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德莱塞的_美国悲剧_看消费主义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从德莱塞的_美国悲剧_看消费主义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从德莱塞的_美国悲剧_看消费主义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从德莱塞的_美国悲剧_看消费主义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从德莱塞的《美国悲剧》看消费主义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周弘

(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美国作家德莱塞的经典之作《美国悲剧》描述了在消费主义意识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变成了占有物质的多少。在这种主导人生观的影响下,传统的道德观念渐渐被人们抛弃,取而代

之的是对物欲的渴求。研究《美国悲剧》不仅可以深刻剖析主人公克莱德的成长经历和性格,而且能够在分

析其所处时代社会特征的基础上,寻找悲剧人生的根源,探求消费主义意识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悲剧》;消费主义;克莱德;悲剧人性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70(2011)09-0121-03

收稿日期:2010-12-25

作者简介:周弘(1983-),男,河南新乡人,平顶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文学与翻译、文化翻译。

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也在不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或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以追求消费的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为生活目的和人生的终极价值。[1]3120世纪20年代,弥漫并渗透于美国各个角落的消费主义意识加快了美国社会的分层发展。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被人们认为是美国文学的先驱,主要在于他的作品为以后小说家的自由表达铺垫了道路,他“解放了美国小说”[2]38。他一生著述颇丰,其作品成为一幅真实的时代写真图,为以后的作家树立了忠实生活的光辉榜样。评论家阿尔弗雷德·卡津曾说:“我们之所以把他的作品和现实等同起来,是因为半个世纪以来,他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是美国生活的一个完整的篇章。”[2]38《美国悲剧》(An American Tragedy)是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出版于1925年的长篇小说是德莱塞根据真实的犯罪案件———1906年发生的彻斯特·吉列特(Chester Gillette)谋杀自己女友的案件写成的。虽然,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报道,但作者仍认为谋杀背后的深层原因没有揭开,那就是为什么谋杀案会频繁发生,为什么此种谋杀模式如此盛行,究竟是什么促使它具有美国特色。

克莱德·格里菲斯(Clyde Griffiths)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出生于堪萨斯的一个牧师家庭,一家人靠父母沿街卖唱布道传播福音勉强维持生活。在他眼中,自己的父母和披着宗教外衣行乞的乞丐毫无区别。此外,父亲也没有给他树立良好的榜样,没有引领他在积极的人生道路上前进。在这样的家庭中渐渐长大的克莱德形成了自卑的性格。在小说中,作者有意把导致克莱德悲剧人生的原因降到他父亲身上,而克莱德的父亲阿萨·格里菲斯恰恰是“属于体内机能尚不健全的人,是某种环境和某种宗教学说的产物,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己的胆识,但是他很敏感,非常容易动感情,但没有一点务实观念”[3]10。令人颇为感慨的是,恰恰是他父亲这种对生活的盲目态度和毫不务实的观念,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懂得某种实用知识或专门职业训练,而这种知识或训练对他们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可笑的是,他们满脑子都是想着为世界传播福音,而竟想不出一个可以让他们孩子读书的地方”[3]11,耽误了克莱德的早期教育。此种情况下,作为儿子的克莱德不仅会抱怨父母耽误了自己的教育,而且从内心来说是看不起父母寒碜卑微的工作的。他有着爱出人头地的性格,凡事好高骛远,爱慕虚荣。这种心态导致他不愿接受任何卑贱的工作,也正是他这种既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又一心想着挣大钱的心态,导致了他“欲望强烈却又资质可怜”的人生悲剧性格。卑贱的出身使他不愿正视自己,缺乏判断力和意志力,只是做着脱离实际的梦,渐渐地迷失了自己。

克莱德对自己缺乏正确了解,当生活境遇要求他做出抉择时,他把抉择权让给了本能,或者说是自己内心深处那种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欲望。于是,他开始寻欢作乐,在戴维逊酒店做服务生时选择霍斯坦小姐的主要原因就是本能。正如德莱塞所言:“克莱德天

2011年9月

第30卷第9期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Sep.,2011

Vol.30No.9

生就是这样的人,只要见到女色就欲火中烧。他扛不住性的吸引,更扛不住性的呼唤。”克莱德后来在他伯父的工厂任主管时,把肩上的责任抛掷脑后,眼神总在那些女工身上。出于本能的需要,他把目光落在了漂亮的罗伯达身上,欲望驱使他占有罗伯达,但罗伯达要他答应永远不要抛弃自己。克莱德最终被欲望征服,口是心非地答应了罗伯达。而当罗伯达委身于克莱德,并为他怀孕时,克莱德又将目标转向了更年轻有钱的桑德拉,并向她大献殷勤。对克莱德而言,桑德拉就是他人生中的阿拉丁神灯,可以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引领他走上美国社会的顶层。因此,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桑德拉,抛弃了罗伯达。遭到抛弃的罗伯达写信威胁克莱德,使其无奈之下起了杀念,但就在是否真要采取极端行为置罗伯达于死地时,他又徘徊不决。作者对此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有些人想象力特别敏锐,或因病态而不合时宜,他们的心态受到挫折,而又不具备坚强的毅力,面临艰难复杂的问题,会有这样的时刻:虽然理智还没有真正从它的宝座上倒下来,但毕竟摇摇欲坠,或是因为受热而翘曲,或是发生完全动摇,这些人心里早已糊涂,以致非理性或困惑、迷误或过错暂时会占上风。对这些人来讲,意志和勇气无法征服眼前的困难,又无法忍受,只好后退,完全听凭惊慌心态和短暂的非理性支配。”最终,克莱德涉嫌谋杀,被判死刑,悲剧人生实乃性格所致。

德莱塞后来回顾为何自己被这样的谋杀案搞得心神不安时曾说:“我在检阅彻斯特·吉列特谋杀案件的卷宗后,我相信很多人对案件发生前的环境和状况有误解或者也许我最好说不理解。”[2]66就在这样的“误解”和“不理解”中,德莱塞完成了《美国悲剧》。此种语境就是渗透在美国社会各个角落的“穷家男娶富女梦”,也就是通过有利可图的婚姻达到富裕、地位崛起的痴迷。这种痴迷渗透到美国人的意识里,为与其相似的犯罪做了铺垫,而且令人心痛的是,这种痴迷多已成为犯罪的导火线。德莱塞曾说:“克莱德做着美国人认为明智道德的事情”,就是这样一种社会,人们逐渐接受“穷家男娶富家女”的痴迷梦想,他感觉到“我们行走在虚幻的海市蜃楼里”[2]65。这就是《美国悲剧》的主旨所在,提醒美国的年轻人不要盲目接受虚幻的梦想,要认清自己和眼前的现实,把握自己的人生。

