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复习题

国民经济核算

一、填空:

1、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账户)和(平衡表)系统,连续地描述了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2、在发展和演进过程中,世界曾并行存在两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是计划经济国家应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另一个是市场经济国家应用的(国民账户体系)

3、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

4、国民经济活动指不同单位在持有一定资产前提下完成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四类活动,这四类活动形成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四个阶段。

5、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有两部分组成,其中对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和其他积累的计量属于(经济流量核算),而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于(经济存量核算)

6、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附属表包括(人口和人力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

7、从国民经济核算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不仅是一个表述当期经济活动总量的(单一指标),而是一个以其为中心所形成的一个(数据体系)

8、综合生产观又称全面生产观,它突破了(限制性生产观)的局限,从(有用性和效用)角度入手,认为只要一想活动提供了一种对他人的有用性,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质。

9、根据产品的外在形态,产品可以分为(货物)和(服务),根据产品的使用去向,可以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10、最终产品是指没有被当期生产过程消耗掉的产品,它主要的去向有三种,即(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

11、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一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12、总产出是指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从实物构成看,它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从价值构成看,它包括(中间投入)和(最终投入)。

13、中间投入又称(中间消耗),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为投入所消耗的(非耐用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14、从产品使用角度看,资本形成代表用于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从积累结果看,资本形成对应由于经济交易引起的(生产资产)当期净变化。

15、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界定固定资产常常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资产使用寿命要长),一般规定在一年以上,二是(单位价值要高),应该在规定的限额以上。

16、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净值是一定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净增加值)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它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净产品)总价值。

17、投入产出表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昂惕夫)于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在(1968)年被并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8、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是地(Ⅰ)象限,它主要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19、在各类投入产出表中,产品×产业表反映的事各产业部门(投入结构)的信息,而产业×产品表反映的是各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结构)的信息,由于这两类表编制所需数据可以从现有统计体系中较容易获得,故常用语推算产品×产品表。

20、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模式。

21、在我国,逢2逢7年份编制基准年国家投入产出表采用的是(调查)方法,而逢0逢5年编制投入产出演唱表采用的是(非调查方法)。

22、再投入产出表间接推导法中,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分别成为(部门工艺假定)和(产品工艺假

定)。

23、影响力系数表现得是拉动效应,现实的是(后向)联系,感应度系数表现的是对其他部门变化的敏感效应,反应的是(前向)的联系。

24、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核算,而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是(实物循环)和(资金循环)的统一。

25、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和投入产出核算的对象主要是(货物和服务)交易,而资金流量核算的对象则覆盖了(收入分配)和(金融)的交易两个部分。

26、狭义的资金流量主要是指(金融交易流量),广义的资金流量则将其范围从金融流量扩大到(收入分配流量)和(收入使用流量),是指整个社会资金的循环过程,体现了与实物循环对应的价值循环。

27、我国资金流量核算服从国民经济核算原则,采用的记账方法为(复式记账)方法,记账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计价依据是(现期市场价格)。

28、收入分配核算以(生产中所创造的价值)为核算对象,以(增加值)为核算起点,包括(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两个环节,前一环节形成原始收入,而后一环节形成的收入为(可支配收入)29、原始收入分配环节所涉及的各种收支活动均以参与(生产)活动为依据,因此它是一种(生产性)收入。

30、国民总收入(GNI)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截然不同,前者度量(收入水平),后者度量(生产能力)。从核算关系上看,

GNI= GDP+(来自国外的原始收入分配流量净额)

31、可支配收入对应最终消费支出,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对应则是(实际最终消费),从特定部门(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看,两个可支配收入概念和最终消费概念并不相等,其间差别于(实物社会转移)。

32、(储蓄)是非金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而(资本形成)是非金融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

33、在经济学视角下,一个实体成为资产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资产的所有权),第二是(资产具有未来收益性)。

二、单项选择

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

A、国内生产总值

B、社会总产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社会最终产品

2、国民经济核算是对(D)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物质生产活动

B、非物质生产活动 C社会经济活动D、国民经济活动总体

3、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主要是为(A)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A、国际宏观经济管理

B、企业经济管理

C、地方经济管理

D、部门经济管理

4、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是为了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C),来显示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成果。

A、指标体系

B、分类标志

C、数据资料

D、概念体系

5、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一版本是在(D)撰写的报告的基础上形成的

A、威廉配第

B、西蒙库兹涅茨

C、凯恩斯

D、理查德斯通

6、在SNA的各种版本中,首次引入投入产出表技术、资金流量表技术、资产负债表以及国际收支统计的是(C)

A、SNA—1947

B、SNA—1953

C、SNA—1968

D、SNA—1993

7、中国于(C)年取消了基于MPS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这成为我国核算体系模式变革的重要标志

A、1985

B、1992

C、1993

D、2003

8、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A)

A、外商投资企业

B、外国领事馆

C、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

D、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

9、下列不属于机构单位的基本特征的是(B)

A、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

B、能够直接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产出资料

C、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

D、能够独立与其他单位进行经济交易

10、如果一个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同时还从事运输业,对其进行产业分类是,应将其归入(B)

A、服务业

B、制造业

C、即归入服务业,也归如制造业

D、将这类特殊企业单独归类

11、下列关于流量与存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经济流量反映在特定时点上各种经济活动发生规模总量

B、经济流量在期初经济存量基础上发生

C、经济存量反映在特定时点上经济资源拥有辆的总量

D、经济流量改变了经济存量,使之从期初状态变化为期末状态

12、根据权责发生制记录经济活动,以下具体处理方式错误的是(D)

