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项目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旅游服务与管理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所属专业类名称旅游服务类

适用的专业目录名称旅游服务与管理

项目主持单位(盖章)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项目主持人李文辉

联合申报单位(按学校、企业、出版社、行业及其它机构分类排序)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昱涵会议服务有限公司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环球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承德工业学校黑龙江省松花江国际旅行社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职业学校环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黑河海外旅行社有限公司山西省沁源县职业高级中学黑龙江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药泉山旅行社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云南中青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昆明市旅游职业中学泰山旅游(香港)有限公司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川省旅游学校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沈阳市旅游学校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青岛旅游学校哈尔滨市导游管理办公室陕西省旅游学校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佳木斯旅游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组

申报日期 2013年5月20日

项目名称:

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主持单位: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项目主持人:

李文辉

联合申报学校: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承德工业学校

内蒙古呼和浩特商贸旅游职业学校

白城市第一职业高中

山西省沁源县职业高级中学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昆明市旅游职业中学

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四川省旅游学校

沈阳市旅游学校

青岛市旅游学校

陕西省旅游学校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佳木斯旅游职业学校

联合申报行业企业:

黑龙江昱涵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哈尔滨环球假日旅行社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松花江国际旅行社

环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黑河海外旅行社有限公司

黑龙江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药泉山旅行社

云南中青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泰山旅游(香港)有限公司

其他联合申报机构: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哈尔滨市导游管理办公室

项目管理机构

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组项目建设期限

2013 年 6 月-2015 年 3 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1)

(一)建设背景 (1)

(二)建设意义 (3)

二、建设基础与条件 (3)

(一)建设基础 (3)

(二)建设条件 (6)

三、建设目标与思路 (7)

(一)建设目标 (7)

(二)建设思路 (8)

四、建设规划 (8)

(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制定指导性文件 (8)

(二)紧贴行业,把握需求,提升资源库内涵 (9)

(三)理念先导,技术保障,构建开放式平台 (9)

(四)协作开发,持续更新,优化建设方法 (9)

(五)健全组织,精心实施,确保体系完备 (10)

五、建设内容 (11)

(一)资源中心 (11)

1、专业建设库 (11)

2、课程资源库 (13)

3、虚拟实训库 (18)

4、培训考评库 (18)

5、信息交流库 (19)

6、素材资源库 (19)

(二)资源服务平台 (22)

六、建设步骤 (26)

(一)调研与设计阶段 (26)

(二)开发与建设阶段 (26)

(三)集成与调试阶段 (26)

(四)推广与应用阶段 (26)

(五)更新与维护阶段 (27)

七、保障措施 (28)

(一)管理保障 (28)

(二)机制保障 (28)

(三)资金保障 (28)

(四)更新保障 (29)

八、预期成果 (29)

(一)推广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30)

(二)共享教学改革成果,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30)

(三)共享信息资源,提高校企合作成效 (30)

九、资金预算 (31)

附件1: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联合开发一览表 (33)

附件2: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35)

附件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38)

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意义

(一)建设背景

1.旅游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2013年5月16日人民网发布,目前全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350万,带动相关行业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由于旅游服务精细化、专业化的特点,使得技能高、上手快的人才成为旅游业的急迫需要。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总数达1.4万家,旅行社达2.5万家,各类旅游景区景点达2万多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53家。在上述旅游企业中,外商投资的星级饭店共470家,其中四星级以上299家,外商投资设立旅行社78家,14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预计到2020年,中国可能超过法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国。

通过对多家旅游企业的调查走访发现,我国旅游行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阻碍旅游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表现为五方面:一是缺乏职业意识,包括服务意识、服从意识、规范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等;二是职业能力不够,如操作技能、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等;三是知识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内容陈旧、理论脱离实际;四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具体表现在主动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淡薄,普遍缺乏再教育机会,很多毕业生在岗位中面临具体的业务时就经常显得手足无措;五是理论和实际的差距,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造成旅游专业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率较低、流失率较高。

2.旅游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国务院在2009年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臵,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引起国家的足够重视,其中,旅游职业教育的重大作用日益彰显,中高职旅游职业教育也将大踏步发展。

2010年7月2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将职业教育列入重点解决的八个问题之一,要将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

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司2012年对全国旅游院校基本情况统计数据表明,截止至2012年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旅游高等院校数量超过50所的有江苏、广东、四川、河南、安徽、山东、湖北、浙江、湖南等9省。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数量超过100所的有四川、广东和云南等3省。从地区分布看,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设有旅游院校,且呈现出旅游发达地区数量多、旅游欠发达地区数量少的特点。

从在校生情况来看,2012年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计107.34万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在校生数为57.62万人,比上年减少3.93%;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为49.72万人,比上年增加2.85%。其中,全国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生数为14.9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0.0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生数为12.1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4.38%。烹饪专业在校生数为7.5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5.08%。其他专业在校生数为15.17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0.51%。

从毕业生情况来看,2012年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为32.51万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毕业生数为16.23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9.92%,比上年略有增加。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16.28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0.08%,比上年略有增加。其中,全国旅游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数为5.1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1.6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数为4.1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5.49%。烹饪专业毕业生数为2.49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5.29%;其他专业毕业生数为4.5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7.64%。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旅游职业教育已经覆盖全国,其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都呈现上升趋势。

同年,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对旅游行业培训情况做出如下统计:2012年全国旅游行业教育培训总量为446.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7%。其中行业岗位培训量为415.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成人学历教育量为31.4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00%,成人学历教育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旅游酒店职工教育培训量为268.29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60.04%,比上年下降1.10%。旅行社职工教育培训量为88.69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19.85%,比上年增长11.34%。旅游区(点)职工教育培训量为65.25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14.60%,比上

年增长3.36%。旅游车船公司职工教育培训量为11.12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2.49%,比上年增长6.41%。旅游行政部门职工教育培训量为5.41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1.21%,比上年增长31.63%。其他教育培训量为8.09万人次,占教育培训总量的1.81%。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量在40万人次以上的省份有湖南和广东,30到40万人次的省份有上海和河北,20-30万人次的省份有辽宁、福建、重庆和山东。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旅游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人数要高于中高职教育,社会需求量大,培训种类多样,培训的优劣将直接对行业服务质量产生影响。

