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九 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实验九 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实验九  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实验九  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羧酸和取代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羧酸及取代羧酸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羧酸均有酸性,与碱作用生成羧酸盐。羧酸的酸性比盐酸和硫酸弱,但比碳酸强,因此可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成盐而溶解。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的酸性最强,二元羧酸中草酸的酸性最强。羧酸和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在适当的条件下羧酸可发生脱羧反应。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可被高锰酸钾或托伦试剂氧化。由于两个相邻羧基的相互影响,草酸易发生脱羧反应和被高锰酸钾氧化。

乙酰乙酸乙酯是由酮式和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体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既有酮的性质,如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橙色的2,4-二硝基苯腙沉淀,又有烯醇的性质,如能使溴水褪色,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等。

三、仪器和药品

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带软木塞的导管等。

冰醋酸、草酸、苯甲酸、乙醇、异戊醇、乙酰乙酸乙酯、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乳酸、酒石酸、2mol?L-1一氯乙酸、2mol?L-1三氯乙酸、2,4-二硝基苯肼、10%甲酸、10%乙酸、10%草酸、10%苯酚、托伦试剂、5%氢氧化钠溶液、5%盐酸、0.05%高锰酸钾溶液、0.05mol?L-1三氯化铁溶液、5%碳酸钠溶液、浓硫酸、溴水、饱和石灰水、甲基紫指示剂、pH试纸。

四、实验步骤

1.羧酸的酸性

(1)用干净的玻棒分别蘸取10%乙酸、10%甲酸、10%草酸、10%苯酚于pH 试纸上,观察和记录其pH并解释之。

(2)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g苯甲酸、水杨酸和1mL水,边摇边逐滴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澄清,再逐滴加入5%盐酸溶液,观察和记录反应现象并解释之。

(3)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g苯甲酸、水杨酸,边摇边逐滴加入5%碳酸

钠溶液,观察和记录反应现象并解释之。

2.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10滴2,4-二硝基苯肼试剂和3滴10%乙酰乙酸乙酯,观察和记录反应现象并解释之。

(2)在试管中加入乙酰乙酸乙酯2滴,加乙醇2 mL,再加0.05 mol?L-1三氯化铁溶液1滴,注意颜色变化。再加溴水到颜色刚好消失。注意不久颜色又会重现,观察并解释发生的变化。

五、说明

1.酯化反应温度不能过高,若超过乙酸异戊酯和异戊醇的沸点,会引起两者挥发,使现象不明显。

2.羧酸一般无还原性,但由于甲酸与草酸的结构特殊,均能被氧化而具有还原性。

3.水杨酸与甲醇所生成的酯叫水杨酸甲醇,又叫冬青油,有特殊的香味。

六、思考题

1.做脱羧实验时,若将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2.甲酸是一元羧酸,草酸是二元羧酸,它们都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其他的一元羧酸和二元羧酸是否也能被氧化?

3.如何鉴别甲酸、乙酸与草酸?

4.为什么酯化反应要加硫酸?为什么酯的碱性水解比酸性水解效果好?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一、羧酸衍生物的共性反应 (一)“亲核取代”反应 1、“亲核取代”反应概述 体系中的亲核试剂进攻正电性的酰基碳,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形成四面体负离子,接着发生消去反应,其结果是亲核试剂取代了L 基团: R C L O δ+ δ-:Nu - 亲核加成R C L O Nu R C Nu O 结果:亲核取代 2、“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1)碱催化(提高试剂的亲核能力或有效浓度) R R R C C C O O O : B : L B L B +- :L - (2)酸催化(酰基质子化增加酰基碳的电正性) L - R R C OH O OH B L +H + + H:L OH + H + R C O R C L :B C 3、“亲核取代”反应活性比较 亲核取代=亲核加成+消除 因此,反应活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酰基C δ+ ↑、C 周围空间位阻↓,则亲核加成活性↑; (2)离去基团稳定性↑,离去能力↑(越易离去),则消除活性↑, 亲核性越强(即稳定性越小)越不易离去,而亲核性与其碱性强弱一致,可由其共轭 酸的酸性来比较得出:酸性:HX > RCOOH > ROH>NH 3 碱性:NH 2->RO ->RCOO ->X -, 则离去能力为:NH 2-﹤RO -﹤RCOO -﹤X -; 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活性分析如下: ①酰卤:R C X O 卤原子具有-I>+C 的电子效应,使C δ+↑↑,亲核活性↑↑;且X -最易离去,消除活性↑↑。 ②酰胺:R C NH 2O 氨基(或者是取代氨基)具有+C>-I 的电子效应(相对于氧原子,氮还有+I 效应),使

羧酸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学案设计

第1课时 羧酸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羧基的成键方式的角度,了解羧酸的结构特点和分类,理解羧酸的化学性质及官能团与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酯化反应的原理优化乙酸乙酯制备的方案,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一、羧酸的结构与分类 1.羧酸的组成和结构 (1)羧酸:分子中烃基与羧基直接相连形成的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为—COOH 或。 (2)通式:一元羧酸的通式为R —COOH ,饱和一元羧酸的分子通式:C n H 2n O 2或C n H 2n +1COOH 。 2.分类 (1)按分子中烃基的结构分类 羧酸??? ?? 脂肪酸:如乙酸、C 17H 35COOH 芳香酸:如 (2)按分子中羧基的个数分类

