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摘要: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他的戏剧理论中认为,人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生活犹如剧场,社会机构好比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在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明白,有时候并不是他人不愿意与我们真心相对,而是特定的社会情境要求他必须扮演好某个角色,隐藏真正的自我。

关键词:戈夫曼戏剧理论人际交往

一、理论背景

戈夫曼对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他1959年的书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开始的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对于戈夫曼来说,社会学不是均质的,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戈夫曼建议说生活犹如剧场,但是我们仍需要停下来并有一个装扮的空间:在面对面的符号互动后面有一个更大的背景。

根据人际互动的场合可以将互动分为两种:“社会机构”内经常和持续性的互动,没有界限和临时性的互动。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面部表情、语言或肢体动作等的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即一个进行表演的地方,和一个为前台表演做准备而又不让观众看见的地方;根据表演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误导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两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与互动就是一场游戏,是某个“定义”取得胜利或成功地被人们接受的过程,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进行合作。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虽然区别于社会机构里的表演,但印象管理的原则在此仍旧是适用的;“角色距离”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

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同样也需要表演的框架作为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我们的经验结构。戏剧理论中有“角色距离”这个概念,指的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每个人独特的个性、气质和不尽相同的人生经历,注定了我们的人生经验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适合的角色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个性坚定而理智,拥有较多的社会经验,这样的人适合在群体中居于领导者的地位,统筹大家的意见进行最后的决定;而有些人惯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调解矛盾但却不够果决,无法作出决定,这样的人就更适合作为调节者,协助领导者作出决定并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选好一个适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至于干着急或者被自己有限的能力所束缚。

三、尽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自我是社会情境的产物,在个人行动后面隐藏着强有力的“剧作家”,他不允许个人离开剧本,这个“剧作家”就是社会体系。人们的社会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的限定;“剧本期望”是指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对于个人来说,还要受到其他个人的期望的影响,其他个人的期望分为其他演员的期望与观众的期望。

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见解外,同样还要考虑到社会规范和他人的想法。特别是在群体交往中,为了形成有效的沟通,每个人都必须把群体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合作和分工,而不至于在群体中所有人各持己见的情况下,导致整个群体分崩离析。现在的社会强调个性,不赞同人们行中庸之道。但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做符合你社会角色的事情,却是社会要求之一。否则,过于突兀而不合适的行为,会使得人们对你退避三舍,也就自然无从谈起正常的人际交往。

四、真实自我的展现

剧情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情境中,人们为了给他人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在戈夫曼看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扮演着角色,都是表现剧情的人,即剧情表演者。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语言表情、

肢体动作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我们时常会听到人们的抱怨:“这个人太假,像带个面具一样。”然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带着各色各样的面具,这些面具就是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所以我们的“面具”也就会随情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时会出现我们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实际上,这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中社会和他人对这个人的期望,有时他也身不由己。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理解他人,不是任何时候别人都可以毫无保留的向你表达自我。

而在理解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告诉自己,不是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自我,而是应估计时间、地点和人物。在正确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对合适的人说得体的话,可能你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人际关系的破裂和误会的产生。有时候我们必须带起自己的面具,尽职尽责的扮演好我们的角色,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五、总结

“戏剧理论”虽然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在表演自己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表达自我,只能辗转在每个面具之后,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部舞台剧。我们要做的是适度的表达自我,看清时间场合,分清地点。同时要记得,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是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的,社会要求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的一点。在自我与社会之间达到弹性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名词解释

