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经财政学重点

山经财政学重点

1、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

2、外部性(外部效益):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

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分类:外部性根据其性质不同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能得到其决策和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则是正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必承担其行为带来的成本情况是负外部性。加之,外部性的实施主体和承受主体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因此所有的外部性可以概括为以下八类:

生产者对生产者的正外部性:水果园园主与养蜂场场主;

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正外部性:工厂绿化对周围居民;

消费者对消费者的正外部性:私人花园对路人;

消费者对生产者的正外部性:居住环境改善增加生产性投资;

生产者对生产者的负外部性:上游化工厂对下游渔业公司;

生产者对消费者的负外部性:建筑施工对居民的休息;

消费者对消费者的负外部性:隔壁寝室放声高歌影响自己休息;

消费者对生产者的负外部性:大声说话影响医生看病;

3、信息不对称:(1)定义:交易双方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时,称信息不对称。

(2)结果: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部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逆向选择最终将导致市场失灵。

(4)道德风险:市场交易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采取不利于信息劣势一方利益的行为,而造成市场低效率。

4、公共产品理论是当代公共财政论的核心理论。

5、公共产品的特征:(1)非排他性: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

(2)非竞争性:消费者在消费某一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获得利益。

6、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市场失效的存在客观上要求政府介入社会资源配置过程,弥补市场功能缺陷,承担起那些市场不能或不宜承担的资源配置任务,以克服资源配置的浪费现象,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2)收入分配职能:它是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职能,维持自己的存在,把财政作为一种收入分配手段,从社会再生产中筹集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然后供应安排出去的客观功能。(3)经济稳定职能: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保持了平衡,物价水平就是基本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也是适度的,而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不难实现的。所以,运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的稳定,首要的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4)经济发展职能:是指政府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7、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二)吉尼系数(Gini's Coefficient )

第一步:分组,将各社会成员从低收入到高收入排列;

例:总收入:100;总人数:4; 甲10,乙20,丙30,丁40.

第二步:计算各组的坐标,确定几个点;A (0.25,0.1) B (0.5,0.3) C (0.75,0.6) D (1,1)

第三步:连接各点画出洛伦茨曲线;第四步:计算吉尼系数。面积OABCD/面积OND

若:总收入为100;总人数:4,其中甲 5,乙 15, 丙 20, 丁 60;

则: A(0.25,0.05) B(0.5,0.2)C(0.75,0.4) D(1,1);吉尼系数 =0.425 第三章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二者的区别)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执行各种政府职能,用于购买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用于维持政府部门正常运转所需和政府投资兴办各种实业所需的商品和劳务。

特点:有偿性(一手付出资金,一手收到商品和服务)与对经济影响的直接性(购买支出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它没有取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只是将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重新分配。这类支出并不减少私人部门可支配的资源总量,而只是在结构上调整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可支配资源的数量,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特点:无偿性(单方面转移)与对经济影响的间接性(转移支出乘数小于购买性支出乘数)。 D M

/

A B

C O N 人数/总人数

B C D O M

N 收

/

收人数/总人数

(本例吉尼系数 =0.25)

A

作用:调节收入分配、实行特定支出和对经济进行自动调节。

(二)按国家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这种分类可以反映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活动的全貌,和各个时期政府职能与活动范围的变化情况。

(三)按财政支出用途分类:(1)从静态的价值构成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2)从动态的再生产角度分为:投资性支出、消费性支出。

(四)国际分类法:

职能分类经济分类

1一般公共服务

2国防

3教育

5社会保障和福利

6住房和社区生活设施7其他社区和社会服务8经济服务

(1)农业

(2)采矿业

(3)制造业

(4)电业

(5)道路

9无法归类的其他支出

(1)公债利息

(2)其他支出1经常性支出

(1)商品和服务支出

1)工资、薪金以及其他项目

2)商品和服务的其他购买

(2)利息支付

(3)补贴和其他经常性转让

1)对公共企业

2)对下级政府

3)对家庭

4)对其他居民

5)国外转让

2资本性支出

(1)现存的和新的固定资产的购置

(2)存货购买

(3)土地和无形资产购买

(4)资本转让

3净贷款

二、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1、财政支出规模(1)定义:指一定的财政年度内政府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

