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特参考答案

中特参考答案

中特参考答案
中特参考答案

答题要求

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论证合理、材料充分(审清题目要求全面阐述、有所发挥)

2、每题字数≥600字

3、字体工整、空白无分、、草纸无效

1、为什么说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要判断,并对把握机遇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刻理解这一判断和要求,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和进程,清醒认识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要判断。10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抓住并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认真应对各种挑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积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丰富的经验。10年来的巨大成就表明,重要战略机遇期给了我们加快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朝着既定目标又迈出了坚实步伐。正是基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分析把握,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判断。

二、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影响的重大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总的看,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都在增多,国际环境比以前更为严峻复杂,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依然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因素。一是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三是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更多;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国际不利因素也依然存在: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全球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可能持续动荡,我国周边环境中的战略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有所上升,我们必须对此保持清醒头脑,不可掉以轻心。

三、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和条件也出现了新趋势新变化,其中既有许多有利于发展的因素和条件,也面临一些阻碍发展的困难和挑战。但总体上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维护稳定任务繁重。同时,我们必须充分看到面临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一是经过本世纪前10年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

巨大成就,我国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二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三是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优势日益显现。综合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国际国内大势,十八大报告关于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只要我们更加注重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矛盾,机遇和潜力就可以变成现实,风险和挑战就可以化作动力,就能使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一,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实现人均高生产率、高收益率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低物耗、低能耗、低排放,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第二,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经济发展构成日益严峻和紧迫的瓶颈约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少数国家具备的、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实力。据测算,我国科技综合创新指标已相当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000至6000美元国家的水平,在生物、纳米、航天等一些重要领域研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文化积累,为我国未来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就必须坚持“自

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建设和形成强大的原始科学创新能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科技革命中把握先机并从容应对;形成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形成强大的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有效吸纳利用国际创新资源;科学系统认知我国自然环境和基本国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形成高效通畅的技术转移机制,高效的科学知识传播机制,使科技创新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惠及全体人民;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先进的创新文化、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批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3、如何看待推进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双轮驱动”

实现城镇化与新型农村的协调发展,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必经阶段,同时也是必须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各地都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作出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如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的“双轮驱动”战略上,各级政府还没有形成共识,有的地方甚至是割裂二者的发展,认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在资源制约下是矛盾的,是不能同时推进的。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仅阻碍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甚至出现了大跃进式的“过度城镇化”和“消灭农村”的极端做法。因此,正确认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关系,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在整个“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都显得至关重要。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两个方面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城乡统筹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离开城镇化谈新农村建设,就会把眼光仅仅局限在农村,就会阻碍优质资源向城镇集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将只是一句空谈。不顾农村的发展盲目推进城镇化,会超越城镇的承载能力,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走和拉美国家一样的“过度城镇化”道路,最终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城镇居住人口已接近6.66亿,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持续推进,在增加就业、改善城镇面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此,一些学者和地方官员开始盲目崇拜和夸大城镇化,否定新农村建设,认为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消灭农村,让农民全部进城,这种大跃进式的思维显然不符合我国是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另一方面,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放慢城镇化,更不是要否定城镇化,而是有利于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没有农村的发展,城镇的发展将会缺乏有效的支撑。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双轮”,要将城镇的资源和农村的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二、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不等于统一化

提到城镇化就是搞大拆大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民居建设,这是当前很多地方官员对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一大误解。城市都是高楼林立,乡镇都是整齐划一的新民居,这种趋同化的城乡面貌不仅在河北随处可见,即使在全国也是司空见惯。缺乏地方特色