(二)建设意义

1.为全国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指导和学习平台

针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南北部差异较大的现状,通过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提供更优质的资源,提升教师运用信息化的能力和研修能力,快速缩小中高职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之间的差距,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水平,从而解决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2.为全国旅游服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共享平台

紧跟国家旅游业发展规划,通过企业提供的岗位标准,为开发岗位培训课程提供职业标准、政策法规、岗位标准、业务相关音、视频素材的资源检索、在线指导,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员工培训、业务流程规范等方面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旅游行业、企业整体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3.为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对接平台

遵循旅游市场动态,了解把握旅游需求,通过资源库建设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与各地旅游市场动态信息咨询服务。中高职学生、企业员工、旅游者均可通过平台进行沟通对话,也可提供相关旅游服务,解决了空间限制,实现了市场对接。

4.为社会和自主学习者提供终身教育平台

通过构建以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为核心的共享型学习库,将中高职教学资源对全社会开放,为更多“求教无门、求教无时”的自主学习者提供机会,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和毕业生的终身教育提供服务。

二、建设基础与条件

(一)建设基础

1.项目主持学校具备扎实的建设基础

(1)项目主持学校具备先进、独特而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哈尔滨市

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立足现代服务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在办学策略上积极组建和参与各类职教集团,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形成了“四轴联动、学岗互换、分层推进、螺旋上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依据市场设专业,按照岗位设课程,构建集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凸显职业需求,实施“教、学、做”合一。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室,设立“企业校区”,使学生“上学即上岗,课堂即企业”。日常管理以班级企业化管理为载体,以企业文化进课堂为途径,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开展“优秀职业人”特色培养工程。

(2)项目主持学校拥有实力雄厚、专业基本功扎实的师资队伍。学校以教师发展为立足点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启动双师工程、师德建设工程、团队建设工程、青蓝工程等教师培养行动计划,形成了专兼结合、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每年按计划对教师进行阶梯式的培养,教师培训面达到100%。基本形成了以专业骨干教师为引领,学校专、兼职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构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有专任专业教师13人,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11人,省技能操作能手7人,省优秀班主任5人,区学科带头人2人,区科研骨干教师1人,持有导游证的教师11人。先后派送9位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8位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核心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兼职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的38%。

(3)建设专业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次斩获殊荣,备受好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自1991年创办至今,先后为旅游产业培养了2000多名素质优良的旅游一线服务员工,现在校生人数534人,2010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本专业立足“冰城夏都”哈尔滨,面向黑龙江旅游服务产业集群,成为哈尔滨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多元化办学的佼佼者。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围绕市场需求制订符合区域经济特征的“旺入淡出、实境镶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获得黑龙江旅游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哈尔滨市导游讲解技能大赛一等奖;黑龙江省导游讲解技能大赛三等奖;“北国风光〃美在黑龙江”黑龙江省导游员大赛一等奖;全国导游大赛优秀导游员等多项荣誉。

2.生产性实训基地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1)功能齐全的实训基地为校内综合实训奠定坚实基础。学校为了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先后建成以三维实景技术与虚拟建模技术相结合的模拟导游实训室、以旅游企业文化为主题的实训长廊及12间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实训室。

2011年6月由教育部职成司批准建立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总计资金投入2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120万元,地方配套

150万元,企业投入1800万元。实训基地建筑面积为3360.2平方米,共有300多个工位,设备总值538万元,实训开出率达98.8%,形成集教学、培训、生产为一体的旅游服务类专业实训基地群。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以旅行社实训区为主,学生进行导游、计调、景区讲解等多项实训;酒店服务与管理实训区可实现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和会议服务等实训;烹饪实训区可实现中西菜肴和面点制作实训。实训基地按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典型产品(服务)生产程序实施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质。

(2)先进实用的实训基地为社会服务提供便捷条件。学校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面向相关旅游服务企事业单位开放,尤其是下岗再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的职业培训,2012年各级各类培训达到4000人次以上,同时还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开展旅游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培训及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如今,实训基地已成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训练中心,成为合作企业员工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技能提升的培训基地,成为旅游服务的交流中心。

3.联合申报院校实力雄厚

联合申报院校覆盖了东北、西北、华北、西南、华南等不同地域的18所院校。包括3所高职院校和15所中职院校,三所高职院校校的加入为项目建设中的中高职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15所中职学校中,4所为国家示范校,6所为省级示范校,各校教育教学改革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详见表1)

4.行业企业深度参与

(1)挖掘业内优秀企业,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在与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康辉国际旅行社、上海东洲国际旅行社、厦门园博园风景名胜区、

黑龙江省假日国际旅行社、黑龙江昱涵会议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多家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继续与黑龙江昱涵会议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聘请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副会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昆欣作为行业专家进行更高层面的指导,从宏观上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监控,推进内涵建设。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为资源库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保证资源与企业、行业的有效对接。

(2)邀请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专家指导和参与项目建设。在本项目建设过程中,聘请了教育部高职示范院校遴选评审专家、教育部国家中职改革创新示范校评审专家、教育部工商类精品课程评审专家、教育部高职教育旅游类专业教学标准评审专家刘瑞军和黑龙江省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主任、黑龙江省科顾委旅游专家组专家、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命题员、考官朱彩云及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教学研究与资源建设委员会主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理事陈建华为项目建设首席顾问,共同研讨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标准,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同时邀请高等教育出版社给予支持,对资源库建设全程指导。

5.专业公司技术支持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源库建设将由各参与学校与相关提供技术服务的企业合作开发,为资源库建设进度与质量提供保障,为资源的有效整合、系统运行、网络开放等打下基础。

(二)建设条件

1.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思想条件

本着资源建设,理念先导的主旨,经过研讨与交流、国内外进修培训、考察学习等方式,建设团队成员已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建共享、持续更新”的教育理念达成了共识,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准备了思想条件。

2.先进的课程开发理论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方法条件

资源库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开发,而旅游专业职业教育课程具有可视性强、更新速度快、行业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够与资源库的更新实现紧密衔接。为此,项目开发团队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当前国际国内流行的各种课程开发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基本确定了遵循SCORM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形成设计、集成、整合、开发、使用、反馈、调整、推广、更新的开发模式,为资源库建设提供了方法条件。

