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零缺陷理论

零缺陷理论

零缺陷理论
零缺陷理论

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如何运用于软件项目的质量控制

克劳士比是当代著名的管理大师,被誉为“零缺陷之父”“世界质量先生”,其卓越的“零缺陷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大企业,被公认为质量管理方面的权威。

项目管理中明确提出了在项目监控过程组中,质量控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质量控制用来发现产品或项目的缺陷和错误,并采取措施修正或预防这些错误,“零缺陷”质量管理策略便是质量控制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

软件开发项目一般均包含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为了最高效率地实施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确立了多个相关联的部门,比如系统工程部,硬件开发部,系统软件部,应用软件部,测试部等;员工必须按照制定的流程按部就班地开展项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们拥有不同角色的项目团队,尽管我们拥有复杂的开发流程,但我们的产品在入围测试时总会被客户发现一些让人难堪的问题;即使客户已经购买了我们的产品,但投诉和抱怨从未减少。这时候怎么办?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种寻根究底的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鱼骨图”法。发生该差错的可能有多种,比如程序员搞错了逻辑;编程时程序员输入失误;程序员更新了代码,但传到CVS系统的却是旧版本;测试工程师在测试时忽略了某些测试点;或者因为赶进度放弃了某些测试!更有甚者,需求书里根本就没有提到客户的这个需求!我们应该把所有责任都一股脑都推到测试部门吗?显然这是不公平的。

这个时候,我们的质量人员该出场了,担负着“零缺陷”推手的使命,通过细致耐心的部门走访和调查,他最终发现了问题所在,但结果往往是令人沮丧的。笔者所参与过的一些项目中,发现过几起比较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故”:有一起是因为某个程序员正常修改缺陷后,却未把新代码更新到CVS系统;有一起是程序员发现了自己代码缺陷,擅自修改并提交到CVS,未通知任何人;另有一起是测试工程师未仔细分析软件需求说明,测试用例中明显遗漏了某个模块!而新手上阵知识不足、经验不够造成的各类问题更是层出不穷。不过幸运的是,大部分问题都是在软件版本正式发布前发现的。

让我们来打个比方,假定你的心脏病发作后好了,医生告诉你可能还会再发作,除非改变造成心脏病发作的基本生活状态。特别是你必须减轻体重,回到你刚毕业时候的体形,戒掉香烟、改变饮食习惯以降低胆固醇,采取行动改变生活以减低压力。如果从经验中得到教训,你便会采取预防的行动。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也不会改变,那么你活该会有那些事情发生。

那我们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马上约见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去讨论“戒香烟”、“减肥”的事。是到了摊牌的时候了,为了不让心脏病最终要了我们的命,我们必须得做些什么。“按标准”做事,让我们的项目活动“符合要求”,这就是预防缺陷的最终方法。准妈妈们在医院生孩子时,我想没有一个准爸爸、也没有一个医

院能接受护士抱小孩时可以有“3-5%跌落率”,但我想绝大部分人却能允许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出错,他们总能为自己找到理由和借口。零缺陷便是给他们建立一个做对的标准,拒绝所谓的“出错容忍度”,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开发工作中,没有“事不过三”的说法,机会只有一次,致力于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一旦发现问题便从各部门内部查找原因并且马上纠正,而不是让缺陷层层累积不断地流到客户手中。例如,在软件开发部,增加一个标准,不允许私自修改代码而不做变更说明;在系统测试部,增加一个标准,不允许未经许可擅自删减或回避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前,对于软件需求要进行必要的评审和审查。这种改进活动是持续的,可以有明确的起点,但不会有明确的终点。

不过,在我们长期实践中也曾经走进过许多误区,让我们付出了一定代价:误区一:“零缺陷”是一个激励口号,要求人们不求最好,但求更好。错,“零缺陷”不是口号,也不是激励,它有明确的质量衡量标准,符合标准就是质量达标,不符合就不达标。

误区二:“零缺陷”计划大部分是质量工程师和部门主管的事,普通员工只需要日常留意即可。错,该计划的主体是参与项目的每个部门、每个人,所有人都需要参与其中;为了持续性地产生效果,每个工程师都必须全力以赴地参与该计划。误区三:“零缺陷”质量计划只需要推行1-2个月肯定会取得显着成效。错,它是一个持续改进过程,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多时间。

误区四:“零缺陷”质量计划需要严厉的惩罚措施,告诫每个犯错的人。错,皮鞭和棍棒只能增加员工的戒心和恐惧感,无助于计划顺利推行。

误区五:“零缺陷”质量计划只需要员工按我的要求做事。错,需要让每个人都能收到跟质量相关的信息,让他们知道我想干什么,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把工作做到零缺陷培训资料