的城乡规划不仅是对我国丰富文化、地域资源的否定,同时也不利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日本有117个市镇村被政府指定为个性地域;90年代以来,先后又有22个具有历史、地理、风土、文化等不同特点的市镇村被政府指定为个性地域,成为个性地域的发展样板。以大分县为例,上世纪80年代初,大分县发起了“一村一品”运动,鼓励运用地方资源生产本地产品,本地产品既包括农产品,也包括历史遗址、文化活动和旅游名胜等。通过个性地域的发展模式,日本小城镇一改以往资源分散、结构趋同等局面,向地方化、田园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小城镇的地方文化和产品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浓厚的地方特色,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避免了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趋同、千城一面的现象。我国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人口城镇化表现出不同于发达地区的模式特征,因此对于我国各地区城镇化发展目标和政策的制定,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必须要基于现实条件来寻求推进城镇化的可行之道,不同地区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和目标。

三、城镇化水平应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

一方面,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城镇化意味着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在地域上有一个按照梯次合理的分布。有的学者认为,城市规模越大效率就越高,主张中国应该大规模地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应尽可能地向大城市集中。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水平比我们要高,但大多数都在80%以下。比如,在日本,虽然农民只占全国人口的4%,但约有1/4的人生活在农村。德国的情况也很相似。这说明,只要建设好农村,农村也是宜居的,大量人口仍应在农村生活。所以,并不是不种地的人都要进城。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都会带来恶劣影响。推进城镇化,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量力而行,不能超前。城镇化速度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承受能力相适应,否则可能会出现过度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的现象。但一些政府官员却往往缺乏应有的成本意识。这导致欠发达地区政府在制定城镇化目标时,出现忽视经济支撑能力追求城镇化率过快提高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引入市场的成本—收益分析,并将这一原则运用到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以使发展目标与经济能力、工业化水平相匹配。

四、城镇化不是要消灭村庄

把城镇化等同于消灭村庄,这是当前很多地方官员的一种错误认识。好像只有消灭了村庄,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才高。所以很多地方官员热衷于通过政治运动和行政强制来迫使农民集中居住,彻底地消灭村庄。城镇化既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也不是单纯的城市规模扩张,更不是“县改市”、“乡变镇”。加快城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放弃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或者把农村建成城市,使农村居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水平。新民居建设本来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农民福祉的一件惠民大事,但现在却成为一些地方官员谋取政绩、增加工业用地、提高城镇化率的一个工具。大量农民“被上楼”,表面上农民从低矮的平房住进了宽敞明亮、整齐划一的楼房,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农民上楼后无耕地、无社会保障、无就业机会,产生了大量的新“三无”人员,生活水平不升反降。农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城市化进程滞后,造成大量“伪城市化”农民。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很多村庄都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有的村庄是地方戏的发源地,有的村庄还有自己的文化产品,如泥塑、剪纸、彩绣、杂技等。这些村庄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应得到保护。消灭村庄,无异于消灭传统文化。虽然城镇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通过保护村庄来保护农村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五、城镇化的主导力量是市场不是政府

很多人认为,城镇化是政府的事。很多地方也都通过政府来推进城镇化工作,出现了政府通过强制措施迫使农民进城居住或集中居住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农民“被上楼”、“被城镇化”,这显然是对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作用的误解。城镇化首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特别是非农产业发展的结果,是在农村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农村工业开始向城镇集中,从而增加了城镇就业机会后,自发地吸引农民进城就业的结果。如果非农产业得不到发展,任凭政府怎么努力,也是无法推进城镇化的。所以城镇化的主导力量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政府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形势来支持、辅助城镇化,而不能成为城镇化的主导力量,更不能自封为城镇化的决定者。但这也并不是说,政府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就可以无为而治,政府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优化发展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和升级,并积极改革破除农民进城的制度障碍,保证农民、农民工及其家属进城后有工作、有生活、有社保、有尊严,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综上,一个地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究竟选择哪种模式,要从省情、市情、县情、乡情出发,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盲目进行城镇化建设是不可取的。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双轮”,二者不能割裂,既不能单纯走以发展大城市为主的城镇化路子,也不能单纯走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城镇化路子,更不能仅仅在农村层面上进行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实施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战略,只有这一战略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均衡和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的共同富裕。