A、顾客甲用现金购买商品,按购买时间记录

B、消费者乙在娱乐城消费后刷卡结账,按结账时间记录

C、工厂丙生产其主营产品时消耗了一批原材料,按消耗时间记录原材料的消耗

D、企业丁本应按月向雇员支付工资,但由于企业亏损,拟定两个月后支付工资,故应两个月后记录。

13、(C)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和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

B、资金流量核算

C、投入产出核算

D、资产负债核算

14、(B)是对同一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核算采用的两种不同方法和表现形式,本质上并无不同。

A、SNA和MPS

B、国民经济账户和基本核算表

C、基本核算表和附属表

D、国民经济账户和部门账户

15、国民经济生产核算的核心是(D)

A、社会财富

B、居民生活水平

C、国民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总值

16、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C)

A、企业自制设备

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

C、家务活动

D、毒品生产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限制性生产观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的基础

B、限制性生产观仅限于与提供物质产品有关的生产活动

C、综合性生产观认为产出不仅包括货物的生产,也包括服务的生产

D、限制性生产观是过敏账户体系的基础

18、下列各项中,属于货物性服务产品的有(A)

A、运输邮电业的生产活动成果

B、金融中介的生产活动成果

C、文教卫生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

D、信息咨询业的生产活动成果

19、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计算过程中采用的是(A)

A、产业部门分类

B、机构部门分类

C、职能部门分类

D、以上均不是

20、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关于生产活动的定义,一个企业的(C)

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之中。

A、主要生产活动

B、次要生产活动

C、辅助生产活动

D、B和C

21、在当期粮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不属于最终产品的是(B)

A、有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B、用作出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C、有农户自产自用的粮食

D、被出口到国外的粮食

22、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D)

A、总是对的

B、总是错的

C、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

D、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

23、在国民经济还是中,运输业的总产出实际上等于(B)

A、支出成本

B、营运收入

C、客运收入

D、货运收入

24、已知某纺织厂本期生产棉纱6吨,市场价值为7200元/吨,其中5吨用于生产布匹,另外一吨转为库存,同时,本期生产的布匹价值12.5万元,则该纺织厂本期的总产出为(D)

A、12.5万元

B、16.82万元

C、16.1万元

D、13.22万元

25、建筑业总产出核算采用了(D)

A、工厂法

B、产品法

C、销售收入减成本

D、工厂法兼产品法

26、严格讲,国民经济核算的固定资本消耗并不等同于企业会计核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前者还包括住户和非企业单位所拥有固定资本的折旧

B、两者对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不同

C、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上,不存在主观估算色彩

D、前者需要对部分固定资产折旧进行虚拟估算

2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间消耗的是(B)

A、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大型机器设备更新

C、雇员的培训费

D、对机器设备的日常维修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生产法和收入法GDP都是给予各产业增加值核算的

B、生产法反映了增加值的形成

C、收入法体现了增加值的分配去向

D、在实际核算中,生产法GDP与收入法GDP一定相等

29、支出法是立足于(A)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的

A、最终产品

B、增加值

C、成品

D、中间产品

30、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应该计入(A)

A、工业总产出

B、工业增加值

C、建筑业总产出

D、房地产业总产出

31、恩格尔系数是由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关于它的错误说法是(D)

A、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居民消费支出总额

B、恩格尔系数一般为正数,且小于1

C、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该居民群体的生活越富裕

D、收入越少,恩格尔系数越小

32、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异根源在于本国与国外之间发生的(C)流动

A、经常转移

B、现期收入和财产税

C、要素收入

D、资本转移

33、某电视台全年总产出为3000万元,其中来自居民和企业部门的有偿广告收入分别为10万元和300万元,据此可大体估算出当年通过该电视太实现的公共消费支出为(C)

A、3000万元

B、2700万元

C、2690万元

D、2990万元

34、投入产出表是两张普通统计表的组合,其上半部份反映了(C)

A、生产的投入结构

B、生产的产出结构

C、产品的使用方向

D、收入的分配结构

35、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B),从列向上看表示(C)

A、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B、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C、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D、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36 投入产出表中,第二产业行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列交叉想的数值表示(D)

A、当年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B、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额

C、第二产业产品中被第二产业使用者购买形成固定资产的数额

D、第二产业产品中被使用者购买形成固定资产的数额。

37、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铁,同时从事小规模的煤炭开采和炼焦,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示该企业创造的总产出应该计入(D)

A、钢铁业

B、炼焦业

C、煤炭开采业

D、分别计入以上三个产业部门

38、用直接分解法编制投入产出表,(B)部分的数据在现有统计体系中无法直接得到,需要在企业进行重点调查

A、总产出

B、中间投入

C、最终消费

D、最终使用

39、某居民在超市购买面粉一袋,毫无疑问应该计入投入产出表中的居民消费列,但在行向上应该属于哪个产业?答案是(D)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无法确定

40、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1的数值时0.2864,则它所代表的含义是(A)

A、第一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消耗量

B、第二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

C、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D、第二产业产品非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41、资金流量核算是以(C)进行分类核算的

A、产业部门

B、产品部门

C、机构部门

D、常住单位

42、资金流量核算的计价依据是(B)

A、先进先出计价法

B、现期市场价格

C、历史成本价

D、后进先出计价法

43、从增加值到原始收入,占有份额明显增大的部门是(D)