羧酸????? 一元羧酸:如乙酸 二元羧酸:如草酸HOOC —COOH 多元羧酸:如柠檬酸 (3)按分子中烃基所含碳原子数多少分类 羧酸?? ? 高级脂肪酸???? ? 硬脂酸C 17H 35COOH 软脂酸C 15H 31COOH 油酸C 17H 33COOH 低级脂肪酸:如甲酸、乙酸等 例 1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则它是( ) A.饱和二元羧酸B.芳香酸 C.脂环酸D.高级脂肪酸 答案 B 解析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一个苯环,故它不是饱和二元羧酸,也不是脂环酸或高级脂肪酸。 例 2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B.4种C.5种D.6种 答案 B 解析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说明该有机物为羧酸,将C5H10O2改写为C4H9—COOH;C4H9—有4种结构,故该有机物有4种,即:CH3CH2CH2CH2COOH、

第10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1.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丙酮酸 B. α-羟基丙酸 C. -羟基丙酸 D. 丙酸 2.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酮体的是 A. α-丙酮酸 B. α-丁酮酸 C. 丙酮 D. α-羟基丁酸 3. 不能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A. 苯酚 B. 乙酰乙酸乙酯 C. 乙酰水杨酸 D. 水杨酸 4.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乙酸 B. 甲酸 C. 苯甲酸 D. 乙二酸 5.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弱的是 A. (CH3)2CHOH B. CH3CH2CH2OH C. (CH3)3COH D. CH3CH2COOH 6、能与Tollens试剂反应的酸是 A. 乙酸 B.苯甲酸 C.乳酸 D.丁二酸 7、草酰乙酸的结构式是 A. B. C. D. 8、区别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可用试剂 A. Tollens试剂 B. NaHCO3 C. 2,4-二硝基苯肼 D. FeCl3 9、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A. C. OH SO3H B. D. COOH H 2 CO 3 HOOCH2C C CH2COOH O HOOC C COOH O HOOC C CH2COOH O HOOC C CH2CH2COOH O

10、乙酰水杨酸的结构是 A. B. C. D. 11.下列羧酸中,受热后容易发生脱羧反应的是 12. 羧酸R-COOH 具有酸性的原因是 A. σ-π 超共轭效应 B. 烃基R 的供电子诱导效应 C. P -π共轭效应 C. π-π共轭效应 13.下列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A. FCH 2COOH B. ClCH 2COOH C. CH 3COOH D. HCOOH 14. 下列化合物加热生成交酯的是 15. 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黄色固体的是 A. 草酰乙酸 B. 柠檬酸 C. 酒石酸 D. 苹果酸 16. 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A. 苯甲酸 B. 对-硝基苯甲酸 C. 对-甲基苯甲酸 D. 对-氯苯甲酸 17. α-酮戊二酸的结构式是 A. B. C. D. C CH 2 COOH O CH 2HOOC HOOC C CH 2CH 2COOH O HOOC C O CH 2COOCH 3HOOC C CH O COOH 3C H 3COOH HOOC CH 2COOH C H 2 H 2COOH COOH C H 2CH 2CH 2COOH COOH A. B.C. D.C H 3CH CH 2COOH COOH OH C H 3CH COOH C H 3C CH 2COOH O A. B.C. D.COOC 2H 5OH OCOCH 3COOH OCOCH 3 OH COOH NHCOCH 3

有机化学练习题 第10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1.下列化合物酸性强弱的顺序是……………………………………( ) ①CH 3CH 2OH ②CH 3CH 2CHOHCH 3 ③CH 3CH 2COOH ④CH 3CHClCOOH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②>① 2.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最弱的是……( )。 A .CH 3COOH B .HCOOH C .HOOCCH 2COOH D .HOOC-COOH E .C 6H 5COOH 3、将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 a. CH 3CH 2CHBrCO 2H b. CH 3CHBrCH 2CO 2H c. CH 3CH 2CH 2CO 2H d. CH 3CH 2CH 2CH 2OH e. C 6H 5OH f. H 2CO 3 g. Br 3CCO 2H h. H 2O 4、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a. CH 3COCHCOOC 2H 5 32b. CH 3COCHCO 2CH 3 CH 2CO 2CH 3 c. CH 3CH 2CHCOOH OH d. COOCH 3COCH 3 稀H i.CH 3COOC 2H 5+ CH 3CH 2CH 2OH H + j.CH 3CH(COOH)2 k. COOH + HCl

5、用简单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a. CH 3CH 2CH 2COCH 2COOCH 3 OH COOH CH 3CHCOOH OH 6、怎样将己醇、己酸和对甲苯酚的混合物分离得到各种纯的组分? 7、化合物A ,分子式为C 4H 6O 4,加热后得到分子式为C 4H 4O 3的B ,将A 与过 量甲醇及少量硫酸一起加热得分子式为C 6H 10O 4的C。B 与过量甲醇作用也得到C 。A 与LiAlH 4作用后得分子式为C 4H 10O 2的D 。写出A ,B ,C ,D 的结构式以及它们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答案: 1. C 2. D , A 3. 酸性排序: g > a > b > c > f > e > h > d 4、 a. CH 3COCHCOOC 2H 5 CH 3 2CH 3COCH 2CH 3b. CH 3COCHCO 2CH 3 2CO 2CH 3 CH 2COO CH 2COO c. CH 3CH 2CHCOOH HC O C CH O C O O CH 3CH 2 CH 2CH 3 d. COOCH 3COCH 3 稀H C CH 3_ _+ CH 3COO + CH 3OH _ + CO 2 + CH 3OH O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地重要反应及重要反应机理

