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语文教学的本位

浅谈语文教学的本位

摘要: 近年来,多元化的创新教育成为当今中学语文教育思想的主流,由于盲目的否定,传统的语文基本教学定位被不少教师淡化、遗忘。面对新课程标准,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才会真正回归本位。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的本位

——巴中市恩阳区义兴镇小学何家兴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痛定思痛。2001年,百年来的语文“纷争”总算有了归属,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它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美好,对《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

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不少有识之士慨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

语文教学又怎么啦?

[案例一]一教师执教《找秋天》,先让学生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各种关于秋天的资料,接着逐个映示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忽而金黄的稻浪,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忽而火红的苹果,学生大呼:“哇!秋天好美啊!”忽而黄澄澄的甜梨,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于是,有生以舞蹈表演,有生以唱歌展示,有生以绘画汇报。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

<探因>

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疱”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但在课改初期,这是倍受好评的“样板课”,曾经独领风骚,不光在大型的课改教学观摩会上频频亮相,而且已经飞入平常的课堂。即使今天,仍有不少地方还在“克隆”。

究其原因,一是应新课标之新,敢于创新,加强综合。“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舞蹈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试问:社会、思品、数学不是文化吗?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文化内涵在哪里?我们学的到底是文化课还是语文课?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大大地淹没了。二是对“人文性”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不去肢

解课文,气氛热烈,情趣盎然,这就是“人文”。诚然,“人文”有时候是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立的。

[案例二]一教师借班执教《长城》,熟读课文后,问:“假如你是现场的游客,你会怎样赞美长城?”学生摇头不语。少顷,终有一生开口:“长城长,长啊长,真他妈的长!”师问何出此言,答曰:“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就这样说出来了。”

<探因>

不到位:工具性“倍受冷落”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环节。教者有很强的“语文”意识,能及时地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升华学生人文情感的目的。这是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的设计,但学生们近乎集体“失语”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唯一开口的却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真他妈的长!”且不说这句话的文明性如何,就本身来讲,它显示了一种语言的贫乏。“心中有数,出口无言”。原来是平时的课堂很少有这样的说写训练。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行呢?

[案例三]一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过程如下:①初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感受?②再读课文,问:你心里是什么滋味?③联系生活实际,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④造成这一悲剧的原

因是什么?⑤看网页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写环保广告语。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发言精彩,掌声不断。

<探因>

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

这是我初教《特殊的葬礼》时的设计。这节课虽没有前面《找秋天》那般花哨,非语文的东西少了一些,但仍然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读课文,说感受,这一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看网页新闻写环保广告语,虽然也有一些说、写的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杯水车薪”,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早已呛得它无处藏身了。这是语文课,不是环保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还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从头到尾搞的都是“空手道”,没有和文本语言生发更多的联系。这种貌似“很语文”的“人文课”在当今风头正盛,很多人更是趁之若鹜。看来,咱们都该醒醒啦!

综上,三个案例都存在着“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现象,这就暴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对“工具性”的“训练”又如“杯弓蛇影”一般心有余悸,不敢进行合理的训练,每每在“淡化”的暗示下唯避之而不及。为什么我们在“工

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老是顾此失彼,甚或统统抛掉?我想,还是没能深层次地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是不知如何权衡。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什么?

一、工具性是什么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工具性,是人们用以交际的工具。靠什么交际?自有人类以来,交际自然始于语言(首先是言语,下文统称语言)。因为: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人类优越于一切动物的地方,在于它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就在于它结成社会。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形成,并存在下去,不断地发展进步,又在于它有语言作为自己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格列佛游记》中写道:大人国的人想绕开语言用实物来交际,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可能要说到的全部东西,想要表达什么,就从那个口袋里掏出那个东西来。这只是一种幻想,任何人类集团事实上都不可能采用这种交际方式。所以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2、其他交际工具的局限性手势、表情、图画、烽火、击鼓、红绿灯、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礼节等等,都能够帮助人类传达一定的信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也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古人说,“以目言,以眉语”,可见挤眉弄眼也是能够表达一定的感情的。但谁又能够用手势?

