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量表重要知识

心理量表重要知识

心理量表重要知识
心理量表重要知识

心理量表重要知识

案例一:测验的正确使用

求助者:我近来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白天上班头脑昏沉沉的,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心理咨询师:是吗?我们这儿有十几个心理量表,可以测一下,就能知道你有什么问题了。

求助者:行。

心理咨询师:那我们先做一个瑞文测验,然后再做SDS和SCL-90,最后做一个睡眠量表。前3个量表都是心理学中最经典的量表,后面这个睡眠量表是我们刚从国外引进的,已经测了十几个人,效果很好。

求助者:那好吧。

心理咨询师开始给求助者做测验。一个小时以后……

心理咨询师:今天先到这里,测验结果要明天才能出来。明天你再来一趟。你先把今天的测验费交了。求助者:我来的时候不是已经交了吗?

心理咨询师:那是挂号费,不包括测验费的

求助者:啊?!

单选:1、针对本案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心理咨询师可以在施行测验之后再告诉测验的费用

(B) 心理咨询师在实施测验之前没有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C) 测验之前不必告知求助者

(D) 心理测验不应该另行收费

解析:正确答案是B。心理测验的费用需要根据实际所做何种问卷另行收取。

单选:2、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

(A)没有进行摄入性谈话(B)先进行摄入性谈话,后施行心理测验

(C)先施行心理测验,后进行摄入性谈话(D)摄入性谈话和心理测验同时进行

解析:正确答案是A。测验要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所以在初诊接待中,咨询人员先通过摄入性会谈法,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理解和判断之后,才可以进行恰当的测验。

多选:3、针对本案例中使用的睡眠量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心理咨询师非常熟悉睡眠量表的使用技术(B) 心理咨询师并不熟悉睡眠量表的使用技术(C) 该睡眠量表适用于中国人群(D) 睡眠量表不适用于中国人群

解析:正确答案:BD。心理测验要“本土化”,不能“拿来主义”直接将外国的测验用在中国人身上,东西方很多价值观都不同,评价准则也各不相同,会直接影响测验的信效度。

单选:4、针对测验的选择,心理咨询师( )。

(A) 选择瑞文测验是合理的(B) 选择SAS测验是合理的

(C) 选择SCL-90是合理的(D) 选择的测验都不够合理

解析:正确答案:D。参看第2题的解释,在没有进行会谈之前,随便做出的测验都是不够合理的。单选:5、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所犯的错误最可能是()。

(A)主观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B)采用“地毯式轰炸”方式

(C)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D)没遵守心理测验程序来操作

解析:正确答案:B。没有任何谈话,直接进行了4个测验,没有任何依据,可以说就是一顿“狂轰乱炸”!详见三级技能P15:“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

WAIS-RC测验的得分情况即原始分、量表分、合计分、智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原始分:就是按照测验指导手册中对每一个分测验的评分标准,在测验过程中评出的,测验所得分数。

量表分:就是按照手册中相应的表转化出来的平均数为10,标准差为3的分数。这个分数是以原始分为基础查表得出的,在考试题目中都会直接给出,大家不需要掌握具体的转换过程,如果今后有实际测验,看手册就会知道了!

合计分:即位各项得分总和。

智商:是由量表分再对应被试所在的年龄组得出的。

案例二:(重点掌握)

以下是某求助者的WAIS-RC的心理测验结果:

三级问题:

多选:1、在WAIS—RC的11个分测验中,有严格时间限制的是()。

(A)领悟(B)数字符号(C)算术(D)图片排列

解析:正确答案:BCD。有时间限制的分测验有6个,即言语测验里的算数测验和全部5个操作测验,记住“1+5”(知识点:6个言语测验和5个操作测验分别是什么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如果单独列出这样的一道题目,没有图表的情况下我们也要能做出判断)。

单选:2、施测WAIS-RC,一般做法是()。

(A)先做操作测验,后做言语测验(B)先做言语测验,后做操作测验

(C)言语测验与操作测验交替进行(D)根据被试者情况灵活掌握解析:正确答案:B。见3题分析。

多选:3、关于WAIS-R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测验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B)农村和城市共用一式

(C)测验通常要分几次完成(D)对于容易疲劳或动作缓慢的被试可以分几次完成

解析:正确答案:AD。2、3题都是考得是韦氏测验的施测步骤。(知识点:清楚韦氏智力测验的适用范围、施测步骤,同样可以采取习题集选项在书中一一标注的形式)