第一章人际关系学概述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进行物质或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互动关系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科学。 系统性原则:是借助系统论的观点来研究人际关系学。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 或者说系统是某一客观事物的一种结构组成模式。 文献法: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等获取相关信息、从而全面、广泛、系统 地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通过有目的地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和研究被试对象的活动情况和变化情况社会调查法:是通过直接向被调查对象提问而获取信息的方法。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社会测量法:是通过制定量表对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加以测量的方法。 统计法:是对经由研究者调查、访问、测量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第一手文献:是研究者通过自己的访问、调查、记录等直接收集获取的资料。 第二手文献:是研究者通过查阅他人的文字等资料、研究成果、间接获取的资料。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 人际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 人群关系理论:也称为人际关系学说,它是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美国逐渐形成,在40至50年代达到兴盛的一种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等。 安全的需要:是防御自然灾害、防止偷盗掠夺、摆脱瘟疫病痛等保护身体免受危害的需要以及失去威 胁,获得必要的福利,生活环境稳定等需要。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与他尊,这种需要实际上是多种需要的集中表现,既包括渴望自由与独立、获得知识与能力,从而感到自信与自豪的需要;又包括对权利、地位、荣誉的向往和追求。实现自尊和获得 他尊的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一个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具有 满意”感。 角色扮演:是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 为。 角色期望:是指社会、团体或他人对角色扮演者行为的期待或要求,是个人行为的动机。 角色实现:是在角色扮演和角色期望的基础上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戏剧交往理论:是人际关系理论中一种颇有特色和影响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欧 文戈夫曼。 剧班:是两个以上的表现者共同组成的表演单位,正常的剧班在观众面前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成 员必须合作配合,一致行为,以维护剧班的印象。 人际交换理论:主要采用了经济交易理论和强化心理学原理,把人际交往看作是一种商品交换过程, 用以解释人际吸收行为的产生和持续有赖于相互满足、相互强化。 第三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宗法关系: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的按家族血统远近区分亲疏贵践的等级关系。 先决条件:指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普遍促进作用的决定性条件,有的学者称其为动力系统, 包括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任何人际关系的形成或确立都是社会内部这三种生产相互作用和协 同发展的结果。 具体条件:是指对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的条件。任何具体人际关系的形成或确立,都需要具有人与人的相互接触,都需要对于接触的人加以选择,在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中相互近似、相互补充、相互悦纳能够产生较强的人际吸引力,成为结交关系的基本条件。 悦纳:即喜欢,相互悦纳即是相互喜欢。人们总是喜欢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愉快感受的人。 时间条件:对于发展人际关系来说需要经历的过程,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正负方向的区别,正向发展就是逐步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这需要在相互接触的基础之上经历注意、吸引、适应、融合、依附五个阶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摘要: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他的戏剧理论中认为,人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生活犹如剧场,社会机构好比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在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明白,有时候并不是他人不愿意与我们真心相对,而是特定的社会情境要求他必须扮演好某个角色,隐藏真正的自我。 关键词:戈夫曼戏剧理论人际交往 一、理论背景 戈夫曼对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他1959年的书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开始的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对于戈夫曼来说,社会学不是均质的,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戈夫曼建议说生活犹如剧场,但是我们仍需要停下来并有一个装扮的空间:在面对面的符号互动后面有一个更大的背景。 根据人际互动的场合可以将互动分为两种:“社会机构”内经常和持续性的互动,没有界限和临时性的互动。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面部表情、语言或肢体动作等的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即一个进行表演的地方,和一个为前台表演做准备而又不让观众看见的地方;根据表演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误导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两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与互动就是一场游戏,是某个“定义”取得胜利或成功地被人们接受的过程,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进行合作。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虽然区别于社会机构里的表演,但印象管理的原则在此仍旧是适用的;“角色距离”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拟剧论

一、拟剧论 戈夫曼拟剧论就是借助戏剧的类比而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他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戈夫曼看来,人们之间的互动,就是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但不是表现真实的自己,而是表现伪装起来的自己,在他人面前故意演戏,也就是戴着假面具在社会中生活。假面具是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相一致的前台行为,是一种角色面孔。戈夫曼认为,“假面具”并不等于欺骗工具,两者是有区别的。 二、拟剧论的主要观点 戈夫曼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拟剧论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目中创造印象。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表演就按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 戈夫曼提出,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后台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 戈夫曼认为,人们不能将前台行为应用于后台,也不能将后台行为应用于前台,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应有的行为,而其标准是社会的规范,即社会的角色行为的规定。 三、拟剧论的框架 戈夫曼所讲的“框架”,是指人们内化了的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是一系列的惯例和共同理解,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舞台上进行演出的依据。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表演就会按照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表演框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或因素: 一是剧本期望。 也就是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限定。社会是一个一直在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但是,在个人行动的后面隐藏着强有力的“剧作家”,这个“剧作家”就是社会体系,它不允许个人离开剧本。人们的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的限定。当然,人们的行动也会受其他人,包括其他演员和观众的影响。 二是剧情。

