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

毛概

一、单项选择
1 、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B )
A 实践基础 B 现实依据
C 历史依据 D 时代背景
2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C )
A 历史背景 B 发展方向
C 理论基础 D 思想渊源
3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B )基础上提出来的
A 执政地位 B 历史方位
C 发展方向 D 执政规律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 )
A 精髓 B 基础 C 实质 D 根本
5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D )
A 坚持与时俱进 B 坚持执政为民
C 坚持科学发展观 D 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多项选择
1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集中体现在(ABC)
A 科学技术信息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政治格局多极化 D 工业发展新型化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体现是(ABD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全面发展 D 与时俱进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ABCD )
A 人类社会前进最终由生产力发展决定
B 人类社会前进由先进文化引导
C 人类社会前进由人民群众推动
D 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ABC )
A 立党之本 B 执政之基 C 力量之源
D 强国之路 E 立国之本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BCD )的认识
A 历史螺旋式发展规律 B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 共产党执政规律
三、简答题
?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的做到“三个代表”需要做到哪“四个紧密结合”?
?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现实依据和历史根据。
? 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在十六大上,江泽民提出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到哪四个必须?
四、辨析题
1 、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替代关系
2 、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是全面小康
?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 新干涉主义与单边主义将成为相对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五、论述题
1 、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锁骨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

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胡锦涛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根据以上言论,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B 2 C 3 B 4 A 5 D

二、多项选择
1ABC 2ABD 3ABCD 4ABC 5 BCD

三、简答题
1 、( 1 )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 2 )紧密结合我国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
( 3 )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
( 4 )紧密结合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从理论和实践上共同加以研究。
2 、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
3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4 、所谓低水平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规模很大,但是人均水平低;不全面是指生存性需要得到了满足,但发展性需要的有效满足还没有解决;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
5 、( 1 )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 2 )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拓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3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 4 )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四、辨析题
1 、错误。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2 、错误。我们现在所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 、错误。坚持与时俱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
4 、错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5 、错误。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

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对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五、论述题
1 、(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遇到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并加以了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典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它的理论基础。它与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
( 1 )人类社会前进最终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理论;
( 2 )人类社会前进由先进文化引导的理论;
( 3 )人类社会前进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理论;
( 4 )包含由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
( 5 )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单项选择
1 、 ( B)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 实践 B 创新 C 发展 D 改革
2 、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 A)
A 前提和关键 B 保证和关键
C 前提和关键 D 前提和保证
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是( C)
A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 B 邓小平理论
C 毛泽东思想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到(B)
A 解放思想 B 与时俱进
C 实事求是 D 立党为公
5 、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A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解放思想
二、多项选择
?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BC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执政为民
? 与时俱进就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ACD )
A 体现时代性 B 富于灵活性
C 赋予创造性 D 把握规律性
? 创新包括(ABCDE )
A 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E 其他方面的创新
?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AB )的决定性因素
A 保持党的先进性 B 增强党的创造力
C 提高党的执政力 D 增加党的创造性
? 创新是(ABD )
A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
C 一个社会进步的关键
D 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三、简答题
? 创新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关系。
3 、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哪两个基本要求?
4 、解放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5 、简述我党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四、辨析题
1 、党的历史经验表明, 注重制度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2 、科技和文化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智力支持。
?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也不是行动的指南。
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之间互相独立。
5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五、论述题
? 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谈谈你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的理解。

2 、曾经百万海南农垦人为我国橡胶事业、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后来由于受到市场和体制的困扰,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在困难面前,农垦人发扬自身优势,开辟新思路,催生新理念,拓展新视野,努力营造着热带高效农业的航空母舰。他们跳出单一的橡胶经营项目,转向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发展农垦职工的自营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扭转了连续四年巨额亏损的局面,而且实现了职工人均收入的成倍增长。不仅如此, 2002 年海南农垦还开始对农场进行公司制改革,对工业和直属公司实行股份制和民营化改造,对职工家庭实行两权改革,努力一步一步朝着“小康生活目标”大步前进。
根据以上的案例材料谈谈自己对与时俱进的体会。
【第二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B 2 A 3 C 4 B 5 A
二、多项选择
1 ABC 2 ACD 3 ABCDE 4 AB 5 ABD
三、简答题
1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制度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保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智力支持。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质和基础,两者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中,也就是统一于与时俱进中。
3 、( 1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2 )一定要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 、( 1 )解放思想的前提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 )解放思想要打破的对象必须是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
( 3 )解放思