(2)衡量指标:绝对量指标、相对量指标。支出数额及其占GDP比例。绝对指标(指财政支出的总额)能够较直观地反映财政支出的现状和变化情况但难以反映影响财政支出的各种复杂因素。相对指标将财政支出加以分类,通过主要支出项目与GDP之间的比值,考察财政支出增长的结构性特点。

2、影响因素:(一)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二)政治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及政府干预政策。

(三)社会性因素:人口状况、文化背景、社会福利政策取向等。

3、试述瓦格纳法则的内容及瓦格纳对其的解释。

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

政治原因:劳动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经济交往复杂化→经济主体间的摩擦增加→要求更多的商业、法律和契约,并要求建立完善的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的设施上。

经济原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人口居住将密集化并导致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要求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财政支出的增长源于需求的收入弹性。随着实际收入的增长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增长将快于GDP的增长。

4、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不知该处的重点为何,望补充)

5、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阶梯增长理论)

(1)含义:在正常年份情况下呈现一种渐进的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激变”(如战争、经济大萧条或其他严重灾害)时,财政支出会急剧上升;当这种“激变”时期过去后,财政支出水平将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

(2)内外因素说:内因:公民的可容忍的税收水平决定可容忍的财政支出水平。

外因: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制度受到冲击时,如战争、大灾害、大危机等,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此时增税对选民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危机过后,财政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低于原来的水平。

6、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一)成本—效益法:广泛用于成本和效益都可用货币计量的项目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

(二)“公共劳务”收费法:三种定价方式:(1)免费和低价政策,适用于全国普遍使用,但居民对此尚无完全觉悟的情况。如强制进行义务教育、强制注射疫苗

等。(2)平价政策:适用于无需特别鼓励使用,有无需特别加以限制使用

的“公共劳务”。(3)高价政策

(三)成本—效用分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在进行项目评价时,其效益不能以货币计量,而是采用相应的数量单位来衡量。

(四)最低成本法:适用于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宜计算的情况。

6、政府采购:(1)含义:是指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对货物、工程和劳务的购买活动,其主要形式是以公开招标方式。2.特点:见书六条

第四章购买性支出

1、政府投资的特点:

非政府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盈利目的、利润最大;成本小、周期短、见效快;不投资于外溢性和社会效益项目。

政府投资:微观上可以不盈利或微利;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基础性、垄断性和外部效益较强的建设项目。

2、政府投资的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将投资项目划分为三类:竞争性投资项目、基础性投资项目和公益性投资项目。他们具有不同的特点:竞争性投资项目完全受市场调节,所提供产品属于典型的私人产品;基础性项目是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共同的生产条件的项目;而公益性项目主要指外部效益较强,或完全没有内部效益的项目。

3、财政介入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理论依据:

1.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2.基础设施普遍具有外部效益。

3.有些基础设施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若由企业垄断生产会降低资源利用效率。

4.生产的周期长、投资大、回收慢、风险高等特点,私人资本不愿意进行这方面的投资。

5.日益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4、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式

1.政府直接投资,免费提供。如市区道路、天桥等。

2.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如机场、码头、邮政等。

3.政府投资,商业经营。由法人组织自负盈亏。

4.财政投融资: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举办的政策性投融资活动。它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以实施政府政策为目的,将通过各种融资方式筹集的资金投向政府所要发展的产业部门的政府信用活动,是一种政府信誉与金融运行相结合的特殊的财政活动。

5.BOT、TOT和ABS方式。

6.非政府部门投资和经营,政府监管。

5、什么是BOT、TOT和ABS方式?

