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摘要:

以前不论东方或西方,人们很少谈说事物的美与不美,而更多的是和谐与不和谐,人们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追溯到中西方古典审美,可以说这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但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主要彰显主题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偏向于人伦“心理”;而西方人是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表征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具有宗教神圣内涵的形象再现,是偏向于外向形式“物理”。西方常常把审美对象的超验品性与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他们审美最高境界就是人神之和的“形式和谐”;而在中国注重发现审美形象的象征功能,并常常把这种象征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比附起来,注重“美”与“善”的共同点,我们的审美最高境界就是“入世”与“出世”相平衡的“心理和谐”。

关键词:东西方审美异同主体

审美是一个现代不可回避的话题,而中西方审美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生存情景。在摘要中已经简单介绍中西方审美的大体异同点,下面我具体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来阐述,我主要是先从观念上总体阐述中西审美的比较,而后从绘画具体分别介绍的。

一、观念上

在谈到中国文化的代表,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庄,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所以我就通过介绍他们的思想来具体表现。孔子对通过审美展现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评价,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衡量的。他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就是“克己复礼”,达到以“仁”为核心的“圣人境界”。因此儒家的理想人格培养过程,就是把社会性宗法体制的共同性要求内化于自我人格心理的过程。而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从而抵达伊内心的和谐容纳现世情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理想美境界。道家所崇尚的审美理想,是一种超越了自然物质形式的审美心理状态,即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和谐统一体验中,使人的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乃至逻辑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而且中国的绘画向来不受到政治的牵连的,绘画通常是文人墨客的喜好,或民间工艺者的手艺活,文人墨客修身养性,游遍

山水,眼中一片美景,心中一片惬意,表达的通常都是田园景色,很少有人。

而在西方,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早的大学派,可以说影响较大,他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事物的存在就是数理存在,美则是数的和谐,主要侧重于审美之形的物理方面。大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著名“理试”论,认为在理性的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超验的理式世界,这无形无相的理式世界是具体现实世界的原型、正本、根源,而现世界只是他的模仿,副本,派生。

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从里一个角度把在数的和谐理论,改造成为关于具体事务典型形式美的和谐说,他的“模仿说”阐述了:艺术不仅模仿了自然事物的形象,而且艺术作品还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它模仿的是现实世界内在的本质和规律。他认为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创造出来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

在古代欧洲,绘画是属于一种宫廷艺术,而中世纪时期,整个西方受宗教中心梵蒂冈控制宗教支上,教皇掌权,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实行严密谨慎的控制,那时候的绘画多在表现宗教主题比如圣经故事,或西方诸神。而上帝啊天使啊这些其实都是人的形象,所以总是在画人体。后来文艺复兴开始,宗教受到质疑,人们开始强调人的意义,和人道主义精神,那段时期有的绘画中会隐喻地表现出对宗教的不满,和对人的力量的肯定。

到现在我们可以体会到中国主要是通过艺术来彰显主题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偏向于人伦“心理”较为强调主观、表现、表现,而西方人主要用艺术来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表征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具有宗教神圣内涵的形象再现,是偏于外向形式“物理”,相对强调了客观、再现、求真等偏于对客体的方面。

二、绘画

毕加索从说过“真正的艺术在东方”,在很早的时候中国绘画就讲究神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画中,虽然没有西方那么讲究空间、透视、色彩、明暗,但画面却栩栩如生,这应该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吧。而在西方艺术家的意识中,艺术的美来自于自然的美,艺术美是自然没得反映的集中,在很大程度上,艺术作品的评价取决于艺术作品与自然的逼真程度,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模仿自然的阶段,直到后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突破了这一枷锁,审美趣味从和谐转向了崇高,彰显了近代艺术家创作主体性的觉醒、个性的张扬。下面分别具体介绍了东西方绘画。

中国绘画经过千年发展已形成独特的形象思维传统和绘画语言体系,它一方面要求形与神相结合,景与情相照应;另一方面,它还要求创作者以中国哲学文化所独具的眼光和心灵,以中国笔墨艺术独特的语言形式去彰显伸长隽永、诗意

悠长的审美化境。古人认为,自然山水在空间形态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在时间状态上也是无比生动千姿百态的。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正是中国古代艺术家创作山水画本源的真实意图。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见了什么,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想到什么。用生命的状态表达对象。它有明暗、有表情、有灵性、更有生命,可以使欣赏者与之一起喜怒哀乐。