管理学人际关系理论

管理学人际关系理论 管理学人际关系理论一 1、霍桑试验简介:霍桑试验是从1924年到1932年之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霍桑工厂当时有2.5万名工人,主要从事电话机和电器设备的生产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人们仍然有很强的不满情绪,生产效率很低。为了探究原因,1924月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进驻霍桑工厂,进行试验。试验分成了四个阶段: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厂小组试验(福利试验)、大规模访问交谈(谈话试验)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群体试验)。这项试验的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在这项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理论。 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 (1)工厂照明试验:工厂照明试验是证明工作环境和生产率之间有无直接因果关系; (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各种工作条件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 (3)谈话研究:3年大规模访谈21000人次,发现行为动机的内隐性; (4)观察研究:对工人的群体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通过以上试验,梅奥等人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要受到生理方面、物质方面等因素的影响,更要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这个结论对“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的影响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根据霍桑试验,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人际关系理论。 2、人际关系理论 乔治.埃尔顿.梅奥出生于澳大利亚,1899年在阿德雷德大学取 得逻辑学和哲学的硕士学位后,在昆士兰大学逻辑学和哲学。后来 在苏格兰学习医学,并参与精神病理学的研究,后移居美国。从 1926年起,他应聘于哈佛大学,任工业研究副教授,随后带队参加 了霍桑试验。梅奥的代表作《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 (1)工人首先是“社会人”,而不是早期科学管理理论所描述的“经济人”。 (2)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而“士气”的 高低取决于工人社会欲望的满足程度。 (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 (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人际关系理论的贡献 (1)激起了管理层对人的因素的研究兴趣 (2)改变了人与机器没有差别的观点,恢复了人的“社会人”本 来面目; (3)为行为科学奠定基础; (4)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领域; (5)为管理方法的变革指明了方向。 管理学人际关系理论二 切斯特.巴纳德1886年出生于美国,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经济 系学习,3年内他以优异的成绩学完全部课程,但因缺少试验科学 学分未获学士学位。1909年进入美国电报公司统计部服务。1927年 担任美国新泽西贝尔公司的总经理知道退休。他一生中还在许多组

拟剧理论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The Dramaturgical approach in sociology is the point that People resemble performers in action. For Example; when a clerk is pretending to look busier than they really are just because a supervisor is watching. 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有句经典的话:“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 戈夫曼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总之,社会就是由剧本、演员、观众构成。在戈夫曼看来,人们之间的互动,就是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但不是表现真实的自己,而是表现伪装起来的自己,在他人面前故意演戏,也就是戴着面具在社会中生活。假面具是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相一致的前台行为,是一种角色面孔。但是戈夫曼认为,“假面具”并不等于欺骗工具,两者是有区别的。 拟剧论是从社会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它以“自我表现”为“中心概念”,与行动者的“主观世界”有关。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利用各种道具符号(如语言、文字,非语言肢体或者表情等),预先设计或者展示自己的形象以此来进行表演,并努力展示自己,以各种方式在他人心目中塑造自己的形象。在人际互动过程中,行动者总是有意无意地运用某些技巧塑造自己给人的印象,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或动作来制造印象,使他人形成对自己的特定看法,并据此作出符合行动者愿望的反应。 其理论观点主要有两点:①认为社会不是自行调整的,意义也不是行为中固有的,社会秩序或某一特定行为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是由于人赋予它们以重要性。②在对异常行为的研究中提出“污记说”,即对能够损害某个人或某个群体声誉的社会标记的研究。戈夫曼认为,有些污记是先赋的,有些污记则是自致的(如同性恋和犯罪经历等)。污记在某种程度上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戈夫曼还由此提出“越轨生涯”的概念,认为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记,就迫使他们与其他异常行为者为伍,其结果强化了他们本来准备放弃的行为。 因此他认为: 1)表演者要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努力表现出一致。 2)使别人产生错觉的表演。(即“误解表演”)比如为了获得社会尊重或社会地位,一个本来没有学问的人装得很有学问,就像中国历史上的“滥竽充数”,这种欺骗有时是善意的,有时则是恶意的。3)神秘化表演,也就是与别人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使他人对其产生一种崇敬心理。戈夫曼发现,对一个人越熟悉,就越容易轻视他。 4)补救表演。 拟剧理论的主题就是印象化管理。所谓印象管理,就是人们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策略。或者说,当人们观察某个人时,他应该如何表现自己。印象管理是戈夫曼拟剧论的实质。 既然生活如演戏,就应该有场所——舞台,舞台上既可以由一个演员演独角戏,也可以由两个或更多的人一起协作,组成剧组。舞台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个人按照一种以固定的方式进行表演、为观众规定特定情景的舞台部分,包括:布景、个人门面等。后台是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与前台相对应的。 经典论述:拟剧论所述的人的社会喜剧表演和舞台一样,需要服装、道具和场景。人际关系中的戏剧表演同样有前台和后台之分。人际关系中的戏剧表演的成功有时需要各种角色的成功合作。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揭示了社会互动中的一些重要特征。但其理论也有局限性,如拟剧理论过于静态地考察自我了,正如一些社会学家所指出的,我们的自我观念在各种互动中实际上是略有不同的。另外一些批评者也指出,戈夫曼过于把人们描绘成一种玩世不恭的和非道德形象。