第六章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性质及重要反应机理 一、羧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羧酸具有酸性,诱导、共轭、场效应等对酸性强弱有影响。利用羧酸的酸性可以制备羧酸酯和羧酸盐。 2.亲核取代反应 这是羧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羧酸生物的反应。大多数亲核取代反应是通过加成-消除历程完成的。 3.还原反应 羧酸能被LiAlH4和B2H6还原成相应的伯醇。 4.α-H的卤化(Hell-Volhard-Zelinsky反应)

通过控制卤素的用量可以制备一元或多元的卤代羧酸,并进一步制备羟基酸和氨基酸。5.脱羧反应 羧酸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都能发生脱羧反应,这是缩短碳链的反应。通常的脱羧反应表示如下: A为-COOH、-CN、-(C=O)R、-NO2、-CX3、-C=O、C6H5-等吸电子基团时,脱羧反应相当容易进行。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脱羧方法。 二元羧酸的脱羧规律是:乙二酸、丙二酸、加热失羧,丁二酸、戊二酸加热是水生成分子内酸酐,己二酸、庚二酸加热是水、失羧生成环酮。根据以上反应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有机反应中有成环可能时,一般易形成五元环或六元环。这称为布朗克(Blanc)规则。 二、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1.亲核取代反应 这是羧酸衍生物的转换反应。转换的活性顺序为: RCOX>CRCOOOCR>RCOOR′>RCONR2 酸和碱都能催化反应。

2.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选用空阻大的酰卤,反应能控制在酮的阶段。选用甲酸酯,可以制备对称二级醇。选用碳酸酯,可制备三个烃基相同的三级醇。二元酸的环状酸酐可用来制备酮酸。酰胺氮上有活泼氢,一般不宜使用。 3.还原反应 一般还原反应归纳于下表: 其他重要反应如:Claison缩合、Reformatsky反应、Darzens反映、Perkin反应、Bouveault-Blanc反应、酮醇反应、酯的热裂等见重要反应机理。 三、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1.羧酸的制备 2.(1)氧化法甲基方庭、一级醇、醛经氧化生成和原料化合物碳原子数相同的羧酸。烯、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1.1体系构建 作为中学阶段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构建本节内容的体系: (1)生活——化学——生活,构建化学学习的价值体系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节教材在体系构建过程中从食物中常见的有机酸入手,引出与之相关的羧酸性质探究,最后又通过羧酸的酯化反应制取PET,为现实生活创造一类不可或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从而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对人类生活的贡献,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价值认识。 (2)结构——性质——用途,构建化学学习的思维体系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维体系。尽管乙酸的结构在必修2教材中已经出现,而且学生在必修2的学习过程已经完全掌握了乙酸的相关结构,但是在本节内容中,编者还是不厌其烦的用了一段文字描述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其用意就是希望能构建性质与结构之间的思维体系,并且关于甲酸性质的预测就是这一思维的实际应用。 (3)典型——普遍——特殊,构建化学学习的研究体系 分类是化学研究过程中重要的方法。羧酸本身就是研究过程中按照官能团分成的一类物质,但是如何研究羧酸的性质,是每种羧酸都加以研究还是紧扣某一典型从而推出共性,教材尽管没有明确指明,但却从其内容呈现上给出了答案——从典型推知共性,把握共性关注特性这一体系。如,教材一开始就把乙酸呈现出来就是由于其典型、常见,而且能体现一般羧酸具有的性质,接着呈现甲酸,是由于甲酸除了有一般羧酸的性质外,还有其自己独有的醛的特性。 1.2内容选择与呈现形式 (1)体现选择性和拓展性 选择性是本节教材的亮点之一,主要体现在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的呈现处理上。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在必修2教材中都有系统的介绍,但是结构却在本教材做了完整的重复,旨在强调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关系,利于引导学生后续对甲酸性质的预测。而乙酸的性质教材则只呈现了乙酸的酯化反应,原因在于羧酸的酯化反应是羧酸最主要的用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1.苯甲醛、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分子量较接近,而沸点和熔点却相差很大,此现象如何解释? 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 分子量106 108 122 沸点/178 205 249 ℃ 熔点/℃-26 -15.3 122 2.顺丁烯二酸在100克水中能溶解79克,而反丁烯二酸只能溶解0.7克,试给予解释。 3.试解释邻氯苯丙炔酸的酸性弱于其对位和间位异构体的酸性。 4.试解释为什么2,6-二羟基苯甲酸(pKa=2.32)的酸性强于邻羟基苯甲酸(pKa=2.98)的酸性。 5.在利用氧化法由伯醇制备醛或由烷基苯制备芳酸中,如何能得到纯净的醛或羧酸? 6.甲酸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7.分子式为C9H8O3的一种化合物,能溶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有显色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用KMnO4氧化得到对羟基苯甲酸,试推断它的结构。 8.分子式为C4H8O3的两种同分异构体A和B,A与稀硫酸共热,得到分子式为C3H6O 的化合物C和另一化合物D,C不能发生碘仿反应,但D能与托伦试剂反应生成银镜。B 加热脱水生成分子式为C4H6O2的化合物E,E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并经催化氢化生成分子式为C4H8O2的直链羧酸F。试写出A、B、C、D、E、F的结构式。 9.用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甲酸、乙酸和丙烯酸(2)苯甲醇、苯甲酸、水杨酸和苯甲醛 10.阿司匹林水溶液加入FeCl3溶液能否显色?如将其水溶液加热放冷后再加入FeCl3溶液能否显色? 11.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丙酮酸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12.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简述其理由。 (1)(A)丁酸(B)顺丁烯二酸(C)丁二酸(D)丁炔二酸(E)反丁烯二酸 (3)(A)α-氯代苯乙酸(B)对氯苯乙酸(C) 苯乙酸(D) β-苯丙酸 13.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羧酸的沸点及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其它有机物高? (2)苯甲酸和邻氯苯甲酸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能用甲酸钠的水溶液将其混合物分开,为什么? 14.排列出下列醇在酸催化下与丁酸发生反应的活性次序: (1)(CH3)3CCH(OH)CH3(2)CH3CH2CH2CH2OH (3)CH3OH (4)CH3CH(OH)CH2CH3 15.写出草酸、对苯二甲酸在酸催化下,分别与乙二醇反应的产物。 16.由低到高排出下列化合物沸点的顺序。