把工作做到零缺陷

《把工作做到零缺陷》读后感 近日,读了《把工作做到零缺陷》这本书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思想和观念有了改观,视野有了开阔。 在大多数人的认识中,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小缺陷,工作中的错误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正是受这种“难免论”的思想和观念影响,我们总是轻易原谅自己在工作中的失误。总认为把工作做得“差不多”就行了,要做到“零缺陷”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把工作做得差不多”便成了我们的工作习惯。许多时候,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做到零缺陷,不是因为我们的能力不够,也不是因为工作太复杂、困难太多,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责任心,只想应付了事,结果就是虽然把工作做了,但没有做好、没有做到完美。所以我们只有全身心地、尽职尽责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够把工作做到零缺陷。 对照自己的工作,我对“责任心”问题也有几点新的体会:一、责任心是把工作做到零缺陷的重要保证。我们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对应着一份责任,一个人的责任心如何,决定着他在工作中的态度,决定着其工作业绩的好坏。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即使他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成就非凡的事业。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也是把工作做到零缺陷的重要保证,比任何能力都重要。二、责任心是我们做好工作和成就事业的前提。要把工作做好、做到零缺陷,最重要的一个职业素养就是具有责任心。责任心是我们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前提,是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只有对工作高度负责,才会尽心竭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地做工作。三、责任心是能否履职尽责的关键因素。一种职业、一份责任;一个岗位,一份使命。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我们

精益生产方式中的零缺陷品质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方式中的零缺陷品质管理方法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命题被许多优秀的企业奉为金科玉律,这些企业也因为信奉质量哲学,成为了举世瞩目世界级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包括发明6σ管理系统的摩托罗拉,将6σ管理系统发展到登峰造极的通用电气公司,他们在全力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也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通过提高质量,不仅获得了顾客满意度,同时节省了巨额的质量成本。我们可以坚定的宣告,质量的提高与成本的降低并行不悖,追求零缺陷就是追求最最大限度的成本降低。 条条大路通罗马,追求零缺陷的道路也同样不止一条,就在欧美企业对6σ管理系统顶礼膜拜时,借助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东方,在日本,在丰田,逐步形成了另外一套零缺陷的品质管理方法,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据2000年的统计,每百辆日本汽车的缺陷数为9个,每百辆德国汽车的缺陷数为11个,每百辆的美国汽车的缺陷数为14个。可以用事实证明,诞生于日本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是与6σ管理系统并驾齐驱的国际顶级品质管理系统,目前全球最优秀的制造型企业将6σ管理系统与精益管理(Lean相结合,并以实施Leanσ为荣。 精益生产管理是从消除制造过程中的浪费为主要出发点,在制造过程中,共有7大浪费,其中之一就是制造不良的浪费,为了消除这一浪费,“自働化”,成为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之一。可以说,追求零缺陷的品质管理,是精益生产系统顺利运行的基础。 质量管理的方法是与生产管理的方法同步提高的,在制造业处于作坊式的时期,质量的保证主要依赖于制造者的个人技能,当时并没有专职检查人员的出现;当生产管理进入到大批量生产的年代后,专职检验员的出现,采用适当的抽检比例,判断整批产品的质量符合性成为质量保证的主流,进而发展到采用统计过程控制的方法,追求用尽可能少的样本,通过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诸要素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尽管如此,采用统计过程控制的方法并不能保证零缺陷,尽管品质的不合格率已采用PPM的方法进行统计,但是,对于顾客来说,购买到一件不合格品,就足以放弃对企业的信心,从而让企业失掉顾客的忠诚度。

追求零缺陷品质,以品质赢得信赖

追求零缺陷品质,以品质赢得信赖 何谓品质(质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符合性角度来看,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好、优秀、独特等术语都是主观的和含糊的。 从适用性角度来看,质量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的产品,或产品在使用时能够成功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 从适用性、满意性来看,质量管理就是要最经济、最有效地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用户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ISO9001给出的质量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的内涵是由一组固有特性组成,并且这些固有特性是以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所要求的能力加以表征。因此我们说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和满意性。 由于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虽然顾客和组织关注质量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 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涉及产品、服务、个人、过程、工作等许多方面。 由于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组织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原先被顾客认为质量好的产品会因为顾客要求的提高而不再受到顾客的欢迎。因此,组织应不断地调整质量的要求。 组织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

要求也就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 质量是产品(服务)能够满足顾客期望的能力,所以那些真正符合消费者要求,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我们认为就是好的产品,好的质量。 那么,何谓零缺陷品质? 零缺陷并不是要求我们达到完美的程度,达到客户的需求是我们追求的。高于客户要求是质量的浪费,低于客户要求是质量的不足,二者均为缺陷。 很多时候,我们拼命努力地工作,可到头来,发现我们所做的可能不是客户想要的,我们所付出的,在别人看来可能只是无用功。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好并不等于做对。工作就是去做对的事情,做对的事情就是做符合要求的事情。 零缺陷是一种企业文化,我们需要以这种企业文化实现卓越的管理。零缺陷管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把正确的事情一次性做对。换句话说,所有的工作都必须达到客户需求的标准。零缺陷是一个动态的符合性要求,不是一个绝对完美无缺的概念。符合客户要求,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必须做到。对工作不要产生缺陷,要一次性做对。缺陷不管复杂还是简单,解决起来都是多余的,不增值的。有价值的是不让缺陷产生,也就是不让因解决问题而带来的成本产生。 有的人会存在侥幸心理,第一次就做对是不可能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种观念,主观意识上要改变,客观上也要预防,最重要的是工作标准问题,因为标准决定结果。我们要逐步形成自己的运行