A、非金融企业

B、金融机构

C、政府

D、住户

45、下列那种经济行为属于收入分配(A)

A、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障缴款

B、购买固定资产

C、购买消费品

D、出售价格上涨的股票

46、由于海啸发生,2005年印度尼西亚的国民可支配收入大于国民总收入,主要原因是(D)

A、对国外净劳务输出增多

B、对外净金融投资规模扩大

C、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

D、接受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

47、下列属于生产资产的是(C)

A、土地

B、商誉

C、固定资产

D、股票

4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非金融投资范围的是(D)

A、企业获得专利权

B、企业处置固定资产

C、存货增加

D、股东投资获得红利

49、以下对于资本形成的时间界定,正确的说法是(A)

A、以交易者获得资产所有权的时间为主

B、以固定资产的生产时间为主

C、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的时间为主

D、以获得资产实物的时间为主

50、某宾馆为进行装修装潢,在某时期购买彩色电视机开支15万元,购买建材开支10万元,对专修企

业支付装修费用5万元,则该宾馆当期固定资本形成应为(C)

A、15万

B、25万

C、30万

D、20万

三、简答题

1、简述所有权原则

所有权原则是确定国民经济核算中资产和负债范围的基本原则。国民经济核算把资产界定为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能够行使所有权的统计范围。负债的统计范围与资产相对应。从内容上说,拥有所有权的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金融资产,那些非生产的自然资产,如果在社会中能归属具体机构单位或部门所有,也就具有所有权特征,那么包括在资产的统计范围之中。

2、法人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债务,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③独立核算盈亏,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流量与存量的关系

流量是指按一定时期测定的量,它具有时间量纲。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定的量,它没有时间量纲。流量和存量是国民经济核算中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一般来说,存量是流量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又是流量发生的结构。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便是期末存量。在经济学中,许多流量都有与其对应的存量,但也有一些流量没有对应的存量。

4、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的特点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的特点

1)账户中所设的科目均为统计指标,用以反映经济活动的交易内容和资产负债情况;

2)账户根据平衡关系设置平衡项,它是保证账户左边合计等于右边合计的剩余项,在经济内容上反映由账户其他各指标共同决定的变量,账户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平衡项连接的;

3)账户及账户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反映市场运行中的经济联系;

4)对双边交易实施四式记账核算。

5、国土原则和国民原则

国土原则亦称地域原则,它是以一国(地区)领土作为计算范围。凡是发生在本国领土范围内的生产活动,不管由谁经营,产品归谁所有,一律计入本国的生产成果;反之,超出本国范围以外的生产活动,即使是本国居民或利用本国资金进行的生产活动成果,也不予计算。

国民原则,则是以国民为主体计算生产活动成果。国民原则就是指凡是本国国民经营的生产活动,不管是在国内或在国外,其生产成果都要计入本国生产,反之,则不计入。

6、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生产范围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1)所有货物的生产,不论是对外提供的还是自给性的;(2)全部对外提供的服务的生产(3)自有房屋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由住房服务和家庭成员提供的有酬服务或个人服务,无酬的自我家庭服务不包括在内。

7、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表明国民经济发展全貌,特别是能反映第三产业活动状况;

2)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的基本指标;

3)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分析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数据;

4)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有利于分析研究社会最终产品(劳务)的生产、分配和最终使用情况,能较全面地反映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5)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有利于进行国际间的对比。

8、投入产出表的两个恒等关系

从横向看,由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反映社会生产各部门产品的实物使用状况和最终去向。一部分是提供生产部门继续生产的中间产品,另一部分是提供给社会最终使用。因此 ,横向来看的经济意义是: 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

纵向来看,由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反映生产要素的消耗情况,第一象限是中间产品的消耗情况,第三象限是最初投入。因此,纵向的经济意义是:

中间消耗+增加值=总投入

9、(I-A)矩阵和(I+B)矩阵的经济含义

(I-A)矩阵有明确的经济含义,从矩阵的列来看,说明了每种产品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若用“负号”表示投入,“正号”表示产出,则矩阵的每一列含义说明,为生产一单位的各种产品需要消耗(投入)其他产品包括自身产品的数量。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则表示产品扣除自身消耗的净产出比重。矩阵的行元素则没有什么经济含义。

(I+B)矩阵的主对角线上的1就是指其所生产的一单位最终产品,其中bii 反映了其对自身的中间投入需求,即此矩阵既反映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又反映了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因此,成为完全需求,(I+B)被称为完全需要系数矩阵。

10、直接分解法的主要原理

根据投入产出表对产品部门分类的需要,表中的每个部门都是“纯”部门,是按照相同产品属性即或服务的消耗结构、生产工艺、使用用途基本相同而划分的,而实际生活中的企业往往生产多种不同的产品,其产品和消耗包括了多种产品。直接分解法就是把基层单位的商品和劳务,按投入产出的产品部门分类标准,分别划归到若干个不同的产品部门中去,这样各部门就被调整为纯部门。

11、何谓U 、V 表——p65

每个产业部门在生产中使用了各类产品部门的产品,由此形成一个产品部门×产业部门的矩阵,矩阵中的元素反映了各个产业部门在生产中使用的产品部门的产品数量,通常称该矩阵为投入矩阵或消耗矩阵,也叫U 表。

每个产业部门生产了不同产品部门的产品,由此形成了一个产业部门×产品部门的矩阵,矩阵中的元素反映了各个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不同产品部门的产品数量,通常称该矩阵为制造矩阵,也叫V 表。

