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姓名

指导老师:宋国利

(生环学院,11环本,学号11112103110)

摘要本文首先就噪声的基本情况以及概念等进行阐述,在理论基础上做了详细的分析,进而分析环境噪声的影响,来对做出环境影响评价。噪声在传播途径、传播过程中有一个衰减的阶段。最后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与整治措施方面做具体的建议,针对噪声的影响形式、传播方式提出对承受噪声者的防护,此方面的研究对现实的防护政治噪声污染有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噪声,噪声衰减,环境影响评价

1 绪论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噪声是声音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属性,能产生、传播和吸收,从基本原理上讲和其他声音没有任何区别。从心理学观点来讲,凡是在人们生活或工作环境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从物理学观点来讲,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的杂乱无章的声音是噪声。噪声不仅使听觉器官受损,而且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不良影响,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还会引起各种“噪声病”。[1]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第一,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交通噪声源应给出相应的种类、流量、速度、路况等;工业企业应给出厂界噪声达标与超标情况。第二,评价范围内现有敏感目标及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现有敏感目标应调查其名称、行政区域、数量及户数人数等;环境噪声功能区应调查当地政府关于功能区划文件,以确认环境噪声功能区类别。第三,评价范围内各噪声功能区的环境噪声现状、各功能区环境噪声超标情况、边界噪声超标状况以及受噪声影响人口分布。

2 噪声的概述

2.1 噪声的概念

2.1.1 噪声

指人们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可听声。它包括杂乱不协调的声音,也包括影响人们工作、学习、思考、休息的音乐等声音。

2.1.2 环境噪声

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2.1.3 环境噪声污染

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并干扰他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2.2 噪声的特征

首先,噪声是一种物理性污染,传播时不会遗留下有毒有害的化学污染物质。噪声污染没有后效作用。其次,噪声污染是局部的、分散的,由于传播过程中发生能量的衰减,因此其影响范围有限。最后,对噪声的判断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愿望有关。

2.3 噪声源及其分类

噪声源:产生噪声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振动产生的,这些振动的物体通常称为声源。

2.3.1 噪声源

按产生机理分: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电磁噪声按随时间变化分:稳态噪声(瞬时);非稳态噪声按噪声源的几何形式分:点声源;面声源;线声源。

2.3.2 环境噪声源

工厂噪声:如风机、机床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如打桩机、推土机噪声;交通噪声;如汽车、火车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如人群喧闹声。

2.3.3 噪声分类

按产生机理分: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电磁噪声;随时间变化分: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按噪声源的辐射特性和传播距离: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2.4 环境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污染(称能量污染),它与工业“三废”一起并称为危害人类环境的“四大公害”。但噪声污染有其自身的特点:(1)噪声是暂时的。(2)噪声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2]

3 环境噪声评价基础

3.1 基本概念

3.1.1 频率、声速和波长

频率即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频率,记为f,其单位为赫兹(Hz)。声速是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一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波速度,简称声速,记为c,单位为m/s。波长为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记为 ,单位为m。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c=f

3.1.2 声压声强和声功率

声压是声波通过周围介质传播时,引起的周围介质压强的变化称为声压,用P表示。声压的单位是Pa,即N/m2。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用I表示,其单位为W/m2。I=p2/pc式中:P为有效声压,Pa;为介质密度,kg/m3;C为声速,m/s。声功率是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所发出的总能量,用W表示,其单位为W。声功率与声强之间的关系为:I=w/s,式中:S——声波垂直通过的面积,m2。

3.1.3 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

声压级以符号SPL表示,其定义为将待测声压有效值p(e)与参考声压p(ref)的比值取常用对数,再乘以20,即:SPL=20LOG(10)[p(e)/p(ref)],其单位是分贝(dB)。同声压级一样,为了简化表示,通常用声强级来表示声强。某一处的声强级,是指该处的声强与参考声强的比值常用对数的值再乘以10,度量它的单位为分贝,符号为dB。参考声强是10^-12瓦/米^2。所谓声强,是指声音在传播途径上每1平方米面积上的声能流密度,用Ⅰ表示。人们以

Ⅰ0作为基本参照量。取声强Ⅰ与Ⅰ0比值的对数作为比较声音强弱的量。取贝尔作为单位,取贝尔的十分之一作为响度的常用单位,称为分贝尔,简称分贝(dB)。当我们说声强是20dB 时,就是说Ⅰ:Ⅰ0=100(倍)。声功率级是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10,以分贝计。基准声功率必须指明。其数字表示式为Lw=10log(W/W0),常用基准声功率为1pW。

2.1.4 噪声的叠加

2.1.4.1 定义

两个以上独立声源作用与某一点,就会产生噪声的叠加。

2.1.4.1 计算

声能量是可以代数相加的,设两个声源的声功率分别为W1和W2,那么总声功率W总=W1+W2。当两个声源在某一点的声强为I1和I2时,叠加后的总声强为I总=I1+I2。但声压不能直接相加,因为有:

3.2 噪声评价量

3.2.1 等效连续声级

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的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这种声级称为等效连续A声级,简称等效声级,用Leq表示,单位为dB(A)。

3.2.2 昼夜等效声级

即使声级相同,噪声在夜间对人的影响更大。考虑到这一现实,将夜间噪声增加10dB,然后用能量平均的方法计算24小时A声级的平均值,用Ldn表示,单位为dB(A)。

Ldn=10x㏒[1/24(tdx10^(0.1Ld)+tnx10^(0.1(Ln+10))]式中Ldn——昼夜等效声级,dB(A);Ld——昼间噪声级,dB(A);Ln——夜间噪声级,dB(A);td——昼间噪声暴露时间,h;tn——夜间噪声暴露时间,h。[3]

3.2.3 统计噪声级

统计噪声级是指某点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用于描述该点噪声随时间变化状况的统计物理量。一般用L10、L50、L90表示。其中L1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L5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中值;L90表示在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统计噪声级的计算方法:将测得的100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第10个数据即为L10,第50个数据即为L50,第90个数据即为L90。

3.3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3.3.1 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

3.3.1.1 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

实际声源近似为点声源的条件:从理论上可以认为任何形状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的几何尺寸,该声源就可以视为点声源。简单的近似是:对于单一声源,如声源中

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的2倍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

3.3.1.2 线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

a、无限长线声源:无限长线声源的声波遵循圆柱面发散规律:

ΔL=10lg(1/2 πr)式中ΔL--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r-线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经推算:ΔL=10lg(r1/r2 )当r2=2r1时,即线声源传播距离增加2倍,衰减值是3dB。b、有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当r>l0 且r0 >lo时LP(r)= LP(r0)-20lg(r/ r0)当r<l0/3 且r0 <lo/3时,可简化为LP(r)= LP(r0)-10lg(r/ r0)当l0/3 <r<l0且lo/3<r0 <lo时LP(r)= LP(r0)-15lg(r/ r0)。

3.3.1.3 面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的衰减

一个大型机器设备的振动表面、车间透声的墙壁,在距离震动表面一定范围内可以认为是面声源。面声源可以看作由无数点声源连续分布组合而成,预测点的合成声级可由单个点源的预测声级。按能量叠加法求出。

3.3.2 声屏障建筑的隔声效应

确定声屏障的隔声效果时,可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声音的频率计算菲涅耳数N,然后查右图确定相应的衰减值。

3.3.3 阻挡物的反射效应

在声波的传递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会在障碍物表面发生发射,由此产生反射效应,如下图所示。

图1 阻挡物的反射效应

3.3.4 植物的吸收衰减

声波通过高于声线1m以上的密集植物丛时,即会因植物阻挡而产生衰减。在一般情况下,松树林带能使频率为1000Hz的声音衰减3dB/10m;杉树林带为2.8dB/10m;槐树林带为3.5dB/10m;高30cm的草地为0.7dB/10m。阔叶林带的声衰减值见下表:

表1 阔叶林带的声衰减值

频率(Hz)2505001000200040008000

衰减值1234 4.55

3.3.5 附加衰减

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考虑地面效应的影响。1)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2)声源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的平均值小于3m;3)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坪被草地、灌木覆盖。在实际应用时,不管传播距离多远,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量上限为10dB;在声屏障和地面效应同时存在时,其衰减量之和的上限值为25dB。

4 噪声环境现状评价

4.1 工业企业噪声源的评价

如工厂噪声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必须提出要求工厂采取具体的治理措施,包括主要污染源的控制和其它隔声措施等,以达到厂界噪声标准。等级步骤分为:A、噪声现状调查B、居民主要反映调查C、噪声源调查D、评价方法。

4.2 城市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对城市噪声污染作综合评价时,可以预先确定等效A声级的一个基准值L0。把通过测量得到的平均等效A声级Leq除以基准值,就能求得评价噪声质量的污染分指数PN。[4]对于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可取L0=75dB(A)。根据算得的PN值,可对噪声环境质量进行分级。

4.3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评价

道路交通噪声评价常用的评价量为Leq、LNP和道路交通噪声指数TNI。道路交通噪声指数TNI是一个综合指数。

5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5.1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根据拟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大、中、小型项目)、噪声源的种类及数量、噪声强度以及声源所处地区的声学功能要求,将噪声评价工作划分为三级。

表2 建设项目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要求

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

敏感地区非敏感地区

大中型小型大中型小型

机场11

铁路12

高速公路12

公路干线1223

港口1223

工矿企业1223

5.2 评价工作深度

5.2.1 一级评价的工作深度

现状调查的项目要全部实测,对噪声源强应逐点测试和统计;对定型设备可以利用制造厂提供的测试资料;按车间或工段绘制总体噪声暴露图。评价阶段,评价项目要齐全、图表

要完整、预测计算应详细,预测范围应能覆盖全部敏感目标区,并绘制等声级曲线图。给出噪声防治对策方案,方案内容应具体实用,能用于指导环保工程的设计。

5.2.2 二级评价的工作深度

现状调查的项目以实测为主,可以利用一些已有的测试资料;噪声源强可根据现有资料进行类比计算。评价阶段,评价项目比较齐全,预测计算较详细,应绘制总体声级曲线图。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建议,为进行环保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5.2.3 三级评价的工作深度