零缺陷的概念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 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 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 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 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这一观点正是后来的克劳斯比质量原则之一。 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不符合要求的挑选出来,而不是促进改进。检验是告知已发生的事情,此时缺陷已经产生,不能产生符合项。预防发生在过程的设计阶段,包括沟通、计划、验证,能够逐步消除出现不符合项的可能性。通过预防产生质量,要求资源的配置能保证工作正确完成,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查找和补救上面。 2.店员的感悟:要用客户化的思维 克劳斯比在做普通店员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解客户需求对提高销售量的重要性。质量好的定义并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只有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或服务,顾客才会有长久的信任,保持对产品的忠诚。因此,客户化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管理的核心。 3.项目的实践: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 克劳斯比在担任项目经理的过程中发现,人们总是遵循传统的智慧,按照可接受

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 随着实践的经验积累,它已经从单纯的一个流程优化概念,衍生成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它不仅仅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标准,不仅仅是一套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方法,进而成为一种应对动态的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长期成功的企业战略。

由来 六西格玛(Six Sigma)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被GE从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的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继而与GE的全球化、服务化、电子商务等战略齐头并进,成为全世界上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六西格玛逐步发展成为以顾客为主体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和产品开发设计的标尺,追求持续进步的一种管理哲学。 6σ质量管理方法 6σ管理法是一种统计评估法,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6σ管理既着眼于产品、服务质量,又关注过程的改进。“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因为过程能力用σ来度量后,σ越大,过程的波动越小,过程以最低的成本损失、最短的时间周期、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就越强。6σ理论认为,大多数企业在3σ~4σ间运转,也就是说每百万次操作失误在6210~66800之间,这些缺陷要求经营者以销售额在15%~30%的资金进行事后的弥补或修正,而如果做到6σ,事后弥补的资金将降低到约为销售额的5%。 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现己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零缺陷品质文化

一、引 1、零缺陷起源于军工企业的创新:马丁公司,潘兴导弹项目 2、我们所说的质量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更多指每个人的工作质量 二、质量文化变革目的及路线图 1、方太为什么么要做零缺陷:企业生存的要求;客户的要求;使命愿景的要求 2、双驱动:使命愿景驱动;增长驱动 3、方太推进零缺陷的目的: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永续成功的组织;创建“百年老店”;完成跨百向千的战略目标 4、质量文化变革路线:2017年-全员培训,自我改进;2018年-流程优化,系统预防,提高整体,运行效率;2019年-持续改进,形成文化 5、领导承诺与“三点要求”:全员参与,从我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各单位和部门必须全力配合;各单位一把手必须亲自挂帅,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特殊。 6、实施零缺陷质量文化变革“三原则”:不能一味找借口;没有一个人可以做旁观者;没有人可以例外 7、改变思维-一个中心: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正确的事情;正确地做事;第一次做正确) 改变思维-两个基本点:有用的,可信赖的 8、改变角色-三个代表:满足客户、员工和供方的需要 9、改变行为-四项基本原则:质量即符合要求;预防产生质量;工作准则零缺陷;用价值衡量质量 10实施文化变革的十六字方针:价值重塑,人人担责,环环相扣,文化支撑 三、零缺陷理念的四项基本原则 1、质量是什么:质量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这个原则来确定我们的工作要求 满足客户的实质: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客户取得成功,让客户获得价值 满足客户要求的原则:既不缺斤短两,也不画蛇添足 如何确定要求:过程模式作业表——明确输出对我的要求;明确我对输入的要求 沟通三原则和三步骤:互敬、互信、互惠;听、问、说 2、如何获得质量:产生质量的是预防,而不是检验,这是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缺陷影响遵循10的原则 为什么不愿意预防:侥幸心理;怕麻烦;从众心理 过程模式作业表:A、设施设备;B、培训与知识;C、程序与步骤;D、工作准则确定预防内容 3、质量的工作标准是什么:工作准则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事 必须固守的态度 面对错误的三不原则:不害怕;不接受;不放过 零缺陷不是数量概念,是工作有无质量的概念 4、如何衡量质量: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来衡量质量,而不是指标,这是告诉我们做错事的 代价 PONC: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C:符合要求的成本;EFC:无失误成本) 作用:是一种衡量工具;明确个人工作品质提升方向;第三种利润 四、实施零缺陷的三大工具方法 1、讨论问题的三个方面:说事实——过程模式作业表;说数据——衡量11步法;说钱——不符合要求的代价(PONC) 2、过程模式作业表:①确定过程名称—②范围—③输出—④⑤输出的使用者和要求—⑥输入—⑦⑧输入的使用者和要求—确定控制输入的四个部分(A设施设备;B培训与知识;C

