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报告范文1: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实验报告范文1: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实验报告范文1: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实验报告范文1: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实验一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利用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电刺激神经引起肌肉的反应,进而印证神经肌肉组织的生理特性。

二.实验原理

肌肉、神经、腺体称为可兴奋组织,它们有较大的兴奋性。神经组织的兴奋性表现为动作电位,肌肉组织的兴奋性主要表现为收缩活动。一个刺激是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不仅与刺激形式有关,还与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强度-时间变化率三要素有关。用矩形脉冲电刺激神经,则神经是否产生兴奋只与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有关。在足够的刺激作用时间下,则神经是否产生兴奋就决定于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神经发生兴奋的刺激强度就是阈强度。

肌肉收缩的形式,不仅与刺激本身有关,而且还与刺激频率有关。当刺激频率较小,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持续时间,则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刺激频率增大,就可能使肌肉收缩从单收缩转化为不完全强直收缩甚至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方法

1.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破坏脑和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五剪法)并剥皮

(3)分离坐骨神经至膝关节

(4)制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浸泡10分钟左右,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再进行实验。

2.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及仪器连接

(1)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股骨段固定于肌板上电极旁的小孔内,使腓肠肌位于股骨上方,坐骨神经搭搭在电极上,腓肠肌连接线与张力换能器相连,张力换

能器输入计算机。

(2)计算机刺激输出线与肌板上的刺激电极相连,负极靠近腓肠肌。

3. 观察项目

(1)刺激阈强度的测量

固定刺激波宽在2ms左右,调节刺激强度,由0逐渐增大,以“单次”刺激坐骨神经,用计算机记录肌肉收缩曲线,根据收缩曲线确定阈刺激、阈上刺激。

(2)腓肠肌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记录

用阈上刺激强度(一般取阈强度的1.5~3倍左右),选择主间隔分别为1000、500、200、100、50ms。以不同主间隔分别刺激神经,每次刺激持续约2s。观察并记录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曲线,其刺激频率分别为多少(刺激频率=1/主间隔)。

四.实验结果

刺激参数:

实验参数:1、2、3、4为单次刺激,刺激波宽2ms,刺激强度分别为0.08V,0.16V,0.24V,0.31V;

1’2’3’4’5’为连续刺激产生,波宽2ms,刺激强度0.24V,频率分别为1Hz,2 Hz,5Hz,10Hz,20 Hz

1. 结果说明

刚能使肌肉发生兴奋的是波形1的刺激;

1’和2’是受到连续刺激后产生的连续单次刺激,2’的收缩频率大于1’;

3’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前一次收缩还未结束就紧接着下一次收缩;

4’、5’表示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2. 结论

本试验中,刺激阈强度为0.08V,阈上刺激强度为0.08-0.24V;

频率为1 Hz和 2 Hz时,肌肉产生单收缩;

频率为5 Hz时,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

频率为10 Hz和 20 Hz时,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五、讨论

刺激神经使神经产生兴奋,并沿神经纤维传导,兴奋通过神经肌接头的化学传递,使终板膜上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可以引起肌肉也产生兴奋(AP),传遍整个肌纤维,再通过兴奋-收缩耦联使肌纤维中粗细肌丝产生相对滑动--宏观上表现为肌肉收缩。

骨骼肌受到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后会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的强度与刺激强度有关。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强度至少要达到阈值,由于支配一块肌肉的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一致,当阈上刺激作用于肌肉时,刺激强度越大,兴奋的神经纤维数越多,从而使兴奋的肌肉纤维数也越多,收缩强度就越大;一旦刺激足以使所有神经纤维都兴奋时,也使它所支配的所有肌肉纤维都收缩,肌肉就产生最大收缩强度。因此,本试验中测量的是

支配腓肠肌的坐骨神经的阈强度。

单收缩的全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三个时期。

神经发放冲动的频率会影响骨骼肌的收缩强度。当骨骼肌受到一定频率的连续刺激时,前后两次刺激的间隔大于一次单收缩的收缩期,但小于收缩和舒张期之和,则总和发生于前一次收缩的肌肉舒张期,即前一次肌肉缩短后的舒张还没有结束,下一次刺激引起的收缩已经开始,这就引起不完全强直收缩;如刺激频率较高时,前后两次刺激的间隔小于一次单收缩的收缩期,则总和发生于前一次收缩的肌肉缩短期,这就引起完全强直收缩。

强直收缩可以比单收缩产生更大的收缩效果。这是因为肌肉在只接受一次刺激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很快被肌浆网上的Ca2+泵回肌浆网内(终池纵管内),而连续刺激可使肌浆中的Ca2+有可能维持在一个高浓度水平。在不完全强直收缩或完全强直收缩时,伴随每次刺激出现的肌肉动作电位只出现频率加快,却始终各自分离而不会发生融合或总和;这是由于肌肉的动作电位存在绝对不应期且只持续1~2ms,故不可能发生叠加且持续时间远远小于肌肉收缩期。强直收缩时肌肉收缩的叠加效应只可能发生在兴奋-收缩耦联这一阶段,足够高的刺激频率使兴奋-收缩耦联释放入肌浆中的Ca2+维持在较高浓度,则肌肉就能产生持续的收缩状态,即强直收缩。

六.注意项

不能用器械尖端或粗糙物碰触神经肌肉;

要经常用任氏液湿润标本,以免干燥死亡;