小说主人公克莱德缺乏意志力和理智,在残酷的现实中丧失了适应能力,因而无法正确审视自己和所处的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把克莱德一步步推向社会边缘,推向他没有想到的电椅。评论家唐纳德·皮泽尔认为:“在德莱塞眼中,动物与动物之间有着各自规定的活动区域,人类也一样,只不过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是社会性的,不是物质的。社会的观点、舆论、判断都是等级界限,这种界限虽不可触摸,但真实存在。越界者不一定死亡,但绝不会生活得舒服。”德莱塞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贫富的界限就像用一把刀子切开,或是用一堵高墙隔开,分得很清楚。”[3]259克莱德虽在其伯父的厂中谋得职务,但身处上流社会的伯父一家并未给他提供任何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他的堂兄弟吉尔伯特对他充满敌意,极力排斥他。在莱克格斯的上流舞会中,富家少爷弗雷迪·塞尔斯身着礼服,低头俯看克莱德就像大公鸡看小麻雀。在莱克格斯眼中,克莱德越了界,他超出了自己的区域,来到了不属于自己的空间。虽然克莱德因为桑德拉的关系也参加过一些上流舞会,但他根本不知自己仅是桑德拉用来刺激傲慢的吉尔伯特的一颗棋子而已。“当桑德拉雪白的胳膊挽着克莱德的胳膊时,他还真觉得自己已然走上了天堂乐园。”事实上,克莱德只是沉浸在自己痴迷的海市蜃楼中,当东窗事发被捕入狱时,他的那些所谓的“上流好友”如同躲避瘟神一般离他而去。他的伯父不愿花钱为他打官司,他“最心爱”的桑德拉也在此时给他邮寄了一封绝交信,他所有的梦想与希望瞬间被击得粉碎。

《美国悲剧》是德莱塞自我再现的经典作品,恰如评论家皮泽尔所言,小说显露着确切无疑的自传性质。小说主人公克莱德身上表现出来的怨、恨、喜、怒是德莱塞本人曾经经历过的心态的合乎逻辑的想象性延伸。[4]601尽管这样,作家在写作时也受到整个社会以及政治风气的约束和影响,也就是说,德莱塞把他自己的社会经历投射在克莱德身上。德莱塞生活在发生了巨大变化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此时的美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文化盛行,进入到消费社会。此时,人们购物是出于娱乐和享受,并非是真的需要。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主义过渡,消费意识形态逐渐取代生产意识形态。由于消费意识形态主张消费和占有物质,无形中就削弱了勤俭、节约、自控等传统道德标准。“群众性消费”导致清教伦理逐渐让位于消费享乐主义。[5]166

小说主人公克莱德出身卑贱,从小生活窘迫,在别人轻蔑的眼光中勉强生存。这种轻蔑的眼光意味着世俗的消费与享乐主义对传统道德的嘲讽。虽然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基督教伦理,但花花世界给予了其强烈的心理刺激,他的灵魂逐渐被物质享受的原始冲动

和渴望所钳制。后来,他在工作的地方见识了奢华和辉煌,心中充满了对物质享受和挥霍的向往。他开始对母亲隐瞒自己的收入,和同事一起追求感官刺激,还迷恋一个叫霍斯坦的女孩。她对裘皮大衣的渴望使克莱德茅塞顿开,意识到漂亮衣服可以使人走上幸运道路。他姐姐被骗诱奸遭到遗弃,身无分文,他母亲恳求他救助落难的姐姐却遭到拒绝,只因为他需要钱来引诱霍斯坦,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对姐弟亲情的冷漠标志着克莱德偏离了原来的人生轨道,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欲望消费之中。小说充分表明了消费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渗透。

在克莱德时代,女性地位很低,她们被看成是消费品,是抽象的,是见色思淫的目标,女性的身体象征着日益复杂的消费经济。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女人不仅仅是消费的主体,还是消费的客体,不仅成了性的目标,还可以代表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在《美国悲剧》里,克莱德凭借当地富贾侄子的身份得到了罗伯达,但当另一件高级“商品”———桑德拉出现时,他顿时感觉罗伯达失去了价值,只是手上一件过时的消费品。因为罗伯达无法带他进入上流社会,她只是自己玩弄的一件“消费品”。他从一个女人转向另一个女人,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肉体欲望,又是为了在消费社会寻求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古代的消费品多是用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特别是物质需求,但现代社会的消费品不仅可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表明人的身份地位。漂亮的富家女桑德拉具备了消费社会“高级消费品”的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她可以帮助克莱德走进上流社会。对于克莱德而言,桑德拉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要追求桑德拉必须要舍弃罗伯达。在这个消费意识形态把人的传统道德观和理智冲刷得消失殆尽的社会,克莱德抛弃罗伯达是顺理成章之事。然而,克莱德最终又被创造他和培育他的美国社会所抛弃。正如斯宾德勒所说:“克莱德的成长期受到经济上消费倾向的风格和价值观影响。这些倾向和价值观从20世纪初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否定了清教主义的约束,欢迎建立在满足个人需要上的享乐主义。”[6]141

消费享乐主义无疑削弱了传统道德,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美国梦就是被异化在这样一个消费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结果,为了获取金钱和地位,人们不惜铤而走险,在当时就滋生了许多极其相似的犯罪案件,这些案件将问题的核心指向金钱。这就是克莱德成长的社会,他是这个社会的产物,只不过是一个畸形的产物。因此,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牺牲品,被社会所抛弃。

