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译者的身份认同——从启蒙到后现代的唤醒

译者的身份认同——从启蒙到后现代的唤醒

译者的身份认同——从启蒙到后现代的唤醒
译者的身份认同——从启蒙到后现代的唤醒

译者的身份认同——从启蒙到后现代的唤醒

作者:郭敏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510642

刊名:

译林

英文刊名:Translations

年,卷(期):2012(2)

引用本文格式:郭敏译者的身份认同——从启蒙到后现代的唤醒[期刊论文]-译林 2012(2)

译者的文化身份对翻译的影响--以《红高粱家族》为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李白对庞德和他的作品的影响 2 从中美家庭差异看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3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4 浅析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汤亭亭的《女勇士》为例 5 从英汉颜色词的内涵看其翻译 6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 7 伊莉莎白和凯瑟琳不同性格及命运的分析 8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 9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0 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11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 12 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差异 13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美国对中国意识观念的转变 14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5 《女勇士》中美国华裔身份危机的探寻 16 The Analysis of Dick’s Deterioration in Tender Is the Night 17 苔丝悲剧的原因 18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19 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式人物塑造 20 How to Mak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Class Activities Actively 21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22 Superstition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 23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24 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25 浅析海尔看中国名牌战略实施现状及关键因素 26 论新闻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27 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探究 28 探究哈利波特的英雄成长之路 29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及其风险回避 30 基于语料库的中英色彩词文化差异研究 31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32 加工层次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 33 山寨文化的反思——发展与创新 3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olf Images Between Wolf Totem and The Call of the Wild 35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蔑视女性的词汇表达法 36 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 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8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 39 英语非作格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属性研究 40 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 41 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研究 42 试论达尔文主义对《远离尘嚣》创作的影响

文化冲突带来的思考

文化冲突带来的思考——以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为例 陈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人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体现了出来,有的差异很小,并不妨碍交际的进行,而有的差异很大,不仅会妨碍交际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失败。文化冲突是跨文化交际的必然。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化冲突的表现并以《刮痧》当中的文化冲突为例,谈一些对文化冲突的思考,希望能够使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文化融合 随着世界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各种交往也越来越密切。世界是整体,然而又存在不同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人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体现了出来,有的差异很小,并不妨碍交际的进行,而有的差异很大,不仅会妨碍交际甚至会导致交际的失败。这就是历史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指出,世界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新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主要来自于不同族群的文化。 交往越深入,文化交往就越频繁,文化的冲突也就越来越凸显,要想在异国立足,融入异国社会,达到文化认同,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化冲突的表现并以《刮痧》当中的文化冲突为例,谈一些对文化冲突的思考,希望能够使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文化冲突的表现 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念和文化认知的不同引起的冲突。文化是人的文化,随着一个民族的建立而产生,并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并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这些观念和体系一旦形成就固定下来,在语言的帮助下代代相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是持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本族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语言上反映的文化冲突 语言和文化的联系甚为密切,首先,同一种语言和文化来自于同一个民族,语言虽然有一些个人的表现,但是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同一民族的文化,我们可以用母语来谈论与我们不同的文化世界,但是通过我们的语言反映出来的文化信仰与我们的民族是统一的。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传承。语言和文化都是在后天习得的,当我们习得一种语言的时候,我们也习得了它的文化。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语言上的冲突反映的即是文化上的冲突。 1.2价值观念上的冲突 价值观念上的冲突来自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在时间观、隐私观、家庭观和教育观等方面都有差异。 在时间观念上,人类学家霍尔(Hall)把人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遵守单时制的人,一类是遵守多时制的人。单时制的人是线性的时间观,他们把时间分为一段一段,每段都有特定安排,在该时间段不能做其他事情,而多时制的人会在同一时间做多个事情。 从隐私观来看,欧美国家的人对自己的隐私比较敏感和重视。美国人对于隐私非常重视,他们认为如果没有隐私就难以独立思考,没有隐私就不是自由社会。而在大部分亚洲国家的父母眼中,子女在父母面前是没有隐私的。 就家庭观来说,中国人更趋向于一种依赖的家庭观。《论语.里仁》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就是说当父母健在时,子女应尽义务在家陪伴父母,离开家则要有一定的去处,不要让父母担心。而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他们注重的是个人的发展和经济上及心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 为例-汉语言文学 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重构——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宋华 摘要:“文化身份”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力图“塑造”另一方的文化,于是译者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和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从《红楼梦》英译本中,我们发现译者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族文化;另一方面,他的民族记忆却时时与其新的文化体验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这正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文化身份认同与重构译者《红楼梦》英译本 一、引言 “文化身份”是个抽象概念,是各种特性、特征的集合。每个民族的成员之间因语言认同而感到亲切。一种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形象,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等,这些形象构成民族的精神世界,赋予了群体成员同样的文化身份。正是由于各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语言各异,精神世界、外在表现形式、生活方式迥异,所以各民族必有不同的文化身份。[1]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遇时,一方会竭力“塑造”另一方的文化,译者在这个过程中举足轻重。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文学被看作是“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作为读者去理解作者及其作品,又要作为阐释者和传达者,通过语言转换,让原作脱胎换骨,在另一种语