单选:4、在WAIS—RC中,各分测验量表分采用()。

(A)标准九分(B)标准十分(C)标准二十分 (D)离差智商

解析:正确答案:C。详细参考三级技能P157和基础知识P342,清楚分测验的量表分是以10为平均数,3为标准差的标准二十分换算。

*多选:5、根据测验结果,可以判断该求助者成绩比常模平均数高出一个标准差的分测验项目是()。(A)词汇(B)图片排列(C)知识(D)拼图

解析:正确答案:CD。看到选项是各个分测验的名称,那我们就要想到标准二十分,那它的常模平均数就是10,标准差是3,那只要在选项中找到比平均数高一个标准差的测验,也就是13分的测验,问题就解决了!(ps:这种题目不看原始分,要看分测验量表分,原始分化为各个分测验的量表分使用标准二十份换算)

另附题目:根据测验结果,求助者的成绩低于常模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分测验项目是()。(A)算术(B)词汇(C)填图(D)积木

答案自己分析,熟练掌握这类题型,重要考点。

单选:6、根据测验结果,可以判断该求助者低于常模平均数水平的是()。

(A)FIQ (B)PIQ (C)VIQ (D)IQ

解析:正确答案:C。看到选项是各个智商(FIQ=总智商,PIQ=操作智商,VIQ=言语智商,IQ就是智商的代称),那就要想到离差智商换算公式,WAI-RC离差智商的常模平均数是100,标准差是,低于100分的即为正确答案。

单选:7、根据测验结果。可以判断该求助者的总体智力等级应属于()。

(A)超常(B)高于平常(C)平常(D)低于平常

解析:正确答案:C。该求助者的智商是104,在90~109之间,属于韦氏智力等级分布的平常水平。(ps:了解智力等级的分布,2级学员甚至要清楚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里智力迟滞的等级如轻度在50~69分之间,相当于“能教育”者)

二级问题:

单选:1、11个分测验与分量表平均分比较,该求助者的强点是()。

(A) 数符(B) 积木(C) 知识 (D) 相似性

解析:正确答案:C。“与分量表平均分”比较,那就需要算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各自平均分,然后言语分测验与言语量表平均分比较,操作分测验与操作量表平均分比较(如操作测验量表平均分为:62/5=12.4,高于15.4分即为强点)。详细参考二级技能P223-224,所列两个“比较剖析图”需要仔细看看,读题时要注意题干是与“分量表”还是“总量表”进行比较,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在11个分测验中,该求助者的强点是()”则说明与常模平均数比较(即10分),那强点即为ABC。

单选:2、若认为该求助者FIQ值在99~109之间,其可信限水平为( )。

(A) 80%~90% (B) 80%~95% (C) 85%~90% (D) 85%~95%

解析:正确答案:C。需要掌握:1.这个可信限水平需要牢牢记住(但不需要知道如何得来)!2.如果FIQ值是其他数值之间,但只要满足IQ值加减5 的范围就在这个可信限水平上。例:若认为求助者FIQ值在107~117之间。其可信限水平为()。(题干的意思是求助者总智商落在99~109之间的可能性是85%~90% )。

多选:3、从测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求助者()。

(A)操作技能发展较言语技能良好(B)可能在完成实际行动或任务上有困难

(C)可能有运动性非言语技能缺陷(D)视觉加工模式发展较听觉加工模式好

解析:正确答案:AD。PIQ﹥VIQ,依据二级技能P215 表3-11就可判断!“VIQ与PIQ差异显著

时的意义”所有内容都需要了解(简洁记忆:VIQ ﹥PIQ,言语比操作发展好,听觉加工较视觉好,涉及操作运动的差。自己总结PIQ高特点)。

*单选:4、该求助者拼图测验得分的百分等级是()。

(A)16 (B)50(C)84 (D)98

解析:正确答案:C。13分比10分高一个标准差,高一个标准差百分等级就是84。需要参考基础知识P373专栏5-2的正态分布表(处于中间位置mean是50%,高一个标准差,即+1σ,就在50%的基础上加34.13%,就是84.13%,四舍五入取84,那高出两个百分等级则为:50%+34.13%+13.59%≈98%,同样可以推出低于一个和两个标准差的百分等级,重点需要记住84,高于2个标准差百分等级是98,

低于一个标准差百分等级是 16,低于2个标准差百分等级是2,几乎年年会考到)。

多选:5、关于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正确的表述是( )。

(A) 适用于6~16岁的被试者 (B) 城市和农村被试者共用一套测验

(C) 设有2项备用分测验 (D) IQ分在35~49之间为轻度智力缺陷

解析:正确答案:ABC。了解WISC-CR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同样按照习题把知识点划出)。*单选:6、从测验结果来看,该求助者与常模平均水平相差一个标准差的是()。