想的目的必须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进取。
5 、( 1 )毛泽东在 20 世纪 40 年代,用“实事求是”来概括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认识路线,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 2 ) 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在同“两个凡是”的斗争中,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3 )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对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做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概括,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四、辨析题
1 、 错误。 党的历史经验表明, 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
2 、正确。科技和文化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智力支持。
3 、错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4 、 错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互相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5 、正确。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五、论述题
1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 1 )在 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被当时社会中充斥的认为资本主义神圣不变的论调所束缚,而是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实际出发,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而且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不把他们的理论看成是绝对真理,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及时进行补充修改,甚至摒弃过时的观点和结论。
( 2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俄国革命的实际结合,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结论,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大的理论创新
( 3 )毛泽东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4 )邓小平不唯书,不搞本本主义,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新理论、新观点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说明,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仍然是现时代的真理,就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 、与时俱进也就是党的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
体现时代性是说,时代发生了变化,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情况变了,问题不一样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也就不得不随之变化。

握规律性是说,我们必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新规律、新趋势,并用对新规律的认识赖指导我们的行动;
富于创造性就是要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制度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保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智力支持。
海南农垦人正是坚持和实践了与时俱进,坚持了创新,所以能够走出困境,走向了发展。

一、单项选择
1 、(A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 发展 B 共同富裕
C 稳定 D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当今,决定一个国家发展速度、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是(C)
A 人权 B 教育
C 科技 D 人才
1995 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把(D)写入了党的正式文件。
A 科学发展观 B 以人为本
C 科教兴国 D 可持续发展
4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C )
A 经济全球化 B 世界多极化
C 和平与发展 D 战争与革命
5 、(B)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A 机械化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后工业化
二、多项
1 、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三大历史任务是(ABC )
A 推进现代化建设 B 完成祖国统一
C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 发展全球化
2 、实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BCD )
A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B 实现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相协调
C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D 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BCD )
A 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B 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C 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D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在(ACD )基础之上。
A 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 B 满足人类需要为目的
C 社会公正 D 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
5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BC)
A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
B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D 社会进步与促进人的发展相统一。

三、简答题
? 简述十六大对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总要求
? 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 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开拓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促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 为什么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党站在时代前列,保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体现?

四、辨析题
? 政治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 没有强大的领导,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 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增长。
? 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中,稳定是目的。

五、论述题
1 、 ( 1 )人类一天也离不开淡水,但是水资源越来越有限和缺乏。全球的水需求量在 20 世纪增加了 5 倍,比人口增长速度快 2 倍。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增长,再过 30 年,人类用水量将达到可用量的极限。
全球人均可耕地已经减少到 0.3 公顷,低于 0.4 公顷的低限。
人均森林面积只有工业革命开始时的 1/38 。
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及其它矿产资源,按照现在探明的储量和产量计算,可开采年限多则二三百年,少则几十年。
至于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更是危害无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森林、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以及空气、水、固体废物、噪音等污染加剧,已经导致许多生物物种消亡,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疾病增多,生活质量下降。
( 2 )中国单位 GDP 的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4 倍,污染排放量则高出几十倍。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 “ 一系列数字和事实,使我认识到,环境问题已经不是未来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一代能否安然度过的问题。 ” “环境问题是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诸多问题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根据以上的材料,论述你对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2 、法国《欧洲时报》用《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他们报道中共十六大文章的标题。文章中说,中国共产党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在新世纪里的奋斗目标,最终目的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这将获得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最广泛的向心力。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
根据以上材料,论述你对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认识。

【第三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A 2 C 3 D 4 C 5 B
二、多项选择
1 ABC 2 ABCD 3 BCD 4 ACD 5 BC
三、简答题
1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发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2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3 、( 1 )努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 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技生产力的新解放和大发展;
( 3 )实现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还要求我们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各项工作,都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
4 、(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 2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 3 )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 4 )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 5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 6 )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5 、( 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2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 3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四、辨析题
1 、错误。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2 、错误。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3 、正确。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学习与培养,也就是教育。
4 、错误。我们要实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5 、错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五、论述题
1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社会进步与促进人的发展相统一,包括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答。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提倡可持续发展,提倡科学发展观。
(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 2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 3 )制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 4 )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 5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 6 )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同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2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离开了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可以说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事业的兴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
( 2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并且要在