德莱塞所塑造的人物都被消费主义潮流无情地俘虏,在他看来,人的财富和地位必须显露在外,否则的话,别人对他们便一无所知,因此他们也觉得没有任何意义。[7]70从表面上看,作者德莱塞好像在写一起谋杀案,一个毫不起眼的弱小人物的短暂一生,但在整个案件的深层,作者对人物悲剧命运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行了探究。小说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与当时正统的传统道德格格不入,最终还面临可悲的人生命运,被送上死亡的电椅。深层探究,他可悲的人生遭遇恰恰源于在消费主义意识影响下的对某些生活方式的盲目追求,源于对若有若无的虚幻人生美梦的过分渴求,更因为他对自身、对消费主义意识主宰的社会缺乏正确认识。可以说,他是自身性格悲剧的牺牲品,是时代悲剧的牺牲品,也是消费主义社会悲剧的牺牲品。

作者德莱塞借助小说真情呼吁,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社会,万不可被周围的海市蜃楼迷惑了眼睛,走上不归路。这也正是作品《美国悲剧》的核心价值之所在。表面上看,作品是描写克莱德的人生悲剧,其实是通过人物的可悲命运揭露消费主义对人性的悲剧影响,鞭挞这个腐朽的时代,痛斥这个堕落的消费主义社会,进而达到唤醒人们看清自己,看清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警示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丽红.解析《美国悲剧》中消费主义的社会层化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4).

[2]Kepos.Paula Eda.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Criticism [M].Detroit/New York/London:Gale Research Inc,1988.

[3]西奥多·德莱塞.美国悲剧[M].潘庆龄,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4]常耀信.美国文学史: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5]朱刚.新编美国文学史:第2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Spindler M.American Literature and Social Chang—Wil-liam Dean Howells to Arther Miller[M].Hong Kong: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3.

[7]蒋道超.虚拟交易和消费文化———评德莱塞《欲望三部曲》的主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4).

[责任编辑杨倩]

人格测试题库-气质类型测验

气质类型测验 指导语:下面60道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答这些问题时,你认为很符合自己情况的,记2分,比较符合的,记1分;介于符合于不符合之间的,记0分;比较不符合的,记-1分;完全不符合的,记-2分。 1、做事力求稳妥,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才痛快。 3、宁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镜头等。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自我克制。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又觉得什

么都没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时无时,别的是很难使我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景,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 21、对学习、工作、事业怀有很高的热情。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3、符合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5、讨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26、与人交往不卑不吭。 27、喜欢参加热烈的活动。 28、爱看感情细腻、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文学作品。 29、工作学习时间长了,常感到厌倦。 30、不喜欢长时间谈论一个问题,原意实际动手干。 31、宁愿侃侃而谈,不愿窃窃私语。 32、别人说我总是闷闷不乐。 33、理解问题常比别人慢些。 34、疲倦时只要短暂的休息就能精神抖擞,重新投入工作。 35、心理有事宁愿自己想,不愿说出来。 36、认准一个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不达目的,是不罢休。 37、学习、工作同样一段时间后,常比别人更疲倦。 38、做事有些莽撞,常常不考虑后果。

生涯人物访谈记录教学提纲

生涯人物访谈录 生涯人物一 被访谈人简历: 姓名:何璃璃 性别:女年龄:28岁 工龄:3年多 学历:本科 职务:人力资源部部长 所学专业:国贸和人力资源管理 所在单位:蒙自金方超市人力资源部部长 与被访谈人物的关系:小组人员在金方超市做兼职时所认识的 访谈时间:2016年4月21日 访谈方式:qq访谈 访谈人:蒋国海 访谈内容 问题一:您是如何得到这份工作的? 答:现场招聘 问题二:您对这份工作有什么看法呢? 答:我觉得这份工作挺好的,虽然当初刚做这份工作时有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但后来慢慢的也做得得心应手,我很喜欢现在这份工作 问题三:您觉得做这份工作学要具备什么样的工作能力? 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知识面广,心细,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掌握人力资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熟悉与人力资源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人力资源查询的基本方法。 问题四:您认为目前从事这份工作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 答:其实学历也不是最重要的,一般的大专文凭都可以的,主要靠的是自己的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问题五:一般从事这份职业的起薪,平均薪,最高薪会是多少呢? 答:在不同行业,不同的公司都是不同的,试用期一般就一千多吧 问题六:刚参加这份工作时会有什么样的培训呢? 答:在这里基本是没有的,但在让你接手一些重要的工作时,会让你先从助理做起,便于学习 问题七:你在做这个工作的日常任务都是些什么呢? 答:每天给在超市工作的人员办工作证,还有清点超市的人力资源,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老板吩咐的事也要做好 问题八:您认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性格和能力对这个工作室比较重要? 答:耐心,细心,勤学好问,工作经验,责任心强,人际交往能力强 问题九:进入这份职业需要什么执照或教育程度? 答: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是必须要有的,教育程度的要求不会很高,一般的本科生,专科毕业生都

读书报告——休谟的《人性论》

“启蒙哲学”第二次作业 书目:《人性论》 作者:(英)休谟,关文运译 出处:北大图书馆 休谟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知性、情感和道德学 知觉是知性的一个概念,包括印象和观念。这两个概念贯穿于整个人性论始终,认为人的一切知识源于知觉,并且人性中的其它概念都基于此。印象:初次出现于灵魂中我们的一切感觉、情感和情绪;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向。印象与观念又可以分为简单和复合。在印象中,又可以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前者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后者大部分由我们的观念得来,即由我们反思而得来,是我们对外界可感知的性质。观念则可分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前者复现于一个印象和一个观念之间,后者复现时完全失去活泼性,成为一个纯粹的观念。 论述情感的过程中,仍然首先关注到印象,将感觉印象解释为原始印象,由苦、乐等感官印象组成;将反省印象解释为次生印象,由情感和类似情感的情绪组成。情感的对象是自我,例如骄傲对于自我便产生优越的情感,谦卑便产生不够优越的情感。休谟在谈论情感的时候很注重“同情”的作用,并且通过想象而产生我们的其他情感和情感间的推移。 休谟在这本著作中致力于为情感申辩,而将理性对于道德的作用最小化。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真、伪在于对观念的实在关系或实际存在和事实的符合或不符合,而情感、意志和行为是原始的事实或实在,本身圆满自足,并不参照其他的情感、意志或行为,因此是无法断定真、伪的。在休谟的道德学里,正义与非义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我们的道德感可以分为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类,正义便是前一种的,对所有物的占有情况成为正义与非义观念发生的条件。休谟推断出,道德的区别是由道德感得来的,因而与理性无关,而道德的性质在于内心(动机),以外界行为作为标志。