简述戈夫曼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社会学理论学期论文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郭爽20101031222 2012/5/29

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01031222 郭爽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戈夫曼拟剧理论思想的理解,从拟剧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社会上访谈节目热度高和拟剧理论和社会污名问题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由于污名问题对个人社会交往产生影响,从而成为社会问题 【关键词】拟剧理论污名访谈节目印象管理前台后台 人们经常说人生如戏,每个人在都在医生中扮演着角色,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都在按照自己的角色表演一出戏,直到我们离开。早在17世纪,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分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就描述了出来,到20世纪的许多社会学家将关注放到研究人们社会互动中去,而其中戈夫曼更是将喜剧的理论创新的运用到符号互动论之中,系统的提出拟剧理论。 一、理论概述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拟剧理论的思想,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其研究重点在“互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表演。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们总是尽量地使自己的行为接近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那个角色,观众看到的是那个表现出来的角色而不是演员本身。当表演结束,演员回到后台以后他的真实面目才展现出来, 演员才又恢复其本来的自我。而后台是观众所看不到的地方,用于分隔舞台与后台的屏幕把通过表演展现出来的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隔离开来, 社会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即剧本)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言语、姿态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称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运用一些手段(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装点门面。这里我们分析他的理论可以分为三部分:戏剧分析,印象管理和污名。 1.戏剧分析 在戏剧中,剧本、舞台、表演者与观众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戈夫曼用戏剧来类比人生,那么对应地,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组成因素:

拟剧论理论发展综述

拟剧论就是借助戏剧的类比而对日常生活进行的研究,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把社会比做舞台,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运用戏剧语言对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进行的社会学分析,充分肯定了社会体系这一剧作者及其剧本期望对表演者的决定性作用,也即承认社会结构对个人行动的制约性。提出“戴假面具的人”、“故意演戏”等概念,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真实一面。对社会互动进行研究时,拟剧论的研究方式显然是一种“别样”的选择。 一、拟剧理论产生发展 (一)历史演变 早在17世纪,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分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就描述了出来,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中有句经典的话:“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男女不过是这舞台上的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活动场所,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要扮演很多角色。” 到20世纪的许多社会学家将关注放到研究人们社会互动中去,而其中戈夫曼更是将喜剧的理论创新的运用到符号互动论之中,系统的提出拟剧理论。 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戈夫曼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二)思想背景 拟剧论的思想背景来源于亚当.斯密、休谟、弗格森、詹姆斯关于人的思想;鲍德温、杜威的社会思想;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托马斯、米德和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思想。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这一短语,是用来说明人(被设想为在本能上是自私的动物)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能力,即能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因此,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主要是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是如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尤其是自私的感情和行为,从未而建立一个有必要确立行为准则的社会而有规律的活动。 2、休谟主张人类(以及其他动物)都有一种信赖因果关系的本能,这种本能则是来自我们神经系统中所养成的习惯,长期下来我们便无法移除这种习惯,但我们并没有任何论点、也不能以演绎或归纳来证明这种习惯是正确的,就好像我们对于世界以外的地方一无所知一样。休谟主张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都可以分为两种:追求“观念的连结”(Relation of Ideas)与“实际的真相”(Matters of Fact)。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逻辑概念与数学,并且以直觉和逻辑演绎为主;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而为了避免被任何我们所不知道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人际关系九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 媛媛 13034026