4.联系我国实际谈谈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行依法治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调动亿万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落后的状况。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5.你如何看待当代大众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主要包括时尚文化、广告文化、流行音乐、网络文化和电视电影等内容,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而觉醒、成长,在30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成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驾齐驱,兼具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消费性等特征的当代中国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1]。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众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拓宽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渠道,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无疑具有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大众文化不可避免会冲淡人们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冲击和消解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在大众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全球范围内的流行文化——美国大众文化所蕴含的自由、民主和人权等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必然会渗透进来,如果不能予以有效应对和控制,美国大众文化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渗透与文化殖民功能就必然会同中国大众文化的社会主义性和人民性等本质特征发生冲突);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无疑会对中国传统的幸福观念、勤劳节俭和可持续发展等价值观念造成巨大颠覆,一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在中国社会取得意识形态的合法地位,就会极大地削弱和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冲击和弱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因此,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和规范大众文化,保障大众文化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既是维护国家形象和长远利益的严肃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引领大众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中国意志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忠实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地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高度重视运用文化来引领前进方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先进文化在提高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力量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已成为中国社会顺利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和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主旋律与实施“多样化”并行不悖,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性,通过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实现了对大众文化有效的调节和控制,逐步把大众文化纳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从而确保了国家意志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一[3]。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失调、摩擦和对峙,并且经常会表现出来,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权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庸俗、低俗、媚俗的“三俗”之风近些年来在文化领域大行其道,就是很明显的例证。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抵制“三俗之风”,强调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真正从群众需要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二、提升大众文化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根本任务,使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深入人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求的那样,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民群众深刻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坚定理想信念;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培养,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重构大众文化的政治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即“以政治建设为中心”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们在不遗余力地发展经济,人们的思想活动更加独立、更加多样和多变,更加关注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和“小我”的价值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对政治信仰的关注。从国际上看,西方敌对势力在不断地通过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进行破坏、渗透和颠覆活动。他们使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或挑拨中国人民的内部矛盾,削弱和动摇全体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此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少数党员干部的不当作为和腐败行为对于党的光辉形象的严重损害、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教育的弱化致使错误思潮趁虚而入,都是我国出现政治信仰危机的主客观原因。政治信仰的弱化,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方向迷失和行为失范。为此,我们必须对症下药,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社会主义政治信仰的根基。[7]

大众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冲淡了人们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政治信仰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关系到社会的整合稳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大众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其商业性使得一些文化产品充斥着迷信、色情和暴力的毒素,其娱乐性容易使人沉迷于低级趣味和感官享受,其通俗性会妨碍人们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在这种状况下,政治信仰缺失和心理失衡现象就会普遍存在于社会之中。借助于快速发展的大众传媒与网络,大众文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世俗化,逐渐远离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之而来的则是人们的政治信仰在悄然发生变化,慢慢脱离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导致社会的稳定与向心力逐渐减弱,最终结果就是人们怀疑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出现政治信仰危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把推动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与重构社会主义政治信仰这两个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来重构大众文化的政治信仰。如果能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主动融入到大众文化的娱乐活动之中,就能在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引力和亲和力的同时,对大众文化的政治信仰重构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四、规范大众文化的实践路径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众文化无疑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属性,但这种属性不会自发体现出来,必须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规范其实践发展路径。大众文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首先体现在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正确创作方向是文化创作生产的根本性问题,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大众文化只有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才能在根本性质上与美国大众文化区别开来,才能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才能在深层次意义上内含社会

主义性和人民性等特征。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大众文化只有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保持大众文化繁荣与发展的活力所在。应适应社会生活日趋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多变的客观现实,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支持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创作自由发展,支持不同观点、学派的艺术理论充分讨论,支持不同品种、业态的艺术发展积极创新,使大众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6.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