休谟

休谟 休谟 概述 休谟,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休谟的哲学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不可知论的哲学体系。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 休谟 外文名: David Hume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苏格兰爱丁堡 出生日期: 1711年4月26日 逝世日期: 1776年8月25日 职业: 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主要成就: 首倡近代不可知论 提出著名的―休谟机制‖ 最先讨论到了伦理学 目录[隐藏] 简历 哲学思想 学术思想 著作 历史地位和影响 大卫·休谟 David Hume 休谟(David Hume 、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研究休谟的学者经常分为那些强调怀疑成分的(例如逻辑实证主义)、以及那些强调自然主义成分的人。 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弗朗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编辑本段] 简历 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卒于1776年8月25日。12岁进爱丁堡大学。1729年起专攻哲学。1732年刚满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1734年去法国自修,继续哲学著述。1748年出使维也纳和都灵。1749年回家乡,潜心著述。1751年移居爱丁堡市。1763年任驻法使馆秘书;1765年升任使馆代办。1767~1768年任副国务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爱丁堡。 [编辑本段] 哲学思想 虽然休谟属于18世纪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中讨论到的题材大多与现代哲学界的主要争论有密切关系,这与其它同时代的哲学家相较是相当罕见的。一些休谟最具影响力的哲学思想可以归类为以下几点: 因果问题 休谟主张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反驳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休谟主张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象中归类。‖也因此我们不能说一件事物造就了另一件事物,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所关连。休谟在这里提出了―经常连结‖(constant conjunction)这个词,经常连结代表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我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一件事物总是与另一件事物―经常连结‖。因此,我们并没有理由相信一件事物的确造成另一件事物,两件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3篇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3篇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3篇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篇一因为我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所以我选择的访谈人物是我们环境专业的教师刘敏老师。 刘敏老师是重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读研期间,学习努力刻苦,并利用业余时间在相关单位从事与环境科学专业有关工作,以此积累经验。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内江师范从事环境科学专业教师职业,在从事教师的几年中,刘敏老师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很满意,并对学生尽职尽力。 这次访谈,我们选择的地点在上课的教室里,采取一问一记录的采访方式对刘敏老师进行了访谈。我自己罗列了十二个问题分别对刘敏老师进行提问,刘敏老师清晰地地回答了我所提出的问题。 之后,我分析并总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认真的思考,从中获取对我自身所需要的东西。从那些回答中可以知道刘敏老师对自己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很满意,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不后悔。作为一个教师,她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从她口中我也了解到,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其实在很早以前,刘敏老师也就对自己做过了职业规划,所以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走,才会走上从事教师这条路,她很欣慰自己当时做了这么一个职业规划,让自己的未来不至于没有方向。这次访谈之后,让我明白了很多,让我意识到对自己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因为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明晰自己今后该做的东西、该走怎样的路、该 怎样发展。很多东西要从现在做起,才能慢慢地接近成功。在大学这样一个相对没有功利性的氛围里,我们就像是没有见过世面的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所以,我想说,趁我们在大学里,一方面要好好的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慢慢的接触社会,为以后更好的就业打好基础。那么做到以下几点就很必要了: 1、要重视和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 要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不断夯实我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要肯去学、肯去钻、肯去精益求精。而且我们要勤动手,多多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此外广泛涉猎各方面报刊书籍,关注行业动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竞争实力等,不断拓展自己的优势和成功渠道。 2、要学好英语。 面对想在全球化的今天,每天都要面对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波有一波的技术浪潮,英语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与世界接轨,而这一切都无一可以离开语言工具——英语。因此英语是我们将来立足本行业的必需品。 此外,如果想寻求更深的发展,成功的职业人给我们的建议是:“那就学好英语吧。” 3、要多学会做人的方法并多花一些心思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大学不仅是学习的乐园,更是育人的圣地。学会做人是我们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如今在校学习的我们,交际圈仅限于亲人、部分同学和少许的朋友等,非常狭窄,对自己今后生涯的顺利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更加重视培养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及经营并维护好自己的人脉资源。 4、要摆正心态,对工作要严谨、认真、负责,乐观面对未来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前景。 心态决定成败,细节铸就辉煌。我们去应聘工作岗位,是想施展自己的实力,更是想为所在公司创造利润和价值,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为公司的负担。在人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公司都不会接受一个心高气傲、做事磨蹭、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员工。正如冠捷科技集团黄某所 言:“其实那些从大学出来的毕业生更高傲,说的都很好听,叫他做一点事总是磨磨蹭蹭,而且还做不好。我们对员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苛刻的要求,他们只要对自己有态度,对所在岗位认真负责,那他们做任何行业都是可以的,而且我们也是欢迎这样的员工的。”还有,我们不应该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休谟《人性论》读后感 在大概的看了下《西方哲学史》的情况下,我知道了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人性论》让我很好奇,看书名,就让我觉得比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有趣,当然哲学类的书籍都是非常枯燥难懂的,但只要懂了,那么在思想境界上就得到改造和提升。 休谟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我在上课时听老师介绍后,甚是震惊。12岁的休谟已经是爱登堡大学的学生了。出于“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和在哲学研究上的突破,休谟决定“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哲学)上。”,这时的他才18岁。我现在已经19岁了,还在拿“谁的青春不迷茫”这句话来作为自己迷迷糊糊的生活的托词,实在惭愧。 《人性论》这本著作是休谟在他26岁时初步完成的,并在之后不断地增加内容。这本伟大的著作在当时却得不到重视,给辛苦研究的休谟带来很重的挫折。 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与人性有关,数学、自然科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哲学,科学是在人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根据人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因此休谟提出一个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即有关于人性的“人的科学”。在此之前,我认为科学是本身存在的,是不变的真理,它就在这个世界上,只能被同一地发现而不会有不同的认知。站在人的角度看,但是这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否则就不会存在问题的辩论了,其中关于克隆的问题就是一