人际关系的九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媛媛13034026 上两节课,我们通过分组,以讲课的方式,将影响人际关系的九论详细的讲出来,并由老师把每部分的重点知识更深层的结合实际为我们更细致的讲解了一遍。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对这九个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九个理论的理解程度。我将这九论分成了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评述。 (一)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建立在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这方面的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场合交往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社会交换论。 1.象征性交往理论 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目的是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其主要理论容包括以下几点: (1)强调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的自然符号,一种是抽象的人为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工具。 (3)米德从人的心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这个公式情调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 言对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一个人在产生某一行为时,作为行为的中介过程必须估计到他人对此的反应。通过担当潜在的角色来评估他人的应答,然后 产生对他人的行动,同时也产生他人对自己施予刺激的反应, 通过评价预期反应与实际反应的一致程度,再对自己的行为进 行调节。 从这个理论中我知道如何更好的了解自我,如何更好的与别人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技巧。这个理论虽然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把整个社会关系归结为符号,就夸大了许多,忽视了人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个理论。 2.场合交往理论 交往中的个体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交往情景,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场合交往轮强调在交往中应重视情景、场合,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它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景简单化,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过分夸大了情境、场合的作用。 3.自我呈现论 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暴露问题。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1933)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1933) ---------------------------------------------------------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困惑 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他们的理论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的;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力争获得个人利益,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收入,即“经济人”;管理部门面对的仅仅是单一的职工个体或个体的简单总和。基于这种认识,工人被安排去从事固定的、枯燥的和过分简单的工作,成了“活机器”。从2O年代美国推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来看,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也使得西方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二、人际关系学说的诞生——霍桑试验 与此同时,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在生产实践中显示出来,并引起了许多企业管理学者和实业家的重视,但是对其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进而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全新的管理理论则始于20世纪2O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所继续进行的著名的霍桑试验。 梅奥(George Elton Myao,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土,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理和士气》 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霍桑试验的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1924年到1932年,先后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但试验结果却出乎意料:无论工作条件(照明度强弱、休息时间长短、工厂温度等)是改善还是取消改善,试验组和非试验组的产量都在不断上升;在试验计

简述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

简述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 答:1、舒茨认为,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需求有三个向度: (1)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2)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 (3)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2、舒茨将行为反应分成两种:主动型和被动型。 3、由需求和行为反应,可以得出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倾向。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什么是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 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若是社会交往的经历过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正常的交往,儿童与同龄伙伴也缺乏适量的交往,那么,儿童的包容需要就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产生焦虑,于是就倾向于形成低社会行为,在行为表现上倾向于内部言语,倾向于摆脱相互作用而与人保持距离,拒绝参加群体活动。如果个体在早期的成长经历中社会交往过多,包容需要得到了过分的满足的话,他们又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中,会过分地寻求与人接触、寻求他人的注意,过分地热衷于参加群体活动。相反,如果个体在早期能够与父母或他人进行有效的适当的交往,他们就不会产生焦虑,他们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这样的个体会依照具体的情境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是否应该参加或参与群体活动,形成适当的社会行为。 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个体在早期生活经历中,若是成长于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民主气氛环境里,个体就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他们能够顺利解决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而如果个体早期生活在高度控制或控制不充分的情境里,他们就倾向于形成专制型的或是服从型的行为方式。专制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倾向于控制别人,但却绝对反对别人控制自己,他们喜欢拥有最高统治地位,喜欢为别人做出决定服从型行为方式的个体,表现为过分顺从、依赖别人,完全拒绝支配别人,不愿意对任何事情或他人负责任,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这种人甘愿当配角。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当个体在早期经验中没有获得爱的满足时,个体就会倾向于形成低个人行为,他们表面上对人友好,但在个人的情感世界深处,却与他人保持距离,总是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若个体在早期经历中,被过于溺爱,他就会形成超个人行为,这些个体在行为表现上,强烈地寻求爱,并总是在任何方面都试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过分希望自己与别人有亲密的关系而在早期生活中经历了适当的关心和爱的个体,则能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他们总能适当地对待自己和他人,能适量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接受别人的情感,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他们自信自己会讨人喜爱,而且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舒兹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社会互动理论

百科名片 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 目录 介绍 独特意义 产生及其实质 互动要素 主要理论 互动情境 互动的维度 互动的类型 基本类型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展开 编辑本段 介绍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 社会互动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 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5.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编辑本段 独特意义 社会互动是研究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之一,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课题。它是个体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甚至更大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