零缺陷基本知识

Crosbyism基本原则 一个核心: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二个基本点:有用的和可信赖的 三个需要:任何组织都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 四个基本原则:质量就是符合要求;预防的系统产生质量;质量的工作准则是零缺陷; 必须用质量代价(金钱)来衡量质量表现 管理理念 追求质量已是一种管理的艺术,如果我们能建立正确的观念并且执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计划,就能预防不良品的产生,使工作发挥高效生产力而且充满乐趣,不会整天为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头痛不已。 要树立零缺点的理念,必需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下三种观念: ①人们难免犯错误的“难免论”。一般认为“人总是要犯错误的”,所以对于工作中的缺点和出现不合格品持容忍态度,不少企业还设立事故率、次品率等,纵容人们的这种观念。零缺点管理向这种传统观念发出挑战,它抛弃“难免论”,认为人都有一种“求全”的基本欲望.希望不犯错误,把工作搞好。 ②每一个员工都是主角的观念。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是主角,他们决定着工作标准和内容,员工只能照章办事。零缺点管理要求把每一个员工却当作主角,认为只有全体员工都掌握了零缺点的思想,人人想方设法消除工作缺点,才会有真正的零缺点运动,管理者则是帮助并赋予他们正确的工作动机。 ③强调心理建设的观念。传统的经营管理方法侧重于技术处理,赋予员工以正确的工作方法。零缺点管理则不同,它侧重于心理建设,赋予员工以无误地进行工作的动机,认为做工作的人具有复杂心理,如果没有无误地进行工作的愿望,工作方法再好,也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得完美无缺。 实施步骤 把零缺点管理的哲学观念贯彻到企业中,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掌握它的实质,树立“不犯错误”的决心,并积极地向上级提出建议,就必须有准备、有计划地付诸实施。实施零缺陷管理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⑴建立推行零缺陷管理的组织。事情的推行都需要组织的保证,通过建立组织,可以动员和组织全体职工积极地投入零缺点管理,提高他们参与管理的自觉性;也可以对每一个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统计分析,不断进行经验的交流等。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要亲自参加,表明决心,做出表率;要任命相应的领导人.建立相应的制度;要教育和训练员工。 ⑵确定零缺陷管理的目标。确定零缺陷小组(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包括确定目标项目、评价标准和目标值。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各种形式,将小组完成目标的

零缺陷管理法

零缺陷管理法 ) (重定向自) 零缺陷管理(Zero Defect Management)零缺陷(Zero Defects,ZD )、无缺点、缺点预防、零缺陷品质管理 马] 什么是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概念的产生: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Crosbyism) 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管理最早应用于美国()的奥兰多事业部,又称零缺点。1962年该公司为提高产品的,解决“确保质量”与“按期交货”的矛盾,首先在制造部门实施零缺点计划,获得了成功。第二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零缺点计划,并增加了消除错误原因建议这一重要内容,从而使无缺点计划更加完善。1964年初,美国国防部正式要求军工系统的企业普遍采用零缺点计划,许多民用工业企业也相继实施零缺点计划。1965年5月,首先在日本开展了零缺陷管理,称为零缺陷运动。日本一协会还专门向美国派遣了“零缺点计划”考察团,并组织了推进零缺点计划研究会。仅一年多的时间。在日本开展零缺点运动的公司就有100多家。 零缺陷管理简称Z0亦称“缺点预防”,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是以抛弃“缺点难免论”,树立“无缺点”的哲学观念为指导,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从开始就正确地进行工作”,以完全消除工作缺点为目标的活动。零缺点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或缺点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要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

(完整版)零缺陷管理理论基础

知识库(零缺陷) 零缺陷的始源 克劳士比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零缺陷与MQM、精益生产、ISO 9000之间的关系 不要持双重标准 质量是芭蕾舞,而不是曲棍球 零缺陷的始源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克劳士比,从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传至日本国,在日本制造业中全面推广,使日本国的制造业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并且登上了世界级水平。继而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的质量运动。 “零缺陷”又称无缺点ZD,零缺陷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目标而奋斗。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来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零缺陷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并符合我们承诺的顾客要求,团队力量、制度约束。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克劳士比的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原则一、什么是质量? ·质量即符合要求,而不是好。 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好、卓越、美丽、独特”等描述都是主观和含糊的。 原则二、质量是怎样产生的? ·预防产生质量

