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穆勒五法及其现实应用

穆勒五法及其现实应用

穆勒五法及其现实应用
穆勒五法及其现实应用

穆勒五法及其现实应用

我们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者各个现象是互相密切联系着,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着的。因果联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如果一个现象的出现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出现,那么这两个现象就有因果联系,引起另一个现象出现的现象叫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因果联系是世间万物普遍联系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通过探求因果关系中的逻辑方法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关键词:因果关系逻辑思维穆勒五法

1.1探求因果联系中的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根据现实材料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根据现实材料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形式逻辑方法包括普通(传统)逻辑方法(如综合、抽象、概括、定义、划分等)和现代形式逻辑方法(如形式化方法、公理化方法)。辩证逻辑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结合、分析与综合结合、逻辑的与历史的结合、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

1.2穆勒五法

在探究因果关系中的逻辑方法时,我主要借鉴了穆勒五法。穆勒所论述的五种方法是以消除非相干因素为基础,以演绎思想为补充的求因果归纳方法;它们可作为实验探索的方法论准则,在科学假说的构建与确证中起着重大作用。而穆勒五法包含了五个方法。

第一契合法,它主要是考察几个出现某一被研究现象的不同场合,如果各个不同场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条件就是某被研究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异中求同,所以又叫做求同法。契合法的结论是或然性的。为了提高契合法结论的可靠性,应注意以下两点:①结论的可靠性和考察的场合数量有关。考察的场合越多,结论的可靠性越高。②有时在被研究的各个场合中,共同的因素并不只一个,因此,在观察中就应当通过具体分析排除与被研究现象不相关的共同因素。

第二差异法,差异法是比较某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除一点不同外,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同中求异,所以又称之为求异法。差异法是求异除同。运用差异法进行比较的两个场合一定要只有一点不同,其他情况都相同。这种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是少见的,因而差异法常和实验直接联系。运用差异法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运用差异法,必须注意排除除了一点外的其他一切差异因素。如果相比较的两个场合还有其他差异因素未被发觉,结论就会被否定或出现误差。②运用差异法,还应注意两个场合唯一不同的情况是被考察现象的全部原因还是部分原因。

第三求同求异(契合差异)并用法,如果某被考究现象出现的各个场合(正事例组)只有一个共同的因素,而这个被考察现象不出现的各个场合(负事例组)都没有这个共同因素,那么,这个共同的因素就是某被考察现象的原因。该法的步骤是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第四是共变法,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发生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就是后一现象的原因。

第五是剩余法,是指如果某一复合现象已确定是由某种复合原因引起的,把其中已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那么,剩余部分也必有因果联系。

2.1穆勒五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通过穆勒五法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运用求异思维,也可以从差异中构想出新的创意点子。香港有一家经营粘合剂的商店,在推出一种新型的“强力万能胶”时,市面上也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万能胶”。老板决定从广告宣传人手,经过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万能胶”广告都有雷同。于是,他想出一个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广告”,把一枚价值千元的金币用这种胶粘在店门口的墙上,并告示说,谁能用手把这枚金币抠下来,这枚金币就奉送给谁。果然,这个广告引来许多人的尝试和围观,起到了“轰动”效应。尽管没有一个人能用手抠下那枚金币、但进店买“强力万能胶”的人却日益增多。这里,店主采用了与众不同的广告形式,其实就是“同中求异”:一是自己的产品与其它产品相比有它的特异性(粘合剂特别牢固),二是这个广告形式与众多广告形式相比有特异性(大多数看到广告的人都会产生抠金币的心理)。运用“求异思维”产生的创意是很多的,如把某种产品的形状“求异”一下,把某种物品的颜色“求异”一下,把某种应用品的结构“求异”一下,把解决某种问题的方法“求异”一下,都有可能会出现新的创意,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在创造活动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根据实际的需要,联系在一起进行“求同”思考,寻求它们的结合点,然后从这些结合点中产生新的创意。减肥是许多肥胖者期望的事情。然而,不少肥胖者既想减肥,又不想委屈自己的嘴,还懒得参加体育运动,怎么办?有人基于“胖”从口入的原因,从防止胖子吃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想法出发,硬是将减肥与喷雾这两个相距甚远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创意设计出“减肥喷雾器”。这种用具从各种美食中吸取香味并贮存起来,使用时打开阀门,通过喷嘴将香味射至胖子的舌面上,几分钟后,胖子就会产生一种解馋的感觉而食欲大减,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上述成功的创意事例的共同特点,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求同思维”。求同思维的关键就是进行异中求同的思考。若你能在事物间找到它们的结合点,就能够把不同的事物结合起来,提出新的创意。在一般情况下,组合后的事物所产生的功能和效益,并不等于原先几种事物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个事物出现了新的性质和功能。生活中运用“求同思维”产生发明处处可见。如收录两用机、组合家具、组合文具盒等,都显示了“求同思维”的创意。

