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双语病理学实习教程》第十五章传染病

双语病理学实习教程》第十五章传染病

双语病理学实习教程》第十五章传染病
双语病理学实习教程》第十五章传染病

第十五章传染病

一、目的要求

1. 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变特点及播散途径。

2. 掌握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

3. 熟悉各型继发性肺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4. 熟悉伤寒、细菌性痢疾、梅毒、AIDS的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二、实习内容

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病例讨论。

大体标本组织切片

急性肺粟粒性结核肝粟粒性结核

急性脾粟粒性结核淋巴结结核

局灶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浸润型肺结核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干酪性肺炎

肺结核球

肾结核

骨结核

脊柱结核

肠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伤寒肠伤寒肠伤寒

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梅毒硬性下疳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梅毒性主动脉炎树胶肿

AIDS 淋巴结病变

三、大体标本、组织切片观察要点

(一)结核病

基本病变特点

(1)肉眼形态

1)渗出性病变: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2)增生性病变:表现为粟粒大小、灰白色半透明的结节,稍隆起于器官表面。

3)变质性病变:表现为干酪样坏死。

(2)组织学形态

1)结核性肉芽肿形成,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外周为淋巴细胞及少量成纤维细胞,形成结节状病灶。是结核病的病理诊断特征之一。

2)干酪样坏死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可含结核杆菌。

标本观察

1. 肺原发综合征

病史:女性,5岁。低热,盗汗,倦怠,食欲下降。全身皮下出现淤点、淤斑1周,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不清2天。胸片检查:肺门及肺上叶下部胸膜下有致密影,呈哑铃形,抢救无效死亡。

大体标本:(图15-01a、b)儿童肺脏。左肺上叶下部靠近胸膜处可见约1.5cm 大小的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灶(原发结核灶);同侧肺门、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切面黄白色(肺门淋巴结结核),两处病变间可见散在粟粒大小病灶(淋巴管炎)。

思考:该型肺结核病X线会呈现何种影像?原发性肺结核病好发年龄及预后如何?

2. 急性肺粟粒性结核

病史:男性,6岁。发热,嗜睡,头痛,呼吸困难5天。体检:口唇发绀,颈强直,双肺散在湿啰音。胸部X线:双肺多个散在点状致密影。抢救无效死亡。

大体标本:(图15-02a、b)儿童肺脏,肺的表面及切面上可见大量散在的、分布比较均匀的黄白色粟粒大小结节,大小比较一致,呈圆形,稍隆起,境界清

楚。

组织切片:(图15-03a、b)肺组织内散在许多孤立的、大小比较一致、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由内向外观察其成分依次为①中央为粉红染无结构干酪样坏死。②外围以上皮样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上皮样细胞胞体较大,边界不清,胞核呈圆或椭圆,胞浆丰富淡染,形态类似上皮细胞;郎汉斯巨细胞散在于上皮样细胞之间,体积较大,胞核与上皮样细胞核相似,可排列成花环状、马蹄状或聚集一堆,数目不等,胞浆丰富红染。③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及不等量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

思考:此型肺结核是怎样形成的?是属于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镜下改变是什么性质病变?此病变与小叶性肺炎如何区别?

3. 急性脾粟粒性结核

大体标本:(图15-04)儿童脾脏,自己观察描述。

4. 肝粟粒性结核

组织切片:(图15-05)自己观察描述。

思考:粟粒性结核病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多见于儿童?

5. 局灶型肺结核

大体标本:(图15-06)成人肺脏,肺尖部可见直径约1cm左右的圆形灰白色病灶,有处已钙化。病灶干燥,境界清楚,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

思考:此型属于什么性质病变?结局如何?

6. 浸润型肺结核

病史:男性,19岁。低热、盗汗、乏力1个月,咳嗽半月、咳血2天。X 线检查:左肺上部有一边缘模糊、中心密度较高的片状致密影。

大体标本:(图15-07)肺上叶的上部靠近胸膜处有一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病灶,大小约2×1.5cm,中央坏死脱落,周围边界模糊,有小的炎性渗出病灶。

思考:本型结核可能有哪些结局?

7.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病史:女性,58岁。反复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8年。咳血、呼吸困难1天。体格检查:危重病容,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胸片显示:双肺散在空洞及病变病灶,上叶较多,胸膜增厚粘连。因大咳血抢救无效死亡。

大体标本:(图15-08a、b)成人肺脏,肺切面上可见数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壁粗糙并附有干酪样坏死物,空洞之间肺组织有处可见干酪样坏死灶,肺内纤维组织增生,胸膜增厚。

思考:空洞大小、壁的厚薄与空洞所处的位置有何关系?空洞之间的干酪样坏死灶是怎样形成的?其结局如何?肺内纤维组织增生是属于损伤还是修复?

8. 干酪性肺炎

病史:女性,42岁。低热盗汗、咳嗽2个月,咯血、呼吸困难2天。体检:急重病容,口唇发绀,双肺散在湿啰音。X线显示双肺弥漫大小不等的实变影。因呼吸衰竭死亡。

大体标本:(图15-09a、b)(a)大叶性干酪性肺炎,切面上整个肺大叶变实,呈黄白色或灰白色干酪样坏死;(b)小叶性干酪性肺炎,肺切面上可见许多散在的灰黄色、小叶范围的实变区,边缘模糊,有的小病灶聚集成片、互相融合。

思考:该型肺结核病是怎样发展来的?其结局如何?怎样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区别?

9. 肺结核球

病史:女性,48岁。低热、盗汗、乏力、咳嗽1个月。X线:右肺上叶有一直径约4cm致密阴影。

大体标本:(图15-10a、b)肺切面近肺尖部可见一直径约3.5cm大小、圆形灰白色病灶,中心有干酪样坏死,周围被纤维结缔组织包裹,使其境界清楚。

思考:有几种情况易形成结核球?能否扩散?结局如何?

