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_董才生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_董才生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_董才生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_董才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信任社会的制度建构”

(项目批准号:06JA840009)。收稿日期:2006-10-28

作者简介:董才生(1964-),男,江苏无锡人,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

2007年9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ep,2007第39卷 第5期

Journal of I nner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 .39 No .5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

董才生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学在继承古典与现代社会学信任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将信任

作为自己的一个专门研究课题,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出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三大新趋势,即信任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日益增强、范围日益集中以及主题日益具体而系统。这三大新趋势预示了信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在当代西方即将形成。研究与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不仅将推进社会学信任理论的研究与建构,而且也将为构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内在支撑的社会信任提供直接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文化;信任;秩序;“

法人组织”;“道德性社团”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07)05-0101-05

许多古典与现代西方社会学家很早就对信任以及与信任有关的现象展开了研究,如迪尔凯姆(Durkhei m )、帕森斯(Pars ons )分别探讨了与信任有关的“社会团结”与“承诺”等现象,而韦伯(W e 2ber )与齐美尔(Si m mel )则直接研究了信任问题。虽然韦伯与齐美尔只是一般而零散地研究了信任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信任的基础、本质、类型

与功能等),但他们却取得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

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信任

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当代西方社会已开始由工

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使得社会

团结、社会合作等基础受到“侵蚀”,因而为社会

团结、社会合作寻找新的替代物,为社会秩序寻找

新的整合基础成为社会学界的一种新的共识,于

是,信任问题进入了社会学的视野。西方社会学

理论的研究重点也发生了转向,即由过去着重“硬

变量”开始转向关注“软变量”,[1]

即主要聚焦于

文化研究。社会发生的重大变迁的现实激励以及社会学本身具有的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与积极关注的品格使得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自然将信任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当代西方社会学家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掀起了一股信任研究的热潮。其主要标志是,许多社会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卢曼

(Luh mann )的《信任与权力》(1979),巴伯(Bar 2ber )的《信任的逻辑与局限》(1983),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 )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问题》(1985),祖克尔(Zucker )的《信任的产生:经济结构的制度来源》(1986),科尔曼(Cole man )的《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吉登斯(Giddens )的《现代性的后果》(1990)与《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1),普特南(Putna m )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1993),福山(Fukuya ma )的《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1995),佩雷菲特(Peyrefitte )的《信任社会———论发展之缘起》(1995)以及米斯兹塔尔(M isztal )的《现代社会中的信任:社会秩序基础的探求》

(1996)等。从以上这些当代西方社会学家的信任研究成

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信任研究正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新趋势。

一、信任研究的理论自觉性

日益增强

信任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指的是社会学家自觉地以某一种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去研究信任问题。这种研究最早开始于“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加芬克尔(Garfinkel)。他在《常人方法学研究》与《作为稳定的协同行动的条件的信任:概念和实验》中,从“常人方法学”角度研究信任,认为应从“一些使普通事物具有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特征的期望”[2]入手开展信任问题的研究,因而信任就是“对普通的和日常的道德世界的持续、规则、秩序和稳定性的期望”[3],信任是稳定的协同行动的条件。加芬克尔自觉地以“常人方法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信任,这在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当代西方社会学家,如卢曼、吉登斯等继承了加芬克尔信任研究的思路,也以自己创立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开展信任问题的研究。

卢曼在《信任与权力》中以新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研究信任,认为信任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的个体信任或“私人信任”,而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意义上的宏观的“系统信任”,一种靠着超越可以得到的信息所概括出的期望:“在其最广泛的涵义上,信任指的是对某人期望的信心,它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4](1-2)“每一天,我们都把信任作为人性和世界的自明事态的‘本性’。在这个最基本的层次上,信心是世界的自然特征,是我们借以过日常生活的视域的必要部分,但它不是意向中的(因而是易变的)经验的构成因素。”[4](10)卢曼还将信任的问题界定为社会复杂性,将信任看成是人与社会复杂性遭遇时所出现的心理状态,认为信任是“构成了复杂性简化的比较有效的形式。”[4]由于社会复杂与理性有限,人类无法获取完整的信息,因而可以通过信任来弥补理性的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信息的不完整的缺陷,来减少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复杂性,从而确保内心的安全感。因而信任是“简化社会复杂性的机制之一”,而“复杂性的简化因为其主观性而采取了特殊的形式。我们可以把这些形式描述为不确定性被吸收,或被容忍的程度变化。系统用内在的确定性代替外在的确定性,因而提升它对外部关系中不确定性的耐受性。复杂性如何减少的问题,与它在环境中的存在有关,因而转变为这种内在确定性次要问题的一部分。”[4](35)总之,卢曼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信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本身从属于特殊的规则系统。信任在互动框架中产生,互动既受心理影响,也受社会系统影响,而且不可能排他地与任何单方面相联系。”[4](6-7)卢曼从宏观的社会关系结构角度研究信任,为社会学开展信任研究提供了范例。其后的社会学家基本上沿袭了卢曼的研究思路,从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规范角度展开信任的研究。

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和《现代性的后果》中,以现代性理论研究信任,

代性制度与信任之间的关系。吉登斯从现代性理论出发对现时代信任的本质、类型、作用以及信任产生的基础与机制等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属于制度层面的,“它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的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5]而信任就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系统之可依赖性所持有的信心,在一系列给定的后果或事件中,这种信心表达了对诚实或他人的爱的信念,或者,对抽象原则(技术知识)之正确性的信念。”[6]很明显,吉登斯对于信任的看法是比较宽泛的,既包括“人对物的信任”,又包括“人对人的信任”。“人对物的信任”不是指对某一事件的信任,而是指对某一系统的信任。系统指的是抽象系统,它由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所组成。吉登斯认为,一般而言,随着现代性制度的发展,“人对人的信任”将会逐步被“人对系统的信任”所代替,在当今晚期现代性的全球化风险时代,“人对人的信任”在实现个人的自我认同以及抵御全球性风险中将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当代虽然信任基础、机制与过去有所不同,但“人对人的信任”与“人对系统的信任”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吉登斯还进一步将信任分为一般信任与基本信任。他认为一般信任是对个人或抽象系统所给予的信任,这种信任产生于无知或缺乏信息时的“盲目信任”;基本信任是对其他人的连续性及客观世界的信任。[5]这种基本信任产生于儿童早期的经验。吉登斯认为,在儿童生活的早期就存在