·检验不能产生质量 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坏的从不好的里面挑选出来的,而不是促进改进。 检验告知已发生的事情太迟、缺陷工作产生,会遗漏一些缺陷,不能产生符合项。预防发生在过程的设计阶段,包括沟通、计划、验证以及逐步消除出现不符合的时机。 通过预防产生质量,要求资源的配置能保证工作正确的完成,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查找和补救上面。 原则三、什么是工作标准? ·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 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差不多就好是说,我们将在某些时候满足要求,或者是每次都符合大部分要求而已。 而零缺陷的工作标准,则意味着我们每一次和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它是一种认真地符合我们所同意的要求的个人承诺。 如果我们要让工作具有质量,那么,我们决不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我们要极力预防错误的发生,而我们的顾客也就不会得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了,这还是“零缺陷”工作标准意义。 零缺陷作为一种心态:第一次就事情做对;避免双重标准;“决不允许有错误”;“我们非常重视预防”;我们只有在符合全部要求时才能OK。 原则四、怎样衡量质量?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金钱),而不是指数 质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来衡量的,而不是用指数。指数是一种把不符合项用相关的坏消息进行软处理的方法。不管怎样,如果我们软化了坏消息,那么管理者将永远不会采取行动。而通过展示不符合项的货币价值,我们就能够增加对问题的认识。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当要求没有符合时产生的额外的费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浪费的代价:浪费时间、心力和物资。这是不必要的代价。 零缺陷与MQM、精益生产、ISO 9000之间的关系

零缺陷培训心得-=--行动计划

零缺陷质量管理培训心得 包和平 有幸参加了公司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培训,尽管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收益颇深,最大体会是零缺陷质量文化带来思想上的冲击。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已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零缺陷管理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并符合承诺顾客的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零缺陷不是凝固的框架更不是企业管理的权限,它本身还是要继续改进充实和完善的,零缺陷管理体系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需要。一个中心指的是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正确,每个人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一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 两个基本点指的是有用的和可信的,有用的是一种结果导向思维,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它有用,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来审视最终的结果是否有用,但是每次做的每件事情都有用,也未必可靠,因此零缺陷管理追求既有用又可靠结果,任何组织的目的都是一个需要的解决方案,三个需要分别指的是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供应商的需要。任何一个组织首先要承担的是客户,没有客户,组织就没有

它存在的意义同,这三个需要形成一个价值链,因此必须统一看待客户、员工和供应商。 零缺陷思想理论有四个基本原则:原则一、质量符合要求,而不是不好,原则二是、生产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第三原则是、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行,差不多就好是指我们将在某些时候满足要求,或者是每次都符合大部分要求而已,而零缺陷的工作标准意味着我们每一次和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它是一种认真地符合我们所同意的要求的个人承诺。如果要让工作具有质量,那么我们决不向不符合要求情形妥协,要极力预防错误的发生,而我们的顾客也就不会得不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了。这就是零缺陷工作的标准的重要意义。 要树立零缺陷的理念,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下三种观念:人们难免犯错误的“难免论”。一般认为“人总是要犯错误的”,所以对于工作中的缺点和出现不合格品持容忍态度,不少企业还设立事故率、次品率等,纵容人们的这种观念。零缺点管理向这种传统观念发出挑战,它抛弃“难免论”,认为人都有一种“求全”的基本欲望.希望不犯错误,把工作搞好。 每一个员工都是主角的观念。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是主角,他们决定着工作标准和内容,员工只能照章办事。零缺点管理要求把每一个员工却当作主角,认为只有全体员工都求握了零缺点的思想,人人想方设法消除工作缺点,才会有真正的

零缺陷管理方案

零缺陷管理方案 一、零缺陷管理整体运作方略: 1 、高层决策结构优化,大力支持推行零缺陷 投资人XXX先生实力雄厚,具有实业家的胸怀和远见,全力支持推行零缺陷;副董事长兼总经理XXX 先生管理执行能力强,摸索出了一套实施零缺陷管理的方法。 2 、把零缺陷作为经营管理的灵魂 通过三年深入学习与推进 , 消化克劳士比思想内核 , 总结出的易被员工理解和吸收的 36 个基本理念,从实现产品零缺陷 8 个零和服务零缺陷 18 个零的目标开始 , 摸索出一套包括各专业的个人、班组、部门实现零缺陷的方法。我们探索的 36 操作法把零缺陷管理扩展到全面管理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3 、用零缺陷的原理指导战略决策 从市场需求出发,经过专家把关,按明确的市场定位运行,不断加固核心竞争力,迅速跻身于世界掩膜行业的前列。 4 、形成了系统零缺陷运行管理模式 把满足客户需求、创造价值的过程作为绿色通道的主体工程,上下游间互为客户,并有支持系统保障和监管系统监督。还将 ISO9001 、 ISO14001 、 BS7799 体系融为一体,以“三先”(信息为先导、技术打先锋、保障要先行)带动“三通”(信息畅通、运行顺通、监管疏通),用 8 ( 8 个流程) 6 ( 6 项要素) 3 ( 3 大体系)测评体系监控,把满足客户要求建立在系统稳定的基础上。 5 、用零缺陷的理念造就人才团队 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培育心智、激励成才之中;按“和而不同,异而不乱”的思路调整价值观、改变思维方式、改正不良习惯形成内聚力,集众私为大公,将员工个人愿景集合成公司发展动力;强化干部管理,优化人才组合,结构梯次配备,以满意的员工去赢得满意的客户,以坚强的团队赢得市场,进而使客户、股东、员工、供方实现共赢。 6 、用零缺陷思路调整组织结构 以扁平的、全员面对市场及灵活运转的结构取代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做到信息传递快、行动反应快、问题解决快,把组织的高效运作建立在有机的组织联系中。这种架构受到包括日本 SONY 公司在内的海外大客户的高度赞赏,并为许多公司借鉴。

