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教案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教案新版教科版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教学目标

a.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

b. 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

d.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分子动理论”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

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

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米左右,一滴水约含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

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

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观点进行解释。

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以说明。另外,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可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

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

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且知道什么时候分

子间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分子运动论

教学重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以及用微观理论定性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手段:讲授、实验

教具:烧杯、红墨水、清水、香水、乒乓球、集气瓶、NO2气体、铅块、计算机

知识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课题

二、物质由分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分子一般很小,直径一般在10-10m左右,物体内含有的分子数目一般很多三、分子的运动

分子总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在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原因.

五、思考题(能力提高)

扩散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将一乒乓球由一定高度静止释放,提出问题:乒乓球运动的机械能上哪儿去了?

讲解、举例

通过实例讲解分子数目巨大,让学生体会分子非常小.

打开香水瓶盖,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香料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鼻子?

演示NO2气体与空气间的扩散过程

演示红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现象

教师解释原因

计算机模拟演示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计算机模拟演示扩散过程

教师讲解

做铅块间分子作用力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慢实验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并回答问题.

联系化学中有关分子的知识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相似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发散思维

作业:P14—练习1、2

“分子动理论”探究活动

专题讨论:哪些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微小事物?可上网或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或请教专家,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征及优、缺点写成科技小文章相互交流.

分子动理论

教学目标

a.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

b. 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

d.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分子动理论”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

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

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米左右,一滴水约含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

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

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

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观点进行解释。

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以说明。另外,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可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

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

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且知道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

教学设计示例

作业:P14—练习1、2

“分子动理论”探究活动

专题讨论:哪些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微小事物?可上网或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或请教专家,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征及优、缺点写成科技小文章相互交流.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分子动理论指出:物质是由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1.0]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0.5] **3.将煤堆放在墙角处一段时间,发现涂在墙角处的石灰变黑了,这是现象,它说明了固体物质的分子也是。[0.5] **4.分子间既有力又有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r0时,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时,力起主要作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5] **5.1cm3的水中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1cm3水的质量是g,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g。[2.5] **6.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5]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0.5] A.久打扫房间时灰尘飞扬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水中放些盐,一会儿整杯水变咸了 **8.向装有清水的杯子里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成了淡红色,这是因为()。[0.5] A.红墨水在清水中流动B.红墨水遇到清水会褪色 C.水的无规则运动D.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9.把装满空气的瓶子倒扣在装满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间先用玻璃隔开。当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片后,可以看到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渐渐变淡,最后两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得完全相同。这是因为()。[1.0] A.二氧化氮比空气密度大B.两种气体之间形成了对流 C.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二氧化氮分子很小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0.5]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是很小的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D.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 **1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0.5] A.食盐在水中溶化,水变咸了 B.冬天,人嘴里呼出的“白气”上升 C.水从高处流到低处 D.扫地时灰尘飞扬 **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运动的是()。[0.5] A.箱子里放几颗樟脑丸,过几天整个箱子里都充满樟脑味

选修分子动理论及答案详解

选修分子动理论及答案 详解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X7.《分子动理论》章末测试 执笔人: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B.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C.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1kg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都是×1023个,这个数叫阿伏加德 罗常数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小颗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总和 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D.在同一温度下,不同质量的同种液体的每个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4.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经过一段时间后墨汁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只是由于() A.水分子和碳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不平衡造成的 B.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C.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D.水分子间空隙较大造成的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6.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试验,错误的是() 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7.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 也不存在斥力 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 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 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r