3.深度的校企、校行合作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社会条件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开发团队由具有区域代表性的18所示范、重点中高职院校以及哈尔滨市旅游局、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和相关企业组成,为本项目开发与建设准备了先决条件。在首席顾问的指导下,把握培养方向、取得行业资源、制订操作标准,同时各参与院校均与企业、行业等形成了“校企行”三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并广泛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制度设计与修订、人员培训等校企合作活动。校企合作范围广、合作力度大,为资源开发中素材的取得、过程的设计、操作标准的采集等项目建设工作准备了充分的社会条件。

4.优秀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师资队伍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人力条件

资源库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项目开发团队中省级教学团队3个,专业教师中省级以上教学名师3人,省级以上专业带头人9人,中级以上职称86人,双师素质教师106人。丰富的教学经验、实操经验和较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是资源库建设质量与持续更新的保障。在核心开发团队负责人中双师素质比例为36%、高级以上职称比例为94%,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26.9%,有企业经历教师比例超过85%,企业参与比例32.14%。

5.学校教学条件的建设与改善为资源库建设准备了物质条件

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学校的教学条件。目前,在参与建设的19所院校中,均在近年内建设或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基于因特网技术的校企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特别是建设了满足校内仿真实训课程教学的实训教学条件。本项目参与学校均建有不同规模的实训中心,如项目主持学校的模拟导游实训室、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3D导游实训室等实训中心,均运用网络、信息与多媒体等高技术设施设备与手段,并借鉴国际先进职教经验,重点建设技术领先的行业资格考试平台,为师生与企业员工提供自主、便捷的业务知识提升平台。这为各建设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特别是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通过调研论证、顶层设计、合作开发、开放管理、边建边用、持续更新的方式,联合国内不同地域相同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搭建以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虚拟实训库、培训考评库、信息交流库、素材资源库六个库为资源中心,以一个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的“6+1”模式架构(以上简称“6+1”模式架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形成全国旅游专业交流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行业企业信息,包括新技术介绍、职业岗位描述、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用人信息等,缩短教学、实践、技术的空间差距和地域差异,实现为学生自

主学习提供便捷条件、为专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为学校发展提供不竭助力,为企业培训提供全面服务和为行业规划提供翔实信息的五大功能,拓展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的学习领域、拓宽学习渠道,提高旅游专业教学和职业培训的整体水平,推进我国从旅游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二)建设思路

本项目由首席顾问团进行顶层设计,组建项目建设指导小组和项目开发组,分别基于国内外现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现状、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及旅游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的调研结果,设计操作便捷、沟通顺畅、资源有效、运行合理、边建边用、持续更新为目的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从资源库内涵开发、研发建设、运行管理、评价维护等方面着手实施,最终实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优质建设。

具体措施为:

1. 由首席顾问团顶层设计,在项目建设指导小组指导下,确定项目建设核心院校和合作企业,明确参与院校、参与成员并组成项目开发组,设立内部组织机构。

2.以调研为基础分析论证岗位需求,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岗位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分解学习情境,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分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形成资源库建设整体方案。

3.开展以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虚拟实训库、培训考评库、信息交流库、素材资源库六个库为资源中心,以一个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的“6+1”模式架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集成、整合教学资源,开放运行教学资源库并进行验收。

4.通过各级各类师资培训及相关建设团队的试点应用进行评价反馈,根据使用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调整改进资源库,进行资源库的完善与更新,实现资源库全面推广。

5. 通过调试、更新、续建等保障措施,逐层向全社会开放资源,形成建与用、点与面、静与动相结合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四、建设规划

(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制定指导性文件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涉及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社会服务等相关内容,为了高效集成与整合各种资源,方便用户使用,首先必须要明确资源建设内容,建立各子项目的建设标准,如专业建设标准、课程体

系及课程开发标准、实训标准、素材采集与分类标准等,为教学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二)紧贴行业,把握需求,提升资源库内涵

根据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教学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高职院校资源库建设经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按照以下六个环节来实施完成:

第一,把握行业现状,追踪行业发展趋势,依据专业教学标准,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第二,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其他社会学习者的在岗培训提供服务;

第三,把握就业岗位需求,明确专业技能项目与任务,建立技能考评标准;

第四,系统设计每一门课程教学方案,形成课程标准;

第五,配套开发教学资源素材;

第六,合理链接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开发者、开发者与开发者之间的信息渠道,提供学习者、教学者、院校、企业和旅游者等多渠道的资源服务平台。

(三)理念先导,技术保障,构建开放式平台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依赖于技术平台,通过 IT 技术将各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行业企业相关典型案例有序整合起来,通过资源服务平台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共享。资源服务平台对于运行服务而言,它一方面要维护好管理平台,以保证其准确、可靠、稳定的运行;另一方面,也需要依据用户的习惯与需求更新后台数据库、逐步实现资源库建设的实用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发挥辐射作用。资源服务平台建成后,将实现知识点的交叉访问、检索、下载、在线学习、在线操作、在线测试、自主创新、组合创新等功能,并能实现注册用户达到2000人,总访问量达到10万人次以上的需求。

因此,资源服务平台可以采用网络存储构架,利用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实现网络型分布式存储与管理,用磁盘阵列进行备份。由高性能的中心资源服务器、存储磁盘阵列,以及各个合作院校专业资源服务器和存储磁盘阵列组成资源服务平台体系。这样既可以保护各职业院校资源库的知识产权,同时又方便对授权用户提供资源服务, 建设集教学资源集成与共享、教学资源区域性开发、教改成果推广与利用、人才信息采集与发布等功能为一体的,并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体系。

(四)协作开发,持续更新,优化建设方法

1.组建团队,专项调研

在具体开展资源库建设的工作任务之前,组建专项调研团队,深入全国各地,走访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的企业,采取问卷调查、企业高管访谈、专家咨询等方式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企业对学生的职业技术及技能的要求,明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建设领域,并依此来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2、协作开发,明确分工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将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由专家指导组确定建设性指导意见,由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总体负责,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各参与院校协助展开,进行任务分工,责任明确到位,各单位协作展开建设工作。

3、专家评审,完善内容

邀请行业、企业、学校相关专家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本资源库进行评审,并依据评审结果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完善、充实资源库,只有在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一致通过之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

4、组内试用,先期评价

将建成的资源库在联合建设单位内进行试用。每所学校在试用3个月之后,形成自评报告,汇总于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此进一步改进资源库建设,力求使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资源库达到特色鲜明、亮点突出,覆盖面广、适用性强的要求。

5、启动运营,推广应用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为共享平台,经专家论证、认可,并在联合建设单位内试用运行良好的前提下,面向全国旅游服务类人员开放并推广应用。