现状调查主要收集已有的资料,对噪声源强进行统计。不作影响评价,只作影响分析。所提出的噪声防治对策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

5.3 工程项目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3.1 评价工作程序[5]

图2 评价工作程序

5.3.2 评价范围

环境噪声的评价范围应根据评价工作的等级来确定。

5.3.3 基础资料的收集

具体步骤为:工程概况、噪声源声学数据、自然环境条件。

5.3.4 噪声现状调查

1)现有车间的噪声现状调查;2)厂区噪声水平调查;3)厂界噪声水平调查;4)生活居住区噪声水平调查;5)数据处理。

5.3.5 环境噪声影响预测

1)工矿企业噪声预测模型;2)铁路噪声预测模型;3)公路噪声预测模型;4)机场噪声预测模型。

5.3.6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5.3.

6.1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标准,评述拟建项目在施工及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分析拟建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

建设项目设计中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为使拟建项目的噪声达标,评价必须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该项目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可行性。提出针对该拟建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

5.3.

6.2 噪声防治对策

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利用自然地形物降低噪声;合理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建筑物功能和合理调整建筑物平面布局;采取声学控制措施。

3)通过评价提出噪声防治措施

噪声防治对策必须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原则。

5.3.7.3 评价结论

通过影响预测、评价和采取一定防治对策后,确定推荐的拟建项目的环境噪声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可行的或是可行的、不可行的。

5.4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与整治措施

5.4.1 对接受者进行防护

接受者指的是由于职业的原因必须在强噪声的环境下工作的人。因为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听觉本身和由听觉引起的,因此防护的措施主要是利用隔声的办法阻挡噪声传入人耳。常用的隔声防护用具有耳塞、防声棉、耳罩、防声头盔等,这些用具一般可隔声10~30dB左右。

5.4.2 确定噪声控制方案

在前面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声源实际情况,要慎密地确定控制噪声的具体方案。一般来说,欲控制固体声的传播,可采用隔振减振的方法;要减少声源直接辐射的空气声,可采用阻尼的办法;要降低车间(房间)内的混响声,可采用吸声的办法;要控制直达声的影响范围,除阻尼办法外还可给声源加装隔声罩;要减少车间内噪声对车间外环境的影响,可加强墙体的隔声处理等等。任何方案的确定,都必须根据控制目的、现场情况、声学效果作综合考虑,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效果明显、便于操作人员的工作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多项的或综合的。不论是什么措施,确定后都应对其预期的控制结果进行估算,有的还必须进行实验避免失误和浪费。

5.4.3 区域环境噪声综合整治

根据城市声学功能区划分结果、各功能区环境噪声控制目标以及噪声预测结果,确定各功能区环境噪声降低值,制定区域环境噪声的控制措施。一是根据噪声控制小区建设计划,逐步扩大噪声控制小区覆盖率;二是规定工厂和建筑工地与其它区域的边界噪声值,对超标者要求限期治理;三是从技术改造、管理对策、法律法规及经济手段等方面综合制定交通噪声整治措施。

参考文献

[1] 周旭红.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实际应用[J].能源环境保护,2007(6):56-58

[2] 张亮. 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 柳孝图.建筑物理[M] .中国建筑出版社,2010.7 :366-367 .

[4] 赖丹.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12(11):160-161

[5] 陆书玉.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工程类试卷]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及答案与解析 0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l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现拟订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 (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l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及特点 【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 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 cr 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5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矿区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赋存稳定,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宜露天和井工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规划面积960km2,均衡生产服务年限为100年。境界内地质储量19669Mt,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65m,其中露天开采储量14160Mt,井工开采储量5509Mt,另外还有后备区1070Mt,暂未利用储量1703Mt。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当地拟定该矿区开发的规划,包括井田划分方案,煤炭洗选及加工转化规划,矿区地面设施规划(矿井及选煤厂、附属企业、铁路专用线、瓦斯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矿区给、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该矿区内目前已有一座露天矿在生产。区内只有一条河流流过,矿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面积占97.3%,森林覆盖率1.23%。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退化草场所占比例扩展到64%。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连续两年寸草不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问题】 6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保护目标。 7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内容。 8 列出该评价的重点。 9 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论证? 10 矿区内河流己无环境容量,应如何利用污废水? 10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国际社会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环境问题普遍出现是由于人类过于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从而导致资源枯竭、污染加剧带来的恶果。人类谋求发展必然带来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产生破坏。自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遍布全球,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环境问题也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为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灾难,出现了一系列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问题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人类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人们觉得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科技的不发达造成的,寄希望于科技进步来消灭环境问题。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老的问题解决的同时新的环境问题又摆在了人们面前,并且更复杂和棘手。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科技的问题,也是围绕着政治、经济、哲学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基于这种观念,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贸易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期以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也称环境预断评价或环境未来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之一,是指在从事建设项目或国家制定规划、政策和法律时,应当在计划阶段或正式实施前,就其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事前加以调查、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意见和对策,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是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实现环境管理模式由末端控制到全程控制的转变。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预测性,它强调在做出有关经济开发活动,如有关的规划、计划、政策或拟建项目之前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是一种预

