样方法为中心,主要阐述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以及配额抽样,探讨了各种抽样方法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以 及各自的优缺点等。 关键词:抽样调查,应用,缺点。 导语: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是建立在随机原则基础上,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概率估计原理,应用所的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例如,从某地区全部职工当中随机抽取部分职工,以家庭为单位按月调查取得有关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资料,并依据这些资料推断出全区职工的收支情况,这就是一种抽样调查。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它是属于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又与一般调查不同,它不只停留于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而且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据以推断

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提高统计的认识能力。因此,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在统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抽样方法: 一. 简单随机抽样 一般,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作法有:直接抽选法,抽签法,随机数法。 直接抽选法例如某项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市职工收入状况进行研究,该市有职工56,000名,抽取5,000名职工进行调查,他们的年平均收入为10,000元,据此推断全市职工年收入为8,000--12,000元之间。 抽签法又称“抓阄法”。它是先将调查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采用随机的方法任意抽取号码,直到抽足样本。在这里选取一个案例说明,如要在10个人中选取3个人作为代表,先把总体中的10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3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3的样本。这就是抽签法,与直接抽样法类似。 另一个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 当然,随机抽样也有不足之处,它只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有限的情况,否则编号工作繁重;对于复杂的总体,样本的代表性难以保证;不能利用总体的已知信息等。在市场调研范围有限,或调查对象情况不明,难以分类,或总体单位之间特性差异程度小时采用此法效果较好。 抽签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缺点是当总体的容量非常大时,费时、费力,又不方便。如果标号的签搅拌得不均匀,会导致抽样不公平。而随机数表法的优点与抽签法相同,缺点上当总体容量较大时,仍然不是很方便,但是比抽签法公平,因此这两种方法只适合总体容量较少的抽样类型。 二. 分层抽样

高二数学讲义(57)抽样方法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数学讲义(57) 抽样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概念及其特征; 2、会用三种不同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重点难点】 重点: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抽取样本难点:利用系统抽样抽取样本 【典例剖析】 例1、为了考察某地高中毕业生数学统考的成绩情况,从中抽出了100名考生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个体是,样本是,样本容量是______. 例2、下列抽样用哪种抽样方式较合理? ①从50名学生中抽6名学生外出参观.________________. ②某校高二年级共有1000名学生.为了了解高二学生的视力状况,要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进行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1000,800和700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____________________ _. 例3、某车间工人加工一种轴100件,为了了解这种轴的直径,要从中抽取10件轴在同一条件下测量,如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例4、某单位在岗职工共624人,为了调查工人用于上班途中的时间,决定抽取10%的工人进行调查.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所需的样本.

例5、一个单位有职工500人,其中不到35岁的有125人,35—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了解这个单位职工与身体状况有关事项指标,要从中抽取100名职工作为样本,职工年龄与这项指标有关,应该怎样抽取? 【学后反思】 ①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步骤 ②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比较 【课堂练习】 1、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若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抽样间隔为____________. 2、总体数为M个,其中带有标记的有N个,要从中抽取k个入样,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抽取,则抽取的样本中带有标记的应为_____________个. 3、某小礼堂有25排座位,每排20个座位,一次心理学讲座,礼堂中坐满了学生,会后为 了了解有关情况,留下座位号是15的所有25名学生进行测试,这里运用的是抽样方法. 4、一个田径队中有男运动员56人,女运动员42人,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全队的运动员中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