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是干差万别,似乎毫不相干,可在特定的环境时,把一些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进行“求同”或“求异”后,往往会激发人们产生新的创意。因果关系中的逻辑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经济,政治,军事,科研很多方面,我们在联系任何现象的普遍联系过程中,都离不开因果关系为思维原则的指导,所以我通过归纳穆勒五法中的因果逻辑关系以及现实应用,希望对启发逻辑思维有一个指导作用。

自然辩法复习资料1

一、哲学与科学的关系Δ 科学与哲学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认为哲学与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与科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的关系。1.从历史起源上来说,科学源于哲学,科学脱离哲学是相当晚近的事情。 1)16世纪以前自然是哲学家关注的焦点,是哲学反思的对象。自然科学是在哲学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 2)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标志着物理学的建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得生物学脱离了神学和哲学。20世纪末心理学从哲学中获得自由将近五十年,与逻辑学相关的分析哲学的繁荣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科学的产生。 2.哲学为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1)哲学为科学提供富有启发性假说和理论框架,培根对归纳法和经验观察的强调。归纳法是获得真正验证的方法。 2)归纳法是发现个体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制工具,是获得支配现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能起绝定性作用的形式方法。他告诉整理科学必须依据观察资料。 3)穆勒五法: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法剩余法共变法 3.科学与哲学互相扮演彼此的批判者与促进者 1)科学与哲学一起构成我们知识的完整的整体。 2)科学中的元需要哲学的反思,科学的方法论也需要哲学的反思,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也需要哲学的反思。 3)哲学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生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哲学的发展帮助我们审视科学,科学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哲学。

二、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产生背景与影响Δ 机械论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的用古典力学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机械因果律。 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 1.世界是物质的 坚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承认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是上帝干预的。 2.物质世界的事件是因果决定的 主张原因与结果是一一对应的,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一切事物都是由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切运动都是由确定的规律决定的,认为知道原因以后一定能知道结果。 3.把种种现象归结于力,再用力去解释各种自然现象 用力学的知识和规律去解释说明一切自然现象,甚至认为运动是机器,人是机器。认为各种自然现象是彼此孤立的没有联系的,而且是静止不动,绝对不变的,即使有动也是外力推动的,即变化的原因不于事物内部,而是外力所致的。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 机械化生产,产业革命,科技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人们对自己的理性与自然秩序的吻合充满信心。 1)社会背景:文艺复兴运动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和自然观的产生。 2)科学背景:力学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这就必然推动人们用力学的理论去解释自然现象,用力学的机械运动模型类比复杂的物质运动。 3)哲学背景:直接渊源于培根的经验论和笛卡尔的唯理论。 机械论自然观的影响: 机械决定论,例如:拉普拉斯妖,对万物及人自身的机械类比,《人是机器》当代的影响,例如:“惊人的假说” 1)以机械力学说明一切,以物质原因解释自然现象,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它又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当时的科学水平发展相适应,此后相当一段时间成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第一讲绪论 L O G I C 说真话——被淹死 说假话——被砍头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周易·易传》 以上四张牌,每张牌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并且如果牌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是偶数。 问:必须翻哪两张牌可以证明或证否这一规则? 某特种大队四班长深入敌后侦察,遇一岔路口,每一路口上立着一块牌子: 3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有地雷” 2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无地雷” 1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3号路无地雷” ★已知,三块牌子上的话只有一句真话并且只有一条路上埋有地雷。请问哪句话是真话?哪条路上有地雷? 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一、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1、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指导人们正确思维,认识客观事物。 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演绎逻辑体系,二是近代实验科学家创立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爱因斯坦 中华新文化的灿烂未来,有待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张岱年 2、可以提高逻辑论证能力,指导人们正确进行论证和反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论证上帝不是万能的 3、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指导人们准确交流和表达思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吕叔湘朱德熙 4、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军队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一)“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逻辑”是从英语logic一词音译而来,logic又是源于希腊语“逻各斯”。 二、逻辑学是什么? 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的主要含义有: ⑴客观规律

全国2012年7月自考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03298

全国2012年7月自学考试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329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问题和论题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D )3-84 A.问题和论题是两个意义完全一样的概念 B.问题的着重点在该语言陈述所表达的观念 C.论题的着重点在其对现有事态和期望事态之间的差距 D.所有的论题本质上都属于问题 2.“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这句话出自古希腊哲学家( B )1-6 A.柏拉图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利特 3.在关于智力测试的量表中,首次使用智商(IQ)概念的量表是( B )10-336 A.比奈量表B.斯坦福—比奈量表 C.田中—比奈量表D.麦里尔量表 4.在穆勒五法中,如果仅有一个先行情况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都出现,那么 这一先行情况就是被研究对象产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被研究对象产生的原因。这种 求因果方法称作( A )6-203 A.契合法B.差异法 C.结合法D.共变法 5.在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模拟法,其逻辑根据是( C )6-213 A.演绎B.归纳 C.类比D.直觉 6.下列关于头脑风暴法的描述,错误 ..的是( D )9-301 A.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集中起来讨论问题 B.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出大量解决特定问题的主意 C.最初起于解决商业问题的需要 D.适合解决封闭式问题 7.在头脑风暴法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 )9-305 A.延迟评判B.自由联想 C.数量产生质量D.搭便车 8.从众多的备选方案中搜索寻求其中优化方案的思维方法叫( B )7-233 A.发散性思维方法B.收敛性思维方法 C.逻辑思维方法D.超逻辑思维方法 9.下列属于封闭性问题的是( B )9-312