步步高2015一轮讲义:11.1分子动理论 内能

第1课时 分子动理论 内能 考纲解读1.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知道内能的概念.3.会分析分子力、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 1.[微观量的估算]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 (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 3),阿伏加德罗常数 为N A (mol -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1 kg 铜所含的原子数为 N A M B .1 m 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MN A ρ C .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 N A (kg) D .1个铜原子的体积为M ρN A (m 3 ) 答案 B 解析 1 kg 铜所含的原子数N =1M N A =N A M ,A 正确;同理1 m 3铜所含的原子数N =ρ M N A =ρN A M ,B 错误;1个铜原子的质量m 0=M N A (kg),C 正确;1个铜原子的体积V 0=M ρN A (m 3 ),D 正确. 2.[分子热运动与布朗运动的理解]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悬浮颗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显著 D .当物体温度达到0°C 时,物体分子的热运动就会停止 答案 B 解析 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悬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A 错;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 对;悬浮颗粒越大,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越小,布朗运动越不明显,C 错;热运动在0°C 时不会停止,D 错.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 变化,则( ) A .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 .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2019—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教科版

2019—2019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教科 版 尚无数据 xxxx初级中学 一、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端正教学态度,明确教学目的,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积极参加进修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三单元,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电学的有关知识。如,家庭用电、电能、材料等。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力学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担任九年级的物理课教学。绝大部分同学对物理有一定兴趣,但不够浓厚,对上学年知识的理解、掌握由于放假等原因已降到一个比较低的水

平,但一些基本物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本学期准备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措施,注意加强优等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促进中等生的整体进步。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4)要特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 (5)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物理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6)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物理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7)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五、复习方法 1、夯实基础,巩固双基。 以课本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让他们正确理解,并以书上的习题和例题通过小测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与学生做到知识日日清。 2、连点成线,版块拓展。

新课标全国高考考前复习物理11.1 分子动理论 能量守恒与热力学定律

第 1 页 共 6 页 新课标全国高考考前复习物理 11.1 分子动理论 能量守恒与热力学定律 1. 气体能够充满密闭容器,说明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的短暂时间外 ( ). A .气体分子可以做布朗运动 B .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一样大 C .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动 D .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都一样大 解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选项A 错误; 气体分子的速度不一定一样大,动能不一定一样大,选项B 错误;气体分子可以自由运 动,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但距离不一定一样大,选项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 2.如图11-1-1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r 大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 .当r 小于r 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 .当r 等于r 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 .在r 由r 1变到r 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解析 分子间距等于r 0时分子势能最小,即r 0=r 2.当r 小于r 1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 大于r 1小于r 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 大于r 2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A 错,B 、C 对.在r 由r 1变到r 2的过程中,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 错误. 答案 BC 3.如图11-1-2所示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 、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 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动程中 ( ). 图11-1-1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热机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1. 热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物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准备器材:仪器:铁架台、试管、胶塞、酒精灯、水。汽油机实物模型软件: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课件、 二、预习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 了解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 三、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通过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大致了解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情况;了解内燃机在现代生活,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教学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的效率。 教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热机》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热机的课件,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等

11、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 (2)

[随堂巩固提升] 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分子看成球形是对分子的简化模型,实际上分子的形状并不真的都是球形 B.所有分子的直径都相同 C.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 D.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多种,油膜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解析:选ACD 把分子看做球形是将实际问题理想化,A对;不同分子直径大小不同,但数量级除有机物的大分子外,一般都是10-10m,B错,C对;测分子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利用油膜法只是常见的一种方法,D对。 2.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铜的密度为ρ(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 kg铜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M B.1 m3铜所含的原子数为MN A ρ C.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 N A (kg) D.1个铜原子的体积为 M ρN A (m3)

解析:选ACD 1 kg铜所含原子个数N=1 M N A = N A M ,A正确;同理1 m3铜所含 的原子数N=ρ M N A = ρN A M ,B错误;1个铜原子质量m0= M N A (kg),C正确;1个铜 原子体积V0= M ρN A (m3),D正确。 3.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解析:选ACD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A正确;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10-10m时,分子间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可能先增大后减小,也可能一直减小,B错误;当分子间距从小于10-10 m变化到大于10-10 m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由扩散运动知识可知D正确。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增大,所以物体的内能也增大 B.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也为零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2电功率教案新版教科版