“本体安全感”的需要,在正常环境中,儿童对于看护者所产生的基本信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抵御“存在性焦虑”的情感疫苗。基本信任以一种本质的方式与时空的人际组织相联结。从早期生活开始,在潜在空间中,在婴儿和看护者之间关系的锤炼过程中,习惯和惯例扮演着基本的角色。在个体的后期活动中,惯例、协调性的习俗与本体安全感之间的核心联结得以建立。[5]吉登斯强调了惯例、习俗等制度在塑造信任、获取安全感、克服焦虑方面的基础作用,因而他的信任研究是卢曼信任研究的一种展开与具体化。

二、信任研究的范围日益集中

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创建的社会组织正在取代社会赖以发展的各种原始社会组织”,[7]原始社会组织的衰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普遍存在的是现代社会组织。具体而言,家族早已衰落,家庭规模也在不断缩小,而“道德性社团”与“法人组织”等现代社会组织普遍存在。因而家族或家庭无法充当当代西方社会信任产生与存在的基本载体。于是,人们纷纷从类似于家族或家庭的“道德性社团”与“理性化程度高”的“法人组织”中获取信任。从“道德性社团”中获取的信任产生和存在于“道德性社团”中,它以伦理道德为基础,可以称之为“道德型”信任。从“法人组织”中获取的信任产生和存在于“法人组织”中,它以法律制度为基础,可以称之为“法制型”信任。当代西方社会大量存在的是“法人组织”,它们主要是一些经济、政治组织,因而在当代西方人们除了从“道德性社团”中获取“道德型”信任之外,主要从这些“法人组织”中获取大量的“法制型”信任。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信任研究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而日益将信任研究的范围集中于这两种类型信任的研究,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研究成果。

福山与科尔曼是研究这两种类型信任的主要代表。福山在《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中重点研究了“道德性社团”的信任问题。福山认为信任指的是“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于那个社团的角色。”[8]因此,在社团成员之间产生的相互信任、相互期待,是基于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是以一定的社会价值观为基础。社团成员具有先天的道德共识,是他们将社会道德内化之后形成的,它们使社团成员之间形成了自愿结合的“自发社交力”。因此,社团成员彼此之间做出的信任行为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信任的自愿性源自于内化的道德规范,道德是社团成员之间产生相互信任的基础。

科尔曼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中直接借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与方法重点研究了“法人组织”中的信任问题,强调了即时的利益以及委托人与受托人的成本———效益的计算在信任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信任是一种在风险条件下的理性行为,是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理性博弈的结果。委托人为了在风险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必须在拒绝或给予受托人信任之间作出选择。在委托人拒绝信任受托人的情况下,原有的利益不变。在委托人给予受托人信任的情况下,预期获得的利益等于可能所得与成功机会的乘积(G×P)减去可能所失与失败机会的乘积(L×(1—P))。如果被减数大于减数,即成功机会与失败机会的比例大于可能所失与可能所得的比例,委托人作为一个理性行为者就应该给予受托人信任。这个过程用公式来表示就是:P/ (1—P)>L/G或G×P>L×(1—P)。[9]

总之,通过福山与科尔曼的努力,“道德性社团”的“道德型”信任与“法人组织”的“法制型”信任日益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两大基本内容。

三、信任研究的主题日益具体

而系统

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信任研究不仅其理论自觉性日益增强、内容日益集中,而且主题日益具体与系统,尤其是对于信任功能(包括经济与社会功能两个方面)这一主题,已不像古典与现代社会学那样只是一般而零散地探讨,而是具体而系统地开展研究。

格兰诺维特、祖克尔、福山等社会学家将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特定形式,系统地研究了信

任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即维持与扩展经济秩序,降低经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与效益,促进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格兰诺维特在《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问题》中,从“嵌入理论”出发,认为在经济活动中行动者嵌入于具体的人际关系和网络之中,使行动者之间产生的彼此的信任感,就能有效地阻止各种互相破坏、互相欺诈行为的发生,[10]从而维持了经济秩序,同时也降低或节省了为防止欺诈、破坏及处理争端所需的交易成本。因此,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是从事经济交易的必要基础,也是决定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

祖克尔在《信任的产生:经济结构的制度来源》中具体研究了美国家族企业向现代经理式企业演变的过程,认为特殊主义信任向普遍主义信任的转变是美国家族企业向现代经理式企业演变的主要的内在动力。[11]因为秉持特殊主义信任的经济行为者,在市场经济交易过程中,对于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交易规则,这就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扩展;而秉持普遍主义信任的经济行为者,在进行市场经济交易过程中对于不同的人采取了同样的交易规则,这就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扩展。因此,特殊主义信任向普遍主义信任的扩展,推动了市场经济秩序从较小范围向更大范围的扩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市场经济秩序扩展的基础和基本力量。

福山在《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中认为,每一个经济行为者在与其他经济行为者进行交易时,由于他们之间相互信任,不仅节省了交易时间,而且节省或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行为者的经济效率与效益。就企业这一经济行为者而言,由于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使企业成员之间产生了高度的团结心,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由于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也使企业在社会中经营的物质成本低廉,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福山通过研究各国的工业结构(包括企业规模、企业在整体经济里的分布,以及个别公司的组织方式等)后发现,在社会信任度不同的国家里,企业的规模是不同的。一国社会信任度的高低与该国经济规模大小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社会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高度的相互信任,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资本,为大规模企业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企业规模的大小决定了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决定了一国的经济兴盛与繁荣。