北京大学心理学重要实验设计课件

第一讲导论:心理实验研究的哲学基础 一、笛卡尔(1596-1650)和艾宾浩斯(1850-1909) 1.笛卡尔“身心二元论”:“我思故我在”,我的全部本性在于思维作用,认识外界事物必须靠心灵。心灵与形体彼此独立。 “身心交感论”:除了天赋观念、意志以及思维仍由心灵认识外,感觉、爱、恨、恐惧等是这一相互作用的结果。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对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的额外变量的控制上。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词语学习的实验材料──如“DIQ”、“KOP”等。采用这些材料可以达到几个目的:(1) 控制难易度;(2) 控制熟悉度;(3) 控制单元间的联结强度。(4)使用德文字母组合了约2300个无意义音节,解决了词语材料可能重复的问题。 采用序列学习法:把学习材料的各个单元项目排成序列,形成一个词单,在学习时,每个项目都按词单中固定的顺序依次一一呈现给被试,词单呈现完毕,被试开始回忆每个单元项目及其序列位置。例如,第一单元项目是“DIQ”,第二个是“VIF”,中间的记不清了,最后一个项目是“KOP”,如此等等。如果被试不能正确回忆所有的单元项目,或达到预期的学习标准,就必须继续接受另一次学习回忆期,如此等等,直到被试达到预定的学习标准。 以节省百分数为因变量,研究了间隔时间与遗忘的关系,采用了6个不同水平的学习和回忆的间隔时间:20分钟、1小时、8小时、24小时、2天、6天以及31天。 结论:开始一段时间遗忘较快,随着间隔时间的增加,遗忘速度减慢。 二、科学研究的实证原则:为什么艾宾浩斯的研究富有生命力? 1.什么是科学 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分界(Karl R. Popper):可证伪性、可验证性(可重复性) 科学的研究程序:问题假设→实验研究→理论→新的假设…… 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直觉) 2.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

逻辑学名词解释

逻辑学名词解释 1、概念: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单独概念:是指仅反映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 普遍概念:是指由若干个分子所组成的类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许多的对象。 集合概念: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非集合概念:不把一类对象作为一个集合体来放映的概念。 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只有带否定词并使用其含义的,才是负概念。论域:指一个正概念与其相对的负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组成的类。 定义:就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方法。 划分: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就是将外延较大的属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若干个外延较小的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全部外延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限制: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减少概念的外延的逻辑方法。 即概念的限制就是从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其外延的逻辑方法。 命题: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形态。特征在于其真假性。命题有具体内容和逻辑形式,逻辑学不研究具体命题内容上真假,只研究命题形式真假性质和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模态命题:就是包含“必然”等模态词的命题。 复合命题:就是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包括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简单命题:就是没有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主要包括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 推理:就是由一或若干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态。 直言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性质命题) 肯定命题:就是陈述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联项一般用“是”表示。 单称命题:就是陈述一个特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主项专有名词,不需量词。全称命题:陈述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主项普遍概念,量省。特称命题:就是陈述一类事物中至少存在着一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主项普遍概念,量项不可省为“有的、有些” (其逻辑含义就是“有”即至少有一个,不排斥全部) 周延性:是直言命题主项与谓项在量的方面的逻辑特征,是直言命题形式中对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的陈述情况。在一个直言命题形式中,如果陈述了它的主项或谓项的全部 外延,那么其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 直言直接推理:就是前提只有一个命题的直言推理。 A:全称肯定 E:全称否定 I:特称坑定 O:特称否定 反对关系:A与E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得以同假。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必假; 当一个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矛盾关系:AO、EI之间的关系是: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即,一个为真时,另一个必假; 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必真。 等差关系:AI/EO之间的真假关系:全称真,特称必真;全称假,特称真假不定;特称假,全称必假;特称真,全称真假不定。 下反对关系:IO之间的真假关系: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当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问题详解)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二)