实验七羧酸的性质

实验七羧酸的性质 【实验目标】 1.验证羧酸的性质. 2.了解肥皂的制备原理和性质 【实验用品】 1.仪器:试管、试管架、酒精灯、量筒、烧杯(20ml、50ml)、角匙、点滴板、胶头滴管、玻璃棒、带导管橡皮塞、火柴、水浴锅等。 2.试剂: 1mol/L甲酸、1mol/L乙酸、1mol/L草酸、无水乙醇、浓硫酸、冰醋酸、1mol/L苯甲酸、3mol/L硫酸、6mol/L盐酸、饱和碳酸钠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5%),三氯化铁(1%),氨水(1:1),刚果红试纸。【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羧酸的性质 1.酸性试验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滴甲酸、5滴乙酸,5滴草酸,各加入lmL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然后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许酸液,在同一条刚果红试纸[1]上划线。比较试纸颜色的变化和颜色的深浅,并比较三种酸的酸性强弱。 2. 成盐反应 苯甲酸钠的生成与分解。取0.2G苯甲酸晶体,加入lmL水,振摇后观察溶解情况。然后滴加几滴20%NaOH溶液,振摇后观察有什么变化。再滴加几滴 6mol·L-1盐酸溶液,振摇后再观察现象。 3. 成酯反应在干燥试管中,加入1mL无水乙醇和1mL冰乙酸,并滴加3 滴浓H 2SO 4 。摇匀后放入70~80℃水浴中,加热10分钟(也可在直接火上加热, 微沸2~3分钟)。放置冷却后,再滴加约3mL饱和Na 2CO 3 溶液,中和反应液至出 现明显分层,并可闻到特殊香味。 4. 甲酸的还原性(银镜反应):准备3支洁净试管中加入1mL20%NaOH溶液[2],并滴加5~6滴甲酸溶液。 在第2支试管中,加入1mL(1∶1)氨水,并滴入5~6滴5%AgNO 3 溶液。再取第3支洁净试管,将上述两种溶液一并倒入其中,并摇匀。若产生沉淀,则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4.33羧酸性质和应用 Word版含答案

4.33羧酸性质和应用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知道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掌握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根据同位素示踪法分析酯化反应断键情况。能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分原理分析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方法。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1.羧酸的官能团是什么?什么是羧酸? 2. 怎样给羧酸分类?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是什么? 3. 想一想,乙酸的分子式?写出它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4.结合食醋性质,试归纳乙酸的化学性质?纯净的醋酸在低于16.6℃容易变成固体,冬天在实验室中如何取用冰醋酸? 5.乙酸具有酸的通性,试写出具有酸的通性的化学性质? 6.结合高一的学生,想一想做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时,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能否用氢氧化钠 溶液代替碳酸钠溶液?浓硫酸作用是什么?可能有什么副反应发出? 7.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时,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因此反应是可逆反应,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你能设计那些途径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8.试写出所有能生成乙酸的化学方程式?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1.如何设计实验来比较乙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可能用到那些仪器? 2.从化学反应原理上分析,对可逆反应提高产物产率可能有那些方法?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稀溶液,pH最小的是() A.乙醇B.乙酸C.碳酸D.苯酚 2.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6O2,水解后得到一元酸M 和一元醇N,已知M、N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下列叙中正确的是() A.M中没有甲基B.M、N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M中含碳40% D.N分子中没有甲基 3.有如下方程式: ② ③苯酚溶液中存在: ④苯甲酸溶液中存在: 根据以上事实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性比较B.苯甲酸是强酸 C.酸性比较D.苯酚是一种弱电解质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② 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其中可能的是() A.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5.某有机物与过量的金属钠反应,得气体V A L ,另一份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纯碱反应,得气体V B L(同温同压)。若V B ≠0且V A>V B ,则有机物是()A.HO(CH2)2COOH B.CH3COOH C.HOOC—COOH D.HO—CH2-CH2-OH 6.(1997·全国高考·4)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大学化学实验-(取代)羧酸及其衍生物、胺性质