(A)VIQ(B)PIQ (C)FIQ(D)IQ

解析:正确答案:B。还是离差智商,比100高一个标准差为115,即PIQ。

多选:7、PIQ和VIQ的差异没有意义的情况可能是因为()。

(A)智商不与因素分析相应(B)用IQ值直接评价智商

(C)廓图中得分分散(D)有再测效应的影响

解析:正确答案:ACD。详细参考二级技能P224-226,需要了解“在何种情况下,V-P差异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除了掌握这几个标题外,还需要了解算术和数广不属于言语理解因素,数字符号不应该归入知觉组织因素,图画填充和图片排列是两个常常受言语能力影响的操作测验)

单选:8、在WAIS-RC测验中,如果操作分测验均分9分,图片排列7分、木块图5 分,图画填充4分,物体拼凑12分,那么操作测验中强点与弱点的测验数应该是()。

(A)1 (B)2 (C)3(D)4

解析:正确答案:D。均分9分,那弱点为2个,强点除了已给的物体拼凑12分,还有未被列出的数字符号,分数为:9*5-7-5-4-12=17,也是强点。因此弱点加强点共4个。

多选:9、下面是某求助者的WAIS—RC的测验结果:言语测验原始分量表分知识 24 14 领悟 20 12 算术 15 13 相似 18 11 数广 14 12 词汇 65 13 合计 75 操作测验原始分量表分数符 33 8 填图 l7 l3 积木 29

9 图排 25 12 拼图 17 7 合计 49 智商言语 75 115 操作 49 95 总分 124 107

该求助者测验成绩高于常模平均水平的分测验项目是()。

选项:A.知识 B.相似性 C.数字符号 D.图片排列

解析:正确答案:ABD 。常模平均水平是10,这样的问题只要选高于10分的就好了。

10、智商测验中实足年龄的计算:

例题:测验日期是2003年5月30日,生日是1994年7月28日的儿童,此儿童的实足年龄是(8岁10月2天)。(习题册317页55题)

◆实足年龄的计算,算法是用测验日期中的年、月、日减去出生日期中的年、月、日。须注意,借位时每月都按照30天计算。

案例三:MMPI(重点掌握)

以下是某求助者做MMPI的测验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

单选:1、在测验中该求助者回答矛盾与无法回答的题目数量是()。

(A)0 (B)5 (C)21 (D)10解析:正确答案:A。回答矛盾与无法回答的问题以Q或?表示,若在前399题中原始分超过22分则提示临床量表无效。

单选:2、该求助者的测验结果( )。

(A)可靠(B)不可靠

(C)效度量表部分可靠,临床量表部分不可靠(D)临床量表部分可靠,效度量表部分不可靠

解析:正确答案:A。可信与否看L量表,L量表原始分超过10分则提示不能信任测验的结果。

单选:3、该求助者最严重的症状表现为( )。

(A)癔病(B)疑病(C)精神衰弱(D)社会内向

解析:正确答案:B。最严重的症状,不需要看效度量表,它们是用来判断测验是否有效的,只需看临床的10个分量表,哪个得分T分最高即为最严重的症状。

单选:4、根据中国常模,求助者在( )分量表上可能有异常表现。

(A)2个(B)3个(C)4个(D)5个

解析:正确答案:D。找出T分大于中国常模60分的就可能有异常表现的症状,但为什么L和K分高于60分而不算在内?因为它们是效度量表,主要作为效度评估,不作为判断症状正常与否的变量单选:5、Si量表的名称是()。

(A)轻躁狂量表(B)精神病态量表(C)精神衰弱量表(D)社会内向量表解析:正确答案:D。需要熟练掌握各个英文代码的汉译。

多选:6、求助者Pa测验结果可能提示()。

(A)焦虑(B)多疑(C)过分敏感(D)强迫

解析:正确答案:BC 。不但要了解英文缩写代表什么意思,还需要知道其分别表达何种意义。

另附题:从临床量表得分来看,可以判断该求助者主要表现出()。

(A)多疑、孤独、烦恼、过分敏感(B)依赖、天真、外露、幼稚、自我陶醉

(C)联想过多、活动过多、观飘念忽、情感多变(D)抑郁、淡漠、悲观、思维和行动缓慢

解析:正确答案:AC 。同上题解。

多选:7、施测MMPI时需要注意的是()。

(A)要让被试知道这个测验的重要性以及对他的好处(B)不可以有空题

(C)测验要一次完成(D)使用临床量表要尽量用英文缩写

解析:正确答案:AD。了解注意事项里的重点内容,基本上以这道题的选项作为重点了解的相关内容即可。

单选:8、在Hs量表的原始分上,应该加上()分。

(A)0.2K(B)0.4K(C)0.5K(D)1K

解析:正确答案:C。5个量表的原始分数上分别加何种比例的K分,需要掌握。

另附题:在MMPI测验中,Hs量表的K校正分应当是()。

解析:必须会计算Hs、Pd、Pt、Sc、Ma的加K分数。(本题以Hs为例:23+0.5K=23+0.5*10=28。其他自己计算,答案分别是:Pd: 29、Sc:50、Sc:51、Ma:2。参看三级技能P176 图3-8)