首先要做到包容,而非排外。应以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客观的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的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我国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的发展。中华文化是一种具有巨大包容性的体系,包容性正式中华文化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华文化不该排斥其他的文化,而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中华文化服务于中华传统文化。例如西方的许多节日,感恩节,情人节,圣诞节等,之所以同学们接受,是他们可以补充或强化很多我国原有节日给我们的欢乐和满足。我们也看到,中国更重视自己的中秋节和除夕夜了。在物质精神同样受重视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冲击也许正对传统文化起到补充的作用。另外要保护传统文化的形态,但不可改变的是文化的精髓。面对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可以看到国家和大众中不乏保护传统文化的声音,当人们用怀疑的眼光看90后时,看到的是天安门前挺拔的受检身姿,“道,德”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随着血液继承下来的做事准则,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不仅不会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动摇,反而会更加突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面对收到冲击的传统文化,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欧美,韩日等外来文化并不比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而韩剧,动漫,大片,劲舞等何以迅速占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当我们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才能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也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于是我们看到,孟母教子已经千年传统文化太久没有质的飞跃和创新,外来文化可以借鉴,当做我们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连接起来的引线。事实证明谁创新的好。

谁能够屹立于世界的文化之林,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应该也是我们坚持传统文化同时创新的动力。

综上面对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不应盲目排外,更不能盲目屈从,应以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包容外来文化,更要注重于传统文化之上合理创新。让我们在正确面对的同时,创造我们民族的美好未来。

7.联系我国实际,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解读

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一个最根本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稳定是基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者既紧紧相连,却又相互制约,就会制约一个国家或一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只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的增长。在这种

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增长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增长成本。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并逐步积累和暴露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第一,侧重经济发展而轻视社会发展。其结果是经济发展快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从而出现经济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实局面。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公,使老百姓普遍感觉到上学难和上学贵等;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得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文化事业不繁荣,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增长需求;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弱化,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社会救助发展不足;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而且水平很低;社会治安状况日趋恶化等等。

第二,侧重发展速度而轻视发展质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高,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基本是一种粗放型的,走的是一条“三高一低”的发展道路,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

第三,侧重经济总量的扩大而轻视经济结构的优化。虽然我国经济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在稳步增长,但是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中的高就业,使得当前我国就业和再就业的形势异常严峻,每年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国企改革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需要就业等等,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最为关注、最为操心的一件大事。

第四,侧重财富获取而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发展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各地经济的发展。

第五,侧重物的积累而轻视人的发展。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片面发展观的作用下,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人们的道德素质却逐渐下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抬头,社会成员道德诚信缺失,以及部分党员干部权力寻租、腐化堕落等等。以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层出不穷、腐败案件屡见不鲜。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除了上述这些,在我国还存在由于社会分配不公而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问题,集中体现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的不断扩大。以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然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完成党的执政的历史使命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们党完成两次历史性的转变.党在革命时期,主要任务就是革命,就是要革掉维护旧的上层建筑、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统治阶级的命;就是组织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夺取政权,是党在革命年代的主要任务。执政时期同革命时期相比,党的主要任务发生了根本转变,执政党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历史任务的根本转变,要求执政党必须致力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在干群之间,要提倡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要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这是执政党的任务。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们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任务”。“三大建设”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呢?这就是四中全会所提出来的“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即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建设”的任务再加一个和谐社会建设任务。

第三,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借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小康”提法,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赋予“小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全面建设小康,就要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变化,一些人的利益满足了,一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很多。在社会变动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政权的安危。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达到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国家的执政党来说,如何处理好社会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力应对各种挑战的紧迫需要。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既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又面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压力。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我国已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动,既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活力,同时也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同在,动力和压力共生。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解决矛盾迎接挑战,就必须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8.怎样科学应对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挑战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若干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健全法律法规,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采取严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

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特别要保护好饮用水源。综合治理大中城市环境,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重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侵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9.谈谈你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和理解