言里获得新生。[2]这就意味着译者对其行为的文化导向负有责任,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向导、文化身份特征的决定者。译者本人的文化身份及价值取向,决定了他对源语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他一方面不得不认同异域民族的文化,同时,隐藏在他的意识或无意识深处的民族文化记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与之发生冲突,进而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这就是译者对原著的文化身份既认同又建构的过程。《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迄今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英译本:一是杨宪益夫妇翻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二是霍克斯和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研究发现,由于译者的民族性、民族情感和文化背景不同,译者必然受到不同的审美心理和文化取向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特殊的主客体对应方式,导致了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认同与重构的一系列形态,使得原作在新的解读和诠释中获得了特殊的文化审美价值和意义。 二、译者对原著文化身份的认同 作为文化传播的向导,译者首先发现了与本土艺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艺术内容和形式﹑文化观念和审美诉求。译者面向的是本土的各种文化群体,怀着更为开放的姿态和视野,为了拓展本民族的审美视野,丰富本民族的审美趣味,获得新的灵感和艺术启迪,译者会有意识地接受更多的异质文化信息,吸纳有益的多元文化的营养。这时,译者不强求译作必须符合本土主流的利益和价值观,而力求保持源语的真实风貌,较为客观地展现出异域的文化身份。这种翻译,虽然对本国本土占主流地位的文化身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却会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价值观念。在《红楼梦》英译本中,就能找到这种文化认同的痕迹。(一)保持原汁原味 (1)……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第五十三回)

历史上译者的地位

摘要任何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译者的身份在整 个翻译史上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明确译者的身份与地位无疑能够帮助翻译学明确自身的定位促进其更好更快地发展和完善本文拟穿越历史梳理译者在翻译史主要的几个阶段的地位与身份从而更好地认识译者及其地位明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译者翻译史译者主体性翻译过程 一引言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译者离不开译者对原作者 所认识的事物的再认识与再表达译者在其中兼有独特的身份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到底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身份明确这一点无疑会对整个翻译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翻译作品更准确更完美地传达原作的信息本文拟穿越历史以不同的翻译流派为线索梳理译者在翻译史上各个阶段不同的地位与身份从而更好地认识译者把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二译者的奴仆身份 德莱顿John Dryden 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认为奴 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出的酒却属于主人谭载喜1991 153 巴托Charles Batteux 则认 为译者处于从属地位原作者是主人译者只是仆人只能紧跟原作者忠实地再现和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超越仆人的身份进行创作不能进行任何修改和增减在这样的翻译理念指导下译者地位低下的奴隶或仆人身份形成了译者不但要为原作者和原作负责而且要对译文读者负责要让他们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烈的感受译者受到极大程度的束缚译者主体性也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译者的复写者身份 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理论的蓬勃发展使人们更加深刻 地认识了语言的结构功能性质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也给涉及语言转换的翻译注入了新鲜血液 语言学派影响较大的翻译家应首推美国的奈达Eugene A.Nida 奈达是语言的共性论者他坚持认为各种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力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他把翻译定义为在译入语中使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第一是意义第二是文体奈达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后修正为功能对等的标准即译文不但要求信息内容对等而且尽可能在形式上要求对等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J.C.Catford 则以韩礼德 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文本等值的概念他在界定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的定义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他对形式对应和文本等值作了区别并指出翻译实践的

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须知

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须知 (宣传材料) 一、哪些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具有本市城镇户籍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救助),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 二、个人身份参保的条件和应携带的材料有哪些? 首次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人员,须是本市非农户口,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要复印首页和自己本人一页),就近就便到市、区各劳动事务代理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 三、个人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和费率各是多少? 1、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按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选择单建统筹方式(不设个人账户)的按4.5%的比例,选择统账结合方式(设立个人账户)的按8.5%的比例缴费。