1、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对象?2 答:A自然界;B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C科学和技术。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2-3 答A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B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C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3、自然辩证法创立(或研究)的意义?11 答:A提供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B提供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C提供思想武器,提高鉴别是非能力;D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4、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7 答: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形而上学自然观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8 答:17乃至18世纪的自然科学,还处于近代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造成了这一时期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近代自然科学为了把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建立在对自然界的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它所采取的主要分析方法是分析、解剖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为科学认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材料,也是交代自然科学获得巨大进步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孤立地、静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这就使得近代自然科学观具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特征。 6、系统概念的四个要点?28-29 答:A系统是有若干个要素组成的;B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形成一定的结构;C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D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7、物质系统的类型?30-31 答:A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B从系统内发生的实际过程分析,自然界的系统分为:物理系统、化学系统、开放系统。C从人对自然界的参与程度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分为:天冉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D从系统内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特点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分为: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E从人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分为:黑系统、白系统、灰系统。F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分析,系统分为:平衡态系统、近平衡态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8、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可以经哪两种方式进行过渡?31 答:A加和性方式;B非加和性方式。 9、自然界层次结构之间的两个主要特点?37 答:A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物质系统间的纵向关系);B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具有相干性关系(横向关系)。 10、自然界层次结构之间的双向因果链的含义?40-41 答:低层系统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系统中引起一定结果,称为上向因果链;高层系统作为原因又会在低层系统中引起某些结果,称为下向因果链。 11、运动有哪几种基本形式?43-44 答:A微观物理运动;B宏观物理运动;C宇观物理运动;D化学运动;E生命运动;F社会运动;G技术运动。

穆勒五法及其现实应用

穆勒五法及其现实应用 我们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者各个现象是互相密切联系着,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着的。因果联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如果一个现象的出现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的出现,那么这两个现象就有因果联系,引起另一个现象出现的现象叫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因果联系是世间万物普遍联系的一个方面,因此我们通过探求因果关系中的逻辑方法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关键词:因果关系逻辑思维穆勒五法 1.1探求因果联系中的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指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根据现实材料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人们在逻辑思维过程中,根据现实材料按逻辑思维的规律、规则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进行推理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方法和辩证逻辑方法。形式逻辑方法包括普通(传统)逻辑方法(如综合、抽象、概括、定义、划分等)和现代形式逻辑方法(如形式化方法、公理化方法)。辩证逻辑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结合、分析与综合结合、逻辑的与历史的结合、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 1.2穆勒五法 在探究因果关系中的逻辑方法时,我主要借鉴了穆勒五法。穆勒所论述的五种方法是以消除非相干因素为基础,以演绎思想为补充的求因果归纳方法;它们可作为实验探索的方法论准则,在科学假说的构建与确证中起着重大作用。而穆勒五法包含了五个方法。 第一契合法,它主要是考察几个出现某一被研究现象的不同场合,如果各个不同场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条件就是某被研究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异中求同,所以又叫做求同法。契合法的结论是或然性的。为了提高契合法结论的可靠性,应注意以下两点:①结论的可靠性和考察的场合数量有关。考察的场合越多,结论的可靠性越高。②有时在被研究的各个场合中,共同的因素并不只一个,因此,在观察中就应当通过具体分析排除与被研究现象不相关的共同因素。 第二差异法,差异法是比较某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除一点不同外,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因这种方法是同中求异,所以又称之为求异法。差异法是求异除同。运用差异法进行比较的两个场合一定要只有一点不同,其他情况都相同。这种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是少见的,因而差异法常和实验直接联系。运用差异法应注意以下两点:①运用差异法,必须注意排除除了一点外的其他一切差异因素。如果相比较的两个场合还有其他差异因素未被发觉,结论就会被否定或出现误差。②运用差异法,还应注意两个场合唯一不同的情况是被考察现象的全部原因还是部分原因。 第三求同求异(契合差异)并用法,如果某被考究现象出现的各个场合(正事例组)只有一个共同的因素,而这个被考察现象不出现的各个场合(负事例组)都没有这个共同因素,那么,这个共同的因素就是某被考察现象的原因。该法的步骤是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第四是共变法,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发生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就是后一现象的原因。 第五是剩余法,是指如果某一复合现象已确定是由某种复合原因引起的,把其中已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那么,剩余部分也必有因果联系。

穆勒五法的内容

求同法 求同法是指,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个场合中,仅有一个共同的情况,那么这个共同的情况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例如: 有一天,皮尔·居里的一位同事将装有镭试剂的小玻璃管放在内衣口袋里数小时。几天后,他发觉挨着内衣口袋的皮肤发红,其形状和装镭样品的玻璃管一样。又过了几天,皮肤开始破裂,成为溃疡。皮尔·居里也在自己身上作了一系列的实验,用镭射线对手上的皮肤作用数小时,几天后就出现同样的后果,发红、发炎。可见皮肤的损伤是由镭射线引起的。 求同法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场合先行(或后行) 情况 被研究现 象 (1) A、B、C a (2) A、D、E a (3) A、F、G a ……………… 情况A是现象a的原因(或结果)。 求同法是根据部分场合中所显示的关系来推论两现象间的因果联系,而且是以相关场合中有一个共同情况为基础的,因此,其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具有必然性。求同法的特点是:异中求同。应用求同法时,为了提高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既要尽可能增加考察的场合,还要注意分析先行或后行情况中有无其他共同情况,以便真正确定共同情况的唯一性;此外,还要注意分析先行情况中唯一共同情况与被研究现象间的相关联系,以便确定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编辑] 求异法 求异法是指,如果在被研究对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中,仅有一个情况不同且仅出现在被研究现象存在的场合,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或必不可少的部分原因。例如: 加拿大洛文教授为了弄清候鸟迁徙之谜,曾将秋天捕捉的几只候鸟,在入冬后,一部分置于白昼一天短于一天的自然环境里,另外的置于日光灯照射之下的仿照白昼一天天延长的