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

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 一、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范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的源强取值、预测方法和治理原则,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噪声、振动预测和防治方案的编制。 (三)铁路噪声、振动预测和治理原则除应符合本指导意见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铁路噪声源强 (一)铁路噪声源强数据的获取方法 铁路噪声源强数据首先应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当缺少所需数据时,可通过声源类比测量或从有关文献资料、研究报告中获取。 (二)铁路噪声源强数据的依据 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必须说明噪声源强数据的依据。对于所依据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应分析说明源强数据的可靠性(如数据的测量方法、线路条件、列车类型、样本数量、处理方法等),并说明与评价项目声源类型和条件的可比性;对于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宜说明鉴定等级;对于通过类比测量获取的数据,应说明类比条件和与源强有关的测量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 (三)铁路噪声源强的表示 完整的噪声源强表示包括:声压级(A声级和频带声压级)、指向性、声源位置、参考点位置(即测量时传声器位置)和相关条件。 对于列车运行噪声源强,由于水平指向性在预测模式中已按偶极子声源考虑,故水平指向性无需说明。 本指导意见中铁路噪声源强,采用列车中段(或称中部)驶过参考点(或称受声点)时的等效A声级或等效频带声压级表示。对应源强的线路条件、环境条件、参考点位置、测量方法应符合有关要求。 铁路噪声源强与列车运行速度有关,不同速度下的噪声源强可以利用式(1)、式(2)进行修正。 (1) 式中,L pm,v——速度v时的列车中部声级,单位为dB;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卷34 (总分78,考试时间90分钟) 1. 某工业园区拟建生产能力3.0×107m/a的纺织印染项目。生产过程包括织造、染色、印花、后续工序,其中染色工序含碱减量处理单元,年生产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按工程方案,项目新鲜水用量1600t/d,染色工序重复用水量l65t/d,冷却水重复用水量240t /d,此外,生产工艺废水处理后部分回用生产工序。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特点见表1。现拟订两个废水处理、回用方案。方案1拟将各工序废水混合处理,其中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恰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其余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方案2拟对废水特性进行分质处理,部分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难以回用的废水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纺织品定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车间屋顶上6个呈矩形分布排气口排放,距地面8m,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南侧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昼间60.0dB(A),夜间56.0dB(A),经预测,项目对工厂南侧厂界噪声贡献值为54.1dB(A)。(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3类区标准为:昼间65dB(A),夜间55dB(A)。) 表l 项目主要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量、水质及特点【问题】 1. 如果该项目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CODcr限值为500mg/L,方案1的CODcr去除率至少应达到多少? 2. 按方案1确定的废水回用量,计算该项目水重复利用率。