吉登斯和米斯兹塔尔等社会学家系统地研究了信任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具体关系,阐述了信任对于社会秩序所起的具体的基础作用。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中探讨了秩序扩展的信任基础。然而,吉登斯所分析的“秩序问题”不是社会学传统意义上的秩序问题,即不是由迪尔凯姆、帕森斯等社会学家所探讨的作为社会整合来源的秩序问题,而是时空伸延问题。吉登斯认为,秩序问题就是时空伸延问题,“我们应该把对秩序的探讨变为社会体系究竟是怎样把时间和空间‘连接’起来的。在这里,秩序问题应被看成是时间—空间伸延的问题,即:在什么条件下时间和空间被组织起来,并连接在场和缺场的?[6]吉登斯认为不能被完全控制的现代性,对于我们对自己的个人认同的持续性以及对社会、物质环境的信赖构成了危险。因此,信任关系作为时空伸延的基础,也许是在现代条件下解决风险和危险的一种方法。

米斯兹塔尔在《现代社会中的信任:社会秩序基础的探求》中认为,信任作为一种社会机制,指的是“相信某人预期行为的结果是适当的”[12],它主要是因社会关系以及内在于它们的义务而产生,社会中信任的形成是有关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为此,米斯兹塔尔将社会秩序划分成三类(即稳定的秩序、内聚的秩序与协作的秩序),并进一步分析了信任在这三种社会秩序中的特殊功能,即它可以是一种静默的背景,维持着不成问题的、合作关系的平稳运转;它可以是解决搭便车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人们使自己的利益与其他人利益协调一致。米斯兹塔尔还在三种类型的社会秩序中理解信任,把信任理解为三种形式,即惯习、热情与策略。认为信任作为惯习,其运作通过互动规则、伸延规则以及记忆规则,通过习惯、名誉和记忆来维持集体秩序的稳定;信任作为热情基于熟悉、友谊纽带以及共同的信念与价值,创造着家庭、友谊和社团的内聚力;信任作为策略被看成是解决合作问题的一种机制,它培育团结、容忍以及权力的合法纽带这些有利于合作的因素。信任的三种形式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替代物,而是相互补充的三种社会资本类型。三种信任形式保证、维持、创造了三种社会秩序。[12]

总之,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已呈现出三大新的趋势,即信任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日益增强、范围日益集中以及主题日益具体而系统。这三大新趋势表明了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在当代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已进入学科化、理论化与系统化阶段,从而预示了信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在当代西方即将形成。

参考文献:

[1]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程胜利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2]Carfinkel,H.Studies in Ethnomethodol ogy[M].En2 glewood Cliffs.1967.

[3]巴伯.信任的逻辑与限度[M].年斌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4]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M].瞿铁鹏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5]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京:三联书店,1998.

[6]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原著序言》(上)[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M].李宛容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9]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0]Granovetter,M ark.Econom ic Acti 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 oble m of E mbededness[J].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 ol ogy,Volu me91Nu mber3,Nove mber1985.

[11]Zucker.Pr oducti on of Trust:I nstituti onal Source of econom ic structure,1840-1920.Research in O rganizati onal Behavi or,Vol.8[M].JA I Press I nc.1986.

[12]Barbra A.M isztal:Trust in Modern S ocieties:The Search f or the bases of s ocial order[J].Ca mbridge:Polity Press.1996,(10):10-11.

【责任编辑 田雪峰】

The New Tendency of the Trust Research of

Con tem porary W estern Soc i ology

DO NG Ca i-sheng

(College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J ilin U niversity,Changchun130012)

Abstract:Since1970s,based on the positive research p r oducti ons of the traditi onal and modern western s oci ol ogy,con2 te mporary western s oci ol ogy regards trust as its s pecial task,and acquires p lentiful and substantial p r oducti ons about the trust in more than western s oci ol ogy:its theoretical consci ousness is increasingly gathering head,its range is increasingly centralizing, and its t op ic is increasingly becom ing concrete and syste matic,which indicate that trust s oci ol ogy as a ne w offshoot of s oci ol ogy is about t o com ing int o being in the p resent age.Researching and analyzing the ne w currents about the trust research of conte mpora2 ry western s oci ol ogy will not only boost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 on about the trust theories of Soci ol ogy,but als o offer the direct use f or reference and ins p irati on for constructing the s ocial trust as a str ong inherent support of our s ocialist market economy.

Key words:culture;trust;order;"cor porate organizati on";"moral cor porati on"