产生及其实质 (符号互动论的角度) 乔治.H.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 社会互动的起点,是在人类心智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自我互动”。“自我互动”即“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作为一种社会过程,“自我互动”反映的是从“主我”到“客我”的反思过程,有无这种反思是区分人类的行为和动物行为的主要标志。从总体上看,“自我”不仅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且是“主我”与“客我”在互动中不断展开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没有群体互动,就不会有自我互动。对行动者个人来说,群体互动既是互动的前提,也是互动的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情境。互动的实质在于: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依靠包括暗示和语言在内的“符号”。因此“符号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 互动要素 (符号互动论的角度)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主要理论 社会互动没有一个统一的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 在欧洲,德国的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 社会互动对象应是与互动内容相对应的

戈夫曼的社会学理论

欧文·戈夫曼(1922-1982),美国,符号互动论,1945-1951在设得兰群岛实地调查写出本书。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分析,研究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互动细节。分析了个体或群体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为在他人心目中产生和维持个体或群体所期望的理想形象,所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被称为戏剧论或印象管理。 基本观点: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以个人运用符号的能力为出发点,强调个人内部对话的主观评价的社会的自我,重视符号在互动中的作用,将人们之间的符号互动看作是一门表演艺术,它要研究的实际是个体在社会中的一种互动。他相信,真正意义的自我来自于对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种种行动所反映出来的意义的提取。 戈夫曼把整个社会看作是一个大戏院,而我们每个人就是这偌大舞台上小小的一个表演者,借助着某个生活场景的情景和道具,在与剧班的其他成员的合谋之下,共同在观众面前表演一出出真情抑或假意的剧目。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剧本,但在互动中已经存在一个达成共识的契约,这个契约是由社会制度、法律条文、组织规定等等诸多外在强制性规定所先验地框定,根据情景定义的不同而随之修改。在戏剧

中,剧本、舞台、表演者与观众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戈夫曼用戏剧来类比人生,那么对应地,在社会牛活这个大舞台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组成因素:剧本就是社会生活本身; 表演者就是个体或群体,包括荣辱与共的同伴或相互竞争的对手; 导演是决策者等;观众可以是周围真实存在并进人情境中的人,也可以是表演者想象中存在的人。 与表演分不开的一个概念就是自我。关于自我的概念,在该书中,戈夫曼也指出“在我们太人性的自我与我们社会化了的自我之间存在着差异”。他的意思是,我们自发地想去做某事,与他人所期望我们去做的事不一定是一致的,也许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但作为一个出色的生活表演者,为了不让观众失望,就必须隐藏自己真实的主我,而表现出观众所期望的角色。所以自我是情景定义的产物。为了达到观众心目中理性化的形象,表演者就必须协调好自发性主我和社会化客我之间的矛盾。戈夫曼通过前台和后台领域的描述来协调这一矛盾。 情境定义:人的行为并非单纯对他人行为作出反应,更要紧的是解释或定义彼此的行为。人们对不同的场景与区域进行不同的定义与解释,再根据此来作出反应。定义的依据为两类:个人的经验和价值观、社会的常识和规范。任何一种情境定义都具有明显的道德特征。社会秩序(即持续有效的社会互动)产生于和实现于行动者们一致的“情境定义”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人际关系九大理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 李媛媛 13034026

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总结 应用心理学李媛媛13034026 上两节课,我们通过分组,以讲课的方式,将影响人际关系的九大理论详细的讲出来,并由老师把每部分的重点知识更深层的结合实际为我们更细致的讲解了一遍。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对这九个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谈谈我对这九个理论的理解程度。我将这九大理论分成了三个方面加以介绍和评述。 (一)人际交往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建立在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基础上。这方面的理论包括象征性交往理论,场合交往理论,自我呈现理论,社会交换论。 1.象征性交往理论 这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目的是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美国学者米德是这个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家和奠基人。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强调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所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具体的自然符号,一种是抽象的人为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人们用它来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工具。 (3)米德从人的心理出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这个公式情调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 言对对象的相互作用,强调交往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一个人在产生某一行为时,作为行为的中介过程必须估计到他人对此的反应。通过担当潜在的角色来评估他人的应答,然后 产生对他人的行动,同时也产生他人对自己施予刺激的反应, 通过评价预期反应与实际反应的一致程度,再对自己的行为进 行调节。 从这个理论中我知道如何更好的了解自我,如何更好的与别人沟通,掌握好沟通的技巧。这个理论虽然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但是把整个社会关系归结为符号,就夸大了许多,忽视了人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客观的对待这个理论。 2.场合交往理论 交往中的个体受两个因素影响,其一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交往情景,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场合交往轮强调在交往中应重视情景、场合,重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对我们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它把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景简单化,忽视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一面,过分夸大了情境、场合的作用。 3.自我呈现论 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的一种,主要阐述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暴露问题。