个例子。所以归根到底,“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 关于人性,休谟分成了三种:知性,情感和道德学。我仅对第一卷的《论知性》第一章《论观念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中的部分谈谈我的个人的体会,至于整个《人性论》的内容概括我还无法体会和概括。 《人性论》的第一卷,休谟认为人心灵的一切知觉可分为“印象”和“观念”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印象:初次进入人的灵魂中的最强烈的的知觉;观念: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和推理中的微弱的意象。这两者是一般很容易区别,但是在少数的特殊例子上,两者可能很相近,以至于难以区分两者,所以需要一个东西作为区别,于是休谟就把印象和观念分为简单的和复合的这两类,这样就巧妙地消除了特殊例子对理论体系造成不严密性的漏洞威胁。 关于简单的印象和观念,书中所说“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最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这里边就存在着一个次序关系。次序的关系,休谟用的正面证明例子是儿童对于颜色和味道的观念,和官能出现事故类似天生就是盲人或聋子的人对于某些印象和观念的的缺失。但是休谟又提出来一个矛盾的例子,就是在渐变连续的色调中的中间一个空白点,人是可以凭想象来补充这一缺陷的。当看到这里时,我在想:这矛盾似乎彻底的摧毁了关于印象和观念的次序上的理论。但是休谟对这种例子作出了关于次生观念的说明,观念可以从新观念中产生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说明休谟完整严密地证明出了一切简单观念或是

常用性格测试

附录2-常用性格问卷 人格测验用于人才选拔或测评有以下的几点优势:首先,人格测验在作为考核、评价指标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预测性,能够事前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其次,人格测验不仅可以描述外在行为特征,而且也能够测量不易观察到的内在特征(诸如心理健康,工作潜能等),从而使我们对被试者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第三人格测验以自陈为主,也结合了“他评”因素,能够更好地反映被试者的心理全貌。在心理测评过程中,测评师很少使用单一的工具或单一的方法,而往往把不同的测验结合起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人格测试是重要的测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且测试的目的是搜集尽可能全面的心理数据,而解释的工作仍然需要由具有专业背景与经验的人士结合个案情况加以分析与研究。 ?荣格的心理类型 近代比较有影响的人格分类有荣格的心理类型论与约翰·霍兰德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荣格根据力比多(心理能量)的流向把人划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两类,外向型的人重视外在世界,活跃,自信,勇于进取,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向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经常内省,沉默寡言,容易害羞,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把人的四种心理活动: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与上述的两大态度类型两两配对,便得出了人格的八大机能类型,即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 ?MBTI 荣格关于心理类型的划分经凯瑟琳·布利格斯与伊莎贝尔·布利格斯·迈尔斯两人加以演化,最后又形成了四个维度,八个偏好,十六种人格类型的人格类型量表,简称MBTI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见表一)。目前,MBTI已经发展成应用心理学领域知名的专业鉴别工具。 MBTI四个维度、八个偏好、十六种人格: 我们与世界如何相互影响?:外向型(E)和内向型(I) 我们的接受信息的方法与态度如何?:感觉型(S)和直觉型(N) 我们如何做决定?:思维型(T)和情感型(F) 我们喜欢以固定模式还是自发方式行事?:判断型(J)和知觉型(P) 每个人的性格落足于四个维度中点的这一边或那一边,每个维度的两端代表一个特定的心理偏好。例如:如果你落在外向的那一边,那么你就属于外向型;如果你落在内向一边,那么你属于内向型。四个维度,八种偏好两两组合,共组成十六种人格类型。以各个维度的字母表示类型,如下表: ESFP ISFP ENFJ ENFP ESTP ISTP INFJ INFP ESFJ ISFJ ENTP INTP ESTJ ISTJ ENTJ INTJ 这16种人格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表现,这种表现也适应于不同的工作或团队。因此MBTI 目前普遍应用于职业咨询,团队建设等心理测评、咨询领域。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姓名:**** 专业:酒店管理 学号:201126040305 访谈方式:当面,电话, 被访谈人:黄先生,王经理,职业经理人

一、自我定位和分析 根据霍兰德兴趣岛测试,我的职业倾向如下 1、社会型:(S) 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如: 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 2、常规型:(C) 共同特点: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注意细节、精确度、有系统有条理,具有记录、归档、据特定要求或程序组织数据和文字信息的职业,并具备相应能力。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 3.企业型:(E) 共同特征: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典型职业:喜欢要求具备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以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ESC:理发师、裁判员、政府行政管理员、财政管理员、工程管理员、职业病防治、售货员、商业经理、办公室主任、人事负责人、调度员。 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记录 生涯人物(一) 被访谈人:黄先生,大学本科学历计算机专业,现任百书公司旗下益成茶行市场部主任 访谈内容: 问题1:您是如何找到工作? 答:是通过熟人介绍的,经过数月实习,通过自己的努力,从销售一步一步干到了主管。 问题2:您认为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工作来说是重要的? 答:坚持。对于经验来说,都是需要用时间来培养的。坚持一份工作,就会产生经验,从而会有更大的发展。还需要踏实的性格,毕竟这种工作并不会短时间就能有一个很满意的收入,所以需要踏实。其实做这行还需要对市场的敏锐的观察力,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竞争,如果做不好,那么只能被淘汰。只有抢先抓住市场的动向,知道顾客需要什么,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问题3:这项工作所需要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在同别的工作要求的有什么不同? 答:首先是有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且最好是这种能力特别强,因为在卖场销售的时候,就是面对面的与顾客交流,如果沟通不好的话,首先会影响你的销售业绩,其次甚至会引发矛盾,遭到投诉,工作不保。沟通能力是一方面,还要有想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坚持、踏实和耐心,这些即是所有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我这份工作的成功因素。像我现在的工作,还需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并将其总结,把每一个店在销售中的问题,归纳汇总,制成文字材料经典案例,在日后给所有的销售讲课的时候教授给她们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提到给销售讲课,我的工作还需要一些勇气,不能怯场。当然也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如果不是我也是从基层的销售干到主管,也许会与销售们有距离。所以也许有基层的锻炼。 问题4:刚参加工作时会有什么培训? 答:刚进入工作,公司会对企业文化和公司产品经行培训,而且产品推新的时候,也会有培训。 问题5: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都干些什么?