沈原:转型社会与转型社会学

沈原:转型社会与转型社会学 *本文是沈原先生2007年出版的《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一书的绪论部分。 这里收录的十篇文章,是我从1998年以来陆续写下的。虽说时间拖得很长,但还是可以看出,全部文章都是围绕着三个主题展开:一是“市场”,二是“阶级”,三是“社会”。因此,本书的标题,也就定为《市场、阶级与社会》。在我看来,这正是我国转型期所面临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宏大实践课题。当然,这三个主题也是政治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所关心的对象。我在这里,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触及这三个课题。在我看来,它们构成转型社会学所亟待处理的三个关键议题。 市场问题 我们所从事的改革事业可以称之为“市场改革”或“市场取向的改革”,对于这一判断,时至今日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识。用国际社会学界通用的术语来说,这个改革就是指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我们所言说的“社会转型”,也是指基于经济体制的市场改革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等领域的变化。对于“社会转型”的概念,我们需要有一个比较严格的界定,而不能泛泛而论。 既然当下的改革主要是市场改革,而社会转型又主要由市场转型所引发,那么,对于什么是市场,如何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怎样把握市场与其他社会领域的交互作用,就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以市场为中心而展开的。 本书的第一篇文章题为《社会学的市场概念》,是在我未发表的博士论文部分内容基础上摘录而成的。这篇博士论文写成于1997年,题目是《新经济社会学的市场理论》,在国内当属较早地系统探讨和介绍新经济社会学的文献之一。在本书中,我把这篇论文中有关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市场概念章节挑拣出来,略加梳理,形成一章,力求揭示两个学科关于“市场”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突显社会学市场概念的理论意涵和实践意义。 按照著名经济社会学家理查德?斯维德博格 (R.Swedberg)的描述,经济学的市场概念起先是具体的,包含着地域、买卖者的交往等因素。“边际革命”净化了市场概念,将之变成抽象的价格机制。这一变化的结果是增强了市场概念的分析能力而简化了其具体内容。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许多经济学的努力都是通过引入各式各样的因素,推动市场概念重返具体(Swedberg,1994)。 与经济学相比较,社会学虽然对市场制度触及不多,但从古典时代起就已奠立了从自己学科的视角出发处理市场问题的理论基础:把市场理解为一定的社会结构。无论是在“物与物交易关系”的背后看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马克思,还是强调人们的理解型的经济行动构造了市场的竞争关系与权力关系的韦伯,就实质而论,都是在单纯的交易关系、价格机制之外,看到了更多的社会要素,并且努力把这些要素与价格机制连接起来加以理解。到了近代社会学,波兰尼(K.Polanyi)首先提出了“嵌入性”概念,而后被格兰诺维特(M.Granovetter)系统地发展为“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纲领。按照这一纲领以及按照哈里森?怀特(H.White)等人的研究结果,市场制度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它不仅有其社会性起源,而且其运作就本质而言也是一个深受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作用的社会学过程。在这些社会学家看来,那种把社会关系当成“摩擦系数”而加以舍弃的经济学观点走得太远了,以至于经济学家手中的“纯净模型”(clean model)难以把握日常生活现实。 新经济社会学的市场研究不仅停留在概念的界定上,而且还进行了大量的田野研究。我在文章中引用的三个研究案例,分别是格兰诺维特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博特(R.Burt)对市场竞争的研究,以及格兰诺维特和马克盖尔(McGaire)对美国电力市场之形成的研究。如果

科学的社会意义

科学的社会意义 什么是科学?综合来说,科学就是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同时,它反映了人类意识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正确的认识。它是来源于人类实践并且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然的活动,它指导着人类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进行具体有续的整理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科学就如霍金的黑洞,神秘而深奥。但是我们人类正有着夸父逐日般的执着,我们对科学的探索永不止步,并且趋于完美。但我们要注意到的是,科学仅仅是趋于完美而非达到完美。科学是个成长过程,而成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不可避免的错误,普通人犯错误是经常的,伟人也会犯错误。象牛顿、爱因斯坦和马克思这样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错误的理论。罗素的著作中,经常描写伟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节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马尔萨斯四年内添三个孩子;提倡无为的叔本华对晚来的荣誉欣喜若狂;被称为实验科学的始祖的培根则不知道为他治病的哈维发明血液大循环理论。伟人尚且如此,那么集所有伟人智慧的科学内容要想没有一点自相矛盾的暇点则十分困难,而且体系越大越难以没有错误,特别是新学科,需要时间的检验。任何科学都有个成熟的过程。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科学也许是某种情境下的近似,在无限推广时就可能出现矛盾,而科学决不会装作没有看见,必定要去解决这一矛盾,使科学向前迈进。正如由迈克尔逊实验引起的相对论、由黑体辐射实验引起的量子力学以及理发师悖论引起的数学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后发展起来的。因此,没有探索的精神,没有敢于接受一切新观点的勇气,没有铲除一切旧观念的决心,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是无法存在的。 很多人总是片面的认为,科学只产生于近代,因为近现代的社会技术决定了科学的发展。其实不然,科学的诞生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700万年,据考古发现,大约距今30万年前,原始人就在制造石器的过程中,开始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距今一两万年前,原始人发明了新的劳动工具—弓箭。弓箭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弓箭有组织地狩猎,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剩余的猎物则被饲养起来,使人类由狩猎进入的畜牧时代;另一方面利用弓弦绕钻杆打孔的方法钻木取火,又发明了摩擦生热的制火技术,不仅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生产的手段;用火炼制粘土,发明了制陶技术;用火熔化铜和铁,制造出金属农具,使人类结束了一万多