一、加强党的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需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性质、任务,是继承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党中央在2001年在全党掀起了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建党82周年的今天,党中央又再次作出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教育活动,这就充分说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极端重要性——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大举措。

二、加强党的建设,是保证执政地位的需要

我们党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2年的战斗历程。82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立足当前而又面向未来,掌握未来,创造未来,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集体的领导下,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发生了而且还在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把一个备受欺凌的弱国变成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现代化的强国。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并制定了2010年远景规划,推进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82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身建设,把党的建设工作摆在首位。只有把我们党的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才能确保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因此,我们党的历届领导人对党建工作非常重视,并认真抓好党建工作。在党建工作中,要着力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开展党内斗争,纯洁党的队伍,保证执政党的领导地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确保党的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们党同“左”、“右”倾机会主义者展开了斗争,并开展了延安整风。通过延安整风,全党学习马列主义,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获得普遍提高,全党政治上思想上达到空前团结,从而巩固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使党的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保证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开展了“三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从而加强了我们党的建设,确保了我们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确保执政党的领导地位。

三、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党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解放全中国,而且能够领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使我们这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的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这就需要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为此,首先必须抓好党的思想建设。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中把握驾驭全局的能力,避免犯“左”的或“右”的错误,顺利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次,要认真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战斗力,是党的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只有把党组织建设好了,党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再次,要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影响到党群关系,为此,省委拟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机关作风的建设,是非常明智的决策。最后,要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要按照干部“四化”的需求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好干部,把那些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有高度事业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强烈责任感,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委以重任。这样才能加强和促进党的建设,保证我们党的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才能保证党的政策的延续性,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从而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

四、加强党的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

加强党的建设,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而党风廉政建设,则是事关党的建设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加强,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党的领导工作中还存在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和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消极腐败等丑陋现象。如果任其泛滥,就有可能葬送我们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必须引起全党的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好。

10.如何认识和评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30年前的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航程。30年来,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价值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而且也影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教训时郑重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

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基于这些深刻的认识,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之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巨大成就是在参与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而中国的发展亦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

出了重大贡献。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

(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对国际格局正在产生深远影响。英国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研究员大卫#沃尔表示:/在全球政治的哪一个领域,你都必须注意中国的存在。

(二)客观看待中国的国际地位

随着中国GDP的迅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有些头脑发热的中国人开始做起中国何时将超过美国的美梦。尽管此等人士目前还只是少数,但降低此类/狂燥热,保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仍非常必要。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国际地位是在提升,但是距离一个真正的、名符其实的大国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中国的国际责任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强调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集中精力发展自己,此时的中国没有承担国际责任的意识,国际社会也没有要求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期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考量承担什么样的国际责任的问题,而国际社会也开始期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和更大的责任。

中特考试题目

1、谈谈你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召开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部署,这次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主要体现在如下十二个关键词: 第一,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从顶层设计上更好地编织监督权力的制度笼子,把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第二,关于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第三,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解决当前一些地方党内政治生活出现的庸俗化、随意化、搞“小圈子”等问题。 第四,关于党内监督。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第五,关于纪律严明。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第六,关于党内民主。党要长期执政,必须保障每个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党员表达意见渠道,不断激发党内“正能量”。 第七,关于反对腐败。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 第八,关于高级干部。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 第九,关于权力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 第十,关于群众路线。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

中特参考题目及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建议以及在网上自己搜的答案,此为我自己比对俩老师提供的题目筛选出的题,仅供参考,记住大点,然后扯淡码字即可,喜欢的同学请给赞,谢谢! 一、经济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容、基本特征及作用。(1)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1 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2 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3 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4走共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富裕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1.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础性作用 的一种经济体制,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制不同的特征。表现在:一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四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是经济运行法制化。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3.以在所有制结构上,主要表现在:第一,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在共同发展。第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公有制为主体,效率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上, 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在宏观调控上,优先、兼顾公平。第三,更好地发挥计划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利益与长远利益、 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从一和二扯些就是作用了 简述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2一、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改革 (一)参考答案1(网上个人精简版) 1.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政治上必须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式民主的道路。 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超越具体事情,坚持群众路线,依法治国、依法施政,2.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定岗问责,完善中国式民主,服务民生。经济上按能分配,国有化领导私有化,降低民生成本。3. (复杂版)(二)参考答案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程序化,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