生:上次,我和爸爸在电影院观看《哈利·波特》,我边看边吃

油炸串,弄得满手油腻腻的,我便随手往旁边的空位上一抹,不巧被

爸爸看见了。他非常严肃地批评了我,当时我还觉得受了委屈,现在

和旅行者一比,我真惭愧啊!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生:老师,我觉得您和旅行者一样,每天下班了还要给我们批

改作业,上一回我病了,您还为我补课,您心里关心的是我们呀!

生:我觉得很多人都和旅行者一样,具有一种奉献精神,像解

放军叔叔、老师……

二、把握语言实践的层次

1、机械运用文本语言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步骤是“模仿”。

这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有时甚至还属于“无意记忆”的范畴。故而,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是语文学习入门的捷径。在这一方面,传

统语文教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尤应继承、借鉴。这个机械运用是指

直接使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比如背诵、反复诵读以及简单的复述等,有时可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搬运”和“组合”。虽然这种机械

运用比较单调,但却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很好的手段。不仅在低

年级常用,在中高年级也很必要。一般常用这样的导语:“谁能把……

再读一遍”“谁愿意做一回……(指文中人或物)”这种方法主要是引

导孩子初步感悟和积累文本语言中的“亮点”部分。

2、灵活运用文本语言语言学习的第二个环节是“仿中有创”。所谓“仿中有创”,是一个“尝试”-调整-再尝试-再调整……”的过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或“边使用,边明理”。要通过学生大量

的尝试练习而“熟能生巧”。当然,语文教学有时是“教一得一”或“举一反三”,一步就能到位。但有时候可能是“教十才得一”,“练十才会一”。总而言之,语文学习带有“习得学习”的特点。这是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的又一特殊规律。所谓灵活运用文本语言,内化是关键。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外部的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的语言的过程,尤其是要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因为它是构筑语言能力大厦的建筑材料。这里一般体现在课文中尝试换词、换句、换人称甚至更换表达方法、改编文体等,让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当,人文内涵之深邃。这一层次无论对文本语言的“亮点”“空白点”还是“撞击点”均为可行。努力追求“源于文本,别于文本”的语言境界。

3、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是指当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之中时,物我两忘,情思飞扬,于文本的“敏感”之处自由驰骋,进入“文我合一”的巅峰体验。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感形式的最高表现,这只能是特殊情境中的超常创造。在一般情境里很难激发这样的神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胸藏万壑,气贯长虹,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捕捉先机,化平凡为神奇。这时需要的是激励、赏识、自由、导引,需要师生双方瑰丽灵动的想象。特别是在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和“撞击点”给学生释放自我的突破口,激扬文字,升华人生。

如教学《乡戏》时,由“为什么乡戏反而越唱越红火?”这一“撞击点”引发了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

生: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关心农民,书上不是说,政府大力倡导专业剧团送戏下乡吗?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就是经常慰问演出。

师:你思考得很深,你真会读书。

生:我想,这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呀!(众笑)

师:你看得更远,为什么说这是党的政策好呢?

生:如果不是党领导的好,农民们就很穷,日子就不会好过了,连饭都吃不好,还怎么能唱起来呢?

师:有道理!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好生活,就很难有这么红火的乡戏了。

生:这叫与时俱进嘛!

教学《特殊的葬礼》,在熟读课文、又欣赏了瀑布当年的雄姿后,我问:“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瀑布,你能赞美一番吗?”这一提问正好挠到了孩子们的“痒”处。最令人叫绝的是有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情愿永远伴你身边,不想再回唐朝了!”“哇!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谋害’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你说,这样的情境,这样的语文,谁不醉在其中呢!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也就抓住了工具,抓住了人文。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谁又能够把语言和精神掰得开?可

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参考文献

【1】李银宏:让语文教学回归其本位,平昌县河东小学。

【2】石艳霞:浅析中学语文课堂人本性教学方式,2011 08

【3】中学语文教育教学。

备注:

作者: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义兴镇小学何家兴

QQ:1046059000

联系电话:15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