2、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按照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以8.5%的缴费比例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同步参加大病救助医疗保险,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医疗保险费,其缴费年限累计计算。领取失业金期满后,可以个人身份或在新就业单位接续医保关系。 四、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应是多少年? 参保人员退休(职)时,其职工医保累计缴费需男满30年、女满25年,且实际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限不得低于15年。 累计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原国有、集体单位的职工,其在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前(本市2000年1月1日之前)的国有、集体单位的连续工龄,视为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城镇居民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其在法定就业年龄段内的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按每4个月折算为1个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计算;其中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按规定折算后,剩余年限不足4个月的,则按4个月折算;法定就业年龄段内的居民医疗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重叠时段,不折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 1、参保人员在办理“医疗保险在职转退休”时,其医疗保险不足规定年限的,须一次性缴足规定年限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也可

试析文化冲突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试析文化冲突背景下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 摘要: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在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对此,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加大提升乡村教师教育信心的制度建设,加深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加大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力度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加大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重塑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信心。 关键词:文化冲突;乡村教师;身份认同 在我国逐步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文化没能坚守自身的文化特质,在时代洪流中逐渐衰落,乡村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样一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文化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身份”的标记,“包含了制度性的‘权利’(rights)和心理性的‘认同’(identity)两个组成要素”[1],它既是个人认同的身份,又是制度赋予的身份,也是社会认可的身份,是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讲,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体现在其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上。 1.作为教师的专业身份 在过去相对静止的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乡村教师凭着自己上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尚能应付日常的教育教学。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实施,乡村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越来越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多数农村学校,自然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工作压力大,乡村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信心不足,出现了“懒教”和“厌教”的现象。于是,很多家长不再相信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城镇里学习,乡村教师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专业发展困境。 2.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 乡村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身份以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是乡村社会中唯一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所谓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就是指乡村教师代表的文化性和公共性。除了教书育人,他们还应具有敏锐的社会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可是,当前的乡村教师却严重缺乏这种社会意识和公共责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了应有的文化担当,面对着代表主流形态的城市文化,逐渐迷失自我,陷入尴尬的文化困境中。“下课的钟声已经敲响,知识分子的‘导师’身份已经自行消解”[2]。作为身处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们公共精神在日益狭窄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教育的挤压下,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压抑下,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相当一部分乡村教师甚至已经丧失了文化想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论译者身份的界定 摘要:关于译者的身份,历来翻译界就有“仆人”说和“主人”说之争。本文先从历 时性出发,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关于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共时性分析译者 在翻译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结合作者、译者在、读者三者的关系,试图重新 界定译者的身份。 关键词:译者身份界定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 一、引言 自从盘古开天地,部落,民群间相互交流有赖于翻译。译人应天时、地利、人和而生。某 种程度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一部翻译史。翻译人员在人类文明的传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然而,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对于译者的身份有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观点认为译者 是隐性的—译者的地位卑微低下。在一些传统译论中,译者之角色与地位历来是在依附性与 被动性的话语谱系中得以定位的。如“译者,舌人也”;甚至更加负面的形象,诸如“应声虫”、“作者肚子里的蛔虫”。另一种观点认为译者是显性的,这是对前一种观点的强烈回应,认为 译者是“征服者”、“主人”、“施暴者”。这些言论具有合理的一面,符合当时的潮流和趋势, 但亦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掩盖了译者的在翻译中的实际地位。 那么究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新世纪如何界定译者的身份?笔者拟从 历时的角度开始,先评述中西翻译史上对译者身份的种种说法,再从现时角度及译者、作者、读者三者的关系来探讨、商榷翻译中译者的身份,试图重新界定译者的身份。 二、历时对比 (一)中国翻译史上译者的身份 中国的翻译史可谓源远流长。然而关于译者身份的言论却是凤毛麟角。最早关于译者的记 载见于《周记》和《礼记》两书,《周记.秋官》:“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 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汉代与匈奴的战乱频繁,译官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史记》和前后《汉书》大抵不提译人。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 史最波澜壮阔的事情,其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佛经翻译家,如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竺法护、鸠摩罗什、玄奘。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言论,但涉及译者身份的 言论却寥若晨星。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影响深远。许均尊严氏为我国近代译学之父,指出“严复的信达 雅三难说,……表现出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对译事的自觉追求……并提出明确的标准来规范 自己的实践”(许均,1998)。严复是中国翻译史上第一个体现了译者主体地位的大翻译家。 (二)西方翻译史上译者的身份 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是,西方一有翻译,就开始关注译者的身份。罗马帝国时代,翻译的 目的是使外来文化归顺并溶入目的语文化,从而丰富目的语的审美情趣,因此采取掠夺式的 翻译,是否准确传达原作的语言内涵和语义内涵,不是译者的首要考虑。到了公元四世纪, 哲罗姆甚至宣称译者把原文的思想内容看作囚犯, 利用征服者的特权将其移植进目的语。尼采说得更清楚,“翻译意味着征服”。中世纪英国的阿尔弗烈德国王对原作采取一种随心所欲的 态度,译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舍。翻译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译者是征服者,是主人。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 和建构 摘 要: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理论强调文化身份只有放在 多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民族文化杂交中以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 史中才能够很好地被定位。 而李安导演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华裔 导演,其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通过镜头带来中西文化的视 觉冲突。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推手》来深入探讨影片中人物的 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过程。 1、 综述 自从二十世纪 50 年代埃里克森最早开始对身份这个主题的 研究以来,对身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文献基 础。不过大部分文献都是关注于个人身份和种族身份。 然而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大批移民浪潮的涌起, 多元文化的碰撞下移 民群体处在两者或者多种文化的边缘地带, 英国著名学者乔治拉 伦指出, 只要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冲突和不对称, 不管是以 何种形式进行交往, 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 因此在移民研究 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后殖民理论视 角下的“关于文化身份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理论命题。 不变的文化身份, 而总是在时刻被塑造着, 处于一种重新被定位 和建构的未完成状态。 文化身份的认同核心在于的文化价值观念 的认同, 并需要与异质文化的比照中才能清晰地现出。 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共同文化习俗,共 后殖民理论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身份观, 不存在一种一成 然而一个