12、什么是影响分析,阐述它的基本分析思路

部门之间的影响用影响力系数(后向联系系数)来度量,记为Fj ,它反映某个部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其计算公式为: 1

111n ij i n n ij i j Fj n b b ====∑∑∑

影响力系数反映了第j 个部门最终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时对各部门产生的需求影响程度。

Fj 处于不同的值,反映的经济情况不同,具体为:

当Fj>1时,表明第j 个部门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超过各部门影响的平均水平,Fj 越大,对各部门产出的拉动作用越大。

13、什么是感应分析,阐述它的基本分析的思路

一个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感应程度用感应度系数(前向联系系数)

来度量,记为Ei.其计算公式为:

1

111n ij j n n ij i j Ei n b b ====∑∑∑

感应系数表示,如果各个部门都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第i 部门首次感应而产生的需求影响程度。 Ei 处于不同的值,反映的经济情况不同,具体为:

当Ei>1时,表明各部门的生产使第i 部门受到的感应影响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感应程度,Ei 越大,第i 部门受到的需求压力越大。

14、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1) 满足社会公平发展和均衡发展的需要

2) 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 设立社会保证基金

4) 建立社会后备基金

15、收入使用的内容

1) 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固定资本形成

2) 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增加设备

3) 用于全社会的消费

4) 用于金融交易(这是派生的使用去向)

16、核算消费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必须明确区分消费与中间消耗、消费与经常转移以及消费与非金融投资

2) 必须使消费与收入分配的核算范围保持一致

3) 必须按消费价格核算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4) 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原则上应分期分摊核算

17、理解和应用资金流量表应注意的问题

(此题在我们的教材P186)

第一,由于金融交易核算遵循取净值和合并的原则,因此在记录和读取数据时,要注意表中数据并非各部门金融交易的总流量,而是各部门与其他部门交易的净流量。

第二,资金流量表来源方和使用方所记录的金融工具具有相同分类,但是属性不同。对于使用方的机构部门是一种资产,即债权;对于来源方的机构部门是一种负债,即债务。

第三,有些金融工具有特定的资产方和负债方,因此一个机构部门并不会持有所有种类的金融资产或负债。

第四,金融机构是相当一部分金融交易(所谓间接金融)的中介者,为突出显示金融机构的作用,资金流量表中常常会保留一些特定的金融资产分类,目的是便于深入分析金融之间的交易。

第五,为了集中表现对外金融交易状况,中国资金流量表中专门讲国内金融交易项目与对外金融交易项目区分开来,使后者得以独立列示。

四、简述题

1、如何理解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可以从结构和运行过程两方面进行理解:

从结构上看,国民经济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各部门的总和,它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行各业的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各单位构成,基本构成细胞是各个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居民住户。各单位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

从运行过程上来看,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两种运动: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国民经济的实物运动是

指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即社会产品包括货物(物质产品)和服务(劳务产品)依次从生产开始,经过分配、流通的循环环节,形成“社会总供给”;价值运动则是伴随实物运动的价值形态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最终使用过程。其中,生产领域的初次分配构成包括:劳动手段的补偿C1、劳动对象的补偿C2、劳动者的原始收入V和社会纯收入M。而作为生产成果使用权的利益调整的再分配包括:劳动者和各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与之相对应,可支配总收入的使用包括消费和储蓄。其中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是对产品或收入的使用;而储蓄又转化为投资和资金余缺调剂(金融交易),最终形成“社会总需求”。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以一定的经济存量为基础,又以一定的经济存量为结果,后者又构成下一时期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基础。

2、综合性生产观和限制性生产观哪一种更符合现实存在的社会经济生活实际,体现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演进过程的时代合理性,为什么 ?

中国最终实现了MPS向SNA的转化,那么也就意味着接受了综合生产观。其中原因,当然和经济体制变化有很大关联,但同时也应看到这样的事实。和限制性生产观相比,综合生产观更加符合现实存在的社会经济生活,体现了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演进过程的时代合理性。

第一,从分工角度看,现代经济活动中,分工不断细化是一个明显的事实,细化的结果是大量服务活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独立出来,或者伴随生活质量提高衍生出来,如果忽略这些活动,那就无法全面衡量一国国民经济过程。

第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以市场交换为基本存在的方式,受价格、成本、市场规模以及供求关系等因素制约。在此情况下,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服务都面临同样的制约因素,作为经济产出,其实物形态上的差异不再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差别可能主要在于不同的市场细分。

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的基本结构

按照借贷原理和复式记账法,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总表的左端是生产方,反映生产活动的成果,构成总供给;右端是使用方,反映生产成果的最终使用,构成总需求。

生产方按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内容包括总产出和中间投入;鉴于生产与收入之间的有机联系,本方还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内容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使用方是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其中,最终消费细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细分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净出口下设出口和进口。

另外,考虑到实际核算中基础资料不充分等因素,在使用方设置了统计误差,作为生产方和使用方的平衡项。

4、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结构

投入产出表是由纵横两条粗实线为界分成四大块,每块称为一个象限

左上是第一象限,又称中间产品象限,是投入产出表的最核心部分,它反映各部门之间的产品周转情况和经济技术联系。横栏是产品提供部门组合,纵栏是产品消耗部门组合,横栏纵栏的产品部门以及部门排列顺序相同,是对称的棋盘式表格。其中的数据有两层含义,既反映各横栏中各产品提供部门生产的产品数量及产品去向,有反映纵栏各部门的产品消耗情况及来自哪个部门。