零缺陷考试题

单选题 正确 1.零缺陷运行系统(Cerosys)实施的步骤中,增加员工中CTR的数量属于()部分 1. A 文化 2. B 效能 3. C 关系 4. D 策略 正确 2.一般说来,计算PONC、建立PONC表盘的方法主要有五项:会计法、薪资法、单价法、劳务资源量法以及() 1. A 德尔菲法 2. B AHP法 3. C 理想偏差法 4. D 记分法 正确 3.美国在()年设立了克劳斯比质量奖 1. A 1988 2. B 1987 3. C 1986

4. D 1990 正确 4.PONC模式的建立可以分为()大阶段、()个步骤 1. A 3,8 2. B 3,10 3. C 4,5 4. D 2 ,10 正确 5.质量管理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不确定期、()、启蒙期、智慧期和确定期。 1. A 发展期 2. B 觉醒期 3. C 混沌期 4. D 模糊期 正确 6.克劳斯比的《质量免费》一书出版是在() 1. A 质量管理的启蒙期 2. B 质量管理的智慧期 3. C 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期 4. D 以上都不对

7.在克劳斯比提出的21世纪质量管理的完整概念中,质量相当于组织的骨髓,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组织的营养 1. A 财务 2. B 品质 3. C 关系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8.根据北美银行业的调查:如果要将利润翻番,则需要将客户满意度提高5%,而把客户满意度提高5%,则需要将员工的满意度提高() 1. A 2% 2. B 3% 3. C 5% 4. D 10% 正确 9.零缺陷管理思想体系中三个需要分别是指: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 1. A 领导的需要 2. B 供应商的需要 3. C 社会的需要 4. D 发展战略的需要

护理管理学 试题与答案 第九章 控制

一、单选题 1.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并督促改进属于( ) A.事前控制B.过程控制C.事后控制D.直接控制 2.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实际工作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 A.衡量什么B.制定标准C.如何衡量D.A和C 3.实施控制的关键性步骤是( ) A.选择关键点 B.拟定标准 C.选择控制技术D.建立控制系统 4.下列那项不是控制的基本原则( ) A.目的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D.灵活性原则 5.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是( ) A.适时、适度控制B.自我控制 C.客观控制D.以上全是 6.雇员标准属于( ) A反馈控制B.预防控制 C.现场控制D.遥控控制 7.衡量业绩最常用的财务标准有( ) A.利润率B.现金比率C.周转率D.以上全是 8.护理成本核算的方法是( ) A.项目法B.床日成本核算 C.相对严重度测算法D.以上全是

9.衡量工作绩效的前提是( ) A.确定控制对象B.选择控制的关键点 C.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D.确定适宜的衡量方式 10.护理成本管理不包括( ) A.制定护士工作标准B.开展护理服务成本核算 C.进行护理成本一效益分析D.进行实时动态成本监测与控制11.下列哪一项不是控制的理论基础( ) A.系统论B.信息论 C.人际关系学说D.控制论 12.控制对象包括( ) A.人、财、物、信息B.作业 C.组织的总体绩效D.以上都是 13.制定标准包括( ) A.确定控制对象B.选择控制关键点 C.分解计划目标的过程D.以上都是 14.控制论的创始人是( ) A.维纳B.马斯诺C.梅奥D.泰勒 15.对于病房护士长来说,最有效的监督方法是( ) A.直接观察B.听取汇报 C.指派专人监督D.护士相互监督 16.根据控制的性质可以把控制分为( ) A.预防控制、检查控制及矫正控制B.事先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克劳斯比的零缺陷理论

