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第01课考纲解读(含解析)

第01课考纲解读

【新大纲】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分析】新大纲取消了原有了“必考内容”等表述,去掉了“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这一宽泛模糊的说明,取而代之的是增补了对于论述类文本的详细考查说明83个字。这个变化是为了和之前大纲后面的选考文本的考查说明进行对等。之前的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均有较为详细的考查说明。这一巨大的变化说明了,高考命题组对于现代文考查的目的性和功能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提醒了同学们,需要对“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这类准确界定的文体有所准备,备考更有针对性。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划定了论述类文本的范畴(时政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和考查重点(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

近三年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类型

近年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文体倾向性明显

“新课标”命题省份在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上偏向以社科文为考查载体。

2.命题重视文本,考查重点相对集中

命题重视文本内容,选项的内容基本能从文本中找到相对应的语段,以重点词句的含义和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为考查的重点。

3.选用材料的新颖性

高考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反映某一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新颖性。对于论述性文本,首先要提取其观点,然后弄清楚材料与观点、论证方法与结构等关系,进而才能全面处理信息。

4.题型为主客观兼顾

“新课标”高考实践表明,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客观选择题,以山东卷为代表;二是主客观兼有,以浙江卷为代表。新课标全国卷近年都是三个客观选择题。

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文本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本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文本相关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而简答题考点主要是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归纳概括,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以及对某个问题的鉴赏、探究等。

5.设置选项的迷惑性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在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迷惑性,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考情分析

三年高考题型分布表

1.题型:从2015年到2017年,论述类文本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用。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大多数是学生所熟悉的。都与现实密切相关。

3.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来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

4.命题总特征: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通过删、添、调、改、漏、凑等六种手段来设置错误点。

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特别注意的是它的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

新课标卷的论述类题型有如下特点:

第一点:题干表述无论是“不正确”还是“不符合原文意思”,均要求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这种问法,比选出一项正确的难度要低。

第二点:三道题的选项依次对应原文的开头、中间及结尾段落。

第三点:选项表述基本源自文本,但很少直接从文中搬来,而是对原文加以增减、更换、调整、概括,甚至是推测、拓展。

另外,选项中的设误点有如下特点:

首先,设误处极细小,有时就在一两个字上,需细心辨读。

其次,设误类型都很常见,主要有表述绝对、曲解文意、强加因果等,另有偷换概念、断章取义、无中生有、以偏概全、逻辑不当等。

考点梳理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指体味和推敲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层含意,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句子使用的句式、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或分析句子的表达意图,或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释使之具体化等。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句子主要包括下面几种:(1)直接阐明新观点、新理论的句子;(2)对新观点或新理论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3)关键性语句,如各段的起始句和结束句、结论句;(4)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要领: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难以理解文章。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重要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2)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3)

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4)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1.要“句不离词”,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

理解句子含意的前提是对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凡是有助于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句子的理解。做题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而且要领会其在表达上的特定作用,如修饰、限制、强调等。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重要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

2.关注所在语境

抓住句子的关键词语后,接着便要关注其所在的语言环境。只有对具体的语境进行仔细考察,我们才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进而真正理解作者赋予句子的特殊内涵。

要抓住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此外还可以结合全文的中心来理解句意,重要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还可以结合社会背景、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来理解。

还要抓住相关语句。作者要表达一个重要的意思,往往不会仅用一个句子来表达。在文中常常会有一些与该句相关的语句与原句互相参证,如前后照应句、同义反复句、反向论证句等。

3.抓住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

理解句子的含意,常需要察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对于领起句,理解它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内容去分析;对于过渡句,那就要注意分析上下文段的意思;对于总括句,理解时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寻找相关信息。总之,要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在句子的“辖区”内寻找答案。

4.理清结构,进行语法、修辞分析

对结构复杂的长句,首先应分析它的主干,把握大意,然后再具体分析修饰限制成分,准确把握语句的含意。理解特殊句子,就要抓住因句子成分的次序变动而突出强调的部分进行分析。有的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就可以根据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进行分析理解。

请看下面的例子:2016全国卷1 第2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

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

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

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答案】B

古资料”的表述,也过于绝对。故选B。

对于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首先确定选项观点所论述的对象。A项:《尚书·盘庚》不足以证实商王朝存在的原因。B项:证实《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存在所需的凭据。C项:第二次殷墟发掘目的发生改变的原因。D项: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文字学研究的意义。

其次,依据论述对象锁定原文主要信息区。A项:第段第②③句。B项:第段,第段第③句。C项:第段。D项:第段第②④⑤句。

再次,细读信息区及其上下文,理解作者观点,分析选项正误。A项,选项中的“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和原文“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的表述一致,选项中的“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与原文中胡适的主张相对应,该项无误。B项,由第段可知,甲骨文的发现使《史记》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而第段第③句说明证实古史还需“地下出土的新材料”,选项的说法正确。C项,根据第段“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学界的两大影响和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提倡可知,选项对殷墟发掘目的发生改变的原因的推论十分合理。D项,由第段第②句可知,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自汉代以后就有所凭依,并非“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才有。故选D。

附原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