第二象限是最终产品象限,在表的右上方,反映各部门产品共全社会最终使用的情况。横栏是各生产部门,纵栏包括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等最终使用情况。

第三象限是增加值象限,在表的左下方,是社会产品的初次分配象限,横栏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构成,纵栏反映的是各生产部门的最初投入(增加值)的组成部分,这一象限除了反映折旧补偿外,主要是反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关系。

第四象限是再分配象限,在表的右下方,是反映社会最终产品经过多次再分配之后形成的最终使用情况。

5、经济学中储蓄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储蓄存款能够等同吗。

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支出之后的余额,等于调整后可支配收入用于实际最终消费之后的余额,这一余额即为储蓄,代表消费用于消费之后的节余。从经济意义上看,储蓄是下一个环节即非金融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储蓄是个平衡项,它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形式,因为储蓄归跟到底是从增加值推导出来的。而增加值并不对应于任何具体形态,因此储蓄实际上也不对应任何具体形态,现实中常犯的错误是把储蓄误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储蓄存款”其实后者只进一步利用该收入节余的形式之一——存如银行,形成储蓄存款。

6、试比较国内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的定义及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三者间存在的关系总产出是各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全部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从实物构成看,总的产出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两个部分,后者是被最终用于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而前者则是被其他生产过程所消耗的产品。从价值形态看,总产出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两部分价值,前者是指为生产这些产品而消耗的其他中间产品的价值,即所谓转移价值;后者就是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时期一国各常住单位的生产成果,在此期间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从核算关系来看,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的差异在于对固定资本的消耗处理,前者将其包括在其中,后者则将其扣出在外,即(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国内生产净值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净增加总和。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中间投入).

7、下列项目是否可以列入收入分配和使用核算的范围,试说明原因

(1)自给性的家务劳动

(2) 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和采摘

(3)股票价格上涨,持有者将其出售而获得价差

(4)、生产者为自己最终使用而生产。

自给性的家务劳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不属于生产活动,增加值不包括家务劳动产生的价值,因此收入分配核算无法就从事家务劳动获得报酬而核算,收入使用也不记录对家务劳动成果的消费。但是,在家务劳动中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使生产活动的产出,因此要将这些货物服务的使用记录在消费支出中,其生产所形成的增加值的分配也会记录在收入分配核算中。

在生产核算中,野生动植物的生长不属于生产的产出,而是将采摘野生植物或猎取野生动物活动作为生产的产出记录,因此,从购买者角度看,发生的指出是对应采摘活动服务的消费,而不是对野生动植物本身的消费。

如果股票价格上涨,持有者将其出售而获得价差,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该价差视为一笔收入,但是,由于价格上涨导致的持有资产收益不能作为收入分配予以核算,因为该笔收益并非当期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

生产者为自己最终使用而生产,这被认定为生产核算的内容,因此,尽管这些产品没有发生从生产者到使用者之间的买卖,生产过程创造的价值没有以可见的形式分配,仍然应该属于收入分配和收入使用核算的对象。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完整版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 复习计算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计算题 第二章生产核算 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GDP(单位: 2 (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3.已知某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 (1)总产出8673亿元; (2)中间消耗4124亿元; (3)最终消费3658亿元; (4)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 (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 (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 4、已知某地区2000年以下统计资料: (1)总产出16000亿元; (2)最终消费800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6800亿元,公共消费1200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300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800亿元,库存增加145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55亿元;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任务三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题目1 完成 满分100.00 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根据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流量帐户体系如下: 1货物和服务账户 来源使用 总产出7665.11 中间消耗3305.96 进口101.4 最终产品使用4460.55 最终消费1763.14 资本形成2364.4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2122.35 固定资产形成净额1527.26 固定资产形成消耗595.09 库存增加242.06 出口333 总供给7761.51总需求7761.51 2生产账户 使用来源 中间消耗3305.96 总产出7665.11 国内生产总值4359.15

固定资产消耗595.09 国内生产净值3764.06 生产支出总额7665.11生产总额7665.11 3收入形成账户 使用来源 劳动者报酬1383.16国内生产总值4359.15 生产税净额775.09固定资产消耗595.09 总营业盈余2200.9国内生产净值3764.06 固定资产消耗(折旧)595.09净营业盈余1605.81 收入形成使用总额4359.15收入形成来源总额4359.15 4原始收入分配账户 使用来源 财产收入支出200.85劳动者报酬1383.16 国民总收入4158.3生产税净额775.09 固定资产消耗595.09总营业盈余2200.9 国民净收入3563.21固定资本消耗595.09 净营业盈余1605.81 合计4359.15合计4359.15 5收入再分配账户 使用来源 经常转移支出4.00国民总收入4158.30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4160.30固定资本消耗590.09 固定资本消耗590.09国民净收入3563.21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3570.21经常转移收入6 合计4164.3合计4164.3 6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使用来源 最终消费支出1763.1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4160.3 国民储蓄总额2397.16固定资本消耗590.09 固定资本消耗590.09国民可支配净收入3570.21 国民储蓄净额1807.07 合计4160.3合计4160.3 7资本交易账户 使用来源 总资本形成2364.41国民储蓄净额1807.07 固定资本形成2122.35资本转移收入3 库存增加242.06固定资本消耗(-)595.09 资金余缺40.75 合计1810.07合计1810.07