仪器均必须接地良好,否则会影响实验。

七.实验思考题

1.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什么应首先在任氏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答: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应先放在任氏液中浸泡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剪断肌肉后,一些肌细胞被破坏,细胞内液流出,其中K+的外流会使局部细胞外液中K+浓度偏高,K+会使标本细胞的兴奋性增加,对刺激的灵敏度提高。本实验中,组织过高的兴奋性不利于完成实验。标本在任氏液中浸泡后,局部组织可能存在的过高K+浓度即被取消,有利于完成实验。

2.从细胞分子水平分析本试验中腓肠肌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及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

答: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因为前后多次单收缩的叠加,从神经兴奋到肌肉收缩的整个生理过程来分析,其叠加环节发生在兴奋-收缩耦联这一阶段。兴奋-收缩耦联引起的肌浆中Ca2+浓度的升高是肌纤维收缩的原始因素:①当发生不完全强直收缩时,兴奋引起肌浆中Ca2+浓度升高,肌肉发生收缩。但刺激间隔小于收缩期+舒张期,这意味着因肌织网上Ca2+泵运转使肌浆中Ca2+浓度的降低引起的肌肉舒张还未完全时,新的兴奋又促使Ca2+释放入肌浆引起了再一次肌肉收缩。②当发生完全强直收缩时,刺激间隔小于一次肌肉收缩期,这意味着因兴奋-收缩耦联引起的Ca2+释放入肌浆的速度大于因肌织网上Ca2+泵运转把Ca2+吸收回肌织网的速度,使肌浆中维持着一个高Ca2+浓度状态,从而使肌肉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实验报告范文1: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实验一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利用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电刺激神经引起肌肉的反应,进而印证神经肌肉组织的生理特性。 二.实验原理 肌肉、神经、腺体称为可兴奋组织,它们有较大的兴奋性。神经组织的兴奋性表现为动作电位,肌肉组织的兴奋性主要表现为收缩活动。一个刺激是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不仅与刺激形式有关,还与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强度-时间变化率三要素有关。用矩形脉冲电刺激神经,则神经是否产生兴奋只与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有关。在足够的刺激作用时间下,则神经是否产生兴奋就决定于刺激强度,刚能引起神经发生兴奋的刺激强度就是阈强度。 肌肉收缩的形式,不仅与刺激本身有关,而且还与刺激频率有关。当刺激频率较小,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持续时间,则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刺激频率增大,就可能使肌肉收缩从单收缩转化为不完全强直收缩甚至完全强直收缩。 三.实验方法 1.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破坏脑和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五剪法)并剥皮 (3)分离坐骨神经至膝关节 (4)制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浸泡10分钟左右,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再进行实验。 2.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及仪器连接 (1)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股骨段固定于肌板上电极旁的小孔内,使腓肠肌位于股骨上方,坐骨神经搭搭在电极上,腓肠肌连接线与张力换能器相连,张力换 能器输入计算机。 (2)计算机刺激输出线与肌板上的刺激电极相连,负极靠近腓肠肌。 3. 观察项目 (1)刺激阈强度的测量 固定刺激波宽在2ms左右,调节刺激强度,由0逐渐增大,以“单次”刺激坐骨神经,用计算机记录肌肉收缩曲线,根据收缩曲线确定阈刺激、阈上刺激。 (2)腓肠肌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记录 用阈上刺激强度(一般取阈强度的1.5~3倍左右),选择主间隔分别为1000、500、200、100、50ms。以不同主间隔分别刺激神经,每次刺激持续约2s。观察并记录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曲线,其刺激频率分别为多少(刺激频率=1/主间隔)。 四.实验结果

金相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目录 一、实验步骤及原理 1 (一)磨样1方式 1 工序 1 磨制方法 2 (二)抛光2机械抛光2 1. 原理 2 2.分类 3 3.操作 3 (三)腐蚀 4 1.概述 4 2.目的 4 3.化学侵蚀法的原理 4 4.进一步腐蚀的方法 5 5.操作步骤 5 (四)拍照5 二、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 5 1、原理 5 2、构造 6 3、使用 6 (五)硬度测试 7 1.硬度 7 2.洛氏硬度 7 3.布氏硬度 8 4.显微硬度 8 三.实验结果 9 (一)金相照片 9 (二)硬度值 9 四.参考资料来源 10 一、实验步骤及原理 磨样---抛光---腐蚀---拍照---分 析 观察宏观硬度HB,HRC 观察显微硬度 (一)磨样