同行为模式等在某一个阶段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裂和重构。同时也并不意味着认同接受文化( receiving culture )的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就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heritage culture )。就拿美国亚裔群体来说, 在文化身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下四个过程:1)寻求认可; 这个时期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不管是美国文化还是亚洲文化都不能定义华裔的身份问题。2)为传统文化的辩 护; 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认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多地意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同化和“臣属”,这个时期的华裔已经已经 完全“西化”,这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更多的声音。3)后同化时 代。当下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中重拾传统文化。 2、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 随着跨文化交往的加强,中西文化冲突也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关注于中西文化差异和冲突。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汤亭亭以及任碧莲等都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相继提到了中西文化冲突中美籍华人的困惑以及尴尬处境。而在华裔导演李安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在探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诠释了华裔群体对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建的思考。

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摘要:文明,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一直存在着两条并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文明的冲突,另一条道路是文明的交流与汇融。在当今和未来世界,不同文化间、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会愈演愈烈,并产生了许多矛盾。文明的多元性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与生物的多样性对生命世界的意义同等重要,文化间应相互交流,建立和谐文化,多元文化。 关键词:多元性,文化冷战,文明和谐,中国文化 (一)基本含义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或这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造成了人们对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世界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又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在封闭的生存环境里,这些共同的东西是产生部落或者村落文化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部落或者村落之间人们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多,封闭的状态逐渐就会被打破。人们带着自己所处的环境里所形成的感受、认识,习惯等互相交往,必然要产生冲突和磨擦。所以,文化的冲突是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的,是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必然现象。 (二)产生原因 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三)带来结果 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化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 (四)代表性观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在亨氏的"文明冲突"的主张中,包含了少许"文明和谐"的因子,他既声称文明冲突是未来国际冲突的根源,又声称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最可靠。他认为,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由于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 (五)中国文化的处境