零缺陷理论 一、零缺陷理论 二、零缺陷系统与品质成本 三、零缺陷理论应用实例 第一节零缺陷理论 零缺陷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末创立至今,经过不断完善,已成为一整套品质管理的经典哲学,备受包括IBM、GEA、摩托罗拉、施乐等世界顶级公司推崇,已成为企业创造质量奇迹进而迅速发展壮大的强劲动力。零缺陷理论核心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一、零缺陷理论对品质管理的基本认识 1.品质就是符合要求 零缺陷理论认为品质不可以用“好”、“美丽”、“漂亮”等词来形容,不可加入主观色彩,因为要求永远是客观存在的,符合要求就是有品质的产品、服务或过程。 2.产生品质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 预防是从设计源头发现和解决问题,检验只能发现问题的结果,会在品质成本及客户满意度等各个方面造成某些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为检验时缺陷已产生,且部分缺陷会遗漏。预防行动是防患于未然,因而比较经济。 3.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 这一要求的含义为每一时间,每一个作业都需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而不是某些方面满足要求。 4.品质是用缺陷造成的金钱损失来衡量的 零缺陷理论认为用缺陷损失来衡量品质比用不良数据来衡量品质,更能引起高层重视进而采取行动。 二、零缺陷理论关于公司品质管理水平定位方法的论述 零缺陷理论认。为可以以一个公司对品质管理的定义、系统、标准、测量的理解、要求以及高层管理者对待品质的态度不同而对其品质管理水平作以评估和定位。 1.零缺陷理论认为最好的品质管理是零缺陷的品质管理 在质量的定义方面,零缺陷理论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在系统方面,零缺陷理论以预防为主;在标准方面,零缺陷理论推行的是零不良;在衡量品质状况时用的是缺陷导致的成本增加值。相应的管理者对待品质的态度是:没理由不把事情做对o 2.零缺理论认为某些公司的品质管理水准亦较高 对质量的定义为:满足顾客,在系统方面,零缺陷理论推行的是ISOX)IO质量体系,标准是不良率3.4PPM(6Signa标准)o衡量品质状况时用业务评分方法,高层管理者对待品质的态度是“认真对待质量。 3.零缺陷理论认为最差品质管理是安于现状、主观臆断1标准不明 将品质定义为“好”;在质量系统方面以获质量奖为追求;标准方面以目前情况可达到的水平为标准;衡量品质状况时仅仅用别人的观点来进行;管理者对品质的态度是形式主义。 每个公司都可以用以上方法对本公司的品质管理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评价,找出现存主要问题,以便于取长补短。 三、零缺陷理论对品质管理、品质保证、品质控制三者作用及相互关系的描述品质控制是测量和指示品质状况的基本方法,主要靠检验来实现。品质保证是为满足品质要求而建立的一整套程序和系统,主要靠建立体系来实现。赐oEXxIO质量体系就是品质保证的一种。品质管理则是一种应用哲学,它主要取决于我们关于品质的理念和态度。 品质是人做出来的,如人对品质的理念或态度出现偏差,则品质体系再完善,品质控制方法再先进,都是没有用的,所以零缺陷理论最强调自上而下强烈的品质意识及其对工作的影响:每个人使所做的每件事第一次就符合要求。 四、零缺陷理论中质量改进的十四个步骤 1.管理阶层的决心 管理层尤其高层管理者由于其特有的影响力,对一个新系统能否顺利推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零缺陷系统当然也不例外,为树立对零缺陷理论的正确认识,可在推行前先对管理层进行零缺陷知识培训,纠正其某些错误观念,同时举一些公司因推行零缺陷系统而获得回报的例子激起其对此系统的兴趣,并最终下决心推行零缺陷系统。

零缺陷――现代质量管理新思维

零缺陷――现代质量管理新思维 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 【本讲重点】 零缺陷概念的产生 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 零缺陷管理的核心 零缺陷管理的误区 零缺陷概念的产生 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 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 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

精细化管理基础知识

精细化管理之定义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精确定位”是指对每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精益求精”是要求对待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做到尽善尽美;“细化目标”是指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细化考核”是指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 2、精细化管理的宗旨 彻底杜绝浪费,永远追求效率。 3、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和灵魂 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追求永无止境。 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应遵循的原则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精细化管理就是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上的转变。 精细化管理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过程性的特点,它是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全员性要求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要精细化、精益求精;全面性涉及到公司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金管理、信息化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等;全过程性即精细化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和每一个过程。实行精细化管理,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要以现有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标准为基础;要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要从“细”上着眼,从“精”上下工夫。 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精细化管理有三大原则:1,注重细节;2,立足专业;3,科学量化。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使精细化管理落实到位。 (一)五精: 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精华(含企业精神)、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 2、精髓:企业管理科学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理论也已成熟,但深谙和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为数并不多,要想成为一个成功发展的企业,企业必须拥有那些为数不多的、深谙和运用企业管理精髓的企业家和一批企业管理者,只有这样,企业管理的精髓才能够在企业成功发展中得到充分运用忽然发展。 3、精品: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 4、精通:市场似江河与海洋,企业和客户的产品、原料等物流是流出和流入江河与海洋的水流,企业需要精致打造畅通于市场的渠道,精致建好畅通于客户的管道。 5、精密: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