中国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 3 )发展是完成中国共产党承担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关键;
( 4 )发展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 5 )发展是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的需要;
( 6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一、单项选择
? 改革的实质是(B)
A 发展生产力 B 体制创新
C 对外开发 D 市场经济
2 、混合所有制的典型形式是(A )
A 股份制 B 租赁制
C 公司制 D 承包制
3 、国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为(D )
A 垄断性 B 数量优势
C 质量优势 D 控制力
4 、(A )是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契机
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经济特区
C 直接投资 D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5 、(C )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A 对外开放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国有企业改革 D 鼓励私营经济
二、多项选择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BC)
A 按劳分配 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公有制为主体 D 集体所有制
? 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是(ABCD)
A 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 B 国有经济
C 集体经济 D 混合所有制中的集体成分
?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BCD )
A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质的优势 B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 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 )
A 私营经济 B 个体经济
C 合资经济 D 外资经济
? 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包括(ABCD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优抚
C 社会福利 D 社会救济
三、简答题
? 简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简述如何提高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质量。
? 简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
? 简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提出的要求。
? 简述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四、辨析题
? 改革的对象就是经济基础。
? 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
? 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就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 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之一。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问题。

五、论述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2 、温州因民营经济而出名,也因民营经济而得益。温州的财富绝大多数是民营经济创造的。从 1978 年到 2002 年,温州 GDP 从 13.2 亿元增加到 1055 亿元,年均增长 15.5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20.8% ,农民收入年均增长 17.2 %,城

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5.9 %。温州的个体工商业户有 20 多万,民营企业 13 万多家,民营企业的数量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的 98.8 %,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96 %,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 70 %,外贸出口额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 95 %,从业人员占全市企业职工总数的 80 %。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B 2 A 3 D 4 A 5 C
二、多项选择
1 BC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三、简答题
1 、(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
(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
(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
2 、( 1 )深化公有制经济的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所有制的具体形式;
( 2 )在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
( 3 )坚持抓大放小的方针,重点发展一批大的企业集团;
( 4 )充分利用股份制等资本组织形式,通过混合所有制提高国有资本的支配能力。
3 、( 1 )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2 )进一步扩大商品合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
( 3 )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4 )继续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技术窗口、管理窗口、知识窗口和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
4 、( 1 )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进一步协调和完善合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为规范和法律体系;
( 2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 3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健全法制、诚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5 、( 1 )国有经济是与生产的高度社会化相适应的,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基础;
( 2 )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 3 )搞好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力宇加速国内资本的集中和积累,提高自己国内企业集团的竞争力。

四、辨析题
1 、错误。改革的对象不仅包括经济基础,还包括上层建筑,既有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2 、错误。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
3 、错误。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就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

合的战略。
4 、错误。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之一。
5 、正确。只有解决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才能有效的杜绝国有资产的流失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腐败,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五、论述题
1 、( 1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 2 )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 3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 4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 5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 6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

2 、( 1 )一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经占到了 GDP 的1/3;
( 2 )机会。到 2001 年底,城镇非公有单位从业人员达到 4329 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 23. 9 % ;
( 3 )投资渠道。到 2001 年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为 38.5%;
( 4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竞争环境;
( 5 )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高技术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占很大比重。

一、单项选择
1 、(D )是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
A 科技创新 B 增加出口
C 对外开放 D 扩大内需
2 、(B )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
A 就业 B “三农”问题
C 信息化 D 腐败
3 、(A )是民生之本
A 就业 B 温饱
C 提高生活质量 D 住房
4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D)
A 前提 B 条件 C 基础 D 核心内容
5 、 1999 年,党中央根据我国在总体上已经朝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具体情况,明确做出了实施(C)的重大决策。
A 加入 WTO B 科教兴国
C 西部大开发 D 农村税费改革
二、多项选择
? 虚拟经济包括(BD )
A 物流 B 股票 C 房地产泡沫 D 期货
? 实体经济包括(ABDE)
A 服务业 B 交通运输 C 股票
D 工业 E 农业
?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有(ABCDE )
A 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B 城镇化水平低 C 地区发展不协调
D 产业结构不合理 E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
? 国民经济要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实现(ABCD )相互统一。
A 效益 B 质量 C 结构 D 速度
? 发展小城镇的依托是(CD)
A 第三产业 B 剩余劳动力
C 产业聚集 D 人口聚集
三、简答题
? 简述什么是新型化工业道路。
? 为什么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
? 简述西部大开发战略总的战略目标。
?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 简述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