10.肾结核

病史:女性,52岁。消瘦、乏力2年,血尿、尿频、尿急10天。

大体标本:(图15-11a、b)肾脏切面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空洞,壁凸凹不平、内附黄白色干酪样坏死物。

思考:肾结核空洞怎样形成的?可扩散到哪些器官?有何临床表现?

11.骨结核

大体标本:(图15-12)胫骨干骺端切面的中央可见一5×2cm大小黄白色干酪样坏死区,略呈椭圆形,边缘不整,与周围组织之间有纤维组织分隔,病灶破坏一侧骨皮质,形成窦道,部分坏死物已流出。

思考:骨结核侵破骨皮质后可在骨皮质形成什么样病变?又称何名?

12.脊柱结核

病史:女性,25岁。胸背部疼痛3年。脊柱后凸2个月。X线:胸椎10-11椎体破坏,压缩后凸,椎体有梭形软组织致密阴影。因高位截瘫死亡。

大体标本:(图15-13)脊柱纵断面,其中一个椎体已被破坏,几乎消失,相邻两椎间盘相互靠近,部分间盘组织被破坏。

思考:脊柱结核经什么途径感染?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什么后果?

13.肠结核

病史:女性,28岁。腹痛腹泻伴低热盗汗2个月。

大体标本:(图15-14)回肠粘膜可见多个环形溃疡,较浅,边缘不整,稍有突起。溃疡长轴与肠长轴垂直,底凸凹不平。

思考:肠结核分几型?可否引起肠腔狭窄?有何临床表现?

14.结核性脑膜炎

大体标本:(图15-15 a、b)病变以脑底部最为明显,脑沟血管周围,脑桥、小脑、脚间池处蛛网膜下腔有灰黄色、浑浊、胶冻样渗出物。有散在的粟粒大小的灰白色结节。

组织切片:(图15-16a、b)蛛网膜下腔内可见大量炎性渗出物,主要为浆液、纤维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可见多个散在或集中的结核结节。

思考:结核性脑膜炎有何临床表现?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病理形态上有何区别?

15.淋巴结结核

大体标本:淋巴结明显增大,切面有不同程度的结核病变,有的已形成干酪样坏死。

组织切片:(图15-17)淋巴结结构破坏,代之以大小不等的结核结节。结核结节中央为大片干酪样坏死,周围有上皮样细胞、Langhans巨细胞、淋巴细胞。

思考:淋巴结结核好发什么年龄,什么部位?

(二)伤寒

基本病变要点

(1)肉眼形态

1)病变器官(肝、脾、淋巴结)体积增大。

2)肠壁淋巴组织肿胀呈脑回状(髓样肿胀期),或坏死(坏死期),脱落后形成溃疡(溃疡期)。

3)溃疡多为椭圆形、边缘隆起、底部不平,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严重者可深达浆膜甚至穿孔。

(2)组织学形态

1)病变组织内见由伤寒细胞团构成的伤寒性肉芽肿。

2)伤寒细胞:伤寒病时,把胞浆丰富、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或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称为伤寒细胞。

(3)病灶内一般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标本观察

病史:男性,36岁。全身疲乏无力、头痛、腹胀1周,昨日晨起寒战、发热并腹泻,住院。查体发现:萎靡昏睡,体温39.8℃,脉快,呼吸急促,皮下多处可见红色小丘疹,脾大,右下腹压痛。入院后3天死亡。

大体标本:(图15-18a、b、c、d)自己观察描述,判断其各为哪期改变?

组织切片:(图15-19a、b、c)(1)肠粘膜孤立或集合淋巴小结被大量增生的巨噬细胞取代。(2)在大量增生的巨噬细胞中,有扩张的毛细血管、淋巴细胞、渗出的纤维素、浆细胞、红细胞及细胞碎。增生的巨噬细胞体积大,形状不一,胞浆丰富,核圆或椭圆,可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或细胞碎片,称为伤寒细胞。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形成伤寒性肉芽肿。

思考:(1)伤寒性肉芽肿主要由什么构成?分布何处?与其它学过的肉芽肿有何不同?(2)肠伤寒为何容易形成溃疡?患者可出现哪些并发症?

(三)细菌性痢疾

基本病变要点

(1)肉眼形态

1)病变主要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

2)急性菌痢病变肠黏膜面有假膜形成、表浅不规则溃疡及充血水肿。

3)慢性菌痢肠壁不规则增厚变硬,可见边缘不规则溃疡或增生性息肉。

4)中毒性菌痢肠黏膜有多个散在粟粒大隆起,中心有针尖大凹陷。

(2)组织学形态

1)急性菌痢病变处黏膜充血、水肿、出血、中性粒细胞浸润。表浅黏膜坏死,表面有渗出的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坏死物、红细胞和细菌等组成的假膜。

2)慢性菌痢肠壁各层,慢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可见黏膜坏死脱落形成的溃疡,或黏膜增生形成息肉状。

3)中毒性菌痢肠粘膜内淋巴滤泡增生变大,表面粘膜上皮坏死脱落。

标本观察

1. 急性细菌性痢疾

病史:女性,41岁。发热、腹泻2天,每天8次,里急后重,为粘液脓血便。

大体标本:(图15-20 a、b)结肠粘膜表面覆盖一层厚薄不均的灰白色膜样物,有处呈小灶状脱落,使肠粘膜呈糠皮样改变,有处脱落后形成不规则表浅溃疡,可见小的出血点,整个粘膜疏松水肿增厚。

组织切片:(图15-21)注意观察病变部位、病变特点及病变的组成成分等。

2.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病史:男性,3岁。倦怠、纳差、嗜睡、发热1天,神志不清入院。

大体标本:(图15-22)肠粘膜表面见多个散在粟粒大凸起,中心有针尖大脐状凹陷性溃疡形成,为滤泡性肠炎。

思考:细菌性痢疾最好发什么季节?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征性病变是什么?结合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观察,分析病人为什么出现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中毒性细菌性痢疾在病变和临床表现上有何特点?