如何做到品质管理零缺陷

《如何做到品质管理零缺陷》观后感 9月8日下午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台湾讲师杨望远《如何做好品质管理零缺陷》的视频,看后对我有很大启发,结合我司的现状,作为一名质量管理人员,对品质保证有如下见解:品质保证不是单靠检验、检验、再检验来保证的,从设计开始考虑工装的合理性,工艺路线的可行性决定了零件在生产中品质的保证第一要素,生产过程中设备和原材料的选用是品质保证的第二要素,操作工加工过程中认真执行作业指导书,正确使用检测器具是品质保证的第三要素,检验员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进行控制是品质保证的第四要素。针对这四要素,我司在设计和工艺制定方面有成熟的工艺员和模具设计工程师,但模具的制作有时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对零件的加工质量存在着隐患,有时一套模具需要修几次才能达到设计要求,反复进行试模、修模,人工、原材料浪费,质量保证能力也降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表面处理分厂二班电镀线对品质的影响尤为明显,挂具的随意使用、极杠清擦不彻底和吹干装置的不及时维修,都给电镀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频频造成零件重叠的挂具印,导电不良镀层厚度不够以及表面有水印等品质不良。我司生产线员工流动较大,对新员工的培训显得特别重要,有的新员工培训不到位就上岗操作,本身自己还未明白作业指导书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对检具使用尚不清楚,根本就无法判定零件的准确与否,只是靠班长进行首件判定以及检验员的巡检来保证质量,对于质量的稳定性

又如何能保证呢?检验员在巡检过程中及时发现零件质量的变化,反馈给加工单位的质量专责,对工装、工艺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使零件质量保证在工艺范围内。 其实,品质保证是靠全员参与来保证的,在人、机、料、法、环各个环节只要都做到了,我们的零件质量又如何能不提高呢?

零缺陷-改变品质观念

零缺陷-改变品质观念 在之前工作这家公司工作期间,于每周品质周会上总是听到老总反复强调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细想一下,又有多少企业能有“品质是做出来的”这种认识,所谓“正确的事”是战略,“正确做事”是执行,“第一次”是效率。 在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ITT)的一次高层会议上,销售总监一开始就说:“公司的销售业绩不错,但是接到的投诉也很多,说明我们的质量还有问题。”许多人将目光转向当时主管质量的副总裁菲利浦·克劳士比,“你们都不要看我!”克劳士比站起来,对大家说,质量人员的工作是什么?第一,他不负责具体的采购;第二,他从不参与产品的设计,不制造也不装备产品。是不是?”大家都点头。 “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新的思维来看待质量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应从问题的出处和来源为问题命名,而不要笼统地归结为质量问题。换句话说,只有具体的采购问题、设计问题、制造问题等等,而不存在所谓的质量问题。”菲利浦·克劳士比说。 5月14日,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天行健”总裁班上,“零缺陷之父”菲利浦·克劳士比的中国弟子、零缺陷管理中国研究院院长兼总裁杨钢先生在讲述了上一段故事之后,接着分析说:“我们不能让发现麻烦的人承担责任,却让制造麻烦的人逍遥法外。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在实际的运作中没能跳出这种怪圈,各个部门矛盾多、沟通难,使得公司把超过20%的时间白白地浪费在做错的事情上了。” 要“零缺陷”不要AQL 很多时候,质量问题只是一个很笼统的说法,就像一层雾,把很多问题的实质都掩盖起来了。之前所在公司每在生产重要客户产品时,总在强调:“这次做好一点”。更有公司把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分为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多个等级,表征质量的好坏。但质量真地能用形容词来表达吗?什么是好?什么是很好?什么是优秀?这些未经量化的形容词是不能体现产品质量标准的。所以,对质量的描述不能是形容词,而只能是名词和动词,比如需要、要求等等。因此,确定需要并符合要求,说到做到、不打折扣就是保证质量,缺陷就是损失。 传统的AQL理论(Acceptable QualityLevel,可接受质量水平) 是基于统计学的假设,即任何事物都存在偏差,如手术事故率不能超过百分之几,邮递错投率不能超过百分之几等等标准。但当你躺在手术台上准备接受手术时,你会允许手术事故率的那百分之几发生在你身上吗? 可见,关于质量存在着两种标准,即组织标准和个人标准,组织标准应当高于个人标准,但现实中往往是操作者的个人标准高于组织标准。所以要打破这两种标准,确立一种新标准,就是“零缺陷”———这种标准的字面含义是指产品或服务没有缺陷。所以,克劳士比一直在呼吁:不要再使用AQL,不要再浪费时间计算质量有多少偏差;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而不在统计学的概率身上;人,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而不是资本、机器和思想。这就是“零缺陷”理论的核心。 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做对 有人马上会说,“零缺陷”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哪个铁路运营商敢保证他们的火车绝不误点。毫无疑问,这是事实,但对“零缺陷”的理解应当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层面,即企业的行为导向必须是“零缺陷”,而绝不能是AQL。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