6、紧跟行业,扩充完善

随着旅游产业和教育的发展,资源库将不断更新和完善,及时反映旅游行业新技能、新知识、新信息。

(五)健全组织,精心实施,确保体系完备

团队由首席顾问、项目建设指导小组、项目开发组组成,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分工的需要。

本项目的特邀首席顾问刘瑞军、朱彩云和陈建华是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课程开发、旅游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方面的专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给予前瞻性指导意见,始终抓住旅游行业的前沿信息,为本项目的建设、应用和推广“把脉输血”。

项目建设指导小组成员均为行政主管部门、职业教育研究部门、旅游行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有创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对行业、企业标准把握准确,擅长指导项目开发团队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

项目开发组均为建设项目联合单位,他们具备一定的资源库开发执行力,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作为项目建设执行的中坚力量,将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协助制定建设计划和建设措施,并实施建设。19所中高职院校,汇集了全国旅游专业职业教育领域的优秀骨干力量;团队拥有国内出版行业综合实力最强的1家出版社;9家优秀企业,涵盖了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

五、建设内容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将开展以专业建设库、课程资源库、虚拟实训库、培训考评库、信息交流库、素材资源库六个库为资源中心,以一个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的“6+1”模式架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面向学习者、教学者、企业、院校、旅游者。通过开放式专业门户网站,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自主、高效的学习空间。(如图1所示)

图1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框架

(一)资源中心

1、专业建设库

专业建设库根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自身建设内容和特点,通过企业调研形成可行性专业调研报告、岗位分析报告,并对本专业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将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形成结构框架,为广大用户提

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1)专业调研报告

从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设计调研方案,了解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培养要求,以此为依据对旅游职业就业领域、所涉及就业企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职业整体发展及企业对人才质量需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指导专业建设。

(2)专业介绍

主要包括: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类型、学历层次、学制、生源、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方向等。

(3)说专业

专业带头人制作说专业方案,录制说专业视频资料,向在校专业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展示专业设臵整体情况。

(4)行业标准

旅游行业标准是旅游服务的规范性文件,汇总行业标准为资源库建设和专业教学提供技术操作的标准信息,规范专业学习。主要包括:导游服务规范、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旅行社入境旅游服务规范、旅游景区讲解服务规范等。

(5)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资源库体系构建的核心,而专业课程体系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首先,在专业调研基础上形成符合中高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成长规律、具有普适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收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背景的院校课程设臵基本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发校本化特色课程,为更多的院校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服务;第三,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相应的培训方案,以便更好地为毕业生进入企业提供就业服务,更好地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提供教学资源支持。

(6)专业办学条件

通过专业调研和专家论证,形成具有普适性的专业办学条件文件,主要包括:师资情况、实习实训条件、教学场地条件、图书资料等内容,为中高职旅游专业建设提供规范性参考。

2、课程资源库

课程资源库将为用户建设集自主学习与教学功能为一体的“情境式”课程内容,所有资源均可在线浏览和下载,其中至少两门课程为网络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说课、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包(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数字化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评价、教学案例)。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组建的课程开发团队,将源于企业的真实工作内容作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并通过整合原有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构建“教学做”一体的课程资源。

(1)课程标准

将采用“普适+特色”的模式进行开发,包含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考核评价等要素的课程建设指导性文件,为课程建设提供基本框架。其中,课程教学内容即确定该课程所划分的学习情境,应体现旅游专业岗位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同时结合院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个性化”课程标准,使用户从不同角度学习该课程。

(2)课程负责人说课

说课主要分为说课录像和方案两部分,其中说课录像由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比照精品课程建设“说课”内容的要求,时长为30—40分钟。包括教学设计及相应的教学实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要体现内容和形式的整体性,增强用户的直观认知。方案与说课录像相对应,为课程建设和实施提供参考。

(3)教学设计

对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具有明确解析,用户可根据教学设计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在设计中应以学习情境为单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教学的每一步骤进行开发,具体包括:情境任务描述、教学准备、学习目标、任务实施、教师要求、学生要求、检查评价等。实现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为有效的教学实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4)教学课件

配合教学设计以学习情境为单位开发教学课件,采用资源库设计的统一模板按每学时10-15页进行制作,体现课程改革内容,展现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链接,构建立体化课堂,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5)教学录像

教学录像为“微课程”形式,其中以讲课式微课程为主,依据情境内容开发PPT式微课程和情景剧式微课程,时长为10—15分钟,由参与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分头完成。“微课程”将体现教学改革后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注重教学地点的软硬件配臵。录像地点的要求为:数字化环境、职业化氛围、综合化功能,以达到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专业学习内容,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6)数字化教材

以课程为单位开发立足“学什么、怎么学”的“情境式”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材以“学生用书”为主要定位,兼顾在职培训的相关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转化为使用多种终端的互动性教材。

(7)实训指导书

按照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对应数字化教材的“学什么、怎样学”开发“做什么、怎么做”的实训指导书,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训载体和教学效果评价载体。实现通过各种途径对学习者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提升,促进学与做的有效结合。

(8)教学评价

制定课程考核方案,除知识和技能等基本评价内容外,增设成果评价、态度评价。通过用户注册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和统计用户的学习活动并进行量化,作为形成性评价指标。同时通过在线测试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终结性评价指标。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9)教学案例

以贴近职业教育教学实际、贴近旅游企业工作实境为主旨开发教学案例,体现为“学习情境案例+综合案例”,其内容涵盖课程70%以上的知识点。案例主要为文本形式,对于视频、照片等案例也需要配备文本说明,实现帮助学习者积累实战经验的目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内容参见表3)

- 15 -

表3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内容

- 16 -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建设思路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 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 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

灵 2.资源基本应用框架 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 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 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 三、平台建设 1.平台建设框架 2.教学资源建设规范 资源标准建设是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与集成和高效共享的前提 术条件。高教社将为院校提供资源加工与建设技术标准、元数据标准、 课程资源封装标准等各类规范,同时为院校提供必要的建设工具。一 方面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为院校内的资源共享、校际共 享提供基础条件。 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1)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 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 据包括分类信息等。 (2)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 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 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 (3)教学资源的预览 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 (4)资源的下载 用户可以l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 (5)资源检索 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 (6)资源统计 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 (7)资源上传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 (8)视频处理系统 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