在西方艺术绘画中有两大文化基因在其语言形态中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延续了古希腊艺术的理想美写实艺术观,一是秉承人文主义的创造精神。他们绘画的产生同宗教活动有紧密联系,或者说最初就是从为宗教事务服务的工具功能中诞生的,它的写实性特点正好符合宗教向人们显示天国真境,给人们以亲睹上帝之显灵的幻真感,他们以认识世界、再现现世的浓厚兴趣,在人体解剖、空间透视、光影质感和着色技术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造型语言系统和制作技术方法,这些方法使画家能有效的将客观世界组织起来,通过经营画面的空间秩序、典型形象、色彩美感,显示人对客观世界高超的再现技能和对理想的向往。在健康美丽的人体艺术表现中,饱含着人类的生命力,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中西方审美比较

中西方审美比较 摘要: 以前不论东方或西方,人们很少谈说事物的美与不美,而更多的是和谐与不和谐,人们以“和谐”为美的最高理想,追溯到中西方古典审美,可以说这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但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和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中国主要彰显主题的“心理和谐”,以实现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大自然的心灵沟通,偏向于人伦“心理”;而西方人是实现对客观世界“形式和谐”的把握,在视觉的理想美形式中表征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具有宗教神圣内涵的形象再现,是偏向于外向形式“物理”。西方常常把审美对象的超验品性与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注重“美”与“真”的共同点,他们审美最高境界就是人神之和的“形式和谐”;而在中国注重发现审美形象的象征功能,并常常把这种象征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比附起来,注重“美”与“善”的共同点,我们的审美最高境界就是“入世”与“出世”相平衡的“心理和谐”。 关键词:东西方审美异同主体 审美是一个现代不可回避的话题,而中西方审美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生存情景。在摘要中已经简单介绍中西方审美的大体异同点,下面我具体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来阐述,我主要是先从观念上总体阐述中西审美的比较,而后从绘画具体分别介绍的。 一、观念上 在谈到中国文化的代表,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庄,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所以我就通过介绍他们的思想来具体表现。孔子对通过审美展现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评价,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来衡量的。他认为人生最高的目的就是“克己复礼”,达到以“仁”为核心的“圣人境界”。因此儒家的理想人格培养过程,就是把社会性宗法体制的共同性要求内化于自我人格心理的过程。而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把“成教化,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从而抵达伊内心的和谐容纳现世情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理想美境界。道家所崇尚的审美理想,是一种超越了自然物质形式的审美心理状态,即在心与物浑然一体的和谐统一体验中,使人的精神从一切实用、利害乃至逻辑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达到一种“虚”、“静”、“明”的自由审美境界。而且中国的绘画向来不受到政治的牵连的,绘画通常是文人墨客的喜好,或民间工艺者的手艺活,文人墨客修身养性,游遍

中西方艺术审美方式之差异

浅 谈 中 西 方 艺 术 审 美 形 态 之 异 同 姓名:陈昊 学号:20114150302 班级:111503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诸多文化各自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每一个体系都有其普遍的事实基础,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西方文化从一开始起就产生了民主制度,并以大起大落,重心不断转移的旋律突飞猛进,成为人类前进的火车头;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数千年来毫不间断地延续了下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一个不变的宇宙观,不变的政治制度,不变的伦理信条,不变的人生理想中毫不间断地延续下来。而中西方人艺术审美方式的差异也正是由于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艺术审美也就具有了个不同的特色。中国人面对艺术的审美对象运用的是散点观察与体悟,而西方人用的是焦点透视与认识的方法。 1、散点透视与中国艺术审美何为散点透视,即是中国人在审美时采取的仰观俯察,远近往还的散点观照方式。中国人审美不是固定在某一点进行审美,而是在来回走动中进行审美,在人走动的同时,视觉也在移动,在人游动中进行审美,即所谓的“步步移”、“面面看”,如中国的山水画。散点透视在根本上确立了中国画的审美造型格局、从而将画家从精确描绘客观对象的追求,拉到了写心的自由王国。画家从“如实描绘”的圈子中走出,是没有更多选择的一只能走到“写意”的领域,精神的表现提到了第一位,这是合乎逻辑的进程。中国画走向了这么一条路,完全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必然归宿。玄学精神的浩盛与科学精神的不足。使文人以‘道”心看待世界,艺术美学的精神受哲学思想的制约,形成了与西方焦点透视不同的中国散点透视的艺术审美方式。