●方式: 手工磨和机械磨 ●工序: 粗磨和细磨 粗磨—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 细磨—消除磨痕 A:粗磨 粗磨的目的是为了整平试样,并磨成合适的外形。粗磨一般在砂轮机上进图1. 试样磨痕示意图(1) 行。对很软的材料,可用锉刀锉平。使用砂轮机粗磨时,必须注意接触压力不可过大,若压力过大,可能使砂轮碎裂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同时极易使磨面温度升高引起组织变化,并且使磨痕加深,金属扰乱层增厚,给细磨抛光带来困难。粗磨时需冷却试样,防止受热而引起组织变化。粗磨后需将试样和双手清洗干净,以防将粗砂粒带到细磨用的砂纸上,造成难以消除的深磨痕。 B:常规细磨方法 细磨的目的是消除粗磨时留下的较深的磨痕,为下一个工序——抛光做准备。常规的细磨有手工磨光和机械磨光两种方法。手工磨光是用手握持试样,在金相砂纸上单方向推移磨制,拉回时提起试样,使之脱离砂纸。细磨时可以用水作为润滑剂。我国金相砂纸按粗细分为01号、02号、03号、04号、05号等几种(表2-2)。细磨时,依次从粗到细研磨,即从01号磨至05号;每次换下一道砂纸之前,必须先用水洗去样品和手上的砂粒,以免把粗砂粒带到下一级的细砂纸上去。同时要将试样的磨制方向调转90°,即本道磨制方向与上一道磨痕方向垂直,以便观察上一道磨痕是否全部消除。 图2. 磨样操作图(1)为加快磨制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可在转盘上贴有水砂纸的预磨机上进行机械磨光。水砂纸按粗细有200号、300号、400号—900号等。磨制时由200号开始,逐次磨到900号砂纸,磨制时要不断加水冷却。每换一道砂纸,必须用水将试样冲洗干净,并将磨制方向调 换90°。 ●磨制方法 ●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一手按住砂纸,另一手握住试样,使试样磨面朝下并与砂纸

生理学理论指导:兴奋性和兴奋含义及其变迁

上世纪中后期的生理学家用两栖类动物做实验时,发现青蛙或蟾蜍的某些组织在离体的情况下,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和表现出某些生命现象。这些生命现象的表现之一是:当这些组织受到一些外加的刺激因素(如机械的、化学的、温热的或适当的电刺激)作用时,可以应答性出现一些特定的反应或暂时性的功能改变。这些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就是生理学最早对于兴奋性(excitability)的定义。例如,把蟾蜍的腓肠肌和支配它的神经由体内剥离出来,制成神经-肌肉标本,这时如果在神经游离端一侧轻轻地触动神经,或通以适当的电流,那么在经过一个极短的潜伏期后,可以看到肌肉出现一次快速的缩短和舒张;如把刺激直接施加于肌肉,也会引起类似的收缩反应;而且只要刺激不造成组织的损伤,上述反应可以重复出现。这就是神经和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能证明。实际上,几乎所有活组织或细胞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只是反应的灵敏度和反应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各种动物组织中,一般以神经和肌细胞,以及某些腺细胞表现出较高的兴奋性;这就是说它们只需接受较小的程度的刺激,就能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反应,因此称为可兴奋细胞或可兴奋组织。不同组织或细胞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外部可见的反应形式有可能不同,如各种肌细胞表现机械收缩,腺细胞表现分泌活动等,但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因此把这些反应称之为兴奋(excitation)。人和高等动物的细胞和组织一样具有兴奋性,但在离体情况下要保持它们的兴奋性,需要严格的环境条件,因此在研究组织的兴奋性时,常用较低等动物的组织作为观察对象。 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和资料的积累,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有了新的含义。大量事实表明,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虽然可能有不同的外部表现,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最先出现的反应,这就是受刺激处的细胞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变化(它由细胞本身所产生,不应与作为刺激使用的外加电刺激相混淆),这就是动作电位;而各种细胞所表现的其他外部反应,如机械收缩和分泌活动等,实际上都是由细胞膜的动作电位进一步触发和引起的。在神经细胞,特别是它的延续很长、起着信息传送作用的轴突(神经纤维),在受刺激而兴奋时并无肉眼可见的外部反应,其反应只是用灵敏的电测量仪器才能测出的动作电位。在多数可兴奋细胞(以神经和骨骼肌、心肌细胞为主),当动作电位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后,还可以沿着细胞膜向周围扩布,使整个细胞膜都产生一次类似的电变化。既然动作电位是大多数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共有的特征性表现,它不是细胞其他功能变化的伴随物,而是细胞表现其他功能的前提或触发因素,因此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一词就成为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的同义语了。只有那些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的组织,才能称为可兴奋组织;只有组织产生了动作电位时,才能说组织产生了兴奋。这样的理解显然比原定义更严格些。 据此定义,可以对上述神经-肌标本的现象描述如下:当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某一点时,由于神经纤维具有兴奋性而出现兴奋,即产生了动作电位,此动作电位(常称为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传向它们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通过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即ACh参加的跨膜信号转换),再引起骨骼肌细胞兴奋而产生动作电位,以后是动作电位沿整个肌细胞膜传遍整个肌细胞,并触发了细胞内收缩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和舒张。

金相实验报告

金相实验报告 篇一:金相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报告 报告题目: 金相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机械111 姓名:邓永明 学号: 1107XX14 组别:第六组 指导老师:胡一丹 完成日期: XX.10.18 一. 热处理工艺分析 1. 正火 (1)工艺内容:正火(英文名称:normalizing),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A 是指加热时自由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终了温度,一般是 从727℃到912℃之间)或Acm(Acm是实际加热中过共析钢完全 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线 )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 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

理工艺。 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根本目的是去 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为接下来的加工做准备。 (2)工艺特点:正火主要用于钢铁工件。一般钢铁正火与退火相似,但冷却速 度稍大,组织较细。有些临界冷却速度很小的钢,在空气中冷 却就可以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种处理不属于正火性质, 而称为空冷淬火。与此相反,一些用临界冷却速度较大的钢制 作的大截面工件,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马氏体,淬火的 效果接近正火。钢正火后的硬度比退火高。正火时不必像退火 那样使工件随炉冷却,占用炉子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所以在 生产中一般尽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对于含碳量低于0.25%的 低碳钢,正火后达到的硬度适中,比退火更便于切削加