1-3.《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

[译者按:以下是未刊译稿。仅作为此次讲习班教学资料使用。请勿引用、转载。]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引言 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后裔,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Universalgeschichtliche Probleme)时,都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 只有在西方,“科学”才发展到了一个我们今天承认为有效的阶段。在西方之外,特别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也存在经验知识,对世界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反思,极高深的哲学乃至神学的生活智慧(不过,一种系统神学的充分发展只出现在受到希腊影响的基督教世界,而此外只在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的几个教派中稍现端倪),以及达到非同寻常的精微程度的知识和观察。但在巴比伦和其它地方,天文学缺乏希腊人最初赋予它的数学基础,当然,这使得巴比伦星象学的发展尤其令人惊叹。印度的几何学缺乏理性的“证明”,后者又是希腊精神的一个产物,希腊精神还率先创造了力学和物理学。虽然印度的自然科学在观察的方面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却缺乏理性的实验(它发端于古代,但本质上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和现代的实验室,因此,印度的医学虽然在经验和技术上高度发达,但却缺乏生物学,特别是生物化学的基础。在西方之外的所有文化地区都缺乏一种理性的化学。高度发达的中国历史著述缺乏修昔底德实事求是的程式(Pragma)。在印度我们可以找到马基雅维利的先驱,但亚洲所有的国家学说都缺乏亚里士多德那种系统的途径(Systematik),特别是理性的概念。对于理性的法律学说来说,尽管在印度(弥曼差派)出现了这种学说的萌芽,而且在近东存在全面的法典编纂,但印度和其它地方的所有法律著作都缺乏罗马法和受罗马法训练的西方法律的严格法学图式和思想方式。此外,只有西方才知道教会法这样的形态。 艺术的情形也一样。其他民族的音乐听觉,和我们今天相比,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加敏锐的程度,至少也毫不逊色。世界各地都广泛存在着各种复调音乐,在别的地方也能找到各种乐器合奏以及多声部合唱。所有我们知道的理性的调性间隔,别的地方也算得出来,也都知道。但理性的和声音乐(无论是对位法还是和弦和声),是由以三个三度叠置的三和弦为基础的声调材料构成的。我们的半音和等音(不是在音程的意义上,而是就自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和声形式的意义而言),我们以弦乐四重奏为核心加上管乐团的组织构成的管弦乐团,通奏低音,我们的记谱法(它使现代音乐作品的谱写、排练以及完整保存成为可能),我们的奏鸣曲、交响乐、歌剧(虽然在各种音乐中都有标题音乐、音诗、变调和半音音阶这些表现手段),以及我们用来演奏这些音乐的基本乐器:管风琴、钢琴和小提琴,所有这些都只出现在西方。 尖拱作为一种装饰,也出现在别的地方,在古代和亚洲都有;或许在东方也不会不知道尖拱和十字拱的拱顶相结合的建筑结构吧。但理性地利用哥特式的拱顶结构作为分卸推力和覆盖任何形式的穹顶的手段,而且特别是作为宏伟的纪念建筑的结构原则,以及作为中世纪创造的一种涉及雕塑和绘画在内的风格的基础,是别的地方所缺乏的。在西方之外也缺乏对圆穹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虽然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基础就取自东方。所有艺术中每一种“古典”理性化的方式(在绘画中就是理性地运用线条透视和空间透视),都是文艺复兴为我们创造的,而在西方之外也都不存在。中国有印刷制品,但一种只打算用于印刷,而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论文关健词:双顿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知识观 论文摘要:双顿科学社会学在对知识社会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对科学的新的研究路径,其研究基.氛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证一功能主义分析,在这种知识观的基础上,形成双顿传统。 一、知识杜会学的知识观 “知识社会学是科学社会学的前身或发展的最初阶段。知识社会学一般是指考察观念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系,或知识与社会实在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学科。“知识社会学是与这样一种假说一起出现的,这个假说认为:即使是真理也可以从社会方面加以说明,因为它们与它们出现于其中的历史上的社会有着联系。默顿说,“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马克思的认识论对知识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命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中创造自己的生存方式,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社会关系,同时也创造了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知识作为一种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工具,它依赖于人的存在,反映了人的利益。马克思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这些变革时,必须时时刻刻地将下面的两者区分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民借以意识到的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对知识做了两种区分: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 曼海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形成知识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一曼海姆传统。曼海姆认为:“实际思想的出现和结晶在许多方面受各种各样纯理论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与纯理论因素相反,可以被称作存在的因素。这种存在决定思想,也不得不被看作是事实。曼海姆拓展了马克思存在的概念,由此涵盖世代教派、职业群体等因素;取消经济因素在决定人类思想结构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这之后,曼海姆又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关注扩大至一般知识。认为:“人类思想结构本质上都含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任何有关真理的声称不过是一种自欺。 曼海姆主张在自然科学和文化间区分,自然世界的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是永恒不变的,对这类客观现象的正确知识只能凭借超然观察对感性事实的信赖,以及精确的测量获得。文化知识则依赖于一个时期的群体对文化现象的理解。这样曼海姆的知识观实际上区分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两种知识状态。把自然科学看作是知识社会学的特例,知识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只是对文化知识做社会性的考察,去说明像美学、道德、哲学体系等这类专门知识。 二、默顿科学杜会学的认识论 默顿在批判知识社会学范式的基础上开创了科学社会学,形成了新的研究“范式”。 1.默顿继承了知识社会学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知识社会学和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派都坚持实证主义科学观。科学的目标是拓展准确无误的知识,默顿在科学的规范中列举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作为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主义是指关于真相的断言必须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要与观察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就是说(科学)知识的合法性要么符合其内在逻辑,要么与实在相符。有条理的怀疑更要求在科学家接受或承认已有科学成果的过程中,防止人和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干扰。后来默顿学派又列举出了情感中立、理性精神客观性、无偏见性等,把这些列人科学的精神特质,这是典型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这点实际上与曼海姆对科学的定位相同。默顿开始对科学做社会学的经验性研究。默顿的博士论文《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提出了著名的默顿命题:清教与科学的关系假说;经济、军事对科学研究范围的影响。默顿运用引证分析、内容分析、集体传记研究等计量分析对英国的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的特殊时期进行了经验性的考察。默顿后期对科学奖励系统、科学评价的分析更是经验性研究的典范。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_董才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信任社会的制度建构” (项目批准号:06JA840009)。收稿日期:2006-10-28 作者简介:董才生(1964-),男,江苏无锡人,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 2007年9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ep,2007第39卷 第5期 Journal of I nner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 .39 No .5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 董才生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学在继承古典与现代社会学信任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将信任 作为自己的一个专门研究课题,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出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三大新趋势,即信任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日益增强、范围日益集中以及主题日益具体而系统。这三大新趋势预示了信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在当代西方即将形成。研究与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不仅将推进社会学信任理论的研究与建构,而且也将为构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内在支撑的社会信任提供直接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文化;信任;秩序;“ 法人组织”;“道德性社团”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07)05-0101-05 许多古典与现代西方社会学家很早就对信任以及与信任有关的现象展开了研究,如迪尔凯姆(Durkhei m )、帕森斯(Pars ons )分别探讨了与信任有关的“社会团结”与“承诺”等现象,而韦伯(W e 2ber )与齐美尔(Si m mel )则直接研究了信任问题。虽然韦伯与齐美尔只是一般而零散地研究了信任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信任的基础、本质、类型 与功能等),但他们却取得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 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信任 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当代西方社会已开始由工 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使得社会 团结、社会合作等基础受到“侵蚀”,因而为社会 团结、社会合作寻找新的替代物,为社会秩序寻找 新的整合基础成为社会学界的一种新的共识,于 是,信任问题进入了社会学的视野。西方社会学 理论的研究重点也发生了转向,即由过去着重“硬 变量”开始转向关注“软变量”,[1] 即主要聚焦于 文化研究。社会发生的重大变迁的现实激励以及社会学本身具有的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与积极关注的品格使得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自然将信任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当代西方社会学家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掀起了一股信任研究的热潮。其主要标志是,许多社会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卢曼 (Luh mann )的《信任与权力》(1979),巴伯(Bar 2ber )的《信任的逻辑与局限》(1983),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 )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问题》(1985),祖克尔(Zucker )的《信任的产生:经济结构的制度来源》(1986),科尔曼(Cole man )的《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吉登斯(Giddens )的《现代性的后果》(1990)与《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1),普特南(Putna m )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1993),福山(Fukuya ma )的《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1995),佩雷菲特(Peyrefitte )的《信任社会———论发展之缘起》(1995)以及米斯兹塔尔(M isztal )的《现代社会中的信任:社会秩序基础的探求》 (1996)等。从以上这些当代西方社会学家的信任研究成