(四)梅毒

基本病变特点

(1)肉眼形态

1)Ⅰ期表现为硬性下疳(底部洁净、边缘质硬的溃疡)和局部淋巴结肿大。

2)Ⅱ期表现为全身皮肤、粘膜广泛梅毒疹和全身淋巴结肿大。

3)Ⅲ期表现为树胶肿和瘢痕形成,导致器官变形。树胶肿灰白,大小不一,质韧,有弹性,似树胶状。

(2)组织学形态

1)Ⅰ、Ⅱ期病变表现为闭塞性动脉内膜和血管周围炎,伴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2)树胶肿:似结核结节,中央为凝固性坏死,坏死不彻底,可见血管轮廓,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很少见。

标本观察

1.外阴硬性下疳

大体标本:(图15-23)外阴部圆形表浅溃疡,直径约2cm,红色,边缘质硬,底部洁净。应诊断为何病变,哪一期?

2.梅毒性主动脉炎

大体标本:(图15-24a、b)(a)主动脉内膜有处增厚形成皱纹,呈树皮样,为梅毒性主动脉炎。(b)主动脉壁向外膨出,形成大的囊状,为梅毒性主动脉瘤。

3.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小血管周围炎

组织切片:(图15-25a、b)(a)小动脉周围有浆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b)小动脉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闭塞。

4.树胶样肿

组织切片:(图15-26a、b、c)肝组织内见纤维包裹的结节和大片纤维化区。结节中心为凝固性坏死,坏死不彻底,可见原来血管轮廓,周围为肉芽组织伴有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外周为纤维化。此为哪一期?

思考:(1)树胶肿与结核结节区别。(2)Ⅲ期梅毒可引起哪些脏器病变?

(五)AIDS

基本病变要点

(1)淋巴结早期反应性增生,晚期淋巴组织耗竭萎缩。胸腺、消化道和脾脏淋巴组织萎缩。

(2)全身各处可发生多种病源体感染性病变。

(3)可继发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恶性肿瘤。

标本观察

病史:男性,21岁。发热、乏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个月。逐渐消瘦。实验室检查:HIV阳性。

组织切片:(图15-27a、b、c)淋巴结组织,(a)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生发

中心活跃,有“满天星”现象;(b)淋巴滤泡深层副皮质区减少或消失,滤泡界限不清,血管增生;(c)皮质、副皮质区完全消失,淋巴细胞极度减少,仅存纤维性支架,增生小血管和较多的浆细胞。

四、病例讨论

病例一

【病史摘要】

患者,女,20岁。

主诉:头痛、畏寒发热20天,呕吐17天。

现病史:24天前因受凉感冒头痛,20天前发冷发烧,头痛加重,呈刺痛,尤以前额为重。17天前开始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在当地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入我院。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40℃,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10kPa。呈痛苦热病容,嗜睡、神志恍惚,双瞳孔等大对称,对光反射存在。颈强直,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稍凹陷,全腹有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浅感觉存在,浅反射及腹部反射减弱,深反射减弱,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Kernig征(+)及Brudainski 征(+)。

化验检查:WBC 9.6X109/L,中性粒细胞60%,淋巴细胞40%。脑脊液检查:压力高,糖低,蛋白高,细胞数高,查见抗酸杆菌。X光检查:双肺上叶各有1—2个结节状阴影伴钙化,边缘出现灶状模糊的云雾状阴影。

临床诊断:流行性脑膜炎

【讨论】

1. 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临床诊断是否正确?正确的诊断为何疾病?

2.该患者肺脏及脑为何种病变?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3. 此病例中出现的症状、体征及阳性化验结果是怎样引起的?

病例二

【病史摘要】

患者,男,40岁。半年前感觉乏力,食欲下降,渐消瘦。3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有头昏,腹胀,腰痛。近1个月畏寒发热,体温38℃左右,腹胀加剧

伴腹泻,每日3~5次,黄色稀便。厌油,食肉后腹泻次数增加,尿黄,盗汗。

既往史:幼时曾患疟疾。2年前曾诊断“肺结核”,休息及服抗结核药治疗1个月。

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90/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3kPa。消瘦,苍白,精神不振,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侧腹股沟淋巴结黄豆大。气管居中,右胸凹陷、呼吸活动度较左侧弱,语颤减弱。右肺部扣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增强,管状呼吸音。左肺无明显异常体征。心脏无明显异常。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第3肋间,肝下界于肋下4cm剑突下5cm,质中等,未触及结节。脾肋下3cm。腹水中等量,左侧肾区扣击痛,双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6g/L,白细胞13X109/L,中性粒细胞0.81,淋巴细胞0.18,嗜酸性粒细胞0.01。尿(-)。便:白细胞1~2个/高倍视野,查见钩虫、蛔虫虫卵。肺部X线:双肺纹理增粗,右胸膜增厚粘连,双肺多发散在点状阴影,肺门淋巴结肿大,右隔肌明显升高。B超检查:肝脏肿大,有多个散在强回声。肝功能:黄疸指数30U,胆红素51.4μmol/L,凡登白试验为直接立即反应(+),A/G1.89/2.89,CCF(+++),TT8U,甲胎蛋白(-)。腹水:细胞总数34个/ml,中性粒细胞0.51,淋巴细胞0.41,间皮细胞0.08,Rivalta试验(-)。入院后初诊肝硬化,肝癌待除外。给予保肝、支持疗法,病情加重,不能进食。死前9天排柏油样便10余次,量约1000ml,便潜血(+++)。以后出现烦躁不安,便血、呕血,治疗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