电功率 教学目标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电功的计算公式; 3、知道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单位)难点:电功率公式的应用。 器材准 备电源,演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电灯泡 2.5V一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P90第一段话。 二、新课讲授。 1、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来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 (1)定义式:P= t W 。 (2)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 2、认识电视机上的铭牌(P90图6-2-2所示),讲解。 3。、实验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 由实验室没有测量电能的仪器,突出矛盾,提出问题:我们能测量电流做功的功率吗?引导学生类比电阻的测量,来思考问题。 (1)作出猜想和假设:可能与电流和电压有关 (2)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可通过点灯泡的亮度判断灯泡电功率的大小,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要求学生画出实验电路图(学生板演)(3)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请学生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注意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同时提醒学生注意: 一是:在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要断开; 二是: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大电阻处; 三是:电流表和电压表选小量程以及理由 四是: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和两表的示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4)分析论证: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灯泡电阻不变,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得到电流增加;根据串联分压规律,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灯泡电阻不变,灯泡分压增加。同时灯泡变亮,说明电功率变大。 结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功率。 4、通过更加精密的测量和定量分析,可得: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 P=UI 推导计算式:由P=UI和P= t W 得W=UIt P=UI(表示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的乘积) 由I=U/R得 P=U2/R(多用于并联电路)。 由U=IR得 P=I2R(多用于串联电路)。 5、分层练习评析。 教材P92例题1和例题2。 6、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一、电路超负载;引导学生根据P=UI分析,在家庭电路中,U不变,接入电路的用电器越多,P就越大,所以电流I也越大。 第二、电路发生短路,用电器没有接入电路,电流在正负极间无阻碍流过。 7、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8、作业布置: 完成自我评价1、2题 学法本节内容 9.课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例题1中出现约等于的原因,能不能将计算过程合并,使得到的结果是准确值。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电功率 一、电功率 1.定义:电流所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 2.定义式: P= t W 3.物理意义: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

分子动理论教案

分子动理论教案

分子动理论讲义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如氧分子、水分子等。 各种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有多大呢?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 如果把分子看作球形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几个埃(1=10-10m),氧分子大约为3埃,质量约为5.3×10-23克。 (2)宏观物体中分子数非常多。 例:如果把1克蔗糖(含1.8×1021个分子)放 入洪泽湖中(正常蓄水31.3亿m3),均匀之 后,取1cm3的湖水,其中仍有蔗糖分子56.5 万多个,这糖水还甜吗? (3)分子之间有空隙. 实验一:酒精和水的混合.

取一根玻璃管中放一半水,再放一半加颜色的酒精,用手堵住管口,来回倒置几次,总体积的高度下降1厘米多。分析:由于分子间有空隙,在酒精与水混合的过程中,有些酒分子进入了水分子的空隙中,有些水分子也进入酒精分子的空隙中,这一实验证明了水分子、酒精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的运动 若上面的实验不把玻璃管来回倒置,而是静放一段时间后,有色的酒精分子会运动到水中, ——液体的扩散 实验二:在冷、热两杯水中放一滴蓝墨水, 现象1:过一会儿水就变蓝了.——说明液体分子在运动。现象2:在热水变式比冷水快——说明液体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实验三: 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装置如图:过一会儿,在上面的瓶中有明显的棕色. 问:这说明了什么? 这两种气体的混合,不是重力等外来的作用,而是分子本身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扩散:两种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水变色——液体扩散、气体的混合叫做气体扩散,固体之间也有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间的作用 (1)分子间有引力. 分子既然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为什么没有人看见固体分散成一个个分子呢?原来分子间有很大的引力,