四、辨析题
1 、实现

现代化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2 、我国正在走与西方国家相同的工业化道路。
3 、工业的发展是现代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4 、引进外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
5 、从长远看,全社会的大部分就业将集中于高科技产业。

五、论述题
1 、经济增长方式有哪两种类型?从我国国情出发,论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2 、( 1 )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4%,2003年4 . 3%, 2004 以来,尽管上升势头有所遏制,但预计 2005 年还会有所上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4 . 6%;
( 2 )劳动力供给仍处在高峰期,每年新增1000万人左右;
( 3 )中国现在的可耕地占世界的 7% ,只需要 6000 万劳动力就可耕作。但现在中国的乡村从业人员有 4.99 亿,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还有1.5亿人以上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 4 )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关闭破产企业、资源枯竭城市及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国有企业中的富余职工约 2500 万- 3000 万,约占职工总数的 1/4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经达到 2600 万,其中至少一半需要再就业。
分析以上的材料,论述怎样才能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第五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D 2 B 3 A 4 D 5 C
二、多项选择
1 BD 2 ABDE 3 ABCDE 4 ABCD 5 CD
三、简答题
1 、新型化工业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 ( 1 )我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2 )可以减轻国际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3 )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加强自身安全;
( 4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3 、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 21 世纪的艰苦奋斗,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的西部地区。
4 、( 1 )农村生产力落后,以手工劳动为主;
( 2 )城乡差别大,农业人口多,科技教育文化落后;
( 3 )农民生活水平较低,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
5 、( 1 )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 2 )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3 )积极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 4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5)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 6 )加强职业培训,扶持就业中的弱势群体
四、辨析题
1 、错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2 、错误。我国正在走的工业化道路与西方的不同

。西方国家先工业化,到 20 世纪 70 年代才开始与信息化结合。而我国同时面临工业化信息化。
3 、错误。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是现代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4 、错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
5 、错误。从长远看,全社会的大部分就业将集中于第三产业。
五、论述题
1 、 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利用率不变为前提,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等来实现经济增长。
( 1 )资源有限性不允许继续实行粗放型为主的增长方式;
( 2 )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会造成低水平的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 3 )我们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功,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 、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从以上数字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需求小于劳动力供给,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
( 1 )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 2 )积极发展多种 所有制经济;
(3) 积极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4)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
(5)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6) 加强职业培训,扶持就业中的弱势群体。

一、单项选择
1 、(D)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A 以德治国 B 政治文明
C 尊重人权 D 党的领导
2 、(D)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原因
A 经济建设 B 政治文明
C 依法治国 D 人民当家作主
3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 )
A 依法治国 B 人民当家作主
C 党的领导 D 以德治国
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C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民主集中制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政治协商制度
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在于(D )
A 基层民主 B 先进的制度
C 人民当家作主 D 依法治国
二、多项选择
?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把(ABD )有机统一起来
A 坚持党的领导 B 人民当家作主
C 以德治国 D 依法治国
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关键的问题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ABD )
A 制度化 B 规范化
C 正常化 D 程序化
3 、人民代表大会拥有(ABCD )
A 决策权 B 选举权
C 立法权 D 监督权
4 、 党的领导主要是(BCD )
A 工作领导 B 思想领导
C 政治领导 D 组织领导
5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就要扩大党员和群众

对干部任用的(ABCD )
A 知情权 B 参与权
C 选择权 D 监督权

三、简答题
? 简述我国的人权观。
? 简述依法治国的涵义。
? 简述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的重点和目标。
? 简述加强政治制度建设的途径。
? 简述怎样推进依法治国工作。

四、辨析题
?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 民族区域自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人民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内容。
? 政府是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

五、论述题
1 、《朝日新闻》 8 月 18 日 报道, 2002 年 8 月,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九道湾社区举行了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直接选举。上午 9 时过后,两千多名社区居民前往一所小学的操场进行投票。小学门前停放着警车,许多警察在维护秩序。墙壁上张贴着候选人的照片和简介。据说,候选人在此前已经进行了 4 次公开辩论。
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江泽民
根据以上材料和论述,谈谈你对基层民主的认识。