贱籍与身份社会

贱籍与身份社会 贱籍与身份社会作者:李若晖《光明日报》(2016年08月01日11版)【知史治世】古代中国为身份社会,举凡政治权力、生活待遇都与身份相关。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良贱身份作为定罪量刑的要件。在户籍制度上,贱民阶层专门立有贱籍。列入贱籍即被剥夺参政权利,最为典型的是不能参加科举、不能为官。商鞅变法奠定了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当时国家强制规定农业为正业,农民为社会身份的基准。其上,既能辛勤耕种又能勇敢作战者立功受爵;其下,从事商业等其他行业及不尽力务农者贬为奴婢贱民。事实证明,这种以牺牲一部分人来获取发展的方式无法为王朝带来安定。承秦之弊的汉王朝最终求助于儒家。董仲舒引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提出儒家之制。但是“均”的真义并非平均分配,而是按照等级各取多少。汉朝时个人等级身份并不固定,魏晋南朝世家大族的特权也只是习俗性的而非法定的。真正以法律形式明定社会等级的是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正式划定良贱等级,并且将工匠列为杂户,与奴婢同入贱籍。至唐律明确规定奴婢贱人的法律地位同于畜产。北魏均田制规定可以通过奴婢多占田地,导致奴婢之制大盛。唐德宗时行两税法,依户等收资产税。由于奴婢也被视为资产,因此占有奴婢越多

税负越重。奴婢制逐渐转变为典身制,奴婢在计佣折值以后就可以赎身。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改革当地风俗,卖身为奴者,都命改为雇佣形式,确定佣值,待到做工积攒的佣值得以抵偿卖身钱时,买主就必须将奴婢放还。由此奴婢实质上转化为“雇工人”。其历史影响,一方面固然是奴婢制萎缩,另一方面则是“雇工人”一直未能摆脱奴婢制的阴影。部分技艺杂户在明清演变为最低等的世袭贱民。清世宗雍正元年起陆续开豁贱籍。然而心中贱籍难除。如堕民的贱籍虽被开豁,却无以为业,只得仍旧依恃讨赏的“门眷”过活。鲁迅即感慨其童年所接触的堕民,就是为了一点点犒赏,不但安于做奴才,还得出钱去买做奴才的“权利”。儒家之“均”,既让每个等级都能获取相应生活资料,更令每个人无法离开所属等级独立生存,只得竭力维护等级制,抗拒社会平等。(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论译者的主体性

论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行为和翻译能力对译文的面貌产生重大的影响。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译者作为个体在某些时候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译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译介原语文化和丰富译语文化,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整体历史进程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翻译理论中有关于译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深厚的体系。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还是翻译评论中较为关注的话题,而较深入的探讨则停留在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建构和颠覆文化的作用这一层面。关于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如态度、动机、文化价值观念、偏见、目的和其本身的历史性等对翻译过程、译文和译语文化的影响还没有全面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较为深入地描述译者及其主体性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进一步理解。本文以译者为核心,从选材,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翻译方法,对文本的处理,和对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探讨译者的翻译行为,从而证明本研究的两个核心命题:其一,翻译是一个由人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占主导地位。其含义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阐释;其次,译文是译者就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等进行选择而产生的结果。其二:翻译过程是译者在文化、社

会和个人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本论文分为五章,外加导言和结束语。在导言中,笔者从中西翻译史的角度,指出译者地位长期边缘化的历史事实,分析了边缘化的根源。笔者认为,中国译者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和外族文化的交流很多时候并不受重视,翻译长期被视为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的工具,因此,译者的身份自然也不会有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导致对译者的认识要么过于简单化,把翻译的得失归为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职业素养;要么过于神秘化,认为译者的能力完全是天生的才能,是无法解释和描述的。这两种认识阻碍了对译者的深入研究。第三,在历史上,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或政府官员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而在西方,译者地位的边缘化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与中国较为相似的,在西方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对与普通译者来说,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决策没有话【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社会文化制约因素翻译目的翻译人际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与文化身份认同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与文化身份认同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世界发生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紧密交织,相互碰撞,带来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与此同时,跨文化交际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异文化的对抗和冲突。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仅仅学会对方的语言并不能完全保证交际畅通无阻。这种由文化冲突带来的焦虑和不适应主要发生在长期旅居国外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身上。他们长期浸润在与本国迥异的行为规范中,更需要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文化身份,以求在陌生环境中寻得正确且舒适的生活状态,如何运用别人可以接受的语言建立有效的身份认同,是关系到交际效果的重要问题。 一、文化身份的概念引入 参考邢福义在《文化语言学》中对广义文化的定义,我们认为,“文化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生活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如Hamers and Blanc认为:复杂的文化结构经过整合进入个体,并与个体人格相结合,继而构成个体的文化身份。偏重于强调文化身份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动态机制。Kramsch认为文化身份是在特定文化系统中社会认定或自我认同中建立起来的,侧重强调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文化归属的自我认同以及外部认同。综合几种定义,我们认为文化身份是某一文化群体成员对其成员身份即文化归属的认同感,包括自我认同和外部认同。 每个个体从出生起就开始被赋以各种文化身份特征,宏观层面上包括国家、种族、民族身份;微观层面上包括地域、性别、年龄、信仰、学历、职业等。通过群体成员的言语行为、所思所想表现出来,向外部群体表征该群体的独特性。人们拥有多种社会身份决定了文化身份具有多重性,即使是处于同一宏观身份群体的个体,也因归属若干不同的次文化群体而彼此区分开来。 二、语言与文化身份 不同的文化群体以其独特的特征与其他群体区分,表明成员的文化身份。身份建构有多种途径,其中语言是体现文化身份最重要的标志。Kramsch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群体成员所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身份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通过不同的语法、词汇、口音和言语模式,以及各种形式的语码转换,说话者表明了自己的文化身份。也被自己或他人确认为该言语社团的成员。比如人们往往会把与自己有类似人种特征、使用相同语言的人认定为同一国家或民族的人,由此获得亲切感和归属感。广泛存在的老乡会也是为了满足成员间相互的文化认同而存在的。恰当的语言有助于建立起有效的身份认同。反之,不当的语言将导致身份认同的混乱,在跨文化交际中甚至影响国家、民族的形象 语言影响身份的建立,反之,身份也会制约着交际者的语言运用。语言的选择呈现出差异,其深层次原因就是文化身份的差异。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常使用