工,一 般均采用正火为切削加工作准备。对含碳量为0.25~0.5%的中 碳钢,正火后也可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对于用这类钢制作 的轻载荷零件,正火还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高碳工具钢和轴 承钢正火是为了消除组织中的网状碳 化物,为球化退火作组织 准备。正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 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械性能也有所 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 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替退火。对于形状复杂的重要锻件, 在正火后还需进行高温回火(550-650℃)高温回火的目的在于 消除正火冷却时产生的应力,提高韧性和塑性。 正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钢为F+S,共析钢为S,过共析钢为S+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篇一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 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 (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 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折叠 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

3.建立树状目录。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 4..创建Word并保存。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 5.复制、移动文件夹 6.重命名、删除、恢复。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 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8.设置共享文件。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 9.显示扩展名。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 2.设置鼠标。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 3.设置键盘。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 4.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

物理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物理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五、数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和一些简单的结果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并要求正确表示有效数字和单位 六、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或作图表示,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计算误差或不确定度. 七、实验结果:扼要地写出实验结论 八、误差分析:当实验数据的误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九、问题讨论: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可能的解释,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简述自己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回答实验思考题.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物理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探究过程: 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 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 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探究结论:

金相试样制备试验报告.

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试样制备原理,熟悉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过程。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 金相试样制备 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取样、粗磨、细磨、抛光和浸蚀五个步骤。 1.取样 从需要检测的金属材料和零件上截取试样称为"取样"。取样的部位和磨面的选择必须根据分析要求而定。截取方法有多种,对于软材料可以用锯、车、刨等方法;对于硬材料可以用砂轮切片机或线切割机等切割的方法,对于硬而脆的材料可以用锤击的方法。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尽量避免和减轻因塑性变形或受热引起的组织失真现象。试样的尺寸并无统一规定,从便于握持和磨制角度考虑,一般直径或边长为15~20mm,高为12~18mm比较适宜。对那些尺寸过小、形状不规则和需要保护边缘的试样,可以采取镶嵌或机械夹持的办法。 金相试样的镶嵌,是利用热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热凝性塑料(如胶木粉)以及冷凝性塑料(如环氧树脂+固化剂)作为填料进行的。前两种属于热镶填料,热镶必须在专用设备一镶嵌机上进行。第三种属于冷镶填料,冷镶方法不需要专用设备,只将适宜尺寸(约φl5~20mm)

的钢管、塑料管或纸壳管放在平滑的塑料(或玻璃)板上,试样置于管内待磨面朝下倒入填料,放置一段时间凝固硬化即可。 2.粗磨 粗磨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修整有些试样,例如用锤击法敲下来的试样,形状很不规则,必须经过粗磨,修整为规则形状的试样; 2)磨平无论用什么方法取样,切口往往不十分平滑,为了将观察面磨平,同时去掉切割时产生的变形层,必须进行粗磨; 3)倒角在不影响观察目的的前提下,需将试样上的棱角磨掉,以免划破砂纸和抛光织物。 黑色金属材料的粗磨在砂轮机上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将试样牢牢地捏住,用砂轮的侧面磨制。在试样与砂轮接触的一瞬间,尽量使磨面与砂轮面平行,用力不可过大。由于磨削力的作用往往出现试样磨面的上半部分磨削量偏大,故需人为地进行调整,尽量加大试样下半部分的压力,以求整个磨面均匀受力。另外在磨制过程中,试样必须沿砂轮的径向往复缓慢移动,防止砂轮表面形成凹沟。必须指出的是,磨削过程会使试样表面温度骤然升高,只有不断地将试样浸水冷却,才能防止组织发生变化。 砂轮机转速比较快,一般2850r/min,工作者不应站在砂轮的正前方,以防被飞出物击伤。操作时严禁戴手套,以免手被卷入砂轮机。 3.细磨 粗磨后的试样,磨面上仍有较粗较深的磨痕,为了消除这些磨痕必须进行细磨。细磨,可分为手工磨和机械磨两种。 (1)手工磨 手工磨是将砂纸铺在玻璃板上,左手按住砂纸,右手握住试样在砂纸上作单向推磨。金相砂纸由粗到细分许多种,其规格可参考表2-1。 表2-1 常用金相砂纸的规格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59757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备 技能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识别铁碳和金(碳素钢和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特征; (2)了解铁碳合金成分(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 (3)熟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状态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组织与成分关系的重要工具,了解和掌握状态图,对于制定钢铁材料的各种加工工艺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谓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是指合金在极缓慢的条件下冷却到室温所得到的组织。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主要是指碳钢和白口铸铁的缓慢冷却到室温得到的组织,它们是(特别是碳钢)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有密切的关系。 三、使用的仪器设备 金相显微镜 四、实验方法、步骤 (1)实验前,阅读实验指导书,为实验做好理论方面的准备; (2)在老师的指导下调节好金相显微镜; (3)在金相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工业纯铁、20钢、45钢、65钢、T8钢、T12钢、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口铁等9种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识别钢和铁的组织形态的特征;根据相图分析各合金的形成过程;建立成 分,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4)画出所观察金相样品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五、实验结果分析 (1)根据所观察并画出的金相样品的显微组织示意图,在图中标出组织,在图下标出:含碳量、组织、放大倍数、侵蚀剂。