人性论-休谟

人性论 休谟 副标题:在精神学中采用实验推理方法的一个尝试 从知性、情感、道德三个方面讨论人性的原理 知性: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单线的生动活泼的感觉和反应,是最初呈现于人心中的意识。这种原始印象是一切思想、一切观念的来源,观念则是这些印象的黯淡的复本。印象先于观念,一切的观念都来于印象,这是他的任性科学的“第一原则”。 人的知识不仅源于经验(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而且限于经验。我们不仅不能知道在我们之外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而且根本就无法知道我们之外是否存在任何事物。怀疑论 观念并不是完全松散而无联系的,有一种联系的纽带,可使一个观念自然引起另一个观念,这就是观念的联系或联想。这种联想的原则有三种:类似、时空接近和因果关系(自然关系)。休谟认为,观念之间还有由人心所进行比较而非由联想产生的关系:类似关系、同一关系、时空关系、数量比例、性质程度、相反关系、时空关系和因果关系(哲学关系)。另外,将(类似、相反、数量比例和性质程度)&(同一关系、时空关系、因果关系)按是否需要经验验证区分两类。 人的科学,是其他科学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又必须建立在经验和观察之上 第一卷论知性 第一章论观念、它们的起源、组合、抽象、联系等 第一节论人类观念的起源 怎么说呢,观念和印象一定相辅相成的,每一个简单观念都有和它类似的简单印象,每一个简单印象都有一个和它相应的观念。我们在暗中所形成的那个“红”的观念和在日光之下刺激我们眼睛的那个印象,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没有性质上的区别。 命题:我们的全部简单观念在初出现时都是来自简单印象,这种简单印象和简单观念相应,而且为简单观念所精确地复现。 由恒常的经验发现,简单印象总是先于它的相应的观念出现,而从来不曾以相反的次序出现。我们教孩子红黄蓝绿或者酸甜苦辣这些观念的时候,必须先给他以相对应的印象。另外科学研究的概念,也可以用来证明印象和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另外的证明:盲人等。 第二节题目的划分 印象分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你想哦,冬天的雪花,寒冷刺骨,讨厌寒冷,希望温暖。这个过程就表现出感觉印象和反省印象的概念。感觉印象:冬天的雪花导致的感觉,观念:冷,反省印象:讨厌、希望 新的观念。 第三节论记忆观念和想象观念 记忆观念是很生动强烈,想象观念已经抽象为纯粹的观念(社会、国家、量子、光子等)。当我们回忆起过去的任何事件时,那个事件的观念以一种强烈的方式进入心中;而在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访谈人物:王世勇从事职业:武汉两点十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访谈日期:2014年1月4日访谈地点:南湖星巴克 职业资讯方面:王世勇,男,汉族,1983年10月出生于江西吉安。现任两点十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艺术总监。《湖北发展论坛》编委会委员,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洪山区杰出青年,武汉市动漫协会洪山分会副会长,洪山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洪山区创意大道突出贡献奖、获得武汉市十大新闻人物和十大创新人物提名、武汉创业导师,武汉市十佳创业人物、武汉市创业风云人物。辅导方向:动漫文化创意产业中所涉及的知识、政策、法规以及各种常见的问题提供咨询和解答,提供动漫文化创意项目论证服务,指导开展项目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风险评估、投资效益等创业各环节的预测服务及融资和引资方面的洽谈和对接服务。 曾参与国内外诸多大型动画、影视、游戏项目。 作品《classical girl》被选为《CGWORLD数码设计》封面。 作品被收录全球权威CG年鉴《EXPOSE7》。 作品收录到《D’artiste Character Modeling 3》 作品收录并获得国外CG IT'ART画廊奖项; 作品被收录国际权威CG杂志《3Dcreativemag》 作品被收录到BLANDER软件官方媒体发布首页,为BLANDER用户提供技术参考; 作品被全球最大博客程序WordPress官方收录; 作品被苹果手机(APPLE )iPhone收录为手机应用图教程被收录为AUTODESK官方教程。 中国唯一获得Gnomon workshop邀请作者; 获得权威CG网站CGTLK4星评价 获得2007届CCGF专业组最佳静帧奖 获得知名动画Cgarena媒体cgarena卓越奖 获得国外权威CG网站3dtotal卓越奖(3dtotal excellence award)。 获得国外权威CG网站3dm3卓越奖(3DM3 Award)。 并担任中国数码视频在线CDV专家(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19190312.html,)、中国概念艺术家联盟三维版版主(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19190312.html,)、天涯社区动漫前线版(https://www.wendangku.net/doc/0719190312.html,)、火星时代封神榜评委。 目前执掌8家与动漫相关的公司,并计划让部分公司上市。已经投资了两部电影,一部4000万,另一部6000万,在上市之前都会上映。 1、工作性质、任务或内容:CEO兼艺术总监,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艺术作品的修炼。 2、工作环境、地点: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谷创意基地7楼,两点十分公司总部 3、所需教育、训练或经验:中南民族大学原文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范文 访谈时间:2018年5月5日 访谈方式:当面采访 访谈人:木亚塞尔 被访谈人:某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某 被访谈人简介:张某,服装设计师,执行总裁,公司总经理。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服装设计公司,进行基层工作。经过几年的打拼后,张某最后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实现了她职业发展的成功。 问:您什么时候创办这家公司的?最初的创业动机是什么? 答:最初创办这家公司是在00年,那时不叫***公司(现有公司的名称),而叫***(以前公司名称),最开始想创办公司是找到了一种商业动机,那时装饰行业刚兴起不久,人才需求量极大,而入门起点也比较低。 问:您在大学里学的也是室服装设计专业吗?在校期间可有相关实习?毕业后是不是直接去的服装设计公司呢? 答:嗯,起初是学的服装设计。在校期间有过短期的实习,那时不像此刻这样实习的机会个性多。毕业后是学校分配的。 问:此刻平常在工作方面,您每一天都做些什么工作呢? 答:平时在工作方面,基本上什么都做吧,虽说是公司老总,但这毕竟还属于小私有企业,许多东西还是要自我动手。比如各类图纸的处理,与客户谈判沟通。同时也要经常去商场,批发市场,了解最新款式。 问:你们公司对员工的要求如何?对于新员工,一般是安排什么样的工作?会进行培训吗? 答:一般来说,要求也不是个性高,只要你肯认真做事,用心完成任务也就好了。员工刚来公司时,通常不会进行专业的培训,有什么不懂得能够互相之间交流。一般会做些基本的工作,比如绘图,量身,打电话,跑下业务之类的。 问:据网上了解,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有所下降,您认为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就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培养才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素质? 答:多看些人文素养方面的书籍啊,学一学心理学,没事呢听一下与品性相关的讲座,然后就是要多到外面走走,多与人打交道,学会沟通技巧。 问:在一个设计团队中,要是都从设计的观念出发,有时可能会在见解上存在分歧,就应如何去调解这些状况呢? 答:一般都是透过协商,多加分析,最终决定哪个更合理采取哪个,互相尊重而不是抨击,不要影响团队的协作潜力。 问:学我们这个专业的,是不是有必要懂点外语? 答:我个人的观点,如果能掌握好一门外语,比如英语啊,那固然是好的,个性是想要成为高深或首席设计师的话,那尤其重要,这样也便于以后能看懂国外的设计图纸,做到与国际化接轨。 问:此刻很多求职者一般会思考进一家公司是否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我想问一下从事这份工作的人的发展前景或晋升机会如何?大概薪资怎样呢? 答:虽然目前这个行业有较大的竞争力,但总得来说,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此刻大学生实习机会较多,只要专业扎实,其他各方面素养也行,未来还是相当不错的。 木亚塞尔201706090212 广电1701