戈夫曼眼中的“自我”

戈夫曼眼中的“自我” 摘要:欧文·戈夫曼被柯林斯誉为“对理性进步贡献最大的”社会学家,他的戏剧理论更是其对符号互动论的突出贡献。本文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其中“自我”与“互动”两个重要命题,从社会舞台的“角色自我”、互动中的“他人自我”、自我认同下的“建构自我”等维度探讨戈夫曼的“自我”概念。 关键词:自我角色自我他人自我建构自我真实自我 1、米德的“自我理论” 乔治·赫伯特·米德是美国社会科学的重要人物之一,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哲学家。米德通过引入象征相互作用这一概念发展了库勒的观点,象征相互作用描述了人们之间是如何通过动作、面部表情、特别是语言这一象征符号发生交往的。他透彻分析了我们如何将群体理解内化,理解作为社会交往产物的自己和其他人的内心世界互动。米德认为,我们通过假装或实际扮演他人角色,用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将自己当作被观察、被解释的客观对象进行自我理解。 米德对“自我”概念进行了划分。一个是“主我”,近乎于本能的、非社会化的、自私自利的、一时冲动的自我;另一个是“宾我”,超越本能的、社会化的、明确意识到社会规范、价值与要求的自我。最好把“主我”想作是一种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对话”,语言作为一种媒介,促成了这一过程,并把我们自己视为一个“整体”;“客我”则指的是我们如何在自己的行动中将来自群体的各种期待组合起来,根据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来对他人做出反应,并依照我们的日常例行居处的不同的社会框架不断做出调整。社会化的自我渐渐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支配我们的行动,使我们不得不按照相应的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行事,逐渐背离具有本能冲动的真实自我,虽然这种常受制于“宾我”的“主我”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上不服从管束的情况。 米德提出的“主我”与“宾我”是与戈夫曼确立的“后台”与“前台”的“自我”相对应的,即便“他宣称此概念过分简单地仅从他人的角色看待自我”。在戈夫曼看来,“自我”是情境的产物,“自我”和拥有“自我”的躯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后者不具备产生“自我”的条件,社会设置才是根源所在。“自我”概念无疑是形象互动理论的中心概念,但绝非凝固的心理学概念,而是社会互动性质和过程的产物。 2、戏剧表演中的“角色自我” 社会上每一种地位都伴以为社会所要求的一套行为模式、义务和声望,这就叫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社会学意义的“角色”则直接取自戏剧舞台,指人们在类比的社会大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人们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

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的人际关系思想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区别 ——管理学在新人文主义思潮下的理论发展 【摘要】人际关系思想与科学管理思想最具有区别性的一点就是从“经济人”假设转为对“社会人”的关注,管理学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理论创新除了管理学家自身的实践研究还与当时“新人文主义”发展的时代思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人;社会人;新人文主义 梅奥的人际关系思想与科学管理思想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有如下三点区别: (1)泰勒把人看做经济人;梅奥则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 (2)科学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而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 (3)科学管理理论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 从理论创新角度出发,第一点无疑是古典管理理论与行为管理理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泰勒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和权力维持员工的效力和服从。以此泰勒也提出了管理学上基于这一理论的一系列方法: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人的感情和愿望漠不关心;订立严格的工作规范,加强法规管制;强调以物质手段刺激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在十九世纪末工业革命起步不久的情况下泰勒的理论对提高社会生产力无疑是具有进步作用的。 那为何经济人假设不再适用于企业管理发展,而梅奥的社会人理论随之应运而生呢这就要谈到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新思潮——新人文主义的诞生了。新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尊重人性,理论基础是人性论。关注的是人的潜能,感官和感情的欢乐和痛苦,最重要是人的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讲求正确处理对于自己的关系,对于别人的关系,对于社会的关系。新人文主义世界观强调的就是人的个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为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土壤。 梅奥的“社会人”假设主要内容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理论中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关注人性方面于新人文主义的内涵不谋而合。它认识到人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因此必然少不了受到社会各方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人在社会上生存是少不了与人交往的。人们去做一件事情,目的也就是处理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属于交往的范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