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一、东西文明碰撞与融合的历程 (一)希波战争。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希腊在希波战争里取胜,使得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同时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其影响远远超出波斯、希腊的范围。它大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发展,促进科学、艺术的进步,打破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希波战争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 (二)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34~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展开侵略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逾万里,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给亚非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与灾难。但在客观上这场战争促进了罗马文化的形成与交流,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 (三)丝绸之路。公元前139年,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连接起东西文明。在以后漫长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的连接纽带,加强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的交流。

(四)新航路开辟。15世纪欧洲为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洲和欧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运动。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新航路开辟运动影响重大,在带给美洲和亚洲人民深重苦难的同时改变了各州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后来欧洲的掠夺和三角贸易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引起“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五)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它的完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主义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出到世界各地,先进的西方文明也强烈抨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促进了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和局的初步形成。 二、东西方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原因 (一)争夺生存空间和赖以生产生活的资源。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起始于战争,战争本身带有的掠夺性给被征服的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他们的土地与资源被无情掠夺,人口被驱逐奴役乃至残杀。

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

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 张静 提要:本文的主题有关转型时期群体性不满的成因。针对“收入差距论”的解释局限,作者试图揭示“结构性失位”对于高学历群体的影响。在回顾文凭教育的传统后,论文展示了高校学生的毕业求职意愿、他们对未来社会身份的预期、过去几年高学位的产出和失业规模、毕业生求职的实际去向、其职业单位和地区类别的变化等数据。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大量高学历青年进入社会时面临的结构进位困难,不断动摇着新成员获得预期身份的稳定秩序,从而影响着该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同时,教育作为社会分流稳定器的作用也在弱化。 关键词:结构性失位文凭教育社会身份预期群体性不满 一、社会群体的结构定位 历史上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在解释社会不满的积累和成因方面,社会学一向关注转型中的结构变化,特别是社会成员在收入、声望、地位和身份等方面的分流秩序变化带来的影响。这一关注点与经济学常见的收入差距影响社会稳定的分析存在一致的方面,但也有重要区别。 一致的方面在于,经济学与社会学都同意,超过限度的收入差距扩大,是社会冲突的重要来源。经济学者已经指出,再分配权力的减少和失业增加,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构成极大挑战。以往社会是通过再分配权力“平衡”不同需求的,而今必须经过市场,这种新的再分配机制激励了竞争,结果更有利于强者,因而在不同程度的获益者之间形成对立(加普,2009),从而引发社会不满。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留下了不稳定因素”,中国的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的三倍半,城乡差距之大 *本文讨论的主要对象是受教育的年轻人群体。我的研究助理吴肃然对数据图制作贡献良多,在此致谢。但论文的观点应当由我本人负责。