国民经济核算网考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保险公司属于B.金融机构部门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要是与C.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形成有关。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D.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 服务的特点是B.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非金融资产按其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储蓄 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B、企业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 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D、负债和净值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D.产业部门 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与机构部门账户D.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D、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核算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A、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指B、各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核算。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是指B.广义国际收支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进口货物和服务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金融资产的增减 金融账户的来源方记录的是B、金融负债的增减 可支配收入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D、可支配总收入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D、总储蓄 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A.国民总收入 劳动适龄人口指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第三产业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B、资本转移 名义持有资产收益表明整个核算期由于D、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全部价值收益。 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作为货物进出口的标准是C.看货物是否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了所有权变更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期初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D、资产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 C、470元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储蓄率 人口出生数是一个B、时期指标 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增加值 生产账户的初始流量是A、总产出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增加值 收入初次分配所核算的收入是C、生产性收入 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收入分配核算包括:C、包括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收入形成账户的平衡项是B、营业盈余 收入形成账户所核算的收入与B.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 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D.国际收支总差额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2)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试题及答案 系别: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______。 C A.企业自制设备 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 C.家务活动 D.毒品生产 2.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C 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 B. 资金流量核算 C. 投入产出核算 D. 资产负债核算 3.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_______ B A. 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B. 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C. 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D. 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4.某生产氧气的企业经理称其资产过亿,具体为海水2500万,空气2500万,设备厂房2500 万,员工价值2500万,流动资产2500万。显然,这种说法只能作为一种宣传。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定义,其经济资产价值应该为______。 B A 12500万 B 7500万 C 5000万 D 2500万 5.下列关于持有损益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A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 中性持有损益 B 实际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 中性持有损益 C 中性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 D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中性持有损益 6. 下列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 D A.我国某企业拥有的船只在国际水域航行 B.我国受国外单位委托的代理商 C.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 D.中国驻外使馆的外籍工作人员 7. 按照希克斯给出的定义:“收入是一个人在一星期当中所能消费的最高价值,并且预期 他在周末的处境会和周初一样好。”国民经济核算中与此对应的指标应是____。 D A 原始收入 B 劳动者报酬 C 储蓄 D 可支配收入 8.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1的数值为0.2864,它所代表含义是__。 A A.第一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消耗量

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1)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法人单位不包括住户)。 2.计算中间消耗时,对投入的原材料的值应按(C.现行市场价格 )进行核算。 3.农业部门在计算总产出时,通常采用(C.产品法)。 4.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z1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B.3200 )亿元。 5.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2004年GDP为136515亿元,2003年GDP为124670亿元,则中国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 C.9.5% )。 6.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 A.第1象限 )。 7.若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32,说明( 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业产品的数量为0.132 )。 8.某商店进货100万元,全部售出后得到销售收入130万元,则商业总产出为(A.30万元 )。 9.已知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人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0.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则总储蓄为(A.3亿元 )。 10.如果一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入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人为300亿元,总储蓄为300亿元。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 B.企业部门 )。 11.我国某地区城镇居民在2004年的恩格尔系数为0.42,按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则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为( C.小康水平 )。 12.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D.储蓄 ) 13.在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中,通常属于投资资金富余的主要部门是(A.居民部门 )。 14.金融资产的获得与处置的估价(D.不包括手续费、佣金和金融交易税 )。 15.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B.经济资产)。 16.在对外经济核算中,确定货物进出口的计价是(C.进出口均按离岸价计算 )。 17.从国外购买证券和向国外出口货物应分别记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B.前者为借方,后者为贷方 )。 18.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 C.经济领土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3答案

1.谈谈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要坚持的原则有四个: (一)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面的原则。 (二)所有权原则。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 (三)三定价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 (四)核算统计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 其各相应账户的经济含义: 账户体系中的第一个账户是生产账户,包括一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生产账户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账户,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产出状况。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为核算目的。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是第二部分账户,其中第一个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它记录的内容: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中所获得的生

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与之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收入在分配账户,它按部门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与之相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可支配收入作为初始流量记在账户来源方,在使用方记录最终消费支出,以储蓄为平衡项,储蓄是指没有花在最终消费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若为正数,表示还存在未使用收入,构成进一步投资的资金来源;若为负数,表示收入不够抵偿消费,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资本账户,该账户记录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置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资本转移活动等内容。这些交易被统称为非金融性资本交易,资本账户是一个流量账户,反映非金融资产的积累,它与资产负债存量账户和其他流量账户有紧密的联系,本账户的平衡项是资金余缺,若为正数,表明本部门资金富裕,除了满足本部门非金融投资的需要外还可供其他部门进行投资;若为负数,表明本部门资金短缺,需要从其他部门借入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金融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这些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贷出,账户的左端反映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右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负债的净增加额以及资金余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国民经济核算》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社会总产值 C.国民总收入 D.社会最终产品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营利单位和非营利单位 D.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 )。 A.生产并销售轿车11万辆 B.期初、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20亿元 C.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 D.提供产品售后支持服务收入20亿元 4.农业部门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 )。 A.以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进行计算 B.针对各生产单位分别计算各项产品的总产值 C.在一个生产单位内不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D.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5.投入产出表的第1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 )。 A.技术经济联系 B.经济联系 C.技术联系 D.再分配关系 6.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 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7.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 ) A.生产税 B.财产收入 C.所得税 D.劳动报酬 8.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 )。