样品名称:1.2%碳钢 状态:退火 显微组织:珠光体和网状渗碳体放大倍数:500倍 侵蚀剂:3%硝酸酒精溶液

样品名称:共晶白口铁 状态:铸造 含碳量:4.3% 显微组织:莱氏体 放大倍数:400倍;侵蚀剂:3%酒精溶液 样品名称:工业纯铁 含碳量:C%小于0.02% 状态:退火 显微组织:铁素体 放大倍数:500倍;侵蚀剂:3%硝酸酒精溶液 (2)根据观察的组织,说明含碳量对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的大致规律 含碳量越高,强度,硬度越高,而塑韧性变差,反之,强度,硬度越低,塑韧性越好。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碳合金依次有工业纯铁、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平衡组织形态。并且,碳含量的微小变化也会对某组织产生影响,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工业纯铁中的三次渗碳体的量增加;亚共析钢中的铁素体量减少;过共析钢析钢中的二次渗碳体量增加;亚共晶白口铸铁的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量

心肌细胞兴奋性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其他可兴奋组织一样,在其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的过程中,会发生周期性变化,但有其特点。1)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室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性变化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①有效不应期:从心肌细胞去极化开始到复极化3期膜内电位约-55毫伏的期间内,不论给予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能使膜再次去极化或局部去极化,这个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在复极化从-55毫伏到达-60毫伏的这段时间内,心肌细胞兴奋性开始恢复,对特别强大的刺激可产生局部去极化(局部兴奋),但仍不能产生扩布性兴奋,这段时间称为局部反应期。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合称为有效不应期,即由0期开始到复极化3期-60毫伏为止的这段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②相对不应期:从有效不应期完毕,膜电位-60毫伏到-80毫伏的期间,用阈上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扩布性兴奋)。这一段时间称为相对不应期。此期心肌兴奋性逐渐恢复,但仍低于正常。③超常期:在复极化完毕前,从膜内电位由约-80毫伏到-90毫伏这一时间内,膜电位的水平较接近阈电位,引起兴奋所需的刺激较小,即兴奋性较高,因此将这段时期称为超常期。最后,膜复极化完毕到达静息电位(或舒张电位)时,兴奋性恢复正常。每次兴奋后兴奋性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是所有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共性,但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长到心肌机械收缩的舒张开始以后。也就是说,在整个心脏收缩期内,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使心肌产生扩布性兴奋。心肌的这一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心肌不能产生象骨骼肌那样的强直收缩,始终保持着收缩与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这样心脏的充盈和射血才可能进行。2)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在心室肌正常节律性活动的过程中,如果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受到人工刺激或异位起搏点传来的刺激,可引起心室肌提前产生一次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兴奋和期前收缩(亦称额外收缩或早搏)。在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个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这是因为期前兴奋也有自己的有效不应期。当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肌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中,因而未能引起心室兴奋,必须等到再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来才发生反应,所以构成代偿间歇。

金相实验报告(成分组织观察分析)

金相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碳钢成分-工艺-组织-性能综合分析实验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 材料11(1) 指导老师:席生岐高圆 小组组长: 仇程希 小组成员:齐慧媛李敏朱婧王艳姿闫士琪陈长龙黄忠鹤郭晓波丁江蒋经国庞小通林乐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碳钢热处理工艺操作; 2.学会使用洛氏硬度计测量材料的硬度性能值; 3.利用数码显微镜获取金相组织图像,掌握热处理后钢的金相组织分析方法; 4.探讨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T12钢的组织和性能(硬度)的影响; 5.巩固课堂教学所学相关专业知识,体会材料的成分—工艺—组织—性能之间关系。 二、实验内容 1.进行45和T12钢试样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规范参考相关资料; 2.用洛氏硬度计测定试样热处理试样前后的硬度; 3.制备所给表中样品的金相试样,观察并获取其显微组织图像; 4.对照金相图谱,分析探讨本次实验可能得到的典型组织:片状珠光体、片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的金相特征。三、实验原理 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变钢的性能,热处理工艺的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经一定时间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从而达到改变钢的性能的目的。研究非平衡热处理组织,主要是根据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来确定。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了的一系列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一)碳钢热处理工艺 1.加热温度 亚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温度一般为Ac 1+30-50℃(淬火)或Acm+50-100℃(正火)。 淬火后回火温度有三种,即: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500℃)、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一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可行性研究步骤; 2、学习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实验要求 硬件:Intel Pentium 120 或以上级别的CPU,大于16MB的内存。 软件:Win dows 95/98/2000 操作系统,Office 97/2000 软件 学时:2学时 写岀此项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可行性研究(结构化分析)方法; 2、绘制数据流图,使用Word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 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初拟系统实现报告,对软件开发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报告经审核后,交软件经理审查。 1 . 2 项目背景 (1 )待开发的软件产品名称:旅行社机票预定系统。 (2)本项目的提岀者:冯剑。开发者:李翀。用户:旅行社 (3)本软件产品将用于旅行社的机票预定和费用的记录。