2 、 1990 年,山东滕州市鲍沟镇圈里村 17 岁的农家姑娘齐玉苓,考上了济宁商业学校,却被村干部陈克政的女儿陈晓琪冒名顶替。 9 年之后,齐玉苓以侵犯其姓名权和受教育权为由,把陈晓琪等告上了法庭。 2001 年 8 月,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批复,山东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齐玉苓胜诉。
这是全国首例公民维护宪法权力并胜诉的案件。
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江泽民

【第六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D 2 D 3 A 4 C 5 B
二、多项选择
1 ABD 2 ABD 3 ABCD 4 BCD 5 ABCD
三、简答题
1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我国尊重国际社会关于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时认为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 ] 绝对的。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根据国情把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统一起来加以推进。在积极发展人权的同时,注意维护国家主权,使保障人权和维护主权辨证统一起来。
2 、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

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 、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
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
4 、( 1 )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3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 4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 5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6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5 、( 1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 2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 3 )必须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相辅相成;
( 4 )必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
( 5 )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四、辨析题
1 、正确。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 、错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3 、错误。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人民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4 、正确。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内容。
5 、错误。人民是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

五、论述题
1 、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人民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它和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我国为了发展基层民主先后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完善了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制度,发展了基层群众自治,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可以说我国的基层民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极大了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极大的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了村民和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2 、根据材料和论述,阐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以及实行依法治国的措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全一致;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要实行依法治国,就要:
?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 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 必须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相辅相成;
? 必须完善行

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
? 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一、单项选择
?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
A 内在基础 B 加速剂
C 重要条件 D 精神支柱
?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对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 )
A 形态规定 B 性质规定
C 表现形态 D 时间尺度
?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为核心。
A 诚实守信 B 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C 为人民服务 D 社会公德
? 在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为重点。
A 诚实守信 B 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C 为人民服务 D 社会公德
5 、( )是先进文化“三个面向”的核心
A 面向世界 B 文化创新
C 民族性 D 科学性
二、多项选择
?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 )的社会主义文化。
A 面向世界 B 面向未来
C 面向现代化 D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 发展先进文化,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 )
A 重要基础 B 智力支持
C 内在支撑 D 精神动力
? 我们的民族精神就内容来说包括( )
A 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 B 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精神
C 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优秀民族精神 D 时代精神
? 学习型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 )
A 终身教育网络 B 免费学习制度
C 高等教育发达 D 终身教育体系
? 教育担负着( )的重任
A 素质教育 B 传承文化知识
C 创造新思想 D 创造新观念
三、简答题
? 简述当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 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
? 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简述坚持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
? 简述综合国力的概念及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
四、辨析题
?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诚实守信。
? 法治和德治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 集体主义观念的核心问题是为人民服务。
? 教育创新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 面向现代化是对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形态规定。
五、论述题
1 、葛辉是一家影像公司的总经理,尽管工作繁忙,可是每星期还是要抽出一个白天两个晚上到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学习。问他为何乐此不疲,他说“大家都在充电,想干点事情就得充电。”像葛辉一样热衷于充电学习的老总、经理、首席执行官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千上万,已经成为都市里的一道新景观。
埃菲社北京 2002 年 10 月 28 日 报道,在开展就学和扫盲运动 5 年之后,共有 3 .2亿中国人——占总人口的25%——在国家的小学、中学或者大学学习。截止2001年,中国共建了135万所学校。在1996年到2001年期间,共有4872万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中国小

学、中学和大学的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9.1%、88.7%和13.3%。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 ,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
根据以上的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认识。

2、许多去过同仁堂药店的人都会对一副对联印象深刻“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正是靠着这份诚信的承诺,同仁堂历经300多年,从一家普通的家族药铺发展成为国药第一品牌。
2002年3月2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透露:中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2000亿元。诚信缺失造成的损失高达5855亿元。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学校开展的“诚信”教育,谈谈对诚信的认识。


【第七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D 2 A 3 C 4 A 5 B
二、多项选择
1 ABCD 2 BD 3 ACD 4 AD 5 BCD

三、简答题
1 、( 1 )坚持弘扬中华文明的优良文化传统;
( 2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3 )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 4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不允许为了个人的,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3 、( 1 )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包含;
( 2 )法律与道德在调整范围上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
( 3 )法律和道德在功能上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4 、( 1 )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要重视哲学自然科学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2 )应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3 )建设学习型社会。
5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是由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实力、文化实力等方面组成的综合体系。
在当前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还包括文化影响力的竞争,并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文化影响力在于它的文化传统、语言形式、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的生命力。