2017年电大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与答案汇总

单项选择 第一章 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SNA) 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C.三次产业分类) 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C.生产者价格) 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6.常住单位是指(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畜牧业) 8.SNA采用的是(A.全面生产概念) 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 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D.内部交易)处理。 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 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B.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第二章 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C国内生产总值) 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A、产业部门分类) 3、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D、主产品的同质性)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5、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中间消耗)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营业盈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 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10、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C、可能对也可能错) 11、企业的总产出包括是指企业(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12、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D、1600)亿元。 13、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C、1000)亿元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B、财产税) 15、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农业部门) 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17、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转卖业务的总产出(A、只计算其附加费) 18、金融业的总产出(D、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之和)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B、大型机床更新) 20、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C、1.1) 21、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进口货物和服务) 22、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增加值) 23、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应该是(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24、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B、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25、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是指(A、该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比) 第三章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投入产出表) 2、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分为(A、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4、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B、?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5、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C、技术经济联系) 6、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第Ⅰ象限) 7、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8、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计算题归纳

《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计算题归纳 2007年7月 1.某刚>金融企业部门某年核算资料如下: (1)总产出800亿元,中间消耗500亿元; (2)付劳动报酬200亿元,缴纳生产税净额70亿元; (3)财产收入6亿元,财产支出1亿元; (4)经常转移收入3亿元,经常转移支出2亿元; (5)企业部门无消费功能; (6)资本转移净额10亿元; (7)资本形成总额5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增加值、总营业盈余、初次分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及资金余缺‘ (2)编制原始收入分配账户及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20分) 2.某企业2006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 (1)可支配总收入801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530.1万元;(3)缴纳资本税44.6万元; (4)接受捐赠81.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40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814.5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 要求:(1)计算该企业总储蓄指标; (2)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10分) 答案 1.(20分) 解:(1) 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消耗=800-500=300 (2分) 总营业盈余=增加值一劳动报酬一生产税净额=300-200-70=30 (2分) 初次分配总收入=总营业盈余十财产收入一财产支出=30十6-1=35 (2分) 可支配总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十经常转移收入一经常转移支出=35+3-2=36(2分) 资金余缺=总储蓄十资本转移净额一资本形成总额=36+10-50=一4 (2分) (2)账户如下;(单位:亿元) 原始收入分配帐户 (5分) 可支配总收人使用帐户 2.(1)企业无消赞功能,故企业可支配收入就等于总储蓄,为801万元(2分) (2)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 =814.5十(17.6—32)十O=800.1(万元) (3分)

国民经济核算网上形考作业免费答案

02任务 第一题1)指标单位197819902000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1051.5271.8823.8 国家财政收入 3.1836.7168 国家财政支出 3.18.443.5171.5 粮食万吨83.5 122.3126.6144.9 钢材 6 14.136160.2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亿元 6.132.1168.5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625.9125.6297 公共消费支出 1.37.242.9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22.7107.1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亿元 3.818.595.5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13.292.7345.8 存货增加0.85.3 2.720.3 全年全社会投资总额12.490.2473.5 货物净出口总额亿美元0.6 2.21370.2 出口总额0.31.7 6.839.2 进口总额0.31.5 6.231 (2)国内生产总值(GDP):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通报财务保证.财政收入主要包括:①各项税收: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②专项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③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④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策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表附录二(2—3)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表,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42646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题库

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包括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4.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机构单位)。 5.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6.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住户和法人单位)。 7.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属于:(第二产业)。 9.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10.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产业部门)。 11.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第三产业)。 12.保险公司属于(金融机构部门)。 13.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 14.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 15.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中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他运用的基本原理市(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国内生产总值)。 2生产成果总价值是指(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 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核算:(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加值的是(中间消耗)。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营业盈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 )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 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小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10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当年存款利息收入) 11企业的总产出包括是指企业生产出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12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1600亿元。 13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期营业盈余1000亿元。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现期所得税) 15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农业部门) 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17农业部们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18金融业的总产出(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之和)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大型机床更新) 20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90.91) 21国内生产总值的是实物构成不包括(进口货物和服务) 22生产帐户的平衡项是(增加值) 23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是(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24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投入产出表) 2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分为(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 4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5投入产出表的第1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6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1象限) 7投入产出的第1象限从横向看表明(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网上形考作业答案全部都有(国民经济核算)

指标1978 1990 2000 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10 51.1 271.8 823.8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3.1 8 36.7 168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3.1 8.4 43.5 171.5 粮食 (万 83.5 122.3 126.6 144.9 吨) 钢材 (万 6 14.1 36 160.2 吨)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6.1 33.1 168.5 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8 25.9 125.6 297 政府消费支出 1.3 7.2 42.9 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3 22.7 107.1 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 (亿元) 3.8 18.5 95.5 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 13.2 92.7 345.8 存货增加0.8 5.3 2.7 20.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12.4 90.2 473.5 货物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0.6 3.2 13 70.2 出口总额0.3 1.7 6.8 39.2 进口总额0.3 1.5 6.2 31 (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

最新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

国民经济核算计算题

1.已知某地区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 (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 (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 (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 (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 (6)其他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 (7)其他非营利性非物质生产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为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 (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16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解:用生产法计算该地区GDP为 GDP=Σ(各部门增加值)