浅谈个人转型

浅谈个人转型 “转型升级”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中小企业的求存应对策略,也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为提升产业经济而重点规划的项目之一。国家、社会、企业至个人,人人都在探索转型之路。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转型是一种创新,亦是一种变通。 对于企业来讲,转型是一件痛苦的事,企业的文化、制度及所有的人包括企业家都要脱胎换骨,需要企业家非常谨慎的观察考量,需要大家能够接受全新的事物,需要一起协作配合,整个过程可能非常的艰难并充满磨难。 在整个社会都在大谈企业转型的时候,我们自身也面临着各种考验,不管身处的企业是否处于转型的阵痛期,我们都需要思考自己的转型之路。 对于个人来讲,转型是一次尝新,亦是一次挑战。 这里,我想谈谈对个人职业转型的一些看法。当我们的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往往会想到转型,这是我们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这需要我们深刻冷静的思考,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很有可能,要面对全新的环境,接触未涉及过的领域,而在这个领域里,你的基础是零,是一个纯粹的新人。 这时候,我们会害怕,担心不可预见的未来。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谁也不能保证可以转型成功,只是,当我们有这样一个目标的时候,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来促进自身的转型: 一.志向 古人有云:百学须先立志。立志是立本,当我们决定转型的那一刻,就是在

立本,是我们对自身价值实现的追求。人生很多时候是没有方向的,不同阶段所视问题的高度也不同,人生可能不止一次立志,每次立志都是自己目标的树立,我们为此孜孜不倦。一次成功的转型,需要立下明确的志向,才会又坚定的信念来支撑,否则很有可能半路夭折。 二.学习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讲的是学习的几个阶段。要想最后能“笃行之”,必须先“博学之”。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我们都需要不断的汲取知识来充实自己,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习能保证我们处于思考的状态,不仅能让我们摄取足够的能量,更能使人明智,防止我们迷失,助力自身转型。虽然所学不一定所用,但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三.心态 我们要有归零的心态,转型就是重新开始,也就是管理学中的“空杯心态”。长安集团的总裁,在东方之子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往往一个企业的失败是因为他曾经的成功。当我们决定转型,我们要舍去过去的很多东西,丢弃过去的挫折,也包括过去的荣耀,我们只看当前。归零的心态不是否定自己的过去,而是帮助我们认清现在,让我们不受限制,坦然面对一切。所以,“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完整版

社会互动理论及其意义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 作为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社会互动理所当然地引起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浓厚兴趣。马克思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交往这一概念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对社会互动有比较完整系统的研究,继其之后布鲁默率先使用了“符号互动论”一词来指代以米德思想为核心的若干理论形态。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通过对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则的研究提出了常人方法论;还有社会学家如霍曼斯、布劳用交换的理论来解释人们之间的交往,提出了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互动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互动理论,但这些理论极大的增加了人们对人与社会的了解,促进了社会化的进程,为人们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正确有效的方式,从而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这些交往是人的从事共同活动的过程。这里包括人们之间的生产活动和产品交换,人们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沟通,也包括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战争等。交往对于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一,交往是个体生存的需要;第二,社会交往是人自我表现的方式,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展示自己真正的天性;第三,社会交往构建着社会,人们相互之间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人们之间的交往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 李芹女士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做过一个研究,她发现在年级间大三学生幸福感指数明显高于大生四学生,在独生间,非独生子女幸福感指数略高于独生子女。而在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差中,大四学生的心理状况远低于大三学生,在心理适应性和平衡性上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而乡村生源比起城市生源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敌对。这些充分显示社会交往对一个人正常生活的重要性,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交流和交往才能了解其他人,才能将自己的特性展现出来被他人了解,这构成了了我们生活的基础。 二、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也称符号相互作用理论)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如文字、语言、物品、情境等。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有:第一,人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第二,人类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中发挥看中介作用;第三,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所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第四,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地修改对事物的定义;第五,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不断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其行动的意义。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李峰 2012-8-1 21:38:41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摘要: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具碎片化。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其宗教观,而这种宗教观又主要扎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之中。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不应仅拘囿于他的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贝拉;宗教观;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论;公民宗教 罗伯特·贝拉(Robert Neeley Bellah,1927—)现为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和比较研究教授,他是少有的一位精通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哲学和神学的学者。在汉语学术界,对贝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最早的贝拉是作为一个美国文化研究者而被译介到国内。随后,高师宁①和赵沛-②等学者对贝拉的早期思想进行了介绍,其重点其宗教进化论。第三个阶段的研究主要在韦伯命题之下对贝拉的现代化论进行探讨,这体现于贝拉的《德川宗教》的翻译和出版。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对何为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以及儒家是否为教等的探讨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贝拉的“公民宗教”成为学界关注的第四阶段的重点。③