死者极度消瘦,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口鼻有血性物溢出。腹膨隆,四肢水肿。腹腔内有淡黄色液3350ml。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黄白色干酪样坏死。胰头有一蚕豆大黄白色脓肿。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及门静脉内有血栓形成。肝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均见粟粒大小结节,左右叶交界处有多数脓肿,右叶下缘亦有一脓肿。脾淤血,体积增大,下极有2cm×1cm大的暗红色界限清楚的病灶。消化道内充满咖啡色物,食管、胃黏膜糜烂,十二指肠球部有1.2cm×0.8cm大小的溃疡灶,附有凝血块。肾门淋巴结肿大,切面呈干酪样。胸腔少量积液,右肺与胸壁广泛纤维性粘连,有干酪样坏死灶。双肺表面和切面均见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肺门、气管及支气管旁淋巴结均肿大、呈干酪样坏死。

镜下见:双肺、肝、脾、肾上腺及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旁、肺门、肾门及肠系膜淋巴结)均见由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组成的结节及干酪样坏死。肝尚有灶性坏死及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脾窦淤血,下极病灶为坏死、出血改变,可见原来脾窦、脾索和小梁轮廓。胰间质有较多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胰头有灶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变性坏死。

【讨论】

1. 死者患有哪些疾病其诊断依据?

2. 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死亡原因?

3. 各种疾病间联系?

五、实习报告

1. 绘图:肺粟粒性结核、肠伤寒的组织切片。

2. 描述:原发性肺结核、急性肺粟粒性结核、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肠结核(溃疡型)、肠伤寒的大体标本。

3. 试述结核结节与树胶肿的异同。

六、复习思考题

1. 结核病基本病变及其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何关系?

2. 继发性肺结核有哪些类型?各型的病理特征如何?

3. 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有何区别?

4. 肺外器官结核常累及哪些组织、器官?各有何病理特征和相应的临床表现?

5. 伤寒的基本病变是什么?肠道病变有何特点?

6.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征性病变是什么?其肠道溃疡有何特点?

7. 结合标本观察,比较肠道发生溃疡的疾病的病理形态及其临床表现的异同。

8. 肠伤寒和肠结核都累及回肠,为什么溃疡形态不同?

9. 梅毒的三期病变特点。

10. AIDS的主要病变特点。

11. 掌握下列名词的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结核结节、结核球、伤寒肉芽

肿、硬性下疳、树胶肿等。

(沈阳医学院张玲韩莹王艳宁)

病理学名词解释1

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诱因:是指在疾病的条件中能够加强某一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原因或作用,从而促进疾病或者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脑死亡: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萎缩:因患病或其他因素作用,正常发育的细胞、组织、器官发生物质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体积缩小及功能减退现象。变性:是细胞或细胞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并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功能下降),表现为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非生理性物质或生理性物质过度堆集。 脂肪变性:实质细胞胞质内脂滴量超出正常生理范围或原不含脂肪的细胞出现游离性脂滴的现象。 坏死:指在损伤因子的作用下,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溃疡:发生于皮肤黏膜表面,因坏死脱落而形成的缺损溃烂。 充血:机体局部组织、器官的血管扩张,含血量超过正常值的现象。 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 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的某些有形成分互相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 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至远处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梗死:因血管阻塞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坏死现象。 出血性梗死: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故称为出血性梗死,又称为红色梗死。 贫血性梗死:当梗死灶形成时,病灶边缘侧支血管内血液进入坏死组织较少,梗死灶呈灰白色,故称为贫血性梗死(又称为白色梗死)。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是患者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急性渗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指在严重感染失血创伤或休克过程中,在短时间内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功能障碍,消耗性凝血病,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生休克、出血、栓塞、溶血等临床表现。 高渗性脱水: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低渗性脱水: 是指水钠等比例丢失,血Na+浓度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一310mmo1/L的脱水。 等渗性脱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而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也维持正常。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同一患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内源性致热原:产热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源性致热原。原位癌:癌细胞占据上皮全层,但基膜完整,无间质浸润的油。 乳腺癌:是乳腺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多数来源于导管上皮,少数来源于腺上皮。 绒毛膜癌: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其发生比率约为2:1:1,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少数发生于绝经以后,这是因为滋养细胞可隐匿(处于不增殖状态)多年,以后才开始活跃,原因不明。 畸胎癌: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或具有可分化为三胚层各种组织潜能的裂球错位所产生的恶性肿瘤。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尿道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腺体;外层为前列腺体。后者构成前列腺的主体,两层之间有纤维膜隔开。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镜检可见。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属免疫系统的实体性恶性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其特点为:①临床上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邻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原发于结外淋巴组织的少见。②瘤组织成分多样,但都含有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 非霍奇金淋巴瘤:位于免疫系统的包括淋巴结,骨髓,脾脏和消化道的淋巴样细胞。 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又称“血癌”。其特点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大量无核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将正常血细胞的内核明显吸附,。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教程文件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 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8061174.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9.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 2cm 的干酪样坏死灶 B. 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 C. 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 D. 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 E .直径 2 ~ 5cm ,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 10. 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 A. 吸收消散 B. 硬结、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纤维包裹及钙化 11. 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 A. 类上皮细胞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8061174.html,nghans 巨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12. Langhans 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类上皮细胞 D. 浆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13. 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 A. 增生性病变 B. 渗出性病变 C. 变质性病变 D. 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 E. 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 14. 伤寒病理变化的最主要特征是 A. 肠管发生溃疡 B. 同时脾大 C. 末梢血白细胞减少 D. 皮肤出现玫瑰疹 E. 以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为主 15. 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 结肠上段 B. 回肠 C. 直肠和乙状结肠 D. 空肠 E. 盲肠 16. 一病人患病已 3 周,有持续性高热,心率过缓,腹胀,腹泻。因中毒性体克死亡,尸检发现弥漫性腹膜炎,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肿胀,坏死和溃疡形成,并有穿孔,脾大,应考虑 A. 细菌性痢疾 B. 肠结核 C. 恶性淋巴瘤 D .伤寒 E. 所谓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17. 伤寒时血培养最易获得阳性结果的时期是在肠病变的 A. 潜伏期 B. 槐样肿胀期 C. 坏死期 D. 溃疡期