分子动理论专题复习

分子动理论专题复习 一、 课堂练习 1.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单选 A .10-10cm B .10-8cm C .10-12cm D .10-10mm 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铜的摩尔质量为M (kg ),密度为ρ(kg/m 3),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双选 A .1m 3铜所含原子的数目为M N A B .1个铜原子质量为A N M C .1个铜原子的体积是 A M N ρ D .1 kg 铜所含原子的数目为N A 3.若以 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υ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 ρ为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 是四个关系式:①N A = υρ m ② ρ = μ N A △ ③m = μ N A ④△ = υ N A 其中( )单选 A .①和②都是正确的; B .①和③都是正确的; C .②和④都是正确的; D .①和④都是正确的. 4.以下实验中证实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实验是( )双选 A .布朗运动实验 B .筷子不容易折断 C .扩散现象 D .两块铅块紧压后能吊起一定的重物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布朗运动就是悬浮粒子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布朗运动就是悬浮粒子的运动 D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 6.布朗运动说明了( )单选 A .液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 .液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悬浮粒子中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单选 A .悬浮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 .液体分子元规则运动时对悬浮粒子的撞击作用 C .悬浮粒子中的分子对悬浮粒子的作用 D .悬浮粒子具有惯性 8.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花粉,追踪某一个花粉颗粒,每隔10s 记下它的位置,得到a 、b 、c 、d 、e 、f 、g 等点,再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 A .这些点连接的折线就是这一花粉颗粒的运动轨迹 B .它只是这一花粉颗粒运动过程中的位置连线 C .从a 点计时,经过15s 花粉颗粒一定在bc 连线上 D .它说明花粉颗粒做无规则运动 9、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 )单选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 .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10.关于物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分子动理论(附答案)

分子动理论 一、选择题 1、(2分) 在温度均匀的液体中,一个小气泡由液体的底层缓慢地升至液面,上升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不断增大,则气泡在浮起过程中() (A)放出热量(B)吸收热量(C)无吸热也不放热(D)无法判断 2、(2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所含的热量就增多; (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热量和功的单位与内能的单位相同,所以热量和功都可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 (D)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的。( ) 3、(2分) 根据分子运动论,物体分子之间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以下关于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分子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大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小 (B)当分子距离为r0时,分子具有最小势能;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势能都变大 (C)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 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小 (D)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 4、(2分) 水蒸发为同温度的水蒸气过程中(). (A)内能不发生变化 (B)对外做功等于吸收的热量 (C)增加的内能等于吸收的热量 (D)吸收热量等于内能的增量与蒸汽对外界做功之和 5、(2分)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同种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 (B)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就越大 (C)冰在熔解时,保持温度不变,因而内能也不变 (D)两个物体互相摩擦,一定使物体温度升高 6、(2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降低时一定放出了热量 (B)对物体做4200J的功,相当于向物体传递了1000cal的热量 (C)两个质量相同的同种物体,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它们的内能增加量也相同(D)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可能要吸热 7、(2分) 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8、(2分) 温度都是0℃1kg的水和1kg的冰() (A)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内能也相同 (B)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水的内能比冰的内能小 (C)分子平均动能相同,水的内能比冰的内能大 (D)内能相同,水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冰的分子平均动能 9、(2分) 以下实验中,证实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实验是: (A)布朗运动实验;(B)油膜实验; (C)酒精和水混合实验;(D)离子显微实验。( ) 10、(2分) 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的现象是: (A)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B)随着温度的升高,微粒的布朗运动愈加激烈; (C)温度越高,湿衣服就干得越快; (D)风越大,湿衣服就干得越快。( ) 11、(2分) 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出气体中分子间的平均距离?()(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体积 (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质量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物理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史国庆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3)、(4)两个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届学生的思想能力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表象向内部延伸;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能懂得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不单从一个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侧面去寻求答案;学科成绩也在不断的提高,优秀率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学生的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物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以中考为出发点,教学上打算在全面抓好"双基"的同时,拔出一部分尖子起领头作用,对有学习积极性而基础一般和较差的人给予大力的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躺倒不学的人首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在采用较低难度的作业和要求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三、工作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各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四、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教学目标,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因为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 6、加强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扩大自己