中特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分数高低请自行负责;.有些题目整理的答案较多,考试时请注意选择参考。最后,这考试拼的是手速,祝好。 1.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答: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三大历史任务:1.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2.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3.既要实现国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一系列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 2.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问题。 3.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

华南理工大学2017中特复习题纲与答案

2017年12月中特理论复习提要 一、题型 1.辨析题4*5,20分 2.简答题4*10 40分 3、材料分析题1*15 4、论述题1*25 二、参考容 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 【党面临的“四个考验”】 ★执政考验。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改革开放考验。面对改革开放中呈现出的矛盾,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考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外部环境考验。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党面临的“四个风险”】 ★精神懈怠的风险。在长期执政和取得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的情况下,避免精神懈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 ★能力不足的风险。在国际国复杂形势下,克服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高,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力。 ★脱离群众的风险。党的根基在人民,当前一些党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如果对这些问题重视不够,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丧失。 ★消极腐败的风险。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奢靡享乐,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抓紧解决。 【需要增强的意识】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 ★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容是什么? 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的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从主要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增强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 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对外经济关系不仅包括商品的国际间流通,还包括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国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通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利用外资形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广泛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更好和更多地利用国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和资源,以弥补国资源的不足,扩大国际市场空间。要把提高竞争力的重点放在国际市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竞争,全面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使中国资本在世界上占有应有地位。 四是推动对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对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开放为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对开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将对开放和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不断完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答案版本二: 一、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二、坚持进出口并重,外需协调。三、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四、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竞争新优势。五、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4.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毛中特》习题及答案(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4.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 D.毛泽东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 6.毛泽东思想最显著、最本质的特点是 A.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D.是在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产生的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党的十二大上 D.党的十三大上 9.我们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A.党的十三大上 B.党的十四大上 C.党的十五大上 D.党的十六大上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B.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12.胡锦涛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最新中特复习题目及答案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有什么指导意义? 2.为什么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 3.为什么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特别提出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6.如何理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7.请联系中国30多年的改革与实践,谈谈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 8.中国是一个把名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结合起来的大国,请阐述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特点。 9.请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10.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1.为什么说“分裂无稳定”、“台独无和平”? 12.两岸“走向双赢”的内涵以及实现的基础是什么? 13.请联系中国近30年的改革与实践,谈谈中国模式的八个特点 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 14.中国是一个把民族国家和文明国家结合起来的大国,请阐述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特点 超大型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 1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 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哈工大威海中特答案完整版