多选:9、关于MMPI,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L原始分超过20分时就不能相信MMPI的结果(B)F量表是精神病程度的良好指标(C)K是对测验态度的一种衡量(D)若在前399题中Q的原始分超过22,则提示临床量表不可信

解析:正确答案:BCD。对于MMPI的4个效度量表所代表的意义要清楚了解。

另附题: MMPI包含的重复题数量是()个。(自己查找)

(A)16 (B)8 (C)12 (D)0

案例四:MMPI-2(2级,也要重点看效度和临床量表)

二级问题:

*多选:1、该求助者的编码类型属于( )。

(A)13/31 (B)68/86 (C)突出编码(D)非突出编码

解析:正确答案:BC。编码类型是由临床量表剖析图中得分最高的两个或若干戈量表构成,构成编码的量表的T分须大于或等于60分,并由该量表数字名称顺序记之。编码类型不考虑量表5、0。编码型分为突出与非突出编码,突出编码是指进入编码里的分数较低的那个量表比其他没有进入编码的量表分数高出5个T分,如本题编码类型为68/86编码,那8(Sc)量表的分数较第三高分量表Pt 高出5个T分。

多选:2、该求助者两点编码的临床表现是( )。

(A)退缩(B)多疑 (C)偏执妄想(D)思想混乱

解析:正确答案:ABCD。掌握“常见两点编码的意义”。

单选:3、临床量表剖面图模式属于( )。

(A)症状夸大模式(B)神经症模式(C)自我防御模式(D)精神病模式

解析:正确答案:D。看清题干是要我们分析临床量表剖面图,还是效度量表剖面图。如果是判断临床,则需要进一步判断神经症和精神病模式(有时选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判断是何种精神病模式:思维紊乱的精神分裂症还是躁狂发作精神病),记住“左高右低”为神经症模式,“左低右高”为精神病模式,其中Mf量表作为分界线,参考二级技能P235 图3-13和图3-14。另外,不但要了解典型的临床表剖面图的模式,还要了解效度量表的几种典型组合模式,如全肯和全否模式、装好、自我防御、症状夸大模式它们的图形,详细参见二级技能P231-232。

单选:4、在效度量表中,假设VRIN高分,表明被试者( )。

(A)不加区别地回答项目(B)不加区别地对测验项目给予肯定回答

(C)不加区别地对测验项目给予否定回答(D)对370题以后项目的回答是无效的

解析:正确答案:A。另外要记住Fb、TRIN量表高分或低分所代表的意义。

案例五:

EPQ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EPQ测验结果:

粗分 T分

P 2 30

E 19 75

N 8 40

L 5 35

单选:1.根据测验结果,可以判断该求助者的气质类型为(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D)抑郁质

解析:正确答案:A。E量表标准分75分,N量表标准分40分,根据E、N关系图可以判断求助者为外向稳定型,为多血质。(注:考试时E、N十字图不会给出,需要我们记住E、N高低分配对后成什么样气质类型,必须将三级技能P233图3-17的图牢牢记在脑子里)

单选:2.该求助者的L量表得分为40,说明他( )。

(A)掩饰性高 (B)掩饰性低(C)内向(D)外向

解析:正确答案:B。判断掩饰性高低的分界线是50分,低于50分,掩饰性低,高于50分掩饰性高。另外,掩饰性高我们通常就会判断被测问卷无效,因为P、N、E所代表的分数都可能是虚假的,对断这个人的气质没有什么可信度。

单选:3.该求助者的P量表得分为30,说明他( )。

(A)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环境,不近人情,喜欢干奇特的事情

(B)能与人相处,能较好地适应环境,态度温和、不粗暴,善解人意

(C)焦虑、担忧,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

(D)人格内向,好静,富于内省,情绪较稳定,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

解析:正确答案:B。需要我们掌握各量表的简要解释,高分低分分别都代表了什么意义。

多选:4.该求助者的E量表得分为75,说明他( ) 。

(A) 好交际,情感易于冲动 (B) 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方式

(C) 人格外向,渴望刺激和冒险(D) 喜欢干奇特的事情

解析:正确答案:AC。同第3题。

另附题:若人格类型为中间型,则EPQ各量表T分的范围是()。

(A)5.45~17.5 (B)17.5~30.1 (C)30.1~43.3 (D)43.3~56.7

解析:正确答案:D。中间型是书上几种气质类型混合的一种类型,比较特殊,似乎也只能这样出题。需要掌握的是各阶段的分数范围,如中间型、倾向型和典型。

案例六:scl-90

焦虑 1.9 抑郁 2.4 敌对 1.6 恐怖 0.7 偏执 0.6 躯体化 2.3 人际敏感 1.8 精神病

性 0.5 强迫症状 0.7 其他 0.1

单选:1、关于SCL-90量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西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