202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分子动理论教案11高中物理

202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分子动理论教案11高中 物理 一、考点聚焦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阿伏伽德罗常数。 3.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4.分子间的的相互作用力。 二、知识扫描 1.分子运动论差不多内容是: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阿伏伽德罗常数N A=6.0×1023 mol--1,分子直径的数量级d= 1.0×10-10m 。 3.布朗运动本身不是分子运动,却反映了液体内分子运动的无规那么性。 子间的距离等于平稳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稳距离时,斥力起要紧作用;当 分子间距离大于平稳距离时,引力起要紧作用。引 力和斥力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斥力减小的更 快。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 间的作用力能够忽略不计。 5.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d=V/S 。 三、典型例题 例1 关于布朗运动,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那么运动确实是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 B.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 C.温度越低时,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D.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解析: A、C是错误的,B正确,至于选项D,由于悬浮颗粒越大时,来自各方向的分子撞击冲力的平均成效越趋于互相平稳,即布朗运动越不明显.因此D正确.因此,正确答案B、D. 点评:此题要求考生把握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例2 假设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v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

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v0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1) N A= vρ/m (2) ρ=μ/( N A v0) (3)m=μ/ N A (4) v0=v/ N A其中〔〕 A.〔1〕和〔2〕差不多上正确的 B.〔1〕和〔3〕差不多上正确的 C.〔3〕和〔4〕差不多上正确的 D.〔1〕和〔4〕差不多上正确的 解析:由于N A=μ/ m= vρ/ m。而v是一摩尔水蒸气的体积,并非一摩尔水的体积。因此,一摩尔水蒸气的体积v大于N A v0。因此答案B是正确的。 点评:此题要求考生把握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内部微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例3 两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零, 下例关于分子力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零,也确实是讲分子间既无引力又无斥力 B.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力一定增大 C.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间斥力变大,引力变小 D.在分子力作用范畴内,不管R>R0,依旧R<R0,斥力总是比引力变化快 解析:由分子力与间距的关系曲线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力为零,但现在分子间斥力等于引力.当分子距离变小时,分子间斥力、引力都变大,但斥力变化的比引力快,因此正确的答案是D。 例4房间地面表面积为15m2,高为3m,空气的平均密度ρ=1.29kg/m3, 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2.9×10-2kg/mol,求该房间内空气的质量和空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解析:由m=ρv可知,房间内空气的质量m=1.29×15×3 kg=58 kg。 房间中空气的总分子数n=(m/M)*N A=1.2×1027个。 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体积v0=V/n=37.5×10-27 m3.那么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v01/3=3.3×10-9m。 点评:此题要求考生明白得空气的分子结构模型,会依照总分子数来运算每个分子占据的空间体积。 例5甲分子固定在坐标的原点,乙分子位于横轴上,甲分子和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下图,a、b、c、d为横轴上的四个专门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开释,那么〔〕 B.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从由b到d做减速运动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1节分子动理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知道扩散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重点 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难点 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扩散形象的判断和解释 教学建议 “分子动理论”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 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 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米左右,一滴水约含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 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 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观点进行解释。 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以说明。另外,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可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 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 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且知道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9.1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 2.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对家庭用电负荷的计算,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估算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验电笔的使用。 【教学难点】 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的连接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一字头和十字头螺丝刀各一个、三孔和两孔插座各一个、两脚和三脚插头各一个、验电笔一个、电能表说明书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熟悉的家用电器。学生很自然地走进电的世界,体会到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师总结: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离不开的“空气和水”。 提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如果停电了,结果会怎样? 教师:让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你们组内讨论的结果。 教师总结分析:如果没有电,夜晚将不再流光溢彩,我们将看不到我们喜爱的动画片,高楼也不再那么容易上去,地铁将瘫痪,手机电话将无法使用等等。 多媒体演示:2003年美国、加拿大部分城市停电的有关资料。 教师:事实上,电是通过各式各样,各种用途的家用电器发挥作用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家用电器的知识。 教学活动 1.认识家用电器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展示某几位同学的调查报告,如下表所示。 提问:根据这些不同的家用电器的性能和用途,可以将家用电器大体分为几类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 (1)家用电器的定义。 家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利用电能进行某种信息处理,服务于家庭生活的设备。 (2)家用电器的分类。 根据家用电器的特性和用途大体分为:电热类、电动类、照明类、信息类等等。