流行病学 11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十一章教案 课题第十一章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 (strategi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授课时间周次课次学时 4 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内容:三级预防的概念和方法、疾病监测的定义及有关概念、疾病监测的种类、方法; 熟悉内容: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疾病监测的效果评价; 了解内容:我国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及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重点:三级预防的概念和方法、疾病监测的概念 难点:疾病三级预防的概念;疾病监测中常见的名词。 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启发式-讲授法与提问相结合 案例教学:高血压的三级预防 教具多媒体演示 新内容新知识行为学监测和二代监测 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双语内容疾病预防的策略与措施(strategi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我国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形势(the situation facing the field of public health in China) 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global health policy and primary health care)疾病的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of disease) 疾病监测(disease surveillance) 要求自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在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 参考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2007 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003 《Clinical Epidemiology》,Fletcher, Fletcher, Wagner, Williams and Wilkins,Baltimore Maryland,1982; 《Epidemiology》Third edition, Gordis L. Elsevier Saunders, Philadelphia, PA,2004; 《Epidemiology in medical practice》Fifth edition, Barker DJP, Cooper, Cyrus. Churchill Livingstone (London), 1998 复习题或要点1. 三级预防的概念和方法。 2. 何为疾病监测? 3. 我国疾病监测的系统有哪些?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传染病习 题及答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c1806117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传染病习题及答案 一、 A 型选择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 Langhans 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综合征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 Langhans 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5.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6. 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 A. 肠阿米巴病 B. 肠伤寒 C. 肠结核 D. 细菌性痢疾 E. 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8. 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 A .肺 B. 心肌 C. 肾 D. 脊柱

病理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RS细胞(Reed-Sternberg cell):经典型何杰金淋巴瘤有特征性的RS细胞,RS细胞丰富,略嗜伊红染。核多叶或多核,核仁明显,大而圆。也称为镜影细胞。来自生发中心B细胞,找到它或者何杰金细胞可以诊断为CHL。 不稳定性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 粥样斑块内纤维组织成分较少,有较多的脂质沉积或具有脂质池,斑块间质内有较多的炎症细胞及泡沫细胞浸润,斑块肩部小血管较多(或出现肉芽组织)并有较明显的吞噬细胞或炎症细胞浸润。这类斑块比较不稳定,有可能在肩部发生破裂。 区域性心肌梗死(regional myocardial infarction):也称透壁性心肌梗死。梗死的部位与闭塞的冠状动脉支供血区一致,病灶较大,最大直径在2.5cm以上,累及心室壁全层或未累及全层但已深达室壁2/3,此型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其中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间隔前2/3,约占全部心肌梗死的50%。约25%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的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心室。此外,见于左心室后壁,相当于左冠状动脉左旋支的供血区域。右心室和心房发生心肌梗死较为少见。透壁性心肌梗死常有相应得一支冠状动脉突起,并 常附加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subacute infective endocarditis):也称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ubacute bacterial endocarditis),主要由于毒力相对较弱的草绿色链球菌所引起(约占75%),还有肠球菌、革兰阴性菌、立克次体、真菌等均可引起此病。这些病原体可自感染灶(扁桃体炎、牙周炎、咽喉炎、骨髓炎等)入血,形成菌血症,再随血流侵入瓣膜;也可因拔牙、心导管及心脏手术等医源性操作至细菌入血侵入瓣膜。临床上除有心脏体征外,还有长期发热、点状出血、栓塞病状、脾肿大及进行性贫血等迁延性败血症表现。病程较长,可迁延数月,甚至1年以上。 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常发生于血压变化最明显的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等部位。动脉瘤可从动脉内膜的破裂口进入动脉的中膜,使中膜形成假血管腔。 恶性高血压(malignant hypertension):也称为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 hypertension)。多见于青少年,血压显著升高,常超过230/130mmHg,病变进展迅速,可发生高血压脑病或较早出现肾功能衰竭。多为原发性,部分可继发于良性高血压病。其特征性的病变是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主要累及肾、脑和视网膜。肾的入球小动脉最常受累,病变可波及肾小球,使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发生阶段性坏死。大脑常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微梗死和脑出血。 绒毛心(cor villosum):当风湿性心包炎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覆盖于心包表面的纤维素可因心脏搏动牵拉而成绒毛状,称为绒毛心(干性心包炎)。 Aschoff小体(Aschoff body):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等共同构成了特征性肉芽肿即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Aschoff body),它可小到由数个细胞组成大到近1cm,以致眼观可见。呈球形、椭圆形或梭形。典型的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并提示有风湿活动。