1、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3.2kg,平均身高2750px,标准差为150px,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a )? A. 体重 B. 身高 C. 离散程度一样 D. 无法比较 2、下列一组数据3,7,2,7,6,8,5,9的中位数是(b) A. 6 B. 6.5 C. 6.83 D. 7 3、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b )。 A. 5% B. 70% C. 90% D. 95% 4、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 d )? A. 二列相关 B. 点二列相关 C. 四分相关 D. Φ相关 5、数值56的精确上下限为(c) A. [55.5-56.5] B. [55.49-56.5] C. [55.5-56.49] D. [55.49-56.49] 6、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b )。 A.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B.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C. 完全随机取样 D.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 7、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结果两个人答案都正确的概率是( a ) A. 1/16 B. 3/16 C. 1/8 D. 9/16 8、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d )。 A. 方差 B. 标准差 C. 百分位差 D. 四分位差 9、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8和2。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b) A. 30,2 B. 30,6 C. 26,2 D. 26,6 1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c )。 A. (40, 80) B. (50, 70) C. (58, 62) D. (57.5, 62.5) 11、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c )。 A.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 B. 与显著性α无关 C. 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 D. 与显著性α的平方根成正比 12、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来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的是(d) A. 直方图 B. 线形图 C. 条形图 D. 散点图 13、下列方法中,一定不能用于处理两组均值比较问题的是?(a) A. 中数检验法 B. 方差分析法 C. t检验 D. Z检验 14、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b) A. 假设检验包括显著性检验与差异显著性检验 B. 非参数检验属于假设检验 C. 假设检验中的α型错误与β型错误两者的概率相加等于1 D. 方差分析不属于假设检验 15、对120位学生家长进行测试得到其家庭教养方式四种类型(如民主型、专制型等)的人数,欲描述其次数分布,应使用的次数分布图是?(c) A. 散点图 B. 线形图 C. 条形图 D. 直方图 16、下列可用于主观题区分度评价的相关系数是?(c) A. 点二列相关 B. 二列相关 C. 皮尔逊相关 D. 斯皮尔曼相关 17、下列描述中,属于零假设的是?(d) A. 少年班大学生的智商高于同龄人 B. 母亲的耐心程度与儿童的问题行为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C. 在高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优于低光照条件下的视觉简单反应时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07章习题解答

1. 何谓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点估计就是总体参数不清楚时,用一个特定的值,即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但估计的参数为数轴上某一点。 区间估计是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来表示未知参数可能落入的范围,它不具体指出总体参数是多少,能指出总体未知参数落入某一区间的概率有多大。 点估计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缺点是点估计总以误差的存在为前提,且不能提供正确估计的概率。 区间估计的优点是用概率说明估计结果的把握程度,缺点是不能确定一个具体的估计值。 2以方差的区间估计为例说明区间估计的原理 根据χ2分布: 总体方差的.95或.99置信区间为: 即总体参数(方差)落入上述区间的概率为1-α,其值为95%或99% 3.总体平均数估计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总体方法为点估计好区间估计,区间估计又分为: (1) 当总体分布正态方差已知时,样本平均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故依据正态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2)当总体分布正态方差未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 分布,依据T 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3)当总体非分布正态方差未知时,只有在n 大于30时渐近T 分布,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渐近T 分布,依据T 分布理论估计其区间。 4总体相关系数的置信区间,应根据何种分布计算? 应根据Fisher 的Z 分布进行计算 5.解 依据样本分布理论该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正态 其标准误为: 其置信区间为: 该科成绩的真实分数有95%的可能性在78.55----83.45之间。 6.解:此题属于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未知的情形,故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T 分布 其标准误为: 用df=99差T 值表,然后用直线内插法求得t α/2=1.987 其置信区间为: 该学区教学成绩的平均值有95%的可能在78.61---81.39之间。 7解:此题属于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已知 计算标准误 ()()222212221σσσχnS S n X X n =-=-=-∑()()22/121222/2111)(ααχσχ----<<-n n S n S n 25.116 5===n x σσ45 .8355.7825.1*96.18125.1*96.1812/2/<<+<<-?+<