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茶陵二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了合理开发、适当整合我校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掘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价值,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全体教师服务,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努力培养教师业务素质,加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建设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1 指导思想 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以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突出优质教学设计,提炼优质教学课件,丰富教学素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2 建设目标 2.1 教学课件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体育(简称:全学科下同)的各年级教学课件各一套(PPT 格式)。 2.2 教学设计涵盖全学科的各年级电子教学设计各一套(Word 格式)。2.3 教学素材每学科教案、学案、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教学后记、教学反思、音频、视频、试卷、练习卷。 3 实施策略 3.1 教学课件制作及要求 学科组成立学科资料指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科的教学资料规划、收集、整理、评选及分布工作。学科组长为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全体教师为成员。 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制作,教育技术处负责技术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课件上传至教 科室,具体要求如下。 3.1.1 课件的选题要精彩,定位要准确。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中的难点、

疑点、抽象的知识点可重点制作成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课件。3.1.2 课件的图形、图像、动画、影像等媒体元素能少则少,宜简不宜繁。 3.1.3 课件的操作界面不能繁琐,应力求简洁明了、美观大方。 3.1.4 课件的设计制作切忌是课堂上“满堂灌”的翻版,应该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课件中除了有教学目标、讲授、例题、练习、小结等教师主讲的内容外,还应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内容,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3.2 教学设计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制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成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传至教科处。教师全员参与,分工协助。教学设计要重难点突出、步骤合理、讲究实用、注重实效。 3.3 教学素材及要求由学科组牵头,以备课组为单位,教师全员参与,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用图片等教学素材上传至教科室。 4 使用及管理 4.1 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年级教学资源库中,供组内教师使用,并上传一份至学科组。 4.2 以学科组为单位收集、汇总各备课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存放于学科组教学资源库中,供学科组开展教学研究,并上传一份至教科室。 4.3 由教科室会同相关部门,每学期对各学科组完成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组织整理,并将作品上传至学校网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 4.4 学科资源库建设纳入学科组(备课组)考核。

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镇安县职教中心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加快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创新教学内容,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组织师资力量,进行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制作符合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备课、学生学习的高质量数字化课程资源,以满足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特制定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根据镇安县职教中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规划建设的3门精品课程为重点,兼顾专业基础能力课程,建设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实用和优质的教学与培训资源。带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并力争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使用率最高的教学资源库。 拟用 2年时间初步建成3门课程教学资源,其中,2013年底完成1门,2014年5月前完成2门。 二、建设方式 根据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总体要求,严格按照资源建设的流程,将教师 陕西省镇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

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资源,结合技术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以学校与专业数字软件企业合作的方式,按照“三同时”的原则,从三个方面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1、以数据库为支撑,建立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平台。 通过学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通过Web方式,浏览、查询、下载、使用和上传资源,并自主组织学习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实现师师、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建立普适性多媒体教学资源。 组织建设队伍,共同设计和研发特色鲜明、符合国家建设规范的质量高、效果好的课程文件、知识点素材库、课件库、课程库、教材库、试题库、文献库、案例库等数字化教育资源。力争2年内建成3门课程资源。 3、以持续更新的方式,建设信息化环境。 及时充实并更新多媒体课堂教学设备,建设可以远程控制与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建设高效优质的网络教学环境,加快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力争两年内做到,每个教室有线入网,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率提高到90%以上。全面实现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步骤 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学科内容编写教师构思课程的章节内容框架、素材结构框架,搜集和整理原始素材。主要成果文件为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职业性定位课程目标,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从工作过程出发定位资源内容,建设思路如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目标与标准(从职业性定位课程,明确课程目标);以开发整体技能架构为基础,梳理资源建设脉络(从整体性定位资源层次,使其为达到课程目标服务,并保持职业技能的延续性);以项目开发过程为主线,分解组织资源内容(从工作过程出发,使资源服务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以满足分阶段学习);通过优化、整合、改造、拓展等资源建设方法,分解、拆分实际项目,构造课程学习资源(校企合作,贴近实战,通过优化法、整合法、改造法、拓展法等科学的方法进行资源构造),建设立体化(教材、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电子教案、课件、题库、视频等资源)、多层次(基础技能层次、基本技能层次、提高技能层次)、多介质(纸质教材、网络、光盘),可进化的教学资源,使其能够成为专业技能培养、企业技能培训,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服务的一整套资源体系。 二、建设内容 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专业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库、项目资源库、核心课程资源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几个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理念指导下,所有资源的建设都围绕企业需求和实战项目展开。 (一)、专业资源库建设 专业资源库包括专业标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专业介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认证资源、教师资源。其中专业标准主要包括各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软件产品开发流程及规范等。教师资源除专任教师信息外还包括企业兼职教师信息。专业认证资源主要满足在校学生、在职人员、社会人员上岗培训以

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报告

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 项 目 报 告

一、建设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旧的知识传播途径已经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使得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世界各国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开放课程计划”(OCW)。同年我国也开始筹办网校和试点现代远程教育,并不断的颁布了一些相关政策来支持远程教育。2003年,我国启动“国家课程建设项目”,开始实现全国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服务,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来增强优秀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服务于广大师生甚至于全社会。截止2008年,共建设2366门国家级课程(国家课程网统计数字)。 这么多的课程必然产生更多的课程资源,如何整合各高校、高职的课程资源,如何提供这些课程资源的共享,如何保证课程资源的持续服务等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辐射更大的范围,受益于整个社会。 二、总体建设目标 现有国家级及省级的课程共约1200门,这些课程资源仍然分散在各高职、高校自己的平台上,不利于统一提供服务,同时不便于师生的检索。资源库平台建设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搜集所有课程资源,并分类整理发布到资源平台服务社会。 三、建设方案 3.1 需求分析 根据初步的需求调研,整理出如下要求: 1.收集各高职、高校的国家级、省级课程资源; 2.整理分类; 3.建设课程资源库服务平台; 4.建设省课程资源数据库;