第十一章传染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

第十一章传染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 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 A. 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 B. 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 C. 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 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E. 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 2. 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 B. 灰白色、半透明状的粟粒大小结节 C. 找到Langhans巨细胞 D. 干酪样坏死 E. 类上皮细胞 3.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 B. 原发复合症形成 C. 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 D. 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 E. 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 4. 在原发与继发性肺结核病变的形成中,其发生、发展不同的关键因素是: A. 发病年龄不同 B. 病变部位不同 C. 病变性质不同 D. 肌体反应性不同 E. 播散方式不同 5. 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多发生于儿童 B. 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结核病变 C. 病变易循血管播散 D. 病变多开始于肺中叶 E. 肺内未愈合的病变易沿支气管播散 6. 有关肺结核原发复合症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原发灶多在肺尖部

B. 大多发生在儿童 C. 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D. 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 E. 可发展成急性粟粒性结核病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 A. 病程长,随机体抵抗力的消长而起伏 B. 病变好发于肺尖 C. 易沿血道和淋巴道播散 D. 肺内病变复杂,且新旧病变交杂 E. 肺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改变 8. 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 浆细胞 B. 淋巴细胞 C. 成纤维细胞 D. 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 E. 巨噬细胞 9. 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灶常位于: A. 肺尖 B. 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C. 肺门 D. 肺膈面 E. 脏胸膜面 10. 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 仅发生于儿童 B. 常见的死亡原因为结核性脑膜炎 C. 病变在肺内易沿支气管播散 D. 如不经过积极治疗难于痊愈 E. 咯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11. 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转向愈合时的改变? A. 吸收,消散 B. 钙化 C. 纤维包裹 D. 纤维化 E. 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继发坏死以及溶解液化 12. 结核球是指: A. 直径小于2cm的干酪样坏死灶

病理学第十章传染病

第十章传染病 01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瘤。以肺结核最常见,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基本病变:1.以渗出为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2.以增生为主的病变,此过程形成有诊断价值的结核结节;3.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干酪样坏死对结核病病理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结核坏死灶由于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而称为干酪样坏死。 基本病理变化的转化规律: 1.转向愈合 a)吸收、消散:为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临床上称为吸收好转期 b)纤维化、钙化:增生性病变和小的干酪样坏死灶,可逐渐纤维化。钙化的结核灶内常有 少量结核杆菌残留,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扔可复发进展,临床称为硬结钙化期。 2.转向恶化:①浸润进展: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②溶解播散 02肺结核病:结核病中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两大类。原发性肺结核病是指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但也偶见于未感染过结核杆菌的青少年或成人。继发性肺结核病是指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人。 1.原发性肺结核病 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是原发综合症形成。最初在通气较好的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不近胸膜处形成1-1.5cm大小的灰白色炎性实变灶。结核杆菌入侵后悔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2.继发性肺结核病 a)局灶型肺结核,是继发性结核病的早期病变。 b)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可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镜下洞壁分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其中有大量结核杆菌; 中层位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 03 肺原发复合征:①原发性肺结核病;②由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组成; ③X线胸片上呈哑铃状阴影。

病理学之传染病

传染病 名词解释 1.结核结节:当细菌数量减少,独立较弱,或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发生以增生为主的病 变,形成特征性的结核结节(结核性肉芽肿) 2.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 3.结核球:来源于浸润型肺结核、结核空洞、多个结核病灶融合,肺实质内球形、孤立的 有纤维包裹、界限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直径约2-5cm。多为一个,常位于肺上叶。病变相对静止,多采取手术切除。 4.伤寒肉芽肿:是由多数伤寒细胞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小结。 问答题 一、简述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归。 基本病理变化: 1、增生为主的病变:结核结节的形成。 2、渗出为主的变化: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早期可见巨噬细胞 3、坏死为主的变化:干酪样坏死 转归:1、吸收消散:主要出现在渗出性病变,通过淋巴道吸收,病灶缩小或完全吸收消散。 2、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增生性结核结节,未被完全吸收的渗出性病变,小的 干酪样坏死灶(1-2mm),可发生纤维化。大的坏死灶由灶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 包裹干酪样坏死物质,继而干酪样坏死物干燥浓缩,钙沉着而发生钙化。、 3、浸润进展: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病变,并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 4、溶解播散:干酪样坏死物发生溶解液化后可经自然管道(如支气管,输尿管等)、 淋巴道、血道播散。 二、如何区别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各型继发性肺结核有何特点? 各型继发性肺结核特点: 1、局灶型肺结核

特点:多位于肺尖,右肺多见,病灶约0.5-1cm大小,以增生性病变为主,临床上病人常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属于无活动性肺结核。 2、浸润型肺结核: 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属活动性肺结核。也称锁骨下浸润。好发于青壮年。 病变: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炎 临床上常有低热、盗汗、乏力、咳嗽等症状。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特点: 1、肺上叶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镜下洞壁分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中层为结核性 肉芽组织;外层为增生的纤维组织。 2、粟粒性结核+片状干酪样坏死。 3、肺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 4、干酪样肺炎: 广泛的干酪样坏死为特点。 5、结核球 6、结核性胸膜炎 三、简述伤寒的基本病理变化,肠道病变分期,各期的病变特点及有哪些并发症? 基本病理变化: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伤寒肉芽肿形成。 肠道病变各分期特点: 1、髓样肿胀期(发病第一周)。 (1)淋巴小结肿胀,突出于肠粘膜表面,灰红色,质软;集合淋巴小结表面皱折,形似脑回。镜下可见伤寒肉芽肿的形成。 (2)体温阶梯状升高,食欲下降,腹泻,血培养(+),骨髓培养(+) 2、坏死期(发病第二周) (1)肿胀的淋巴组织中央部位发生小的灶状坏死,扩大融合,形成高低不平的坏死区。 (2)体温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全身乏力,肝脾肿大,皮肤玫瑰疹,白细胞减少,血培养(+),骨髓培养(+) 3、溃疡期(发病第三周) 形成与肠轴平行,形状不一,边缘稍隆起,深浅不一的溃疡。此期易引起肠出血、肠穿孔等合并症。 4、愈合期(发病第四周) 肉芽组织增生,粘膜上皮再生。 并发症: 1、持续高热 2、相对缓脉:毒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所引起的。 3、伤寒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4、肝、脾肿大:巨噬细胞增生,高度扩张充血所致。 5、玫瑰疹:主要是皮肤表层的血管由于细菌栓塞而引起的小灶状炎症所致。 6、白细胞降低 四、简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并解释其临床病理联系,描述中毒型痢 疾有哪些特点。 病理变化:

病理学主治医师:传染病考试答案.doc

病理学主治医师:传染病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A.致病菌为人型、牛型结核杆菌 B.呼吸道传染为主 C.结核杆菌的细胞壁含有抗原性 D.细胞壁的抗原物质可引起机体细胞免疫为主的变态反应 E.结核病时的变态反应属于Ⅱ型变态反应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曲菌病常累及的器官通常不包括( )A.肺 B.鼻腔和鼻窦 C.皮肤 D.眼 E.耳道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淋巴管播散( )A.原发性肺结核病 B.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C.肺粟粒性结核病 D.干酪样肺炎 E.结核性胸膜炎 本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4、单项选择题 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关于该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可导致主动脉炎 B.可导致二尖瓣狭窄 C.可导致主动脉瘤 D.可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主动脉瘤破裂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符合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特点是()A.常发生于年老体弱者 B.常由毒力较强的志贺菌引起 C.有明显的腹泻等肠道症状 D.肠道病变轻微,呈卡他性炎改变 E.病情较轻,不会出现严重后果 本题答案: 6、单项选择题 梅毒引起的血管病变主要见于()A.主动脉 B.冠状动脉 C.肺动脉 D.肾动脉 E.颈总动脉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引起口腔鹅口疮的真菌是()A.隐球菌 B.曲菌 C.毛霉菌 D.念珠菌 E.放线菌

病理学笔记大全

绪论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病理学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明存在于各种疾病的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发生、发展规律,属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包括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章节。各论是研究和阐明各系统(器官)的每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属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及传染病等。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四、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1、大体观察:运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病变性状(外形、大小、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病变特征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测。 2、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经不同的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通过分析和综合病变特点,可作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染色试剂,显示病变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改变,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改变的认识和代谢改变的了解,特别是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免疫组织化学观察(immunohistochemistry):除了可用于病因学诊断和免疫性疾病的诊

预防医学(自考)历年真题 第十一章 传染病防制 第十二章 慢性病防制

第十一章传染病防制第十二章慢性病防制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近几十年来全球发现的新传染病是 A.结核 B.肝炎 C.艾滋病 D.疟疾 ()2.下列作为传染源的是 A.毛巾 B.猫 C.血液 D.培养基 ()3.流感病毒类型有 A.甲乙两型 B.甲乙丙三型 C.甲乙丙丁四型 D.甲乙丙丁戊五型 ()4.机体针对乙肝产生的抗体分别是 A.抗-HBs B.抗-HCs C.抗-Has D.抗-HBc E.抗-HBe ()5.法定报告传染病共有 A.33种 B.35种 C.37种 D.40种 ()6.下列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A.垂直传播 B.握手 C.拥抱 D.聊天 ()7.人体内针对乙肝病毒的保护性抗体是 A.抗-HBs B.抗-HBc C.抗-HBe D.抗-HBf ()8.近几十年来全球发现的新传染病有 A.30种 B.40种 C.50种 D.60种 ()9.AIDS的传播方式是 A.与AIDS患者共进餐 B.母乳喂养 C.与AIDS患者握手 D.体育运动()10.切断乙肝传播途径的方法有 A.分娩时避免损伤胎儿 B.提倡婚前检查HBsAg C.加强供血机构的监督管理 D.加强医疗废物消毒管理 E.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 ()11.依据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可以作为传染源的是 A.浴巾 B.肥皂 C.健康的狗 D.艾滋病的病人 ()12.乙肝传播主要途径是 A.输血 B.运动 C.握手 D.拥抱 ()13.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是 A.病人 B.健康人 C.动物 D.植物 ()14.我国成人AIDS的潜伏期是 A.1~2年 B.3~4年 C.5~6年 D.7~8年 ()15.病人是唯一传染源的疾病是 A.麻疹 B.禽流感 C.狂犬病 D.疟疾 ()16.AIDS急性感染期(窗口期)的持续时间是

病理学经典完整总结

病理学笔记(经典完整版) 绪论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病理学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明存在于各种疾病的共同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发生、发展规律,属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包括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章节。各论是研究和阐明各系统(器官)的每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属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及传染病等。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1、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四、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1、大体观察:运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病变性状(外形、大小、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病变特征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测。 2、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经不同的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通过分析和综合病变特点,可作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染色试剂,显示病变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改变,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改变的认识和代谢改变的了解,特别是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免疫组织化学观察(immunohistochemistry):除了可用于病因学诊断和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外,更多的是用于肿瘤病理诊断。 5、超微结构观察:利用电镜观察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平的变化来了解组织和细胞最细微的病变,并可与机能和代谢的变化联系起来,加深对疾病基本病变、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了解。 6、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不仅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还可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亦可用于对不同功能的淋巴细胞进行精确的亚群分析,对临床免疫学检测起到重要作用。 7、图像分析技术(image analysis):主要应用于核形态参数的测定,用以区别肿瘤的良恶性、区别癌前病变和癌、肿瘤的组织病理分级和判断预后等。 8、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应用于遗传性疾病的研究和病原体的检测及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基因分子水平。 五、病理学的发展史 1、器官病理学(organ pathology) 2、细胞病理学(cellular pathology) 3、超微结构病理学(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4、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遗传病理学(genetic pathology)、定量病理学(quantitative pathology)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一节适应 细胞和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缩小。 1、生理性萎缩:人体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2、病理性萎缩: (1)营养不良性萎缩:可分为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和全身性营养不良萎缩,后者如:饥饿和恶性肿瘤的恶病质。 (2)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3)废用性萎缩:即长期工作负荷减少所引起的萎缩。 (4)神经性萎缩:如: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肉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如:垂体肿瘤所引起的肾上腺萎缩。 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 1、代偿性肥大:细胞肥大多具有功能代偿的意义。