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中科院刘二中老师

科院刘二中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

ChapⅠ绪论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发展过程 恩格斯-> 列宁-> 于光远

ChapⅡ自然观 一古代自然观 1. 中国古代自然观 i>. 五行金,木,水,火,土; ii>. 八卦:乾,离,兑,震,巽,坎,艮,坤 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 iii>. “元气”: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iv>. “浑天” v>. “宣夜” 2.赫拉特利特:认为火为本源。 罗格斯:“一个人不能走进同一条河流”。 认识到对立物的同一,转化和斗争; 3.毕达哥拉斯: i>. 灵魂转世说; ii>. 数(有理数)即万物; 补充: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之后,其一名弟子提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之比,不是有理数。毕达哥拉斯认为该弟子与其哲学观相左,将这名 弟子扔进大海杀害。 iii>. 和谐说; 4.诡辩学派,世界即“存在”。存在是永恒的,唯一的,不运动的,不变化的。 代表人物:芝诺。 二分辨运动场辩追龟辩飞矢辩 5.苏格拉底 i>. 目的论 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神”有“目的”的安排。为什么世界如此“和谐”? 是因为神的特殊安排,不可能是随机的。人无法也不应该研究事物的原因,而应当 研究事物的目的,借此领会神的智慧和意志。 补充:苏格拉底从研究事物的起源开始,由于当时认知手段的局限性,在遇到困难后,转而向有神论妥协。 ii>. 辩证法(实际上是辩论法) 双方一问一答,互相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身的无知,逐步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因为过程之痛苦,又被称为“催产术”。 6.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理念说/理念世界著作:《理想国》 柏拉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人的观念和世界事物一致?”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考试思考题

如何理解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思想关联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渊源生产力发展要求走出神话思维;素朴自然科学基础上形成自然哲学; 2、观点自然界统一于具体物质形态;自然界处于永恒变化发展中。 3、特点 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地位 哲学上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科学上孕育了许多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渊源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思想与古代机械世界观; 近代伽利略和牛顿的经典力学。 物理系统的未来一切时刻的行为,都由系统内部所有物体在某一给定时刻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及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完全而精确地确定。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 一切运动都是机械运动; 机械的自然图景,即自然界是一架精确运转的机器; 严格的机械决定论。宇宙本身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锁链,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进步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否定。 机4、局限性 机械性。它用纯粹力学观点考察和解释自然界一切现象,把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 形而上学性。孤立地考察自然界,把自然界看作静止和永恒不变的。 不彻底性。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历史观上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械唯物主义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哲学渊源。 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科学渊源。 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1、星云假说;2、赖尔地质渐变论;3、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4、尿素的人工合成;5、细胞学说;6、生物进化论;7、电磁场理论; 8、元素周期律。 基本思想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和运动在质和量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自然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③在自然界特定的发展阶段,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出现了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 3、特征 (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

普通逻辑自考复习重点

1、逻辑包括两大类:形式逻辑和辨证逻辑,普通逻辑即传统的形式逻辑。 2、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3、思维分为三大类: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一般思维指抽象思维。 4、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在人脑中产生的关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5、知觉是事物在人脑中的整体性的直接反映。 6、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 的感性形象。 7、概念是反映事物 本质属性或特有属 性的思维形式,是思 维机构的基本组成 要素。 8、判断是对思维对 象有所断定的思维 形式。它是由概念组 成的,同时,它又为 推理提供了前提和 结论。 9、思维有两个基本 特征:概括性和间接 性。 10、思维的逻辑形式 指思维内容各部分 的联系方式或形式 结构,也叫思维形式 的结构。 11、普通逻辑的研究 推理,正是要研究从 不同的推理内容中 抽取出来的各种共 同的逻辑形式。 12、思维的基本规律 有四条:同一律、矛 盾律、排中律、充足 理由律。 13、同一律要求:一 个思想是什么,它就 是什么,不能把不同 的思想混为一谈。 16、充足理由律要求: 断定任何一个 思想为真,都必 须拿出充分的 理由。 17、普通逻辑是撇开 思维的具体内 容来研究思维 的逻辑形式及 其基本规律的。 18、普通逻辑的工具 性表现在:它本 身不能给人们 直接提供各种 具体的科学知 识,但是它能够 为人们进行正 确思维,获取新 知识,表述论证 思想,提供必要 的逻辑手段和 方法。 19、学习普通逻辑的 意义:1、有助 于人们正确认 识事物,获取新 知识,2、有助 于人们准确地 表达思想,严格 论证思想,3、 有助于人们识 别、驳斥谬误与 诡辩,4、有助 于人们学习和 掌握其他各门 科学知识,5、 有助于提高人 们的办事效率。