(1)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些财团或公司,由其组建一个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由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该项目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协议期满,该项目产权转让给政府。(2)TOT,即“转让—经营—转让”,是指委托方(政府)与被委托方(外商或私人企业)签订协议,规定委托方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的基础设施项目转让给委托方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经营,委托方凭借所转让的基础设施项目未来若干年的收益一次性地从被委托方那里融到一笔资金,再将这笔资金用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3)ABS,即以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是指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高级证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

6、财政农业支出的理论依据(A卷重点)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最基础的食品。

2.上游产品,提供原材料,其价格稳定影响到整个社会物价的稳定。

3.其生产率提高,解放农业中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

(二)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质、低效产业。

1.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大。

2.市场风险:一是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长,且在生产周期内规模无法改变;二是因为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而本期价格决定下期的产量,导致农产品市场的发散性,自身难以达到均衡的效率最优点。

(三)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发散型的蛛网市场,自身难以达到均衡的效率最优点。农产品市场的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信息滞后,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

(四)农产品偏好的同一性和需求弹性小的特征导致“消费性陷阱”和“谷贱伤农”。价格降低,消费提高不大,降低到一定程度,消费已不可能提高。

(四)农业的外部性特征明显。粮食安全、环境保护、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7、为什么会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画图说明,B卷重点)

对于农产品而言,在需求方面的弹性较小,经常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在供给方面,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加之人们的偏好也具有同一性,因而价格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是有限的。即使价格下降,农产品的消费也不可能很高,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农产品的消费已不可能提高。同时,农产品价格的下降还会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因而导致“谷贱伤农”。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了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生劳动能力或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生活、基本医疗需要的一种经济保障活动。

二、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的内容: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 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

2、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度。

3、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两部分。统筹基金由企业缴费形成,原则上不超过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8%。

4.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三、财政补贴的:

1、概念:财政补贴是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向特定 的企业或私人提供无偿补助,进行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2、特征:政策性,补贴对象、数额以及补贴的期限等都是按照政策的需要制定的。

灵活性,随形势的变化和政策目标的改变及时进行调整。

时效性,政策变化了,财政补贴的构成要素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四、财政补贴的分类

1.按照补贴对象的不同,我国财政补贴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

价格补贴:是指国家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和实现其他政策目标,对某些商品实行购销价格倒挂或持平的价格政策,同时对从事商品生产、供销的企业由此产生的价差损失和亏损给予的补贴。如粮食直补、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 企业亏损补贴:是指政府财政对企业的政策性亏损给予的补贴。

职工和居民生活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保证人民生活维持必要的水平,对职工和居民提供的补助。如交通补贴、取暖补贴等。

财政贴息:是指国家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的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

税式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对于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给予的减免税

2.按补贴环节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3.按补贴的稳定性分为经常性补贴和临时性补贴。

4.按补贴的透明度分为明补和暗补。名义vs 实际

P 1

P 2 Q 1 Q 2 S 1 S 2

D

明补是指将全部补贴都纳入预算管理,财政补贴作为预算支出项目,直

接明了;而暗补是指补贴支出不纳入预算管理,隐蔽性强。

5.按补贴的部门分为农业补贴、公用事业补贴和外贸补贴等。

6.WTO将财政补贴分为红箱补贴、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

第六章财政收入概述

一、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税收收入: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的规定和标准,无偿地、强制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中最可靠的一种基本形式。同时,还能起到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所获得的经营利润、租金、股息和资金占用费等收入。

债务收入: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信用原则从国内外取得的各种借款收入。包括在国内外发行的各种公债和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银行的借款。

收费收入:是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基金或者批准使用某些资源时,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入形式。它主要包括规费和使用费。规费是指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所征收的工本费和手续费。使用费是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对其提供的公共设施的使用所征收的费用。

其他收入:如罚没收入、公产收入和杂项收入。

(二)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

第一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把财政收入分为八类:①国有经济收入;②集体经济收入;③外商投资企业收入;④股份制经济收入;⑤联营企业收入;⑥私营经济收入;

⑦个体经济收入;⑧其他收入。

第二以部门结构为标准分类,包括:农业收入、工业收入和建筑业收入等,或第一、二、三产业收入。

(三)按管理形式分类

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预算内收入是指列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要经过预算管理程序才能安排各项支出,并纳入国库管理。预算外收入没有经过预算管理程序。(四) 按管理权限分类

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五)按取得的收入是否稳定分类

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1、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2、衡量财政收入相对规模的指标通常有两个:一个是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一个是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也是通常所说的“两个比重”。这两个指标是衡量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依据。前者综合反映出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反映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后者用来衡量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宏观调控能力。