生涯人物访谈

生涯人物访谈

报 告 专业介绍 1.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主要掌握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外语、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具有水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规划等方面的能力。 2.设计部门、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矿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3.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设计,施工,管

理,科研工作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人物访谈 访谈人物:陈禹职位:助理规划师 单位:广西华兰设计集团工龄:2年 简历: 2007年9月起至2012年5月重庆交通大学学习,擅长学生工作,曾任学生会主席,土木工程学院辩论队队长。 2012年11月至今广西华兰设计集团助理规划师 访谈ing: 问:1、在这个工作岗位上,每天都做些什么 答:画图,有时候要做方案。 2、这项工作对您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答:由于加班就会缺乏运动,精神经常不好,加班会影响身体健康。 3、这个行业存在的困难及前景如何 答:涉及的面太广了,不够精通,前景还是好的,因为现在是城镇化的趋势,这个专业的需求还是蛮大的。 4、行业内,单位对刚进入该领域工作的员工一般会提供哪些培训 答:汇报方案能力培训,野外拓展培训,熟悉公司的整个流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3 )(答案)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目的 人格是稳定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独特性的整体写照。人格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渗透到管理者的所有行为活动中,影响管理者的活动方式、风格和绩效。大量研究和实践表明:一些样式的人格类型和管理活动有着特定的关系,它们对团体的贡献不同,所适宜的管理环境也不同。利用成熟的人格测验方法对管理者或应聘人员的人格类型进行诊断,可为人事安置、调整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建议。这正是本测验的使用目的所在。16PF广泛用于人员的选拔和评定。 功能 从乐群、聪慧、自律、独立、敏感、冒险、怀疑等16个相对独立的人格特点对人进行描绘,并可以了解应试者在环境适应、专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在人事管理中,16PF能够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可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人员选拔和职业指导的各个环节,为人事决策和人事诊断提供个人心理素质的参考依据。 特点 本测验是卡特尔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的。卡特尔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为了测量这些根源特质,他首先从各种字典和有关心理学、精神病学的文献中找出约4,500个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词汇,从中选定171项特质名称,让大学生应用这些名称对同学进行行为评定,因素分析后最终得到16种人格特质。卡特尔认为这16种特质代表着人格组织的基本构成。 适用对象 本测验是评估16岁以上个体人格特征的最普遍使用的工具,广泛适用于各类人员,对对象的职业、级别、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均无限制。 构成 16PF测验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研究所卡特尔教授编制。卡氏采用系统观察法、科学实验法以及因素分析统计法,经过二、三十年的研究确定十六种人格特质,并据此编制了测验量表。16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每一种因素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极小。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性。测验由187道题组成。每一人格因素由10-13个测题组成的量表来测量,共16个分量表。16种因素的测题采取按序轮流排列,以便于计分,并保持受试者做答时的兴趣。每一测题有三个备选答案。 请记住: 1.每一个测试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2.每个问题都要回答,不要有遗漏 3.尽量不要选择中性答案 4.本测验不记时间,但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 5.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感到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作出一种倾向性选择。 6.把答案写在序号的下面空格内

生涯人物访谈心得体会

访谈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访谈,我了解了许多大学生所面临的选择与彷徨,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下,部分毕业生选择了读研,继续深造自己,也有的选择了就业,但我个人觉得这要视每个人的性格,兴趣,价值取向而定,无论哪种选择,最好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目前对大学生来说由于连年的扩招带来的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企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私企就业岗位少,全球性经济危机又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仍然存在很大困难。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都转向考研,引起新一轮的“考研热”。也就是说现在的研究生情势也不乐观。因此只有脱颖而出的人才会有更好的优势考研进而就业。这也是组多大学生需要认清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对我个人而言,读研以后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一定能缓减就业压力,高学位并不等于高职位、高薪水。其实就业难不难,主要看个人能力与内心期望值之间的差距,综合素质很强,到哪里都是抢手货;但如果是眼高手低的话,现实与期望落差会很大,高不成,低不就的,自然很难找到工作。所以,给自己一个合理客观的分析,定位,是很重要的,克服浮躁情绪,踏下心来才能更好,更快的融入社会。 这次访谈的结果真的印证了老师在上课时所讲授的内容,可以称之为实用知识。这种实用知识相当于哲学上的理论知识。首先,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职业有个大致的规划,而不是毫无目标。只有这样确定了方向,我们才能更好的朝着目标努力。其次,影响人们选择职业的方面真的是多方面的,正如老师上课让我们选择的:待遇,福利,工作环境,发展前景,个人兴趣爱好。而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不同选择自己的职业。其实,我个人觉得,个人的兴趣爱好还是很重要的。试想,如果邵秀英对考研完全不感兴趣,那她又怎么会在丰富多彩的大学里,当周围的人都