大学化学实验-(取代)羧酸及其衍生物、胺性质 实验二十五(取代)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的性质【实验目的】1. 熟悉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羧酸的化学性质; 2. 掌握胺类化合物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3. 了解酰化反应和缩二脲反应的应用。 【实验原理】羧酸一般为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羧酸能发生脱羧反应,而且不同各种羧酸的脱羧的条件各有不同,如草酸、丙二酸经加热即易脱羧,放出CO2; 羧酸与醇在酸的催化下,加热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甲酸含有醛基,故能还原托伦试剂。 羧酸除能生成酯外,也能生成酰卤、酸酐和酰胺(四者统称为羧酸衍生物)。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能发生水解机、醇解和氨解。活泼顺序为:酰卤酸酐酯酰胺。 取代羧酸中重要的有羟基酸和酮酸。羟基酸中的羟基比醇分子中的羟基易被氧化,如乳酸能被托伦试剂氧化成丙酮酸; ,在碱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则因高锰酸钾被乳酸还原而使紫色褪去。 乙酰乙酸乙酯是酮型和烯醇型两种互变异构体的平衡混合物,这两种异构体借分子中氢原子的移位而互变转换,所以它既具有酮的性质(如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腙),又具有烯醇的性质(如能使溴水褪色并能与FeCl3溶液作用呈现紫色)。

胺可以看做是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衍生物。胺类化合物有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芳香胺由于氨基的存在使苯环活化,易发生取代反应。在酰化反应中,伯胺和仲胺由于氮上有氢原子可被酰基取代,生成相应的酰胺类化合物,叔氨氮上无氢原子则无此反应。 大多数酰胺为结晶固体,故可利用酰化反应鉴别胺类化合物。 胺类容易被氧化,氧化产物往往很复杂。 将尿素缓慢加热至熔点以上,则二分子尿素可脱去一分子氨生成缩二脲。缩二脲在碱性溶液中与稀的硫酸铜溶液反应能产生紫红色,这种反应叫做缩二脲反应。 【仪器材料】小试管10支,烧杯(100 mL)2个,玻璃棒1根,小橡皮塞1个,酒精灯1个,温度计1个,石棉网1个,铁架台1个,铁圈1个,铁夹1个,大试管1个,带孔橡皮塞1个,导管1个,药匙1个。 【试剂药品】5%甲酸溶液,5%草酸溶液,5%乙酸溶液,广泛pH试纸,固体草酸,异戊醇,澄清石灰水,冰醋酸,浓硫酸,乙酰氯,蒸馏水,乙酐,10%乙酰乙酸乙酯溶液,2,4-二硝基苯肼溶液,1%三氯化铁溶液,饱和溴水,苯胺,苄胺,二乙胺,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10%氢氧化钠溶液,1%硫酸铜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尿素。 【实验步骤】(一)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1. 羧酸的酸性: 用干净玻棒分别蘸取5%甲酸、5%乙酸和5%草酸于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比较pH值大小。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学科:化学 年级:高三 教材: 学校: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作者:倪林峰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1.1体系构建 作为中学阶段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构建本节内容的体系: (1)生活——化学——生活,构建化学学习的价值体系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本节教材在体系构建过程中从食物中常见的有机酸入手,引出与之相关的羧酸性质探究,最后又通过羧酸的酯化反应制取PET,为现实生活创造一类不可或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从而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对人类生活的贡献,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价值认识。 (2)结构——性质——用途,构建化学学习的思维体系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思维体系。尽管乙酸的结构在必修2教材中已经出现,而且学生在必修2的学习过程已经完全掌握了乙酸的相关结构,但是在本节内容中,编者还是不厌其烦的用了一段文字描述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其用意就是希望能构建性质与结构之间的思维体系,并且关于甲酸性质的预测就是这一思维的实际应用。 (3)典型——普遍——特殊,构建化学学习的研究体系 分类是化学研究过程中重要的方法。羧酸本身就是研究过程中按照官能团分成的一类物质,但是如何研究羧酸的性质,是每种羧酸都加以研究还是紧扣某一典型从而推出共性,教材尽管没有明确指明,但却从其内容呈现上给出了答案——从典型推知共性,把握共性关注特性这一体系。如,教材一开始就把乙酸呈现出来就是由于其典