5.根据各分类属性归档入平台资源数据库; 6.平台提供资源开放访问; 7.平台提供资源分类及组合检索; 8.平台在开放访问的同时能保证版权问题; 9.平台提供资源规范管理; 其中1、2为资源库建设依赖的基础,3-9为资源库建设的具体要求。 3.2 建设内容 根据初步的需求分析,提出省课程资源库平台建设的具体内容,平台建设需要着重考虑的有: 1.资源基础收集工作,保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官方的权威性,从资源平台可以查到省内所有国家级及省级的课程及它们相应的资源; 2. 保证资源的质量(这个工作应该是课程评审已经做过); 3. 资源分类整理。参照国家课程网分为资源类型及媒体类型。资源类型包括: 媒体类型包括: 4. 共享模式,如何在开放访问的同时来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提供资源的版权保护,这也是课程资源建设内部讨论会议提出的突出问题; 5.资源库平台服务性能,内高校、高职众多,课程众多,服务器的并发访问会很大,如何保证平台服务器的高可用性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下面是具体建设功能及内容分解: 3.2.1 课程资源发布模块 通过Web客户端设置课程资源相应的属性参数,可上传资源到数据库,完成各类资源的发布工作。 属性参数包括: 课程级别(国家级/省级)、课程年度、课程层次(本科/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名称、资源类型、媒体类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大类、专业小类、关键词等。 同时根据需要可添加资源发布审核功能,具有审核权限的负责人可以对发布的课程资源审核决定是否可发布到课程资源库平台上。从而保证资源的质量和安全性。

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实施和与方案

车辆运用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 教学资源库建设计划、实施案 一、资源库建设的背景 教学资源库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颁布的标准化规,经过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教学资源库不仅仅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主要考虑两面的要求:第一,面向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资源,如课件、讲稿、试题、教学文件、课程教学大纲、案例等;第二,面向专门用于研究或者行业应用的资源库,如职业标准、岗位描述、企业信息、专业指南、人才培养案。 二、资源科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提出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建设,要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将为学校、行业、企业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中高职学生提供继续教育的通道。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大批农村人口将向城镇转移,适龄人员需要就业,为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社会需要一个满足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服务平台。 发展汽车维修设备产业的需要在需求的拉动下,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重点领域将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将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数控机床作为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有望获得高速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需要一大批能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管理数控设备的高技能人才;需要一大批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根据学校、企业、社会学习者多需求,教学可用、实践可用、技术可用的优质资源库。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将极大推动学院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汽车检测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法的改革,整体提升我校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缩小与行业需求人才的差距。

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资源库的意义 1.收集、整理教师个人教学资源。 收集、整理教师自己开发、设计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试题、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 2.在学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在本校内,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 二、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是整个资源库建设的核心,资源设置要完全符合“综合化”要求。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 1.资源的获取途径: (1)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一部分优秀的资源。 (2)一线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在学校资源建设过程中,各校要特别注重由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并将本校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时通过学校网络进行共享,这样既能提高

教师应用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又能促使学校的教学资源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 2.资源库分类 (1)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试题等素材)以课为单元,按年级、科目、资源具体内容等分类。 (2)文本资料:是指个人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心得体会等。 三、资源库建设团队 1、成员组成: 组长:闫德玲 副组长:刘立江马学芳 成员1(年级组组长):曹雪宁殷惠玲周英霞沈红玉任素丽周亚莉 成员2:各科目教师 成员3:教研室人员 技术人员:康永喜施磊 2、责任分工: 组长及副组长:对资源库的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全面负责总体规划及建设方案的审定,制定政策形成的激励机制,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前言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最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交换与全面共享。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作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的基础与应用核心,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提供海量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中之重。 各级政府部门,拥有大量的不同格式与不同载体的政务信息资源,如批示、文件、报告、电传、档案资料、法律法规等,资源分散、信息共享困难、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各级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正常开展。因而构建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创建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为“二网一站”提供海量信息内容,进行内容的发布,并提供灵活多样的全文检索方式及个性化服务,为各级领导及网络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内容服务。 建设目标 政府机关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终消除信息孤岛。 建成后的应用系统平台,将达到以下应用目标: 全面整合与管理各种标准格式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供统一格式的转换与规范化的文献转换与编辑工具,能够进行分类管理,创建各类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通过TB级海量内容管理平台,有效地管理各种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实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的关联管理。 实现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信息内容的实时动态地发布到指定的“二网一站”相关的栏目上,用户可以方便的编辑、修改发布模板。 提供与各类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方便与机关其他应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迁移或同步访问。 提供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操作审计、分析与统计等功能,能有效地保证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安全。 系统功能概述 信息采集与整合 信息采集: 对于大量以纸介质存在的资源,如文件、批示、文电、督查专报、会议资料、档案资料等,通过数字化加工与处理,批量生成电子化文档,通过人工辅助标引,形成规范化的电子资源,上载到建成的相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对于互联网信息资源,通过智能采集工具,分类收集与内容自动过滤,批量加载入库; 对于上报与下发的文件资料,直接标引入库。 内容整合:机关内存在的大量分散的电子文档资料,可以通过文献编辑与格式转换工具,统一进行格式自动转换与人工辅助标引,形成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的信息资源,加载入库。政务信息内容管理 系统对采集与整合的各类政务信息资源,采用国内领先的全文数据库进行非结构化、结构化信息内容的统一管理,具体包括: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维护、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统计与反馈等功能。 政务信息发布与检索服务 动态信息发布:通过发布平台,将建成的法律法规、内参、互联网信息、文件及批示、督查专报等电子政务信息库里海量信息实时动态地发布到“二网一站”网站指定的栏目上,供机关内各级领导及内网用户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查询与浏览。

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意义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内涵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通过搭建数字化学习中心平台,借助海量存储系统,以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化、教学过程多样化、学习过程自主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特启动学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 二、建设目标 拟用2年时间初步建成覆盖重点、特色专业的20个共享专业资源库,其中2012年底前完成五个重点专业(群)共享资源库建设。 拟用2年时间初步建成400门课程教学资源,其中,2012年底完成200门。 三、建设原则 按照“科学规划、分期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突出内涵、自主学习、区域共享”的原则,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形成网络自主学习交流平台;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共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四、建设内容

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总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一)专业建设资源库 包括专业区域人才需求调研、行业职业标准及岗位职业能力调研、专业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资源,该资源要同时考虑全国范围内的普适性和区域特色,并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融入专业发展中。 (二)课程资源库 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单元设计、数字化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实训项目手册(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资源。 (三)教学资源库 包括企业案例分析、实训项目、考核评价体系、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教学录像等资源。 (四)实训及其基地资源库 包括虚拟企业、虚拟场景、虚拟设备以及虚拟实训项目、企业生产工具、生产对象、生产场景、校内教学条件等资源。 (五)社会服务资源库 包括大赛作品库、师资培训项目、职业资格考证项目及题库、合作企业在岗职工培训项目、技术开发与推广、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及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等资源。 五、建设办法 各类资源采取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按照自愿申请→立项评审→中期检查→期末验收的流程,由专业或课程负责人组织团队申请立项(***专业或***课程建设项目);以院(部)为单位,收交