3. 对适宜回用的生产废水,提出废水分质处理、回用方案(框架),并使项目能满足印染企业水重复利用率35%以上的要求。 4. 给出定型车间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需要的源参数。 5. 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评价南侧厂界噪声达标情况,说明理由。 某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盟,矿区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煤层赋存稳定,资源十分丰富,是适宜露天和井工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矿区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规划面积960km2,均衡生产服务年限为100年。境界内地质储量19669Mt,主采煤层平均厚度10.65m,其中露天开采储量14160Mt,井工开采储量5509Mt,另外还有后备区1070Mt,暂未利用储量1703Mt。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当地拟定该矿区开发的规划,包括井田划分方案,煤炭洗选及加工转化规划,矿区地面设施规划(矿井及选煤厂、附属企业、铁路专用线、瓦斯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等),矿区给、排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该矿区内目前已有一座露天矿在生产。区内只有一条河流流过,矿区地处中纬度的西风带,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草原面积占97.3%,森林覆盖率1.23%。多年来,由于干旱、大风、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十分恶劣,沙化、退化草场所占比例扩展到64%。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连续遭受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有的地方连续两年寸草不生。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问题】 6.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保护目标。 7. 列出该规划环评的主要评价内容。 8. 列出该评价的重点。 9. 应从哪几方面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论证? 10. 矿区内河流己无环境容量,应如何利用污废水? 某大城市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填埋量为300万t,填埋厚度为25m,主要设施有:防渗衬层系统、渗滤液导排系统、雨污分流系统,地下水监测设施、填埋气导排系统以及覆盖和封场系统。按工程计划,该填埋场2011年1月投入使用。该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预计为120t/d。拟将渗滤液送至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0000t/d,目前日处理量为23000t/d。拟选厂址特点见表1。表l拟选厂址特点【问题】 11. 该填埋场选址和所建设施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12. 该填埋场可选用何种防渗衬层? 13. 可以进入该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为哪种垃圾? 14. 该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方式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15. 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A市拟新建一座规模为处理能力10万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建成后将收集该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中工业废水占40%。拟建工程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截流干管、中途提升泵站等设施,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厂址目前为旱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污泥经压缩、脱水、干化处理后送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受纳水体为B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湿地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三垟湿地为例 姓名 指导老师:宋国利 (生环学院,11环本,学号11112103110) 摘要本文主要探索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指出由于湿地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应将非污染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放到重要位置。应重视工程项目对湿地水文条件、植物区系、动物种群改变以及移民和诱导开发的影响分析。从湿地分类开始提出用于保护湿地的措施与方法。以此来推广到维持现存的生态过程和自然系统,保护湿地的生态效益和功能,对湿地保护以及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有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湿地,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环境功能是极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人类最重要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之一。[1]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三垟湿地地处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三垟街道,东邻温州开发区、龙湾区,南连茶山街道、南白象街道,西北连接梧田街道和城市中心区,规划总面积13平方公里。湿地内河流纵横交织,密如蛛网,形成了160余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岛屿”,水域面积和陆地比例达1.1:1。目前,三垟湿地正面临着工业污染的威胁,昔日清澈见底的河水出现大面积污染,已局部变红、变黑、变臭。尽管三垟街道去年投入2000万元疏浚治污、但现在三垟水质均在Ⅲ级以下。三垟街道的五金电镀、无纺布工业和生活污水都在侵蚀着原本清纯透明的三垟水体。更为可怕的威胁,是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许多人对三垟湿地虎视眈眈,一些部门已提出征用要求,三垟湿地存在被大量蚕食的威胁。三垟湿地距新的城市中心区仅2公里,已成为城市快速增长的前沿地带。三垟湿地作为“城市之肾”亟待保护。加强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发挥湿地的生态效应,使三垟湿地成为观光旅游的胜地。[2] 1.2 湿地应遵循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我国政府于1992年7月31日正式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并将我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成为我国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行动指南。并且根据2005年2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认为保护湿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是认识了解湿地,促进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发展保护湿地应时刻遵循可持续发展。 1.3 湿地面临的环境问题[3] 目前,污染日益严重,作为很容易受污染影响的湿地也难免会满目疮痍。主要表现在以

(完整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第一章

习题 1.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原则。 参考答案: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和内容的书面表现形式,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技术文件。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1)环境影响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书,其重点评价项目可另外编写分项报告书;主要的技术问题另外编写专题报告书。 (2)文字简洁、准确,图表清晰,论点明确,典型项目或比较复杂的项目,应有主报告和分报告(或附件),主报告应简明扼要,分报告把专题报告、计算依据列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应根据环境和工程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进行编写。 3.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结构应符合国家环评技术导则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2)基础数据可靠。若不同来源的同一参数出现不同时应进行核实。 (3)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 (4)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不能带有感情色彩。 (5)表达准确,篇幅合理 (6)署名符合要求 4.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点。 参考答案: (一)按照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点 1.总论 2.建设项目概况 3.环境概况 4.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技术论证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8.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9.结论 10.附件、附图及参考文献 (二)按照环境要素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点 1)总论;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正稿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阐述了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指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起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作用。从法律法规、替代方案、公众参与等方面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1、前言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关键就是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规划。要使制定的每一项战略和规划都能体现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在战略规划过程中对战略选择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容就是要分析各种战略选择的环境影响,从而使环境问题在政策、计划、规划和项目的各个决策层次上都得到充分的考虑。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战略环境评价的采用提出了直接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 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在于从源头上对污染源进行控制,通过科学的环境规划、环境治理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减轻企业投产后的污染治理负担,从而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化与法制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对于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

境造成不良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2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 我国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纳入法律,在国际环境保护立法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是走在前面的。新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对各种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容、程序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从大围的发展规划到具体项目的建设,都必须执行“先评价,后建设”的规定,从而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各级环境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各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参与政府的综合决策,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自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制定了许多具体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法规和措施,建立了许多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召开了一系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会议,开展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技术。 3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并明确了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规划围,但我国对规定应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却缺乏法律 约束。目前,除《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以及建设部2005 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外,还没有其他的法规依据。2005年,国务

环境影响评价——第七章噪声-河海大学

第七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主要内容 ●概述(**) ●噪声评价量(**) ●噪声传播衰减(**) ●噪声影响评价(**) ●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节概述 (1)噪声的主要特征 ●噪声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包括杂乱无章不协调的声音和影响旁人工作、休息、睡眠、谈话和思考的音乐等声音。 ●基本特征:环境噪声是感觉公害;是局限性和分散性的公害;是暂时性的。