型、常见,而且能体现一般羧酸具有的性质,接着呈现甲酸,是由于甲酸除了有一般羧酸的性质外,还有其自己独有的醛的特性。 1.2内容选择与呈现形式 (1)体现选择性和拓展性 选择性是本节教材的亮点之一,主要体现在乙酸的结构和性质的呈现处理上。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在必修2教材中都有系统的介绍,但是结构却在本教材做了完整的重复,旨在强调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关系,利于引导学生后续对甲酸性质的预测。而乙酸的性质教材则只呈现了乙酸的酯化反应,原因在于羧酸的酯化反应是羧酸最主要的用途,这样选择既能精简教学时间又能更大化的体现羧酸的性质和用途这一主题。 拓展性则主要体现在对酯化反应产率提高和酯化反应的机理的探讨,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酯化反应的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2)主题明确,突出性质、诠释应用 性质和应用是本节内容的两大主题,教材也不遗余力的通过大量的篇幅来体现,从乙酸性质的回顾、乙酸酯化反应的重点探究、再到甲酸性质的预测都在传递着性质的研究是本节内容的主题,而最后一个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的酯化反应则充分体现了,性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是合成人类所需的化学物质。 (3)更新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与必修2涉及到的乙酸内容相比,本节内容在呈现方式上了有很大的改变。在必修2乙酸的新授课内容中,教材对乙酸的性质是直接通过几个已有的实验让学生总结其性质,是一种验证式的呈现方式。而甲酸,在本节教材中同样是新授知识,教材却是只给出结构,让学生去预测、并用设计实验加以探究。这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大的教与学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习形成的接受式的单一的学习方式。 1.3本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 学科知识方面——在卤代烃、醇、酚、醛之后,进一步强化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完善烃的衍生物的分类,为后续重要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在必修2酸性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加深对羧酸酯化反应的理解,体现新课程化学选修内容的延伸性、必修教材的基础性 STS方面——有利于加深体会化学在合成材料方面的作用,了解化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必修2学习了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知识,对乙酸的性质学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在本教材中又学习了前三个专题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实验九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羧酸和取代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掌握羧酸及取代羧酸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羧酸均有酸性,与碱作用生成羧酸盐。羧酸的酸性比盐酸和硫酸弱,但比碳酸强,因此可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成盐而溶解。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的酸性最强,二元羧酸中草酸的酸性最强。羧酸和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味的酯。在适当的条件下羧酸可发生脱羧反应。甲酸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可被高锰酸钾或托伦试剂氧化。由于两个相邻羧基的相互影响,草酸易发生脱羧反应和被高锰酸钾氧化。 乙酰乙酸乙酯是由酮式和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体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既有酮的性质,如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橙色的2,4-二硝基苯腙沉淀,又有烯醇的性质,如能使溴水褪色,与三氯化铁溶液作用发生显色反应等。 三、仪器和药品 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带软木塞的导管等。 冰醋酸、草酸、苯甲酸、乙醇、异戊醇、乙酰乙酸乙酯、水杨酸、乙酰水杨酸、乳酸、酒石酸、2mol?L-1一氯乙酸、2mol?L-1三氯乙酸、2,4-二硝基苯肼、10%甲酸、10%乙酸、10%草酸、10%苯酚、托伦试剂、5%氢氧化钠溶液、5%盐酸、0.05%高锰酸钾溶液、0.05mol?L-1三氯化铁溶液、5%碳酸钠溶液、浓硫酸、溴水、饱和石灰水、甲基紫指示剂、pH试纸。 四、实验步骤 1.羧酸的酸性 (1)用干净的玻棒分别蘸取10%乙酸、10%甲酸、10%草酸、10%苯酚于pH 试纸上,观察和记录其pH并解释之。 (2)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g苯甲酸、水杨酸和1mL水,边摇边逐滴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澄清,再逐滴加入5%盐酸溶液,观察和记录反应现象并解释之。 (3)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1g苯甲酸、水杨酸,边摇边逐滴加入5%碳

羧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

羧酸的化学性质和制备羧酸的主要化性示意图: C H α-氢的反应 亲核试剂进攻发生酯化等反应 (羟基取代反应) 酸性 一、酸性和成盐 RCOOH + +NaOH NaHCO RCOONa H2O RCOONa CO2 RCOOH+ + + ↑H2O 注1:有机酸酸性强于碳酸,故用NaHCO3可以区分有机酸与醇或酚: 石碳酸 水杨酸 NaHCO3 ( ) 注2:羧酸酸性的影响因素 (1)一元酸酸性影响因素: ①连有吸电子基,酸性↑;吸电子基数目↑、与羧基间距↓,酸性↑↑; ②连有给电子基,酸性↓;给电子基数目↑、与羧基间距↓,酸性↓↓; ③苯甲酸的特殊性: COOH ,苯基对羧基的电子效应是弱-I和+C,+C>–I,因此, 苯甲酸的酸性比甲酸弱,但比一般的羧酸强(R电子效应是+I和+C):R-COOH﹤Ph-COOH﹤HCOOH 例如: 1、PKa 2.86 1.26 0.64 ClCH2COOH Cl2CHCOOH Cl3CCOOH 解释:Cl的强吸电子作用使得酸性随着同位Cl原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强。 2、 HCOOH CH3COOH ClCH2COOH EtCOOH PhCOOH Pka 3.77 4.74 2.86 4.88 4.20

解释:Cl 的强吸电子作用使氯乙酸的酸性最强;其次为甲酸(H 对酸性无影响);甲基和乙 基都是给电子基团,使酸性下降(两者作用相差不多);苯甲酸由于苯基的+C 大于-I ,使酸性弱于甲酸而大于乙酸和丙酸。 (2)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影响因素: COOH COOH COOH COOH COOH COOH COOH NO 2 NO 2 2OH OH Pka 4.20 2.21 3.49 3.422.98 4.08 4.57 分析:①硝基是吸电子基,使硝基取代的苯甲酸酸性强于苯甲酸; 间位时无共轭效应,因此间硝基苯甲酸酸性弱于邻对位; 邻位诱导效应较强与对位,酸性应略强于对位,但数据显示邻位强于对位很多,原因在于邻位时硝基与羧基的空间位阻造成基团的扭转,破坏了共轭体系而削弱了苯环对羧基的给电子作用,使酸性增强,同时羧基负离子与硝基中显正电性的氮原子相互作用而稳定,使其酸性大大增强。 ②羟基是给电子基,酸性应弱于苯甲酸,但只有对位符合,因为: 间位时无共轭,只有-I ,所以间位酸性反而强于苯甲酸; 邻位时由于邻位基团间的空间位阻,削弱了共轭效应,使羟基的-I 效应起了主导作用,且邻位的羟基可与羧基负离子形成分子内内氢键,反而酸性大大增强。 邻位效应——邻位基团对活性中心的影响,主要有两种:一是邻位的空间位阻使共轭减弱; 二是邻位基团可起稳定化作用(如羟基与羧基负离子可形成内氢键)。 ③邻位效应的影响使得邻羟基苯甲酸的酸性接近邻硝基苯甲酸,可见: 邻位效应使邻位取代苯甲酸(吸电子基或给电子基,氨基/甲氧基除外)的酸性均↑↑。 2.21 2.98 pka G= -NO 2 -OH

高二化学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 羧酸.