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7、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10、人的心理实质: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2、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做斗争;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实践意义: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地影响。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 ②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③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应该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和相互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西南大学006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006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网上作业及答案 1、设X是正态变量,均值为0,标准差为2,则X的绝对值小于2的概率约为()。 1. 5% 2. 70% 3. 95% 4. 90% 2、欲考察考生类型(应届/历届)与研究生录取(录取/不录取)的关系,应该用什么相关方法(1. B. 点二列相关 2.二列相关 3.Φ相关 4.四分相关 3、在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两类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1. E.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 2.完全随机取样 3.适当加大样本容量 4.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4、甲乙两人不知道“本题”的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只好随机猜测作答。结果两个人答案都 正确的概率是() 1. 1/8 2. 9/16 3. 3/16 4. 1/16

5、最常用来与中数一起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差异数量是()。 1.四分位差 2.百分位差 3.标准差 4.方差 6、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8和 2。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2,再乘以3,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那么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1. 30,6 2. 26,2 3. 30,2 4. 26,6 7、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均值是60,标准差是10,有一个样本,容量为100,则样本均值有95%的可能性位于()。 1.(58, 62) 2.(57.5, 62.5) 3.(50, 70) 4.(40, 80) 8、当样本容量一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 1. C. 与显著性α无关 2.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减小 3.随着显著性水平α的增大而增大 4.与显著性α的平方根成正比

9、当样本平均数落入已知总体抽样分布的拒绝域时,表示正确拒绝零假设的概率的符号是? 1. 1-α 2.α 3.β 4. 1-β 10、下列关于方差分析与t检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1.方差分析用于多组比较,比两两t检验有更好的误差估计 2.方差分析用于多组比较,比两两t检验时,α型错误更小 3.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显著后,可以使用两两t检验进行多重比较 4.方差分析用于多组比较,比两两t检验的检验次数更少 11、下列关于假设检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1.假设检验包括显著性检验与差异显著性检验 2.非参数检验属于假设检验 3.假设检验中的α型错误与β型错误两者的概率相加等于1 4.方差分析不属于假设检验 12、下列可用于主观题区分度评价的相关系数是? 1.点二列相关 2.二列相关 3.皮尔逊相关 4.斯皮尔曼相关 13、下列统计图形中,不能用于描述变量的次数分布的是? 1.圆形图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

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 1、数据类型 称名数据 计数数据离散型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测量数据连续型数据 比率数据 2、变量、随机变量、观测值 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统计观察的指标都是具有变异的指标。当我们用一个量表示这个指标的观察结果时,这个指标是一个变量。 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一般用大写的X或Y表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所取得的值,称为观测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许多个观测值。 3、总体、个体和样本 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个体。 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对象的集合称为样本。 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的容量n。 一般把容量n ≥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n <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4、统计量和参数

5、统计误差 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测得值=真值+误差 统计误差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测量误差与抽样误差。 由于使用的仪器、测量方法、读数方法等问题造成的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由于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第二章统计图表 一、数据的整理 在进行整理时,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某数据是由实验中的过失造成的,就不能轻易将其排除。对于个别极端数据是否该剔除,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 二、次数分布表 (一)简单次(频)数分布表 (二)相对次数分布表

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f /N )或百分比( )来表示次数,就可以制成相对次数分布表 (三)累加次数分布表 (四)双列次数分布表 双列次数分布表又称相关次数分布表,是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所谓有联系的两列变量,一般是指同一组被试中每个被试两种心理能力的分数或两种心理特点的指标,或同一组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 三、次数分布图 使一组数据特征更加直观和概括,而且还可以对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动趋势作粗略的分析。 简单次(频)数分布图——直方图、次数多边形图 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累加曲线 (一)简单次数分布图--直方图 (二)简单次数分布图-次数多边图 次数分布多边形图(frequency polygon )是一种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线形图,属于次数分布图。凡是等距分组的可以用直方图表示的数据,都可用次数多边图来表示。 绘制方法:以各分组区间的组中值为横坐标,以各组的频数为纵坐标,描点;将各点以直线连接即构成多边图形。 (三)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 (四)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曲线 %100 N f