1 . 3术语说明 DFD (数据流图):一种描述书记变换的图形工具,是结构化分析方法最普遍采用的表示手段,但数据流图并不是结构化分析模型的全部,数据字典和小说明为数据流图提供了补充,并用以验证图形表示的正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被建系统的模型。 1 . 4.系统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见附录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基本要求 ⑴功能 本软件实现的功能有:为游客提供机票预定服务,提高旅游局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对航班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对机票费用记帐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记录旅客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单位、旅行时间、目的地)、航班时间和班次,打印机票和帐单。 (2) 性能 时间:提供的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在工作平台上。售票系统的定单必须无差错的存 储在机场的主服务器上。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进行及时正确的刷新。一笔业务在一分钟内完成。空间:运行空间 2M。 (3) 系统的输入和输岀 输入:旅行社定票单。数据完整,详实。 输岀:机票、帐单。简捷,快速,实时。 (4) 处理流程 旅行社将定票信息输入定票系统,系统输岀机票和帐单给旅客。 5 )安全保密要求

材料课件实验一光学金相组织观察方法

材料课件实验一光学金相 组织观察方法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实验一光学金相组织观察方法 目的 1.了解光学金相组织观察方法及步逐; 2.了解光学金相显微镜的结构,熟悉其使用的基本方法; 3.了解光学金相样品的制备过程,体会制过程对观察组织的影响。光学金相显微镜的结构 为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必须借助显微镜,大家可能用过生物显微镜,知道其大致结构有:物镜、目镜、粗调、微调等,生物样品是透明的,可用自然光。 工程材料,如金属材料,是不透明的,成像利用的是反射光,因此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中,结构上明显特点是有一套照明设备,现用显微镜的照明设备包括:电源、变压器、灯泡、透镜组——得到平行光,经过孔径光栏、滤色片、视场光栏,再经过物镜照射到试样上。经过试样的反射光进入物镜经过一次放大,再经过目镜的再次放大,我们看到的是经过二次放大的虚像。因为最后看到的像和各人的视力的影响,不同人观察时对显微镜要进行微调。

显微组织成像原理 如图所示,从透镜内垂直照射 到试样上的平行光,将发生反射和 吸收。如果试样是镜面,光线全部 原路返回,最后成像为亮点;如果 试样有不平的沟槽,部分光线反射后不能进入物镜,这样这些地方成像为暗区。有明有暗就构成了表面的图象,就是我们观察到的组织形貌。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 取样:从材料或零件上截取准备观察的样品,要求组织要有代表性,大小要适合制样和观察,尺寸过小的还要进行镶嵌。 打平:让观察面宏观为平面,用砂轮、锉刀或其它方法来实现。 磨光:用不同粒度的金相砂纸,从粗到细依次细磨,让其粗糙度不断减小。细磨的方法有干磨和湿磨,可用手工细磨和机械细磨。

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兴奋性变化与动作电位的对应关系 ①绝对不应期也叫有效不应期,兴奋性下降到零,阈强度无限大,无论多大强度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其兴奋性为0。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可决定两次兴奋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如绝对不应期为2ms,则每秒最多只能兴奋500次。 ②相对不应期从绝对不应期到复极化基本完成的时期,兴奋性逐渐恢复,但阈强度仍大于正常,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③超常期兴奋性轻度增高,阈下刺激也可引起第二次兴奋。 ④低常期超极化状态,兴奋性低于正常,阈上刺激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并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峰电位上升支(去极化相)的出现,是由于膜对Na+ 通透性突然增大,引起Na+ 内流造成的;而峰电位下降支(复极化相)的出现,主要与随后出现的K+ 通透性增大有关。 一般来说,绝对不应期约相当或略短于前一刺激所引起的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持续时间。因此,同一部位受到连续刺激时,不可能发生动作电位的融合,这就意味着绝对不应期的长短,决定着该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兴奋次数的最大值。 当神经、肌肉、腺体受到一定刺激后,能较迅速地产生特殊的生物电反应(动作电位)及其他反应,生理学上将这3类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它们受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反应及其他表现的过程称为兴奋。尽管各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的外部表现不同(如肌肉收缩、腺细胞分泌等),但它们最先出现的反应,都是在受刺激局部的膜的两侧出现特征性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而外部表现如收缩、分泌等,都是由动作电位进一步触发或引起。

兴奋指机体器官或组织受刺激后,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由较弱活动状态转变为较强活动状态。抑制指机体器官或组织受刺激后,从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由较强活动状态转变为较弱活动状态。 细胞所处环境中各种理化因素的改变称刺激,其三要素是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变化率。刺激的这3个参数可以相互影响,当其中一个(或两个)的值改变时,其余二个(或一个)的值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在刺激强度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与刺激持续时间呈反变关系,可用强度-时间曲线表示。