高二化学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 羧酸 教学目的 1、了解食物中常见的有机酸,熟悉羧酸的分类方法。 2、掌握酯化反应。了解用酯化反应制取的重要高分子材料及用途。 3、认识甲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 酯化反应。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板】一、羧酸 【探究1】你知道我们熟悉的一些水果与食品中分别含有哪些有机酸吗? (1)食醋 ;(2)酸奶 (3)葡萄 ;(4)苹果 (5)柠檬 。 【探究2】上述物质为什么都可以划分为有机酸? 【小结1】羧酸: 1、羧酸的概念: 举例: 2、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 3、羧酸的分类:(阅读 p82“信息与提示”) 饱和脂肪酸:如 等。 饱和程度 不饱和脂肪酸:如CH 2=CHCOOH 等。 脂肪酸 低级脂肪酸: 碳原子数 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 ),软脂酸( ) 烃基 油酸( )(思考:双键的数目是多少 ) 分类 芳香酸:如 等。 一元酸: 羧基数目 二元酸:如乙二酸(HOOC —COOH),对苯二甲酸( ) 多元酸: 4、羧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① 常见羧酸酸性强弱顺序:乙二酸>甲酸>乙酸>丙酸 ② 饱和一元脂肪酸酸性随碳原子数的增加逐渐减弱。 (2)酯化反应: 【探究3】乙酸与乙醇反应历程 【小结2】1、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历程):含氧酸脱 ,醇脱 。 2、验证方法:同位素示踪法 【探究4】乙酸与乙醇发生的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请你谈谈怎样可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物质发生水解反应后生成物的分子式: (1)CH 3CO -18 OCH 3: 、 (2) 【学生活动2】写出下列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判断哪些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①甲酸与乙醇 ( ) ②乙酸与乙二醇(2:1) ( ) O -C -O -CH 2- 、

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1 授课内容 Chapter 8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学时数 6 掌握比较化合物酸性强弱的方法、羧酸的羟基取代、羧酸衍生物的“三解”反应。熟悉羧酸的分类、命名(包括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了解酯化的反应历程及一些重要羧酸。 第一节 羧酸 一、结构与命名 二、性质(酸性、酯化历程) 三、重要的羧酸 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 “三解”反应 第三节 取代羧酸 教材:张生勇主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等编《基础有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邢其毅、徐瑞秋、裴伟伟编《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接题示例》,北京大学 出版社,1998 3. John McMurry; “Fundamentals of Organic Chemistry ” 5th Ed. 2003, Brooks/Cole ( 主任(教学组长): (含重点,难点) 主 要 内 容 复习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教 材 教研室意见 教学目的

2 第八章 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第一节 羧酸Carboxylic Acids 一、羧酸的结构与分类 Structur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1.结构 分子中含有羧基(-COOH )的化合物。可用RCOOH 表示。 2.分类 按R 的不同分类:脂肪、脂环、芳香羧酸 按羧基的数目分类:一元酸及多元酸。 羧酸在自然界中常以游离状态、盐或羧酸酯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中。 二、羧酸的命名 Nomenclature of Carboxylic Acids 1.普通命名 :a.从羧基相邻碳原子开始用希腊字母表示; b.常用俗名。 2.系统命名: a.脂肪酸和芳香酸均命名为“某酸 b.脂环酸:脂环烃名称后加“羧酸”或“二羧酸” 三、羧酸的物理性质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xylic Acids 沸点(bp ): 大于相应乙醇的沸点 溶解度: 水中溶解度大。C 1~C 4与水混溶,R 增大,S 降低。 物态:饱和脂肪酸: C n <10为液体; C n >10为蜡状固体。 二元酸和芳香酸为无色晶体。 四、羧酸的化学性质 Chemical Properties of Carboxylic Acids 1.酸性acidity: H + RCOOH RCOO + - 酸性较大的主要原因:P-p 共轭 pKa :4~5(碳酸6.35, 苯酚pKa=10) H 2O RCOOH RCOONa +NaOH + H 2O RCOOH RCOONa + NaHCO 3 + CO 2 + NaCl RCOOH + + RCOONa Cl H -X 为吸电子基,使酸性增大。F>Cl>Br>I -X 离COOH 越近,酸性越大。α>β>γ R 为给电子基时,使酸性降低 其它基团对酸性的影响(pKa 数据见p187表8-2) 120m in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重要反应及重要反应机理