第七章税收原理

一、税收概念

1、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公共需要,凭借社会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以法律为准绳结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2、对税收概念的理解:(1)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职能的需要。(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社会公共权力。(3)税收必须借助法律的形式来进行。(4)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二、税收的特征

1、含义:税收的特征是指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或称税收的“三性”。

三、税与利、税与费的关系

(一)税与利:国家征税是凭借公共权力,而参与国有资本的分配,行使的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二者的征收机关和实现职能也不同。

(二)税与费:规费是国家在向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收取的工本费和手续费。包括行政规费和司法规费。区别主要是税收与政府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没有直接联系,税收不规定用途,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而收费与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直接联系。

四、税收制度的概念

税收制度是国家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管办法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税收制度之分。其属于上层建筑范围,以法律形式规定税种设置及每个税的征税办法,确定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

征纳关系,以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五、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

纳税主体,可以为法人和自然人。与负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区别。

(二)征税对象

课税客体,是指对什么征税,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征税对象是税后制度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三)税目

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四)税率

1.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

3.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联系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比较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简便,但累进速度比较急剧,尤其是在两

个级距的临界部分,很可能出现税收增长数量超过税基的不

合理现象。(如表所示)

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比较复杂,但累进速度平缓,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弥补全额累进税率的缺陷。

(1)全额累进税率

(2)超额累进税率

(3)全率累进税率

(4)超率累进税率

(五)纳税环节

是指商品在流转过程中缴纳税款的环节。

(六)纳税期限

是指纳税人在取得各种应税收入和发生应税行为之后,向税务机关交纳税款的时限。(七)减免税:是指减少或免除纳税人应纳税额。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

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纳税人的金额未达到起征点,不纳税;超过起征点,全额纳税。免征额是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规定免予征税的数额。纳税人的金额未达到免征额,不纳税;超过免征额,按超过部分纳税。

(八)违章处理

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采取的惩罚措施。

六、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

(一)古典税收原则

1.斯密(Smith, A.)税收四原则

平等原则(principle of equality)

确实原则(principle of certainty)

便利原则(principle of convenience)

最小征收费用原则(principle of minimum cost)

2.瓦格纳税收四大原则(四项九端)

财政收入原则:包括收入充分原则和收入弹性原则。收入充分原则,税收收入应能充分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收入弹性原则,即税收收入能够适应财政支出的变化。

国民经济原则:包括慎选税源原则和慎选税种原则。慎选税源原则,税源的选择应有助于保护资本;主张以公民所得为税源,而不能以资本所得和财产所得为税源。慎选税种原则,税种的选择应考虑税负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于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

社会正义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公平原则

税收行政原则:包括确定、便利和节省原则

(二)现代税收原则

1.公平原则(见下文详述)

社会公平:横向公平;纵向公平

评价标准:受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

2.效率原则(见下文详述)

税务行政效率:征税成本;纳税成本

税收经济效率:税收中性;“额外负担”最小;保护税源、勿侵税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税收的效率原则:经济效率原则、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1. 经济效率原则(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

税收中性指的是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税收中性政策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政府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数额为限,不能让纳税人或社会承受其他的经济牺牲或额外负担;其二,政府征税应当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发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应当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2.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为了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应当使税收成本最小化,这就是税务行政效率原则。税务行政效率的高低一般通过一定时期的征税成本与入库的税收收入之比来衡量。比率越低,表明税务行政效率越高;反之则反是。

3.适度原则:拉弗曲线

4.法制原则

七、税收的分类

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注意具体的内容,课本P193)

1.流转税、

2.所得税、

3.财产税、

4. 资源税、

5.行为税

二、按征收权限分类

1.中央税:以中央政府为课税主体的税种,税收收入归属于中央财政。如:关税、消费税等。

2.地方税:以地方政府为课税主体的税种,税收收入归属于地方财政。如:营业税。

3.共享税:中央统一立法,税收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按一定比例共享支配的税种。如:增值税、证券交易印花税。

三、按计税依据分类

从价税:以征税对象的价格或价值为计税标准的税种,与征税对象的价格有直接的关系。从量税: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为计税标准的税种,征税对象的价格变动不会影响税收收入。