资源库建设方案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资 源 库 建 设 方 案 南郑县职教中心 二〇一二年十月 目录 一、建设意义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思路 三、建设规划 (一)资源库的集中建设 (二)资源库的应用推广 (三)资源库的持续更新

四、建设内容 (一)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二)拓展功能模块建设 五、建设基础与条件 一、建设意义 为加快我校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步伐,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示范院校建设和迎评估的实际工作要求,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 本项目的建设,其意义在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方位满足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在职培训和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模具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开发;进而推动全校同类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同类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面向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以核心课程和平台课程为重点,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持续更新的方式,兼顾全校性的关键能力课程,建设体现职业教育与培训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和特色的、开放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使之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中推广使用,实现共享,带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同类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化改革,使之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具有示范作用的实用和优质的教学与培训资源。提升我国中职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先进制造业领域在岗人员数控操作技能的提高和数控技术应用知识的更新、为同类专业毕业生在岗接受继续教育等个性化学习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 (二)建设思路 1.从需求出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保教学资源研制的有效性。 在先进制造业发展背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充分调研基础上,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将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作为专业课程主体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实际工作紧关联。以教案为纽带,建设与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的专业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资源的有效性。 2.构建项目的建设机制,实现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库建设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资源库建设系统解决方案 需求场景 某图书馆/博物馆负责人:我们馆有很多珍贵的特色馆藏资源,希望进行数字化并提供网络化服务,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有没有一套能快速加工、描述、组织这些资源形成特色资源库,并提供 网络化服务的软件平台? 某档案馆负责人:档案管理正逐渐从传统的人工管理转向数字化管理,如果有能支持档案管理各种规范,在数字档案存储、检索和调阅等方面具备安全、高效并覆盖档案生命周期的产品,那将大大加快该工作的进程! 某政府信息中心负责人:为了更好地体现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效果,有效利用政府掌握的各类平台和资源,向广大群众及企事业单位提供地区化的行业信息库服务,我们非常需要一套能符合政务资源目录体系规范,并按照国际国内标准构建的系统来辅助我们迅速推进信息库及相关服务建设工作。 某大型信息工程项目负责人:信息资源库的共建与共享是我们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求软件系统能支持各类数据对象的加工、元数据规范描述及多种分类标准,支持信息的分布加工及资源按照标准协议交换共享,如果没有现成的系统,我们只有花大力气研发了。某企业CIO:我们企业有大量的内部报告、通讯、合同书、报表以及学习资料等等,且每天都在不断增加,这些以纸张形式存在的信息散落在公司各个部门,无法及时搜索和调阅,如果有一套系统能解决数字化并将他们规范存储管理、安全调用,那将为企业提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数字资产仓储和服务平台! …… 您的想法与他们类似?立即联系TRS,咨询我们的TRS InfoBaser信息资源库建设系统,信息资源全盘掌握! TRS InfoBaser 给您带来的价值 通用型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您省时省力省钱――TRS InfoBaser根据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规范构建,支持并内嵌多种元数据标准、分类体系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兼容各种对象格式,集成TRS领先的信息智能及搜索技术,您可以迅速部署并开展工作,加速资源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进程。 信息规范化组织,有效管理您的信息财富――TRS InfoBaser通过集成的扫描识别程序及灵活规范的元数据来对物理介质及数字对象资源进行数字化标识和描述,辅以行业化分类标准实现对数字化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存储,从而将您的宝贵资源变为多媒体信息库的形式的数字

活动方案之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篇一: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学校资源库建设方案 一、建设资源库的意义 1.收集、整理教师个人教学资源。 收集、整理教师自己开发、设计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试题、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 2.在学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在本校内,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师生 提供全面、系统、形式多样、高质量的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 二、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是整个资源库建设的核心,资源设置要完全符合 “综合化”要求。科目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美术以及综合实 践活动等学科。 1.资源的获取途径: (1)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一部分优秀的资源。 (2)一线教师自己开发的资源。在学校资源建设过程中,各校要特别注重由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资源,并将本校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 及时通过学校网络进行共享,这样既能提高 教师应用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又能促使学校的教学资源 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 2.资源库分类 (1)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试题等素材)以课为单元,按年级、科目、资源具体内容等 分类。 (2)文本资料:是指个人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心得体会等。 三、资源库建设团队 1、成员组成: 组长:闫德玲 副组长:刘立江马学芳 成员1(年级组组长):曹雪宁殷惠玲周英霞沈红玉 任素丽周亚莉

成员2:各科目教师 成员3:教研室人员 技术人员:康永喜施磊 2、责任分工: 组长及副组长:对资源库的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全面 负责总体规划及建设方案的审定,制定政策形成的激励机制,进行工作指导和监督。 成员1:负责组织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对整个办公室教师资源收集进度的调控。 成员2:教师个人从网上收集、整理优秀资源,自主开发资源。 成员3:提出资源分类标准,收集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并按标准对收集到资源进行筛选、分类、整理。 技术人员:提供日常资源建设的技术指导和相关培训。并对系统运行平台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维护。 四、资源库建设流程 流程基本有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个人整理个人的教学资源。 2.整理后由年级组长收集初步筛选整理进行科目分类。 3、整理后的数据经过教研组从信息技术应用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审核。 3.由教研组提出资源分类标准,收集本学科的各种教育资源。并按标准对收集到资源进行分类、整理。 4.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系统运行平台进行相关的指导和维护。 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 信息处 2014-06-15 【篇二:大营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1】 荒佃庄镇大营完全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 按照昌黎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昌黎县中小学校本资源库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即昌教[2010]64号文件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我校的校本资源库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们严格按照《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配备标准(试行)》和《昌黎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实施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