选修3-3分子动理论及答案详解

§X7.《分子动理论》章末测试 执笔人: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 B.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C.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1kg的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都是×1023个,这个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D.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小颗粒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的整体运动和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总和 B.分子的热运动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D.在同一温度下,不同质量的同种液体的每个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 4.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经过一段时间后墨汁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只是由于() A.水分子和碳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不平衡造成的 B.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C.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 D.水分子间空隙较大造成的 5.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布朗运动是否显著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无关 C.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微粒的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了液体内部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6.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试验,错误的是() 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存在着相互排斥力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力说明存在着相互吸引力 D.碎玻璃不能拼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7.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r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1电功教案(新版)教科版

电功 教学目标 1、知道电能的来源及电能的应用 2、知道电能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能够读懂电能表上的参数信息 教学重点 从电能的各种来源和应用来学习电能。 教学难点 家庭电能表的使用,对电能单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电力有如社会的动脉,电能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电能,今天我们所用的电能是从那里来的呢? [生]发电厂或电池. [师]都有哪些发电厂呢? [生]风力发电. [师]风车发出的电是由什么能转化来的?风力发电有什么好处? [生]风车发出的电是(由于风吹动风车转动)由风能转化来的. [生](经过讨论)风能利用起来简单,主要是没有环境污染. [师]除了我们刚才了解的风力发电外,同学们还知道什么可以发电? [生]还有火力发电,是用煤来发电的. [师]那用煤来发电又是什么能转化为电能呢? [生](经过讨论)煤燃烧应该是产生热能吧。 [生]还有水力发电,例如三峡工程建成后就可以发电.一些小水电站也都是利用水力发电的. [生]核电站.我们国家有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核电站. [生]太阳能发电. [生]潮汐也能发电. [生]电视上还讲过地热,有些废料垃圾还能发电.

[生]各种各样的电池. 播放图片资料:水电站和各种各样的电池,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总结出电能的来源是由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 进行新课 一、电能与电功 讨论交流:电能的利用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可能还有许多尚未开发的新能源能变成电能,等待着同学们,利用你们的智慧,利用你们努力学习掌握的知识去开发、利用,为人类造福. 今天的人们,已经离不开电了.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电能在工作.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知道的用电的地方有哪些,电能是怎样工作的? [生]电能让电灯泡发光,电能通过灯泡转化成了光能. [生]通电的小灯泡发热了. [生]电能还能转变成热能.如电饭锅、电炉、电热水器… [演示2]电风扇通电转动. [演示3]电动玩具车装上电池,合上开关,电动玩具车会运动起来. [生]电能还能转变成动能.如电风扇、电动车. [生]还有城市里的电车、电力机车,最近流行的电动自行车… [生]家里的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爸爸用的电动剃须刀,妈妈用的电熨斗、电吹风等都要用电才能工作. [生]工厂里机器运转要用电,农村的抽水机、磨面机也要用电才能工作. [师]同学们了解到的用电的地方涉及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的领域会越来越多,电对我们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在大力开发无污染、低能耗的电力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引导同学们得出电功的定义:电流所做的功。 二、测量电功 1、电能电功的单位 [师]我们去市场买菜要说买几斤(克、千克),老师或同学们用的桌子有多长,我们可以量出是几米、几厘米.用了多少电该怎样量? [师]电能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听见家长说过这个月用了多少“度”电,电能的单位是“度”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