四、按税负能否转嫁

直接税: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纳税人与负税人合一。如:财产税、所得税。

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纳税人与负税人两者分离。如:流转税

五、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价内税:税金包含在价格之内的税种。如:营业税、消费税等。

价外税:税金作为商品价格外的附加部分的税种。如增值税。

六、按税收收入形态分类

分为实物税和货币税。

八、税收负担的概念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一种经济负担。从绝对额考察,是指纳税人应支付给国家的税款额;从相对额考察,它是指税收负担率,即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与其计税依据的比例。

九、税负转嫁

(一)含义:指的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

的过程。税收转嫁行为的发生,可能使纳税人与负税人出现不一致的情

形。

(二)税负转嫁形式

1、前转

也称顺转,指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按照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通过提高价格的办法,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或要素的购买者,即由卖方向买方转稼。

是税收转嫁的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

2、后转

也称逆转。指纳税人用压低进价、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将所纳税款向后转移给商品或要素提供者的一种形式。

税收转嫁之所以表现为后转,一般是因为市场供求条件不允许纳税人以提高商品售价的办法,向前转移税收负担。

特例:税收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taxation)

3、税收资本化

如果政府向资本品的收益征税,那么在这项资本品出售时,买主会将以后应纳的税款折成现值,从所购资本品价值中预先扣除,从而使资本品的价格下降,税收实际上将由资本所有者负担。此后,名义上虽由买主按期付税,实际上税款是由卖主负担的。

税收资本化是将累次应纳税款作一次性转嫁。

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土地等某些能产生长久收益的资本品的交易中。如果征收土地税,地价就会下降。

4、混转或散转

对纳税人来说,前转和后转的形式可以兼而用之。也即,纳税人一方面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将一部分税负向前转嫁给买方,另一方面通过压低进价的方式将一部分税负向后转嫁给卖方。这一情形称为混转或散转。

未知题目一个

(三)税负转嫁的条件

1、商品流通的存在。商品流通是税负转嫁的经济前提。

2、课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弹性。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税收将主要由纳税人承担;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收将主要由其他人负担。

第八章我国现行税收制度

一、增值税的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

优点:1)税基较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2)可实行发票扣税法。缺点:1)存在重复征税;2)不利于固定资产投资大的企业;3)不利于企业更新设备

2.收入型增值税——扣除固定资产当期的折旧费。

优点:法定增值额与理论增值额一致,是标准的增值税。缺点:1)要求较高的会计核算水平和税收管水平。2)不能采取发票抵扣方式。

3.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当期购置固定资产的价款一次性全部扣除。

优点:1)能实行规范的发票扣税法;2)鼓励企业投资固定资产。缺点: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二、增值税纳税人(与消费税纳税人的区别)

增值税:根据条例规定,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

消费税:指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纳税人。

三、消费税(具体内容自己看课件)

(一)纳税人:指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纳税人。

四、营业税(具体内容自己看课件)

(一)征税范围: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行为。

(二)应税劳务:是指属于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焕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注:1、转让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商誉2、销售不动产:销售建筑物及其他土地附着物)

五、企业所得税

税法利润不等于会计利润,是对会计利润的调整。

应纳税所得额=税法利润=会计利润+税收调整额

五、个人所得税

超额累进:

(一)工资、薪金所得

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35%。

比例税率

(一)稿酬所得

适用20%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所得额减征30%。

(二)劳务报酬所得

适用比例税率,并实行加成征收。

(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适用20%比例税率。

第十章政府收费

一、政府收费的含义

政府收费是政府部门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劳务索取的价格,即消费者消费公共产品所支付的价格。

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公共定价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三种:平均成本定价法、二部定价法、高峰负荷定价法。(具体详见课本P278-279)

三、使用费的构成

(1)资本成本(2)经营成本(3)拥挤成本

第十一章国债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当政府出售债券以弥补税收不足时,具有理性预期行为特征的人就会同时认识到政府为了还本付息将要征收更高的税收,政府借债只是推迟了纳税。并且未来的税收通过贴现和资本化过程计算出的现值与当前的税收(举债)是相等的。

其政策涵义:无论政府采取征税方式还是举债方式,或者是采取二者的某种结合方式,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是无差别的。