第一讲:“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总判断。但还有另一个判断,即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一个清醒的判断。根据这两个判断,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这两个意识。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答:(一)增强机遇意识 从世界上说:从全世界发展的形势来看,世界大战还打不起来,所以中国有可能利用这么一个和平的发展时期来进一步发展经济,来缩短我们和世界一些国家的差距。 金融危机之后,整个经济世界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美国、欧盟、日本都非常明显。在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下,整个全球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今后一段时期围绕着市场、市场贸易、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等一系列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就充满着机遇。 就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可以看出,今后,我国从国际事务的被领导者就可能成为领导者之一,从国际规则的这种被动的接受者,可能就是规则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另外从国际舆论的挨打者,可能变成一种竞争者,从文化的这种被动接受者可能成为一种多元文化的创新者,所以说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国际上越来越大,应当说确实处在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崛起的一个上升时期,所以要特别把握住国际上的机遇。 从国内上说:一方面看,从国内情况来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们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逐步的增加,经济结构调整也在加快,市场需求的潜力应该进一步的释放出来,加上劳动者素质的逐渐改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们体制活力的增强,所以政府调控能够和处理复杂应变能力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所以我们说中央也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就是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第一条就是良好的国际形象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亮点;第二点中国有世界最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和资本技术吸纳能力;第三点我们有体系完整的制造业,而且这些制造业能够配套,能够创新;第四点我们海外华人华侨有一个强大的网络,给中国提供了一个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支持;第五点,大中华区经贸互通联系加强,也提高了我们的国际地位。 我们要把握好国内和国外这两个大局,要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这么一个新的定位,要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势,创造性的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合作,所以再进一步创造中国新的优势。所以我们国家面临着这么一个机遇,同时我们要很好地把握住这个机遇,所以我们要有一点机遇意识。 (二)增强忧患意识 从世界上说:金融危机之后,整个经济世界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有些国家又采取了一些保护主义措施,甚至一些长期奉行市场经济、开放的国家,甚至在某些时候也采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而这种保护主义抬头应当说对全球贸易都会有些制约和影响,特别是我们注意到这几年气候变化以及能源的资源的安全、粮食安全,这些带有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各个国家之间在这些问题上的争论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说我们国家在进入全球化、融入全球化的开放中,面对着这么一种新的形势,可能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对此我们也应该增强忧患意识。 从国内上说:今后更长时间,我们都需要着力解决的就是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按照目前这种经济发展总量,这个速度继续保持这种高频率的增长,我觉得越来越困难。所以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们进一步发展的一些主要矛盾,也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的一些问题。我们经济发展还是有一些比较劣势,比如说资源产出率低,物资消耗大,比如说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环境污染严

2019年秋季终考试题--毛中特试卷A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3959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开卷) 参考答案 论述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00分) 参考答案: 要点一: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10分) 要点二:遵义会议后,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确立和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党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局面。(10 分) 要点三: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确定了“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10分) 要点四:1937年夏,毛泽东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深入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

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10分) 要点五: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制定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对于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10分) 要点六: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系统地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此前后,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演说、论著等发表,论述了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10分)要点七: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一次伟大的创举。(10分)要点八: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才保证了党沿着正确的路线不断取得胜利。(10分) 评阅说明: 第一,该题共计八大要点,合计80分,这80分作为基本理论的分数。学生所答内容只要与参考要点意思一致即可,不需要完全一致。 第二,剩余的20分,作为奖励分数,即如果考生的作答能够做到论述严谨、联系实际、语句通顺、结构严密和论述充分,那么,可以给予奖励分,具体分数由阅卷老师视情况决定。否则,不给予奖励分。

中特答案-1分解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特理论复习提要 一、题型:1.辨析题4*5,20分 2.简答题5*10 50分 3.材料分析题1*10 4.论述题1*20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1)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奠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既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又依法对极少数人实行最有效的专政,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以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各族人民通过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和基础,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宪法和法律是各政党活动的基本准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各民主党派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坚持这一政党制度,就是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联系起来。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大创造,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创举,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坚持这一重要制度,关键是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毛中特课后习题答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2.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12页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进”就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

中特考试题答案

中特考试题 1、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答: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性、现实性、未来性依据。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其历史性依据。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 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 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 情相结合,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经过长 期探索实践形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中坚 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 主义制度进程中勇于探索实践的结果。这一政治发展 道路的确立,标志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寻求 民族独立和解放、探索富国强民道路所付出的艰苦努 力终于开花结果,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终于找到了正确方向、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其现实性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国情、 顺应时代潮流,是唯一能够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正确道 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能够最 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一是有利 于巩固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二 是有利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 民主,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广大人民群 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 和国家的活力;三是有利于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政治 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 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有利 于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 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 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是有利于坚 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 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