第一节概述 (2)噪声源及其分类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些物体称为声源。 ●声源、介质和接受器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按产生机理分类: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按其随时间变化分类: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 ●按来源分类:工厂生产噪声、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按污染源形态分类:点、线和面声源。

(3)噪声的影响及限值标准 噪声的影响:听力损伤,干扰睡眠、工作思考、交谈及心理影响等。

(3)噪声的影响及限值标准(美国和我国) 适用范围等效声级/dB昼夜等效声级/dB (平均时夜间加10dB)听力保护75(8h)、70(24h) 户外防干扰55 室内防干扰45 适用条件最高值/dB理想值/dB 体力劳动(听力保护)9070 脑力劳动(语言清晰度)6040

(3)噪声的影响及限值标准 0 类: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 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 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 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 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 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集锦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集锦 案例一电厂 H省拟在L县新建2X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J一址所在地形为丘陵,距L县规划边界约9km。厂址周围环境现状及厂区平面布置见图。工程供水水源为L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和P水库,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方式。正常运行情况F,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工程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串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两台炉合用一座240m烟囱;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02; 0.479t/h;Nox;2.71t/h;烟尘:0.213t/h。工程采用露天煤场;灰渣分除、干除灰系统,干灰场贮存方式,灰场属山谷灰场。 问题: 1、分析本项目建设与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的相关性; 2、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3、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影响预测因子; 4、分析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和工程需增设的污染防治措施; 5、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6、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 答:1、分析本项目建设与相关环境保护及产业政策的相关性; A、《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源(2000)015号

B、《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8)5号 C、《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 D、《关于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3)159号 E、《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2)26号 F、《关于印发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的通知》计基础(2002)26号 G、《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2005)40号 H、《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环发(2002)210号 符合:新建2X1000MW超超临界凝汽式燃煤发电机组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鼓励类,工程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串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符合《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的规定,所以该项目符合产业政策。 2、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该项目处于复杂地形,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大气》HJ/T2.2-95中的规定: 三个因子中NOX属于一级,所以该项目评价等级为一级。 评价范围为:16-20公里,复杂地形取16公里。重点是周围的自然村和农田。 3、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影响预测因子; 现状的监测因子:SO2、NO X、PM10、TSP 预测因子:SO2、NO X、PM10 灰场、煤场的预测因子:TSP 4、分析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必要时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和工程需增设的污染防治措施; 该该案没有风向,看图上的布置,西边的自然村距离冷却塔太近,只有80米,噪声的扰民问题可能显得突出,调整意见:一是将煤场和灰场往自然村的下风向按置,二是将噪声污染重的车间和设备远离自然村,靠近农田,减少噪声扰民的问题。三是在厂的西边的北边搞绿化带,减少噪声和扬尘。 5、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S02、烟尘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COD、氨氮、石油类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排放量 水重复利用率 6、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 本项目评价的重点:现有污染源调查、工程分析、污染物防治措施、清洁生产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算清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预测项目实施后对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的影响情况,论述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和保证性。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及相近专业的必修课。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本科目学习,使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学生掌握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正确解决环境影响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参考总学时 96学时,不含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四、参考学分 6分,不含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五、课程目标 当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备受瞩目,随着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力度的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彰显。本课程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设计从工程分析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的八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出若干工作任务,使学生具备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职业岗位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能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知识、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基本能力、污染防治基本知识及环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能力目标: 1. 能较熟练、独立进行工程分析; 2.能熟练、独立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筛选; 3. 能熟练、独立进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 能较熟练、独立进行大气、水、声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 掌握大气、水、声等环境保护措施方法; 5. 掌握有关总量控制方法; 6. 熟悉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技术方法等; 7. 熟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与调查等。 六、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为载体,以环境影响评价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任务引领课程和案例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过程中职业行为和工作步骤模块为中心来设计本课程教学项目和工程任务。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课程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职业岗位工作领域、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和职业标准涉及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方法,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结合环境影响评价具体案例,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课程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岗位所特有的工作任务关系相关性,而不是知识关系。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课程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项目的课时数。能力目标用语主要使用“能”或“会利用(根据)…来…”等用语来表述。“会利用(根据)…”用于表述背景知识目标,“来…”用于表述职业能力目标。 2.课程具体设计 本项目课程教学与实训相配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引领”分四个阶段教学,分别在多媒体教室和实训现场教学,做到“教、学、做”为一体。具体思路是:第一阶段设计单要素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方法(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项目,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第二个阶段设计单要素仿真案例(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等案例)项目,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教学,以完成项目完整加工过程和最终产品为考核内容;第三个阶段引入环评真实案例,设计教学项目,在校内实训基地或者企业实施教学(即生产性实训),以企业对产品加工质量的控制过程和加工结果要求作为考核标准,过程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环评验收噪声敏感点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1 K1267+200~K1267+400雷家角路右146m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146m 一层 路右 146m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146m 3m 图6.2-1 K1267+200~K1267+400雷家角路右146m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2 太白镇 K1269+500 路左32 m K1269+800~K1270+000路左68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2 太白镇 K1269+500 路左32 m 、K1269+800~K1270+000路左68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32m 68m -2m 一层 一层 32m 68m 路左 68m 32m