专升本病理学传染病模拟试题

临床医学专升本病理学模拟试题 传染病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改变是 A.类上皮细胞性肉芽肿 B.巨噬细胞增生 C.坏死性肉芽肿 D.纤维组织增生 E.钙化 2.结核结节最主要的细胞成分是 A.郎罕巨细胞 B.淋巴细胞 C.纤维母细胞 D.类上皮细胞 E.浆细胞 3.肺结核原发性病灶的好发部位是 A.肺尖部 B.肺门部 C.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 D.肺膈面 E.肺内弥漫性病变 4.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道狭窄 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 C.肠结核 D.细菌性痢疾 E.肠血吸虫卵沉积 5.伤寒增生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粒细胞 D.红细胞 E.单核巨噬细胞 6.伤寒带菌者细菌一般居留在 A.小肠 B.结肠 C.胆囊 D.肝脏 E.肾脏 7.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 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肉芽肿性炎 D.出血性坏死性炎 E.蜂窝织 8.哪种炎细胞浸润支持梅毒的诊断?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D.肥大细胞 E.巨噬细胞 9.下列哪种病损属一期梅毒? A.睾丸树胶样肿 B.硬腭坏死穿孔 C.皮肤斑疹或丘疹 D.外生殖器硬性下疳 E.脊髓后根和后索变性 10.有关急性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 B.脑膜病变重 C.常伴中毒性休克和DIC D.由脑膜炎双球菌释放的内毒素所致 E.常伴肾上腺皮质出血功能衰竭 11.有关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哪项是错误的? A.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B.筛状软化灶形成 C.淋巴细胞套袖状浸润 D.病变以小脑,延髓和桥脑最严重 E.胶质结节 12.有关暴发性脑膜炎时的临床病理表现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皮肤粘膜广泛淤点及淤斑 B.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 C.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 D.起病急骤,高热,头痛,呕吐 E.伴有周围循环衰竭 1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下列哪个部位最为轻微? A.大脑皮质 B.基底节 C.丘脑 D.中脑 E.脊髓 14.脊髓灰质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D.输血 E.泌尿道 15.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多发于儿童 B.原发病灶位于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 C.可顺支气管播散 D.如不经过积极治疗难于痊愈 E.血道及淋巴道播散为主 16.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病变新旧交错,上重下轻 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结核病变 C.不经治疗绝大多数能自然痊愈 D.不易有纤维空洞形成 E.血道播散常见 17.伤寒的传染途径是

第十一章 结核分支杆菌流行病学

结核分枝杆菌流行病学 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类结核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17和18世纪,所有欧洲人几乎全部被感染,其中25%死于结核,因此结核病曾被称为“白色瘟疫”。 1882年德国细菌学家郭霍(Koch)发现并首次报告结核病原体。1905年Koch 因结核分枝杆菌和他重要病原菌的发现以及在细菌学上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1886年Lenmann与Neumann正式将结核病原体命名为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虽可引起灵长类结核和实验动物如豚鼠的感染,但人是唯一的自然储存宿主。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肺部。结核病是一种国际性的重要传染病,排名在世界死因的第四位。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数百年,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受到结核病菌感染。每年有1000万个新病例出现,其中300万人死亡,在传染病死亡中位于首位。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约有1/4可防止的死亡是由结核病引起的。而发达国家也面临着病菌抗药性增加,以及结核病与艾滋病的联合威胁。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不断发现和生产了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结核病在全球的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然而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株(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le bacilli, MDR-TB)的出现、HIV/AIDS的感染和传播、人口流动和交流的增加等原因,使结核病流行疫情下降速度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回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结核病

是AIDS病人的首位死因,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有临床意义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结核病是单因素所致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因此,结核病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99%的结核死亡病例以及95%的新发结核病病人在发展中国家,在我国80%分布在农村包括山区的广大地区。由于在非洲的迅速增加,全球结核发病率每年仍在以1%的速度增长。在全球被感染的20亿人中,10%为活动性结核。结核病是一种世界性大流行病。虽然非洲人均患病率最高(占全球结核病例的29%),但在所有新病例中,有一半分布在6个亚洲国家:中国、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2004年报告发生约900万新的结核病例,其中80%在22个结核病高负荷国家。多重耐药性结核是对标准药物治疗不做出反应的一种结核病形式。现发现100多个国家出现多重耐药性结核菌。结核病的危害是一个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卫生部门、其他政府部门、世界各国和全社会共同协作。只有在国家内和在国际上共享资源,通力合作,采用最佳规范和手段治疗病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进行疫苗研究提高人群免疫力等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以至最终消灭结核病。 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不能无视。主要有分布在贫困地区的人口、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吸毒、药瘾及酗酒者、HIV感染者和监狱的犯人等。这些人群既易于被感染,又因无控制而成为传染源和传播者。此外空洞型开放性肺结核是最重要传染源,一例肺结核若未被检查出,一年可能感染10人。因此重视对这些人群的诊断和根治,对控制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