2、焦点透视与西方艺术审美西方实体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人认识世界的方法,从而也就决定了西方人的艺术审美方式。中国人认识事物,只有上升到了天道,才算从根本上把握了该事物,由此产中了远近俯仰的审美方式;而西方人认识事物必须将这一事物独立出来进行明晰的观察,这种思维方式终于导致了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验科学的产生,在艺术审美领域就形成了焦点透视。中国人用散点透视的远近俯仰来寻找客观对象的气韵,而西方人以寻找最佳的视点来认识和表现事物最美的方面。 3、体悟与中国艺术审美在对艺术审美的问题上,远近俯仰仅仅讲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传统的艺术审美还有一个由外而内的审美方式。中国画来讲,中国画的传统是直追玄理,它不是以科学的知识培养艺术家对于“物”的结构的把握,而是以玄理陶冶画家的主观“悟性”,画家将主观的精神与客观的现象混融一体,与其说是画山水、花鸟,倒不如说是画心。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将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画家每以皮、肉、骨、血论画,天地万物与画家的心灵是息息相通的。这种世界观注定要强调悟性的培养,因而.艺术审美必然是“神会”、“会心’、“迁想”、“得意”,这就是体悟的功夫,“悟”的必然结果是“忘形”、“忘形”才能“得意”,所谓“得意充象”,“得意忘形”。 4、认识与西方艺术美西方文化是实体的文化,中国艺术审美是要具体悟出艺术的神韵。而西方艺术审美则是要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因而西方艺术审美首先要求对对象定性,以理性的精神反映自

艺术审美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艺术审美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审美艺术 “艺术”一词来源于英文“art”,英文“art”又来源于拉丁语的“ars”。技巧、技术、非天然的、人造的就是制作出来的艺术。《2l 世纪大英汉词典》对“art”一词做如下解释:(1)(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工,人为,人的创造力;(2)(工匠的)技术,技能,技艺,技巧;(3)(需要技术、工艺的)行业,职业,手工艺;(4)艺术,文艺(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5)美术(尤指绘画、 绘图、版画、雕塑等);(6)L称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画,油画,水彩画;雕像,塑像,铸像等;(7)(一门)人文科学;(8)(特殊)本领,方法,诀窍,手腕,手段;(9)广占语学问,知识。可见,艺术是个涵 盖面很广的词语。艺术中的文化因素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和历史、地域、政治、道德、宗教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带有民族的 差异性。例如在艺术上,中国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中国人 追求“意”,而西方人讲究“形”;中国艺术体现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哲学思想,西方更崇拜人的力量,相信人可以征服一切,在艺术上注重的是人性。 二、差异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艺术差异的文化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主 张“以人合天”,一切应顺其自然,强调张扬自然与人的天性,不可 人为强制,反对“以人灭天”。孔孟之道讲究“仁”、“礼”,主要 在自身修养,通过知天、事天,即天人合一。故中国古代生存意识异 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不注重对外在世界真理 的认识,而注重人生的感悟和修养。这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视 自然宇宙及赢物皆为有情,即所谓“天地含情,万物化生”,因此, 中国艺术,无论诗词赋画,都强调物我一律的“自然观照”,即以自

浅谈中西方建筑审美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建筑审美的异同 郭树林郭剑 摘要: 由于文化渊源,思想观念,地理位置等多反面的不同,中西方在建筑审美观念上也显现出了异殊。或是西方建筑气势磅礴、壮丽辉煌的阳刚之美,或是东方建筑“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融合之美,都能够比较全面、立体地反映建筑美学的全部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建筑的审美差异;建筑风格;建筑形体;建筑空间、审美差异 不同的水土养育着不同的人;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东西方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异,在建筑方面的审美差异也更加明显。西方的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而中国建筑不论多么高大雄伟,只给人宽广的感觉,因为建筑是在一个大的面上铺展开来的。思想文化、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等的不同,也给艺术审美带来了差异。 一、在建筑风格上审美的异同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格调。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旋律,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中国建筑中深刻浸润着中国的艺术风格情趣,这在园林中表现尤为明显。苏州园林玲珑精致,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园林中多处体现着虚实、区隔、藏露等,这些原则在中国山水画中都有体现。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他们将广大的宇宙囊括进内心,将内心的修养性命做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这些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除了建筑本身的成就,还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做为家天下的皇帝,更砌长城给“国家”(以国为家)修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审美因子。而西方建筑在其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差别十分显著,稍具常识之人即可一眼分辨出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建筑;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递延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唯恐打破这千百年延续下来的对称美。 二、在建筑图形上审美的异同 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注重“线形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和节奏韵律,擅长以线造型,以线传情。中国传统建筑采取木质的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单体建筑的外轮廓线,还是群体建筑的天际线,都与中国绘画中的勾、描有相同之处。而西方建筑讲究“体积美”,在古希腊、古罗马自然科学高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数与几何图形有特别的认识,极其重视富于逻辑的几何形状之美。他们往往借助数的组合和几何形来塑造建筑的形式美,而不规则的石块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建筑材料的不同也可看出中西的审美情调的不同。木质轻盈、熟软给人以温暖、亲切的审美情调感受,中国人比较感性,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求和睦,重感情的心理;石质阴冷坚硬,给人一冷峻,生硬的感觉,符合西方人的理性、客观求实际。 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它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 三、在建筑空间扩展上审美的异同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