图6.2-3 太白九年制学校K1269+350 路右66m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66m 学校 围墙 路右 66m 200m声屏障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66m 围墙 声屏障 学校 0m 图6.2-3 太白九年制学校K1269+350 路右66m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4 柳树坪K1271+000~K1271+200 路右198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198m 一层 路右 198m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198m 2m 图6.2-4 柳树坪K1271+000~K1271+200 路右198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5 杨湾林业站 K1278+000 路左63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图6.2-5 杨湾林业站 K1278+000 路左63m 的监测点位示意图 西峰李家寺方向 雷家角方向 林业站 63m 路右 围墙 130m 声屏障 围墙 声屏障 学校 63m 1m 63m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1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共50题) 1.各倍频带声压级经能量叠加法求得的和为总声压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同一噪声源在相同位置、相同时段测得的评价量中,大小关系必定成立的是()。 A.总声压级≥A声级B.A声级≥总声压级 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D.A声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紧邻道路第一排第十层居民住宅处的环境噪声影响时,主要考虑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 A.几何发散衰减B.地面效应衰减 C.临路建筑引起的声级衰减D.绿化林带引起的声级衰减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说法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施工期 B.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不包括运行期 C.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仅以工程预测近期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D.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4.某新建城市快速路通过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大型居民稠密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B.二级 C.三级D.低于三级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一般为道路用地红线两侧200 m B.公路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边界处噪声影响预测值必须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否则适当扩大评价范围 C.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机场建设项目,其评价范围最远至主航迹下跑道两端各12 km D.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应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 WECPN为75 dB的区域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18

[模拟]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18 案例选择题各备选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 一、某核电站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0hm2,发电可以供给周边两省居民生活和生产用电。项目前期调研工作确定厂址备选3处,均地处稍微偏远地区,当地人口稀少,植被覆盖率较高,同时核电资源相对较丰富。 核电站工程初期有部分居民需要搬迁,工程负责单位积极给予搬迁协助和移民安置补偿。由于工程选址的特殊地理条件和位置,可能会出现如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同时周边生态环境原本较好,核电站建成可能对当地野生动植物有一定的影响。 [问题] 第1题: 下列属于选址原则的是( )。 A.充分考虑与厂址有关的现象和特征 B.分析厂址区域的人口特征和在核设施整个预计寿命期内执行应急计划的能力 C.确定与厂址有关的危害 D.提高工程安全系数有利于降低选址成本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范围不包括与核设施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有关的厂址与核设施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 B.核设施选址过程通常从大区域调查开始,选择出几个候选厂址,然后鉴别出优先候选厂址作为推荐厂址 C.厂址评价详细程度将随核设施类型而变化 D.核设施厂址调查覆盖厂址评价的全过程,包括厂址查勘(厂址选择)、厂址评定、设施运行前和运行阶段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选址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 A.在特定厂址所在区域内所发生外部事件(包括外部自然事件和人为事件)的影响 B.与实施应急措施的可能性及个人和群体风险评价必要性有关的外围地带

的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其他特征 C.可能影响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向人体和环境转移的厂址特征及其环境特征 D.附近居民的生活用电、生产用电状况 参考答案:BC 第4题: 考虑核设施对区域潜在影响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对现有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做出适当的评估 B.关注生物圈在放射性核素累积和传播中的作用 C.确保放射性释放对公众和环境的放射性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D.核设施的设计必须能够补偿核设施对区域所造成的任何不可接受的影响参考答案:BCD 第5题: 在外部事件评价时关于地震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评价厂址所在区域内的地震和地质奈件 B.必须收集厂址所在区域内史前、历史和仪器记录的地震资料,并形成文件 C.必须使用尽最大可能收集的资料进行区域地震构造评价 D.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地震构造特征和特定的厂址条件 参考答案:ABCD 第6题: 对于气象事件评价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 A.气象现象的极值 B.闪电、龙卷风等稀有气象现象 C.热带气旋 D.洪水、泥石流等自然恶劣条件 参考答案:ABC 第7题: 对于抵抗洪水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第7章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7.1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7.1.1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7.1.1.1 监测布点 为了解项目周边噪声环境状况,本着既说明问题,又节省人力物力的原则,本次评价引用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例行监测数据,技改项目装置区位于东一厂区,本次仅引用东一厂区数据。根据厂区主要噪声源布置及特点,在东一厂区厂界周围外1m处共布设4个监测点,监测布点见图7.1-1,监测点位见表7.1-1。 表7-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一览表 7.1.1.2 监测时间和频率 监测时间:2019年6月1日 监测频率:监测1天,昼、夜间各监测一次。测量时间安排在08~22时(昼间)、22~06时(夜间)。 7.1.1.3 监测项目、方法 (1)监测项目: 。 等效连续A声级L Aeq (2)监测方法: 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测量方法按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执行。测量均在无雨天气下进行,风力2~3级,传声器加戴防风罩,符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要求。