中特理论答案

作业一1 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60分(总分60.00)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3.00分) A. 毛泽东思想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2.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3.00分) A. 基本路线 B. 基本方针 C. 基本纲领 3.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 (3.00分) A. 四项基本原则 B. 自力更生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四项基本原则是()。 (3.00分) A. 基本国策 B. 立国之本 C. 强国之路 5.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新的时代主题。 (3.00分) A. 民主与进步 B. 战争与革命 C. 和平与发展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理论成果是()。 (3.00分) A. 科学发展观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毛泽东思想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3.00分) A. 全面协调可持续 B. 发展 C. 以人为本 8.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3.00分)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 坚持改革开放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是()。 (3.00分)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3.00分) A. 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B. 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1.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3.00分) A. 基本纲领 B. 基本方针 C. 基本路线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3.00分)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3.邓小平多次强调,()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3.00分)

研究生中特理论与实践研究考试题及答案

1、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有的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托词;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 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些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似乎成了禁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倾向的干扰:其一是“向西看”,即把政治体制改革等同于照搬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二是“向后看”,即用完全否定的目光审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得出“今不如昔”结论的同时表现出对改革开放前社会状态的眷恋,甚至主张用“文革”的手段解决当前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三是“向上看”,即完全无视我国存在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把我国的政治体制描绘得完美无缺,实际上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改革。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往往是缺乏具体步骤的规划设计。我们看到,经济体制改革既有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又有战略步骤———“三步走”发展战略,还有“五年规划”、“十年规划”等一系列的规划设计,甚至还规制出了每个阶段各个领域和行业所要达到的具体数据指标,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则显得比较笼统模糊,这不能不说是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政治体制改革最大最直接的阻力来自权力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权力的重新配置特别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衡,而这也就意味着某些既得利益的丧失。一方面,权力主体应该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织策划者、推动者和具体操作者,而另一方面,权力主体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需要改革的对象。实践证明,当改革者自身成为改革对象的时候,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这就陷入了一个改革的逻辑悖论。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所指出的:“现在的改革太过依赖于官僚机构自身。官僚机构自己设计改革,自己实施改革,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左手改革右手?的局面。这样,改革往往陷入无限的既得利益的博弈,改革成了各方争取更多利益的工具。”从改革的实践过程来看也确实出现了这种倾向。本来是一个好的改革动议,也常常在操作中走样变形,甚至会出现与改革出发点南辕北辙的背反现象。 因此,要破除那种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本末倒置的“伪稳定”观,理直气壮地、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稳定是建立在社会和谐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的情况下,采用强制性的手段造成的“稳定”只能是表面的和暂时的,最终将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根本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体制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化解政治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恰恰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姓“资”姓“社”的困扰,研究设计出阶段

中特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

中特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 目录 ◆如何实现公平正义? (2) ◆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出路? (2) ◆简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2) ◆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3) ◆马恩社会主义观是空想的还是科学的?为什么? (4)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有何差异?如何解释二者之间的差异? (5) ◆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6) ◆简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6) ◆简述中国新型大国外交? (7) ◆如何科学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8) ◆如何理解“两种本质不同的人本观”? (9) ◆怎样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0)

◆如何实现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明确提出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切实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实现路径: 第一,始终坚持发展首位。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二,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收入分配公平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制度规定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中国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制约,现阶段得到的分配公平是相对的公平。为此,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 第三,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制度上的公正是政治上的保证。应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利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保障公民参与有关切身利益的各种决策。塑造信息对称的政治环境,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和有效传递,实行信息公开化,推动决策民主化,是当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第四,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迫切的问题是要增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高度重视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问题,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和大病统筹制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培育和增强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社会财力的实际可能,逐步扩大保障的社会覆盖面,使更多的人能够享有社会保障。 ◆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出路? 答案参考论文:当前我国工业面临的若干重要问题。 ◆简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我们准确把

毛中特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历史地位:第一,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在实践上,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在精神方面,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答:历史地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内容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现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