中西方审美差异浅析

中西方审美差异浅析 2010.04 李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武汉 430074) 【摘要】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 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 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 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 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审美存在着中西差异这包括东西方社会存在不同的 认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审美情操是 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 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 【关键字】中国审美西方审美差异原因分析 一、审美含义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使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 出一个评判的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 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 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因此审美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诸如时 代背景、周边环境等客观因素。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 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 或少都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 审美所涉及的范围广阔,有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基于此审美 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可以是我们精心烹调的菜肴,可以是摄像机随意扫射后的一张照片, 也可以是大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张张画卷。 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 在于使这世界因为有我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 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 二、中西方审美差异体现 1、中国审美 中国的审美观可概括如下: 1)“以和为美”――证实辩证和谐的文艺观; 2)“以意为源”――推崇审美主体的能动性; 3)“以形为义”――表现自然美的形体地位; 4)“以思为最”――追求唯心主义的哲理感。 2、西方审美 1)“以形为最”――强调万物客观的准确性;

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

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旅游者对同一景观的审美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中西旅游审美文化差异很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国人特别关注山水景观所附载的人文美;而西方则关注山水景观本身的自然美。2、中国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抒情印象重现;西方人的旅游审美集中于风景的对象描写。3、中国人的风景审美其目的在于舒适精神、怡乐性情;西方人的目的在于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间感的真实性。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有助于解释人类的旅游行为,揭示旅游活动发生发展的机理。人类的旅游活动固然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一种自觉的活动,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中国旅游文化从文化这个特殊的角度来审视旅游活动,研究旅游产生、发展乃至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内在原因,为人们认识旅游的本质提供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国旅游文化不仅注意对旅游现象的纵横比较,探讨旅游行为运动变化的机理、发展趋势,按照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而且有助于旅游活动的全面发展。中国旅游文化教程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处理好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和谐统一,促进接待地整体的、全面的、持续的进步。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不仅会给接待地带来经济效益,还会导致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最终目的还在于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品质,因此必须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制定旅游发展政策和具体措施的依据之一,努力将旅游的负面作用降至最低。譬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如何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如何选择、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如何避免文化自大现象的发生,如何解决主客间的文化冲突,如何维护和加强接待地的旅游形象等等一系列问题上,中国旅游文化可以使人们提高认识,自觉地处理与旅游有关的经济、社会、文化关系,促进接待地各方面整体协调发展。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内涵及分类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业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

中西方舞蹈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舞蹈的文化差异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中的咏叹反映了自古以来就存在舞蹈这种艺术形式。语言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对象,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反映,而作为肢体语言的舞蹈的产生远远早于语言,也是人类艺术中最古老的一种。无论在世界各地的各种文化中都产生了这样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但即便如此,从中西方舞蹈的不同特征中,我们却可以看出两个文化群体间的心理差异。 1.群体中的自我——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中国的舞蹈当中,无论是民族舞还是古典舞,往往是群舞。而在整个群舞当中,通常有一人在前方领舞,其余人则围绕四周或于后方,队形不断变化,错落有致但井井有条,每个舞者都必须根据自己的位置,舞出在其位置上应有的动作。判断一个舞的好坏要根据所有人的配合情况,而判断一个舞者的好坏则根据其是否在自己相应的位置上完成了自己应当完成的动作。整个舞蹈结构严谨,编排细致,每个人都是舞蹈的一部分,但都不是全部。 西方的芭蕾舞长于展现人物独特丰富的内心世界,因而常常以独舞形式出现。著名的舞蹈《天鹅湖》《睡美人》皆是如此。西方舞蹈中当然也有群舞,但在这些群舞中,无论是舞蹈演员的位置还是动作都没有那么复杂,领舞和群舞除了位置上存在着差别,舞蹈动作往往一样,但个性化色彩浓重。 这就显示出了中西方文化心理的极大区别。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情境中的个人,人们自我的显现是发生在与他人接触当中的,即所谓的“对他而自觉为我。”因而如何群体中的自我观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点上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概念,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场依存性高的人往往看重社会群体中个体与他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2.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谐与冲突 中国舞蹈的基本人体动作尽可能地表现对大地的眷恋,而西方舞蹈的一切肢体动作是为了挣脱地心的引力向上升腾。中国舞蹈的代表动作水袖、三道弯、拉山膀、卧鱼,则强调“拧、曲、圆”的动作形态,其中又以“圆”最为有代表性,圆的含义既包括舞者在舞台上上的动作轨迹,又包括舞者身体线条的流畅,还指中国舞蹈中“欲前先后,欲左先右。”的重要原则所造成的一种空间上的圆融动态感。而在舞蹈的其他方面,不论是舞蹈演员间不同动作繁复而又错落有致的配合,舞台结构上的对称美,到处都给人一种和谐,没有一点尖锐的感觉。 而西方舞蹈强调“开、绷、直、立”四大原则。其中又以开为主要原则,“开“主要指腿的外开性,舞者通过胯部的外开导致了收腹,使得芭蕾舞演员的基本体态挺拔舒展,能够做出一些正常情况下难以作出的动作。芭蕾舞更多的强调出人体的舒展与开放,其基本形态即强调人体在外部空间的延展性,绷起足尖的跳动也几乎成为了芭蕾舞的代表词。通过挑战人身体的极限来展现力与美。而舞蹈的情节也常常具有强烈的戏剧,舞台结构上也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