(3)监测单位: 山东安特检测有限公司。 7.1.1.4 监测结果 厂界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7-2。 表7-2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 监测布点见图7-1。

图7-1声环境监测布点示意图

7.1.2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7.1.2.1 评价标准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即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 7.1.2.2 评价方法 根据监测结果统计出的各点昼间和夜间的等效连续A声级Leq(A),采用超标值法进行噪声环境现状评价。计算公式为: P=Leq-L b 式中:P—超标值,dB(A); Leq—测点等效连续A声级,dB(A); —评价标准,dB(A)。 L b 7.1.2.3 噪声环境现状评价 噪声环境现状评价结果见表7-3。 表7-3 噪声现状评价结果(单位:dB(A)) 由表7-3可以看出,各厂界昼、夜间噪声现状值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7.2 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2.1 噪声源分析 7.2.1.1 本工程主要噪声源 生产车间噪声设备为空冷器、压缩机、加热炉风机及各种泵类,其噪声级(单机)一般为100~80dB(A),均采取隔音、基础减振等措施。主要噪声设备见表7-3。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复习精华总结.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目 总体思路 1、确定验收范围 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 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 4、分析调查重点 5、公众参与 6、结论乐析、制定整改方案 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1.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 (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 1、与项口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 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屮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 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 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耍求 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 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 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 4、若原來没有批复标准和设计标准的,按现行标准执行。 5、监测方法标准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小推荐的标准 1.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设 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口排放浓度和总量。布点方法:参见相关技术规范。(注:以下方法也适用于工业类项目) ⑴废气: ?冇组织排放:布设丁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无组织排放: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4个,对照点1个。

⑵废水 ?处理设施单元的进、岀口,第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生产性污水、生活污水、清净下水外排口;雨水排口。 (3)噪声 ?厂界噪声: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厂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厂界有围墙耍高于围墙。同时设点测背景噪声。 ?高速公路噪声: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敏感区域,垂直于公路方向距路肩20、40、80、160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在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影响的所有噪声墩感点设监测点,选在户外平坦开阔地方 ?振动: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内 ?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固废的检查(来源、判定、鉴别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固废的鉴别监测(对照名录和标准鉴别性质) 1 -4分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 1、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做为关注重点 2、环评报告确定的评价重点 3、工程自身特点确定的调查重点(表14-1) 4、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特点确定的重点 1.5竣工验收结论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 调查结论要分别简述各专题的主要调查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建议是在环境影响调杳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各专题调杳结论和验收意见,综合判断建设项目在环境保护方而是否符合竣工验收条件。当建设项目同时满足以下5个方而时,应明确建议政府环保部门通过工程竣工环保验收 ?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 ?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 ?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止常使用 ?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 ?目前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 当建设项口不完全满足以上五条要求吋,应提出整改建议,限期达到要求, 限期仍达不到的则按法律程序由环保主管部门下达停产通知书。 1?6正确填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应由业主填写,通常由调查单位协助。

环评 噪声的计算

表 5.3-2 厂界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Leq(dB(A)) 采样点2014.6.13监测结果2014.6.14监测结果主要噪声源标准限值 1# 厂界北昼间55.3 55.7 机械噪声 60 夜间52.0 53.9 50 2# 厂界西昼间65.6 79.2 交通噪声 70 夜间53.9 63.7 55 3# 厂界南昼间56.0 56.5 机械噪声 60 夜间51.2 54.0 50 4# 厂界东昼间56.6 55.7 生活噪声 60 夜间52.5 53.6 50 5# 碧石村昼间48.7 50.4 生活噪声 60 夜间48.1 48.5 50 6# 黄咀村昼间50.7 50.6 生活噪声 60 夜间49.9 50.9 50 备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4类标准(昼间60/ 70、夜间50/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昼间60、夜间50)。 6.4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4.1项目主要噪声源概况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噪声主要为设备运转时的噪声。主要生产设备噪声源见表6.4-1。 表6.4-1 主要生产设备噪声源 序号设备名称位置 噪声源强 dB(A) 与厂界及敏感点距离(m) 北厂界西厂界南厂界东厂界碧石村 1 除尘风机混合材进料口80 50 60 150 80 340 2 除尘风机粉煤灰库8 3 55 65 145 75 345 3 循环风机粉煤灰库83 55 65 145 75 345 4 熟料卸料除尘 风机 熟料圆库85 60 70 140 70 350 5 水泥球磨机水泥磨房85 75 70 125 70 35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