生理实验

一、组织兴奋性观察实验(实验一) 1.为什么要将制备好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先放在任氏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答:为了稀释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减小标本兴奋性。 2. 说明骨骼肌产生强直收缩的发生机制(从细胞分子水平) 答:强直收缩本质上是骨骼肌前后收缩的叠加。骨骼肌发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兴奋-收缩耦联时进入细胞的Ca2+多于被重新回收的Ca2+ ,导致肌浆中一直处于高浓度Ca2+状态,从而引起强直收缩。而无论是神经纤维AP或骨骼肌细胞AP都是量子式的,不可能叠加。终板电位虽可叠加,但它出现在骨骼肌AP前,故不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叠加。 3.简述电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兴奋的机制 这是综合题,考你对神经兴奋致骨骼肌收缩的整个过程的认识。 过程如下:电刺激坐骨神经使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肌接头的化学传递→终板电位的产生→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肌细胞动作电位在肌细胞膜表面及横管内的传导→兴奋-收缩耦联→肌丝滑行过程。 二、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27) 1. 血压波动一级波、二级波的产生原因 答:一级波因心脏收缩和舒张导致的血压波动引起;二级波因呼吸致胸内压变化,从而压迫胸腔内大动脉致血压波动。 2. 夹闭家兔颈总动脉(双侧)血压会怎样变化,原因? 答:夹闭颈总动脉血压将升高,这是减压反射减弱的结果。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导致颈动脉窦处血压下降,压力感受器发放冲动减少,致使减压反射减弱,使血压上升 3. 刺激减压神经向中端或离中端血压分别将怎样变化,为什么? 答:刺激减压神经向中端血压将下降,而刺激离中端血压不会变化。减压神经是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神经,刺激向中端相当于压力感受器传入增加,发生减压反射;刺激离中端兴奋将不能传入中枢,故不起作用。 4. 刺激迷走神经离中端致血压下降原因 答:作用于心脏,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但迷走神经对血管没有直接作用。 5. 静脉注射NA或Adr对家兔血压的影响将怎样?原因? 答:i.v. NA血压升高,i.v. Adr血压先升高后下降。原因:两种物质与α、β受体的结合力不同。肾上腺素对α和β受体的作用都强,但作用于β2受体是一种潜伏期较长而作用强度较小但作用时间较长的紧张性作用。故首先兴奋α和β1受体,使心输出量增加、皮肤及内脏等处的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致血压升高;然后β2受体兴奋表现出 来,使骨骼肌内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致血压下降。 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的作用强,而与β受体的作用较弱,尤其与β2受体作用很弱,故给药后主要兴奋α及β1受体,使心输出量增加,皮肤及内脏等处的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致血压升高。 6. 静脉注射Ach后血压将如何变化?原因? 答:血压将下降。Ach作用于M受体,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输出量减少;另外,骨骼肌内及肝脏内血管上也存在M受体,受Ach作用后将使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两种作用都使血压下降。 三、实验39: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1. 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尿量的变化及原因 答:尿量增加; 原因: (1)血将胶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原尿增加,相应终尿也增加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32156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科学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准备材料:一个玻璃杯、一枚硬币、小半杯水(最好是有颜色的)、蜡烛和一个平底的容器。 实验内容:在一个盘子里倒半杯水,放入一枚硬币。手既不许接触到水,又不能把水倒出来,怎样才能把硬币取出来呢? 实验过程: 第1次:我们首先在平底的容器中倒入小半杯水,淹没硬币。然后点燃一节蜡烛放在盘子里,罩上玻璃杯,蜡烛会因为缺氧停止燃烧,这时,外面的水便源源不断地涌进玻璃杯。(可惜吸水不够多,所以没有把硬币取出来)结果:失败。

第2次:和第一次一样,失败。 第3次:我们换了一根大一点的蜡烛,这次流进去的水很多,成功。 第4次:我们用了两根蜡烛,不过因为杯子扣的太紧,杯口被盘子吸住,水没能流进玻璃杯,失败。 第5次:我把杯子扣下去的速度慢了一点点,导致蜡烛提前熄灭,失败。 第6次:同样是放了两根蜡烛,这次很正常,成功。 实验总结:我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气体冷却后,能让压力下降,于是外面正常的大气压把盘子中的水挤进了杯中。另外,在实验中,我观察到,用玻璃杯盖住蜡烛的时候,火焰不是马上熄灭,是继续燃烧一会儿才熄灭,说明玻璃杯的空气也是含有一定量

实验报告范文1: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实验一组织兴奋性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利用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电刺激神经引起肌肉的反应,进而印证神经肌肉组织的生理特性。 二、实验原理 兴奋性是指活的细胞、组织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肌肉、神经、腺体称为可兴奋组织,它们有较大的兴奋性。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表现为动作电位,肌肉细胞的兴奋性直直观表现为收缩活动。一个刺激是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不仅与刺激形式有关,还与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强度-时间变化率三要素有关,用矩形脉冲电刺激组织,则组织兴奋只与刺激强度、刺激时间有关。 肌肉收缩的形式,不仅与刺激本身有关,而且还与频率有关。当刺激频率较小,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持续时间时,则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增加刺激频率,单收缩会出现叠加,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甚至完全强直收缩。 本实验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然后通过电刺激坐骨神经引起与之相连的腓肠肌收缩来观察标本的兴奋性表现,并观察兴奋性产生的特点、刺激强度与肌肉兴奋大小的关系、不同刺激频率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变化等。 三、实验方法 (一) 实验材料 1.实验系统及器材:D95微机实验教学系统,蛙手术器械,肌板,双凹夹,小 烧杯,滴管,蛙板,棉花,棉线,图钉; 2.药品:任氏液; 3.动物:蟾蜍一只。 (二) 实验操作 1.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1)破坏脑和脊髓; (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并剥皮(五剪法); (3)游离坐骨神经至膝关节; (4)制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将标本放入任氏液中浸泡10分钟左右,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再进行实 验。 2.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固定及仪器连接 (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股骨固定于肌板上电极旁的小孔内,并使腓肠肌在股骨上方,肌腱扎线与换能器相连,坐骨神经置于刺激电极上; (2)电刺激输出与肌板上的刺激电极相连,负极靠近腓肠肌。 3.观察项目 (1)阈强度的测定 波宽选择20ms,调节强度细调钮,由0逐渐增大,分别按手动单次钮刺激神经,用D-90生理实验系统记录肌肉收缩曲线,根据收缩曲线确定阈刺