关于中西文学的文化及审美比较

关于中西文学的文化及审美比较 摘要:中西方文学的差异主要源自于文化差异,以及中西方审美取向的不同。对于中西方文学的理解,应当对中西方文化及审美进行充分研究,明确的认识到中西方文学的相互交流及结合。并且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及审美的比较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为深刻的认识到汉语的艺术魅力,并通过吸取不同特色的语言内涵,并加以应用,才能促进中国文学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文学;审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的文学交流更为频繁,但中西方文学在结合过程中,却始终受到着文化及审美差异的阻碍作用,中西方文学中的文化比较在文学演变进程中更为明显,当今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汉语更为受到世界范围内重视,强化汉语的独特艺术魅力,需要充分吸取西方文化的语言特色内涵,并加以借鉴和应用。才能让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更具影响力,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学的发展进程。 通过对中西文化历程的研究,我们能发现中西方文化具有重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受到历史背景和审美价值的影响。在中西方文学的审美取向方面,具有较大的神秘色彩,审美取向时时刻刻融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很少被关

注。文学作为人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东西方文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都受到了文学作品的影响,文学这种特殊的表现方式,极具民族色彩。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学也具有着独特的民族魅力。因此我们应当让传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中西方文学的文化及比较研究,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并将汉语文学的特点加以展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汉语文学的魅力。 一、中西方文学的开放比较 文学能够表达出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体现出极强的生命力。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国家并不能进行独立发展,中西方文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高中国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汉语的艺术特色也在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这也使得文学的土壤更为开放。只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能够在结合中更加开放,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文学由于受到语言、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并不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以往的文学发展进程中,也并没有对西方文学理念进行结合。因此当代中国文学应当加强与西方文学的交流与结合,明确认识到西方文学的优缺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来丰富中国文化。 二、中西方文学的多元比较

浅谈中西方绘画审美差异

浅谈中西绘画审美与思维方式的关系 班别:07美术(2)姓名:谢韵菲学号:3207010232 选题意义: 审美理想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审美追求的集中表现,是一定社会的物质文明生活及意识形态在审美领域中的最高结晶,而中西绘画不仅有一个形式上的区别(包括绘画形态、形式极其工具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审美视角区别。由于中西文化发展的源头、过程、结果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中西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那么我们切忌把西方人的观念移植过来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反之,当然也切忌用中国画观念来否定西方绘画。研究中西绘画审美差异可以让我们把绘画鉴赏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把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上。在研究中、西绘画艺术差异的选题上,不少学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乃至毕生的精力去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向西方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西方,为全球一体化的思维格局作出了不朽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西方艺术思想的构成。对我们了解外埠世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审美理念,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为我们研究自己民族的审美理念和融入西方审美思想对我们的绘画艺术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作为一个艺术从事员来讲提高自我的鉴赏能力,我们必须做到“眼高手低”,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手绘能力。 研究状况: 中西古代人都一“和谐”为美得最高理想。西方人主要侧重的是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属性,而中国人主要侧重的是神秘主体的心理体验方面。 中方思想家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超验品行,并常常将真种品性欲具有宗教色彩的“神”或“上帝”联系起来。中国思想家们们注重发现审美对象的经验功能,并常常将这种功能与具有人伦色彩的道德伦理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从另一个角度把美是数的和谐的理论,改造成为关于具体事物典型形式的和谐说,从而把西方追求“形式和谐”的审美理想与艺术的创作实践进一步结合起来。这里所谓的“数”等形式特征,可以

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的差异

考试序列号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的差异 课程名称:世界旅游文化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数字媒体技术0901 学号: 3209000766 姓名:陈晓雯 任课教师:俎喜红 2012年04月18日