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 p"中,逻辑常项是()。 2.在的空括号内,填入变项符号(),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3.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数量"来考虑所属的种类,语句"贵阳是城市"中的"城市"属于(普遍)概念。 4.在关系概念"全同、真包含于、交叉、矛盾"中,属于反传递关系的是(矛盾)。 5.从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是(种差)。 6.从真假条件考虑,当q(真)时,p无论是真是假,()总是真的。 7.在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求异法的特点是(同中求异)。 8.根据变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矛盾)律,当"只有小王上场,甲队才能获胜"为真,联言判断(小王不上场而甲队获胜)为假。 9.如取值为假,则(真)取值为()。 10.在"氧化铁不是有机物,因氧化铁不含碳,而凡有机物都是含碳的"这个三段论的大前提中表示中项的语词是(含碳的)。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中,如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那么它们() ①常项和变项都相同②常项相同,变项不同③常项和变项都不同 ④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2.普通逻辑研究推理,主要研究的是()。 ①前提的真假②前提与结论的内容联系③结论的真假 ④前提与结论间的形式联系 3.如肯定,而否定,则()的要求。 ①违反同一律②违反矛盾律③违反排中律④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4.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前提是E判断,其大前提是()。 ①MAP ②PAM ③MEP ④PIM 5."《家》、《春》、《秋》是巴金的小说"和"《家》、《春》、《秋》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这两个判断()联言判断。 ①都是②前者是而后者不是③都不是④前者不是而后者是 6.a"甲班学生都是上海人"和b"甲和乙都是上海人",这两个判断()。 ①都是A判断②a是A判断,b不是③都不是A判断 ④a不是A判断,b是 7.若与均真,则()。 ①p与q均真②p真q假③p假q真④p与q均假 8.由并非SAP可推出SO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①矛盾②反对③下反对④差等 9.据真值表,以下判断形式中与具有等值关系的是()。 ①②③④ 10.已知必然P真,可推出()。 ①非P真②可能非P假③P假④必然非P不假 11.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①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②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③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一、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1、历史发展上哲学源于科学,科学脱离哲学是相对晚近的事情。(举例)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从历史发生上,科学源于哲学; 近代科学革命之后,具体科学领域逐渐脱离哲学研究的范围,但科学和哲学之间仍然扮演者彼此的批判者和促进者角色。 科学本身也是哲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哲学)。 2、哲学为科学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培根:对归纳法和经验观察的强调,见第一课件最后部分) “归纳法就是为获得真正证明的方法。归纳逻辑不是在知识问题上研究,而是对自然的权力艺术的科学” “归纳法是发现个体事物发展变化的法制的工具,是获得支配绝对现实的规律和能起决定作用的形式的方法。” 三表法: 具有表:所有正面例证 缺乏表:所有反面例证 程度表:不同程度的例证分类 培根对自己的方法的评价是,它告诉如何整理科学必须依据的观察资料。他说,我们既不应该像蜘蛛,从自己肚里抽丝结网,也不可像蚂蚁,单只采集,而必须像蜜蜂一样,又采集又整理。 3、科学与哲学互相扮演彼此的批判者(见第一课件中对相关案例的介绍) 1)、科学对哲学的作用 科学研究对哲学观念和理论的批判和挑战。 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自我实在性的挑战。 举例: 神经科学对自由意志观的挑战——李贝特实验 在心理学家本杰明·李贝特(Benjamin Libet)的实验当中,他使用EEG来检测被试的脑活动信息,同时要求被试随时报告自己动作发出的意向。结果发现,大脑是在个体报告发出动作意向之前几百毫秒之前就已经产生了相应动作的脑活动,也就是说动作产生的直接原因并不是个体意识当中的意向,而是意识之外的其他脑活动。这个研究的结果震惊了整个心理学界,引发了大量的后续研究。虽然有学者质疑Libet实验中被试报告与脑活动的时间差测量的精确性(比如对被试用来报告出动作意向的时间的测量问题),但是在2008年在《自然?神经科学板》(Nature NeuroScience)上,金顺菘(Chin Siong Soon,音译)等人采用现代的脑成像技术再一次验证了李贝特的研究结果。 2)、哲学对科学的作用 反思与批判 约翰·赛尔(John Searle)对强人工智能纲领的批判 强人工智能:心智(Mind)本质上就是程序。只要计算机拥有了适当的程序,理论上就可以说计算机拥有它的认知状态以及可以像人一样地进行理解活动。 举例: 如果一台电脑表现(act)、反应(react)和互动(interact)都和有意识的个体一样,那么它就应该被认为是有意识的。 赛尔的中文房间 “中文房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这个思想实验

