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61191.html,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作者:许燕

来源:《学园》2013年第26期

【摘要】在高校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社会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的情况下,要将教育、

教学与大学生就业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给予学生客观、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细化就业服务工作内容,帮助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缓解压力,实现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34-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2002年为15%,2005年达到了21%,2007年为22%。随着入学率的升高,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长。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80万,2013年升至699万,预计2014年还将有所增加。据教育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大学生需要就业。面对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促进大学生就业,需将就业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受内因、外因共同影响。外因,即社会是否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和充足的就业岗位;内因,即大学生自身是否具备实现就业的能力,尤其是就业核心竞争力。已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良好的求职能力、就业资源利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需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提升方面全方位入手。

第一,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需多管齐下:抓学风,提高专业掌控力;抓科研,提高创新实践力;抓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抓实习,提高岗位胜任力。以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开展实验技能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做好学生实习分配和管理工作,使学生在实习中逐步提高岗位胜任力;同时结合诚信教育、“三观”教育、爱国爱校教育等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给予学生必要、客观、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依据学生专业学习、个人成长情况,将就业教育划分为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阶段、职业规划能力提升阶段、专业实践阶段、择业求职阶段,分阶段开展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专业思想教育等活动,帮助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