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的差异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 本文是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建筑、自然景观方面(具体是园林、自然山水风光)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世界上的园林由于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了风格的迥异,从宏观角度看,园林可以分为东方的自然式园林和西方的几何规则式园林。 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西方园林的渊源西方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的代表为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及古罗马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最初的西方园林是将院落以围墙围起,中央设水池,四周设建筑,并使用了草地、花圃、藤类植物及各色成排的树种等园林因素。西方古典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这类规则式园林风格,即使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也未改变。 而中国的园林在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和日本,共同构成了东方园林体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总体风格即是东方园林体系的总体风格。公元前11 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谓是最早的皇家园林。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园林各基本要素已初步具备。园林的功能由早期的狩猎、求仙,逐渐发展为游憩、观赏。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使得自然山水为主的园林意识增强,并在以后发展演变中逐渐扎根。这种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造园意识,与西方截然相反,形成了自然式园林。 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比较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从整体上来讲,西方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调整,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胜自然的基本观念;而中国园林则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基本观念。这样就形成了两种鲜明的艺术风格。 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

中西方文化比较与服装审美

中西方文化比较与服装审美 宋科新,王秀芝,邓英民(德州学院服装系,山东德州253015) 摘要: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服饰文化内涵的进一步了解,为现代时装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时装设计 文化是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表现在人的生活的各个层面。服饰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情况,服饰应是首先要看的部分。如何正确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服饰美,如何解读设计师的服装设计语言,这需要很好地理解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把握服饰文化的精髓. 1东西方文化比较 1.1饮食习惯的比较 1.1.1餐具 表1中西方餐具的比较 比较内容工具特点文化内涵 中国筷子(两根)代表一阴一阳,缺一不可,简单而又复杂。老人、儿童都能熟练应用 含蓄的,抽象的,中国文化最基本的阴阳理论 西方叉:五个齿,手的形状刀:匕首去掉尖 外界具象事物的再现直接的、具象的 1.1.2菜 中国菜:煎、炒、烹、炸、涮,讲究色香味俱佳,“食不厌精”。如“南北大菜、满汉全席”。讲究刀法、火候。是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西洋菜:拌沙拉———各种果菜凉拌;鸡尾酒———各种饮料、酒调制而成;三明治———两片面包、十几片牛肉与菜叶,一种杂糅文化,也体现出西方人易于接受新事物。 1.1.3做菜方法 中国菜凭感觉的成分多,多用“适量、少许”,是灵性的体现,“百家菜”,百家味。西洋菜以钟表计时,以烧杯量,甚至于用天平称,体现西方人注重实际,科学地对待事物。 1.2中西方建筑比较 中方:四合院、高院墙,大门紧闭,院内门窗对称,这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体现一种秩序感。中国园林讲究“水比曲,园比隔”,避免一览无余,这与国人做事的谦虚有关。西方:白色、浅色洋房,房前花园绿地,矮栅栏做墙,园门多处。体现一种开放的思维,易接受新鲜事物。 1.3国画与油画的比较 1.3.1时空的意识不同 国画的时空意识是灵性的空间;油画的时空意识是立体的、无尽的空间。“西方人在二度空间中再造出三维空间,而中国人拿起笔就是空间,如国画《清明上河图》采用多个散点透视法。而油画则是在二维平面空间内塑造三维立体,注重用多种色彩来表现自然中的事物美,或以大胆的色彩或形象给观者以感官刺激。 1.3.2光学规律不同 国画中的昼夜变化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光学规律,国画中表现黑夜有一特定意义的物象,(如画中人手提一盏灯笼)对光影变化不予深究;又如只画一钩弯月在树梢,国画“中得心源多些”。油画表现黑夜要把画面画成黑色或阴影部分画得黑些,因而油画“外师造化多些”。 1.3.3国画中讲究留白,讲究写意 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这样美妙的诗句用国画来表现只是在空白的纸上,斜伸出来一只红杏,如把墙头画出来,那就大煞风景了。又如《寒江独钓图》中,一叶扁舟浮在水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是最为古老、最具特色而至今仍最有影响和活力的两大思想体系”。中西美学的理论基础不同,有学者认为西方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人(社会)的审美关系之上的;中国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物(自然)的审美关系之中的,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相差甚远。在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社会风气引导下,西方美学家形成了喜欢用缜密精确、高度思辨的方式来研究美学,十分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对美学中的概念和范畴都有着严格的定义。在论证方法上,西方美学家也十分推崇抽象思维,擅长逻辑分析,一般都有坚实的哲学功底.因而常常喜欢从总体的哲学框架入手,去引发一定的美学命题和结构。而中国美学则是在感性直觉中体现出理性的思辨,是一种更加接近于艺术思维方式的个人体悟,是一种具象的抽象。它不重系统的著作,而重零星的感受,不重理论的分析,而重直观的欣赏}不重逻辑的分析,而重联想的丰富口]。因此,人们常常认为中国美学是一种经验美学,它主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去探讨美的规律。其论证手段是直觉感悟,而不是推理判断。由于中国美学缺乏严格的美学范畴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手段,因此中国美学很少有西方那样完整的美学体系和关于美学的宏篇巨著,许多美学观点只是散见于各种随笔和杂感之中。以至于有人提出中国古代是“有美无学叽“,甚至西方美学家鲍桑葵居然武断地认为中国、日本,甚至整个东方都“没有关于美的思辨理论机”,这种观点显然是过激的。虽然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风格迥异。但是只要我们对二者稍加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在面对许多重大美学问题的时候,其实中国和西方的某些观点和看法非常接近,甚至很多观点中国人提出的时间比西方人更早。这种现象从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就开始了。 中西美学的三个主题是美、艺术和美感。在美的方面,中国古代的美是实用的美善和伦理道德的美善两个层次的,他们最终被定型为儒家的政治伦理模式和道家的自然宇宙论模式;古希腊的美是人体之美的观看对象,并将其提升到对上帝或彼岸的爱的追求。在艺术方面,中国古代的“艺”的地位一直不高,“乐通伦理”和“文以载道”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西方艺术精神的主流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仿论。在美感方面,中国儒家归之于合乎礼教的“众乐”,道家则归于与大自然相通的“至乐”和后来的妙 悟、兴趣;西方则一方面有非理性的“诗的迷狂”,另一方面有理性的“认识的快感”。在所有这些方面,中西美学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摘要】: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我认为中西方文化和哲学,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美学审美的差异、教育方面差异等等,中西方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借鉴,甚至将西方与东方的特质归纳为理性的与感性的,并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标准和准则来衡量我们自身的审美与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更加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积极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学习和理解。在这种态势下,促使我们必须掌握我国本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在吸收西方音乐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扬我国本民族的音乐。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音乐,差异 乐器的演变差异 谈到音乐,我们首先想到应该是演奏音乐的乐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乐器,是无疑的。据考,中国在远古时期,已有一些土鼓、磬、钟铃、骨哨、苇龠、埙等。乐器的发展,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甚至从属关系,但是同样也须臾离不开生产力发展这个基础。在铜器时代之前,根本不可能有象铜钟(但有陶钟)、铜号(但有兽角号和螺号)这些乐器;多数始发自阿拉伯和埃及等地的管弦乐器,之所以在欧洲形成现代乐器,这和文艺复兴尤其是产业革命推动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可分割,许多重要的现代乐器都产生在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电子乐器,也只可能诞生于电子技术兴起的20世纪。 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