=Σ(各部门总产出–该部门中间投入) =(280-62)+(960-340)+(326-83)+(188-35)+(237-68) +(452-85)+(530+530×10%-76)=2277(亿元) 用支出法计算该地区GDP为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 =1686+548+(75-32)=2277(亿元) 2.已知某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 (1)总产出8673亿元; (2)中间消耗4124亿元; (3)最终消费3658亿元; (4)资本形成总额898亿元; (5)固定资本消耗259亿元; (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86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及货物和服务出口(含向外地输出)。 解: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8673-4124=4549(亿元)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会计专业国民经济核算试题 2005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海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25分,每小题1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法人单位不包括住户B.我国法人单位包括住户 C. 住户不是机构单位的组成部分D.机构单位只包含住户 2.计算中间消耗时,对投入的原材料的值应按( )进行核算。 A.实际成本价格B.历史成本价格 C.现行市场价格 D. 市价与成本孰低法 3.农业部门在计算总产出时,通常采用( )。 A. 工厂法B.生产法 C. 产品法 D. 分配法 4.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亿元。 A.2700 B.3200 C. 3700 D.6700 5.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2004年GDP为136515亿元,2003年GDP为12467亿元,则中国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 )。 A.109.5%B.91.32% C.9.5%D.8.68% 6.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 )。 A.第Ⅰ象限 B. 第Ⅱ象限 C. 第Ⅲ象限 D. 第Ⅳ象限 7.若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32,说明( )。 A.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32 B. 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业产品的数量为0.132 C. 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32的农业产品 D.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32的工业产品 8.某商店进货100万元,全部售出后得到销售收入130万元,则商业总产出为( )。 A. 30万元 B. 100万元 C. 130万元D.230万元 9.已知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人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o.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则总储蓄为( )。 A.3亿元 B. 9亿元 C.10亿元D.16亿元 10.如果一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人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入为300亿元,总储蓄为300亿元。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 )。 A. 政府部门B.企业部门 C.非盈利性机构部门D.居民部门 11.我;国某地区城镇居民在2004年的恩格尔系数为0.42,按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则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为( )。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

试卷代号:104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国民经济核算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 确的。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社会总产值 C.国民总收入 D.社会最终产品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C.营利单位和非营利单位 D.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 ) A.生产并销售轿车11万辆; B.期初、期末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余额20亿元; C.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 D.提供产品售后支持服务收入20亿元 4.农业部门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 )。 A.以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进行计算 B.针对各生产单位分别计算各项产品的总产值 C.在一个生产单位内不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D.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5.投入产出表的第1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 )。 A.技术经济联系 B.经济联系 C.技术联系 D.再分配关系

6.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增加值的构成 C.再分配关系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7.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 )。 A.生产税 B.财产收入 C.所得税 D.劳动报酬 8.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 )。 A.增加值和财产收入 B.劳动报酬和增加值 C.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 D.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9.恩格尔系数是指( )。 A.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B.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C.居民总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D.耐用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10.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是( )。 A.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 B.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 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D.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 11.资本帐户中的平衡项是( )。 A.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C.资金余缺 D.统计误差 12.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 )。 A.金融资产的增加 B.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

第九章 国民经济核算 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B 5.C 6.A 7.C 8.D 9.A 10.B 11.C 12.A 13.D 14.B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DE 2.ACD 3.ABC DE 4.ABC DE 5.AB DE 6.ABCE 7.AB CD 8.ABC 9.ACDE 10.AC 三、判断分析题 1.√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四、名词解释题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地域为统计标准。 2.支出法:也叫最终产品法,从使用角度考察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居民、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额。其计算公式:GDP=C+I+G+(X-M) 3.收入法:又叫生产要素法,从分配角度考察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报酬总和。其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折旧+间接税净额=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折旧+(间接税-政府补贴) 4.生产法:也叫部门法。从生产角度考察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值的总和。其计算公式: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农业和采矿业的增值+建筑业和制造业的增值+交通和公用事业、

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保险和不动产、劳务、政府的增值 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用公式表示为: 6.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其计算公式:某年人均(GDP)=某年全国GDP/某年平均人口数 8.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

2018《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国民经济核算》形考共有5个任务,任务1、任务2、任务4、任务5是固定答案(已附),任务3是客观题,本人对任务3给出了四套题答案(03期中测验_0001、03期中测验_0002、03期中测验_0003、03期中测验_0004)。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4试卷,直到出现这四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讨论主题国民经济核算非实时网上讨论 讨论内容 (1)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是什么关系?具体说明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你知道中国2000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 (3)生产核算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教材上第32页到37页中讲到了产业部门总产出核 算。根据你对生产核算理论依据及如何进行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的理解,说明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中(1)—(3)部 门与(4)-(8)部门在总产出核算上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1)答: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关系比较密切,会计核算是从资金角度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和业 务收支表)及财务状况变动表等,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核算,这与国民经济核算注重流量与存 量的价值量核算要求相吻合;会计核算的借贷记帐与国民经济循环帐户的复式记帐也基本类同。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区别首先在于前者是“社会全计”、“宏观会计”,一般没有明确的对象(单位),而 后者一般是微观会计,落实于具体的对象,同时会计核算只按收人和支出的费用性质加以归集,并不关心收支是转移 性的、财产性的,还是消费性的;也不关心接受者是个人、企业、行政事业,还是其他机构(虽有记录,但不一定归 纳分类整理)。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原则上是有区别的。从会计核算到国民经济核算必须经过数据的转换、内容的凋整、科目的重新排列。 业务核算是以某项专门的管理为核算内容,它的核算范围是各种业务量的变动。因此业务核算也有自身的任务, 它从数据的收集到整理,在计算方法和口径上仅适合本部门业务管理的需要,很难直接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同 样必须作必要的调整和加工。 (2)答: 1)从生产活动和范围来看,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 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体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是很重要的?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即生产过程或成价值总量,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价值总量,对生产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