归纳-演绎,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

归纳-演绎,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 早在数千年前,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为人们的认识活动刻画了一般的程序,即:从特殊现象出发,通过归纳推理得到普遍原理,再以普遍原理为前提,通过演绎推理,得出关于特殊事物的结论。亚里士多德的这一个归纳-演绎程序展示了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 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一步一步进行的,通过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最终抽象出某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如,人们认识到铁是导电的,铝是导电的,铜是导电的,银是导电的……而它们都是金属,于是,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这就是归纳的过程。又因为金是金属,人们进一步可以推断出金也能导电,这就是演绎的过程。通过归纳-演绎,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又进了一步,可以说,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归纳-演绎的过程。 归纳和演绎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演绎推理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当所有前提为真时,结论必然为真,就是说,演绎推理前提的真实性对其结论的真实性提供了完全的支持。演绎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这种逻辑联系就是所谓的必然性联系或保真性联系。与此不同,归纳推理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当所有前提为真时,其结论为真的可能性增大,但不能排除其结论为假的可能性,就是说,归纳推理前提的真实性对结论的真实性只提供了部分支持。归纳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这种逻辑联系就是所谓的“或然性联系”。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演绎推理结论的内容并没有超出前提的内容,只是将前提的内容具体化,因而是非扩展的;归纳推理结论的内容超出了前提的内容,因而是扩展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所有演绎推理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强度是相同的,只要前提正确,结论就一定正确;而不同的归纳推理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强度是不相同的。 归纳方法有多种,如简单枚举法、直觉归纳法、排除法、类比法等。 所谓简单枚举法,就是通过列举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成员具有某种属性,进而得出该事物的所有成员都有此属性的结论。例如,人们所看到的煤炭是黑色的,于是,人们得出结论,所有煤炭都是黑色的。这就应用了简单枚举法。 直觉归纳法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不同于简单枚举法的地方在于,它不注重前提中所列举的事务的数量,而强调人们的“理智的直觉”,也就是人心的洞察力。凭借这种能力,人们只需少量的观察事实,便可得出普遍结论。亚里士多德举例说:虽然不同的生物在颜色、大小、生长地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人们都能直观的感到,这些差别对于生物的存在都是非本质的、偶然的,而营养和繁殖的机能才是一切生物都具有的本质属性。 排除法就是先把与所研究的事物的性质相关的事例列举出来,排除掉不可能的情况,最后得出正确地结论。排除法最先是由英国的培根提出的,在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结果就是以求因果关系为主要目标的“穆勒五法”。这五种方法是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某些相似性推出这两个对象还具有其他某些其它相似性的推理。应用类比法的一个著名实例是:人们曾根据火星和地球都有空气、水、比较适中的温度等自然条件,由地球上有生物推出火星上也有生物。不久前,人们发现在火星上曾经有生物存在的遗迹。类比法对于科学理论模型的

大连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课件培根的三表法和穆勒五法

培根的“三表法”和穆勒的“穆勒五法” 培根的“三表法” 培根的“三表法”由三大步骤组成: 第一步,收集材料。准备一部充足、完善的自然的和实验的历史。这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培根将他的归纳法区别于简单枚举归纳法,认为后者“是很幼稚的;它的结论是不稳固的,只要碰到一个与之相矛盾的例证便会发生危险;它一般地只根据少数的、并且只是根据那些手边的事实来作决定”。 第二步,运用“三表法”来整理材料。培根提出的三种例证表是:(1)“具有表”,把具有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列在一起。(2)“接近中的缺乏表”,在这里列举出与上表中的例证情形近似可是却没有出现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3)“程度表”或称“比较表”,在这里列举出按不同程度出现的所要考察的某些性质的一些例证。 第三步,进行真正的归纳。培根所谓真正的归纳又分为三个小步骤:(1)排除法,即排除和拒绝这样一些性质:这些性质是在有给定的性质存在的例证中不存在的;或在给定性质不存在的例证中存在的;或者在这些例证中给定性质减少而它却增加,或给定性质增加而它却减少的。在进行这种排除的过程中已经为真正的归纳打下了基础。(2)根据三表所列示的事例,做一次正面地解释自然的尝试,就是通过排除之后得出正面的结论。(3)纠正解释偏差的几种帮助。培根列举了九种帮助,如“具有优先权的例证”,“归纳法的改正”,“按题目的性质改变研究方法”等等。这九种“帮助”旨在较正以上程序中的失误,以求得尽可能准确的结论。 穆勒的“穆勒五法” 穆勒五法: 1.契合法:a与AB一起出现,也与AC一起出现。可知,A是a的充分条件。如,例1:在两块麦地上施氮肥(A),一块浇水(B),一块施钙肥(C),结果产量都增高(a)。则可以猜想施肥(A)是产量增高(a)的原因。 2.差异法:a与ABC一起出现,但不与BC一起出现,可知,A是a的必要条件。如,例2:在一块麦地上既施氮肥(A)又浇水(B)又施钙肥(C),结果产量都增高(a);而在另一块麦地上只浇水(B)施钙肥(C)则产量不变。则可以猜想施肥(A)是产量增高(a)的原因。 3.契合差异法:a与AB一起出现,也与AC一起出现,但不与BC一起出现。可知,A 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例3:在两块麦地上施氮肥(A),一块浇水(B),一块施钙肥(C),结果产量都增高(a),而在另一块麦地上只浇水(B)施钙肥(C)则产量不变。则可以进一步肯定施肥(A)是产量增高(a)的原因。 4.剩余法:已知B是b的条件(原因),C是c的条件(原因),abc与ABC一起出现,可知,A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例4:天文学家观察出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有倾斜现象(a、b、c),已知倾斜现象a、b是受两颗行星(A、B)的吸引,于是可以猜想还有一颗行星(C)影响天王星的轨道倾斜(c)。 5.共变法:A与a以同样方式发生变化,而BC则不以这种方式变化。可知,A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如例5:改变单摆的摆长(A)则单摆的周期(a)随之改变,但改变摆球的质量(B)和摆球的材料(C)则周期不变。则可以认为单摆的摆长(A)决定其周期(a)。