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审美的差异: 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 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

中西方绘画审美观念 的异同

中国绘画以中国的水墨画为代表,中国的水墨画以写意为主旨,作画者不但要心中有画面,还要有对画面深深的感情寄托,不以生活中的实物的形象为局限。用笔是大胆,不拘于形式,不刻求光感以及画面色彩搭配,观赏者要走入画中,走入作画者的思想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欣赏它,感受它的美。中国的水墨画画面多辅以文字,作为欣赏画作的铺路石,如中国五代时期画家荆浩的《匡庐图》,画面气势磅礴,危峰重叠,四周溪峰连绵,山石之感坚实,体感厚重,体现出作者对山水无限敬仰之情,也同时能体现出作者无限的胸襟。 西方绘画作品非常繁多,但其中以宗教色彩浓重的题材为其代表,画面多凝重,色彩对比鲜明,画法笔触精细,力求完美,画面人物表情清晰明了,而且作品题材多为广为人知的宗教故事。做平力求形似,有种真实贴切的感觉。作者多追求画面的光源,以及光源在画中人物中的折现。他们善用光和色彩来体现作品,西方绘画作品也能体现画家的一些思想感情,但过于拘泥,不像中国水墨画般豪放、洒脱。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徐徐打开的帷幕中圣母怀抱着圣婴从云端缓缓落地,圣母端庄矜持的脸上略带忧伤,而圣婴也带着超乎儿童的神圣。画面如诗一般,艺术语言表现出一种优雅、和谐、轻快,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理想。

那你可能会问中国就没有了细腻,西方就没有来豪放吗?我只能告诉你:“是也!非也!”。 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的绘画,他们都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变化,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随着审美观念的拓展,西方也出现了洒脱之作,中国也不乏细腻光感的作品出现。 西方绘画作品中现代的大作中写意、奔放的作品很多,如蒙克的《呐喊》,画中天空被染成了鲜红色,灰蓝色的海湾和小镇,桥头两个僵直的人影向前走着,画中央一个有几分变形的人正在捂着耳朵呼号呐喊,像是画家自己的化身。让我们体会到了画家的紧张、恐惧和不安,甚至是绝望。 中国绘画的细腻、婉约就如同中国的绣花针,细致入微,极其考究,如中国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他以每位帝王以及侍从为一组造型,侍从体型小于帝王,同样的背景进行烘托,画面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的细微,刻画表现人物各自的性格气质心态。它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重要的人物肖像画之一。 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在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上是相辅相通的。有细致入微的联系,又有绝对性的不同,不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