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 心理学概念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科学心理学之父”)在德国的莱 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 学的母体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 1)构造主义:铁钦纳【内省法】 (冯特 铁钦纳 师徒) 2)机能主义:詹姆斯【意识】 3)行为主义:华生(第一大势力)【后天/教育/环境决定论】 4)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整体】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第二大势力) 6)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 马斯洛 (第三大势力) 4. 洛克的“白板说”: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心理学的实质 (一)、心理学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①.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 ①.人的心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②.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途径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 观察法:Look (二)、实验法: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现象实验) (三)、心理测验法 (四)、调查法:书面调查(问卷法) 口头调查(访谈法) 第一节 感觉 一、感觉定义 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 听觉 味觉 肤觉(冷、热—温度觉;触、压—触压觉;痛(痒)) 嗅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学指导书(精)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学指导书 一、选择题 1、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 A、50 B、75 C、25 D、50-51 2、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 A、平均差 B、平均误 C、平均次数 D、平均值 3、两个N=20的不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D=2.55,其自由度为() A、39 B、38 C、18 D、19 4、在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当Z≥2.58时,说明() A、P〈.05 B、P〈.01 C、P〉.01 D、P≤.01 )5、在一个二择一实验中,被试挑12次,结果他挑对10次,那么在Z=(X-M B /S 这个公式中X应为() B A、12 B、10 C、9.5 D、10.5 6、当XY间相关程度很小时,从X推测Y的可靠性就() A、很小 B、很大 C、中等 D、大 7、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二 项分布的近似值?() A、N〈10 B、N≥10 C、N〉30 D N〉10 8、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安排两组被试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实验,获得的两组 数据是() A、相关的 B、不相关的 C、不一定 D、一半相关,一半不相关 9、运用非参数分析时,要求处理的数据是() A、十分精确的 B、注明单位的 C、大量的 D、等级形式的 10、在X2检验时,遇到下面哪种情况时不宜再用X2检验?() A、F〉10 B、F〈5 C、F〉5 D、F〈10 二、填空题 1、统计是一种(),它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用曲线图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时,如果两组被试的人数不同,就不能用 ()比较,用()数进行比较 3、在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受极端数值的() 4、当平均数大于中数或()时,曲线向()偏斜 5、当一种变量增加时,另一种变量也随着(增加),说明这两者间有着()关系 6、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系数()等于零 7、正态分布因其M和()不同而各异,M值大,曲线的集中趋势在横轴上越偏() 8、无论总体分布是否正态,从中抽取许多大样本,其平均数的分布都趋于 ()分布 9、统计检验结果的显著与否是()的,它的科学性表现在说明了()可能有多大 10、显著检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两个()平均数据的差异是否显著地大于()误差 三、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心理学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5.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 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的。 7.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意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行为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他的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是从德文而来,意思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从事物的整体来研究心理。 五、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他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本能的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强调这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出发点。 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的一种思潮。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的行为,必须研究它的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8.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9.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盲打”、织毛衣不用看 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自考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是统计学运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所产生的一个应用 统计学分支,它的任务就是向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者提供分析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的数量规律性的统计分析工具。它是为培养和检验考生的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测量学等课程的前提。 该课程的特点:(一)逻辑分析性强;(二)概念和公式运用多;(三)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量化地分析、认识教育和心理现象和规律。因此在考生自学及自考命题过程中,应充分地重视本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使自学应考者理解掌握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与基本原理,培养其描述统计分析能力和推断统计能力,并能用来解决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研究方面的实际问题。考生应该懂得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以便能独立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直至科学决策。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从总体上把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教育与心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按照要求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分析处理;能够运用统计分析的原理与方法来解决教育、心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和区别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是采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的一门课程,因此与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有相对密切的联系。统计学是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具备一些统计学上的预备知识对于学习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这门课程是必要的。当然,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在内容上会更注重统计学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应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此课程是一种方法性课程,它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工具,而教育学和心理学则为这种方法的学习提供了一种载体,在应用中不断得到理论和方法的完善。 考生在学习本课程应该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要全面了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以便在具体的应用中选择正确的数据处理方法;二是要注意结合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数据统计处理的应用条件和操作过程。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教材的重点是2~8章,介绍教育学与心理学中常采用的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第1章是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要求对此有相关的了解;第9~14章是知识的进一步深入,不要求掌握。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答案

第一章 1名词概念 (1)随机变量 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2)总体 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 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 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 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 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 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 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 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 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 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高校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试卷附答案

某高校成教学院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结业试卷 20XX、X、X 姓名▁▁▁▁▁▁班级▁▁▁▁▁▁学号▁▁▁▁任职单位▁▁▁▁▁▁(说明:以下题目的答案数据一律保留2位小数) 一、4个数据分别为70、60、70、90。填出下表中所缺的统计指标名称、统计学符号、EXCEL函数及计算值。(28分) 注:差异系数以总体标准差为基准。 二、36个学生在一次测验中的得分如下: 606265687071717374757576 767777777879808080808182 828283858586868888888995 请以5分为一组制作简单次数分布表及次数分布多边图。(12分) 三、某年级甲、乙、丙三个班级学生人数分别为50人、55人、55人。期末数学考试各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90分、90分、85分,使用加权平均数求全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指出丙班的权数和权重。(10分) 四、在一次测验中,全班学生的成绩平均分为90分,标准差为4分。得94分的学生,他的标准分数为多少?另一个标准分数为-2 的学生,他的原始分数为多少?(6分) 六、分)