辩论逻辑

【逻辑方法】以逻辑规律为指导,根据事实材料,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构成理论体系的方法。逻辑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某一逻辑理论体系的应用就是广义的逻辑方法。逻辑学包括传统形式逻辑、现代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等。现代形式逻辑又分别包括很多分支逻辑系统。传统形式逻辑系统的应用,就广义的传统形式逻辑方法,包括亚里士多德逻辑和培根归纳逻辑方法,现代形式逻辑及其各分支的应用,就是广义的现代形式逻辑的逻辑方法。例如:命题逻辑,集合论,多值逻辑、认识论逻辑等。辩证逻辑的应用,就是广义的辩证逻辑方法。某一逻辑理论的基本规律的具体化和补充,并作为逻辑理论体系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构成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狭义的逻辑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抽象法、概括法、定义法、划分法、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方法、就是狭义的传统形式逻辑的逻辑方法。形式化方法、公理化方法、假说演绎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真值表方法、范式方法等,就是狭义的现代形式逻辑的逻辑方法。演绎与归纳相统一的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就是狭义的辩证逻辑的逻辑方法。 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形式逻辑方法是适用于某一类科学领域的一般性方法;而辩证逻辑的逻辑方法则是适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最有普遍性的方法。 逻辑方法不是纯主观的、先天的范畴,它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思维经验的总结。逻辑方法只有符合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时,才是正确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证法】间接论证的一种。先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题即反论题为假,然后根据排中律确定原论题为真。其论证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求证] A(原论题) [证明] (1)设非A真(非A为反论题) (2)如果非A,则B(B为由非A推出的论断) (3)非B(已知) (4)所以,并非非A(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5)所以,A(非非A=A)。 例如,语言学工作者论证"语言的声音和它所表示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一论题时运用反证法论证如下:"声音和词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并非某一个声音必然表示某一个对象。声音和事物的结合假如有什么必然联系,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表示同一事物的词的声音就应当是相同的。既然世界上表示同一事物的词的声音各有不同,可见语言的声音和所表示的事物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这一段论述的反证过程分析如下:论题:语言的声音和所表示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开头提出,最后又做归结)反论题:声音和事物的结合有必然联系。设反论题为真,然后进行推导:"声音和事物的结合假如有什么必然联系,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中表示同一事物的词的声音就应是相同的。"后件显然不能成立:"世界上表示同一事物的词的声音各有不同"。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式,否定后件就必然否定前件,从而证明反论题"声音和事物的结合有必然联系"是假的。然后根据排中律,证明原论题是真的。需要注意的是,反证法是通过先论证反论题假,然后由假推真,确定原论题真。因此反论题与原论题必须是矛盾关系,不能是反对关系。因为反对关系的判断可以同假,即从一个判断的假不能必然推出另一判断的真。当论题从正面不容易或不能得到证明时,就需要运用反证法。 【归纳方法】又称归纳法。它有两种常用的定义。一种定义为从个别前提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依据这个定义它包括简单枚举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科学归纳法、穆勒五法、赖特的消除归纳法、逆推理方法(参见江天骥著《归纳逻辑导论》)和数学归纳法。第二种定义为从个别前提或然得出结论的方法。依据第二种定义它包括简单枚举归纳法、穆勒五法、赖特的消除归纳法、逆推理方法和类比法;而不包括完全归纳法、科学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