Aesthe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Face Perception and Pragmatic Strateg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的面子观及语用策略对比研究 Contents Acknowledgement……………………………………………….I Abstrac t (English) (Ⅱ) Abstract (Chinese) (Ⅲ) Contents (Ⅳ) 1. Introduction (6) 1.1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6) 1.2 Literature Review (7) 1.3 Purpose of the Study (8) 2. The Difference of Face perception and Pragmatic Strateg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8) 2.1 Face in Chinese Culture (9) 2. 2 Face in Western Cultures (11) 2.3Pragmatic Strat eg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12) 3. Analyze the Factors of Difference (14) 3.1 Confucianism and Christianity ......................... .. (14) 3.2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 (15) 3.3 Deductive and Inductive (17) 5. Conclusion (18) References (19) Acknowledgement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paper, I got a lot of help from others. Here I want to express my sincere thanks to them.

中西审美文化差异对美术作品评价的影响

第33卷第10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3 No.10 2012年10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t.2012 中西审美文化差异对美术作品评价的影响 刘泱泱 (中南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自古以来,中西方的审美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影响着人们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如西方重写实,中方重写意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文化的交融,中西审美差异逐渐走向相互渗透,相互融洽。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中,才能充分认识并总结出中西审美认识的规律,丰富我们的美术作品,丰富我们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审美差异;美术作品评价;文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10-0089-02 中西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有很大差异,导致了中西思维方式及审美意识的不同,进而导致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所以,当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会发现中西方的美术作品会有 着不同的评价标准。这都是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给美术作品评价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中西审美文化来分析其为何能给美术作品评价带来差异,要研究中西审美文化,首先必须了解中西文化背景,以及中西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 中西文化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不同的人生态度。从中国的态度出发可以达到一种天人感应,物我交融,万象森然的气象或意境;中国哲学主张对立统一,人与自然处于和谐状态,追求“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中国古代主要思想意识的儒、道、佛三派,均主张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如《易传》中提倡辅助、效法自然适度而和谐,也体现了这一思想。从西方的态度出发,他们的智慧的最后的断案是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与自由,然后才能作生活与自由的享受。西方哲学则主张主客分离,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状态,倡导征服自然,追求“天人相胜”、“主客二分”的观念,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物竞天择,黑格尔宣称“绝对理念”是自然的主人,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中国美学思想直接联系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三派都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他们“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成一种追求“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中国人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想促成其追求平和自然的审美意识,进而形成中国“重情”的美学思想。西方美学思想则直接联系着“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西方人主张用法则和规律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理性知收稿日期:2012-08-30 作者简介:刘泱泱(1988-),女,湖南浏阳人,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道实践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处于对立状态。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黄金分割”理论,强调秩序对称,黑格尔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的抽象概括,都体现了西方强调理性、规律的思想,进而形成西方“唯理”的美学思想。 查询中西方美术史,翻看历来的中西方经典美术作品,可以发现从古中西方的审美文化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以孔子与老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宗教美学、理性美学与经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它知足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结合丰富的实践内容,即要求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而研究得出美学范畴一般都没有严格的内涵和外延,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多义性与模糊性。诸如“意象”、“气韵”、“风骨”之类,中国文论中最常用的概念都缺乏严格的界定。这一切都说明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具有非理性和非科学性。与美学范畴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美学论证手段也不是判断、推理,而是直觉、感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中国古代的美学命题一般都不是依靠论证而是在形容和比喻等描述的基础上让人们去猜测、把握、理解和感悟。由于中国缺乏严格的美学范畴和严密的论证手段,使得中国古代美学缺少像西方那样严整的美学体系和美学专著,许多美学观点均散见于诗论、乐论、画论,以及随笔、杂感、评点之类即兴式的艺术评论中。之所以说中国古代美学是经验的、实用的,是因为它丰富、具体、形象、生动,其论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因而常常会从个别的审美经验入手,去发现艺术实践不同于科学认识的独特规律。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它主要立足于对美的本质的抽象分析上。西方古代美学并不以实用为最高目的,而是首先看能否言之成理,符合逻辑。其美学范畴虽然没有中国那么丰富,但却比较严格,诸如“美本质”、“崇高”、“悲剧”、“滑稽”等都有严格的范畴界定,这一切都说明西方古代美学范畴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在论证方法上,西方古代的美学家们也表现出对于形式 8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