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

***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库配套设施建设 工作方案 ***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6年建成。项目总共投资约8655万元。"***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库"主要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信息中心。位于***,正式启用后将使*** 乃至西北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得以保存。 ***中草药种质资源库从概念形成到竣工历时3年,建筑面积约560㎡。如运行后具体目标是在第一个5年内达到300种3000份(株),15年内达到1600种1.6万份(株)野生中草药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库因资金等原因缺少配套设备并未投入运行,只在田间进行中草药种质资源的繁殖工作,为保存现有的种质资源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1、总体科学目标 其总体科学目标是:建成一个依托***、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一流的野生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设施和科学体系,实现自动化管理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使中国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将对抢救、保存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促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填补生物资源种质保存系统的缺陷等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保存中药材遗传资源,为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立背景 ***是全国中草药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在全国具 有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全省14个市州的70多个县区均有 中药材生产,中草药种类多,产量大,品质好,有特色,全 省中草药品种9500多种,位居全国第二,是名副其实的中 药材资源宝库。主要的中草药资源有1600多种,野生植物 类1270种,其中动物类214种,矿物类43种,目前人工种 植中草药350余种,分布较大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200余种。随着物种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植物种子 保护的重要性,而中药材种质资源是其中重要的一类。种质 资源库作为***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领域的一个重点建设工程。将进一步促进校地科技合作,对***乃至西北的生物多 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的中医药产业科 学发展和教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种质资源库是具有重要影响的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保藏设施,保藏能力将达到西北领先水平,并具有不可替 代性。目前在临时仓库已收集保存约100种300份野生植 物种子。 ***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多种中药材 生长,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黄芪、党参、当 归等道地药材的栽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素有“千年药乡” 和“西北药都”之美称;早在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本 草经集注》中就有“黄芪第一出***,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的记载;北宋《太平御览》所引的南北朝《秦州记》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学前教育专业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文化教育大类 所属专业类名称教育类 项目主持单位(盖章)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主持人王振洪 联合申报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九江职业大学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阿克苏教育学院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荆州教育学院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师范大学幼儿园 义乌市宾王幼儿园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幼儿园 兰溪锦绣国际幼儿园义乌欧景国际幼儿园 申报日期 2013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意义.................................... 1 一、建设背景............................................ 1 二、建设意义............................................ 5第二部分建设目标与思路.................................... 8 一、建设目标............................................ 8 二、建设思路............................................ 8 三、建设路径............................................ 9第三部分建设规划..........................................11第四部分建设内容..........................................13 一、素材标识和标准......................................15 二、模块和子库..........................................18 三、网络共享服务平台....................................30第五部分建设进度..........................................33第六部分建设基础与条件....................................34 一、合作团队实力雄厚,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34 二、核心院校成果突出,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基础....36 三、资源库建设初具规模,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积累..37 四、高等教育出版社、金华电信提供共享与运营支持..........38第七部分措施保障..........................................39 一、组织保障............................................39 二、资金保障............................................40 三、制度保障............................................40第八部分预期效果..........................................43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一、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是指结合政府各类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应用系统的接入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需求而构 建的共享数据库,它是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类电子政务共享交换数据的有机管理,并为应用提供相应服务。 在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上网、政务公开、网上行政等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深化,单一的政府机构业务系统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积累的政务信息资源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不足,业务协同困难,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缺乏统一的政务信息管理和服务机制。这些问题的症结之一是缺乏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的政务信息共享库。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国家信息化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主要建设思路的导向正在逐渐形成。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不仅符合电子政务工程整体发展规律,抓住了当前政府最关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电子政务

工程的深化与开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且对推动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提升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不但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公共信息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且各个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专题数据的需求也非常强烈。因此,要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下建立起信息资源基础库,建立起对这个基础库的管理、维护、更新和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数据库能够不断的扩展、完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鲜活性和准确性,为整个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共享库基础功能需求 1)对数据访问下载的支持 共享库系统要为政府用户及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访问和下载信息资源的支撑服务。政府终端用户和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用户身份认证和目录系统授权验证,将数据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提交到共享库系统,共享库系统分析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定位、获取、打包返回给服务调用方。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2012年XX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原则 (3) 三、建设目标 (4) 四、建设内容 (5) 4.1总体架构 (5) 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 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 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6) 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7) 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 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 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1) 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3) 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4) 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5) 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5) 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5) 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8) 五.扩展主题应用 (24) 六.建设步骤 (24) 6.1准备阶段 (24) 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5) 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5) 6.4内容建设阶段 (25) 6.5培训阶段 (25) 6.6验收阶段 (25) 6.7服务阶段 (25)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XXX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2、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从应用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 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标准先行,用标准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应用系统整合;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与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县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涪陵区同乐乡初级中学校 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推动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满足全县教师方便、快捷、高效地使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经校校务会研究,决定整合全校广大教师的力量,实施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学校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颜华 副组长:杨柳 成员:杨永生及各教研组长 二、目标任务: 1.以教育城域网为枢纽,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建用并举,示范带动”的建设原则,建立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征集优质资源,开发本地资源,购买急需资源,引进特色资源,共享合作资源。 2.每月收集整理一次资源,通过临渭教育资源网上传,达到和课程进度同步,三年内完成构建涵盖基础教育主要学科的优质教育资源。 3.在完善和更新现有的资源的同时,征集其它学科的优秀资源,构建我校涵盖基础教育所有学科的优质教育,努力建成我校具有特色、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库。 4. 学校的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教学能手,要积极承担本校或本

学科资源建设任务,自制、收集、整理,向临渭教育资源网上传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试题试卷、多媒体素材等资源。 三、教学资源的征集和管理 (一)教学资源库的征集. 教学资源库的征集,必须发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不能依靠少数人。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随时充实和更新,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收集的总思路是把任务分解到各年级备课组,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资源的积累,按备课组——教研组——教导处的顺序逐级验收上传,由信息技术组负责技术处理。 1.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征集 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建设由年级备课组长牵头,将任务合理分配给教师。教案电子文档应按照统一格式,并标明作者和提交日期以明确责任。格式按照学校统一的教案格式,特别是应在教案中留有供使用该教案的教师书写修改、补充意见的位置,以突出他们的个性。教师的课后反思也应该保留,使今后参考该教案的教师了解实施效果。上传到教研组的教案、课件、练习题必须是经过实施的、备课组认可的,以确保质量。每月结束,教导处组织骨干教师审定,然后再上传到临渭教育资源网,这样经过三年一轮的教学,可以建立起主要学科完整的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 2.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征集 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建设由教导处牵头,按学科、年级建立案例库,按学科建立论文库、教育科研课题库。 上传到案例库的案例,一般是成功的研究课、示范课案例。案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