四、辨析题
1 、错误。加强社会主义

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2 、正确。法治和德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 、错误。集体主义观念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4 、正确。因为当代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也就是科技创新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就是培养人才和增强创新能力的基础。
5 、错误。面向现代化是对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性质规定。

五、论述题
1 、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终身学习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得到自觉落实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学习者有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社会有终身教育的组织体系,人们在开放、公平和进取的氛围中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学习型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构筑起了终身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的网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学习的机会,满足自己的全面发展的愿望。
在学习型社会中,学校教育仍然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各种社会组织都将成为学习的平台,并且形成学习型组织的网络。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将一步步得到实现。

2、诚信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是社会对于人的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普遍化的经济交往对人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不讲信誉不讲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以契约关系为基础,既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诚信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学者称之为无形的“社会资本”。
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为了人本身的健康发展,需要在全社会提倡诚信。


一、单项选择
1 、党的各项工作都要把( )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A 执政为民 B 为人民服务
C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发展生产力
2 、( )是“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所在
A 党的执政能力 B 经济建设
C 精神文明建设 D 实现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是( )
A 提高人的素质 B 小康
C 四有新人 D 德才兼备
4 、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为重要的是( )
A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B 效率与公平
C 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D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5 、(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A 人民民主 B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C 物质生活极度丰富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
1 、( )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A执政为民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D立党为公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
A党的先进性 B立党为公为
C执政为民 D科学发展观
3 、在当代中国,人的发展最重要、最迫切的是( )
A 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B 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C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D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4 、人民利益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 )
A 精神利益 B 文化利益
C 政治利益 D 经济利益
5 、在改革发展中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 )的关系
A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B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C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D 东部地区利益与中西部地区利益
三、简答题
1 、简述党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含义。
? 为什么说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 简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系。
? 简述在发展和代价的关系中怎样确定和把握代价的“度”。
? 简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总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原因。
四、辨析题
1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发展经济为最高标准。
2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
3 、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与我们通常的把生产力作为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4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5 、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民利益的实现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五、论述题
? 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2 、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基尼系数。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 0.3 属于均等分配的区间; 0.3 — 0.4 属于合理区间, 0.4 — 0.5 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 0.5 说明出现了两极分化。到 2000 年 6 月,我国城乡居民的综合基尼系数达到 0.408 ,而且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曲线来看,仍呈继续扩大的趋势。
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也呈现扩大的趋势。
就全国而言, 2002 年收入最高的 1% 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 6.1% ,比 1995 年提高了 0.5 个百分点;最高的 5% 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 20% ,比 1995 年提高了 1.1 个百分点;最高的 10% 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 32% ,比 1995 年提高了 1.2 个百分点。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
如何看待当代社会中的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现象。
【第八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C 2 D 3 A 4 C 5 D
二、多项选择
1 AD 2 BC 3 ABD 4 BCD 5 ABC
三、简答题
1 、( 1 )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 2 )衡量工作成绩时,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首要的准绳;
( 3 )开展各项工

作中,要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2 、( 1 )是由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决定的;
( 2 )是党的奋斗目标决定的;
( 3 )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决定的;
( 4 )是由党的生命力的要求决定的。
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互为前提和条件。
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全面实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
4 、确定和把握代价的“度”,必须要充分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社会的承受力。
二是大多数人的利益。
5 、( 1 )人类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之间总存在差距,越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人类的发展越会付出较大的代价;
( 2 )活动主体认识上具有局限性,价值选择上具有盲目性,最后的活动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四、辨析题
1 、错误。党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2 、正确。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一个政党执政的基础和条件。
3 、正确。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同时生产力也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结果。两者在方向和实质上都是一致的。
4 、正确。因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所以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
5 、正确。因为人民自己创造财富,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越创造的多,人民的利益就越能够得到满足,同样,人的利益越充分满足,就更能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五、论述题
1 、( 1 )发展先进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 2 )发展先进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精神文明基础;
( 3 )深化改革,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和体制保证。

2 、应该说随着知识、技术、资本、经营管理、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我国的收入分配出现差距是必然的。并且对于激励发展也会起到相当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任由贫富差距拉大,这样会引发人民的不满情绪,动摇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影响社会稳定,而且与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一定的出入。
所以在这一问题上,总原则是: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两极分化。具体说就是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为人民利益的满足,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物质财富的增多为前提的,所以必须要坚持效率优先,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但是也不能牺牲公平,否则会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以致在全社会影响效率的提高。在实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