1、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之和为▁▁▁▁: A、0 B、1 C、2 D、不是一个确定值 2、教育统计学与教育学科其它分支学科相比,其特点之一是通过对教育领域中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以▁▁▁▁: A、发现其变化规律 B、预测其结局 C、描述相关 D、揭示其原因 3、在统计学书籍中,小写希腊字母一般用来表示▁▁▁▁。 A、集中量数 B、总体参数 C、 差异量数 D、样本统计量 4、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称名数据即类别数据 B、计数数据是根据称名数据统计出来的 C、比率数据必然是等距数据 D、称名数据是测量水平最高的数据 5、在▁▁▁▁时,中数肯定与某一个原始数据的值相等。 A、原始数据按升序排列 B、原始数据为连续数据 C、原始数据个数为奇数 D、原始数据为顺序数据 6、相关系数的量纲单位▁▁▁▁。 A、与原始数据单位一致 B、无测度单位 C、是原始数据单位的平方 D、以占原始数据总和的百分比来表示 7、在统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指标是▁▁▁▁。 A、平均数 B、标准分数 C、Z检验 D、相关系数 8、方差属于▁▁▁▁。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相关系数 D、总体参数 9、使用加权方法计算出来的平均数总是▁▁▁▁不使用加权方法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A、等于 B、大于 C、大于或等于 D、上述答案都不对 10、两极差▁▁▁▁。 A、总是正数 B、总是负数 C、总是非负数 D、总是非零数 11、对几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通常使用▁▁▁▁。 A、Z检验B、F检验C、t检验D、Χ2 检验 12、全距为零,意味着全体数据▁▁▁▁。 A、全部相等B全部为零、C、的中数为零D、的平均数为零 13、扇形图又称为▁▁▁▁。 A、象形图 B、圆形图 C、曲线图 D、统计地图 14、几何平均数为零时,▁▁▁▁。 A、变化率为0 B、增长率为0 C、原始数据均为0 D、缺乏实际意义 15、教育统计学包括▁▁▁▁等分支。 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教育评价D、教育测量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心理学 1、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得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得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就是脑得机能,脑就是心理得器官。人得心理得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反映。 5、神经系统就是心理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得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人与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得。 7、心理学得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心理学得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她主张用实验得方法来分析人得心理结构,因此,她得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就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得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意识就是玄妙得不可捉摸得,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得行为,主张行为就是“刺激-反应”得联结,因此她得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就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就是从德文而来,意思就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得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与”,强调从事物得整体来研究心理。五、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她提出要用精神分析得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得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与发展起来得一种心理学思潮与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得第一势力)机械得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得第二势力)本能得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得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得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得支配,具有个人发展得潜能,强调这就是理解人得心理与行为得出发点。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得一种思潮。早期得认知心理学就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得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得角度研究人得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得行为,必须研究它得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得研究。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知识得获得、贮存、提取与应用得过程。 8、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注意得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得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9、注意得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得,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窗外得歌声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得,并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得,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盲打”、织毛衣不用瞧 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注意得品质:注意得广度、注意得稳定性、注意得分配、注意得转移。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复习资料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1、数据类型 称名数据 计数数据离散型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测量数据连续型数据 等比数据 2、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统计观察的指标都是具有变异的指标。当我们用一个量表示这个指标的观察结果时,这个指标是一个变量。 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一般用大写的X或Y表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所取得的值,称为观测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许多个观测值。 3、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个体。 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对象的集合称为样本。 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的容量n。 一般把容量n ≥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n <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4、统计量和参数 5、统计误差 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统计误差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测量误差与抽样误差。 由于使用的仪器、测量方法、读数方法等问题造成的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由于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第二章 一、数据的整理 在进行整理时,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某数据是由实验中的过失造成的,就不能轻易将其排除。对于个别极端数据是否该剔除,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 二、 次数分布表 (一)简单次(频)数分布表 (二)相对次数分布表 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f /N )或百分比( )来表示次数,就可以制成相对次数分布表 (三)累加次数分布表 (四)双列次数分布表 双列次数分布表又称相关次数分布表,是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所谓有联系的两列变量,一般是指同一组被试中每个被试两种心理能力的分数或两种心理特点的指标,或同一组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 三、次数分布图 使一组数据特征更加直观和概括,而且还可以对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动趋势作粗略的分析。 简单次(频)数分布图——直方图、次数多边形图 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累加曲线 (一)简单次数分布图--直方图 (二)简单次数分布图-次数多边图 %100 N f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