社会责任与社会身份教案

思想品德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们的社会责任 8.3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第一课时教案 授课者:佛山市第十中学董蔚 【教材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多个角度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而产生和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和 对社会的责任情感。懂得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从而逐步树立起负责任的人生态度和 道德观。 2、知识目标:认识人在社会中有多重社会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明确一个 人首先是公民,这是他的基本社会身份;知道责任和负责的含义。 3、能力目标:让学生懂得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有多种社会身份,并且明确人们的社会身份 是会发生变化的;理解社会身份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社会责任。 难点: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人在社会中的多重身份”、“不同的社会身份意味着不同的责任” 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脑筋急转弯” 活动形式:学生抢答 活动内容 造句:“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 如:我爸爸在单位担任会计职务,负责单位账务统计。我在学校是一名班长, 协助老师管理班级。 提出问题:这个活动内容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师总结:每个人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社会身份), 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引出课题:《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导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直接引入课 题。 讲授新课 情景体验——与同学分享“老师早晨一小时” 6:15 “负责”的闹钟不知疲倦地“铃铃铃”响起,按掉,继续赖床。5 分钟后,我妈妈总会及时提醒我起床,并叮嘱穿够衣服。 6:30 我谨慎地驾驶我的小车向学校开去。 6:50 我在学校附近的早餐店吃早点。 7:15 我到达课室,查看学生到达的情况和作业上交的情况。班长向我汇 报了同学们作业情况良好,我表扬肯定了班长。 提问:在这一小时里,老师转变了什么身份?相应要承担什么责任?结合 本课的知识点,请分别从社会身份和社会责任的角度回答:这个表格说明了什 么?(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通过“老师早 晨一小时”的 情景体验,让 学生掌握“人 在社会中有 多重身份,这 些身份根据 参与活动和 交往人群的 不同而发生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某些涉及自身感受的直观的社会身份已经有体会,也意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有将来回报父母的朴素情感。但是,八年级学生对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多种社会身份还不了解,尤其是对自己兼有多种社会身份、应负多种社会责任的体会还不深。同时,他们对负责任的意义以及负责任应付出代价的内容了解不深,也没有理解责任是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因此,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社会身份的多重性,培养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对于他们摆脱对父母师长的依赖,将来成功融入社会,成为负责任的人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分析】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多个角度理解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而产生和培养对自己、对他从和对社会的责任情感。懂得责任是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在我们对别人负责时,别人也在对我们负责,从而逐步树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能逐步体验到负责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2.知识目标:明确一个人首先是公民,这是他的基本社会身份。了解社会身份的含义,懂得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有多种社会身份,并且明确人们的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明白什么叫社会责任;理解社会身份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 3.能力目标:一个人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而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一个人往往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相应也有多种社会责任。 教学难点:负责任需要承担代价。 【教学方法】 情景案例分析法、活动探究法、对话式教学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天亮了》那是一个秋天,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去旅游,在乘坐高山缆车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缆车在运行到中途突然坠落,在接近死亡了一瞬间,爸爸妈妈将孩子用力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测试题(含答案)

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测试题(含答案) 第八单元对社会负责 8.3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人在社会中的基本社会身份是() A.工人B.人民.公民D.农民 2、人们的社会身份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人会七十二变B.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生活常发生变化.生活需要戴面具D.人们虚构生活 3、下列关于“责任”的观点,正确的有() A.只有成年人要负责任,未成年人无责任可言B.责任是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并不是我们成长的需要 .排队买电影票,是我们在履行责任的表现D.每个人都扮演着角色,每个人的责任也都是一样的 4、当年鲁迅一反读书为仕途而走“异路”——学医,是为了救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免除他们被庸医误治的痛苦;后他又弃医从,为的是救治国民的愚昧、麻木。从鲁迅所走的“异路”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做到了() A.把自己的所学与对社会尽责联系在了一起B.把社会应尽的责任推及到了每个人的身上 .大丈夫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不必关心自己D.宁教我

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5、“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这句话是说()A.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是一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 B.责任往往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彼此承诺 .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但每个人的责任又不尽相同D.一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他就越幸福 6、在众多的好习惯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最重要。之所以说孩子的责任心最重要,是因为() A.责任心往往同奉献、自信、自尊联系在一起B.有了责任心,孩子一定能造就大成就 .有了责任心,孩子就一定会社会的栋梁D.只要有责任心,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7、“驼负千斤,蚁背一粒。”对于承担责任而言,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们不会因年龄、能力大小不同而承担不同责任 B.一个人只要尽其所能,就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了 .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角色时,会发生责任冲突 D.不同的人实际承担的责任差异太大,有失公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