读《人性论》有感

闲来无事,看了一下休谟的《人性论》,心里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想,只有人能决定人性,所谓救赎不是天生而来的,却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的,因为错误的事情时刻都在发生,思考也应该不断进行。 我们大多能背出“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古语,这是孟子主张的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高于禽兽的本质的特征。但我国也存在一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就是荀子的性恶论,他认为由于人人都有欲望追求,这是性中自有,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先不管其他哲人对人性有着各种各样像无善无恶论和有善有恶论这样的其他的论断。就孟子和荀子的思路往下走,我更加偏向孟子一侧。看看那些新生儿的眼神,都是清澈无邪的,身体里怎么会装着耶稣所说的“原罪”?我对荀子人生需要救赎的观点赞同得不能再赞同了,只是我认为救赎存在于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停犯错,不停走向歧路,所以才需要自我救赎,以避免一颗纯洁的心灵在生老病死的路上沾染污垢。若是生下来便是带着“恶”的,那小孩一个个天真的念头、无辜的表情从何解释?恶,不应该是藏在灵魂中某个部位暗暗作恶的东西,而是已经化作人手中利器,冲撞世界,给世界带来伤痛和悲哀的东西。我们只是走在一条救赎的路上,人性被沿途的各种欲望引诱着,我们若是被其牵引,那才是一条需要救赎的道路。柴静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它,然后抑制它。我们抑制就是对自我的救赎。 我相信人性是一件暴露在外的东西,所以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气质而喜欢或讨厌一个人,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动作欣赏或不屑一个人,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眼神谈吐而追随或远离一个人。但它又过于复杂,导致我们往往只看到它的一部分,当我们与一个人深交,开始了解一个人,我们也许会发现,水之深,已经不是我们所能探寻,从而我们又会自然地分分合合,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是因为人性存在弱点,所以并不是人人都是圣人,有的想要变成圣人,他就愈发远离那些世间的恶,但是远离世间的恶没有用,让人更招架不住的是心底的恶,一旦我们被欲望所控制,我们就只能感叹,为什么不是我控制我的人性,而变成人性控制我。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不是宿命的世界,但是我从小接触的教育告诉我,放眼当下,便是好的,且不管人性的善恶,我们只需要抓住内心的底线,现实的以后一泓清泉就好。 事实上,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真正地说出人性是什么样的东西,就算休谟写出了一整本的《人性论》,人性依然有他看不到的地方,他只是想让人更加了解我们自己,未来的路不会因此明朗,但是了解自己过后,人心会变得明朗。

《人性论》读后感

读书笔记-------《人性论》 轻化工程102班傅丹娜为了拓宽自己人文类方面的知识,通过网络搜索,我找到了休谟的这本著作《人性论》。虽然,我大致阅读了这本书,也许是阅历和思想的局限,我对它的理解只是皮。但通过这本书,我对西方哲学家休谟产生了兴趣。 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了解到:大卫·休谟,苏格兰哲学家,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贵族家庭,曾经学过法律,并从事过商业活动。1734年,休谟第一次到法国,在法国他开始研究哲学,并从事著述活动。1763年,休谟又去法国,担任英国驻法国使馆的秘书,代理过公使。1752年至1761年,休谟曾进行过英国史的编撰工作。休谟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论》(1739——1740)、《人类理解研究》(1748)、《道德原则研究》(1752)和《宗教的自然史》(1757)等。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及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可见,休谟对英国哲学界有很大的影响。 休谟的《人性论》是他在人性伦理方面的著作。读完这本书,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休谟的研究完全是根基于经验主义之上,他并没有试图告诉读者道德应该是要怎么样,而是告诉读者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么进行道德判断的。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人的感觉是人的思想、认识观念的唯一来源,因此,人的认识对象只能限定在感觉经验的范围内。只有人感觉到的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物质世界”是无法感觉的,因此也是不存在的。 休谟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知性、情感和道德学。其中,知性方面主要内容是:知觉(perceptuns)是第一个概念,其中包括印象(impressions)和观念(idea)。这两个概念贯穿于整个人性论始终,并且人性中的其他概念都基于此。在印象中,又可以分为感觉(sensation)印象和反省(reflection)印象;观念则可分为记忆(memory)观念和想象(imagination)观念。休谟在谈论情感的时候很注重“同情”的作用,并且通过想象而产生我们的其他情感和情感间的推移。在休谟看来,情感存在于两个观念之间,即“呈现于心灵的第一个观念”(表象着情感的原因)和“自我”观念(表象着情感的对象)。在休谟的道德学里,正义与非义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正义与非义来自人类的一种契约行为,不属于自然的德和恶。

人格测量常用量表

人格测验的应用和发展 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是能力、兴趣、态度、气质和思维、情感在内等方面的整合。表现在个体所具有的所有品质、特性、和行为等个别差异的总和,这种差异加上身体特征使得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的特点。 人格测验旨在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格进行测量,亦即测量一个人在一定情境下经常表现出来的典型行为与情感反应。随着人格测验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在临床方面,用于对人格的评估、诊断和预测,与治疗相结合提高临床诊断和治愈的水平,同时人格测验在人格障碍和保健系统中也得到了运用;在教育方面,人格测验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人格特点,认识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诸多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寻求合理的办法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完满和谐地发展,从而保证教育目的更加有效地实现。人格测验就在这种应用中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也在从事人格心理学和人格测验的本土化工作。 一、人格测验的分类 人格测验主要分为客观性测验和投射性测验两大类。 1、客观性测验 主要指自陈式人格问卷,又称结构化人格测验。通常是用编制的一系列问题调查表,让被试按照一定的要求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作出反应。结果一般可以参照常模作出解释。就其编制方法主要有4种:(1)逻辑分析法在用逻辑分析法编制测验时,首先确定要测量的特质,然后编写出一些看来能测量这类特质的题目,编制成问卷。这类人格测验主要包括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EPPS)、詹金斯活动调查表(JAS)和显性焦虑量表(MAS)等。(2)因素分析法这种方法以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为基础,先以大量的测验题目给大量的被试者施测,然后找出相关的题目构成一种因素,一种因素代表一种人格特质。这类人格测验主要包括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O)等。(3)实证法用经验法编制量表时,首先是选取一个由所测特质或特征的人组成的效标组以及由普通人组成的对照组,然后以一系列的测验题目给各组被试者施测,选择那些能把不同被试者区分开的题目,由此构成问卷或测验。最著名的经验法人格测验为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l)。(4)综合法较新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是将以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首先采用逻辑分析法经推理获得一大批题目,然后采用因素分析法编制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