科学社会学

默顿与科学社会学 ------刘延达 科学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相比于其他社会学学科起步较晚,根据默顿的《科学社会学》一书,科学社会学逐渐于科学的发展之中形成,最早并逐渐成为一门被独立切分出来的社会学科。其将科学社会学视作一种包含特定成员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是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与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科学社会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存在的必要性,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也更受到社会学家们的重视。此时,科学社会学的提出也就成为了时代的必然选择,而为此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默顿,他在1938年发表的著作《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确立了默顿科学社会学体系,使得科学社会学出现在社会学研究的面前,标志着科学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科学社会学的主要体系包括两部分:科学制度的规范结构和科学制度的运行。在他的著作《论科学与民主》中,他对科学的社会规范制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中主要包含四条制度性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 普遍主义指的是关于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及科学界的准入规范。当一个主张被提出之后,是否将该主张划归科学界,与提出该主张的个人品质或社会属性无关,与其相关的是其是否能够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要观察是否和以前被证明的知识相一致。即使处于各种压力或与其他主义相冲突时,作为科学研究者,也应坚持普遍主义的标准。在评价科学家是否能够进入在科学社会体系中时,也应该以他们的才能作为制度等级的评价标准,而不是根据其他的条件进行非民主的政治调节,在变化的条件下,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民主精神的专业组织来维护普遍主义标准,以此保证那些有才能的人可以进入科学家体系,以人才的准入制度来促进科技的发展。 按照公有主义的表述,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是社会协作的产物,那些用名字命名的定律与理论并不是被发现者与其后代独占,它们属于整个社会所有。默顿认为承认和尊重是科学家对自己的发现唯一的权利,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是用来表示记忆性和纪念性的方式。而关于科学的优先权的关注引发的争论也会促进科技发现的公有化,其并不会与这些发现属于整个社会的关系相悖。在整个社会规则中,科技的发现者应当将其发现进行充分与公开的交流,这应成为一种科学界的道德要求,而敝帚自珍的科学家,因其违反了科学财富共享的社会道德准则,则应受到科学界的谴责。公有主义的标准有助于科学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得后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不断发展。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该规则益处的体现。 那么无私利性指的是什么呢?它强调的是科学活动进行的唯一目的是发展科学,既不是利己主义也是利他主义,从事科学研发活动的人不应以科学为谋取个人或群体的私利的手段。默顿认为制度标准与动机标准是不同的,不论科学家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具有何种的个人动机,当其处于无私利规范性的制度要求之下时,遵守相应的规范同时也是符合科学家的利益的,用这种制度去约束科学家们的心理欲望是有效地。科学研究成果的证实需要经过同行专家的严格审查,这样的科学社会环境会使得科学家对其同行更加负责,有利于制度的稳定。因此一位科学家的科研声誉更多的来自于同行业科学家的评价,而不会由外行人对一位科学家的见识、依赖作为其在科学社会中地位的评价标准。 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指的是在科学的领域内应保持一种怀疑精神,不论事实问题来源何处,也不论其与任何特定的组织或领域相关,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科学问题时要用科学的精神去判断,按照经验和逻辑的标准进行公平的审视。因为这样的怀疑精神对于权力分配是不利

关于信任的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概念界定 信任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信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行动者通过对人对物的认知累积、在互动过程中面对风险或困惑时的选择,是一种冒险、投资、期望或判断,发源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变化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 韦伯:特殊信任-普遍信任 齐美儿:坚信 卢曼:人际信任-制度信任 政府信任 政府信任是公众在期望与认识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政府信任高低的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 腐败 腐败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它对公共权力滥用,对公共职位的失职,而是将其视为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违反和背离。因此,腐败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越轨行为,这是一种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违反社会中法律法规及道德原则,不合理使用自身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就是掌握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公职人员。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国外对政府信任的研究的主要着手点是腐败,8篇外文文献中有6篇直接研究腐败现象,探讨腐败行为对政府信任的影响;1篇研究丑闻对政府和制度的侵蚀作用;1篇研究特定环境下教育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国外研究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腐败带来的负面效果。L Ionescu(2013)认为,腐败对人际、政府和机构间的信任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对宏观和微观经济也有着潜在的影响,制约了GDP的增长以及福利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丑闻是腐败的派生物,丑闻对于政府和政治机构同样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作用形式为降低对政治家和领导人的看法。Shaun Bowler和Jeffrey A. Karp(2004)通过对美国和英国数据的分析,将公共机构的评价与机构本身的行为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公共评价模型与英国数据的模型进行对比,得到更为广泛的结论,丑闻是导致政府信任程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Park H 和Blenkiasopp J基于在韩国收集到的数据作了透明度和信任在政府腐败与公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间关系和发生的作用的研究,指出腐败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透明度和一定程度上的信任调解。 更多的学者通过地区性的腐败现象说明腐败对于政府信任的影响。Juha Tapio K??ri?inen在16个欧洲国家中进行了经验观察,旨在找到公众对警察信任程度产生差异的背后的原因,认为社会资源投入公共秩序和安全领域的程度的提