兴奋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

兴奋-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 受到刺 兴奋性。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生物体与环境的关系不仅表现在物质和能量代谢方面。还表现在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能引起机体活动的改变。由此生物体不断主动地适应环境得以生存。 中文名,兴奋性。繁体,興奮性。注音,ㄒㄧㄥㄈㄣˋㄒㄧㄥˋ。 概念。心肌的兴奋性心肌与其它可兴奋的组织一样。 具有兴奋性。其兴奋性的高低通常

采用阈值作为衡量指标。 兴奋周期。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相似。 兴奋性是可变的。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产生一次兴奋时。兴奋性也随之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与膜电位的改变。通道功能状态有密切联系。兴奋性的变化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绝对不应期与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当于心肌发生一次兴奋时。从动作电位的0期除极开始至复极3期膜内电位约-55mV这段时间内。如果再给它刺激。则无论刺激多强。心肌细胞都不会再次兴奋。因此。 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此期膜电位很小。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心肌细胞兴奋性下降到零。从膜内电位-55mV到-60mV这段复极期间。如果给予阈上刺激。肌膜可发生局部除极化。但仍然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从动作电位除极开始到-60mV这段时间内。称有效不应期。局部除极化的原因是Na+通道

刚刚开始复活。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完毕。从3期膜内电位-60mV开始到-80mV这段时期内。用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动作电位。 称为相对不应期。此期说明心肌的兴奋性已逐渐恢复。但仍低于正常。原因是Na+通道部分恢复活性。超常期:从复极3期膜内电位-80mV开始至复极-90mV这段时期内。用阈下刺激就能引起心肌产生动作电位。说明心肌的兴奋性超过了正常。故称为超常期。在此期间。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已基本恢复。Na+通道也已基本复活到可以再被激活的备用状态;而此时膜电位绝对值尚低于静息电位。距阈电位的差距较小。故兴奋性高于正常水平。 影响兴奋性的因素心肌兴奋性的高低除了可以用阈值作为衡量指标外。静息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以及离子通道的性状也可影响兴奋性。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时。距阈电位的差距就加大。引起兴奋所需的刺激阈值也

金相实验报告

实验五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特征。 2. 掌握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 实验器材 1、金相显微镜 2、金相标准试样 四.实验原理 铁碳合金室温下基本相和组织组成物的基本特征 1.铁素体(F ) 是碳溶入α-Fe 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晶格,具有良好的塑韧性,但强度硬度低,经4%硝酸酒精浸蚀呈白色多边形晶粒,在不同成分的碳钢中其形态为块状和断续网状。 2.渗碳体(Fe 3C ) 是铁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量为6.69%。 晶格为复杂的八面体结构,硬度高,脆性大,用4%的硝酸酒精浸蚀后呈白色,用碱性苦味酸钠热蚀后呈黑色,用此法可以区分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和铁素体。由铁碳相图知,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不同,渗碳体有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是由液态直接析出的渗碳体,呈白色长条状;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呈网状分布,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沿晶界呈小片状,共晶渗碳体在莱氏体中为连续基体,共析渗碳体是同铁素体交替形成呈交替片状。 3.珠光体(P ) 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在平衡状态下,铁素体和渗碳体是片层相间的层状组织。在高倍下观察时铁素体和渗碳体都呈白色,渗碳体周围有圈黑线包围着,在低倍下当物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厚度的时候,渗碳体就成为一条黑线。见图3-1。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a (15000×) b (400×) 图2-1 不同放大倍数下珠光体的显微组织

观察以下铁碳合金组织 在铁碳状态图上,根据碳的质量分数的不同,铁碳合金分为工业纯铁,碳钢及白口铸铁。 1.工业纯铁 碳的质量分数小于 0.0218%的铁碳合金称为工业纯铁。室温下的组织为单相的铁素体晶粒。用4%的硝酸酒精浸蚀后,铁素体呈白色。当碳的质量分数偏高时,在少数铁素体晶界上析出微量的三次渗碳体小薄片,见图 3-2。 2.碳钢 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2.11%范围内的铁碳合金称为碳钢,根据钢中含碳量的不同,其组织也不同,钢又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三种。 1)亚共析钢 碳的质量分数在0.0218~0.77%范围内,室温下的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随着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逐渐减少,珠光体数量增加。见图 3-3 。白色有晶界的为铁素体,黑色层片状的组织为珠光体。 在显微镜下,可根据珠光体所占面积的百分数估计出亚共析钢的碳的质量分数: Wc ≈Wp%×0.77% Wc –碳的质量分数 Wp –珠光体所占面积的百分数 2) 过共析钢 碳的质量分数在0.77~2.11%范围的碳钢为过共析钢。室温下的组织 为层片状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见图 3-4。 用4%硝酸酒精浸蚀,二次渗碳体呈白色网状分布在珠光体周围。用碱性苦味酸钠溶液热蚀后,渗碳体呈黑色。 图 3-2 工业纯铁显微组织 a 用4%硝酸酒精浸蚀 b 用碱性苦味酸钠热蚀 图 3-4 T12钢显微组织 20钢 45钢 70钢 图 3-3 亚共析钢的显微组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