二、国债负担与限度

(一)国债负担

(1)政府的负担

政府借债是有偿的,这就要求政府在安排预算时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还本付息。政府举债要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

(2)纳税人负担

指政府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最终来自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国债在未来还本付息时才构成纳税人的负担。

(3)代际负担

指当代人的债务负担转移给后代人,或者说当代人把应当承担的公共产品的成本转移给后代人承担。国债的发行是否引起代际负担,应当视政府会采取哪一类型的筹资来源和投资方向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二)限度

表示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一是国债负担率,而是偿债率或债务依存度。

三、国债的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一般是指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即收不抵支的差额。用国债弥补赤字一般不导致通货膨胀。

(二)为政府投资性支出筹集资金

我国的财政支出中政府投资占很大一部分,发行国债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资金。(三)调节经济

发行国债意味着政府集中支配的财力的增加,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

第十二章政府预算

一、政府预算的原则

(一)公开性

如前所说,国家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

(二)可靠性

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三)完整性

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四)统一性

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各该级财政部门,但这些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五)年度性

预算年度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365天)。

(六)法律性

(二)政府预算的类型

(1)以预算编制的组织形式差别为依据,政府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以编制的方法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3)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其经济效果,政府预算分为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

(4)按收支管理范围,政府预算可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

(5)按预算的作用时间的长短,政府预算可以非为年度预算和中长期预算。

第十四章财政体制

一、分税制的概念:分税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划分税收收入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具体内容

(一)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二)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三)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资金在各级政府间的无偿转移。它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制度。

四、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类型

(一)无条件拨款

(二)有条件拨款

1.非配套拨款。

2.不封顶的配套拨款。

3.封顶的配套拨款。

(三)分类拨款

五、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目的

(一)纠正地区间的外溢性问题

(二)解决财政纵向不平衡

(三)解决财政横向不平衡

(四)使地方支付的支出结构和水平与中央政府的目标一致

(五)激励地方政府努力增加本级收入

第十五章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具体而言,财政政策是为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等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

1.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没有失业现象,而是把失业率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2.物价稳定

就是将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非均衡性给经济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又要避免通货紧缩给经济带来的严重挫伤,降低经济效率。

3.经济增长

指的是一国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准确地说,指人均实际产量的增加,一般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表示。

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劳动、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财政的税收、公债、补贴等手段的运用。

三、财政政策主体

财政政策主体,就是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主体行为的规范、正确与否,对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决定性作用,并直接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

我国财政政策的主体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构成,其中中央政府是最主要的作用主体。四、财政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它是财政政策的载体。

1.国家预算调控手段

2.财政收入调控手段

3.财政支出调控手段

五、财政政策的类型

(一)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需求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分类

1.自动稳定的政策

指在经济波动时财政制度中的“内在稳定器”能够自动发挥调控作用,不需要政府的任何干预行为就可以直接产生调控效果的财政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税收的自动稳定性和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指政府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财政政策手段,有针对性地对经济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总需求的平衡和充分就业等。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分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总需求,促使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

(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以达到增加和刺激总需求的效果。)

扩张性财政政策经常导致财政赤字。

2.紧缩性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促使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通过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减少社会的投资需求

和消费需求,可以达到减少和抑制总需求的效果。)

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财政结余。

3.中性财政政策

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

其政策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同步增长,以维持社会总供求对比的既定格局;

政策的实施则表现为财政收支在数量上基本一致。

中性财政政策的特点在于对总供求产生不具倾向性的调节作用。

六、财政政策实践

1、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1988年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以及随后1989年和1990年国民经济的低速增长,使我国政府认识到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一松就热,一紧就冷”的传统做法,既要为经济过热降温。又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防止经济运行中的大起大落现象再次发生。

2、积极的财政政策

从1998年开始启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扩大内需,并且把增加投资的重点掌握为基础设施建设,以求避免形成生产项目上的重复建设,优化结构和增强发展后劲。

3、稳健财政政策

200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但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也开始凸显。一是结构性问题趋于突出。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更加尖锐。三是局部体制改革滞后已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决定从2005年开始,适时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注重解决结构优化问题,减弱政府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