社会学答案

单选题 2.第2题 孔德的代表作是() A.《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B.《权力精英》 C.《实证哲学教程》 D.《神圣的帷幕》 C 4.第4题 下列关于角色的理解,正确的是 A.角色内含着一系列的权利义务关系 B.角色与身份是相同的 C.角色与地位是相同的 D.角色与社会期待无关 A 10.第15题 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指() A.身份 B.地位 C.角色 D.角色丛 B 15.第22题 认为存在许多相互冲突的文化要素,不同文化要素代表不同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的文化分析视角是() A.生态学视角 B.互动论视角 C.功能论视角 D.冲突论视角 D 26.第50题 一般认为,最早使用“社会互动”的社会学家是() A.齐美尔 B.涂尔干 C.滕尼斯 D.帕累托 标准答案:A 28.第52题 如同们师兄弟这样群体成员对其有忠诚感的群体,属于() A.外群体 B.内群体 C.正式群体 D.次级群体 标准答案:B 4.第4题 以下沟通方式,属于语言沟通的是()A.借助面部表情的沟通 B.借助身体姿势的沟通 C.借助行为举止的沟通 D.借助文字的沟通 标准答案:D 16.第16题 家庭的本质关系是() A.婚姻关系 B.血缘关系 C.收养关系 D.同代关系 标准答案:A 18.第18题 社区发展的直接目标是() A.培养社区成员的民主意识 B.协助社区成员认识到自己的共同需要,协助社区运用外部援助和内部资源 C.提高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经济收入水平 D.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人际关系和合理的社会结构 标准答案:B 23.第23题 按照霍尔的观点,45至120厘米的距离属于() A.个人距离 B.公众距离 C.亲密距离 D.社会距离 标准答案:A 30.第30题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的区别是() A.再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开放,继续社会化的环境相对封闭 B.再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继续社会化具有强制性 C.再社会化在成年早期进行,继续社会化在成年之后进行 D.再社会化具有强制性,继续社会化具有自主选择性标准答案:D 1.第1题 假设教师、警察和消防员的职业声望分别是75分、70分和65分(满分100分),如果一个人从警察变成了教师,他的社会流动属于() A.向上流动 B.水平流动 C.向下流动 D.地理流动 标准答案:A 3.第3题 被假设为会对其他变量造成影响的原因变量是() A.控制变量 B.因变量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对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认识社会学 1、对于社会学的接触 在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我才接触到这门被人关注甚少的专业——社会学,然后又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这门专业,带着我的憧憬与好奇,我开始走进社会学的世界。 2、对于社会学几个方面的认识 (1)什么事社会学。这是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在我脑中,社会学的概念很是模糊的,更谈不上中形成具体的内容了,所以首先我思考的是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的概念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具体社会科学,并且,它是一门利用经验考察与批判分析来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的学科。我对这个概念是这样理解的,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看这个概念就能够理解,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因素,所以社会学是会借鉴了很多其他学科来研究怎么解释这些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解决。从老师口中我也了解到,社会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有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统计这几门最核心的课程,而要想真正的研究社会学,还必须对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有深刻的认识,否则也就无法真正掌握社会学。 (2)学习社会学的意义所在。每一门科学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社会学的价值和人们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又何在呢?我觉得其意义之一就是社会学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社会学会提供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和实践意义。社会学帮助人们

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等方面避免了盲目性,增强了自觉性,制定出正确的社会政策,为社会改革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最终为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学习社会学的意义,就是可以利用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 (3)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优势所在。首先是讲对于社会学这个专业学科来说在中国还是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我们的学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经济学唱主角的话,现在和未来20年应该是社会学和相关学科可以更多的发出声音来。因为当我们强调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时候,我们会更多的涉及到非经济因素,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各种统筹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进入我们的视野,进入政府决策的过程,老百姓也会越来越关注。所以我们的学科还是处在非常好的发展时期,对于刚进大学学习这门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有很多机会在等着我们。 (4)社会学这门专业的职业去向是什么。我们所学习的专业和我们以后的就业有着直接或间接上的联系,那社会学的就业趋势也是我们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考虑的问题。社会学在国内还没有被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所理解,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学科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迁的时期,社会结构分化加剧,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因素更趋复杂,现实社会的协调发展开始出现困难。而这一切,都需要社会学来逐一解决。社会学专业的职业去向主要有哪些呢?目前,在社会领域还没有一个部门是必须由社会学来提供专门人才的,但是除了纯技术性职业(比如会计),大多数的社会领域,如新闻机构、政府部门、市场运销、企业管理、公共关系等部门,社会学毕业的学生都时能够胜任的。因为社会学的训练不但赋予我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

宗教社会学小论文

回归自我的精神家园 ——浅谈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摘要:在这个富于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客观世界上,人们常常被惊扰,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特别渺小,加上现代社会的快速运转和高度竞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变得更加紧张。原始人有原始人的烦恼,古代人有古代人的忧虑,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而宗教借助于超人间的力量,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机制,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在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若干种社会形态中,始终执行着它的心理调适功能。 关键词:宗教学,心理学,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在原始社会,由于主体生存危机,人们对自然以及自然之外的一切事物感到畏惧,他们开始寻找一种足以抗拒这种神秘力量的精神寄托。他们开始了自然崇拜,他们心理宇宙中的缺陷是对自然和人自身行为的迷惑以及对其肉体自然需求的忧虑,原始宗教就是心灵危机感的平衡物。在现代社会,不再是缺吃少穿,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们衣食无忧,但却仍然感到精神空虚,孤独感和失落感压抑着自我,我们学会有意的逃避,一直在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这是情感与科学的抗争,时刻都在进行着,这也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在理性和感性之外开展着。 宗教对于人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教条教训和繁琐宗教仪式的组织,宗教的魅力在于:它已经深深扎根在人的内心。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就像是大海最深处的平静的底部,无论在表面上发生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在大海的底部,仍然是一个平静的状态。宗教就是用其内在的力量去抚慰和支撑人,在宗教社会学中,我们把宗教的这一功能称作是“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即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精神和行为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人,作为一种生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会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我想大多数人都逃离不开这个世俗的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利益追求的社会中,想要做到心安理得,清心寡欲,是很难做到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追求,无论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需要和追求。当人的需求超越了现实的范围或者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时候,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