第六章羧酸及羧酸衍生物得性质及重要反应机理 一、羧酸得化学性质 1、酸性 羧酸具有酸性,诱导、共轭、场效应等对酸性强弱有影响。利用羧酸得酸性可以制备羧酸酯与羧酸盐。 2、亲核取代反应 这就是羧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羧酸生物得反应。大多数亲核取代反应就是通过加成-消除历程完成得。 3、还原反应 羧酸能被LiAlH4与B2H6还原成相应得伯醇。 4、α-H得卤化(Hell-Volhard-Zelinsky反应) 通过控制卤素得用量可以制备一元或多元得卤代羧酸,并进一步制备羟基酸与氨基酸。 5、脱羧反应 羧酸在适当得条件下,一般都能发生脱羧反应,这就是缩短碳链得反应。通常得脱羧反应表示如下: A为-COOH、-CN、-(C=O)R、-NO2、-CX3、-C=O、C6H5-等吸电子基团时,脱羧反应相当容易进行。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得脱羧方法。 二元羧酸得脱羧规律就是:乙二酸、丙二酸、加热失羧,丁二酸、戊二酸加热就是水生成分子内酸酐,己二酸、庚二酸加热就是水、失羧生成环酮。根据以上反应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有机

反应中有成环可能时,一般易形成五元环或六元环。这称为布朗克(Blanc)规则。 二、羧酸衍生物得化学性质 1、亲核取代反应 这就是羧酸衍生物得转换反应。转换得活性顺序为: RCOX>CRCOOOCR>RCOOR′>RCONR2 酸与碱都能催化反应。 2、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得反应 选用空阻大得酰卤,反应能控制在酮得阶段。选用甲酸酯,可以制备对称二级醇。选用碳酸酯,可制备三个烃基相同得三级醇。二元酸得环状酸酐可用来制备酮酸。酰胺氮上有活泼氢,一般不宜使用。 3、还原反应 反应物还原剂 NaBH4LiAlH4催化氢化B2H6 RCOCl Rosenmund 法 RCHO + + RCH2OH RCOOOCR + + + + 2RCH2OH RCOOR′+ + 特殊催化剂+ RCH2OH R′OH RCONH2+ + 特殊催化剂 + RCH2NH2 RCN + + RCH2NH2 反应、Bouveault-Blanc反应、酮醇反应、酯得热裂等见重要反应机理。 三、羧酸与羧酸衍生物得制备 1.羧酸得制备 2.(1)氧化法甲基方庭、一级醇、醛经氧化生成与原料化合物碳原子数相同得羧酸。烯、 炔、芳甲位有氢得侧链芳烃(芳甲位不含氢原子得侧链不被氧化)二级醇、三级醇、铜经氧化生成比原料化合物碳原子数少得羧酸。 (2)水解法羧酸衍生物与腈均产生相应得羧酸(三级卤代烃,新戊级卤不能经腈来制备相应得羧酸)。 (3)有机金属化合物制备法格氏试剂与有机锂试剂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增加一个碳原子得相应得羧酸。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练习)

《羧酸的性质和应用》课后同步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有机物的是() A.乙二酸B.苯甲酸C.硬脂酸D.石炭酸 2.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疼、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近年来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病等。阿司匹林的 结构简式为: 把阿司匹林放在足量的NaOH溶液中煮沸,能发生断裂的化学键是()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3.实验室制乙酸乙酯1 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0.5 mL,这时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无色 B.石蕊层为三色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 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 D.石蕊层为三色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4.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银②溴水③纯碱溶液 ④2-丁醇⑤酸化的KMnO4溶液。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 的物质是() A.只有②④⑤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④D.只有②③④⑤ 5.为了证明甲酸中含有乙醛,应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B.加入2~3滴石蕊试液 C.先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蒸馏,把蒸馏出的物质加足量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直接蒸馏,把蒸馏出的物质加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6.有机物甲可氧化生成羧酸,也可还原生成醇。由甲生成的羧酸和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化合物乙,其分子式为C2H4O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分子中C的质量分数为40%B.甲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 C.乙比甲的沸点高D.乙和甲的最简式相同

2020苏教版化学选修5 (江苏专版)课时跟踪检测(15)羧酸的性质和应用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羧酸的性质和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 ) A.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而碳酸不能 B.碳酸和乙酸都能与碱反应 C.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D.乙酸和Na2CO3反应可放出CO2 解析:选D 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事实,是碳酸盐和乙酸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放出CO2。 2.将—CH3、—OH、—COOH、四种原子团两两组合,所得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选B 将四种原子团两两组合,可以得到(CH3OH、、CH3COOH、 、、HO—COOH)这6种物质,其中CH3OH、是无酸性的,剩余4种是有酸性的。 3.山梨酸()和苯甲酸(C6H5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 ) A.金属钠 B.氢氧化钠 C.溴水 D.乙醇 解析:选C 羧基的化学性质是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能与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而羧基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但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4.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其中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解析:选C按酸的碳原子数依次增多书写,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5.某含氧衍生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2,已知

,又知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C和E都不能发 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A为酯,D为醇,E为酮;因C、E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不是甲酸,而D 分子中应含有的结构,它被氧化后不会生成醛,结合A的分子 式可知A只可能是与两种结构。 二、不定项选择题 6.X、Y、Z、W均为常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且物质类别不同,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X是羧酸,Y是酯 B.Z是醛,W是羧酸 C.Y是醛,W是醇 D.X是醇,Z是酯 解析:选B 符合题目框图中转化的含氧有机物为(举例说明): 7.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下列有关A的性质的叙述中错 误的是( ) A.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2 B.A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3 C.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解析:选AB A中有醇羟基、酚羟基、羧基,三者均能与钠反应,故1 mol A能与3 mol钠反应,A 符合题意;B选项中A中的酚羟基、羧基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1 mol A能与2 mol氢氧化钠反应,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